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詹石窗:火与灶神形象嬗变论

詹石窗:火与灶神形象嬗变论

举报
开通vip

詹石窗:火与灶神形象嬗变论 民间信仰研究 火与灶神形象擅变论 詹石 窗 张秀芳 本 文从 火神话之考察入手 , 进 而探讨 火神 与灶神 的关 系 , 揭示其演 变规律 , 说明其演 变特点 。 认为灶神与火神本是 同源 随着历 史发展 , 火神 与灶 神 才 逐步分化 , 其演 变的共性在于都经过 了女性神 —两性神 、 配偶神 —男性神的过程 , 与火神相比 , 灶神在演变过程 中还具 有老龄化 、 世俗化 、 队伍扩 大化 等特点 , 同时 , 蔡灶 习俗也随着时 间的推移而被赋予新义 。 作者居石 窗 , 年生 , 哲学硕...

詹石窗:火与灶神形象嬗变论
民间信仰研究 火与灶神形象擅变论 詹石 窗 张秀芳 本 文从 火神话之考察入手 , 进 而探讨 火神 与灶神 的关 系 , 揭示其演 变规律 , 说明其演 变特点 。 认为灶神与火神本是 同源 随着历 史发展 , 火神 与灶 神 才 逐步分化 , 其演 变的共性在于都经过 了女性神 —两性神 、 配偶神 —男性神的过程 , 与火神相比 , 灶神在演变过程 中还具 有老龄化 、 世俗化 、 队伍扩 大化 等特点 , 同时 , 蔡灶 习俗也随着时 间的推移而被赋予新义 。 作者居石 窗 , 年生 , 哲学硕士 , 福 建师范 大 学中文 系副 教授 , 张秀 芳 , 年生 , 福建古 田 第一 中学教师 。 对火的认识和应用 , 在人类发展史上 , 具有划时代的决定性意义 。 由于认识水平的极端低下 , 由于思维方式 的幼稚 , 火在 原始初 民眼 , 是个令人恐惧 的怪物 , 而火的重要特殊作用 , 又使原始初 民们对它产生依赖感和崇拜心理 , 在这种畏 惧和膜拜心理作用下 , 作为 自然界 中客观存在的物质 —火便被神秘化 了 。 由此产生 了 许许多多绚丽多彩的火神话 , 同时也促使了敬火 、 拜火习 俗 的形成 , 月 绵延不绝地流传 下来 , 并在当代社会中产生深厚的影响 。 我们可 以统称之为 “ 火文化 ” 。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 有着丰富多彩 的 “ 火文化 ” 。 其生命力之强 , 使人在 当代社会生活 中仍举 目可见 “ 活态 ” 的遗风遗俗 满族的火祭仪式 , 苗族神圣的火坛 , 彝族 、 白族 、 纳西人的火把节以及汉族的祭灶习俗等等 。 祭灶 , 源于对火的崇拜 。 最早的灶可追溯到原始人用来取暖驱兽 、 烤食制器而燃起 的一堆堆长明火 。 当烧火场所从不断游动到固定 , 从室外到室内 , 真正意义上的灶便产生 了 。 如果说最初的灶有什么象征意义的话 , 那不过是伴随着火神的出现而成为火神居处 的象征 。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 人们观念的更移 , 这便渗入复杂的社会 内容与道德观念 , 祭祀对象由火神变为灶神甚至祖先神 , 象征本体也从氏族保护神演变为家庭保护神 。 灶 神与火神都经历 了从独立女神到男性主神相类似的形象擅变史 , 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就 像极相似的连体同胞兄弟 , 可 以含混其称 , 又是互相区别的两个 。 所 以在研究中国的 “ 火文化 ” 时 , 不可不把这二者联系起来加 以考察 。 中国 “ 火文化 ” 如此悠久丰富 , 但是纵观学术界 , 比较全面 、 系统地而不是零碎 地 、 片面地研究中国的 “ 火文化 ” , 探讨中国火神与灶神关系及其形象擅变规律 , 揭示 其中复杂的内在原因和深刻含义的专文则似未见之 。 有鉴于此 , 笔者遂搜集了许多有关 资料 , 在对之进行整 理 、 分类的同时 , 有所思索 , 写就此文 , 试图说明我们的某些观点 世 界 宗 教 研 究 年第 斯 和看法 , 望大方之家指点批评 。 在人类认识火 、 使用火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人类处于茹毛饮血 , 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的蛮荒时代 。 但是 自从人类发现了火 , 并将之应用于 日常生活 , 人类就第一次将自己与动 物区别开来了 。 “ 天下 ⋯ ⋯不可 以一旦无火 ” ① , 火在先民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火 “ 炮生为熟 , 令人无腹疾 , 有异于禽兽 ” ② , 从而结束了生食的历史 , 改善了消化 过程 , 扩大了食物范围 , 并增强了体质 , 为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条件 , “ 放火烧草 猎 ” ⑧ , 战胜禽兽 , 使先民获得 了更为广泛充足的食物来源 以火 “ 因焚莱 , 除陈草 ” ④ , 开荒种植 , 减轻了劳动负担 先民们还用火照明取暖 , 驱兽防身 、 制造工具 。 总之 , 对 于人类的发展来说 , 火是一种生产力 。 火 的使用 , 乃是人类开发利用 自然力的开始 , 它 使人类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 即蒙昧时代的中期阶段 。 人类从接触火 , 认识火的作用到懂得使用火 、 控制火 , 经过了漫长的岁月 , 经历了 自然火和人工火两个阶段 。 据考古报告 , 人类早在四万年以前就已经知道用火了 。 但是人类最初接触到的火却 是 自然界中由于雷电 、 千早 、 易燃物质的摩擦以及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大火 , 这种偶然因 素引发的 自然火 , 常具有突兀性和极大的破坏力 , 在认识水平低下的原始初民心 中引起极 度的恐惧和迷惑不解 , 但当他们从不幸死于大火中的动物身上发现熟肉比生 肉好吃时 , 他们初步感受到了火的好处 , 并在长期与 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 , 进一步认识到火的巨大 功用 。 于是先民幻 想着能够控制并拥有火 , 但这仅是幻想而 已 。限于当时生产力的落后 , 人们就又失去 了火 , 重新跌入黑暗 、 寒冷 、 生食的深渊 , 于是便有了对天然火的强烈渴 求和依赖 。 对火神秘的畏惧 , 特别是对火 的依赖和渴求 , 自然而然在原始初民间产生了 对火的崇拜 , 后来才逐渐发展为崇拜那种支配火的强有力的想象实体 。 早期火祟拜是原 始 自然崇拜的内容之一 。 经历 了一个漫长的使用天然火阶段之后 , 到 了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 上古人民终于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 由于受到因加工木石 、 制造器具而迸发出火花的启示 , 逐步懂得 了摩擦生火的事实 , 学会了钻隧或钻木取火的方法 。 这样 , 人类不再单纯地仰赖天然之 火 , 而主要凭藉人工取火了 。 人工取火完全改变了先民们的用火面貌 , 给人类带来生活的新希望 。 因此 , 人们对 那些率先发明人工取火方法的氏族英雄圣贤怀着深深 的敬意和感激 , 甚至将他们美化 、 视为超凡的神人 。 这就是 “ 取火英雄 ” 崇拜 。 当然人工取火的发明决不是某些个别英雄 ① 《 抱朴子外篇 · 逸民 》 , 《 诸子集成 》 本 。 ② 《 太平御览 》卷七十八引 《 礼含文嘉 》 , 《 四库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本 。 ③ 《 尔雅 释天 》 郭注 。 ④ 《 周礼 · 夏官司马上 》郑注 。 火与灶神形象嫂变论 圣贤的功劳 , 而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是人类长期与自然界作斗 争的伟大硕果 。 但是 , 人们却往往把这种凝结着人类长期斗争的血和汗的结晶归功于某 一个具体人物 部落或氏族优秀成员 的发明创造 , 从而为 自己树立 了一个个崇拜 、 讴 歌的对象 。 其实这些英雄圣贤往往是一种武装着某种劳动工具的完全现实的人物 。 从这 个意义上说 , 英雄崇拜事实上是对人类 自身智慧 、力量的讴歌和颂扬 。在 中国 , 火神话英雄 崇拜中最 明显的例子就是隧人氏的传说 隧明园有 “ 火树名隧木 , 屈盘万丈 ” ① 。 后 世有圣人游 日月之外 , 至于其国 , 息此树下 。 “ 有鸟啄树 , 灿然火出 , 圣人感焉 , 因取 小枝 以钻火 , 号隧人氏 ” ② 。 人工取火的艰难历程反映到神话传说中居然仅只靠圣人的 偶然机遇与超凡顿悟 , 实在也太轻巧 了点。 对火和造火者的崇拜实际上 已经包含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 早期火神话主要表现三方 面的内容 第一 、 发现火的价值 。 如拉枯族 《 毛猴子戳木取火 》 的传说是讲一只猴子发 觉火比飞洛 飞鼠 暖和 , 被火烤过的飞洛也比没烤过的好吃的故事 。 ③第二 、 寻觅火 之来源 。 如回族的 《 阿当寻火种 》 。 第三 、 保存火种 。 如苗族 《 三脚架 》便是歌烦苗家 三后生为防止火种熄灭 , 手拉着手 以身抵挡风雨而献身的动人事迹 。 ④这些故事反映了 远古时期先民们从认识火到使用 自然火的一段艰辛历程 。 我们称之为 “ 火种神话 ” 。 在火种神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 那便是一一把动物 尤其是一些小动 物 当作人类最终得到火的一大功臣来赞美 。 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一 些神话传说 。 傣族布角人 《 火的神话 》称 , 古时候人像鸟一样会飞 , 但却没有火 , 有一 种鸟叫飞罗 , 它有火却不会飞翔 , 于是人类就用翅膀向鸟换来了火 。 拉枯族史诗 《 牡帕 密帕 》里也有类似的 、 人用翅膀跟老 鼠换火的说法 。 高山族布农人传说是阿里山上一种 叫 “ 嘿必土 ” 的鸟给他们衔来了火种 。 傣族的神话则说是蝗螂给人揭开 了火藏于石头的 秘密 。 而汉族的 《 隧人氏击石取火 》 、 回族的 《 阿当寻火 》 、 苗族的 《 三脚架 》 、 高山 族的 《 洪水中取火 》 等神话故事中则分别认为是人在大鸟 、 燕子和野马 、 女贞小鸟以 及乌胡鸟的帮助下才取得火种的。 上述种种神话传说传达了先民的一种观念 , 即动物优 于人类先得到火种 , 人间火种的得来要依靠动物的帮助 。 此种观念是原始人动物崇拜的 一种曲折反映 。 这种动物崇拜在 《 山海经 》中 , 诸如移 即 、 鹏鸟 、 赤鹜 、 鹅 、 职躲 、 窃 脂 、 唯疏 、 毕方等诸种伏火 、 崇火的鸟兽身上可 以得到进一步印证 。 早期火神浓重的兽 形怪相原 因是否也可 以推源及此 谈到火我们总是难 以回避火与 日 、 鸟 、 水 、 木的密切关系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首先 , 我们先来考 察火与 日的关系 , 在人类思维水平仍处于简单 、 幼稚的原始社会中 , 太阳发出的光和热 , 以及耀眼的金红色彩 , 使人们极 自然会联想到熊熊燃烧的野火 。 于是 , 在初民眼中 , 太 阳便是一团烈焰 。 王充 《 论衡 · 说 日篇 》言 “夫 日者 , 火之精也 ” 。 许多火种神话还 把火的来源之处认作是太阳 , 人间之火就是太 阳派往地上的使者 。 印度民族祭祀时所用 ①② 《 太平御览 》卷八六九引 《 王子年拾遗记 , 。 ③④ 参看雷波 《 火种神话浅析 》 , 见 《 山茶 》 年第 期 。 世 界 宗 教 研 究 年第 期 的火 —阿格尼有三种来源 , 其中一种在天上 , 就是从太阳来的 。 另据一些民俗学家研 究 , 对火 的崇拜也源于对太阳的崇拜 , 日崇拜包含 了太 阳崇拜和火崇拜 , 而这种崇拜几 乎遍布世界各地的原始民族之中 。 我国突厥人盛行尚东拜 日之风就是一例 。 其次看火与 鸟的关系 , 鸟具有原始人所无法企及的高空飞翔本领 , 先民们既然认为火是从 日中来 的 , 那么 , 有鸟为传递者 , 能够帮助人类从空 中取来火种的想法也就不足为怪了 。 在前面论述 火种神话时 , 我们早已得知火与鸟结下 了不解之缘 , 先民们总把人类取得火种的功劳归 功于鸟及其他一些小动物 , 还创造了种种镇火或崇火的鸟 。 这些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或赤足 , 或朱啄 , 或红羽 或有赤文 , 有的甚至全身艳红 , 总之身上总少不 了火样的红 颜色 。 ①形成这个特点的原因在于原始人缺乏抽象能力 , 其思维具有一种直观性 , 遂 以 红颜色表示火 , 以相似物来代替某种属性 。 我 国传说中的鸟中之王 —凤凰 , 也与火有 着密切关系 。 传说中的凤凰 , 是火精 , 有凤凰入火 自焚 、 死而复生的神话 。 《 鹤冠子 · 度 万 》 云 “ 凤凰者 , 鹑火之禽 , 阳之精也 ” 。 阳即太阳 。 而另有 “ 玄鸟 ” , 就住在一团 烈焰的太阳里 , 驮 日飞行 , 乃太阳化身 。 这样 , 鸟 、 太阳 、 火三者就联系在一起 , 形成 了一种对应关系 , 我们还可 以从阴阳观念的角度去考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 在 《 周易 · 说卦 》 中火与 日同属阳性 , 鸟作为与女阴相对的男性生殖器的象征 , 也属阳性 。 至今有 人骂人时还用 “ 鸟 ” 或 “ 鸟人 ” 之类的粗话 , 便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 第三是火与水 、 木 的关系 。 火是阳性 , 水是阴性 , 两者相反相成 。 但最初的火神却是女性 , 因而 《 左传 · 昭公九年 》 说 “ 火 , 水妃也 ” 。 这是 以水为夫 , 以火为妻 。 后来 , 火神才逐渐由女性 转变为男性 。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水火不相容的道理 , 古史记载这样一则神话 火神祝融 与儿子共工 水神 曾火战过一场 , 水神被烧得焦头烂额 , 落荒而逃 。 ②这说明二者的 不相容 。 如果说水与火是相克关系的话 , 那么 , 火则是因木而生 , 前面提到的 “ 阿格 尼 ” , 其第一种来源是在地上 夕 就是从父母来的 两块木片 , 一块是雄的 , 叫菩提树 , 一块是雌的 , 叫 , 这两块木片互相摩擦便生火 。 ③懂得火源木而生 的道 理 , 对于人类从使用 自然火 阶段进入到人工火 阶段具有关键的作用 。 传说中的隧人氏就 是因为偶然看见许多像鸦样的鸟 , 以咏啄树 , “ 灿然火 出 ” 。 他因此感悟 , 于 是便用小 枝钻木取火 , 从此取得 了用火的主动权 。 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极端低下 , 人类幼年时期智能的极其苍白 , 使得原始初民在 那些千变万化 、 神秘莫测的 自然现象诸如风 、 雨 、 雷 、 电 、 火之类面前 , 普遍处于无知 和畏惧的状态 , 更使他们的生活所系和生活所需 , 几乎无不仰赖于 自然的恩赐和偶然的 详见 《 山海经 》 。 见智量主编 《 比较文学三百篇 》 第 页 , 上海文艺 出版社 年版 。 · 施密特著 《 原始宗教与神话 》 第 页 , 萧师毅 、 陈详春译本 , 土海文艺 出版社 年 版 。 ①②③ 火与灶神形象地变论 机遇 。 依赖和无知使他们愿意相信 , 也能够相信万物有灵 , 只要人们敬拜之 , 就会如愿 以偿 , 有所收获 , 这就是 自然崇拜产生 的心理基础 。 当人类幻 想的羽翼高翔到相信所有 的这些 自然力和 自然物后面都有一位神灵在主宰着它们的境界时 , 原始的 自然神便出现 了 。 另一方面 , 在人类与 自然界作长期斗争的生产实践中 , 涌现 了许许多多征 服 自然 、 保护集体的英雄和圣贤 , 他们在人类发展史上起过重要 的作用 ,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 人 们因其丰功伟绩而崇敬厚爱之 , 此 即英雄或圣贤祟拜 。 倘若同时赋予他们 以神性 , 将他 们变为半人半神 , 或者干脆树立为神 , 那么 , 又一类重要的英雄神或圣贤神就产生 了 。 两种崇拜 自然崇拜和英雄圣贤崇拜 是古代神产生的两种渠道与来源 。 每个神在最初 产生 的时候都是 自然属性和人性相结合的产物 , 后来人性上升为主要属性 , 有很大一部 分半人半神发展 、 定形为人神 。 火神也是遵循着上述的规律产生出来的 。 其来源有两大方面 一 、 源于 自然崇拜 的 火化身 。 原始人无法驾御 自然火 , 便 以为火是有灵性 、 有生命意志 以及伟大能力 。 这 样 , 就把火看成一个超 自然体 , 火升华为火神 。 二 、 起源于英雄圣贤崇拜中取火之人的 神化 。 为人们寻找火种 、 保护火种的英雄 , 为人类发明人工取火的圣贤 , 特别是氏族部 落的司火者往往是火神形象的最初原型 , 英雄圣贤的神化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 , 现在我 们来分析司火者的被神化 。 先民在利用 自然火阶段 , 常有火种不幸熄灭的事发生 , 这对 于一个氏族或部落无疑是一场巨大灾难 。 为了保护好火种 , 氏族设有专 门的司火者 , 而 火是氏族财富和权力的代表 , 因此这些司火者又往往是由部落或 氏族首领担任 。 例如中 国最著名的火神祝融 , 早先就是一个火官 , 叫火正 , 他同时也是南方一部落的首领 。 最 初人们对司火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后来随着人类驾驭火的能力的不断增强 , 人们对司 火者的重要性愈来愈有所认识 , 并逐渐神化他们 , 于是火神便由单纯的火的化身发展为 具有灵力的火者 。 像其他许多神一样 , 火神也经历 了一个从 自然神到人神的过程 , 祝融 之 “ 融 ” 字从虫 , 说明火神祝融原属虫类 , 是个神物 。 《 山海经 · 海外南经 》为其画像 , 称之 “ 人面兽身 , 乘两龙 ” , 这仍不过是半人半兽的结合体 , 但 已初显人神之貌 。 到 后来祝融当上灶神 实为火神 , 娶妻生子时 , 不仅更有人形 , 且有人情味 了 。 祝融神 的发展轨迹反映了火神从最初的物性和人性的结合到人性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演变过程 。 纵观世界各族流传下来的火神神话 , 我们可 以发现一条火神形象演变的共同规律和 途径 独立女神 · · · · · · ⋯ ⋯配偶神 、 两性神 · · · · · · ⋯ ⋯男性主神 母系氏族阶段 交替阶段 父系氏族阶段 火神形象的这一演变规律 , 正反映了古代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 、 由女权 时代向男权时代的鼎革转换 。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是 以女性为中心 的母系氏族社会 。 由于当时生产工具的极其简陋 , 生产力的极端落后 , 男子捕鱼猎兽较少 有收获 , 氏族 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靠妇女们去采集野果 , 妇女在经济上 占有主导地位 。 同 时 , 在那个孩子 “ 只 知其母 , 不知其父 ” 的群婚 、 乱婚制年代 , 妇女不仅在经济 , 眨居于 廿卜 界 宗 教 研 究 年第 期 主导地位 , 在血缘关系上更是唯一的纽带 , 原始人只看到妇女的生育现象 , 却不知道男 子在人 口 繁衍上的决定作用 , 而人 口 数量又是氏族全部力量的决定因素 , 因此妇女的生 育作用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 , 妇女在氏族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 , 氏族首领也由妇女 担任 。 这样 , 女族长就成 了氏族繁荣昌盛的维系者 , 成了水源 、 火种等集体财富的保护 者 , 独揽 了氏族大权 。 在母 系 氏族阶段出现的火神 , 必然要打上这一时期的烙印 , 反映 母权制社会的突出特征 。 因此 , 可 以确定早期火神都是女性神 , 这也可 以从传说中的几 个火神的姓氏得到证明 。 炎帝姓 “ 姜 ” , 黄帝姓 “ 姬 ” , 祝融姓 “ 妨 ” , 每一个姓都 以 “ 女 ” 字为偏旁 , 这正是那个妇女享有最高权威 的母系氏族时代有可能被升格为火神的 仅是那些有特殊作用的女性的真实情况 的写照 。 至今满族那木都鲁氏神谕 中还直接称火 神为 “ 突恩都里妈妈 ” 。 还有些姓氏 , 萨满神谕称火神为 “ 拖洼妈妈 ” 火奶奶 、 “ 妈 妈图恩都里 ” 奶奶火神 。 火神 “ 它亚恩都里 ” 满族语 , 就是 “ 它 ” 火 和 “ 额 姆 ” 母亲 的两个词音的混 称 , 译成汉语为 “ 火母神 ” 。 ①在鄂伦春族的传说中火神 也是一位受到伤害而能原谅人的仁慈老太太 。 ② 印欧民族也有许多关于女火神的神话传 说 , 希腊的希斯提亚 、 罗马的韦斯塔等都是女火神 。 女火神的大量出现 , 乃是母权制社 会的产物 , 反映了妇女执掌了火的使用权和保管权 。 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 男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越 来越突出的作用 , 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反而逐渐下降 , 社会形态逐渐由以妇女为中心的母 系 氏族向 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族转化 。 社会形态的变迁促使火神形象也随之变革 , 产 生 了两性神和配偶神 。 由于妇女在社会转化时期 , 仍在氏族中暂时保有一定的权威 , 因 此 , 妇女 与男子有过一场 “ 争夺 ” 氏族领导权的 “ 斗争史 ” , 所 以这期间的火神性别是 无法固定的 , 总徘徊于男女之间 , 有时兼任 , 这就是两性神 。 两性神的时期并不 长 。 不 久 , 母权制 的花朵更加枯萎 , 女火神降格 , 成为男火神的配偶 , 即以配偶神的方式取代 了两性神 。 于是神话 中便有火神娶妻生子的故事 祝融有妇 , 姓王 , 名博颊 一名王诸 , 生子长琴 、 共工 。 ③相信其他火神也免不 了有此 “ 俗事 ” 。 两性神实质上就是男性神的一种伪装 。 当父权制完全取代了母权制 , 掌火大权落入 男子之手时 , 男性火神终于跳 出了配偶神和两性神的幌子 , 堂而皇之地窃取了主神的位 置 。 而女火神则纷纷变性成男性火神 或者永远 降处于男火神的配偶 、 附庸地位 , 有的 甚至完全泯灭 了 。 因此残传下来的火神 几乎都为男性 。 我 国男性神大量出现并取代女性神 , 是在汉代 以后 。 其中原因之一可追究到董仲舒 身上 。 董仲舒是汉代影响力最大的儒学代表人物 。 他从维护封建君主 的最高利益出发 , 论证 了 “ 阳尊阴卑 ” 观点 , 认为阳气是天之 “ 德 ” , 阴气是天之 “ 刑 ” , “ 物随阳而 出入 , 数随 阳而终始 , 三王之正 , 随 阳而更起 ” ④ 。 认为 “ 阴者阳之合 , 夫者妻之合 , ① 见富育光 《 满族火祭习俗与神话 》 , 载 《 民间文学论坛 , 年第 期 。 ② 详见陶阳 、 钟秀编 《 中国神话 》第 。页 , 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版 。 ③ 详见 《 山海经 · 大荒西经 》及同书之 《 海 内经 》 。 刃 茂仲舒 《 春秋繁露 》 卷十一 ‘ 《 阳尊阴卑 , , 《 四库全书 , 本。 火与灶神形象地变论 子者父之合 , 臣者君之合 , 物莫无合 , 而合各有阴阳 ⋯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 , 皆取诸阴 阳之道 , 君为阳 , 臣为阴 , 父为阳 , 子为阴 , 夫为阳 , 妻为阴 ” ① , 凡属阴的只能服从 阳 , 只能作为阳的消极的对偶而存在 , 只起从属的配合辅助作用 。 在这种 “ 阳尊阴卑 ” 学说的推动下 , 父权制时代就 已经兴起的男尊女卑思想到汉代得到空前大发展 。 以这种 “ 贵阳而贱阴 ” 的思想去指导神话创作或加工 , 必然会抬高男神而贬低女神 , 让男神在 与女神较 量之中较轻易获得了主神的殊荣地位 。 汉族传说中的火神极多 , 但若是加 以归类 , 总脱不 了善和恶两大类 。 这是由火的两 面性决定的 。 先民们在用火过程中认识到火有两面性 , 即一方面火具有重大的作用 , 给 人类带来无穷好处 , 另一方面 , 火又是一种强大的毁灭性力量 , 常常给人带来物毁人亡 的巨大灾难 。 因此 , 作为火的化身的火神也分野为代表前一方面即善的力量的善火神和 代表后一方面即恶 的力量的恶火神 。 像黄帝 、 炎帝 、 伏羲 、 隧人 、 祝融 、 商伯等都属于 前一类 , 是人类的保护神 、 善的力量的代表 。 他们或者实有其人 , 或者只是人们幻 想的 产物 , 但都有所凭依 , 其原身或是氏族部落的古圣英雄 , 或是先王首领 , 都因有功于民 , 被人神化 , 遂青云直上步入神殿 。 “ 隧人钻木而造火 ” ② 。 “ 黄帝作钻健生火 , 以熟荤 躁 , 民食之 , 无兹婿之病 , 而天下化之 ” 。 祝融 “夫黎为高辛氏火正 , 以淳耀敦大 , 天明地德 , 光照四海 , 故命之 日祝融 , 其功大矣” ④ 。 而炎帝 , 据传 即神农 , “ 炎帝 , 神农氏也 ” ⑥ 。 ,’ · · ⋯以火德王天下 , 是为炎帝 , 号 曰神农 , 死托祀于南方 , 为火德之 帝 ” ⑧ 。 流传于中原商丘地区的火神商伯则是东方的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 。 这类火神都 以人类保护神的面目出现 。 有功于人是善神的突出特征 。 如果说人们祭祀这些善火神是为了祈求他们降福呈祥 , 保佑 自己平安幸福 , 那么 , 人们把那些携带妖火 , 纵火引祸的怪物如毕方鸟 、 移 即兽 、 回禄 吴回 等毁灭性力量 的代表树为火神 , 加 以祭祀的目的则在于讨取欢心 , 以为用祭品供养了他们就会免灾去 祸 、 确保平安 。 这是原始人对火灾无知无力的一种消极 自慰法 。 恰如鲁迅所说 “ 火神 菩萨只管放火 , 不管点灯 。 凡是火着就有他的份 。 因此 , 大家把他供养起来 , 希望他少 作恶 ” ① 。 不过 , 这些恶火神后来大都有一个 “ 弃恶从善 ” 的转化趋势 。 他们在 歌享了 人类的祭祀之后 , 接受 了人类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仁慈的请求 , 其善的一面逐渐强化并被突 出地表现 出 来 , 终于成了镇火伏火的神灵 。 在善火神的队列中 , 有不少就是由恶火神 “ 弃暗从明 ” “ 投诚 ” 来的 。 当然 , 仍有数量众多的反面火精火怪 “ 顽固不化 ” , 终成威胁人类的 “ 怪 力乱神 ” , 这就是回禄之流 。 朱熹 《 答包定之书 》有 “ 回禄之灾 ” 称呼法 。 至今还有人 ① 荃仲舒 《 春秋繁露 》卷十二 《 基义 , 》 。 按原文 “夫者妻之合 ” 当作 “妻者夫之合 ” 。 侄 太平御览 》 卷八六九引 《 博物志 》 。 ③ 《 管子 · 轻重戊 》 。 ④ 《 国语 · 郑语 。 ⑤ 《 世本 》 。 ⑥ 《 吕氏春秋 · 孟夏纪 》高诱注 。 ⑦ 、 鲁迅全集 》 第通册 页 , 人民文学 出版社 年竿 版 。 世 界 宗 教 研 究 洲年第 料 称火灾为回禄 。 灶的产生是人类长期用火煮食的必然 。最早的灶可追溯到原始初民们为 了取暖烤食 、 驱兽避邪而在野外燃 起的一堆堆经久不熄的长明火 , 这是灶的最初形式 。 当人类社会向 前发展 , 原始人由游徙生 活走向定居生活 , 并有了固定的生活起居所 —房屋时 , 这最 初的灶 “ 长明火 ” 便也 由室外转入室内 , 出现 了更接近现代意义上 的灶 —火塘 , 并随 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 最终产生 了真正意义上的灶 。 灶对于人 , 关系极其重大 。 最初的灶主要是用来保存火种 的 , 因此它是火神居处的 象征 , 祭灶的对象是作为氏族保护神之一的火神 , 但是 , 随着社会的分工 , 家庭的出现 , 每家每户都有了各 自的灶 , 在灶被神化之后就 已经 出现的灶神遂取代 了火神 , 并 以家庭 保护神的面 目出现 , 灶之象征也从 “ 一族之长 ” 转化为 “ 一家之长 ” 甚至成为祖先神的 象征 。 李叔还的 《 道教大辞典 》 “ 灶神 ” 条云 “ 道家以各姓所祀灶神 , 乃本姓祖先之 有德者任之 , 以察其子孙之善恶 , 故俗又有称灶神 日本家司命 ” 。 可见灶神又有祖先神 的含义 。 人们对于与 自身有更直接利益关系的神 , 总是加倍敬重与奉养 , 我国各族普遍有祭 灶之风与禁止袭读灶神之俗 。 鄂伦春族禁止人们向火上倒水 、 吐唾沫和用刀 子叉火 , 吃 饭前要先往火塘里投放些食物 , 以示供奉 。 鄂温克人禁忌妇女从火塘上跨过 , 搬家时也 不能扑灭火种 。 苗族也有上述敬灶之习 , 倘若有客人过年时来贺年 , 要先向火塘 叩头 , 然后才能 向主人拜年 。 汉族用灶禁忌更繁 , “ 灶前灶上宜洁净 , 不可堆物与柴薪 , 最忌 刮锅并铲灶 , 冒犯灶君罪不轻 。 灶门不可烘秽物 , 锅中莫把犬牛烹 , 歌哭咒骂俱要忌 , 恶言恶语鬼神惊 ” ① 。 可见灶在民间的神圣地位 , 以及灶神倍受青睐的 “ 贵神 ” 身份 。 福建至今有些地方的人还 以 “ 倒灶 ” 指子孙灭绝 一语骂人为最恶毒的诅咒 , 此乃灶 至尊的心理折光 。 灶的产生 , 使灶神的出现成为可能 。 灶神与火神的关系极为密切 。 可 以说灶神的出 现是直接由火神演化而来的 。 当灶出现时 , 由于灶与火的密切关系 , 在原始人的自然联 想中 , 火神便 自然而然地充当起灶神来了 。 灶也就被神化 , 出现 了灶神 。 从这个意义上 说 , 火神演化出灶神 , 只是在原有火神的 “ 职称 ” 上再加上个灶神的 “ 职称 ” 而 已 , 是 “ 兼职 ” 罢 了 。 但是 , 当先 民们定居 下来 , 灶从室外转入室内后 , 灶神在人们的格外恩 宠下势威 日增 , 终在一天 , 火神灶神分而为二 。 灶神独掌家庭用火之权 , 而火神则飘零 旷野 , 只能执掌野外的天然火 了 , 二者遂有了掌管人工火和天然火的分工 。 前面我们说 过 , 人类用火经历了 自然火和人工火两个阶段 , 自然火阶段的火神 , 掌管 自然火 , 是火的化 身 , 其属性是物性和人性的结合 , 但物性 占居主流 , 人工火阶段的火神则是人的神化 , ① 《 灶君宝卷 》 , 光绪十年三宝莲社本 。 火与灶神形象嫂变论 主要执掌人工火 , 人性色彩浓厚并 占主导地位 。 因此 , 如果不过分苛求准确性的话 , 我 们说 , 火神与灶神的分裂从使用天然火阶段就 已经埋下 了种 因 。 它们虽然同是使用 自然 火和使用人工火二者结合 、 发展的产物 , 但火神主要是沿着天然火 物性 这条线索发 展的 , 二者先合后分 , 各有 自己的发生 、 发展轨迹 。 综上所述 , 我们可 以看出 , 火神与灶神有着密不可分 的联系 , 二者是由 “ 火 ” 一脉 相承而来的 , 既分又合 , 研究灶神不能忽略了火神 , 同样研究火神也应述及灶神 , 只有 把二 者联系起来 , 才算是完整系统全面的研究 。 灶神 , 有许多别名 , 民间往往尊称为 “ 灶君 ” 、 “ 灶王爷 ” 、 “ 灶王公 ” 、 “ 灶王 奶奶 ” 等 , 一些道书则称之为 “ 东厨司令 ” 、 “ 本家司命 ” 或 “ 种火老母元君 ” 。 最早被 尊为灶神的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黄帝 、炎帝 、隧人 、祝融等 。 “ 黄帝作灶 , 死为灶神 ” ① 。 “ 炎 帝于火而死为灶 ” ② 。 祝融吴回 “ 为高辛氏火正 ” , “ 死为火神 ” ③ , 托祀于灶 。 “ 撷 项氏有子 日黎 , 为祝融 , 祀 以为灶神 ” ④ 。 除此之外 , 还有数目众多 的后世独立成形的 新灶 神 , 这里仅举一例 “ 灶神名魄 , 状如美女 。 又姓张 , 名单 , 字子郭 。 夫人字卿 忌 , 有六女 , 皆名察洽 · · · · · 一日灶神名壤子也 ” ⑤ 。 应该指出 , 原指同一人的灶神 , 由于 种种原因 , 有许多不 同的姓名 , 正是姓名的不一及其他原因 , 才使灶神母体中爆发 出众 多的子灶神 。 和火神一样 , 灶神形象也有一个不断演进发展的过程 , 同样遵循着从独立女神到两性 神 , 配偶神再到男性主神的共同演变规律 。 但同时 , 灶神形象有着更多的与火神及其他神 抵不同的演变特点 。 第一 , 夫妇化 。 如果说 , 经过一个时期的演变 , 火神多为男性神 , 而灶神绝大多数 是以一对夫妇的面目出现被人祭祀 。 当然 , 灶王爷有绝对的权威 , 灶王奶奶仅是为了象 征家庭的完整和美满而出现的一件必不可少的 “ 附设品 ” , 这是封建家庭观念及 “ 男主 女从 ” 思 想的折射 。 在母权制社会 , 妇女执掌着火的使用权和保管权 , 因此最初的灶神 都是女性 。 《 庄子 》谓 “ 灶有髻 ” ⑧ , 就指出灶神本是妇女 , “ 髻 ” 是妇女特有的发式 。 被人们尊为灶神的火神祝融 , 最初也是女性 。 “ 灶神祝融 , 是老妇 ” ① 。 在此影响下 , 祭灶者也为女性 “ 夫灶者 , 老妇之所祭 ” ⑧ 。 母系氏族发展到后期 , 随着男子的地位 和作用逐渐突出 , 女性灶神便逐渐男性化 , 或者被新出现的男性灶神所取代 。 比如灶神 祝融 , 先是女性 , 不知什么时候 起就变为男性了 , 并且有妇 。 灶神张单也有一位灶君夫 ① 《 太平御览 》卷一六八引 《 淮南子 ② 高诱注本 《 淮南子 · 记论训 》 。 ③ 《 淮南子 · 时则训 》 高诱注 。 ④ 《 周礼 , 。 ⑤ 《 西阳杂姐 》 卷十四 。 ⑧ 《 庄子 · 玉生 》 。 ⑦ 《 太 平御览 》 卷五二九引郑玄语 。 ⑧ 孔子家语 · 典礼 · 子贡问 》 。 世 界 宗 教 研 究 年第 期 人 , “ 字卿忌 , 有六女皆名察洽 ” ① 。 男灶 神纷涌而现 , 女灶神则大部分暂时消隐 , 但 是 , 灶神既 作为一家之主或祖先神 的象征 , 人们则必 以人间家庭一夫一妻 、 儿孙满堂为 模版 , “ 翻制 ” 灶神的形象 。 于是女性灶神从尘封 的角落里被抬了出来 , “ 逼嫁 ” 给威严 灶君 , 成 了灶君的配偶 —灶夫人 。 上述两例便是很好的证明 。 这也是今天的灶神像为 何多为灶王爷 、 灶王奶奶并肩而坐 、 共享人间瓜果的原因 。 第二 , 老龄化 。 这是由社会生活中老壮分工不同决定的 。 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原 始社会 , 先民们应该是 以强壮有力为美 , 塑造的各种善的神灵当然也是年轻型的 。 但是善 神之一 —灶神很快就走向了老龄化 。 在古代 , 青壮年每天出外劳动 , 在灶前掌火做饭 、 料理家务的总是那些老弱的妇人 。 并且 , 灶神要成为 “ 一族之长 ” 、 “ 一家之主 ” , 只 有经验多 、 年纪大的老年人 , 才符合族长之身份 、 家长之稳重 , 也才能与人们 的长幼观 念相适应 。 这样 , 灶神就由青年跃入老年 , 未老先衰了 。 《 庄子 》言 灶神 “ 着赤衣 , 状如美女 ” , 该是位红衣女郎了 。 而后来 的 《 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 》则把灶神说成是昆 仑山上的一个老母 , 叫做 “ 种火老母元君 ” 。 就连原先英勇善战 , 烧得水神共工落荒而 逃的祝融 , 也变成了一个老妇人 “ 灶神祝融 , 是老妇 ” 。 仅此一事 , 就可知人的意志 简直可 以“ 扭转乾坤 ”。 第三 、 世俗化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神圣的灶神走向了世俗化 、 平民化 。 灶神身上渐 渐失去了原先的灵光 。 充当灶神的人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凡夫俗子 , 甚至无赖赌棍 。 在民 间故事中流传着许多关于灶神由来的传说 。 有一个故事说 , 灶神原是勤劳善良的长工 , 因为错过喝升天 “ 圣水 ” 的机会 , 懊恼之下 , 一头撞死在火灶上 , 玉帝命他作灶神 傣 族 。 ②又一传说 , 从前有一个人叫张定福 , 又穷又懒又好吃好赌 , 最后弄得倾家荡产 , 把妻子也卖了 。 其妻可怜他 , 时常施舍他 , 他羞愧难当 , 一头撞死在厨房里 , 死后被当 作灶神供奉 福州 。 ③还有一个传说 , 玉帝的小闺女偷偷爱上一个给人烧火帮灶 的穷 小伙子 , 玉帝虽恼 , 为顾面子勉强给 “ 穷烧火 的 ” 封个 “ 灶王 ” 河南 。 另一个传 说更说明了灶神不仅仅是凡夫俗子 , 而且也有凡夫俗子的品性 、 行为 , 灶王见软吃软 , 在玉帝面前诬赖好人 , 被主持正义 的雷公重重劈 了两个耳光 , 所 以他成了聋子 讫佬族 这些传说或褒或贬 , 然而都说明了普通百姓敢于把神灵拉下神堂的勇力和气魄 , 并按照 自己 的意愿发挥创造 ,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感情 。 第四 , 队伍扩大化 。 灶神最初产生 的时候只有不多的儿个 , 但发展到后米 , 灶神数 目越来越多 , 不仅有专门管理一个地区的灶神和总灶神 , 而且各家各户都有一个灶神。 《 灶君宝卷 》 云 “ 灶君承旨 , 分身变化一个化五个 , 色分青黄赤 白黑 , 位列东西南北 中 。 五个又各化千千万万个 , 变作各户众姓灶君 。 ” 这里反映的是灶神母体的裂变 , 裂 变的结果是导致了金字塔式的灶神分封统治模式 。 在 《 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 》中则出现 《 西阳杂姐 》卷十四 。 详见屈育德 《 神话 · 传说 · 民俗 》第 盯负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年出版 。 《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 福建卷 · 福州市鼓楼区分卷 》第四 辑 。 郑土有 、 陈晓勤编 《 中 国仙话 , 第 一生 页 , 上海文艺 出版社 。年版 。 、、甘︵一勿孙之、︸比、石泛一闷︸ 火与灶神形象嫂变论 了 “ · ” ⋯五方五帝 , 灶君夫人 , 天厨灵灶 , 地厨神灶 , 天帝娇男娇女 , 囱中童子 , 童 男童女 , 曾灶祖灶 , 灶公灶母灶夫人 , 灶妇灶子灶孙 , 家灶外灶 , 大灶小灶 、 长灶短灶 、 新灶旧灶 、 五方游弈灶君 , 左右将军 , 炊涛神女 , 前后直符灶君小使 , 进火神母 、 游火 童子灶家娘子姊妹新妇 、 七十二灶侍从 、 神农弟子某夫妻眷属大小并是 。 ” 数不清的灶 神家族成员 , 真可谓子孙众多 , 队伍庞大 。 灶 自从它产生之 日起 , 便成了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件 , 一个没有灶的家庭是 不可想象的 , 灶实际上成了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重要象征物 。 因此 , 人们对灶格外重视 , 把灶看作神圣之物 , 不仅规定了许多用灶禁忌 , 还有敬灶之风 , 汉民族 的祭灶活动便是 此 风的一种反映 。 每年腊月 二十三或二十四 , 人们都要在 自家的灶上摆上各种供品 , 烧香点烛 , 祭祀 灶神 , 有的地方祭祀时还要唱 《 送灶歌 》 , 念 “ 灶王经 ” 备 “ 马 ” 送灶神上天 。 到 了正 月初三 、 四 日 , 灶神要从天上回来时 , 有些地方的人们还要举行接灶神仪式 。 这种祭灶 活动从上古一直流传至今 , 久传不衰 , 并形成为一个固定的传统节 日 , 民间称为 “ 祭灶 节 ’, 。 祭祀与祈祷是上古人民宗教信仰与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 , “ 是信仰者与信仰对象 , 人与神进行交通的行为方式 , 表现了人对神的感情和态度 。 ” 许慎 《 说文解字 》释 “ 祭 ” 之字义 , 从月 同肉 , 从又 同手 , 从示 祀神 , 本义是指 , 用手拿着 肉 祭品 献给神享用 。 《 孝经 · 士章疏 》解释为 “ 祭者际也 , 人神相接 , 故日 际也 。 ” 这表达 先民们试用物质性的供品来换取神灵的帮助和恩赐 。 通过献祭活动所表现 出来 的心理总 是很复杂的 。 对神有所求和依赖 , 这是最直接 、 主要的心理 。 其次 , 它还往往表现出人 的无知和缺乏 自信 , 在 自然界 、 社会生活中的无助感及无力感 。 许多祭祀活动还可 以反 映出民族心理 、 民族性格特点 , 具有独特民族文化意识 。 因此 , 对于祭神活动不能 以迷 信愚昧一概斥之 。 源 于对火崇拜的祭灶活动 , 同样表现 了上述人们的心理状态 。 毋庸讳言 , 它带有某 种迷信色彩 , 反映了古代人民对 于火的无知 , 但是随着生产力 的进步 , 历史的发 展 , 祭灶 活动便渗透进 了诸多社会内容和道德观念 。 封建统治者利用灶神在民间的重要影响 , 把 灶神说成是玉帝派往人间专门监视人们言行的使者 。 被举告者 , 大错减寿三百天 , 小错 也要减寿一百 日 。 如此严厉 , 以便钳制人民的思想 , 使人民的言行统一 于统治阶级规定 的框框条条之内 , 借 以消除人民的反抗情绪 , 巩固其统治地位 , 但是人民不买其帐 , 按 照 自己 的意愿创造出了种种灶神传说加 以反驳和讽刺 , 或说灶神是个伸张正义 、 保护人 民的善神 。如鄂温克族的灶神是位有正义感 、保护牧羊人的火神 , 或将灶王说成为贪官 、 赌棍 。 有这样一个传说 有一贪官专到百姓家大吃大喝 , 闹得百姓一穷如洗 。 被张大巴 掌一掌打在灶旁墙上 , 动弹不得 。 从此 , 他只能眼睁睁地望着人们吃喝 , 狠狈不堪 。 ①这 个故事 , 很好地传达了人民对贪官污吏的愤慨和反抗情绪及对封建神灵的蔑视与嘲弄 。 ① 详见屈育德 《 神话 · 令说 , 民俗 , 第盯页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世 界 宗 教 研 究 年第 期 在 以前 , 举行祭灶仪式时 , 只能由男家长主持 , 而妇女则必需回避 , 祭拜时也要分长幼 尊卑 。 这显然是儒家思想中男尊女卑 、 伦常孝梯观念在祭灶活动中的反映 。 这种陋习 现 在 已经基本消除 , 妇女不仅可 以参加祭灶活动 , 而且祭灶活劫常常以家庭主妇为主 。 过 去 , 人们幻想着通过祭灶 , 用供品博取灶神的欢心 , 用糖怡糊住灶王的口 , 使灶王上天 仅言好事 , 下界能保平安 。 而今天的人们 已不再仰赖这种飘缈的祈求 , 祭灶节也有了新 的含义 , 每年人们祭完灶 , 全家团坐在火炉旁 , 边吃瓜果 、 灶饼 , 边谈祭灶传说故事 , 老少相娱 , 合家欢乐 , 充满 了温馨和睦的家庭暖意 。 因此祭灶节跟中秋节一样具有 了全 家团圆之新义 。 再者 , 祭灶节也渐渐地被赋予去旧迎新的意蕴 。 祭灶前 , 人们往往要给 锅灶来个大清扫 , 灶灰除尽 , 锅底刮净 , 灶台锅盖擦亮 , 再将旧灶神像付之一炬 , 贴上 新灶神像 , 这不就跟过年大扫除一样具有相同的涵义 —反映了人们除旧迎新 的思想观念吗 祭灶节既 已注入新 的生命力 , 必将长远流存 。 勺息霉马霉霉恳呜‘两飞冬马消霉霉写色编 ‘亡‘ 孑岁福心‘布、士 矛 之护布 、吧“ 提石、亡分 亡‘ 、 之刃 七习 亡几、心石 、迁 , 矛己‘公任二 、迁‘补心月 召补 七布 心二月、七月、心令 ,出气、亡闷、七汽 , 亡片、心‘今心 , 矛心月、七常 心多 、心石、台月‘七苟、 《 犹太民俗 》 出版 在人们 的眼 里 , 犹太人超 常的生意 头脑使 犹太人中产生 了能够划时代 的科学 、 犹太人 以及神 秘 的犹太诅咒 , 都给犹太 这个古老 的民族披上了一层神秘 的面纱 。 《 犹太 民俗 》重 点介绍犹太人 的物质生产与交换 , 生活与消费 , 婚俗和家族 , 哲学巨人 , 法西斯专门迫害 社团组织 , 法学系统 , 宗教 活动 , 文化娱乐 等传统 习俗 试 图揭开犹太 民 族 的面纱 , 这对深入研究人类学 、 民俗学 、 参考价值 。 本书的特点 材料丰富 , 集知识性 、 史料性 、 趣味性 于 一身 宗教学都具有重要 的 《 犹太 民俗 》 已 由南京大学 出版 社出版 , 可供宗教 研究者和宗教 工作者 , 大专院校 师生 , 外事工作者等阅 读 。 《 犹太 民俗 》由岳清华 、 季凤文编著 。 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韩文燕副所长 为本书拥序 。 平装本大 开 。千字 , 定 价 。元 邮驹地址 南京 大铜银巷 号 , 联系人 郑心 愿 , 邮政编码 。。 , 价漪的心 二令价价吩的价脚的价召 , 心‘ 的的心 , 价吩心‘ 、 的价心习 、 , 二 心二令心‘ 、亡‘ 七阶召刁阅 习价 、 , 心‘ ,价砂 护忿慈马马息恳忿写马马马马恳尽恳妈
本文档为【詹石窗:火与灶神形象嬗变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861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94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5-25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