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作业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作业

举报
开通vip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作业 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班级与班级代码             专    业                      指导教师:                学    号:                        姓    名:                  提交日期:    2012  年  9 月    8 日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  制  姓名      陈晓纯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作业
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班级与班级代码             专    业                      指导教师:                学    号:                        姓    名:                  提交日期:    2012  年  9 月    8 日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  制  姓名      陈晓纯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题目: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扩招,我国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大学生毕业后是否能顺利毕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普遍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也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关键词:就业 大学生 原因 指导 目 录 一、导论    …………………………………………………………… 1 (一)问题的提出  …………………………………………………  2 (二)文献综述  ……………………………………………………  3 (三)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 5 (一)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5 (二)研究工具:调查问卷制作软件(Surveylink网络调研系统………… …6 三、研究过程与发现 (一)研究的步骤或程序  …………………………………………  7 (二)研究的几点重要发现…………………………………………  8 四、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10 (一) 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  10 (二)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 12 五、结语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结论…………………………………  14 (二)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15 六、附录 附录1…………………………………  16 附录2…………………………………  17 一、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的就业是社会的一大问题,也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社会竞争,让无数大学生烦恼不已,甚至有一些被看好的大学生也无法逃脱这股“就业寒流”。到底是大学生的自身问题,还是学校父母的教育问题,抑或是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另外,能否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不仅仅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而且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解决好大学生就业,能使更多的新生代力量能够合理的配置到适合的岗位上去,是做好接班交替,人才更新换代,是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不断输入新鲜血液的保证工作的必要工作之一,同时缓解就业压力,使社会国家更加稳定。为我国下一步整体发展战略储备高能力应用人才,促进就业成就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来探究大学生就业问题严峻的原因,以从中找到解决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办法、措施。 (二)文献述评 胡解旺.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4,(2) 在本书中,作者针对名牌院校与地方院校毕业生、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高学历崇拜”、大学生失信、职业教育以及如何开辟大学生就业的第二战场等诸多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石法、对政府和社会各个组织而言,通过本书,可以合理地安排自身对智力的需求,避免惟学历是举的误区;对大学生来说,则可以促使其了解目前就业环境的特殊性,并端正自身就业观念,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 史丽丽.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点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6 ,(6):31~33 余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5):6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调查者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分配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已从过去“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转变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给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无穷的压力。大学生这一重要人才资源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配置到社会最重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和应采取对策的研究,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促进大学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胡志宇.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初探[D].2003,12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调查者分析:自1999年以来高校的扩招,使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激增。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就业岗位也在逐步增加。然而受大中专毕业生增长速度、专业需求、大中专毕业生择业观念等因素影响,人才市场表现出人才极度紧缺、相对过剩的供需矛盾。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迅速推进,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连续的 “扩招”,使高校、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2010年,我国大中专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还处在世界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有着强大的发展空间。调查者就是从这些方面来阐述就业困难的原因。 余霞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5) 调查者从2007-2009年,这三年“毕业生当年的就业率”以及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来找出影响大学生毕业的因素。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一)研究方法:本次调查的方法为网上在线问卷调查 说明: 1.问卷的形式可以多个被调查者同时进行,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 2.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调查,问卷不需要被调查者口头回答,只需填写答案,可使被调查者更容易配合调查的工作,减少调查的难度。 3.这是一种结构化的调查,其问题、提问的顺序、答案的方式都是固定的,而且是一种文字交流,可以避免调查者设问题的和被调查者的观点过于主观性,这样可以获得更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4.调查的结果便于统计处理与分析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450名来自各个高校的在读大学生。 (二)研究工具:调查问卷制作软件(Surveylink网络调研系统) 三、研究过程与发现 (一)研究的步骤或程序 ①确定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希望通过调查,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严峻的方法、措施。 ②确定调查时间和行程安排: 1、调查时间:2012年8月2号-2012年8月25号 2、行程安排: (1)2号确定调查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 (2)3号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对象的疑难问题作解答 (3)4-23号,开始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以及在书店查找相关文献 (4)24号收集,整理并分析数据 (5)25号撰写调查报告 (二)研究的几点重要发现 ①约占70%的大学生连基本的就业程序都不了解,高校在这方面教育不够,或者未能通过比较新颖的方式来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大学生平时没收集就业方面的资料和相关信息。 ②大学生职业规划不明,甚至所选的专业与以后想要从事的工作一点都没有关系。 ③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学校所提供的专业课程不能满足目标岗位的技能要求,认为实践机会不够多;只有占1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所提供的专业课程能满足。 ④大学生过高的回报期望与下降的市场价格之间差异加大 四、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高校扩招导致供需不平衡 据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比2005年338万人, 净增75万人,增幅为22. 19%。但是,办学质量相对学生人数的增幅明显不相匹配。通过对在校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 56%的毕业生认为就业难问题是由于扩招引起的, 38%的学生认为目前自己所学的专业适应性不强,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差较远,造成综合能力缺乏引起就业困难。 2、过高的回报期望与下降的市场价格之间差异加大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已经不再是“稀有人才”、“天之骄子”了,大学生就业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企业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占市场的主导地位,由于竞争日趋激烈,工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也比以前低了许多。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并不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由于机会成本(大学期间放弃就业机会而失去的收入加上在校学习期间付出的所有花费)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在求职时对月薪有自己的心理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异日益增大,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匹配率低的原因之一。 3、大学生职业规划不明造成“隐性”失业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从自我评估、职业定位、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执行及评估反馈等环节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 1)自我评价不够客观、期望值过高。一项调查显示, 62%的同学表示自己毕业两年后要成为部门经理; 77%的同学说, 35岁之前要成为高级职业经理人。( 2)职业规划过于“理想化”。很多大学生过于追求完美,总想一步到位,从而造成了许多“隐性”失业。 4、毕业生就业缺乏相应的指导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金蕾莅和樊富氓曾共同完成了“高校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实践的双向反馈”的调查,据调查表明,有56.3%的学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但仍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9.7%的学生认为学校“不提供任何指导”。而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调查表明,有40.7%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对传统的就业指导内容,如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需求仍然显著;有些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很茫然,有时甚至发生心理问题。 5、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更加务实 据调查显示,整体看来2005年毕业生的就业变得更加务实。30%的求职者认为理想的工作就是在有前途的行业里谋职,15%的毕业生不要求高薪资,但强调公司要有激励员工的良好机制;要求专业对口、能学以致用以及要求薪资、福利好的毕业分别有19%和17%;另有10%的毕业生要求在优秀的企业就职;9%的毕业生期望能在理想的城市工作,并能落户。 五、结语 (一)关于大学生 就业问题的研究结论: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问题的解决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仍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高等教育制度的革命性变革是教育事业改革中的一个巨大浪潮,这个浪潮对高校学生就业造成冲击,因而成为问题。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改革的认同和适应下,问题的解决虽然己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从存在问题的分析中提及的种种情况来看,问题的解决还是任重而道远,还有大量的上作要做。 (二)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有:1、高校要努力提升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地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2、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准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各类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3、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用人单位要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企业的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更需要适合企业发展文化的人才,企业在录用人才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给大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不能只看学历和经历,更要看能力和潜力。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 岗位职责 总经理岗位职责总经理安全岗位职责工厂保安人员的岗位职责工厂财务部岗位职责工程测量员岗位职责 ,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的质与量。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参照国家公务员考核体系建设,按照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假借招聘名义搞暗箱操作的歪风邪气坚决予以严厉惩处。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对新招聘的大学生,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晋升空间,办理相关手续,签订劳动用工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正常休息和休假。学校和社会要帮助大学生逐步转变就业观念。只有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也才能在就业难的形势下使自己处于主动状态;最后,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时机,发挥自身的价值。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还很长。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我们要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摸索中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更好方法。 六、参考文献 1 胡解旺.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4,(2) 2 王承绪,徐辉.中英高等教育学校讨论会论文集[C].杭州;杭州人学出版社.1993,20~23 3 田丽娟.试析人才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J].唐都学刊.2001,(5):20~24 4 刘常云.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J].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8):58~60 5 史丽丽.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点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6 ,(6):31~33 余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5):6 7  余霞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5) 8  刘常云.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J].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8):58—60 9  张连刚.试析作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55~58 附录1 附录2 1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统计分析 1.1  招生人数回归分析 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招生人数的增长,通过下面的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做到简单的了解。 表3-1  1998~2003年高校招生数及招生增长率 年 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招生数/万 108.4 159.7 220.6 268.3 320.5 382.2 招生增长率/% 47.4 47.3 38.1 21.6 19.5 19.3   图1-1 1998~2003年高校招生数 图3-2 1998~2003年高校招生增长率 年 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招生数/万人 495.5 551.3 607.1 662.8 718.6 774.4   图1-2  2005~2010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预测趋势 1.2 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就业率统计 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现实。1998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迅速增长,1998年为108.4万比上年增长47.4%,1999年全国招生159.7万,2000年为220.6万,2001年为268.3万,接下来两年分别为320.5万和382.2万[11]。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增长速度也很快。2000年以后,招生的增长率逐年降低趋于稳定,但招生的基数增大了,每年增长的绝对数仍很大。199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万(104万),2000年为107万人,2001年为110.4万人,2002年为141.8万人,2003年是全国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各类毕业生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46.2%,2004年全国毕业生约为280万人,比2003年增加78万人,2005年达到340万人,2006年达到413万,比2005年增加7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增幅达19.85%[12]。今后几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继续上升,根据国家教育规划,到2010年,每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有500万左右。在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社会对毕业生的有效需求却没有增长的这么快,我国近几年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像人们所预想的那样,在一系列利好的条件之下实现突破性增长。2000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6.06%,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有34万人毕业时没有落实工作,2002年就业率为69%,未就业的大学生有45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67.5%,毕业生没有落实工作的有65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0万人,2004年就业率和未就业大学生分别是68.8%和75万人,200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8%,有83.2万大学毕业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13]。这部分毕业时没有就业的大学生需要进入二级毕业生就业市场,通常处于待业状态。 表1-3  2001~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就业情况 年 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毕业生人数/万 110.4 141.8 212.2 280 338 397 464 532 592 652 毕业生人数增长率/% 9.48 28.45 49.63 31.95 20.71 17.16 18.39 13.19 11.29 10.14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70 69 67.5 68.8 68 当年底毕业生就业率/% 70 80 83 84 85   图1-4  2001—2010年高校毕业生数 图1-5  2001—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长率 资料来源:(1)毕业生人数及毕业生就业率来自教育部公布数据;(2)2005~2008年毕业生人数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历年招生数推算,2009、2010年毕业生人数为根据国民经济增加趋势和前几年毕业生人数情况报告估算数值。
本文档为【思修社会实践报告作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0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2-17
浏览量: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