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代丹经汇编4宋辽金元经典上陽子金丹大要

历代丹经汇编4宋辽金元经典上陽子金丹大要

举报
开通vip

历代丹经汇编4宋辽金元经典上陽子金丹大要上陽子金丹大要 陳致虛 自 序   上陽子曰:金丹之道,黃帝修之而登雲天,老君修之是為道祖,窠由高蹈,?鏗長年,爾來迄今,歷數何限。求於冊者,當以《陰符》、《道德》為祖,《金碧》、《參同》次之。自河上公五傳而至伯陽真人;祖天師得伯陽之旨丹成道,備降魔流,教仙翁濟幽,旌陽斬蛟,是皆逢時,匡世救劫,斯乃真仙之餘事耳。華陽、玄甫、雲房、洞賓授受以來,深山妙窟,代不乏人。其間道成而隱,但為身謀,不肯遺名於世間者,豈勝道哉?複有傳世存道,序傳詩歌,或隱或顯,寧具知乎?至於功高德重,尊居帝境,宰製劫運者,又難備知?燕相海蟾...

历代丹经汇编4宋辽金元经典上陽子金丹大要
上陽子金丹大要 陳致虛 自 序   上陽子曰:金丹之道,黃帝修之而登雲天,老君修之是為道祖,窠由高蹈,?鏗長年,爾來迄今,歷數何限。求於冊者,當以《陰符》、《道德》為祖,《金碧》、《參同》次之。自河上公五傳而至伯陽真人;祖天師得伯陽之旨丹成道,備降魔流,教仙翁濟幽,旌陽斬蛟,是皆逢時,匡世救劫,斯乃真仙之餘事耳。華陽、玄甫、雲房、洞賓授受以來,深山妙窟,代不乏人。其間道成而隱,但為身謀,不肯遺名於世間者,豈勝道哉?複有傳世存道,序傳詩歌,或隱或顯,寧具知乎?至於功高德重,尊居帝境,宰製劫運者,又難備知?燕相海蟾,受于純陽而得紫陽以傳;杏林、紫賢、泥丸、海瓊接踵者多;我重陽翁受于純陽而得丹陽,全真教立,長春、長真、長生、玉陽、廣甯、清淨諸老仙輩,枝分接濟,丹經妙訣散滿人間。唯紫陽《悟真篇》頗詳,又得無名子諸公引而明之。我黃房公得於丹陽,乃授太虛,以傳紫瓊,我、緣督子得於紫瓊。緣都子間氣聰明,博物精通,挹盡群書,或注或釋,總三教為一家,作《仙佛同源》、《金丹難問》等書,到此而丹經大備其意。憫憐修道之人,率多旁門,以偽亂真,故於卷中指出先天一氣獨是。謂若水銀、朱砂、黑汞、白金、火候、抽添、安爐、立鼎,名之則是,用之則非。   《陰符經》雲:天性人也,人心機也。又雲: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又雲: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道德經》雲有無妙竅、玄牝神器,至有上善若水,不敢為天下先者,皆至言也。又如列子禦風,莊周鵬運,雖皆寓言,卻有深意。《金碧經》、《參同契》分明指出,金汞、火候、弦氣、爻符,借易為准,其妙在於欲作服食仙,宜以同類者,取象於月,以驗采鉛,後之所述,無以易此。仙聖用心,普接未來,惟只先天真一之氣而已。   致虛夙荷祖宗積善,天地畀矜,游浪人間,年且四十,伏蒙我師授以正道。厥後複以青城老師親傳先天一氣、坎月離日金丹之旨,抽添運用火候之秘,悉授無隱。粵從敬受以來,日夕兢惶,恐辜盟誓,且負所望,盡將從前淺聞陋學,煩惱業識,盡皆脫去,長為天地間一個閒人也。而為囊中丹材罔措,兩稔於茲,訪呂求朋,將集吾事。乃不敢秘,焚香告天,啟白聖師、七真、五祖,遂乃引諸列仙丹經,作此《金丹大要》。其中冒禁詳述,開顯條說,直與後來學仙之士,辟門引路。上士至人,或於此中得而解悟,同步逍遙,即滿素志。重惟世有先後,人有賢愚;文愈出而道愈明,世愈降而人愈昧。乃以神仙之說而為渺茫;或謂仙佛天之所生,非人可學。流而至此,複奈之何?老子曰:吾非聖人學而得之。中下之流,口欲修行而不用心於此,究竟甘分輪回,可深惜哉!所幸邇來抱材負器之士,參問尋廣,較之古先,比茲稍眾,雖無旌陽拔宅之舉,安知地仙八百讖數將期,儻有識者應期立志,疾早求師,成道必矣。世有千蹊百徑,專則所趨必至,好正則君子喜,務誕則邪怪憑,勤織無寒,力耕常飽,學弓能射,習水能游,堅固修行,必成仙佛。   今夫百工而不求師,藝豈自精?一經而不求師,科豈必中?專心積善而學仙,亦必有真仙至矣。老子曰:諦觀此身,從虛無中,因緣運會,和合受生。我師數指,先天一氣,自虛無中來。致虛續曰:既自虛無中來,卻非天之所降,地之所生,又非我身所有,亦非精,亦非血,非草木,非金石,是皆非也。誰得而知之乎?《易》曰:西南得朋,乃與類行。又雲:君子以虛受人。佛謂 " 西方蓮華世界 " 。馬祖雲:西江水。《悟真篇》雲:藥在西南是本鄉。又雲:蟾光終日照西川。又雲:鉛遇癸生須急采。又雲:取將坎位心中寶,點化離宮腹內陰。太一真人《破迷歌》雲:如何卻是道,太乙含真氣。太一豈非西乎?西南者,金火所在也;坎癸者,水鉛所居也;黑鉛是先天一炁,而隱于北方水也。然本無方位,故雲 " 自虛無中來 " 也。《參同契》雲: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領悟于此,何憂不仙?曰陰陽,曰夫婦,曰男女,曰鉛汞,曰龍虎,曰鼎爐,許多名色,無非先天一氣,狀如細雨密霧,亦如明窗塵,亦如黍米珠。其道易知,其事易成,初無難也。故我師雲:形神無為,而精氣自然有所為;是猶天地無為,而萬物自然化育也。   修道的人,果得真師口訣,則恐光陰迅速,目下收料,汲汲成就我身,又何暇奔功名富貴而共人閑論哉?蓋非得真訣者,於丹經內默猜暗想,無一可成,只得旁引曲證,闊論高談,以度歲月,複何怪焉?且無知者妄造丹書,假借先聖為名,如《葛仙翁保生養命丹訣》、《達摩胎息經論》、《趙州十二時歌》、《龐公河車頌》,以致八段錦、六字氣之類,其他文目更多,切不可信,要當以《參同契》、《悟真篇》為主。然未遇聖師面傳,那有自悟?黃帝師廣成子,老子師商容,孔子師老子,釋迦師瞿曇;聖人皆拜真師,後世凡流,卻要自悟,何其誑妄?唯有俊流,得師一指,閑處下工,無人知覺,一旦道成,顯其神通,以為頓悟,此則有之。   夫金丹之事,其中奧旨,不啻一件,只如藥物、鼎器、玄牝、陰陽、太易、子癸、複震、屯蒙、水火、金木、母隱子胎、情性、龍虎、鉛汞、主賓、刀圭、媒娉、白黑、雌雄、顛倒、沉浮、攢簇時節、朔望弦氣、火候進退、斤兩爻符、抽添、沐浴、烹煉、溫養、換鼎、脫胎,似此等名,雖聖師叮嚀訓誨,猶恐乖錯,安得凡夫而自會耶?故純陽祖師雲:當時自飲刀圭酒,誰信無中養就兒?辯水源清濁,木金間隔,不因師指,此事難知。紫陽翁雲: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今留試金石三寸於此,別其真偽。   凡學仙子,先一試之。若得至人傳了,首以《參同契》、《龍虎經》、《悟真篇》,此數書內,問無不知;順了逆明,橫串直貫,指南透北,識西就東,只此便是。何以故?蓋聖賢之言,亦有順求,亦有逆取,雙關二意。曉了一般,若邪師俗子,妄談臆會;問他以上數書,則懡 [ 忄 * 羅 ] 其說;直也不了,橫也不知,縱能直知,逆又不了;此處有著落,便試了也,且得人最難。純陽帝君、海蟾、重陽諸祖,特憫世之聞道者少,雖證帝位,立誓度人,故出沒變化,往來塵世,必其可者度之。是此,金丹之道,神仙能授與人,而不能必其成,卻能知其必成之人,是以度之。必成之人耳口自別,何哉?大智慧的口求之而心愈低下,耳聽之而思所以行。上陽子曰:予昔未聞,擬若得之,要與世人盡諳此道,不相瞞隱。及既得聞,審思密視,果無其人堪傳此者。純陽翁雲:茫茫宇宙人無數,幾個男兒是丈夫?俗眼看來,丈夫而非男兒乎?蒙師密授,吾乃今而後知真仙聖師意,豈不欲人人領悟,個個圓成?爭奈世人不及者眾,過者大多百般蔽阻,無由見聞是道也,不及以言傳,而非言則何以聞?   謂不可以言傳者,緣以時人習卑識陋,不足以語之也;必固語之,彼豈信受而行之哉?是曰不可以言傳也。果若非言,雲何口授?今人直以無言是道,甯知於中妙語更多,但非六耳所可共聽。否則聖人明示直說,何乃從古隱到而今,轉不可說?   後之學者慧眼未開,宜先審其忠孝、正直、善惡、賢愚。大道非正人君子、非素所好善者,端不可與,切莫嗜利,妄泄輕傳!倘非其人,彼此受譴,況欲其敬師成道乎?《黃庭經》曰:授者曰師受者盟,以代割發肌膚全。攜手登山歃液丹,金書玉景乃可宣。太上微言致神仙,不死之道此其文。天地之間,此事最大,非重盟誓,孰敢泄機?比授非人,已彰明譴。紫陽三傳非人,三遭其難,仙經具載,可不戒之?顧惟禁秘不傳,則是拒抑;仙子不能接引方來,拒秘非宜,但當審擇。僕之念此熟矣,遂作《金丹大要》,直述無文,便於觀覽。   所謂要者,在於庚方月現,子時癸生,取先天地真一之氣。是氣即黑鉛也。當此之時,藥物真正,水源至清。然月之現,存乎口訣;時之子也,亦要心傳。廣成子謂黃帝曰: " 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杳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 " 老子曰: "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孔子翼《易》曰: " 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 " 魏伯陽曰: " 類同者相從,事乖不成寶。 " 崔公《入藥鏡》雲: " 是性命,非神氣,水鄉鉛,只一味 " 是也。天性之道,或有自悟;天命之妙,必待師傳。無名子雲: " 偃月爐,陰爐也。中有玉蕊之陽氣,即虎之弦氣也。朱砂鼎,陽鼎也。中有水銀之陰氣,即龍之弦氣也。金丹,即此二火之氣,調停和合以成。 "   然吾所謂,神與氣、精,迎、送、動、止,凡百作為,皆主於意;色、聲、香、味、觸,皆關於意;意為即為,意止即止。故求丹取鉛,以意迎之;收火入鼎,以意送之;烹煉沐浴,以意守之;溫養脫化,以意成之。故崔公雲: " 一日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 " 此之謂大要也。有能猛省如前試金石,則得金丹大要之要也。   既得其要,不妨求侶問財,以成真人。噫!世有以萬金而買功名者,其身安能久乎?世有以萬金而濟死者,其屍能載生乎?運有否終,唯道長久!亦有聞道之士,不肯直下承當,勇銳向前,疾早便做,乃欲待其功名志滿,諸事已了,方成此道,又惑之甚!忽忽天不與年,身捐於世,悔能何及?佛果雲: " 只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 祖師雲: " 試問堆金等山嶽,無常買得不來無? " 棄萬戶侯而為身者,張子房焉;棄萬金貲而求道者,馬宜甫焉。今之視昔,誰能及之?後之視今,早宜參悟。   上陽子曰: " 大修行人,已得師傳,先結丹友。 " 薛真人雲: " 我今收得長生訣,年年海上覓知音。 " 又雲: " 幾年湖海覓仙儔,不做神仙不肯休。 " 泥丸翁雲: " 若無同志相規覺,時恐爐中火候非。 " 陳虎丘雲: " 朝朝惟切尋同志,走遍東吳不見人。 " 蓋得知音道侶,乃相規檢,匡其不逮,以共成道。亦有善侶而未聞道,財則有餘,是宜貿易兩相成事。故龐蘊溺財求藥,傅大士唱買妻子,皆同此道也。   是以釋氏修定坐禪,以土制鉛,以鉛制汞,鉛汞歸鼎,身心不動。是雲 " 修禪入定 " 。今之所謂禪者,皆琉璃瓶子禪,行也打碎,坐也跌碎。世惟皮可漏子禪,扯亦不斷,咬亦不破;若人參得皮可漏子禪,則鉛與汞自相投矣。三教一家,實無二道。其分彼我者,乃是一個盲人鞭騎瞎馬而與人較勝負,豈不為明眼底所笑!圓悟雲:禪非意想,以意想參禪,則乖道,絕功勳。以功勳學道則失,直須絕卻意想。喚什麼 " 作禪腳,跟下廓 " 爾,無禪之禪謂之真禪,如兔子懷胎;絕卻功勳,喚什麼 " 作道,頂門上照耀 " ,無道之道謂之真道,似蚌含明月。佛祖留下數百公案,見性為先。是此,金丹大要,禪道俱明,仙佛同證,性命二者,皆要了知。既得了知,宜加精進。上陽子曰:是此,金丹大要,訪諸仙聖之書,發明先天一氣之妙,開引後來之人,於中顯露洩漏尤多。夫此何故?是予早年素有此志,未遇真師,不明其要,閱諸丹經,杳難捉摸,思考不及,研窮無方,廢寢忘餐,每留此憾。   神仙之道,因執為無,非遇聖師分明指示,則與凡流同歸腐朽。是因師指,盡以其間難形言者,悉皆詳述,作為此書名曰《金丹大要》,以續往憾,與後來人出只慧眼。不可施于筆者筆之,不可發於語者發之。後道之士,因緣獲睹。是此,《金丹大要》如對聖師親相授付,當知火藥悉具,運用皆全。上陽子曰:是此,《金丹大要》十卷,首卷虛無三章以象三才,二卷上藥一章以體法身,三卷妙用九章以證九還,四捲鬚知七章以驗七返,五卷積功詩歌以分邪正,六卷累行序說使無著象,七捲髮真問答,接引群生,八卷修真圖像,示可印證,九卷越格擬古,最上一層,十卷超宗酌古,見性成佛。卷卷皆備鉛汞火候。學道之士,首卷不悟須尋二卷,三卷不達四捲鬚知,次第熟覽,無一不備。   吾之成此《金丹大要》多重言者,切之故也;多俗語者,顯之故也。甯免洩露,冒瀆真詮,然恐方來無直悟底。自非宿有仙骨者,不能聞是《金丹大要》之名,況雲欲得而誦之乎?非有大因緣者,不能存是《金丹大要》之旨,況雲欲得而了之乎?非有大智慧者,不能入是《金丹大要》之路,況雲欲得而行之乎?非有大功德者,不能親是《金丹大要》之道,況雲欲得而修之乎?上陽子曰:大修行人,已證脫胎神化,若複得此《金丹大要》,可以再進向上功夫;其有十月聖胎已完,若複得此《金丹大要》,可以參證出入去來;若初下手得藥入室,是此《金丹大要》,可以保養全功;亦有聞道蒙惑懷疑所未決者,是此《金丹大要》中,有試金之石,即可辨驗過得實,疾早下工,更莫遲疑。   《入道詩》雲: " 人身難得今已得,正道難明今已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上陽子曰: " 複有得此《金丹大要》,不能明瞭於中奧旨,便可像繪祖師純陽、重陽、丹陽三仙真形,晨夕香花,一心對像誦念是此《金丹大要》一遍,乃至十遍、百遍、千遍,日積月深,初心不退,愈加精勤,自感真仙親臨付授,是學仙子頓爾開悟,理路透徹,心地虛靈,即時腳跟踏得實際。   夫何以故?玉命見授丹陽真君,掌領仙籍,巡行天下,察人功勤,注上丹台分遣,已成真人、仙子,下為人師,移文錄司主,借財寶成就學仙之士無上妙道,以成真人。   是學仙子,精專注想,因緣遭逢;是學仙子,不憚苦辛,懇求至道;是學仙子,勿以天高地厚,難以感通;是學仙子,勿以大道窈冥,非凡可學;是學仙子,勿以陰陽分位,非人能成;是學仙子,勿以性命由天,非我所有;是學仙子,不作是見,不作是聞,勇猛智慧,即得性海汪洋,命源流潤;是學仙子,列名書丹,冥心究竟。是此,《金丹大要》或觸事物,或過經筵,或在舟船,或行道路,或對鏡容,或照水影,或觀淫房,或睹屠殺,或因童戲,或見僧坐,築著,磕著,偶一覺悟,從之而入,倮倮灑灑,圓圓陀陀,得大自在;恰如貧人于房舍中掘得祖父一窖金寶相似,方知此是自家之物,多年棄藏,一旦得之,受用不盡。上士至人,昔蘊大乘根器,又複得此《金丹大要》一誦,再憶豁然見性,即佛即仙,如嗜寶人道旁拾得無價明珠,喜慶無量。學仙之士願以生死為一大件,早收藥物,成事丹爐,白日騰身,高奔帝境,實我志也。 一 、 圖說   蓋道之精微,莫如性命。性命之修煉,莫如歸一。古聖高賢,將性命歸一之旨,巧喻外物,不肯明示直論,所以世之無雙修者矣。   余之所續圖者,非敢妄泄也,是尊《楞嚴》之漏盡,表《華嚴》之奧旨,會諸經之散言,以歸正圖,方知慧命是不外乎竅矣。且此圖之所立者,是願同志之士,明此雙修之天機,不墮傍門。方知真種由此而懷,漏盡由此而成,舍利由此而煉,大道由此而成。   且此竅也,乃是虛無之窟,無形無影。炁發則成竅,機息則渺茫,乃藏真之所,修慧命之壇。名之曰海底龍宮、曰雪山界地、曰西方、曰元關、曰極樂國、曰無極之鄉,……名雖眾多,無非此一竅也。修士不明此竅,千生萬劫,慧命則無所覓也。   是竅也,大矣哉!父母未生此身、受孕之時,先生此竅,而性命實寓於其中。二物相融,合而為一。融融鬱鬱,似爐中之火種一團太和天理。故曰,先天有無竅之消息。故曰,父母末生前,炁足胎圓,形動胞裂,猶如高山失足,力地一聲,而性命到此,則分而為二矣。自此而往,性不能見命,命不能見性。少而壯,壯而老,老而嗚呼。故如來發大慈悲,洩漏修煉之法,教人再入胞胎,重造我之性命。將我之神炁入於此竅之內,合而為一,以成真種。如父母之精炁入於此竅之內,合而為一,以成胎孕。其理一也。   夫竅內有君火,門首有相火,周身為民火。君火發而相火承之,相火動而民火從之。三火順去則成人,三火逆來則成道。故漏盡之竅,凡聖由此而起。不修此道,而另修別務,是無所益也。   漏盡閣第一   所以千門萬戶,不知此竅內有慧命主宰,向外尋求,費盡心機,無所成矣。   且道之妙用,莫如法輪。運行不蹊,莫如道路。遲速不等,莫如規則。限數不差,莫如候法。   是圖也,大備法全,而西來真面目,無不在此矣。且其中之元妙行持,莫如呼吸。消息往來,莫如闔辟。不外道路,莫如真意。有所起止,莫如界地。舍己從人,備著此圖,全泄天機。愚夫,俗人得之,亦無不成也。   苟無其德,縱有所遇,天必不附其道。何也?德之于道,如烏之羽翰,缺一無所用也。必須忠、孝、仁、義,五戒全淨,然後有所望焉。而其中精微奧妙,盡在慧命經中。兩相參看,無不得其真矣。   六候圖第二   蓋此圖於前二圖,原是一也。所重續者何為?是恐修道之人,不知自身有法輪之路道,故備此圖,以曉同志耳。蓋入能通此二脈,則百脈俱通矣。所以鹿之睡時,鼻入肛門,通其腎脈,鶴龜通其任脈。三物俱有幹歲之壽,何況人乎!修道之士,既轉法輪以運慧命,何患不長其壽而成其道也。   任督二脈圖第三   且此圖,《楞嚴經》原本有之妙旨,俗僧不知道胎者,因當初未續圖之過耳。今以闡揚,修士方知如來有道胎,真實之功夫在矣。   道胎圖第四   蓋胎者,非有形、有像,而別物可以成之,實即我之神炁也。   先以神入乎其炁,後炁來包乎其神。神炁相結,而意則寂然不動,所謂胎矣。且氣凝而後神靈,故經曰親奉覺應二炁培養。故曰,日益增長,炁足胎圓,從頂而出。所謂形成出胎,親為佛子者矣。   出胎圖第五   《楞嚴》咒曰,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花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皆遍示現,大眾仰觀放光,如來宣說神咒者,即陽神之出現也,故名曰佛子。   苟不得慧命之道,枯寂日禪,焉有自身之如來,坐此寶花,放光之法身出現者哉?或謂陽神小道,焉得世等小道乎?   此即泄《楞嚴》之秘密,曉喻後學,得此道者立超,永不落凡塵矣。   化身圖第六   面壁圖第七   粉碎圖第八 二 、 上藥三品說   黃帝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無上元君謂老子曰:“長生之功,由於丹;丹之成,由於神;故將合丹,必正身心。”《黃庭外景經》曰:“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心印經》曰:“上藥三品,神與氣精。”聖人言修煉合丹者,煉精氣神而已。唯此三者,千古之上,萬世之下,無以易之。而精氣神有後天地,有先天地。今將此二說,別而曉之。   夫精者,極好之稱。美者言精,惡者言粗。夫物皆然。凡人唯精最貴,而甚少。在身中通有一升六合,此男子二八已滿,未泄之成數,稱得一斤。積而滿者至三升,損而喪之者不及一升。精與氣相養,氣聚則精盈,精盈則氣盛。日啖飲食之華美者為精,故從米、從青。人年十六則精泄。凡交一次則喪半合。所喪者少,即隨日生而補之。所補者陰精而已。唯元精一泄,非先天者,則不能補,若有喪而無益。則精竭而身憊也。故欲不節則精耗,精耗則氣衰,氣衰則病至,病至則身危。噫!精之為物,其真寶乎?又奚可縱欲而喪軀乎?丹陽祖師曰:“色者甚於虎狼,敗人美行,損人善事。亡精滅神,至於殞軀。為道之大孽也。下愚之人,謂其壽命數定,恣欲為快其意。古之戒曰,‘油枯燈盡,髓竭人亡’。是知精實一身之根本,未有木無根而能久乎。”象川翁曰:精為生氣,氣能生神。榮衛一身,莫大於此。   養生之士,先寶其精,精滿則氣壯,氣壯則神旺,神旺則身健而少病。內則五臟敷華,外則皮膚潤澤,顏容光彩,耳目聰明,老當益壯,神氣堅強。嘗見高年,欲情未衰,此其早年泄遲之驗。至此又能絕欲,則壽更多。精之全者無如赤子。赤子受父母陰陽二氣而生,日以增長。老子曰:“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使赤子如有知保固其渾然之精,而無虧泄,待其年壯明敏,乃遇至人,授以燮調之道,必作無為之真仙矣。   茲事固少。此以人身中之精而言,乃後天地之精。若論還丹,卻非此精。夫金液還丹之精,姓金,喚九三郎,諱元晶,號金華。商夫君居玉池之西,出入跨虎,乳名嬰兒,晚則呼為金公。凡到鄰家便稱主人。其情嗜交梨。此乃先天地之精,卻為人之至寶。老子曰:“竅竅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者此也。修煉之士先明此精,既若明瞭,即可仙矣。是號為金液還丹。佛號丈六金身者,積精至十六兩也。純陽翁雲:“吞精食氣先從有,悟理歸真便入無。”海蟾《金丹歌》曰:“為甚神仙卻愛身?也須借殼養精神。”陳泥丸雲:“大藥須憑精氣神,采來一處結交成。”大藥者,即金液還丹也。昔得堯得之于務成子,亟欲修煉,緣總萬機,慮不得就,乃捐天下而授舜曰:“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舜以授禹而增之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後來龍互禪師乃雲:“人情濃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豈知。空有人情無道用,人情能得幾多時。”   從古到今修仙作佛者,未有舍此精而別有路耶?其後天地之精屬陰,人若寶之唯能健其身,益其壽而已。學猥之徒,欲吞此精之穢,或采閨丹而咽,或運己精補腦,以是為道,不亦愚乎?   獨先天地之精屬陽,聖人修煉以為丹者此也。雲房老仙曰:“涕唾精津氣血液,七般物事盡為陰。”又雲:“四大一身皆屬陰,不知何物是陽精。”趙中一雲:“一身內外總皆陰,莫把陽精裏面尋。”白紫清雲:“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雲門和尚雲:“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孔子翼《易》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若其上士言下須有指歸。何以故?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此為奇特。若當時孔子以世俗生養之說為言,則必雲“男女媾精,人乃化生”。卻乃普雲“萬物化生”。于此切莫淺易看過了。上士至人,一聞便了。中下之士,非遇真師,直指密訓,奚可暗猜?我師緣督子曰:“何者為性命?人之一身至精至粹,至尊至貴,莫越精氣神三者。舉世罕能達此。”《黃庭經》雲:“急守精室勿妄泄,閉而寶之可長活。”廣成子授黃帝曰:“毋勞汝形,毋搖汝精。”黃帝以之而修煉,後於鼎湖上升。自後言修煉之道,為黃老術抑愚矣!此乃金丹之大道也,不可謂術。世唯此事最大,人人可以修煉而成仙作佛也。   夫氣者,天地萬物,莫不由之。在天地之外,包覆天地;在天地之內,運行天地。日月星辰得以明,風雲雷雨得以動,四時品物得以生長收藏。此唯天地間陰陽造化之氣爾。獨人身之中,全其天地陰陽造化之氣,得勤而用之,又有二焉。二者何也?有先天地之氣,有後天地之氣。   今以後天地之氣為言。此氣生於穀,故從氣從米,而蓄於胃,胃得穀而生氣。黃帝曰:“五臟之氣會於胃,而氣所由生也。”葉文叔曰:“人受生之初,在胞胎之內,隨母呼吸,受氣而成。及乎生下,剪去臍帶,一點元靈之氣,聚於臍下。”凡人唯氣最先,莫先於呼吸。眼耳鼻舌身意,皆由是氣。非是氣則色聲香味觸法,都不知覺。   氣之呼接於天根,吸接地根。氣之在人身有八百一十丈,與脈偕行,衰旺相關。積而壯者倍之;因勞欲而喪者,無一半而已。人唯寶精則氣自裕,氣裕則精盈。日啖飲食之精,熱者益氣。人年二十而氣旺。節欲少勞者,則氣長而緩;多欲而勞倦者,則氣少而短。氣少則身弱,身弱則病生,病生則命危。試以日用常行見之。凡交感之後氣即促急。葉文叔雲:“眾生迷蒙,醉於情愛。日夜漏泄,不知其幾何也。本去根枯,之死必矣。”   世人但知養生止於禁欲,殊不知一念若動,氣隨心散,精逐氣忘。為此,道者當心體太虛,內外如一。噫!氣之為物,奚可不愛之乎?下愚之人,日則逞力多勞,夜則恣欲喪精,氣因以乏。不知氣乃命之蒂,未有花無蒂而不凋乎!   養生之士先資其氣。資氣在於寡欲,欲情不動則精氣自相生矣。氣之盛者少病,內則志堅骨強,外則筋力勇銳,身體秀實,齒白唇紅,老而不衰,步履輕快。且氣之全者,無如赤子。赤子稟父母陰陽之氣,日漸長而無虧,加以乳哺飲食,日以增羨。老子曰:“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碧虛子陳景元注曰:“天和之氣至全也。故真人之息以踵,其嗌不哇。使赤子如有知守其渾然之氣,與精同保而不虧泄,年壯又遇至人,曉以永世之道,亦可作無為之真仙矣。茲事又少。”丹陽祖師曰:“薄滋味所以養氣,去嗔恚所以養性。”又曰:“守氣之妙在乎全精,尤當防其睡眠。”《黃庭經》雲:“元氣所合列宿分,紫煙上下三素雲,灌溉五華植靈根。”孔子曰:“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夫人遇行走則氣急而嗄甚,睡則氣粗而劓,唯坐靜則氣平而緩。又氣屬火,而脾因氣以運。蓋人睡則脾損而色黃,冷食亦然。多吃冷飯之後而又行房,則能使人心狡而色黃。何以故?飯室於氣,而意多婪,複嗜睡而損脾也。此以人身中之氣而言,乃後天地之氣。旁門迷人,欲咽其津而納此氣,以為是道。猶炊砂而得飯,不亦惑乎?紫陽翁雲:“咽津納氣是人行,有藥方能造化生。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唯先天真一之氣可煉還丹,乃自虛無中來。此氣姓白,喚太一郎,名元炁,號白,宇宙主宰,素練郎君,寄居西川,出入乘白馬,乳名真種子,晚則呼白頭老子;到鄰家便稱父母,好食烏龜而多情。此為先天地之真氣,卻是人之至寶。《陰符經》曰:“天之至秘,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又雲:“或噓或吹,或強或羸”。大修行人先須洞明此之一氣。若得之,號曰紫金花,又曰摩尼珠。茅真君《靖中吟》:“氣是添年藥,心為使氣神。若知行氣主,便是得仙人。”   海蟾翁《金丹歌》:“煉形成氣歸真一,煉氣成形謁紫宸。”《丹髓歌》雲:“昔日遇師真口訣,只要凝神入氣穴。”《悟真篇》雲:“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石真人《還源篇》雲:“氣是形中命”。無名子雲:“真一之氣生於天地之先,得於虛無之中,恍惚窈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如之何凝結而成黍珠者哉?蓋聖人以實而形虛,以有而形無。實而有者真陰真陽也,同類有情之物也。虛而無者二八初弦之氣也,有氣而無質者也。兩者相形,一物生焉。所謂一者,即先天地真一之氣,凝而為一黍之珠也。”   原其天地之內已有形質者,皆後天地之氣,屬陰。獨先天地之氣屬陽。崔公《入藥鏡》雲:“先天氣,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形如明窗塵,一似細霧煙。何謂先天氣?重陽翁雲:“五行不到處,父母未生前。”丹陽翁曰:“喘息莫教粗,上下寬舒。”《參同契》曰:“枝莖花葉,果實垂布,正其根株,不失其素。”《悟真篇》雲:“萬般非類徒勞力,爭似真鉛合聖機。”蓋世間從石而出者,凡鉛也;從造化窟中出者,真鉛也。何謂真鉛?即先天地真一之氣。《契秘圖》曰:“離納己為日、為火、為心、為丹砂、為龍、為汞,坎納戊為月、為水、為腎、為鉛、為虎、為氣”。在《易》之初爻曰:“潛龍勿用”。夫子翼之曰:“潛龍勿用,陽氣潛藏。”三教中人觀書,莫驀直讀過了,內有做官作佛修仙的道理在,須下了些工夫,始得。   上陽子曰:若陽氣潛藏,必難求之也。直要有力者,然後能求之。達摩初來曰:“見此赤縣神州,有大乘氣象,成道必矣。”此達摩之來,欲仗有力者,為求是氣,以成其道。豈料謁梁未諧,至魏方得成佛。因知是氣無其力者,必不得之。紫陽真人乃依馬處厚之力,王沖照乃得韓富公之力。石杏林授薛紫賢雲:“可往通邑大都,依有力者為之。”是知此氣每好潛藏,無力者安能得之。太一真人《破迷歌》曰:“如何卻是道,太乙含真氣。”白真人雲:“此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我師曰:“先天一氣,自虛無中來”。上陽子曰:誰能承當得此一句,便是活仙了也。蓋虛無中來,卻不是從天上落底。既不從天上落,又非自己所有。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又曰:“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又曰:“志至焉,氣次焉”,次者隨而至也。又曰:“志者氣之帥”。既為氣之帥,必為氣主。為之主者,使之來即來,使之住即住。又曰:“配義與道”。若大智慧底,於此便分清濁。何以故?曰:吾善養。既而曰:以直養。此乃發明《易》中之直曰:“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故周子愛蓮說:“中通外直”,亦是意也。又曰是集義所生,非義襲而取。後雲:配義與道。以是而知孟子以仁義言之。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志至焉,氣次焉。則知孟子非特善養,而亦善取。曰:雲何取?曰:以直取。曰:雲何來?曰:義所生。曰:雲何見?曰:以志為帥。以是知、以是見孰皆出頭頂著,則他也有是知,是見了。《參同契》曰:“此兩孔穴法,金氣亦相胥。”《金碧經》曰:“造化泉窟,陽氣發坤,日晷南至,五星聯珠,日月合壁。”   葛仙翁《流珠歌》曰:“流珠,流珠,役我區區,雲遊四海,曆涉萬書。忙忙汲汲,忘寢失哺,參遍知友,燒竭汞朱。三十年內,日月長籲,吾今六十,憂赴三塗。賴師傳授,元氣虛無。真陰真陽,一吸一呼,五液灌溉,洞房流酥,真人度我,要大丈夫。”仙翁得此先天真一之氣,依法修煉,白日紫雲,騰空升舉,天下後世,受其賜也。天神者,妙萬物而言,依形而生。   《黃庭經》雲:“至道不煩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神名最多,莫能枚舉。身中三部,上部八景:發神、腦神、眼神、鼻神、耳神、口神、舌神、齒神;中部八景:肺神、心神、肝神、脾神、左腎神、右腎神、膽神、喉神;下部八景:腎神、大小腸神、胴神、胸神、膈神、兩脅神、左陰左陽神、右陰右陽神。身中九宮:真人心為絳霄宮,真人腎為丹元宮,真人肝為蘭台宮,真人肺為尚書宮,真人脾為黃庭宮,真人膽為天霐宮,真人小腸為玄靈宮,真人大腸為木靈宮,真人膀胱為玉房宮;真人又有元首九宮:真人雙丹宮、明堂宮、丹田宮、泥丸宮、流珠宮、大帝宮、天庭宮、極真宮、玄丹宮、太皇宮。又金樓重門十二亭長。身外有一萬八千陽神,身內有一萬八千陰神,共三萬六千神。   所主者唯絳霄宮。真人亦名肉團神,即心王也。又有三身神、四智神、三魂神、七魄神、七元八識神,假名異字難可悉數。心王乃一身之君,萬神為之聽命焉。故能虛靈知覺,作止任滅,隨機應境,千變萬化,瞬息千里,夢寐百般;又能逆料未來,推測禍福;大而天下國家,小而僻陋罅隙,無所不至。善藏喜怒哀樂,慈愛惡欲,又能隨人。其人表正,其神亦正;其人諂曲,神亦邪佞。人若絕欲忘情,精氣壯盛,神亦發旺明麗,形容美好;若人多欲勞損,神將衰而不守。其人恃酒瘋顛,汙名短行,神亦隨順反益助也。《悟真篇》雲:“奈何精神屬陰,宅舍難固。”又雲:“修真之士,若執己而修之,無過煉精氣神三物而已。奈何三物一致,俱是後天地生。純陰而無陽,安能化形于純陽,而出乎天地之外耶?”此言一身之精氣神也。   紫陽蓋欲題省世人,未得先天地之陽神與身中精氣神相配,終不仙也。猶傳大士《金剛經》偈雲:“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今以先天地之神而言其神,號無位真人。佛雲:紇利陀耶佛,若識認得此神,卻有妙用。此神專主殺人,專主生人,修仙求佛者,必要此神主之方得。此神元來無頭、無尾、無背、無面、無名、無字,乃能與佛同名同號,能順於人。姓張三,其神亦雲張三。其人名金剛,其神亦雲金剛。其人諱法眼,其神亦雲法眼。人好食火棗,神亦好食火棗。蓋其性善隨人之所好,此乃先天地之神。《陰符經》曰:“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   大修行人,先明此神,而敬憚之。若能明瞭,即神仙矣。此神之功,能驅用四心神、四智神、八識神;非特能用,能使之變化。八識變為八金剛,四智化為四菩薩,四心化為四佛:一名紇利陀耶佛,二名阿賴陀耶佛,三名質多耶佛,四名乾栗陀耶佛;四智菩薩:一名大成就菩薩,二名妙觀察智菩薩,三名平等性智菩薩,四名大圓鏡智菩薩;八識金剛:色識金剛,聲香味觸法識金剛,傳送識金剛,含藏識金剛。道呼神帝,神名眾多,不知修煉底人,反為此神所役,安能驅駕而用之哉?   《黃庭經》雲:“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為真。”又雲:“方寸之中謹蓋藏,精神還歸老復壯。”純陽祖師雲:“精神氣血歸三要,南北東西共一家。”又雲:“神養靈根氣養神,此真真外更無真。”曹真人雲:“比來修煉賴神氣,神氣不安空辛苦。”又雲:“神是性兮氣是命,神不外馳氣自定。”虛靜天師雲:“神若出,便收來,神返身中氣自回。”白真人雲:“此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是皆不外神氣精三物,是以三物相感,順則成人,逆則生丹。   何謂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謂逆?萬物含三,三歸二,二歸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養形煉精,積精化氣,煉氣合神,煉神還虛,金丹乃成。只在先天地之一物耳。   要此物至,卻憑先天地之神功,役用八識神,使之采丹取鉛,堤防固濟,傳送保護,皆其力也。八識之中有法識神,主人之意,意行即行,意止即止。又平等性智菩薩主傳送識金剛,又大圓鏡智菩薩主含藏識金剛,皆聽意神以主之。意使之去則去,使之來即來。下工之初,全仗此神以煉丹,故曰神仙。   雖得此神,要知其家。《金丹歌》曰:“身譬屋兮屋譬身,卻將居者比精神”。又雲:“中央神視本虛閑,自有先天真氣到”。《資生經》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方圓四寸,著於脊樑、兩腎中間,左青右白,上黃下黑,中央赤色,名曰大海。貯其血氣,亦名大中極。言人身上下四向,最為中也。中央正位即丹田,金胎神室也。《金碧經》曰:“神室者丹之樞轄,眾石之父母,砂汞別居,出陽入陰。”又曰:“神室用施行,金丹然後成。”又曰:“神室設位,變化在乎其中矣。”神室者,上下釜也。設位者,列雌雄配合之密也。變化者,謂鉛汞之用也。   我師曰:“聖人恐泄天機,道家以妙有真空為宗,多借喻曰朱砂、水銀、紅鉛、黑汞、嬰兒、姹女、丁公、黃婆、黃芽、白雪等類,近於著實,致令迷人妄亂猜度。學人將似是而非者,執以為有,卻謂金母是圓外藥,滯於有形滓質,采戰穢行,而終莫悟真空之妙。釋氏以妙空不空為宗,多喻之曰狐孫、狗子、露柱、刹竿、黃花、翠竹、棒拂、花草、燈籠、佛殿、西江水、趙州茶等類,全無意義,使人不可解悟。學者思之不得,議之不及,遂雲禪機。因執為無,流於頑空靜坐,入定出神,而終莫悟不空之妙,豈知禪憂頑坐,道怕旁門。   學佛修仙,一件事大。我自得師一言之下,如光明鏡掛于高堂,物去物來,無不照了。今特指出一條大路,共諸人行。彭真人雲:“一日可以奪四千二百二十年天地正氣”。無名子曰:“天一生水,在人曰精;地二生火,在人曰神”。大修行人,早用妙意觀察智菩薩,役使紇利陀耶佛。八月初三夜子癸時,急走西川采鉛取金,疾駕白虎與傳送識金剛一同回還,付與妙觀察智菩薩,送歸神室,與勾陳神君、螣蛇神君,面同收貯關鎖封固。初則虎龍交戰,後則龍虎降伏,妙觀察智菩薩與乾栗陀耶佛,戮力同心,不可暫離,日夕衛護。如此保顧,十月之後,卻有一個金色頭陀,道曰上陽真人,在內作主。二佛仍前照管,不使輕離遠出。一週二載,二佛分付與上陽真人之後,方可受賞言功。正陽翁曰:“縱橫天地不由親”,其是之謂也。章思廉《出神訣》雲:“得太極全體,見本來面目。先天一點真,後天卻是屋。”呂祖師雲:“九年火候真經過,忽爾天門頂中破,真人出現大神通,從此天仙可相賀。”後天地之神及先天地之神,億乘萬騎隨逐,已成真人,同駕雲駢,徑詣三清,均受仙秩,是之謂白日升天也。是雲大丈夫之事畢也。 三 、 妙用九章 金丹妙用章   《金碧》、《古文》丹術,著明“莫大乎金火”。金火者,真鉛也。又雲:“元君始煉汞,神室含洞虛,玄白生金公,巍巍建始初。”又雲:“神室用施行,金丹然後成。”伯陽真人曰:“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   上陽子曰:金者非雲金也,指鉛以為金也。鉛乃金銀之祖,故總題為金。蓋非世上金寶之金,非從凡間土石中出者。此金乃先天之祖氣,卻生於後天。大修行人,擬太極未分之前,體而求之,即造真際。是以高仙上聖於後天地已有形質之中而求先天地未生之氣。乃以此氣煉成純陽,故名曰丹。夫純陽者,乾也;純陰,坤也;陰中陽者,坎也;陽中陰者,離也。喻人之身亦如離卦,卻向坎心取出陽爻,而實離中之陰,則成乾卦,故曰純陽。以其坎中心爻屬金,故曰金丹。須求先天未形者是,若後天地已有形者,人也,物也,非金丹也。然又非金、非鉛、非銀、乃其氣也。我師緣督子所以雲:“先天一氣,自虛無中來者”,此也。《黃庭經》天:“回子抱黃入丹田,幽室內明照陽門。”又雲:“呼吸元氣以求仙。”魏師呂先天大學書曰:“聖人能返一氣而歸根複命,與元神道合,生生無窮,總括萬象,謂之得一,強名曰丹。非法術也。是乾道變化,陰陽不測,太極無上至真之妙,包含性命之宗,謂之金液歸真,形神俱妙之道,至簡至易,一得永得。得其口訣,雖至愚小人,立躋聖位。要之,所謂神仙者,以能殺陰而回陽,抱神以致仙也。”丹陽翁曰:“性定則情忘,體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消。”大修行人,既得真師盟授,趁早分去身中之陰而歸至真之陽也。瑩蟾子曰:“一切常人,分陽未盡則不死;大修行人,分陰未盡則不仙。”蓋念慮絕則陰消,幻緣空則陽長。故陰盡陽純,則金丹藥熟。丹熟則飛神仙境,此謂之神仙矣。 藥物妙用章   黃帝曰:“人萬物之盜。”又曰:“日月有度,大小有數,聖功生焉,神明出焉。”《金碧經》曰:“煉銀於鉛,神物自生。”《參同契》曰:“同類易施功,非類難為巧。”丹陽祖師曰:“神氣是性命,性命是龍虎,龍虎是鉛汞,鉛汞是水火,水火是嬰姹,嬰姹是真陰真陽。”紫陽翁曰:“咽津納氣是人行,有藥方能造化生。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又雲:“要知產藥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   上陽子曰:從古到今,上聖列仙,留下丹經不肯明示。藥物一件,其間所指金木、水火、鉛汞、砂銀,此皆譬喻。而凡俗直以鍛煉為事,卻將凡鉛、水銀、砂硫為其藥物,以盲引盲,可勝憐憫。吾今分明與世洩露。夫藥物者,須知此藥從物中出,非凡世金石草木之類,亦非有形有質之數。卻又在有形之中而得,似金非世金,似水非凡水。亦有內藥,亦有外藥。夫外藥者,坎中求先天真一之水,水中取先天未擾之鉛,鉛中采先天太一之氣。此氣即黑中之白,陰中之陽也。《悟真篇》雲:“取將坎位中心實”者是也。蓋真一之水,即真一之精氣。此氣為天地之母,陰陽之根,水火之本,日月之宗,萬物之祖。《契秘圖》曰:“坎為水為月,在人為腎,腎臟生精,精中有正陽之氣。炎升于上,精陰氣陽,故鉛柔而銀剛。虎性屬金而金能生水,顛倒取之,母隱子胎,故虎向水中生。虎乃配鉛,是謂陰中之陽也。”此只言外藥者也。夫內藥者,離中求先天真一之液,液中行先天久積之砂,砂中運先天至真之汞。此汞即白中之黑,陽中之陰也。《悟真篇》雲:“點化離宮腹裏陰”是也。《契秘圖》曰:“為火為日,在人為心,心臟生血,血中有真一之液,流降於下,血陽液陰,故砂陽而汞陰。龍性屬木,而木能生火,顛倒取之,母隱子胎,故龍從火裏出也。龍亦配汞,是謂陽中之陰也。”此止言內藥者也。瑩蟾子曰:“大凡學道,必先從外藥起,然後及內藥。高上之士,夙植德本,生而知之,故不煉外藥,便修內藥也。內藥者,無為而無不為也;外藥者,有為而有以為也。內藥則無形無質而實有,外藥則有體有用而實無;外藥者色身上事,內藥者法身上事;外藥是地仙之道,內藥是天仙之道;外藥了命,內藥了性。夫惟道屬陰陽,所以藥有內外。”無名子曰:“離,外陽而內陰。坎,外陰而內陽。以內陽點內陰,即成乾卦,喻如金丹。是至陽之氣,結在陰海之中,取來點己之陰汞,即為化純陽之身矣。”   上陽子羞不得兩片皮,說又說,不厭煩,留丹訣,令後來皆通徹。海蟾翁《金丹歌》:“若要超凡入聖處,無出陰陽二品丹。陽丹須得先天寶,中有五色包至道;陰丹須認先天氣,常以性根護命蒂。”陽丹者,即外丹也,即外藥也。造化在二八爐中,不要半個時辰而生,立得成就。此即先天地真一之氣,號曰真鉛,又曰華池、神水、真金。故真一子曰:“未有天地混沌之前,真鉛得一以先形而漸生天地陰陽五行萬物也。”大修行人,采此真鉛,歸於懸胎鼎內,點汞入室,是謂外丹也。陰丹者,即內丹也,即內藥也。大修行人,既得外丹入鼎,卻行陰陽符火,運用抽添,以溫養之。丹陽祖師雲:“心液下降,腎氣上升,至於黃房,氤氳不散則丹聚矣。”《悟真篇》雲:“謾守藥爐看火候,但看神息任天然。”神息者,即莊子雲“真人之息以踵”。即廣成子雲“丹灶河車休矻矻,鶴胎龜息自綿綿。”此龜息、踵息、神息,名雖殊而用之則一,此即謂之真火,以為內藥也。餌丹之後,非真火無以育聖胎,是以“坐看神息”。夫天一生水,在人曰精;地二生火,在人曰神。人之精神,營衛一身,運陰陽,合呼吸,以呼吸用神氣,以神氣取水火,以水火煉胎息。胎息綿綿,游泳坎離,坎離交感而生金液,金液還而丹成也。 鼎器妙用章   《陰符經》曰:“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太上曰:“當其無有器之用”。《龍虎上經》:“圓中高起,狀似蓬壺,關閉微密,神運其中,爐灶取象。”《黃庭經》雲:“出入二竅合黃庭,呼吸虛無見吾形。”伯陽真人雲:“此兩孔穴法,金氣亦相胥。”紫陽真人雲:“先把乾坤為鼎器,次摶烏兔藥來烹。”   上陽子曰:鼎器之名,非但一說,非遇聖師,難可擬議。曰乾坤鼎器,曰坎離匡廓,曰玄關一竅,曰太一神爐,曰神室黃房,曰混元丹鼎,曰陽爐,曰陰鼎,曰玉爐,曰金鼎,曰偃月爐,曰懸胎鼎,曰二八爐,曰朱砂鼎,曰上下釜,曰內外鼎,曰黃金室,曰威光鼎,曰東陽造化爐,名雖多而所用亦別。且如內鼎、外鼎之說,內鼎者即下丹田,在臍之下三寸,一曰臍後腎前,一曰前對臍、後對腎,一曰臍之下、腎之上。凡此說者,猶暗中而射垛也。有道之士,只要認取下丹田之極處為准。蓋下丹田是神氣歸髒之府,方圓四寸,一名太中極。太中極者,言當一身上下四向之中,故曰太中極也。大海者,以貯人一身之血氣,故曰大海。《悟真篇》雲:“真精既返黃金室,一顆明珠永不移。”李清庵雲:“乾宮交媾罷,一點落黃庭。”即此內鼎神室也。外鼎者,亦名穀神,亦名神器,亦名玄關,亦名玄牝之門,亦名眾妙之門,亦曰有無妙竅。凡此數者,猶聾人而聽管籥也。有道之士,只要認其經營採取之所。紫陽真人雲:“要得穀神長不死,須憑玄牝立根基,”葉文叔注:“以玄牝為兩腎中間混元一穴。”無名子題曰:“誤矣,殊不知玄牝乃二物也。若無此二物,安能有萬物哉?”故內外二丹,從此而得,聖人秘之,號偃月爐、懸胎鼎也。《參同契 * 鼎器歌》:“圓三五,寸一分;口四八,兩寸唇;長尺二,厚薄勻;腰臍三,坐垂溫;陰在上,陽下奔;首尾武,中間文;始七十,終三旬;二百六,善調均。陰火白,黃芽鉛,兩七聚,輔翼人。”《悟真篇》首雲:“周圍一尺五寸,中虛五寸,長一尺二寸,狀似蓬壺,亦如人之身形。分三層,應三才。爐面周圍一尺二寸,明心橫有一尺立唇,環匝二寸,唇厚二寸,爐口偃開,鍋釜如仰月狀,張隨號為偃月爐。”此上言外爐也。   仙師之意借物為喻,使後來人易於領悟。只如圓三五,寸一分,此非真師詳誨,豈有自知?況其下文多少深意,如葉文叔自敍,丹丘有遇,了然明白,豈謂玄牝之說?不得師傳,妄意紬度,果何益哉?後之學人,既蒙師授,當明大要,不可尋文而泥象也。   又詳陰爐陽鼎之說:偃月爐者,陰爐也。中有玉蕊之陽氣,即虎之弦氣也。何謂偃月?蓋此爐之口,偃仰之間,如偃月之狀,陰海是也。先天自然真一之火,月生日長於其中,是曰陰爐也。朱砂鼎者,陽鼎也。中有水銀之陰氣,即龍之弦氣也。號曰懸胎。以其不著於地,如懸於灶中。此鼎入爐八寸,身腹通直,是曰陽鼎也。似此之類,皆不可泥文,切須尋其義也。 採取妙用章   《陰符經》曰:“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窮,小人得之輕命。”《黃庭經》雲:“玄膺氣管受精府,急固子精須自持。”《參同契》曰:“采之類白,造之則朱。”又曰:“昂畢之上,震出為征。陽氣造端,初九潛龍。”《金碧經》曰:“磁石吸鐵,隔礙潛通。”正陽翁曰:“有無交入為丹本”。紫陽真人曰:“鉛遇癸生須急采”。又曰:“甘露降時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交”。朱震《易傳》雲:“晦日朔旦,坎月離日,會於壬癸。”又雲:“三日暮震,象月出庚”。   上陽子曰:“看書要達古人意,若只念字又何益?且如日月會壬癸,三日之暮震始生。此固不可以猜曉?況只尋常看過乎?謂如有無交入,癸生急采,天地合,坎離交。此無真師口授,強猜不得。是雲真實稀有之妙義也。   何謂交?曰:交以不交之交。何謂合?曰:合以不合之合。何謂采?曰:采以不采之采。何謂不采之采?曰:擘裂鴻濛,采以不采之采。何謂不交之交?曰:鑿開渾沌,交以不交之交。何謂不合之合?曰:恍惚窈冥,合以不合之合。蓋鴻濛未判,須尋太易之先;渾沌既分,則究癸生之際。窈冥無象,以求其真。何謂鴻濛?曰:形如雞子之初,比似中黃之義。何謂渾沌?曰:月出庚申之上,震生昴畢之方。夫雞卵分形,知未始太極之肇;庚方月現,推癸生復至之時。何謂恍惚窈冥?曰:勸君窮取生身處,種向乾家交感宮。無名子曰:“癸生者,時將醜也。”紫陽翁雲:“白虎首經至寶,華池神水真金”。象川翁曰:“癸日子時急采,不得逾時”,是言採取也。但癸與子,非天干地支之擬。又復與震,非《易》中爻上之文。吾所謂大要者,如坎離會癸,月出震生,恍惚窈冥,雞子大易,皆於人身求之。是以冬至不在子也。   上陽子曰:今之言採取者,當明以何物為採取之具?何者為採取之神也?緣督子曰:“人之靈明知覺者,即無也、神也。氤氳活動者,即有也、氣也。”正陽祖師曰:“鑽天入地承誰力,妙用靈通須是神。”蓋是者此也,神者物也。言必須以此物為採取之傢俱也。丹陽翁曰:“速把我人山放倒,急將龍虎穴衝開。”《參同契》曰:“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此皆專心致志,躬己以聽命也。夫專心致志,惟只一時之中,而學者非一時所能,何也 ? 益此一時之內,止用半時。而于此半個時中,入室下工,奪天地之造化,竊日月之精華。攢簇五行,和合四象。天關在手,地軸由心。真人潛深,劍飛月窟,水火交媾于黃道,龍虎戰爭於鵲橋。把七十二候之要津,行之傾刻。奪三幹六百之正氣,逆納胎中。非有神功,安能濟事?純陽祖曰:“造化爭馳,龍虎交戰。進火二夫鬥牛危。”此即半時之事也。大根法器,既得師指,半個時辰之用,必先煉己持心,方許行此半時之事。若無煉己之功,卻下手于一時之中,入恍惚杳冥之內,求此先天一炁之火藥,小巳不危哉。蓋未行煉已之功,而忘欲行事于一時,必致白虎猖獗,姹女逃亡,仲夏而有嚴霜,三冬變化大暑,日月失度于黃道,風雨驟泛西江。既不收功,反取羞辱。學者到此,不思煉己無功,持心末熟,卻怨丹經謾話,歸咎師真,豈真不知 ? 紫陽翁曰:“若欲修成九轉,先須煉已持心。”純陽祖曰:“七返還丹,在人先須煉己待時。”何謂練己 ? 去色欲、絕恩愛、輕財物、慎德行,四者為煉已之大要。去色欲,則精氣全。精氣全,則能降龍伏虎。降龍伏虎,則可采先天之一炁。欲不去,則精不固,而炁不全。非但去之,要能與之相忘。昔長生劉真人洛陽三年之功者,煉己也。泥丸翁謂“酒肆淫房戲曆”者,煉己也。煉己日久,掏沃惟情,自然忘忘。非持忘忘,要能降而伏之。降伏之道,首絕恩愛。恩愛起於對境,著境則恩生,思生則愛起。故絕恩愛,失去執著,使對境而不著境。不著境,則念頭淨。《清淨經》雲:“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持心若此,方許煉鉛而制汞,方得首經之至寶。要得此寶,先營垣垣,預期安妒立鼎。又須財以濟子。夫財可以創鼎,可以惠人,可以成道。以財便人,必得其情。則牟尼之珠,無價之寶得矣。《百章集》雲:“凡俗欲求天上寶,尋時須用世間珍。”故知世財可求天上之寶,何況此寶世間有之。惟用財以得其歡心,又憑德行以濟之。德可以動天地,行可以感鬼神。煉已之功,德行為先。陰行方便,積諸善根曰德。自己尊貴,不欺其心曰行。德行相濟,財動人心。對境忘情,精神充固。四者俱備,方謂煉已也,方謂之持心也,方可采先天真一之炁,用一時二候之功,以煉九轉金液大還丹也。如此煉己,日月不怠,經年純熟,然後入室下手。入室之功,六很大定,大用現前。《契》曰:“離炁納營衛,坎乃不用聰,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濛。三者既關楗,緩體處空房。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此則言去我之聲色言語而有所待也。當其采藥之時,關防慎密,謹戒尤切。在《易》之復卦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又曰:“先王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此《易》中之謹戒也。《指迷詩》雲:“塞兌垂簾寂默窺,滿空白雪亂參差。殷勤收拾無令失,佇看孤輪月上時。”兌者口也,簾者目也,白雪者外丹也。此正陽翁令後人于採取之際,當如此而謹戒者也。廣成子謂黃帝曰:“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又曰:“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為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為極。”   上陽子曰:以為極者,立人之極也。至陽至陰之原,即無窮無測之門,玄牝是也。紫陽真人曰:“但將地魄擒朱汞,自有天魂制水金。”地魄者,虎之弦氣,坎中之陽也;天魂者,龍之弦炁,離中之陰也。虎為鉛、為君、為主,故先取之將來擒汞;龍為汞、為臣、為賓,故後用以制鉛。是故虎以陰中之陽火烹煉乾龍,龍即發陽中之陰火以應之,鉛汞相並和合凝結了,即時餌歸金室。古仙詩曰:“香從臭內出,甜向苦中來。”正陽翁曰:“及夫采藥於九宮之上,得之而下入于黃庭,抽鉛於曲江之下,搬之而上升內院。玉液、金液,本還丹搬運,可以煉形而使水上行;君火、民火,本煉形搬運,可以燒丹而使火下進。五氣朝元,搬運各有時;三花聚頂,搬運各有日。神聚多魔,搬真火以焚身,則三屍絕跡;藥就海枯,運霞漿而沐浴,則入水無波。”又曰:“龍虎相交而變黃芽,抽鉛添汞而成大藥。玄武宮中而金晶才起,玉京山下而真氣方升。走河車於頂上,灌玉液於中衢,起龍虎而飛金晶,養胎仙而生真炁。”   上陽子曰:聖師接人唯恐不至。且修煉事大,既非燒煮,而下手採取,又不得而聞見也。其言採取者,采何物也?取何等也?吾今重為顯說。夫採取者,采先天之氣,取真一之鉛;采坎中之爻,取水中之虎;采黑中之白,取陰中之陽。卻非旁門采精取血,又非入室補腦還精,非用靈柯一深九淺,又非三峰采戰移行。彼皆一等濁俗愚夫,不求真師,迷迷相指,非唯自失並害道。真大修行人,須究生身,明太極已前之心,參造化未始之妙。晦朔屏耀,月映太陽而複明,西南得朋,光吐庚方而成震。究竟到此,則知人稟先天虛無窈冥真一之氣生者也,則知母之複有母也,則知真鉛之宗祖也。何謂真鉛宗祖?夫渾淪已判,乾乃成巽,久變為離而其真陽寄於坎中,是以坎中之金元屬於乾,此為真鉛之宗祖也。何謂母之母?在天地未根之前,有物混成之中,含靈至妙之瑞,此為母之有母也。大修行人,既明採取,又悟生身,須考氣候。且一月之中止有一日,一日之內唯在一時,一時之中分為六候。止用二候以為採取,則一時中尚餘四候,四候之內卻名合丹,合丹之妙,急以己汞合鉛。于斯時也,調和真息,周流六虛,自太玄關逆流至天穀穴,而吞入黃金室也。斯乃元年起火下手之工。故真一子曰:“立創鼎器,運動天機。初則全無形質,一如鴻濛混沌之中。既經起火運符,便應元年滋產”。《參同契》曰:“冠婚氣相紐,元年乃芽滋”,是為受氣之初也。古歌曰:“黃芽鉛汞造,陰殼含陽華”,是謂之男子懷胎也。端坐面壁之功於此乎見。 真土妙用章   伯陽真人曰:“土游於四季,守界定規矩。”《龍虎經》曰:“土德以王,提劍偃戈,以鎮四方。”又曰:“坎雄金精,離雌火光,金火相伐,水土相克,土王金鄉,三物俱喪。四海輻湊,以置太平。並由中宮土德,黃帝之功。”又雲:“玄女演其序,戊己貴天符。”又雲:“丹沙流汞父,戊己黃金母。”紫陽真人曰:“離坎若還無戊己,雖含四象不成丹。”又雲:“木金間隔會無因,須假黃婆媒娉。”   上陽子曰:五行無土則不全,五金無土則不生,五穀無土則不實,金丹無土則不成。是以乾坤四象有土,東有氐土,南有柳土,西有胃土,北有女土。而複與日月同於四正之宮,此星宿中定位之土。坎中女土為戊,離中柳土為己,此為金丹之象也。一年四季分土而居,唯獨夏末秋初,土王適用。非土之用,則金不生。五行之中,以木克土。然木非土豈能生也。今以鉛汞砂銀土之五行為言。鉛本生於兌而母隱子胎,卻於坎中求之。蓋坎中有戊土者也。故以鉛投汞即流戊就己之義也言。戊土與己土一處相交,則金花自結卻吞入腹中。此為飲刀圭也。刀者乃戊土中之鉛也,圭者乃戊己二合為一圭也。離中己土,輔日之光,居於午上,故夏日熱而冬日曖,午為陰之首,而日為陽。是以己土乃陽中之陰象,龍之弦氣也;坎中戊土,助月之華,居於子上,故冬日暄而夏夜涼,子為陽之首而月為陰。是以戊土乃陰中之陽象,虎之弦氣也。龍虎懷戊己之真土。是以龍虎交而戊己合,戊己合而鉛汞會,鉛汞會而還丹結也。   大修行人,求其意而莫泥其文也。且求意當求意外之意,參玄要悟玄中之玄。何也?上陽子曰:金丹大事,全仗戊己二土者也。迷之則雲泥異路,悟之則針芥相投。喻如兩君相見中有賓相,兩國交兵中有通好。又如天上鵲橋,人間渡子。又如百萬兵眾,必有將軍;偃武修文,必有宰執。故號之為黃婆,名之為媒娉。指戊土為河車,是有守疆界之說;指己土為牛車,是有定規矩之妙。但金丹,所言各有其事,所用各有其時。真仙上聖,欲提後人于火坑之中,使知有金丹之道,可以長生度世者矣。故託名借喻,令人易悟。是《悟真篇》雲:“赤龍黑虎各西東,四象交加戊己中。”其謂金丹出於戊己也。蓋戊己相合,坎離自交,龍虎二物居於戊己之中,頃刻凝結真精一粒,即餌歸黃金室內,卻運陰陽符火,煉成純陽也。王道雲:日有三照,月有三移。日月出於東而光耀於西,則西方白虎金德之正氣入于玄冥之內,化而為六戊;日月入于西而光耀於東,則東方青龍木德之正氣入于玄冥之內,化而為六己;日月當于午而光耀於北,則南方朱雀火德之正氣入于玄冥之內,就土成形,化為黑鉛,常居天地杳冥之先,為天地萬物之根本,為金丹之祖炁也。 火候妙用章   《金碧經》曰:“發火初溫微,亦如爻動時。”《悟真篇》雲:“縱識朱砂及黑鉛,不知火候也如閑。”王道雲:“金液神丹,全在火候。火是藥之父母,藥是火之子孫。”魏師呂曰:“夫能盡性命之道者,無出於黃帝金丹。金丹之妙在乎火記,火記之妙象乎坎離相交而生變化神明也。”是以大修行人,不知鉛汞火候,則不能成丹明矣。   昔崔翁授純陽祖師《天元入藥鏡》,是必令其究火功,學者當宜盡心。道光禪師雲:“聖人傳藥不傳火,從來火候少人知。莫將大道為兒戲,須共神仙仔細推。”泥丸真人雲:“掃除末學小技術,分別火候采藥物。只取一味水中金,收入虛無造化窟。捉將百脈盡歸元,脈住氣停丹始結。”《黃庭經》曰:“知雄守雌可無老,知白見黑急坐守。”棲雲翁曰:“人身有三鬥三升火,不得風不著。”《悟真篇注》曰:“雄裏雌即龍之弦氣,汞是也;陰抱陽即虎之弦氣,鉛是也。二物相交合,方生黍粒之丹,吞入腹內丹田中,點化陽魂以消陰魄也。且以一日之中論之,子時一陽生,人之腎中有一陽純精之氣上升,則進陽火,是為復卦;午時一陰生,人之心中有一陰至神之氣下降,則進陰符,是為姤卦。”   上陽子曰:火候最秘,聖人不傳,今略露之。藥非火不產,藥熟則火化矣;火非藥不生,火到則藥成矣。且火候之奧,可一概而論,中有逐即事條,可不明辨之乎?夫金火為朋而屬西南,故三日庚方,癸陽初生。當是之時,先究《參同契》內四十八章之旨,則知根乎天地之根,母其陰陽之母,是窈冥之內,恍惚之中,水源至清,全無撓動。紫陽翁曰:“虛無生白雪,寂靜發黃芽。”火候之秘,此其一也。當其採取之際,用武火之時,一時六候,唯用二候以取藥,火不可毫髮差謬。宜窮《參同契》內四十九章之旨。紫陽翁曰:“藥物生玄竅,火候發陽爐。”火候之禁,此其一也。雖已得藥入鼎,要明斤兩爻銖,勿致過當傷多。紫陽翁曰:“木汞一點紅,金鉛三斤黑”。《參同契》曰:“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火候之妙,此其一也。既而真鉛歸於黃金室,內勻十二節進火行符。魏真人曰:“周旋十二節,節盡更須親”。火候之用,此其一也。至於添汞抽鉛,鉛盡汞幹,金丹已成,嬰兒蔣現。《契》曰:“千周燦彬彬兮,萬遍將可睹”,火候之全,此其一也。聖師叮嚀後人以藥物,複謹慎以火候,親切至矣。   紫清翁曰:“流俗淺識,末學凡夫,豈知元始天尊與天仙、地仙,日日采藥物而不停。藥物愈采而無窮也。又豈知山河大地,與蠢動含靈,時時行火候而無暫住。火候愈行而不歇也。此火候與藥物,順之則凡,逆之則仙。”古雲:“五行顛倒,大地七寶;五行順行,法界火坑。”紫陽翁曰:“白虎首經至寶,華池神水真金。”又雲:“依時採取定浮沉,進火須防危甚。”大修行人,已得聖師授以真訣,奚可不明火候者乎?古歌曰:“鉛為芽母,芽為鉛子。既得金花,舍鉛不使。”蓋鉛是中宮金母,繁生真汞,汞結為丹,鉛則不用。無名子曰:“虛心則無我,萬物皆空清。”其天若也。實腹則煉鉛乾汞,無搖其精。精者汞也,守汞以實其腹,則金玉滿堂矣。即老子雲抱一也。一者丹也。抱一以空其心,心空則塵不立。方其實也,煉鉛以制之,汞乾形化,於以抱一,以空其心,心空神妙,與道合真。修丹之士,未煉鉛金,無搖汝精。精少則還丹不成。”大修行人,翁曰:“君火民火本煉形搬運,可以燒丹而使火下進”,故必有其道矣。水之就下者,理也;顛倒者,則欲其水之炎上。水豈能炎上哉?正陽翁曰:“玉液金液本還丹搬運,可以煉形而使水上行。”是必有其道矣。此即反陰陽者也。又如居家者則為主,外來者則為賓;顛倒者,反以外來底為主,居家者乃為賓。一如女之嫁夫者,理也;顛倒者,反以夫而嫁於女,故曰入贅,且名之曰養老之郎也。夫乃外來底而卻為主矣。此之謂逆取者也,此之謂大修行者也,此之謂逆則成仙者也。 還丹妙用章   太上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至哉言乎!不數語而盡矣。夫致者,委致也。虛者,當物之中也。極者,得畢其道也。寧靜者,居無事之所。篤者,謹慎而不失。萬物並作者,物之始生。吾者,物也。觀者,待也。複者,返其本也。行人委置元神於物之中,則得其道。既得其道,當居閒靜無事之所,謹慎而不失其道。候物之生物,而物又待其返本也。故一住一運,而生變化神明也焉。此則七返之道備矣。   又曰:“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   夫歸者,還也。根者,元也。言萬物雖芸芸之多,然物之元氣各返其元,即所謂一物一太極也。物返其元,是動而複靜也。靜曰複命,又靜而複動也。故一動一靜,而萬物生焉。   聖人無空言,一語有數意。難以語訓,而可以意通。只如此章,自太極而至複,凡幾太極而幾複也。明此,則九還之道盡矣。   正陽翁曰:“鉛汞兩般為藥本,若無戊己不成丹,三家合成一真種,始見金丹有往返。”。《悟真篇》曰:“勸君窮取生身處,悟本還原是藥王。”又曰:“七返朱砂返本,龍還金液還真。”無名子曰:“天一生水,地六成水,居北極坎陽之炁為真水,故曰六居。地二生火,天七成火,返南朵離陽之氣而生砂,故曰七運,言朱砂之還本也。天三生木,地八成木,歸東處震位而為汞,故曰八歸。地四生金,天九成金,還西主兌位而為鉛,故曰九還,言金液還真也。天五生土,地十成土,居中而變成丹也。”   蓋返者,返我之本者還我之原。何謂返本還原?且設一喻:   如人將百金寄放於西鄰,因久而忘之,遂至缺乏。一朝遇悟即訪西鄰而得之,適充其用,是之謂返本還原.何必泥文也,亦猶人也。年壯氣足,而陽丹寄于陰海之中,無有得還。忽感聖師授以還原返本之道,喜可知也。遂即採取修煉,以成真人,是謂返本還原也。 顛倒妙用章   黃帝曰:“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海蟾曰:“從無入有皆如是,從有人無有幾人?”又曰:“坎離反覆顛倒顛,天地日用旨迴旋。”   金丹大道,惟顛倒之用,不可苟且,務要詳審。須知顛倒有數說:有顛倒陰陽,顛倒坎離,顛倒男女,顛倒乾坤,顛倒鉛汞,顛倒五行,顛倒採取,顛倒賓主,……宜在精通深曉,不可妄意猜疑,又不可一概而論。   今總以《悟真篇》明之:   如雲:“自知顛倒有坎離”,及雲“日居離位方為女,坎配蟾宮卻是男。”此言陰陽、坎離、男女之顛倒。無名子曰:“日離屬陽反是女,月坎屬陰方是男。”二物顛倒而生丹,即以此丹點己之汞,而結聖胎。   《悟真篇》雲:“金公本是東家子,送往西鄰寄體生。認得喚來歸舍養,配將姹女作條情。”又雲:“震龍汞自離鄉出,兌虎鉛生在西方。二物總因兒產母,五行全要入中央。”此鉛汞、五行、震兌、龍虎、兒母之顛倒也。無名子曰:“汞為震龍屬木,木為火母,火為木子,此常道之顧五行也。然朱砂屬火為離,木汞自砂中出,卻是火返生木,故曰兒產母。鉛為兌虎屬金,金為水母,水為金子,此常道之五行也。然黑鉛屬水為坎,銀自鉛中生,卻是水中生金,故曰兒產母。”此五行之顛倒也。   “如雲金鼎欲留朱裏汞,玉池先下水中銀”,又雲“甘露降時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交。”此言顛倒採取。行人須看玉池先下之義,甘露降時之妙。《易》曰:“小往大來。”子曰:“後以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要在於斯,不宜鹵莽。   如雲“誰識浮沉認主賓”,又雲“饒他為主我為賓。”此言賓主之顛倒也。鉛沉汞浮。沉者為主,浮者為賓。無名子曰:“陽精是真己之精、至陽之炁,號曰陽丹。已之真炁屬陰,為一身之主,以養百駭。及陽精自外來,卻制己之真汞。則陽丹返為主,而己汞返為賓矣。”   且顛倒者,何謂也?曰:“迴旋也,逆取也,返陰陽也,轉天地也。”   何謂轉天地?猶如《易》日,地天泰是也。翼曰,地在天上,泰。此即轉天地。   喻如火之炎上者,理也。顛倒者,則欲火之就下。火豈能就下者?正陽翁曰:“君火民火本煉形,搬運可以燒丹,而使火下進,故必有其道矣。水之就下者,理也。顛倒者,則欲其水之炎上。水豈能炎上哉?正陽老仙曰:“玉液金塗本還丹,搬運可以煉形,而使上行,是必有其道矣。此即反陰陽也。”   又如“居家者為主,外來者為賓”。顛倒者反以外來者為主,居家者為賓。方亦如女之嫁夫者,理也。顛倒者,反以夫而嫁子女,故曰入贅,而名之曰養老郎也。夫乃外來人,而卻為主矣。此之謂逆,則成仙也。若夫火炎上而水就下,則人也、物也,非仙也。 神化妙用章   鐘離祖師曰:“訪仙求友學燒丹,精選朱硫作大還。”海蟾翁曰:“卦行火候周天畢,孕個嬰兒鎖下田。霹靂一聲從地起,乾戶擘開光萬里。翻身撞出太玄關,這回方是真仙子。”《參同契》曰:“寢寐神相抱,覺寤候存亡。顏色浸以潤,骨節亦堅強。排卻眾陰邪,然後立正陽。修之不輟休。庶氣雲雨行。淫淫如春澤,液液象解冰。從頭流達足,究竟複上升。往來洞無極,怫怫被容中。”上陽子曰:大修行人,既得刀圭入口,運己玉芝以養之。凡運火之際,忽覺夾脊真炁上沖泥丸,瀝瀝然有聲,從頭似有物觸上腦。須臾如雀卵顆顆,自齶下重樓,如冰酥香甜,甘美之味無比。覺有此狀,乃驗得金液還丹,徐徐咽歸丹田。自此而後,常常不絕。閉目內觀,臟腑歷歷如照燭,漸次有金光罩體也。泥丸翁雲:“我昔工夫行一年,六脈已息氣歸根。”老子曰:“專氣致柔能嬰兒”。此皆言溫養也。夫溫養者,隳肢體,黜聰明,終日如愚而不違,不可須臾離也。如雞抱卵,暖氣不可間斷。則抽添之功自見矣。   抽添者,以鉛制汞之後,逐日運火,漸添汞,汞漸多,鉛漸少,久則鉛將盡,汞亦幹,化而為丹砂,號曰金液還丹之純陽。則知形化為氣,氣化為神,是曰嬰兒,是曰陽神。《黃庭經》雲:“瞻望童子生盤桓,問誰家子在我身。”正陽翁曰:“孩兒幼小未成人,全藉爺娘養育恩。”昔宋景定間,有仙藍養素,煉金液大還,得丹入嶽,懷胎既久,得海蟾翁假李玉溪奉寄一語,乃撫掌大笑,頂門霹靂一聲而去。今岳山長笑先生是也。純陽祖師雲:“九年火候真經過,忽爾天門頂中破。真人出現大神通,從此天仙可相賀。”到此則金丹之大事畢矣。 四 、 須知八章 運火行符須知   伯陽真人曰:“陽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諸非星月,安能得水漿?二氣玄且遠,感化尚相通。何況近存身,切在於心胸。陰陽配日月,水火為效征。”又曰:“性主處內,立置鄞鄂;情主營外,築垣城郭;城郭完全,人物乃安。”《黃庭經》雲:“作道優遊深獨居,扶養性命守虛無。”緣督子曰:“今之修道者不得正傳,不悟平叔‘未煉還丹莫入山’之語。唯欲避喧求靜,遁世逃人,出妻屏子,離塵絕俗,窮谷深山,獨居孤處,以為自高,如棄世間法也。”無名子曰:“夫運火者,先定刻漏,以分子午;次接陰陽,以為化基。搬六十四卦于陰符,鼓二十四氣于陽火。天關在手,地軸形心。回七十二候之要津,攢歸鼎內;奪三千六百之正氣,輻輳胎中。謹戒抽添,精專運用,慮其危,防其險,不使頃刻參差、分毫差忒。故得外接陰陽之符,內生真一之體。苟或運心不謹,節候差殊,即姹女逃亡,靈胎不結。”瑩蟾子曰:“采藥初關,先識天癸生時;中關則知調和真息,周流六虛,自太玄關逆流至天穀穴交合,然後下降黃房入于中宮。”   上陽子曰:運火者,運內外之火。火者藥火也,候者符候也,將者符合也。聖人下工煉丹之初,須知鉛汞兩相逢迎,真一之鉛將至,運己汞以迎之,鉛汞一合而即得黍粒之丹,餌歸黃金室內,以為丹頭也。夫運火者,始自復卦,子符起首,疾進陽火,謂之下手用工,而進火謂之野戰。蓋野戰則龍虎交合,是用三分武火前行短之謂也。行符者,午時姤卦用事,則進陰符,包固陽火於內,故行符謂之罷功守城。夫守城者,以其鄞鄂已立,唯溫養沐浴,防微杜漸,是用七分文火後須長之謂也。然復與姤乎,皆從人身而求,須認自己生身之由,則得歸之矣。不必執文而泥象也。紫陽真人《金丹四百字》雲:火候不用時,冬至不在子。學者宜仔細求之也。 朔望弦晦須知   緣督子曰:一點陽精,秘在形山,不在心腎,而在乎玄關一竅。學者不識陰陽,不知時候,不能還返,止於自身摸索,而認彼昭昭靈靈之識神以為真實,轉轉差馳。《易》曰:“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朱震《易傳》雲:“晦日朔旦,坎月離日,會於壬癸。”   上陽子曰:每月朔旦子時,日月合璧于癸,薄暮會于昴畢之上。此喻火之初生也。當此之時,純陰已極,微陽將生,是謂潛龍。三日之晡,月生庚上,真陽已肇,庚屬西南。《易》曰:“西南得朋,乃與類行。”《參同契》曰:“神功變成震,三日月出庚。”蓋是時也,藥物才生,水源至清,未曾撓動。有氣無質之際,大修行人,急向此時具一隻智慧眼,則而象之。亦如太陰初受一陽之氣,亦似坤之下爻、乾之初爻交而為震,乃此人身純陰而生一陽。即我師雲:“先天一氣自虛無中來”,點汞而入鼎也。是時鼎內陽氣初布,砂汞立基。紫賢真人曰:“一清一濁,金木間隔於戊己之門;一性一情,陰陽會聚於生殺之戶。采二儀未判之氣,奪龍虎始媾之精,入于黃房,產成至寶也。”八日酉時,月到天心,其平如繩,是謂上弦,得金半斤。《龍虎經》曰:“坤再變成兌,八日月出丁”,以像鼎中鉛汞漸結流珠。是時金水氣停,不進陽火,亦無行符。唯沐浴洗心而已。   三五為望,望者日月相射則陰中三陽已備而成乾。猶月魄得日魂而滿,喻鼎中鉛水壯盛,真陽充滿,火明金旺,將欲成器。是金火之器與汞固結,汞與其母兩相留戀也。既望,平明月見辛方,乾初變巽,乃陰陽相承之道。始焉,則純陰得交微陽而生藥,後則陰包陽氣而成丹。巽乃承領陰符,陰氣漸生,包固陽精,便無動逸。則金砂落於胞中,陰中含陽,是謂歸根也。二十三日,平明月見丙方,坤交乾之中爻而為艮,鼎中藥物自然凝結,是時陰陽之氣複停不行,陰符亦無進水,唯沐浴滌慮而已。是謂下弦,得水半斤。以上弦金半斤,下弦水半斤,兩弦合一斤之數,以結丹砂。《參同契》曰:“兩弦合其精,乾坤體乃成。”二十八日,平明月現乙方,此時陰陽之氣俱足,金汞結而成胎,坎離運氣於鼎中,周流六虛於象內。此喻金丹之始終也。至於晦日,日復會於壬,則陰極而陽又將生矣。上陽子曰:句裏雖已分明,而學仙子當體于身,晦、朔、弦、望,皆取證於身,不可泥文而著象也。夫月純陰也,不感日之陽氣,安能滅而複生?人亦似月也。當二八少壯之年,鴻濛未判,則陽純而氣全,故其精方勝而欲泄。其未泄之前,是為純陽,是號真人。故廣成子謂黃帝曰:“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神將守形,形乃長生。”一泄之後,即去一陽而交一陰,是變為離。自此而往,情欲已萌,淳樸已散,精氣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陽盡而陰純也。夫惟不知金液還丹之道者,待其陽盡陰純則死矣。唯修行之人,知其還返之妙,於其未盡之際,疾早修行,急急接助,扶救真陽,收領藥火,以煉還丹而複其命。亦如太陰領覽太陽之氣而複其明也。 防危護失須知   緣督子曰:“學全真者,得師略指門徑而不知逐節事條,知神氣相依而不知鉛汞交媾,既知鉛汞交媾而不知性命混合,妄擬火候進退,不知此,皆無成。”真一子曰:“陽火過刻,水旱不調,則凝冬變為大暑;或陰符失節,寒暖相侵,則盛夏反為濃霜。金宮既砂汞之不萌,一鼎則蟲螟之互起;大則山崩地圮,金虎與水龍沸騰;小則雨暴風飄,坎男共離女奔逸。以此觀之,縱識鉛汞二物,不曉火候,不防險危,實徒然耳。”   上陽子曰:慮險防危,金丹之大事也。昔紫清白真人,既得泥丸翁之傳,年已六十四矣。急忙收拾金丹大料,用盡萬苦千辛,既得汞鉛相合,入鼎烹煉,以其平日天資聰明,是當溫養之時,用心不謹,不防其危,中覺汞走鉛飛,無可收救。遂作詩以自解。其慍詩曰:“八兩日月精,半斤雲霧屑,輕似一鴻毛,重如千秤鐵,白如天上雪,紅似猩猩血。收入玉葫蘆,秘之不敢泄。夜半忽風雷,煙氣滿寥泬。這般情與味,啞子咬破舌。捧腹付一笑,無使心腦熱。重整釣魚竿,再斫秋筠節。”觀此可不慎歟!若非白真人之堅固,他人安能再整釣竿而斫筠節乎?又得紫陽仙師以《金丹四百字》授之,令奠關防慎密,後乃成道。夫慮險防危,不啻一件,自有數說。其初采藥之時,日月歡會,龍虎將交,戰爭之際,真人已潛于深淵,浮游慎守於規中。蓋是時也,閉塞三寶,唯當專心致志。否則有喪身失命之事。   紫陽翁雲:“白虎首經至寶,華池神水真金”。又雲:“依時採取定浮沉,進火須防危甚”,最為初關之緊切。此其一也。採取之時,若或陰陽錯亂,日月乖戾,外火雖動而行,內符閉息不應,枉費神功。此其二也。若也火候過差,水銖不定,源流混濁,藥物不真,空自勞神,有損無益。此其三也。既得黍珠入鼎,須要溫養,保扶心君。苟或未善,即恐火化丹失。此其四也。至有學者,備曆艱難,屢經危險,心膽驚怖。平時在懷,得丹入鼎,切宜驅除,務令盡淨,勿使牽掛舊慮,以亂心君,是謂滌慮洗心,是謂沐浴。偶或留戀則恐汞鉛飛走。此其五也。及至十月胎完,脫殼換鼎,不能保固陽神,輕縱出去,則一出而迷途,遂失舍而無歸。此其六也。又有丹成之後,且要識真辨偽。若功行未滿,眼前忽見靈異多端,奇特百出,以至生生之事,如有神見,皆能明知。若此等件是為魔障已至,並非真實,不可認為己靈丹聖,茲乃邪偽妖幻見吾道成,乃欲引入邪宗,以亂吾真。于斯時也,且須堅固智慧,保養全真。此其七也。凡此七件,皆防慮之大者也。有一不防,非但無成,恐致失喪。正陽祖師曰:“已證無為自在心,便須溫養保全真。一年沐浴防危險,免見沉淪更用心。”吾所以雲慮險防危,金丹之大事者也。 卯酉刑德須知   紫陽真人曰:“兔雞之月及其時,刑德臨門藥象之。”上陽子曰:兔雞者,卯酉也。學道的人,須知卯酉,非止一說。有天地之卯酉,有一年之卯酉,有一月之卯酉,有一日之卯酉,有一時之卯酉。天地之卯酉者,氐、房、心為卯,正躔則房日兔;胃、昴、畢為酉,正躔則昴日雞也。一年之卯酉者,春分為卯時,曰中和;秋分為酉序,曰中秋。一月之卯酉者,初八為卯,月滿上弦,酉時月到天心;二十三日為酉,月留下弦,卯時月在天中。一日之卯酉者,日出為卯而萬物作,日入為酉而萬籟息。一時之卯酉者,蓋攢簇之道也。簇一年於一月,兩日半為六候;簇一月於一日,則一時分六候,故一年七十二候,簇於一日也。是知一年之中只有一日,一日之內只在一時。大修行人,須辨時中卯酉,要知一時六候。蓋采藥取鉛,一時六候,惟用二候,猶三停而用一停,而一時之中,尤餘四候,別有妙用。所謂刑德者,二八也。蓋二八者卯酉也。卯酉是陰陽平分之位,陽為德,德則萬物生;陰為刑,刑則萬物死。而卯月牙乃四陽而二陰,陰道將離而陰主殺。是以卯之二陰,陰已不能勝陽,然殺氣未絕,至是而榆死,故為刑也。酉乃四陰而二陽,陽道將離而陽主發生。是以酉之二陽,陽雖不能勝陰,然生意尚存。至是而麥生,故為德也。正陽翁曰:“儘是靈冥轉消息,切須專志保初心。” 沐浴心慮須知   指迷詩曰:“沐浴之功不在它,全憑乳母養無差。五行和合陰陽順,同坐同行共一家。”無名子曰:“陽氣到天地之中,陰陽相半,不寒不熱而溫,故為泰卦,不進火候,謂之沐浴。陰氣降天地之中,陰陽相半,不熱不寒而涼,故為否卦,不進陰符。亦雲沐浴也。”   上陽子曰:沐浴者,適當陰陽相半,鉛汞氣停,陰陽二氣自然交合。於此時也,不必進火,亦不行符,恐反傷丹;唯宜洗心滌慮,以保養之,故謂之沐浴也。且何謂沐浴?大修行人,盡將平時憂悲、思慮、艱苦之心、執著貪愛之念,悠然脫去,渾無一毫牽掛,直要形如枯木,心若死灰,是謂之沐浴也。純陽祖師曰:“木性好清靜,保養心猿定。”丹陽祖師曰:“水中火發休心景,雪裏花開滅意春。”又曰:“俗人無清靜之心,道人無塵垢之心”,是謂滌慮。其時則近卯酉,其卦則雲否泰,其候則屬溫涼,其象則為刑德。至此則罷火守城,故謂之沐浴也。《參同契》曰:候視加謹慎,審察調寒溫。周旋十二節,節盡更須親。”崔公《入藥鏡》雲:“受氣吉,防成凶,火候足,莫傷丹。天地靈,造化慳。”紫陽真人與白紫清雲:“及其沐浴法,卯酉特虛比。”蓋不可執泥外象,當於藥火到時而取也。古歌雲:“刑德同生殺,加臨二八門。丹砂宜沐浴,神水灌靈根。閉兌留金汞,禁關養魄魂。不須行火候,爐裏自溫溫。”大修行人,工夫到此,可不慎乎? 生殺爻銖須知   紫陽真人曰:“夫煉金液還丹者,要須洞曉陰陽,深達造化。追二氣于黃道,會三性于元宮。攢簇五行,合和四象,龍吟虎嘯,夫唱婦隨。”昔我師曰:“學道之士,得內外藥物之真,兩般作用之全,合大造化,方得所傳。苟有毫髮差殊,未免天地懸隔。”   上陽子曰:生殺者,陰陽二物也,龍虎二物也。龍乃陽中之陰而主生,故興雲致雨,潤澤萬物;而其中之陰能殺者也,猶人分陽已盡而純陰則死矣。虎乃陰中之陽主殺,故呼風哮吼,常有殺心;而其中之陽能生者也,猶人分陰已盡而純陽則仙矣。夫陰陽二物者,順則成人,逆則生丹。故不為萬物,不為人,則成丹矣。是所謂生也。且道生又生個什麼?莫不是生天生地,莫不是生人生五行,莫不是生萬物者乎?莫不是有大靈通智慧、有大神聖變化者乎?且道殺又殺個什麼?莫不是殺那無明煩惱底賊?莫不是殺旁門愚癡底賊?旌陽祖師以五童女劍殺之,純陽帝君以三清劍殺之,佛祖以金剛王寶劍殺之,德山和尚以入門棒殺之。故雲:“護生須是殺,殺盡始安居。”祖師雲:“斬魑滅魅了長生”。魑者癡也,魅者昧也。若人早早殺了這愚癡暗昧底,則可以畢長生之道矣。大修行人,定知毫髮差殊,不能成丹,切須洞曉也。若悟陰陽、生殺二物。何憂不仙矣!   至如所謂卦象爻銖之說,銖也者將准之而定也,爻也者將效之而用也,象也者將像之而為也,卦也者猶掛以示人,使人以此而為則例也;爻與銖者明輕重也,象與卦者明進退也。積三百八十四爻而成六十四卦,積三百八十四銖而成一十六兩,謂一斤也。斤足卦滿,喻丹之將成也。修行之人,務在知輕識淺,知重識深,知難識退,知易識進。不過以法金丹內外二藥也。《道德經》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又曰:“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又曰:“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也。”猶以復震為采藥之初,則半斤為入藥之數。如百爻之謂,以三十爻為文,七十爻為武者,則知采藥之難也。以卦足而藥成,則丹足二八一斤之數,故《火記》言二百一十六,乃乾之策也;十八八個足,乃一百四十四,坤之策也。陰陽之數既足,金液之丹已成也。 脫胎換鼎須知   崔公《入藥鏡》曰:“盜天地,奪造化。”又曰:“初結胎,看本命;終脫胎,看四正。”紫陽翁雲:“節氣既周,脫胎神化,名題仙籍,位號真人。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時也。”紫清真人曰:“夫金丹者,采二八兩之藥,結三百日之胎。心上功夫,不在吞津咽氣,先天造化,須當聚氣凝神。若也行持,惟憑口訣,至簡至易,非色非空,無中養就嬰兒,陰內煉成陽氣。”   上陽子曰:大修行人,既感真師摶授,若其未得真鉛,先當收拾自己精神,不可恣情縱欲。凡于日用應與之間,似有如無,忘情絕念,以待藥火之至。故純陽祖師雲:“七返還丹,在人先須煉己待時。”葛仙翁《清靜經》雲:“人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夫人心虛則澄,坐定則靜。寡言希聽,存神保命。蓋多言則損氣,多喜則放情,多怒則觸意,多悲哀、思慮則傷神,貪欲、勞困則傷精。凡此皆非修行底所宜有也。若得先天真鉛合汞,又喜火候無差,又善溫養保扶,均調神息,直至丹熟胎完,嬰兒成就,而成真人。三年九載,立行累功,或留形住世,接物度人,如安期生、藍采和是也。或入世途匡時理世,東方朔、竇令君是也。至若七真、五祖,慈悲接人,張、葛、許、浮、丘諸祖師,乘時救劫、伺詔飛升者也。大修行人,若也再求向上之事,則移胎換鼎可無難矣。何謂向上事?上陽子曰:“前胎完成,已成真人,則移居上丹,卻重整乾坤,再造陰陽,子又生孫,千百億化。紫陽翁曰:“一載一個兒,個個會騎鶴。”泥丸真人曰:“一載胎生一個兒,子生孫子孫又枝。”于此方是大丈夫也。若應時立功,則身歸三清矣。丹陽祖師曰:“神滿太虛,一無所礙。”故天有時而崩,地有時而陷,山有時而摧,海有時而竭。凡有相者,終歸於壞。唯道成者,神與道合,永劫無壞,又兼功及九祖,則白日同升上清矣。 續“須知七事”   上陽子曰:道必曰學,學必曰精而已矣。老子曰:“吾非聖人,學而得之。”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曰:“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南華真經》曰:“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道可得學耶?偊曰:惡!惡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聖人乎!不然,以聖人之道而告聖人之才,亦易矣。”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釋迦聞半偈而欲捨身;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問廣成子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夫古之大聖,亦未有不學而能知大道者乎!今時人也,而多妄誕,不肯下問,何時而得聞斯道也哉!   上陽子曰:道有立談,道有心授。君臣也,父子也,兄弟也,夫婦也,朋友也,是綱常之道也。此可以立談而非心授也。所言心授者,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此可以心授而不可以立談也。率性之道,即孔子一貫者也,即孟子集義所生者也。夫剛常之道,雖童稚亦可訓之。惟有國有邦者,置所司以掌其綱常之道,萬世不易者也。至如率性集義之道,前賢注疏略不及焉。若賢人君子,遇聖師口授而不驚疑,以集義率性之道而修之,是則謂之大聖人。方知綱常之道在其中矣。煉丹也,砂硫也,水銀也,是修煉之道也。此可以立談而非心授也。所言心授者,無為而無不為也,為之而有以為也。此可以心授而不可以立談也。無為有為之道,即金丹之大道也。夫丹爐修煉凡砂水銀之道,雖愚夫愚婦亦可煉之,故可立談。至如先天真鉛有為之道,雖上士至人遇師口授,亦不免疑焉。若上士至人得師指爾金丹有為之道,勤而修之,是之謂神仙也。頑坐也,守性也,持齋也,是坐禪之道也。此可以立談也,而非心授者。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道,此可以心授而不可以立談也。正法眼藏直指人心,即最上一乘之道也。夫持齋坐禪雖庸人孺子,亦可立談。至如一乘之道,雖利根上智于佛祖言下得證,猶不免疑焉。是以靈山會上五千退席,五祖佛法不付神秀而與老盧,是謂可以心授而不可以立談也。韓湘得仙而昌黎有“收吾骨”之句,豈昌黎是下根之器哉?朱晦庵之遍參而崔子虛不與以道,豈晦庵之不欲者哉!是雲道不可以立談。可立談者非大道也。葛仙翁六十始遇師,白玉蟾六十四始遇師,皆成道也。是謂道有心授者也。   上陽子曰:道有三悟。孔子翼《易》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是言道也。大修行人,從近與遠,及身與物,四者求之,眼下自有悟處。葛仙翁《清靜經》曰:“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是言道也。大修行人,從內、外、遠及心、形、物六者求之,目下便有悟處。佛祖雲:“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言道也。大修行人,從心、佛、物三者求之,腳根下即有悟處。是之謂道有三悟也。且夫三教聖師皆曉以世人,從物求道。以道為物,須當審思,切勿容易看過了也。蓋道者,乃萬物之一物也。而物者,乃大道之一物也。故老子雲:“有名萬物之母”。又雲:“淵兮似萬物之宗”。是皆以物而名道也。憫夫一切常人,唯只尋常,不肯尋上;或以孤陰寡陽攝心兀坐,或以持齋守戒離俗絕塵,或以凡砂鉛銀煆煉爐火,凡此皆誤而非悟也。能於是編言下投機,須有一個奇特之大悟處矣。   上陽子曰:道有三傳焉:上焉者,文人善士,寡言好善,能棄富貴,唯急於身,是雲上士,宜傳道焉。中焉者,質而不文,聞道篤信,能割恩愛,力行精進,不顧是非,是曰中士,乃有上士之志,宜傳道焉。下焉者,愚而信實,樂善棄惡,舍己從人,勇於敢為,是雲下士,其志可尚,宜傳道焉。故得此道者,莫不勇猛精進,莫不堅固智慧,莫不遏惡揚善。夫善之一字,乃入道之梯航也。是以常人耳常聞善,則腎不走精;口常語善,則心不失神;鼻常嗅善,則肺能安魄;眼常視善,則肝能育魂;意常思善,則脾胃生氣,黃中通理。大修行之人,奚可以不善歟?上陽子曰:道有三戒:凡學道者,心雖慕向而乃驕其富貴,不肯下問,不立盟誓,是謂好譎,戒而莫與;次,學道者,累聞旁門小法,唯事強辯,以逞乾慧,是為誇眩,戒而莫與;三,學道者疑信相半,不以生死為憂,重財輕身,是不知命,戒而莫與。   上陽子曰:道有三去焉:一者,雖智人材士,而好論狀古人,是謂無德,宜去之也;二者,雖善人勝士,而好詆排是非,妄議今古,是謂不廣,宜去之也;三者,雖好道向佛,而口談心非,背真就偽,是謂無實,宜去之也。   上陽子曰:道有四異:四者何也?酒、色、財、氣是也。一切常人,飲少輒醉;平時端莊,化為戲謔;平時正直,化為諛侫;平時廉潔,化為貪淫;平時謙和,化為狂傲;因酒喪德,逃失性真,猶如山藪,所藏者多,平時罔覺,忽然野火山頳藪爇,千妖百怪,無所逃避。人若無酒,不失所行;山若無火,妖怪藏形。大修行人,戒飲靜坐,斂精怡神,不為酒亂,此為異耳。   世之聲色,敗人者多。一切常人,肆情縱欲,貪著無厭,如彼蜉蝣,以燈為色,以焰為樂,投光赴焰,來往不舍,貪著於焰,趨燈而撲。人亦如是,著於愛欲,精氣以竭,而情難割,情牽神失,意動氣散,神氣既喪,命亦隨逝。色之為物,本無鋒刃,而其殺人,甚於刀戟!大修行人,似同而異,酒肆淫房,未嘗不戲,卻乃非色為色,知色不色,不色中色,色無定色,此謂異耳。雲何非色為色?知彼蓮花,香引十裏,花卻為色,香即為聲。大修行人,不貴其香,不貴其花,而所貴者唯貴其信,信即為蓮實,花之與香不能長留,蓮實可久,實能安心,此故雲信,是以貴之。故太上雲:“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猶此意也。何謂知色不色?如彼河水,清流涓涓,水以濟舟,至於彼岸。其舟與水,悉皆外物。祖師不雲:“道成而後,丹房器皿,委之而去”,此之謂也。何為不色中色?如彼枯旱,陰雲四興,甘雨驟至,須臾複霽。若乃求其向來雨雲,一無所見,而唯五穀萬物蒙潤發生。《維摩經》雲:“游諸四衢,饒益眾生,入諸淫舍,示欲之道”,此之謂也。色無定色,其義雲何?如彼寶月,歲十二度,朔望弦晦,無定之中而有大定。上陽子曰:當詳論之。三日生兔,色以大定;八日半盈,是雲上弦;十五對望,圓明遍滿。凡彼人間,莫不瞻仰,而其光輝圓而複缺,乃不長在。若人再欲觀其光彩,須別索求生魄弦望。是故《易》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又曰:“原始要終。故知死生之說。”此之謂無定色也。   一切常人,貪財無厭,積而不散,為兒孫計,不悟天地日月盈虛消息之理。如彼石崇,富敵于國,財聚怨結,身戳家喪,禍及綠珠。大修行人,既得其財,即以求藥,得藥成丹,丹成而後,盡散其餘,此為異耳。一切常人,爭盡閒氣,惱亂身心,好訟其貧,量可即奪,不顧因果生死,不悟悔吝凶危,皆由此起。所爭者少,所喪者多。如彼項王,英雄蓋世,卒之烏江,身死屍分,後來視之為漢鷹。大人之所爭,況不及乎!大修行人所爭之氣,非人所知。是先天地真一之氣。上陽子曰:修仙作佛,皆此先天真一之氣。若非是氣,不系修行,不能長生,此為異耳。 五 、 丹法參同十八訣   一、采藥:收拾身心,斂藏神炁。二、結丹:氣凝聚,念不動。三、烹煉:金液煉形,玉符保神。四、固濟:絕念忘形。五、武火:奮迅精神,祛除雜念。六、文火:溫溫不絕,綿綿長存。七、沐浴:洗心滌慮。八、丹砂:有無交入,隱顯相符。九、過關:果生枝上,子在胞中。十、分胎:雞能抱卵,蟬能成形。十一、溫養:知白守黑,神明自來。十二、防危:一念外馳,火候差失。十三、工夫:暮采朝收,時烹日煉。十四、交媾:念念相續,同成一片。十五、大還:對景無心,晝夜如一。十六、聖胎:蜇其神,藏其炁。十七、九轉:火候足,嬰兒現。十八、換鼎:子又生孫,幹百億化。
本文档为【历代丹经汇编4宋辽金元经典上陽子金丹大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0952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43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10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