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举报
开通vip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1.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被破坏 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答案:A 解析: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CO2浓度过高引起的,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南极冰、永冻土等融化,使土壤原有结构遭到破坏,可能会影响该区域内公路设施;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N、P等元素过多地进入水体引起的;酸雨是由于大气中SO2含量过多...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1.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被破坏 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答案:A 解析: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CO2浓度过高引起的,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南极冰、永冻土等融化,使土壤原有结构遭到破坏,可能会影响该区域内公路设施;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N、P等元素过多地进入水体引起的;酸雨是由于大气中SO2含量过多引起的;臭氧层破坏与氟利昂等有关,与CO2无直接关系。 2.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临灭绝。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 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 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过度放牧,使草原植被遭到破坏,使其自动调节能力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家羊是牧民从草原原有物种中驯化而来,并不能算是外来物种,所以就不能称为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一般是本地生态系统中没有的,而从别的生态系统进入的物种)。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黄羊与家羊在食物、空间等方面都存在竞争关系,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控制过度放牧,保护草原生态是必须的,二者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矛盾,但是可以有效调控的。 3.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提高现有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开发新的粮食资源和控制人口增长都是解决粮食生产和粮食短缺的有效措施。化肥农药的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该题以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为依托,考查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4.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万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  ) A.物种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自然保护区是指对划定范围内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保护,生物群落加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的范畴。 5.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种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答案:D 解析: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最有效的途径,不但保护了本区内的生物而且保护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人为因素的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应禁止人类进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而迁地保护是为濒危动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而非大批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对于珍稀涉危物种,要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6.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204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 答案:C 解析: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因我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7.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 A.生态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水稻中抗矮缩病基因的发现对农产品的品种改良具有直接的价值。 8.下列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不相符合的是(  ) A.森林采伐量少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答案:C 解析: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能使人们从生态系统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A项符合。B项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常有生物量金字塔倒置的现象,但仍可以遵循能量流动规律。D项也应是常见的,因为无机氮会随水土流失而散失。只有C项,长此以往,必然因土壤贫瘠而导致减产。 9.右图中三条曲线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答案:C 解析: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水分、阳光、温度等影响,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繁多;而北极苔原气候条件恶劣,动植物种类少,抵抗力稳定性差,生物易变程度较大。 10.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答案:B 解析: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高于环境容纳量(图Ⅱ、Ⅲ),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的。由此可知,环境容纳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不会扩大;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 11.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态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  ) 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B.作物轮作、套种 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答案:C 解析: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环境污染,属石油农业生产方式。 12.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答案:C 解析: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成乙醇等再生能源,会使人类的粮食资源危机加重。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会产生农药污染,并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会使湿地生态系统减少甚至丧失,破坏了生物圈的稳态。以上三种措施都不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3.(2011·江苏卷)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答案:B 解析:当一物种引入某地迅速扩散,并改变了该地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A项正确。小龙虾被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属于生物入侵,B项错误。麋鹿在我国绝迹后从欧洲引入,因其生存条件丧失,应实施迁地保护,C项正确。要使丹顶鹤在我国野外正常生存繁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就地保护,D项正确。 14.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着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是人口自动调控的图解。分析回答: (1)由图解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__;因此,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__________。 (2)自然界中,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若图解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解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鼠药、鼠夹等杀死老鼠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结合图解原理解释原因,并提出更为有效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 计划生育 (2)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减少环境容纳量是降低种群数量最根本的途径。简单地杀死老鼠并不能降低环境容纳量,杀死一批老鼠后,种群发展的环境阻力减少,出生率增加、死亡率下降,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更为有效的办法是结合杀灭老鼠,清除垃圾,严密储存食物,降低其环境容纳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资源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人口数量越多时对环境的压力越大,反过来环境阻力越大,应采取计划生育适当限制人口过速增长。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为迁入率、迁出率、死亡率和出生率;当杀死一批老鼠后环境阻力变小,所以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15.(2011·安徽卷)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域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有一定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_______,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答案:(1)大熊猫比华南虎的营养级低,获得的能量相对较多 (2)化学信息 (3)基因交流 (4)环境容纳量(或K值) 解析:(1)大熊猫属于第二营养级,华南虎属于第三或第四营养级,所以大熊猫的营养级低,获得的能量较多,生存的概率就较高。(2)尿液或肛腺的分泌物属于化学物质,所以大熊猫以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的类型属于化学信息。(3)野生大熊猫的六个种群是地理隔离造成的,种群是物种繁殖的基本单位,基因交流只能在种群内进行,生态廊道的构建,扩大了野生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从而增加了种群间基因交流的机会。(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会使环境容纳量提高,这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1.(2012·海南单科)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方面的知识。刚进入一个新环境中的物种,最初种群密度会显著增加,同时由于该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也在加剧。甲的引进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即: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就要投入与甲有竞争或捕食关系的生物,而土著食草鱼类不食甲,只食当地水草,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控制甲的蔓延。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底泥、水、空气、阳光等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2.(2012·山东理综)如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三种可能情况。 (1)图中曲线________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________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______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 (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________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答案:(1)Ⅰ 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基因频率 (2)增加 (种间)竞争 (3)信息传递 (4)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1)由图中信息可知,该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曲线Ⅰ表示的种群数量下降最少,并在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宜采取易地保护措施,以保护濒危生物,而不宜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对种群起定向选择的作用,并可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若某营养级的某物种数量下降,流向该物种的能量减少,而流向与其处于竞争关系的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物种的能量将会增加。(3)在草原上,“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4)“J”型增长的数学方程式为:Nt=N0λt,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控制λ参数,可控制种群数量,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本文档为【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沙漠骆驼
一线教师,从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
格式:doc
大小:133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5-31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