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部苏老师语文选修课讲义(5C)

国际部苏老师语文选修课讲义(5C)

举报
开通vip

国际部苏老师语文选修课讲义(5C)苏老师快乐语文课堂专用资料 专心、专注、专业、专家 ★第五周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培养对汉语言句子的认知感悟能力、规范使用能力和热爱的情感;对国学文化的哲学初步等有所了解并能自觉品味其韵味和内涵;能对文学作品中的美具备鉴赏能力并能通过文学作品的简单仿写或个性创作来表达对生活的进一步热爱、关注、实践;初步了解并能尝试用苏老师阅读方法提取信息和鉴赏阅读;初步把握表达情感和观点的写作技能并可以尝试性地地挖掘自身素材实践课题写作任务等。 ◆教...

国际部苏老师语文选修课讲义(5C)
苏老师快乐语文课堂专用资料 专心、专注、专业、专家 ★第五周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培养对汉语言句子的认知感悟能力、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使用能力和热爱的情感;对国学文化的哲学初步等有所了解并能自觉品味其韵味和内涵;能对文学作品中的美具备鉴赏能力并能通过文学作品的简单仿写或个性创作来表达对生活的进一步热爱、关注、实践;初步了解并能尝试用苏老师阅读方法提取信息和鉴赏阅读;初步把握表达情感和观点的写作技能并可以尝试性地地挖掘自身素材实践课题写作任务等。 ◆教学课时: 5-6个学时 ★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讲义(5-C) 品语言韵味、赏文学美妙、析文化内涵尽在苏老师快乐语文课堂 ★时事纵横★ ◆据英国路透社10月10日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10日宣布,因为其对经济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与其怎样影响经济的关系的贡献,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联合获得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5万元人民币)奖金。资料显示,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教授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和应用宏观经济学领域中是一位非常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他在时间序列统计理论和经验宏观经济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则一直是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对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动态经济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关系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美国《时代》周刊10月17日(提前出版)文章,当今世界最重大的经济问题是什么?一个答案当然是欧元是否会崩溃。另一个是美国是否会陷入二次衰退。还有第三个且从长期来看可能是最重要的——中国能否成功走出到目前为止所制造的最大房地产泡沫。就像美国削减政府开支一样,中共一直努力抑制靠借债推动的房地产繁荣,而这恰恰是中国经济奇迹的核心。若中共的努力导致房地产价值急剧缩水,那收入和赢利增长依赖中国的跨国公司将受沉重打击,美国可能被重新拖入衰退中。世界不得不关心中国的增长,因为它是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驱动器,对美欧复苏至关重要。美国需要一个经济稳定并向前发展的中国,正如人们意识到的——美中同在世界经济这条船上。 ◆路透社报道称,全球第二大市场调研和咨询公司索福瑞集团(Taylor Nelson Sofres,TNS)新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除住房之外可支配资产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数量美国几乎是中国和印度的10倍。这项调查结果将减轻美国人对中印经济飞速增长的担忧。调查还发现,全球80%的可支配资产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都居住在西方工业国家。调查发现,目前中国和印度除住房之外可支配资产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数量分别为300万户左右,而美国则高达3100万户。这意味着虽然经济飞速增长在中国和印度催生了大量超级富豪,但是普通大众的富裕程度并没有显著提高。 ◆中国德国商会就2011年度德国在华会员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日前发布,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出席发布会。对188家德国在华企业的调查显示:受访会员企业2011年所获订单数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受访企业普遍计划在华增加投资,预计到2015年将有59%的企业在华增资50%以上,同时并计划成立新的分支机构。2011年上半年,德国在华企业运营良好,较去年相比,其中44%的企业利润超出10%以上。为此有43%的受访企业计划在本年度追加投资。77%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是其在全球最重要的三大投资目的国之一,而更有26%的受访企业则将中国列为对外投资的首选地。施明贤大使在讲话中指出,德中两国的经济、科技合作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作为亚洲的重要经济体,已经成为德国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普京将于11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两国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俄罗斯总理普京将于本月11号到12号访问中国,期间将于中国领导人进行双边会谈。俄罗斯媒体普遍认为,普京的此次访华再次表明了两国加强战略、能源和经济伙伴关系的愿望。普京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将涉及经济、人文和科技合作。而会谈的重点将是完善两国的贸易结构,促进相互投资以及高科机领域的合作。 ◆据韩联社消息,今年以来,投资韩国股票、债券、房地产等的中国资金规模逼近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2亿元)。报道称,据韩国金融监督院、国土海洋部、知识经济部等部门介绍,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投资韩国国内股票、债券、房地产、企业等的中国资金规模达4.7426万亿韩元,仅次于美国。在国内债券市场,中国资金已赶超美国,成为第一投资大户。中国内地投资者购买韩国债券的金额达3.1285万亿韩元,若加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投资规模可增至3.3609万亿韩元。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在韩国股市净购买1.2501万亿韩元的股份,与日本和欧洲投资者净抛售超10万亿韩元的股份形成鲜明的对照。此外,中国投资者在韩国购买的房地产面积共达336万平方米,其中今年新增投资额达953亿韩元,赶超了日本的投资额790亿韩元。 ◆环球网记者王欢报道 日元的快速升值让日本企业出口成为了难题,不得不选择纷纷进驻海外或进行海外收购。日本政府却担忧出现“产业空洞化”。在此背景下,部分中国企业纷纷进驻日本,有分析就认为,中国企业的迅速发展有助于日本经济的复兴。 ◆环球网记者谭利娅报道,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正在引发业界强烈关注。英国路透社10月9日发表文章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当中国政府宣布一项接近6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时,中国各个城市的规划者们纷纷开始近乎疯狂地兴建基础设施项目。但在3年后的今天,这些规划者们并没有如他们所预计的那样,因拉动经济发展而得到赞誉,相反,由于建设热潮所带来的副作用,中国的许多地方政府融资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现在正饱受外界苛刻的关注。 ●国学文化● *哲学管窥* 国学之哲学名著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看似脆弱,却经得起千磨万凿。磨出的是玉,凿出的是金,与天地相击,发出的是玉振金声。 ◆《周易》   儒家重要经典,为六经之首。周有二义,一指周朝、周文王,一指周遍、周密;易有三义,一是变易,二是不易,三是简易。合起来,即指周朝探讨宇宙人生变易法则的书。   《易经》为占筮之书,相传伏羲画八卦,传至夏朝名《连山》,至商朝名《归藏》,周文王被拘于羑里而演绎成《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共记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有卦辞、爻辞作说明。《易传》为后人对《易经》所作的解释,共十篇,亦称"十翼",以示辅助之义,传为孔子所作。   《易经》以阴阳变化的规律为前提,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的规律,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通过对损益、否泰、吉凶、得失、祸福等一系列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表达了宇宙万物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统治者的管理和人生的把握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周易》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重要的影响。汉代以来,《周易》被儒家奉为经典,对《周易》的众多阐释研究,形成了"易学"的诸多流派,如象数派、义理派等。宇宙和社会充满着神秘,而人生也需要神秘,所以《周易》就成为人们进入神秘、破解神秘、享受神秘的金钥匙。 ◆《大学》   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其中的"经"为曾参所记孔子的言论,"传"则为曾参门人所记曾参的言论。古人的教学,设立有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和大学。小学指的是小人之学,教儿童识文断字;大学指的是大人之学,教成童经籍和六艺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宋儒将《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初学入德之门",影响极大。《大学》论及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较广泛,对国家政治纲领、伦理道德和天命思想等都有涉及,主要是论说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理家的关系。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纲领,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要在修明天赋之德,要使臣民日新其德,要在行为方面达到至善。这是大学的"三大纲领"。还提出了实现天下大治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探索事物的道理,获得真正的智慧,真诚意念,端正内心,修养自身,管好家族,治理国家,平定天下。这是古人的人生必修课。拥有了这八大本领,自然达可以兼善天下,穷可以独善其身,所以永远是健康自在、进退安详的。这对今天培养我们的人生境界和爱国情怀,都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我们老祖先的思维模式是觉悟,所以认识世界的方法千差万别。宋明时代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论争之焦点,就在于"致知"与"格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哲学思想和认识途径,意义深远。 ◆《中庸》   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出自孔子的孙子子思,重点阐发孔子的中庸思想。中,中正,中和,不偏不倚;庸,平常,常道,日用。首见于《论语.雍也》孔子:"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要求人们遵循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的处世原则,以诚意正心为本。"诚"原本指一种完美至善的道德境界,《中庸》从世界本源的意义上进行引伸发挥,提出一个人若能达到至诚,就会与天道合一,成为圣人。而要达到至诚,则必须尊德性,道问学,即重视保持自身天赋德性,认真学习人生智慧。诚的具体表现就是中庸,亦称中道、中和,而中庸又是天道在社会关系中的体现,因此承载天道的君子必须以中庸处世:"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行为目标,对于经世致用、为人处世、探索真谛、提升境界等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不无益处。尤其是中庸之道作为中国思维或者模式的标志,对于缓和人与人之间、与社会之间、与自然之间日益恶化的矛盾,推进和谐社会早日来到的当今社会来说,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四书之首,由孔子弟子编撰而成,现存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它以语录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耳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论语》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轫于此。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人要爱人,统治者要爱百姓就是仁政、仁德,否则我们人类就跟禽兽没有差别;为了实现仁爱、仁德,天下就必须建立或者恢复周公所建立的礼制,叫做克己复礼。因为大家如果都自私,就不会爱别人,社会就充满了战争和动荡;要实现克己复礼,就得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做的就是义,义的意思是适宜、合礼,不义就是不该做的;那要怎么知道这是义不是义呢?就得靠教化,教化最好的手段就是音乐。通过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便能知道什么合义不合义,这就是乐或者乐教。仁义礼乐四字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仁义是目的,礼乐是手段。礼辅助仁,乐成就义。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许多名言至今仍受到广泛认同和推崇,充分展示了东方哲人特有的识见和智慧。 ◆《孟子》   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著作,四书之一。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与孔子故乡曲阜相邻。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和孔子一样,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曾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但他的政治主张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家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到南宋孝宗时,朱熹将《孟子》编入《四书》。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以及清代焦循所撰《孟子正义》,都是研究和学习《孟子》的重要资料。   孟子主张仁政爱民;孝悌忠信,仁者无敌;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等,在今天仍然有着广泛的政治意义和人生价值。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荀子》   战国后期赵国人荀况的主要著作,包含了荀况的哲学、伦理、政治、人生等各方面的思想主张,同时又是一部著名的古代教育著作。他居家不仕,著书立说达数万言,对当时的齐国和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与"亚圣"孟子齐名,后来的著名法家学者和政治家韩非、李斯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荀况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主张以礼制治国,用刑法的手段来制裁那些不安分守礼的人,以求得天下的安定和统一。因此就必须强调礼的教化,让人知道礼。在礼的教化中,荀况极重视闻见、知、行三个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学生必须主动学习,要从"求诸己"入手,而教者必须察言观色,待学生先问而后告知,反对不问而告与问一告二的教法。这与孔子的"不愤不发,不悱不启"意思相似。   在《劝学篇》中,荀子认为,学习的方法在于"积累"与"专心",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全在于积善不息。只要专心致志,虚一而静,便可最终达到大清明的境地,即所谓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著名的论断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对于教师,荀况认为他们的作用比"礼"还要重要,可与天地君亲列在同等的地位,后世便有了天、地、君、亲、师的五大。 ◆《管子》   管仲学派著述总集。主要收录管仲遗说和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士的著作,托名管仲所作,共三百八十九篇。现存《管子》,为汉代刘向编定,实存七十六篇。   《管子》内容较庞杂,涉及了自然和社会的众多领域,兼有道、法、名等多家学派的思想。主张宗法制与中央集权制相结合,礼法兼用,注重耕战,提倡"以人为本"。哲学上的精气说对后世如汉代的王充、唐代的柳宗元等的自然观有着重要的、深刻的影响。《管子》还提出自然变化规律的"天道"和人的趋利避害的自然本性的"人情"的两大基本范畴,作为其政治、经济思想的哲学前提。尤其是在《牧民》当中提出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不仅对八德的形成和发扬作出了贡献,对国家管理和伦理教化的实施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公孙龙子》   战国后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的著作。公孙龙,字子秉,魏国(今山西省南部)人,活动年代约在前320前250年间。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收录《公孙龙子》十四篇,现存六篇。第一篇《迹府》为后人搜集的有关他的事迹,其他五篇为公孙龙所作。   他的《白马非马论》和《坚白论》是名辨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研究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所具有的内在矛盾,并且夸大这种矛盾,再否认两者的统一,最后自然会得出违背常理的结论。即白马不是普通所说的马,颜色中的白色和质地的坚硬也是可以人为地分裂开来论述的。《指物论》还着重论述了指与物的关系。"指"即事物的概念或名称,"物"是具体的事物,二者的关系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通变论》则论述了对运动变化的看法,《名实论》讨论名与实的关系。这五篇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名家学说体系。 ◆《墨子》   记载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墨翟思想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该书七十一篇,今仅存五十三篇。墨翟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已经盛行。他早年曾学儒术,因不满其繁琐的礼,而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在当时成为和儒家并重而且对立的显学。   《墨子》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教育的目的,尤其重视服从纪律和艰苦实践。认为生活环境对于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所以应该把道德教化放在首位。尤为可贵的是墨翟本人在自然科学和形式逻辑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书中包括了机械、数学、物理、几何、光学等方面的内容,并有较完整的逻辑思想体系。墨翟把这些知识和思想教给弟子,使之在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当时其他各家,也使墨翟成为中国最早见诸史料的科技教育家和逻辑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法家韩非的著作。韩非,战国时韩国人,为韩国公子,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该书现存五十五篇,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代表先秦法家理论的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   韩非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当时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显学,崇尚法先王,主张复古,他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他还根据当时情况,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他还提倡君权神授,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提供借鉴。   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人生意义和文学价值。 ◆《老子》   春秋晚期老子著,又名《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八十一章,仅五千余字。   《道经》讲宇宙自然观,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规律;《德经》讲社会人生观,以德解释人在社会的态度和作为。《老子》建构了人类理想社会最完整的道德体系,为后世的统治管理和圣贤教化,尤其是对道教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应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因此要尊道而贵德。《老子》中还包括了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再如曲则全,枉则正,少则得,多则惑等。所以对立的事物都相互存在,并能由相互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观念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把握人生、管理社会都有一定的启迪。   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却不然,是损不足而奉有余。百姓的饥饿,是因为统治者收的税太多;老百姓轻易敢死,是因为统治者追求生活享受太厚;老百姓不害怕死亡,用死亡去恐嚇他又有什么用呢!这样就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并且带来了革命。所以历来的起义革命,几乎都受到老子道教的影响。 ◆《庄子》   庄子及其门人等著,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后世称南华真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共三十三篇:内篇七篇,为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为庄子弟子所写,或者是他与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基本反映了庄子的真实思想;杂篇十一篇,是庄子学派或后学者所写。   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强调天道无为,万物一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而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本来无有边界差别。所以圣贤政治要效法道体,无为而治,反对一切压迫人性的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扰乱人心的文化知识。应该通过心斋、坐忘的修炼,进入逍遥无为的大自在境界。这种观念,对魏晋的玄学和佛教的禅宗、全真道的修炼,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吕氏春秋》   亦称《吕览》,战国末期秦相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   书中汇集了先秦百家之说,兼收并蓄,细大不捐,并将先秦诸家的哲学思想加以发挥。在自然观方面,提出太一是产生大地、阴阳、万物的本原;在认识论方面,吸收了宋尹学派的别宥思想和《管子》的静因之道的方法;在历史观方面,提出知道现在就认识古代,知道古代就可以认识未来,古今前后本来就是一体;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倡尊敬人民与约束君王,认为君王如有能够替人民着想的,天下百姓一定会归顺他。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公天下和道家的贵公思想,提出天下不是君王一个人的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所以要限制君主的权利。据《史记》载,书成之后,吕不韦将其内容公布于咸阳城门,称有人能增删一字者赏千金,以此来昭示他治理天下的政见。此即"一字千金"成语典故的出处。   《吕氏春秋》思想驳杂,但从整体上反映了古代哲学思想和各家学派,同时注意对先秦各家的优长给以吸收,对汉代中国思想和文化传统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淮南子》   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招集门客编辑的哲学著作,又称《淮南鸿烈集》。现存二十一篇。   书中提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道,认为阴阳二气化生万物,进而论述自然和社会中常与权、本与末、利与害、取与予、祸与福、为与败、备与致、刚与柔、奇与正等对立统一关系。提出法制要与时势变易,礼制要与风俗转化;衣服器械,各要方便自己的使用;法度制令,各要合乎自己的方便。只要有利于百姓,不必去效法古人;只要适合于事情,不必去遵循旧制。所以变革古制未必可去贬低,而遵循风俗也未必值得赞美。此外,《淮南子.要略》还综述了先秦孔子、墨子、管仲、晏婴、申不害、商鞅等名家、法家思想源流,是一篇颇有价值的哲学史学史论文。总之,该书是汉初学者对汉以前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次大规模的综合。唐代刘知己称其"牢笼天地,博极古今",近代梁启超则盛赞"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为两汉道家之渊府"。 ◆《春秋繁露》   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研究解释《春秋公羊传》的著作,十七卷,八十二篇。或以为是后人辑录董仲舒遗文而成书,书名为辑录者所加。有《春秋繁露义证》等注本。   《春秋繁露》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认为天有意志,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是至高无上的神。天造出万物,所以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往往会神秘感应。天会通过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而体现其意志,主宰社会与自然。天子便是代替天并按天的意志来统治人民,即君权神授。天不但为人世安排秩序,还密切注视人间万象。如果人间违背天理伦常,君主有了过失而不省悟,天便会降下灾异警告,即是谴告。反之,如果君主治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天就会出现符瑞。统治者必须调整自己的政策,才能导致祥瑞的出现。正是天不变道亦不变,所以一定要有伦理纲常来安定社会,和睦家庭。这就是天人感应,对于社会安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深远的意义。 ◆《论衡》   东汉王充撰。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博学多闻,勤于著述,是东汉初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论衡》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全书三十卷,共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有录无文。   "衡"本指称量物体的工具,"论衡"的意思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全书以"疾虚妄"为核心,以"实"为根据,解释世俗之疑,辨析是非之理,对当时盛行的谶纬迷信及唯心主义的神学思想体系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王充在书中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无为的结果;人也是自然的产物,有生即有死,"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而且今人与古人气禀相同,古今不异,没有根据说古人总是胜于今人,没有理由颂古非今。这种自然无为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大进步。据说王充作《论衡》,一直没有流传到北方,汉末蔡邕到江南的时候得到了一部,"叹其文高,度越诸子"。等他回被北方的时候,"诸儒觉其谈论更远",认为他去江南肯定得到了"异书"。后来终于在隐蔽处搜到了《论衡》,别人拿了一部分走,蔡邕还叮咛嘱咐:"惟我与尔共之,勿广也。" ◆《神灭论》   古代无神论哲学名篇,南朝范缜作于萧齐永明年(483493)中。当时佛教盛行,以致为祸国民。范缜便以偶然论观点痛斥因果报应论,反对宣扬佛教。   《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指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精神即是形体,形体即是精神。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凋谢则精神消灭。他把人的形体与精神,用刀刃与锋利的关系作譬: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是形体的功用;精神对于体质,犹如锋利之于刀刃;形体对于精神,犹如刀刃之于锋利。没有听说过刀刃没了而锋利还存,怎能容忍形体灭亡而精神仍在!   《神灭论》严厉驳斥"神不灭"的谬说,不仅从理论上揭穿了神学谎言,而且也谴责了当时封建帝王和世家大族佞佛所造成的社会危机,一经发表,朝野为之哗然、震惊,在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原道》   古代哲学名篇,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韩愈(768825),字退之,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主张文以载道,复古崇儒,抵排异端,攘斥佛老。《原道》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力拒释道二教,高扬孔孟仁义,建构起儒家道统,开启了宋学先声。他说:博爱就叫做仁,实行而且与它合宜就叫做义;由此而进步就叫做是道,内心充满而无需等待外力就叫做是德。道和德都是随着仁和义走的,所以,仁与义是个固定的名称,道与德却是虚位,可以受纳种种不同内容。因此,他所说的道与老子和佛教说的道,是有区别的。   早在《淮南子》里就有一篇《原道》,而且开宗名义,从宇宙本原一直谈到人之所以感应无方。后来章学诚也写过《原道》,探讨道统的历史和发展。 ★文学鉴赏★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d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酰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 qú ) 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其余部分下学期精细学习) 注:欢迎就语文的教学和辅导与本人交流,本人期待在您的帮助下提高教研和教学辅导水平,谢谢。并提请您把意见或建议发至苏玉杰邮箱:jiaoyan_suyujie@163.com suyujie123@sohu.com PAGE 8 北大附中国际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特色讲义 苏玉杰愿与你一起因语文课堂而神采飞扬!
本文档为【国际部苏老师语文选修课讲义(5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746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1-12-06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