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学方面的思考

关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学方面的思考

举报
开通vip

关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学方面的思考关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学方面的思考 一、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叫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在德国的教育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李特等。文化教育学从历史文化和生命哲学的高度研究教育,探讨人与教育、教育与文化、教育与社会等问题,追求人格的解放与全面发展。本文采用的观念有: (一)狄尔泰认为教育过程应成为生活体验的过程,使传统教育中的单一的知的教育变为知、情、意全生命的活生生的教育。强调人的心灵体验,人的王国,亦即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乃是经验世界的最高现象[1](P28)...

关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学方面的思考
关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学方面的思考 一、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叫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在德国的教育流派,其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李特等。文化教育学从历史文化和生命哲学的高度研究教育,探讨人与教育、教育与文化、教育与社会等问题,追求人格的解放与全面发展。本文采用的观念有: (一)狄尔泰认为教育过程应成为生活体验的过程,使传统教育中的单一的知的教育变为知、情、意全生命的活生生的教育。强调人的心灵体验,人的王国,亦即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乃是经验世界的最高现象[1](P28) (二)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是文化过程,通过文化传递与文化价值体验,培养能创造文化价值的人格。突出人格的唤醒。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1](P73) (三)李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价值观。他还提出了文化课程理论,综合社会、经济、历史、文学等文化,形成一种全新的人文精神的文化课程,以文化价值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完成灵魂塑造。他特别重视陶冶在完善人性中的作用。陶冶能协调内在形式和外在世界[1](P97),通过教育者的传递并为受教育者接受,启发人的心灵的精神文化即陶冶财富。 二、我国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迅猛发展,由于长期以来高职教育重专业技能,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导致高职毕业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甚至有的学生价值观、道德观混乱,影响了人生道路,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高职人文素质教育逐渐被重视。但就目前来看,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大多以两课为主,不同课程之间没有联系,缺乏系统性。比如两课着重政治思想教育的灌输,与其他人文课程缺乏内在联系,学生也大多是为了学分而应付上课,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尽管有些高职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改革,但课程学时少、教学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陈旧、人文知识零散的状况并未得以根本改变,人文素质教育还需要大幅度的改革与提升。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把教育学生放到一个对待个体生命发展的高度,没有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重视文化价值的传递。 三、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建议 (一)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人文素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要发挥它的作用,必须打动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互动,使他们在知、情、意三方面提升。这就要以学生的理解水平为前提,与学生的经验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目前高职生生源素质差,文化课基础不牢,要适应他们的特点,就要降低人文素质课程的难度,降低难度不代表降低深度,这就对人文素质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革人文素质课程,开发社会、经济、历史、文学等综合性的文化课程,要使课程之间相互关联,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课之间也要有联系,相互渗透;教材编写与内容讲授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学方法也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同时利用新媒体等科技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二)把社团活动纳入人文素质教育途径,重视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社团活动实践中体验文化,提升人文素质。目前高职以三年制学习为主,还有定岗实习和课程实习任务。这个特点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课不可能占用学生太多时间,要求我们开发利用一切可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社团活动是学生学习之外的主要活动,高职学校要充分重视社团活动,广泛开设文学、美术、音乐、摄影、舞蹈、表演、辩论等文艺类社团,指派人文教师进行辅导,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人文素质。同时,也要开设与学校特色专业相关的社团,由专业课老师任指导老师,支持跨专业学生参加,在实践中体验学科的价值。 (三)安排住宿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让学生在言传身教中丰富成长的体验。安排住宿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负责指导学生学习以外的一切生活,用身教传习文化,让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接受文化教育。 (四)建造健康和谐的人文校园环境,在不言中传递文化。充分利用校歌、校训等校园文化展开校风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打造积极健康的人文校园环境等,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教育。 (五)把学校当地的人文环境纳入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观价值观,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发展至今,已经渗透到中华大地的各个地方。地方高职应该把地方人文环境、地方传统文化纳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当地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陶冶财富,成为未来社会栋梁们的精神文化之根。
本文档为【关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学方面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精品文档
千万精品文档模板,下载即用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1-29
浏览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