首页 渤海历史分期探赜

渤海历史分期探赜

举报
开通vip

渤海历史分期探赜渤海历史分期探赜 ​ 分类:教学研究 ​ 作者:姚玉成 ​ 字数:2831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 第1期   [摘要]本文针对渤海历史分期混乱的现状,分别借鉴苏秉琦先生考古学理论以及政治学和社会学相关原理,从两个层面对渤海历史进行重新分期,计分为三期九段。理清渤海民族的源流,弥补历史考古分期的差异,为解决渤海族属之争和编撰渤海断代史奠定基础。   [关键词]渤海族属,考古分期,历史分期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1-0028-06      长白...

渤海历史分期探赜
渤海历史分期探赜 ​ 分类:教学研究 ​ 作者:姚玉成 ​ 字数:2831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 第1期   [摘要]本文针对渤海历史分期混乱的现状,分别借鉴苏秉琦先生考古学理论以及政治学和社会学相关原理,从两个层面对渤海历史进行重新分期,计分为三期九段。理清渤海民族的源流,弥补历史考古分期的差异,为解决渤海族属之争和编撰渤海断代史奠定基础。   [关键词]渤海族属,考古分期,历史分期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1-0028-06      长白山脉巍峨屹立,黑土文明源远 流长。从这方面来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以黄河为轴线,那么黑龙江流域与长江流域一样,属于中华文明的另一翼,一点都不比其他地区差,只是我们对其翱翔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已。牡丹江一带渤海人的“海东文化”和阿什河附近女真人的“金源文化”是“白山”“黑水”滔滔历史长河中的两朵浪花,漫漫黑夜中的两颗明星。   渤海和女真人凭借黑土地赋予他们的进取精神,或者在家乡有上佳的表现,或者入主中原,给自大而挑剔的汉人以深刻的印象,为自己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开了一个“户头”。为此,中国历代史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对他们及其祖先的记载并非只言片语,《左传》《国语》《山海经》……《史记》《汉书》《后汉书》《魏书》《晋书》《北齐书》等,仅正史就有十余部之多。而且给予了他们不一般的重视,例如,渤海在《唐书》中有传,女真建立的大金国有专史,在“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中都占据一席之地。不仅如此,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因素,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支持下,渤海史研究迎来了她的春天,有的学者认为经历了四次研究热潮。   纵观渤海研究的历史进程,影响其发展和深入的因素有二:其一,历史和考古资料的匮乏,使渤海历史研究遇到了瓶颈。其二,渤海历史分期的混乱,影响渤海史研究体系的形成。鉴于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支持下,渤海考古工作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第一个问题已经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但是,第二个问题却凸现出来,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20世纪80年代中朝之间关于渤海族属(包括渤海历史归属、渤海主体民族、建国者大祚荣的民族属性等问题)的大辩论,本人认为其产生根源就在于渤海历史分期的混乱。例如:其中朝鲜学者提出的渤海族属“高丽”说,其主要依据的考古资料来源于中朝联合考古队的发掘,大多为渤海早期的材料,这段时期渤海文化中存在高丽影响成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只能说明渤海早期受其影响而已,并不能夸大地证明渤海就是高句丽的继承国。此说夸大高丽对渤海的影响,回避或忽视了中原唐文化对渤海的影响。片面地用渤海早期的资料证明整个渤海的归属,在哲学上犯了以点带面的错误。而当时“靺鞨说”却强调渤海中期所受唐文化的影响,两者的争论不在一个焦点,借以立论的资料也不在同一时期,因此,难以争论出个结果。现在,中国学者已经感觉到这个问题,开始从研究高句丽入手解决渤海族属问题,其虽然体现了他们在渤海史研究中的太多无奈,但却不失为明智之举。这同时也证明了目前渤海族属研究的关键在于看问题的角度,而不是什么“新史料”。所以,对渤海历史重新分期是一个重要性的尝试。另外,尽管渤海考古资料不断丰富,补充了文献记载的不足,但还是遗留下一个渤海历史与考古分期不一致的问题,不但给我们渤海史研究者带来了许多资料使用方面的困难,而且研究中各种问题大多难以统一认识,从而影响了渤海史研究的健康发展。   另外,相对于历史学来说,考古学往往更注重物质文化的研究。社会学理论认为,文化由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是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称。历史和考古资料对研究相应的文化有不同的作用,历史倾向精神文化,从史料记载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捕捉到古人精神文化的蛛丝马迹,优美的文章,丰富的书面资料无不折射出当时人们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内心精神世界。没有历史背景,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出土资料就会成为瞎子和傻子。相反,历史记载如果没有考古资料的验证,那么其史料价值将会大打折扣。君不见中国史从“信古”走入“疑古”,原因在于文献记载的矛盾和乖悖。此后,李学勤老师提倡走出疑古时代,依靠的就是丰富的考古资料。尽管如此,渤海历史和考古分期不一致现象仍然客观存在,甚至历史和考古学科内部对渤海史的分期也有很多分歧。   渤海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渤海族的历史,包括渤海建国前的肃慎系民族和其后渤海遗民的历史,可称之为“渤海史”。后者仅特指渤海国从建立到灭亡228年的历史,应为“渤海国史”。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认识比较模糊。   在历史研究中,根据文献资料,从宏观角度编撰渤海断代历史的过程中,分期方面,在“大同”的表面现象下,客观存在着深层次的“小异”。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材料,历史学者对渤海历史的分期主要存在于他们编撰的渤海断代史中,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   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的陈显昌先生在《渤海国史概要》①中将渤海国史分为“渤海先世”“粟末靺鞨建立渤海国”“渤海国的封建化及其政治的发展”“渤海国的灭亡和渤海族的离散以及渤海遗民的反辽斗争”等几个部分。根据其分期,依据我对“渤海史”与“渤海国史”的区分原则,此《渤海国史概要》实际为渤海史,名称改为《渤海史概要》比较贴切。   王承礼先生在自己的早期著作《渤海简史》中将渤海史分为“靺鞨的发展和渤海王国的建立”、“唐王朝对大祚荣的册封和渤海政治势力的发展”和“契丹的兴起和渤海的灭亡”三部分,从书中内容可见其重点在渤海国历史的研究,因此,此书与陈显昌先生的《渤海国史概要》恰恰相反,应为渤海国史,书名改为《渤海国简史》较好。其晚年对此书修订补充而成的著作《中国东北的渤海国与东北亚》一书中将渤海历史分为“中国东北历史上古老民族建立的国家——渤海”,“东北亚地区一个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海东盛国’渤海的发展和繁荣”和“渤海国的衰落和灭亡”等几个部分。与早期相比,观点并没有太大变化。   朱国忱和魏国忠在内部出版的《渤海史稿》一书中,将渤海历史分为靺鞨、震国、渤海和渤海遗民四个时期,其中渤海分为巩固发展、繁荣强盛和衰亡三段。从书名和分期来看,此为名实相符的渤海史。   李殿福、孙玉良在《渤海国》一书中,将渤海国的历史分为“渤海国的兴起”(下分“古老的靺鞨族”、“粟末部的崛起”、“渤海国的建立”和“渤海的世系”)、“渤海国的强盛”(下分“大武艺的武功”“大钦茂的文治”“大仁秀的中兴”“海东盛国的赞歌”)和“渤海国的灭亡”(下分“契丹族的突起”“渤海的速亡”“东丹国余事”“后世遗民的反辽斗争”)三期十二段。此书也存在名实不符的问题,从分期和内容看,远远超出渤海国的历史范围,应为渤海史,名称改为《渤海》为好。   综上所述,历史学界对渤海国史的分期大同小 异,所谓“大同”在于以上观点基本上皆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将渤海国史按照建立、发展和衰落的顺序分为三期。“小异”只是在于“期”下“段”的划分以及“期”的表述和提法不同而已。但是,历史学界对广义和狭义渤海史认识的模糊,客观上反映了渤海历史分期混乱所产生原因。   另外,在考古学研究中,主要工作重点放在资料的发掘整理方面,微观研究属于学科强项,成果卓著,但是,分期却属于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历史分期区别很大。然而,对于一些复原历史的综合性论文中,对历史分期有所涉及,不知为何或多或少总带有考古分期的影响痕迹。这或许与考古学家的历史视野缺乏有关,渤海史学界迫切需要考古和历史皆通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来看,渤海考古学者对渤海的分期有如下几种。   魏存成先生在《渤海城址的发现与分期》中涉及渤海城址的分期,他认为:“从其分布和规划布局来看,大致可以唐玄宗天宝末年渤海政权从敖东城迁都上京城为线,分为两期。”其中,以敖东城为代表的城址为早期古城,上京龙泉府城址为代表的古城为中晚期古城。另外,在《关于渤海都城的几个问题》中,其认为“至于敖东城的称谓,因为敖东城具有水土适宜和交通便利的地理条件,而很快成为渤海政权以‘旧国’地区为活动中心时期(可以称‘旧国’时期)的主要都城……”这里的论证标志着其“旧国”时期的思路已经形成。王培新和傅家欣同意其说,指出:“渤海考古研究中通常是以渤海迁都上京为界,划分渤海文化的早、晚两期。”这种两期说,在渤海考古学界有一定影响。从其内容和分期看,应为渤海国考古分期概念。可见,考古学界对广义和狭义渤海史概念的认识也不是太清楚。   刘晓东先生在《渤海墓葬的类型与演变》中认为:“为了便于论述,暂把本文所用的时间概念交代一下:1.前渤海时期,指与渤海有着渊源关系的渤海建国前的靺鞨时期。2.渤海早期,指渤海建国到迁都上京城之前的一段时间。3.渤海中期,指渤海建都上京城以后直到宣王仁秀即位前的一段时期。4.渤海晚期,指宣王仁秀即位以后直到渤海灭亡的一段时间。”这其实是一种渤海历史分期,只是缺少后渤海时期而已。此后,刘先生在《渤海陶器的分类分期与传承渊源研究》中重申了自己的这种分期观点。这种分期克服了历史和考古的分期的缺点,属于一种兼具两者之长的科学选择,非具备考古和历史视野的通才不能有此见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就是本文所借鉴的合理内核。   孙秀仁和谭英杰在《黑龙江区域考古学》第83页图二十一有一个渤海陶器分期图,其将渤海陶器分为靺鞨时期、渤海时期两部分,渤海时期又分为早中晚三期。   乔梁先生从陶器入手,结合地层关系,将靺鞨陶器遗存分为四期九段。为了便于理解,本人将其文中“靺鞨陶器遗存分期表”改造如下:   基于以上介绍和分析,将历史和考古学界的渤海史分期进行对比,可见其不同点有三:   其一,两者对渤海前的历史称呼和研究深度不同,历史学家称为靺鞨或振国时期,考古学家称为前渤海时期以及靺鞨或旧国时期。   其二,两者对渤海国这段历史分期不同,历史学家分为兴起发展和灭亡三段,考古学家虽分为早中晚三期,但是,内容和具体时间界限不同。   其三,历史学家根据文献资料对渤海及其遗民的研究比较深入,相反,考古学家虽利用考古资料在渤海先世以及渤海物质文化的微观研究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考古学界对后渤海时期的研究比较薄弱,例如,后渤海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仅有孙秀仁先生的《略论海林山嘴子渤海墓葬的形制、传统和文化特征》等几篇。孙先生文中认为山嘴子墓葬为渤海晚期,并对出土的带銙进行了重点研究,却没有提到另一件重要文物瓜棱罐。对此,胡秀杰撰文认为:“至于渤海晚期海林山嘴子墓地中出土的瓜棱罐,形制与契丹族瓜棱器有一定区别,当是渤海晚期契丹文化影响的结果。”另外,乔梁先生也认为渤海晚期和龙北大墓地比较流行的盘口细颈壶的风格已开辽初东北广为流行之瓜棱壶的先河,属于渤海晚期。由以上论述应该不难看出契丹文化和渤海文化的联系。另外,这些考古学者都没意识到后渤海时期的存在,这或许与渤海考古学界在研究方面忽视后渤海时期有关。   相同点有二:   其一,如上所述,两者皆将渤海建国前的历史分为一期并给予一定的地位。   其二,两者皆将渤海国的历史分为一期,其下分三段。   其三,以迁都上京为分界,将震国或旧国时期与渤海国时期分开,两者看法一致。   对渤海历史和考古分期进行分析,两种分期各有优劣。考古优势在于细致,缺点失之于眼界不宽;历史优点在于宏观研究,缺点失之于线条太粗并且常犯猜测过多和论述空洞的毛病。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渤海历史和考古分期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分期标准和依据不同。本人拟以社会学中文化概念以及社会演变理论为依据,借鉴历史考古等学科渤海分期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对渤海历史进行重新分期,为构建脉络清晰之渤海断代史奠定基础。   简而言之,我拟将渤海历史概括起来分为两个层次,总计“三期九段”,不同阶段考古和历史资料起作用的程度不同,基本原则是时间越早,文化越落后,文献记载越简略,考古资料作用越大,所以前期应以考古资料为主;相反则以历史资料为主,依据看问题的角度来分期。   第一层面分三期,即前渤海时期、渤海时期和后渤海时期。这里主要借鉴了刘晓东先生考古分期的“合理内核”。在其“前渤海时期”和“渤海时期”两期基础上,补充增加了“后渤海时期”。   第二层面逐步深入,在期内细分为段。其中第一期即前渤海时期,考古资料比重较大,因此,借鉴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文明起源三部曲学说,以古文化一古城一古国为标准,将这段历史分为三段,依次为古文化的靺鞨原始文化阶段(具体为震国建立之前),此属于靺鞨民族和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具有古城意义之勿吉和靺鞨的古城(黑龙江省东部牡丹江流域发现的山城堡寨和部分早期平原城),已经具备了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功能,其应该属于文明的前夜——靺鞨向国家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时间约为勿吉前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古国阶段的“旧国”时期,时间为东牟山立国到专称渤海,也就是震国时期,大致相当于唐朝的武则天圣历年间(公元698年)到唐睿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关于旧国的称号,郝庆云夫妇撰文认为“靺鞨国”是其正式国号,而“震国”或“振国”只不过是其俗称而已。此前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渤海工作站副研究员赵哲夫先生也撰文认为“振国”称号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以上所论观点虽新,但是本人认为,如没有特别坚强的证据,还是以金毓黻先生的“震国或振国”说可信,而所谓的“靺鞨国”和靺鞨一样,属于渤海周边国家对其的称呼,靺鞨为族称,靺鞨国为棘羯人的国家的简称(有时候简称为靺鞨,与族名相同)。限于篇幅,这里不拟 展开讨论,留待另文详述。   第二期即为渤海国时期,由于已经进入国家阶段,按照苏秉琦先生国家发展三阶段学说,这个时期应为方国阶段,为了叙述方便,我们采用历史分期原则,以渤海与唐关系发展为依据,渤海在唐廷的地位变化为标准,将作为方国的续生型国家——渤海国时期分为早、中和晚三段。早期阶段从专称渤海到晋升国王,属于唐渤海都督府阶段,中期从晋升国王到唐朝灭亡,属于唐藩属王国阶段,晚期从唐亡到渤海灭亡,属于独立王国阶段。这三段时间渤海王封爵的变化,正体现了渤海国实力逐渐加强以及在唐廷地位的不断提高,后来出现的与新罗争长事件也验证了这个事实。   后渤海时期以亡国后渤海人的归属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段东丹国时期,契丹灭渤海国,改其国为东丹,以太子突欲为东丹王,渤海人身份为辽属国的臣民。第二段为渤海族时期,此时渤海人的遗民身份已经改变,但仍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第三阶段为汉儿阶段,元朝的渤海人已经与契丹和女真一样成为汉儿(指北方汉人,南方汉人称南人)的组成部分。   下面分别论证如下:   前渤海时期,分为三段,第一段为古文化阶段,也就是渤海国家产生前的原始文化阶段,此段历史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和记载简略,我们不得不依靠考古资料来了解渤海国的建国者一靺鞨人的原始文化及其来源。对于这个问题考古学界近几年比较重视,逐渐形成了大体一致的分期和原始文化的编年序列,与中原王朝历史年代的唐初以前大致相对应。关于靺鞨原始文化目前考古学界公认同仁文化和吉林永吉杨屯大海猛等为渤海建国前黑水和粟末靺鞨的考古文化遗存。在这些多元的原始靺鞨文化中,勿吉和靺鞨都已经进入古城阶段,出现了某些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略见文明的曙光。其中靺鞨在唐朝先进文化的影响下,率先进入文明阶段,建立的“旧国”自称震国,处于文明发展的古国阶段。渤海国属于苏秉琦先生归纳的续生型方国。   此外,文献记载有肃慎国者,并不表明肃慎已经形成国家。中国古代史书中,国和族往往同义,皆指武装聚落。这从甲骨文中“國”的字形可以得到证明。甲骨文“圆”,从口从口从戈,指武装保护的范围或区域。商代叫“方”,周代称邑或国。辽代有五国部者,亦为五个部落也。从文献记载看,靺鞨源头肃慎族,不同时代称呼不同,例如:汉代称挹娄,南北朝时叫勿吉,隋唐改称靺鞨等等,文献有时候也称“挹娄国”、“勿吉国”和“靺鞨国”。考察其编年,肃慎活动于西周以前,属于青铜时代。薛虹和佟柱臣先生认为西团山文化为肃慎考古学文化。学界一般认为新开流文化似乎是肃慎先民,而莺歌岭遗址属于肃慎遗存。文献记载肃慎人养猪和贡“梏矢石砮”,作为文化特征在考古遗存中有所反映,例如,这个地区原始遗存中常见的各类石镞就是所谓的石砮,莺歌岭遗址中的小陶猪验证了肃慎人养猪的文献记载。俄罗斯境内的波尔采文化与蜿蜒河类型一样,年代早于同仁文化,两者考古文化有渊源关系,器物组合中没有陶豆,与文献记载“东夷夫余饮食类皆用俎豆,唯挹娄独无。法俗最无纲纪者也正相验证。林沄先生认为其应为挹娄的考古文化,而同仁文化学界公认属于黑水靺鞨的文化遗存。其往下为绥滨,绥滨三号墓生女真的五国部文化。因此,利用时空和文化特征三要素类比法,我们可以知道黑龙江地区靺鞨原始文化形成了以同仁黑水靺鞨文化遗存为基点,上溯蜿蜒河或波尔采,下达绥滨三号墓五国部文化的完整谱系。只有肃慎考古学文化仍有争议。   根据苏秉琦先生的理论,“古城指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而不必专指特定含义的城市”,笔者理解,其属于社会学国家产生前的一个阶段,是由聚落或部落基础上形成的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史载勿吉已经“筑城穴居”,可见其已经在原有“穴居”风俗的基础上,开始“筑城”。从考古资料看,这种城很原始,形制不规整,规模较小,大都依山傍水顺自然地势而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应该是一种武装邑落。从自然聚落发展到武装聚落,勿吉一靺鞨已经达到了聚落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在牡丹江、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均有发现,具备了区域军事和经济中心的功能,为渤海建国奠定了基础。时代大约自勿吉到靺鞨阶段,相当于中原的汉魏到唐初。   古国:苏秉琦先生认为“古国指高于部落之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对于靺鞨来说,渤海靺鞨大祚荣建立于东牟山的“旧国”(自称震国,他称“靺鞨”或“靺鞨国”,乃以族称泛指国家)是以东牟山为中心方圆两千里的一个区域,属于一种早期的国家形态。其属于古国阶段,时代相当于唐武则天时期到唐睿宗先天二年。   唐睿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大祚荣受唐册封,“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到公元926年渤海被契丹灭亡,属于方国阶段。渤海大武艺在给日本天皇的国书中自称:“忝当列国”可以为证。符合苏秉琦先生“凌驾于多个城邦、古国之上的、需靠连锁式分布小城堡进行防卫的独霸一方”的“方国”标准。   根据渤海与唐的关系以及其在唐廷地位的变化,我们可以将作为方国的渤海国时期分为三段,第一段为渤海都督府阶段,大祚荣接受唐的封号,任唐的忽汗州或渤海都督府都督之职,成为唐朝的羁縻府州和边地一级政权。当时叫“请唐官”。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唐正式“诏以渤海为国”,进封大钦茂为国王。这体现了渤海的实力以及在唐朝宗蕃体系中的地位。著名的“渤海与新罗争长”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为第二段,渤海藩属王国阶段,时间从公元762年到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唐朝灭亡后,到渤海为契丹所灭,为第三段,可称渤海独立王国阶段,时间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26年。此时中原内乱,五代各个政权无力管辖渤海,其处于事实的独立王国阶段。即便如此,其仍派人向五代各个王朝进贡,体现了渤海人剪不断的中原情节。   后渤海时期分为三段,根据其身份的变迁,可见渤海族群融入汉族的历史过程。第一段为渤海遗民阶段,时间大致相当于辽朝初期,辽对其因俗而治,建东丹国管理之,其为东丹国属民。后来辽朝取消东丹国,迁渤海遗民回故乡,即所谓的“梁水之地”。第二段为渤海民族时期,相当于取消东丹国后的辽金时期,此时渤海国灭亡已久,渤海人作为一个族群与契丹和女真同时活跃于今天的东北大地。辽金两朝统治者对其不断内迁加以强化管理,足见这时的渤海人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到了元代初期,渤海人已经与契丹、女真等皆被当作“汉儿”对待,属于“汉姓八种之一”,表明其作为一个古代独:立民族最终融入汉人中去了。为了一目了然,便于理解我的新分期,兹将以上论述内容列表如下: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渤海历史分期的意义,主要归纳为如下三点:   第一,解开渤海族属之争的钥匙。   中朝渤海族属之争,原因在于渤海历史分期混乱,证明各自观点的资料不在同一时间段内,皆以点带面,如,高丽说,用渤海初期受高丽影响的历史和考古资料,证明渤海族属为高丽,而忽视渤海时期与唐的密切关系。靺鞨说正相反。这种情况,目前在中国学者中有所改善。   第二,为梳理渤海源流发展脉络奠定了基础。   渤海分期清楚后,渤海的来源与去向,一目了然,渤海人来源于肃慎系民族,历经挹娄、勿吉和靺鞨的称呼变迁,其中粟末靺鞨与其他靺鞨以及高丽遗民形成渤海靺鞨,建立所谓的“旧国”,受唐封号,去渤海靺鞨中的“靺鞨”称号,专称渤海,标志着渤海国族(nation)的形成。渤海国灭亡后,其遗民分别融入辽、高丽和金,元朝初年渤海人主体于契丹和女真人一起融入汉人族群。   第三,弥补渤海历史考古分期的差异,为编撰渤海断代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根据社会学相关理论,借鉴历史和考古学的分期经验,提出全新的分期体系,在渤海断代史编撰中应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责任编辑 倪金荣
本文档为【渤海历史分期探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323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0-05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