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节 构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

第1节 构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

举报
开通vip

第1节 构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第一节构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本节导引】保护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018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宪法。《民法总则》规定了绿色原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推进生态文明的法制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事件回放】世界湿地日(WorldWetlandDay)湿地,被...

第1节 构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
第一节构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本节导引】保护生态文明必须依靠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7213225552_2、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018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宪法。《民法总则》规定了绿色原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推进生态文明的法制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事件回放】世界湿地日(WorldWetlandDay)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为了保护湿地免遭工业化发展的破坏,保护水禽、动植物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加强国家政府间合作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目前缔约国已有142个国家,遍及全球各地。中国已于1992年3月1日加入《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2019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一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主体内容】一、加快生态文明立法进程为了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生态文明立法进程,国家相继出台《核安全法》、《土壤污染防治法》、《耕地占用税法》以保护国家核安全、保护土壤资源、保护耕地资源,推进构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一)出台《核安全法》保障国家核安全建立核设施安全许可制度国家实行核设施安全许可制度,《核安全法》第22条规定,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制定和批准颁发核设施安全许可证件。许可证包括核设施建造许可证、核设施运行许可证、核设施操纵员执照和其他需要批准的文件。第26条规定,核设施建造许可证的有效期不得超过十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建造的,应当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建立核安全监督检查制度EinFMELgE核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是为了保证核安全,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实施的监管制度。《核安全法》第70条规定,国家建立核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从事核安全活动的单位遵守核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保护土壤资源建立土壤环境信息共享机制r三二「土壤环境信息共享是通过组建数据库,将获取的土壤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信息上传到数据库,由各级环保部门统一编制,在网上形成有效集成、互联共享的模式,形成土壤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并定期发布。《土壤污染防治法》第8条规定,国家建立土壤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卫生健康、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实行数据动态更新和信息共享。实行土壤环境监测制度土壤环境监测是土壤环境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土壤污染防治法》第15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壤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土壤环境监测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会同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卫生健康、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站(点)的设置。实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包括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修复、风险管控效果评估、修复效果评估、后期管理等活动。对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列入名录且未完成治理修复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对此,《土壤污染防治法》第58条明确予以规定。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设立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主要用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无法认定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以及政府规定的其他事项。《土壤污染防治法》第71条规定,国家加大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三)出台《耕地占用税法》保护耕地细化耕地紧张的标准《耕地占用税法》对耕地紧张的标准进行细化,明确规定在人均耕地低于零点五亩的地区可适当提高税额。《耕地占用税法》第5条规定,在人均耕地低于零点五亩的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适当提高耕地占用税的适用税额。新增耕地占用税收优惠傘地裁地U《耕地占用税法》增加了对于农民搬迁的耕地占用税优惠条款,第7条第3款规定,农村居民在规定用地标准以内占用耕地新建自用住宅,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其中农村居民经批准搬迁,新建自用住宅占用耕地不超过原宅基地面积的部分,免征耕地占用税。新增非基本农田优惠条件依据《耕地占用税法》第12条规定,占用园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渔业水域滩涂以及其他农用地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占用前款规定的农用地的,适用税额可以适当低于本地区按照本法第4条第2款确定的适用税额,但降低的部分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十。【小知识】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是指通过建立专门的基金帮助被污染的土壤进行整治与修复的制度。依据污染者负担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责任人应当承担被污染土壤的整治责任,包括直接进行整治或者通过缴纳有关税费的形式来代替。但是,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长。污染者可能无力承担全部治理费用,还存在污染者不明的情形。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的设立将会对污染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对土壤污染的受害者进行有效补偿,提供莫大的帮助。二、加速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完善为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修订了一批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如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制度和规定进行补充修改,推进生态文明法律体系的构建。(一)修改《环境保护法》保护和改善环境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措施监测是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划必要的基础工作,为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措施,能有效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发生和扩散。《环境保护法》第17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第20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国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法》第31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第29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二)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强化大气监管1•加强大气监管部门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法》对相关监管机构、执法机构进行调整,明确具体职责。第29条规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环境执法机构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通过现场检查监测、自动监测、遥感监测、远红外摄像等方式,对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2•细化执法机构职责划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环境执法机构负有监督检查的义务,对于拒不接受检查或者检查时弄虚作假的,可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大气污染防治法》第98条规定,以拒绝进入现场等方式拒不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三)修订《水污染防治法》保护水资源1•建立河长制Hl(a河长制,你要将工业汚求[直接排入河道」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水污染防治法》第5条规定,“省、市、县、乡建立河长制,分级分段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江河、湖泊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2.加强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控制为了加大水污染控制力度,改善水环境质量,《水污染防治法》加强对重点水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实施总量控制制度。第20条规定,“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意见后,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并下达实施。”加强质量检测和排放检测水质情况不乐观O水环境质量检CZ3>测和排放检测是保护水资源、防范水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水污染防治法》第25条规定,“国家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和水污染物排放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水环境监测规范,统一发布国家水环境状况信息,会同国务院水行政等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水环境监测的管理。”(四)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保护海洋环境1.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海洋环境法》第3条规定,国家在重点海洋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海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第24条规定,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布局,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不得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2•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法》新增入海排污口位置选择,增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第30条规定,入海排污口位置的选择,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有关规定,经科学论证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海洋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海滨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新建排污口。强化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把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和海域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海洋环境保护法》第21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海洋生态的需要,选划、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第42条规定,在依法划定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不得从事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海岸工程项目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五)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野生动物1.加强野生动物养殖管理《野生动物保护法》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将依德与依法保护野生动物相结合,认可了实质性的动物福利,明确提出不得虐待野生动物,对待野生动物不得违反社会公德。第26条规定:“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野生动物习性确保其具有必要的活动空间和生息繁衍、卫生健康条件,具备与其繁育目的、种类、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技术,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防疫要求”。2•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法》实现了保护对象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相关性。如规定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徙通道的影响要进行论证;建设铁路、桥梁等工程时,可能会破坏一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应该采取一些补救的措施。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动物保护法》第12条规定,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并发布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3•限制和规范野生动物的利用刘了逹雲股it駐食舸宙《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了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第30条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禁止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小知识】生态保护红线——科罕划定"切萇爲地。.鲁实环虞住产选尋胆左送產总现.斂頁虏自然桂灼至你性相无览在.F騎•#评出.疥克琵■屣歪査柱、圭哉坏鹰毀啓唯与墨蕭咚划定丰时尸红压.匸甥哉到三工空匐.長埼「洋孟京甘烷安零—坚寻底纹.严格洙护*宰亡“【EL磁豈识.怖生态W吃忸作为球割空闻观®:的輕吐L可化希挨燈刮.F聖任戾3[雯用连.忙噩不台埋开技薛迓话切対主瑟京片I跚趙:不'―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匕国强so■翻逊“週.国宜屋面超好蛊国盪计.出E技禾庖世朝黴峯瞒和,更方党■*'■Kdf円否龙戈.定齐严毎生态保护虹坑的主饰査圧上下股动居盂合力.刖戢谒买守用住总律目标2017年年底前*f3020年年底前坯吝窃(柱席帀}划定生态k全直恋全田生盃饭尸红莎划定.HMR定垦齐译立生态况沪tl贱制{Sr医土生壺空间冷到优化和口效恒皆・2010^年健前.生奋功能図恃規定•王累生耳低省(自治GLSLiS充)期宦生般呈护址聂态雲全榴13巫珈兀善尸臥毎因|!8角SS宾升,国缰生贰看矣再封主®廉厚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具体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延伸阅读】《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施行《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由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19年1月18日通过,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作为国内首部省级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条例》明确了政府责任,强化了监督管理,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区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评价内容,同时强化了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此外,《条例》明确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定期协商重大事项,开展联合检查、联动执法;明确应急联动机制,及时通报重污染天气、环境污染事故等预警和应急响应的有关信息;明确跨区域、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共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明确加强污染防治科研合作,组织开展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明确鼓励和支持本市与京冀接壤的相关区,与京冀相关地区联合排查与处置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违法行为和突发环境事件。
本文档为【第1节 构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天涯明月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58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2-07-2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