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联合作战纲要

联合作战纲要

举报
开通vip

联合作战纲要美陆、海、空三军自建军以来,其作战决策、指挥等就自成体系,军兵种间的门户之见和利益之争十分激烈。在侵越战争中,轰炸越南的美军飞机居然要同时听命于4个独立的司令部指挥,军种间的协同作战非常困难。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军在推行和实践联合作战理论的同时,开始在部队编制体制上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联合作战的领导机构——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改革。 参联会由原来的松散协调机构转变成为具有实际指挥权的联合作战统领机关 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是1942年初由罗斯福总统运用战时总统特权,将陆军、海军联合...

联合作战纲要
美陆、海、空三军自建军以来,其作战决策、指挥等就自成体系,军兵种间的门户之见和利益之争十分激烈。在侵越战争中,轰炸越南的美军飞机居然要同时听命于4个独立的司令部指挥,军种间的协同作战非常困难。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军在推行和实践联合作战理论的同时,开始在部队编制体制上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联合作战的领导机构——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改革。 参联会由原来的松散协调机构转变成为具有实际指挥权的联合作战统领机关 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是1942年初由罗斯福总统运用战时总统特权,将陆军、海军联合委员会改组而成。1947年,经国会立法批准,正式列为美国军事体制中的一个领导机构。1949年,设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总统和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负责主持联席会议和处理日常工作,为全军职位最高的现役军事将领,由各军种高级将领轮流担任。 参联会是美国军事体制中一个领导机构,隶属于国防部。成员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副主席、陆军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空军参谋长和海军陆战队司令。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参联会,只是一个协调军种作战决策及各自利益的联席会,各军兵种为维护自身利益和争取军种荣誉的竞争,使参联会成为没有决策、指挥权的“和稀泥”机构,尤其在作战决策上,更是难以形成统一的作战思想。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困扰了美军几十年的作战指挥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不是由身经百战的将军或满腹经纶的专家所攻克,倒是被名叫戈德华特和尼科尔斯的两个参议员给解决了。1986年,美国会通过了他俩提出的《国防部改组法》,用立法的方式解决了联合作战中的各军种统一指挥问题。该法规定,“在所有冲突中,都将使用一支联合力量进行作战,各军种参谋长不再是作战指挥官,作战指挥官是5位战区总司令。”这就打破了各军种指挥的“权力壁垒”,使联合作战体制真正得以形成,亦使参联会由原来松散的协调机构转变成为具有实际指挥权的联合作战统领机关,具有了制定战略、后勤支援和军事动员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制定诸军种联合作战和训练原则;向国防部长提出有关军事预算、军事科研和对外军援等方面的建议;组织诸军种大规模联合演习;对联合司令部和特种司令部实施作战指挥等五大职能,成为由美国总统及国防部长组成的联合作战统帅部领导下的军事决策咨询机构与指挥军队的执行机构。 参联会主席由原来的会议主持人和代言人转变成为具有联合作战决策建议权和军队指挥权的“总参谋长”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顾名思义,应该是美军的“总参谋长”,并且是全军职位最高的现役军事将领。但20世纪80年代前的参联会主席,实际只是参联会的会议主持人,和其他军种参谋长的地位平等,没有决策权,主要职责是使各军种参谋长达成一致意见。如果意见不一致,作为参联会主席只能把各军种参谋长的不同意见反映给国防部长或总统,供其定夺和裁决。因此,那时的参联会主席只是会议主持人,根本不是指挥联合作战的“总参谋长”。 1986年,美国会通过的《国防部改组法》虽仍然规定参联会主席是会议主持人,但这个主持人地位不再与大家平等,而是代表参联会作为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要军事顾问,是具有会议决策评价权的领导者;虽然参联会主席仍然是会议代言人,但他的职能不再是只协调、平衡大家意见的“和事佬”,而是决定给国防部长、总统提出何种咨询建议的决策者。他既能反映各军种意见,又能独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具有了独立的决策建议权。这种改革与创新,使参联会主席由原来的会议主持人和代言人,转变成为具有联合作战决策建议权和指挥权的“总参谋长”,也使参联会真正成为联合作战的领导机构和指挥机构。 参联会的改革使美国总统由原来三军参谋长意见的裁决者转变成为指挥联合作战的“总司令” 参谋长联席会议职能的改变,参联会主席权力的增加,各军种参谋长作战指挥权的削弱,各战区司令的联合作战指挥权的获得,不仅使美三军逐步削平了“山头”,成为一个联合作战的整体力量,也使美国总统真正成为号令三军、指挥三军的总司令。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虽然是文职,却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全军的最高统帅。但在以往的指挥体制中,由于参联会这个指挥中枢“阻塞”,成为各军种参谋长维护军种利益、军种荣誉和军种门户之见的维持会;参联会主席更是平衡三军利益的“政客”,因此,身为三军总司令的美国总统,主要精力也是放在协调三军利益,平衡、裁决三军意见上,难以实施有效的指挥和决策。比如20世纪40年代的对日作战中,为突出本军种作用,美太平洋战区的陆军司令麦克阿瑟和海军统帅尼米兹就各搞过一套太平洋战略,而且两人都咄咄逼人、针锋相对、互不让步。对此,连老谋深算的罗斯福总统也难于摆平。参联会的改革,则使军种参谋长的战场作战指挥权受到削弱,参联会可以“目标一致”地听命于由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国务卿组成的统帅部的号令,各军种作战部队必须完全服从于由统帅部决策的、战区总司令指挥的、三军统一的联合作战行动,使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得以顺畅地运行起来。 浅谈美军联合作战的几个问题 国防大学外军外语教研室 崔师增   美军联合作战的缘起与内涵   美军作战条令指出,“联合作战是指美国军队两个或两个以上军种———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的统一军事活动”。美军原参联会主席鲍威尔形象地认为,联合作战就像“一支球队上场打球,是单个队员聚集在一起,去争取共同的胜利。美国武装部队去打仗,也是如此。”   “联合作战”与“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作战”的区别,是军种与兵种的区别。联合作战是指 “军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而合同作战则是指“军种内部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   美军长期实施联合作战,主要是由其时常在本土外作战所决定的,因为任何一个军种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美国在海外的所有作战任务。如果不是国外作战的绝对环境,那么联合作战就不一定是未来进行战争唯一的作战样式。   美军联合作战的内涵主要是“联合”而不是“作战”,联合的关键是协调和指挥体制问题。因为联合作战就像是一个多部门机关,主要是组织和协调各部门的任务,但不能代替每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所以联合作战条令不能取代军种作战条令。如何实施作战,则由各军种条令解决。   美军联合作战发展的三个阶段   美军《联合作战纲要》指出,联合作战起源于美国独立战争,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以指挥体制变化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2年以前),联合作战时,美军在军事部(陆军部)和海军部之间建立“陆海军委员会”,通过该委员会的协调实现陆军和海军的联合作战。此时,陆军和海军分别在各自空间行动,联合的实质是“战争目的一致性”的联合作战。   第二阶段(1942~1986年),美国出兵欧洲,仿效英军指挥体制于1942年建立参谋长联席会议机构。通过参联会的协调,实现美国内部军种之间的联合作战和与盟军之间的联合作战。在这段时期,火器射程增大,当两个军种在相邻地区作战时,火力在接合部的浅近纵深可进行相互支援,由此,这一时期的联合作战被称为“有限火力支援”的联合作战。   第三阶段(1986年后),美军联合作战是指空、地、海、天、特种作战“一体化”联合作战。为实现一体化联合作战,美军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理论一体化———1991年首次颁发联合作战条令,用理论和法律的形式削弱军种的独立性,将军种置于联合部队成员的地位;指挥一体化———1986年颁发新的《国防部改组法》,增大参联会主席、联合司令部和特种司令部司令的指挥权,规定联合司令部司令为完成作战任务拥有使用兵力的一切权力;建立三军通用的C3I系统,实现通信、情报一体化,该系统被美军视为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关键;知识一体化 ———通过训练,联合司令部司令通晓各军种的作战理论和知识。通过以上措施,美军逐步实现了由松散式的联合作战向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转变。   形象地分析美军联合作战发展的阶段,可以这样讲:第一个阶段是“两个鸡蛋”放在一个碗里的联合;第二个阶段是“三个鸡蛋”(1947年成立空军)打开放在一个碗里的联合;第三个阶段是“三个鸡蛋”打开放在一个碗里搅拌后的联合。美军视C3I系统为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关键,其实质就是因为C3I系统在搅和“ 鸡蛋”时起着“打蛋器”(筷子)的作用。   美军指挥体制与联合作战的指挥关系  体制是组织体系及相应的制度,是权力和职能的载体,改革体制就是要重新分配权力和改变机构职能。   (一)美军指挥体制   美军现行的是“分权”指挥体制,采取两个平行的指挥系统,即作战指挥系统和行政/后勤指挥系统。之所以采取“分权”指挥体制,主要是基于美国的政治体制及其全球战略的需要。   按照“分权”指挥体制,两个指挥系统的主要职能是:作战指挥系统是总统 ———国防部长———作战司令部司令(联合司令部司令和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该系统的主要职能是拟制作战计划,对部队实施作战指挥,负责军事咨询和对军事行动进行战略指导,以及组织联合训练等。行政/后勤指挥系统是总统— ——国防部长———军种部长。该系统主要职能是负责军种的编制、武器装备采购和保养、人事管理、军种部队的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以及对本军种提供后勤支援等。   按照条令规定,美军联合司令部是指太平洋总部、欧洲总部、大西洋总部、南方总部和中央总部;特种司令部是指特种作战司令部、战略司令部、运输司令部和航天司令部。作战司令部不是军队管理的实体,而是一个作战指挥机构,战时使用的联合部队均由军种部提供。或者说,作战司令部除履行作战职能外,对其它军事问题一概不管。   军种部是美军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实体,履行军种部队的建设、人事管理和后勤支援职能。或者说军种部除不管作战问题外,其它问题均由军种部负责。    (二)美军联合作战的指挥关系   美军讲的指挥关系不是指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是指四种不同职能的指挥权(即作战指挥权、作战控制权、战术控制权和支援权)。由于美军采取“分权” 指挥体制,平时联合司令部司令没有对部队的管理权,战时组建联合部队(由各军种部提供部队)时,联合司令部司令在国防部长的授权下,才能对军种部提供的部队行使“作战指挥权、作战控制权、战术控制权和支援权”。但是,美军每进行一次战争,都要对联合司令部司令明确一次权力。   作战指挥权是授予联合司令部司令的一种指挥权。这种指挥权包括组建和使用各级司令部和部队、分配任务、指定作战目标、对联合训练和后勤工作下达权威性的指示等。   作战控制权是授予联合司令部司令或其以下各级指挥官的一种指挥权。这种指挥权除不能对下属部队的行政、后勤行使指导外,其它权力与作战指挥权相同。   战术控制权是授予联合司令部司令及其以下各级指挥官的一种指挥权。这种指挥权与作战控制权基本相同,主要用于指挥临时支援作战的部队。即支援部队进入作战地区后要接受联合司令部司令的指挥,完成任务离开作战地区后则不再接受其指挥。   支援权这种权力即明确谁支援谁的关系。联合司令部之间的支援关系由国防部长明确,联合部队内部的支援关系由联合司令部司令明确。只要明确了支援关系,接收支援单位的指挥官就可对支援单位的指挥官下达支援方面的指令。   以海湾战争为例,当时国防部长迪克·切尼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给中央总部司令(联合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规定了如下指挥关系:⑴中央总部司令是接受支援的联合部队司令,负责其责任区内所有军事行动;⑵欧洲总部、大西洋总部、太平洋总部、特种作战司令部、航天司令部、运输司令部、南方总部、部队司令部、战略空军司令部司令是支援的司令;⑶陆军、海军陆战队、责任区内的特种作战的地面部队、责任区内的战术空军部队和指派给中东作战编队司令的海军部队接受中央总部司令的作战指挥;⑷责任区内的运输司令部的空运和海运控制分队和战略空军司令部的B-52轰炸机接受中央总部司令的作战控制;⑸其它支援司令部的部队,为支援中央总部而在其责任区内活动时接受中央总部司令的战术控制。 冷战后,随着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美军不断调整军事战略,积极研究面向新时期的作战理论。当前,美军作战理论体系由联合作战理论体系和军种作战理论体系构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创新性。在美军作战理论体系中,无论是联合作战理论体系还是军种作战理论体系,都是由作战构想、作战概念和作战条令3部分组成。实际上,这3个部分 是美军创新作战理论的3个不同阶段。作战构想根据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安全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15到20年的作战环境和作战对象,提出未来作战 的总体能力需求。作战概念根据作战构想的预测,开发具体的作战方法、作战样式和能力需求。作战条令把经过实验、演习和实战检验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纳 入新一代作战条令,指导部队训练和作战。这3个创新阶段连接起来,环环相扣、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战理论创新过程。 第二,系统性。无论是联合作战理论还是军种作战理论,无论是作战构想还是作战概念或是作战条令,本身既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系统,又与其他系统紧密相连,共 同构成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例如,在作战条令体系中,联合作战条令体系和军种作战条令体系都涵盖人事、情报、作战、后勤、计划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全面、系 统、完整。 第三,规范性。从形式上看,各军种作战条令都按联合作战条令模式划分为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3个层次和人事、情报、作战、后勤、计划系统等几个系列,并 且放弃了军种作战条令原来的编号方式,而统一采用联合作战条令的编号方式。从内容上看,各军种根据联合作战的要求,逐步更新条令, 使军种条令由强调单一军种作用向重视联合作战方向转变。例如,各军种作战条令都明确指出,当军种作战条令与联合作战条令发生冲突时,以联合作战条令为准。 第四,开放性。美军作战理论体系架构已经确立并且比较完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架构会一成不变。由于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在变,作战环境在变,人的思维方式 在变,作战样式在变,作战理论体系也随着作战理论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美军作战理论体系在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也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例如,美军规定,新概 念颁布18个月后,要进行全面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如果评估结果表明该概念符合预想情况,体系结构基本可行,就进一步进行深化和完善。否则,就放 弃该概念或修改不合理的体系结构,而不论这个概念或体系结构是谁提出来的,由谁批准的。此次“空海一体战”理论的修改,正是如此。 如果说美军试图以先进的武器装备支撑起硬实力的话,那么不断创新发展的作战理论,无疑是支撑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启示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不仅需要装备、体制支撑,同样需要系统创新的前瞻性理论先导 --------------- 联合作战纲要 2006年9月17日,美国参联会主席佩斯批准颁布了新版《联合作战纲要》。新纲要吸收了“网络中心战”和“基于效果作战”等新作战理论的精华,详尽阐述了美军实施联合作战的战略环境、指导原则、指挥控制,计划和实施大规模作战行动和战役、危机反应和有限应急行动,以及军事接触、安全合作和威慑等方面的内容,是今后 5-10年从战役高度指导美军实施联合作战行动的指南。     从2O世纪90年代起,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陆续颁发了ll2本联合出版物,共分为7个系列,即JP“拱顶石”系列、JP1系列(人事)、JP2系列(情报)、JP3系列(作战)、JP4系列(后勤)、JP5系列(计划)和 JP6系列(C4系统)。这些联合出版物是美军不断发展的联合作战理论的主要载体 ,也是计划、组织和实施联合作战行动的理论依据。在上述7个系列中,作战系列虽只是其中之一,却是全部联合出版物的核心内容。在ll2本联合出版物中,作战系列就占了68本。JP3一O《联合作战纲要》是作战系列中最重要的出版物。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在前言中指出:“本出版物是联合作战系列出版物的纲领性文件,它提供了指导美国武装部队在军事行动的范畴内实施联合作战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1993年,美军颁布的第一版《联合作战纲要》,总结了以海湾战争为代表 的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联合作战的特点和规律。2001年,美军颁布的第二版《联合作战纲要》,主要提供了战争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联合理论指导。 2006年的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吸收了“网络中心战”和“基于效果作战”等新作战理论的精华,详尽阐述了美军实施联合作战的战略环境、指导原则、指挥控制,计划和实施大规模作战行动和战役、危机反应和有限应急行动,以及军事接触、安全合作和威慑等方面的内容,是今后 5-10年从战役高度指导美军实施联合作战行动的指南。 一、调整情况 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共分七章,较之2001年版多出一章,且作了29处重大修改,具体可归结为以下7个方 面: (一)确立了新的联合作战原则上一版《联合作战纲要》中规定的美军联合作战原则基本上沿用传统的9项军事原则,即目标、进攻、集中、节约兵力、机动、统一指挥、安全、突然和简明。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在9项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3项,即“约束”、“持久”、“合法”,将联合作战原则扩展为l2项。“约束要求行动慎重,并保持安全需要、军事行动实施和国家战略最终状态的平衡”,“目的是限制附带损伤并防止不必要地使用武力”。持久要求“做好慎重、持久地遂行军事行动的准备”,“目的是确保必要的行动投入以达成国家战略的最终状态”。“合法性的基础是法律、道义和所采取行动的正确性”,“目的是培养和保持必要的意志以达成国家战略的最终态势”。 (二)重新划分了军事行动的范围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冷战结束后美军发明的一个术语,指“在通常与战争相关的大规模作战行动以外使用国家军事手段的一系列行动”。联合出版物中专门有一本 JP3—07《非战争军事行动》。上一版《联合作战纲要》将军事行动的范围划分为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两大类。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将1995年6月16日颁布的联合出版物《非战争军事行动》并入《联合作战纲要》,并要求不再使用“非战争军事行动”术语。而将美国的军事行动划分为“大规模作战行动和战役”、“危机反应与有限应急行动”及“军事接触、安全合作和威慑行动”三大类。 (三)明确了联合作战职能 美军可能跨责任区或同时在两个以上责任区展开行动,行动的类型千差万别,因此不同军种、不同战区、不同职能部队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新版 《联合作战纲要》专门增加了一章阐述联合职能。“联合职能指 的是为了协助联合部队指挥官整合、协同和指挥联合作战行动而组合在一起的能力和活动。”联合职能分为六个方面:    指挥与控制,包括作战指挥、作战控制、战术控制、受援部队和支援部队的关系; 情报 ,包括情报搜集、分析、处理、分发、反情报活动; 火力,包括目标选择、联合火力支援、空中力量分配、防空反导、遮断行动、战略攻击、限制附带损伤; 运动和机动,包括部署、转移、重组、调动联合部队; 防护,包括主动防御、被动防御、运用技术和程序、紧急情况的处置和反应; 保障,包括食品、油料、弹药、军械和装备的补给。联合军事行动的其他活动和能力还有心理战行动、军事欺骗等。 (四)增加了战役筹划的内容 上一版《联合作战纲要》将战役法和战役筹划等同起来,提出了战役法的14个基本要素。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将战役筹划从战役法中分离出来,专门阐述了战役筹划的内容,并提出了17项战役筹划要素。战役法的实质是“指挥官用来设想如何最有效率和最有效果地运用军事能力完成任务的思维程序”,“战役筹划是一种支持战役或大规模作战计划及其实施的概念和框架结构”,而“战役筹划要素则是帮助指挥官及其参谋人员设想战役或作战行动并制定作战构想的工具。”17项战役筹划要素在 14个战役法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最终状态与目标”、“效果”和“作战线”3个要素,并修改了诸要素的排序及对若干要素的描述。17项战役筹划要素的排序是:终止、最终状态与目标、效果、重心、决定点、直接与间接、作战线、作战范围、同时性与纵深性、时机与节奏、部队和职能、全局性影响力、平衡性、预见性、协同性、顶点以及作战安排。联合作战行动中,任务、效果和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实施任务以创造效果,通过效果来达到目标,以实现最终的结局态势”。 (五)增加了作战评估的内容 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在第四章增加了一节阐述评估的内容。“评 估是测评联合部队完成任务进展情况的程序。指挥官不断地评估作战环境与作战进程,将之与最初的设想与意图相比较,并根据评估情况调整行动,以保证实现军事 目标和预定的最终军事状态。”评估程序开始于任务分析阶段,持续的评估与作战计划制定、战役法和战役筹划紧密结合,有助于指挥官根据需要调整行动与资源, 始终为实现目标而“做正确的事情”。 (六)扩展了“作战线”的概念 上一版《联合作战纲要》没有阐述“作战线”的概念。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在战役筹划要素中引入并扩展了“作战线”的概念,认 为未来美军的作战方式仍然是线式作战与非线式作战的结合。“作战线是界定与敌军相对位置关系的内线或外线部队的实际线,或者是连接在时间与空间方面与目标有关的所有节点和决定点行动的实际线”。“非线式作战是从多个选择的基地(陆上和海上)沿作战线对多个决定点的同时行动”。虽然非线式作战将 比以往战争更为普遍,但它不是美军唯一的作战样式。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强调“线 式作战对某些作战行动或一个作战行动的某些阶段仍可能是最好的形式”,认为美军在三种情况下仍然需要采取线式作战的方式:一是当美军缺乏实施非线式作战所 必需的信息或兵力严重不足时;二是当敌进行纵深梯次的部署或己方后方线受到敌军威胁,部队没有行动自由时;三是联军作战中因协同和作战速度差异等方面的问 题,为避免误伤需要进行线式作战时。 (七)阐述了保卫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 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增加了“支援本土安全”的内容,阐述了保 卫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认为保卫本土的行动既包括实施先发制人的主动出击,也包括实施国土防御。主动出击是本土防御最有效的方式,要在敌发起攻击之前,在 距美国尽可能远的安全距离上,尽可能早地识别、破坏和挫败威胁。国土防御是在本土遂行军事行动以保护美国及其民众和关键设施不受外部攻击的行动。新版《联 合作战纲要》还规定了美国北方司令部、美国南方司令部和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在保卫本土安全方面的职责,认为所有战区司令都负有在威胁发源地击败威胁、保卫美 国本土的责任。 此外,新版《联合作战纲要》还给出了“对手”、“作战识别”、“效果”、“己方部队信息需求”、“表现测评”、“稳定行动”、“常设联合部队司令部”、“系统”和“终止标准”等新术语的定义,对“重心”、“火力”、“链条”、“节点”、“战役法”和“战略决心”等术语的定义进行了重要修改 。 二、主要特点 上一版《联合作战纲要》颁布于 2001年9月10日,正好是“9.11”事件发生的前一天,因此所反映的主要是冷战后过渡时期美国的联合作战思想。“9.1l”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第一要务,对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并相继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新版《联合作战纲要》适时体现了这一变化。 (一)着眼“非常规性”威胁提 高美军的联合作战能力 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开篇就指出,“在有化学、生物和核武器以及弹道导弹技术……等 扩散的情况下,即使弱国和各种小集团也能获得打击大国并造成灾难性后果的能力。”纲要认为,当前对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是极端主义和先进技术的扩散,是拥 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先进导弹技术的敌人或企图与恐怖主义接触的敌手”,“美国本土和美国利益都将成为敌人直接或间接攻击的目标”;未来5-10年,“非常规性”威胁将进一步增大,而传统性威胁可能降低,因此美军的作战重点将转为应对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非常规性”威胁。美军的主要作战对象将不再是地区强国,而是国际恐怖主义、极端势力等非政府组织,以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邪恶国家”和一些“非国家实体”,如美军正在打击的“基地”组织。 新版《联合作战纲要》指出,“在这种安全环境中,保持国家的安全和致力于全球稳定,将是一个持续而复杂的过程。”“美国联合部队必须拥有全球抵达能力,具有运用多种手段应对威胁、影响潜在对手、保护盟友和促进和平与稳定的能力。”“威胁难以确定和对手难以把握的特征,以及全球通信和媒体的迅速增长,还要求美国联合部队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网络构建能力,特别是通信和情报资源能力。” (二)围绕维护美国全球利益设计军事行动样式 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将军事行动分为三类。 “军事接触、安全合作和威慑行动”主要用于平时,目的是塑造作战环境,在保持美国的全球影响力的同时,使国与国之间或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紧张关系保持在发生 武装冲突的“门槛”之下。具体行动包括:应急准备、军备控制与裁军、打击恐怖主义、国防部支援反毒品行动、执行制裁行动、强制禁区行动、确保航行和飞行自 由、国家援助、护航、显示武力、对暴乱行动的支援和反骚乱行动。“危 机反应与有限应急行动”主要用于危机爆发之时,可能具有对抗性,也可能不具有对抗性,可能是单一的、小规模的、持续时间有限的行动,也可能是持续时间较 长、涉及战斗行动的大规模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行动包括:非战斗人员撤离行动、和平行动、外国人道主义援助行动、搜救行动、后果管理行动、打击与袭 击、国土防御与民事支援行动。“大规模作战行动和战役”主要用于战时,常常是规模更大、时问更长的行动的组成部分,可分为塑造战场、威慑行动、夺取主动 权、决定性行动、稳定行动和支援民政当局六个阶段。     这三类行动在种类上基本覆盖了美国军事行动的全部,在时间上覆盖了平时、危机时和战时,目的是使美军具备在任何时间、任何范围实施任何强度的战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三类行动可能同时进行或交叉进行。新版《联合作战纲要》指出,“可能在战区司令的责任区内实施同时进行的但军事最终状态不同的联合行动。在安全合作行动正在该战区的同一地区或另一地区进行的同时,也可能发起大规模作战行动和战役(如在执行联合国制裁伊拉克的决议期间在阿富汗实施的‘持久自由’行动)。此外,危机反应与有限应急行动也可能单独或作为某一战役或大规模作战行动的一部分而实施(如1991年在‘沙漠盾牌’行动期间在索马里实施的非战斗人员撤离行动)。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在进行全球性战役行动的同时,在一个战区发起或进行单独的大规模作战行 动(如在反恐战争期间进行的‘持久自由’行动和‘自由伊拉克’行动)。” (三)强调军事行动严格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目标 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吸取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在第一章“战略环境”中专门用一节的内容阐述了作战行动的终止。认为“知道何时以何种方式终止行动的能力,是作战行动筹划的组成部分。”“行动的终止是国家安全战略、国家防务战略、国家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最终状态之间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受援的作战司令必须与文职领导人密切工作,以确保国家战略最终状态,即战役或作战行动结束后应当达成的外交、信息、军事和经济状态,得到清晰而明确的说明。” “在战略背景下,军事胜利是以达成国家战略最终状态及其相关的终止标准来衡量的。”因 此,在战前制定行动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和提出实施建议时就要考虑到战争的结束和战后的稳定工作,考虑到作战行动与稳定行动的衔接。“对政治当局提交的有关终止标准的军事 战略建议应当从军事可行程度、充分程度和可接受程度等方面审查,并对达到该标准所需要的时间、费用和军队等因素做出判断。”     新版《联合作战纲要》认为,在战争实施过程中,保持与敌方进行联络的途径非常重要。运用军队达成目标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消灭或压制敌对军事力量, 使敌对者无望抵抗美国强加的意志来强行解决问题,另一种是通过协调一致的政治、外交和军事行动,使敌人明白让步比继续抵抗更划算来妥协解决问题。不论采取 哪一种方式,都要求军事行动严格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目标。 “一旦敌方的战略目标从保护或扩张既得利益转变为减少损失时,通过谈判谋求以有利条件终止行动的可能性就出现了。”“当敌人考虑是尽早结束冲突还是继续抵抗哪个更划算时,有关意图、要求和微小让步的任何表示都可能加速冲突的解决。” “稳定行动”和“支援民政当局”是大规模作战行动和战役的两个重要阶段。在合法民事政府已经成立,但其执政能力有限或不能发挥任何功能时,则要求实施稳定 阶段的任务。在此阶段,可能会要求美军联合部队执行有限的民事政府职能,并对民事政府进行扶持,直至其能够行使合法职能。稳定阶段的特点是从持续战斗行动 向稳定行动过渡,向合法民事政府全面移交权力标志着这一阶段的结束。支援民政当局阶段的特点是联合部队对合法民事政权进行支援,目的是巩固民政当局的地 位,使之能为民众提供必要的服务。 (四)强调在多国、多机构框架内保持美军的独立性和主导权 新版《联合作战纲要》认为,多军种、多机构和多国的统一行动是美国联合军事行动的常态,在统一行动中保持美军的独立性 和主导权非常必要。虽然美国承认“没有两个国家会因为完全相同的原因而参加临时联合体或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一个联盟或临时联合体,就需要成员国将自己的国家自主权置于联盟或临时联合体之下。”但 它同时也强调,“因为美国部队经常是联盟或临时联合体中最强大和最有能力的力量,因此常常被期望发挥核心领导作用。”“联合部队指挥官应当努力了解和掌握 每个国家的目标,以及这些目标将如何影响冲突的终止和国家战略最终状态的达成。保持凝聚力和行动的统一,需要理解各成员国的看法和需要,并做出相应调整。”如果为了达成规定的军事目标而不得不将美国部 队置于外国指挥官的控制之下,新版《联合作战纲要》要求“美国指挥官除了要向外国指挥官报告外,还要拥有向美国的上级军事指挥机构单独报告情况的能力。” 与其他政府机构、外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间组织等共同行动时,“为了推进统一行动,军事领导人必须以熟练、得体而持久稳定的方式与国家安全小组的其他成员合作。”“在某些作战行动中,其他机构可能在国防部的支援下担当主角,但提供支援任务的美军仍然必须置于国防部指挥结构的控制之下。” (五 )强调联合信息作战和特种作战的重要地位 新版《联合作战纲要》认为,美军的“作战环境正日益变得复杂,包括陆地、海洋、空中、太空和计算机网络领域”以及“指挥官的认知领域”;“信息战已成为联合作战的核心军事能力”和作战样式 。 美国对信息网络日益严重的依赖可能成为敌人可资利用的弱点,同时敌人对信息网络和技术的使用也为美军创造了机会。必须重视和有区别地实施进攻性信息战和积 极的防御性信息作战行动,以赢得陆上、海上、空中、太空和计算机网络战的优势。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并将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行动列入“战役和战略火力”的 范畴。 特种作战是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强调的另一个重点。认为随着作战环境和作战对象日益复杂化,特种作战的地位大大提高,“反恐作战已成为特种作战部队的核心 任务”。美军要求“战略和战役级指挥官必须重视独立运用特种作战部队的核心能力,并实现其与常规作战部队行动的一体化,以获得额外的特种能力来达成其它方 式不能达成的目标”。美军认为,达成特种作战部队与常规部队行动一体化的关键,是在计划与实施联合行动的全过程中,向担任受援或支援任务的常规部队的指挥官提供特种部队的指挥控制分队和联合作战特遣分队,由他们来协调特种作战部队和常规部队的行动 ----------------------------------    军眼聚焦   美军现役部队只有130余万人,全球驻军、全球机动、全球作战,面对不确定的对手、不确定的战场、不确定的战争样式,基本做到了“招之即来,来则能战”。美军高效行动的背后,有一整套结构合理、责权分明、不断升级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   层级精干 责权分明—   “作战指挥链”如何构成   在美军军语体系中,并没有“作战指挥体制”或“领导指挥体制”的术语,而是将相应或相似体制统称为“指挥链”。美军“指挥链”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行政指挥链”,也就是所谓的军政系统或领导管理体制,以“总统和国防部长-军种部长(军种参谋长)-军种部队”为基本主线,主要负责对机关和部队领 导、管理、军种训练、军种联合基础训练和后勤保障;二是“作战指挥链”,也就是所谓的军令系统或作战指挥体制,以“总统和国防部长(通过参联会主席)-联 合作战司令部-作战部队”为基本链条,主要负责对部队的作战指挥、控制、协调和联合训练。   现代作战爆发突然,节奏快、强度大,作战指挥的效率直接影响着战争运行,指挥链层级越少,权力越集中效率越高。美军“作战指挥链”由最高指挥 当局、各联合作战司令部和军种组成部队三级构成,军种完全退出作战指挥链,联合作战司令部成为整个作战指挥链的枢纽和重心,大幅提升了指挥效率。   首先,在最高层,由总统和国防部长构成的最高指挥当局负责制定战略决策。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就国家安全问题向总统提供咨询。参联会由参联会主 席、副主席、陆军参谋长、空军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海军陆战队司令和国民警卫局局长等组成,是总统和国防部长的主要军事咨询和参谋机构,也是维系军政和 军令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纽带。参联会主席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拥有美国武装力量军官的最高军衔,但没有作战指挥权。   第二,在中间层,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全权负责战役指挥。美军联合作战司令部由6大地区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欧洲司令部、中央司令部、南方司 令部、北方司令部)和3大职能司令部(战略司令部、运输司令部和特种作战司令部)构成,是美军全军战备活动的重心,也是其集成军种核心能力、处理军种竞争 的主要组织平台。战时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通过参联会主席领受总统和国防部长下达的命令,对战区内所有部队全权实施指挥,并直接向最高指挥当局负责。   第三,在执行层,军种组成司令部负责战术实施。联合作战司令部下辖军种组成司令部,根据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下达的作战命令,执行作战计划,提供作战部队,遂行作战任务。   作为美军“作战指挥链”的核心,联合作战司令部的组织机构主要由司令部机关、下属联合作战司令部、军种组成部队司令部、临时或常设联合特遣队几个部分组成。   司令部机关主要由联合参谋部、直属单位及附属人员和设施组成。下属联合作战司令部,即联合作战司令部下辖的地区或职能司令部,例如太平洋司令 部下辖的驻韩美军和驻日美军司令部,战略司令部下辖的网络司令部等。军种组成部队司令部,例如太平洋司令部下辖的太平洋舰队、太平洋空军司令部等。美军联 合作战司令部通常使用临时或常设性的联合特遣队遂行战役战术任务,由在行动中起主要作用的军种部队指挥官担任联合特遣队指挥官,例如太平洋司令部下辖的第 519联合特遣队和第510联合特遣队等。   计划完备 权力集中—   “作战指挥链”如何运行   美国针对特定国家和特定情况制定了众多详细的“应急计划”。一旦危机发生,美军会迅速对这些应急计划进行选择、修改和扩充,使其升级为“危机 行动计划”。美国“国家指挥当局”一旦决定发动战争,危机行动计划经过修订后就会变成“作战命令”,成为战争方案。从运行机制上看,美军作战指挥链运行大 致分为4个流程。   一是拟定应急计划。“应急计划”是和平时期联合作战司令部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预先制定的作战计划,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上层是联合作战 司令部制定的整个展区的作战方案;中层是联合作战司令部和军种组成司令部的作战计划;下层是军种组成司令部下属部队的具体实施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应急计 划以对特定冲突的预测为基础,其价值并不仅体现在计划的详细程度和预测的精准程度上,更体现在它能为部队演练提供蓝本。通过演习,一方面可以检验作战计划 的可行性,为作战计划的修改和完善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让部队熟悉作战计划,提高军兵种部队相互协调和配合的能力。战争爆发时,部队上了战场就不会感到 陌生,因为战场上发生的,极有可能是他们在平时的演习中多次演练过的。   二是制定危机行动计划。危机行动计划是在危机时期,联合作战司令部在时间紧迫和形势危机情况下制定,并提交给最高决策层作为决策依据的作战计 划。危机行动计划虽然会根据现实因素做出调整和修改,但一般以应急计划为基础。例如,1989年12月,美出兵巴拿马,主要依据是“蓝勺行动”作战计 划;2003年3月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依据的是“1003东方大规模战区战争”作战计划。   三是发布作战命令。总统根据国内外形势、危机发展状况等一系列现实因素,依据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参联会主席的建议,在危机行动计划的基础上,确 定军事行动的总体目标、发起时间、以及“受援联合司令部”(指对作战计划制定负有主要责任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和“支援联合司令部”(指为执行某一特定作战 计划承担支援任务的联合作战司令部)指挥控制关系等总体作战方案,最后以作战命令的形式由参联会主席向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传达。   四是实施战役行动。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根据作战命令,确定具体的兵力部署和任务执行方案,并对下辖所有部队全权实施指挥。美军军政、军令分离 体制剥夺了军种参谋长的作战指挥权,军种只有提供兵力的责任,军种参谋长不会与联合司令部司令争权。这就意味着战区内所有部队,无论来自哪个地区、哪个部 门,一旦到达战区,原上级指挥机构就无权再对其实施指挥,仅承担对这些部队的行政管理和后勤补给等责任,因此战时受援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拥有相当大的权 力,可有效调动全军资源用于作战行动。   依法构建 因势而变—   “作战指挥链”如何升级   美军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构建,主要是通过3部法律的相继出台逐渐完善起来的,他们分别是1947年出台的《国家安全法》、1958年出台的 《国防部改组法》和1986年出台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前后经历了大约40年的时间,美军才在体制和机制上建立起了这种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在构建 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同时,美军也针对现实威胁的变化,不断升级支撑联合作战指挥的指挥控制系统与联合作战战略战术。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建指挥控制系统C2。为应对苏联洲际弹道导弹威胁,解决预警时间短的问题,美军认为必须有非常广的通信网,把美国 尤其是北美大陆的部队联系起来,然后又加了一个C,就是通信。后来美国发现光有通信不够,必须有情报,所以后来又加了一个I,就是最开始的C3I,之后美 军又把侦察的R和监视的S加了进去,形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网络,即C4ISR网络。C4ISR通常被译为指挥自动化系统,它由英语的指挥、控制、通信、计 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7个词首字母缩写而来。C4ISR系统的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和实时化特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战略,战役和战术的区分概念。这 种新颖的数字化网络化会议活动由于及时通报情况,掌握战争全局,在准确的时间和地点,集中兵力兵器及时信息传递,快速定下决心和平行制定作战计划等发挥了 极为重要的作用。   每一场战争都不一样,过去的战争尤其是胜战给人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影响着人们对未来战争的想象和设计。在联合作战的战略战术方面,美军却能够放下胜利“包袱”,不断创新战略战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注重巧打、快打、精打。   巧打的代表性理论是“打击重心”。美军认为一个武装集团犹如一部复杂的机器,对于保证这部机器平稳和可靠地运转,某些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重 要;这些重要组成部分若受损或被毁,就会使整部机器失灵。这些更重要的部件就是“作战重心”,既是敌方军队从中获得行动自由、战斗力量和战斗意志的源泉, 也是己方军队倾全力打击的目标。   快打的代表性理论是“观察、判断、决定和行动循环”。该理论认为作战行动有4个环节,即观察、判断、决定和行动,把战争双方的活动看作是“观 察、判断、决定和行动”周期的不断循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关键,是缩短己方的“观察、判断、决定和行动”周期,永远比敌人快一步,从而剥夺敌人的反应能 力。该理论的实质是强调加快决策和行动节奏,使敌人应接不暇,由作战混乱演变为内部的分崩离析,直到心理瘫痪。   精打的代表性理论是“网络中心战”。该理论强调通过战场各作战单元的网络化,将各种分散配置的侦察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火力打击系统和综 合保障系统集合成一个统一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使各分散配置的部队能够共同感知战场态势,从而把信息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进而发挥出最佳作战效 能。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案例剖析   海湾战争中,美军指挥层级简明、作战方案详尽、运行机制流畅,对此后世界各国的军事战略和军队建设等带来诸多影响—   从海湾战争看美军“作战指挥链”   付征南   海湾战争是美军继1986年《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出台,对领导指挥体制做出重大调整之后,对外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战争中,美军指挥 层级简明、作战方案详尽、运行机制流畅、指控关系明确,其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在随后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军事行动中得到了继承 和延续,是揭示美军“作战指挥链”的最佳战例。   海湾战争中,美军作战指挥链大体分为4个运行流程。一是拟定“90-1002”应急计划。美军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根据中东地区局势的发 展,制定了一系列以伊拉克为假想敌的应急作战计划,又于1990年初制定了代号为“90-1002”,即“保卫阿拉伯半岛”作战计划。依据这一计划,美国 中央司令部于1990年7月下旬举行了代号为“内部观察90”的军事演习,对“90-1002”作战计划的战术方案、后勤保障和所需兵力等进行了全面检 验。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军能在很短时间内向海湾地区快速部署数十万大军和数百万吨作战物资,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战前预先制定的这份应急计划。   二是确定“沙漠盾牌/风暴”作战计划。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侵占科威特后,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于同日向国防部长切尼、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和主要军事顾问汇报了两套军事行动方案,也就是所谓的危机行动计划。第一方案是对伊拉尔目标进行有限的报复性空袭,迫使伊军撤出 科威特;第二方案是按照“90-1002”应急计划,用大约17周时间,向海湾地区运送20-25万部队,遏制伊拉克的进攻,并伺机展开攻势,将伊军赶出 科威特。1990年8月4日,布什总统批准采纳第二套作战方案,并将其更名为“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美军按照“空地一体战”构想,初步制定了一 项代号为“沙漠风暴”的作战计划,后经数月修改和完善,最后形成了一份由空中作战计划、海上作战计划、地面作战计划,以及欺骗行动和后勤支援等辅助性计划 组成的总体作战方案。12月19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在中央司令部详细审查了“沙漠风暴”总体作战方案。切尼向布什汇报后,布什正式批准了这一计划。至 此,“沙漠风暴”总体作战计划制定完毕。   三是发布作战命令。布什批准“沙漠风暴”计划之后,参联会主席鲍威尔根据《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等相关法规,向中央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 传达了作战命令,明确了各级指挥关系,规定中央司令部是受援作战司令部,负责辖区内所有军事行动,美军其他联合作战司令部是支援司令部,负责为中央司令部 提供支援,战区内所有地面部队、战术空军部队和海军部队,接受中央司令部司令的战斗指挥等。   四是实施战役行动。中央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对战区内部队享有作战指挥、军力部署、军官任免和后勤支援等多方面战术控制权,可通过参联会主 席接受国防部长下达的命令,向国防部长提出兵力需求,同时作为受援司令部司令,也可要求抽调美军全军部队。按照军种构成和指挥权限,中央司令部组建了陆 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和特种作战部队5个司令部,同时也采取了“任务式指挥”的基本模式,按任务形式向部队下达命令,只规定所需完成任务的类型和时 间,而不刻板规定用何种方式完成任务,从而充分调动了下级指挥官的积极性,使其可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迅速做出反应。   经过42天的空袭以及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约100小时的陆战,美军主导的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 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海湾战 争展示的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诸多影响。   军眼观察   让一线指挥员 敢于决定   —解读美军“任务式指挥”   赵小卓 李雪源   美军认为,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战争中,一线指挥员最了解战场真实情况。在研究讨论与作战实践中,美军发现,“任务式指挥”能有效调动一线指挥官积极性,提升指挥作战效率。美国陆军2011年版的《作战纲要》中,甚至将任务式指挥作为唯一指挥控制方式。   美军《陆军条令》对“任务式指挥”的定义为:“在一体化地面作战过程中,指挥官通过使用任务式指挥行使权力和进行指挥,以使具有灵活性和适应 性的领导者在按照指挥官意图的前提下发挥符合作战纪律的主动性。”更简单的说,“任务式指挥”就是要求上级指挥官只下达任务命令,不限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方 式和过程, 只规定“做什么”和“为什么做”,而不具体规定“怎么做”,赋予一线指挥官更大的自主权。   虽然“任务式指挥”的说法早已出现,但美军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在战争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改变。2003年3月24日,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第 5军团第11武装直升机团对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麦地那师”进行纵深攻击。战斗结束后,第11武装直升机团约30架直升机被击伤或击毁,该团基本失去了战斗 力。在装备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这样的战果让美军上下大为震惊。事后总结中,美军发现,在决定实施攻击当晚,第5军团和第11武装直升机团并没有得到攻 击目标的明确数据、缺乏足够燃料以及有效压制敌人防空系统的协同手段。第11武装直升机团受领命令后,并没有提出异议,决定放手一搏、如期实施攻击,结果 部队却遭到了重大打击。通过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美军深刻认识到,在纷繁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实施联合地面作战行动,即便是在先进指挥控制系统的保障下, 指挥官也难以实时掌握战场的全部情况。唯有充分发挥一线指挥官的主观能动性,将相当一部分指挥权授予下级,才能确保美军赢得全谱作战的最终胜利。   想法虽然美好,但想让一线指挥员敢于做决定,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比如,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使指挥更加实时化,战争一线的情况尽 在指挥中心掌握,这使一线指挥员更希望通过请示上级而获得进一步的作战指令。矛盾上交的问题在于,需要做出决定的人不在战场一线,上下反复中,浪费了宝贵 的时间,得到的命令却可能完全不符合战场实际情况。正因如此,美军认为,在混乱的战斗中,将决策权分散到最底指挥层级是必要的,要通过机制设置使下级指挥 官愿意和能够承担风险,同时上级指挥官应鼓励下级指挥官的这种意愿和能力。   当然,“任务式指挥”是有条件的。下级对上级意图必须有很好的理解,必须确保部队作战行动始终在上级作战意图范围之内。“任务式指挥”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上下级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而这些都是近年来美军建设中着力营造和培养的 目前,美国军方共设9个联合作战司令部,包括6个按地理划分的战区司令部和3个按功能划分的专业职能性司令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邓普西还 签署并颁布了《联合作战顶层概念:联合部队2020》文件,明确提出“全球一体化作战”概念。可以看出,联合作战司令部在美军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那么,美 军联合作战司令部一路走来,带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什么呢?相关问题,中央台记者采访了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研究员焦亮。     他认为,美军联合作战司令部经过65年的改革主要有四点重要启示。     第 一,联合作战司令部,是联合作战催生的产物,只有系统配套的改革同步跟进才能发挥联合职能。当联合作战成为主要作战形式,客观上要求对参加作战的诸军种实 施统一指挥时,就应该建立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从1946年到1947年,美军陆续建立了7个作战司令部。这些联合作战司令部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自 身联合程度不高,多数由某个军种来主导,听从军种部的指挥;第二是外部联合监管缺乏。联合作战司令部和军种部上面都没有设立联合指挥与管理机构,这种体制 上的问题使得美军联合作战司令部沦落成为军种部的代言,无法履行联合指挥的职责。因此,美军经过整改,着重改革了国防部、参联会和军种部,才把联合作战司 令部建成真正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第二,联合作战司令部的内部结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任务区分,不能不顾忌不同的情况搞一刀切。美 军各个联合作战司令部管辖的地域,担负的职能完全不同,因此内部机构设置也不尽相同。首先联合作战司令部主要采取的是联合参谋部加军种成为司令部的内部结 构模式。美军的中央总部、欧洲总部、非洲总部、特种作战司令部和运输司令部都是如此。但是,太平洋总部和战略司令部不一样。太平洋总部除了以上两种机构设 置之外,还有二级联合作战司令部以及常设联合特险司令部。战略司令部里面没有军种组织司令部,它是按照核、太空和网络等不同领域设立机构。还有,联合参谋 部的机构设置也不一样。联合参谋部基本上与参联会联合参谋部保持一致,但南方总部和非洲总部比较特殊,由于受到作战任务和编制员额等因素的影响,参谋机构 没有单独的作战部门,没有单独的后勤部门。     第三,联合作战司令部的改革应该坚持依法行事,避免主观随意性。美军联合作战司令部成立 至今,主要遵循三类法律法规,用以确保它的组建、调整与运转。第一个是美国法典。美国法典试编第161款规定,参联会主席至少每隔一年评估一次联合司令部 计划,并通过国防部长向总统呈报修改意见。第二个是国防部改组法和戈德华特尼克尔斯国防部改组法等军事法律,对高层领导机关的职权和相互关系予以明确,界 定了联合作战司令部在指挥链中的位置和作用。第三个是联合司令部计划和联合作战纲要等法规条令,他们规定了联合作战司令部的职责、任务、结构和责任区等 等。由此可以看出,制定法律法规是联合作战司令部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联合作战司令部的组建、调整与运转都要有相应的法理依据。     第 四,联合作战司令部需要不断调整。随着国际战略形势和军事技术的变化,美军南方总部、中央总部、北方总部和非洲总部的成立,多与核战略形势的重大变化有 关。为了应对中南美洲的战略形势变化,保持美国后院的稳定,美军1963年成立了南方总部。为了遏制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扩张,1983年美军成立了中央总 部。为了加强本土的安全防卫,2002年美军成立了北方总部。为了打击恐怖势力在非洲大陆的蔓延,2007年美军成立了非洲总部。在应用军事技术的突破方 面,战略司令部的改革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军最初组建的战略司令部主要负责指挥战略核力量,随着太空、网络和远程打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该司令部扩大了 机构设置和职能范围。 ------------------------------------ 美军2010年电磁频谱联合作战构想 国防部当今和未来的作战能力取决于对电磁频谱的使用。为满足对电磁频谱的重要需求,国防部必须制定一个相关战略来保持和扩大对电磁频谱的使用能力, 因为我们肩负着未来保卫国家安全的职责。在保证拥有足够的电磁频谱来支援我们的作战部队方面我们面临着许多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在全球商业领域对电磁 频谱的竞争、在战场上对电磁技术依赖性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内和国际规章制度的发展变化。   国防部制定了一个前瞻性指导规划来寻求从多方面争取电磁频谱资源,以确保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获得电磁频谱。我们的频谱规划不是一个现成的 措施。它需要与相关团体合作、需要新的作战管理概念和程序、需要持续不断地掌握先进电磁频谱技术。国防部采取的这些措施将使我们能够明智有效地确保我们的 作战部队及其武器系统能够获得电磁频谱。“2010年电磁频谱联合作战构想”从中、长期对现实这一频谱构想进行了全面分析。我们将克服一切挑战,在技术上 确保我们的作战部队能获得足够的电磁频谱。   ——美国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系统部部长、空军中将   小约翰•L•伍德沃德(JOHN L. WOODWARD, JR)   一、导言   “2010年电磁频谱联合作战构想”(JSV 2010)在确保国防部能够获得充分的电磁频谱、为美军在联合作战中取得新的作战效率方面勾勒出了一个概念框架,并在“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JV 2010)中进行了论述。对“2010年电磁频谱联合作战构想”的贯彻执行涉及到国防部长办公室(OSD)人员、指挥官、各军兵种、国防机构、联合机构及 作战领域的战术频率管理人员;这些部门和人员构成了“联合频谱管理队伍”。 “2010年电磁频谱联合作战构想”为实现“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制定的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长期电磁频谱整体规划,阐述了如何构建一支“联合频谱管理 队伍”来为二十一世纪的美军提供充足的电磁频谱,使其在作战中取得“全频谱优势”。   “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强调了为使美军适应二十一世纪作战需求而要进行的改革,阐明了美军在信息时代应具备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 报、监视和侦察(C4ISR)能力。“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提出了取得信息优势的四个作战概念,即:机动优势、精确打击、聚焦后勤和全方位保护。这四 个作战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将取决于对信息时代先进技术的使用,使美国联合部队在各个军事行动中具备对潜在对手的信息优势。“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还表 明,持续、及时地将先进技术运用于武器系统是具备全频谱作战优势的关键所在。系统集成能力取决于战场空间感知和实时态势感知的信息优势,这是取得 “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所要求的极大提高作战效率的先决条件。   取得“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作战概念中所阐述的信息优势的支撑力量已在下面图示中进行了表述。“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中的四个作战概念 都极大依赖于可靠的电磁频谱运用。在国防部实施“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作战概念时,对电磁频谱的要求无论是在技术、系统还是运用方面都将较过去具有更 高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为作战部队提供无缝、互通、整体、有力和持续的信息网格支援。 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   二、不断变化的战场空间环境   图示表明,构成“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中心内容的四个作战概念可使美军在各种军事行动中占据优势,无论是人道主义援助、和平行动还是高强度冲突。而信息优势在支援这些作战概念方面极为重要,它为指挥官提供了成功完成所有任务所需之高度的战场空间感知能力。 机动优势。 精确打击。 聚焦后勤。 全方位保护 H:\fanwen caiji two\预备党员的一份转正申请报告.doc  在二十一世纪,全球武器系统、信息技术和政治环境的发展变化将使美军面对一个很不确定的战场空间环境。尽管有这些不确定因素,但美军仍有可能战 胜任何对手,并在作战中有效保护我方人员和装备。此外,美军还要能更有效地实施陆、海、空、海军陆战队联合作战和与盟国和合作伙伴间的协同作战。要在这种 不断变化的战场空间环境中取胜,必须得到以下技术的支撑:   1.通过各种投放系统实施远程精确打击的武器系统   2.广泛的武器使用效力   3.先进的隐蔽技术   4.先进的信息系统 高技术支撑   这些技术将通过为作战部队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极大加强致命打击能力,在提高武器系统的精确度的同时提高部队的生存能力。其结果是,美军将能以较小 的风险来对选定目标实施单独的致命打击,并用较少的平台和武器弹药来取得较高的成功率。改进后的探测、瞄准和通信装备不仅能缩小部队的规模,而且还能提高 部队的战术机动能力和作战效率。   美军作战行动将越来越趋向于隐身性、机动性、分散性和战场空间的高作战节奏。这就需要在所有部队层次、通过具备以下特点的“全球信息网格”(GIG)来实现信息的时实搜集、处理和分发:   支撑这类战场空间特点的基础框架就是信息网格,它为建立一个信息支援环境提供了设施和服务。信息网格能力分为三大领域:分布式环境支援、广泛的 互动服务和服务保障。它们可使部队及其武器系统具备信息交换能力和通过不同的链接、处理或界面特点进行无障碍协同工作。信息网格可为作战部队提供广泛而强 大的服务,其信息环境可广泛运用于本地和远程的机构、人员和装备。 全球信息网格:得到保护的、可靠的和互通的通信系统。   三、频谱资源   电磁频谱是能为“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中所阐述的机动、分散和高作战节奏提供支援的唯一媒介。为能通过“不同的链接、处理或界面特点进行无障碍协同工作”,全球信息网格将使用各种电磁频谱资源。因此,确保得到频谱资源来支援当今和二十一世纪的军事行动将至关重要。   全球信息网格构想   1.能为所有作战部队、国家安全和支援用户提供无缝端对端能力的单一的网格   2.从和平时期的业务支援到各种层次的军事冲突都能满足国防部和情报部门需求   3.高性能网络联合的作战   4.与武器系统相结合   5.能提供战略、战役、战术和基地/站/所/营地等所有层次的支援   6.具备“即插即用”的互通能力   (1)美军与盟军通用   (2)联合用户间的互联   7.现实战术和职能的融合   8.拥有所需信息/带宽   9.能抵御所有深度威胁   电磁频谱除了支援全球信息网格外,还能支援重要的、快速发展的导航、传感器和武器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已取得革命性进展的系统包括无线电导航系 统、定位系统、雷达系统、遥测系统、树叶穿透雷达和通信系统、多谱环境系统和定向能武器系统,每一种系统都离不开无障碍的频谱使用。对于国防部而言,要将 这些新兴系统运用于战场空间环境还将面临着频谱管理的实施和程序挑战,国防部必须克服这些挑战。   要实现“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构想,就要具备新的频谱管理概念、策略、理论以及有效设计、生产和使用全球信息网格的新技术。此外还要在全国 和全球领域制定出频谱管理新战略。为满足这些要求,国防部的目标是要让所有频谱管理机构积极开展程序和实施评估,以确保作战部队能最大程度地获得频谱资源 来支援“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为达到这一目标,国防部将着重在影响电磁频谱使用的四个主要领域采取协调管理措施,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科学技术 和市场作用。   四、频谱管理   (一)法律法规   今后仍将通过立法手段来对更多过去仅限于联邦政府和国防部所使用的电磁频谱进行重新分配或向商业用户拍卖。作为对这些立法手段的反应,国防部必 须作好准备来确认、证明和捍卫自己的电磁频谱要求。除了保护必要的频谱资源需求,国防部还必须制定出使用共享频谱的策略。共享频谱能为国防部提供一个同时 促进互通性、有效性和保护性的渠道;它还能使我们获得具备信息优势的一个前提,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为军事行动提供支援。   国防部必须与国际立法机构、盟国和潜在合作伙伴合作,确保在全球陆地、海上、空中和太空都能满足电磁频谱需求。在美国国内,国防部要与国家立法机构和其它政府和非政府频谱用户合作,为美军提供可靠、充足的频谱资源来满足国家安全需求。 频谱管理领域。   (二)管理规定   电磁频谱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每个国家都将其作为国家的主权来加以控制。美军或将在多个国家的陆地、海上、空中和太空主权范围内实施作战,并 将受这些国家相关规定的制约。国际电信联盟(ITU)和联合国机构一道,为无线电频谱制定了国际标准和使用规定,并在全球不同地区进行了频段分配。美国遵 守国际电信联盟的“无线电管理规则”。   在美国国内,国家电信与信息管理局(NTIA)负责联邦政府的无线电频谱使用管理,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负责非联邦政府的无线电频谱使用管 理。这两个机构负责协调全国无线电频谱的分配,为联邦政府、非政府和国内频谱共享分配频率。国防部用户必须遵守国家电信与信息管理局的有关规定。美国国防 部在国外的频谱使用将遵循国际电信联盟的有关规定和东道国自己的频率分配和规定。   由于法律、市场和技术领域的作用,管理领域也在快速发生变化。国际规则也必然会像相关的技术和市场一样不断发生变化。国防部必须不断关注管理机构和管理规定动向,并在这些变化可能影响到国防部需求时作出相应的对策。   (三)科学技术   高技术装备在过去的战斗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后美军必将继续使用具有高任务性能、安全可靠的武器装备。二十一世纪将是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 时代,国防部必须继续运用先进的科技来提升军事能力。诸如全球定位系统、先进多光谱传感器、反隐身雷达和安全的大容量通信系统等军事能力将更加依赖于电磁 频谱来获取信息优势。   除了对电磁频谱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外,电磁频谱的样式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数字通信网络集声音、视频和数据为一体,是无缝的信息设 施。先进数字调制技术可提高频谱效率。商用数字无线电频谱技术原理可用于共享电磁频谱使用概论。鉴于这些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在现有频谱中获 取更大能量,同时通过军用、民用和商用等多种系统来分享频谱。国防部应鼓励和支持发展使用通用设备标准来促进共享技术的运用。   (四)市场作用   信息技术的爆发促进了商用电磁频谱的发展,并将在二十一世纪激剧、持续地发展。频谱对于全球商业用户来说都具有经济重要性。在美国,出于经济原 因,联邦政府决定拍卖部分频段的频谱使用权,这些频段过去是联邦政府的专用频段,也是国防部使用最多的频段。国际上,一些国家也通过拍卖一些频段来获取商 业利益,或分享某些目前美国重要军事系统所使用的频率。国防部在制定其电磁频谱战略时必须认识和考虑到市场作用的重要性。此外,国防部还必须寻求机会来将 商用频谱用于国防需求。   五、制定国家频谱计划   国防部将极力支持制定一个“国家频谱计划”。制定这个计划的目的是要建立和保护国家优先频谱,促进所有用户间的频谱共享,将目前的隔离频谱使用 环境向兼容性、互通性和共享环境方向发展。国家频谱计划要考虑到国际和国内关于频谱使用的有关规定、技术发展和市场作用所导致的电磁频谱使用的变化。它应 能促进双赢战略和政策,通过频谱共享来提高国防部和以信息支撑的作战及武器系统的效益,为企业创造效益,提高国内和国际间的互通性。在制定这一计划时必须 对商业领域的成功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对国防部作战需求和商业运作及趋势进行评估和了解。   六、建立联合频谱管理队伍   建立一支由国防部专业频谱管理人才组成的高素质、高技术专业管理队伍对于确保充足的电磁频谱来使美军实现“2010年电磁频谱联合作战构想”十 分重要。国防部必须在所有技能和组织结构层次制定出频谱管理职业发展和训练计划。随着国防部向二十一世纪迈进,频谱管理人员的作用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以便应 对新技术及其对国防部作战构成的影响等挑战。在频谱需求不断增加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频谱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确保作战部队电磁频谱需求极为重要。国 防部应授权频谱管理机构来最有效地使用有限的人才资源。在国防部频谱管理机构内部以及与其它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合作伙伴、盟国和东道国开展信息交流也将 十分重要。   七、实现2010联合电磁频谱作战构想   要完成先进战场空间信息系统就要广泛采用新的运作方式;不断消化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进部队部署和指挥与控制概念;在作战、理论和训练、科 技、引进以及组织管理团体之间加强协同性;一个能促进计划、结构、整合和评估环境协同性的程序,并与系统引进、组织管理和训练计划相结合。   要通过实施“2010年电磁频谱联合作战构想”来满足国防部当今和未来对电磁频谱的需求。国防部的频谱战略必须要能预防和减少其电磁频谱使用权 受到侵蚀,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作战效率。为此,频谱管理在经营运作上要采取一些指导原则来在未来支援美军获取信息优势。这些指导原则是:   1.与采办、作战和支援团体合作,在新技术研发的早期阶段以及在整个频谱系统的使用周期内加强频谱管理   2.积极与管理和立法机构合作,从领导者、革新者和传统频谱保护者方面处理好频谱使用问题;   3.在观念上要将频谱管理和频谱资产的引进看作是一种商业行为。在进行与频谱有关的决策时要进行市场分析,对经济意义进行评估;   4.充分发挥模型和模拟器的作用;   我们的组织部门要对创新思维加以奖励,营造不同观点的竞争氛围,减少创新中的结构或文化障碍。   国防部要制定和保持一个长远的频谱管理战略计划,为联合频谱管理队伍提供政策导向、管理重点和技术方向。该战略计划将成为确保美军拥有足够的电磁频谱来支援“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目标的重要指南。   在贯彻执行“2010年电磁频谱联合作战构想”时,国防部必须确保频谱管理符合“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中提出的作战理论。频谱管理机构要在 各个层次上对频谱管理进行评估,看其是否支援军事行动,并采取必要的改革措施来确保对当前联合作战理论和未来联合作战概念的支援。同样重要的是,频谱管理 部门要利用一切机会来使指挥官和部队认识到,电磁环境是整个联合作战战场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战场空间的电磁领域包括敌方的频谱使用、敌方和友方的电子战以及友方、中立方和东道国的频谱使用。在频谱态势感知支援方面,指挥官必须认识到, 恰当地使用频谱在战斗中是一种力量倍增器。既然频谱使用对于每一种战场职能都很重要,那么作战部队就必须通过教育和训练来掌握有效使用频谱的方法,在充分 发挥武器系统效率的同时防止电磁自相残杀(对友军的电磁干扰)。联合频谱管理队伍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对新技术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提高频谱的使用效率,确保 美军的信息优势。这些新技术必须要能让作战部队达到作战能力、互通性和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   结论   美军要为实现“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中提出的作战概念做好准备。为实现“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提出的在二十一世纪具备全频谱作战优势的 构想,美军具备对所有潜在敌人的信息优势将极为重要。电磁频谱是支援“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中提出的信息优势和机动、分散和高作战节奏的唯一媒介。因 此,为美军提供可靠的、充分的频谱资源是支援“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的关键。在这方面,“2010年电磁频谱联合作战构想”为美军获得可靠的电磁频谱 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成功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频谱管理队伍。此外我们还要克服技术和其它领域的挑战,以确保我军拥有充足的电磁频谱资源来“在和平时期起到 劝阻作用、在战争时期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任何形式的冲突中起到优势作用”。 以前我为了解美国巨型企业管理技术(例如GE),到处乱找资料,结果看过一些美军联合作战条令,我觉得从管理角度看,单凭这些条令,其运营管理体系的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就超过国内大多数大型企业的管理体系。 下面我把美军联合条令网站上已经公开的美军联合作战条令列出一个目录。有的条令名称翻译有点望文生义,可能是错的,因为我没看过具体内容。我自己只详细看过的跟联合电子战有关的部分。 有兴趣的人可以根据链接去下载看看,也许就知道我们为什么现在几代领导人都一直强调要和平发展了,不是不是不想挑战美国霸权,是短期内不能。这是目前大家的共识。 对比一下我们的联合作战手册就知道差距了。美军现在基本实现多军种,多兵种力量合成和联合作战集成在一个指挥信息平台上,实现了多军种,多兵种的 信息共享,资源优化,协同动作,取长补短。而我们各军兵种基本还在各专业单打独斗阶段,信息还不能完全互联互通,资源重叠配置现象严重,单位各自为战时有 发生等等。当然我们现在正在奋起直追,假以时日,一定能够赶上,这一天应该不会太远,毕竟我们紧跟美军这个老师,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有民族自信心,有民族自豪感是对的,但是不能不顾事实,盲目乐观,那就是和义和团说的洋人怕黑狗血一样的意淫了。当然也不能悲观,自暴自弃,灰心 丧气,因为我们已经从难以望其项背,追赶到可以看见背影了。其实美国人现在自己心里也着急,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就会赶上去,他们也很焦躁不安,所以才要 重返亚洲,要给我们颜色看。 联合作战条令,就是美军陆、海、空、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五个军种打群架的行为规范,操作标准、协同流程和控制制度,是美军参联会颁布的法规性文件。 美军联合参谋部下属的作战计划与协调部(J7)负责联合作战条令编写的组织工作。J7还负责联合行动的计划、训练、演习、评定和教育工作。J7实际就是企业的计划部。 美军一共编写109本联合作战条令,各军种负责编写55本,各联合司令部负责编写18本,联合参谋部直属单位负责编写36本。 其中陆军负责编写 29本,海军 5本,空军 14本,陆战队 5本,海岸警卫队2本,运输司令部6本,航天司令部1本,特种作战司令部5本,战略司令部1本,大西洋总部4本,欧洲总部1本。联合参谋部编写的联合条令 中,人事部(J1)1本,情报部(J2) 6本,作战部(J3)5本,后勤部(J4)7本,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 C4)系统部 (J6) 3本,作战计划与协调部(J7)13本。战略计划与政策部(J5)和部队结构、资源与评估部(J8)不承担编写任务。 联合作战条令分为3层,也即总纲,专业分类指导和专业条令;条令分6个专业,也即J1人事,J2情报,J3作战,J4后勤,J5作战计划,J6指挥、控制、通信与计算机系统。 第一层是总纲,包括JP1《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作战》和JPO-2《武装部队的联合行动》,主要是确定联合作战原则,方针,指挥体系和权责划分。 第二层是六个专业的指南。包括: JP1-0《联合作战的人事与行政支援条令》:确定联合作战的联合人事与行政支援职责划分和工作流程; JP2—0《联合作战情报支援联合条令》:确定联合作战情报共享原则和各方职责,叙述联合情报组织结构,和情报工作指导方针; JP3-0《联合作战条令》:确定联合作战基本原则和行动计划制定的指导方针,阐述战时实施联合作战需要考虑的事项,确立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原则,以及阐述多国作战的考虑事项; JP4-0《联合作战后勤支援条令》:确定联合作战后勤单位的权限与职责,列出后勤工作清单,明确后勤计划的制订流程,战区级后勤建立的流程和制度; JP5-0《制订联合作战计划的条令》:确定联合作战计划的制订流程与原则,包括如何制订计划,如何准备执行计划,计划实施的后备方案和撤退方案,并确定了联合作战计划的评审标准; JP6—0《支援联合作战的指挥、控制、通信与计算机系统的条令》:确定C4I系统的任务,目标与工作清单,确定C4I系统工作质量的评价标准,确定C4I系统的结构与基础设施,各专业的操作流程和职责,以及控制考核办法。 第三层是与第二层的6本专业指导条令相对应的各专业联合作战条令,共有92本,按人事、情报、作战、后勤、计划、C4I系统分为6部分。 J1有3本,主要阐述联合的人事与行政问题,包括报告结构、宗教支援以及财务管理等内容。 JP 1-0, 《联合作战人力资源支持、计划和协调》(Joint Personnel Support); JP 1-04, 《联合作战的法律支持》(Legal Support to Military Operations); JP 1-05, 《联合作战的宗教事务》(Religious Affairs in Joint Operations); JP 1-06, 《联合作战的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Support in Joint Operations); J2有6本,主要阐述联合情报支援、战斗情报支援、确定目标的情报支援、战斗空间的情报准备,以及联合作战的国家情报支援等内容。 JP 2-0, 《联合作战情报》(Joint Intelligence); JP 2-01,《联合作战的国家情报支持》(Joint and National Intelligence Support to Military Operations); JP 2-01.3, 《联合作战情报环境准备》(Joint Intelligence Preparation of the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JP 2-03, 《联合作战的地理空间情报支持》(Geospatial Intelligence Support to Joint Operations); 另外两本情报条令没有公开。 J3有60本,主要包括联合作战、联合作战支援、联合作战防御和联合非战争作战等四个方面。 其中: 联合作战有25本,包括两栖作战,地面作战,联合遮断作战,联合海上作战,舰载直升机作战,联合特种作战,联合火力支援,近距离空中支援的联合战术、技术与程序,联合核作战,太空作战的联合战术、技术与程序,联合空降与空中突击作战,以及联合指挥与控制等; 联合作战支援有19本,包括联合信息战,联合指挥与控制战、联合工兵作战,联合电子战,战斗地带的联合空域控制,联合心理战和军事欺骗行动等 联合作战防御有9本,包括联合反航空兵及反导作战,压制敌防空联合战术、技术与程序,联合战区导弹防御,联合防空作战,联合后方地域作战和核生化防御等; 联合非战争作战有7本,包括反恐怖,维和行动、反毒品行动、非作战后送行动、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国内支援行动的联合战术、技术与程序等。 JP 3-0, 《联合行动》(Joint Operations); JP 3-01, 《防空和反导》(Countering Air and Missile Threats); JP 3-02, 《两栖作战》(Amphibious Operations); JP 3-02.1, 《两栖登船和登陆》(Amphibious Embarkation and Debarkation); JP 3-03, 《联合封锁》(Joint Interdiction); JP 3-04, 《联合作战直升机和鱼鹰操作》(Joint Shipboard Helicopter and Tiltrotor Aircraft Operations); JP 3-05, 《特种作战》(Special Operations); JP 3-06, 《联合城市作战》(Joint Urban Operations); JP 3-07, 《维稳作战》(Stability Operations); JP 3-07.2, 《反恐作战》(Antiterrorism); JP 3-07.3, 《维和行动》(Peace Operations); JP 3-07.4,《联合扫毒行动》( Joint Counterdrug Operations); JP 3-08, 《联合作战组织协调》(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During Joint Operations); JP 3-09, 《联合火力支援》(Joint Fire Support); JP 3-09.3, 《近距离空中支援》(Close Air Support); JP 3-10,《战区的联合安全行动》( Joint Security Operations in Theater);(这里heater这个单词我有点不明所以,后来有人说的战区。条令原文比较厚,有135页,是说公共安全的联合行动的计划,流程,操作办法的) JP 3-11, 《化学、生物、放射性和核环境的联合作战》(Operations in Chemical, Biological, Radiological, and Nuclear Environments); JP 3-12(R), 《网络联合作战》(Cyberspace Operations); JP 3-13,《信息战》( Information Operations); JP 3-13.1, 《电子战》(Electronic Warfare):如果有耐心看完这本条令(篇幅不算多,100多页),大概就知道如果真的到了某一天迫不得已中美要开战,第一时间美军就会瘫痪我们大多 数预警卫星,侦察卫星和导航卫星,也会瘫痪绝大多数民用通讯网络,数据传输干线网,金融网,也会把沿海的预警和侦察的雷达阵地的关键节点很大一部分瘫痪 掉,美国人是为我们准备了充足的电磁脉冲弹,巡航导弹,以及投射的平台,例如B2,俄亥俄级的巡航导弹潜艇等等,他们有这个能力。不打,仅仅是因为得不偿 失而已,而不是打不了。当然实际上中美如果产生需要打仗才能解决的冲突,双方不动用核武器是不可能的,假设中美战争只限制在常规战争实在是意淫过度了。用 核武器,中美估计都得关机重启了,中国甚至可能会格式化重启。所以不要意淫战争。所以我们领导人甚至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来尽量争取和平环境,以使我们能够 快速发展,拉近我们与美帝的距离,增加对抗的本钱; JP 3-13.2, 《军事情报支持行动》(Military Information Support Operations); JP 3-13.3, 《安全作战》(Operations Security); JP 3-13.4, 《军事欺骗》(Military Deception); JP 3-14,《太空战》( Space Operations); JP 3-15, 《海岸战略封锁和水雷联合作战》(Barriers, Obstacles, and Mine Warfare for Joint Operations); JP 3-15.1, 《排雷和反爆炸装置行动》(Counter-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 Operations); JP 3-16, 《跨国行动》(Multinational Operations); JP 3-17 《空中机动作战》(Air Mobility Operations); JP 3-18, 《强行进入联合作战》(Joint Forcible Entry Operations); JP 3-22, 《国内外防御作战》(Foreign Internal Defense); JP 3-24, 《平息叛乱》(Counterinsurgency); JP 3-26, 《反恐》(Counterterrorism); JP 3-27, 《国土防御》(Homeland Defense); JP 3-28, 《民防》(Defense Support of Civil Authorities); JP 3-29, 《外国人道主义援助》(Foreign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JP 3-30, 《联合空中作战的指挥和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 of Joint Air Operations); JP 3-31, 《联合陆地作战的指挥和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 for Joint Land Operations); JP 3-32, 《联合海上作战的指挥和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 for Joint Maritime Operations); JP 3-33, 《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Joint Task Force Headquarters); JP 3-34,《联合作战工程管理》( Joint Engineer Operations); JP 3-35,《行动的部署和重新部署》( Deployment and Redeployment Operations); JP 3-40, 《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Countering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JP 3-41, 《化学。生物、反射性和核废料管理》(Chemical, Biological, Radiological, and Nuclear Consequence Management); JP 3-50, 《人员康复》(Personnel Recovery); JP 3-52, 《联合空域控制》(Joint Airspace Control); JP 3-57, 《民军行动》(Civil-Military Operations); JP 3-59, 《气象和海洋行动》(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Operations); JP 3-60, 《联合目标》(Joint Targeting); JP 3-61, 《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 JP 3-63, 《联合作战战俘管理》(Detainee Operations); JP 3-68, 《非战斗人员的疏散行动》(Noncombatant Evacuation Operations); 剩下的没有完全公开。 J4有19本,主要阐述联合运输与后勤支援问题。 JP 4-0, 《联合后勤》(Joint Logistics); JP 4-01, 《联合作战的国防交通》(Joint Doctrine for the Defense Transportation System); JP 4-01.2, 《联合作战的海上补给》(Sealift Support to Joint Operations); JP 4-01.5, 《集装箱联合物流配送》(Joint Terminal Operations); JP 4-01.6, 《两栖滩头联合物流配送》(Joint Logistics Over-the-Shore); JP 4-02, 《卫勤服务支持》(Health Service Support); JP 4-03, 《联合油水补给》(Joint Bulk Petroleum and Water Doctrine); JP 4-05,《联合动员计划》( Joint Mobilization Planning); JP 4-06, 《丧葬事务》(Mortuary Affairs); JP 4-08, 《跨国后勤补给》(Logistics in Support of Multinational Operations); JP 4-09,《 物资分配和配送》; JP 4-10,《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的合同支持》( Operational Contract Support); 还有几本没公开。 J 5有3本,主要阐述制订作战计划的联合战术、技术与程序,以及联合作战计划的实施体系。 JP 5-0, 《联合作战计划》(Joint Operation Planning); 另外两本没公开,但内容可以参考国内已经翻译出版的《美军联合参谋军官手册》。 J6有1本,主要阐述战役和战术 C4I系统的运用。 JP 6-0, 《联合通信系统》(Joint Communications System),确定联合作战的指挥和控制需要集成的联合通信和信息系统的原则和流程; JP 6-01,《联合电磁频谱管理运作》(Joint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Management Operations),提供了联合电磁频谱管理操作的组织原则,规划、准备、执行和评估办法。 联合作战条令下载地址
本文档为【联合作战纲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豆浆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7KB
软件:Word
页数:3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5-22
浏览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