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乘起信论讲义(中篇)1101

大乘起信论讲义(中篇)1101

举报
开通vip

大乘起信论讲义(中篇)1101《大乘起信论讲义》 ( 中 ) 第三目 染心与生灭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意识及五种意为六种染心(五意:业、转、现、智、续及意识:意则思量,识则了知、分别)。 “执相应染”者,为六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中,执取相及计名字相,为见爱烦恼所增长义。由其执著心外有法,与境相应,染污自性,故云“执相应染”。此染凡夫同具,唯依见思断尽而得解脱。 见爱烦恼:是指见惑、思惑和“五住烦恼”。见烦恼是指见惑,爱烦恼是指思惑。请参见“见思惑...

大乘起信论讲义(中篇)1101
《大乘起信论讲义》 ( 中 ) 第三目 染心与生灭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意识及五种意为六种染心(五意:业、转、现、智、续及意识:意则思量,识则了知、分别)。 “执相应染”者,为六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中,执取相及计名字相,为见爱烦恼所增长义。由其执著心外有法,与境相应,染污自性,故云“执相应染”。此染凡夫同具,唯依见思断尽而得解脱。 见爱烦恼:是指见惑、思惑和“五住烦恼”。见烦恼是指见惑,爱烦恼是指思惑。请参见“见思惑”和“五住烦恼”的注释。☆见思惑:惑,也叫烦恼、垢、漏、结。见思惑,是见惑与思惑的统称。〇见惑:由于执著种种不正确的见解,对真理迷惑而不能接受。由邪分别来计度道理而起的我见、边见等妄惑。见惑是在理性上的迷惑,因为它对真谛的“无常、无乐、无我、无净”道理不明,对实际上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的世间,迷惑执著为有常、有乐、有我、有净等不正确的见解。因为见惑的本性猛利,所以首先在修道中可以断除它。〇思惑:新称修惑,旧称思惑、爱惑、假惑。三乘的圣人在“修道”期间所断的贪瞋痴等在具体事相上的迷惑,小乘三界合有十惑,大乘有十六惑。由于生生死死以来的烦恼习气,对世间万事万物不能正确处理。这是因为用贪瞋痴的迷情,来思虑世间上的万事万物而引起的妄惑。思惑是在实践经验上的迷惑,因为它对色声香味触等世间事物,以贪瞋痴等迷情来思考、计校,从而引起烦恼。因为思惑的本性愚钝暗昧,所以只能在修道中最后慢慢断除它。以大乘来讲,把分别而起的烦恼、所知二障称为见惑,把与生俱起的烦恼、所知二障称为思惑。小乘断这见思两个惑,就算解脱了,而大乘只能算是走了第一步。请参见“十惑”的注释。△十惑:也称“十使”、“十根本烦恼”,这里分利、钝二种:也就是“五钝使”贪瞋痴慢疑和“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和戒禁取见。请参见“五钝使”和“五利使”的注释。§五钝使:贪瞋痴慢四者,都是因对世间事物执著而起的迷情,是惑性中比较粗钝的;而“疑”虽然是由迷惑四谛的理性而起,但是以犹豫不决为特性,也算是比较粗钝的,所以合并成五个,称为“五钝使”。具体讲:一、贪烦恼:因为有贪心,所以会造业受苦。二、瞋烦恼:因为有嗔恨心,所以会造业受苦。三、痴烦恼:因为不明事理,所以会受迷惑而造业受苦。四、慢烦恼:因为傲慢自大,所以会造业受苦。五、疑烦恼:因为对任何事采取多疑的态度,所以会障碍学道的信心,修不到正法。§五利使:也称“恶见”,是违背正理的错误见解,或是以错误的立场、观点来看待客观事物、真理等,都称为“恶见”。它是由迷惑四谛的理性而起,是惑性中比较锐利的,所以称为“利使”。包括五种恶见:一、身见:执著身体这物质,以为这是实实在在的我,就是“身见”。二、边见:有了身见后,对死后生命的有无产生执著的邪见,或是执著断灭,或是执著永生,就是“边见”。三、邪见:否定因果的存在,以为无论作善、作恶,都不会有报应,就是“邪见”。四、见取见:佛教称为“非因计因”(不是能产生自己希望的结果的原因,把它当成是这件事能生成的原因),以错误的知见,做错误的事情,还认为这是最正确的观点,就是“见取见”。又,不知道如来的正戒,相反去执著邪戒,就是“见取见”。五、戒禁取见:佛教称为“非果计果”(把根本不是自己希望的结果,当成是自己所希望的结果),以上边的见取见为理论,建立一整套无理的戒律,就是“戒禁取见”。又,不知道正因正果,对于不善的事当成正事去努力追求,就是“戒禁取见”。☆五住烦恼:根本烦恼能生枝末烦恼,所以称为“住”。有五种住地烦恼,见只有一处,爱(思)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处,无明一处。一、见一处住地:身见、边见等三界见惑,一入见道位,一时在一处就可顿断,所以称为“见一处”。二、欲爱住地:欲界烦恼中,除见与无明外,以“爱”为最重,所以称为“欲爱住地”。三、色爱住地:色界烦恼中,除见与无明外,以“爱”为最重,所以称为“色爱住地”。四、有爱住地:无色界烦恼中,除见与无明外,以“爱”为最重,所以称为“有爱住地”。之所以称为“有爱”,“有”就是指“生死”,无色界爱“生死”(“有”)的果报,是“爱”的最后终点,所以称为“有爱”。五、无明住地:就是指三界一切的无明,无明是痴暗的心体,也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单独列出一个“无明住地”。 “信相应”者,是指十解(即十住)及其以后菩萨,信根成就,无有退失,名信相应。 此地菩萨(十住及其以后之菩萨),虽发志愿,欲断无明,然其力未充,唯入生空观,粗垢先落,断见思惑,故云“远离”(断我执)。 生空观:生空观,是小乘的观法,观察我与一切众生都是空无所有,从而断我执而证空理。小乘分析色、心诸法为空之观法,观空者,谓“空观”;观众生空者,谓“生空观”;观法空者,谓“法空观”;析色为空,谓“析空观”。 体空观:二空观之一,观万法为有条件、幻假之存在者,无有实体,称为“法空观”,亦称“体空观”。法空观为大乘菩萨之观见。所谓“法空”,谓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缘而产生,故亦无实体之存在。小乘分析色、心诸法为空之观法,析色为空,谓“析空观”。大乘佛教针对小乘佛教之析空观而另立“体空观”,即观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当体即是空之观法。 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不断相应”者,即五意中相续识,六粗中相续相。依法执相续不断得名。从十解(即十住)以后,修唯识寻思方便观,渐渐能舍。 “净心地”(欢喜地),即初地,法执分别不得现行,至此我法分别,粗垢俱净,故云“得净心地,究竟离故”(相续相) 唯识寻思方便观:梵语catasrah paryesanah,为唯识宗第二加行位所修之观法,又称为“四种求”、“四寻思观”,为“四如实智”之对称。乃以万法唯识之观点,观察名、义、自性、差别等四法为假有实无之观法。即未生“印可决定智”之前,犹在寻求思察。据《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所举,即:1)名寻思:又作名求、随名求。名,能诠之义,指色、受等诸法之名。谓菩萨於名惟见名,故称“名寻思”。2)义寻思:又作事寻思、事求、随事求。义,指依名而诠,为所诠之体事。谓菩萨於事惟见事,故称“事寻思”。3)自性假立寻思:又作自性施设求。自性,指色、受等各自之体性。谓菩萨於自性假立惟见自性假立,故称“自性假立寻思”。4)差别假立寻思:又作差别施设求。差别,指色、受等诸法之相用。谓菩萨於差别假立惟见差别假立,故称“差别假立寻思”。盖此四法所取之境与能取之识,皆由一己之内心所变,假有不实,故菩萨於加行位先起“四寻思观”而予以伏除。此即“四善根位”中之暖、顶二位所修,由此而悟入依他起性。其中,菩萨於名、义二寻思,或分别观之,作“离相观”;或依止名、义,而通达自性假立、差别假立,作“合相观”。 四如实智:为“四寻思观”之对称,指唯识宗於其加行位中,由名、事、自性、差别等四寻思观所引发之四种正智。又作四知、四如实智、四如实遍智。即:1)名寻思所引如实智:又作随名求如实智、缘名如实知。谓菩萨如实了知诸法之名言,乃随世间施设,此系为令世间起想、起见、起言说之故;若不立此假名,则无有想,亦无有能起之执;若无有执,则无言说。能如是如实了知之智,称为“名寻思所引如实智”。2)事寻思所引如实智:又作随事求如实智、缘物如实知。谓诸菩萨观见一切色等想事,乃离言说,寂灭不可得者。能如是如实了知之智,称为“事寻思所引如实智”。3)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又作随自性施设求如实智、缘自性如实知。谓诸菩萨如实通达诸法之自性为假非实,其性不可得,如影像水月,乃相似显现而非彼体。能如是如实了知最甚深义所行境界之智,称为“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4)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又作随差别施设求如实智、缘差别如实知。指能引发差别假立寻思作用之如实智;即如实了知诸法差别之可言说性、离言说性。由胜义谛而言,无色等之诸法差别;由世俗谛而言,则有色等之诸法差别。故知真、俗乃相依不二者。能如是如实了知此真俗相依不二之智,称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此四如实智,系菩萨由四寻思观所推求而生印可决定之智,故摄有漏智,悟入“依他起性”。相当于“四善根位”中之忍、世第一法两位,乃由印顺定、无间定所发之禅定而来。依《成唯识论》卷九载,於忍位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於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次於世第一法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持能所二取空。尚带有能所等相,现前安立少物,以观心有所得,非实安住真唯识理。 ▲唯识观:《华严经》、《法华经》等所说的大乘至极的观法。观察一切万法都是自识所变,所以万法只是心识的影象,而心识才是一切万法的根本归宿。这里,既不同于前述对万法的性空空内,也不同于前述对万法的相空空外的“一边空”,认为心外诸法,性相都空,惟有心内万法,性相都不空。 ▲四善根位:梵语Kusala-mula,也称“四加行位”,小乘《俱舍》、《成实》在“总相念住”的后位,大乘《法相》在“十回向”的满位,生起四种善根。这是小乘七方便中的后“四方便”,大乘法相宗五位中的第二加行位。四加行位是:一、暖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的善根,称为“暖法”,有上中下三品。所谓“暖”,是指“圣火”的前兆,圣火是指“见道”的无漏智,圣火将生之前,必有暖相。二、顶法:暖法上品后念所生的善根,称为顶法,有上中下三品。所谓“顶”,譬喻山顶,是处在进退两难之间。向前进入“忍位”,再向前就入“见道位”;向后便退入暖位,甚至是堕入地狱。三、忍法:顶法上品后念所生的善根,称为忍法,有上中下三品。所谓“忍”,忍可决定四圣谛,是最殊胜的位,所以称为“忍”。四、世第一法:忍法上品后念所生的善根,称为世第一法,是一刹那间,所以没有上中下的次第。所谓“世第一法”,因为这种观智,超过一切有漏法,也就是世法,是最胜之法,所以称为“世第一法”。在这“一刹那间”,必定出生无漏智,进入“见道”,真正证悟圣谛,成为圣者而不是凡夫了。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分别智相应”者,即五意识中智识,六粗中智相,以能分别世出世诸法染净,故云智。此乃微细法执。菩萨十地中,二、三地持净戒,故云“具戒地”,于此地地分除(依每地不同,分分而除),故云“渐离”,至七地方得永尽此法执。 “无相方便”者,七地有加行方便之无相观,故云。而八地为真无功用道,能入无漏观。 加行方便无相观:具有加行修持的无相观。方便,对于一般通向权道的智慧称为方便。所谓“权道”,就是指利益众生、教化众生的手段和方法。按照这种解释,那末大小乘的一切佛教统统称为方便。方,就是方法;便,就是便于使用,也就是使用契合众生根机的方法。在施教的语言文字上说,方,就是方正的道理;便,就是巧妙的言辞。在施教的对象上说,方,就是众生所处的地方、区域;便,就是适应众生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加行:梵语Prayoga,旧译方便,也就是增加功用、努力修行的意思。这是针对“正行”的“预备行”。据《成唯识论卷九》、《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所说,接近见道的四善根位,特称为“加行”。实际上也共通於资粮位。《瑜珈师地论卷三十一》的“白品”与“黑品”中,各举出相应、串习、无倒、不缓、应时、解了、无厌足、不舍轭、正等这九种加行法。另外,“加行”还指密教接受灌顶、授戒、宗脉相承等仪式之前,所须预修的特定行法,有所谓的“四度加行”,也就是指正式授予传法、灌顶(正行)之前所传授的十八道、金刚界、胎藏界、护摩等四法,作为密教行人修行的第一阶段,至今仍然颇受重视。有“加行得”和“加行道”两种内容:所谓“加行得”,是指以种种功力修行而证得者;所谓“加行道”,是指修行者达到涅槃四道中的第一道,也就是修戒定慧的阶位。▲无相观:是“二空观”之一。“二空观”是“无生观”(也就是“南山三观”中的“性空观”)和“无相观” (也就是“南山三观”中的“相空观”)。所谓“无相观”,就是以真智观察,万法本体无形无相。所谓能见“有相”,只是凡夫妄情的虚妄执著妄心而已,若能远离妄法、妄心,哪来的“有相”?就好像明眼人不可能看见有眼病的人所妄见的“空华”一样。这就是“无相观”。 加行道:亦即“四道”,是指断除烦恼、证得真理之四种过程;依此可证得涅槃果,为一切佛教修习方法之概括。1)加行道:梵语prayoga-marga,又称方便道。即於无间道之前,为求断除烦恼而行准备之修行。2)无间道:梵语anantarya-marga,又称无碍道,即直接断除烦恼之修行,由此可无间隔地进入解脱道。3)解脱道:梵语vimukti-marga,即已经自烦恼中得解脱,证得真理,获得解脱之修行。4)胜进道:梵语visesa-marga,又称胜道、三余道,即於解脱道之后,更进一步行其余之殊胜行,而全然完成解脱;或满足断惑,而作观察之修行。 真无功用道:真实的“无功用道”。无功用道:梵语an-abhoga,略称“无功”,不假功用之意。是指不加有为的造作,自然而产生的作用,称为“无功用”,就是“自然”的意思,与“任运”同义。所谓“任运”,就是任随一切法自然动作,丝毫不加任何人为的操作、干涉,为“有功用”之对称。一般以菩萨七地及七地以下称为“有功用”,而八地及其以上称为“无功用”,任运自然而得成就一切事业,亦称“无功用道”。无功用是基于“无功用智”的基础上的妙用。菩萨证得八地后,不需要再起心动念地造作种种功用来修持,自然契于法性真智,称为“无功用智”,而八地亦称为“无功用地”。而七地及其以下的修行者的一切修行,都是假功用来修持,都是“梦中修道”,都是“梦中吃药治病”,一旦梦醒,病与药两者都不可得。但是,相对于佛果而言,则菩萨道通称为“有功用”,而惟有佛道称为“无功用道”。另外,极乐国土种种庄严,种种功德也是任运自然,不加任何人为操作,如:一切房屋、器具、衣食、运行、天乐、香华等,都是自然而至,不需要任何的操作的。《资持记》说:“不加任何人为的操作,称为任运。” 无漏观:以“无漏道”,亦即指以“十六行相”正观苦、集、灭、道等四谛理之智慧观察修行之道,修行无漏道之观法。请参见“十六行相”及“无漏断”的注释。 ▲十六行相:又作十六行、十六行观、十六行相观、十六圣行、十六谛、四谛十六行相。行相,相状之意。观四谛时,各有四种差别,於其时所产生之行相共有十六种。据《俱舍论》卷二十六载,苦圣谛有四相(苦谛四相):1)非常:待缘而成故;2)苦:逼迫性故;3)空:违我所见故;4)非我:违我见故。集圣谛亦有四相(集谛四相):1)因:其理如种子;2)集:同于显现之理;3)生:能令续起;4)缘:能令成办。譬如泥团、轮、绳与水等众缘,和合而成一瓶。灭圣谛亦有四相(灭谛四相):1)灭:诸蕴尽故;2)静:三火(贪嗔痴)息故;3)妙:众患无故;4)离:脱众灾故。道圣谛亦有四相(道谛四相):1)道:通行义故;2)如:契正理故;3)行:正趣向故;4)出:能永超故。十六行相名虽十六,实事唯七:谓缘苦谛者,名实俱四;缘余三谛者,名四实一。说十六行相之目的,为治常、乐、我所、我见等见,故修非常、苦、空、非我等行相;为治无因、一因、变因、知先因等见,故修因、集、生、缘等行相;为治解脱是无之见,故修灭行相;为治解脱是苦之见,故修静行相;为治静虑及等至之乐为妙之见,故修妙行相;为治解脱是数数退堕而非永恒之见,故修离行相;为治无道、邪道、余道、退道之见,故修道、如、行、出等行相。 ▲无漏断:为“有漏断”之对称,谓以无漏道断除烦恼。无漏道,指以“十六行相”正观苦、集、灭、道等四谛理之智慧。此观智全离烦恼之过非,故称“无漏”。此无漏智生起於见道位之初,能断除三界九地(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四地,共成九地)之见惑;於修道位复习之,能断除修惑。就其所依之定而言,依初禅近分之“未至定”而起,能断除九地之烦恼;生起於初禅以上时,能断除自地及上地之烦恼,此时下地之烦恼已断除,故不复更断。与仅能断除下一地之烦恼,而不能断除自地及上地之烦恼的有漏断不同;又与止于下八地,而不能断除有顶地之惑者有别。然除非想地之惑外,见、修二惑通於无漏断及有漏断二者,故修道之断惑通於有漏、无漏二断,此概由行者之意乐而任用其一。见道虽亦通於此,然速疾历观三界四谛而断惑,为有漏道所不堪,必以无漏道方能断之。又依“经部”之说,则无漏断以上为不退,而有漏断仍有退转之时。若依大乘唯识家之意,以有漏智可伏住烦恼之现行,然不能断其种子,惟有无漏断能断其种子。其无漏智为唯识之性(即证得正如之根本智),由此出唯识之相(即了知因缘现起之万相之后得智)。其根本智有“我法二空”之无分别智,后得智则有三心(初地以上菩萨所发之真心、方便心及业识心)、十六心等分别。菩萨於初地见道位之初生起无漏智,此智既起,即可断除分别而起之烦恼、所知二障。进一步於十地悉伏修惑之俱生起烦恼障,而於金刚喻定之中全然断尽;所知障则於十地中渐次断除,而於金刚喻定现前时究竟永断。 △十六心:见道时的无漏智,小乘“俱舍宗”有“八忍”、“八智”的“十六心”。一、苦法智忍:断欲界苦谛下的见惑的智慧。二、苦法智:断欲界苦惑后,所证得的真理的智慧。三、集法智忍:断欲界集谛下的见惑的智慧。四、集法智:断欲界集惑后,所证得的真理的智慧。五、灭法智忍:断欲界灭谛下的见惑的智慧。六、灭法智:断欲界灭惑后,所证得的真理的智慧。七、道法智忍:断欲界道谛下的见惑的智慧。八、道法智:断欲界灭惑后,所证得的真理的智慧。九、苦类智忍:断上二界苦谛下的见惑的智慧。十、苦类智:断上二界苦惑后,所证得的真理的智慧。十一、集类智忍:断上二界集谛下的见惑的智慧。十二、集类智:断上二界集惑后,所证得的真理的智慧。十三、灭类智忍:断上二界灭谛下的见惑的智慧。十四、灭类智:断上二界灭惑后,所证得的真理的智慧。十五、道类智忍:断上二界道谛下的见惑的智慧。十六、道类智:断上二界灭惑后,所证得的真理的智慧。其中,“忍”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信忍(安住)真理,不起惑,也就是“断道”;“智”表示决定,离惑以后,决定信忍(安住)真理,毫不动摇,也就是“证道”;“欲界”就是现前所见的“法”;“上二界”是同欲界相比类的“法”。这“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是见道,而最后的“道类智”却是“修道”的位次了。所以见道实际上只有前十五心。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现色不相应”者,即五意中现识,三细中能现相。此依根本无明,动令境现,如明镜现像。依第八地,色性随心自在而无障碍,能离故。而识不自在地,此识不亡。 色自在地:就是指菩萨的“八地位”,也就是菩萨十地中的八地位“不动地”。菩萨的阶位通常有五十二个,那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廻向位以及菩萨的十地位,再加上等觉位、妙觉位,共成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菩萨证得十地位的八地“不动地”,是第三阿僧祇劫的开始,断除修惑,成就“愿度”,可以运作“无相观”,以任运“无功用”(不必起心动念、不必抬手举足,可以随心所欲地完成济渡众生的一切事业),使得一切境界随心而变,称为“色自在地”,也称“不动地”。不动地,菩萨把十度中愿度修行圆满,断除“修惑”,作离一切相的观行法门,随缘地不必起心动念就可以达到普渡众生的目的,称为不动地。 “识不自在地”,第八地以前之地,色性不得随心而自在,故相应之识亦不得自在。 “能见心”者,即五意中转识,三细中能见相。依于动心,转成能见。 “心自在地”,即第九地,菩萨于自他之心均得自在。约他,善知众生心行差别;约自,得无碍智,有碍能缘,永不得起,故能离也。亦称善慧地,菩萨把十度中力度修行圆满,断除“修惑”,修成佛所具备的“十力”,在任何地方都知道那些众生缘分已经成熟,到了该度他的时候,以及该怎么度他的方法,能正确、圆满、完全符合佛意地随机说法,称为善慧地。 “根本业”者,即五意中业识,三细中业相,以无明力,不觉心动故,说名为业。十地菩萨,金刚喻定现前时,方便满足。无间道远离微细念故,得入如来果地,故云能离。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不了一法界义”者,即不如实知真如法本是一故。不觉心动,是“上染心”,而依于无明。从十解以后,三贤位中,观察学断。入初地以上,地地破一分无明,证一分真如,乃至如来果地,破和合识内生灭之相,显不生灭之性。无明惑尽,断德究竟,智德圆满,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业识灭时无明即灭。(净心地乃初地也)(信相应地乃十解及以后也) 上染心:最为极致的染心,最根本的染心。所谓“染心”,染,是污垢、污染的意思;染心,相对于真如清净心,则一切被无明所动的心都称为“染心”,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烦恼。染心的根本特点就是“分别”、“执著”。而“妄想”就是“分别”,若能远离“分别”,必定没有“妄想”;若能没有“妄想”,必定远离“分别”。试看妄心的“三细六粗”,也就是六、七、八三识(眼等五识属妄境界),八识中的转识、现识,七识中的智识、相续识,就是“分别”:八识的转识、现识就是分别“能见、所见”,七识的智识、相续识就是分别“爱憎、苦乐”;六识中的执取识、计名字识,就是“执著”:执取识执著“我、我所”,计名字识执著“名义、名誉、主见、观点”,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至于眼等五识,它们只是识别、明了,提供信息给第六意识罢了,实际上是被动的奴仆和工具。这里边,由于八识的微细,凡夫极难觉察,而修行的根本重点应当落在第七识的“分别”和第六识的“执著”中!这里想起世尊在菩提树下初证正觉时的一段话,说得多么中肯啊!世尊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觉性,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无妄想、执著,则无师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十解: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修行者虽然没有实证法性的根本至理,但对这法性的根本至理深信不疑,时时处处牢记不忘,是“十住”位。属于三贤位,请参见“三贤位”的注释。 三贤位:指修善根以制伏烦恼,使心调和之三种修行阶位。可分小乘之五停心观、别相念住观、总相念住观三位,和大乘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位。小乘三贤位又称“外凡位”,即修有漏善根(即顺解脱分)之阶位;大乘三贤位又称“三十心”,是指十地以前的菩萨,亦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也。请分别参见以下的注释。 心调和:心得柔顺调和。所谓“柔顺调和”,亦称随顺,也称柔和、柔顺,是指以善心、清净心出发,以柔和的语言,随顺而不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人。有两种意义:一是指性格柔和,没有粗暴、刚戾的脾气,态度和善,语言谦和;一是指心地柔和,这是从立场、观点等方面看,能明智地放弃自己的错误见解,随顺正确的道理和观点,称为柔和。 五停心观:为止息惑障所修之五种观法,以停止产生心之过失,是止观法门中的“止”(梵语奢摩他);又作五观、五念、五停心、五度观门、五度门、五门禅,即以抑止贪、嗔、痴、我见、散乱心之五种阶位。▲一、不净观:梵语Asubha-smrti,是小乘“五停心观”之一,为了对治贪心,观察身体的不净。不净有二种,一种是“观自身不净”:观自身不净有“九想”,也就是死想、胀想、青瘀想、脓烂想、坏想、血涂想、虫啖想、骨锁想和分散想。《大智度论》的“九想”是把死想改成烧想。一种是“观他身不净”:观他身不净有“五不净”,一、种子不净:是依过去的善恶业为因,现在的父母精血为缘,没有一点是清净的;二、住处不净:处在母亲的胎房里,污秽不净;三、自相不净:身体的九孔常常流出唾液、鼻涕、大小便等,没有一点是清净的;四、自体不净:组成身体的一切皮肤、肌肉、五脏六腑等,没有一点是清净的;五、死后不净:尸体臭烂,白骨狼藉,虫啃鼠咬,究竟不净。复以“五想”对治“五贪”:观想死尸青瘀等相以对治显色贪,观想鸟兽啖食死尸以对治形色贪,观想死尸腐烂生虫蛆等相以对治妙触贪,观想死尸之不动以对治供奉贪,及观想白骨之骨锁以对治以上四贪。▲二、慈悲观:梵语Μaitri-smrti,又作慈心观、慈悯观,对於多瞋之众生,观想由与乐拔苦而得之真正的快乐,以对治瞋恚烦恼。△慈:梵语Μaitrya,大慈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快乐,“四无量心”之一。慈有如来慈(依远离差别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待的慈悲)、声闻慈(是指“开悟一切诸法都是无我”的真理所起的慈悲)及众生慈(以慈悲心看待一切众生,有如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子女等)三种。△悲:梵语Karuna,音译作卡鲁那,“四无量心”之一。悲,大悲救济一切众生出离苦难。对于他人的痛苦和灾难,怀着深切的同情心而施予救济的心。这是通过对众生施予真实的帮助,使得他们不仅能够彻底远离种种无尽的痛苦和灾难,最终还能使得众生永远脱离三界生死轮回之苦,得到佛的究竟无上涅槃为目的。▲三、因缘观:梵语Idampratyayata-pratityasamutpad-smrti,又作因缘观、观缘观,乃观想顺逆之十二因缘,认识三世因果相续,以对治愚痴之障,而悟生死流转之理,以对治愚痴烦恼。▲四、界分别观:梵语Dhatu-prabheda-smrti,又作界方便观、析界观、分析观、无我观。乃观想十八界之诸法悉由地、水、火、风、空、识所和合,以对治我执之障。外道於身心常执为我而起我执,故於地、水、火、风、空、识六界起因缘假和合之分别;若观无我,则能对治我执。此观为圣道之方便,故称“界方便观”。▲五、数息观:梵语Anapana-smrti,又作安那般那、阿那阿波那,略称“安般”,乃出入息之义。梵语ana,原为遣来之意,转指入息;梵语apana,原为遣去之意,转指出息。阿那般那,即数息观,即数入息、出息以镇心之观法。《俱舍论》卷二十二云:“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之义;阿波那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之义。”这是小乘“五停心观”之一,用来对治散心行人的一种方法。此外,《五门禅经要用法》中,以“念佛观”取代“界分别观”,而与其他四观合称为“五门禅”。▲念佛观:梵语Buddhanus-smrti,即指以至诚心恳切念佛,念念心系应身、报身、法身等三佛身,以次第对治诸恶业障,如昏沉暗塞障、恶念思维障、境界逼迫障等三种障碍。 别相念住:在“四念处观”中,对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观,依次一个一个分别地修持而不搀杂,称为“别相念住”。亦即一面观身、受、心、法之不净,苦、乐、无常、无我之自相,同时观无常、苦、空、无我之共相。 总相念住:在“四念处观”中,对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观不加分别,综合而观,称为“总相念住”。 外凡位:为修行佛道中之凡夫位,与“内凡位”对称,即“见道”以前的阶位之一。小乘以五停心观、别相念住观、总相念住观三种修行阶位为“外凡位”。而大乘则以“十信伏忍位”为“外凡位”。《大乘义章》卷十七末:“言外凡者,善趣之人向外求理,未能息相内缘真性,故名为外;六道分段凡身未舍,故名为凡。”天台宗中藏、通、别、圓四教对“外凡”之界定各异:藏教以“五停心”等之贤位为“外凡”,通教以大品十地中之“干慧地”为“外凡”,别教以五十二位中之“十信位”为“外凡”,圓教则以“六即”中之“观行五品位”为“外凡”。 内凡位:梵语Kusala-mula,也称“四善根位”、“四加行位”,小乘《俱舍》、《成实》在“总相念住”的后位,大乘《法相》在“十回向”的满位,生起四种善根。这是小乘七方便中的后“四方便”,大乘法相宗五位中的第二加行位。四加行位是:一、暖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的善根,称为“暖法”,有上中下三品。所谓“暖”,是指“圣火”的前兆,圣火是指“见道”的无漏智,圣火将生之前,必有暖相。二、顶法:暖法上品后念所生的善根,称为顶法,有上中下三品。所谓“顶”,譬喻山顶,是处在进退两难之间。向前进入“忍位”,再向前就入“见道位”;向后便退入暖位,甚至是堕入地狱。三、忍法:顶法上品后念所生的善根,称为忍法,有上中下三品。所谓“忍”,忍可决定四圣谛,是最殊胜的位,所以称为“忍”。四、世第一法:忍法上品后念所生的善根,称为世第一法,是一刹那间,所以没有上中下的次第。所谓“世第一法”,因为这种观智,超过一切有漏法,也就是世法,是最胜之法,所以称为“世第一法”。在这“一刹那间”,必定出生无漏智,进入“见道”,真正证悟圣谛,成为圣者而不是凡夫了。 见道:又作见谛道、见谛,为修行之阶位,与修道、无学道合称为“三道”。即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见照其理之修行阶位。见道以前者为凡夫,入见道以后则为圣者。其次,见道后更对具体之事相反复加以修习之位,即是修道,与见道合称“有学道”。相对於此,无学道又称无学位、无学果、无学地,意指既入究极之最高悟境,而达於已无所学之位。无始生死以来,初生无漏的真智,而观察真实的谛理,用来断除一切的见惑的学位,称为见道位。在声闻乘来说,是“世第一法”之后的“预流向”,是修一果须陀洹道。须陀洹人初发无漏真智,观察苦集灭道四谛的真理,断除一切见惑,称为见道。他是积累了三贤四善根的加行功德,出生世第一法的无漏真智,到达这见道位。作为大乘菩萨乘来说,是在第一阿僧祗劫的末尾,修完四善根的加行,而顿断分别所起的烦恼、所知二障,称为见道位。是修初地的入心,初见法性。是初地的“入心”,也就是顿断分别所起的烦恼及所知二障,称为见道。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贤、四善根等之准备修行(七方便)为始者,能生无漏智,而趋入见道。大乘则以初地为入见道,故称菩萨之初地为见道,第二地以上为修道,至第十地与佛果方可称无学道。密教以始生净菩提心之位,称为见道;以无漏智明白判断道理者,称为“抉择”(决断简择),见道为抉择之一部分,故称为“抉择分”。 顺解脱分:随顺解脱之分。分者,方便、步骤、阶位、法门也。解脱,解,是解除烦恼、习气、迷惑的束缚;脱,是脱离流转三界的苦果。正因为解除了束缚,脱离了苦果,得到了大自在,所以“自在”就是解脱。正因为涅槃的本体离开一切的束缚,所以“涅槃”就是解脱,“圆寂”就是解脱。小乘之四谛、十二因缘,大乘之六度万行、菩萨之五十二阶位等,共修之戒定慧、三十七道品、禅定、观法等,殊胜之他力法门——净宗念佛法门等,均属为求解脱而修持之法门。 和合识:也称为“阿黎耶识”,梵语Alaya-vijnana,译作“无没”,是如来藏心与无明和合而成为“阿黎耶识”。它含藏一切诸法的种子而不“没失”,且能了别自识所显现的境界,所以称为“无没识”。又,是《楞伽经》所说的“真识”与《唯识论》的“阿赖耶识”“和合”而称为“阿黎耶识”,所以也称“和合识”。所谓“真识”,就是指离妄念的心识,也就是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远离生灭相的真心。所谓“阿赖耶识”,梵语Alaya,音译作阿赖耶、阿剌耶、阿黎耶、阿陀那,旧称阿梨耶,义译作“无没”、藏、所知依、种子识、异熟识、无垢识、第八识、现识、无没识、藏识、宅识、执持识、根本识、第一识等。阿赖耶识,也称为“和合识”,它是“心识”的名字,属八识中的第八识。《大乘起信论》所说的“五识”,其中前三个是属于第八识所摄。五识是业识、转识、现识、智识和相续识。从“识”体来说,称为业识、转识和现识;从“相”状来说,称为业相、转相和现相,属于“三细相”。它是有情根本的心识,能执持这个人的一切可受用的事物而不失没的意思。所谓“藏”,就是指它能含藏一切事物的种子的意思。又称为“室”,是说这个识是我们人身一身的巢穴。这个识中所含藏的种子,在外缘刺激下生起,就组成了这个人的依正二报:所谓依报,就是指身外一切之物;所谓正报,就是指这个人本身的身心两方面。阿赖耶识有三种境:一是种子,由它产生一切有漏、无漏的种种现行(行业和果报);一是五根,是指身体的眼耳鼻舌身五者;一是器界:器是指一切物质,界是指境界、环境。“一切唯心造”,就是指内在的自我身心以及外在的山河大地等等,都是阿赖耶识所攀缘、所变现的东西。所谓“无没”,是指它所执持的一切种子永不丢失;所谓“根本”,是指它是一切万法的根本。 三德:通常有三种三德,即涅槃三德(法身、般若、解脱)、诸佛二利(自利利他)三德(智德、断德、恩德)及诸佛因果三德(因圆德、果圆德、恩圆德)。△涅槃三德:是《涅槃经》所说的大涅槃所具有的三德。一、法身德:是佛的本体,以常住不灭的法性作为他的身体,以法身为体,也称“体德”。二、般若德:般若译作智慧,佛实实在在证得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切万法的真实智慧,以光明(智慧)为相,也称“相德”。三、解脱德:佛既然如实证得一切智慧,便远离一切的系缚,功德圆满,神通自在,不仅自身得到解脱,而且也要使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以功德(解脱)为用,也称“用德”。这三者各有“常乐我净”四德,所以称为“三德”。这三德不一不異,不纵不横,就像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经中通常比喻为梵字“伊”的三点,或是“首罗”的三只眼),称为“大涅槃的秘密藏”。这个意思是,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都不能称为涅槃,必须三个圆满具足,方能称为涅槃。任何物体都有“体相用”三者,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都不能代表这个物体,而惟有圆满具足这三者,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事物。譬如茶杯,它的本体是玻璃,它的形相是杯子,它的作用能喝水,而玻璃球(有茶杯体而无茶杯相用)、杯子照片(有茶杯相而无茶杯体用)、饭碗(有茶杯用而无茶杯体相),都不能称为茶杯。△诸佛自利利他三德:是《俱舍论》的《归敬颂》用来赞叹佛的三德。一、智德:破一切无明、无智而具备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二、断德:断一切烦恼而证得无上涅槃;三、恩德:具足“无缘大慈”、“无尽大悲”而救济一切众生出离生死,同登涅槃彼岸。这里前两个是属于自利的功德,后一个是属于利他的功德。△诸佛因果三德:是《俱舍论》所说的如来的三种“圆德”(圆满具足的功德)。一、因圆德:诸佛经三大阿僧祗劫修行,在修因上圆满的功德,也就是因圆德。二、果圆德:诸佛圆满证得一切佛所应当全部证得的、佛果上的一切功德,在修果上圆满的功德,也就是果圆德。三、恩圆德:诸佛发愿欲度尽一切众生,同登觉地,同证佛果的大恩功德,在修恩上圆满的功德,也就是恩圆德。 大圆镜智:是一种比喻,佛智的真如本体清净,远离一切有为的染净诸法,而众生的有漏善恶业报,因这一本体而显现出种种的众生界苦乐忧喜等虚幻相;诸佛菩萨以无量恒沙清净性功德,因这一本体而显现出种种的佛土万德庄严的虚幻相,就像大圆镜中显现出无量虚妄相一样,所以称为“大圆镜”。《心地观经二》说:“转异熟识(就是阿赖耶识)得到这个智慧,就像大圆镜一样,可以显现种种的色相。而如来镜智之中,能够显现众生的一切善恶业,所以称为大圆镜智。”《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门圆通章》说:“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所谓“大圆镜智”,是指转众生执著身心世界(例如我们人类执著自身的精神与肉体,执著周围的环境世界)的、有烦恼污染的第八识,成为如来的清净佛土及佛所具备的一切智慧和功能。《无量寿经》中称它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范围广,一是能实实在在地真实显现,所以用“大圆镜”来比喻它,非常恰当。在密宗里,是密教五智之一,大圆镜智是指东方、地大、阿閦如来、菩提心、金刚智等。 业识:也称“业相”,《大乘起信论》所说的三细相之一,也称生相,它是依根本无明的业风鼓动,使得真心开始动作的最初现相,相当于阿赖耶识的自体分。《大乘起信论》所说的“五识”,其中前三个是属于第八识所摄,后二个属第七识所摄。五识是业识、转识、现识、智识和相续识。业、转、现,从“识”体来说,称为业识、转识和现识,属于第八识;从“相”状来说,称为业相(也就是生相)、转相(也就是能见相)和现相(也就是境界相),属于“三细相”;智、相续,从“识”体来说,称为智识和相续识,属于第七识;从“相”状来说,称为智相和相续相,属于“六粗相”的前二相。业相,也称“生相”,因为它是由真向妄的最初动相,所以最极微细,是一切有为法的本因。大乘菩萨道修行的最后禅定──金刚喻定(也称佛智)──能断一切烦恼根本,所破的就是这一生相无明,由此进入佛位。而地藏王菩萨因为本愿(度尽一切众生)的缘故,至今不破这一生相无明,所以至今尚未成佛。实际上,所谓业相,就是对于法界真理迷惑不清的最原始的动念,这个动念是由无明业力鼓动而起的。所谓业,就是运动、动作的意思。在这里,我们把它比作人入睡后,将要做梦前的脑电波初始由平静进入紊乱的一刹那。对于做梦者来说,他什么感觉都没有。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六染中前三染(执相应染、不断相应染及分别智相应染)是相应;后三染(现色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及根本业不相应染)是不相应。 相应染:是指执相应染、不断相应染及分别智相应染三者。依业识为因,境界为缘,其相为粗,依境而起,与染心相应。其中,▲执相应染:是“六染心”之一。心体原本清净,因有不觉,无明妄动,遂起六种染心。所谓“执相应染”,是指我执的烦恼与心的了别功能相应而起,执著外境而染污心性。它是“六粗相”中的第三执取相和第四计名字相。这种我执染心,在小乘的极果断见思惑,或大乘菩萨的十住位(十信位之后,进入贤位),信根成就,永无退失,方能断除。又,执相应染,二乘及菩萨於“信相应地”断之。所谓“信相应地”,是指与信相应,登初住(十住之首位)菩萨之阶位。心相应地,依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言信相应地者,乃从信入住,入生空观,单破见思,即见爱烦恼。”《金刚般若论》卷上亦云此地有三种:即信行地、净心地及如来地;其中,十六住处显示信行地,证道住处为净心地,究竟住处为如来地。《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则称,所谓信相应,乃十解(即十住)已去,信根成就,无有退失。▲不断相应染:是“六染心”之一。心体原本清净,因有不觉,无明妄动,遂起六种染心。所谓“不断相应染”,是指法执的烦恼与心的了别功能相应而起,相续不断地执著外境而染污心性。它是“六粗相”中的第二相续相。正因为是分别所起的法执引起的染心,所以只能是大乘菩萨的初地位(即净心地)方能断除。所谓“净心地”,就是指菩萨的“初地位”,也就是菩萨十地中的初地位“欢喜地”。菩萨的阶位通常有五十二个,那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廻向位以及菩萨的十地位,再加上等觉位、妙觉位,共成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菩萨满足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廻向位的修行,不仅永断我执,而且初得圣性,破一切见惑,证得二空之理,使心清净,生大欢喜,称为“净心地”,也称“欢喜地”。又,也指清净的心地。▲分别智相应染:是“六染心”之一。心体原本清净,因有不觉,无明妄动,遂起六种染心。所谓“分别智相应染”,是指分别智的烦恼与心的了别功能相应而起,执著外境而染污心性。它是“六粗相”中的第一智相。正因为是俱生所起的法执引起的染心,所以在大乘菩萨的第二地(即具戒地)以后渐断,至第七地(即无相方便地)方能彻底断除。△所谓“具戒地”,就是指菩萨的“二地位”,也就是菩萨十地中的二地位“离垢地”。菩萨的阶位通常有五十二个,那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廻向位以及菩萨的十地位,再加上等觉位、妙觉位,共成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菩萨证得十地位的初地之后,进入二地“离垢地”,修“三聚净戒”,成就“戒度”,断除修惑,永除毁犯戒律的尘垢,使心清净,称为“具戒地”,也称“离垢地”。△所谓“无相方便地”,就是指菩萨的“七地位”,也就是菩萨十地中的七地位“远行地”。菩萨的阶位通常有五十二个,那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廻向位以及菩萨的十地位,再加上等觉位、妙觉位,共成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菩萨证得十地位的七地“远行地”,发大悲心,断除修惑,成就“方便度”,远离二乘的自度,对于“无相观”有加行的方便,称为“无相方便地”,也称“远行地”。所谓“无相观”,是“二空观”之一。“二空观”是“无生观”(也就是“南山三观”中的“性空观”)和“无相观”(也就是“南山三观”中的“相空观”)。而“无相观”,就是以真智观察,万法本体无形无相。所谓能见“有相”,只是凡夫妄情的虚妄执著妄心而已,若能远离妄法、妄心,哪来的“有相”?就好像明眼人不可能看见有眼病的人所妄见的“空华”一样。这就是“无相观”。 不相应染:是指现色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及根本业不相应染三者。依无明不觉为因,阿赖耶和合为缘,其相微细,非依境而起,自性所成故,与染心不相应。所谓“不相应”,是指与烦恼結使不相应。以妄执分别之粗杂心谓为相应心,以真妄和合之阿赖耶识为不相应心。意即妄执分别之粗心有心王与妄念(心法)之分别,此二者相应,其能知与所缘之相相同,故称“相应心”;而阿赖耶根本识乃心与无明之和合,此二者常无别异,故能知与所缘之相不相同,称为“不相应心”。而称为“不相应染”之“染”,乃是从其相用而言,非比“心”之为体也。其中,▲现色不相应染:即现出所取境界之妄心,於第八色自在地断之。所谓“色自在地”,就是指菩萨的“八地位”,也就是菩萨十地中的八地位“不动地”。菩萨的阶位通常有五十二个,那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廻向位以及菩萨的十地位,再加上等觉位、妙觉位,共成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菩萨证得十地位的八地“不动地”,是第三阿僧祇劫的开始,断除修惑,成就“愿度”,可以运作“无相观”,以任运“无功用”(不必起心动念、不必抬手举足,可以随心所欲地完成济渡众生的一切事业),使得一切境界随心而变,称为“色自在地”,也称“不动地”。不动地,菩萨把十度中愿度修行圆满,断除“修惑”,作离一切相的观行法门,随缘地不必起心动念就可以达到普渡众生的目的,称为不动地。▲能见心不相应染:即能取之妄心,於第九地心自在地断之。所谓“心自在地”,就是指菩萨的“九地位”,也就是菩萨十地中的九地位“善慧地”。菩萨的阶位通常有五十二个,那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廻向位以及菩萨的十地位,再加上等觉位、妙觉位,共成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菩萨证得十地位的九地“善慧地”,具足十力,断除修惑,成就“力度”,在一切处可以明确知道哪类众生可以得度,哪类众生暂时还不可以得度,能自在、无误地说法;又,菩萨以智慧方便,调伏自心,能入无量的大三昧,能起无尽的大遊戏神通,永无障碍,称为“心自在地”,也称“善慧地”。▲根本业不相应染:即迷妄染污心之自体,於第十究竟地断尽。所谓“究竟地”,也称究竟道、究竟位、究竟境界,是指大乘的第五位,是指菩萨修行最后证得的佛的果位。也就是在修习位所得的二转依妙果,在无间道金刚喻定后,入於解脱道,乃至尽未来际间的位次。《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五》说:“何等究竟道?谓依金刚喻定,一切粗重永已息故,一切系得永已断故,永证一切离系得故。从此次第无间转依,证得尽智及无生智、十无学法等。何等为十?谓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无学正解脱、无学正智。如是等法,名究竟道。”《成唯识论卷十》详述此究竟位之相:“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其中,△无漏者,是指二转依之果诸漏永尽,性净圆明。△界者,藏的意思,谓二转依之果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不思议者,谓二转依之果(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超离寻思言议之道,即为微妙甚深自内证者,不能以世间譬喻来比喻的。△善者,谓二转依之果以白法为性,此因清净法界远离生灭,极为安稳,四智心品(由菩萨趋向佛果转舍有漏识蕴所依而得的四种无漏智)妙用无方而极为巧便,二者皆有顺益相,与不善、无记相背。△常者,谓二转依之果无尽期,此因法界清净、无生无灭而无变易,四智心品所依为常,亦无断尽。△安乐者,谓二转依之果无逼恼,此因清静法界众相寂静,四智心品永离恼害。△解脱身者,谓二乘所得的二转依果,唯永离烦恼障缚而无殊胜法。△大牟尼者,谓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黙之法,此牟尼尊所得的二果永离二障,所以也称为法身。 “心念法异”:有二释。▲一者,“心”为心王,“念法”为心数,指意、触、受、想、思等数。心王与心数不同,故称异。“知相”谓能知;“缘相”谓所缘。而依染净差别之境,此知相及缘相皆同,谓其心王缘净时,心数随之缘净,反之亦然。故云“同”,同即相应义。▲二者,前三种染(相应染),依境界而生灭,“心”为能缘之心,“念法”为所缘境,心与境不同,故云“异”。而在染净差别境上,境染则起染解,境净则起净解,其能知之心与所缘之境染净相同故,故云“同”,云“相应”。 心王:心对于心所(贪瞋痴等心法)的主动作用,也就是能够了别、觉察的功能。又,心是一切心识的王,所以称为“心王”。密教把金刚界的大日如来称为心王,而把大日如来的眷属称为心所。所谓“心”,丁福保的《佛学大词典》归纳《楞伽经》的“二心”、《止观》的“三心”、《法相宗》的“三心”、《宗镜录》的“四心”、《三藏法数》的“四心”为“六种心”:一、肉团心: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指的心脏。二、集起心:梵语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因为它能含藏无始生死以来一切能导致生死的根本原因的种子,同时在因缘具足的时候,还能生起现行,所以称为藏识,直译为“无没识”。三、思量心:梵语为末那识,就是第七识,它的作用就是思虑。四、缘虑心:又称虑知心、了别心,第六识,是能与八识相联系的心。因为它有思考、分别的作用,所以称为虑知心、了别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意识心。五、坚实心:也称如来藏心、真如,是坚固真实的、不生不灭的心,也就是自性的清净心。六、积聚精要心:积聚一切经中一切精要法义的心,这种心,只有坚实心才能办到,是坚实心的具体作用的体现。灭尽定所说的“心”,通常指第六识的意识。在《心经》中,心有二义:一是此“心”为佛教一切教理教义之核心;一是此“心”为“一切唯心造”之“心”,乃万法总持,人人本有,实相般若之真心,为宇宙之代称。 心数:旧称“心数”,新称“心所”、“心所有法”,是“心所有法”的略称。所谓“心所”,又作心数、心所有法、心所法、心数法,从属于心王,乃“五位”之一。与心相应而同时存在,为种种复杂之精神作用。以从属于心,故对心所而言,心为“心王”。心王与心所之间,有所谓“五义平等”(所依平等、所缘平等、行相平等、时平等、事平等)之相应关系,故心所又称为相应法、心相应法。离此心王,是否别有心所之体,对此,有部主张别体说,其他诸派另有多种异说。有关心所之数及其分类之方法,有种种说法。小乘俱舍论立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等十大地法(相应於一切心之心所);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等十大善地法(相应於一切善心之心所);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等六大烦恼地法(指一切染污心而言,即与不善心、有覆无记心共通而相应之心所);无惭、无愧等二大不善地法(仅相应於一切不善心之心所);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小烦恼地法(与无明相应,而不能同时起两种以上之心所);恶作(悔)、睡眠、寻、伺、贪、嗔、慢、疑等不定地法(上五类以外之心所),总共六位,计立四十六心所。此外,如《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三,就上述大善地法中,以无痴取代无嗔;《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则列举七类心所,即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大有覆无记地法、大无覆无记地法等,而列举四十九心所。《大乘成唯识论》中,则将心所分为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六位。对此而立四种一切义,即一切性(共通於善、恶、无记三性而起)、一切地(共通於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三地而起)、一切时(无始以来,恒常相续)、一切俱(一切心所同时而生)等四种。大体而言,遍行之心所具足四种一切义,别境之心所具足性、地二种一切义,善仅有地之一切义,不定仅有性之一切义,烦恼、随烦恼则不具足任何之一切义。遍行乃作意、触、受、想、思;别境乃欲、胜解、念、定、慧;分别称为五遍行与五别境,合之则相当于十大地法。善有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烦恼有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随烦恼有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二十;不定仅有悔(恶作)、睡眠、寻、伺等四不定。以上所立五十一心所之中,随烦恼复分三种:最初之十者(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乃个别而起,故称小随烦恼(小随惑)。其次之二者(无惭、无愧),乃普遍於一切不善心而起,故称中随烦恼(中随惑)。最后之八者(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普遍於一切不善心与有覆无记而起,故称大随烦恼(大随惑)。又《瑜伽师地论》卷一於上列二十随烦恼外,别说邪欲、邪胜解,总成五十三法;《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则将根本烦恼中之恶见,开立为身见等五种,故共立五十五法。旧称“心数”,是“心所有法”的略称。心与心所是一对,心指心王,也就是心
本文档为【大乘起信论讲义(中篇)110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396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2KB
软件:Word
页数:54
分类:英语六级
上传时间:2011-11-20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