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屆吐魯番學國伙際學術研討會

第三屆吐魯番學國伙際學術研討會

举报
开通vip

第三屆吐魯番學國伙際學術研討會 第三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 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汤士华 陈爱峰 2008年 10月 19日至 21日 , 第三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吐鲁番市召开。会议由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和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局主 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协办。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海内 外 19个国家和地区的 190多名学者 , 共收到论文 140余篇。 在开幕式上 , 北京大学荣新江、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锦绣向与会的学者介绍了吐鲁番学在国...

第三屆吐魯番學國伙際學術研討會
第三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 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汤士华 陈爱峰 2008年 10月 19日至 21日 , 第三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吐鲁番市召开。会议由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和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局主 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协办。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海内 外 19个国家和地区的 190多名学者 , 共收到论文 140余篇。 在开幕式上 , 北京大学荣新江、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锦绣向与会的学者介绍了吐鲁番学在国内 外的研究现状。随后 , 举行了大会专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研讨 , 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吐鲁番地区文物 局局长李肖作了 《吐鲁番在研究草原游牧民族历史文化上的地位 》的专题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系统地介绍了 近年来吐鲁番学研究院有关草原丝绸之路文化方面的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荣新江作 了 《西州回鹘时期的粟特人 》的专题报告 , 证明西州回鹘时期在普通摩尼教徒中有大量粟特人 存在 , 他们在西州回鹘的外交和贸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最终 , 这些粟特人也和在中原生活 而逐渐汉化的粟特人一样 , 走着逐渐回鹘化的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青格力作了 《卫拉特南迁与游牧社会的 “集中与分散 ”》的学术报告 , 分析了目前学术界关于卫拉特南迁原 因的三种观点 , 重新探讨卫拉特南迁的历史原因 ”。 本次会议主题为 “东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吐鲁番学 ”。共设四个分会场 : 一、文献、语言 文字、宗教、艺术史分会场 ; 二、考古、科技史、科技考古分会场 ; 三、历史学分会场 ; 四、欧 亚游牧民族起源及迁徙研究分会场。现就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 综述如下 : 一、文献、语言文字、宗教、艺术史 (一 ) 文献、语言文字 程喜霖在 《吐鲁番所出夫役文书与杂徭研究 》一文中 , 综合考察了夫役文书的价值、在研 究杂徭中的重要意义。王素 《吐鲁番出土高昌郡文书所见的 “胡 ”与 “虏 ”》一文中指出 , 东晋 十六国时期 , 河西及高昌地区的 “胡 ”与 “虏 ”有特定含义。当时称匈奴嫡系和西域少数民族 多为 “胡 ”, 而称鲜卑和与鲜卑关系密切的匈奴别部多为 “虏 ”。柴剑虹在 《吐鲁番的学童读本 与 “侧书 ”———重读吐鲁番所出 “卜天寿抄本 ”札记 》一文中 , 提出所谓 “侧读 ”、“侧眼 ”、 “侧立 ”, 显然并非单纯的写字、阅读姿势 , 而涉及某种书写方式。陈国灿和伊斯拉菲尔 ·玉苏 甫的 《对西州回鹘时期一件汉文造佛塔记的研究 》一文 , 通过对题记中 “末代 ”的考察认为该 题记为 11世纪中期所写。造佛塔记中列的 “回鹘爱登曷哩阿郍骨牟里弥施俱录阙密伽圣可汗 ”, 也应是 11世纪中期前后的西州回鹘可汗。 ·821·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德国哥廷根科学院回鹘文专家西蒙娜 ·克瑞斯探热斯彻曼在 N ew resu lts of ca ta logu ing the O ld Tu rk ish docum ents in the B erlin Tu rfan collection ( 《柏林吐鲁番收藏中的突厥文献目录新编 》) 中 , 介绍了 《柏林吐鲁番收藏 》中的突厥文献目录 , 论文提及了一些尚未发表的材料。柏林吐鲁番 收藏中的摩尼教文献有一大部分是粟特文 , 德国学者戴蒙德达尔肯 ·梅斯特热斯的 M anichaean term inol ogy in S ogd ian tex ts (《粟特文书中的摩尼教术语 》) 一文对这些粟特文文献中的摩尼教术 语和一些摩尼教神话中的角色做了讨论。德国哥廷根科学院粟特文专家克瑞斯探 ·热克正在对柏 林吐鲁番收藏中大约 1000件粟特手稿碎片编辑目录 , 他在提交的 W ork in prog ress: The B uddhist S ogd ian fragm en ts of the B erlin Turfan Collection (《柏林吐鲁番收藏中的粟特文佛经残片研究 》) 一 文中 , 主要研究了粟特手稿碎片中关于佛教的内容 , 并指出这些佛教内容可能是从汉文或吐火罗 语转译过去的。 (二 ) 宗教、艺术史 霍旭初在 《柏孜克里克第 17窟 〈观无量寿经变 〉琐议 》一文中指出 : 柏孜克里克第 17窟 《观无量寿经变 》, 属于善导的新理论之前的 《观无量寿经 》形式 , 因而没有 “未生怨 ”和 “十 六观 ”的内容。新的 《观无量寿经变 》形式之所以没能在高昌地区流行 , 当与安西都护府移治 龟兹 , 西州的政治、军事地位发生变化有关。日本学者森美智代 (MOR I M ichiyo) 在其论文 《高昌中心柱窟的出现与地面建筑 ———关于中国西北早期中心柱窟传播的一个试论 》中指出 , 吐 鲁番中心柱窟与龟兹中心柱窟有明显的差异 , 而与敦煌及河西走廊的中心柱窟颇为接近。交河故 城和高昌故城的土块建筑中可以见到许多中心柱式的佛教寺院。通过建筑结构的比较研究 , 试图 揭示出中国早期中心柱窟有仿吐鲁番地面建筑而产生的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 承哉熹 , 提交论文 《柏孜克里克石窟方形窟誓愿画配置状况的比较 ———以主题配置的演变为中 心 》, 把柏孜克里克 10个方形窟中的誓愿画分为 3组 , 第 31、33窟为 A 组 , 第 22、24、37、 42、38窟为 B组 , 第 47、48、50窟为 C组。第 31、33窟誓愿画可能是誓愿画从中心殿堂窟向 方形窟转变过程中的典型模式 , B组和 C组誓愿画则是 A组誓愿画组合的简化形式。新疆吐鲁 番学研究院的汤士华、陈爱峰的 《雅尔湖 4号窟千佛图像研究 》一文 , 通过对千佛榜题的释录 发现 , 它与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版本之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致相符。推测此千佛图像的 绘制与榜题的书写受到了莫高窟西夏石窟的影响。波兰学者安德尔再叶 ·热兹沃都斯科 (An2 drzej Rozwadowski) 的 Centra l A sian rock art: in sea rch of sym bolic trad itions (《中亚岩画艺术 : 寻觅 典型传统 》) 认为 , 中亚岩画艺术的研究往往受限于某一时期岩石上图像的分类 , 通过分析萨满 教的规模与属性 , 间接表明西伯利亚萨满文化的标志形态在青铜时期的岩画艺术中就已经出现。 二、考古、科技史、科技考古 (一 ) 考古 张平在 《新和县克孜勒协海尔古城调查与研究 》一文中指出 , 介绍了对新和县克孜勒协海 尔古城的建筑形制和周邻分布的相关遗迹的调查情况。张永兵的 《吐鲁番胜金店考古新发现及 相关认识 》, 介绍了胜金店出土的一批珍贵文物 , 主要有木器、陶器、金属器、皮毛制品、纺织 品 , 另外还有保存完好的古尸、小麦等 , 部分出土文物尚属首次发现。俄罗斯科学院乌拉迪米尔 ·D·库巴列夫 (V ladim ir D. Kubarev) 的 A bou t Cultura l Con tacts of People in Cen tra l A sia in B ronze Age - A ccord ing to Petrog lyphs and pa in tings of buria l constructions ( 《青铜时代中亚民族的文化联系 ———岩画和墓葬绘画 》) , 通过研究岩画和墓葬绘画 , 讨论了存在于早期青铜时代阿尔泰境内的 ·921· 第三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阿凡纳羡沃和卡拉科尔两种考古文化。日本早稻田大学冈内三真 (OKAUCH IM itsuzane) 的 《吐 鲁番出土的五铢钱与中原五铢钱的比较研究 》, 以公元前 2世纪后的吐鲁番地域为研究对象 , 对 吐鲁番和中原出土的五铢钱进行型式分类、编年和比较研究 , 阐述吐鲁番出土的五铢钱的特征、 用途以及在当时社会经济占有的地位。罗新的 《吉木萨尔二工河古突厥文刻铭的调查与思考 》, 主要叙述了二工河古突厥文刻铭遗址的调查经过 , 并释录了二工河古突厥文刻铭的内容 , 探讨了 二工河古突厥文刻铭的时代与属性。俄罗斯国立乌拉尔国家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柳德米拉 · 科丽亚科娃的 (Ludm ila Koryakova) The eastern factors in the developm ent of Eurasian N om ads (《欧 亚大陆的游牧民族发展的东方特点 》) , 讨论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社会意义及在东西方交流中 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二 ) 科技史、科技考古 宋岘的 《吐鲁番对传统中医药的贡献 》认为 , 古代吐鲁番人对诸种外来疾病进行了积极的 防治 , 阿斯塔纳 TAM302墓主人很可能是唐永徽四年从西域流入海内的 “天行发斑疮 ” (天花 ?) 的感染者与受害者。这些死难者又为中医根治此恶疾而产生的良方 ———“恶毒气方 ”提供了临 床依据。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院拉特根研究所孙飞鹏和吐鲁番学研究中心阿不都热西提 ·亚库甫的 《对回鹘文印刷文献进行图像分析的初步结果 : 断代和印刷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新探索 》一文 , 采用图像处理 方法 , 回鹘文印刷文献的断代、印刷方法的鉴别两个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 , 并对通过采用多种科 学分析方法全面考察古代印刷技术有关问题进行了展望。韩康信的 《洋海墓地人骨的牙齿人类 学研究 》, 采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牙齿人类学系统方法调查了出自洋海墓地的 5066枚人类牙 齿的 27项形态结构特征的出现情况 , 并对各项特征的出现频率与世界五个地区现代人群 (西部 欧亚、撒哈拉以南非洲、中国 —美洲、巽他太平洋、萨霍尔太平洋 ) 的同类特征的出现率进行 了比较。结果证明 , 至少在距今 3000年以前或更早 , 在新疆的东部地区已经生活了具有与西部 欧亚人群相似齿牙综合体。英国剑桥大学马莎 ·雷雯等学者的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 Early Iron Age sadd le: S ubeix i (X in jiang) (《苏贝希 (新疆 ) 发现的铁器时代早期马鞍的研究》) , 发现从乌 克兰到阿勒泰地区的一些铁器时代早期 (公元前 7世纪~3世纪 ) 的马骨有胸椎畸形现象 , 马克 ·霍姆斯运用震动传感技术测量了马在被骑时背部所承受的压力。实验有助于我们理解早期铁器 时代稍含木质的马鞍是如何导致马脊椎骨异常的复杂情形 , 也有助于我们理解马术的演变。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葛嶷的 A long the crossroads of the Eurasian steppes: A rchaeolog ica l B elts and F ittings from L a te Iron to the Ea rly M idd le A ges (《沿欧亚草原之路 : 铁器时代晚期到早期的考 古发现皮带和马具 》) , 讨论了在伊朗西北部、中亚和东欧发现的皮带和马具 , 认为它们都是某 个器物的部件 , 时间大概在公元 6~8世纪。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村阳子和大西磨希子的 《与信息 学结合的斯坦因地图的新应用 ———在考古学与历史地理研究中应用卫星照片的可能性 》, 讨论了 距今约 100年前斯坦因制作的丝绸之路古地图的数字化及其应用的可能性。日本早稻田大学后藤 健 ( Goto Ken) 的 《用地理信息系统看新疆遗址的分布 》, 以现有的调查资料为基础 , 尝试应用 GIS分析新疆史前时代遗址的空间布置情况。新疆博物馆贾应逸和吐鲁番学研究院李媛、玛尔亚 木 ·依不拉音的 《鄯善洋海墓地出土毛织衣物的特点 》, 指出洋海墓地毛织衣物有平纹和斜纹及 其变化组织织物、通经断纬的缂毛和编织物 , 还有用来铺垫的毛毯和栽绒毯。赵丰的 《TAM170 出土丝织品的分析研究 》, 主要围绕 TAM170墓所出丝织服饰品展开 , 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内容 , 丝织品的品类及织造技术研究 ; 丝织品纹样复原、纹样题材及纹样构成分析 ; 丝绸服饰型制的复 ·031· 《西域研究 》2009年第 1期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原与用途的研究 ; 丝织品在技术与艺术方面反映出的中西交流。梁涛的 《吐鲁番台藏塔遗址保 护研究 》一文 , 叙述了台藏塔保护中存在的病害、坍塌、裂隙等问题 , 并探讨了其原因。针对 病害情况 , 制定了保护加固的目标以及拟采取的具体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 三、历史学 钱伯泉的 《高昌回鹘的始末 》,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 , 详细论述高昌回鹘迁入、发展、 鼎盛、衰落和消亡的历史。李方的 《西汉征讨西域楼兰、姑师军事力量考 》指出 , 元封三年西 汉派数万属国骑及郡兵击西域楼兰、姑师 , 是西汉第一次大规模与西域东南部民族接触 , 这些汉 军是来自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的属国骑及郡兵 , 其中包括汉人、匈奴人 , 可能还 有狄、氐、羌、义渠等族人。西汉派这些人到西域是有深刻原因的。王青的 《西域幻术的流播 以及对中土小说的影响 》一文 , 从佛经材料中 , 勾勒出古印度魔术发达的盛况。埃及和印度的 魔术均通过丝绸之路流播到了中土。一些著名的僧人 , 如佛图澄、鸠摩罗什等 , 均掌握或多或少 的魔术 , 他们是魔术传播的重要力量。刘安志的 《唐初对西州的管理 ———以安西都护府与西州 州府之关系为中心 》, 讨论了安西都护府驻于西州之时 , 其与西州州府之关系 , 经历了一个从二 元分治到一元化管理体制转变的过程 , 是唐朝根据西域形势变化而做出的策略调整 , 一定程度体 现了唐初经营西域策略的灵活多变性。新疆师范大学施新荣的 《兴复哈密与明正德朝宫廷朋党 之争 》, 认为弘治朝之党争 , 尚未在兴复哈密的问题上产生对抗。这是明朝能够三度兴复哈密的 重要原因。正统朝时 , 内阁阁臣间的派系斗争与兴复哈密、肃州失事等之间应有一定的关系。美 国瓦勒瑞尔 ·韩森 (Valerie Hansen) 在 《从吐鲁番、撒马尔罕文书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 》一文 中 , 利用吐鲁番、库车出土文书以及粟特地区发现的文书 , 对丝绸之路的贸易规模及对丝路沿线 居民的影响做出了自己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 四、欧亚游牧民族起源与迁徙研究 学术界通常认为 , “东部鲜卑 ”指鲜卑宇文部、慕容部与段部 , 最初是拓跋鲜卑人用以指称 与自己族源不同的鲜卑人的称呼。杨军的 《“东部鲜卑 ”考略 》认为 , “东部鲜卑 ”一词应源于 檀石槐三部的东部 , 在沿用过程中其内涵也发生过一定变化。陕西师范大学王欣的 《印欧人的 起源与吐火罗人的迁徙 : 学术史的回顾与方法论的思考 》指出 , 有关印欧人起源问题方法论的 讨论日益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 促进了各学科的整合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的出现。印欧人的起源 及其发展不仅直接牵涉到欧洲是何时以及如何完成欧洲化 , 亦即欧洲文明的起源等重大问题 , 操 吐火罗语等印欧语人群的东向发展及其对内陆欧亚早期文明乃至东方早期文明发展的影响也应当 在此背景下进行审视。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艳玲的 《试析五世纪塔里木盆地诸绿洲国存在状况对 各游牧势力在西域角逐的影响 》, 5世纪初期 , 在塔里木盆地诸绿洲国无强大外力统治的情况下 , 塔里木盆地最终成为各方力量的汇聚中心。各绿洲国为角逐于此的游牧势力提供经济上的补充 , 使各游牧势力在西域的角逐更为激烈。而绿洲国自身生态环境的状况 , 深刻影响着各游牧势力在 西域角逐格局的形成 , 起到自然分割的作用。新疆社会科学院贾丛江的 《西汉伊循职官考疑 》, 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简牍 , 认为西汉所设伊循都尉属于敦煌郡的部都尉 ; 伊循地区除存在隶属于 敦煌郡候望系统的都尉职官外 , 还存在隶属于中央大司农的屯田系统的职官。新疆社会科学院艾 力 ·吾甫尔的 《匈牙利人的突厥渊源考 》, 结合中西方史料的记载 , 围绕 4至 10世纪活跃在黑 海北岸、里海和欧洲大陆的 Huns、南俄草原上的恩乌古尔人、以及形成在南俄草原之后迁到现 在匈牙利草原的马扎尔人的起源和兴旺展开论述 , 在分析了有关马扎尔人起源的几种假说的基础 ·131· 第三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上 , 论证了马扎尔人起源于中突厥 -恩乌古尔 (On ogur) 人的观点。乌兹别克斯坦阿勒 - 比鲁 尼东方研究所霍加耶夫 ·阿不来提 ( Khojaev Ablat) 先生的 Новыйвзглядопроблемеокализации территориигосударстваРузие(Юэчжи) ( 《有关确定月氏国境域问题的新看法 》) , 根据中国古 文献认为 , 在古代汉语中的 “月氏 (月支 ) ”是 “g’uz - yer”或 “og’uz - yer”的音译。它的活动 地域 , 西至焉耆东至黄河上游 , 包括天山草原及其周边的绿洲 , 其中心是吐鲁番。暨南大学张小 贵的 《米芾家世及其信仰 》, 根据出土墓志和文献记载 , 结合琐罗亚斯德教礼俗及中古祆教史 , 对米芾的宗教信仰进行考察。认为其来源于中亚米国 , 从家族迁移 , “火正后人 ”及 “好洁 ”之 癖等方面来看 , 其保留了祆教某些礼俗的痕迹。当然 , 随着米氏在华世代久居 , 其华化色彩更 深。 此外 , 参会的学者及其会议论文尚有 : 英国伦敦大学艾瑞卡的 The Ch ristian L ibrary a t Turfan: an AHRC project exploring the S yriac - script m anuscripts from B ulay5q (《吐鲁番葡萄沟基督教遗址出 土的叙利亚语手稿 》) ,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爱丽欧诺热 ·必弗莱的 Com para tive S tudy of The S tu2 pas of B ām iyān (A fghan istan) and R aw ak (X in jiang) in the L igh t of R ecen t F rench Excava tions (《巴 米扬与热瓦克 (新疆 ) 佛寺中佛塔的比较研究 》) , 德国吐鲁番学研究中心皮特 ·茨墨的 Traces of the trad itiona l Chinese litera turein O ld U igur tex ts (《回鹘文书中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轨迹 》) , 意 大利匹萨大学爱丽欧 ·普若娃斯的 M an ichaean S ogd ian hom iletic fragm ents g rom Turfan ( 《吐鲁番 摩尼教粟特文教义残片 》) , 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文学院土耳其语和文学系麦赖克 ·欧兹叶特肯的 C rim ina l L aw P ractices in Turfan U igu rs A ccord ing to C ivil D ocum en ts (《民间文献所载高昌回鹘的习 惯法 》) , 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泰格然 ·米克尔提车夫 ( Tigran Mkrtychev) 的 P roblem of in ter2 preta tion of Por - B a jin ( 《热巴金疑问之揭晓 》) , 俄罗斯俄国人类学州立大学艺术历史学院谢尔 盖 ·A·耶特森科的 Costum e of the Early Turks in Chinese A rt of the 6 th - 7 th cc1AD (《公元 6~7世 纪中国艺术中所见早期突厥人的服饰 》) , 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库柏特别克 ·塔巴帝耶夫先生的 The cu lture of Cen tra l T ien - Shan nom ads, Sem irech ieand fu ture trends of com pa ra tive resea rch (《天山 中部七河地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研究及未来发展的对比研究 》) , 哈萨克斯坦克里米亚乌斯特洛夫 研究 室 阿 勒 滕 别 科 夫 ·克 雷 姆 的 《Консервацияи реставрацидеревяннойподвескияиз Берельскогокургана№ 11 (поматериаламкургановКазахскогоАлтая) (阿尔泰别列尔 11号古 墓出土木器的保护与修复 》) , 韩国东国大学校美术史学科赵诚金的 《摩尼教与冥府系图像 》, 韩 国教员大学校宋镐 Û的 《中国东三省的青铜器、铁器文化与  貊、朝鲜 》, 日本东京大学四日市 康博的 Som e Ch inese sea ls on the M ongol off icia l docum ents in Iran (《蒙古帝国在中国和伊朗的统治 机构及文书行政 》) , 王启涛的 《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词语考释 》, 姚崇新的 《唐宋时期巴蜀地区 的火祆教遗痕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遥感技术研究室梁匡一的 《艾丁湖与台特 - 马尔湖之消亡 》, 新疆社会科学院苗普生的 《〈编年史 〉评介 》, 王炳华的 《尼雅考古资料中所 见汉王朝 “安辑 ”精绝故实 》, 新疆社会科学院李树辉的 《车师 (姑师 ) 的语源、语义及源流 考辨 》, 新疆师范大学桂宝丽的 《可萨族源考 》等 , 限于篇幅 , 此不赘述。 (作者单位 : 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 ) 责任编辑 : 李文博  责任校对 : 王文洲 ·231· 《西域研究 》2009年第 1期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本文档为【第三屆吐魯番學國伙際學術研討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226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3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4-08
浏览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