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学讲义、笔记讲义、笔记人口社会学讲义提纲

社会学讲义、笔记讲义、笔记人口社会学讲义提纲

举报
开通vip

社会学讲义、笔记讲义、笔记人口社会学讲义提纲人口社会学讲义提纲 (2005年秋季) 第一讲 一.基本概念 1.学科分类 社会学是“法学”大门类下面的一个“一级学科”。按照目前教育部颁布的学科分类目录,“社会学”这个一级学科下有4个“二级学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 2.人口学可大致区分为“广义人口学”和“狭义人口学”。 “狭义人口学”(Demography):直接涵义是“人口统计学”,比较强调统计与定量分析。一般认为狭义人口学有四个传统研究领域:(1)生育(Fertility),(2)死亡(Mortality),(3)迁移(M...

社会学讲义、笔记讲义、笔记人口社会学讲义提纲
人口社会学讲义提纲 (2005年秋季) 第一讲 一.基本概念 1.学科分类 社会学是“法学”大门类下面的一个“一级学科”。按照目前教育部颁布的学科分类目录,“社会学”这个一级学科下有4个“二级学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 2.人口学可大致区分为“广义人口学”和“狭义人口学”。 “狭义人口学”(Demography):直接涵义是“人口统计学”,比较强调统计与定量分析。一般认为狭义人口学有四个传统研究领域:(1)生育(Fertility),(2)死亡(Mortality),(3)迁移(Migration),(4)城市化(Urbanization)。这4个领域所涉及的是人口的增加(生育)、减少(死亡)、地点的变化(迁移)和居住的聚居程度(城市化)。 “广义人口学”(Population Studies):与人口直接或间接有关的领域(包括家庭、婚姻、老龄、青少年、各种社会组织等)都可以包括在内,可以说用人口学的角度(perspectives),使用人口学的指标(Indexes)和研究方法(methods)来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都可以归为“广义人口学”,如: (1) 家庭(择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家庭构成、夫妻离异、代际关系等);人口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再生产”(繁殖、养育、教育、互助、反哺)的单元; (2) 社区与社会群体(社区构成、内外关系、网络组织、社区变迁等);人口的社会组织形式; (3) 民族(族群特征差异、族群冲突、族际整合与融合等);不同认同心理的人口群体; (4) 企业(人员结构与更新、组织与运行、人际网络等等);劳动力是“生产人口”; (5) 城镇(居住格局、人口构成、人员流动、社会组织等);人口的分布聚集类型; (6) 分层与流动(各层次的构成与特征、阶层之间流动的原因和条件等);人口内部的结构与变化。 就研究对象而言,“广义人口学”与“社会学”在很大程度上相互重合。 3.人口社会学 在学科定位上,“广义人口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口社会学”,即主要采用社会学的比较宽阔的视角、比较复杂的理论框架来分析研究与人口现象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在研究对象范围方面并不限于“狭义人口学”或“人口统计学”的四领域,即使是对于这四领域的研究,也远远超出“人口统计”的范围。 佟新《社会人口学》一书的定义,“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它们与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可以统称为“人口现象和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分析人口现象与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试图去理解和分析造成种种人口现象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首先是努力去客观、全面、系统地说清楚社会事实,而不是主观、片面、零碎地述说一些枝零破碎、似是而非的一些事件,然后需要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即对一些类似社会现象发展的规律、导致这些事件的因果分析)和自己的观察研究来深入地(而非表面化地)分析与有关社会事实的出现及变化的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影响因素。 二.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分支 中国社会科学各学科,如强调其“科学”性,必须与自然科学一样,强调实证性和“科学理性”的精神,注重实证研究。从确定事实出发,从对现实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入手,从对个案的调查和解剖麻雀入手,搜集尽可能准确的数据资料,以类型归纳和比较研究为手段,然后通过层层的科学分析逐步地总结归纳出客观事实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其变化的内外因素。在分析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2.几个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比较 在研究方法特别是资料取得和分析方法方面,彼此相关的几个学科各自形成各自特点。 (1)人类学:主要采用对基层社区(村庄、部落、家族、企业、学校等)开展深入调查(“田野工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偏重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理解,注重个案调查和定性分析,在资料分析时偏重对象和场景的描述,较少使用复杂的统计方法。 (2)社会学:从传统上既注意社会结构和组织的功能,也注意文化差异和变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通常把个案调查和群体抽样户访问卷调查结合起来,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使用一定程度的统计方法,但是并不特别注重大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证明。 (3)人口学:以人口统计数据和对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为基础,计量、分析和预测人口增长、死亡和迁移,逐步发展出各种人口数据的计算技术和数学模型,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抽样方法和分析手段。人口学是最注重定量分析的,研究的结果主要以数字的形式出现(人口计算和预测),但对深层次的理论发展相对重视不够。 3.人口社会学与“后现代主义” “人文精神”是带感情色彩的,“科学精神”是带理性色彩的。这是两种不同的学术取向。文学和艺术,是人文学科(humanities),社会学和人口学是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有的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对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挑战。“解构主义或后现代意识是对现有社会秩序的合理性提出挑战,力求重构后现代生活”,“只有摈弃现代世界观,才有可能克服目前的各种建立在这种世界观之上的、用于指导个人和社区生活的灾难性的方法”(佟新,2000:27)。所谓“前现代”和“后现代”有什么真正实质性的差别?什么是“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生活”,并没有真正被讲清楚。 有的学者认为,对于人口现象的研究有两种方法:实证主义(positivist)的方法和解释主义(interpretive)的方法。实证主义是定量分析方法,解释性的方法认为,研究对象是有独立意识的人(动物也有意识),研究者无法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研究者也无法独立于自然世界之外)(佟新,2000:22-23)。 三.影响人口现象的各种因素 佟新《社会人口学》第5页有一个图,说明人口现象与社会上各种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生物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1.生物因素:2.政治因素:3.经济因素:4.文化因素: 四.人的生命周期(life circle)(或称做“人口过程”) 一个人的一生中会经历许多生活的阶段:“出生”,之后是在家庭学习基本生活常识、做人的基本规则(父母、家庭、社会、媒体),“学校教育”(学校的课程和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老师、同学、同桌相处),校外交流,从小学一直可以延续到大学和研究生阶段,之后是“就业”,在一定的工作环境(单位)和生活环境(邻居、居委会、四合院)中,中间还穿插着恋爱、结婚、生孩子。养育教育孩子,同时与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亲戚的相处,照顾父母,孩子大了,离开家自己生活成家,自己退休,生病、死亡。在中间不断穿插着工作和居住地点的变动(迁移),社会地位的沉浮,看尽人间世态炎凉,政治形势和制度的变迁、经济繁荣与萧条、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彼此影响的消长,甚至人们自相残杀的战争,这就是“人生”。 人口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来分析研究人生的这个既是生物性的过程(生长和衰老)也是社会性的过程(社会化、理解、学习并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 五.人口与资源 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必须是协调和可持续性的关系,而技术和制度使人口利用各类资源(自然资源、国际市场资源)的能力发生变化。前面在谈到影响人口现象的“经济因素”时,也曾讲到这一点。 从人类的出现开始,就存在着区域性(最后发展成为全球性)的一个人口数量与自然资源可利用量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夏威夷的岛民在18世纪(1898年美国战胜西班牙,占领该岛)时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因为他们身边的地理条件太优越,自然资源太丰富。 在狩猎、农业、畜牧业发展时期,猎场、土地、水源、牧场是各个部落、国家争夺的主要资源。随着贸易、交通的发展,贸易通道和港口,也成为控制资源流通的争夺目标。 在近代,人口数量在生存竞争和战争中的作用逐步降低,人口素质与掌握运用技术的能力的作用日益加强,人口素质高,其对于世界市场各种资源的利用量也越高。 六.人口研究的意义 1. Brian Arthur的例子 他受到70年代人口生育方面的“经济决定论”的影响,认为经济发展了,各国的人们就都会按照西欧国家的模式自觉地控制生育数。后来他经过在孟加拉国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农业社会中族长们的利益、要拴住丈夫的妻子们的利益、孩子的经济利用价值等因素,使得经济在一定程度内的增长并不能有效地降低生育率。这里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发挥了很大作用(佟新,2000:16-17)。 当时有一篇很有影响用经济学“投入——产出“角度的分析文章,把孩子比喻成为一个经济对象,从出生、幼儿、上学、结婚等各个时期父母在时间、金钱等方面为孩子的付出,到孩子成年后向父母在时间、金钱等方面的回报,提出,如果前者明显大于后者,人们就会趋向于多生孩子;而如果后者明显大于前者,人们就会趋向于少要孩子。但是即使是后一种情况,许多人还是会因为天性、感情的需要而生育一、两个孩子。 2.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借用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观点,指出必须关注中国人口、人口增长与本国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他认为政府必须注意解放后因政治稳定、经济恢复而带来的人口快速增长,如不注意加以引导和控制,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新人口论》主要观点:掌握人口数据,指出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三个建议(进行人口普查,通过宣传改变主张多子女的封建观念、实行晚婚和鼓励少生孩子,主张避孕,反对人口流产)。 当时毛泽东没有接受这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和思想,组织批判了马寅初,免去了他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之后中国人口持续增长,从5亿增加到10亿。人们后来说,“错批一个人,增加5个亿”。等到人们认识到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实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政策,甚至不得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在许多地区特别是观念没有转变、养老保险还靠子女的农村,严格的“一孩”政策使得政府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紧张,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 问题:为什么当时毛泽东批判马寅初? 七.人口思想史 1. 古希腊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城市的理想人口规模为5040人。保持这一理想规模的办法:人口过多则鼓励移民外流或杀婴,人口过少则鼓励生育,为优生则可以使优秀男女配对繁育。亚里士多德提出:中等数量和高质量的人口,适中的国土面积,构成一个理想的城邦。他已经认识到土地和财富的增长慢于人口的增长,考虑到维持财产平等的前提下,借助法律手段来限制人口增长,把人口问题与国家治理联系起来。这是后来马尔萨斯《人口论》观点的起源。 2.中世纪 基督教认为只有上帝有权支配人的生死,反对避孕、堕胎和离婚。13世纪后由于大瘟疫使欧洲人口锐减,基督教开始鼓励人口增长,如托马斯. 阿奎那反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应当限制人口增长的观点。 3.近代欧洲 工业革命后,贸易发展迅速,重商主义主张通过增加人口来达到国家经济和军事的富强(劳动力、税收、兵员)。18世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主张: (1)人口增长与专业化分工之间是相互促进式发展,人口增加作为劳动者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刺激工业发展,作为消费者也扩大了消费市场,为政府扩大了收税的对象规模,增加了储蓄和资金,市场和资金的增长会刺激生产和劳动分工、劳动生产率,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2)劳动分工的前提是资本积累和工人数量的增加,人口的增加因此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人口增长持乐观态度。 (3)人口增长并非取决于社会的富裕程度,而是取决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到资本所能允许的程度后便不应再增长,否则会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当时的北美地区)。 当时欧洲商品生产发达,海外市场广阔,而且向殖民地移民也有很大空间,所以人口对资源的压力不十分突出。 4.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主要内容: (1) 两个公理: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条件;两性之间的性欲是必然而且保持,并导致生育成为人类的“本能”。 (2) 两个级数:人口以几何级数(geometrical rate)增长:1,2,4,8,16,32…并在25年内翻一番。(这反映了当时生育率的基本水平) 生活资料(粮食)以算术级数(arithmetic rate)增长:1,2,3,4 (3) 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积极性抑制力量——战争、瘟疫、饥荒; 预防性抑制力量——晚婚、避孕、流产、杀婴、节欲。 (4) 人口波动规律:三个命题:人口增长必然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 生活资料增长,人口必然增长,除非有外力限制; 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平衡。 规律:人口增长到事物供给的极限时,积极性和预防性力量就开始发挥作用; 食物再度丰富,刺激人口增长;增长到极限时,人口再度下降,…… 5.对马尔萨斯理论的讨论: (1) 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否改变两个级数的差别?是否可以不必考虑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2) 通过科学的避孕手段,性生活与生育可以分离,人类可以满足性欲而控制生育。 (3) 各种生育预防性办法逐步普及。 (4) 问题在于:人们是否愿意自觉地避孕和控制生育? (5) 贫困的原因是否如马尔萨斯所说,主要是由于人口盲目增长?是否存在社会制度方面的问题? 恩格斯对马尔萨斯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肯定:(佟新,2000:41)。 6.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口的观点 (1) 认为没有“普遍的”人口规律,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口的变化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过剩人口”以便降低工资。 (2) 两种再生产的观点:生活资料的再生产——人自身的再生产; (3) 强调人口的阶级属性,人口是具有社会性、阶级性的社会体,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7.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战国时期,人口因战争、饥荒而减少,当时的思想家大多主张增加人口。 孔子:“孝”的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祖先享受子孙的祭享香烟。 墨子:鼓励早婚、反对纳妾、反对战争。“民之众寡为国之强弱”。 商鞅:主张人口与土地应保持平衡; 韩非:“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提出限制人口甚至允许溺婴。 八.人口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一个分支的发展历程 1.社会学早期代表人物的思想中对于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82-1903)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影响,生存能力强的物种(包括人群),生育能力低。社会的发展将导致人口压力的消失。 迪尔凯姆(或译为涂尔干,Emile Durkheim)把人口增长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分析了人口增长带来的各种社会结果,在《劳动分工论》中指出人口增长是社会分工发展的根源,人口增长导致生存竞争,从而提高了社会的集约话程度和专门化程度,导致了社会组织复杂性的提高。人口密度的提高和争夺稀有资源的竞争是工业化和社会分工的前提,劳动分工提高了生产率,增加了社会财富,为人口继续增长提供了可能。 2. 30-40年代,部分社会学家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口研究, 汤普逊(1887-1973)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人口社会学观点。 (1) 把人口理论分为“自然学派”(生物性)和“社会学派”,强调人口变化的影响因素更主要的是社会因素,是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条件。 (2) 强调用综合的方法来研究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 生物学因素(人群的繁殖能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智力的开发潜力、生命力); 技术因素(医疗卫生技术、生产力水平和增殖财富的能力); 心理因素(延续后代的生育愿望——文化观念,家庭中人际关系); 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两者其实应当分别开来)。 (3) 强调人口数量与社会福利制度之间的关系, (4) 强调人口和资源的关系:自然界对人类繁衍的限制界限,各国面对人口和资源的比例,存在不同的人口压力。(“最佳人口规模”)。 3.二战以后的美国社会人口学发展 戴维斯(Kingsley Davis)在1964年提出“Social Demography”一词,使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人口现象并研究生育。 摩尔(W. E. Moore)提出人口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当我们使用功能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口现象时,人口学的变量就进入到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在欧美大学,人口学专业一般设在社会学系,在学科基础理论方面,学习的是社会学,但是同时借鉴吸收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方法上人口社会学的第一个特点是强调定量分析,并且发展出一套指标体系和计算技术。第二个特点是发展出了一套专业化很强的研究领域,如生育、死亡、迁移和城市化。第三个特点是以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他提出人口的功能主义理论: (1)人类社会由人组成,社会对男女性关系的适当安排(婚姻)是社会得以繁衍后代的的首要条件,“人口的再生产”; (2)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除了自身再生产之外,还受到人类社会其他“功能”影响和制约,如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群体交往的活动,例如后代的社会化、语言沟通、经济生产、社会组织、人际和族群交往等等。 (3)综合以上两点,决定人口增减的生育和死亡现象不仅仅是生物现象,而是社会现象。(顾宝昌,1992:13-43) 戈德沙尔德(Calvin Goldscheider)提出“Sociological Demography”一词,强调社会学对于人口的研究的关键是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人口现象,并通过从人口现象这个角度和相关分析来增强对社会整体发展规律的理解。(顾宝昌,1992:44-64) 第二讲:人口统计指标 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群体的人口现象,分析其人口结构与人口变迁,首先需要了解人口学、社会学常用的统计指标。这些指标是社会学家、人口学家们根据长期的研究活动的实践而总结出来,又经过不断的修订而得到广泛的认可,被社会和学术界所接受。第二讲介绍人口统计方面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它们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首先注意区别开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必须判定所要分析人口的地理范围与时间选择,时空定义)。其次要注意指标和数据的客观性与准确程度(数据来源的可靠性、误差范围的判断与计算,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均有系统介绍)。 1.人口规模与变化 (1)人口总数: 年末人口数,人口普查时间人口数;年平均数 =(年初人口数 + 年末人口数)÷ 2 ; (2)人口增长: 人口年净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迁移增长; 年人口粗增长率=(年末人口—年初人口)÷年初人口;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年平均人口数; 人口净增加数 自然增加数 = 迁移增加数 平均人口数 平均人口数 平均人口数 2.人口自然结构 (1) 性别比(一般以女为100), 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性别比,各年龄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一般是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率; (2) 年龄结构;“人口金字塔”清楚地表现出一个人口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3.出生 粗生育率(crude birth rate)= 出生数(活产)÷ 年平均人口数; 一般生育率(general fertility rate)= 出生数÷同期育龄妇女数; 年龄别生育率(age specific fertility rate)= 该年龄组妇女生育数÷该年龄组妇女数; 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 各年龄别生育率之合。 4.死亡 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死亡数÷ 年平均人口数; 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 该年出生后一年内死亡数÷ 该年活产婴儿数; 生命表(life table)、平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5.迁移 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净迁移人数 = 迁入人数 — 迁出人数; 迁入率 = 迁入人数 ÷ 年平均人口数; 迁出率 = 迁出人数 ÷ 年平均人口数; 一个时期内年平均净迁移人数 = 该时期总净迁移人口总数÷年数; 总迁移率 = 该时期迁入、迁出人数总合 ÷ 该时期平均人口数; 净迁移率 = 该时期迁入、迁出人数差额 ÷ 该时期平均人口数; 6.城市化 城市人口比例 = (定义的)城市人口 ÷ 总人口; 大城市人口比例= (定义的)大城市人口 ÷ 总人口; 注意各国对于“城市人口”的定义是不同的,我国自1990年普查开始,公布两种统计口径的“城市人口”。 第三讲:人口的地理分布与人口增长 1.人口的地理分布 人口的地理分布主要关注两点:空间位置、人口密度。空间位置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所在地点的地理特征(如高原、平原、山区、海岛)、行政区划(属于哪个国家、省份、县管辖)、社会特征(大都市、城市、乡村等)。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与人们之间交流的频率。 改变现有人口地理分布状况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作为个体来说,迁移行为可以改变空间位置;作为群体来说,除了迁移可以改变空间位置之外,自然生育率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改变群体之间的地理分布格局。 2.人口密度的历史变迁与区域差异 人口密度的计算:D = 人口/面积; 人口集中系数:C = 1/2 Σ|各地区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该地区土地面积在总面积中的比例|; 旧石器时代早期(百万年以前),全球人口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约有4人,1万年以前大约为每平方公里1人,现在大约为45人。 世界各地区的人口分布很不均衡,1994年全球人口密度为42人/平方公里,亚洲为107人(日本330人、中国126人),欧洲为63人(英国238人),美国28人;非洲23人,澳大利亚3人。东亚(日本、韩国、中国)、南亚(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欧洲、北美的东西海岸,是目前4个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 3.1920年-1980年期间各地区人口变化: 1920年全球人口18.1亿,亚洲占53.3%,欧洲占18.2%,苏联占8.7%,非洲7.8%,北美6.5%,拉丁美洲5%;澳洲0.5%。 1980年全球人口44.2亿,亚洲占57.9%,欧洲占11%,非洲占10.6%,拉丁美洲8.3%,苏联6%,北美5.6%,澳洲0.5%。 2003年全球人口63.1亿,亚洲占60.7%,欧洲(含俄罗斯)占11.5%,非洲占13.6%,拉丁美洲占8.6%,北美5.1%,澳洲占0.5%。 4.造成人口密度区域差别的主要原因: (1) 自然环境:气候(温度、降雨)、农牧业资源(地面坡度、耕地、植被)、矿藏资源(石油、金属矿、非金属矿)、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等)使人们愿居住在资源丰富、灾害较少的地区。 (2) 交通条件(内陆、沿海、港口与道路条件)、行政区划(帝国之间的边界、殖民地人口流动的管制)造成人口分布历史状况,并对今天的地理分布仍发挥作用。 (3)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人口向就业率高、收入高、生活条件高的地点流动(阿拉斯加就业率高、收入高,但气候恶劣、生活条件差,人们仍不愿去); 5.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第一,人口地理分布非常不平均。“爱辉-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1933年线东南侧土地为36%,人口占96%;1982年该线东南侧国土占42.9%(国土计算减去外蒙古,加上台湾),人口占94.4%,1990年占94.2%,无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气候与植被,该线东南侧为我国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各占32%和15%),其余土地为干旱、半干旱、沙漠、高原地区。(参见人口密度分布图) 第二,我国总体的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明显偏低,70-80%的人口居住并在农村就业。 第三,民族分布:汉族集中居住在东部沿海,西部大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第四,经济产业区划:东部和沿海地区为我国的主要工业区(沈阳、上海、武汉、南京)和农业区(江、浙、闽、赣、湘、鄂、皖、鲁、豫、冀)。北部和西部为蒙古草原、青藏高原、新疆和青海的戈壁、云南的山区,为畜牧业地区、林业区。 6.人口增长 从全世界角度,人口增长的原因只能是自然增长(生育数量大于死亡数量)。从一个国家、地区(一个行政区划)的角度,除了自然增长外,还有迁移的因素(迁入多于迁出)。 从一个族群的角度,除了自然增长外,还有三个因素:(1)因通婚而使部分配偶及其子女增加到这个族群;(2)可能有部分人口迁到境外,而没有被继续统计在册(如1959年有大约6-8万人随达赖去印度),民族人口的统计也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3)个别或集体更改民族成分:如满族,1982年为430万人,1990年为985万人,增128.74%,年增10.34%;土家族1982年284万人,1990年为573万人,增101.8%,年增8.8%。而同期汉族人口仅增加10.9%,朝鲜族仅增9%。这两个族群人口的迅速增加,主要是由于相当数量的汉族在此期间申请改变民族成分并且获得批准。 问题:造成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7.人口增长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社会变迁的动力是什么?社会变迁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能力(蒸汽机、电力),开发了新资源(石油)、提高生产率,增加了社会的财富。另一方面也改变了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结构、运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如汽车、公路、飞机、电话、网络),使小生产及其组织向全球化市场转变。 (2)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变迁:随着可利用资源的增加和管理手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复杂化,从而使社会整体结构、社会制度也发生变化。如从奴隶制向土地租赁制的转变。 (3)文化变迁:经济基础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转变,社会角色的结构和相互关系都在变化,生产和消费的观念与行为也在变化。 所以,虽然社会变迁是逐步完成的,但这种变迁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性的,是社会制度和人们观念的全方位的变化。 问题:人口变化与社会变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如: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而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人口增长后,采集和狩猎无法满足食物的需求,人类开始有意识地种植可食用的植物、畜养吃不完的野生动物,从而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并开始定居,出现了聚居的居民点。 随着人口/劳动力数量的增长,食物和其他制品(纺织品、工具等)出现一定的赢余,贸易和集市也就随着交换的需求自然出现,群体之间也出现了为争夺物资和劳动力为目的的战争,也就出现了贸易和防御为目的的城市。农业的发展是带来人口增长的第一次动力,工业革命是人口增长的第二次动力。欧洲向其他地区开拓殖民地的时期,一方面带来当地土著居民人口的减少(如北美印第安人),但同时促进了本国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加,对于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一个几十人的小部落和几十万人的城邦、几百万人的国家在管理的机构、运行方式上差别很大。这就推动了社会组织和社会规则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服务业、运输业、商业、高利贷等)、劳动分工细化、社会组织的复杂化与功能专业化、以及相应的管理理论和思想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推动了社会变迁。 8.人口与社会变迁关系的理论 (1) 发明拉力假说:科学发明-技术进步导致生产发展,提供了人口增长的客观条件; 问题:现代工业化国家科学技术发达,为什么人口反而呈“负增长”? (2) 人口推力假说:人口增长推动了技术发明的应用,亚当.斯密认为人口增长会刺激劳动专业化,专业化又会刺激技术发明,对产品的需求会刺激对新技术的应用; 博斯鲁普把人类社会分为6种结构:环境、人口、技术、职业、家庭、文化。人口增长会加大消费品需求,导致追求劳动力的增加、新技术的应用; 问题:为什么人口增长-劳动力过剩的国家和地区,新技术的推广(机械化)反而遇到阻力? (3) 冲突理论: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竞争冲突-发展稳定(周期性的冲突与发展); 领土扩张与殖民:工业革命后的英法对外殖民、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对外侵略; 物资财产的再分配: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灾荒后爆发农民起义以求生存,可能导致王朝的崩溃与社会制度的改革; 问题:这是否主要是工业化之前社会的特点?前苏联、南斯拉夫社会、民族冲突的原因与人口、资源是否有关? (4)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变迁的动力,人口/劳动力过剩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需要(技术发展导致劳动力过剩,导致劳动力廉价,使资本得以增值); (5) 制度理论:制度变迁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有着同样人口压力的国家为什么走的是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原因是具有不同制度的各个社会对于人口压力所做出的反应不同。 涂尔干:人口压力导致社会劳动分工,是发展的动力; 诺斯:历史上有两个人口与资源比例的转折点,农业与工业的发展是第一次转折,导致人口迅速增长,出现资源短缺,从而出现了《人口论》;第三产业和信息革命是第二次转折,人口增长没有带来自然资源效益的减少。 汤因比:(3个古希腊城邦)制度不同,导致对人口压力采取的对策不同,结果也不同,推动了希腊社会的发展; (6) 文化变迁理论:强调社会变迁的本质是文化变迁,人口的增长受到“生育观念”和“生育文化”的影响;不同族群和国家的不同“生育文化”,导致人口增长情况不同。人口增长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通过的媒介是“生育文化”。 问题:“文化”的定义是什么?文化变迁是否是社会变迁的核心或关键?研究社会变迁是否应当从研究文化变迁入手? (7) 结构理论:强调各种关系在社会变迁、人口增长中的作用。 吉登斯把人类社会按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部落文化社会(与自然界关系密切、人们追求的是生存)、阶级分化社会(人开始控制自然界,生存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城乡差别)、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结构性矛盾从生存性矛盾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取得统治地位,自然界成为掠夺对象)。 “全球化”的4个方向: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国际劳动分工,民族国家制度,世界军事秩序。人们无法控制各种危机的爆发,可能会出现:经济机制增长的崩溃、集权主义增长、核战争、环境灾难。这些都会威胁人口的生存与增长。 (8) 未来人口增长:世界人口1994年为56亿,预测2025年将达82亿,2050年为94亿,2100年为104亿(总和生育率为2.1)。达到100-110亿时,将保持稳定。 悲观观点:认为资源难以承受巨大的人口压力,马尔萨斯(《人口论》)、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都认为人口增长已达极限,继续增长将导致崩溃性灾难。 乐观观点:认为技术进步有无限的潜力,新的资源(新能源利用技术、食物培育技术、太空资源)都将使得人类不必担心资源的短缺。 问题:资源是否会出现真正的短缺?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是否会趋向于平衡?新技术的普及是否有政治和制度的阻碍?(发达国家可能乐观,不发达国家则肯定悲观) (9) 适度人口理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各个国家是否需要保持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平衡?但是随着技术发展、生产能力的提高、新资源的开发,“适度人口”的规模也是可变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0) “人口转型理论”:在世界人口变迁过程中,根据欧洲生育率调查的结果而提出的对生育率、死亡率、人口总数三条曲线的走向变迁的理论假设。Zipf把这个过程划分为7个历史阶段。 第四讲:人口构成与社会结构 人口构成是指主要从人口学角度来对一个社会、一个社区中生活和活动的人口群体进行结构性分析。这是该地区社会结构的人口基础。 人口基本的结构特征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方面:(1)人口的自然结构(生理、体质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等);(2)人口的空间结构(地理分布、城乡分布、城市中的空间布局等);(3)人口的社会基本结构(教育、行业、职业、收入结构等);(4)人口的政治-文化结构(如政党、宗教集团、语言集团、移民集团等)。 一.年龄结构 1.年龄测量:(1)为了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相互比较,需要确定一致的测量时间;(2)取实际存活年数整数的下限(生日);(3)群体统计指标:平均年龄、年龄中位数;(4)测量误差:如中国传统的“虚岁”(用属相来核查),其他目的(结婚、就业等考虑)的虚报。 2.年龄分组:(1)计算中以每岁为一组或5岁为一组,简化计算和分析程序;(2)社会角色或功能分组:受教育年龄组(6岁-16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劳动适龄人口组(16岁-60岁或64岁)、育龄妇女组(15岁-49岁),选民组(18岁以上并获公民权)。 3.年龄分析的三个层次:(1)人口的整体性结构、各部分比例;(2)特征或角色分组的具体情况;(2)个人的生命、社会角色变化的历程;(4)影响宏观层次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因素:生育率、死亡率、迁移。 4.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年轻型人口(增长型人口)、老年型人口(缩减型人口)、稳定型人口(零增长)。不同类型需要不同的生育、就业、福利、养老以及迁移政策。 5.“老龄化”问题:65岁以上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低龄老人”(65-74岁)和“高龄老人”(75岁以上)分组。 6.人口年龄结构分析:需要注意(1)存在历史延续性,“人口惯性”(population momentum),(2)动态而非静态;(3)受到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口文化、政府政策、特殊事件(战争、饥荒)等因素的影响。 7.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迁:缺乏统计数字。1931年、1936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人口统计,平均寿命约为35岁(钱信忠,1990:29)。1950年以前基本属于高死亡率、高生育率的年轻型人口,自70年代后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部分城市人口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 8.年龄组和“同期组”(age cohort):年龄同期组的成员有着相似的社会阅历,受到相似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社会文化、政治事件等等的影响,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所以在社会学对于人们思想与行为的研究中,“同期组研究”(cohort analysis、generation studies)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9.生命历程中的不同时期、相应事件:童年、小学和中学的少年学习时期、大学的青年自主学习时期、求职工作时期、求偶恋爱时期、结婚成立家庭、工作地点调整时期(迁移)、养育子女和照顾老人、子女长大离家时期(空巢期)、退休养老时期、病重临终期。 二. 性别结构 性别结构是一个人口群体在一定时间上的男女比例, 1.性别比(sex ratio):以女性数量为100的男性数字。 怀孕时胎儿性别比约在120-130,但男性胎儿流产率高于女性。出生性别比一般在105左右(如果流产率下降,出生性别比有可能提高)。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各年龄组的性别比逐渐减小。1985年世界人口性别比为100.9。 1990年中国人口性别比是106.6,2000年为106.74,2002年政府统计的0-4岁组性别比为121.5,与平均水平比明显偏高。对此有各种解释和争论:一是数字的准确程度,二是造成高性别比的原因。 2.人口金字塔(population Pyramid):直观反映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的图形,左男右女,年龄可以以1岁计算,也可以以5岁年龄组表示。各国人口金字塔一般有三个基本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减少型。年龄图形曲线上的曲折、缺口反映出特定时期受特定原因(战争、饥荒、迁移)造成的人口损失或变化。 问题:试解释中国1982年人口金字塔上的缺口。 3.影响性别比变化的原因: (1) 出生性别比是各年龄组性别比的基础,有些因素影响出生性别比(如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总数的限制+人们希望有儿子=女婴的流产或溺杀); (2) 死亡率影响人口数量,死亡中可能出现性别倾斜(女性的社会地位低+资源有限=女性高死亡率); (3) 高生育率可能伴随产妇的高死亡率,从而影响性别比; (4) 迁移中的性别选择(就业的性别选择,如历史上的加州移民、当代的菲佣)可能影响性别比; (5) 传统文化观念中对生育的性别选择(无后为大、传宗接代); (6) 社会经济水平与制度造成的对孩子的性别选择(养老保险制度); (7) 其他政治社会原因(如二战后1951年前苏联性别比曾为78.5,1980年为87.8)。 4.两性的社会角色与行为规范: 性别角色论、性别分层的几种观点: (1) 弗洛伊德认为女性判断力低下,赫尼尔认为女性成就动机低于男性; (2) 帕森斯认为男性承担工具性社会角色,女性承担情感性社会角色; (3) 把女性假定为“弱势群体”,分析妇女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边缘地位”;认为女性在政治权力、利益方面均属于“弱势群体”; (4) 柯林斯的性别分层假设:人类存在性别分层动机,而且男性强于女性,男性倾向于对女性的“占有”,他提出了6个相关命题; (5) 性别制度理论:每个社会都有一套控制性生活和族群繁衍的制度性安排,性生活的排他性范围,婚姻和亲属制度, (6) 女权主义:强调种种关于女性的观念主要来自男性,是从外部强加给女性的;提出社会需要关注女性的体验; 三.教育结构 社会分层的测度有多种方面:社会权力(如公民与非公民、贵族与平民在投票、司法权利中的不平等)、经济收入、教育水平、职业、行业等;一个社会整体的社会分层结构情况也有多种测度指标:如基尼系数(0-1),收入中位数,总数五分法,市场菜篮法,恩格尔系数,贫困线与贫困人口比例,等等。 1.“文盲、半文盲”及其在总人口(16岁以上)中的比例:如何定义?在多种语言的国家用什么语言来衡量?用什么标准来衡量(2000字、写名字、读报纸等); 2.“文化程度”:毕业或肄业的学校等级(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 3.上学年数:没有毕业的在校学习不应当被忽视,但“留级”因素很难排除; 4.非正式学校的教育:成人教育、单位企业的专业培训,政府组织的再就业教育; 各个指标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研究对象选择分析指标,而且可以把几个指标同时运用,以进行计算结果的相互比较和分析。在实际研究中,还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学历与实际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之间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四.产业结构 通常15岁(或16岁)以上被统计为“劳动适龄人口”(就业年龄人口),而“在业人口”从其中排除了“非在业人口”(在校学生、家庭主妇、待业人口、退休人口、丧失劳动力人口)。 1. 产业分类:社会研究机构的分类方法,政府人口普查的分类方法。 (1) 三个产业划分法: (2) 中国人口普查的行业划分(15类行业): 2. 产业-行业结构的社会意义: 经济类型:传统农业经济、近代工业经济、现代型“三大产业”结构经济。 不同的经济类型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城乡分布、社会分层特点、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 五.职业结构 职业是每个劳动者所从事工作的具体性质,在每个行业中都有不同的职业,而相同的职业也存在于不同的行业之中。行业标志着社会整体的经济结构,职业是劳动力的具体经济活动。在具体研究中,两者可以交叉配合着运用。 1. 职业分类: 美国的职业分类:(8大类); 中国人口普查职业分类:(8大类)。 2. 职业流动: 造成职业流动的宏观原因:(1)人口因素:年龄组人口规模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外来移民(具有一定的教育和技能背景)对现有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如:人口年龄组规模因计划生育减少后,学校、高考、就业的竞争程度也降低),(2)经济因素:某个职业的超常发展使其吸收劳动力的空间相对加大,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其更有吸引力(如:菲律宾的女佣职业,印度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员),(3)政治因素:如就业中的阶级、政党、宗教限制或歧视现象的变化(如:马来西亚对华人在职业上的限制,新加坡的空军和海军不招收马来人,印度尼西亚允许华人开办学校,教师职业增加)。 在宏观条件稳定或出现变动的情况下,每个个人的条件(年龄、性别、家庭影响、教育水平、工作经历、健康状况、家庭负担、社会网络,等等)及自我努力将影响职业流动中最后机会的获得或调整(如:知识青年的职业流动,他们在乡下的地位、条件大致是相同的,但是返城以后最后的职业很不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六.收入结构 社会地位是由多种因素共同组成和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社会地位的因素不同、其运作的方式也不同。 (1)原始部落里,族群中最强壮的男子取得最大的发言权和最高的社会地位,当时由于属于群婚制,亲属关系并不明晰,所以连后来的“家族”背景对权力的支持尚未出现。 (2)在封建贵族社会,家族血统是社会地位的标志。 (3)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就是地位和权力、有钱也可以竞选从政当议员、州长。 (4)社会主义社会,家庭出身(“红五类”、“黑八类”)一度对职业有明显影响:当兵、提干、保密工厂等等。现在的职业选择的可能性,在中国是由各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职业、收入这两个因素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 1.国家之间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穷国与富国,同样的工作(如清扫卫生)在不同的国家得到相差悬殊的工资与福利,同样的支出,在不同的国家得到质量相差悬殊的消费服务。(各国的社会福利水平、硬件质量不同)。(佟新,2000:280)表9-3介绍全球收入分布:1989年最富裕的20%人口占有收入份额的82.7%,最贫困的20%占1.4%。 2.一个国家内部的收入差别:美国1990年按五分法计算的收入占有比例(最高的20%占有44.4%的收入,最低的20%占有4.5%的收入。中国1994年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7,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41,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为0.44。 3.收入结构分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族群、一个行业或职业群体,都可以作为一个人口群体来分析其收入结构,并把与其他群体的收入结构进行比较。 七.人口构成的其他类型 第7类.民族构成: 第8类.宗教构成: 第9类.本地人/移民构成: 第10类.政治团体构成: 以上是社会学、人口学研究中最常关注的10类人口构成,这10类人口构成基本上可以表现出在一个社会中人口内部如何进行群体划分、分析群体关系的主要方面。 第五讲:生育 一、生育行为分析 1.生育行为、生育文化和生育制度:人们日常注意到的,是周围发生的人们的生育行为:结婚、怀孕、生产、哺育孩子。但是人们的这些行为并不是随意的,不是他们可以随心所欲任意改变的,每个社会对于社会成员的生育行为都有一套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可以称之为“生育文化”。而一旦成为相对固定的行为规范后,社会也就会形成一套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制度性安排,如结婚登记、社会和家族对非婚生子女在继承权等方面的制度性歧视与排斥、子女与父母之间互动的一般性规则。 (1) 什么是“生育制度”:“和异性结合成夫妇,生孩子,把孩子领大——这是一套社会活动的体系”(在一些社会,男女结合并不以“夫妇”的形式); (2) 马林诺斯基:“家庭不是生物团体的单位,婚姻不是单纯的两性结合,亲子关系亦决不是单纯的生物关系。……生殖作用在人类社会中已成为一种文化体系。种族的需要绵续并不是靠单纯的生理行动及生理作用而满足的, 而是一套传统的规则和一套相关的物质文化的设备活动的结果。这种生殖作用的文化体系是由各种制度组成的,如标准化的求偶活动,婚姻,亲子关系及氏族组织”(费孝通,1998:101)。 (3) “人和其他生物一样,生殖细胞成熟之后,对于异性会有一种要求接近、发生性行为的生物机能”。(费孝通,1998:103)。但是“性爱和生殖虽则相联,但并非一事”。由于各种原因,人类有避孕的需求,而且在文化水准较低的土人和文明的都市居民,都有某种避孕的知识。 (4) “损己利人的生育”:作为个体和考虑:营养的分享、时间和财富的付出,…… 作为族群、部落、国家的考虑:人口自身是财富(可买卖)、是创造财富的生 产力、是保卫家园的战士、是群体延续的必要环节。 (5)“双系抚育”:生物抚育的单系性(非一夫一妻婚姻社会),家庭中两性的分工与 合作, (6)“婚姻的确立”:“生物性的父母与社会性的父母”不一定完全一致。婚姻不是个 人私事,而是社会行为。乱伦的禁忌,“门当户对”观念,种姓隔离, 择偶的自主性,代际关系的社会规范,社会的继替, (7)亲属关系的“单系偏重”:。 2.生育行为的测度:一是女性的客观生育能力,二是她们的实际生育数量。前者是生理上的机能,称“生育力”(fecundity),一般认为妇女一生中有能力生育15-17胎。在纯“自然状态下”(即指不受任何人类自觉避孕行为影响)妇女的生育能力,称之为“自然生育率”(natural fertility)。 3.生育率测度指标: (1) 粗生育率(crude birth rate) =(一个地区某年出生(活产)人数)÷同期该地区年平均人口×1000‰;30‰以上为高粗生育率; (2)一般生育率(general fertility rate)=(年出生人数)÷同期育龄妇女人数×1000‰; (3)年龄别生育率(age specific fertility rate) =(年内某年龄组妇女生育数)÷同期该年龄组妇女数×1000‰; (4)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各组分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根据“生命表”方法把一个时间上各年龄组的生育率水平用来代表一个妇女在她一生中各个年龄上的生育行为,从而推算出她一生中所生育子女的总数。当然,这个假设在社会生育行为稳定的时期会接近真实数字,而在社会动荡、政策变化的时期则可能与实际行为有显著偏差。总和生育率一般在2.1-2.2时,社会人口总规模处于稳定的更替水平。 4.生育观念:对待生育的态度和看法,如对两性关系(生育的物理基础)、配偶的选择标准(个人、家庭的选择)、为什么要生育(生理本能?感情需求?经济、家族势力等方面的利益考虑?)、生育几个孩子(家庭规模)、倾向于生男孩还是女孩(性别选择、性别歧视)等等问题的看法和价值观念,组成了人们的生育观念。 5. 妇女生育行为的生理过程 来潮 禁欲 性结合 不育 无效生育期 受孕 (安全期、怀孕期 哺乳期、产褥期) 流产 活产 死产 避孕 绝经 (李若建,1992:41,图2-2) 6.分析生育行为的宏观理论框架: 孩子的需求 兴趣限定 社会组织 对孩子的观念 文化伦理 价值-反价值 经济、环境条件 家庭规模需求 控制生育动力 社会-经济 孩子的供给 特征(个体) 自然生育 --产后不孕 限制家庭规模 --等待受孕 生育控制 --宫内死亡 --绝育 --进入再生产期 再生产历史 孩子的存活 生育率 生育力 累计家 完成家 生育经历 庭规模 庭规模 生育控制成本 得知成本 使用成本 (Bulatao and Lee, 1983:10) 7.生育行为四个阶段(性交、受孕、怀胎、分娩)的中间变量: (1) 进入性结合的年龄后,并不一定意味着紧接着进入受孕阶段!前工业社会一般进入性结合(结婚)年龄较小,为什么?首先担心高死亡率,急于延续后代。“父系制度下,成熟的女孩留在父母家里是不正常的”(与家中分工不和谐,可为丈夫家增加劳力,容易适应在丈夫家的从属地位,早日为父母得到聘金); (2) 永久不婚妇女的比例,随着妇女就业比例的增加和竞争的激烈,追求某种独立性而选择终身不婚的女性在增加;有些宗教人员(教士、修女)终身不婚。藏传佛教喇嘛不婚,也曾被认为是导致西藏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 (3) 婚姻中(或婚外)的受孕机会:可能受婚姻破裂(离婚率)、丧偶影响(再婚率),前工业社会一般离婚率和再婚率都较低,“稳定的农业社会不仅禁止寡妇与其亡夫的亲属结婚,通常也不赞成她与任何人再婚”(顾宝昌,1992:179)。但是在一些社会,寡妇被丈夫家族要求迅速嫁给亡夫亲属(劳动力和聘金的不流失); (4) 夫妇自愿节欲,一些民族有“产后性交禁忌”或产妇生产后回娘家居住几个月,主要是从婴儿哺乳和母亲健康的考虑; (5) 非自愿节欲(缺乏性能力、有关影响性能力和健康的疾病、被迫夫妇分居), (6) 性交频率(受男女双方能力和愿望影响,性交频率会直接影响受孕概率), (7) 非自愿因素造成的无生育能力(能够性交但无法受孕的一些疾病), (8) 是否避孕:许多传统社会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一些避孕的化学、物理办法(如延长哺育期、草药),现代社会提供了很多安全、卫生、有效的避孕方法; (9) 是否自愿决定永久性改变生育能力:女性和男性手术(绝育), (10) 非自愿因素造成胎儿死亡:以外流产、死胎,分娩中的死亡; (11) 自愿控制胎儿死亡率:人工流产、保胎;有选择性的溺婴。 8.生育分析的经济学框架: R. A. Easterlin把“消费者行为”理论应用于微观层面上个体生育行为的分析: (1)对孩子的需求:即生育控制若不需花费成本时,夫妇所想要的孩子数量;取决于家庭(夫妇)对商品和孩子的主观嗜好、以及价格和收入的客观制约。 (2) 可能的孩子数:即如不有意控制生育,夫妇将拥有的孩子数;某些文化中的性交禁忌(而非夫妇自愿避孕)减少了生育数量; (3) 控制生育的动机:孩子带来的经济负担、对母亲身体的考虑、夫妇时间的支配; (4) 控制生育的代价:心理代价,市场代价(避孕费用), (5) 非婚生育的研究: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开放、“性解放”,某些政府福利政策的影响; (6) 孩子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前工业社会中一般存在收入与生育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劳动力即收入,代际之间较强的经济关系(在有的社会,父亲有权出卖子女); (7) 现代化进程中生育率的下降:因生产力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而导致的“人口转型”(理论); (8)“财富流”理论(J.C. Caldwell):存在两种社会类型:一种是非限制的生育具有经济效益的社会,一种是生育不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当孩子开支上升时,父母会减少孩子的数目,但仍然会要孩子以满足其他感情和建立一个完整家庭的需要。生育率下降的转折点,也是“财富流”在代际间流动方向逆转之时。过去是孩子在外替父母挣钱,现在是父母挣钱供孩子受教育。 2、 影响生育的因素 结合前面几个主要从宏观层面分析生育行为的理论和模型,结合对于当事者本人生育意愿、传统生育行为规范、社会制定的有关制度几个方面的介绍和讨论,我们试图对影响个体和群体的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的各类因素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 1. 生理因素: (1)妇女生育生理发展过程(李若建,1992:41)。 (2)不受孕因素:先天性不育、后天性丧失生育能力(事故、手术),自觉避孕(药物、自然不孕期:非排卵期、产褥期、闭经期), (3)妇女随着年龄增大,受孕概率降低(相关曲线); (4)随着社会发展和营养改善,女孩初潮不断提前:西方国家平均每10年提前2.8-4.5个月;中国近几十年平均每10年提前5个月。 2. 自然环境因素: (1) 气候:有人认为热带妇女性早熟,各气候带受孕率不同: 高受孕率:温带在16摄氏度以上,亚热带在13.6摄氏度以上,热带在20摄氏度以上; 低受孕率:温带、亚热带、热带均在11摄氏度以下,以及28摄氏度以上; 赤道和极地受孕率无温度的明显影响。 (2) 季节-月份:1946-1981年期间每年各月份婴儿出生分布: 1月:7.99%;2月:7.93%;3月:8%;4月:7.65%;5月:7.21%;6月:7.33%; 7月:7.68%;8月:8.43%;9月:9.12%;10月:9.94%;11月:9.49%;12月:9.23% (李若建,1992:46)。 (3) 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妇女初潮平均推迟3个月。 3. 经济因素: (1)父母对于子女的以金钱(时间、感情也可以“折合”成金钱)来计量的“投入”与“产出”,把子女看作一种特殊的“耐用产品”,在质与量两个方面,不同的“投入”可以期待获得不同的“产出”。这是父母单方面的经济考虑。 (2)两代人之间的“财富”(金钱、感情、时间)在不同时间段中的双向流动。双方多多少少都有“获得”与“付出”的理性计算。这种计算是根据周围其他大多数家庭的实际“财富流”情况而预测的。 (3)贝克尔的“消费者选择理论”(1960):消费行为以获得家庭经济最大效用为原则。生育孩子是一种消费行为,孩子是效用资源,类似于耐用消费资料。通常收入高,即会倾向于多生孩子。但现实社会恰相反,收入高反而少生孩子,因而引入“孩子价格”(收入的正效应:收入高的家庭,孩子价格也高)和“孩子质量”(优质的孩子,是花费更多支出的孩子)两个概念来进行解释。父母对孩子的数量与质量的选择,是家庭内部影响生育率的决定性因素。 贝克尔的“家庭时间分配理论”(1965):孩子长大后对父母的回报是人们生育所期待的产品。孩子的费用由生育的“机会成本”来测定,“时间价格是人的资本积累,是(母亲)教育水平的增加函数,母亲的时间价格越高,生育的机会成本也越高,因而可能选择少生孩子。即存在着生育率与家庭收入的负相关,决定生育的内在机制不是‘孩子的质量’,而是母亲的质量”(佟新,2000:86-87)。 (4)Esterlin提出“生育率随家庭相对经济状况的变动而变化”(1968),生育的消费欲望(嗜好)是变化而不是固定不变(贝克尔认为不变),收入提高影响生育行为,但不是通过孩子质量和母亲的机会成本,而是由于嗜好发生变化;收入水平和就业率影响生育率,父母的收入影响下一代的消费欲望(嗜好),所以两代人经济状况的相对比较决定了生育率(下一代收入高则比上一代多生,反之少生,如美国40-50年代经济恢复时期的生育高峰是30年代萧条的反馈,60年代的经济衰退导致70年代的生育率下降),认为30年为美国人口波动的一个周期。 (5)一个社会(体现在国家政府)对于本国生育规模(即未来劳动力规模)、教育投入(即未来劳动力素质和能力)的预测和计量。除了父母(生育者、养育者)之外,政府和社会也必须在经济上有越来越大的投入(妇产医院、幼儿园、学校等),而且一个社会越现代化,医学技术越发达,这种投入就越大。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政党,会有比较长远的考虑并制定出相应的生育政策。 4. 宗教、文化因素: 宗教是许多社会传统文化(宇宙观、价值观、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这些文化传统和宗教观念对人们的生育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 基督教:认为生育权力来自上帝,教义和现代的教会组织都反对避孕和人工流产; (2) 伊斯兰教:认为结婚生育以增加教徒人数是每个教徒的宗教义务,男人独身是最坏的事,男人有权力多妻和多子女,并有相应的婚姻制度为保障; (3) 佛教:反对杀生和溺婴,有的寺院为信徒乞求生育(送子观音);藏传佛教鼓励人出家为僧,增加了独身比例; (4) 儒家:敬祭祖先,“孝”强调生育男性后裔以继承家族香火。 5.政治因素: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劳动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财富(税收、经济实力)和所属人口(支持群体、病员)的源泉时,家族、社区、部落、国家的强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数量, 农村许多家族人丁兴旺,在当地也就有势力,不论是群体械斗还是地方竞选都占上风。 到了军事冲突的胜负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时,人口规模这个因素与人口质量(操纵新式武器)、财力(购买新式武器)等因素相比,其重要性下降。在和平选举时,所能争取的选民人口的数量非常重要。 6.制度和政策因素: 如(1)土地制度(公有或私有),(2)财产继承制度(实行财产平等分配制度的社会,生育较多;实行长子继承制度的社会,父母必须考虑其他孩子的生活保障,因而会限制生育),(3)妇女社会经济地位:婚姻中是否平等,受教育机会;(4)就业制度:政府安排还是自行择业,妇女就业机会,城乡就业机会差别;(5)老年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家庭保障,私营保障公司;(6)生育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强迫性的“计划生育”以限制生育数,或者在负增长率国家,政府对于生育的鼓励政策;(7)婚姻制度:婚姻形式(一妻多夫,一夫多妻等)、婚姻和家庭的稳定性(离婚、再婚的限制);(8)由社会制度造成的贫富差别:富人与穷人有不同的生育观念,其子女健康成长的机会也不相同。 7.影响个人生育行为的三个子系统: 李若建认为,(1)偏好系统(家庭规模、子女性别、成为父母的愿望等,受自身所在群体的观念和规范影响),(2)成本系统(养育子女在金钱、时间、健康等方面的支出),(3)效用系统(子女给父母带来的欢乐、劳动力、金钱和时间的返唤)三个方面综合影响着个人的生育行为。 8.高生育率社会、低生育率社会妇女生命周期比较: 9.婚姻生育率和非婚姻生育率: 西方社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婚姻生育率迅速下降,非婚姻生育率下降相对缓慢,1881-1981一百年间,法国婚姻生育率下降50%,非婚姻生育率下降16%。1751-1760年,瑞典每100个出生婴儿中有2.4个是非婚生,1921-1930年,非婚生婴儿为15.4个。 10.导致出现“独身现象”的社会、经济原因: 被迫的独身生活:男性无聘金娶妻,女性无嫁妆出阁;寡妇再嫁的限制; 宗教教规的限制:僧侣、尼姑、教士; 一些文化中对独身男女的歧视: 一些国家女子有配偶比率的比较(注意丧偶、离异因素): 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女性的独身比例有一定影响: 高等教育学历的,独身率比没有高等教育学历的约高5%。 11.“童养媳”现象对生育率的影响: 据台湾1900-1925年调查,童养媳生育数约比正常婚娶妻子生育数在婚后: 第一个五年少生0.68个孩子,第二个五年少生0.54个孩子, 第三个五年少生0.54个孩子,第四个五年少生0.27个孩子, 第六个五年少生0.26个孩子,30年期间共少生2.29个孩子(李亦园,1984:175)。 问题:为什么童养媳的生育率较低?(男女接触时间早、条件好、公婆的鼓励,均为有利因素)(在未成年时开始相处,感情类似姐弟,没有新鲜感和性冲动), 12.早婚对生育率的影响:各地妇女初婚的婚龄,受当地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1980年法定女子结婚年龄的国家分布: 地区 法定结婚年龄(岁) 平均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岁) 欧洲 4 2 9 1 8 16.3 美洲 6 10 2 5 1 14.1 亚洲、大洋州 2 1 1 16 2 7 16.2 非洲 1 8 13 3 1 2 16.2 合计 6 2 16 13 43 7 16 2 15.8 (李若建,1992:73)(吴斐丹,1984); (美国为17岁) 13.夫妇年龄差对生育率的影响(注意:其中一方不一定是初次结婚): 1984年World Fertility Survey调查28个国家,夫妻年龄差最大的是毛里塔尼亚(9.8岁),尼日利亚(9.7岁),孟加拉国(9.1岁);最低的是菲律宾(2.5岁),墨西哥(3岁),哥斯达黎加(3岁)。 妇女地位低的社会,夫妇年龄差一般较大。 三.限制生育的手段:避孕和堕胎 1. 常用方法:绝育、机械法、化学法、自然法。 据调查,延长哺乳期方法使孟加拉国、尼泊尔平均每个妇女少生6.8个和6.1个婴儿。 2. 常用避孕方法结构比较: 中国(15-49岁)妇女: 放环(50.2%),绝育(35.4%),避孕药(8.2%),避孕套(2.0%),安全期(2.9%); 美国(15-44岁)妇女: 避孕药(33.2%),绝育(27.4%),避孕套(10.8%),放环(9.2%),安全期(5.0%)。 3. 不同文化背景,避孕方法不同: 印度:一般是男子接受绝育手术,以保持强壮;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绝育损害男性健康; 波多黎各:男子认为没有生育能力有损尊严,所以由女性做绝育手术; 4.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限制生育的主要方法不同: 第一阶段:自然方法避孕,生育率很高; 第二阶段:避孕方法改进不大,为了减少生育,大量使用堕胎; 第三阶段:避孕方法不断改进,堕胎比例下降,避孕成为限制生育数量的主要方法。 第六讲:死亡 1. 死亡的统计 1.死亡的判定:生命的终结就是死亡,但是对于死亡时间的判定并不简单,就如同一个生命开始时间的判定也不一致(是从怀孕开始,还是从分娩出生开始)。一般把心脏跳动、呼吸作为生命的基本特征,把心脏停止跳动(没有脉搏)和呼吸停止作为生命终结的表现。但是,现在也出现了“脑死亡”的概念,把大脑系统的永久性破坏(即使还有心跳和呼吸)判定为“脑死亡”(“植物人”在这个意义上也没有生命)。 2.死亡的申报制度:死亡发生后,按照政府制度需要由有关部门(医院、公安部门、行政部门)开具死亡证明,说明死亡者身份、死亡地点、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在一些国家采取“属地”申报制度,即由死亡发生地点的有关部门申报和统计。我国和另一些国家采取“属人(属籍)”申报制度,即由死者户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申报和统计。 3. 死亡统计指标: (1) 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粗死亡率 = 该地该年死亡人数/该地该年平均人数×1000‰; CDR一般在6-35‰水平,高于20‰属于高死亡率。中国1999年粗死亡率为15.2‰; (2)年龄别死亡率(age-specific death rate): 年龄别死亡率= 该地该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该地该年某年龄组平均人数×1000‰; (图示:14-18岁组死亡率最低,40岁后逐步升高,55-60岁后加速升高; 不同国家的比较可以清楚地显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发展水平) (3)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婴儿死亡率=该地该年未满周岁婴儿死亡数/该地该年活产未满周岁婴儿数×1000‰; 但分母与分子可能不完全是同一批人(李若建,1992:111)。 (4)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新生儿”定义各国不同,中国为“未满月”) 新生儿死亡率 = 新生儿死亡数/活产人数×1000‰; (5)死因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某种死因在该年该地所有死亡人数中的比例;如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亡数/活产婴儿数×100,000‰; (6)标准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标准化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标准人口相应年龄组的比例)之和; 考虑到各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差异,进行“标准化”(以相比较中的一个人口或者各人口统一的平均年龄构成为“标准”)以便进行相互比较; (7)平均死亡年龄(某一时期全体死亡者的平均年龄)。 4.死亡的群体差异: (1) 年龄组差异:婴儿高死亡率,青少年低死亡率,中年之后死亡率递增; (2) 性别差异:各年龄组,女性死亡率都低于男性(反映在出生预期寿命的差别上); (3) 城乡差异:城市与乡村在行业、职业结构,收入水平与消费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别, (4) 社会阶层差异:穷人死亡率高,富人人死亡率低(消费、医疗条件); (5) 教育水平差异:受到较多教育的人死亡率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死亡率高; 平时的健康常识、护理知识,生病时就医的知识;(教育高的人一般收入高); (6) 地区差异:自然生态因素(高原、寒带、气候恶劣地区,健康差,死亡率高); 基础设施因素(交通不发达、人口稀少地区,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 社会发展水平(穷国、富国的生活水准、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 2. 生命表和出生预期寿命 1. 生命表:根据一个人口在某一个年度统计的各年龄别死亡率编制而成,并假设该年度各年龄别死亡率在前后各年度保持稳定不变,换言之,以各年龄组在某一年的死亡率来代表每一代人在各个年龄阶段的死亡率。在社会-经济-卫生条件稳定的社会,这种假设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但在社会-经济-收入-卫生医疗条件有明显变化的社会,这一假设可能与实际情况距离很大。 美国根据1959-1961年统计结果编制的简化(5年组)生命表 相应年龄组 每100,000活产婴儿 存留人口 平均留存寿命 年龄组 死亡比率 (nqx) 该年龄起始时存活数(lx) 在年龄间隔期间死亡数(ndx) 该年龄间隔存活人年数 (nLx) 本年龄期及以上年龄组存活人年数 (Tx) 间隔起始时平均存活年数(ex) 0-1 0.02593 100,000 2,593 97,815 6,989,030 69.89 1-5 0.00420 97,407 409 388,649 6,891,215 70.75 5-10 0.00240 96,998 233 484,361 6,502566 67.04 10-15 0.00221 96,765 214 483,342 6,048,205 62.19 15-20 0.00456 96,551 440 481,746 5,534,863 57.33 20-25 0.00618 96,111 594 479,098 5,053,117 52.58 25-30 0.00641 95,517 612 476,075 4,574,019 47.89 30-35 0.00802 94,905 761 472,709 4,097,944 43.18 35-40 0.01147 94,144 1,080 468,200 3,625,235 38.51 40-45 0.01812 93,064 1,686 461,407 3,157,035 33.92 45-50 0.02869 91,378 2,622 450,814 2,695,628 29.50 50-55 0.04557 88,756 4,045 434,264 2,244,814 25.29 55-60 0.06663 84,711 5,644 410,224 1,810,550 21.37 60-65 0.10017 79,067 7,920 376,487 1,400,326 17.71 65-70 0.14463 71,147 10,290 330,985 1,023,839 14.39 70-75 0.20847 60,857 12,687 273,484 692,854 11.38 75-80 0.30297 48,170 14,594 204,984 419,370 8.71 80-85 0.44776 33,576 15,034 129,532 214,386 6.39 85及以上 1.00000 18,542 18,542 84,854 84,854 4.58 NLx = lx+1 ×5 + ndx ×2.55; Tx = Tx+1 + Lx; (Shryock, Siegel and Associates, 1976:253) 2. 生命表方法在其他人口专题研究中的使用: 死亡研究(把死亡看作是人们从“存活”人口组的退出); 婚姻研究(把结婚看作退出“单身”人口组); 迁移研究(把迁出看作退出“本地”人口组); (结婚后仍然存在变数(离异、丧偶、再婚),迁出后仍然可能迁回。) 3. 出生预期寿命: 即生命表中第一行0岁时“存留寿命”。一个人口所统计出来的出生预期寿命可以与其他人口进行横向比较和自身历史上的出生预期寿命的水平进行纵向比较。 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1957年57岁;1965年62岁;1980年68岁,1990年69岁。 出生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中国1990年男性66.85岁,女性68.55岁(差1.7岁)。 3. 死亡原因分析 1. 死因分类: 中国卫生部门的死因统计(1987年)分为17大类(参见李若建,1992:114;佟新,2000:118;两者略有不同)。 人口社会学的5大类死因:(1)外源传染病,(2)老年退化性疾病,(3)妇婴疾病,(4)外因死亡:非正常死亡,如火灾、水灾、交通事故、战争、自杀、他杀等;(5)其他(灾害如地震导致死亡)(佟新,2000:119)。 2. 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 3. 主要死因和次要死因: 4. 死因结构分析: 中美两国死亡原因结构比较 1957年中国部分城市死亡原因 1997年中国城市死亡原因构成 1991美国死亡原因构成 前10位死因 % 前10位死因 % 前10位死因 % 呼吸系统疾病 16.9% 恶性肿瘤 22.7 心脏病 33.2 急性传染病 7.9% 脑血管病 22.6 恶性肿瘤 23.7 肺结核 7.5% 心脏病 16.8 脑血管病 6.6 消化系统疾病 7.3% 呼吸系统疾病 14.1 慢性肺病 4.2 心脏病 6.6% 消化系统疾病 6.2 各种事故 4.1 脑血管病 5.5% 外伤、中毒 3.1 肺炎和流感 3.6 恶性肿瘤 5.2% 内分泌、代谢 2.7 糖尿病 2.3 神经系统疾病 4.1% 泌尿系统 1.5 自杀 1.4 外伤、中毒 2.7% 精神病 1.2 爱滋病 1.4 其他结核病 2.0% 神经系统疾病 1.0 他杀 1.2 前10位占% 65.57 前10位占% 91.76 前10位占% 81.7 (李若建,1992:133; 佟新,2000:122); 5. “实际死因”(actual cause of death)分析: 6. 婴儿死亡率分析: (1)婴儿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差别极大,如在90年代,日本(4.3‰)是阿富汗(163‰)的38倍。(新加坡为4.7‰,芬兰4.4‰,莫桑比克148‰,几内亚143‰,佟新,2000:109)。 (2) 国民收入平均水平: (3) 家庭情况比较: (4) 族群比较: (5) 性别比较: (6) 城乡比较: 7. 患病率、就医率与人的寿命: 总患病率 = 某期间患有各种疾病的第一次病例数 / 同期观察的平均人口数; 强调第一次病例,避免重复计算; 总发病率 = 某期间某病所发生的各种病历总数 / 同期观察的平均人口数; 计算疾病的发病水平; (1) 不同年龄、性别就医率差异(一般男性逞强,不注意健康): (2)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 平均寿命与各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四.影响死亡的各种因素 人的死亡极限寿命:记录中最长寿的是1986年死亡的一个日本人(121岁); 医学界、生理学家根据不同道理提出极限寿命的各种假设:150-180岁? (1) 以人的脑重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来推算寿命: 寿命(年)=10.839×脑重量(克)0.036×成年体重(克)-0.225 (2) 人的寿命是细胞分裂的周期(120岁); (3) 认为寿命与生长期之间是5-7倍的比例:(如生长期为20-25岁) 寿命=(20-25)×(5-7); (约为100-175岁); 1. 生理因素: (1) 遗传基因:先天性遗传疾病(血友病、爱滋病、精神病等); (2) 生活方式:饮食起居习惯、饮酒吸烟习惯、运动习惯、卫生习惯, (3)性格特点:性情暴躁或平和、功利心强或弱、敏感或麻木、失眠或睡眠良好、 2.自然因素: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患病率的自然因素: (1) 自然条件中可能导致意外死亡的因素:山区交通条件、海岛、湖泊河流; (2) 自然灾害:地震、水灾、海啸、台风、森林火灾、等等; 3、 社会-经济因素: A. 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患病率、治愈率、意外死亡的个人因素: (1) 收入水平:居住条件,饮食、服装用品; (2) 教育程度(卫生和疾病知识):卫生习惯、外伤或普通疾病的判断与简单处理; (3) 婚姻家庭:童年时是否有父母抚养;成年单身者、丧偶者的生活习惯与健康; (4) 行业与职业:成年人选择的“危险职业”(警察、消防员、矿工、海员等); (5) 生活观念和心理素质:乐观、悲观;稳定或不稳定; B. 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患病率、治愈率、意外死亡的社会因素: (1) 社会、居住社区公共设施(住房建筑、卫生设施、污染处理)的水平: (2) 社会医疗设施与条件:; (3) 交通器材与设施: (3) 劳动保护条件: (5)社会治安状况:交通管制体系,犯罪预防体系; (6)社会、单位、家庭医疗保障-保险体制:体系规模、支付水平、可靠程度; (6) 传染病源的控制与预防: (7) 生存与工作的精神压力:工作节奏、竞争强度、失业危险、物价压力等; (8)社会动荡、恐怖活动、内战、战争:导致人们被暴力所波及而死亡; (9)政治运动: 5. 死亡研究 (1) 死亡差异分析: 1. 年龄格局:分年龄组死亡率曲线,显示不同年龄的死亡概率; 变化的4个阶段:0-10岁(由高到低迅速下降);10-35岁(低水平,缓慢上升); 35-90岁(加速增高);90岁以后(保持高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原因分析:弃婴、溺婴习俗;接生方法与条件; 2. 性别格局: (1) 女性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得女性死亡率低于男性; (2) 男女死亡率年龄差。 (3) 女性发病率较男子高,但死亡率比男性低: (4) 在社会急剧变化时,妇女承受能力强,死亡率变化比男性要小; (5) 婴儿死亡率中的性别差异,也许反映父母对婴儿的性别选择(歧视); (6) 男性和女性的职业差异(危险程度),使不同性别具有不同死亡率; (7) 男性和女性在整体上具有的性格差异: 3. 不同受教育水平人口之间的差异: 1990年中国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这几个教育水平组之间的标准化死亡率差异:男性:11.8:7.5:5.6:4.5:3.4(佟新,2000:115)。 4. 社会阶层差异: (1) 美国1993年死亡率最高的11个职业: (2) 中国1990年各职业死亡率: 5. 地区差异: (1)各地区之间在地理条件与自然环境方面存在差异: (2)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制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国家差异; 6. 城乡差别: 大城市、小城市、镇、乡村居民的死亡率不同,城市化水平与死亡率为正相关。 7.族群差异: (1)各民族居住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因各自所居住地区差异而带来的族群死亡率差异; (2) 如不同族群居住在同一个地区,各族群所具有的与宗教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观念行为、民间组织、地方制度使得人们的婚姻形式、家庭规模、卫生习俗、就医态度、看待疾病和死亡的态度都可能不同,从而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各族群人口的死亡率; (二)死亡对社会的影响: 1. 死亡率与生育率; (1)高死亡率往往导致高生育率(人们需要保证“幸存子女规模”) (2)出生率对死亡率的影响,反映了不同的“代”(generation)所具有的生长环境对他们的健康和死亡机会的影响;(“幸运的一代”具有较多的机会,“不幸的一代”); 2.死亡与迁移: (1) 迁移活动所增加的对于移民死亡的风险: (2) 迁移对于传染病的传播; 3.死亡研究理论: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死亡模式: (A)传统农业社会:高死亡率(15-30‰左右);高婴儿死亡率(150-200‰);低预期寿命(20-35岁); (B)工业社会:低死亡率(10‰左右);低婴儿死亡率(10-20‰);高预期寿命(66岁); (C)中国人口死亡模式:解放前属于传统农业社会模式;解放后社会医疗体制(城市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的作用使得死亡率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条件下迅速下降。 4.中年人死亡现象: 5.现代性和“死亡风险参量”: 6.流行病转变理论:提出5个基本命题 (1) 死亡率是人口动态变化的基本因素; (2) 传染病将逐渐减少,人为疾病将成为人类主要致死原因;其过程可分、为3阶段: A. 传染病猖獗-高(波动)死亡率,预期寿命20-40岁; B. 传染病被逐渐控制,死亡率开始降低,预期寿命30-55岁; C. 传染病进一步受到控制,人为疾病增加,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70岁以上; (3) 流行病的转变对不同人群效果不同,有利于年轻人和女性; (4) 欧洲国家死亡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生活水平和营养的提高; 不发达国家死亡率降低,主要是由于医药的发展和普及; (5) 流行病转变的4种模式(李若建,1992:156-157;Kitagawa提出3种模型): 典型西方模式(西欧):18世纪期间从高死亡率逐步演变为低死亡率,传染病被 人为疾病替代; 加速转变模式(日本、苏联):因人工流产的普及使传染病加速得到控制,同时生 育率在二战前就迅速降低; 延迟转变模式(发展中国家):二战后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传染病加速得到控制,迅 速降低死亡率,但生育率仍很高; 改变的延迟模式(韩国、新加坡):二战后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传染病加速得到控制, 因政府号召的节制生育政策,使得60年代生育率 即开始下降; 7.“安乐死”: 1937年瑞士制定法律,使“安乐死”合法化。1996年荷兰9700人要求医生协助“安乐死”,3600人被批准。现各国政府、社会对于“安乐死”仍有争议。 涉及到人们对生命的态度和权力。动物一般不可能会“自杀”,自杀表现了人们对于自己生命的权力。有些疾病的晚期非常痛苦,让病人“少受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是慈悲和人道主义的体现。 第七讲:迁移(1) 一. 人口迁移的定义与分类 “迁移”一般指人口(个体或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地理距离,一个是停留或居住的时间长度。此外,有的人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迁移,如5年内迁移3次到4次,或者四处流浪,所以在研究迁移时,还需要注意迁移者在居住停留地的稳定程度, 1.彼得森(William Petersen,1958)的“迁移”定义 彼得森提出了5种迁移分类:(1)原始的迁移,(2)强制的迁移(forced migration),(3)被迫的迁移(impelled migration),(4)自由的迁移,(5)大众的迁移。考虑的主要是迁移的4种原因(环境的压力、人为的迁移政策、个人改善生活的愿望、社会的集体力量)和结果(创新与保守)。 2.廖正宏关于人口迁移的分类(1985): (1) 时间因素(迁移是永久性的、临时性的,还是流动性的?); (2) 距离因素(地理距离的远近); (3) 跨越的界限(国境、省界、县界、乡镇行政区划的边界); (4) 牵涉的单位(国家、省、地区、县、乡村)和文化集团(如伊斯兰教群体); (5) 人数(个体、家庭、群体); (6) 动机(自愿、非自愿和被强迫的;是经济动机还是非经济动机;或是其他因素如:婚姻、家庭团聚、个人健康、个人发展机会等); (7) 自发程度(自发性的,还是政府组织的迁移项目)。 他提出了迁移4个主要原因: (1) 生态推力(ecological push),(2)政府政策(migration policies), (3)改善的期望(higher aspiration),(4)社会惯性(social momentum), 以及迁移后出现的两类结果:(1)保守的(conservative) (2)创新的(innovating)后果,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考虑对人口迁移进行分类。 3.李若建对于人口迁移的分类(1992) (1)“国际迁移”:合法移民、(保留原国籍的)侨民、偷渡难民、旅居的求学者等; (2)“境内移民”:区域之间的迁移,城乡间的迁移,因各种原因的迁移(职员或士兵的工作调动、求学、婚姻、需求新的就业机会、家庭团聚、退休等; (3)“流动人口”:职业性流动(海员);季节性流动(养蜂人、游牧民、采茶人); 通勤式流动(每日或每周“摆动”于两地之间的职工);朝圣或旅游者; 他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4个因素: (1) 生理因素,(2)自然因素,(3)经济因素;(4)社会因素; 二.对于迁移活动进行分类时考虑的因素 对人口迁移进行分类一般所采用的标准和关注的方面有14个: 1. 移居时间:永久或临时; 2. 迁移地理距离:远或近; 3. 跨越行政边界:乡、县、省、国家之间的边界; 4. 移民人数规模:个人、家庭、大群体; 5. 自发行为或行政组织:个人自发行为、政府组织集体移民与安置办法(如兵团); 6. 迁移者个人特性:女性(性别)、手艺人(职业)、朝圣者(迁移目的)等; 7. 牵涉的单位性质: 家庭、族群、部落、工厂、军队建制等, 8. 迁移者的自愿程度(强制、被迫、自愿、开拓者等); 9. 迁出地与迁入地性质比较:如城乡性质比较: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 10.迁移原因分类:婚迁、求学、退休、找工作、家庭团聚、宗教避难、政治避难; 11.移行为的合法性:(国际)非法移民、短期居住、永久居住、公民身份; 12.迁移潮流的方向与逆方向:城市的繁荣期、萧条期会吸引迁入者或使他们回迁; 13.先后迁移者之间的关系:先迁者鼓励并帮助后迁者的“链式迁移”模式); 14. 迁移者在迁入地居住的稳定性:不断的、周期性的迁移行为(迁移惯性); 三. 迁移的统计指标 常用的迁移统计指标: (1) 迁入率(in-migration rate)= 该地区该年迁入人数/该地年平均人数×1000‰; mi= MI/P; (2) 迁出率(out-migration rate)= 该地区该年迁出人数/该地年平均人数×1000‰; me=ME/P; (3) 总迁移率(total-migration rage):mt = mi + me = (MI + ME )/P; 总迁移率 =(该地该年迁入人数 + 迁出人数)/ 该地年平均人数×1000‰; 表示参与迁移活动总人数(其中可能有重合部分,如有人一年里迁入又迁出) (4)净迁移率(net-migration rage):mn = mi — me = (MI — ME )/P; 净迁移率 =(该地该年迁入人数—迁出人数)/ 该地年平均人数×1000‰; 表示在迁移活动中本地区总人数的增减。 (5)迁移比(Migration ratio):mr = (MI — ME )/(B—D); B:出生人数;D:死亡人数。 四.中国人口迁移史 (一).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1988) 根据文献记载进行考证,分各个历史时期,详细介绍了各个朝代中国人口的规模和地理分布情况。 影响人口迁移的几个因素: 1.经济发展: 2.战争对人口的直接(杀戮)和间接(通过对经济的破坏)的消极作用 3.原始自然资源的农业开发(岭南), 4.人口锐减后,其他民族的补充(“两湖填四川”), 5.边防移民(锡伯族2千余人,在18世纪中叶从东北迁往新疆戍边); (二).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1992),第47页-131页。 1.秦汉至清朝时期政府组织的人口迁移的几个主要类型: (1)充实都城: (2)分裂时期相互掠夺人口:充实兵源、增加经济实力与赋税; (3)移民实边:: 2.1949年以后中国人口迁移的几个潮流: (1)南下干部,(2)安置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事业人员,(3)60年代“三线”建设, (4)资源开发(劳动力迁移),(5)移民垦荒边疆,(6)大学招生与分配, (7)干部精简下放,(8)“上山下乡”运动和“五七干校”与后来的返城潮; (9)“困难时期”自发移民;(10)“改革开放”后的“下海”(向沿海经济特区的移民)。 5. 国际人口迁移 1. 历史(参看佟新,2000:152,图5-3):近500年世界人口迁移方向; 2. 现状: (1)战争导致的跨国移民:二战期间大量欧洲人口移居美国; (2)一些国家因缺乏劳动力而引进的“外籍劳工”:二战后西欧各国大量引入劳力; (3)发展中国家向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留学-就业”的“智力输出”, (4) 跨国公司招聘的外国雇员: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制-跨国就业的人数在迅速增长; (5) 以旅游、贸易为名进入其他国家并进行“暂时性停留”:美国、西欧 (6)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劳务输出”:家庭服务业的菲佣(亚洲和中东),建筑业的合同工程(中东、非洲)。 六. 迁移者选择性与迁移原因分析 Paul Shaw (1971年)著作中的论述 1.关于“迁移者选择性” 关于分析“迁移者选择性”时通常考虑的因素: (1) 年龄: (2)性别;(3)教育水平: (4) 职业;(5)有些地区在历史上形成了某种职业的培训地。 (6)婚姻状况:(7)家庭角色:(8)住房:个人是否拥有住房(购买或自建。 (9)种族或民族成分:(10)生命周期的阶段(Stages in life cycle)。 2. 关于“迁移原因”的论述 (1)“抱负型”(Aspiring): (2)“错位型”(Dislocated): (3)“后果型”(resultant): (4)“偶发型”(Epiphenomenal): 3.关于“迁移决定”做出过程的分析 (1) 对于目前居住地不满,从而开始对目前居住地的好坏做出评估; (2) 潜在迁移者对于目前居住地和其他若干潜在的迁往地之间在各方面系统和仔细地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迁移和选定迁往地; (3) 在迁往地基本选定之后,需要进行这次迁移的“可行性”研究, (4) 实施迁移行为:。 4. 迁移的费用的分析: (1) 原居住地财产处置过程中的损失: (2) 迁移过程中的费用:车船票、行李托运费、途中食宿费用,等等; (3) 在新居住地安家立业所需的费用: 第八讲:迁移(2) 一.Paul Shaw (1971:41-52)的迁移研究. Shaw主要分析的是“空间-地理因素”(Spatial aspect),他主要谈到了4个方面: 1.距离:地理距离通常被视为阻碍迁移的因素。 2.方向和分阶段迁移: 3.“引力”概念(the gravity concept):计算公式:M = fn(1 / Dn ), 4.所争取的机会与竞争中的移民: 二.Todaro(1976: 21-46)的迁移研究 (一)农村—城市的人口迁移 来自农村的移民给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基础设施方面:道路、住房、公共交通、电力供应、供水等等, (2)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医院、图书馆、食品供应、娱乐场所等等; (3)社会秩序及其管理:犯罪现象、警察、监狱、交通管理等等; (4)新社区的形成及其管理:新移民区、贫民窟、区域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种族与文化的亚群体等等。 (二)国家内部区域间迁移研究的经济模型: Todaro在对移民进行分析时,大致划分为三类主要特征:(1)人口特征(年龄、婚姻状况、性别);(2)教育特征(上学情况);(3)经济特征(贫困、没有土地、没有技能的农民在村落中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Todaro提出了一个可供我们参考的分析迁移的经济模型(第30页): 补充因素(土地) 政府政策(税收) 农村收入 精神回报 城-乡联系 社会系统(决策单元) (舒适愉快) 距离 教育、传媒 教育 城-乡汇款 迁移回报 信息流 城市工资 自营收入 城市收入 目前预计的 向往的 迁移决定 就业机会 迁移价值 迁移价值 机会成本 生活费用 迁移费用 交通费用 精神支出 (冒险、调适) 3. John Goodman(1981:130-148)的迁移研究 Goodman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信息这一因素作用的分析,来讨论在迁移决定过程中信息和信息的不确定性。 1.关于“信息”, 2.微观层次研究迁移的经济模型, 3.经济学上常用概念“成本分析”, 4. Gordon F. De Jong and James I. Fawcett(1981:13-58)的迁移研究 我们可从11个方面来分析人们如何做出迁移的决定并实施迁移行为。 1. 移民的差异性和“迁移的选择性”(移民群体与留居者群体的比较); 2. 移民规模、方向和距离模型(数量、方向、距离); 3. “生态理论”:一个地区的人口和劳动力规模 资源分配和工作机会 (人口与生态/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 4. Lee的迁移模型: + 拉力 + — o o + — + — 推力 — o + — — + — + O 无影响因素 — + + o 5. 流动性转变:人口、劳动力的地理流动性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而提高(经济规模增大——各地区经济结构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劳动力流动); 6. 经济最大化理论: 7. 居民的决策模式: 8. 异地社会流动: 9. 对居住地的满意程度: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考虑, 10. 关于“迁移原因”的分析: 11. 期望价值模型: MI = ΣVi Ei 7个因素:健康、地位、舒适、刺激(娱乐、创造)、自主、联系、伦理。 五.Sarah Harbison (1981: 225-251)的迁移研究 个人/家庭人口特征 (生命周期,家庭结构, 价值目标 未预期的限制 就业,住房,土地,民族) (价值范畴,力度) 和促进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迁移倾向 迁移/留居 (性别角色,政治氛围, 政府政策,社区规则) 目标实现的预期(确 定性,短期/长期预测) 自我调整 个人品质(冒险性, 效率,应变能力) 信息(程度, 相关性,取得途径) 两地机会结构比较 (就业,婚姻,地位等) 六、国际人口迁移研究 (1) 廖正宏《人口迁移》(1985),pp. 235-243。 1.国际移民政策: (1) 合法“访问”(求学、探亲、开会、旅游、生意);采用护照和签证制度来管理; (2) 合法“移民”(投资移民,婚姻和家庭原因,就业需求“第六优先”,批准的难民) (3) 严格限制非法移民:遣返政策、惩罚政策(未来不给签证)。但在非法移民达到一定数量后,有的国家(如美国)采取“大赦”办法使他们的移民行为“合法化”。 2.不同国家对于外来移民的态度也存在不同: (1) 传统上欢迎移民,现在开始限制并挑选移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地区配额”:欧洲优先,美国每年公布对于其他国家具体数额的“移民”指标(如1965年开始放宽对亚洲移民限制,该年欧洲移民总额为11.4万,亚洲移民总额为1.7万,1982-1985年中国人移入美国17.7万,其中大陆10.1万,台湾6.4万、香港2.2万); (2) 有特殊选择(种族、宗教)引入移民(以色列引进犹太人); (3) 根据需求引入“临时性劳工”(西欧引进东欧和北非的劳工,但不给公民权); 3.不同国家对于本国公民向国外移民的态度也不同: (1) 严格限制出国(“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朝鲜、越南等); (2) 有条件地允许向国外移民(征收高额费用) (3) 积极组织本国公民长期出国甚至定居国外(菲律宾、土耳其), (二)Kritz, Keely, and Tomasi 的国际迁移研究(1981): 1.引起国际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 (1)国内政治因素: (2)国际经济因素: (3)国内其他因素(语言与文化差异、宗教集团及其社会影响力等等): 2.国际迁移的特点: (1)两地(迁出国与迁入国)之间差别大: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传统、语言差异等; (2)迁移限制多:涉及两国外交关系和人员往来的协定,护照和签证制度等; (3)迁移费用高:地理距离远、涉及的(外交)环节多、往往是重建家园而不是搬迁; (4)移后调适难:因为两地差别大,移民抵达迁入国后各方面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5)迁移类型多:不同国家之间的迁移,各有其特点,彼此差别很大。 (三)田方、陈一筠主编,《国外人口迁移》,1986,第45-94页。 15世纪至20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情况: 1.15-19世纪殖民主义发展时期的国际迁移, (1) 白人从欧洲迁往各殖民地和“新大陆”; (2) 非洲黑人经过奴隶贸易被贩运到美洲(1619-1870年); 2.20世纪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的国际迁移, (1) 欧洲人迁往经济迅速发展的北美大陆, (2) 日本、中国出现了向东南亚地区的移民; (3) 印度出现向印度洋岛国和英属非洲国家的移民; (4) 非洲人口在各个殖民地“国家”之间的迁移; 3.该书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迁移的特点: (1) 因政治原因导致的国际迁移规模大、时间长、内容更复杂:战后对于原占领国公民的遣返和欧洲国界的重新划分导致大量移民; (2) 外籍工人的国际迁移明显增加: (3) 国际迁移的方向有了很大变化:欧洲从迁出人口变为迁入人口,拉丁美洲从迁入人口变为迁出人口,北美仍是迁入地区但移民来源结构有变化, (4) 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引起重视: 第九讲:城市化 几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城市”(定义是什么)?与“村”、“镇”有什么差别? (2)“城市”与“乡村”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人口规模、产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方式、组织形式等) (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和农村是否各自代表了一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 (4)今天的农村与城乡关系,与历史上乃至近代的农村和城乡关系有什么不同? 一. 社会学关于城市研究的理论 (1) 帕克(Robert Park)等,《城市社会学》(英文版1968年,中译本1987年), 1. 美国芝加哥学派 (1)“把城市看作为一种人类生态秩序”,体现出某种空间分布特性的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研究对象是新兴工业城市,注重研究“人和社会机构的地理分布的形成过程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和规律,研究人群的空间分布的各种社会原因和非社会原因”。认为人与其他生物一样,生存在一定的生活环境系统之中,称之为“社区”(community),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部分(个人或群体)相互形成一种“共生关系”(symbiosis),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多元、互动和动态发展的系统。 (2)城市代表了一种人类社会形态、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城市不仅仅是许多个人的集合体、各种社会设施的集合体、和各种服务和管理机构的简单聚集,“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帕克强调,城市是一种“文化类型”。所以社会学家把城市作为与农村不同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来研究,比较城市与农村的异同,并进而比较各类城市之间的异同。(中国讲“乡下人”、“镇上人”、“城里人”,当然并不仅指某个人居住在哪里,更主要的是指某个人是在什么社会-经济环境中生活,具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存在决定意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就会影响人们的思想方式。) (3)城市是由具有特殊思想观念、特殊生活方式、生活在特殊空间格局当中,并以特殊的组织形式联系起来的人类社会聚合体。城市由于是相当大规模的人口集中居住在一起的集合体,它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功能自然与农村的社会组织及功能有所不同,才能把这些人组织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而且客观上“有各种力在起作用,逐渐把人口和社会机构组合成为一种特有秩序”。“芝加哥学派”把“研究这些因素及其互相合作产生的人和社会机构的特有结构秩序的科学,称之为人文生态学”(其中要素:交通通讯、报纸广告、电车电话、钢筋水泥建筑等,是30年代美国区分城市与乡村的标志)。 (4)在研究城市时,必须采取多视角、多层次、多领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多视角,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和研究视角(如社会学研究社会组织的结构功能理论,人口学研究迁移的理论、经济学研究产业结构和规模效益的理论等)来从各个角度调查分析城市和城市居民,并且把这些知识综合起来,帮助我们形成一个对于城市的整体性理解。多层次,即是要注意整体性宏观层次(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空间布局特征等)、注意中层结构(各类组织如政府机关、企业、学校、居民社区等),也要注意微观层次(不同规模家庭、不同职业个体等),并努力使各层次研究获得的成果综合起来,借助宏观知识把握整体结构,借助微观知识理解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多领域,即是注意从不同的研究专题(社会、经济、人口、文化、族群、政治权力等)来分析城市组织和城市居民。 2.城市与农村相比,在哪些地方不同呢? (1)城市和农村各自社会网络的特点不同。 一个村庄的村民们彼此十分熟悉,来往十分密切,而且在我国不少村庄都是以一个家族(大姓)或几个家族作为村民的主体,彼此沾亲带故,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小型社会网。在城市的居民楼里,居民不知道自己的邻居姓什么,是做什么的。在农村,居住相隔地理距离越远,人们之间的往来越少。但在同一个城市里,地理距离并不是影响人们来往疏密的主要因素,亲戚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等也许比住得邻近更为重要。老北京的“四合院”有很长的历史,带有农村的“邻里”特点,与现代都市的邻居关系有所不同。 帕克特别注意城市中的“移民区”和“族群隔离区”,这确是大多数美国城市的特点。他指出与现代城市中人际关系的一般性发展趋势(交通的发达“瓦解着邻里原来的稳定性和亲密性”)不同,而“在种族歧视盛行的地方甚至还会加强当地邻里组织的亲密团结”,成为由同一种族或由不同种族但属同一阶级的人口构成的“城中之城”。他说“地域上的距离和感情上的距离是互为加强的,人口分布差异的影响与阶级和种族的影响互相交织,共同左右着社会组织的形成”。“在欧洲的比较古老的城市中,城市人口分隔的过程发展得尤甚,邻里间的差异较美国城市更为明显。伦敦东区是一个单一阶级构成的城市,但就在这样一个城市范围内,人口还要一次又一次地按照种族、文化以及职业利益等再分隔”。 (2)城市的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与农村不同。 帕克认为古代城市是战时供人们避居的“堡垒”,现代城市是贸易的场所。中国古代城市的贸易功能就十分发达。城市中有远比农村发达的劳动职业分工(乞丐也成为“职业”);城市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情况也远比农村复杂。 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劳动分工,以及相应的新的社会组织,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推动作用。巨型的商业批发和零售公司、连锁店、银行金融网点、完整和高效的服务业、公共交通体系(地铁、电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等)、以及娱乐业和黑社会组织(在农村里不可能出现并发展城市里的那种黑社会组织)。新型组织需要新型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方法,城市的管理与机构的运行因此也就与农村和小集镇有所不同, (3)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农村居民不同 帕克认为,“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中人与人的联系中,间接关系,或称次级关系(secondary relation)已经取代了原来的直接关系、面对面的基层关系”(primary relation)。后者是人类关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联系形式:母亲和孩子、丈夫和妻子、主人与仆役、亲戚、邻居、医生、牧师、教师。在这些关系中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直接的,“交往大多是在本能和情感领域内,社会控制是顺应着个人的影响和公众感情而产生的”。“原来基于道德的社会控制,将被基于成文法律的社会控制所代替”。 而新的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是相对离散型的,大工厂、大公司内部人们不必建立亲密稳定的关系,邻居们比邻而居几年可能彼此不相识,甚至许多传统的组织形式(学校、家庭)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师生关系(过去更类似于师徒关系)变得比较松散,家庭成员之间在没有经济依赖关系时也是如此。而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多少保留了传统的人际关系。 (4)大城市是各族群、各种文化互相作用、融合的熔炉 来到城市的“新加入者”可能是农民、海外移民和其他城市居民,不但原来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各个族群、群体在相互作用,而且“新的种族、新的社会形态又会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美国城市中出现具有新气质和新型人格的“新”(混血)群体,中国大城市青少年中的“追星族”也是在外部文化进入后形成的, (5)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伯吉斯(E. Burgess)(pp.48-62)认为,“城市发展的典型过程,大约可以用一系列同心圆的图示来很好地说明”。 独户住宅区 二居室公寓区 贫民窟 唐人街 红灯区 小康 I 中心 移民区 移民区 商业区 II 过渡地带 商业、制造业 III 工人住宅区 IV 住宅区 高级公寓区 V 持月票者居住地区 郊区、卫星城镇 不同的城市区域,有着部分相同的物质空间形式,也存在不同的物质空间形式。住宅区与商业金融区的建筑物风格就很不一样。居住或活动在各个区域的居民和社会组织,从同心圆的中心点来看,存在着“向心流动”和“离心流动”,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补充。从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来看是如此,从每天日常人们的地理位置变化来看也是如此(每天各城市都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早上离家上班,晚上返回)。 伯吉斯把城市的变迁用有机体内部“新陈代谢”的同化和分解过程来加以解释,正常的解体可能导致改组,并产生更有效的调节作用;“在城市发展中,还有一种分配过程在同时发生,这一过程按照居住和职业对个人和团体进行筛选和分布。芝加哥的调查表明,100万就业人口中,包含509个职业,各自有自己相应的居住区域。当人们(特别是移民)在社会阶梯上向上流动之后,通常都会搬家,迁入与|“新身份”适宜的住宅区。土地价格和房租水平通常可以表示一个住宅区居民的社会地位和他们的收入。 “从城市的延展、城市的继承和城市的集中等几个方面来解释城市的发展变化,从而确定,在城市社会解组现象超过其组合现象时,城市的扩展对于城市的新陈代谢有些什么影响”,这是伯吉斯提出的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开展城市研究的主要思路。 (二)向德平编著,《城市社会学》,1994,第1-61页,第120-165页 1. 城市社会学的对象 (1)“城市生态系统”,(2)城市社会问题,(3)城市化进程,(4)城市生活方式,(5)城市社会关系。 思考题:以上这5个部分能否完全区分开来?试举例说明。作者认为研究“城市生态系统”是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取向,芝加哥学派对于其他4个方面是否也有所论述?如果有,与“城市生态系统”之间是什么关系? 2.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体系(系统、动态) 城市社会结构的组成:区位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文化结构、社会心理结构等;各种结构、各个部分在城市的运转中都有其角色与功能。 城市的动态变迁:起源、演变、发展; 3. 研究的主要专题: (1)城市化问题:道路、模式、特点;(2)流动人口,(3)城市(社会、经济、生态)效益,(4)城市作为区域中心的作用,(5)城市现代化;(6)城市环境问题;(7)城市生活方式问题;(8)城乡关系问题;(9)城市发展指标体系;(10)城市管理。 4.早期的城市社会学研究 滕尼斯(Tendinanel Tonnis, 1855-1936)比较以小乡村为代表的“礼俗社会”(由共同的习俗传统和感情凝聚而成的一个机体)和以大城市为代表的“法理社会”(由法律和理性联系起来的机械组合)。把城市和乡村“类型化”并进行比较研究。 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沿袭了滕尼斯的方法,但是他认为农村社会是机械联合,而城市社会是有机联合。在农村劳动分工不发达,而是由具有强大约束力的“集体意识”把社会成员联系在一起;在城市人们从事不同职业,相互依存,原有的集体意识被削弱,个人意志和独立性得到发展,在劳动分工的体系中出现了新型社会聚合力,从而实现从机械联合想有机联合的过渡。他认为城市内社会差别和个性发展,是保持社会聚合力及人类获得更大发展的基础。 齐美尔(George Simmel, 1858-1918)重点考察的是城市生活的社会心理,城市人面对的是一个远比农村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因此变得聪明、理智、工于心计(?)、善于规划和富有效率、个性化、以及更强烈的对于金钱的追求(货币商品消费模式、更丰富的购物条件)。 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在1920年出版的《The City》中试图从各个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进行详尽的比较分析,从而建立一种“普遍的城市模式”,提出建立“理想类型”的方法。他所归纳的“理想型的完全城市模型”具有以下特征:(1)以贸易和商业为基础,(2)相对自治并有自己的法院和军队,(3)存在一定的民间社团组织和正式组织。 他认为,东方城市和西方城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东方城市在司法和正式组织上与农村是一体的,城市在行政上从属于中央集权,西方城市是自治和独立的,权力是分散的;东方城市以亲属为社会组织的基础,西方城市以个人为基础;东方城市最显著的文化特征是缺乏培植和产生资本主义的基础,而在西方城市资产阶级则是一个享有特权的团体(?)。 5.城市社会学的创立 城市社会学的发源地,是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 帕克(Robert Park, 1864-1944)提出“人类生态学”的概念,把城市看作是一个“由内在过程将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有机体”,城市是一种“商业机构”(劳动分工、市场竞争),具有正规组织(正式组织强大、初层组织功能衰弱),具有独特的心理因素(社会化、理性化),在城市里大众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沃斯(Louis Wirth, 1897-1952)所描述的城市特征:(1)众多人口集结,(2)人口的专业化差异,“社会裂化”(social segmentalization),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利用,(3)因经济因素(级差地租-收入差异)和社会因素(种族、文化差异)导致城市内的地域分化,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邻里和街区,“生态专业化”(ecological specialization);(4)人口高密度、高流动性、和异质性,人际关系的核心是金钱。 卡斯泰尔(M. Castells),法国社会学家,主要用结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城市。他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的表现,而社会结构是由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系统所组成,其中起界定性作用的是经济系统。 他提出“集体消费”这个概念,并试图从“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来分析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他认为,在农业社会,劳动者主要通过个人提供的私人消费进行劳动力再生产,农民为自己提供衣食住行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资料。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城市劳动者的个人消费逐步成为由国家和社会组织为中介的社会化集体消费(如公共交通、食品供应、服装制作和销售、水电供应、住房建造与销售出租、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社会保险、等等),这些公共事业(部分以国有企业、部分以股份制或私有企业形式但同样受到政府的监控)都成为城市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投入,而且其中相当部分已经不可能由私人资本独立组织来实施。集体消费的形成与发展,使得国家政权成为凌驾于社会生产方式之上的独立力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6. 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人类生态学派(芝加哥学派):主要关注城市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城市生态的变化,人与环境的关系。 社区学派:主要关注城市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认为“社区”包含心理和地理两个层次,社区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人口分析和互动分析(人与人、家庭与家庭、单位与单位、部门与部门、社会与社会之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结构功能学派(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1902-1979):研究城市则主要从城市的内部结构、外部结构、各子系统的功能及城市整体功能这4个方面来分析,把握城市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 城市化学派:探讨农村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和形态,分析城市的特点。 “亚社会”学派: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强调自然条件的作用。 思考题:这些学术流派的产生与发展有什么历史、社会背景?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这些流派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7.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作者提出4种研究方法:(1)系统研究法,(2)比较研究法,(3)历史分析法,(4)结构-功能分析法。 思考题:这4种方法在哪些方面体现出社会学学科特点?目前公认的关于城市社会的经典研究采用的是哪种方法? 二.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生产力、经济规模、劳动分工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族群的规模不断扩大,族群内社会分层逐步形成,族群内部和对外各类交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更为频繁和复杂,形成了对交换(集市贸易)、防御(军事目的)、管理机构(社会组织机构)的需求,作为贸易中心、防御堡垒、行政管理中心的人口聚居区也就会逐步产生,并逐步成为功能完善的“城市”。所谓城市起源的“防御说”、“私有制说”、“阶级说”、“集市说”、“地利说”等,各自强调了一个方面的原因。 约5000年前希腊、古埃及、中东地区都出现了城市,兴衰交替,许多城市以“城邦国家”的形式存在和发展。4000年前我国的夏朝,首先出现了城市,传说大禹建都城(阳城)于今天河南登封东南,商朝、周朝都建立了许多在历史上有名的城市。 1.早期城市的特征:柴尔德(Vere Gordon Childe, 1892-1957)总结出10个方面:(1)人口达到一定聚居规模;(2)有一定数量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3)是周围地区农业剩余产品的征收地;(4)有象征意义的公共建筑(寺庙、祭坛、纪念碑等);(5)有从事文学和数学的人,记录粮食产量、从事祭祀活动);(6)在城市的运行和活动中产生了应用科学;(7)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8)出现手工业和雕塑艺术(实际上第5、第6、第7和第8讲的是相同的特征,即劳动分工);(9)远距离贸易;(10)居民角色的转变,人们之间的地域联系代替了血缘关系。 城市的兴起处于农业发展和工业革命之间,农业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组织规模变得庞大、贸易繁荣,出现了首领、君主、管理机构和军队,也就出现了这些首领和机构所聚居的城市。 2.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特征:(1)完成了从“城”到“市”的转变(?),农产品从领主的强迫征收转变为贸易交换,(2)经历了一个从衰亡到复兴的过程,罗马城人口从5世纪的百万下降到6世纪的4万和10世纪的3万,11世纪欧洲各城市开始复兴。(3)各城市开始出现专业分工的趋势(贸易城市、海运港口城市、消费城市、封建城堡),(4)城市社会结构开始变化(行会组织的发展,市民运动、城市自治权的扩大,出现城市国家)。 3.东西方中世纪城市发展比较:斯若伯格(Gideon Sjobeng)把北非、中亚、印度等地在中古时期建立的城市称为“前工业城市”,并总结出11个特点:(1)地点适于农业、贸易和防御,(2)有城墙环绕,(3)宗教主导着城市布局和社会结构,(4)社会组织中“扩大式家族”和世袭地位起着重要作用,(5)有中心广场,周围是宗教和政府建筑物,(6)从中心广场向外辐射出道路,两旁居住着富人,(7)富人区与城墙之间是其他人的简陋住宅区,(8)商人、手工艺者住在商店和作坊里,称为“市”,(9)城墙外居住着下等人、贱民、妓女、外国人,(10)城市统治着周围的农村,(11)农民和外国人不是城市的“完全公民”,只是参与贸易和服务活动。 4.近现代城市发展的比较: 人口规模,社会组织的复杂程度、科学技术在城市建筑、公共设施、交通通讯中的运用、城市社区结构的新变化(“四合院”向居民楼+单位宿舍楼、住宅小区的转变)、空间布局的变化(环行公路、地铁)、劳动分工的新趋势(全新的职业:保安、记者、社会工作者、工商管理人员等等)、娱乐设施(闭路电视、网吧、健身房、主题公园)等等。 5.现代城市发展过程的特点: (1)各个区域的城市化程度发展不平衡(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化进程快的地区和工业资源贫乏、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偏远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 (2)城市社区的结构在变化(居住格局的转型、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变化); (3)城市的功能趋向于综合性(而不是像历史上城市之间的专业分工); (4)随着人口增长、科技发展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城市的能源、生态、污染、治安、失业、犯罪等问题比历史上如何时期都更为严重。 思考题:当代大都市的发展与历史上的城市相比,有什么特点? 三、各国城市化水平 1.城市化统计指标: 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在全国(全地区)总人口中的比例。 国际上关于“城镇”的最低标准是2000人。 通常的标准为:2000-5000人为小镇,5000-10000人为大镇,1万-10万人为小城市,10-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500万为特大城市,500万人以上为世界级大都市。(佟新,2003:290提供了一张“中国城乡的分类标准”的表。可供参考) 2.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1996年) 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全世界 43% 亚洲 33% 北美洲 75% 非洲 31% 拉丁美洲 71% 日本 78% 欧洲 74% 中国 29% 大洋洲 70% 台湾省 75% (佟新,2003:292) 3.特大城市的迅速发展 从全世界来看,特大城市发展迅速,1800年全球只有1个百万人以上的城市(纽约),1950年发展到83个,1970年成为162个,1995年有280个。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日本的东京(1996年已达2650万人),其次是墨西哥城,2000万人。中国的上海、北京都有1500-1800万人的规模。 第十讲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战略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与西方工业化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印度、东南亚国家)很不相同。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大阶段:(1)自20世纪2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初,中国实际上是一个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2)80年代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市贸易和乡镇企业的发展,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进入小城镇,(3)90年代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民工开始进入沿海“经济特区”、“开发区”,并逐步进入大城市从事服务业,(4)90年代末至今,城市大致完成了所有制多样化的改革,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在私有经济、建筑业、服务业中就业,许多已经在城市中定居。 1.户籍管理与其他制度实行“城乡分割”: 户籍制度和城市-农村户口之间的界限从行政制度上把农村与城市、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割开来,成为一个标准的“二元结构”。这一结构除了有户籍管理作为行政保障外,与户籍相关的在食品日用品供应、住房、入学、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一系列制度对“农民”和“城镇居民”实行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待遇。 2.农村和城镇实行完全不同的生产-分配体系 农村在生产资料(土地、牲畜等)方面实行集体所有制(公社制)、住房由农民自己修建,食品(粮食、蔬菜、烧柴等)由公社-生产队分配。 城镇在1958年“公私合营”运动后,消灭了私有经济。计划下的国有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部分大城市,也出现了少量的大集体经济(街道办的主要为解决城镇待业问题的小企业)。工资、住房、就业、子女入学、医疗、退休等都由国家财政负责和进行统一管理。(这一体制有其历史根源,其前身是战争期间军队中实行的“供给制”。) 3.确定了严格的“城市”、“镇”、“县(农村)”的划分标准和审批程序 在政府统计中,“镇”是行政区划体系中介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正式称呼为“建制镇”,在行政上从属于某市或某县,与乡是平级的。所有的“市”、“镇”都必须得到国家民政部的批准,正式列入国家行政建制。 一个居民地具备什么条件可以申请设镇,一个镇达到什么条件可以申请成为“市”,政府于1955年、1963年、1984年和1986年曾多次作出具体规定。 1955年设镇标准:设镇需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条:(1)县政府所在地;(2)常住居民(指户口登记地点在该地)在2000人以上,其中50%以上是非农业人口的居民点;(3)常住居民在1000人到2000人之间,其中75%以上是非农业人口的居民点。 1955年设市标准:常住人口超过20000人的列为“城市”。 1963年设镇标准:(1)常住居民在3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0%,(2)常住居民在2500~3000人之间,非农业人口在85%以上。凡符合其中一条的可设镇。 1963年设市标准:10万人以上的居民点可设市。对原已设的镇和市,而人口达不到以上标准的予以撤消。 1984年设镇标准:(1)县政府所在地;(2)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3)工矿旅游区和边境口岸的标准放宽。另外在设镇标准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标准始终较汉族地区为宽。 1986年的设市标准:根据1986年4月的新规定,非农业人口在6万以上和年国民生产总值在2亿元以上的镇可设置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1986:91-95)。 值得注意的是:1963年规定建制镇所属的农业人口不计入“镇人口”;1982年规定镇区内的农业人口计入“镇人口”;而1984年以后,不少地区实行“镇管村”体制,镇辖区扩大或乡改设镇后所属各村的人口都计入“镇人口”。因而,在运用不同时期的“镇人口”数字时要注意其不同内涵 。例如,1982年至1984年,全国镇人口增加了7246万人,其中新设镇人口约占91%。而原有镇人口的增长中,76%是迁移和辖区变动所造成的。无论是新设镇还是原有镇,政府统计中“镇人口”迅速增加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辖区变动即统计口径和设镇标准的改变。 在实际审批中,人口稠密地区和人口稀少地区设镇的审批严格程度是不同的,沿海的许多“镇”人口多、规模大,但不获批准为“市”,西部的大村庄有时可审批设镇。 表. 中国历年市、镇、乡村人口数 年代 城乡总人口 其中: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人口数(万) % 合计% 市% 镇% % 1949 54167 100.0 10.6 - - 89.4 1950 55196 100.0 11.2 - - 88.8 1953 58796 100.0 13.3 7.6 5.7 86.7 1955 61465 100.0 13.5 9.6 3.9 86.5 1960 66207 100.0 19.7 - - 80.3 1965 72538 100.0 18.0 12.8 5.2 82.0 1970 82992 100.0 17.4 11.9 5.5 82.6 1975 92420 100.0 17.3 12.0 5.3 82.7 1980 98705 100.0 19.4 13.6 5.8 80.6 1984 103475 100.0 31.9 18.9 13.0 68.1 1985 105044 100.0 36.6 19.9 16.7 63.4 1985* 105851 100.0 23.7 - - 76.3 1990* 114333 100.0 26.4 - - 73.6 1995* 121121 100.0 29.0 - - 71.0 2000* 126743 100.0 36.2 - - 63.8 2000** 124261 100.0 36.9 23.5 13.4 63.1 2001* 127627 100.0 37.7 - - 62.3 2002* 128453 100.0 39.1 - - 60.9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编,1988:97,101; 2001:91。 2.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编,1986:845;2003:69。 * 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统计排除城镇行政区划内的农村人口,所以比例较低(国家统计局,2001:91)。 ** 人口普查数据。 4.不同历史时期,中央政府有不同的城市发展政策 (1)在50年代初期,由于战争期间许多城市居民下乡“避乱”,政府号召人们回城,恢复正常的城市经济。中国各地城市人口规模得到恢复,在此期间逐步建立起“户籍制度”。 (2)在“大跃进”时期,政府加快了工业化步伐,2000万人进城参加工业生产和建设事业,加快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3)“大跃进”之后,全国进入经济困难时期,2000万人回乡。政府通过户籍制度严格控制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限制城市人口增长。 (4)80年代初期当承包制得到巩固之后,政府对小城镇的发展制订了一系列新政策: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会议上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方针;1984年调整建制镇标准,使我国建制镇数增加了一倍多,同年放宽了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同时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普遍制订镇的发展建设规划。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农转非”)依然控制得十分严格。 (5)90年代后,废除了粮票、外出证明等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外来流动人口,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城市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部分人已经购房、购车、兴办企业,已经成为城市常住居民。 (6)90年代一些人提出了小城镇“占地”、“污染”和缺乏规模效益的问题,主张发展大城市,限制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希望中央制订新的城市发展战略。 二.中国80年代小城镇发展与人口城市化 一.费孝通,1988,《小城镇四记》, 费孝通教授1983年发表“小城镇,大问题”,最早提出“小城镇”发展问题并把它提高到中国社会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研究其历史背景和当时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 (1)历史上小城镇是中国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连接点。使得农产品可以通过小城镇上的集市和贸易网络进入到城市消费市场,同时也把城市生产的各类消费品通过这个渠道进入农村。没有了小城镇和它的贸易网络,也就没有了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解放后实行了农产品的“统购统销”,供销社垄断了城乡之间的物资、消费品的交换,小城镇失去了贸易中介的作用,只剩下了行政方面的功能(基层政府机关的所在地),因而萧条下来。 (2)农村体制改革,家庭承包制的普遍实施使广大的农民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劳动时间,从而解放了大量在公社劳动体制下被掩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设法寻找新的就业机会。第一,当时大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开始,农民进城打工受到各种限制,城市管理机构在当时的就业、福利、住房、粮油供应体制下也无法承受大量进城的农民工,而处在城乡结合部的小城镇是当时惟一有可能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层次。第二,在实行家庭承包制的同时,政府也放开了对于农民剩余农产品自由出售的限制,这就使得小城镇的集市贸易活跃起来,第三,在农村所有制方面的放开,使得集体和个人的小型经济(首先是农产品加工、服务业、修理业,然后是制造业)得以发展起来并吸收农村的劳动力。 (3)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外的一个经济组织,在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这两个方面是在计划经济之外的,当时这些小企业设备简单、技术简陋、规模很小,但是管理体制松散、运行机制非常灵活,在原材料购买与产品销售两个方面都可以凭靠这种灵活性与国有企业竞争,所以当时的计划经济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都对乡镇企业提出批评,费先生的文章论证了乡镇企业出现的原因和它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商品流动和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客观上支持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后来的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占到30%以上,在出口商品总额和国家税收总额中都占到一半以上,被邓小平同志称为“异军突起”。对于小城镇的研究与支持,是社会学家利用自己的知识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江苏省小城镇课题组,1987,《小城镇区域分析》 在费孝通教授指导下,1985年江苏省对7个县190个小城镇进行统计调查。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和分析了在农村体制改革后,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最初阶段的特征。当时系统地调查了这些小城镇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等。按照费先生提出的“类型、层次、兴衰、布局、发展”十字框架来设计和实施调查。 “离土不离乡”就是当时总结出来的一些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的特征之一。“城镇社区人口”是从社会学角度而不是行政统计角度而提出的一个帮组我们分析城镇居民和他们经济活动、生活方式的概念。 三.马戎,1990,“小城镇的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 主要内容:(1)小城镇的定义,介绍了建国以来政府设立“建制镇”的标准及其改变;(2)从统计的角度介绍了建国以来小城镇数目和人口的变迁,并讨论了造成变化的原因;(3)从“社区”的角度分析了县镇、其他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乡镇)这几类基层社区的差别;(4)分析了“镇人口”的行业、职业结构特征和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的转移;(5)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因素;(6)小城镇发展对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影响。 三.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 思考题: 1. 流动人口对迁出地、迁入地和迁移者自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 都有哪些社会、经济、文化原因导致流动人口增加?(对家乡之外社会的好奇?“外边的世界真奇妙”:对高收入机会的追求?追求另一种文化和消费模式的生活) 3.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预期的思想和信息来源是什么?(他人口述,电视节目、电影等) 4. 流动之后,预期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对流动人口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对城市居民和管理部门的反感,出现的失范行为甚至犯罪行为) 5. 流动人口会采取什么行为和策略来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自学、进修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改善和提高自己的信息渠道、社会网络和组织化程度,建立流动人口自身的支撑体系甚至相对独立的小社区如“浙江村”); 6. 流动人口对城镇管理带来的影响?(对交通、住房、能源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压力,对医疗、教育、娱乐设施的压力,对疾病防治、计划生育、控制犯罪等工作带来的难度); 7. 流动人口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部分流动人口转变为常住人口;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新的社会分层结构和行业结构;由于流动人口在年龄、教育、职业、所有制等方面的“选择性”,改变了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教育结构、职业结构和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结构,促进一些需要年轻廉价劳力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一部分企业的竞争力); 一.在对“流动人口”研究中,社会学家们一般注重的专题: 1. 规模及其变化; 2. 流向(流出地和流入地两者之间在各个方面的比较); 3. 速度(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停留地居住或停留的时间); 4. 流动人口的人口结构特征(与流出地、流入地人口之间的比较); 5. 流动人口对流出地、流入地社会/经济(结构、规模、发展速度)的影响; 6. 流动人口跨地域流动的自发程度(自发、有组织、政府安排等); 7. 人口流动的形式(个人、家庭、集体); 8. 流动对流动者自身带来的影响与变化(职业、教育、收入、生活方式等); 9. 流动人口对社会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产业结构、城市化); 10、 政府对流动人口的基本政策和管理办法; 11、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区的居住格局和组织形式(是否形成稳定的移民社区、移民网络); 12、 造成人口流动的社会、经济、文化、宗教、政治、制度原因; 13、 流动人口向常住人口转化的可能性; 14、 当代中国人口流动现象与历史、国外的人口流动现象的比较。 二.邹兰春,1996,《北京的流动人口》, 1. 造成巨大流动人口的原因: (1)4.4亿农村劳动力,其中1.2-1.3亿为剩余劳动力, (2)大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建筑业、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城市高中、大学毕业生不愿意进入这些劳动密集型、非国有经济所有制的部门和领域; (3) 对外开放、旅行自由使得大城市中为外资企业服务、从事业务洽谈和旅游活动的流动人口增加; 2. 北京市人口增长状况:根据户籍统计,1994年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632人,加上统计部门登记的流动人口,达到803人。4个主要城区分别达到27771人和3.3万人。 3. 外地来京人员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于外地来京人员的租赁房屋、从事务工、经商、市场贸易、家庭服务、管理服务等活动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有10项具体规定。 其他城市如上海、厦门、深圳等制定了“兰印户口”等管理办法。 4. 1994年11月根据对168万人的调查,北京的外来人口被估计为329.5万人。其分布为:市区和近郊区占流动人口总数的82.7%,男性为63.4%,15-45岁组为81.8%,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为85.1%,在原籍为农业户口的占78.8%。原籍的分布为:河北占21.1%,浙江20.9%,河南12.9%。在京务工经商的比例为75%,居留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占63.3%。 5. 流动人口的积极作用:(1)促进信息交流,(2)活跃贸易市场,(3)提供廉价劳力,如建筑业93%是外地民工。 6. 流动人口带来的问题:(1)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2)增加食品供应负担(1994年政府财政补贴为53.6亿元),(3)治安恶化(1994年案件中,52.1%作案人员是外地人员),(4)计划生育难以落实,(5)部分外地人员的子女入学手教育受到影响。 三. 王春光,1995,《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 1.“浙江村”的出现、形成、运行、发展的社会条件(80年代初期为躲避市区的管理而形成,当时约有7-8万人); 2.“浙江村”居民的活动,介绍和分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经济活动、人际关系网络、社会组织的运行,从微观层次的观察来认识和理解人际互动和“社会重构”; 3.从以上分析来讨论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国的城市化; 为什么主要是温州人?“温州模式”的背景是:城市工业化水平低、难以吸收农村劳力,农村土地少,也难以维持剩余劳力;同时温州历史上有经商的传统。“温州模式”的特点是:“家庭经营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小城镇为依托,农村能人为骨干”(第64页)。 这本书提供了“浙江村”人员经济活动许多个案的详细描述,分析了“浙江村”人际关系的模式:亲属集团(户内、户际)、地缘集团、团伙帮派,朋友网络、业缘集团。认同层次:血缘、姻缘、朋友、地缘、契约。 四.项飙,2000,《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通过“浙江村”典型代表人物的生动的口述生活史,来帮助我们分析、理解这个特殊社区的形成与变迁历程。“既非自然村落,更非行政编制,它是指进京经商的浙江人自发形成的聚居区”(2000:5)。“这里的人们用的尽是‘土’办法、‘土’关系、‘土’观念”,他们为什么能在首都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立足并且发展呢”(2000:7)? 介绍了人口流动研究的几种模式:(1)“并存”模式:移民社区与网络的存在,传统社会要素与现代因素并存;(2)“依附”与“联结”模式: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关系,在另一个层面也是落后边缘地区与先进核心地区之间的“依附”关系;(3)“嵌入”模式:用以解释在行为规范层次上移民社区与本地人社区之间的关系;移民经济以“非现代”的手段在都市现代经济中生存而且保持活力,因为它扎根于自身的关系网络中以获取各种资源、降低成本与风险(2000:8-11)。 五.魏津生等主编,2002,《中国流动人口研究》(人民出版社) 1990年普查结果,迁移人口3413万人,其中32.4%属跨省迁移,改变职业者占43%。 1992年抽样调查,全国流动人口9491万人,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约为5000万人(p.11)。 移民性别比:123.14,(北京市为174)。16-59岁占82%,(北京91.4%)。 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大专0.2%,高中14.1%,初中50.8%,小学22.1%,文盲6.2%。 平均在外195天,保姆307天,建筑业297天,其他雇工236天,小商贩225天, 修理业207天(民工返乡过春节是“春运”紧张的主要原因)。 在流入地居住时间:北京(5年以上10.5%,3-5年9%,1-3年21.7%,0.5-1年22.5%) 上海(5年以上6.6%,3-5年6%,1-3年16.2%,0.5-1年20.1%)。 迁出地:中部地区,其次西部;迁入地:沿海大都市,其次东部经济开发区。 2000年普查结果,1.53亿人口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其中1.34亿人在暂住地居住半年以上, 有6901万人属“全户外出”。 第十一讲 老龄问题与代际差异 一、老龄化问题 1. 老龄人口的定义 根据联合国1956年开始采用的标准,“老年人口”的定义是65岁以上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1982年联合国曾采用“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来衡量人口老化,但是“西方发达国家自50年代至今一直普遍采用65岁作为老年人口的起点”。 在老龄人口中,还可进一步进行分组:“低龄老人”(65-74岁)和“高龄老人”(75岁以上)。当一个社会中的高龄老人比例大时,在对老人的医疗、看护等方面付出的费用会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极大负担。 年龄中位数:是将总人口按年龄排列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部分的年龄,是度量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指标之一。 总人口数/2 —中位数所在组之前的各组人口累计数╳组距 年龄中位数= 年龄中位数组下限值+———————————————————————, 中位数所在组人口数 2.人口类型 1956年联合国报告的定义:64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低于4%,为“年轻型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为4%-7%之间,为“成年型人口”,超过7%为“老年型人口”。1971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出版的《人口学方法与资料》认为65岁以上比例在5%以下为“年轻型人口”, 5-10%之间为“成年型人口”,10%以上为“老年型人口”(邬沧萍,1999:129-130,133)。国内学者通常采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分类标准(佟新,2002:199)。 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常用指标值(%) 年龄构成类型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0-14岁人口 40%以上 30-40% 30%以下 65岁以上人口 4%(5%)以下 4-7%(5-10%) 7%(10%)以上 老少比 15%以下 15-30% 30%以上 年龄中位数 20岁以下 20-30岁 30岁以上 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出版的《人口学方法与资料》(邬沧萍,1999:139)。(括号内,佟新,2002:188) 0-14岁人口数 + 65岁及以上人口数 抚养系数= —————————————————— ╳ 100%; 15-64岁人口数 “1970年前后,日本的抚养系数曾经为45%,是世界上抚养负担最低的国家,它对资本形成和劳动力供给起到了有利的作用”(佟新,2002:191)。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计算结果,中国人口抚养系数为42.9%。 0-14岁人口数 + 65岁及以上人口数 抚养比= —————————————————— ╳ 100%; 总人口数 2002年中国人口抚养比为41.74,少年儿童抚养比30.17,老年人口抚养比11.57,但各地区差异明显。 2002年全国各地区人口抚养比 地区 总抚养比 少年儿童抚养比 老年人口抚养比 北京 28.56 14.70 13.86 天津 33.87 19.49 14.38 上海 31.85 14.13 17.72 吉林 29.80 21.12 8.68 黑龙江 30.47 22.18 8.30 辽宁 31.22 20.60 10.63 贵州 51.29 40.90 10.39 广东 49.15 37.61 11.54 海南 49.99 38.62 11.37 宁夏 45.95 39.00 6.95 内蒙古 36.27 26.56 9.72 新疆 44.73 35.88 8.85 西藏 46.38 37.03 9.36 全国 41.74 30.17 11.57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03:66) 3.人口类型演变 中国人口类型的演变: (1)1953-1964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4.4%下降到3.6%,“年轻化”阶段; (2)1964-1980年,老年人口比例达到4.5%,进入“成年化”阶段; (3)1980-2000年,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7%,进入“老年化”阶段; (4)2000年以后,老年人口比例会持续上升,“老年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中国人口的年龄构成 指标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50预计 0-14岁 36.3 40.7 33.6 27.7 22.9 16.0 65岁以上 4.4 3.6 4.9 5.6 7.0 27.4 老少比例 12.2 8.8 14.6 20.2 30.6 127.5 年龄中位数 22.7 20.2 22.9 25.3 27.4 佟新,2002:190。 各国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国家 1950 1985 2000 2020 世界 5.1% - 6.8 8.8 发达国家 7.6% - 13.5 16.8 欠发达国家 3.8% - 5.1 7.1 法国 11.4% 13.0% 15.3 19.1 英国 10.7% 15.1% 15.4 18.7 瑞典 10.3% 17.9% 17.6 22.8 美国 8.1% 11.9% 12.8 17.3 日本 4.9% 10.3% 16.9 25.2 德国 9.4% 14.7% 16.8 22.3 中国 4.4% 4.9% 7.0 - 佟新,2002:201。 4.中国可能面临的老龄化局面 中国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会持续增加,从2000年的7%增至2050年的27.4%。 1998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7.9亿,2020年达9.2亿,在近15年中国面对的主要是劳动力过剩而不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劳动力素质,仍需要仔细分析)。2020-2050年,将面临劳动力减少的局面。 劳动力内部,存在一个年龄组结构和“内部老龄化”的问题: (1)青年组:15-29岁;(2)中年组:30-44岁;(3)年长组:45-59岁。 1990年中国劳动力青年组比重为49%,2000年降为38%,2025年可能降为30%; 1990年年长组比重为19%,2000年升为24%,2020年可能升至35%,2040年为37%。 5.老龄化所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1)社会总抚养比上升,劳动年龄人口个人承担的各种经济负担(给国家交税、交纳养老保险金)加重,社会义务(当兵、捐助)加重。从整体社会和经济而言,这样国家不得不加强社会公益事业的开支,企业会增加养老金、社会保险金开支,增加生产成本,减少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这些方面都容易带来经济衰退(1980年中国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福利费占国民收入的1.4%,1993年上升为3.7%,2030年可能会超过10%)(邬沧萍,1999:328)。日本近20年经济增长缓慢,与人口老龄化有一定关系; (2)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社会劳动力资源短缺,被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是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但是同时仍然不得不大量输入外部劳动力;外部劳动力如果长期居留,可能会带来文化、宗教、民族冲突,甚至改变社会的人口、民族和政治生态。 (3)老龄化会改变社会的整体消费模式,消费业-服务业-娱乐业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医院、养老院、疗养院等机构和医生、护士、老年护理行业会成为社会中的重要部分;在法国,老年人总消费力占社会市场份额的20%,“老年市场”的开发。 (4)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年长劳动力的知识结构陈旧、更新困难,但是同时工资福利较高,会影响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成本,不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和发展生产;同时可能出现企业劳动力内部“新老代际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老职工“下岗”) (5)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储蓄率的影响:西方学者认为会降低储蓄率,但从日本社会的实际情况看,老龄化伴随着的是储蓄率的上升。年轻人看到了人口老龄化的前景(晚年时子女所能向老人提供的资源在下降),从年轻时开始就积极储蓄。“养儿防老”变成“存钱防老”。 (6)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的挑战: 西欧国家养老福利计划在2030年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佟新,2002:203)。美国1981年65岁以上老人占11%,政府预算退休金1500亿,占财政预算25%;1990年政府支出的社会保险退休金2000亿,2000年政府支出的退休金约占政府预算的40%,预计2025年将高达63%。90年代美国平均每4.5个在职职工支付1个退休人员的养老金,2030年将由1.7个在职职工支付1个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中国1999年有3000多万离退休人员,约占老年人口的25%(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约占50%)。1985-1996年期间,中国离退休人员年增长速度为7%,比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增长率高3.5%,同期退休金年平均增长17%(邬沧萍,1999:339-340)。 (7)老龄化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 美国1986年65岁以上老人的平均个人医疗保健服务费用4200美元,65岁以下的平均费用为1000美元。中国某单位的调查表明,1991年退休人员占全部职工的5.6%,其医疗费用占全部职工医疗费用支出的51.1%,1995年退休人员占全部职工的15%,其医疗费用支出占全部医疗费用支出的70.2%,已经无法维持(邬沧萍,1999:339-346)。 (8)老年人的相对贫困化: 在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体制改革不断的社会,产业更新很快,工资增长速度快,新兴产业的工资起点高,这些因素都造成已退休人员的收入相对下降,加之物价上升、服务业收费增加,很容易出现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内降低和“相对贫困化”。美国退休人员的个人收入一般是在职人员的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银行储蓄利率如果高一些,股票市场形势好,可能减少这方面的影响,因为老年人可以通过储蓄或股票、债券得到部分收入。 (9)老龄化对老人自身的影响: 丧偶的单身老人增加(特别是女性,中国2002年男性平均出生预期寿命69岁,女性73岁,女性平均比男性寿命多4年),活到85-90岁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比60-70岁的老人明显要低,需要专门护理人员。老人的心理咨询、心理医疗特别重要。 “健康老龄化”观念,寿命的延长加上寿命的质量。“健康”定义:“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WHO)。 (10)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监督子女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社会对孤寡老人的救助, 中国已经制订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特别是老人中的分化,其中部分教育程度低、在职时属低工资、退休金少、没有积蓄、没有子女的老人可能成为最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 (11)人口老龄化可能重塑社会文化、社会秩序和代际关系:老人的保守心理对投票选举的影响,老人和年轻人在社会伦理(婚姻、性关系、家庭责任、宗教、节俭,……)方面的差别所造成的代沟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参见佟新2002年第206页有一个“现代化对老年人口社会地位的影响”的关系示意图。 (12)关于“安乐死”的讨论: 1994年,全国人大上由著名医学专家提出关于在法律监督下实行有条件的“安乐死”: 失去自理生活能力的老人,不能行走、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经过一年以上,经医院检查不能恢复,患者极痛苦;晚期癌症病人,已广泛转移,经长期治疗不能缓解,症状严重,尤其疼痛难忍,必须长期应用杜冷丁等麻醉剂镇痛药维持,且全身消耗严重;完全丧失意识的植物人,经一年以上治疗,确实不能恢复,且需要专人护理,给家属和国家造成负担;以上情况,由本人书面提出要求(植物人经家属讨论全体同意),经家属同意,在当地公证处公证,应允许医院执行安乐死(邬沧萍,1999:308)。这是中国第一次有关“安乐死”的立法努力。 人口社会学第十二讲:民族群体 一个社会的人口构成中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分类是种族、族群(民族)分类,种族和族群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根据人类起源的多元性,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各自演变而成的,由于其间还经历了与人口迁移密切相联系的不同群体之间的通婚混血,使得世界各地的种族、族群状况变得非常复杂。也正因为如此,种族和族群问题成为各国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族和族群冲突成为许多国家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在现在出版的西方社会学教科书中,种族与族群关系(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人口社会学在考察社会人口现象时,也必须对人口的种族、族群(民族)构成给予必要的关注。 世界总人口2002年为62亿。根据本国的观念和定义,各国人口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人口群体:如性别、年龄、宗教、血缘(家族)、地源(同乡)群体等。种族和民族无疑是重要的群体划分。而各国的具体划分,取决于各国政府、学术界对于“种族”、“民族”、“族群”的定义。 一.“民族”的定义 “民族”一词在我国日常语言中,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专用 词汇 英语3500词汇语境记忆pets3考试词汇二年级反义词和近义词初中词汇词汇大全考研英语二高频词汇表 ,但是应当如何定义“民族”,特别是考虑到汉语与英语词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应当说,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一)斯大林的“民族”定义。 “四个特征”:“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1913:294)。 问题:这4个定义用来作为民族的划分标准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国情? (1) 斯大林把“民族”区别于“种族”和“部落”,强调“民族不是普通的历史范畴,而是一定时代即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历史范畴”(斯大林,1913:300)。 (2) 他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逻辑和概念体系,其核心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来定义各个历史阶段的“民族”含义与性质。 (3) 斯大林坚持,要成为或被“定义”为一个“民族”,这4条标准缺一不可,“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是一个民族”。 他把“北美利坚人”算为一个“民族”,称“英吉利人、北美利坚人和爱尔兰人……是三个不同的民族”,不承认犹太人是一个民族,因为犹太人“在经济上彼此隔离,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操着不同的语言”,同时“波罗的海沿岸边区的日耳曼人和拉脱维亚人”也不是民族(斯大林,1913:294-295)。基于同一理由,他坚持说中国的回族因为没有独立的语言,不能算是民族,而只能算是一种宗教集团。 (二)我国学者的观点: 自本世纪初开始在汉语中使用“民族”这样的专用词,但对其确切的定义始终没有统一的看法。人类的起源从地理分布上说是多元的,这已经由各国考古学的大量发现所证明。中国这块土地上也发现了多处原始人类的遗迹。当各地区各族群之间的相互接触不断增加时,他们十分自然地会分析自己所属族群与其他族群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差别,考虑个人和自己所属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以便在不同的场景中把本族群与其他族群相互区分。正是出于这种客观需要,在不同的地区和具体人群中,出现了各地的“群体称谓”与相应的族群观念,并各自用自己的语言和专用词汇来加以表述。 这个世界的人群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客观差异(在体质、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形式等等方面),可以把这些差异看作是一个多维度(每个方面作为一个维度)的“连续统”(continuum),每个维度从一端的没有差别到另一段的巨大差异,中间有无数的过渡阶段,“量变”逐渐累积而出现“质变”。当我们在对这些人群用“族群”概念在这条“连续统”上进行划界时,多少有点像是在这条“连续统”上寻找和确定“质变”的点。而不论是历史上自然的俗成过程或是今天政府、学者开展的“识别”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人为的、主观的成分,也必然会受到当时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今天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岛屿各族群的划分,也受到当时殖民主义国家人类学者观念的影响。所以,人为确定的族群界限与真实的“质变”点很可能不相吻合甚至有一定距离。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因素是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总会有距离,只能认识到“相对真理”;另一个因素是客观事物自身也在不断变化之中,“质变”的内涵和在“连续统”上的位置不断在变化,所以人们的认识难以统一,也难免滞后。 民族划分和族群名称一旦形成和确立,即会产生一定的固定形象(image)和符号象征(symbol)意义,成为人们相互认同和进行社会动员的工具。即使是各族群之间在体质、文化(语言、宗教等)、经济活动、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别逐步消失之后,“民族”的象征性意义仍有可能借助其他工具(古代传说、圣迹、英雄人物等)来得到维系,甚至“再创造”。 今天使用的“民族”一词,不是一个相对比较单纯的、自然科学的生物或物理概念,而是内涵十分复杂的具有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含义且具有地方性色彩的“复合型”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当涉及到某一个具体族群时,还可能带有在人为“识别”过程中留下的某种历史“烙印”。 在目前的具体应用方面,我们也许可以考虑在用语上进行一些调整,如采用国内一些研究者的观点,把“中华民族”译成英文的“Chinese nation”(宁骚,1995:13-14;翟胜德,1999:69),使“民族”与“nation”对应起来;同时把“少数民族”改称为“少数族群”(ethnic minorities),从而把这些侧重文化和血缘意义的“族群”与英文中的“ethnic groups”对应起来,而对56个原来称为“民族”的群体称为“族”(如汉族、蒙古族,而不再称“汉民族”、“蒙古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的56个族群”。这与中国几千年来族群关系史中产生的传统的族群观(如把各族群称为汉人、蒙古人、藏人等,一方面强调的是他们之间存在文化传统上的差异,同时也强调几千年来相互之间形成的密切联系)相一致,而用西方的“民族”(nation)、“民族-国家”和“民族(政治)独立”思想套用到中国社会中的各个族群,其实是很生硬的。此外,对于英文中的“state”,我们仍译为“国家”(马戎,2001:156)。 二.世界各国人口的民族构成 在目前世界上180多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当中,各国人口的种族与族群构成可以被大致划分为4类情况。 第一类:基本上由一个“民族”(族群)组成(亚洲:孟加拉、日本、朝鲜、部分阿拉伯国家);(欧洲:丹麦、挪威、德国、冰岛、爱尔兰、波兰、匈牙利、葡萄牙、意大利、希腊、斯洛文尼亚、亚美尼亚) 第二类:多民族,一个“民族”(族群)占明显多数(亚洲:中国96%,缅甸75%,越南87%,伊拉克73.5%,斯里兰卡73.4%,土耳其86.8%,柬埔寨87.5%,叙利亚86.5%);(非洲:埃及87%,阿尔及利亚83%);(欧洲:法国83%,罗马尼亚88.3%,俄罗斯81.5%,斯洛伐克84%,阿塞拜疆82.7%); 第三类:多民族,一个“民族”(族群)占半数左右(马来西亚:马来人43%,华人34%;阿富汗:普什图人52.9%;伊朗:波斯人66%;巴基斯坦:旁遮普人65.1%;老挝:老龙族60%);(非洲大多数国家); 第四类:多“民族”(族群),没有一个“民族”(族群)占主导(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前殖民地国家) 第五类:两三个大“民族”(族群)占主导的国家(欧洲::比利时、瑞士、西班牙、英国、乌克兰、格鲁吉亚、爱沙尼亚,部分非洲国家)。 第六类:土著、移民、移民的混血后裔(美洲、澳洲)(宁骚,1995《民族与国家》)。 问题:哪些因素造成各国人口中不同的“民族”(族群)构成? (1) 人类起源的多元性假设, (2) 人类发展、交往进程中的跨地区迁徙:民族大迁徙、殖民主义时期、战争难民潮、经济全球化(劳动力市场) 人类大迁徙: (1) 旧石期时代晚期:蒙古人种部落经白令海峡迁移到美洲,成为印第安人; 赤道人种部落经东南亚进入澳洲; 新石器时代:印欧人种向北欧、西欧、小亚细亚、南亚迁移; (2) 公元前几个世纪里,铁器出现,蒙古人种部落移到太平洋岛屿; 公元前450年后,哥特人从北欧进入现在的法国、英国、意大利、小亚细亚; 斯拉夫人从易北河、第聂伯河流域向西部、南部迁移; (3) 公元4-7世纪,中国北方民族进入中原,部分匈奴人西迁,进入欧洲;逼迫哥特人(日耳曼人)南下,灭亡罗马帝国, (4) 欧洲中世纪晚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宁骚,1995)。 (5) 二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和劳动力缺乏,造成北非和中东、土耳其大量移民进入西欧国家。 三.中国各族的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 中国官方正式承认的有56个民族(族群),从人口数量上来看,各自差异极为悬殊,有的达到11亿,有的仅有2千多人。这个56个“民族”的大格局,是上世纪50年代政府组织进行“民族识别”工作的结果。由于参与这一工作学者们的观点差异,也由于当地政府官员认识上的差异,各个省份的“民族识别”工作的力度与结果很不相同。有的只有400多人的小群体(如赫哲人)也被“识别”为一个独立的“民族”。 实际上,这56个群体并不处在同一个层面上。人口在12亿左右的汉族是在几千年不断吸收融合周边其他族群人口的过程中形成的,在体质特征、语言、习俗各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内部差异,严格说来,汉族应当被看作是一个“民族混合体”,而不应当算做是与其他55个民族处在同一水准上的群体。其他各大族群,如果仔细从历史发展和各种特征上分析,也都是不同程度的“混合体”。 1.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公布的各族人口 民族 1999 2000 民族 1999 2000 珞巴族 2322 2965 鄂温克族 26379 30505 高山族 2877 4461 怒 族 27190 28759 赫哲族 4254 4640 阿昌族 27718 33936 塔塔尔族 5064 4890 普米族 29721 33600 独龙族 5825 7426 塔吉克族 33223 41028 鄂伦春族 7004 8196 毛难族 72370 107166 门巴族 7498 8923 布朗族 82398 91882 保安族 11683 16505 撒拉族 87546 104503 裕固族 12293 13719 景颇族 119276 132143 俄罗斯族 13500 15609 达斡尔族 121463 132394 乌孜别克族 14763 12370 柯尔克孜族 143537 160823 德昂族 15461 17935 仫佬族 160648 207352 基诺族 18022 20899 锡伯族 172932 188824 京族 18749 22517 土族 192568 241198 羌族 198303 306072 朝鲜族 1923361 1923842 纳西族 277750 308839 瑶族 2137033 2637421 水族 347116 406902 侗族 2508624 2960293 佤族 351980 396610 布依族 2548294 2971460 东乡族 373669 513805 藏族 4593072 5416021 拉祜族 411545 453705 蒙古族 4802407 5813947 仡佬族 438192 579357 土家族 5725049 8028133 傈僳族 574589 634912 彝族 6578524 7762272 畲族 634700 709592 维吾尔族 7207024 8399393 黎族 1112498 1247814 苗族 7383622 8940116 傣族 1025402 1158989 回族 8612001 9816805 哈萨克族 1110758 1250458 满族 9846776 10682262 哈尼族 1254800 1439673 壮族 15555820 16178811 白族 1598052 1858063 汉族 1039187548 1137386112 其他未识别 734438 外国人入籍 941 1990年少数族群人口总数为905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01%; 2000年少数族群人口总数为10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 2.各族人口的地理分布图(1982年) 国家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民族人口地理分布图,显示了各主要族群的分布格局。我国主要的少数族群(除满族、回族外),基本上分布在北方、西北和西南的边疆地区。 少数民族占各省市自治区人口比例: 西藏(96.2%),新疆(62.4%),青海( 42.1%), 广西(39.2%),云南(33.4%), 宁夏(33.3%),贵州(32.4%),内蒙古(19.4%),海南(17.0%),辽宁(15.6%), 吉林(10.2%),甘肃( 8.3%),湖南( 8.0%), 黑龙江(5.7%),四川(4.6%)。 四.中国各族之间在人口现象方面的差异 下面我们从人口学研究的几个主要专题来考察中国各族之间存在的差异。 1. 出生率: 总和生育率(1989年):汉族2.24,少数族群总体2.91,(张天路等,1996:328) 其中:哈萨克族(4.74),维吾尔族(4.65),藏族(3.80),布依族(3.53),黎族(3.50), 朝鲜族(1.56),满族(1.85),蒙古族(2.24),土家族(2.54),傣族(2.68)。 2. 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1989年):汉族(24.4‰,男22.5‰,女26.4‰,预期寿命70.5岁); 藏族(80.1‰,男86.7‰,女73.3‰,预期寿命61.7岁); 哈尼族(108.4‰,男108.0‰,女108.8‰,预期寿命57.9岁); 维吾尔族(75.8‰,男82.6‰,女68.7‰,预期寿命63.4岁); 傣族(70.3‰,男78.4‰,女67.4‰,预期寿命64.8岁); 朝鲜族(19.4‰,男19.4‰,女19.3‰,预期寿命67.6岁); 满族(14.8‰,男15.0‰,女14.5‰,预期寿命72.0岁)。(张天路等,1996:336) 问题:为什么中国各族之间在生育率、死亡率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 3.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会直接导致一个地区里各族群人口相互比例的改变,增加人口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压力,导致一种竞争关系,且往往与族群矛盾和文化冲突关系结合在一起。在研究民族关系时,要对人口迁移的数量、时间、移民的族群成分、移民的职业结构、移民的收入跟当地居民的差异等方面进行研究,这对当地民族关系的研究很有助益。尤其是当汉族迁入一个非汉族地区,或是向一个单一族群地区迁移别一族群人口时更是如此。 4. 城市化水平: 不同族群人口城乡比例的差别;汉族、满族、回族有较高的城市人口比例;西南山区少数民族有较高比例的农村人口; 问题:影响各族之间不同城市化水平的因素? 主要经济活动类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制造业、商业、渔业); 居住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西部山区、草原地区、高原地区,) 普遍教育水平(当地从事非农业劳动的能力,个体进入其他地区城市的可能性); 5. 婚姻类型与家庭模式:存在于各个民族中的各类婚姻制度: (1) 一夫一妻,最普遍的婚姻形式; (2) 一夫多妻(包括姐妹共夫)和一妻多夫(藏族);(马戎文章) 汉族过去有纳妾的传统;伊斯兰教民族传统的多妻制; (3) “走婚制-母系家庭”(纳西族), (4) 其他形式:“戴天头”(土族),对偶婚(拉祜族)。 问题:为什么在人类社会中会出现不同的婚姻制度?主要原因是什么? 6.居住格局:居住格局是社会交往客观条件的一部分。社会交往简单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如在学习场所、工作场所、娱乐场所、宗教场所、居住场所的交往,其中之一就是居住场所里各民族的居住格局。 60年代美国的种族关系一度很尖锐,黑人在很多城市发生了暴动。这种种族矛盾对美国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外交等都造成很大损害。所以美国政府动员一批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来研究美国种族与民族关系的现状,为政府出谋划策,以期使矛盾有所缓解。 当时对策之一是逐步为各民族创造平等的社会机会(入学、就业、晋级等),另外便是研究与调整民族居住格局。他们提出:假如有一个城市的总人口中,有40%的黑人居民与60%的白人居民(这种实际的人口比例可以从美国各城市的人口统计上查找),同时城区有100个选举区或街区(blocks)。在理论上可以假定:如果白人与黑人的关系十分融洽,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他们在各个街区的人口分布都会形成与该城市总体人口比例大致相同的结构,即每街区基本上由2/5的黑人与3/5的白人组成,且分布均匀。但如果黑人与白人关系十分恶化,情形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黑人会集中到40%的街区中,而另外60%的街区是纯一色的白人居民。因此,在计算上,在两种极端间会形成一条人口比例的数值链,美国学者提出予以定量计算的“Index of Dissimilarity”(“分离指数”),通过各街区民族比例与总体民族比例的差别计算得出,指数的数值从0到1,表示这座城市如各街区的族群人口比例达到城市(地区)总体各族人口比例的话,有百分之多少的居民需要调整居住的街区。 所以“分离指数”直接反映了在居住方面种族、族群隔离的程度,并间接反映了该地区族群关系的状况。因此,为了调整实际的族群关系,可以采用各种行政规定和经济手段,按照理想状况的人口比例来调整社区实际的人口比例,调整居住格局。 五.族际通婚 婚姻是两个异性组成家庭的结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分析研究社会变迁的重要切入点。所以对于婚姻与家庭的研究,始终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作为个别事件,在两个彼此仇视的群体中,可能会出现一对男女恋爱通婚的现象,如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但是当族际通婚达到一定比例(如结婚总数的5%、10%),就应当视为衡量族群关系的重要指标。因为族际通婚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两个异性的关系,而且隐含着两个人所代表的族群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而且,当族际通婚达到一定规模和比例后,对于两个族群之间的整体关系,也会有重大影响。 问题:影响人们择偶与婚姻的因素很多,与一般的婚姻相比,族际通婚除了共性之外,还有什么特性? 1. 影响一般婚姻和族际通婚的因素(图1和图2)。 【与个人及对象 等级(政治地位) 政府有关政策 家庭所属群体特征 阶级(经济地位) 有关的因素】 籍贯(地缘网络) 个人的择偶决定 【与个人及对象 教育,职业 本人社会经济文化 财产,收入 特征有关的因素】 宗教,政治态度 图1. 影响同族通婚中个人择偶决定的诸因素 【历史因素】 政府对待族际 【族群特征】 民族关系历史 通婚的政策 文化:语言、宗教、风俗习惯 经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发展水平 族群界限清晰度 民族交往深度广度 族群对待 政治: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形式 民族平等程度 民族关系和谐程度 通婚态度 【两族共处】 民族居住格局 民族关系法律 【个人特征】 本人及对方的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与所属族群特征之间差异 个人对族际通婚的决定 图2. 影响族际通婚中个人择偶决定的诸因素 从总体来看,1990年我国的“族际通婚家庭”(民族混合户)在所有家庭户中的比例为2.7%,同年少数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为8.1%。与之相比,前苏联1970年“异族通婚家庭”的比率为13.5%,非俄罗斯民族人口为46.6%;美国1980年不同种族通婚夫妇占所有已婚夫妇总数的1.3%,在美国总人口中“非白人”占15.4%(马戎,1997a:128;1997b:382)。如果我们使用“相对通婚率”(族际通婚户在所有户中比例除以少数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1990年中国的这一比率为0.333,1970年前苏联为0.290,1980年美国为0.084。由于可供利用数据的限制,这些数据来自不同的年代,在比较时会有误差,但我们可以大致地说,中国各民族之间通婚的整体程度,高于前苏联,更是远远高于美国。这多少说明中国的民族关系比前苏联的民族关系和美国的种族关系要紧密得多。 �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88年我国“市镇人口”为5亿6千万,占全国人口的51.3%。这个百分比是无法用来代表我国城镇化实际水平的。 1 47
本文档为【社会学讲义、笔记讲义、笔记人口社会学讲义提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66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78KB
软件:Word
页数:53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07
浏览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