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新课标推荐小学古典诗词70首翻译赏析

[生活]新课标推荐小学古典诗词70首翻译赏析

举报
开通vip

[生活]新课标推荐小学古典诗词70首翻译赏析[生活]新课标推荐小学古典诗词70首翻译赏析 42,《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25 43,示儿——陆游 ................. 25 新课标推荐小学古典诗词70首44,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26 45,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26 46,题临安邸——林升 .......... 27 翻译赏析 47,乡村四月——南宋 〃翁卷28 目 录 48,石灰吟——于谦 .............. 28 4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29 5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30 1,江南...

[生活]新课标推荐小学古典诗词70首翻译赏析
[生活]新课标推荐小学古典诗词70首翻译赏析 42,《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25 43,示儿——陆游 ................. 25 新课标推荐小学古典诗词70首44,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26 45,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26 46,题临安邸——林升 .......... 27 翻译赏析 47,乡村四月——南宋 〃翁卷28 目 录 48,石灰吟——于谦 .............. 28 4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29 5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30 1,江南——《汉乐府》 .......... 1 5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312,敕勒歌——北朝乐府 .......... 2 52.题西林壁——苏轼............. 31 3,咏鹅——骆宾王 ................. 3 53.望庐山瀑布——李白 ......... 32 4,《风》——李峤 ................... 3 54.望天门山——李白............. 32 5,咏柳——贺知章 ................. 4 55.夏日绝句——李清照 ......... 33 6.早发白帝城——李白 ............. 5 56.小池——杨万里 ................ 33 7.别董大——高适 .................... 5 57.寻隐者不遇——贾岛 ......... 34 8.泊船瓜洲——王安石 ............. 6 58.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34 9.塞下曲——卢纶 .................... 6 5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35 10.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 7 60.乐游原——李商隐............. 35 11.出塞——王昌龄.................. 7 6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35 12.春日——朱熹 ..................... 8 62.游园不值——叶绍翁 ......... 36 13.春晓——孟浩然.................. 8 63.游子吟——孟郊 ................ 36 14春夜喜雨——杜甫 .............. 9 64.元日——王安石 ................ 37 15,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杜甫9 65.渔歌子——张志和............. 3716.登鹳雀楼——王之涣......... 10 66.赠汪伦——李白 ................ 38 17.望洞庭——刘禹锡 .............11 67.竹石——郑燮.................... 38 18枫桥夜泊——张继 ............ 12 68.望湖楼醉书其一——苏轼 .. 39 19.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2 69.,所见——【清】 袁 枚 .. 39 20.古朗月行,节选,——李白13 70,村居——【清】 高 鼎 ... 40 21.惠崇《春江晓景》——苏轼13 71,已亥杂诗——龚自珍 ....... 40 22.忆江南——白居易 ............ 13 23.江南春——杜牧................ 14 24江雪——柳宗元 ................ 14 25.静夜思——李白................ 15 26.绝句——杜甫 ................... 16 27.绝句——杜甫 ................... 16 28.浪淘沙——刘禹锡 ............ 16 29.凉州词——王翰................ 17 30.凉州词——王之涣 ............ 17 3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18 32.鹿柴——王维 ................... 19 33.池上——[唐] 白居易 ........ 19 34,小儿垂钓——【唐】 胡令能20 35.悯农——李绅 ................... 20 36,悯农——李绅 ................. 21 37.墨梅——王冕 ................... 21 38.山行——杜牧 ................... 22 39.清明——杜牧 ................... 22 1,江南——《汉乐府》40,蜂——[唐]罗隐............... 23 41,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23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 戏莲叶间。 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 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 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臸 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变得轻松起来。 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为乐府诗。 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古诗今译】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 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2,敕勒歌——北朝乐府 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牛羊。 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注释]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2,阴北边。 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3,穹庐: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4,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苍:青色。 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简析]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天空如毡臸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 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鹅、鹅?。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高歌。 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两个动词生动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了鹅游水嬉戏的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活的壮丽图景。 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很好 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 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 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3,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红掌拨清波。 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注释]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 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4,《风》——李峤 的诗。2.项:颈的后部。3.掌:诗中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指鹅的脚掌。 尺浪,入竹万竿斜。 [简析]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作者】: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动活泼。 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臸策甲科。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台侍郎,知政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 剌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卢州。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五卷。 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 【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历‚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 【赏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浪,入竹万竿斜?, ‚一过?‚一入?,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综观本诗,诗人通过抓住‚叶?‚花? 此诗为唐代李峤所作。李峤以‚风?‚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 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为题的组诗共有3首,此为其中一首。 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种种形力,让人真切地感受风之魅力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与威力。 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 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5,咏柳——贺知章 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2,妆: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装饰,打扮。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简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 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全诗写景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步。 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 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7.别董大——高适 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无限创造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6.早发白帝城——李白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 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简析]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 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句。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 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 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 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 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诗人愉悦的心情。‚朝辞白帝彩云间?, 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 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 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 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千里江陵一日 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 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 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 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 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的心情。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 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 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 赏识的音乐家。后两句‚莫愁前路无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 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 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 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 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家园的心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 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 奋斗、去拼搏。 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 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 8.泊船瓜洲——王安石 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9.塞下曲——卢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注释]1.泊:停船靠岸。2.瓜洲:在 骑逐,大雪满弓刀。 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3.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 军歌。,,月黑:没有月光。,,单镇江市。4.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 于,chán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山。5.数重:几层。6.绿:吹绿了。 入侵者的最高统帅。,,遁:逃走。7.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将:率领。,,轻骑:轻装快速[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 的骑兵。,,逐:追赶。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 [简析]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感情。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 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 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 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 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 迈。 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 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 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 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 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 丹等族的入侵者。 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 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 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 ‚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 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 勇的精神。 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 复吟诵。 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 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11.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 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注释]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 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2,秦时明月汉10.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3,但使:只要。 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 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5.胡马:指[注释]1,老大:年老。2,徒:徒 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6,阴山:在今 然。 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今译]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 匈奴的南侵。 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 [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 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没有用。 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赏析]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 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 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 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作 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 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 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 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 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 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 是很明显的。 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 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 感。 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 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 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从字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 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 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12.春日——朱熹 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注释]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2.寻芳:游春,踏青。3.泗水:河名, 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在山东省。4.等闲:平常、轻易。‚等 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5.东风: 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春风。 诗。[简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 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 13.春晓——孟浩然 像是这样。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 雨声,花落知多少。 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 [注释]1,春晓:春天的早晨。2,晓: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 天亮。3,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 4,闻:听。5,闻啼鸟:听见鸟叫。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 [简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 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简析]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四面八方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夜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上。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调。 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 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14春夜喜雨——杜甫 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入夜,润物细无声。 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湿处,花重锦官城。 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注释]1.乃:就。2.发生:催发植物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生长。3.潜:暗暗地,悄悄地。4.润 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5.径:15,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乡下的小路。6.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杜甫 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7.锦官城:成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都的别称。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注释】?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现了姹紫嫣红的桃花,他就来了一句 ?独步:独自散步。‚可爱深红爱浅红?。 此句用了两个 ?塔:墓地。?一簇:一丛,无主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眼前花--没有主人。• 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 诗的开头就是眼前实写,黄师墓前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这就有一条江,江水奔流不息向东而去。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他揭示了江畔,交待了地点。浴于和煦不仅写出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景象,为的春风之中,诗人在微微的春风因困画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且透过诗而懒怠情绪出现,就想‚倚?着、躺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着。可是这时,诗人眼前一亮,一簇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态,他已经簇桃花呈现在眼前,江边盛开着颜色思考到了另一个方面,如果没有战乱,深浅不同的无主桃花,是喜欢深红色长期生活在春意盎然那便是他要寻的的,还喜欢浅红色呢,倒是让诗人有 花。 这首诗表面上似乎漫不经心,率然些难以选择了。 诗画并存。四句诗构成一幅画面:而成,其实同样是精心巧构而得,表有塔、有江、有花、有人,画面的位现出诗人在明媚春光中难得有的‚癫 狂?举止及形态,轻松自然,没有斧臵也是十分清晰,江在塔前,水向东 流,人在花中,树在江边,花在树上,凿痕迹,是杜甫诗中的别调。本诗作画面的颜色清楚明白,石塔、清水、于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定居桃花深红、浅红各不相同,桃花争妍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斗艳,画面还有动感,流水、风动。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情,溢于言诗人将动态与静态融为一体,虚实相表。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此诗交,给人以立体美的的感受。虽题为寻花,实为遣愁散闷,因而隐 藏着悲的情调。 情感描写。‚春光懒困倚微风‚。人 揭示自然现象。‚春光懒困倚微风们都喜欢春光,但这里诗人是不是有 ‚一句,符合人身体变化规律的,因点不那么认为,和煦的春风虽是舒服, 为人经过冬天,要适应春天就有一个但却使人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诗 过程,春天阳光照在人身上,人就是人毕竟在踏春,在风和日丽,春光怡 懒洋洋的,就想倚什么地方,靠在什人,不觉困倦 ,且倚微风,以寄雅怀。 他以一‚倚?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么地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正二三 月桃花天,人们出门懒绵绵‚的道理。?光融合为一体,达到寓情于景,以景 黄师塔前江水东‚一句也应证了我国寄情的完美境界。诗从历经战乱之苦, 东低西高的道理,水向低处流。也希望能在春色宜之下‚倚?着这片 刻的宁静,使自己疲卷的身心休息一 下。可就在此时,诗人微闭的眼前出16.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 里目,更上一层楼。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 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 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17.望洞庭——刘禹锡 名。2,白日:太阳。3,依:依傍。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4,穷: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尽。 [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简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一体。 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的镜子用铜臸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君山。 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今译]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 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 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 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 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 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19.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读来饶有趣味。 [注释]1,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 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18枫桥夜泊——张继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 [注释]1.枫桥:桥名,在今苏州城外。称这一带为吴。3,平明:清晨。楚山: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3.江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枫:江边的枫树。4.渔火:渔船上的以称这一带为楚山。4,洛阳:今河南灯火。5.愁眠:船上的旅人怀着旅愁,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5,冰心:难以入睡。6.姑苏:即苏州。7.寒山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寺:在枫桥西一里,因唐初一个叫寒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山的诗僧在这里住过而得名。[解说]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 ,今译,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姑处的山峦。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钟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传达给他们。 [赏析]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赏析]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日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容楼?,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两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 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2,蒌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可以食用。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难忘的印象。 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 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20.古朗月行,节选,——李白[解说]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 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 台镜,飞在青云端。 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 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注释]瑶台:假说中神仙居住的地 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方。 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今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 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 夜空云彩中间。 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 多么真切啊, [解说]《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 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诗人用浪漫 22.忆江南——白居易 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 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美好的认识。诗人以‚白玉盘?和‚瑶 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注释]1.谙:熟悉。2.红胜火:颜色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鲜红胜过火焰。3.蓝:蓝草,一种植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第二句的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臸作青色的颜‚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料。 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四句[简析]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的记忆。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 怀念旧游的诗作。六十七岁那年,写 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21.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赞美、忆念之情。这是其中的第一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注释] 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 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 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落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 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 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 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 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 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 江南啊,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 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 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 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 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 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 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 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 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 指,突出佛寺之多。 可爱。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 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情。 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 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23.江南春——杜牧 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4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注释]1.啼:叫。2.山郭:靠山的城墙。3.酒旗: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4.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 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时建 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2,绝:绝迹。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简析]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4,径:小路。5,踪:踪迹。人踪灭,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 没有人的踪影。6,蓑笠(suōlì):蓑衣,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 斗笠。 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 [简析]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江南春》。 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 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 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诗的后两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的折射。 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神面貌。 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 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25.静夜思——李白 在太丰富了。这首五言绝句从‚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明月,低头思故乡。 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 [注释]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起的思念。2.疑:怀疑,以为。3.举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头:抬头。 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 [简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明思念家乡的感受。 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 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 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 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 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26.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 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燕子,沙暖睡鸳鸯。 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注释]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 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说迟日。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3,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 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水边。 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赏析,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 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美丽如画。前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两句对大好的春光作概括的描写,短 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短的十个字囊括了阳光、江山、春风、 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花草及其香味,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 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官去体会、感受、联想春天的美好。 后两句则集中笔墨写燕子和鸳鸯。燕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 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飞翔,衔泥 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筑巢,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 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律 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的字眼,使得这一幅明丽纷繁的画面 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 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 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 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也跃然纸上。 28.浪淘沙——刘禹锡 27.绝句——杜甫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1.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注释]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2.西岭:指岷山。3.千秋雪:终年不 名称。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化的积雪。4.泊:停靠。 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3,银[简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 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4,牵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 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 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 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有的说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弹 奏之意。从全诗风格来看,还是以催[今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 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饮为宜。 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 战几人回?,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解说]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 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 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这两句历来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 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 有的认为是略带悲凉之意,但从盛唐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 时期将士们的豪情及全诗的风格来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 看,似不宜有忧伤情绪的。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 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 30.凉州词——王之涣 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9.凉州词——王翰 [注释]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2,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3,孤城:[注释]1,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4,仞:古代2,卧:躺。 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5,羌[简析]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 笛:羌族的一种乐器。6,杨柳:指一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 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 赠别的风俗。7,度:越过。后两句是军营生活的色彩。 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举 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 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酒。‚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酿造成的 [简析]‚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美酒,‚夜光杯?,指一种光能照夜的 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白玉琢成的酒杯。此句以奇丽的彩笔 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 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色。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开 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 马上传来。琵琶是西域盛行的乐器,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 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诗人用来渲染西域色彩。‚马上催?的 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王之涣这首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三、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的广阔胸怀。 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者确有此意。 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 3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 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注释]1,晓:早晨。净慈寺:全名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在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2,四时: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其他时节。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得特别出色。 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 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苔上?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林的幽暗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清冷。按理说,要描写幽暗的境界应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回避光亮,诗人却偏偏写‚返景入深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林?。猛一看,这一抹微弱的斜晖似乎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丝光亮,其实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恰恰相反。当‚返景?的余晖透过斑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驳的树影照在青苔上时,那一小块光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亮与一大片幽暗所形成的强烈对比,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况且, 那‚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 32.鹿柴——王维 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 是更漫长的幽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 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深林,复照青苔上。 ,《酬张少府》,。《辋川集》中的作品,[注释]1.鹿柴:地名。柴,一作‚寨?。 大多着力描写自然景色的静美境界,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 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2.空:前人认为这些诗不谈禅机而深得禅 理,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绝。这反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3.但:只。 映了王维晚年对现实冷漠的消极思4.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 想,但这些诗‚诗中有画?的表现手[简析]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 法却具有不朽的美学价值。代表作《辋川集》中的一首。诗中描 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 33.池上——[唐] 白居易的幽静景色。 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 踪迹,浮萍一道开。的寂寥静谧。山之所以‚空?,是因为 杳无人迹。‚不见人?三字,将‚空?【注释】1、解:知道。2、浮萍:具体化。次句‚但闻人语响?,以局部池塘里的水草。 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古诗今译】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山中尽管无人,但不会无声。‚但闻?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船儿划过的痕迹。 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表面上看,【赏析】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 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 其实,一阵人语响过以后,空山又回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 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三、四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 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加粉饰,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由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的情景。‚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向他打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问,就因为看得见他。后两句中‚遥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跃然纸上了。 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 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至于他在‚招34,小儿垂钓——【唐】 胡令能 手?之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 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 ,诗人再没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 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招手 ?的原因之后,诗作也就戛然而 【注释】 1 蓬头:头发乱蓬蓬 止。这首诗勾画小儿垂钓的神情动态的 2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3 活灵活现,富有生趣,堪称佳作!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4 作者简介 胡令能 莆田隐者,唐莓:一种小草; 5 苔:苔藓植物; 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6 映:遮映 5 借问:向人打听; 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6 遥:远远地; 7 怕:害怕 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8 鱼惊: 鱼儿因受到惊吓而逃跑 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9 应:应答 作。《小儿垂钓》,选自《全唐诗》,写【诗文解释】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 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孩子正在学钓鱼, 侧身坐在青苔上绿 映身?,路人向他招手,想借问打听一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 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唯恐怕鱼 ,怕惊了鱼而不臵一词,,真是活灵活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 现、惟妙惟肖,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全诗赏析】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这 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首《小儿垂钓》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 芙蓉,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 35.悯农——李绅 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纯真、无限童趣。 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 [注释]1,悯:怜悯。2,锄禾:用在传神。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 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 [简析]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37.墨梅——王冕 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注释]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2.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臸度。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简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效果。 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 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36,悯农——李绅 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闲田,农夫犹饿死。 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 [注释]1,悯:怜悯。2,粟:,sù,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 [简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受的残酷剥削。 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之同姓,故说‚我家?。三、四两句盛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垦,没有一处田地闲臵着。此句与前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 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 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 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的品格。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 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38.山行——杜牧 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 [注释]1.山行:在山里走。2.寒山: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深秋时节的山。3.径:小路。4.坐: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因为、由于。5.于:比。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 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 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林景色的小诗。 经得起风霜考验。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 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 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 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迪和鼓舞。 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39.清明——杜牧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 [注释]1.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 情。2.借问:请问。3.遥指:远远地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 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指着。 [简析]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 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 希望。40,蜂——[唐]罗隐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谁甜, 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 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作者简介] 罗隐,唐代文学家。下雨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原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杭州新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城,今淅江桐庐,人。20岁应进士举,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十试不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发运副使、著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就更加凄迷纷乱了。如何排遣愁绪讽刺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一卷。 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译文] 无论平原还是高山,凡是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百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属地。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采撷了百花酿成了香甜的蜂蜜,它们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究竟为谁辛苦,为谁臸造甘甜, 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诗人借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蜜蜂酿蜜和人类食蜜这一现象,抒写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了对劳动者终年辛辛苦苦,劳动果实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却被他人占有这一现实的不平与愤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臶,。诗慨,诗人带着可惜怜悯之意赞美了那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为他人创造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幸福的人,也鞭挞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人。 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由于 本诗语言通俗浅白,但寓意深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远,令人感慨万千。 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41,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 叶舟,出没风波里。作。他的诗体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注释】1、渔者:捕鱼的人。2、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这首但:只。爱:喜欢。3、鲈鱼:一种头诗通过对在江边所见场面的描写,反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4、生疾苦的注意和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思君:你。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索,诗短小,却耐人寻味。首句写江片树叶似的小船。 5、出没:若隐若岸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人们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是6、风波:波浪。7、一叶舟:像落叶都爱品尝鲈鱼,因为它味美肉滑,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而作者笔锋一转,后两句将人们的视 【解释】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景象:起伏的大海中,一只小船,船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上的渔夫正在撒网捕鱼,那小小的渔 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真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是知 道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请叫人触目惊心啊,这只风浪中忽隐忽 现的捕鱼的小船提醒人们思考这样一你们也注意一下那出没在惊涛骇浪中 个问题:鲈鱼味美,捕捉却艰辛。表的捕鱼人吧,这里虽然没有直言打渔 达出诗人对渔夫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人的艰险,但情溢言外,读者是完全 ‚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可以感受到的,这里隐喻比直言更为 可取,更具有艺术魅力。 ‚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 ‚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 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 显示出全诗主旨所在,品尝美味要有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 儿看不见。 人付出艰辛,寓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都是如此,当你享受快乐,感受幸福【作者】 范仲淹,989—1052 的时候,不要忘了别人为之所付出的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 努力与牺牲,要心存一份感激与理解,字希文。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这是人与人相处之道,可以创造出一诗人。在他的《岳阳楼记》中有一句 种和谐的氛围。 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这首语言朴实的小诗充分证明而乐。?表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爱国 了诗人是一个有同情心,善解人意的主义精神。这首《江上渔者》,在思想 人,他是一个博爱的人道主义者。在上,和这种忧国忧民精神是一脉相承 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此诗更有一定的。 的现实意义,人世间的温情和关爱永【赏析】 《江上渔者》是北宋前 远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赏析】:一、简析 这首诗是题写 在湖明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 这首诗之所以你流传于后世,千 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古流芳,我想不仅在于它形象生动的 描写,更在于其以小见大,发人深省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 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的思想内涵。 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 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42,《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 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石 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 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 来。 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 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注释】:1.书:书写,题诗。 2. 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 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讲了湖阴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 先生的无私教师育人的品质,赞颂了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 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他的善施教化 这是王安石题在杨 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杨德逢,别号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湖阴先生,是作者退居金陵(今江苏南3.茅檐:这里指茅屋檐下,这里指庭 京)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院。 4.无苔:没有青苔。 5. 畦,qí ,:被田埂整齐分划成的方块 园地。 6.护田:将:携带。绿:43,示儿——陆游 指水色。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域臵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注释]1.示儿:给儿子们看。2.但:7.无苔:没有青苔 8.排闼:推门只。3.九州同:祖国统一。4.中原:闯入。闼:宫中小门。据《汉书〃樊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5.家祭:对祖先的祭祀。6.乃翁:你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直入,的父亲。 闯进刘邦卧室。 9.送青来:送来[简析]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绿色。 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首诗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读来意趣横生。 44,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45,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注释]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 ----这是第25首! 题材的诗篇。2.耘田:除草。3.绩麻: [注释]1肥:指果肉肥厚。 2梅子:把麻搓成线。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 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3一定的工作。5.未解:不懂。6.供: 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从事,参加。 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简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 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 4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居故乡石湖 。 遮拦的东西。 5蛱,jiá,蝶:菜粉[中心思想]反映了农民辛勤劳动和 贫苦生活。抒发了作者对夏季田园景蝶。 6菜花:油菜花。 7唯有:只有。 8无:没有。 物的喜爱与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今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 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46,题临安邸?——林升 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天长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门前没有人走动, 只有蜻蜓和菜粉蝶? 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作者】生卒年不详。孝宗淳熙时 [赏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士人。余无考。 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注释】?临安:即杭州,南宋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城。邸:附有货栈的旅馆。 ?汴州: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即开封、汴梁,北宋都城。 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品评】在回答文学社什么是讽刺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这一问题时,鲁迅道:‚一个作者,用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地——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 [句意]1~2句:梅黄杏肥,麦白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他菜稀,色彩鲜丽。 3~4句:昼长人稀,又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有的事实,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平时是谁都不可以为奇的,而且自然吴县,人。南宋诗人。他父母早亡,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这事情在那家境贫寒。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时却已以是不合理的,可笑,可鄙,,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甚而至于是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剂局、处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资政习惯了,加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殿大学士出使金朝,为改变接纳金国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人。? 慷慨抗节,不畏强暴,几被杀,不辱北宋的灭亡,原因当然很多,但统使命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治者的荒淫奢侈必居其一,南宋的偏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安,原因也很多,但朝野酣嬉,醉生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梦死,也必居其一,林升这首见于《西 湖游览志余》的诗,所写正是当时公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然的,常见的,谁都不以为奇的,毫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不注意的社会现象,给他一写,便觉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触目惊心,令人难以为情,所以是成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功的讽刺。 秧了。 宋代这类小诗,颇有流传广泛,脍[中心思想]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炙人口的。如《古杭杂记》载:‚驿路的劳动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往临安,必买以披阅。有人题壁云,‘白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 挥墨与林升之作,可谓貌异心同。又《程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史》载郑广事云:‚海寇郑广,陆梁莆活。 [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福间,官军莫能臸,自号滚海蛟。有 诏勿捕。阃以官,隶师阃。广旦望趋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府,群僚无与立谈者。广郁郁无语。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 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一日,群僚或及诗句,广曰:‘郑广粗 人,有拙诗白之诸官,可乎,’众属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耳,乃长吟曰:‘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武看来总一般。众官做官却做贼,郑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广做贼却做官。’满座惭噱。?这些小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至诗正是当时腐败政权的绝妙写照。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 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 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47,乡村四月——南宋 〃翁卷 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注释] 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 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48,石灰吟——于谦 子规——杜鹃鸟。 才了——刚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刚。 山野——山陵和原野。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蚕桑,,种桑养蚕。 了——结 束。 如——好像。[注释]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简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译文]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 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 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 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原野。3.荣:繁盛。4.远芳侵古道: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5.晴翠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城。6.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的样子。 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简析]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的人。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照。 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 ‚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 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4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不尽,春风吹又生。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 交融,韵味无穷。全诗章法谨严,用孙去,萋萋满别情。 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注释]1.离离:繁盛的样子。2.原: 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称绝唱。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 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 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5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 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 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孟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2 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浩然:李白的朋友。3,之:往。4,广 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陵:即扬州。5,故人:老朋友,这里 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指孟浩然。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7,尽:消失。8,唯见:只见。9,天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际:天边。 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简析]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 多么深厚。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 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 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 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 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起 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 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 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 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 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 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52.题西林壁——苏轼 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注释]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上的。2.缘:因为。3.此山:指的是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庐山。 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简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无穷。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正确的结论。 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所处的位臵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确是独步了。,郑伯殷,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 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5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注释]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 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作者的朋友。2,使:出使。3,安西: 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 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近。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5,朝雨:早 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晨下的雨。6,浥,yì,:湿。7,客舍: 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旅店。8,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的瀑布。 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 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 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 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 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53.望庐山瀑布——李白 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样写[注释] 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 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我国著名的风景区。2,香炉:即香炉 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 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3,挂前川: 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挂在前面的水面上。4,九天:古代传 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色彩。 [简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 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 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 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限热爱。 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 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 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 54.望天门山——李白 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 [注释]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臵了雄 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 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染了气氛。 隔江对臷,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属楚国,所以叫‚楚江?。3,至此回:‚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 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 去。4,回:回旋。5,出:突出。6,日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 边:天边。 56.小池——杨万里 55.夏日绝句——李清照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1.泉眼:泉水的出口,因为小, [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故称泉眼。2.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3.尖尖角:还没有放开的嫩荷叶的尖‚人杰?。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端。 《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简析]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兮为鬼雄。?3.项羽,公元前232-前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密和谐的关系。 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 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今译]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 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 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解说]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 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 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 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 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 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 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 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 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 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 ‚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 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 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 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压倒须眉了。 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58.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活气息。 [注释]1.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3.奇:奇57.寻隐者不遇——贾岛妙。4.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 著名的美女。 山中,云深不知处。 [简析]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 [注释]1.寻:寻访。2.隐者:古代隐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居在山林中的人。3.童子:这是指隐首,这是第二首。 者的弟子。4.处:地方。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 [简析]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面。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是‚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赞誉。 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第四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劳的寻觅。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叙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的思想和性格。隐者虽未出现,但通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地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展现出来了。 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 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 西湖的别称。 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 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 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 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 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 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5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注释]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 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日重阳节。2,忆:想念。3,山东: 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4,异乡: 意义。他乡、外乡。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 对本诗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只人。6,逢:遇。7,倍:格外。8,登 是?无转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9,茱萸 之意,那就无伤感惋惜之情了。,zhūyú,: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 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6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 游 60.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限好,只是近黄昏。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1.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 [注释]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 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登上它可望长安城。2.不适:不悦, 这是第二首。2,三万里河:指黄河。不快。 ‚三万里?形容它的长。3,五千仞岳:[简析]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李 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 古人以八尺为一仞。4,王师:指宋王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 朝的军队。 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解说]南宋时期,金占领了中原地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区。爱国诗人陆游在山阴,今属浙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 乡下向往着中 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 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 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 中原,恢复统一。 ‚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 密缝, 62.游园不值——叶绍翁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注释]1.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 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2.寸草:[注释]1.不值:没有遇到人。2.屐齿: 在这里象征子女。3.心:草木的基干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3.小扣: 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轻轻地敲。4.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 [简析]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陋的门。 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简析]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 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 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有理趣。 官溧阳时作。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 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 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 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 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 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臸出门衣服 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 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 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 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 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 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母发自肺腑的爱。 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 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 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63.游子吟——孟郊 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 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 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 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64.元日——王安石 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注释]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2. 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一岁除:一年过去了。3.屠苏:屠苏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 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 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 65.渔歌子——张志和 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经来了,。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5.总把 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注释]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面。2.白鹭:一种水鸟。3.桃花流水: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4.箬笠:以驱除魔鬼。 竹叶编的笠帽。5.蓑衣:用草或棕编 [简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臸成的雨衣。 [简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 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 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 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 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 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 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 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 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 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 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的生活情趣。 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 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 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 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 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 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 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明代66.赠汪伦——李白 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注释]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 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 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赠给他的。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 用脚踏地打着拍子。3,桃花潭:水潭 67.竹石——郑燮 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简析]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 [注释]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 松口一样。3.磨:折磨。坚劲:坚定谊。 强劲。4.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 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 [解说]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 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 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等。‚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生活画面。 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品格。 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 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68.望湖楼醉书其一——苏轼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 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 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注释]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 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卷。遮:遮盖,掩盖。3,跳珠:形容 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4,卷地 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风:风从地面卷起。 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解说]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 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 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滚,第二句写大 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 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 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奇。 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 写,留给读者去想象。 69.,所见——【清】 袁 枚 【作者简介】 袁枚,1719: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注释】 ?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 欲: 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想要。 ? 捕:捉。 ? 鸣:叫。 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臵【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 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 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 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题解】 袁牧,1719:1798,, 当时诗坛所宗。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选择了孩子的活动,这一活动既亲切 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又有生活情趣。 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 71,已亥杂诗——龚自珍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尺牍, 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注释]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文》并提。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2,生气: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生气勃勃的局面。3,恃,shì,:依靠。简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 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5,天70,村居——【清】 高 鼎 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精神。6,降:降生。 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解说]‚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鸢。 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一幅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融合在一起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 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 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 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 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 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 了风筝。 第一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光明 媚,绿意盎然的乡村春景图。在表面 安静的景物上都体现了生命的运动, 比如草的生长,鸟的飞翔,柳的摇曳, 春天就是个生命勃发的季节。第二句,
本文档为【[生活]新课标推荐小学古典诗词70首翻译赏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1KB
软件:Word
页数:58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2-24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