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

第3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

举报
开通vip

第3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null第三章 孔、轴公差配合 与检测第三章 孔、轴公差配合 与检测基本术语 国家标准 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null孔轴配合实例定位销 基本术语及定义基本术语及定义孔和轴 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作用尺寸、极限尺寸、实体尺寸 偏差与公差 尺寸公差带图 配合与配合制孔和轴孔和轴孔:孔指圆柱形内表面及其它内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其尺寸由D表示,表面加工时AS由小变大; 轴:轴指圆柱形的外表面及其它外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其尺寸由d 表示,表面加工时AS由大变小; 零件圆柱形内表面(孔)有关...

第3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
null第三章 孔、轴公差配合 与检测第三章 孔、轴公差配合 与检测基本术语 国家标准 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null孔轴配合实例定位销 基本术语及定义基本术语及定义孔和轴 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作用尺寸、极限尺寸、实体尺寸 偏差与公差 尺寸公差带图 配合与配合制孔和轴孔和轴孔:孔指圆柱形内表面及其它内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其尺寸由D表示,表面加工时AS由小变大; 轴:轴指圆柱形的外表面及其它外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其尺寸由d 表示,表面加工时AS由大变小; 零件圆柱形内表面(孔)有关尺寸的术语有关尺寸的术语尺寸分为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 线性尺寸:两点之间的距离,如直径、半径、高度、深度、厚度等。 基本尺寸:由设计给定的尺寸,一般要求符合标准的尺寸系列。 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值。两者中大的称为最大极限尺寸,小的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最大、最小极限尺寸分别为 Dmax、dmax和Dmin、 dmin表示。 实际尺寸:零件加工后通过测量所得的孔和轴的尺寸。用Da、da表示null孔轴实际尺寸的合格条件:有关尺寸的术语有关尺寸的术语作用尺寸: (1)孔的作用尺寸:配合面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尺寸。(<孔的实际尺寸) (2)轴的作用尺寸:配合面全长上,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尺寸。 (>轴的实际尺寸)有关尺寸的术语偏差和公差偏差和公差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包括实际偏差和极限偏差。极限偏差又分上偏差(孔ES、轴es)和下偏差(孔EI、轴ei)。 ES=Dmax-D es=dmax-d EI=Dmin-D ei=dmin-d 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的绝对值。孔、轴的公差分别用Th和Ts表示。 Th = |Dmax- Dmin | = | ES-EI | Ts = | dmax- dmin | = | es-ei |null孔轴实际偏差的合格条件:偏差和公差公差与偏差的联系和区别公差与偏差的联系和区别两者区别 数值上:偏差是代数值,可能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范围,一定是正值,也不能为零(零值意味着加工误差不存在,是不可能的)。 作用上:极限偏差用于控制实际偏差,是判断完工零件是否合格的根据;而公差限制误差,控制一批零件尺寸精度。 从工艺上看:公差大小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即加工精度的高低,而极限偏差则是调整机床决定切削刀具与工件相对位置的依据。公差与偏差的联系和区别两者联系:公差是上、下偏差之代数差的绝对值,所以确定了两极限偏差也就确定了公差。 标准公差: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值 基本偏差:国家标准规定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一般为靠近零线或位于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 极限制:用标准化的公差和极限偏差组成标准化的孔、轴公差带的制度公差与偏差的联系和区别尺寸公差带图尺寸公差带图尺寸公差带 零线: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用于确定偏差和公差,零线以上为正,以下为负。 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公差带有两个基本要素,即公差带大小与位置。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 基本计算基本计算 例1:基本尺寸为50mm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极限尺寸分别为:Dmax= 50 .025mm 、Dmin = 50mm、dmax =49.950mm、dmin=49.934mm,加工后测量得到的一孔和一轴实际尺寸分别为: Da= 50 .010mm, da =49.946mm 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公差和实际偏差,并画出孔轴公差带示意图解: 孔的公差:Th= | Dmax- Dmin | = | 50.025-50 | =0.025mm 轴的公差 Ts= | dmax- dmin | = | 49.950-49.934 | =0.016mm 基本计算基本计算孔: 轴: 解:Dmax= 40 .025mm Dmin = 40mm dmax =39.991mm dmin=39.975mm 孔的公差:Th= | Dmax- Dmin | = | 40.025-40 | =0.025mm 或 Th= | ES-EI |= | 0.025-0 | =0.025mm 轴的公差 Ts= | dmax- dmin | = | 39.991-39.975 | =0.016mm 或 Ts= | es-ei |= | -0.009-(-0.025) | =0.016mm 加工误差与公差的关系加工误差与公差的关系 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系统误差的影响,使加工后的零件的几何参数与与理想值不相符合,其差别称为加工误差。其中包括: 尺寸误差:实际尺寸与理想尺寸之差。 几何形状误差:实际几何形状与理想值之差。 位置误差:各要素之间实际相对位置与理想位置的差值。 加工后零件的误差不超过零件公差,零件是合格的。所以公差是限制加工误差的。 配合与配合制配合与配合制有关配合的基本概念 配合的三种分类 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有关配合的基本计算 基准制 基孔制 基轴制配合的概念配合的概念 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公差与配合示意图。配合的分类配合的分类 通过公差带图,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根据其公带位置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间隙配合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间隙配合间隙配合孔轴极限尺寸或极限偏差的关系为: Dmin≥dmax或EI≥es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最大间隙,用X max表示。 X max=D max- dmin=ES - ei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最小间隙,用X min表示。 X min=D min - d max =EI - es 实际生产中,平均间隙更能体现其配合性质。 X av =(X max +X min)/2过盈配合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过盈配合过盈配合孔、轴极限尺寸或极限偏差的关系为: Dmax≤dmin或 ES≤ei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最大过盈,用Y max表示。 Y max= D min- d max =EI - es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最小过盈,用Y min表示。 Y min= D max - dmin=ES - ei 实际生产中,平均过盈更能体现其配合性质。 Y av =(Y max +Y min)/2过渡配合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重叠。过渡配合过渡配合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最大间隙,用X max表示。 X max= D max- dmin=ES - ei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最大过盈,用Y max表示。 Y max = D min- d max =EI - es 实际生产中,其平均松紧程度可能表示为平均间隙,也可能表示为平均过盈。 X av (或Y av )=(X max +Y max)/2配合公差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在数值上,它是一个没有正、负号,也不能为零的绝对值。它的数值用公式表示为: 对于间隙配合 Tf =︱Xmax—Xmin︱ 对于过盈配合 Tf =︱Ymin—Ymax︱ 对于过渡配合 Tf =︱Xmax—Ymax︱ 将最大、最小间隙和过盈分别用孔、轴极限尺寸或极限偏差换算后代入上式,则得三类配合的配合公差的共同公式为: Tf = Th +Ts 配合公差基本计算基本计算null计算: 孔 mm与轴 mm 孔 mm与轴 mm 孔 mm与轴 mm 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配合公差并画出公差带图,说明配合类别。基本计算null解: (1) 最大间隙 Xmax=ES-ei=+0.025-(-0.041)= +0.066 mm 最小间隙 Xmin=EI-es=0-(-0.025)= +0.025 mm 配合公差 T f =︱Xmax—Xmin︱=︱+0.066-(+0.025) ︱= 0.041 mm (2) 最大过盈 Ymax=EI-es==0-(+0.059)= -0.059mm 最小过盈 Ymin=ES-ei=+0.025-(+0.043) = -0.018mm 配合公差 T f =︱Ymin—Ymax︱=︱-0.018-(-0.059)︱= 0.041 mm (3) 最大间隙 Xmax=ES-ei=+0.025-(+0.002)= +0.023 mm 最大过盈 Ymax=EI-es=0-(+0.018)= -0.018 mm 配合公差 Tf =︱Xmax—Ymax︱=︱+0.023-(-0.018)︱= 0.041 mm null配合制 为了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把其中孔公差带(或轴公差带)的位置固定,改变轴公差带(或孔公差带)的位置,来实现各种配合。这种同一限制的孔和轴配合的制度称为配合制。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孔制中的孔为基准孔,其下偏差为零。 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轴制中的轴为基准轴,其上偏差为零。 null基孔制null基轴制null解: 1.求孔和轴的公差 2.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null 3.孔和轴公差带示意图null基本术语: 最大实体尺寸(MMS):对应于孔或轴的最大材料量(实体大小)的那个极限尺寸, 即:轴的最大极限尺寸dmax;孔的最小极限尺寸Dmin。 最小实体尺寸(LMS):对应于孔或轴的最小材料量(实体大小)的那个极限尺寸, 即:轴的最小极限尺寸dmin;孔的最大极限尺寸Dmax。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null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 工件除线性尺寸误差外,还存在形状误差,为正确地判断工件尺寸的合格性,规定了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即泰勒原则。 其内容为: 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超过最大实体尺寸,任何位置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Dm≥Dmin , Da≤Dmax dm≤dmax , da≥dmin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规定了有关线性尺寸精度标准的主要内容: 孔、轴标准公差系列 孔、轴基本偏差系列 孔、轴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孔、轴的常用公差带和优先、常用配合 孔、轴标准公差系列 孔、轴标准公差系列 标准公差IT(ISO Tolerance):是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值。 1.标准公差等级与代号 标准公差等级代号由符号IT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如IT2。记作2级标准公差。 根据公差等级不同,国标规定标准公差分为20个等级,即IT01、IT0、IT1、IT2、…IT18。从IT01到IT18,等级依次降低,而相应的标准公差值依次增大。 孔、轴标准公差系列孔、轴标准公差系列2.公差单位:标准公差因子 标准公差因子是计算公差的基本单位。与基本尺寸呈一定的函数关系。 标准公差因子是以生产实践为基础,通过专门试验和大量统计数据分析,找出孔轴加工和测量误差随基本尺寸变化规律来确定的。 (1)基本尺寸≤500mm 单位: (2)500mm<基本尺寸≤3150mm ( D为尺寸分段的计算尺寸)孔、轴标准公差系列孔、轴标准公差系列3.标准公差数值的计算 (1)常用尺寸范围内各个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计算:(见表3-1) 公差等级系数a:确定公差等级的参数。 IT01、IT0、IT1公差数值与基本尺寸线性关系 IT2、IT3、IT4公差数值呈等比数列 IT5、IT6、…、IT18其他标准公差等级的数值计算 IT = a ∙ I 公差等级系数和公差单位的乘积 (2)大尺寸范围内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的计算: null表3-1D≤500mm各级标准公差的计算公式孔、轴标准公差系列孔、轴标准公差系列4.尺寸分段 为减少标准公差的数目,国标对基本尺寸进行了分段。在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的计算公式中,基本尺寸一律以所属尺寸段的几何平均值来计算(见附表3-2和3-3) 首尾两项的几何平均值: 轴直径95mm,求标准公差IT6、IT7的公差值 求解步骤:(1)尺寸分段求几何平均值; (2) 计算公差单位 i; (3)计算标准公差;孔、轴基本偏差系列孔、轴基本偏差系列1.基本偏差的定义 确定零件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极限偏差(上偏差或下偏差)。除JS和js外,均指靠近零线的偏差。 2.基本偏差的代号 用英文字母表示。大写表示孔,小写表示轴。在26个字母中除去易与其它混淆的I、L、O、Q、W(i、l、o 、q 、 w),再加上七个用两个字母表示的代号(CD、EF、FG、JS、ZA、ZB、ZC和cd 、 ef 、fg 、js 、za 、zb 、zc),共有28个代号,即孔和轴各有28个基本偏差。null孔、轴基本偏差系列孔、轴基本偏差系列3.轴的基本偏差系列 a~h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其绝对值依次减小,j~zc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ei,其绝对值依次增大,js公差带关于零线对称分布。 4.孔的基本偏差系列 A~H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EI,其绝对值依次减小,J~ZC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其绝对值依次增大,JS公差带关于零线对称分布。 H为基准孔,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值为零;h为基准轴,基本偏差为上偏差,值为零。孔、轴基本偏差系列孔、轴基本偏差系列5.各种基本偏差所形成的配合的特征 间隙配合 a~h(或A~H)等11种基本偏差与基准孔基本偏差H(或基准轴基本偏差h)形成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js、j、k、m、n (或JS、J、K、M、N)等五种基本偏差与基准孔基本偏差H (或基准轴基本偏差h形成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p~zc(或P~ZC)等12种基本偏差与基准孔基本偏差H(或基准轴基本偏差h)形成过盈配合。null标准公差等级很高的n与H(或N与h)形成的配合 为过盈配合。 如ø30H6/n5标准公差等级不高的p与H(或P与h)形成的配合 为过渡配合。 如ø30P9/h9特例:孔、轴基本偏差系列孔、轴基本偏差系列6.孔、轴公差带代号及配合代号 孔、轴公差带代号 公差带的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与公差等级代号组成,如H7、h6、M8、d9等。 孔、轴配合代号 孔和轴公差带的组合,就构成了孔、轴配合代号。用分数表示,分子为孔公差带,分母为轴公差带,如Ø 25H7/p6,Ø 25P7/h6等 7.轴的基本偏差数值的确定 轴的各种基本偏差的数值根据表3-2计算获得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见附表3-4)孔、轴基本偏差系列孔、轴基本偏差系列8.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的确定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由相同字母代号轴的基本偏差数值换算得到。 通用规则:同一字母的孔的基本偏差与轴的基本偏差相对于零线是完全对称的。倒影原则 特殊规则:在基本尺寸大于3mm至500mm同名基孔制和基轴制配合中,给定标准公差等级孔与高一级的轴相配合,且两者的配合性质相同,孔基本偏差和轴的基本偏差符号相反,而绝对值相差一个Δ值。即:ES= -ei + Δ (Δ=ITn-ITn-1)null图2-16 孔的基本偏差的计算原则通用规则:A~H,标准公差>IT8的K、M、N和标准公差>IT7的P至ZC(N例外) 特殊规则:标准公差≤IT8的K、M、N和标准公差≤IT7的P至ZC孔、轴极限偏差的计算孔、轴极限偏差的计算确定Φ25H7/f6,Φ25F7/h6孔与轴的极限偏差。 (用公式计算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主要步骤: 1.计算IT6和IT7的公差值 2. 计算轴f基本偏差上偏差 (表3-2) 3. 根据通用规则,求解F7 的下偏差 4.计算其他极限偏差。 null孔、轴极限偏差的计算确定Φ25H8/p8,Φ25P8/h8孔与轴的极限偏差。 (要求用查表法确定) 主要步骤: 1.查附表3-2 IT8=33μm 2. 查附表3-4,轴p的 基本偏差下偏差ei 3. 查附表3-5,孔P的 基本偏差上偏差ES 4.计算其他极限偏差。 (符合通用规则) null孔、轴极限偏差的计算确定Φ25H7/p6,Φ25P7/h6孔与轴的极限偏差。 (孔的基本偏差用公式计算) 主要步骤: 1.查表 IT6,IT7 2. 查附表3-4,轴p的 基本偏差下偏差ei 3. 特殊规则计算 孔P的基本偏差ES (Δ=IT7-IT6) 4.计算其他极限偏差。 null孔、轴极限偏差的计算已知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Φ50mm,配合公差Tf=0.041mm,Xmax=+0.066mm,孔的公差Th=0.025, 轴的下偏差ei=+0.041mm,求孔、轴的其他极限偏差,画出尺寸公差带图 主要步骤: 1.计算轴公差Ts 2. 计算最小间隙Xmin 3.计算其他极限偏差。 练习练习下列配合属于哪种基准制的哪种配合,确定其配合的极限间隙(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其公差带图。 ø50H8/f7, ø30K7/h6, ø30H7/p6 孔、轴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孔、轴公差与配合的标注优先、常用和一般公差带标准公差系列中的任一公差与基本偏差系列中任一偏差组合,即可得到不同大小和位置的公差带。在基本尺寸D≤500mm内组成543种孔的公差带和544种轴的公差带。如果将这些孔轴公差带在生产实际中都投入使用,显然是不经济的,而且也不必要的。 为了简化公差带种类,减少与之相适应的定值刀、量具和工艺装备的品种和规格,对基本尺寸至500mm的孔、轴规定了优先、常用公差带。图3-17和图3-18分别是孔和轴的常用公差带(轴116种,孔105种),其中方框内为常用公差带(轴59种,孔44种),带圆圈的为优先公差带(轴孔各有13种)。 设计时应优先使优先公差带,其次才使用常用公差带,再其次才考虑使用一般用途公差带。优先、常用和一般公差带null图3-17 尺寸≤500mm轴一般、常用、优先公差带null图3-18 尺寸≤500mm孔一般、常用、优先公差带null基孔制和基轴制的优先配合公差带图优先公差带的使用优先公差带的使用解:基孔制 1.查附表3-8,得基孔制配合Ø45H7/u6 2.求孔H的公差带 3.查附表3-4 得轴u的下偏差ei 4.计算其他极限偏差 基轴制 Ø45U7/h6 有一过盈配合,孔轴基本尺寸为Ø 45mm,要求过盈 -0.045mm到-0.086mm之间,试用查表法确定孔、轴 的配合代号和极限偏差数值。(p48例9)null习题册p7 3-93-9 Φ30N7/m6配合中孔和轴的基本偏差分别为-7 μm和+8 μm,孔和轴的标准公差分别为21 μm和13 μm。确定该孔和轴的极限偏差,该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平均间隙(或平均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孔、轴的公差带示意图。 解题要点: 一般孔轴的基本偏差为 靠近零线最近的上、下 偏差 EI=-7,es=+8 null习题册p7 3-133-13 已知基孔制配合Φ45H7/t6中,孔和轴的标准公差分别为25 μm和16 μm。轴的基本偏差+54 μm,确定配合性质不变的同名基轴制配合Φ45T7/h6 孔的基本偏差和极限偏差,并画出孔、轴的公差带示意图。 解题要点: 特殊规则: 标准公差≤IT8的K、M、N 标准公差≤IT7的P至ZCnull习题册p7 3-143-14 已知Φ18M8/h7配合和Φ18H8/js7配合 ,孔和轴的标准公差IT7=0.018mm,IT8=0.027mm。Φ18M7孔的基本偏差+0.002mm,计算这两种配合各自的极限间隙,并画出孔、轴的公差带示意图。 解题要点: js公差带数值关于零线 对称分布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孔、轴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它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公差与配合的选用是否恰当,对机械的使用性能和制造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 孔、轴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包括: 基准制的选择 标准公差等级的选择 配合种类的选择 null 基准制的选择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基孔制中的孔为基准孔,其下偏差为零。 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基轴制中的轴为基准轴,其上偏差为零。 基准制的选择 基准制的选择 基孔制和基轴制是两种平行的配合制。基孔制配合能满足要求的,用同一偏差代号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也能满足使用要求。如:H7/f6与F7/h6的配合性质基本相同,称为“同名配合”。所以,配合制的选择与功能要求无关,主要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和结构的合理性。null 1.基孔制的选择 : 从制造加工方面考虑,两种基准制适用的场合不同;从加工工艺的角度来看,对应用最广泛的中小直径尺寸的孔,通常采用定尺寸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等)加工和定尺寸量具(如塞规、心轴等)检验。而一种规格的定尺寸刀具和量具,只能满足一种孔公差带的需要。对于轴的加工可以使用车刀、砂轮等通用刀具,一种通用的外尺寸量具,也能方便地对多种轴的公差带进行检验。所以采用基孔制配合可以减少孔公差带的数量,从而减少定尺寸刀具和量具的数量。由此可见:对于中小尺寸的配合,应尽量采用基孔制配合。 基准制的选择基准制的选择基准制的选择2.基轴制的选择 用冷拉光轴作轴时。冷拉圆型材,其尺寸公差可达IT7~IT9,能够满足农业机械、纺织机械上的轴颈精度要求。采用基轴制,可免去轴的加工。 采用标准件时。滚动轴承为标准件,它的内圈与轴颈配合无疑应是基孔制,而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应是基轴制。 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与多孔相配合,且配合性质要求不同时。如图所示的活塞部件中,活塞销和活塞与连杆的配合,根据功能要求活塞销和活塞的配合应为过渡配合,而活塞销与连杆的配合则应为间隙配合。null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与多孔相配合选用基轴制配合null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与多孔相配合选用基轴制配合基准制的选择基准制的选择3.非基准制的选择: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结构或某些特殊的需要,允许采用非配合制配合,即非基准孔和非基准轴配合。 如图所示,箱体孔与滚动轴承和轴承端盖的配合。由于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它与箱体孔的配合选用基轴制配合,箱体孔的公差带代号为J7,箱体孔与端盖的配合可选低精度的间隙配合J7/f9 ,既便于拆卸又能保证轴承的轴向定位,还有利于降低成本。null例:箱体孔与滚动轴承和轴承端盖的配合,其中箱体孔和轴承端盖采用非基准制配合。null 如图所示,车床C616主轴箱齿轮轴筒与隔套的配合。由于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它与齿轮轴筒的配合选用基孔制配合,齿轮轴筒的公差带代号为Φ60js6,而隔套作用只是将两个滚动轴承隔开,作轴向定位用,为了方便装配,它只要松套在齿轮轴筒的外径上即可,公差等级也可选用更低的。这类配合就是用不同公差等级的非基准孔公差带组成。标准公差等级的选择标准公差等级的选择 公差等级的选择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一般采用类比法,对于已知配合要求的也可以用计算法确定其公差等级。 基本原则: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的公差等级。 公差等级的应用范围如下 公差等级的应用 公差等级的应用 配合IT5至IT13级的应用(尺寸≤500mm) 配合IT5至IT13级的应用(尺寸≤500mm) 需考虑的重要问题:需考虑的重要问题:null (2) 相配合的零、部件的精度应相匹配。 如:与齿轮孔相配合的轴的精度就受齿轮精度的制约; 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外壳孔和轴的精度应当与滚动 轴承的精度相匹配。 需考虑的重要问题: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3)配合性质及加工成本:过盈、过渡和较紧的间隙配合,精度等级不能太低。一般孔的公差等级应不低于IT8级,轴的不低于IT7级。这是因为公差等级过低,使过盈配合的最大过盈过大,材料容易受到损坏;使过渡配合不能保证相配的孔、轴既装卸方便又能实现定心的要求;使间隙配合产生较大的间隙,不能满足较紧配合的要求。 (4)在非配合制的配合中,当配合精度要求不高,为降低成本,允许相配合零件的公差等级相差2~3级,如图所示的箱体孔与端盖的配合。 null如图所示的箱体孔与端盖的配合,相配合零件的公差等级相差2~3级配合种类的选择配合种类的选择 配合种类的选择主要就是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确定配合的类型及非配合制的基本偏差代号。选择的基本方法还是类比法、计算法和试验法三种。类比法是选择配合种类的主要方法。应用类比法选择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1.各种基本偏差形成配合的特点 (1)间隙配合(2)过渡配合(3)过盈配合 2.配合件的工作情况 3.配合件的生产情况 null 1.间隙配合的选择 工作时有相对运动或虽无相对运动而要求装拆方便的孔 、轴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 一般工作条件的滑动轴承,可以选用基本偏差f或F组成的配合,如H8/f7 相对运动速度较高、支承数目较多可以选用基本偏差d、e(或D、E)所组成的配合,如H8/e7 对孔、轴仅有轴向相对运动或速度很低,且有对准中心要求的配合,可选用基本偏差g(或G)所组成的配合,如H7/g6 要求装拆方便且无相对运动的孔、轴配合可选用基本偏差h(或H)所组成的配合,如H7/h6 null2.过渡配合的选择: 对于既要求定位精确,又要求装拆方便的场合,应该选择过渡配合。过渡配合最大间隙Xmax应小,以保证对中性,最大过盈Ymax也应小,以保证装拆方便,也就是配合公差Tf应该小,因此过渡配合中孔、轴标准公差等级应该较高(IT5~IT8) 当对中性要求高、不常拆卸,传递载荷大、冲击和振动大时,应该选用较紧的配合,如H7/m6,H7/n6。反之,可以选择较松的配合,如H7/js6,H7/k6。 null3.过盈配合的选择: 对于利用过盈来保证固定或传递载荷的孔、轴配合,应选用过盈配合。 不传递载荷而只以作为定位用的过盈配合,可以选用由基本偏差r、s(或R、S)组成的配合。 连接件如销、键等传递载荷的配合,可以选用小过盈的基本偏差p、r(或P、R)组成的配合,以增加联结的可靠性。 利用过盈传递载荷的配合,经过计算过盈大小,来选用由基本偏差t、u(或T、U)组成的配合。 过盈要求很大时,如基本偏差x、y、z(或X、Y、Z)组成的配合,要经过试验证明是否合理可靠。 其他情况对配合选择的影响其他情况对配合选择的影响工作温度对配合选择的影响 温度差别很大时,选择配合就要考虑热变形的影响。如铝活塞与气缸钢套孔的配合 装配变形对配合选择的影响 在机械结构中,薄壁套筒装配后变形 生产类型对配合选择的影响 生产类型即批量的影响 大批量生产、单件小批量生产null装配变形对配合选择的影响 由于套筒外表面与机座孔装配时会产生过盈,当套筒压入机座孔时,套筒内孔会收缩,产生变形,套筒孔径减小,不能满足要求 解决方法: 1.预先将套筒内孔加工的比Φ60H7大些,用来补偿装配变形。 2.将套筒压入机座孔之后,再按照Φ60H7加工套筒内孔。null生产类型对配合选择的影响1.大批量生产,多用调整法进行加工,加工后的尺寸的分布通常遵循正态分布。 2.单件小批量生产,多用试切法进行加工,孔和轴加工后的尺寸通常遵循偏态分布 孔加工之后多偏向最小极限尺寸,轴加工之后多偏向轴最大极限尺寸。null例:分析齿轮泵重要孔轴配合所采用的基准制,标准公差等级和配合种类null结构说明: 齿轮泵是机床和某些机器润滑系统使用的输油装置。动力由联轴器2经销钉3使输入轴1转动,输入轴利用半圆键带动其上的主动齿轮7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齿轮10绕固定心轴旋转。 功能说明: 主、从动齿轮旋转,油从Φ18mm进油孔吸入,通过齿轮副的齿侧间隙,由Φ13mm的出油孔压出,流入到工作位置。 油压过大时,油压使钢球8向左移动,从而使油路畅通,缓解油压,多余的油从管接头4流入油池null
本文档为【第3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1833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2-01-26
浏览量: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