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五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举报
开通vip

五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太平天国运动后,曾国藩鉴于 “公私储 籍灰灭,寒唆艰于得书”的现实,首设金陵 书局,刊刻经史古籍并廉价发售,开晚清官 书局之滥觞。其后,风气所及之处,各省督 抚纷纷仿行 ,多有设局刊书之举 。 作为官方的图书出版机构,各省官书局 并不以追逐商业利益为 目的,故其所刻书以 数量巨大、版本精良、雠校审慎、售价低廉 而著称,被海内誉为 “局本书”,深受读者欢 迎,在保存古籍、传播文化知识等方面功不 可没。为 了缩短 出版周期 ,加快 资金 运转 , 保证所刊书籍的精勘精校,各书局之间更能 ...

五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太平天国运动后,曾国藩鉴于 “公私储 籍灰灭,寒唆艰于得书”的现实,首设金陵 书局,刊刻经史古籍并廉价发售,开晚清官 书局之滥觞。其后,风气所及之处,各省督 抚纷纷仿行 ,多有设局刊书之举 。 作为官方的图书出版机构,各省官书局 并不以追逐商业利益为 目的,故其所刻书以 数量巨大、版本精良、雠校审慎、售价低廉 而著称,被海内誉为 “局本书”,深受读者欢 迎,在保存古籍、传播文化知识等方面功不 可没。为 了缩短 出版周期 ,加快 资金 运转 , 保证所刊书籍的精勘精校,各书局之间更能 通力合作,共同刊刻了卷帙浩繁的 “二十四 史”,开我国近代图书出版业合作刻书之先 河 。 “二十四史”即我国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的总称 ,始于 《史记 》,止于 《明史》,完整 、 系统地记 录了明亡 以前 中国数 千年 的历史 , 是研究中国历史的最全面、最权威的著述, 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同治八年 (1869年),金陵、浙江、湖北 、江苏 、淮南 五书局谋求合刻 “二十四史”。据俞樾 《与王 甫兄》称: 今春 (即同治八年春),李筱荃中丞 (即 李瀚章)谋合各省会书局刻 “二十 四史”,属 弟商之江南督抚,因先与丁禹翁 (即丁 日昌) 商量,许刻 辽、金、明三史。 嗣于 三月 中, 得马毂翁 (即马新贻)回书,金陵书局从史、 汉起,直任 至隋书而止。遂携书与筱翁面议 , 浙江刻新、旧唐书及宋史而止,而以两五代 及元史请少荃伯相 (即李鸿章)于湖北刻之 , 三四年后,全 史告成,一 巨观也。弟忝 书局 邓 文 锋 总办,实则总而不办,深愧素餐。惟此事稍 有赞助之功。(俞樾:《与王甫兄》,《春在堂 尺牍二》) 据此可知,合刻史书之事由时任浙江巡 抚的李瀚章 (旋署湖广总督)首倡其议,俞 樾则从 中多方斡旋 ,先后联络两江总督 马新 贻、江苏巡抚丁Et昌、湖广总督李鸿章,往 来函商,终于玉成此事。 俞樾 ,字荫甫,号 曲园,道光三 十年 (185o年 )进 士,保 和殿 复试 时 因 诗 中有 “华落春仍在”一句,为曾国藩所激赏,得置 第一。自咸丰七年 (1857年)从河南学使任 上以事罢归后 ,俞氏便寄寓苏州,潜心著述 讲学。太平天国运动后,浙江奏设书局,其 时俞樾正主讲杭州诂经精舍,遂被延聘为书 局总办。俞氏原本出自曾国藩门下,故与当 时出任江南各省督抚的湘淮军大员极称稔熟。 合刻史书的建议甫被提出,便得到各省督抚 的大力支持。由于书局之间合作刻书为先前 所未有,故各省督抚均极为重视,若曾国藩、 丁日昌、李鸿章、李瀚章、马新贻等人,皆 亲自过问此事。同治八年 (1869年),清廷 亦奏准五书局合刻 “二十 四史”称 : “再浙 江 、江宁 、苏州、湖北 四省 ,公议 合刻 ‘二 十四史’,照汲古阁十七史板式行数、字数, 较各家所刻者为精密。俟各书刊成之 日,颁 发各学书院,并准书肆贾人随时刷印,以广 流传。” “ 一 部二十 四史 ,不知从何说起 。”对于 这样一部卷帙浩繁 的史书 ,各省官 书局进行 合刻,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其可取之处 在于:其一,可以大大缩短出版周期。一部 2010年第2期出版史料·随笔l 75 “二十四史”共三千馀卷,约四千万字,如果 由某一个书局采用传统雕版方式刊刻,非数 年、十数年不能完成。各书局分任数部,则 众力易举,成书迅速。其二,容易筹措刻书 经费。刊刻一部数千卷的巨帙,先期经费投 入必然十分巨大,考虑到晚清地方各省财政 状况的日益恶化,其投入远非一省、一所书 局所能独任 ,各 书局分任数部 ,则 可以化多 为少,经费易筹。其三,有利于精审校勘。 作为官方的图书出版机构,各省官书局均有 一 批长于小学、精于校勘的名家学者,然道 术庞杂 ,学业纷 繁,有所长必有所短 ,工于 此或绌于彼,故校书贵在得人,这样才能用 其所长 。 校勘古籍,需备众本。备众本包括两方 面内容:其一,宜广储副本,以便多本对照, 抉择去取。古书流传至今,有多种刻本,而 各本之间又往往会有差异,两相比较,便可 订其是非。五书局合刻 “二十四史”,便备有 多种副本 以备校勘。俞樾在诂经精舍曾以 《会刻全史章程》命题,令士子作文,肄业生 潘鸿拟章程八条以进,其中一条即规定: 二十四史除殿版外,有汲古阁十七史本、 明南北监版二十一史本。其单行之佳者,史 记、两汉书、新 五代 史有 明汪 氏本,史记、 汉书有凌氏评林本,后汉书有元刻本,南北 史、新 旧唐书各 有合钞本,旧唐书有明闻人 诠本,其间异同不一,应作校勘记附末。(俞 樾 :《春在堂随笔三》) 由以上可知,为了保证刊书质量,各书 局均准备了多种副本以备校雠,五书局合刻 “二十四史”,或以殿本作底本,或以汲古阁 本作底本,皆能择善而从、。 其二,广储众本以资对所校书籍进行考 订。校书首贵广罗异本,其次莫若博采相类 之书,将本书文字与他书互见者,两相勘比, 根据他书以校正本书文句原始 的讹误 。为 了 保证所刊史书质量,各书局不仅备有多种副 ■————————一 一 76 I随笔·出版史料2010年第2期 本,而且准备了众多 “足资考订”之书。“其 他如 《通典》、《通考 》、《通鉴》、《续通鉴》、 《宏简录》、《宋史新编》、《东都事略》、李焘 《长编》、《历代名臣奏议》、《宋元学案》、王 鸿绪 《明史稿 》、吴任 臣 《十国春秋》、厉鹗 《辽史拾遗》之类,凡足资考订者,皆宜购 备。”②上述所列各书,多为有关典章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考 订以及各种拾遗补缺之书,对正史的研究皆 有补苴罅漏之功。他 山之石 ,可 以攻玉 。利 用这些相关书籍,可以更好地对 “二十四史” 的相关内容进行考证。 校勘古籍,必极审慎。古书流传 日久, 辗转翻刻,鲁鱼亥豕之例,多所不免。书籍 之精,实由于校,正其讹夺,补其脱落,而 后得成善本。五书局合刻 “二十四史”,其中 《史记》一书由金陵书局的张文虎、唐仁寿负 责。由于张氏 “妄冀会合诸家,参补未备, 求胜旧本,乃三年荏苒,刻鹄未成,人言实 多 ,无以自解”③,时任直隶总督 的曾国藩在 得知此种情况后,遂致函张文虎云:“《史记》 旧少善本,此次会合诸家,斟酌体例,当可 度越诸本,即成功稍迟,自不必以局外之讥 评介意也。”④对张文虎的认真负责态度给予 理解和支持。在另一封致张文虎、唐仁寿的 信函中,曾国藩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史记》 十表,尚未刊就,又有四五卷须重刻者,自 难迅速竣工。鄙意但求校雠之精审,不问成 书之迟速。”⑤此言一出, “但求校雠之精审, 不问成书之迟速”不仅成为五书局合刻 “二 十四史”的原则 ,而且亦被晚清各省官 书局 奉为刻书圭臬 。 校勘古籍,贵任专才。“二十四史”是一 部包罗万象、贯通古今的 “百科全书”式资 料宝库。各史本纪部分连贯起来就是一部中 国编年史,历代食货志就是一部中国社会经 济史,历代经籍志、艺文志就是一部中国学 术史,历代本纪中的有关内容和民族传可以 编成中国民族发展史,历代外国传是编写中 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天文、五行、祥符等 志是研究历代灾异 、地震 等 自然灾 害的珍贵 资料 。校勘贵任专才 ,特别是对 于无所 不包 的正史更是如此 。 “闻道有 先后 ,术业有 专 攻”,对于上述这些知识领域而言 ,校勘之人 贵专不贵博。在潘鸿拟定的刻书章程中,其 中一条即规定:“天文、律历等志,非平时所 专习者不能订其讹夺,每局应延请精于历算、 星学者一二人专校天文各志。”⑥不但天文、 律历需要专才,其他如礼乐、五行、地理、 食货、经籍、职官等志,必先得其人而后能 成 。 五书局合刻 “二十四史”,为中国刻书史 上前所未有之事。为了统一全 书版式 ,俞樾 曾致函两江总督马新贻云:“尊意全史格式宜 求一律,请将金陵新刻前后汉书样本寄来一 二本来,俾各局知所法守,幸甚。”⑦在收到 金陵书局所刻样书后,俞樾致函马新贻云: “顷,杨石泉方伯 (即杨昌溶)交到前后 《汉 书 》各一部 ⋯⋯略一展玩 ,其字体工整 ,格 式大方 ,洵为海内善本 。即函告浙局诸 同人 , 新 旧唐书照此刊刻,使成一律 ,亦艺苑之 巨 观也。”⑧就此次合作刻书的结果来看,全书 版式最终虽并未完全统一,但基本上大同小 异 :各书左右双边 (崇文书局所 刻三种是四 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半页十二行,行二 十五字。在论及此次五书局合刻 “二十四史” 时,李致忠说:“五省官书局能通力合作,按 统一款式,共刻一部大书,这在中国历史上 是缺乏前例的⋯⋯此则共同刊布,至今世上 仍不罕传。这也可以算是清代地方官刻书中 的一件壮举吧 。”⑨ 正是由于上述诸多原因,故五书局合刻 的 “二十四史”一经刊行,便以其底本精良、 校雠审慎而深受士子欢迎,被誉为 “局本二 十四史”。建 国后 ,中华书局陆续推出标点本 “二十四史”,其中就大量参考了官书局合刻 的史书,或以之作底本 (如 《史记》),或以 之作参校本 (如 《汉书》《后汉书》等)。更 难能可贵的是,五书局在刻书过程中的分工 合作、精审校勘、统一体例等经验,均为我 们当前的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提供了宝贵的 借鉴。 附表如下 : 书局名称 所刻史书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晋书》《宋书》《南齐 金陵书局 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 淮南书局 《隋书》 浙江书局 《新唐书》《旧唐 书》《宋史》 江苏书局 《辽史》《金史》《元史》 湖北书局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明史》 ① 《清会典事例》卷三八八 , ②⑥俞樾:《春在堂随笔三》。 ③张文虎: 《复湘乡相侯》, 《覆瓿集》,同治至光绪年间刻本。 “礼部九九 ·学校”。 《舒艺室尺牍偶存 》,见 ④⑤ 《洪汝奎等书札》,稿本,国家图书馆藏。 ⑦俞樾 :《与马觳山制府》,《春在堂尺牍二》 ⑧俞樾 :《与马毅山制府》,《春在堂尺牍三》 ⑨李致忠:《古籍版本知识 500问》,第 158~159页, 北京 图书馆 出版社 ,2001年版 。 · 面 77
本文档为【五书局合刻“二十四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256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8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4-02
浏览量: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