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举报
开通vip

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2009年第2期 (总第114期) 贵州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forEthnicMinor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No.2 Apr.2009 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赵勇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本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屯堡山歌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认为屯堡山歌的源头是江南民歌,同时 屯堡山歌在发展过...

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2009年第2期 (总第114期) 贵州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forEthnicMinor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No.2 Apr.2009 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赵勇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本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屯堡山歌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认为屯堡山歌的源头是江南民歌,同时 屯堡山歌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当地原住民族民歌的影响,并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屯 堡山歌文化是其社会文化整体的一个面相,充分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了屯堡人的族群身份认同文化,族群人社会化文 化,自给自足的生计方式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屯堡人在孤岛中坚守的文化审美补偿,是 屯堡族群理想主义的现实幻化和对社会生活不断适应的心理写照,也是屯堡人朴素感情的表现. 关键词:屯堡山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 标识 采样口标识规范化 下载危险废物标识 下载医疗器械外包装标识图下载科目一标识图大全免费下载产品包装标识下载 码:A文章编号:1003—6644(2009)02—0106—04 一 ,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掀起了对屯堡人及其文 化的研究热潮.在对屯堡人及其文化的研究中,屯堡地戏, 屯堡花灯,屯堡语音方言,屯堡服饰,屯堡信仰,屯堡建筑等 多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而对与屯堡地戏,屯堡花灯并称屯 堡三宝的屯堡山歌论及的却较少,检索到的文献中对屯堡 山歌仅有少量文献提及屯堡山歌或一般性的粗浅描述. 屯堡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屯堡人的起源,屯堡文化 的特征,屯堡文化的起源于发展等几个方面,现有文献中对 屯堡山歌的研究极少. 关于屯堡人的来源,古永继研究认为明代贵州的外来 移民,主要是戍边军队及家属和长期,缓慢进入的数量较少 的其他汉族移民.塬田诚之认为关于汉族对西南地区的 移民经历两次高潮并经过以后的长期再迁徙形成了今天的 局面.吴申玲认为屯堡人的来历有三种类型. 屯堡人的形成和发展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其独特的 文化现象,能够较系统和完整地保留至今,形成独具的区域 性特征,原因是多方面的.桂晓刚研究认为:历史上相对特 殊的人文环境是构成屯堡文化留存的外部环境因素.共 同的"祖先崇拜"是屯堡文化得以流存的根源.古永继认 为,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和制约,自然和社会条件则更刺激 和加强了移民的自我防卫和封闭性意识,从而在同一外来 民族,同一经济方式,同一文化基础之上培育起有异于当地 民族及后来汉族移民的特殊"亚民族群体",形成一个个在 当地民族环绕之下的移民孤岛,最终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屯 堡人及其文化.黎铎研究认为屯堡文化个性的形成是因 为屯堡居民对贵州本土文化缺乏认同感,同时受严酷的环 境压迫所致.李建国则认为屯堡文化是明代移民军旅文 化与地方民族民间文化融合与适应的结果. 检索发现现有文献中仅有汪青梅对屯堡山歌进行了调 查研究,并与布依族山歌在格调与内容方面进行了简单比 较.汪青梅认为屯堡山歌是一种多源头的文化事像,屯堡 先民携带而来的汉地山歌在发展中受当地少数民族山歌浸 染后形成了今天的风格.其他少量关于屯堡山歌的研究 则主要是一些安顺地区的学者对屯堡山歌进行了初步的田 野调查. 本研究拟通过对屯堡山歌进行调查,探讨屯堡山歌的 起源和发展,分析屯堡山歌在屯堡族群社会生活中的精神 价值和文化特色,以期能对屯堡文化研究做一些有益的补 充. 二,屯堡山歌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屯堡山歌的起源,有学者做了三个猜想:一是屯堡 山歌是屯堡人在这六百余年的历史中形成的;二是屯堡山 歌源于贵州当地的原住民(布依族,苗族),是向他们"拿 来"的结果;三是屯堡山歌是电堡先人从原住地,江南地区 携带而来的.l】 屯堡文化的母体是江南文化,屯堡文化是江南文化在 黔中大地的继承和发展,这是很多学者所认同的.屯堡山 歌是屯堡文化的一个部分,换句话说,屯堡山歌的母体是江 南文化.因而,屯堡山歌的源头是江南文化,即源于江南民 歌.屯堡山歌有"山歌无本句句真情"之说,江南吴歌有 "山歌无本句句真";屯堡山歌的《采茶歌》有"三月采茶茶 收稿日期:2009—04—08 作者简介:赵勇,男,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贵州民族学院教师. 贵州民族学院2009?2 民族文化研究赵勇: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叶青,妹在家中织手巾,中央织起茶花朵,两边织起采茶人. 四月采茶茶叶黄,妹在家中两头忙,大姐忙来秧又老,二姐 忙来麦吊黄."而流传在江西,浙江一带的《十二月采茶》山 歌里有"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家中织手巾,两头绣出茶花 朵,中央绣出采茶人.四月采茶茶叶黄,三面四中使牛忙, 使得牛来茶已老,采得茶来秧又黄."两首采茶民歌是如此 相似,在句式结构,遣词造句,修饰表现手法乃至要表达的 思想内容都是相似的,近乎一模一样.《屯堡文化研究与开 发》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作者俞宗尧等认为"贵州安顺屯堡山歌主要以 南方《采茶山歌》,《对山歌》,《薅秧歌》等衍化而来.… 笔者调查屯堡山歌时发现,屯堡山歌中除了源于江南 民歌的曲目,有较多的军事历史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材的民歌,反映出屯堡山 歌在屯堡居民的戍守生涯中对祖先军旅生活的自豪与荣 光,并将这种感受编写到民歌中加以传唱.这说明屯堡山 歌作品中很多是源于其族群发展历史的,是屯堡人军事戍 守生活的情感寄托. 此外,调查还发现屯堡民歌中的飘带歌《妹的荷包坠郎 腰》与流传于黔中地区的布依族民歌《绣荷包》内容风格惊 人的一致,很可能在屯堡山歌的发展中学习和借鉴了布依 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歌文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屯堡山歌的源头应该是江南民歌, 是屯堡先民携带而来的,屯堡山歌和江南文化是不可切割 的.同时也要看到,文化本身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屯堡山 歌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贵州当地原住民 族民歌的影响,并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山歌的变异与发展是由山歌创作,传播方式的集体性和VI 头性决定的.山歌口耳相传,完全靠记忆保存和传授,储存 在人们记忆之中的民间口头作品,在长时期的流传过程中, 很难保持原来的面貌.山歌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随着时 代的变迁和空间的推移,山歌本身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 态之中. 三,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 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一个族群的文化总是 包括物质文化,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部分.就屯堡人 来说,其族群内部的物质文化主要是其赖以生存的生计文 化,即与其生存相关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以及通过这样的 活动使人的劳动固着于某物上的文化;制度文化主要是以 宗族为纽带的制度及其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文化;精神文化 则是一种心意的文化,它更多地是通过语言,仪式,符号等 手段体现出来,信仰,审美情趣,戏剧歌舞,神话传说,谚语 等等就是精神文化的具体内容.屯堡人的山歌,是展示其 包括历史在内的整个文化的一个窗口,同时更是屯堡人的 重要文化事象之一,具有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 (一)山歌的身份认同文化内涵 屯堡人的主体是明初为了军事要道戍守而迁居于贵州 从东到西的交通沿线上的,这种短时的集体式的迁居,必然 不会象零散地进入贵州的汉族人那样进入时要寻找与自己 文化相同的先期迁入的前辈,然后文化上尽快的适应以对 应入乡随俗之规律.屯堡人的军事性性质,使得他们与原 住民以及先期进入的汉族之间人为的树起了一道藩篱,这 种藩篱不仅仅是文化上的各行其是,而且还有严密的防范, 猜忌等意识在内.所以屯堡用以军事目的的城墙,院墙成 了一条它们与原住民(包括先期进入的汉族人民)之间的 文化鸿沟,这条沟使他们的文化区别于贵州这块土地上的 其它族群的文化.于是带有浓重的江南风味的屯堡人山歌 连同他们的戏剧,服饰,建筑,信仰,方言等也就成为了这一 族群的标志,成了一种仅仅在屯堡范围内演绎自身文化的 标识牌. 各民族都有各自与他民族相区别的标志性文化因子. 就拿山歌来说,屯堡人的山歌虽然体裁广泛,但与其周边的 布依族,彝族,苗族等相比,显然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 在语言表述系统各自的特性,屯堡人的汉字七言体山歌格 律是汉民族所独有的,其它民族只不过是接受了汉语后借 用罢了.在彝族,布依族用本民族语言"表述"山歌时,他们 的"格","律"和"韵"显然更具其民族特性,并没有"七言" 那么简单.从曲调方面看,屯堡人的山歌曲调显然很单纯, 仅仅就是一种固化的曲调风格,与侗族的大歌,苗族的飞 歌,彝族的山歌等民族的多调多声部相比,其特点就是一个 " 一 调式",而且是一种单旋律的速度稳定的调式.所以,如 果将贵州各族群的山歌都拿到同一平台上展演,那屯堡山 歌是独特的,其它各族群的山歌也是独特的,这就是山歌作 为族群文化标识的意义所在. (二)山歌的社会化文化内涵 所谓社会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族群不断接受社会文化 的过程.社会化的目的主要是使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 地接受已经基本被认同的社会文化,使成人不断接受社会 变革所带来的观念,知识或技术等等新文化. 屯堡人的山歌无疑具有很强的社会化文化功能.它通 过山歌教化自己的社会成员,通过山歌以习得自己的业已 成熟的社会规范,让未成人通过社会化进入到秩序性很强 的屯堡人社会生活之中,让成年人通过进一步社会化强化 自身的族群认同感.前述的山歌体裁及其内容似一本屯堡 人的百科群书,汇聚了他们的礼仪,伦理,家族和族群历史, 爱情,生活哲理等等方方面面.山歌是与口头教化相并行 的一种强有力的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社会化范式. 山歌的伦理社会化文化意义也是非常突出的,与爱情 歌相比,它不限于时问或场合的限制,可以在任何场合都进 行"教化",婚礼上的仪式歌教给新婚者互敬互爱的伦理规 范,养儿育女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丧 仪上的追念歌提醒社会成员要守孝尊悌. 山歌的历史伦理社会化文化功能是在其它族群中鲜见 的,这与屯堡人的最初身份有关.在安顺等屯堡人社区,对 孩子的历史信息教化平台主要有讲故事,看花灯,看地戏, 翻家谱以及听历史体裁山歌,通过这种合力使社区内的每 一 个孩子都基本能明白自己三十代左右祖先的职业及功 名,以此明了自己的血统身份,进一步明了或加强自己的历 量屋篮堂瞳兰担呈:至 民族文化研究赵勇: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然封建时代的屯堡人社会不是完全与外界隔绝的, 其文化的"特"字也仅仅是就亚文化而言,他们毕竟还是生 活在大一统的中国社会里,他们的迁移及定居下来,从根本 上来说就是主流文化的代表者——明王朝中央的调动及有 意安排的,当时也是得到中央王朝的支持和不断避护的,主 流文化上屯堡人也一直认同主流文化,所以明清在安顺地 区也立了孔庙,建了学堂,那些"屯"和"堡"本身也是明时 的既是军也是民的基层性机构代称.所以我们谈的族群 "社会化"只是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的,因为自给自足的屯 堡人确实有其相对独特文化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军事基础. 当今的屯堡山歌的体裁中,出现了"时政歌"这一样式,也 说明其文化的向心性及开放性特点,从一点来讲,屯堡人运 用了其传统的社会化平台"山歌"将现代的国家性"教化" 内容对其成员进行了有效的社会化. (三)体现自给自足的生计方式的文化内涵 屯堡文化从其建立到今天已经经历五,六百年了,但长 期的自然经济生活并没有使其文化发生质的变化.自然经 济条件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长期的相对稳定性,如 果没有强势的外力推动,一般是不会使其固有的传统文化 发生突变的,其内部的发展也只会是缓慢的,渐进的.因此 在市场经济以前的几百年间,我们确信屯堡人的文化发展 不大,也因此可以肯定,其山歌样式还是几百年前的样式. 自给自足文化的最大特点还有一点就是其生活圈,文 化圈的特定局限性,屯堡人迁居贵州后,他们的生活圈和文 化圈都局限于其屯堡的周边.所以他们的山歌就世代在这 样的生活圈文化圈中不断地回响:农忙时唱农忙歌,农闲时 唱农闲歌,恋爱时唱情歌,孩子有孩子的歌,成年人也有成 年人的歌.这样的调式几百年不变,这样的歌的体裁几百 年基本相同,甚至于唱词都因世代相互影响,相互濡染而成 了基本相同的记忆性"唱本". 文化的稳定性和屯堡人族群边界的特定性,加强了山 歌这种文化交流样式在屯堡人心中的地位,山歌成了屯堡 人人都会运用也必须运用的交流工具,成了自然经济条件 下屯堡人族群最为普及的文化样式之一. 当然,以屯堡人为代表的贵州汉族山歌尽管自己族群 内部有边界,但既便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也不排斥它的向 外展延,在屯堡周边的布依,彝等民族还是多多少少地吸收 了这种七言式的山歌样式,并用汉语来表达自己族群文化 的内心情感. 四,屯堡山歌的文化审美 屯堡山歌文化塑造了屯堡族群特殊的文化心理,培养 了他们很高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山歌用语言和 音响结构筑起一个完整的自足的世界里,生活意义的真实 与叙述形式的虚幻,使人从日常生活状况中摆脱出来,达到 某种深刻的交流和沟通,个体获得的审美体验具有更大的 丰满性和超越日常生活现实的能力.这种审美交流不同于 日常生活交流以及文化交流,它使用的是具象性的媒介,但 贵州民族学院2009?2 传达出某种超验性,永恒性的符合于人类内在尺度的要求. 从屯堡山歌的内容和形式分析,屯堡山歌文化反映了 屯堡族群的典型审美特征. (一)孤岛中坚守的审美补偿 屯堡人大多是从湖广,江淮等地迁移到贵州的.在明 朝时期,因军事行动而致的移民多非移民的本愿,屯军在心 理上并不安于现状,迁移到贵州后,面对陌生的自然与社会 文化环境,自觉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并幻想着有朝一日返 回故乡是屯堡居民的强烈的自觉意识.屯军后裔对贵州本 土文化缺乏认同感,对贵州的地域人文环境极不适应,又有 来自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及征服者的优越感,使 其不可能很快与当地土着民族融合.加上长期与当地少数 民族的军事对峙,屯堡居民把自己封闭在一个文化的孤岛 上苦苦坚守自己的汉文传统.因此在屯堡山歌中无论是历 史故事歌还是情歌,均以汉文化事像为表述对象,传递的是 汉文化传统的理念和准则. 审美心理与审美需要有关.审美需要的产生缘于审美 主体的某种缺欠与匮乏,一是生理和心理愉悦感方面的欠 缺和匮乏;二是文化方面的匮乏.在对这种匮乏的补偿中, 审美需要得以产生,深化和发展.人总是在受到创伤中成 长,自从婴儿脱离母亲的怀抱,他就开始受到伤害,随着主 体意识的确立,他离母亲越来越远,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到母 亲的怀抱.于是渴望母亲温暖的怀抱,就成了人与生俱来 的不可实现的疼痛,深藏在人的潜意识之中.屯堡人正是 在山歌等文化生活中获得对汉文化匮乏的补偿. 屯堡人从汉文化的中心地区迁徙到西南边垂后陷入了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包围与社会对峙氛围中,母文化环境 要素的猷失和文化交流的障碍使得屯堡人的内心充满了文 化匮乏的隐痛,在社会生活中对汉文化的审美需要得到不 断深化和发展. (二)理想主义的现实幻化 经过集体历年提炼的山歌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关系更 理想,更强烈的表达,成为未来生活的"原型".在这里,艺 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不是分裂和对立的,艺术和审美体验 成了未来生活的"预演".审美和艺术的核心机制不是将 个体从日常生活中"震惊"出来的"陌生化",而是把情感和 朦胧的理想放大,是形象化的"审美理想". 屯堡人通过山歌共同构筑一个理想的世界.山歌通过 把日常生活场景转化为虚构性的幻象,把生活事件转化为 语言的形式,把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对立推向极端,在这种 转化过程中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给予了某种想象性的解 决.通过唱山歌的方式把过去的经验和现实的问题联系起 来,把历史的延续性和现实存在统一起来.保证了个体和 群体的整体关系的统一,人们不仅仅在较浅层的层次上经 历事件,而且通过体验获得把握历史的内在延续性和人类 l关系的整体性的能力.屯堡山歌将现实与审美幻象连接起 来,让人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从审美幻象中获取生存的力量 和希望.正如马尔库塞所言"当美不再表现为现实的幻象 民族文化研究赵勇: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而是作为现实本身和现实的快慰而展现时,它将会开掘一 种崭新的内蕴".【12]审美幻象沟通了虚构的世界和日常生 活世界,人们从审美幻象中获取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屯堡 山歌所创造的审美幻象和现实生活关系无论是内容上还是 形式上都有一致性. 对屯堡人而言,在战争和自然环境的双重重压之下,仍 能乐观坚韧的生活和繁衍下去.在山歌中传达出一种对现 实的反抗,从而把感情的方向导向未来.由于日常生活是 不断流动的和不断发展变化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那种 符号化了的山歌形式对屯堡人而言才具有永恒的魅力. 五,结语 屯堡山歌的源头是江南民歌,是屯堡先民携带而来的, 其本身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屯堡山歌受到当地原住民 族民歌的影响,并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屯堡山歌文化是其社会文化整体的一个方面.作为文 化行为结果的山歌艺术不可避免地带有族群文化的特质, 它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屯堡的山歌在屯堡人民的日常生 活中的地位和价值是非同寻常的.它不仅是其精神娱乐的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渗透进了屯堡人日常生活的每个 角落,负载着当时文化需要的所有功能:伦理功能,价值功 能,知识传播功能,社会实践功能等. 屯堡山歌和屯堡族群的劳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密切 地结合,是屯堡人集体创造,集体保存的.山歌是屯堡文化 的灵魂,它"像一面镜子以动态的形式照见自己的文化和文 化变迁".这些山歌不仅传达了各种各样的劳动经验,生活 知识,人生哲理和审美意识,而且表达了屯堡人们对生产农 事,自然,人类的独特的认识和看法.屯堡山歌文化塑造了 屯堡族群特殊的审美心理,培养了他们较高的艺术创造能 力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古永继.从明代滇,黔移民特点比较看贵州屯堡文化形成 的原因[J].贵州民族研究,2006,(2). [2]『日j壕田诚之?贵州省西部民族关系的动态——关于"屯 军后裔"的调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1999(3). [3]吴申玲.特殊的文化孤岛——贵州屯堡文化的生成,特点 及原因[J].贵州文史丛刊,2001,(8). [4]桂晓刚.试论贵州屯堡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1999, (3). [5]古永继.从明代滇,黔移民特点比较看贵州屯堡文化形成 的原因[J].贵州民族研究,2006,(2). [6]黎铎.融而未合分而未化——从屯堡文化看文化个性的形 成[J].遵义师范学院,2002,(3). [7]李建国.论屯堡文化的价值取向[J].贵州文史丛刊,2003, (2). [8]汪青梅.贵州屯堡山歌探析——与布依族山歌比较[J]. 贵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6,(6). [9]李业成.屯堡文化概述[J】.贵州民族研究,1995,(4). [1O]俞宗尧等.屯堡文化研究与开发[M].贵阳:贵州民族出 版社,2005. [11][德]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兰元富 TheculturalconnotationsandaestheticfeaturesofTunpufolksongs ZhaoYong Abstract:Bymeansofliteraturestudyandfieldwork,thispaperstudiestheTunpufolksongsin termsoftheir culturalconnotationsandaestheticfeatures.Itisrevealedthatthesesongsaremuchrelatedtoe thnici- dentificationandlivelihood. Keywords:Tunpufolksong;culturalconnotations;aestheticfeatures 量『州医兰堂塑皇:一
本文档为【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49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2-09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