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10kV架空线路施工方案设计

110kV架空线路施工方案设计

举报
开通vip

110kV架空线路施工方案设计连江黄岐风电场-白云岭风电场110kV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方案编写:施工单位:2015-04-15目录编制依据…………………………………………………………1工程概况…………………………………………………………1现场施工组织与施工进度计划…………………………………1基础施工技术措施………………………………………………4组塔施工技术措施………………………………………………18架线施工技术措施………………………………………………27光缆架设施工技术措施…………………………………………33跨越10kV带电线路技术措施……………...

110kV架空线路施工方案设计
连江黄岐风电场-白云岭风电场110kV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方案编写:施工单位:2015-04-15目录编制依据…………………………………………………………1工程概况…………………………………………………………1现场施工组织与施工进度计划…………………………………1基础施工技术措施………………………………………………4组塔施工技术措施………………………………………………18架线施工技术措施………………………………………………27光缆架设施工技术措施…………………………………………33跨越10kV带电线路技术措施…………………………………37质量保证管理措施………………………………………………4210、安全管理措施……………………………………………………4611、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管理措施…………………………………51附图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53一.编制依据1、《110~500KV架空电力线施工与验收规X》(GB50233-2005)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X(2011年版)》(GB50204-2002)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4、《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6、《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与检验办法》(JGJ53-79)7、《普通混凝土用砂标准与检验办法》(JGJ52-39)8、《连江黄岐风电场至白云岭风电场110kV线路工程施工图与交底会议纪要》9、根据工程承包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确定的工作内容与安全质量技术要求。二.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连江黄岐风电场至白云岭风电场110kV线路工程。新建线路长度约4.754km,共计新立自立式单回路铁塔12基,其中耐X塔9基、直线塔3基,本工程导线采用1*JL/LB20A-120/25铝包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一根JLB40-80铝包钢绞线和OPGW光纤复合地线。2、交通运输情况:本段线路路径区域主要为沿海丘陵地带、地形高差较大。运输条件较为复杂,作业条件艰苦。公路运输方面:主要有等级公路与与之线连通的乡村路作大运。人力运输:公路至塔位间基本无大运道路,交通条件较为复杂。三.现场施工组织与施工进度计划1、现场施工组织线路工程是一项专业性、组织性较强的工作,除了制定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案之外,施工中必须要有严格的劳动组织,明确分工、清晰责任、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施工措施。具体安排如下:项目经理施工总负责人罗亮斌后勤质量负责人资料员现场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线路二班线路一班1.1施工力量配备为满足施工进度需要,需投入劳动力计划见下表所示:序号工作内容技工辅助工合计1基础工程330332杆塔工程1620363架线工程1620364光缆架设1018285跨越10kV线路66125现场负责.质量监查44说明:a、本劳动力投入量根据施组设计之进度计算;b、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1.2人员资格要求各施工队应设质检员,经项目部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取得项目部资格认可后,持证上岗;现场员工应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其中测工、爆破工、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施工队质检员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对施工组的工器具、原材料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施工组的人员是否符合要求,在施工前把好人员资格关。2、施工进度计划2.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图12.2工期保证措施2.2.1组织措施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组织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强化施工管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项目部成员配置齐全,责任分明、层层把关。积极配合建设单位与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有事共同协商,保证工程的连续性。积极加强施工生产调度,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密切配合,定期召开现场协调会,并把协调会形成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要确定协调会的时间,参加人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与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坚持每周一次的生产例会,并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下周工作进行布置。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程序,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要经常的不间断的在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指导施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加快施工进度。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劳动优化组合,合理计划组织施工,安排有效工作时间,努力提高机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组塔工序提倡“抱杆落地,一次成优”,尽量减少组装后的修塔时间,合理制定吊装方案,尽量减少吊装时间、保证吊装安全。架线工序充分发挥施工优势,实行流水线作业。尽量减少时间,从而保证工期。由于特殊原因未能按施工计划完成的项目,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与时进行调整,合理安排交叉作业,适当延长作业时间。如果发生不可抗力而有可能影响到工程的施工时,须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并尽最大可能履行合同中的义务。项目部实行月计划,每月书面向公司汇报。加强材料、设备的接运、保管工作、确保安全、避免因材料、设备原因造成工期延误。由项目施工技术部牵头,加快工程信息收集的步伐,开工前与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和提供,以与施工方法、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工程各种报表等。特殊工序施工须有预见安排,通过合理工序安排,减少客观条件对工期影响。加强现场设计变更通知单的管理,与时通知传达施工人员,进行设计变更交底,并落实通知执行情况。不能因设计变更没落实到位而影响施工。2.2.2技术措施认真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熟悉工程的设计特点,认真可行的编制施工技术方案,与时进行各道工序的施工图纸会审,力争尽早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图会审会上一并提出,将问题在正式施工前解决。对于工程中遇到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制定施工措施和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培训、吸收成熟的施工经验,提高工效,做到一次顺利完工,一次验收合格。各道工序的施工提倡一次成优,一次验收合格,减少返工,加快施工进度。对特殊工序,要周密考虑,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避免由于多种原因而影响工期。2.2.3场地与进场道路计划施工前对线路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确定各个桩位的运输道路、卸车点和倒车点,并根据各桩位的塔型和基础型号,确定各桩位的施工X围,详细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各使用X围内的地貌。并将有关记录提交有关单位。根据各使用X围内的地貌情况,与建设单位和青赔协办单位共同协商,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理赔。成立修路、运输小组,制定周密的修路和场地准备计划,合理安排各桩位的施工顺序,同时要兼顾基础、铁塔原材料的大运、小运道路和架线用原材料、设备的运输道路的修建,防止重复赔偿和施工。四.基础施工技术措施1、施工准备施工前项目部应组织测量人员对全线路进行测量,检查和复核施工现场的各种桩号是否齐全,位置是否正确。组织部分人员进行工地原材料分布情况的调查,对水泥、砂石料的价格进行了解。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质量要求和验收规X,项目部技术员根据《通用基础作业指导书》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完善《基础作业指导书》,材料取样、送检和化验工作,取得基础混凝土配合比的报告,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并进行考试。对施工段的线路路径、桩号、地形、地质、道路、堆物,用电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所用的工器具、仪器等进行全面检查、校核,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部门检测合格且应在有效期内。人工挖孔桩施工准备投入如下设备:投入设备状况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提升架台19发电机台42柴油高压水泵台110定制模板㎡按图纸3搅拌机台211坍落度筒套24吊车台112钢管米按施工需要5空压机台313钢管米若干6电焊机台314振动器台47氧气焊套115其他工具按照现场需要8钢筋切割机台1设备进场前要进行全面检修,对某些部件予以更换,同时购置易损配件备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在出现问题时也能立即修复。对设备实行人机固定、机械使用、保养责任制。要求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爱护机械设备,执行保养规程;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好运转记录。实行操作证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确认合格者发给操作证。施工机械操作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材料组织2.1水泥基础所使用的水泥需经检验符合工程混凝土水泥的使用要求,采购的水泥在出厂时应保证出厂强度等级,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使用前必须对采购来的水泥进行抽样复检,若复检不合格的不得投入工程使用。若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或虽未超过三个月,但保管不善时,必须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库存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0包,并用防潮板垫起,保管过程中必须每月翻包一次。因保管不良受潮结块时必须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变更水泥的厂家或标号时必须重新检验。水泥每200吨为一批次,抽样送检一次,送检必须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2.2砂混凝土所使用的轻骨料要求是天然河砂,从现场采样回来并作试验鉴定合格后,才能在工程混凝土中作轻骨料。而在砂的平均粒径上,使用大于0.5mm的中粗砂,在选用和使用砂时,要求所选用的砂的含泥量应不超过5%,其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其平均粒径必须符合以上要求。砂每600吨为一批次,送检必须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若检验不合格不得投入工程使用。2.3碎石所选用的粗骨料为碎石,从现场采样回来并作试验签定,合格后才能作为本工程混凝土的粗骨料。现浇基础使用的碎石粒径为20~40mm。本工程所使用碎石在选择和使用时,所选用的碎石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GB3①、碎石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25%,含泥量应小于2%,含泥块量应小于0.7%.。=2\*GB3②、碎石的强度应不低于砼强度的1.5~2倍,石料应清洁,不允许有泥土,使用前应用清水冲洗外层的泥土。碎石每600吨为一批次,送检必须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若检验不合格不得投入工程使用。2.4水砼浇制和基础养护的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GB3①、饮用水与清洁的河溪水可不用化验,只进行外观检查,水中不应含有油脂与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和糖类。=2\*GB3②、污水与PH值少于4的酸性和含硫酸盐超过水重1%的水均不得使用。=3\*GB3③、难以判断水质的,应取样到专业的化验室进行化验,以免影响砼的质量。④、不能使用海水。2.5钢筋钢筋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钢材的钢号、规格必须符合图纸的规定,表面不得有折叠、裂纹、刮痕、结疤、麻点、分层等缺陷。每一批钢材均应有出厂的合格证明和材质化验报告,成批购买的钢材应抽样进行试验。各种规格的钢筋每60吨为一检验批次,抽样送检一次,送检必须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若检验不合格的不得投入工程使用。2.6焊条钢筋焊接所使用焊条型号有E43、E50等,焊条型号必须严格按施工图纸所要求的型号进行选用。E43型焊条用于=1\*ROMANI级钢筋的焊接,E50型焊条用于=2\*ROMANII级钢筋的焊接,各种焊条必须有出厂证明书,在使用前应做外观检查,选用的焊条应与被焊钢筋的强度和性能相当,受潮的焊条必须经过处理,并经工艺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焊药剥落者不准使用。2.7为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所有原材料的检验必须由监理见证送检。3、线路方向与铁塔基础编号各杆塔基础具体数据详见:基础施工图配置表4、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部位:铁塔基础5、基础施工工艺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线路复测基础分坑基坑开挖施工材料准备清理基坑钢筋定点绑扎支模板顶面操平、坑深验证校正主柱根开检查基础位置尺寸模板固定基础浇制准备浇制下地脚螺栓找正地脚螺栓地脚螺栓、拉线盘尺寸校验完成浇制基础平面布置与根开示意图5.1基础分坑5.1.1分坑作业前准备a、分坑由持证测工进行作业,作业前项目部专门组织针对测工的技术交底。b、分坑所用经纬仪、水准仪必须经过具有相应资质单位检测合格并在有效使用周期内方可使用,钢卷尺为具备计量合格证的新尺。c、线路复测结束,设计桩位复测结果符合规X要求,超出规X误差X围的桩位要会同设计部门修正至符合设计要求。将符合规X的设计塔位中心原桩(或经过设计位移的塔位中心桩),作为基础分坑的基准桩。5.1.2直线塔分坑方法(见图3—1)a、基础坑口桩的确定(1)将仪器置于中心桩0点,照准顺线路方向,在0点约20m处测设A、B辅助桩,90˚放样,在横线路方向距0点约20m处测设C、D辅助桩。(2)45˚放样,距0点约30m处,测设辅助桩E,倒镜测设辅助桩F。(3)135˚放样,距0点约30m处,测设辅助桩G,倒镜测设辅助桩H。(4)在OE方向量取L1=0.707(x—a)确定1桩,量取L2=0.707(x+a)确定3桩。(5)在皮尺上量取2a长度,使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点1,3上,拉紧皮尺的中点则得点2;同样使尺长的中点折向另一侧,即可得图中的点4;将1~4分别钉立木桩,则铁塔基础的基坑测量与坑口放样工作完成。(6)其余三个基坑的分坑方法,依上述操作进行。b、半根开控制桩的确定(1)在顺线路方向用钢卷尺量取半根开长度确定01、02控制桩,再在横线路方向用钢卷尺量取半根开长度确定03、04控制桩。(2)分别以01、02、03、04为控制桩确定01'、01",02'、02",03'、03",04'、04"四组辅助控制桩。5.1.3转角塔的分坑方法(见图3—2)a、基础坑口桩的确定(1)将经纬仪安置在转角塔位中心桩O点上,望远镜瞄准线路后视方向上的直线杆位桩或直线桩,同时使水平度盘调至0º位置。然后顺时针旋转照准部,测出(180º-θ)/2的水平角(即在转角角平分线上),在望远镜正、倒镜的视线方向上订立A、B两个辅助桩,再使望远镜顺时针水平旋转90°(此时角度为(180-θ)/2+90°),在望远镜的正、倒镜视线方向上分别订立C、D辅助桩。(2)本工程转角塔的基础正、侧面根开相等,因此,其基础的分坑方法与正方形直线塔基础分坑方法相同。b、半根开控制桩的确定(1)在OA、OB方向用钢卷尺量取半根开长度确定01、02控制桩,再在OC、OD方向用钢卷尺量取半根开长度确定03、04控制桩。(2)分别以01、02、03、04为控制桩确定01'、01",02'、02",03'、03",04'、04"四组辅助控制桩。5.1.4分坑作业 注意事项 软件开发合同注意事项软件销售合同注意事项电梯维保合同注意事项软件销售合同注意事项员工离职注意事项 a、分坑作业时需仔细校核各项数据,确保完全正确。b、塔位中心桩需用水泥封住,保护好;其余各组控制桩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c、用钢卷尺量距时,需往返测量,并尽量拉平,减小误差。5.2基础开挖5.2.1为了保证掏挖基础尺寸准确,地表土与杂物必须清理并平整。开挖前应有有效的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洞内。5.2.2如遇基坑尺寸有增大或超深时,其增大或超深部分应用砼填充,并保证钢筋笼在立柱中的尺寸准确。5.2.3基坑施工分为开挖和清理两个步骤,基坑施工一般采用人工开挖。5.2.4基坑初挖时,宜比设计规定的尺寸小30~50mm,以便修整基坑。5.2.5基坑开挖至接近设计深度时,再挖掘扩大头部分。在基坑底部订立中心桩,边挖边检查尺寸;各部尺寸应预留50mm左右,待清理基坑时再修整。5.2.6基坑清理应从上而下进行,严格按设计图纸的基础外形尺寸施工。5.2.7基坑清理完毕后,应测量断面尺寸与坑深,并作好记录。整基基坑清理完毕后,应随即测量基础根开与对角线等项尺寸,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5.2.8对于中等强风化或风化的Ⅲ、Ⅳ类岩石地区的掏挖基础,可采用人工开挖与放小炮开挖相结合的方法成型。5.2.9保证基础主柱顶露出地面、塔脚不积水。5.2.10尽可能不降或少降基面,在原地面直接开挖,以减少水土流失。5.2.11成孔净空尺寸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基础尺寸,成孔深度允许偏差为0mm~+100mm,超深部分采用铺石灌浆处理;当洞型尺寸与设计要求有误差时,应保证基础底锥台设计坡度,超尺寸部分浇制基础时一并用混凝土填满。5.2.12基础成孔后,应与时验孔、安装地脚螺栓和钢筋,验收合格后尽快浇制混凝土,以防降雨至孔内积水,影响基坑强度。5.2.13每日开工前与开挖过程中,必须检测孔内有无毒害气体和缺氧现象,孔内施工时应采取可靠的通风设施,确保孔内作业时空气清新,避免缺氧。5.2.14施工过程中,孔口应有专人监护,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正确偑戴安全帽并系安全带;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孔内设半边井的安全网,并设特别可靠的救生软梯;当暂停孔内作业时孔口应用盖板盖好。5.2.15基础主柱开挖深度距设计要求尚有100~200㎜时,检查主柱直径正确后,用钢尺在主柱坑壁上量出基础底部扩大头挖扩位置线;由挖扩位置线下方20~40mm处开始挖掘扩大头部分。5.2.16基坑开挖至距设计要求埋深尚有约50mm时,在基坑底部钉出基坑中心桩,边挖掘边检查尺寸,直至基坑周边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为止。基坑底部应预留约50mm暂不挖掘,待清理基坑时再修整。5.2.17基坑内提土应采用吊篮或吊桶,提升装置与井架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提运方法应采用辘轳或三脚架或杠杆,以人力操作将土提运至坑口上方再倒至距坑口不小于5米远的安全地带。5.2.18基坑施工的铲、镐等工具的把柄长度应限制在500mm以下,视坑口直径而定,以方便操作。5.2.19掏挖基坑过程中如发现土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或坑壁有塌方先兆时应暂停挖掘,报告工地负责人研究处理。5.3清理基坑5.3.1清理基坑的任务是修理坑壁与清除坑底未挖掘的部分,基坑清理应由上至下进行。5.3.2清理基坑应有与主柱直径等长的专用测量工具测量主柱基坑直径,以保证基坑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清理基坑时应保留基坑中心桩,以基坑中心桩为准测量基坑中心桩至四周坑边尺寸应相等。5.3.3清理好的基坑,如需过夜浇制基础,应采取防止雨水或泥土流入坑内的措施,例如加盖塑料薄膜,在坑外侧开挖小排水沟等。5.3.4基坑清理完毕,应测量立柱断面尺寸与坑深,符合规X偏差要求,并作好施工记录;基坑尺寸属隐蔽工程应有监理代表在现场复查并签字认可。5.4钢筋加工与安装5.4.1钢筋购置必须符合有关采购程序,运往现场后进行检验试验,并符合相关要求。5.4.2钢筋的加工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不得使用。5.4.3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规定: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5.4.4钢筋的焊接应符合《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经考试合格的焊工试焊,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施焊。5.4.5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直焊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毫米的钢筋和轻骨料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0毫米的I级钢筋与直径大于25毫米的I级钢筋,均应采用焊接接头。5.4.6接头以搭接方式为主,双面焊缝,焊接长度为5d,当采用单面焊接时,其焊接长度必须达到10d以上。采用直焊方式,不要弯焊。5.4.7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的区段X围内(不小于500毫米),一根钢筋不得有二个接头,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受拉区不宜超过25%;受压区不宜超过50%。5.4.8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5.4.9钢筋的坑内绑扎:对于大开挖式基础,因为钢筋多,布置密,体积大,必须在坑内绑扎。坑内绑扎顺序由下向上,底层钢筋可用100×100×40mm的C20混凝土预制垫块支起,垫块之间的距离为1m,每面同一条线上的垫块最少不小于4块,垫块应绑牢。坑内绑扎钢筋时,在基坑底部,按图纸要求排列布置钢筋,钢筋网应均匀布置。5.4.10在基坑底部,按几何中心线画出立柱位置尺寸,并应有明显的标志。绑扎一定要固定牢靠,避免在浇注混凝上时钢筋移动造成立柱轴线位移。5.4.11钢筋的绑扎前应先熟悉基础施工图,核对钢筋配料是否正确,可采用#20铁丝绑牢。5.4.12板式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双向受力的钢筋,须全部扎牢。5.4.13箍筋末端应向基础内,其弯钩叠合处应位于柱角主筋处,且沿主筋方向交错布置。箍筋的转角与钢筋的交接点均应绑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和钢筋的相交点可成梅花形交错绑扎。5.4.14柱中竖向钢筋(主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与模板成90°。5.4.15钢筋绑扎成形后,要反复核查,配制的钢筋的类别、根数、直径和间距应符合图纸规X与设计。5.4.16钢筋绑扎的质量要求为: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笼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5.5模板安装与要求5.5.1模板安装前应对其尺寸进行检查,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变形、裂缝等,合格后方准拼装。5.5.2拼装的模板必须与设计的基础尺寸相符,拼装连接须牢固,如果阶梯式基础的底板用土壁代模板,坑壁应修平,底板宽度不应有负误差,以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对局部容易掉块的坑壁,应抹浆保护。5.5.3清除坑内浮土,检查坑深与坑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支模。5.5.4模板和钢筋的安装通常是交叉进行,在清查模板的同时应按设计图纸检查钢筋与地脚螺栓的规格、数量和质量。5.5.5施工现场应有可靠的能满足模板安装和检查需用的测量控制点或控制桩。5.5.6模板就位后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基础分阶梯时,每一阶台的模板都应作一次调整,对中→找正→操平。5.5.7整基模板安装后,可用井字线测量根开、对角线等,经综合调整、直至符合设计与规X要求为止。5.5.8模板经调整并检查符合要求后,应立即安装固定模板的支撑。5.5.9支撑方法,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模板长度而定,土质坚硬时,应在模板四侧用方木或圆木(60×60mm或Ø60~80mm)作成斜支撑杆;土质松软或模板较长时,除增加斜支撑之外,在阶台上连接加固角钢。5.5.10对于木模板的支撑可使用钢管支撑或圆木支撑,模板支撑必须牢固可靠。5.5.11台阶与台阶之间或立柱与下部台阶之间,可用支架或抬架连接,以保证上一台阶或立柱的稳定。5.5.12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钢模板,木模板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8mm的板材。5.5.13模板合缝应严密,不得漏浆。模板的连接肋木用50×50mm,肋木之间距离一般为500~700mm。5.5.14模板安装后应仔细检查各部件是否牢固,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下沉等现象,要与时修整加固。5.6地脚螺栓安装5.6.1安装前必须检查地脚螺栓的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设计。5.6.2工程上一般使用的地脚螺栓采用组合式,在现场组装地脚螺栓时,应注意每根螺栓的高度一致,地脚螺栓的根开应与设计要求一致并注意不要变形。5.6.3重量较轻的地脚螺栓安装时,可用地脚螺栓板将其固定组成一组,待浇制至一定高度以后再放地脚螺栓进行调校。5.6.4重量较大的地脚螺栓安装时,应在扎筋前先组装好地脚螺栓,并用地脚螺栓板固定好,调校好其高度与本身螺栓的根开,拧紧螺栓,将其吊起以后再进行钢筋绑扎。5.6.5地脚螺栓安装尺寸调校好以后,应固定并注意在施工过程中不要碰撞,以免影响安装尺寸,基础浇制过程中与浇制完以后,都应注意复核地脚螺栓的安装尺寸。5.6.6对于转角塔、终端塔的受压腿和受拉腿,地脚螺栓规格可能不相同,必须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准安装。5.7混凝土浇制5.7.1钢筋应按设计图纸配置,经现场检验合格后才能开始浇制,吊装应防止扭转弯曲,其接头应符合有关规定。5.7.2掏挖基础浇制前,应在地面以上部分安装主柱模板,地面以下部分不用安装模板。5.7.3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注完成,不得出现施工缝。5.7.4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一般不超过2m;如超过2m的,为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应设置串筒或溜槽。5.7.5为保证掏挖基础扩大头部分的砼容易捣固密实,可将砼坍落度适当选大一些。为保证砼的和易性要求,可适当调整砂率或增减水泥浆量,保持水灰比不变。5.7.6加强振捣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以提高其强度和密实性;振捣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振捣棒与坑底、坑壁保持一定距离,预防泥土带入混凝土中。5.7.7当基础扩大头浇灌混凝土饱满且振捣完毕后应注意观察周边是否有残余气体存在,必要时可适当补充砂浆,以填充空隙。5.7.8浇制完毕后应复测基础的根开、对角、高差、偏移等数据,并与时做好记录。5.8基础砼养护与拆模5.8.1养护一般采用自然养护,养护日期不少于5昼夜。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5.8.2凝土外露部分加遮盖物,养护时应始终保持砼表面湿润。5.8.3养护用水应与搅拌砼用水相同。基础拆模回填后,对外露部分应继续覆盖浇水养护。5.8.4经过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将模板拆除,一般拆模时的砼强度应不低于2.5Mpa。5.8.5浇筑好的砼基础经检查合格后,可以向坑内回填土。回填土时先将坑内积水排除。5.8.6层回填夯实,每层厚度为300mm;为补偿沉降加防沉层300~500mm。5.8.7坑回填应以石子按3∶1掺合后回填夯实。6、接地施工6.1接地沟开挖6.1.1接地沟开挖前,应根据图纸要求与现场地形条件在杆塔位放样划出接地沟开挖线放样的接地沟长度不得少于设计长度,接地沟一般按0.4米宽开挖。如果放样的接地沟无法施工时,应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研究处理。6.1.2放样的接地沟,遇有障碍物时,允许绕道避开,但不得改变接地型式与接地沟长。6.1.3在丘陵、山地、高山开挖接地沟时,不应顺坡上下布置,而应尽可能沿等高线布置,防止雨水冲刷暴露接地体。6.1.4按设计要求的接地体埋置深度开挖接地沟,一般采用人力开挖的方法,开挖时要使沟底平整。6.2若因地形限制,不能按设计地形敷设接地体时,经设计同意后,可根据实际地形敷设,并在施工记录表中注明,且必须满足下列要求:在倾斜地形宜沿等高线敷设;两接地体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5米;接地体敷设应平直。6.3开挖接地槽沟深度宜比设计值大50mm,不得小于设计深度,接地体的埋深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水田或旱耕地应≥0.8米;非耕地粘土、松砂石应≥0.6米;岩石应≥0.3米。6.4敷设接地体如遇水塘、岩石、陡坡等情况时,可适当移动埋设位置,但两接地体间的水平接近距离不宜小于5米,在山地应尽量沿等高线敷设;如避不开陡坡时,在爬坡处应用水泥砌石后再封水泥,防止雨水冲刷后露出地网钢筋。6.5对大根开的基础,其所配置的接地装置中的环型接地网尺寸应根据基础根开大小不同而适当增大,以保证环型接地网能圈住基础根开,但总的接地体长度应保持不变。6.6接地体连接应可靠,连接前应清除其表面的铁锈、污物等,焊接焊缝应无气孔、砂眼、咬边、裂纹等缺陷。接地圆钢的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为6d,并必须双面焊接,焊接的质量应符合有关的规X要求,焊接的人员应持证上岗。焊接接头的位置必须有明显的标示,便于开挖检查。6.7接地引下线与铁塔间连接紧密,引流板应紧贴主材表面,并顺畅美观。6.8接地沟回填应选取未掺有石块与其他杂物的好土,并且必须分层夯实。如果接地槽开挖出的土壤不够回填时,应另找土回填,但不得在接地槽边取土。6.9实测工频电阻值不能符合设计要求时,应上报设计代表处理;施工完毕之后,必须在施工记录中绘制出接地装置实际敷设简图,并标明相应位置与尺寸。五.组塔施工技术措施1、施工准备1.1人员与现场准备措施1.1.1做好组立塔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工作,以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掌握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避免盲目施工、野蛮施工。1.1.2必须组织施工人员对工器具进行全面认真地检查,确认配套工器具、设备全部完好合格才能使用。1.1.3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1.1.4平整相应的组装场地,对影响组装和吊装的障碍物预先采取措施处理。1.2铁塔基础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时方可进行铁塔组立:(1)铁塔基础经中间验收合格;(2)分解组塔时的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1.3铁塔组立前应仔细检查铁塔材料是否符合图纸的规格,有无弯曲、锈蚀麻面、夹层损坏和镀锌的质量是否满足要求。1.4所有塔材的材质和规格应与图纸相吻合,如有代用的应以设计变更为准。1.5接地装置必须敷设完成,当塔座板置于基础上后应马上与接地体连通,以防止立塔时雷电或感应电伤人。1.6铁塔螺栓安装使用规定:(1)、本工程铁塔螺栓与脚钉采用M16(6.8级)、M20(6.8级)和M24(8.8级)三种。脚钉安装时规定:①、直线塔装在2#腿主材上;②、转角塔装在转角的内侧上,即右转时装在2#腿,左转时装在3#腿上;③、脚钉安装时,弯钩统一整齐朝上。414141323232直线塔转角塔左转转角塔右转图2脚钉安装方向(2)、螺栓穿向规定:对于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对于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由后侧向前侧穿入;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垂直方向由下向上;塔腿斜面内笼由下往上穿;个别螺栓不易安装时,其穿入方向可以变动。(3)、螺栓连接构件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螺栓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螺母扭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平齐;必须加垫片的,每端不宜超过两个垫片;螺杆与螺母的螺纹有滑牙或螺母的棱角磨损以至扳手打滑的螺栓必须更换;多层塔材重叠部位的螺栓长度必须确保螺丝扣不在孔内的剪切面;(4)、铁塔连接螺栓应逐个紧固,螺栓的扭紧力矩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单位:N.m规格级别M12M16M20M246.8级801008.8级250(5)、防盗螺栓与防松罩安装规定:a.铁塔基础立柱顶面以上12mX围内的塔身全部采用防盗螺栓。当在12m处出现有包角钢或连板时,此部件上均全部采用防盗螺栓。b.对防盗螺栓以外的所有单螺母螺栓均采用防松性能良好的螺栓防松罩,安装时防松罩平面应对螺母平面。1.7、铁塔组立时,塔材连接或重叠部位造成的间隙,均须用垫片垫平,但垫片重叠最多不得超过两片,当超过两片时,必须改用垫块或垫圈。1.8、个别杆塔部件组装有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严禁强行组装。个别螺孔需扩孔时,扩孔部分不应超过3mm;当扩孔需超过3mm时,应先堵焊重新打孔,并应进行防锈处理,严禁用气割进行扩孔或烧孔。1.9、各转角塔左右横担长度不同,长横担组装在线路外角侧,短横担组装在线路内角侧,施工时应注意核对。1.10、铁塔组立完成后,应测量其倾斜值,直线塔的倾斜值不应大于2.4‰;转角塔不得向受力侧倾斜,向外角倾斜不能超过设计预偏值。1.11、塔号牌的安装方向应按业主的要求统一安装。1.12、塔脚保护帽的浇制a.直线塔组立好经检查,螺栓紧固率达到95%以上,可以进行塔脚保护帽施工,耐X塔应在架线后方可进行塔脚保护帽施工。b.保护帽的混凝土应与塔脚板上部铁板接合严密,且不得有裂缝。浇制时必须用模板,用C15的砼浇制,注意捣固密实,不得出现蜂窝、狗洞等现象,表面应光滑美观。c.保护帽要求顶部高出地脚螺栓50mm,并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蒙古包状。2、塔材与工器具小运a)根据铁塔施工图检查到位铁塔型号是否与设计相符,确认无误方可小运。b)塔材与工器具小运由技工负责指挥,技工必须熟悉铁塔型号、有关的铁塔结构图以与小运的道路情况;运输前必须对民工交待安全注意事项。3、运输安全注意事项:运输用的工器具应牢固可靠,每次使用前应进行认真检查。一人肩抬多件塔材时,塔材应绑扎成捆并牢靠。人力运输的道路应事先清除障碍物,转弯处应加宽,山坡道路应挖有小台阶,长重构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抬运时应明确一人指挥,步调一致、同起同落。两人抬运长重构件,应同肩抬运,做到同起同落。途中休息应选择道路较宽处,将构件置于路边,不得妨碍他人通过。雨后抬运物件,应有防滑措施。运至杆号的塔材与工器具,必须与时派人看守,防止被盗。4、清点塔料、现场布置a)运至桩位的塔材,按照施工顺序分类、排列,对照铁塔图纸核对清点,发现缺材应与时通知材料部门补件,关键部位缺材时,不得立塔。b)对运至桩位的塔材构件弯曲不应超过该构件长度的2‰。且最大弯曲变形量不得超过5mm,若弯曲变形量超过以上规定,而未超过规X要求,必须进行冷矫正,矫正后不得出现裂纹。c)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塔材应予以更换。如发现有轻微的生锈,应除锈后涂漆刷富锌漆。d)根据组立塔方法做好现场布置施工准备。5、扒杆组立根据本工程地形与铁塔特点,拟采用以下组塔方案:a)0.35m×0.35m×12.5m铝合金悬浮内拉线抱杆组塔。该抱杆在采用悬浮抱杆时加外拉线增加抱杆的稳定性,外拉线对地夹角应不大于35°。b)对呼称高较小,根开较小,吨位较小与果园或地形受限制的杆塔拟采用Ø110-130mm×7m铝合金或钢管独角抱杆或木抱杆分解组塔。5.1独角抱杆与杉木杆组塔施工方法5.1.1独角抱杆主要用于交通于工器具运输相对较为困难,组塔吨位较轻,或用于果园与地形受限的塔位。独角抱杆为Ø110-130mm×7m铝合金或钢管。由于独角抱杆需在塔身绑扎固定,其稳定性较差,故组塔采用单吊方式,不允许使用机械牵引吊装。起重重量应控制在100kg以内。5.1.2注意事项a)塔身固定长度不小于1.5米。b)在塔脚部位设置底滑车,人力起吊,严禁使用绞磨起吊。c)升抱杆过程中在腰部用绳子保护。5.1.3抱杆布置简图5.1.3工器具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抱杆Φ110-130×7M付12抱杆梢径Φ150×7M付13起重滑车1T个44钢套绳Φ13×2M根45U型环3T个46棕绳60条45.2采用0.35×0.35×12.5m铝合金悬浮抱杆组塔施工方法5.2.1抱杆使用要求:a)本抱杆为内悬浮式抱杆,抱杆本体组装形式为4.5M+1.5M+2M+4.5M=12.5M。根据被吊塔片重、根开与塔型等具体情况,可采用外拉线和内拉线两种方式组塔,也可两种拉线型式混合使用组塔,即用内拉线控制抱杆提升高度,用外拉配合起吊安装。b)采用外拉线主要用来组立被吊片重量较大,根开较大塔的横担。此时,抱杆可适量向被起吊侧倾斜,抱杆的倾斜限制在5°。其外拉线对地夹角应在35°以内,两受力外拉线平面的夹角应控制在70°-75°之间。c)采用内拉线主要用来组立起吊塔片较轻,根开适中的塔片,此时,抱杆应保持竖直状况,内拉线与抱杆夹角应大于20°。d)起吊塔身塔片时,抱杆最大起吊重量限定在1000公斤以内(含塔材代用重量),起吊曲臂、横担时,抱杆每吊最大起吊重量为900Kg,起吊长度为该段主材的自然长度,起吊采用单面吊装。当采用内拉线抱杆起吊塔身塔片时,最大起吊重量为800公斤(含塔材代用)。e)起吊绳与铅垂直线间夹角应控制在12°以内,塔片控制绳对地夹角应小于45°,绞磨应位于塔高1.2倍且可与塔位通视的位置。5.2.2抱杆的现场布置a)抱杆拉线布置外拉线采用四根φ11钢丝绳,其受力侧两拉线平面夹角为70°——75°,其一端用3tU型环与抱杆顶拉线孔连接,另一端地面用3t链条葫芦连接,每根拉线采用3t地锚,地锚坑深1.6米,拉线对夹角应小于35°,内拉线采用φ13钢丝绳,其拉线长度按抱杆高度配置。b)起吊绳布置吊绳(牵引绳)采用φ13钢丝绳,其一端与抱杆顶固定连接后,依次通过起吊塔片的动滑车、抱杆朝天滑车、塔身腰滑车、塔脚地滑车至绞磨。c)承托系统布置承托系统由承托绳、链条葫芦等组成。承托绳为φ18.5钢丝绳,其一端与抱杆承托绳底部固定后,另一端经过各自的5t链条葫芦与主材相连。每付抱杆配4根承托绳,其与抱杆底部采用5tU型环相连。承托绳与铁塔的连接要选在有水平和大斜材与主材的连接部位。d)控制绳布置控制绳分上控制绳和下控制绳,下控制绳采用φ11钢丝绳,其作用是控制起吊塔片与塔身不撞挂,上控制绳采用φ15白综绳,其作用是微调被吊塔片位置,方便就位。起吊过程中,上控制绳不受力,仅下控制绳受力,下控制绳对起吊系统影响很大,为此要求下控制绳对地夹角应小于45°,被吊塔片距已组铁塔的距离应控制在0.5米以内,下控制绳与被吊塔片的连接方式为:将两根等长的钢丝绳套的一端分别与塔片主材相连,其另一端用3tU型环相连后与下控制绳相连。两钢丝绳套组成V型套夹角应小于90°。e)地滑车和腰滑车布置地滑车主要是改变牵引绳方向,将垂直方向的牵引水平引向塔外。地滑车一般固定在塔脚上,为减少基础所受水平,可在基础外侧增设角钢桩,并用双钩等工器具收紧基础与该角钢桩间布置的钢丝绳套,连接地滑车的钢丝绳套采用φ15钢丝绳。腰滑车的作用是防止牵引绳与抱杆或塔段相碰撞,腰滑车应布置在已组塔段上端主材上,固定腰滑车的钢丝套应尽量短些。f)牵引设备布置牵引设备选用3-5t机动绞磨,其与地锚的连接采用φ13钢丝套与U型环固定,牵引设备的位置应选择在距塔1.2倍的地方,且能通视塔位与指挥员。g)抱杆的布置抱杆是整个组塔的关键工具。其插入已组塔段内的长度不小于抱杆总长的三分之一(约4米),在满足组塔就位等条件下,使抱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腰环与已组塔段的连接采用φ11钢丝绳。本抱杆需两道腰环,在布置腰环时,抱杆应处于竖直状态。第一道腰环布置在已组好的塔身平铁处,第二道腰环布置在抱杆最终提升的位置附近。当抱杆需向横担高度提升时,应在上下曲臂连接点设置固定点,其连接方式如图示。为增加提升抱杆时抱杆在顺线路方向的稳定性,应借助落地拉线进行控制。抱杆的承托系统和拉线系统固定好后,放松腰环绳使起吊过程中腰环不受力。5.2.3主要工器具抱杆采用人字抱杆吊立。竖立后的抱杆必须用四根拉线控制。抱杆在竖立前应将抱杆的附件如腰环,朝天滑车、朝地滑车、牵引绳、拉线等连接好。5.2.4抱杆提升a)用拉线将抱杆调整到竖直状态,绑好上、下腰环。b)将已穿过抱杆朝地滑车的提升绳的一端绑扎在已组塔段主材节点处(根据朝地车方向固定端与腰滑车应挂在同高处),另一端通过该绑扎点对角主材固定的定滑车后,再通过布置在塔腿的地车引向绞磨。c)拆除抱杆内(外)拉线,并将内拉线绑扎固定在新组塔段主材最上端节点处,内拉线长度按抱杆提升高度确定,并成松驰状态。d)开启绞磨提升抱杆,当抱杆提升一定高度,承托绳全部松驰后停止牵引,拆除该承托绳。e)继续启动绞磨,使抱杆逐步升高至四根拉线紧或提升高度为止。f)将承托绳串联条葫芦后固定于新组塔段主材最上端的节点位置,并收紧承托绳。g)用拉线与承托绳调整好抱杆状态后,固定好拉线。h)拆除腰环和提升抱杆工器具,并做好塔片起吊准备工作。5.2.4构件绑扎连接5.2.4.1构件扎连接a)吊点绳与牵引绳、塔片间的连接。吊绳采用两根等长的φ13钢丝绳套,其一端分别与被吊塔片主材相连后,另一端与起吊动滑车滑沟相连,牵引绳穿过该动滑车滑轮。如下图,两吊绳组成的V型夹角应小于90°,即要求两吊绳组成的V型高度不应小于塔片宽度的二分之一。b)两吊点绳在塔片的固定位置必须位于塔片重心位置以上,绑扎后的吊点合力线应位于塔片结构中心线上。c)吊点钢丝绳套应绑扎固定在塔片对称节处,以防滑动。d)起吊细长构件如横担时,应在吊点附件绑扎补强木,补强木稍径不小于φ100mm,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5.2.4.2构件吊装构件吊装前已组塔段的斜材必须安装齐全,接头螺栓必须坚固,对分段接头处无水平材的部位应进行补强或安装临时水平材。a)构件开始起吊,下控制绳应稍微收紧,上控制绳应完全松驰。起吊中,在保证塔片不撞碰已组塔段的情况下,应尽量松出下控制绳。b)开始起吊起时,构件着地一端应设人看护,防止塔材插入土中折弯塔材。c)构件上端吊至与已组段相平时,应密切监视塔片起吊情况,防止构件与塔身相挂或构件离塔身太远。d)新吊塔片与已组塔段全部连接牢固后,再解除起吊绳和控制绳。上控制绳解除后,应将其与已解吊绳连接牢固,用其将吊绳与动滑车慢速拉至地面固定。5.3抱杆拆除:本工程所用抱杆较短,拆除较简单。本工程要求采用分段拆卸施工的施工方法,现简述整塔组装完毕后抱杆拆除方法。⑴.在中相挂线点附近设置转向滑车。⑵.在抱杆上端适当位置固定绑扎起吊绳,将此绳穿挂线点附近的转向滑车与塔下地滑车后引至绞磨。⑶.在抱杆根部绑一根φ16棕绳,使其通过塔下转向滑车后引至塔外。⑷.调松上拉线并开启绞磨,绞磨受力后,拆除抱杆上拉线。⑸.将抱杆提升适当高度,当抱杆承托绳送驰后,停止绞磨牵引,并拆除承托绳。⑹.拉紧抱杆根部棕绳,慢松绞磨,当抱杆顶端回落至横位置时,停止绞磨回松,拆除上拉线与牵引绳等,然后继续回落抱杆,直至地面。⑺.以腰环固定抱杆不拆除段,以钢丝套连接牢抱杆的不拆除段与待拆除段。⑻.拆除待拆除段与暂不拆除段间的连接螺栓,拆除时,应将绞磨固定牢靠,不得提升或回松磨绳。⑼.开启绞磨,抱杆根部离地后,以人力将抱杆根部位移至塔外,同时回松绞磨,使未拆除段抱杆底部落地。⑽.拆除连接钢丝绳套。重复以上方法,拆除其余各段。5.4人员配置表序号工作岗位技工民工合计备注1工作负责人101施工组织和指挥2技术员101负责组塔作业的相关技术、看图纸3安全员101负责现场施工安全2塔上作业404其中一人为安全监护人3地面作业145配合塔上人员施工4机械工112机动绞磨操作合计9514分工明确,责任到人6、作业人员安全注意事项⑴.登高人员上塔前,每人检查登高安全工具是否完整牢固。⑵.塔上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绳),安全带(绳)应系在电杆与牢固的构件上,要防止被锋利物伤害。在杆塔上作业转位时,不得失去安全带(绳)保护。塔上、塔下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⑶.塔上工作人员要选好安全位置,塔上必须设负责人,塔上工作人员应服从塔上负责人指挥,防止配合不当,误伤他人。⑷.塔上传递物件应用绳索,工作人员不准往下扔工具和材料,避免高空落物伤人。⑸.吊件就位后应与时连接好,主材铁连接螺丝没有紧固时,不准登塔安装附铁或解开吊绳套,严禁塔上摆放浮动铁。⑹.主材铁连接螺线孔应用尖嘴钳找正,严禁将手指深入螺孔找正。⑺.要注意互相配合,保持垂直提升,起吊塔料不得超荷重,防止倒抱杆伤人。六.架线施工技术措施本线路沿途所经地段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山高路陡连续跨越山坳。在导、地线架设施工过程中为减少导线的磨损提高施工工效,结合沿线情况,制定如下方案:全线采用机械牵引展放导、地线的施工方案。当导、地线展放完毕,当天不能紧线需隔夜时,为防止导、地线丢失、损伤,要求导、地线升空2.5米以上。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熟悉并掌握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和工程关键要求,并对放线段内的地形、跨越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放线前应做好停送电联系工作和取得重要交叉跨越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以与编制好重要交叉跨越施工技术措施。做好施工工器具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砍伐设计要求的线路通道,保证架线顺畅。2、导、地线的展放:人工展放导引绳,展放导引绳采用分段展放的方法。导引绳布线长度应合理,布线裕度在5-7%为宜,连接点尽量靠近交叉跨越处或档距中央等易于连接又可避免制约因素的地方。各段导引绳展放完毕,绳头用3T级抗弯连接器连接。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配备足够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明确技术人员5~10人,民工20~40人,配备放线滑车、麻绳、对讲机、放线架、网套连接器、线轴等器具。机械牵引展放导、地线:施工前应对牵引机械进行试机工作,并对所需工器具与专用联接工具进行试验和外观检查,保证能满足施工要求。需要技工5~8人,民工8~20人,配备手扶绞磨机、钢丝绳、联板、放线架、防滑车、麻绳、对讲机、铁锹等器具。线盘支放场地应平坦宽广,架设线轴应牢固可靠。展放时要保证线盘转动灵活,制动性能好,且线轴距杆塔应保持适当距离,一般要求出线口处导、地线的对地夹角不大于15°。放线过程中,对展放的导、地线应认真进行外观检查。对于制造厂在线上设有的损伤或断头标志的地方,应查明情况妥善处理。牵引场地的现场布置,应保证牵引机械位于线路中心线上(对于转角、耐X杆塔前后档布置牵引场时,牵引设备应位于放线段线路方向的延长线上),横线路偏移不大于5米。放线刚开始,牵引速度应缓慢,牵引过程中速度不得超过20米/分钟。机械操作人员如发现牵引力突然上升而没有异常通报,应立即停止牵引,查明原因后再继续牵引。当线盘导线放至只剩5-10圈时,看线轴人员应发出暂停信号,然后转动线盘,把余线倒出。必须保证放线段内的通信设施完善、清晰、可靠。放线段内的交叉跨越与地形复杂处,要设专人看护,避免交叉混线、打金钩。放线段展放完成后,为了减少牵引场的转场次数,方便牵引绳的循环使用,在布置、转移牵引场时按跳跃方式进行。遇有跨越电力线的放线段,牵引场地应考虑安装接地防护措施,防止感应电的伤害。3、导、地线的连接与损伤处理3.1.导、地线的连接3.1.1本线路导采用液压型耐X线夹连接,地线采用楔形线夹连接。连接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3.1.2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或避雷线严禁在一个耐X段内连接。3.1.3切割导线铝股时严禁伤与钢芯。导线与避雷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3.1.4导线连接部分外层铝股用汽油清洗后要薄薄地涂上一层导电脂,并用细钢丝刷清刷表面氧化膜,保留导电脂进行连接。避雷线无油污时可只用棉纱擦拭干净。3.1.5液压连接时,在施压后必须复查连接管在导线或避雷线上的位置,保证管前端与导线或避雷线上的印记在压前与定位印记重合,在压后与检查印记的距离符合规定。3.1.6各种液压管压后呈正六边形,但三个对边距只允许一个达到最大值。超过规定时应查明原因,割断重接。3.1.7接续管液压后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1.7.1使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第⑹条规定;3.1.7.2飞边、毛刺与表面未超过允许的损伤应锉平并用砂纸磨光;3.1.7.3弯曲度不得大于2%,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的连接管严禁有裂纹,达不到规定时应割断重接。3.1.7.4压后锌皮脱落时应涂防锈漆。3.2导、地线的损伤处理3.2.1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同时符合下述情况时可不做补修,只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砂纸磨光。3.2.1.1铝单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3.2.1.2钢芯铝绞线损伤截面为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与以下,且强度损失小于4%。3.2.2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程度已超过第⑴条的规定,但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5%,且损伤截面积又不超过总导电部分截面积的7%,可以采用缠绕法处理,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2.2.1将受伤处线股处理平整;3.2.2.2缠绕材料应为铝单丝,缠绕应紧密,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并应将受伤部分全部覆盖。其长度不得小于100mm。3.2.2.3导、地线出现钢芯断股、金钩、破股等已使钢芯或内层铝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时,必须将损伤部分全部割去重新以接续管连接。3.2.3紧线施工。3.2.3.1紧线施工必须在基础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与紧线段的杆塔已全部检修合格后方可进行。3.2.3.2施工时应采用耐X、转角与终端杆塔进行紧线,并对紧线杆塔装补强装置和临时拉线。临时拉线应设置在导、地线反向延伸方向,且松紧适中。临时拉线对地夹角为:导线≤45°,地线≤60°,牵引绳对地夹角为:≤20°。3.2.3.3地锚马道与受力方向要一致,对所有地锚,均应培土夯实,7T地锚埋深不小于1.8米,3T地锚埋深不小于1.6米。每个拉线地锚上最多连接两根临时拉线。3.2.3.4紧线段内的信号联系必须保持畅通。指挥人员
本文档为【110kV架空线路施工方案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2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zxiang
多年工作经验
格式:doc
大小:233KB
软件:Word
页数:52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2-04-01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