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答案

举报
开通vip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答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答案【篇一:(带答案)2014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复习】>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10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米时,分子间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答案【篇一:(带答案)2014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复习】>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10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10-10距离小于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二、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上升,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剧烈。(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1)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转化的过程。(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小。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4、热量(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三、比热容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 1℃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 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4、比热容表(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慢。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水取暖。5、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改变。如水变成冰。(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一、热机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1)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 1 次功,曲轴转2周,飞轮转 2 圈,活塞往返 2 次。(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一个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6)判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阀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方向。1、燃料的热值(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2)燃料的热值①定义: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3②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读作焦耳每立方米。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m ,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5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式中,q表示燃3料的热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3、热机效率(1)热机的能量流图:如右图所示是热机的能量流图:由图可见,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燃料的化学能e(2)定义:热机转变为机械能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4)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三、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风能、内能、水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一部分转移另一部分,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3、“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一、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四、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五、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质子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七、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转化;八、电流:电荷的定向形成电流;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九、电路:用导线将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源:提供电能(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通;十二、串联和并联1、把电路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2、把电路元件并排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不会影响;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2、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要与电路图一致;3、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十四、电流的强弱1、电流:表示电流强度的物理量,符号 i ,单位是安培,符号 a,还有a十五、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电流表的使用:(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3、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最小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电源;二是电路是通路。2、电压用字母 u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36常用单位有千伏(kv)和毫伏(mv)。1kv=10v=10m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220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 2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36v。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b、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c、根据被测电路的电压选择适当的量程(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值时,先用大量程试触)。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v;0~15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5v。)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部分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并联,总电压等于每个电源电压。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e、评价交流(d和e可以合为得出结论)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三、电阻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欧姆,简称。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零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篇二:《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插图改编试题及答案:9年级全一册》】p>教材插图试题——内能1.如图是火山喷发照片.火山爆发是由于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突破地壳,喷涌而出.说明流出的岩浆具有动能,它是由_内_能转化来的.炽热的岩浆向四周流动,越过山坡,淹没村庄.岩浆冲上山坡,把动能转化为_重力势_能.喷发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降低_(填“升高”或“降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岩浆会使河面上的冰层_熔化_(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1题)(2题)(3题)2.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它们悬浮在空中吸食花_(至少写出1条)4.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这是_扩散_现象,它说明气体分子_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_.在实验时,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面的目的是_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_.在气温高的夏天比气温低的冬天做实验时更快看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原因是温度越高_温度越高气体扩散越快_.(4题)(5题)5.小强发现以下现象: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使用后会造成室内的环境污染;用胶黏剂可以把装修材料粘在一起;把汽油倒入油漆中调和,发现1ml汽油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过一会儿,看到两杯水都变红了.这是_扩散_现象.实验中还发现热水先变红,说明_温度_越高,水分子热运动越剧烈.7.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7题)(8题)8.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固态的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_作用力_;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的作用力比固体的作用力要_小_(填“大”或“小”);而气态物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故气体容易被_压缩_,并具有_流动_性.9.在随州城乡,家庭主妇们常常“腌制鸭蛋”,将食盐和黄土以适当比例混合加水和成泥状,的剧烈程度与_温度_有关;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水蒸发_吸_热来降低气温.11.如图所示,用吸盘吸住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表明玻璃板和水的接触面处分子之间存在_相互作用的引_力.(11题)(12题)12.下面的几幅图运用了__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13.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__.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_增大_.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_不变_.(13题)(14题)14.在北方的冬天,人们常靠“暖气”使手暖和,这是用__的方法改变了人体的内能,而在南方的冬天,人们常常通过“搓手”使手暖和,这是用_做功_的方法改变了人体的内能.15.如图所示,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时,臀部感觉发热,这是用_做功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他在下滑的过程中动能_不变_,重力势能_减小_,机械能_减小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15题)(16题)(17题)16.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观察_硝化棉燃烧_.这是因为活塞压缩_空气_做功,使空气的内能_增加_,_温度_升高,达到硝化棉的_着火点_,使硝化棉燃烧,这个实验说明_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_,若将活塞缓慢压下去,_不能_(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17.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根据这一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问题:塞子冲出瓶口后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回答:_由于塞子具有惯性_;(2)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回答:_内能转化为机械能_;(3)提出一个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并回答.问题:_塞子冲出试管口后,“白气”是如何形成的_?回答:_水蒸气液化形成的_.19.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2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该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剧烈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_熔化_并且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_吸热_使火箭头部温度不致过高.20.太阳把地球表面晒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能;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热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将太阳能转化为_风_能;地球表面的水吸收太阳的能量经过蒸发形成水蒸气,暖湿气流从地面升起,因绝热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云,遇到冷空气就形成雨,从空中落下来;太阳照射到地球,地球表面受热后,也会产生热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_二氧化碳_气体阻挡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23.淘气的小明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让图钉冒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冒变烫了,这是用_做功_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_热传递_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24.烈日炎炎的中午,小明赤脚走在沙滩上,感觉沙子烫脚,可是当他走进海水中时却感觉海水很凉,这是因为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由于_海水_的比热大,温度升高的_较小_的原因25.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相同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高_(选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大于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_加热时间_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4)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_水_(选填“水”或“食用油”).27.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做运输能量的介质而不用其他液体,主要是由于水的_比热容_大;相同质量铝块和铜块,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已知c铝>c铜),则在铝块和铜块中,_铜_块上升的温度较高.5100℃吸收的热量是__j.教材插图试题——内能的利用子被弹出的过程中,水蒸气的_内_能转化成塞子的_机械_能.(2题)(3题)3.汽油机在“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功_冲程._做功_冲程使汽车获得了动力.在_排气_冲程排出了尾气.如图所示表示正在进行的是_做功_冲程.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变_小_,温度_降低_,密度变_小_。4.如图所示为四冲程内燃机四个冲程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活塞的运动方向.请你结合气门的位置做出判断,其正确的工作顺序是(d)生的_内_能变为_机械_能,再通过底盘上的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车轮,使汽车行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许多汽车已经采用了_电子燃油喷射_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化油器系统.6.在图中,甲为四冲程内燃机吸气冲程的示意图,图中画出了吸气冲程中活塞和曲轴的位置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请在图乙、丙、丁中,分别画出压缩、做功、排气冲程中活塞和曲轴的位置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篇三: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预习检测】1.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3.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5..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6.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7.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8.“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共同探究】★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深。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学生活动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五:阅读分子间的作用力1、图16.1-5能说明什么?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3、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小结:1、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和。并且同时存在的。2、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现为;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归纳整理】分子热运动基本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运动:分子的热运动跟______有关,______越高,热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________【拓展练习】1.写出下列物理现象说明的物理原理:①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______________-③墙角的煤堆长了后墙角会变黑_________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3.试着和同学讨论扩散现象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a.扫地时,灰尘满屋b.煮饭时,米粒翻滚c.洒水时,水雾飞舞d.炒菜时,满屋飘香e.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 f.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g.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 h.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i.细雨濛濛u.桂花飘香p.雪花飞舞y.树叶凋落5.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6.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7.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8.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尘土飞扬 b.烟雾缭绕 c.花香扑鼻 d.余音绕梁9.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请你从屋里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的食物主要是通过方式失去水分的。10.茶蛋赴鸡西人喜爱的食品,把鸡蛋放入用酱油和少量茶叶为主要佐料配制成的汤中煮成“茶蛋”,煮好的“茶蛋”,外壳和蛋清颜色都发生了明显交化,这主要是因为分的无规则运动使酱油中的色素分子到了鸡蛋里面;除此之外,茶蛋变成的速度要比用冷水腌制咸蛋快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有关。11.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萝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b.盐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c.炒菜时萝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萝卜中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激烈12.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尘土飞扬,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尘土飞扬,说明在不停地运动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糖在热水中溶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14.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组成固体的分子式静止的 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第二节内能【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内能2.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3.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重点】: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学习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预习检测】1.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3.铁水和冰块的温度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具有。4.改变内能的途径是:和。5.冬天搓手会让手暖和,是通过改变的内能;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是通过改变内能的。6.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能.7.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8.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共同探究】★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文127页内能,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______,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______,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内能。3)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4)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___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_____。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学生活动二:改变内能的方法1、小组讨论:如何使一块冰熔化?怎样使一根铁丝的内能增大?⑵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低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差)2、演示压缩空气引火仪的实验: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原因:,说明:。3、实验:在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观察瓶内的变化,原因,说明。小结:⑶对物体做功,内能,温度,实质是能转化为能;物体对外,内能,温度,实质是能转化为能★学生活动三:群策群力1、1分钟竞赛:举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2、讨论达成共识:内能和温度的关系⑴物体温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内能的变化?⑵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可能)改变?内能和热量的关系⑴物体内能的变化(一定、不一定)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⑵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热量和温度的关系⑴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物体温度的变化?★学生活动四:学生阅读:地球的温室效应1)什么是温室效应?2)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归纳整理】内能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内能。2、大小相关因素: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其大小跟物体的_____有关。物体的_____升高,内能增大,物体的______降低,内能减小。3、改变内能方法: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拓展练习】1.小明同学把金属勺放在热汤中,过一会儿,发现金属勺的温度升高了,它的________增加;把金属勺从热汤中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后,金属勺的温度降低了,它的__________减少了,于是李文静同学得出结论:通过____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把热的钢棒杯内水中,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水的内能会______,这一实验表明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3.关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c.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本文档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5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4-29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