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脊髓

2脊髓

举报
开通vip

2脊髓null 脊 髓 spinal cord 脊 髓 spinal cord 主讲教师:沈伟哉神经系统模式图神经系统模式图脊神经组成脊神经组成位置外形 起源神经管的后部,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上与各级脑中枢有广泛联系,下借31对脊神经分布躯干四肢和胸腹腔脏器。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连脑,下平第一腰椎,全长45 cm。为前后略扁的圆柱状结构。 位置外形外形颈膨大、腰膨大、脊髓圆锥、终丝 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 一裂七沟两膨大外形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

2脊髓
null 脊 髓 spinal cord 脊 髓 spinal cord 主讲教师:沈伟哉神经系统模式图神经系统模式图脊神经组成脊神经组成位置外形 起源神经管的后部,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上与各级脑中枢有广泛联系,下借31对脊神经分布躯干四肢和胸腹腔脏器。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连脑,下平第一腰椎,全长45 cm。为前后略扁的圆柱状结构。 位置外形外形颈膨大、腰膨大、脊髓圆锥、终丝 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 一裂七沟两膨大外形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一段脊髓,叫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上升: 胚胎3个月与椎管等长, 新生儿脊髓末端平L3, 成人脊髓末端平L1 我们的观察结果: 新生时已与成人接近。 脊髓节段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相应的椎骨 推算举例 C1—4 与相同序数椎骨同高 C3对应C3椎体 C5-T4 比同序数椎骨高一个椎体 T2对应T1椎体 T5—8 比同序数椎骨高二个椎体 T7对应T5椎体 T9—12 比同序数椎骨高三个椎体 T10对应T7椎体 L1—5 平对第10、11、12胸椎体 S1-5、CO 平对第一腰椎体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内部结构 灰质 后角 中间带 前角内部结构白质 后索 外侧索 前索灰质和白质灰质和白质灰质灰质 脊髓灰质是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神经胶质和血管的复合体,内有大小不等的各种细胞成群或成层排列,称为神经核或板层。 在纵切面上灰质纵贯成柱,在横切面上灰质柱成突起状称为角。示前角核团示前角核团前角核团前角内侧核:脊髓全长 躯干肌 前角外侧核:颈膨大 上肢肌 腰膨大 下肢肌 内有a神经元------支配梭外肌 r神经元------支配梭内肌 中间神经元------传递信息、反馈调节 前角核团示后角核团示后角核团后角核团 名称 位置 接受 发出纤维 作用 后角边缘核:脊髓全长 接受传入纤维 进入侧索 节段间联系 胶状质: 脊髓全长 接受传入纤维 背外侧束 节段间联系 后角固有核:脊髓全长 接受传入纤维 脊髓丘脑束 同侧 浅感觉 背核: C8 - L3 接受传入纤维 脊髓小脑后束 非意识深感觉 后角核团中间带 名 称 位 置 接 受 参 与 作 用 中间带内侧核:脊髓全长 接受传入F 脊髓小脑前束 深感觉 中间带外侧核:T1-L3 交感初级中枢 内脏神经 内脏运动 S2-4 副交感初级中枢 盆内脏n 内脏运动 中间带各部脊髓横断面各部脊髓横断面Rexed 分层Rexed 分层Rexed于50年代研究认为脊髓灰质可分为10个板层Rexed 分层与核团关系板层 核 团 作 用 I---------------后角边缘核 接受痛、温、触、压觉 II----------------胶状质 分析、加工感觉信息 III、IV---------后角固有核 接受浅感觉 V、VI-----------后角基底部 接受深感觉、皮层下行F VII-------------中间带 胸核 发纤维至小脑 中间内侧核 接受内脏感觉纤维 中间外侧核 交、副感神经低级中枢 VIII------------前角基底部 影响a神经元 IX--------------前角内、外侧核 发出运动纤维 X---------------中央管周围灰质 由后根纤维终止Rexed 分层与核团关系白 质白 质白质由许多纤维束组成。 纤维束是根据其起止来命名的。 上行纤维束:将不同的感觉信息传入脑; 下行纤维束:从脑的不同部位将神经冲动下传到脊髓 固有束:起止均在脊髓,紧靠灰质分布,完成脊髓反射。脊髓横断面(上行束)脊髓横断面(上行束)白 质(上行纤维) 传导束 起始 交叉部位 行程 终止 功能 薄束: T5以下 -- 后索 薄束核 深感觉(同侧) 精细触觉 楔束: T4以上 -- 后索 楔束核 深感觉 (同侧) 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后束: 背核 --×脊髓 侧索 小脑 躯干下肢 (L2以上) 深感觉 脊髓小脑前束: V-VII ×-脊髓 侧索 小脑 躯干下肢 (腰骶膨大) 深感觉 脊髓丘脑束: IV-VII ×白质前连合 前、侧索 丘脑 浅感觉(对侧) (侧束) 疼、温觉 (前束) 触、压觉白 质(上行纤维)薄束楔束薄束楔束薄束:起于T5以下脊髓 ,纤维不交叉 ,在后索上升,于延髓止于薄束核 ,传导同侧中胸部以下肢体 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楔束:起于T4以上脊髓,纤维不交叉,在后索上升,于延髓止于楔束核 ,传导同侧上胸部以上肢体 深感觉和精细触觉。薄束楔束薄束楔束薄楔束上 升至延髓后分别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 后索病变时,同侧损伤平面以下出现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闭目难立。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 起于 I、IV-VII层(后角固有核) ,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上一节对侧的侧索和前索上行,止于丘脑,故称脊髓丘脑束,传导对侧浅感觉(疼、温、触、压觉) 一侧脊髓丘脑束损伤时,对侧损伤平面1~2个节段以下的肢体出现疼温觉消失。脊髓小脑前后束脊髓小脑前后束脊髓横断面(下行束)脊髓横断面(下行束)白质(下行纤维) 传导束 起始 交叉部位 行程 终止 管理 皮质脊髓侧束: 中央前回 ×延髓 侧索 脊髓前角 同侧上下肢肌 皮质脊髓前束: 中央前回 ×-前连合 前索 中胸髓前角 双侧躯干肌 Barne前外侧束: 中央前回 -- 侧索前外侧 颈腰骶髓前角 躯干肌 (作用:肢体骨骼肌随意运动 ) 红核脊髓束: 红核 ×中脑 侧索 脊髓V-VII 兴奋屈肌 前庭脊髓束: 前庭核 -- 前索 颈胸腰髓 兴奋伸肌 顶盖脊髓束: 上丘 ×中脑 前索 颈髓VI-VIII 头颈肌反射 网状脊髓束: 延髓脑桥 -× 前索 脊髓VII-VIII 兴奋a、r 内侧纵束: 前庭神经核 ×- 前索 颈髓VII-VIII 眼头协调 (作用:调节肌张力、肢体运动协调)白质(下行纤维)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中央前回 在延髓交叉 行于侧索 终于脊髓前角 管理同侧上下肢肌 皮质脊髓前束: 起于中央前回 ×-前连合 行于前索 终于中胸髓前角 管理双侧躯干肌脊髓功能传导: 是上下行传导路径的中继站 反射: 躯体反射:牵张反射、浅反射、屈曲反射 内脏反射:立毛反射、膀胱排尿反射、直肠排便反射 脊髓功能脊髓反射 节内节间反射脊髓反射 节内节间反射反射弧和反射活动 脊髓损伤1、横断:横断平面以下全部感觉、运动丧失,反射消失 2、脊髓半横断:损伤平面以下同侧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 丧失,同侧肢体硬瘫损伤平面以下对侧身体痛、温觉丧失脊髓损伤脊髓损伤3、脊髓前角受损:其支配部位骨骼肌肌张力低下, 腱反射消失,肌萎缩,无病理反射 4、白质前连合受损:交叉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 而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无障碍脊髓损伤重 点重 点1、脊髓节段概念及与椎骨对应关系 2、脊髓灰质板层及对应重要核团 3、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和皮质脊髓束 起始、行程、交叉、终止部位、功能 及损伤后症状
本文档为【2脊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1374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1-04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