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晋县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指导书

宁晋县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指导书

举报
开通vip

宁晋县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指导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级 地籍测量课程设计 (技术指导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资源与环境学院 2011年1月 宁晋县建成区地籍调查与测量 技 术 设 计 书 审核单位:邢台市国土资源局 编制单位:宁晋县国土资源局 审核者:×××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批准单位: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审批者:××× 编写者:××× ×年×月×日 ×年×月×日 目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部分 概述 - 5 - 1.1调查区概况 - 5 - 1.2 任务概述 - 6 ...

宁晋县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指导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级 地籍测量课程设计 (技术指导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资源与环境学院 2011年1月 宁晋县建成区地籍调查与测量 技 术 设 计 书 审核单位:邢台市国土资源局 编制单位:宁晋县国土资源局 审核者:×××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批准单位: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审批者:××× 编写者:××× ×年×月×日 ×年×月×日 目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部分 概述 - 5 - 1.1调查区概况 - 5 - 1.2 任务概述 - 6 - 1.3测区已有资料 - 6 - 1.4参考文献 - 6 - 1.5技术工作流程 - 7 - 1.6主要技术要求 - 8 - 第二部分 权属调查 - 10 - 2.1 权属调查内容 - 10 - 2.2确权依据 - 10 - 2.3制作调查工作底图 - 12 - 2.4 调查区划分、界址点编号方法 - 12 - 2.5 界址调查及界标设置 - 14 - 2.6 地籍调查表的填写与要求 - 17 - 2.7 宗地草图的绘制与要求 - 18 - 第三部分 地籍测量 - 19 - 3.1基本控制测量 - 20 - 3.2图根控制测量 - 24 - 3.3界址点施测 - 25 - 3.4地籍图的测绘 - 26 - 3.5宗地图编绘 - 29 - 3.6面积量算与统计 - 30 - 第四部分 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 - 31 - 4.1 检查验收制度 - 31 - 4.2检查验收的依据 - 31 - 4.3检查内容与方法 - 31 - 第五部分 上交的成果与资料 - 34 - 5.1地籍调查成果 - 34 - 5.2控制测量成果 - 34 - 5.3细部测量成果 - 34 - 5.4图件成果 - 35 - 5.5面积量算及汇总统计 - 35 - 为运用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从事初级科学研究工作和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目的,经过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的批准,我们于2010年12月做宁晋县建成区地籍调查与测量任务。其主要内容为:十二平方公里的地籍调查与测量任务,测区东至平安路,西至新兴路,南至南海大街,北至友谊大街,其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14°56′15″,北纬37°37′30″。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 第一部分 概述 1.1调查区概况 宁晋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辖8镇8乡364个行政村,总面积1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4万亩,总人口71.6万。国道308线横穿全县,境内公路纵横。交通便利,县城功能全备,环境优越,是国家对外开放县(市)之一。 宁晋县地处太行山山前冲积平原和黑龙港地平原的交界地带,属太行山东麓的冲积平原上。地势低平、开阔,由西向东南微微倾斜。地面坡降为四千之分一。海拔23-25米,平均高程26米。年平均气温12.5℃,一月平均气温-4.2℃,四月平均气温14℃,七月平均气温26.7℃,十月平均气温13.4℃,极端最低气温-23.3℃,极端最高气温41.9℃,年平均降水量501毫米,年日照2501小时。 宁晋县境内河流较多,北澧河为本县主要行洪,灌溉河道,发源于邢台县,境内流长13.2公里,排水量约300秒立方米。宁晋泊是闻名全省的大洼淀。水浇面积达10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6.3%。 宁晋县城距省会石家庄市东南65公里,交通便利,距京广铁路,石德铁路,京深高速公路30公里,东临京九铁路,距北京、天津均在单日往返里程之内;宁辛、宁营、宁耿、宁高、308国道等公路皆交会于本县城,城内街道综合交织有序,布局合理,主要有:友谊大街、车站路、南海大街、九河大街、新兴街、环城路、平安路等。 1.2 任务概述 1.2.1调查任务:制作调查工作底图;界址点的调查及设置界标;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 1.2.2测量任务:完成测区D级或E级GPS控制网;四等水准测量;图根控制测量;12平方公里1:1000数字地籍图的新绘;编绘地籍图、宗地图及编写各种技术报告。 1.3测区已有资料 1.3.1平面控制资料 (1)本调查区内有河北省城乡勘察设计院与1984年发布的四等导线网和一级导线网,但这些导线点由于近几年道路拓展、翻修、房屋改造等原因大部分控制点已被破坏,需要重新进行界址点的勘测。 (2)调查区内还有两个国家三角点:Ⅰ朱家寨、Ⅱ小孟村。Ⅰ朱家寨成果属于石家庄—交合—埕子口一等三角锁(简称石家庄锁),是有国家总参测绘局于1960年施测,1960年平差计算;Ⅱ小孟村成果属于临清区二等网(简称临清网),是有国家测绘局、河北省水利厅勘察设计院于1959年施测,总参测绘局1960年平差计算,可以利用。 1.3.2 本调查区内有河北省城乡勘察设计院于1984年施测得1:1000和1:2000地形图的复印纸图。 1.4参考文献 (1)地籍测量学(第二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 (2)《城镇地籍调查规程》(1993,TD1001-93)(以下简称《规程》); (3)《地籍测量规范》(CH 5002-94); (4)《城市测量规范》(1999,CJJ8-99); (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2007 (6)《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国土资源部2007) (7)《河北省城镇地籍调查细则》(河北省土地管理局1993.12) (8)《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河北省国土资源厅2007.6) 1.5技术工作流程 1.5.1权属调查作业流程 准备工作 组织宣传、发动群众 街道、街坊划分 制定调查生产计划、组织业务培训 领取图件、资料等用品 ↓ 土地登记申报 发送通知和 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下载入党申请书 下载入党申请书范文下载下载入党申请书民事再审申请书免费下载 或上门申报 申请书与有关表格填写 收取和审查权源材料 绘制宗地分布略图 ↓ 权 属 调 查 发送指界通知或电话预约 现场核实、确定界址,调解处理权属纠纷 界址设置、界址边勘丈、现场绘制宗地草图 填写地籍调查表、完善签字盖章 绘制街坊宗地关系图 调查资料整理,组织自检互查 监理检查 检查验收 ↓ 权属调查资料入库 1.5.2地籍测量作业流程 注:基本控制测量为D级或E级GPS控制网;四等水准测量 1.6主要技术要求 1.6.1平面坐标系统 高斯正形投影 1.6.2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为0.5米。 1.6.3图幅分幅及编号 1:1000地形图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规格50cm×50cm,图幅编号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坐标公里数在前,Y坐标公里数在后,中间以半短线连接。如:22.0-48.0,图名采用图幅内最大单位名称或图幅内重要地名命名。 1.6.4 GPS测量技术要求 表1 E级GPS测量观测基本技术要求 等级 卫星高度角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 任一有效观测时间 (min) 观测时段数 时段长度 (min) 数据采 样间隔 E ≥15° ≥4 ≥4 ≥15 ≥1.6 ≥40 5~15/s 表2 E级GPS网中相邻点间平均距离及精度要求 等级 相邻点间的平均距离(km) 固定误差a (mm) 比例误差系数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E 0.5-2 ≤10 ≤10 1/45000 1.6.5四等水准精度要求 表3 图根导线技术指标 等级 导线全长 (km) 平均边长 (m) 测回数 (J6) 方位角闭合差 (″) 相对闭合差 绝对闭合差 (m) 一级 1.2 120 1 1/5000 0.22 二级 0.7 70 1 1/13000 0.22 注: 为测站数,导线总长度小于500m时,相对闭合差分别降为1/3000和1/2000,但坐标闭合差不变。 1.6.6界址点施测精度要求 表4 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类别 界址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点位误差(cm) 界址边长允许误差、界址点到临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cm) 适用范围 中误差 限差 一 ±5 ±10 ±10 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界址点 二 ±7.5 ±15 ±15 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 1.6.7 图形分幅精度要求 采用正方形分幅:正方形分幅是按平面直角坐标的纵横坐标线进行划分的。图幅上、下的坐标横线为界,图幅左右的坐标纵线为界。图廓的规格表5所示。 表5 正方形的图廓规格 比例尺 图廓大小(cm2) 实地面积(km2) 每幅1:5000地形图中包含的图幅 图廓坐标值 1:5000 40×40 4 1 1000的整倍数 1:200 50×50 1 4 1000的整倍数 1:1000 50×50 0.25 16 500的整倍数 1:500 50×50 0.0625 64 50的整倍数 第二部分 权属调查 2.1 权属调查内容 权属调查的最小单元为“宗地”,依据河北省宁晋县已有图形资料和已知国家三角点,权属调查人员实地调查、核查宗地权属性质、土地用途和使用情况。具体实施工作内容:对土地使用者、宗地位置、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建筑物状况等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并记录,现场设置宗地界址点标志、宗地丈量、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格等。 2.2确权依据 2.2.1 确权方式 土地权属的确认(简称确权)是指依照法律对土地权属状况的认定,包括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性质、类别、权属主及其身份、土地位置等的认定。具体的确认方式如下: (1) 文件确认。 (2) 惯用确认。 (3) 协商确认。 (4) 仲裁确认。 2.2.2 农村地区(含城市郊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 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涉及村与村、乡与乡、乡村与城市、村与独立工矿及事业单位的边界等。应将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或仲裁确认几种方式结合起来确认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对完成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地区,其调查成果的表册和图件是很有说服力的确权文件的,应予承认。 铁路、公路、军队、风景名胜区和水利设施等用地,其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各管理部门。在进行土地权属调查时,按照土地使用原则和征地或拨地文件确认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2.2.3 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 城市的土地所有权为国家所有,权属主只有土地使用权。城市土地使用权主要按以下述文件确认: (1) 单位用地红线图。 (2) 房地产使用证。包括地产使用证、房地产使用权证或房产所有权证。 (3) 土地使用合同书、协议书、换地书等。 (4) 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 (5) 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 (6) 城市住宅用地确权的文件。 2.3制作调查工作底图 河北省城乡勘察设计院于1984年施测得的1:1000和1:2000地形图的复印纸图。 2.4 调查区划分、界址点编号方法 2.4.1 调查区划分 为满足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根据测区实际情况,对调查区地块所属地域上的空间层次确定,划分的空间层次应与行政管理系统相一致。 (1) 城镇地区土地划分 首先按各级行政区划的管理范围进行划分土地,城镇可划分区和街道两级,在街道内划分宗地(地块)。当街道范围太大时,可在街道的区域内,根据线状地物,如街道、马路、沟渠或河道等为界,划分若干街坊,在街坊内划分宗地(地块);若城镇比较小,无街道建制时,也可在区或镇的管辖范围内,划分若干街坊,在街坊内划分宗地(地块)。对城镇,完整的土地划分就是××省××市××区××街道××街坊××宗地(地块)。 (2) 农村地区土地划分 按目前农村行政管辖系统,未级行政区是乡(镇),按城镇模式,完整的土地划分应是××省××县(县级市)××乡(镇)××行政村××宗地(地块)××图斑。 2.4.2地籍编号 地籍街坊原则上以主要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中心线围成的地籍管理单元划分, 街坊大小以不超过 100 个宗地为宜 ;街坊编号是以街道为单位 , 从左到右、自上而下 , 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 2.4.3宗地划分 宗地划分按照如下原则进行: (1)独立使用权宗地。 (2)共有使用权宗地。共用宗地内的土地面积可按如下方法分摊: 有分摊协议书的按协议分摊; 按建筑物占地面积分摊; 按建筑面积分摊; 先确定每个使用者独自使用的面积 , 再按建筑面积或建筑占地面积分摊公用面积。 (3)特大宗地根据以下情况划分处理: 以独立核算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宗地; 以用途划分为若干个宗地; 以道路、河流为界划分若干个宗地。 2.4.4 宗地编号 (1)宗地编号以地籍街坊为单位,从左到右、自上而下, 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不重不漏。 (2)空地、公共设施与宗地一样 , 统一编制地籍号。 (3)城乡结合部,农户穿插在街道范围内的,划入街道编号;城镇用地穿插于乡(镇)管理范围内的,划入乡(镇)编号。 2.4.5 界址点编号 界址点编号以街坊为单位,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依次编号,同一街坊内的界址点不得重号。将一个地籍街坊的每宗地都勾绘到工作底图上,然后按地籍街坊统一编号,由“1”开始顺序编号。 2.5 界址调查及界标设置 2.5.1界址调查的程序 (1)发放指界通知书。在调查人员进入实地调查前,必须提前通知土地使用者及相邻宗地土地使用者,明确土地权属主代表到场指界时间、地点和需带的证明与权源材料。 (2)本宗地、相邻宗地使用者及调查人员共同到现场,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权利人指界、认定界址点及界址线。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权利人同时到现场指界、认定有困难(有纠纷的除外)的,可分别到现场指界、认定后送达另一方确认。 (3)界址认定后,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对认定的界址点现场设置界标,绘制宗地草图,勘丈界址边长及关系边长,并将界标种类、现场界址调查勘丈成果填写到地籍调查表上并签字盖章。 2.5.2界址调查的指界 (1)界址调查的指界是指确认被调查宗地的界址范围及其界址点、线的具体位置。 相邻宗地界址线间距小于0.5m时,宗地界址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权利人亲自到现场指界、认定。宗地界址临街、临巷、相邻宗地界址线间距大于0.5m或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且用地图上的界线与实地界线吻合时,可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 宗地界址的认定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使用者亲自到现场共同指界。临街、临巷或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且用地图件上的界线与实地一致时,或涉及道路、街巷、公共绿地、水利工程等市政设施的单侧界址线,可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 若由单位法人代表指界,则出示法人代表证明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当法人代表不能亲自出席指界时,应由委托的代理人指界,并出示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及委托书。 由多个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出示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2) 对现场指界无争议的界址点和界址线,要埋设界标,填写宗地界址调查表,各方指界人要在宗地界址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对于不签字盖章的,按违约缺席处理。 (3) 宗地界址调查表的填写应特别注意标明界址线应在的位置,如界址点(线)标志物的中心、内边、外边等。 (4)对于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 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以另一方指定的界址线为准确定; 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由调查员依据有关图件和文件,结合实地现状决定; 确定界址线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的业主,并在用地现场公告,如有异议的,必须在结果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重新确界申请,并负责重新确界的费用,逾期不申请,确界自动生效。 2.5.3权属主不明确的界线调查 (1) 征地后未确定使用者的剩余土地和法律、法规规定为国有而未明确使用者的土地,在国有土地使用权、乡(镇) 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土地界线。 (2) 暂不确定使用者的国有公路、水域的界线,一般按公路、水域的实际使用范围确界。 (3) 不明确或暂不确定使用者的国有土地与相邻权属单位的界线,暂时由相邻权属单位单方指界,并签订《权属界线确认书》,待明确土地使用者并提供权源材料后,再对界线予以正式确认或调整。 2.5.4 乡镇行政境界调查 调查队会同各相邻乡(镇)土地管理所依据既是村界又是乡(镇)界的界线,结合民政部门有关境界划定的规定,分段绘制相邻乡(镇)行政境界接边草图,并将该图附于《乡(镇)行政界线核定书》,并由调查队将所确定的乡(镇)行政界线标注在航片或地形图上,提供内业编辑。 2.5.5 界标的设置 调查人员根据指界认定的土地范围,设置界标。对于弧形界址线,按弧线的曲率可多设几个界标。对于弯曲过多的界址线,由于设置界标太多,过于繁琐,可以采取截弯取直的方法,但对相邻宗地来说,由取直划进、划出的土地面积应尽量相等。 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公路、铁路、河流等界线一般不设界标。但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或权属主有要求和易发生争议的地段,应设立界标。 2.6 地籍调查表的填写与要求 每一宗地单独填写一份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是调查表的附图。填表时应随调查随填表,做到图表与实地一致,项目齐全,准确无误。若相邻宗地指界人无争议,则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即为有效。 2.6.1 地籍调查表的主要内容: 地籍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本宗地地籍号及所在图幅号; 土地座落, 权属性质, 宗地四至;土地使用者名称; 单位性质及主管部门; 法人代表或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土地使用权类型;批准用途、 实际用途及使用期限; 界址调查记录; 宗地草图;权属调查记事及调查员意见;地籍勘丈记事;地籍调查结果审核。 2.6.2 地籍调查表填写要求 (1) 地籍调查表必须做到图表与实地调查结果一致,各项目填写齐全, 准确无误,字迹清楚整洁。 (2) 填写各项目均不得涂改,同一项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两次,全表不得超过两处,划改处应加盖划改人员印章。 (3) 每宗地填写一份,项目内容多的,可加附页。 (4)地籍调查结果与土地登记申请书填写不一致时,应按实际情况填写,并在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栏中注明原因。 (5)调查结果应在现场记录于地籍调查表上,并绘出宗地草图。 2.6.3 填表说明 (1) 说明:变更地籍调查时,将原使用人、土地座落、地籍号及变更的主要原因在此栏内注明。 (2) 宗地草图:对较大的宗地,本表幅面不够时,可加附页绘制附在宗地草图栏内。 (3) 权属调查记事及调查员意见:记录在权属调查中遇到的政策、技术上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存在遗留问题,将问题记录下来,并尽可能提出解决意见等;记录土地登记申请书中有关栏目的填写与调查核实的情况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要根据调查情况作更正说明。 (4) 地籍勘丈记事:记录勘丈采用的技术方法和使用的仪器;勘丈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遗留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等。 (5) 地籍调查结果审核意见:对地籍调查结果是否合格进行评定。 (6) 表内其他栏目可参照土地登记申请书中的填写说明填写。 2.7 宗地草图的绘制与要求 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草编记录。在进行权属调查时,调查员填写并核实所需要调查的各项内容,实地确定了界址点位置并对其埋设了标志后,现场草编绘制宗地草图。 2.7.1 宗地草图的内容 (1) 本宗地号和门牌号,权属主名称和相邻宗地的宗地号、门牌号、权属主名称; (2) 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序号及界址线,宗地内地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地物等; (3) 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 (4) 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长方位所必须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5) 概略指北针和比例尺、丈量者、丈量日期。 2.7.2 宗地草图的要求 (1) 宗地草图规格为 32K 、 16K和8K, 图纸质量要好,能长期保存。 (2) 宗地草图比例尺为任意比例尺, 但比例尺分母必须是100的整数倍。在宗地过小时可放大绘出、过大时可分幅绘制或适当缩小比例尺。 (3) 宗地草图上所有数据必须与实地勘丈数据一致, 并现场记录、现场绘制。字迹工整、线划规则, 不得涂改。 (4) 界址边长要求用钢尺丈量,并精确至0.01m。勘丈数据均要标注, 界址点边长注在界址线外, 其余数据注记在界址线内。 (5) 用 2H-3H 铅笔绘图并注记 , 要求线条均匀,字迹清楚,过密的部位可移位放大绘出; 数字注记字头朝北、朝西 , 斜线注记字身应垂直于斜线。 第三部分 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的具体内容有:(1)地籍控制测量(包括首级控制和图根控制)(2)界址测量(3)地籍图、宗地图的测量与编绘(4)面积测算等。 3.1基本控制测量 根据宁津县的具体情况,首级控制网优先选用GPS网进行布设,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一级导线布设。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逐级加密的原则,也可根据测区实际情况越级布网。 3.1.1 GPS网的布设方案 3.1.1.1布设的原则 以宁晋县内国家总参测绘局于1960年施测的石家庄锁和国家测绘局、河北省水利厅勘察设计院于1959年施测的临清网为基本控制,在宁晋县域内布设D级GPS控制网和E级GPS控制网,分别按照D、E级GPS精度要求进行观测;部分D、E级GPS点进行四等水准联测高程,其余部分采用GPS 拟合高程。 D级GPS网布设为网状,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8。相邻点间平均距离5~10公里,基线边长度应尽可能接近,相邻点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1/3~1/2,相邻点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2~3倍。在已建立的D级GPS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密扩展E级GPS控制网,相邻点间平均距离0.2~5公里。 3.1.1.2点位选择及要求 ①点位必须选在地基坚实且适合GPS观测并有利于长期保存的稳定区域。 ②点位须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控制点要尽量布设在四周开阔的区域,在地面高度角15°内不应有成片的障碍物。 ③点位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又有利于安全作业、长期保存的地方。 ④点的布设应考虑到图形结构,尽可能地均匀分布,且利于生产和 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1园林工程施工准备消防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水电安装文明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使用。 ⑤选点结束后应提交GPS网选点图。 3.1.1.3标石的埋设 ① 标石埋设的基本要求 本测区D级GPS控制网标石采用预先预制或用混凝土现场浇灌,标石顶面中心设置中心标志,标石干后,野外埋置;在平坦地区,GPS点点位选择与墩标埋设须同时满足水准测量的有关要求。 ② 埋设标石类型 D级GPS点采用预先预制或用混凝土现场浇灌,尺寸为:底 40cmX40cm、高50cm、顶30cmX30cm;中心标志采用90mm长、直径为70mm的不锈钢柱。埋设时,标石顶部距地面30cm左右,标石底部平整、夯实;位于露岩地上的D级GPS点,按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附录B4之(d)要求的尺寸进行现场浇灌;位于建筑物楼顶上的D级GPS点,按GB/T 18314-20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附录B4之(j) 要求的尺寸进行现浇灌。 3.1.1.4外业观测要求 外业数据采集是建网的核心工作,其质量对整个项目关系重大,因而必须按照高起点、高技术、高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高质量的要求进行作业。 ① 使用仪器 GPS接收机应满足:固定误差a≤10mm;比例误差系数b≤10ppm,应采用双頻GPS接收机。 ② 观测前准备 1.在控制点标石埋设完毕后,应使其稳定一段时间,使之稳固后再进行观测。 2. GPS接收机应按GPS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光学对中器应在作业前及作业中经常进行检验和校正,尤其在高标上进行观测时对中器应进行严格检验和校正。 ③ 基本技术要求 D、E级网的观测时间应不少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所规定的时段长度。级网的观测要求适当降低。 D级网基本技术要求: 卫星高度角≥15°; PDOP值≤6;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5颗; 所有网的时间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30分钟; 数据采样间隔为15秒; 观测时段数≥1.6: 时段长度≥45分钟: 两次量高误差≤3mm; 同步观测接收机数≥3台; ④ 外业观测的基本原则 1. 采用双频GPS 接收机进行施测。观测尽可能避开中午进行观测,以减弱电离层的影响。 2. 观测手薄中的内容在现场用铅笔认真填写,不得伪造、涂改。填错的内容可划改,正确的内容填写在划改内容的上方,划改的内容须清晰地保留。 3. 正确量取天线高,并记入观测手薄中,天线高采取每时段测前和测后各量取一次,每次应从天线三个不同方向(间隔120°)量取,两次量高误差≤3mm,取其平均值。 ⑤ 重测与补测 1 未按施测要求,外业缺测、漏测、或数据处理后不满足要求时,有关成果应及时重测。 2 在进行闭合差检验时,允许舍弃在复测基线边长较差、同步环闭合差、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检验中超限的基线,而不必进行该基线或与该基线有关的同步图形的重测,但必须保证舍弃基线后的独立环所含基线数符合要求,否则,应重测该基线有关的同步图形。 3 由于点位不满足GPS测量要求而造成一个测站多次重测仍不能满足各种限差检核要求时,经批准允许时,可以布设新点重测或者舍弃该点。 4 对需补测或重测的观测时段或基线,要具体分析原因,在满足GB/T 18314-2001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安排一起进行同步观测。 5 补测或重测的分析应写入数据处理报告。 3.1.1.5数据处理 GPS网内业数据处理和基线向量均采用随机GPS数据处理软件包进行计算。GPS网的平差以D级或E级点作为网的坐标起算点,以GPS基线向量为观测值在WGS—84大地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使GPS网达到满足要求的内部附合精度后,进行网的二维约束平差,解算出1980西安坐标系的成果。 高程网的施测采用GPS拟合高程,联测等级水准点的数量不应低于5个,平差计算采用GPS接收机随机数据处理软件包在计算机上进行解算,最后高程的取位取至0.001米。 GPS网的精度评定由数据处理软件包自动进行。其主要限差和外业观测成果的评定要求见下表。 项目 精度评定要求 D级 E级 相邻点间平均距离 5km 2km 闭合环边数 ≤8 ≤10 卫星截止高度角 15° 15° 时段长度 ≥45分 ≥40分 采样间隔 10-30秒 10-30秒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1/80000 1/45000 3.1.2 一级导线的布设方案 导线的布设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的相关技术规定。 3.2图根控制测量 在GPS D、E级点和一级导线点的基础上布设图根导线点;整个测区图根控制优先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 (1)图根点应选在通视良好,易于测图的位置上,并埋设标志,标志可为埋石、刻石、钢钉和木桩。 (2)图根点(包括各等级控制点)的密度,通常为每幅图不少于8点。 (3)测区内的图根点以作业组为单位进行流水编号,各作业组之间用字母区分。 (4)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光电测距导线施测,空阔地方可采用GPS RTK施测。当采用RTK进行图根控制测量时,求取转换参数的点不应少于3点,并加强检核,确保成果无误。 图根导线布设时技术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 等级 附合导线长度 (km) 平均边长 (m) 测回数 (J2型) 方位角闭合差 (〞) 坐标闭合差(m)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一 1.2 120 1 ±24√n ±0.22 1/5000 二 0.7 70 1 ±40√n ±0.22 1/3000 图根导线平差采用简易平差法,计算成果取位至小数点后2位。 当受地形条件限制导线无法附会时,可布设不超过四条边的支导线,支导线点不得发展新点。 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3.3界址点施测 本次地籍界址点测量利用全站仪以解析法进行数据采集。 3.3.1界址点精度指标 参考第一部分表4 3.3.2 界址点测量的原则 (1)测站能直接观测到的,且距离在150米以内的界址点、地物点,采用极坐标法直接测量。 街坊外围的界址点和街坊内部明显的界址点(一类界址点)需在二级图根点及以上等级的控制点上直接施测,距离不超过150米;街坊内部界址点(二类界址点)大部分必须在二级图根点及以上的控制点上直接施测。 (2)无法施测附合导线的地方,采用支导线法施测界址点和地物点,水平角半测回,垂直角半测回,测距2次读数(两次读数差小于10mm),总长不超过100米,图根点至界址点一般不超过3条边。 (3)个别无法直接施测的界址点和地物点,根据已测出坐标的界址点或地物点,通过钢尺量取距,采用距离交会,内外分点法等几何方法求其坐标; (4) 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法对界址点观测,水平角半测回,定向边宜长于测定边,定向边检测边长与坐标反算边长之差不应大于30mm,多于3个方向应归零,归零差不大于24″,坐标计算时,零方向的方向值应取平均值,垂直角观测半测回用于改平(如直接观测平距,可不测垂直角)。 3.4地籍图的测绘 3.4.1地籍图的内容 (1)各级行政区域界线; (2)控制点; (3)街道界、街坊界及其编号; (4)界址点、界址线及宗地号; (5)土地利用类别代码及行业代码; (6)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结构用代码表示); (7)道路、水域; (8)地理名称及较大宗地的单位名称; (9)比例尺及图幅整饰的基本内容; (10)其他与地籍有关,需要表达的内容。 3.4.2地籍图分幅、编号 (1)地籍图分幅按国家1:1000比例尺地形图分幅方式,采用 50cm ×50cm正方形分幅。 (2)地籍图的图号以该图幅西南角内图廓点坐标的公里数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短横线相连。在地籍图上标注图幅编号时,可略去编号中的百公里和百公里以前的数值。 (3)地籍图图名以本图幅主要单位名称或地理名称命名。一个测区内的图幅名称不得重复,选不出时以邻图名后加东、南、西、北表示,若实在无法命名可取图号为名。 3.4.3地籍图编绘方法 (1)收集整理与地籍图编绘有关的资料。 (2)将外业采集的地籍要素数据和其它必要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3)根据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对地籍要素数据和其它必要的数据在地籍数据编辑软件中进行分层、整理和编辑。 (4)将整理、编辑后的数据按地籍图分幅要求分幅并输出检核用初稿地籍图。 (5)复核(检查)权属界址。 (6)依据核查将初稿地籍图修正后生成地籍图。 3.4.4地籍要素的表示方法 (1)各级行政界线和街道、街坊界线的表示方法 各级行政界线和街道、街坊界线均应按本细则关于地籍图图式(简称图式,下同)的规定,在地籍图上准确绘制; 街道界、街坊界必须封闭; 两级或两级以上境界重合时,按其中最高级境界表示; 街道、街坊界线和行政界线重叠时,以行政界线代替街道、街坊界线。 (2)界址线和界址点的表示方法 界址线以图面宽度0.3mm的实钱表示。界址点以图面直径0.8mm的空心圆表示; 宗地界址线必须封闭; 界址线以房屋墙壁、栅栏、篱笆、铁丝网或陡坡为界的,应将原符号的线状部分以界址线表示,并明确归属; 当境界线与界址线重叠时,以界址线表示,境界跳绘。 (3)各类基本测量控制点均应在地籍图上表示,并注记等级、点号和高程,图根控制点可选择表示。 (4)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用细实线表示;悬空建筑,以虚线表示。 (5)城镇的土地利用分类,以宗地为单位,按规定代码注记至二级分类,行业代码注记至大类。 (6)道路、水系、植被的表示方法 道路、水系及主要的桥梁、涵洞应予表示,并注记全称。其表示方法参照同比例尺地形图。 当宗地的土地利用类别为某一种植被时,直接注记该植被对应的土地分类代码,一般不另绘植被符号。 (7)注记 街道号、街坊号以图幅为单位,在该街道、街坊的适中位置用规定字体注出。 宗地号和地类号用分数形式逐宗注记,分子为宗地号,分母为地类代码。当宗地内注记不下时,可用箭头示意在旁边注出。 用地单位名称一般应注记全称,当名称太长时可缩写注记,但隶属关系要明确。 地理名称注记。包括山名、河名、村名、行政辖区名、铁路和公路名、路街巷名等。 (8)图廓整饰 注记四周图廓点坐标,以公里数为单位,注记至小数点后两位。 3.5宗地图编绘 (1)宗地图的内容 本宗地所在的地籍图图号; 本宗地编号、门牌号、土地使用者名称(姓名); 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线,界址点号,界址线边长; 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 本宗地土地利用类别,宗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 相邻宗地界址线、宗地号,门牌号、土地使用者名称及相关地物; 指北方向、比例尺,绘制人员及日期。 (2)编绘宗地图的基本要求 宗地界址线走向正确,四至关系明确无误; 各项注记正确齐全,与地籍图、宗地草图及地籍簿册一致。宗地边长注记至0.01m。宗地号、土地利用类别代码和宗地面积注记用分数表示,注记在本宗地内部适中位置,其中分母为土地利用类别代码,分子为宗地号,宗地面积紧贴分数右侧面积注记,面积注记至0.1平方米,土地利用类别注记至二级分类,建筑占地面积注记在对应建筑物内。 宗地外轮廓及内部房屋、建筑物等形状正确,比例恰当; 3.6面积量算与统计 3.6.1面积量算 宗地面积计算采用解析法由软件自动进行。 根据街坊外围界址点坐标采用解析法计算街坊面积。 以宗地为单位,利用界址点坐标计算面积。当宗地面积之和与图幅理论面积之差小于等于±0.0005P(P为图幅理论面积)时,不进行平差,将较差配赋在道路或河流内,当大于±0.0005P时,应查明原因。 3.6.2面积统计 面积汇总包括宗地面积汇总和城镇土地分类面积汇总。 宗地面积汇总以街道(镇)为单位,按街坊的次序进行;同一街坊内按先宗地后街坊内的交通用地的方式,依其编号的次序进行编列汇总,形成以街道(镇)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 城镇土地分类面积汇总以街坊为单位,按土地利用类别进行,由街坊开始,逐级汇总统计,形成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第四部分 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 4.1 检查验收制度 检查验收实行作业人 员自检、作业组互检、县级工作小组专检、省相关单位检查验收的多级检查验收制度。 4.2检查验收的依据 《河北省城镇地籍调查技术细则》 4.3检查内容与方法 4.3.1内业检查内容 1.权属调查 (1)调查范围确定的检查与农村土地调查范围衔接情况。 (2)检核街道、街坊、宗地划分是否正确合理。 (3)检查权属调查确认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与土地登记申请书填写情况。 (4)认定界址的法律手续完整性、规范性、有效性检查。 (5)检查界址点的实地位置是否准确,有无固定标志。 (6)检查界址边的走向,界址点有无遗漏等。 (7)检查地籍调查表填写情况。 (8)检查宗地草图绘制、勘丈数据、宗地坐落、门牌号、宗地号、界址点号、乡林宗地界址点、四至、指北方向、作业日期等要素。 2.地籍控制测量 (1)坐标系统选择是否合理、长度变形是否超限。 (2)各级控制网布设、点位密度是否适当,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同时满足界址点测定,地籍图测绘要求。 (3)首级控制、加密控制与图根控制施测方法是否正确,精度和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4)平差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5)观测记录数据是否齐全、规范。 (6)高程基准选择是否正确、施测精度是否能够满足内业要求。 3.地籍图 (1)数学精度是否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 (2)图式使用是否正确,各种注记、编码有无遗漏,图面整饰是否清晰完善。 (3)图幅间接边是否合理、有无不接现象、逻辑错误。 (4)图面表示是否合理,内容是否齐全。 4.面积量算及汇总统计 (1)面积量算方法是否正确。 (2)汇总统计表格是否齐全,数据是否正确。 (3)表内的纵向、横向数据是否平衡。 (4)表间的衔接是否严密。 4.3.2外业检查内容 在室内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图幅,赴实地重点核实和检测、检查以下内容,并做好检查记录。 1.权属调查检查 界址点、界址线位置是否与实地一致,各类间距勘丈数据误差是否符合要求;地籍调查表填写内容是否与实地一致;地类认定、土地利用情况认定是否正确;界址点、界址线、宗地有无遗漏,位置是否正确;界址点标志是否完整、规范;街道、街坊、宗地划分是否合理、正确,标注是否有误。 2.像控点及地籍控制点检查 地籍控制点位置是否适当,标志设置是否规范,与点之记描述是否一致;GPS控制点观测条件是否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要求;外业检测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3.细部测量检查 外业选择适当的测站,利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等仪器,采用高精度或同精度方法检测,界址点、地物点实地检测数均不少于25个,并与已有坐标进行比较,评定精度。 第五部分 上交的成果与资料 5.1地籍调查成果 (1)调查工作底图。 (2)地籍调查表。 (3)权属来源证明、申请书、权利人身份证明、委托指界证明书、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等。 (4)权属纠纷调处材料。 5.2控制测量成果 (1)全部的记录文档。 (2)控制点网图(可不包含图根点)。 (3)数据处理中生成的文件、平差计算资料。 (4)点之记。 (5)各类仪器检验资料。 (6)控制点成果表。 5.3细部测量成果 (1)界址点、地物点测量观测记录手簿及电子记录文档。 (2)坐标计算资料。 (3)界址点成果表及电子文档。 5.4图件成果 (1)全调查区经整饰后的分幅数字地籍图电子文档,并提交指定图幅的纸质图件。 (2)土地利用图(纸质)及电子文档。 (3)宗地图(纸质)及电子文档。 (4)地籍图分幅接合图表。 (5)以街坊为单位宗地关系结合图。 (6)街道关系结合图。 5.5面积量算及汇总统计 (1)按要求进行的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一级、二级分类面积统计表。 (2)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表。 (3)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汇总统计簿。 (4)其它相关统计表格。 附录:地籍测量课程设计体会 地籍测量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课,学好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必须的。应用性的学科往往和实践紧密联系,这门课虽然学过并且已经考过,但是由于学习时间短,课本分为各个部分讲解,通用性强、针对性差! 这次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正好弥补了这个问题。周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素材,以宁晋县建成区的地籍调查与测量工作为实际例子,做一个技术指导书。这个实例很典型,是对我们课本知识掌握程度、资料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 课程设计要求4个人完成一份指导书,我是11班第五组的组长,设计指导书后我就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然后在网上搜集各种规程和细则,把要编写的技术指导书分解为四部分,每人选一个。我还将可能用到的资料一并复制给组员。课程设计靠的是集体的力量,我们四个人分工完毕后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我的任务是第三部分——地籍测量。书本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各种规程是编写的依据,我翻阅了课本相关章节,分析了有关地籍测量的规范和河北省城镇地籍调查细则,拟定轮廓、细化分支,很顺利地完成了。编写过程中,但遇到疑问时,我会和组员商量或和其他人探讨,疑问一个个得到解释。 组员们都完成的时候,我将资料汇总,综合排版,得到了完整的技术指导书。通过这次综合课程设计,我加深了地籍测量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练习了word排版,提高了集体协作能力。 这是一个很成功的锻炼,希望老师以后能多给这样的机会。
本文档为【宁晋县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指导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878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8KB
软件:Word
页数:3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7-07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