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SSP-I 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

RSSP-I 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

举报
开通vip

RSSP-I 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RSSP-I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 (V1.0) 2010年4月 目    录 1.                  简介    3 1.1    目的及范围    3 1.2    参考文献    3 1.3    术语和定义    3 1.4    缩略语    4 2.                  参考结构    6 2.1    综述    6 2.2    系统结构及接口    8 3.                  安全防御技术    10 3.1    序列号    10 3.2    时间...

RSSP-I 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
RSSP-I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 (V1.0) 2010年4月 目    录 1.                  简介    3 1.1    目的及范围    3 1.2    参考文献    3 1.3    术语和定义    3 1.4    缩略语    4 2.                  参考结构    6 2.1    综述    6 2.2    系统结构及接口    8 3.                  安全防御技术    10 3.1    序列号    10 3.2    时间戳    10 3.3    超时    10 3.4    源标识    11 3.5    反馈报文    11 3.6    双重校验    11 4.                  报文定义    12 5.                    安全通信交互协议    16 5.1    安全数据交互原则    16 5.2    安全校验过程    19 6.                    参数配置要求    22 1. 简介 目的及范围 1.1.1.1. 本规范规定了信号安全设备之间通过封闭式传输系统进行安全相关信息交互的功能结构和协议。 1.1.1.2.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信号安全设备之间的安全通信接口。 参考文献 [1] GB/T 24339.1—2009 轨道交通 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 第1部分:封闭式传输系统中的安全相关通信 [2] GB/T 24339.2—2009 轨道交通 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 第2部分:开放式传输系统中的安全相关通信 [3] EN-50128:2001 Railway applications – Communications, signall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s – Software for railway control and protection systems 铁道应用: 铁路控制和防护系统软件 [4] EN-50129:2003 Railway applications–Communication, signall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s–Safety related electronic systems for signalling铁道应用:安全相关电子系统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中使用了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7237058485_0GB/T 24339.1和GB/T 24339.2的定义,并附加使用了以下术语。 变量名称 (依赖变量参数名) 在本规范算法描述中,用于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本变量根据括号内指示的变量参数名称具有不同的取值       缩略语 RSSP Railway Signal Safety Protocol 铁路信号安全协议 SID Source Identifier 通信源标识,每个计算通道有一个预定的标记参数(32位长) T(N) Time stamp at cycle ‘N’ 通信方在第N周期时的时间戳,每个计算通道有一个实时演算的取值参数(32位长) SVC Safety Verify Code 通信方的安全校验码,每个计算通道有一个实时演算的取值参数(32位长) SCW System Check Word 系统校验字(32位长),用于标识安全层协议的正确特性 SINIT Sequence Initialisation 序列初始作为启动安全数据信息交换过程前的通信建立要求生成的结果。每个计算通道有一个预定的标记参数(32位长)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码校验,以循环码为基础,用于保护报文免受数据损坏的影响 LFSR 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使用 LFSR 的左移位运算符   使用 LFSR 的右移位运算符       2. 参考结构 综述 2.1.1.1  封闭式网络在GB/T 24339.1中定义为:“连接的设备数量固定或最大数量固定,有已知且固定的特性的传输系统,对于此系统可以忽略非法访问的风险。” 2.1.1.2  参照GB/T 24339.2中关于传输系统的威胁源说明,对于封闭式传输系统而言,可存在的威胁有: ? 数据帧重复; ? 数据帧丢失; ? 数据帧插入; ? 数据帧次序混乱; ? 数据帧错误; ? 数据帧传输超时。 2.1.1.3  为降低上述威胁风险,RSSP-I采用从接收端角度设计的保护算法,要求接收端必须对接收到的信息做出以下检查: ? 发送端的源信息(真实性); ? 信息帧的正确性(完整性); ? 信息帧的时效性(实时性); ? 信息帧序列的正确性(有序性)。 2.1.1.4  参照GB/T 24339.2中关于具体防护说明,RSSP-I选用以下具体防护措施: ? 序列号 ? 时间戳; ? 超时; ? 源标识; ? 反馈报文; ? 双重校验。 有关上述防护威胁措施的适用性,可参见表1: 表 1 威胁/防御矩阵 危险情形 序列号与时间戳 时间戳 超时 源标识 反馈报文 双重校验 重复 X           丢失 X           插入 X     X X   错序 X           错码           X 延迟 X X X                     系统结构及接口 2.1.1.1  参照GB/T 24339.2中关于参考结构说明,安全通信系统间的总体结构为图 1所示。 图 1 安全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 2.1.1.2  安全信息传输的应用协议(A接口)参见各安全设备间应用层协议,不属于本规范范围。 2.1.1.3  应用程序与安全功能模块间(B接口)为软件内部实现要求,不属于本规范范围。 2.1.1.4  安全功能模块(C接口)采用RSSP-I安全协议机制,实现对传输系统中的通信威胁防护,具体描述参见后续章节。 2.1.1.5  安全功能模块与通信功能模块间(D接口)为软件内部实现要求,不属于本规范范围。 2.1.1.6  通信功能模块提供非置信的传输(E接口),应提供以下功能: ? 物理传输层的适配,须根据具体接口应用要求描述,不在本规范中定义; ? 通信链路的冗余处理功能,须遵守本规范第5.1节要求; ? 数据的可靠、透明和双向传输,参照本规范第5.1节要求; ? 通道可用性监测,并交由应用层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给外部系统:须根据具体接口应用的超时时限要求进行检测判定。 2.1.1.7  本规范不对数据链路层作规定。 2.1.1.8  本规范不对物理层作规定。 2.1.1.9  操作和维护(O&M)属于具体实施的范畴,本规范不作规定。 3. 安全防御技术 序列号 3.1.1.1  顺序编号是在通信双方交换的每条报文上加一个32位的流水号。这样,接收端可以校验发送端提供的报文顺序。 3.1.1.2  本序列号采用的是系统软件内部周期序号,故即可作为系统发送报文时的序号,也可作为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中的报文超时。 时间戳 3.2.1.1  由两个32位长的伪随机数表示,用于确认在每个系统周期时的强制增量。 3.2.1.2  时间戳与序列号保持同步递增。 超时 3.3.1.1  报文应从生成时刻起的有限时间段内保持有效。 3.3.1.2  接收端对接收报文经检验确认有效后,应更新存储为最近接收的报文时间戳。 3.3.1.3  接收端需执行以下两种超时处理,超时时间参见本文第6节: ? 若是存储的报文时效检验超时,应完全清除该报文数据。 ? 若是接收的报文时效检验超时,须启动时序校正机制,方可接受新报文。 源标识 3.4.1.1  所有通信方均有一对唯一的32位长ID,随同安全数据一起发送。 反馈报文 3.5.1.1  时间戳同时包含序列信息,随同安全数据一起发送。 3.5.1.2  若接收端校验到发送报文序列非预期内的增量,则启动时序校正交互。 3.5.1.3  若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时序请求时,发送端须按接收端要求反馈时序应答,接收端再根据时序应答报文重新计算发送端的时序同步位置。 双重校验 3.6.1.1  采用两个32位长CRC,确保安全传输所要求的漏检差错概率。 3.6.1.2  另加两个32位长的固定系统校验字,随同安全数据一起发送。 3.6.1.3  系统校验字用于标识安全层协议的正确特性。 4. 报文定义 4.1.1.1  RSSP-I的报文结构如图 2所示。 图 2 报文结构 4.1.1.2  用户数据包内的多字节域须按具体应用规范要求顺序排列;其它报文内的多字节域均按小端顺序排列(即低字节在前)。 4.1.1.3  报文尾CRC16应根据报文头、安全校验域和用户数据包生成,CRC16生成多项式为G(x)=X16+X11+X4+1,计算初始值为0。 4.1.1.4  RSSP-I在安全通信交互中使用到以下三种报文,如表2所示。 表 2 报文类型 名称 用途 长度(字节) 实时安全数据(RSD) 传送安全用户数据包 总长度≤546 时序校正请求(SSE) 当发生接收时序错误时, 接收端向发送端发起的时序校正请求 20(无用户数据包) 时序校正答复(SSR) 发送端对来自接收端的时序校正请求,进行相应答复的反馈报文 25(无用户数据包)       4.1.1.5  RSD报文格式定义参见表3所示。 表 3 RSD报文格式 报文结构 字段名称 大小 取值 备注 报文头 协议交互类别 1字节 0x01或0x02 适用于实时周期性传输交互的情形 报文类型 1字节 0x80或0x81 0x80表示A机发送的; 0x81表示B机发送的; 源地址 2字节 通信结点的唯一地址 保留0x0000 目地址 2字节 通信结点的唯一地址 保留0xFFFF 安全校验域 序列号 4字节 顺序编号   安全数据长度 2字节 用户数据包字节总数+8   安全校验通道1 SVC_1 4字节 CRC_1^SID_1^T_1(N)^SCW_1 CRC_1仅对用户数据包计算CRC32 安全校验通道2 SVC_2 4字节 CRC_2^SID_2^T_2(N)^SCW_2 CRC_2仅对用户数据包计算CRC32 , 用户数据包 安全应用数据 字节总数480 需传输的应用数据内容 参见具体应用层接口规范 报文尾CRC16 CRC16 2 字节 参见4.1.1.3             协议交互类别字段:0x01时表示接收端须待同步校时正确后才能认为该帧有效,适用于主机发送的安全数据;0x02时表示接收端不需作同步检查(接收端不触发SSE帧)即可视该帧为有效帧,适用于备机发送的安全数据,以表示物理通道连接正常,但不使用其具体用户数据包做功能安全运算。
本文档为【RSSP-I 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6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19-02-24
浏览量: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