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专题4 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学案

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专题4 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学案

举报
开通vip

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专题4 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学案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专题4 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学案 一、人口过程和发展类型的基本概念 (一)人口过程 人口问题跟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一样,是当代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计划生育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什么是人口?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永远处于错综复杂的时空运动过程之中。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

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专题4 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学案
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专题4 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学案 一、人口过程和发展类型的基本概念 (一)人口过程 人口问题跟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一样,是当代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什么是人口?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永远处于错综复杂的时空运动过程之中。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三种过程。 人口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变动的结果是人口数量的增长或减少;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即人口迁入和迁出,变动结果是人口数量在空间上变化,发生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改变。社会变动是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行业结构等。 反映人口过程自然变动的三项主要指标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有了这些指标就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人口的上升、稳定或下降的规模和趋势,是国家制定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近百年来,特别是二战以后的近50年来,世界各国国内人口迁移。即由农村大量拥入城市,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急剧上升,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一大批特大型城市、城市群和城市带。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这一现象和过程,称人口城市化过程,即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口社会变动以就业结构为例来说明。1995年我国就业结构出现4个变化:一是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模式正在形成,全国1.3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城镇劳动力约占10%。二是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就业比例不断上升,全国城乡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达5060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1960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已超过10%。三是城镇职工中国有、集体职工所占比例下降;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所占比例持续上升,约占全部城乡职工的6.4%。四是机关人员减少较多,但事业单位职工增长过快。1995年国有机关单位职工比1994年减少约2万人,但事业单位职工增加62万人。 在人口学中,已经证明了一个基本定律: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客观地存在一个极限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个妇女一生所养育的孩子数有一个极限值,它由人口各年龄组死亡率分布和生育年龄分布,或者说由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方式所确定。如果现实总和生育率高于这个极限,则人口总数将永无止境地增长下去。 (二)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总人口中各种年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和5岁一组,由小到大,对各组人数绘成结构图,如图411.所示,这种图又称年龄金字塔。塔的中线上的纵坐标表示年龄组别,中线左右分别表示男女人口比例;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率。年龄金字塔生动形象地表明人口发展类型。 二、中国人口的发展 (一)中国人口的增长概况 人口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作用。 公元前,大约在1000万的水平。 公元初至17世纪中期,中国人口约在5000万~6000万,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10。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中国人口突破2亿。 从1760-1900年,经过140年由2亿增长到4亿。 从1900-1954年,经过54年由4亿增长到6亿。 从1954-1969年,经过15年由6亿增长到8亿。 从1969-1982年,经过13年由8亿增长到10亿。 2000年,全国人口12.95亿人。 (二)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 人口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二高(高潮期)一低(低谷期)一下降四个阶段。 第1次人口增长高潮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1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 1957年)。人口出生率在30‰以上,平均每年净增1 311万人。主要原因是解放后人民生活温饱而安定,受“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影响。 1958—1961年,是新中国人口发展的低谷期,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策的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人民生活困难,出生率18.02‰。而死亡率却开始回升,1960年高达25.43‰,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4.6‰。 1962—1973年在我国产生了长达12年之久的第2个生育高潮。人口从6.7亿增到8.9亿,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平均达到25.6‰,1962—1965年的出生高峰是对三年困难时期人口下降的补偿,而1966—1973年人口增长高潮则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人口失控的必然恶果。 1973年以后,明确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进入下降时期,1974—1984年10年中,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69‰。 (三)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严峻 人口增长具有强大的惯性。我国控制人口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所造成的惯性有关。 其一,中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处于建国以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 其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城市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远低于农村。 三、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 1949年中国人口数量为5.4亿,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1/4。新中国人口是在相当庞大的基数上开始的,且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妇女的总和生育率1995年为2.1个,比很多发达国家高出1倍以上。总和生育率居高不下,是我国人口总量增长迅速的直接原因。 (二)增长型的年龄结构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并已出现局部地区向老年型变化的趋势。 (三)日趋平衡的性别比 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一向比世界其他国家高,各年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953年107.6、1964年105.5、1982年106.3、1990年106.6、2000年106.74,呈现一种逐渐平衡的趋势。中国当前不存在总体意义的婚龄人口性别比的失调问题,但由于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局部失调问题是存在的。 (四)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却居住着世界22%的人口。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密度高达118人/km2 ,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增长为132人/km2。 人口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表现为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而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如果从东北黑龙江的黑河市,向西南云南腾冲县作一直线(胡焕庸线),可将中国人口分布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具体表现在: 东部人口密度大(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东部人口相对稠密区扩展,动态变化大。 西部人口稀疏区空间变化不大。 (五)正在发展的人口城镇化 1949年,我国城镇非农业人口为5765万人。进入20世纪80年代,1982年我国城镇人口2.15亿人,占总人口的21.13%,人口城镇化过程迅速发展。200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36.1%,同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 (六)增长的少数民族人口 1949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迅速上升,人口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变化。1953年,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6.08%,1982年为6.67%,1990年为8.04%,2000年为8.41%。 (七)计划生育的成绩巨大而任务艰巨 (八)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国民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1990年全国人口文盲率为15.88%,1990年降低为6.72%,人口素质有所提高,但西南和西北地区文盲率仍较高。 我国新生儿中每年出生先天缺陷婴儿30多万。全国共有残疾人51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9%。 2000年普查显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3611人,高中程度的11146人,初中程度的33961人,小学程度的35701人。 四、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对衣食住行的巨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住房和交通等产生巨大需求,对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产生巨大压力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有关概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地理学意义 直接反映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地关系及其变化 直接反映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人类驱动力(活动) 人地系统动力学过程研究的核心 二、中国土地利用基本特点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深受人为作用的影响,最能体现自然与人为因素相结合的是区域性分布规律。 耕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400 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旱耕地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约占全国旱耕地总量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占全国旱耕地总面积的60%左右。林地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半部的山地地区,与耕地分布成交错互补状态,即耕地在平地,林地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半部内陆区,即大约年均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西的半干旱、干旱地区。裸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高原的西部、青海的西部,与荒漠区相一致;其次也有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及沿海一带的。 三、土地利用现状 (一)已利用和可利用土地 我国现有耕地约1.33×108hm2,加上已耕用的牧场约2.2×108hm2,人工营造和更新的林地约0.8×108hm2,经济林、竹林和果园地等约0.11×108hm2,包括水库在内的内陆水域约0.27×108hm2,城镇道路和工矿用地约0.67×108hm2,以及不合理开垦而引起的沙漠化土地和荒山草坡地约0.27×108hm2,共计约5.65×108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72.2%,相当于全国总土地面积的58.8%。 耕地的障碍因素 存在各种障碍因素的耕地约占1/3,其中涝洼地约0.07×108hm2,风沙干旱地约0.09×108hm2,水土流失耕地约0.07×108hm2,红黄壤低产田约为0.12×108hm2。部分地区耕地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应有的补充。土壤肥力下降,次生盐渍化有所发展。南方一些水田地区,土壤耕作层变浅,次生潜育化严重。在耕地的开发利用中复种指数增长不快。国家各项基本建设占用耕地的比重日趋扩大。 (二)目前尚难以利用的土地 目前难以利用的土地可分为沙漠、戈壁、石山、珊瑚礁等,沙化土地因要恢复过去的自然属性需要相当长的演替过程,目前也难以开发利用。我国沙漠面积0.6×108hm2,戈壁面积0.56×108hm2,分别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3%和5.8%。石山面积0.46×108h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8%。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部和高寒的青藏高原的高山和极高山的冰川和永久积雪下缘冰碛石带。珊瑚礁是其他土地类型中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海海域,总数量约200多个,虽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岛上富有鸟粪,估计储量达200×104t以上,但多数珊瑚礁,由于面积小、礁石多、积土薄,还难以利用。 四、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农业开发的战略构想 1、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的组合。 2、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 3、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5、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农业开发的区域差异及其开发的重点类型区 根据农业的区间明显的差异性和区内的相对一致性所进行的农业区划,我国分为9个一级农业区和1个海洋水产区,38个二级农业区。 1.东北区 全国的粮食、大豆、甜菜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用材林区。今后农业的发展,以深度开发为主,并开发宜农荒地资源,提高玉米、小麦、大豆、水稻为主的商品粮产出能力;强化农牧结合,建设以肉、奶为主的大型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成为永续利用的木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治理的重点类型区为:①松嫩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②三江平原的开发与治理;③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森林资源的培育与保护。 2.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农业以牧业为主,农牧交错;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牧矛盾尖锐;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坚持以牧为主,加强草原和基本农田建设,强化农牧结合;在提高粮食自给率的同时,发展特种优质谷物和以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加快对土地沙化的综合整治,扩大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类型区是:①内蒙古北部草原牧区建设;②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农牧业协调发展;③内蒙古、陕西、宁夏接壤地区的治理与开发。 3.黄淮海区 农业以旱作灌溉农业为主,土地利用率高,农业生产总量大,是中国小麦、棉花、玉米、花生、暖温带水果等多种农产品的重要商品生产基地,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潜力较大。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黄淮平原麦豆为主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牧业综合开发,②冀鲁低山平原以棉花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③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巩固提高和城郊副食品基地建设;④胶东半岛果、渔、油生产和沿海开放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4.黄土高原区 农业以旱作为主,夏粮比重高;坡耕地比重大,滥垦陡坡地使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商品经济不发达。今后农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治理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晋陕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与建设;②渭北陇东旱塬的农业开发;③汾渭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5.长江中下游区 农业发展水平高,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农业开发的重点是巩固提高两湖(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两江(江汉平原和江淮地区)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加强对洪涝灾害和山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类型区是:①太湖平原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②江淮地区的治理和发展;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④湘赣红壤丘陵盆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⑤南岭山地的用材林基地建设。 6.西南区 立体农业层次分明,多种多样;烤烟、油菜及桑茶果在全国居重要地位;生猪商品生产优势明显,林特产品丰富多样。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和治理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四川盆地综合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②秦巴山区的综合开发与治理;③川滇高原水土资源的开发与农业的综合发展;④黔桂高原石灰岩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建设。 7.华南区 本区是中国适于热作的地区之一,以鲜活农产品为重点的创汇农业占较大比重。今后农业的发展,要巩固提高以橡胶、甘蔗为重点的热带作物和亚热带作物生产,稳定粮食单产,提高粮食自给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出口创汇。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闽粤沿海平原农村经济综合发展与创汇农业基地建设;②海南热作基地建设;③华南西部甘蔗区的建设。 8.甘新区 农业以分散而封闭的绿洲农业为主,人均粮油占有量高,经济作物发展较快;牧业以山地放牧业为主,草原牧业与农区牧业并存。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农牧并举,以农为主,积极建立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优质高产的棉、糖基地,区域性的商品粮基地,瓜果基地和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基地。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①塔里木盆地棉花生产的发展;②伊犁地区牧业基地的建设;③天山北坡综合农业基地的建设;④河西走廊商品粮食基地的巩固;⑤引黄灌区的治理与开发。 9.青藏区 本区地势高亢,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度大,而热量不足;土地资源以草地为主,林地次之,耕地数量极小但分布相对集中;水资源异常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水的矿化度高,利用难度较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名贵中药材、珍稀动物繁多;地广人稀交通闭塞。 本区农林牧业都具有高寒地区的共同特点,高产性也很突出;放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极为落后;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经营粗放,生产水平低。 今后农业发展应以牧业为主,牧林农综合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水平,发展商品性畜牧业;加强粮食和人工草料生产,逐步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合理经营和开发天然森林,建设营林、砍伐、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林区经济系统;改善交通、商品等农业发展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促进商品流通,发展民族经济;建设中国地毯毛羊、半细毛和肉乳兼用牦牛商品生产基地。 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区是:①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粮食基地的巩固与发展;②青甘川边缘牧区的建设。 第三节 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中国河湖众多,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水运发展潜力大。但人均、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偏低,加以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一些河流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床淤积,加剧了洪涝危害。我国在兴办水利、防治水害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业绩。 一、中国水利开发的历程 (一)古代水利成就 据考证,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大约始于公元前2000年或更早一些。河南、山西、浙江等地,都发现人类主动取水或排水的遗迹,河南登封的龙山文化,证明已有凿井技术和陶制排水管道。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最具代表性的工程为公元前256—前251年由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在四川灌县兴建的都江堰。 自秦以后,我国经历了三次统一与和平时期,带来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水利大发展。如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连接南北的大运河,长江、珠江流域的水利工程。 (二)近代水利 这个时期,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退。水利事业不但无法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相反,已有的水利设施无力维修,效益退化。在水利建设停滞而江河湖海不断演变的情况下,水旱灾害越来越严重。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一)水利建设成就 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共建成水库85118座,总库容5086.8×108m3;建成20000hm2以上的灌区242处,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为5501.32×104hm2;建成各类水电站1万余座,装机容量为7935.23×104kW,年发电量为2431.35×108kWh;新建和整修堤防共27×104km,保护耕地面积3959.5×104hm2,保护人口4.66×108人。在历次洪水中,江河堤防有效地保护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当前水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洪能力普遍偏低,洪灾仍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 1、城市缺水,水污染日趋严重。 2、旱涝灾害频繁。 3、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4、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5、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 6、工程设计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偏低。 三、主要河流的治理开发 (一)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长江年均径流量9600×108m3,干支流蕴藏2.68×108kW水能量,可能开发1.97×108kW,占全国的53%。长江的最大问题是洪水峰高量大,而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长江治理开发的成就: •中下游筑堤防在分洪后可防御1954年级洪水约为40年一遇,不分洪可防10~25年一遇的洪水。 •全流域建成大中小水库4.8万多座,总库容1222×108m3。汉江可基本控制洪水威胁。 •中下游平原建成排水涵闸7000多座,机电排灌容量510×104kW,大部分地区排涝标准达5年一遇以上。 •开发大中小水电约1600×104kW,其中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271.5×104kW,年发电量157×104kWh。 •系统整治改善了中下游航道,川江航道有明显改善。 •开始建设上中游防护林。 目前正在兴建宏伟的三峡工程。最终蓄水位175m,坝顶高程185m,总库容393×108m3,其中防洪库容221×108m3,装机容量1768×108kW,年发电量840×108kWh。 (二)黄河的治理开发 黄河年均径流量563×108m3,水能蕴藏量4054×104kW,可能开发2800×104kW,年输沙量16×108t,平均含沙量35kg/m3。 黄河治理开发的成就 •在上游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5个梯级大坝,装机容量324×104kW,年发电量156×108kWh,开发程度30%。 •中游大规模水土保持治理,初步治理面积约10×104km2,入黄泥沙有所减少。 •三门峡工程经过两期改建,主要用以控制特大洪水,平时尽量降低汛期运行水位,蓄清排浑,控制凌汛,并利用径流低水头发电。 •全流域灌溉面积从80×104hm2增加到510×104hm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泥沙得不到有效控制,下游河道继续淤高。 2、凌汛威胁,龙羊峡和刘家峡冬季放水发电,增加下游凌汛的威胁。 3、水资源不足,上中下游用水近270×108m3,汛期还需用200多亿立方米输沙入海。 4、近年来春季干旱时下游经常发生断流现象。 (三)淮河的治理与开发 淮河水系流域面积19×104km2,沂沭泗水系面积8×10104km2,年均径流量611×108m3。由于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不稳定,又由于黄河泛滥的原因,下游洪水出路少,因而灾情严重。 目前的主要问题:一是中游洪水通道未能根本解决,平原蓄洪区使用时困难大;二是河水污染严重,现在正在积极治理中。 (四)海滦河的治理与开发 修建水库1900多座,总库容265×108m3,在平原开辟分洪滞洪区32处,滞蓄容量191×108m3。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20~50年一遇。治理平原原有易涝耕地面积的80%。灌溉面积640×104hm2。存在问题:缺水严重。地下水的超采导致大范围的“漏斗”,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为了弥补海河水系的水量不足,修建了引滦入津工程。近期引黄河水,远期引长江水。前者包括引黄入晋、引黄入淀(白洋淀),后者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五)珠江的治理开发 流域内兴建大中型水库370座,总库容394×108m3,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0×104kW,电力排灌站装机120×104kW,灌溉面积为65×104hm2,修筑江海围堤10000多千米。西江上游红水河段水力资源丰富。拟建11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160×104kW,年发电量628×108kWh。 (六)内陆河的开发 内陆河区总面积近340×104hm2,占国土面积的35%,年径流量大于1×108m3的内陆河90多条。内陆河流域的开发程度有很大差别,其中新疆天山南北、甘肃河西走廊开发程度较高。 内陆河区的主要问题: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要提高每立方米水的经济效益,保证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跨流域调水 我国各地水资源的利用开发有很大差异,长江、珠江、松花江水资源较丰富,而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的水资源却十分紧张,称为“三江水富、四河紧缺”。三江年均径流总量13880×108m3,而四河为1720×108m3。 •规划中的向缺水地区引水的主要工程有: 华北区:南水北调中线与东线;引黄(河)入淀(白洋淀); 万家寨引黄入晋;引黄济潍(潍坊与烟台); 山东西水东调即由东平湖引黄至莱州。 西北区:新疆北部引额尔齐斯河的北水南调;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东北区:北水南调(引松花江水至辽河);辽宁省的东水西调。 东南区:浙江富春江引水到宁波。 西南区:四川长征渠,引青衣江水至重庆; 贵州乌江引水灌溉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水利部门对长江上、中、下游引水北调提出西线、中线和东线引水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第四节 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 矿业是开采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煤炭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采盐业、建材矿产开采及非金属矿产开采业等。 一、矿业开发的特点 矿业具有初级性。为重工业提供原料资源和动力资源。 矿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地指向性特征。各地区的原料资源、能源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及组合、埋藏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着地区矿业。 矿业的分布较加工工业区域差异更为明显、更为集中。导致矿业的开发也具有集中性。 矿业开发的初级性决定着矿产品具有运量大的特征,分布的集中性特征又使矿产品的运输具有运距远的特征,使矿业开发对交通运输 业产生极强的依赖性。 二、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 依世界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总价值计算,中国占世界14.64%,资源价值密度为114.46万美元,均居世界前列,其中15种居世界首位,9种居世界第2位。这表明了中国具有较高的矿产资源丰饶度,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矿业发展,1996年矿业总产值达4 031.84亿元,2000年全国矿业总产值3 928亿元,是世界矿业大国之一。 (一)重点矿业的布局形成三种类型 受矿产资源结构、组合及地理分布影响,矿业布局呈现不平衡特征。 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煤、铁、铜、磷等矿种的开采。其中煤炭产量的41.77%集中在黄河中游地区,仅山西一省就占全国26.13%;生铁相对集中在华北环渤海区、黄河中游区和东北区,三者合占全国的59.44%。 分布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铝土、钨、锑、石棉等。 分布范围小而高度集中型,如石油和天然气、钾盐、金刚石、菱镁矿、稀土、镍等。 (二)根据矿业产值,矿业开发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 从地带看,中部地带是全国最主要的矿业生产地,其人均矿业产值为110元,高于全国平均值,更高于东部的98元和西部的63元。 从大区布局看,矿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中南、华北,矿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24.31%,19.78%,17.87%,17.19%。 从省、市、区看,矿业产值超亿元的省区依次为:山东、黑龙江、山西、河南、辽宁、河北、新疆、广东等。 (三) 矿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不平衡 矿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地区偏集在中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带,以矿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计算,新疆、黑龙江、山西、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等位居前列。 三、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中国1996年的能源产量为13.16×108t标准煤,需求量已达13.88×108 t标准煤,分别为1978年6.28×108t、5.7×108t标准煤的2倍以上。2001年能源产量为12.1×108t标准煤。 (一)煤炭工业 我国1995年的原煤产量已达13.61×108t,为解放前夕的43.9倍,原煤产量相当于世界原煤总产量的29.98%,在世界上的位次已由1949年的第9位上升为现在的第1位。2001年原煤产量为11.61×108t。 我国煤炭资源具有藏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征。黄河中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3个省区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2/3,而且开发条件也是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布局特点。 今后煤炭开发布局将呈3个区带分布 (1)晋陕蒙(西)供煤区带:它具有靠近东部消费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煤炭工业西移的战略落脚点。 (2)东部煤炭调入区带:包括东北、长江三角洲、南方沿海和环渤海4个缺煤区。 (3)西部煤炭后备区带:包括西北、西南的8个省区。 (二)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遍及20多个省区,形成一批大型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其中大庆油田是最大的油田,从1976年以来原油年产量一直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其次为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2、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 (1)东北松辽油气产区:包括大庆、吉林油田,年产量占全国43%。 (2)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包括胜利、冀东、辽河、中原、大港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48%。 (3)四川天然气基地:包括四川和湖北西部部分地区,天然气产量占全国41%。 除三大产区外,还有新疆、青海和陕甘宁油气基地等。 3、今后的开发强调“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重” (1)巩固东部油田生产基地,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在新疆重点勘探、建设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新油区。 (2)注重石油的开发和生产,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主攻陕甘宁、四川、松辽、渤海湾、南海西部及莺歌海、东海平湖等气田。 (3)力争在海洋油气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 (三)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结构 从电厂和电网的规模看,大机组日益成为中国电网的主力,目前超过100×104kW的大发电厂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1.7%;超过100×104kW的电网总装机容量为18412×104kW,覆盖了全国所有城市和大部分乡村。 电力生产量居全国前列的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北、四川、河南、辽宁、山西,占全国65.29%。 电源构成主要是火电和水电,分别占发电量的81.09%和18.91%。 电力工业布局 1、火电布局 在燃料基地建设电站群,有条件地实行煤电联营,向电力负荷中心送电的宏观格局。 2、水电布局 动力源指向极强,高度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地区。 3、核电及其他新能源 因地制宜利用多种资源,解决大电网达不到或能源短缺地区用电问题的需要。不同区域建成地热电站、潮汐电站、风力电站以及沼气电站。 电网布局华北电网——以京津唐为中心;东北电网——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华东电网——覆盖沪、苏、浙、皖四省市;华中电网——包括豫、鄂、湘、赣四省;西北电网——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还有西南和华南电网等。 (四)能源工业布局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与发展趋势 评价 能源工业布局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中国的电力工业的宏观布局基本合理。中国能源产、销异地的特征客观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和“北油南运”的能源远距离运输格局。设想整体西移形成7个能源基地: 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以煤炭、电力为主要职能。 以内蒙古东部为主体的东北能源基地,利用褐煤发展煤炭、电力工业。 以大庆为中心的石油基地。 以鲁西南、皖北为主体的能源基地,发展煤炭、电力工业。 以豫东的永城、濮阳为中心的煤炭、石油综合能源基地。 以长江上中游及其干流区域为主体的水电基地。 川南、黔东、滇北煤炭能源基地。 四、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产、供、销矛盾。 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严重形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中国的单位产值能耗高,用能设备效率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2.21t标准煤/1000美元GDP)为世界能源利用率最高的瑞士(0.16t标准煤/1000美元GDP)的13.8倍。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的危害问题严重。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在开发与利用煤炭的过程中产生环境危害,包括: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矿井酸性水和洗煤厂废水污染、煤矸石自燃与煤炭燃烧利用过程中的CH4、SO2、CO2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能源与矿产的生产与消费的布局不匹配,加剧了能源、矿产运输的紧张局面。能源和矿产品是中国货运量最大的商品,仅能源就占铁路货运量的49%、公路货运的26%,水运的37%,内河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51%。 第五节 工业建设与布局 旧中国“一穷二白”,工业非常落后,1949年近代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工业生产水平低下,机器设备有80%以上要靠进口;工业发展速度缓慢,1949年几乎全部工业产品产量都低于抗日战争前1936年的水平;工业的地区分布也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那种极端落后、畸形的状态,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结构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的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的特征 1、工业的地位日益加强,已有相当的规模 旧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兴办军事工业起,到1949年,花了近100年时间,仅积累起100多亿元工业固定资产。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 农业 工业 商业 交通运输业 建筑业 1949年 68.4% 12.6% 15.4% 3.3% 3.3% 1983年 52.8% 1996 60% 2、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渐趋合理 旧中国的工业,主要是轻纺工业、采矿业和一些机械修理、装配,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发挥原有企业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机械、电力、冶金等部门增长最快,基本上从无到有地建立了石油开采、稀有金属、有机化工、汽车、机车与飞机制造、重型机械制造、造船、精密仪器、电子等一批工业部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已由1949年的73.6:26.4,调整到1983年的49.6:50.4。逐渐趋于比较协调的合理状态,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工业地区布局有较大改善 旧中国的工业,不仅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部门残缺不全 而且地区布局上也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表现为极不合理的畸形。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的辽宁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占国土面积85%左右的广阔内地,除武汉、重庆等几个城市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工业。偏集于沿海地区少数城市的工业,多数依附于外国资本,设备和原材料也多靠进口。 最近50多年来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逐步改变原有工业地区布局状况。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在广大内地大力建设新的工业基地。 (二)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动 工业化过程总是伴随着结构变动的。中国的工业化战略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具有显著变化的阶段: 一是1978年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抑制消费和以农补工、以轻补重的强制性积累方式,在结构上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工业化。这种赶超型发展战略,使中国从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步人工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与世界各发达国家相同工业化阶段和相同水平发展中国家比较,中国的工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超前特征,重工业比重远远超过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 二是1979年以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原来的计划经济,在经济体制、发展目标和工业化战略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之相伴,工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结构变化又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l.调整阶段(1978—1984年)。这是整个产业结构的“拨乱反正”时期,工业结构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调整: ①扭转过去过分强调积累抑制消费所带来的弊端,补消费不足的课; ②扭转重工业内部循环过强的弊端,调整和改造重工业,增强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的功能,为轻工业提供装备的机械工业有较快发展。 整个调整时期工业增长的格局是:年均增长速度: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重加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工业平均增速>原料工业>采掘工业。 2.轻工业化增长阶段(1984——1988年)。 在完成补消费的课,工业步入增长轨道后的1985—1988年,轻工业在工业增长中仍居主导地位,其贡献份额占52.39%。在此时期工业增长的格局是: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轻工业>重制造工业>工业平均增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原料工业>采掘工业。 3.现阶段(1988——)。 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的发展进人了新的阶段,发展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是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向产品多样化、新型化方向变化,新型家用电器、通信、住宅、汽车等高档消费品比重也逐步上升,而传统的轻工业商品基本需求增长缓慢; 二是,在生产领域一些长期短缺的产品,特别是传统的一般加工业和一般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开始出现剩余,以往靠低水平旺盛的国内需求拉动工业生产增长的市场已经改变,同时,基础产业特别是资源不足的制约,也使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三是随着工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完善及其规则的变化,将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新的、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些都将促使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布局进行新的调整。(加入WTO以后,一些工业产品的质量不高、品种不全就不可能走出国门,更难以走向世界。) (三)中国工业的布局变化 与中国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和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相适应,中国工业的布局也扭转了解放初期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轻纺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青岛、天津等少数几个城市,而广大的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几乎为空白的状况。 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 另一方面则在广大内地大力加强建设新的工业基地,使中国工业生产的布局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总体上,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78年)。 生产力布局的目的是解决众多地区工业的空缺和满足战备的需要(备战、备荒为人民)而采取均衡布局的战略,追求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到1978年,工业偏集于沿海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沿海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内地的比重逐步上升为;工业企业数沿海所占比重由50.3%下降到43石%,内地由49.7%上升到56.4%;工业固定资产原值沿海所占比重也随之下降,内地逐步上升。 2、第二阶段(1979——) 按照效益优先目标,强调充分利用沿海现有经济、技术基础并加快其发展,同时带动和发展内地经济。在全国普遍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东南沿海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其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由1978年的31.7%,上升到1996年的41.30%,上升了9.6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工业布局已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分工和布局特色。首先形成了几个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的工业区域,主要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辽中南地区、西南成渝地区、西北关中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地区七大区域。 全国工业布局明显形成了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及沿铁路线几条轴线。沿海轴线集中了中国几个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即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格局;沿江轴线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走廊;沿(黄)河轴线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其中游和上游集中了一定规模的高能耗工业;沿铁路线主要是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今后一定时期内,各地区工业结构及区域之间的分工会有所变化,但上述工业布局总体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二、原材料工业布局 (一)冶金工业布局 1、钢铁工业布局。 钢铁工业主要产品是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的各种性能和形状的钢材。钢铁产量及品种、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至今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尽管发达国家钢铁工业逐步衰退,并已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但在今后一个时期,钢铁工业仍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 2、有色金属工业布局。 在工业上除铁、锰、铬等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统称为有色金属。它是现代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的重要原材料。按其生产的阶段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加工三个阶段。各阶段由于生产特点、布置要求不同,布局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决定有色金属矿开采、选矿的因素是有色金属矿产的分布;而粗炼有色金属工业布局取决于原料能源与运输条件;有色金属精炼与加工则布局在能源与消费中心。 有色金属矿产是中国的优势资源之一。辽宁、甘肃、云南、湖南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四大基地。 主要的有色金属工业有铜业、铝业、铅锌工业。 (二)化学工业布局 化学工业是解放后我国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之一,1985年其产值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11.2%,在我国整个工业体系中仅次于机械工业(26.9%)、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居第4位。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它的发展对我国四化建设及人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1.我国的化工资源 我国的化工资源,除少数种类外,都比较丰富。地质矿产资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化工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目前利用最广泛的除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以外,主要还有盐、硫、磷、钾盐和硼矿等。 2.我国主要化工部门的发展与布局 我国虽有丰富的化工资源,但在旧中国化学工业几乎是个空白,仅在沿海少数城市有几家化工厂,只能生产几十种化工产品。1949年,仅生产酸碱、化肥,产量也很低,根本没有什么有机合成工业可言。医药工业连常用的解热药、硫胺药也不能生产。1949年后,我国化学工业以仅次于石油工业的年增长率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拥有分属于6个部门(化学采矿业、基本化学工业、化学肥料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医药工业),能生产2万多种化工产品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化工体系。按产值计算,其中规模最大的化工行业,是有机化工,其次是化肥、橡胶和塑料加工。化工企业的规模,仍以中小型居多。从化工产值结构看,为我国化学工业以农业和轻纺工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特征是很显著的。总的看来,我国化学工业还存在着内部比例不够协调(如基本化工原料发展慢),以及小化工厂经济效益欠佳等问题。今后的发展,应以轻纺、建材等提供配套原料和材料为重点,并着重于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为城乡市场提供化工产品,以利于在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需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建材工业布局 建材工业包括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类。中国建材工业以传统的建筑材料(水泥、建筑玻璃、卫生陶瓷、墙体材料)为主,非金属矿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建筑材料中的新型建筑材料比较薄弱。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城乡建设提供各种材料,也为国防及尖端工业生产必需的非金属材料。人们常把它同能源、交通运输一样比做为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 三、机电工业布局 机电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部门,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中的机电产品比重也越来越高。机电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它通常分为机械工业和代表新技术产业的电子工业两大部分。 (一)机械工业布局 1、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机械工业是一切产业部门取得现代装备的源泉,有“工业的心脏”之称。机械工业包括工业设备制造业、农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三大部门。 机械工业是建国以来中国发展较快的部门,它的发展为中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冶金设备、电力设备、煤炭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家庭日用机电产品等。目前,中国机械工业已有了相当大的规模。由于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中国过去在比较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机械工业,由于存在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弱、企业组织不合理、企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正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机械工业内部结构重新调整与重新组合的趋势。 2、机械工业的布局 机械工业行业众多,品种复杂,服务面广,开发和生产要求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专业化协作。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它的布局。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至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内,中国工业布局重点由沿海向内地推进,并强调区域内自成体系,由此形成了中国机械工业布局的特点。 具体行业分布特点如下: 机床工具是机械制造的“母机”,产品种类多,结构复杂,精密度高,要求不同规格的钢材和其他金属材料,对技术和协作条件要求高。 重型机械和普通机床制造一般可布局在工业基础好的城市, 精密机床、数控机床的制造则直接选择配置在科学技术条件好的大城市。 专用设备制造中,重型机械的生产耗用金属多,产品消费对象比较集中,一般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地。重庆、上海、哈尔滨是中国三大电机设备制造基地。石油化工设备制造工业多靠近石化工业,上海是中国最大的轻纺机械制造基地。 (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1、传统产业相比,其布局显示出独特性: (1)对知识、技术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其初始阶段来说尤为重要。 (2)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3)投资环境要求较高 (4)具有较强的集聚性(吸引人才、技术) 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分布。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从发展阶段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高新技术工业以电子、航空、航天等为主,但未能形成独立的产业。改革开放以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1986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国家科技重点攻关计划”、“863计划”和“火炬计划”,创办了具有不同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而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深入发展。电子与信息类产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其次为机电一体化类产业、生物技术类、新型材料类、新能源与环保类。 3、中国电子工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4、今后中国电子工业布局总趋势 (1)调整与理顺产品的配套关系,尽快形成主要产的经济规模; (2)中西部地区电子工业的内部结构将逐步走向升级。 四、轻纺工业布局 (一)纺织工业布局 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与布局特点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轻工业部门,其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仅次于机械工业而居第二位。它不仅为广大人民提供大量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也为工业、农业、文教、卫生和国防等部门提供大量重要产品,同时,它在充分利用劳力资源,积累国家建设资金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我国纺织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是世界上纺织工业大国之一。 (2)发展纺织工业的资源丰富。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和布局特点之二。 (3)纺织工业结构显著改变,形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和布局的特点之三。 (4)地区布局趋向合理,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和布局的特点之四。 2、主要的纺织工业部门 (1)棉纺织业。 (2)麻纺织业。 (3)丝绢纺织业。 (4)毛纺织业。 (5)服装业及皮革、毛皮、羽绒制品业,生产规模较大的有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及山东、福建、湖北J京等地。 (6)化纤工业是新兴的现代纺织业部门,主要包括以天然纤维素(木材、棉短绒等)为原料的粘胶纤维纺织业,以炼油炼焦废气、石灰石、钠盐等为原料的锦纶、睛纶等合成纤维纺织业两大类。 3、中国纺织业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品结构、质量、品种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2)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从量的扩大较变为质的提高,并逐步提高化纤工业和服装业的比重,沿海老纺织基地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一般纺织品生产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二)轻工业布局 中国轻工业的布局已经在全国普遍展开,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地带、长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珠江三角洲为主的轻工业出口基地。下面主要介绍食品工业、造纸工业的布局。 1、食品工业布局。 食品工业是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发展食品工业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需求,而且可以应用食品工业的保藏加工技术,使农畜产品得到及时加工,并有利于解决某些农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季节及地区不平衡的矛盾,使农产品增值,也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中国的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造纸工业布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现代造纸工业包括制浆与造纸两部分。主要是以农作物秸秆、草类等短纤维资源为原料,以木材纤维为原料的纸制品所占比重不足20%。制浆工业一般布局在原料地,而造纸和纸制品工业则在布局上尽量接近消费地。 造纸是污染较严重的行业之一,即要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地区原料资源优势,发挥地区优势,又要重视污染的治理,杜绝原来的那种外部不经济性观念。 3、卷烟工业: 我国四大烤烟基地:河南、山东(青岛的泰山烟)、贵州、云南(昆明的云烟), 我国最大的卷烟厂:上海 4、制茶、酿酒工业: 茶:龙井、信阳毛尖 酒:分白酒、黄酒、葡萄酒、果露酒和啤酒五大类;白酒产量占一半。 我国的四大名酒:茅台酒(产地为贵州仁怀县茅台镇)、 西凤酒(产地陕西凤翔县) 汾酒(山西) 沪州老窖特曲酒(四川沙州),均为白酒。 黄酒以浙江绍兴和福建等地所产质量为优。葡萄酒和啤酒则各地均有分布。 第六节 交通建设和运输、邮电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作用及其特点 (一)概念: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二)地位和作用: (三)特点: 1、不创造新的产品: 2、运输产品的统一性: 3、运输生产的连续性: 二、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运输网现状 (一)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 1、旧中国发展情况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我国曾是世界上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的国家,特别是古代的水路交通曾经创造过相当辉煌的成就: 到了近代,旧中国公路运输业发展非常缓慢,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首先,是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其次是各种交通线路太少。以陆路运输来说,旧中国铁路运输业发展缓慢,1876年中国修建了由吴凇口到上海的第一条铁路(全长14.5公里),从1876年修筑第一条铁路,到1949年的73年间,一共修筑了2.2万公里铁路,每年延伸铁路的长度年均大约不过340公里;再加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破坏,解放前夕,能通车的铁路仅剩1.1万余公里,全国有将近1/3的省份不通火车。所修建的公路,1913年修建了由长沙至湘潭的第一条公路。直至解放前夕,36年只修建公路13万多公里,能通车的公路只有一半多。内河通航里程为7.36万公里。民航极少,管道运输为空白。民间运输占重要地位。 2、建国后发展的概况 建国50多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海运与内河航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复线铁路、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运、民航、管道运输等发展特快。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全国交通运输局面日新月异,许多世代的山区,现已“高路入云端”。(吐鲁番—库尔勒——喀什)铁路穿过雪山、跨过峡谷,畅通无阻;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在崇山峻岭中穿梭;急流险滩阻隔的江河已是“天堑变通途”。 3、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现状: (1)发展迅速:一是综合运输网里程迅速增长 时间(年底) 1949 1989 1996 1999 各种运输线路里程(万公里) 18.8 183.43 253.91 304.83(不含管道) 增长的倍数 10 14 16.2 二是运输工具显著增加。50年来,铁路机车的年产量、铁路货车、客车增长很快。 三是客、货周转量有较大增长。 (2)运输结构渐趋合理,仍以铁路运输为主 (3)客、货流量相对集中 (4)全国现代综合运输网已基本形成 (二)综合交通运输网 1、概念 是指以纵横交错的铁路为脊梁,以水运、公路为骨干,以各交通枢纽、港站为基础,辅以民航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相衔接而形成的遍布城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 从总体看,全国综合运输网的骨架是由6条横穿东西和7条纵贯南北的“横6竖7”主干线构成。辅以其它铁路干支线、公路和地方水运,配合民航和管道运输而形成了全国性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 2、六条近东西向的交通干线 ①绥芬河一哈尔滨一满洲里线。 哈尔滨是东北部最大的铁路交通中心。滨洲线从哈尔滨到满洲里全长935公里,滨绥线从哈尔滨到绥芬河,全长548公里,还有从哈尔滨到大连的哈大线,全长944公里,均为复线。这三条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的铁路线,构成的“丁”字形铁路骨架,连接几十条干支线,形成了我国东北稠密的铁路网。滨洲线和滨绥线横贯东北北部,东端到俄罗斯的海参崴,西端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形成北部的一条亚欧大陆桥。 ②兰州一中卫一包头一大同一北京一秦皇岛一沈阳一丹东线。 为联结西北、华北、东北大干线,主要由包兰、京包、京秦、大秦、京沈、沈丹铁路及京兰、京沈等民用航空线路组成,有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北京,其东端经丹东与朝鲜的交通网相连,中部通过集二铁路线与蒙古及俄罗斯相通,在国内沟通着京津唐与辽中南两大工业基地,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沿线还拥有全国重要的铁矿、畜产品及全国最大的长芦盐场。 京包线自北京至包头,全长833公里。北京至张家口段,建于1905年,是我国自行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包兰线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80公里。两线共长1813公里,是沟通华北和西北干线。 大秦铁路,1991年全线通车,是八十年代在共和国土地上新跃起的一条钢铁巨龙。它是我国第一条现代化铁路。 ③潼关一太原一石家庄一济南一青岛线。 由南同蒲[山西大同——陕西(风陵渡)孟塬]、石太、石德、胶济等铁路线组成,沟通着晋中南的煤、胶济沿线工业地带和山东盐场的经济联系。 ④阿拉山口一乌鲁木齐一兰州一西安一郑州一徐州一连云港线。 阿拉山口一乌鲁木齐一兰州一西安一郑州一线,被誉为“丝绸之路、东方快车”。该线是亚欧大陆桥的东段。沿线有丰富的煤、石油、铁和棉花等,人口众多,城镇遍布,把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将要成为我国建设重点的大西北紧密地连接起来,大大促进了东西间的物资交流,对我国经济发展,开发大西北和巩固国防,都有重要意义。 ⑤成都一重庆一武汉一上海线。 主要由长江水运线及成渝铁路、沿线航空线路组成,上海是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枢纽站。沟通着我国实力最强的沪宁杭工业带和武汉工业区、成渝工业区的经济联系,也是我国实施开放的“弓箭战略”的“箭体”所在。 ⑥昆明一贵阳一怀化一株洲一南昌一杭州一上海线。 由贵昆、湘黔、浙赣、沪杭等铁路及上海至昆明等民用航空线路组成,沿线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煤、磷灰石等资源,是华东通往中南和西南的重要通路。这是一条与陇海线和长江航道平行的交通大动脉。 3、七条近南北向的交通干线 ①哈尔滨一沈阳一大连一上海一广州线。北京—哈尔滨线,被称为“冰雪专列”。 ②北京一天津一济南一徐州一南京一上海线。 全长1462公里,沿线地势低平,人口众多,均为复线。由京沪铁路及京杭大运河、鲁宁管道等组成,它沟通着京津唐、沪宁抗两大工业带,也是北煤、北油(胜利油田)南运的重要通道,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水陆交通中心。此线是我国运输密度最大的交通主干道之一。 ③北京一石家庄一郑州一武汉一长沙一广州线。 主要由京广铁路及北京至广州的航空线路组成,是北煤南运的通道,沟通着华北、华中和华南,两个端点北京和广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南端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成为我国又一条运输密度最大的交通主干道之一。 ④北京一九江一南昌一赣州一深圳一九龙线。 由京九线纵贯,是京沪、京广两大南北向干线之间的一条铁路新干线。京九线于1996年9月1正式通车,极大地缓解京广、京沪的压力。 ⑤大同一太原一焦作一枝城一柳州一湛江线。 由北同蒲、太焦、焦柳、黎湛等铁路线组成,是晋、陕、豫煤炭南运的通道和开发中西部的一个重要条件;京广铁路的分流线。 ⑥包头一潼关一西安一安康一重庆一贵阳一柳州一防城一友谊关线 由襄渝(襄樊--重庆)、川黔(重庆一贵阳)、黔桂(贵阳一柳州)、湘桂(衡阳一友谊关)、南防(南宁一防城)等铁路线组成,沟通着华北西北部、西北东部和华南西部,向南与越南的铁路网相通,成为中越两国间的陆上通道。 ⑦中卫一宝鸡一成都一昆明一河口线。 由中(卫)一宝(鸡)一宝成—成昆铁路线组成,是目前联系西北和西南两大地区的唯一大通道。沿线是我国物产丰富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三)综合交通运输网的结构 1、现状: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但仍是薄弱环节。目前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对运输的需求。运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已成为经济建设中突出的薄弱环节。各种现代交通线路还是里程不足,运网密度低。更突出的是铁路运输超负荷,运输通过能力较弱,货物通过能力只能满足需要的一半左右,“卡脖子”现象严重;港口泊位紧张,压船压货堵塞严重;客流量急剧增加,客运全面紧张。还有运输结构不合理,各种运输方式缺乏合理分工,造成铁路负担过重,而水运、公路和航空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比较低等,造成交通运输矛盾突出。 2、今后发展方向: 从“八五”开始,在发展以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的交通运输业总方针指导下,建立“三主一支持”发展规划——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交通运输支持保障系统。 公路主骨架,指国道主干线搭成的“五纵七横”框架体系,将全国重要城市、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对外口岸连为一体。 水运主通道,指按我国“T’型水运条件及生产力布局特点形成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海上南北大通道及三江两河航道织成的航运体系。 港站主枢纽,指与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相连接的港口和公路枢纽(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温州、厦门、汕头、广州、深圳、珠海、湛江、防城、海口等)组成的中转换装体系。 支持保障系统,指以卫星通讯为主的全国交通专用通讯网、海上救援安全系统、水上技术设施检验系统等。 三、各种运输方式及其经济评价 (一)铁路运输 中国的铁路网由相互连接的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和铁路枢纽组成。其地理格局是以北京为中心,京广线和陇海一兰新线为主干形成纵横交织的网格状。把全国主要的工矿城镇及农、林、牧业生产基地连成一个整体。有: 1、主要的铁路干线: (1)南北交通的中轴——京广线:京广铁路沿线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城镇广布,货运量巨大。南运货物主要有煤炭、钢铁、石油、木材及出口物资。北运的货物主要有稻米、茶叶、桐油、蔗糖、亚热带水果、有色金属及进口物资。 (2)东部沿海地区大动脉——京沪线 京沪铁路沿线地势低平,人口众多,城镇密布,煤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南运货物主要有煤炭、钢铁、棉花、油料、木材和杂粮等。北运货物主要有布匹、百货、机械、仪表、粮食、茶叶等。新建的皖赣铁路北起芜湖,南达贵溪接浙赣线,全长551公里,对减轻沪宁、沪杭段的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纵贯南北的又一条交通干线——北同蒲线——太焦线——焦枝线——枝柳线。 北起山西大同,南到广西柳州,全长2395公里。除北同蒲线(大同——孟塬)的357公里外,其余都是解放后兴建的南北铁路干线。沿线经过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广西五省区,跨越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贯穿黄土高原、豫西山地、湘西山地和两广丘陵。 沿途盛产粮食、棉花、油料、木材、烟叶等农副产品,矿产资源如煤、铁、有色金属等也很丰富。因此,该线对分担京广线运量,改善我国铁路布局,提高山西煤炭外运能力,以及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4)纵贯西南的交通大动脉——宝成线和成昆线。 从宝鸡到成都,再从成都到昆明,全长1754公里。穿过秦岭、大巴山,越过大渡河、金沙江及大小凉山。沿线高山深谷,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工程极为艰巨。 (5)横贯东西的大动脉——陇海线和兰新线——北疆线。 陇海线东起黄海之滨的连云港,西到内陆腹心兰州市,全长1760公里;兰新线从兰州到乌鲁木齐,全长1892公里,北疆铁路乌鲁木齐——中苏边境的阿拉山口,全长240公里,三线共3892公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条亚欧大陆桥。 沿线有丰富的煤、石油、铁和棉花等,人口众多,城镇遍布,把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将要成为我国建设重点的大西北紧密地连接起来,大大促进了东西间的物资交流,对我国经济发展,开发大西北和巩固国防,都有重要意义。 陇海线和兰新线上有我国很多历史名城,如开封、洛阳、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咸阳、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玉门、敦煌、哈密、吐鲁番等,也是我国历史名城和“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这些城市对发展我国经济和旅游业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还有联系华北、西北的干线——京包线和包兰线、联系南方东西干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和贵昆线,以及东北的“丁”字形铁路网,对发展我国经济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2、目前状况 运能与运量的矛盾突出;路网密度小,技术装备水平低。 (二)公路运输: 1、中国公路网的构成: 中国的公路按行政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汽车专用公路,以国道为干线骨架(包括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辅之以省道、跨省公路、高速公路、汽车专用公路等主干线,将全国重要城市、工业中心、交通枢纽、沿海口岸等连接起来,构成公路网。 2、国道。 国道是在全国公路网中具有政治、经济意义的主干线,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战略要地等的公路。近年来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修建了很多条高速公路及70多条国道。 按照国道的地理走向,我国的国道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北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放射状公路线,此类放射状线由“1”开头和两位路线序号组成,如101国道即北京——密云——承德——沈阳,线路序号从此线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一类是南北纵线,由“2”开头和两位路线序号组成,如201国道即鹤岗——佳木斯——牡丹江——丹东——大连,线路序号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编号; 一类是东西横线,由“3”开头和两位路线序号组成,如301国道即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线路序号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编号。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像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都在首都的中心位置设立了公路零公里标志,作为国家干线公路的起点,中国一直没有考虑设立此类标志,所以以北京为中心的放射状的公路,具体以什么地方为中心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2003年7月,交通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已批准我国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设立公路零公里标志。最终确定的“中国公路零公里”标志为正方形,边长小于或等于1.6米,图案要求与天安门广场的环境和景观相协调,选用的材料质地坚硬、耐磨、耐腐蚀,以便于永久保存。此标志将被镶嵌在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上,顶端与广场地面持平。 公路零公里标志的设立,不仅明确了国家干线的起点,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可以成为北京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3、高速公路运输。 中国大陆的高速公路始建于1984年(上海一嘉定19公里),至1996年已建3422公里,总里程居世界第10位。高速公路的分布偏集东部沿海,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台湾这四个地区,总里程占全国95%(表4.6.5);而内陆中西部地区比重微弱,仅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及川渝地区已建成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的布局: 首先指向于经济发达地区。中国大陆的三个高速公路的主要分布区都是这样的区域: 环渤海地区处于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目前已建成沈大、京石、京津塘、济青、首都机场路、沈阳环城等高速公路,总长1082km,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长的54%(占大陆部分的 68%);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大中城市多,目前有高速公路138km,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长的6.9%(占大陆部分的8.6%);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毗连港澳、城市密集,资金雄厚,有高速公路273千米,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长的13.6%(占大陆部分的17%)。 其次,特殊的区位条件,如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也会刺激高速公路的迅速产生。另外,平坦的地形,无大的山川阻隔,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地理条件。 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 一是城市内部高速公路, 二是大都市地区的高速公路 目前,中国已建成高速公路5000多km。但由于中国人多,建设高速公路需占用大量土地,一定要注意节约土地。 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减少噪音,公路路面将采用新材料和施工工艺,普通铁路将实现电气化,高速铁路将进入磁悬浮系统时代,速度达到每小时500——700公里,目前,经再次提速:客运列车达到每小时200公里,货运列车达到每小时150公里。 (三)水路运输 我国水路运输按水域特点可分为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两大部分。 1、内河运输: 内河运输是我国水路运输的主体。全国以长江、珠江、黑龙江、淮河四大水系为主,并与京杭大运河纵横交汇,使我国二分之一以上的上地面积有了水道运输网。 (1)长江航线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是我国最大,最主要的内河航道和水陆联运干线。长江干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线运的大动脉,于支流通航 里程达8万多公里,约占全国内河运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 (2)珠江航线 珠江是东江、北江、西江的合称,在航运上是我国第二条重要的河流,又是华南地区水运大动脉。干支流位达30000公里。 (3)黑龙江航线 黑龙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最大河流,是中苏界河,干流全长4350公里,在我国境内有3400公里,其中通航里程约2200公里。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源于白头山天池,其航程约2600公里,流域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境内木材、煤炭资源丰富,又是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和甜菜、亚麻、大豆主要产区。 (4)淮河航线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1050公里,其中通航里程为696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淮河流域腹地宽广、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平顶山、淮北、淮南、徐州、枣庄等都是重要煤炭产区,是上海和苏浙等省煤炭的主要供应基地。 (5)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的通县,南至杭州,流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和京津二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台长达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南北内河航运的纽带。 2、海上运输 我国面临辽阔的太平洋,流域面积达490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18000公里,大小岛屿5000多个。这些都为我国海上运输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解放后,改建、扩建、新建了一批港口。目前,我国年吞吐量超过100万吨的港口有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广州、湛江、基隆、高雄等。并且开展了海上集装箱运输。我国海上运输可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两大部分。 (1)沿海运输:我国沿海运输分南北两个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的北方航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航区。 (2)远洋运输:解放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远洋运输也逐步壮大,跃居世界航运国的第八位。现以上海、大连、天津、青岛、广州、湛江、秦皇岛等港口为起点,现已开辟了很多航线。 (四)航空和管道运输 1、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是高度现代化的交通运输部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航空运输业有很大的发展。通往国际和香港地区的航线逐步增加,与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等26个国家的33个城市通航。国内航线302条,目前全国除台湾省外,各省主要城市都有通往北京的航班。1980年新建成使用的首都机场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航空港,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两条3000多米跑道,最大允许承重能力500吨,可供各类大型客机安全起降。候机楼系用最新型的卫星式体系。每小时可指挥30架飞机起降,旅客吞吐量每小时可达1500人次,每年可接纳350万旅客。 2、管道运输: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曾在四川省中部发明了用竹管输送天然气和卤水,推动了制盐工业的发展。到19世纪末,自贡市一带的主要管道就有10多条,总长度约300公里。 解放后,我国最早的输油管道是在甘肃玉门内部铺设,距离很短,后来延伸到兰州。现在石油运输管道干线有:大庆——大连;大庆——秦皇岛——北京;任丘——北京;胜利油田(东营)——南京;胜利油田(东营)——青岛等。其中以大庆——秦皇岛——北京是我国最大的管道运输干线,全长1507公里。 从管道地区分布来看,东北和沿海地区占总长度的76%,尤其是东北地区已建成八条,共有2000多公里管线,基本上形成原油管道网。 四、邮电通信业的发展与布局 邮电通信业指通过交通线路、电报、电话、传真、电视、广播等方式传递语言、文字、图象、数据、函件等进行邮件和信息传递的产业部门,包括电话、电报、函件、报刊发行、用户传真、无线寻呼、特快专递等。邮电通信业不仅因为是基础设施部门而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职能部门,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公益事业而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效益。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邮电通信业还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与否的基本标志之一。 1、旧中国发展缓慢 中国的邮电通信业历史悠久。虽然有过从春秋战国时期为递送官府公文而出现的驿马,到唐朝水陆兼办的邮驿,再从宋朝为办理紧急公文而设立的急递铺,到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的“客邮”,出现了中国近代邮政,办理信件、包裹、汇兑、储蓄等业务;有过1871年出现的电信通信,1900年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大城市出现了室内电话,1905年开通了北京一天津的长途电话。但旧中国的邮电业机构混乱,发展缓慢,到1949年,全国只有自办邮电局(所)4 870个,且多为代办所,投递线路总长仅 70石万公里,只有电报电路 4 460路,长途电话线 3 777条,半数以上的省区没有自动电话,全国邮电业务总量仅为0.97亿元。 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 1949年后,中国邮电部的正式成立,开创了邮电业发展的新纪元,使邮电通信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产业部门。特别是“八五”以来,中国的邮电通信业发展尤为迅速,开始超过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更快,而且邮电通信服务的广度大为拓展,技术条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全国电信网正在由人工网(90年代初)向自动网过渡,由模拟技术(90年代初只有几少数人用体积比较大的“大哥大”)向数模兼容和数字技术过渡(只有中心与基站之间铺设电缆,其它地方均是无线传播):出现了自动电话网、公众电报自动转报网、光纤通信,在大力发展传统邮电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移动电话、磁卡电话数字通信、用户传真、电子信函、多功能程控电话服务、邮政储蓄、特快专递等项新内容。目前,中国的邮电通信业,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改制,分为邮政、移动、联通、网通、电信、铁通等几家企事业单位,只有邮政属于事业单位,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到的冲击较大,效益一般;移动只搞移动电话,但已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技术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联通既有移动电话、又有固定电话;网通既有固定电话,又搞小范围内的移动电话——小灵通;电信只有固定电话,铁通目前只经营固定电话。可以说邮电通信业务已进入“百花齐放”的年代了。 第七节 旅游业 一、旅游与旅游业 旅游是旅行游览活动的简称,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社会经济活动。它起始于剩余劳动出现之时,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发展。旅游首先在世界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希腊、罗马发展起来。 (一)旅游的特殊性: 旅游生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综合和审美两个方面。 1、综合性: 旅游的综合性是指旅游活动有着多方面的内容,即以游览为中心,包括行、住、购、食等。就游览来说,或是欣赏山水风光,或是观光名胜古迹,或是领略风土民情,或是鉴赏艺术珍品,等等,上自宇宙空间,下至深谷海底,凡是人们可以去到的地方都是游览观光的对象。旅游者之所以不惜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和财力外出旅游,主要就是为了观览他乡异域特殊的风物情趣。而行、住、购、食,除了为旅游者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外,其本身往往也是游览观赏的对象。旅游者选择住宿,追求的是新奇,不同于原住地的样式和布置;购买商品最主要的是看其是否有纪念意义;用餐常常是注重品尝风味,欣赏烹调技艺,等等。正因为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方式,旅游者从旅游活动中所得到的收获也是非常丰富的。不少旅游者也许仅仅出于消遣和休息而外出旅游,但如果能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旅游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消磨了时间或调剂了精神,而且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性情,培养了高尚的趣味。如果单独旅游,还可以锻炼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临危不惧的性格,而集体旅游则可以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当然,如果你在这个旅游团体中还担任点负责工作,就又可以培养指挥、组织能力及果敢善断的作风。总之,旅游这一综合生活方式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带给旅游者的收获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物质或文化生活方式。 徐宏祖23岁起出游,历时34年,北至燕、晋,南达云、贵,足迹遍及今16个省区,行程数万里,著有《徐霞客游记》,其中关于岩溶地貌的描述和研究,早于欧洲人1个多世纪。 2、审美性 旅游的审美性。旅游虽然包含着很多的活动内容,但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审美作为主要意向,在所取得的收获中,审美总是最大的。即使是人们有时还有着别种使命或打算,如商务接洽、科学考察、探亲访友、会谈交往、体育比赛、节日娱乐等,但当他进人具体游览活动时,也会把主要意向转向寻求美、感受美,对观赏对象不由自主地做出这样那样的审美评价。 (二)旅游及其旅游业的概念: 1、旅游: 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 世界性的经济活动。凡人类以旅行游览、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休假疗养、消遣娱乐、体育锻炼、探险猎奇、考察研究、宗教朝觐、出席会议、购物留念、品尝风味、文化交流 以及探亲一访友为目的、非定居的暂时忏移居,块一可称为旅游。 2、旅游业: 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利用各种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满足旅游者多种不同旅游目的而提供服务的独特的经济部门。是一种不耗费资源的“风景出口”,又有“无烟工业”或“无形贸易”之称、也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快、创利高的新兴的经济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 (三)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1、地域性 由于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差异,不同地区旅游资源类型与组合状况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区。如我国的游览城市中,有主要由自然条件形成的城市: 山城——重庆 泉城——济南 冰城——哈尔滨 水城——苏州(东方的威尼斯)、绍兴(世界上是意大利、威尼斯) 花城——广州、春城——昆明 江城——武汉 日光城——拉萨 不夜城——莫河(世界上是冰岛雷克雅未克), 也有因经济特点而形成的城市: 钢都——鞍山 煤都——抚顺 瓷都——景德镇 陶都——宜兴 锡都——个旧 林都——伊春 锦都——成都(蜀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杭州(织锦) 三大绸市市——杭州、苏州、湖州 2、季节性 由于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纬度和地形垂直高度的不同,特别是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季节变化的影响,使旅游业具有强烈的季节性特点,同一旅游区季节不同,其利用价值也有所不同,如素有我国三大火炉之称的重庆、武汉、南京,盛夏的旅游价值就不如春秋季,风光绮丽的避暑胜地北戴河、青岛等地,春冬两季的旅游价值则不如夏秋季。所以掌握旅游区季节性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合理安排客流,调节旅游旺季旅客流量,有着重要意义。 3、综合性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事业。它的发展与交通、城建、宾馆、园林、博物、出版、农业、轻工业、手工艺品、商业、医疗卫生、环保、服务业等密切协作,互相配合。因此,以上行业,都要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区、点的规划和布局,要以综合性的观点对待。全面考虑。在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时,也应适当兼顾旅游者的不同旅游目的,搞好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4、经济性 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经济部门,利用“风景出口”为国家创造财富,积累资金,增加外汇收入,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特点。因此,旅游业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一个旅游点的开发,首先必须考虑的不是风景资源的开发价值,而是客流的多少,经济收入的高低,如果一个风景点旅游资源好,但交通不便,旅游者很少,这样的地方,建设了一系列旅游设施,是得不到充分利用的,不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5、国际性 旅游活动可分为国内旅。像苏州国际旅游节、昆明国际旅游节, 我国已与欧洲12个国家达成协议,我国公民可以 申请 关于撤销行政处分的申请关于工程延期监理费的申请报告关于减免管理费的申请关于减租申请书的范文关于解除警告处分的申请 去旅游。今年5月1日生效。随着科学技术、交通运输的发展,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继续深化和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旅游的人数大大增加。据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一项研究透露,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跨国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在经济上各国旅游业无形中同处于一个世界市场之中,旅游经营的质量,收费的标准,不仅要依据国内市场的情况,而且要受到国际市场的检验。 (四)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 名山奇峰、秀山胜景、阳光海滩、独特的气候以及稀有的珍奇动植物资源。 我国土地辽阔,自然旅游资源瑰丽多姿。既有交错广布的各地地形、地貌,又有星罗棋布、浩浩荡荡的湖泊、大川。一方面在天空中珍禽比翼;另一方面在地面上异兽深藏。 2、人文旅游资源 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人文事态利用或改造自然环境取得的文化成就或艺术造型。它不同于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历史性、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古文化遗址。我国发现的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相当多,如“河套文化”、“山顶洞文化”、“仰韶文化”、“大汉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五)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工农业、畅通、便捷的交通,独具特色的烹调技术和食品工业等,都与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和密切的关系。 二、我国旅游业的现状 旅游业迅猛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近代旅游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前,我国也有些旅游接待活动,属政治或外事接待性质,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到1978年,来华旅游人境人数仅180.9万人次,其中外国人只有23万人次,旅游业外汇收人不过2.63亿美元,居世界第41位。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旅游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若这些丰富多彩的资源得到合理和充分开发,则我国必将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旅游业大国。但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较晚,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差差距甚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没有发挥。原因是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自题,困扰旅游的更好更快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资源方面 1、缺乏总体规划 对全国旅游资源缺乏全面系统的普查、缺乏全面科学的统计和分析,没有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规划。 2、资源利用不够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数量少、规模小,新的资源点开发跟不上,老旅游点又人满为患。 3、开发建设的总体层次和质量水平低 资源开发建设的总体层次和质量水平仍比较低,没有充分发挥我国的旅游资源优势,也没有开发创造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适销对路的优秀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不丰富,单一,缺乏地方特色,缺少创新、技术含量低、包装简陋(新加坡靠产品加工、包装)、设计生产销售脱节等。 4、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多且滥 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三废”污染较突出,保护管理措施很不适应。许多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都面临着人工设施和人工景观过多过滥的问题,泰山在中华民族的心中是一座圣山,自古以来是文臣落轿、武臣下马之地,可是1983年修建的中天门索道使著名的月观峰被炸掉1/3的峰面。在被誉为“震旦国中第一山”的黄山顶,修索道、建宾馆、修水库,而导致一些山松的死亡,还有很多,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多且滥现象突出。 (二)投入方面 1、认识上的偏差, 旅游业被列为“非生产性”范畴,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还受到许多限制。在经济管理上,旅游业往往被放在次要的地位。长期以来的产品经济思想,形成了对旅游业的生产性和产业性的否定。 2、投入不足,未形成国家主导型的发展局面。 这些年来,由于认识上的偏颇,对旅游其结果,一是投入少,收益也少,形成资产和实现的资产增值也少。二是形不成“国家主导型”的发展局面,旅游部门办不成什么能对旅游业发展全局起重要作用的项目,开发不了具有规模效益。 (三)管理与协调方面 1、现行旅游区的管理体制混乱。 一是设立一级政府(如南岳衡山区),下设机构完全按照政府建制配置;二是政府代管理,即由一级政府的一名负责人兼任旅游区的主要负责人实行管理;三是垂直管理,即归一个上级主管部门管理;四是混合管理,即具有地区管理与垂直管理的双重性质,存在多个管理部门。可以看出,现行管理体制的混乱不仅体现在管理体制的类型上,也体现在管理体制的权限上,这种混乱状况影响了我国旅游区发展。 2、行业管理与行业协调。 旅游业的发展还必须与工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相协调。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处在经济宏观调控与平衡之中,必须与各行业协调好。例如,基础配置设施和服务设施与旅游业发展的协调,特别是交通业与旅游业的协调。 四、对策与发展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世纪之交,充满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在旅游资源开拓、产品开发、线路配置、行业指导与管理、企业改革与发展等各个方面大力开拓进取。 深化对旅游业和旅游资源的认识,加强宏观指导与协调。 尽快将旅游业作为生产性产业对待,改变一些不符合现代经济的观念,使旅游业这个新兴产业能有与传统产业大致相同的待遇,国际旅游业创汇也应与外贸出口创汇一样受到扶持。 政府的支持与重视 加强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旅游商品信息化建设 通过服务和引导,促进设计与生产、生产与销售、销售与消费三个环节的沟通与联系,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最佳配置,向市场推出一批有影响、有特色、有销路、有效益的产品。提高市场的专业化水平,活跃旅游购物市场,打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旅游业是创造幸福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更多的人流、信息流,从而带动招商引资、工业和特色生态农业(寿光农业园)的发展,促进各地开放程度的提高。我们对旅游产业的认识和定位,不能只停留在旅游产业本身,而更里从综合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我政局稳定,国泰民安,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样促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肯定,我国旅游业将取得更辉煌的业绩。 第八节 城乡建设 城市是城和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用城垣围起来的地域,“市”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这是城市的原始形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必须有质的规定性,有人把它归纳为3个基本条件: 密集性:拥有一定数量的居民且比较集中。 经济性:其土地是用来经营非农产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 社会性:城市中聚集的人口,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而不是由血统关系或宗族关系组成的。 一、城乡划分及市、镇设置标准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 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2 城市人口密集,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大于村镇。 3 城市的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人口密度等均比乡村大,景观特色不同于乡村。 4 城市是改造利用自然环境最剧烈、最彻底的地方,是由工业、仓储、商业、办公、住宅等多种用地类型构成的复杂空间地域结构和物质生态环境,市政基础设施与社会公共激设施比较齐备,城市的形态、物质构成和社会组织形式与乡村不同 5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职能类型上区别于乡村。 按照这五方面城乡基本差别,就可以很容易地区别城市和乡村。实际上,目前还没有一个地城市与乡村的统一标准。世界各国各地区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分布特点,制订了不同的城市设置标准,但大多数国家以人口规模作为划分还和乡村的主要指标。我国也主要是以人口规模作为设置城市和城镇的标准。 从1955年,我国公布了第一个市、镇设置标准,到1968年,国务院针对“大跃进”期间城镇人口增加过猛,市镇建制增加过多,城市郊区偏大的倾向,对市镇设置标准进行了调整。缩小了城市郊区范围。再到1984年,由于撤消人民公社,恢复乡作为乡村的基层行政单位,国家重新颁布了设置镇的标准。到1986年,民政部对设市标准又作了调整,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适应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贯彻“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3年.民政部对1986年的设市标准又进一步作了调整和修改,主要是采取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增加了考察指标,明确了设置地级市的标准。具体设置标准见课本P252页4.8.1表。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市、镇设置标准经历了多次调整修改,变得越来越复杂化,特别是引入产值、基础设施等指标,以及在地域上不是按照城市实体设置市镇,而是整县设市、整乡设镇,使我国的城乡划分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难以进行比较。 二、城市发展 (一)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悠久的历史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决定了中国城市独特的发展道路与早期城市的消费类型。 中国城市出现很旱,远在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3000年前,就出现了立竿为市,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可算做市的开始。到了奴隶社会,私有财产出现,加上集团战争频繁就出现了城市,早在夏、商、周时,便开始筑城,以保护奴隶主的财产和利益。随着城市功能的提高,城市逐渐发展。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城市的规模及数量迅速扩大,那时全国10万户以上的城市已10多个,到北宋时期便增至40个,由于宋王朝的南迁,伴随南方经济的繁荣,城市在南部地区得以迅速发展。如杭州、泉州己成为东方的繁荣城市。进入明代,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城市,旧城市更加繁荣,到15世纪,全国已经形成十个较大的商业及手工业城市,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沿海地区的经济及城市得以迅速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工业内迁,大量人口内移而使内地出现许多特大城市,如西安、重庆、成都等,一跃而成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直至解放初期的1952年,全国大、中、小城市已有159个,城市人口4549万人,解放后,经济生产的持续上升更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巨大发展。 按三个地带分阶段分析,不同时期全国城市的空间分布见表254页4.8.2。 1、建国前夕(1948年)。 旧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技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城市发展偏集沿海地带。当时全国共有城市66个,其中36个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台湾省),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4..5%。在仅占国土面积14.2%的沿海12省、市、区,却聚集了70%的工业部门和3/4的工业产值,65.3%的城市人口;而占国土面积56.34%的广大西部地带工业产值只占9%,仅有9座城市,占设市城市13%,城市空间布局很不合理。 2、建国初期(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业,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经济的复兴成为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城市的设置主要考虑的是行政硬性规定,即凡人口在5万以上的城镇可以设市,到1949年底全国共有设市城市136个。 3、“一五”时期(1950一1957年): 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同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城市的属性由消费性变为生产性。我国城市进人恢复发展时期,按照充分利用沿海,大力发展内地,平衡布置生产力的思想,我国工业发展重心转向华中、西北、西南地区,随之城市发展重点也放到了中、西部地带。城市偏集沿海的现象得到初一步改变。 4、“二五”时期(1958—1965) 国民经济得展不正常,城市人口出入很大,变动激烈。1958—1960年狂热的“大跃进”时代,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急于求成.城镇人口增加了三千多万。城镇人口比重由15.1%猛升到19.7%,达到空前高峰。1961以后,为扭转“大跃进”造成的失误,不得不从1962年开始调整,压缩城市数目,大批城镇职工遣返农村.城镇人口比重到1966年降变13.4%。 在城市布局方面,不顾地区条件,工业遍地开花,20多万个工业项目分散在上万个工业点上,新设城市也多集中在中、西部条件不足的地区,这种现象,调整时期不但没有扭转,甚至1965年开始的“大三线”建设更加剧了。 5、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政治因素对城市人口的结构变化影响很大,数百万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农村参加劳动,一千多万城市知识青年先后到农村插队落户,或参加建设兵团。 我国城市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状态。十年内,全国城市仅增加了18个,而且全都分布在中部(10个)和西部(8个)。在进行“大三线”建设的同时,各省、市、区又搞起自己的“小三线”建设,提出“散、山、洞”的错误布局方针,致使城镇兴建不考虑自然、交通等条件,进山钻洞,平地起家,形成星星点点的布置形式,造成一大(土石方工程量大)、二长(建设周期长、管线长)、三高(工程项目投资高、产品成本高、亏损高)、四不便(生产、生活、管理、联系不便),给国家经济带来很大损失。 6、1976——l985年。 1976年开始,我国城市进人全面恢复发展时期,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提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城市数目增长很快。在空间分布上,既重视了沿海地带,也注意了中、西部地带的协调发展。 7、1986——1996年。 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中指出:切实防止大城市人口规模过度膨胀,有重点地发展一批中等城市和小城市。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国家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充分发挥资本、土地、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业生产领域,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与此同时,适当降低了市镇设置标准,设市模式从以镇设市改变为撤县改市,极大地加快了我国城市的建设发展。 但是最近今年,城市化速度太快,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城市中出现了大批下岗人员。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城市发展特点 1、在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上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明显。 按1996年666个城市的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划分,全国超过2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11个,100万~200万人的特大城市23个,两者合计仅约占城市总数的5%,但其城市非农业人口占全国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的35.2%,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44个,其非农业人口占全国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的14.4%,由此可见,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明显。 2、以交通为指向,向主要水陆交通沿线发展。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交通条件密切相关。我国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样具有沿海岸、沿江河、沿铁路和公路聚集发展的特征。铁路沿线,以及长江、西江、大运河沿岸和环渤海、东南沿海地带,都是城市密集的地区。 3、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形成城市群。 目前,在我国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生产发达、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几个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已基本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四个城市群(或城市集聚区)。 ①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核心,已形成沈(阳)一抚(顺)一辽(阳)、鞍(山)一营(口)一盘(锦)一瓦(房店)一大(连)城市集聚区。 ②京津唐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正逐步形成包括北京一天津一唐山一廊坊为内圈、秦皇岛一承德一张家口一保定一沧州为外圈的城市连绵区。 ③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为辅助核心,正在形成宁(波)、绍(兴)一杭(州)一嘉(兴)、湖(州)一沪(上海)一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一宁(南京)、镇(江)、扬(州)一马(鞍山)、芜(湖)、铜(陵)的巨型城市连绵 带。 ④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正在形成包括东芜、佛山、中山、深圳、江门、肇庆、珠海等城市组成的城市密集区。 另外,沿胶济一津浦铁路及胶东半岛,闽东南沿海等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地区池正在逐步形成城市密集区。 4、空间分布不均衡,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带。 根据1996年的资料,我国无论城市数量,还是城市非农产业人口数量仍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带,呈现东密西疏的状况。从表4.8.4(P256)中可知,东部沿海地带的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14.2%,却分布了44.7%的城市和51.4%的城市非农产业人口,而在西部地带,占全国56.5%的国土面积,仅分布了18.5%的城市和14.8%的城市非农产业人口。城镇发展的这种不平衡主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经分析,最重要的是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差,必然带来交通不便、人口稀疏等不利城镇发展因素,如我国西部。所以,自然条件优劣将决定城市分布的永远不平衡。其次,经济水平高低,决定不同地区的开发次序。而社会体制的于预对城市空间分布的不平衡状况会有所改变或改善,但只能求得相对的平衡。因此,我国现阶段东、中、西部城镇发展的不平衡是客观必然的反映。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们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城市水资源及自来水厂与输配水管网、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城市道路桥梁、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煤气热力厂及输配管网、电力及输配电网、电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防洪、消防等市政公用设施。 我国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走过很长一段弯路,教训是深刻的。建国之初,特别是“一五”期间,结合156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城市和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为城市的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从其后的20多年里,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偏重工业化的观念,缺乏城市化的观念,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目标,而忽略社会发展目标,在城市建设中一味强调“先生产,后生活”,致使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比例失调,建设投资逐年下降,城市化的速度相当缓慢。 甚至有人把基础设施建设看作是“非生产性”建设或消费性事业。因此,建设投资的经费总是“排队在后,削减在前”。尤其是十年动乱时期,一些地方甚至取消了诸如排水、住房这类最基本的城市设施的建设投资,加剧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短缺和比例失调,其结果不仅给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困难,而且也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从1978年开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均认识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及基建投资开始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政府在逐步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改革过去单一政府投资方式,实行政府、企业和个人多渠道多模式的投资建设形式,加快了基础设施的步伐,改善了城市投资硬环境,反过来,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也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 (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现况 一般地,基础设施的增长不会产出立竿见影的增长效益,因此,基础设施应是经济增长的条件,其作用主要在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1996年,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48亿元,其中新建基础设施投资679亿元,更新改造投资 269亿元。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质量、保证率、普及率和人均占有量都有显著提高,但与国外一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表4.8.5)。 但也不能忽视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泡沫现象,虽然没有房地产泡沫那么让人比较直接地观察到,但却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 1、城市重复改造屡见不鲜。 如旧城改造,拆城改造等。这无疑形成了巨大的投资浪费,既加大了城市建设投资规模,更加剧了我国城市化的成成本和风险。二次和三次改造的投资和成本往往是先前的数倍。 2、城市道路建设和管理建设中改、拆现象也很普遍。 这不仅加大了城市化投资成本,影响了城市的美学效果,人为造成交通拥挤和交通不便。 3、我国近几年房地产投资成倍增长,对改变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方面,城市房地产供给过热和资金大量拥入城市房地产必然形成经济泡沫。住宅空置率居高不下,并在不断攀升,高档写字楼和高档别墅空置率都很高(大众桥之上别墅区),房地产商炒作土地比比皆是。 4、城市化建设中的“浮夸”时有发生。 在城市化浪潮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不顾实际地提出城市化发展目标,如“三年建座新城市,五年旧城翻两番”,由于政绩目标动力的驱使,以及没有形成对各级政府城市化推动绩效的评价和监督体系,使不少地方政府城市建设目标和城市规划中的“急功近利”倾向严重,使城市化发展决策理性不足。 (二)基础设施建设历年投资比例 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增长较大,尤其是“八五”期间,每年增长幅度均在20%以上,但与国际上相差还较大。因此,要达到国际经验比例,单靠国家财政拨款是不行的,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 城市在工业化高速发展过程中,一般都面临资本短缺的问题,同时又承受着国际国内加速发展工业的压力。然而,由于基础设施的资本系数高,直接提供的附加值比较低,因此,若将有限的资金大部分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则预期工业增长速度会受到影响。从理论上来说,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收益率相对较高(大城市的房价),应该予以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使用的低价政策(水费0.2元/吨)也刺激了对设施的不合理需求,使本来就紧张的基础设施更加短缺。 (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 1、税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之一。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目前我国工商税制中唯一特定目的的税种,是以法律程序确定下来的城建资金来源,是政府财政投入城市建设的一种形式。1985年开征以来,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少的一项稳定资金来源。 2、土地收益应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土地级差地租的产生,除了与土地区位有关外,还与对土地的投入,即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密切的关系。土地出让金、转让金及土地使用税费既是对以前投资的回收,也是今后进行土地再开发和建设市政公用设施的资金来源。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理应获取对土地的投入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即对土地使用收取地租或地价,然后再用于对土地的追加投资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投资,从而返还于社会,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3、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吸收社会资金。 发行城市建设债券,一方面可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城建资金不足的矛盾,将潜在的消费资金转化为发展资金;另一方面可加强城市居民对城市政府的监督,使其更多的关注城市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市政公用企业重组改制(实行股份制),或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市政公用企业可以将原有资产进行重组,把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以优良资产为主体,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争取股票上市发行,募集社会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运用BOT方式进行融资。 “BOT”是“建设build一运营operative一转让transfer”三词的英文缩写,是指政府在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将市政公用设施的开发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投资方,由投资方进行建设和经营管理,到期后由政府全盘收回的一种资金筹措或项目建设方式。 我国目前经济基础还不雄厚,资金短缺,运用BOT方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条快捷之路。(自来水公司转让给德国,城市引进的开发商等) 适度引进私有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在鼓励私有资本进入的同时,要掌握“度”的问题,在参与阶段、角度和环节上准确把握。在诸如文化、教育等竞争性和排斥性基础设施建设中,可以由政府资助私人投资,也可以在理顺价格的前提下鼓励私有资本进入,政府则应把资金主要投向那些私人不愿意进入的非排斥性、非竞争性的基础设施投资的维修与养护方面。 审慎地对待外商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的问题。利用外资要注意偏重于技术连带引进,而非追求数量上的效果。此外,还要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对长期借贷资金的汇率、币别结构进行合理安排,以尽可能地减少外资输入风险。 除以上资金筹措渠道外,还可通过有偿使用基础设施、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制等办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 四、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条件, 由于多种原因,一方面我国城市化水平还较低,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化发展表现出很多的非理性和无序性。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境. 城市化虽然是人们十分熟悉和普遍关注的话题,但理解起来却不是这么简单。 第一,城市化必须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才会产生,或者说,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条件. 对于我国而言,不仅城市化水平低下,而且工业化水平也不高。因此,不能轻视工业化基础条件建设的观念下来自目推进城市化。另外,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平衡性,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化水平的地区不平衡性所导致的。 第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拉动功能是存在的,但不能过度估价城市化对工业化的带动功能。 实际上,城市化对工业化带动能力的提升必须至少具有二个前提:一是该地区或该城市具有产业基础或区位条件、人力资本,即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条例。;二是该地区或该城市具有产业集聚能力,特别是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能力。 第三、提供允裕的就业机会和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是决定城市化绩效高低的主要因素。 五、村镇建设与发展 农村、农业、农民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关键。1978年前,农村几乎就是农业,就是粮棉油的生产量。但人们仍然吃不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给中国的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改造和建设农村新的小城镇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村镇建设纳入了中国经济的宏观规划,小城镇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住宅建设稳步发展,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村镇环境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我国村镇建设与发展变化 1、住宅建设成为村镇建设的主旋律。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土地承包、终于使祖祖辈辈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依靠土地走出贫困,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大增。“有了粮,有了钱,先盖房”就成为80年代后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村镇住宅建设的规模与速度达到了历史空前水平。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富裕起来的农民将收入的18%用于住宅建设。新建住宅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住宅内部设施日益配套,功能趋于合理,有些地方还建设了标准较高的小康住宅。住宅建筑形式也日趋丰富,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2、村镇公共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持续发展,改善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批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相继建成,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条件,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 3、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村镇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新建自来水厂,部分村镇还建起了煤气厂、天然气供应站。电话普及率逐步提高,高级、次高级道路占铺装道路长度的16.76%,从总体上改善了村镇的投资环境。 4、村镇环境建设得到重视,村镇景观面貌明显改观。 小城镇的绿化速度加快。许多地方已经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限制污染工业的发展,改善了村镇的环境质量。 5、村镇建设投资持续增长。 6、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 近年来,全国各地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各类市场,兴办工业小区、商业小区,初步建成了一批规划比较合理、设施比较齐全、环境比较优美的小城镇,例如,广东中山市小榄镇、浙江绍兴县柯桥镇、天津大港区中塘镇、河南内乡县马山口镇、江苏昆山市淀山湖镇、浙江宁波市溪口镇等。城镇建设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二)今后我国村镇建设与发展目标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地发展一批小城市,引导少数基础好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小城市,其他小城镇向交通方便、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这为村镇建设和乡村城镇化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具体应做到: 1、开展合理的市、县域规划和集镇、村镇规划。 规划始终是做好城乡建设工作的“龙头”。规划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质量。因此,规划中各项设施的配置和标准既要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具有超前性,又要体现科学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用地规模。 2、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系统。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平应当成为乡村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村镇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积极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在交通、能源、通讯、供水、供气、供热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首先实现基本配套和现代化。要重点抓好村镇建设之间和乡镇规划区内各类道路的建设,形成比较便捷和通畅的公共道路交通网。 3、构建和营造自然和人文和谐的生活区。 建设住宅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活区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要求。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构建具有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科学合理的生活空间。现在农村的住房建设在有些地方有一种倾向,就是一味地追求大。人均住房达50m2以上,一家三四口人,就约需 200m2的住房。这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引导农民在完善住房功能上多下功夫。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对农民住房主要是加快现有住宅的改造,要从分散到适度集中进行建设,适当控制别墅式住宅。同时,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附以必要的与之相互协调的人文景观,使每一个村镇都形成生活方便和整洁清新的居住环境。 4、建设和完善人民生活需要的公用设施系统。 村镇建设在注意提高生活质量,把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的同时,还要强调努力改善交通、通讯、供水条件和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加强公共福利设施建设,丰富城乡人民文化生活,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为加强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还要正确引导村镇居民的消费投向,形成适合农村乡情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要把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位,丰富娱乐内容,建立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要按照分级合理设置的原则,逐步建立起能够满足农村居民需要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技、信息、娱乐等社会公用设施系统。在乡镇中心形成方便农村居民生活的商业、金融、邮政、文化、服务等设施相对集中的社区。 5.既要重视发展,又要重视环境保护 贯彻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村镇环境质量,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保护和改善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高素质的人才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等等。对于村镇规划建设来讲,最基本的要求是搞好土地和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增强村镇环境保护意识,把做好环保工作作为考核乡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要根据农村生产、居住分散,污染不容易集中处理的特点,积极推广适用技术,对村镇生产、生活污水、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实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园林绿地建设,注意搞好街头绿地及村镇内池塘、河道护坡等直接影响环境景观的地形地貌的植被建设。鼓励村镇居民植树、种花。培养和树立美化绿化环境的良好的社会风尚,建设生态型的现代化小城镇。 (三)村镇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不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忽视特色建设。 不要盲目攀比重复建设;忽视实际效能。有的地方只注重开发建设,忽视实际效果,造成“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是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是农村”的现象。 不要只注重短期行为,忽视长期村镇体系规划。 切记片面重视发展,忽视生态观念。 不要只注重城镇化进程,忽视道路交通建设。
本文档为【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中国地理 专题4 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学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沙漠骆驼
一线教师,从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
格式:doc
大小:156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5-31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