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文不败阅读答案 (31页)

古文不败阅读答案 (31页)

举报
开通vip

古文不败阅读答案 (31页)古文不败阅读答案古文不败阅读答案篇一: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一、祁奚请老(4分)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④?”祁奚对曰:“午⑤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rd...

古文不败阅读答案 (31页)
古文不败阅读答案古文不败阅读答案篇一: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一、祁奚请老(4分)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④?”祁奚对曰:“午⑤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②晋君:指晋悼公。③解狐:晋国大夫。④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⑤午:祁午,祁奚之子。10.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孰可使嗣(子嗣,后代)B.晋遂举解狐(推举)C.非子之子(你)D.孰可以为国尉(谁)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A.任人唯贤B.大公无私C.坦率正直D.谦虚谨慎二、国有三不祥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①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注:①是:这件(事);②如:去,到。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归,召晏子而问之曰A.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C.先天下之忧而忧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3.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香远益清(远:远播)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B.学而时习之(时:按时)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C.斟酌损益(益:增加)晏子对曰(对:回答)D.薄暮冥冥(薄:迫近)凄神寒骨(凄:凄凉)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5.晏子借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吾岂次山之友也!”元子召季川⑤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唐文粹》【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④卿:公卿,泛指高官。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A.闻有戏儿之器闻:听说B.及见之及:等到C.趋焚之趋:追逐D.长必好之好:喜欢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悦婴儿A.何以战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皆以美于徐公D.以光先帝遗德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11.把第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四、冰雪文序张岱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注释】①若:像。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6.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藉()异()遂()固()7.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8.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2分)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9.请用第①自然段的两个关键词回答,“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10.请在下面语句的空格处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3分)本篇序文虽然短小精悍,但作者由远及近,层层铺垫,先由()的“冰雪之气”,过渡到()的“冰雪之气”,最后才落脚到()的“冰雪之气”,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晰,结构严谨。211.所谓“冰雪之气”,亦即冰雪之特点。请你根据本文内容提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至少4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冰雪”的特点。(2分)12.张岱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请问,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2分)13.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相关语句。(2分)雾凇沆砀,,。五、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征求不已.②惟.欲清净25.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2分)26.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分)六、古镜(宋)沈括[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梦溪笔谈》[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9.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收人面令.小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B.予.观之同予.者何人(《爱莲说》)C.又见.他家所藏才美不外见.(《马说》)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12.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1分);制造3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用一个词语概括,1分)(2)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2分)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7.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注】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注】竖:憧仆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亡一羊.何追之者众?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八、(12分)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项是()A.以其境过清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策之不以其道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客谢之谢:②监试者异之异:③窃为郡内忧之窃:④以病去去: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2分)(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2分)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鸣机夜课图记[清]蒋士铨4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①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②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记母教铨时,组绣纺③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注释】①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④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母日.授四子书数句()(2)苦.儿幼不能执笔()(3)无误,乃已.()(4)与轧轧相间.()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抱铨坐膝上教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B.旋复持儿而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C.儿怠,则少加夏楚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D.解衣以胸温儿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12.翻译下列句子。(6分)(1)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13.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5篇二:古文课后答案(1)专升本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论语十则》一、CCCDC二、ACBDABC三、1.说:通“悦”,高兴。2.“女”通“汝”:你“知”通“智”:智慧。3.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四、1.(1)通过自省,加强修养,讲求忠信,注重学习。(2)排比、反问。2.1.孔子2.以读书好学为乐;以交友切磋为乐;要有谦虚谨慎、永不自满、永不患得患失的品德修养3.反问、排比。《大学》一、BACDCD二、ACDEABCDBCE三、翻译:1.从国家元首到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2.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那是不可能的。3.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是不可能的。4.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人面前彰明自己德行的人。5.推究事物的原理使认知达到明确。四、简析:1.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顶真排比对偶五、简单:大学八目阐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同时重点强调“修身”,并指出了“修身”之道,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内圣);同时指出“修身”的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王)。是儒家对当时社会士人的基本道德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对于当今社会的道德规范依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谏逐客书》一、DABADCC二、ABDBCABCABDEBCDABC三、1.以:依靠,凭着。2.向使:当初假如3.明:使……彰明。4.黔首:百姓5.藉:bn借。赍:给予、赠送。6.服:佩带。四、翻译: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窃:私下,副词,用在动词“以为”前,表示谦恭。过:过错。听说官吏们商议要驱逐客卿,我个人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2.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百姓因而富足兴旺,国家因而富庶强大,百姓乐于为国家出力。3.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迫使他们面向西方侍奉秦国,功绩一直延续到今天。4.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象蚕吃桑叶一样吞并掉其他诸侯,使秦国奠定了帝王基业。5.客何负于秦哉?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6.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如果当初这四位君主拒绝客卿而不肯容纳他们,疏远有才能的人而不重用……。7.娱心意,说耳目者。使心意欢娱的事物,使耳目愉悦的声色。8.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这不是统治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呀!9.却宾客以业诸侯。驱赶客卿,使其他诸侯成就功业。10.此所谓“籍寇兵而贵盗粮”者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借给仇敌武器,送给强盗粮食的情况。11.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减少自己的臣民而增强了敌人的力量,对内造成自己的空虚,对外和诸侯结下怨仇。1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因为泰山不嫌弃一块块土壤,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条条细流,所以才能成就。它的深厚.五、简析:1.(1)以本段为例,分析李斯高超的说服技巧。言之有理,从理论上阐述纳客的力和逐客的弊,是非分明。反客为主,站在秦王的角度,着眼统一天下的大目标劝说秦王。针对性强,处处考虑秦王的心理,举例历数四位秦王的功绩。对比鲜明,善于正反对比,古今对比。(2)本段在使用论据上有何特点?论据典型充分,举例有古有今,有正有反。2.(1)这一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驱除客卿就是损害了自己而帮助了敌国。(2)这段话可以划分为两部分,请概括这两部分的大意。这一段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论证了不却众庶、广纳人才方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后一部分论证了驱除客卿就是损害自己而帮助敌国的道理。(3)这段话总体上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总体上采用的是对比论证的方法。(4)这段议论的前一部分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前一部分用的是类比法。(5)这段话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对偶。六、简答:1.由于秦王听信谗言,下令驱逐一切不再秦国出生的士大夫和宾客,李斯上奏劝阻。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2.正反对比论证。正面论证:以彰明任用客卿之利;反面推理,以揭示驱逐客卿之害。是非鲜明突出。《谏太宗十思疏》一、1—5:ACDAC6—11:DADCDA二、1—5:ABCABDABCBDABDE6:BDE三、翻译:1.这就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2.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来威慑他们,大家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缅怀皇帝的仁德。3.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4.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担心有说坏话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端正自身来斥退奸恶小人。四、简析: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比喻对比;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用了比喻论证,第一句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最后一句从反面论述不这样做的后果。形成了正反对比论证。3.排比、比喻、对偶、反问五、简答:1.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从“殷忧”与“功成”“道著”与“德衰”“取易”与“守难”等方面进行了正反论述。2.告诫太宗要做好十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从而积其德义。《寓言二则》一、BCDDAD二、1.运用了言在此而意在彼,彼与此相类比的变现手法2.爱财如命的人3.揭露爱财如命者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如不猛省回头,必将葬身在名利场中。4.好负物—贪得无厌喜爬高---好向上爬5.夹叙夹议三、1.A、要钱不要命B、行为描写、语言描写、表情细节描写C、反衬2.A、贪得无厌、好向上爬B、相互对应,在事理上前后一致《五代史伶官传序》一、CBBCA二、ABCDEABEAE三、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推究庄宗得到天下和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2.及凯旋而纳之。等到胜利归来就把箭收藏在祖庙里。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当他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将梁国君臣的首级装入木匣时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料衣襟,又是多么衰败啊!5.《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尚书》说:“骄傲自满,便会受到损害,谦虚谨慎就能得到好处。”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勤劳可以使国家兴旺,安逸享乐就会把自身毁灭。7.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灾难祸患往往是从细微小事逐渐积累起来的,而那些有智谋、有勇气的人大多被他所沉溺迷爱的人和事物迷惑困扰。8.生死国灭,为天下笑。自己死了,国家也灭亡了,被天下人耻笑。四、作品分析:1.(1)国家的兴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2)历史事实为据。前半: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事实;后半:国家衰亡,事业失败的事实。(3)对比的方法。历史事实的兴与衰,成与败的对比。结论就在事实的鲜明对比之中,孰是孰非,成败之迹和盘托出。2.(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理论论据。历史事实论据(3)对比。体现在满与谦,忧劳和抑郁的对比。“方其盛……身死国灭”的对比。祸患、忽微、智勇、所溺之间也包含着大与小,得与失的对比。对比手法贯穿全文,是文章说理达意的主要放法。五、简答题:1.事实论据:庄宗的兴衰成败史理论论据:尚书,作者自己推出的四句2.意图:全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莫蹈覆辙。作用:本文虽已议论为主,但融入了浓厚的抒情意味。开篇以唱叹起笔,使人警醒。时而推出与主旨相关的警戒性短语,且两两相并,正反相形,如“满招损……所溺”;时而又以壮慨淋漓之句,多置于文章的经络关键之处,如“岂非人事哉!”“可谓壮哉!”“何其衰也!”“岂独伶人也哉!”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3.论证时,以“成败由人”为中心,用欲抑先扬的写法。先极力赞扬庄宗创业时的意气之壮,再感叹他失业时的形式之衰。用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鲜明对比,凸显庄宗先胜后衰这一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不仅令人信服,而且文章意脉前后贯通,抑扬有致。《答司马谏议书》一、AACAABDCBC二、BCABCD三、翻译: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又想到你待我不薄,在书信来往上不应草率行事,所以现在详细的阐述事情的缘由,希望或许得到你的原谅。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现在你用来指教我的3.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至于招来很多怨恨诽谤,本来就预料到会是这样了。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日子不是一天了。5.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士大夫多把不关心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作为美德。6.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四、简析题:1.(1)驳斥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种种指责(2)驳斥论点(3)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招致怨谤(4)名实相符(5)以君王之命、先王之政、国家利益为立足点,不容对方辩解2.(1)驳斥司马光关于新法招致天下怨谤的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2)揭示新法招致怨谤的原因在于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借盘庚动迁之事表明自己变法的决心。(3)揭露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不顾国家利益,通俗自媚、因循守旧的政治腐败形象。(4)说明变法时完全符合情势和道义的。即使一时很多人反驳,也不能悔改,体现了王安石坚持变法的决心。(5)寓刚于柔的辩论风格五、简答题:1.当时保守派代表人司马光一再写信给王安石,指责改革,要求废除新法,王安石就以此信反驳,并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2.驳斥论点。既能直接痛快的切中论敌要害,又能使文章本身显得简洁而有力。3.名实相符是儒者信守的原则。司马光号称大儒,以此为理论总原则,理直气壮,立于不败之地。《氓》一、CAABBD二、ABDEABDADACDECD三、词语解释:1.匪我愆期拖延2.将子无怒请3.犹可说也通脱。摆脱4.女也不爽差错5.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6.渐车帷裳沾湿四、简析题: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成语“信誓旦旦”,采用的修辞手法有顶针、比喻。五、简答题:1.氓的变心、卑劣无耻。还有当时社会男尊女卑,夫妻地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的年轻美貌和象征男女之间的浓情密意。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如女人被弃时,年老色衰、飘零无依的痛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人不可为爱情所迷。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女子的悲愁无穷无尽。《归园田居》一、ACCAC二、ACDBEAE三、简答题:1.崇尚自然的志向和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心情。2.通过世俗和本性、丘山和尘网、鸟笼和树林、小池和深渊、樊笼和自然的一系列对比。借助爱与误、念与思、落与得等具体明显的感情倾向词语,将诗人崇尚自然,憎恶官场,表现得很鲜明。《春江花月夜》一、ACCACCDDC二、ADABCDABCACD三、1.滟滟随波千万里。滟滟:波光闪烁的样子。2.月照花林皆似霰。霰:雪珠。此处形容月光映照下的花朵。3.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指月影移动。4.可怜春半不还家。可怜:可惜。四、翻译:1.玉户帘中卷不去:月光似乎故意与思妇为难,帘卷不去。2.落月摇情满江树:纷乱的离情,随着残月余辉,布满江边树上。篇三:中考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一、题型梳理从近年出题形势看,多以选择、翻译、简答等形势呈现。1、选择题:基本还是围绕字词基础知识展开,文言实词、虚词均有所涉及,特别对一些具有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的字词"情有独钟",一般以"选择与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下面哪一(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等方式加以提问。2、翻译题:即将文言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一般选择文中包含重点实词含义,具有特殊句式,或在文本中处于重要位置的语句。3、简答题多进入文本内里,关乎课文整体的把握,包括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的评论、艺术手法的剖析以及选文间的比较辨析及延伸拓展。二、应对技巧针对不同的题型,复习和应考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近年语文中考中,选择题仍以词义辨析为主,具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等文言现象的字词是重点。这类题一方面仍倚赖同学平日积累,反复训练,触类旁通,以至对一些重点字词"刻骨铭心",另一方面做此类题特别要注意审题,到底是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的一项"。另外,做选择题除了扎实的认知基础外,还可讲究方法,用代入检验的方法将解释放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语句是否通畅;用排除确定项的方法将自己有把握的选项剔除出去,以缩小选择的范围,降低选择的难度;用对照选项的方法对选项词语进行意义、用法、语法位置的分析与判断。翻译题今年将出现在课外文言文考查中,因此基本字词义的掌握程度及翻译技巧的把握将成为关键。文言翻译不是个体字词简单的拼凑,它既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及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又考察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只是有时呈现出来的译句语言不够通顺,导致文意晦涩难懂。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的意思进行翻译,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变化,句式也会适当发生改变。在实际考查中,一般要求学生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希望达到信(真实)、达(流畅)、雅(优美)的目标。就其具体操作而言,大体有增补、删略、调整、保留、扩展、整体、替换七种方法,需要同学们在实际运用中反复操练,方能真正掌握。句式是文句翻译中的又一大重点,因为它牵涉到词句翻译顺序、语气表达等要素,特别是一些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文言特殊句式,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它们大体有四种基本类型,即: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它们一般都有鲜明的语言标志,结合上下文,可以轻易地识别出来。文言文简答题一般从文脉梳理开始。这需要学生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理清文意;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词,理清文章的层次,概括表达。再上一台阶,则开始关注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写作技法。阅读文本时,首先需明确写作对象,写人还是写景?写人则重性格分析,写景则重情感表达。性格提炼、情感把握可从选材剪裁角度、结构安排角度、表达方式角度、表现手法角度、语言运用角度等切入,精炼分析。另外答题不能过于空泛,问题中往往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分析,这就需要学生忠于原文,有理有据,思维缜密的进行演绎与归纳。课外文言文进入考察范围后,有可能采用比较阅读方式,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组合,综合甲乙选文,就人物性格、情感特质、写作技巧等,进行异同点的概括分析。三、答题策略由上观之,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虽在课外,但工夫牢牢的渗透于课内的每个角落。潜心积累、反复实践、注重思考、总结规律,是应对好文言文考查的不二法门。1、强化记忆,增加积累。注重日常积累,特别是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常用虚词的意义用法及句式结构的记忆。考场上,随时从记忆仓库中选调,迅捷而又准确。2、牢记方法,掌握技巧。熟悉文言文句式,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中增补、删略、调整、保留、扩充、整体、替换等七种方法,多多操练,学以致用。3、通读文本,把握整体。赏析文言文,莫拘泥于生冷字词、不熟悉的文句表达,应关注文本"主角",从主流上抓脉络,明确写作者的态度,把握思想情感的流露。4、抓关键词,明确主旨。善抓关键词句,如段落的起始句、作者评述性的语句等,这些语句往往包含着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整体把握文意的重要切入点。5、立足原文,分析主题。答题必须忠于原文,分析人物品性情感等,必环顾"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即上下文),从原文环境出发,分析推导。6、善抓"把手",赏词析句。赏词析句,善抓切入角度,如修辞,对比、衬托写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等。学会运用专业术语,精准答题。7、头脑冷静,理性阐述。答题时必须审清题干,明确问题,层次清晰的进行表述。评析某一人物或事迹时应考虑周全,辨证式答题,切莫不着边际。依照新课标,中考文言文以浅易为主,因此完全不必因时空的久远而产生隔阂感、恐惧感,坚信只要下功夫、重积累、多思考、勤操练,必能在中考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四、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内容理解题、拓展延伸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⑴结合语境推断法——词语解释题此法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词义的目的。如2007浙江湖州中考题:2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口舌:能言善辩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熟悉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贱:见识浅薄我们只要将每一句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答案就浮出水面了。A是蔺相如官居廉颇之上后廉颇的抱怨,说相如只会说嘴却当了高官。“口舌”的解释是对的;B是针对相如的退让手下人的埋怨。“去”的解释也可知道是正确的;C出自“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的语境,可以看到并推断出句意:相如问:你看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厉害)?手下人说:“廉将军没有秦王厉害。”孰与,译为“跟??比较,哪一⑵遵循原则连接法——句子翻译题文言文翻译题,在翻译时可遵循严复提出的外文翻译的三个原则,即“信、达、雅”,联系上下文,逐字解释,即把文言词语逐一解释为现代汉语,特别要注意句子中关键词意思的落实;然后再串词成句,即把词语的解释串结、连缀成句。最后调整润色,对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更应做到这一点,使之尽可能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还是2007浙江湖州中考题:21.翻译句子。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句中的难点“急”和“私仇”应译为“急事、要务”和“私人恩怨”。但如果忽略了串联词“之所以??是因为??“就有欠缺了,若少了最后的润色,单纯直译业不行了。综上所述,全句要译为:“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务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头啊。”⑶整体审读概括法——分析材料题(内容理解题)在答这一类题时,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材料(文段)、题目要求、尾注三者均不可偏废。阅读时不要在个别词语上纠缠,在初步了解、整体把握文意后再细读题目,充分分析题目中关于文段理解的信息,最后细读材料,从高屋建瓴的角度上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加以概括即可。如2007浙江温州中考卷:2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3分)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本题考查整体把握材料内核的能力。依方抓药,知其大意后细加梳理,再化零为整就不难得出答案:唐太宗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⑷细腻解读洞察法——拓展延伸题此类题设题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之分析、评价,能够认同和吸纳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内化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洞悉这一出发点是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如2007浙江湖州中考题:22.蔺相如和廉颇,你欣赏哪一位?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那段讲述将相和的文字里,蔺相如的宽容豁达,处处以国家大事为先的风范令人钦佩,而廉颇知错就改的光明磊落也使人叹服。所以抓住了这二人身上的闪光点来答就可以了。如:我欣赏蔺相如,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我欣赏廉颇,他知错能改??五、断句题答题技巧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接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所以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通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文断句又叫“断句读”。给文言文断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常见的一种题型。真题解析1.(2008年广东省课改卷)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邱,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邱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文章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解析】此题可根据修辞知识和古汉语语法知识来断句。“强者绥之以德”和“弱者抚之以仁”是对偶句,应分别在“强者”和“弱者”前断开,在“仁”字后断开。“恣”是一个动词,作谓语,“所安”作“恣”的宾语,应在“安”字后边断开。所以该题的断句为:老父在太邱/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2.(2008年大连市课改卷)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解析】“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可断开。“刑”和“刑”是两个相同词语连用,第一个“刑”是名词,作动词“施”的宾语,意思是“刑罚”,第二个“刑”是动词,意思是“处刑”,“刑刑”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应当从中间断开。“傅公子虔”是名词,作“刑”的宾语,应在“傅公子虔”后断开。“黥”,名词作动词,“师公孙贾”作“黥”的宾语,“黥其师公孙贾”不能断开。所以此题的断句为: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答题技巧1.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应考虑这些字的后面点断。2.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①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开,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一般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乃”“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开。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前面可以断句。3.文言文的一些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可得??欤”“得元??乎”等,可在其前后断句。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例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不要把它们拆散。4.注意借助自己掌握的古汉语语法知识来断句。例如名词、代词经常作主语或者宾语,遇到名词、代词作主语了,就在它的前面断开;若名词、代词作宾语,就在它的后面断开。动词、形容词经常作谓语,一般来说,尤其是动词的前后往往都不能断开,因为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5.古人写文章,讲究对仗工整,讲究互相照应,多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往往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6.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温馨提示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钥匙,有了它还不能确保就完全具备了断句的能力。真正的断句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常用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课外多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另外,还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断句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运用中提高。热身训练1.阅读下面语段。请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2.阅读下面语段,请用“/”给下文画线句子断句。(断五处)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西汉·刘向《新序·刺奢》)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3.请用“/”给下文画线句子断句。(断三处)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②。”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③而已矣!益④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⑤。君曰:“客有于此⑥。”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⑦,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战国策·齐策一》)注:①将城薛:将要修筑薛地的城墙。②无为客通:不要给纳谏的人通报。③三言:三个字。④益:增加。⑤反走:撒腿就跑;⑥有于此:留于此。⑦止:捕获。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六、比较阅读看考点、明范围文言文比较阅读,从选篇来讲,包括段与段的比较、段与篇的比较、篇与篇的比较、课内与课内的比较、课内与课外的比较、课外与课外的比较、文章与文章的比较、文章与诗词的比较等。题型设置包括以下几方面:(一)结合文意,理解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涉及通假字、重点实词和常见虚词。考察形式篇四:2014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热身练专题二十七课外文言文阅读1.(2013·山东德州)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黄)祖长子射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衡曰:“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因书出之,射驰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射时大会宾①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衡更熟视曰:“死公!②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棰。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射徒跣来救,不及。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衡时年二十六,其文章多亡云。—节选自《后汉书》【注】①卮:酒器。②五百:执杖行刑之人。1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语。(2分)①数称述于曹操()②射徒跣来救()...17.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射)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18.祢衡其人,后世毁誉参半,你对此如何评价?(3分)【答案】16.屡次光脚17.(黄射)曾经与称衡一同游玩,一起诵读蔡岂所写的碑文,黄射非常喜欢他的文辞,回来后后悔没有抄写碑文。意思对即可18.我欣赏他的为人。因为他才华横溢,潇洒磊落;不媚权贵,痛快淋漓;视死如归,宁死不屈。2.(2013·山东临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游白水书付过①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⑾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食余甘煮菜().②顾影颓然().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14.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1.(2分)①吃②回头看12.(2分)A(A.动词,是;B.语气词,表疑问;C.介词,被;D.介词,跟,同)13.(3分)(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每以小句1分)14.(3分)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意思相近即可。若只答出其中的一点得2分)3.(2013·山东聊城)陈晓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②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通假字,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8.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世以为神(以为:把??当作)..B.及守荆南回(及:和,与).C.坐客罔不叹服(罔:没有).D.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务:致力,从事).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岂汝先人志邪?10.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2分)【答案】8.B9.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说明:本题2分。)10.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④③①4.(2013·甘肃兰州)阅读《师旷撞晋平公》一文,回答13—15题。(8分)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⑥。”.【注】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清除。⑥戒:鉴戒。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饮酣酣:(2)释之释:..14.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15.同为劝谏君王,师旷与邹忌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13.(1)酣:尽兴(畅快)地喝酒。(2)释:放。14.是非君人者之言也(或:答“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得1分。)15.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自身为例,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师旷先借撞“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直言以出,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5.(2013·江苏苏州)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第10题。甲乙二人同游太行山。甲曰:?本大行,何得称太行??乙曰:?本太行,如何称大行??共决于老者,老者可甲而否乙。甲去,乙询曰:?奈何公亦颠倒若是??答曰:?人有争气者,不可与辩。今其人妄谓己是,不屑证明是非,有争气矣。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奈何公亦颠倒若是?②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答案】①为什么您也如此颠倒(是非)?②我不和(他)辩论的原因,是让他终身不知道太行山啊。6.(2013·江西)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节选自《韩非子》)【注释】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蹻(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王之兵自败于秦晋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①丧()②明()..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答案】10.①丧失②明智11.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问题不比越国少。12.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13.①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②听了庄子的劝谏之后,楚庄王打消了伐越的念头,可见他善于纳谏,勇于改正缺点。7.(2013·上海)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注】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册历:记事簿。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漫:随便。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人初不知其故()(2)公诘其失船为何日()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B.那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C.其中一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D.其中一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14从文中看出“民”有诈的语句是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希望官员做事认真,一心为公。B.称赞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细密。C.赞赏周忱学识超群,慧眼独具。D.讽刺“民”自作聪明,贪图钱财。【答案】12.(1)原因、缘故(2)是13.A14.其人不能知而妄对15.BA8.(2013·四川资阳)鲁人曹沫(9分)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③,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桓公怒,欲倍⑥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注释】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败北:战败逃跑。北,打了败仗往回逃。③鲁城坏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④颜色:脸色。⑤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⑥倍:通?背?。背弃、违背。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以勇力事鲁庄公(▲)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22.说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3分)2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答案】21.答应割让或丢失凭在(2分,正确一处0.5分。)22.迫使桓公归还曹沫与鲁国三次作战中丢失的土地。(3分,言之有理即可。)23.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4分,每分句1分。其中“夫、以、信、于、天下、与、之”等词语落实不到位酌情扣分。)9.(2013·四川眉山)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①②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③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注释:①〖河间〗地名。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研〗研磨。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1)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2)验之信然,其术乃败。24.请你用所学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选文中和尚的骗术。(2分)
本文档为【古文不败阅读答案 (31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6.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万用文库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6-29
浏览量: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