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育书简

美育书简

举报
开通vip

美育书简译者前言 译者前言 席勒《美育书简》及马克思对它的扬弃 席勒《美育书简》在德国古典美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而且还是一本对美的本质特征作了深入哲学探讨的难能可贵的著作。但是,由于它的开创性质和理论上的不成热,造成某些思想概念的含混不清,表述也不免晦涩难懂。从而在对这一著作的认识上引起了极大的分歧。从这一著作问世到目前为止的近二百年中,它的影响一直很大。尽管在观点上认识是不同的,但对它的影响和重要性的肯定却是一致的。我们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中都可以发现这本著作的思想痕迹。因此,不论研究美...

美育书简
译者前言 译者前言 席勒《美育书简》及马克思对它的扬弃 席勒《美育书简》在德国古典美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而且还是一本对美的本质特征作了深入哲学探讨的难能可贵的著作。但是,由于它的开创性质和理论上的不成热,造成某些思想概念的含混不清,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述也不免晦涩难懂。从而在对这一著作的认识上引起了极大的分歧。从这一著作问世到目前为止的近二百年中,它的影响一直很大。尽管在观点上认识是不同的,但对它的影响和重要性的肯定却是一致的。我们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中都可以发现这本著作的思想痕迹。因此,不论研究美育学说发展史,还是探讨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一著作。本文对这一著作的思想背景、哲学基础,有关美育和美的本质规律的观点以及如何受到马克思的扬弃试作初步的分析。 席勒的时代及其思想发展道路 十八世纪的德国,与英法等国相比,还是一个政治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封建割据造成政治上四分五裂,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到处关卡林立,没有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没有统一的市场,主要是为各地王公贵族需要服务的地方经济。农民大部分处于封建农奴地位,毫无自由。这一状况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在德国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时代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可耻的,但是在德国文学方面却是伟大的。一七五O年左右,德国所有的伟大思想家——诗人歌德和席勒、哲学家康德和费希特都诞生了……这个时代的每一部杰作都渗透了反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叛逆的精神。”1 约翰·克里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席勒于1759年11月l0日生于符腾堡湼卡河畔的马尔巴赫。其父约翰·卡斯巴·席勒没有受过很高教育,在卡尔·欧伊根公爵的军队中作随军医生兼军需供应人员。曾经走遍欧洲大陆,有君丰富的阅历。母亲是一个贫穷面包师的女儿。他们的家庭经济生活比较困苦。 1766年席勒一家迁至路易堡。由此,席勒开始去拉丁文学校学习。以后根据卡尔公爵的意旨,席勒进了斯图加特的卡尔军事学院。在学院中,他受到卢梭等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在他的心中点燃了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权的革命火种。他十分喜爱莎士比亚的剧本以及克罗普斯托克、莱辛和歌德的作品。1775年席勒由法律改学医学,同时勤奋地学习了心理学,美学、人类史、道德史,逻辑学以及形而上学和哲学史。在他的老师阿尔贝那里,席勒受到了莱布尼茨理性主义和英国哲学家夏夫兹博里唯物主义倾向的影响。2夏夫兹博里的伦理观是以美学观为基础的,他看出了美与善的密切联系,从而肯定了美的社会性。这对席勒后来美学思想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1779年秋,席勘完成了毕业论文《心理学哲学》。由于他不受拘束的写作方式和对某些权威的蔑视而未获通过。第二年,池重又提出了《论人的动物性和精神性的关系》一文。该文指出,人的精神是与人躯体的物质结合在—起的,并且是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着。他还试图由人的基本物质需要去解释社会发展和文化艺术的产生。作为21岁的医学毕业生,虽然他还不能完全摆脱他的先辈唯心主义一宗教的束缚,但已经对人的生命有了唯物主义的认识并闪现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萌芽。 1781年席勒发表了第一个剧本《强盗》,这是他对封建专制的德国社会的挑战。剧中发出了“德国应该成为一个共和国”的呼声。在剧本的第二版上印上了“反对独裁者“的字样。鉴于席勒的革命影响,在推翻路易十六以后的法国国民大会(1792年8月26日)曾经通过法案授予席勒等人以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公民的称号。他的剧本《强盗》以及诗歌《卢梭》等成了冲击专制王国巴士底狱的精神风暴。接着席勒又发表了《阴谋与爱情》(1783),它是狂飙突进运动的重要成果,恩格斯认为“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3 1788年席勒完成了《尼德兰独立史》。次年,由歌德等人推荐到耶拿大学担任了编外历史教授,1791年底由丹麦诗人巴格森动议4,丹麦亲王奥古斯登堡的克里斯谦公爵向席勒提供了为期三年的资助,从而使席勒暂时摆脱了贫病交加的境地。在此期间,席勒悉心研究了康德哲学,并发表了历史名著《三十年战争史》。此后的三,四年间,席勒完成了他的主要美学著作:《论美书简》、《论激情》、《论秀美与尊严},《美育书简》、《论崇高》和《论素朴诗和感伤诗》等。席勒在卡尔军事学院多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养成了他爱抽象思维的精神倾向。他的思路清晰,见地深刻。以致于他的友人语言学家洪堡尔特有一次对他说:“没有人能说清楚,你究竟是个做哲学思考的诗人,还是写诗的哲学家。”5 “德国的哲学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继续”6。正是在法国大革命轰轰烈烈的年代,席勒却“逃向康德的理想”,这绝不是偶然的。当时德国经济的落后和政治的分裂状态,使德国资产阶级不能象法国资产阶级那样,成为统一的、能与封建贵族抗衡的阶级力量。这就造成当时德国思想家们政治上的软弱和妥协的一面。他们的革命往往只停留在观念上,只是一种理论,甚至只是一种理想。当法国大革命进入雅各宾专政,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时,席勒对法国革命感到不满和失望。他写信给克尔纳(1793年2月8日)说:“我两周以来都不再读法国的报纸,这种不幸的虐杀使我感到厌恶。7他的这一思想危机从写作《唐·卡罗斯》时就已经开始,他不相信在德国已经具有革命的实际可能性,正如该剧主人公波萨所说:“这个时代对我的理想来说还不成熟。”(第三幕第十场)。他的人道主义理想在康德的影响下,完全离开了现实的斗争。“海涅以惊人的洞察力指出,在德国,由于一开头就缺乏实际行动的可能,所以出现了一个升华的过程:没有见诸行动的社会积极性,把它的光芒折射到幻想上面,折射到由音乐、书本和绘画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上面,由各种思想原则构成的精巧花纹上面去了。”8 《美育书简》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康德在哲学上的批判精神,他对本体与现象、感性、知性与理性三十范畴的区分以及把美与心理功能的自由活动和道德观念的联系,都成为席勒美学的出发点。席勒明白无误地确认这一点。他说:“我对您毫不隐讳,下述命题绝大部分是基于康德的基本原则。”9但是,他并不囿于康德的观点,总是力图克服康德的二元论和缺乏现实性的道德哲学。从1793年5月至次年7月,作为对他生活资助的酬谢,席勒将这些信简寄给克里斯谦公爵。此信最初只流传于哥本哈根宫廷中,1794年因火灾原稿被焚(保留了复制件)。由于这一著作的重要性,席勒又重写了全部书简,篇幅几乎加长一倍,并分期发表在他主编的刊物《季节女神》上。(原信只相当现在书简的第1—11,24—27封,中间部分是后来重写时加进的)。 1795年以后是席勒与歌德正式订交、密切合作的—卜年。在他们相互切磋和鼓励下,席勒完成了大量诗歌和剧本创作。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1805年5月12日席勒与世长辞。 《美育书简》的哲学基础 康德美学是从他自己的哲学体系出发的,他把人的心理功能按照古希腊传统分为知、情,意三部分,认为人与此相应也具有三种认识能力,即知性,判断力和理性。康德认为趣味判断就是审美的,在趣味判断里经常含有与知性的联系,所以可用认识论中知性的四项范畴(量、质,关系、模态)来考察审美判断力,进行美的分析。他首先把审美的快感与功利(感官的、道德的)的快感作了区分,提出无功利性,从而与经验主义美学把美等同于愉快区别了开来;并认为审美判断具有主观的普遍性,判断在先情感在后;他否定审美在客观上的合目的性,而认为是一种主观的合目的性形式;审美的必然性是一种没有概念的共通感。康德虽然从先验论的角度,指出了主体在审美心理上的特征并预见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但他割裂了主体与对象的联系,用目的论来沟通认识论和伦理学,把审美单纯看作主观的先验综合判断,从而使他的理论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二元论色彩。 席勒美学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但席勒对康德哲学存在许多异议。首先他不满于康德把现象界与物自体相割裂的不可知论。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以本体与现象的区分来解决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则以现象与本体的区分来解决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从而提出了作为实现“至善”的必要前提的实践理性的公设——灵魂不死与上帝存在。1793年2月28日席勒写信给克尔纳说:“康德的哲学宗教学说,是用哲学论证来充当宗教的辩护士,这是对愚蠢的腐朽建筑加以修补而已。”10此外,他认为人的心理功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哲学家(指康德)把它肢解了开来。他决心首先克眼康德对美的概念的主观性,为美的概念建立一个客观基础。在《论美书简》(1793年1月25日)中,席勒指出:博克认为美是感性主观的,与沃尔夫学派不同,博克指出了美的直接性,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美不依存于概念是正确的,但把美只看作感性感受性则是不正确的;鲍姆加通认为美是理性客观的,美在客观的完善;而康德认为美是主观理性的。席勒试图从真、善,美统一的关系中提出美的概念。他指出,美是事物由自身的规定,是使我们能见出自由的表现方式,也就是说美是自由的形式。他进一步说明,自由是一种理性的观念,而美的特性与自由在现象上是同一的,使事物表现出自由的那种客观属性赋予事物以美。现象中的自由对人的情感功能产生的作用就是美的表象所引起的效果。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自然如果看起来象艺术一样,那么它就是美的;艺术如果看起来象自然一样,那么它就是美的。席勒认为这一命题只有用他上述美的概念才能作出说明。这就是说,技巧成为自然美的基本要求,自由成为艺术美的基本条件。自然如果体现了人的意志努力,艺术如果符合自然规律,那么它们就是美的。 在建立了美的客观概念以后,席勒并不象康德那样,满足于那种毫无现实性的绝对命令的伦理观念,而是要在社会的现实性中去寻求真、善、美的统一。由此他写作了《美育书简》。在书简中,他吸收了费希特关于主体与对象(自我与非我)相互作用的思想提出了两种基本冲动的理论。由费希特的“纯粹自我。和“经验自我。中,他提出了“人格”与“状态”(自我及其规定性)两个概念,并由此导出了人具有实在性和形式性的两种基本要求。他把审美的游戏冲动作为感性冲动和理性(形式)冲动的结合。从而使主体与对象在相互作用中来取得和谐,从真、善,美的统一中去寻求美的根源。当然,他的这种统一仍然是精神处于第一性,他并没有能摆脱费希特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但却把它引向了客观化实体化的方向。 在美育思想上席勒突破了英国美学由现有资产阶级文化的范围提出个人教育问题的狭小天地,而从历史高度上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完美人性的理论。但是在具体认识上席勒仍处于一种朦胧状态。美究竟是目的呢,还是手段呢?在书简中,他有时把美只看作德育的手段,认为美只具有相对的价值,把审美的人作为达到理性、道德的人的中间阶段,有时又把审美自由作为人的精神解放和力量和谐的最高状态,把美的王国作为最高境界。他自己甚至没有发现这种矛盾。这说明他已经朦胧地意识到美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辩证关系。这一点可以从书简的全部论述中看出。(详见“美育——培养完美的人性”一节。) 席勒明确指出,这一著作并不;属于某个特定的哲学流派。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哲学家的思想影响,远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至康德、费希特。席勒提出的美同时具有振奋作用和松弛作用就出自亚里士多德,在席勒的社会历史观中可以看出孟德斯鸠“法的精神”及社会教育观和卢梭社会政治观的影响,在坚持艺术必胜、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人是有机的整体以及艺术家应该是真正的人的观点中可以看出歌德的影响。 席勒反对用目的论来看待自然,他指出:我们的自然科学发展得如此缓慢,其主要原因显然是对目的论判断的普遍而自发的爱好,因此丧失了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认识能力,往往按照目的论去寻求主观设置的构想。但是席勒面对现实的社会矛盾,:、却不可能看出这些矛盾盼客观历史基础,因而只能在空想的“中间状态”中、在神秘的“对立面的综合”中去寻求出路。 “书简”关于美与美育的理论 “书简”的主题思想概括说来是,人必须通过审美状态才能由单纯的感性状态达到理性和道德的状态。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他说:“这个题目不仅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而且更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实际需要。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第2封信)。 人性的分裂——对社会状况的分析 席勒的美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从人的本性的历史演进中确立了美学的地位,从社会现状的分析中提出了美育的课题。他指出:人们已经从长期的麻木不仁和自我欺骗中觉醒过来,不仅要求恢复自己的不可丧失的权利,而且已经起来用暴力取得他们认为是被无理剥夺了的东西。自然(指封建专制)的国家结构摇摇欲坠了,它的腐朽的基础在崩塌。让法律登上王座,把人最终当作自身的目的来尊崇,使真正的自由成为政治结合的基础,这种物质构可能似乎已经存在。但这是徒劳的希望!因为还不存在道德的可能,有利的时机却遇到了一代感觉迟钝的人。人们在这场现时代的戏剧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这里是野蛮,那里是颓废,社会处于两种堕落的极端。在下层阶级中表现出租野的无法无天的本能。由于摆脱了社会秩序的绳索,正以无法控制的狂怒急于兽性的满足……另一方面有教养的阶级则表现出懒散和性格腐化的景象,因为它的根源正是教养本身造成的,这就更使人厌恶(第5封信)。 这里贯穿着席勒对法国革命进程的认识。一方面它反映了德国市民阶级知识分子在群众革命风暴面前的动摇和疑虑,另一方面也揭露出资产阶级革命本身的狭隘和局限性。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席勒深刻地预感到法国革命所建立的资产阶级社会难以摆脱的深刻矛盾。因此,他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带有批判的眼光。他从劳动分工方面考察了古希腊和现代社会。他认为在古希腊精神力量的那种美的觉醒中,感官和精神还没有严格地区分为相互敌对而又界限分明的不同领域。由此希腊人的性格把艺术的魅力和智慧的尊严结合在一起。他们既有丰满的形式,又有丰满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艺术创作。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一种完美的人性。(第6封信)他的这一观点受文克尔曼《古代艺术史》的影响,而且单纯限于考察文化领域。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把那种原始的人的全面性看作一种完美的人性。从古希腊的范例中,他看到了真,善、美统一的历史可能性。 接着席勒指出了现时代的弊病: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享受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与报酬脱节。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耳朵所听到的永远是由他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无味的嘈杂声,人就无法发展他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本性)上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标志。就连把个体联系到整体上去的那个细微断片也不是取决于人性所给出的形式(人们怎么可以把他们的自由托付给这种人为的盲目的钟表机构呢),而是由一个公式无情地严格规定出来的。这种公式把人的自由智力捆得死死的。死的字母代替了活生生的知性,熟练的记忆比天才和感受更能起到可靠的指导作用(第6封信)。 在这里,席勒已经朦胧地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带来的劳动异化。但是,他不是从经济基础上去寻找原因,而只是从精神领域去寻找根源。他说:现代人已经丧失了人性的和谐,正是教养本身给新的人性造成了这种创伤。只要一方面不断扩大的经验和更精确的思维造成科学严密的分工,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的更加复杂化的机构使各等级和职业之间更严格的区别开,这就使得人性的内在联系被割断,一种致命的冲突把处于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分裂了。 席勒虽然痛恨资本主义劳动分工带来的恶果,但他仍然肯定劳动分工在历史发展上的必要性。他解释道:在这里,我是要揭示现时代性格的不良倾向及其根源,而不是要指出自然为此所酬报人的好处。在人类的生存中,这种分工虽然对个体没有带来什么好处,但是要使人类取得进步就只能如此。要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天赋能力,除了使这些能力相互对立之外别无它法。这些力量的对立是文化的巨大工具,但它只是一种手段。因为只要这种对立存在,人就只能处于完成文化使命的中途。(第6封信)应用这种对立的异化了的理性能力建立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当然也是异化形态的。席勒认识到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唯一道路。 由于席勒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所以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必然本末倒置。他觉察到资产阶级革命仍然不能解决人性的分裂,所以否定了通过政治途径变革社会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幻想用美育、通过审美教养来恢复完美的人性,由自然的必然性达到道德的必然性。那么什么是美育呢?他所说的美育主要是指艺术教育。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它只能从精神的必然性而不是从物质的需求去领受指示。只有美的艺术才能打开纯洁的泉源。政治立法者可以封闭艺术的领域,但却不能在艺术领域中支配一切,他可以驱除真理之友,但真理却永在,他可以侮辱艺术家,却不能伪造艺术(第9封信)。他似乎也感到了这里的矛盾,他说:然而,这里不是构成了一个循环?理论的教养应该推动实际的教养,而实际的教养却是理论教养的条件。政治领域的一切改善都要来自人的性格的高尚化,但是在一种野蛮的国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影响下,人的性格怎么能够高尚化呢?他企图寻找一种国家没有为人们提供的工具去打开不受一切政治腐化污染保持纯洁的泉源,这就是美的艺术。 对美的本质的探索 《美育书简》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提出美育的问题,而且在于对美的本质的探索。康德哲学的二元论没有能够解决自然与人的统一问题,不能回答美的根源在哪里。席勒并没有停留在对主体心理功能的分析上,他通过主体和'对象的相互作用,把美与人的本性和人的活动联系起来,试图从人的本性中寻找美的根源。 席勒首先对人性作了先验的分析。他说:把人加以抽象,我们就可以在人的身上区别出一种持久的和另—种不断变化的因素。前者是他的人格(即自我),后者是他的状态(即自我的规定性)。在必然的存在(理想的人性或称神性)中它们是统一的,而在有限的存在(一般的人)中它们总是两个东西(这就象费希特所说的纯粹自我和经验自我)。状态在人格的不变之中变化,人格在状态的变化中不变。有如花开花落,我们把花看作是这种变化中不变的东西,就如同人格,而在它的身上却表现出(花开花落)两种状态。人也是这样,从休息到活动,由激昂慷慨到心情平静、从协调到矛盾,我们始终保持着我们自己的样子。在绝对的主体(即神性)中,是以人格保持他的全部规定性的不变,因为这些规定性就是来自人格。没有时间、没有生成,人就不会是一种有规定性的存在,他的人格就只能存在天赋中,而不会是实际存在(第11封信)。 通过晦涩的论证,席勒试图说明在人格现实化的形成过程中有两种倾向,是他赖以建立美的客观概念的基础,这就是感性和理性的法则。 席勒指出,人之所以有感觉、思维和欲望,正是因为在人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对象世界。人的感性要求是要有绝对的实在性,它要把(理性的)形式转化为世界(指物质对象),使他的一切潜在能力表现为现象。理性的要求是要有绝对的形式性,他要把凡只是世界(外在)的东西在自身消除掉,使其变化处于和谐中。换句话说,他要把一切内在的东西变成外在的,把(理性的)形式赋予一切外在的东西,使我们自身必然的东西成为现实,使我们之外现实的东西服从必然性的规律。在我们身上有两种相反的力量推动我们实现这些任务。前者是感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感性本质,后者是形式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本质(第12封信)。两者的作用有一定范围,感性冲动必须保持在人格的范围内,形式冲动必须保持在感受性或自然的莅围内(第13封信)。而它们的相互作用呢,则是一个的作用确定和限制着另一个的作用,通过这一个的活动使那一个发挥充分效能。这种相互关系只有在人的完美存在中才能实现。这就是人性的理想,是人在时代的行程中可以不断接近的无限性目标,但是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达到(第14封信)。人性的完美就是实在与形式的统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受动与自由的统一(第15封信)。这就是使人的能力(所有可能的现实性)的绝对体现与表现(所有现实事物的必然性)的绝对统一。这里表现出席勒的审美理想,即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 席勒指出:由这两种对立冲动的相互作用和这两种对立原则的结合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美的产生。这种美的最高理想就是实在与(理性的)形式尽可能完满的结合与平衡(第16封信)。这两种冲动的结合称为游戏冲动。为什么叫游戏冲动呢?因为游戏的对象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并不是偶然的,同时又不受外在与内在的强制。正象我们在美的观照中,心灵是处于规律和需要之间恰到好处的中点,所以它排除了规律和需要的强制。 感性冲动的对象是最广义的生命,即全部物质存在以及直接呈现于感官的东西。形式冲动的对象就是本义和引伸意义上的形象,包括事物一切(理性的)形式方面的性质及其对人类各种思考能力的关系。而游戏冲动的对象则是活的形象,用以说明各种现象的审美属性,即最广义的美。 什么是活的形象呢?席勒举例说,活的形象不一定是有生命的东西。一块大理石没有生命,但经过建筑师或雕刻家的加工却可以变为活的形象。一个人尽管有生命和形象,却不因此就是活的形象。只有当他的形式(原文如此,疑形象之误)活在我们的感觉中,他的生命在我们的知性中取得(理性的)形式时,他才是活的形象(第15封信)。在这里,席勒不仅指出了审美对象的客观外在属性,而且指出了它与审美主体相关联的特点。作为审美对象的活的形象不同于生物学意义的生命现象,活的形象是在对象的形象中融合了审美主体的生命内容,从而使对象的形象成为他自己生命内容的体现,这种对象才是审美的对象。所以,美源于主体与对象的统一。 通过游戏冲动,席勒把人的感性要求和理性要求结合在一起,把物质过程和精神过程统一了起来。他认为,美不仅是我们的对象,而且是我们主体的状态。席勒认为在审美过程中,思维、感觉和情感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把审美活动与科学认识区别了开来。他指出,美是自由观照的作品,我们同它一起进入观念的世界,然而我们并不会象认识真理的时那样抛弃感性世界。真理是脱离开一切物质材料和偶然的东西所得出纯粹抽象的产物,是不附带主观限制的纯粹对象,真理也是不混杂任何感受的纯粹自动性。当我们以认识为快乐的时候,我们就十分严格地把我们的概念和我们的感觉区别开来,我们把感觉看作某种偶然的东西,忽略了它并不会使认识中断、真理不成其为真理。但是,要把美的观念和感觉能力的联系分开却是徒劳的。因此,我们把前者只看成是后者的结果是不够的,必须把两者看作是互为因果。在我们享受认识的快乐时,我们不难区分从能动性到受动性的推移,并且清醒地意识到,后者开始时前者就结束了。与此相反,当我们获得审美快感时,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这种交替就无法区分了。在这里思索和情感是完全交织在一起的,以致我们认为自己直接感受到(理性的)形式(第25封信)。由此,席勒进一步克服了经验主义美学和理性主义美学各执一端的片面性。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席勒认为美同时可以产生松弛和紧张二种作用。理想的美在不同的关系中可以显示出融合性和振奋性,而在经验界中存在一种融合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前者使人敏捷,后者使人产生力量(第16封信)。实际上,他在这里所指的就是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席勒把对外观的喜悦和对装饰与游戏的爱好看作人摆脱了动物状态而达到人性的一种标志。他指出,对实在的需求和对现实事物的依附是缺乏想象力的结果,对实在的冷漠和对外观的兴趣才是人性的真正扩大和达到文化的决定性步骤。这是人具有外在自由的证明,因为人在受必然的命令和需求的支配时,想象力就被牢固的绳索捆绑在观实的事物上,只有需求得到满足时,想象力才能发挥毫无拘束的能力。同时这也是人具有内在自由的证明,它使我们看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依赖外部素材而由自身产生,并有防范素材干扰的充足能力。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才是人的作品。一个以外观为快乐的人,不再以他所接受的为快乐,而是以他所产生的为快乐(第26封信)。 席勒把审美看作是摆脱了物质需求的束缚而达到外在和内在自由的一种状态。他认为,在感受美的时候,产生着素材与(理性的)形式的实际的统一和交替。在这种结合过程中就使感性与思维和意志相协凋,使人在有限的事物中见出无限性和必然的规律。从而,他把美与精神和道德的自由联系在一起,把审美外观看作是一种自由的形式。 他进一步指出,想象力的自由运动和物质游戏,在不涉及(理性的)形式时还完全属于动物性的生活。它只说明人已从各种外在的感性强制下解放出来,还不能推断他已有了一种独立的创造形象的能力。由观念的自由承续所构成的游戏还完全是物质性的,是根据单纯的自然规律就可以得到解释的。想象力从这种游戏出发,只有在它追求自由形式的尝试中才能飞跃到审美的游戏。它已经不是一种盲目的本能活动了,而是一种掌握了必然性的自由的创造(第27封信)。 德国古典哲学用类的存在物来说明人的社会属性。类是一个社会的历史范畴,个体与类的统一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席勒把审美看作是类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属性,把美看作是人的生存的类的规律,由此来说明美的社会性。他指出:感官的快乐我们只能由个体来享受,而不能由我们生存的类来享受。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感官快乐普遍化,因为我们不能把我们的个体普遍化。认识的快乐我们只能作为类来享受,因为在我们的判断中我们精心地排除了个体的任何痕迹。我们不能把理性的快乐普遍化,因为我们不能象在我们自己的判断中那样,由其他人的判断中清除掉个体的痕迹。而美呢,只有我们同时既作为个体又作为类,即作为类的代表,才能享受到(第27封信)。 席勒不仅对美的本质特征作了详细的分析,而且对产生美的根源也作了天才的猜测。他所提出的人对实在性和形式性的两种基本冲动已经包含了人的活动的对象化思想。将客观外在的东西消融在自身,把(理性的)形式赋予外在的东西,使自身必然的东西成为现实,这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对象化和对象人化的猜测。但是席勒不懂物质实践活动的意义,他所指的主要还是精神领域的过程。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只有在人的物质活动的对象化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通过漫长历史的社会实践,自然人化了,人的目的对象化了。自然为人类所控制改造、征服和利用,成为顺从人的自然,成为人的非有机的躯体,人成为掌握控制自然的主人。自然与人、真与善、感性与理性、规律和目的,必然和自由,在这里才具有真正的矛盾统一。11这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历史行程。席勒由于看到劳动分工对人性的分裂,他始终把劳动与审美和艺术对立而隔绝开来,这一点特别表现在他的游戏冲动的观点上。 美育——培养完美的人性 席勒从人道主义理想出发,为了克服人性的分裂,提出了美育。他认为,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虽然这种状态本身并不完全决定我们的见解或信念,不会由此而否定智力和道德的价值。然而,这种状态是我们获得见解和信念的必要条件。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为什么感性的人不能直接认识真理和义务呢?因为它需要借助某种力量。真理并不象现实或感性事物那样,可以由外部就能得到,它要靠思维能力自动地在自由状态中取得。而这种自动性和自由却是感性的人所没有的。由审美状态到逻辑和道德状态(即由美到真理和义务)与由自然状态到审美状态(即由单纯盲目的生活到形式)相比,其步骤要容易得多(第23封信)。席勒在这里主要是把美育作为培养道德和理性的人的一种手段。他明确指出:“美可以成为一种手段,使人由素材达到形式,由感觉达到规律,由有限存在达到无限存在。”(第19封信) 但是,接着他又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知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第20封信)。这里,席勒把体、智、德、美四项教育并提,就不仅是作为德育的一种手段,而是把美育作为具有独立目标的一项教育了。 席勒把大自然看作我们原来的造物主,它赋予了我们人性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应用则由我们自己的意志决定了。他把美则看成我们的第二造物主,在人性分裂的时代,美又使人性成为我们的可能,而我们想使人性实现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我们的自由意志了(第21封信)。他说:“如果人要在各种场合下都能使自己的判断和自己的意志成为类的判断,如果他要从每一有限存在中找到通向无限存在的道路,从依存状态迈向独立和自由,他就要设法使自己不再限于单纯的个体,只服务于自然规律,如果他要能够并准备好从自然目的的狭窄圈子提高到理性的目的,他就必须还在前者支配下的时候准备去适应后者,从某种精神自由,即按照美的规律完成他的自然使命。”<第23封信)席勒在这里把美的规律看作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人的精神自由,并把审美的国度视为最高的境界。 席勒说:在权利的力量的国度中,人和人以力相遇,他的活动受到限制。在安于职守的伦理的国度中,人和人以法律的威严相对,他的意志受到束缚。在有文化教养的圈子里,在审美的国度中,人就只须以形象显现给别人,只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而与人相处。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 力量的国度只能通过用自然去驯服自然的方式使社会成为可能。伦理的国度只能通过使个人的意志服从公共意志的方式,使社会(在道德上)成为必要。只有审美的国度才能使社会成为现实,因为它通过个体的本性去实现整体的意志(第27封信)。 由此,席勒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提出了美育的理论,希望通过审美教养获得人的精神解放。这在私有制的资产阶级社会当然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美育书筒》在美学史上的地位 我们认为,书简不仅在德国古典美学中而且在整个美学史上部具有某种(哲学上)转折的意义。由此向客观唯心主义方向发展产生了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美学理论;向辩证唯物主义方向发展则产生了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从实践观点揭示出美的根源和美感的历史形成,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础。 在书简的写作过程中,席勒的思想也经历着不断的变化(向辩证的方向发展)。由于思想变化引起观点上的矛盾,有时席勒本人也没有发现。这特别表现在对美育职能的认识上。此外,他在术语的使用上也极不固定。他不加区别地使用神性、绝对、无限、必然等词。对于形式,自然等词也有多种含义,在素材与形式一对术语中形式是指理性的形式(含形象之义),在形式与内容一对术语中形式就是一般含义了。自然有时是指大自然,有时是指自然本性。素材则是指现象领域。这些无疑增加了理解书简的困难。他自己也发觉,他向友人报怨说,广大读者不理解他论证的目的何在。连歌德也没有理解他的书简,歌德说:“看到那样一个有卓越才能的入自讨苦吃,在对他无益的哲学研究方面煞费苦心,真叫人惋惜。”12最初真正理解席勒书简意义的要算黑格尔了。黑格尔指出: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眼了康德学说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从现实性上来认识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欲念、感觉、冲动和情绪修养成本身就是理性的,因此理性、自由和心灵 性也就解除了它们的抽象性,和它的对立面,即本身经过理性化的自然,统一起来,获得了血和肉。这就是说,美就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就是真正的真实”13 在黑格尔美学中也可以看出席勒美学的思想痕迹。对于两种冲动的理论黑格尔说得更加具体了。他说:“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为自己(认识自己),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见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人这样做,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分,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14他还举了儿童的例子,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出现的圆圈,觉得这就是一个作品,在其中看到了他肩己活动的结果。 1873年斯宾塞发表了《心理学原理》。他在书中指出:“多年前,我曾读到一个德国作家的一段话,大意是说美感起源于游戏冲动。我记不起这位作家的名字,也想不起他提出的理由和论据了。我的这种说法也许字面上不准确,伹却隐含着真理。我们称为游戏的那种活动是由这样一种特征而和审美活动联系在一起,它们都不以任何直接的方式促进有助于生命的过程。》15斯宾塞认为艺术为人类高级机能提供消遣,绐他们剩余的精力寻找一条出路,而游戏则为他们的低级机能提供消遣。从服务于生存的功能中独立开来,是产生审美特性的一千必不可少的条件。美感的产生包括来自感觉、知觉或表象的快乐,总是建立在与机体的生物学功能相分离的基础上。 这一学说在历史上被称为“席勒一斯宾塞游戏说”,成为最早对艺术起源的心理——生理学探讨。显然,斯宾塞对席勒游戏冲动的理解极其浮浅庸俗。从发泄剩余精力的角度考察审美,也象达尔文从性的选择角度考察审美一样,都只是从生物学意义去认识审美活动,完全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性质和内容,因此这一学说是错误的。 席勒曾经指出;“艺术大师的独特艺术秘密就是在于,他要通过形式来消除素材。”“在真正美的艺术作品中,内容应该不起作用,而要靠形式完成一切,因为只有形式才能作用到人的整体,而相反地,内容只能作用于个别的功能。”(第22封信)有人据此认为席勒是形式主义艺术的先驱。实际上,席勒不论在艺术实践上还是在文艺理论上都已经在克服康德纯形式主义的倾向,他只是在强调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内容要通过形式发挥作用。 马克思对席勒美学思想的扬弃 对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席勒《美育书简》,会发现两者在内容和观点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席勒提出的某些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在马克思那里开始作出了回答。 异化劳动学说 人性的分裂和异化是对美的否定。席勒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揭露了近代资本主义劳动分工对和谐完整人性的摧残,但是他却不能认识它的实质和根源。马克思以无产阶级的义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他说:;“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劳动生产了智慧,却注定了劳动者的愚钝、痴呆。”16马克思同时说明,由于人的本质的异化必然影响甚至破坏审美活动本身。“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17 早在《1843年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同时指出了它的政治和社会二重化造成了人的分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进一步从当时社会的经济事实中分析了各种异化劳动范畴。 异化劳动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在劳动的对象化中的异化: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成了与工人对立的敌对力量,工人生产的东西越多,他就越陷入他的产品的统治之下; 在劳动过程中的自我异化:劳动只是工人谋生的手段,是从外部强加给工人的。所以,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人的类生活的异化:只有人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才能肯定自己的类本质,异化劳动使人失去了类的生活,而只成为个人的生存。 人同人相异化;即使得每个人都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形成了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 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的分析,揭示了私有制发展的秘密,异化劳动产生了私有制,私有制又成了异化劳动的基础和原因。马克思把废除异化劳动这个任务同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性作用直接联系起来:消灭私有制,就要消灭异化劳动,同时也要消灭异化劳动所产生的全部人类的奴役制度。工人阶级反对私有制的斗争;不仅为工人阶级自己的解放,而且为整个人类的解放开辟了道路,这才为克服人性分裂和异化创造了现实的社会条件。 美的本体论 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学说。古希腊哲学就是本体论哲学,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就提出了万物本原的问题。所谓本源,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就是万物由它产生又复归于它的那个东西。那么美的本原(根源)在哪里呢?席勒天才地猜测是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中。但是限于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他不可能认识物质实践——生产劳动的决定性作用。鉴于资本主义劳动与分工对艺术的损害,他始终把劳动与艺术完全隔绝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所以,他不能真正科学地说明美的根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社会基本实践——生产劳动的角度考察了社会的人与自然,主馋习对象的相互关系,说明了人的劳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人自身发展的作用,正是生产劳动才完成了自然与人的现实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18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对象化特性,这是人类具有自我意识的表现。劳动的对象成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社会的人通过生产劳动,认识、支配和改造自然,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和需要,使自然铭刻上人的意志的烙印,把人的本质力量体现在改造了的自然中。从而,使自然成为人的对象,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化确证,成为人的创造物和现实。从主体方面讲,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层开的丰富性,才产生了主体的感性丰富性,人的感觉正是由于人化了的自然才产生出来。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创造了与人的本质和自然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马克思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美。”这是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出美的根源。 马克思在谈到人的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区别时,指出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志的对象,由于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所以人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19这里,马克思从一种新的意义上肯定了意识的自由与美的规律的联系,说明美是客观必然性与人的自由的统一。席勒也正是把精神自由的实现作为美的规律的基本特征。 完整的人——共产主义新人 席勒把人的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作为他的美学和美育的目标。但是,在私有制的社会里,不去变革社会关系,而单纯靠美育则是完全不可能的。席勒所追求的审美理想,只有马克思从共产主义革命的角度才作出了回答:共产主义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20马克思从不同的社会物质基础上也区别出三种社会形态,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21 “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并且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会权力和社会关系同他自己相对立。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相信必须停留在那种完全空虚之中,也是可笑的。”22 单纯否定私有制,即粗糙的共户主义,根本不能达到人的解放+,因为在私有制统治下,人最发达的感觉只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占有感,它压倒了一切其他实际感觉和精神感觉,表现为它们的异化。积极的共产主义,即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则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活、对对象化了的人和属人的创造物的感性的占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已有。”23因此,这一过程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不是回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野蛮状态,而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 在对人的本质、对对象化了的人和属人的创造物的感性占有中无疑包含了审美的本质规定,这里进一步揭示出了美的本质和美育的途径。席勒认为,只有美的观念才能使人成为整体,因为它要求人的两种本性(指感性和理性)与它协凋一致。马克思则从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高度提出了在各种社会实践(不仅包括艺术活动)中培养完格的人的任务。他认为,过去人们仅把宗教以及政治,艺术和文学等这样一些抽象普遍形式的历史,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和人的类的活动,而通常的物质的工业,这些感性的、外在的、有用的对象,人们却没有看作是人的对象化了的本质力量。实际上,这是一个更为直接、更为普遍的领域,它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无疑为美学和美育揭示出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这就是说,美学决不限于艺术哲学,在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也存在审美的现象,美育也决不限于艺术教育,美的形态很多,所以审美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的建立为物质生产与审美文化的结合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美育将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今天已经成为我们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有机组部成分。席勒昔日的理想,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现实的事业了,这是可以告慰于作者的。 把《美育书简》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结合起来阅读,可以使我们相得益彰。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书简》历史意义的认识,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手稿》的理解。由康德——席勒——马克思这条美学思想的线索24中,可以使我们看出,马克思是怎样吸收了前人先进思想成果而成就了美学观的革命变革的。 徐恒醇 1983年7月于北京 第一封信 请您允许我在这一束书简中把我对于美与艺术进行探讨的成果奉献给您。我深感这一任务的重大,也熟知它的魅力和价直。我所要谈论的主题与我们的幸福直接相关,并与人性的道德高尚不无联系。我将把美的问题展示在感受并施加了美的全部威力的心灵之前,在就其规律而论经常得诉诸情感的这一探讨中,我将承担起我的任务中最艰巨的部分。 我所请求的正是您赋予我的职责,在这里按照我的爱好我可以有所贡献。您为我制定的规则是自由自在而毫无强制的,.这对于我倒是一种需要。不采用通常的论述形式。这就不会使我由于术语使用不当而陷入扫兴的尴尬。我的观点主要来自我个人的思考,而不是来自丰富的外界经验,也不是来自资料的研究,当然并不否认它是有其根源的,但既不能把错误归咎于某一学派的影响,也不能靠权威或别人的力量而否定自身的弱点。 我对您毫不隐讳,下述命题绝大部分是基于康德的各项原则,如果这一探讨过程使您联想起某一特定的哲学学派,那么这要归咎于我的能力太差,而不能归咎于这些原则。不,我把您的精神自由视为不可侵犯的。您自己的感受为我提供了我赖以建设的事实基础。您自己的自由之号能力制订了我们进行论证的准则。 对于康德体系实践部分中占主导地位的那些概念,只有在哲学家那里才是分割开的,我确信可以证明,一般人则认为它们始终是一体的。如果人们使它们摆脱开学术的形式,它们就成了常识中早已有之的妥求和道德本能的事实,这种道德本能正是贤明的自然作为保获者在人具有明晰的洞察力以前所赋予人的。但是,正是这种学术的形式,它为知性揭示了真理,又在情感面前掩盖了真理。因为遗憾的是,知性若要自己把握这一对象,就必须首先肢解内在感觉的对象。正如化学家只有通过分解才能发现物质的联系那样,哲学家只有通过功夫的磨炼才能发现具有自由意志的自然的作品。为了捕捉转瞬即逝的现象,就必须把这些现象捆绑在规则的刑具上,将其美的形体分割成抽象的概念,使其活生生的精神保持在贫乏的词汇骨架中。如果在这种模写中不能重新发现自然的情感,在分析家的报告中真理成了不合情理的东西,那不是怪事吗? 如果下述探讨为了使其对象接近知性而越出了感性的范围,那么也要请您多加原谅。适用于道德经验的东西.必然在更高的程度上也适用于美的现象。美的全部魔力正是基于这一奥秘.而当美的各种因素被强行结合起来,美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 第二封信 然而,除了把您的注意力吸引到美的艺术舞台之外,我如何还能更好地利用您给予我的这种自由呢?正当道德世界的问题使人产生更大的兴趣,时代状况又迫切要求哲学探讨精神去从事于一种最完美的艺术作品,去建立一种真正的政治自由的时候,却在为审美的世界物色一部法典,这是否至少是不合时宜的呢? 我不愿意生活在另一个世纪,也不愿意为另一个世纪而工作。正如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一样,他同样也是时代的公民。如果不可能甚至不允许他与自己生活圈子的习俗隔绝开来,那么为什么没有义务在他活动的选择中使他的抉择包含时代的需要和审美趣味呢? 但是这种抉择似乎对艺术不利,它至少不利于我的探讨所涉及的那些艺术,事件的进程使时代的创造精神朝着越来越远离理想艺术的方向发展。艺术必须摆脱现实,并以加倍的勇气越出需要,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它只能从精神的必然性而不能从物质的欲求领受指示。然而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制桎梏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在这个拙劣的天平上,艺术的精神贡献毫无分量,它得不到任何鼓励,从而消失在该世纪嘈杂的市场中。甚至哲学家的探索精神把想象力也撕成了碎块,艺术的领域在逐渐缩小,而科学的范围却在逐步扩大。 哲学家正象老于世故的人那样,把目光期待地注视着政治舞台,人们相信目前人类的最后命运将在那里审议。这个一般的讨论若离开上述问题不就表现出对社会利益的令人指责的漠不关心吗?这一伟大的裁决,由于它的内容和结果,与每一个自称为人的人都直接相关,由于它的审议方式,必然使每一个独立的思想家都格外关注。以前只能由强者的盲目权威做出回答的这样一个问题,现在似乎要在纯粹理性的法官面前起诉,只有始终能够把自己置于全体的中心并把自己的个体提高到类的人,才能把自己当作理性法庭的陪审官,从而他既作为人又作为世界公民成为诉讼当事人,或远或近地了解这一事态的进展。在这一伟大审议中做出裁决,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情,应该按照法律做出裁决,他作为理性精神有能力和资格做出这种裁决。 与这样一个天才的思想家和自由的世界公民去探讨这一问题,并把这一裁决还给为人类幸福而充满美好热忱的心灵,这对我是多么富有诱惑力啊1虽然在现实世界的环境中我们地域如此不同而相距又这样遥远,但是在观念的领域,您的毫无偏见的精神却得出了与我相同的结论,这多么令人愉快又令人惊异!我抵制了那种富有魅力的诱惑,把美的问题放在自由的问题之前,我相信它的正确性不仅可以用我的爱好来辩解,而且也可以通过各种原理加以证明。我希望使您相信,这个题目不仅关系到时代的鉴赏力,而且更关系到这个时代的需求。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只有我使您想起把理性引入政治立法的那些原理,才能做出这种证明。 第三封信 自然界对待人并不比对待它的其他作品更恩惠些:自然界为人所做的,还不能使人本身作为自由理智而行动。但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正是人不停留在单纯自然界所造成的样子,而有能力通过理性完成他预期的步骤,把强制的作品转变为他自由选择的作品,把自然的必然性提高到道德的必然性。 人摆脱了自己的感性混沌状态,认识了作为人的自身,环顾四周并在国家中发现了自己。在他能够自由地选择这种地位以前,他要受到需要的强制。在能够按照理性法则建立国家以前,需要按照单纯的自然规律建立了国家。但是,作为道德的人始终不会满足于这种需要的国家,这种国家只是由它的自然规定产生的,并且只是在这一点上才是合理的。如果他可以说的话,这种国家对他是一种灾难!作为人,他有权力去摆脱盲目必然性的统治,正如他在其他许多方面通过他的自由而摆脱了这种统治那样,例如通过道德性使性爱的需要所驱使的那种卑俗特性消失了,并通过美使之高尚化了。因此,人以一种人为的方式从他的成年返回到他的童年时代,在人的观念中构成一种自然状态。这不是由经验得出的,而是他的理性的必然结果,是由他的理性规定必然构成的。从这种理想状况中借来一个终极的目标,这在人的实际自然状态中是他所不能达到的,他在当时还不能作出这种选择,这就好象他从头开始并以具有明确见解和自由抉择的独立状态来取代制约状态。不论那种盲目的力量多么巧妙地和牢固地为它自己的作品打下了基础,不论它多么蛮横地维护这一作品并为其披上任何尊贵的外衣——在这一过程中人可以把这一切看作根本没有发生的事,因为盲目力量的作品不具有权威,在它面前自由无需屈从。所有的事物都要服从于最高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是理性在人的人格中树立起来的,一个达到成熟的民族必定会产生并确证这一意图,即要将自然的国家转变为道德的国家。 这种自然的国家(正如每一种政治实体那样,它的建立最初是基于力量,而不是基于法则)与道德的人是相互矛盾的。对于道德的人说来,单纯合法性则应该使人服务于法则;而自然的国家却完全适合于自然的人,他为自己制订法则只是为适应于力量。但是在这里,自然的人是现实的,而道德的人却是令人置疑的。因此,理
本文档为【美育书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0698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6KB
软件:Word
页数:57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5-07
浏览量: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