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诫与现代生活

十诫与现代生活

举报
开通vip

十诫与现代生活 序言  民国八十三年宣牧处安排,参加在忠智教会举开的东南、东北、西区传道者 进修会,匆忙写了这份讲义,首次讲解“十诫”与同工互勉。八十四年九月下旬,在高雄教会开圣经讲习什,以一星期的时间讲解,亦由同灵们提出生活上所遭遇的问题,加以探讨,教学相长,同灵们有良好的反应,我自已也获益非浅。 八十五年暑期,神学院安排为短期神学训练班大专组及社会组授课,将这份讲义付梓,做为课本。八十五年十一月下旬西区长青组神学训练班,八十六年三月下旬东南区长青组神学训练班,继续讲授。经过多次讲课,课本已快用尽,在再版之前增添资...

十诫与现代生活
序言  民国八十三年宣牧处安排,参加在忠智教会举开的东南、东北、西区传道者 进修会,匆忙写了这份讲义,首次讲解“十诫”与同工互勉。八十四年九月下旬,在高雄教会开圣经讲习什,以一星期的时间讲解,亦由同灵们提出生活上所遭遇的问题,加以探讨,教学相长,同灵们有良好的反应,我自已也获益非浅。 八十五年暑期,神学院安排为短期神学训练班大专组及社会组授课,将这份讲义付梓,做为课本。八十五年十一月下旬西区长青组神学训练班,八十六年三月下旬东南区长青组神学训练班,继续讲授。经过多次讲课,课本已快用尽,在再版之前增添资料,将书名更改为“十诫与现代生活”,比较切题实际。 旧约的“十诫”与新约的“山上宝训”是圣经的两大伦理柱石,是基督徒道德生活的准则,真理的依据。“十诫”是神亲口吩咐,亲自用指头在两块石版上,他先传给以色列人,然后由他们传递 给普世众民。因此,十诫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环境,是恒久不变的。十诫与现代生活有关,每位基督徒都应研读遵行,才能敬神爱人,建立良好道德,祥和的社会,蒙神赐福,过着快乐的生活。           邱义谁 八十六年五月十五日序于神学院 十诫与现代生活目录 《一》概论 一、十诫的颁布------------------------------------------------------------------------3 二、颁布的特色------------------------------------------------------------------------3 1、采用斩钉截铁的语气------------------------------------------------------------3 2、采用否定的语气----------------------------------------------------------------3 3、采用第二人称单数的称谓--------------------------------------------------------4 4、采用简洁力的短句--------------------------------------------------------------4 5、十字架的道理------------------------------------------------------------------4 三、律法或恩典------------------------------------------------------------------------4 《二》正文 一、信仰与敬拜(第一、二诫) 1、敬拜的对象――独一的神--------------------------------------------------------5 2、敬拜的方式――心灵和诚实------------------------------------------------------5 3、神是忌邪的神――敬拜的存心----------------------------------------------------5 *关于拜偶像的问题----------------------------------------------------------------6 二、生活的均衡(第四诫) 1、作与息------------------------------------------------------------------------6 2、念与守------------------------------------------------------------------------7 3、恩与威------------------------------------------------------------------------7 4、怎样记念安息圣日--------------------------------------------------------------7 三、家庭的伦理(第五诫) 1、孝敬父母的理由----------------------------------------------------------------8 2、孝敬父母的方法----------------------------------------------------------------9 3、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9 四、虔敬与诚实(第三、九诫) 1、 圣与俗---------------------------------------------------------------------10 2、 真与假---------------------------------------------------------------------10 3、 心与口---------------------------------------------------------------------11 五、生命的神圣(第六诫) 1、 旧约的观点-----------------------------------------------------------------11 2、 新约的释义-----------------------------------------------------------------12 3、 人权问题-------------------------------------------------------------------12 六、人格的尊重(第七诫) 1、神设立婚姻------------------------------------------------------------------14 2、忠贞与圣洁------------------------------------------------------------------15 3、性道德问题------------------------------------------------------------------15 七、财产的保障(第八、十诫) 1、虔与义----------------------------------------------------------------------17 2、心与行----------------------------------------------------------------------18 十诫与现代生活 《一》概论 旧约的“十诫”(出二十1-17:申五7-21)和新约的“山上宝训”(太五-七)是圣经的两大伦理柱石,是基督徒道德生活的准则,真理的依据。 一、十诫的颁布    神颁十诫和一般国家元首不同,不是将命令书写或印成一张告示贴出,就算完事。他是非常郑重、严肃、神圣的,在颁布之前在西乃山把他的尊贵、威严、荣耀,显现给百姓看。   以色列人出埃及后,满了三个月,来到西乃旷野,他们就在西乃山下安营。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往百姓那里去,叫他们今天明天要自洁,又他们洗衣服:到第三天要预备好了,因为第三天耶和华要在众百姓眼前降临天西乃山上。”到了第三天早晨,以色列人临近西乃山上,西乃山上有雷阵、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甚大,营中的百姓尽都发颤。西乃全山冒烟,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的震动。耶和华召摩西上山,对他说:“你下去吩咐百姓不可闯过来到我面前,恐怕他们有多人死亡。又叫亲近我的祭司自洁,恐怕我忽然出来声杀他们。”以色列百姓远远站着,惊惧地颤抖,目送摩西走向山顶, 领受神所颁布的十诫(出十九1-25)。   摩西在山上四十天没有下来,以色列人见摩西没有下山,以为他在山上遭遇不测,就怂恿亚伦造金牛犊,作为领他们出埃及的神。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下山,看见百姓拜金牛犊,又看见人跳舞,便发烈恕,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站在营门招聚杀背叛的人约有三千。摩西为以色列人向神求情,求神赦免他们的无知(出三十二章)。 耶和华吩咐摩西:“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你摔碎原那版一样,其上的字我要写在版上。明日早晨,你要预备好了,上西乃山。”摩西遵照神吩咐,手里拿着两块石版再度上山,耶和华在云中降临,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恕,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摩西急忙伏圮地下拜,再次恳求赦免百姓的罪过。耶和华说:“我要立约,要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石版上让摩西带下山(出三十四章)。 “十诫”是神亲口吩咐(出二十1),亲自用指头写在两块石版上出三十一18,三十二15-16,三十四27-28),藉着摩西颁布给以色列民遵守,摩西并把写着十条诫命的两块石版,放在约柜里永远保存(出四十20:来九4),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这十条诫命是永远不可放弃的。虽然命中的语气带着权威与严厉,但是从诫命前的引言可知,这诫命是以恩典为基础,因为神先显示他自己,“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他是一位满怀慈爱和怜悯的神,用他大能的手将他的百姓从埃及地为奴之家拯救出来,这诫命是为爱他的子民而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予人道德自由,在自由的生活中享受安全。自由也要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不能妨碍别人,如交通规则。 二、颁布的特色   十诫的颁布方式有五个特色: 1、采用斩钉截铁的语气 每一句都是绝对的命令,“不可……”“当……”。一般法典都是采用因果式的语句(如果你如此这般行,就会如此这般对付你),在古代的社会中,除了以色列人的十诫之外,极少采用这种形式。简洁有力的语气,表明神的命令有权威,人人都当顺服,不可违背。 2、采用否定的语气 道德的生活是舍己为人的(参考:林前十三4-7),神要人时常省察自己,注意自制;要过自由幸福的生活,人人都不可自私,不可以自我为中心。十条 诫命中有八条采用否定的形式,以禁令“不可……”的方式颁布(“不可”有十三次),这种否定的语气叫人谨慎警惕,不敢轻忽。 3、采用第二人称单数的称谓 古典英文钦定版用Thou,N.I.V.和Living Bible则用You。神将以色列全民看为一整体(团体人格),表示十条诫命是全民都有要遵守的,提醒每一个成员,凡听到此诫命的,都有义务责任去遵守,因为全民的幸福,与这团体中的每人成员是不顺从神的吩咐有关。 4、采用简洁有力的短句 简短的语句,易读易记,但其中所包括的却是人生命的整体,生活的全部。先是对神(前四诫),然后对人(后六诫),神与人之间是以父母为中心,以孝亲之道(第五诫)连系宗教与道德,信仰与生活。十诫是神对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为要保障个人的安全,维持社会的安宁,是神恩慈的声音。 5、十字架的道理 十条诫命之间的关系,好像基督被钉的十字架,前四诫是处理个人与神的基本关系,叫人敬畏神(纵的关系),后六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人爱人如已(横的关系).这两种关系不可偏废,缺一则在信仰上失却了平衡,无论是社会或个人,若忽略了十诫中的任何一条,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主耶稣则以下列的话包括十诫的意义:“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爱人如已,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二十二37-40)。 三、律法或恩典 有人以为旧约的道理是律法,新约的道理是恩典。十诫是神在西乃山藉着摩西颁布的律法,诫命的语气带权威与严历。山上宝训是主耶稣以恩慈的口吻,谆谆善诱,劝导人向善,有十足的恩典意味。律法是神对以色列人的道德要求,并非对人加以约束与束缚、禁止与限制。十诫是为自由的人民所设计,是叫人在拜神与生活有秩序,可以在生活中享受自由与安全。 约翰告诉我们:“律法是籍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中带有律法的威严,正如律法的精神里含有恩典的怜悯。在恩典中律法并没有失效;主带来恩典,恩典不是废掉,乃是要成全”(太五17)。古时神在西乃山下颁布“十诫”,为他的教会建立德行和新的生活,在恩典的律法中树立了新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原则。 《二》十诫与现代生活 十诫是神启示的道德真理(出二十1),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法则。他先传给以色列人,然后由他们传给普世众民;因此,十诫适用于任何环境(背景与文化),是恒久不变。 道德(伦理观)是以信仰为基础的,而信仰是以敬拜来表现:道德是从信心中产生的,在敬拜时得著能能力。敬拜就是仰慕神,渴求神的同在。“我是耶和华你的神”(出二十2上),是说明崇拜的对象,也说明与人的关系。“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出二十2下),则是强调神的作为,他用大能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是以色列人的救赎主。以色列人在感恩的心情之下,欢悦地顺从神,遵行他的命令。 耶和华是以色列人的神,他用大能的手将他们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出十三3),是以色列人的救赎主,就有权向以色列人颁布诫命,并要求他们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的遵守(参考:太二十二36-39)。同样的,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教将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让我们在他的恩典中享受他的慈爱,我们也应当看重十条诫命,且乐意照样去遵行。 1、 信仰与敬拜(第一、二诫)     第一诫:“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二十3)。   第二诫:“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事奉它……”(出二十4-6)。 1、 敬拜的对象—独一的神(3)。   信仰与敬拜,最基本的应先确定对象,第一诫给人明确的指示是:   这条诫命维护了神的独一性,禁止人将独一的神变成多位神明中的一位,在以色列中建立了一神的信仰,把以色列的宗教,从古代近东的多神宗教中分别出来。是monotheism(独一神教)而非henogheism(自多数神中选一神而敬奉之,但不否认其他诸神的存在)。在古东方的历史上,一切的民族都是多神的信仰,以色列民是第一个连水、火、雷、雨都不信奉的民族,独一神的信仰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创举。 这条诫命也是叫人认识“单一”与“一元”的重要性。从“一”到“二”有极大的差别,一是单数,自二到千万都是多数。神是独一的,他是我们信仰唯一的对象,所以“除了他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参考:太六24)。我们对神应存着纯一的信心,专一事奉他(林后十一2-3)。 真神只有一位,他是至高、至尊、至大的,超乎万神之上(诗九十五1-6)。任何人在思想、言语、行为上,不可对任何事物产生崇拜,应“尊主为大。”(路一46),让他“在凡事上居首位。”(西一18)。凡认为某一件东西比神更为重要,就成了人心中的神祗,不论是财富、事业、家庭、娱乐等。 2、 敬拜的方式——心灵和诚实(4-5)。   信仰与敬拜是照神启示的方法,不是凭人的设想方式:因此人不可为自己   信仰与敬拜是照神启示的方法,不是凭人的设想方式:因此人不可为自己制作偶像作为敬拜对象,更不可加以跪拜。第二诫指示人正确拜神的方法: 神是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四23-24)。一切原始民族都喜欢用有形的物体,来表示自己的神明。由于文化水准低,想像力也单纯所用的物体大都是些低贱诲盗淫不堪比拟的东西:文明进步发达,作为神明表徵的物品也较高尚文雅。订定这一条命,是要以色列人有个更高尚的观念,要他们知道神非物质,他是灵,看不见,摸不到,但可以体验得到,只要以心灵和诚实敬拜,就可体验神的同在(耶二十三23-24:诗一一五)。 神是属灵的,所以不能以物质的形像来限制。“偶像”是指铸造(出三十17)、雕刻、錾成(利二十六1),或模塑而成的。无论是金、银、木、石雕刻或泥塑的,都称为偶像。“形像”是指绘制的画像。神既不能被人以物质的方法来控制,就不能用任何形像来表现他,更不可被人以想像的方法敬拜。从亚伦造金牛犊的事件,我们可以理解,拜像的人,严格来说,他们并汪是拜像,他们以为由于祭司的祝福,神灵的一些能力临在于神像,神像的样子就代表耶和华的一些特质,而加以膜拜献祭(出三十二4-6)。 禁止制造偶像,并抹煞所有艺术品的创作,只是禁止人雕刻、铸造、塑造、画作任何图像,以为是神灵进入其中,彰显神明,或当作神明敬拜,这就是犯了第一、二条诫命。 拜偶像不只是迷信,对人伦道德也产生极大的危害。从圣经的背景研究,古代近东的宗教,巴比伦与迦南敬拜天象,埃及敬拜动物神,都是与生命的繁殖有关,敬拜的方式十分淫秽,行为卑下不道德。“神是忌邪的神”,他不愿他的子民沾染邪恶(申七5-6:书二十四14-15)。 今日把玛门(太六24)、肚腹(罗十六18;腓三19)、知识、电视、明星、性欲……等奉之若神明,也是拜偶像(西三5)。 3、神是忌邪的神——敬拜的存心 “忌邪”英文jealous,原意为嫉妒的、火热的、忠实的、吃醋的。神对人有热切的爱,他不能容忍人以他不忠实,他要人全心全意热爱他(参考:林前十22)。神与人立约的关系如同婚约,要求对方完全的奉献(参考:林后十一2-3;雅四5)。 神有热切的爱,在爱中却有公义的成分。“爱”与“恨”的分别是在乎“信守”“不守”与神所立的约。守约者有福,不守约者有罪。 “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这句话并非说无辜示出生的后代,要担当上一代的罪罚(参考:申二十四16;耶三十一29-30;结十八1-4)。这条诫命乃是提醒众人,犯罪毁约的结果就是受罚,不但自身也会影响后代子系(参考:申二十三3-6),但爱神守他诫命的,神的慈爱却延至千代。两者相比较,差距何等大,犯罪不区别敬畏神的后果,遗害三四代;而爱神敬畏神的后果,却造福千代。 * 关于拜偶像的问题: 1、 任何偶像都不可跪拜。 不论材料,是用雕刻、錾成、模型塑造或绘制的偶像,皆不可跪拜。 2、 不制造或贩卖偶像。   凡是可以供人当作偶像膜拜的器具或摆饰之物(如:念珠、佛具……)。 3、 不吃祭偶像的物(徒十五28-29)。   从哥林多前书八、十两章保罗的教道可以知道,这是存心问题,也是爱心和信心的问题。 1) 偶像是假神,没有能力,所以偶像算不得什么,祭偶像的物也算不得什么,我们不心害怕,它里面并没有毒(林前八4)。但心中若有怀疑,就不要吃(林前八7)。 2) 偶像是魔鬼迷惑人的工具,如果故意去吃祭偶像的物,等于参于魔鬼的敬拜。我们已经领过圣餐(喝主的怀,吃主的筵席),与主相交,怎可再去吃鬼的筵席与鬼相交呢,我们可惹主的愤恨么,我们比他更有能力么(林前十14-22)? 3) 凡事都可行,但我们无论什么事,都要考虑别人,不要叫人因我们所作的事而跌倒(林前八9-13,十23-24)。 4、 实际的指示(林前十25-33): 1) 凡市上所卖的,只管吃(25-26)。 基督徒不必“疑心生暗鬼”,把自己弄得神经兮兮的,凡市埸上所贩售的食物,只管卖回来吃了,别人也可能看你脑筋有问题。 2) 若被邀赴宴,只管吃(27-30)。 不信的人不一定拜偶像的人办宴席,也不一定把食物都有拿去拜了再烹饪。去一去赴宴,你可以自己决定,你基考虑去赴宴,凡摆在你面前的只管吃,不要为良心的缘故问什么话。若有人告诉你,这是祭过偶像的,就不要吃。 3) 凡事都为荣耀神而行(31-33)。原则。 我们不要因为饮食而被人毁谤,也不要因为饮食而叫人跌倒,凡事都要为荣耀神而行。 2、 生活的均衡(第四诫) 第四诫:“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安息日,这一日你生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我你城里寄居的 客旅,无论何工都有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二十8 -11)。 生活的均衡是要有适度的工作与休息,这一条诫命神以较长的章节(四节经文总共109字),清楚地说明休息的重要,与安息日的意义。 1、 作与息   工作是神圣的,也是神的祝福,是生命的表现。当神创造人以后,嘱咐人管理万物,神将他安置在伊甸园里,叫他从事修理各看守的工作(创二15)工作是人的本分,所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参考:帖后三8-10;弗四28)。然而工作之后必须休息,“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这是 “身体的休息”。六日劳碌工作,第七日休息,疲劳的身体经过休息,恢复体力,以迎接新的一天。工作六日,休息一日,这一制度对体力的恢复是最好的循环。  身体应该休息,心灵更须安息,而心灵的安息不是停滞在“止息”的状态,而是更活泼。神吩咐人谨守安息日,是要人体会人生的意义,人不是为工作而生存,工作不是生存的方法与途径。安息日是敬拜的日子,在圣日将工作放下,拾起生活中更重要的部分,藉着这一日与神相交,品嗜主恩的滋味,享受敬拜神的喜乐,在神爱中快乐的生活。这日是神赐福的日子,因为“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在这一天不必工作,也不必为别人做事,藉着休息恢复体力,藉着敬拜神使灵命更新,正如经上所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赛三十15)。 2、 念与守。    守安息日的理由,是记念神的恩典,但两处的记载截不同。出埃及记着重神的创造(出二十 11),申命记则着重神的救赎(申五  15)。前者是以宗教的观点,看宇宙的秩序,记念神创造的恩典,着重心灵的安息(创二1-3);后者是以道德的观点,看人类社会的秩序,以人道产立场,善待他人,予人们休息的机会,着重身体的休息。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的意义就是当想起安息日,将这日分别为圣。原文直译:to remember day of the sabbath.to keep it holy.要记念安息日,圣别之。安息日是分别为圣的日子,所以称为“圣日”,在这日不以操作为喜乐,以主的安息日为喜乐的,尊重这日为圣日,不辨自己的私事,不说自己的私话(赛五十八 13). “安息日”是所有的人都有应当记念与遵守的,所有的人包括你和你的儿女、仆婢、客旅,连牲畜也包括庆内,都要遵守安息日,且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为永远的约(出三十一12,16-17)。这是神拣选以色列人为他选民的证据(结二十20)。 3、 恩与威。 安息日是神赐福的日子(创二3),在这日与神相交,享受身心的安息这 条诫命以创造为原因,使人注意敬拜,有心灵的安息;以救赎为理由,使人重视道德,有身体的休息,显明神的慈爱和无限的恩惠。 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时为安息日设立的(可二27),安息日也是圣约的记号(出三十一12-17),是神恩惠的供给,予人享受身心的安息。谨守安息日又持守祂约的人,必蒙神赐福(赛五十六2-7)。主耶稣在世传福音的时候,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路四16),并以行动来表明安息日是恩典的日子(太十二9-13;路十三 10 -17;约九1-7,14)。 为什么特别限定一日呢?有一定的日子,有一定生活方式,在这一日有心灵的活动,敬拜神与神相交。神为建立我们信仰的生活,培植道德,使我们生活有序、均衡,所以特别限定一日为礼拜的日子。在颁布十诫之前,藉守安息日是信心的操练,也是恩典的造就,今日谨守安息日是预备将来进入永远的安息(来四9-11)。 由于有人不守规矩,神不得不施以威严的警告(出十六27-28)。神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守安息日,对以色列人来说,守安息日是履行圣约的义务,因此干犯的,必要处以极刑(出三十一12-17;民十五32-36)。旧约选民的遭遇是今日新约选民的监诫;因此,今日的教会有人因不参加安息日的聚会而受神的管教。 4、 怎样记念安息圣日。 均衡的生活能促成道德的完整。生活过于忙乱,会使人在疲乏中经不起试探,也会使人在偷闲时为罪恶所胜。安息日是神所设立间神恩慈的心意为人设立的(可二27)。所以人人都当看重安息圣日,谨守第四条诫命。    (1)在安息日要掉转你的脚步,放下俗事(赛五十八13)。 六日劳碌作为你一切的工,第七日是安息日,在这日要掉转你的脚步,放下俗事,不以操作为喜乐,“不让自己凭私欲行事,去寻求享乐,妄自说话。”(意译本),“不去旅行,不苦心经营或谈论生意。”(思高译本)。 (2)参加圣会,敬拜真神(路四 16). 安息日是分别为圣拜神的日子,在这日不以操作为喜乐,停止工作,藉着休息恢复体力,藉着敬拜神使灵命更新。主耶稣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是我们的模范,我们也当在安息日参加聚会敬拜神。 (3)传道行善(可一21:太十二12)。      安息日是神赐福的日子,主耶稣在安息日按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讲道教训人;也在安息日医治病人。我们可以利用这日(休假日)专心传扬福音,探访病人,积极行善救人。 *享受身心的安息。 公教人员因上班的缘故,不能怠勤;学生要上学,不可旷课;但下午不上班,不上学,就应参加聚会敬拜神。商人则可自行决定,能休业的就休业,参加礼拜享受身心真正的安息。 政府及工商、学界有许多人主张应该周休二日,上先进国家的行列。有朝一日,真下今实行,谨守安息日就不是问题了。我们当事先规画如何充实安息日的崇拜,真正享受主所赐的安息。 3、 家庭的伦理(第五诫)  第五诫:“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二十       12)。   第五诫孝亲之道,是家庭伦理生活的要则,前四诫是对神之宗教责任, 后六诫为对人之道德责任;而孝亲则是伦理的起点。十条诫中人对神的关系只写了四条,人对人的关系却写了六条,说明人际关系较复杂也最易发生问题。 根据犹太拉比的解释,第五诫也是对神的责任,因为父母生育儿女,所负生养与照顾的工作原是神的工作,神将这工作托付人,父母成为神在地上的代表。因此,神要求人孝敬父母,尊重 “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利十九3),将孝亲与守安息日相提并论,是让人知道敬畏神,必须孝敬父母,因为在全部十诫中,只有第四及第五诫是肯定的积极法令,其他的诫命都是否定的。生命是神赐予的,又藉着父母传递下去,而父母是地上的代表,为人子女者就当藉孝敬父母学习敬畏神。因此,轻忽不敬自己父母的,应受极刑(出二十一15、17;利二十9)。 这条诫命在出二十 12与申五16两处经文记载大同小异,申命记的记载比较广泛和清楚,可能是较晚作品之故。申命记多加了一句“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强调孝敬父母是“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 1、 孝敬父母的理由: (1) 报答养育之恩。   父母生我、养我、育我、看顾我、关心我…为我劬劳(歌八5)父母之恩高如山,深如海,儿女应当行孝报答亲恩(提出前五4)。 (2) 传统的赓续。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给的赏赐(诗一二七3-4)。父母随承受神的托付,养育儿女,传递历史的经验,使传统得以赓续(申六4-9)。父母的教养使儿女体认生命的意义,父母的褓爱使儿女体验爱的实际。儿女应孝敬父母,将生命与爱承受下来,再继续地传递(诗七十八1-8)。 (3)蒙神赐福。 第五诫命是十条诫命中唯一应许遵守的人可以得福的诫命,因此保罗称为“带应许的诫命”(弗六2-3)。这条诫命所应许的福气是:“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其意义十分明显,生命是尊贵的,神将生命的创造力交付给父母,儿女的生命受之于父母;因此,孝敬父母就是尊重生命,你尊重生命,神就赐你的生命以。延长(长寿)。长寿固然可贵,然而生命的价值不是在乎长度,乃在乎深度、高度与幅度。长寿的涵义不仅在于生命久长,更要紧的是生命的丰盛与充实(参考:约十 10). 2、孝敬父母的方法 中国人最注重孝道,汉书艺文志所载孝经,认“孝”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孝经说:“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亲者不敢恶于人”。中国人称孝,除了生前孝敬父母之外,颇注重死后营葬及烟火传宗接代,基督徒则注重生前奉养,与死后在天家团聚欢乐,这是两者区别之处。台湾俗语:“生前一粒豆,胜过死后孝猪头”;若生前不孝敬,死后徙呼:“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何价值呢!孝敬父母应有下列四个表现: (1) 尊敬。   “孝敬”Kabod愿意为“尊重”,(K.J.V译:honor)。    父母是长辈、年长者,理当尊敬(利十九 32),他们年长者,理当尊敬(利十九 32),他们年老了,也不可藐视他们 (箴二十三22)。 神将孝亲与守安息日相提并论(利十九 3),此处“孝敬”原文是用“敬畏”Yare(K.J.V译:fear,不是用“尊重”honot),当然神不是要人敬拜父母,而是要人对父母有无限敬意,承认父母有威权的,不仅尊重,而且是乐意听从。因此,轻忽父母的,应受极刑(出二十一15、17;利二十9;申二十一18)。 礼记:“父母有过,谏而不逆”,保罗勉励:“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父亲……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提前五 1-2),都是强调尊亲的重要。 (2) 听从。 神将教养儿女的责任托付给父母,因此建立父母的权威,嘱咐儿女要听从。父母年高德迈,经验丰富,他们的教训作儿女的理当听从(箴一8,六20)。然而父母未必没有错误,我国着重孝道,强调“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话需要修正,所以保罗勉励我们在主里听从(弗六1)。我们的主为此留下美好的榜样(路二51)。  (3) 奉养。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禽兽皆知报恩,人类岂可忘恩。遗弃父母的人是大逆不道,是“贻羞致辱之子”(箴十九26;提前五8)。主耶稣的教训中,极注重奉养父母的责任,他责备法利赛人和文士:“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要治死他。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发了神的诫命。”(太十五4-6)。主被钉在十字架上,特别把母亲托付给翰带回奉养,给我们留下奉养父母的好模范(约十九26-27)。 (4) 取悦。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敬父母是要有好品德、有成就,使父母能以子女为荣;不可因自己不良行为而连累父母,使父母的精神受打击。不要使父母愁烦痛苦(箴十七 25),要      使父母的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箴二十三25)。 3、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六3)。 第五诫是十条诫中唯一应许遵守的人可得福分的诫命,所以保罗称为:“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遵守这条诫命的人必得福长寿。(思想:约瑟、路得、押沙龙等人的一生)。 由于科技进步,工商发展,生活的步调也随着改变,时代环境的变迁,人们感到迷惘,无所适从。今日的社会世风日下,道德败坏,孝亲的观念日渐淡薄,这条诫命既有神的应许为实现的动力,使我们在变迁中有不变的信念,身为中国的基督徒,不但不能扬弃固有的伦理道德——孝道,更进一步地使这文化遗产与基督教真理融合,并且发扬光大。 神要人因孝亲而承受应许,乃是鼓励人先在家庭中建立德行。如果说社会道德是建立在家庭道德上,那么孝亲实在是家庭道德生活的基石。因此,教会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力,不是从社会工作做起,而是从家庭生活开始。母爱对儿女的道德影响极大,儿女因尊敬母亲而新生女性,因孝敬双亲而尊敬长者,进而尊重老人,社会道德因此得以建立。 孝道是一切美德之首,圣经的真理说明我国固有的道德观念是正确的。 4、 虔敬与诚实(第三、九诫)  第三诫:“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出二十7)。     第九诫:“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出二十16)。 道德不是予人约束与限制,而是给人自由与发展,使人生活有序而和诣,得着平安与喜乐。道德的自由是从信心的训练中获得,当人们对神有虔敬的态度,就会对人真挚与诚实这是第三与第九两条诫命所说明的。 1、 圣与俗。  “妄称”就是妄用、滥用。神的名是至尊至贵,到圣到洁,是人人都当尊敬的,不可将神的名当作粗俗,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待。主耶稣教导门徒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太六9)。使用神的名必须发乎真诚,不可轻率。任何不真切、不诚实,或怀着邪恶的意念使用神的名,都是违背这条诫命。我们不可为虚妄事举起神的名,都是违背这条诫命。我们不可为虚妄事举起神的名,滥用神的名作不诚实的呈或是行恶。政治家以敬畏神的姿态出现,争取选票,或假藉神的名去控制民众。圣职人员为了达成自己的计划,假藉神的名对会众说:“神要我们去完成这个计划”,都是犯了这条诫命。  将神的我俗用,就是:“作假见证”,我们不可指着神的名起假誓,亵渎神的名(利十九 12),也不可像基哈西利用神的名图名取利(王下五20-22),更不可随已意奉神的名咒骂人,以神的名为掩护去行恶事(参考:徒二十三14)。 第三诫是一个禁令,一项警告,却也是一种信心的呼召,呼召人要仰望神,诚心求告主的名,‘耶稣“的名是人得救的根源,“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 12)。“耶稣”的名是敬拜祷告的依据,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十六24)。神的名是启示、应许,有无限恩惠的涵义。 2、 真与假。 “妄称”就是没有实质、没有根据、没有真实性。神的名是真实的,如果用来证明不真实的行为与事物,就是亵渎。有人为了强调自己诚实,就指着神的名发誓,如果他做人不诚实,这样的发誓是妄称神的名,不仅是虚谎,更是虚妄。主耶稣要求我们作诚实人,所以说:“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太五33-37)。不诚实的人会落在审判之下(雅五 12). 神不但要人尊他的名为圣(太六9),也要人尊重人的名,尊重别人的人格,所以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这条诫命,起初是在法庭上使用,作见证的人要起誓声明他所说的话皆属实话。我们在神面前要有真实的虔诚,在人面前为人真实;因为“诚实”是道德的基础(箴十二17、19、22)。没有把事实的真相弄清楚,就“作假见证”就是说谎,这是陷害人的行为(参考:王上二十一11-14;太二十六59-61)。基督徒应该弃绝谎言(弗四29)因为说谎的人结局是在烧着的硫磺火湖里(启二十一8,二十二15)。 3、心与口。 “言为心声”,口舌言语反映人的心态,甚至人格的实质(太十二34-35;箴二十三7),所以雅各说:“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雅三 2)。在言语上敬虔,是内心敬畏神的表现。神的名既代表他的性格,人就应该存敬畏的心来体认,不轻忽题说(太六9;利二十二 32)。如果敬虔,只是口头的,外表的,不是发自内心,这就构成妄称神的名的罪。 拜神必须尊神的名为圣(太六9),使用神的名要出于真诚(耶四2),不可妄称或滥用,不可用神的名作不诚实的事或行恶。第三诫“不可妄称神的名”是对神虔敬,第九诫“不可作假见证”是对人诚实。我们拜神是用心灵和诚实(约四24),那些用嘴唇尊敬,心却远离神,口是心非的人就是假冒为善(太十五8),真实的虔诚是心口合一的(雅一26)。 “妄称神的名”常和:“作假见证”连在一起,基哈西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向乃缦元帅说谎要银子和衣服,就是同时犯了这两条诫命(王下五20-24)。 这两条诫命涉及约束舌头和我们的言语,犹太人为了避免对神不恭不敬而触犯了这诫命,他们劝人最好禁止自己的口舌,不要提及神的名,直到今日他们不称“耶和华”(Yahweh), 只以“阿多乃”(Adonai)替代神的圣名。 5、 生命的神圣(第六诫)   第六诫:“不可杀人”(出二十 13). “不可杀人”,在原文中并无“人”字,虽然没有指定对象,但无须特别指明就可以明白,非如某些宗教之诫命所说,“不可杀牲”,对象是指人,不会指动物。为保存自然生态和人类的幸福,人固然不可滥杀牲畜,而牲畜供人食用却是神所准许的(创九3)。动物被杀可以赔偿(出二十一33-36),而杀人者必须偿命。这条诫命是指不合法的杀人行为,蓄意的或仇恨的杀人。 人的生命是神的杰作,是他慈爱心意精心的设计。人在神眼中的地位与宇宙万物完全不同,所以造人与造万物的过程也完全不同。神创造万物是用“说”的动作,“说有就有”(诗三十三9)。虽然人与走兽飞鸟都是用土所创造(创二19),但是人是照神的形像和样式创造,有神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并且得祝福,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并赋予管理万物的权柄(创一26-28,二7)。当人类犯罪后,又以他的宝血买赎:神重视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有无限珍贵的价值。生命是神圣的,因此,尊重人权是从尊重生命作起。 生命是神所创造,除他以外,无人有权力可取掉生命。“不可杀人”强调生命是神圣的,保障生命,维护社会和平。这条诫命凶手包括不条伤或杀死别人,也包括不自我伤害或自杀。 1、旧约的观点。  “杀人偿命”是我国尽人皆知的法理。世界上古往今来,一切的民族,对人的生命都非常重视保护。“不可杀人”的诫命,早已定在人的良心上。人类第一宗杀人案,该隐因嫉恨兄弟亚伯,二人在田间工作时,将弟弟杀死。由凶案的主角该隐的反应可知,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凡遇见我的必杀我。”(创四13-14)。 “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他的形像造的。”(创九6)生命是从神而来,摧残或毁灭人者必须偿命(出二十一 12-14;利二十四17-23)。生命是珍贵的,所以处分杀人的罪是依据报应的法则。这法则是尊重人的生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并非自我报复,而是“照审判官的受罚”,是防止暴力的事发生(出二十一23-25,26-27;申十九15-21)。有些伤害身体的罪似乎比较严重,律法特别注明,如伤害有孕的妇人,甚至堕胎的(出二十一22),伤害男人的身体有碍生殖能的,都要科以重刑(申二十五11-12)。牲畜伤人致死,要将牲畜处死(出二十一28-32),甚至人的牛触死了别人的牛也要以牛还牛(35-36)。 如果真杀人的原因是出于自卫,可得宽宥(出二十二1-2),神也特别为那些无心杀人而误杀人的设立逃城,他们可以逃到那里得到庇护(申四41-43,十九1-10;民三十五9-15;书二十章)。逃城的设置是神恩慈的心意,但神的恩慈和公义并行不悖。杀人者在逃城避难,须经法律的程序,由逃城的长老审查,以示慎重(书二十4)。误杀人者要留在逃城,等到大祭司死了,杀人的才可以回到本城本家,就是他所逃出来的那城。 生命是珍贵的,所以不许人干犯,但也不可轻忽。律法特别订定建造房屋要在四周安橄杆,免得有人从房上掉下来(申二十二8)。挖井不遮盖,以致人或牲畜掉在里头,也要赔偿(出二十一33-34)。 2、新约的释义。 在登山宝训中的阐述可知,主耶稣将这条诫命从消极的禁止,改变积极的保障,使这法命更具高尚的伦理价值。杀人不是局限于暴行,更是在于内心的动机与态度,不但“不可杀人”,连杀人的恶念都不可有。动怒会构成杀人罪,因为人一发怒就会失去理智(撒下十七8;箴二十七3-4),继而开口骂人,以致动手杀人。可见动怒之罪等于杀人,杀人的动机就是动怒。所以主说:“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到审判。”(太五21-24)。因此我们“生气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26)。 “仇恨、忌恨、恼怒、嫉妒”是情欲的果子,心中有这些恶念会导致凶杀(参考:创四1-8)。我们应将肉体的邪情私欲要钉死在十字架上(加五 19-21)。要知道恨人就是杀人,‘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约壹三15)。 “不可杀人”就是保障人的生命,不杀伤或杀死别人。这条诫命不仅保障人肉体的生命,也保障人的灵命;因此,不可阻挡人信主,传假道害人下地狱(太二十三13、15)。也不可绊倒人,害死人的灵魂(太十八6-8)。我们应当热心传扬福音,多作救人的工作(参考:箴二十四 11-12)。 “不可杀人”不仅保障不被人伤害或致死,也禁止人伤害自己或自杀。放纵私欲,荒宴醉酒,好色邪荡(罗十三 12-14),染上不良的恶习(烟、洒、槟榔、吸毒),贪行种种的污秽(弗四19),是损人损已的行为,是“慢性自杀”(缩短寿命),因为体贴肉体的就是死(罗八6),是杀害自己的肉体与灵魂。 3、人权问题   生命是基本人权,因为生命是神所创造的、赋予的;所以神所尊贵的,人不可轻忽。生命不可任意摧残与损害,人绝对不可毁坏神所建立的。 A.战争。   战争是凶暴的杀害与毁坏,是不道德的。战争是由于仇恨而杀害人的生命,是违反神爱人的原则。关于战争有下列三种不同的主张: (1)活动主义。    认为战争是正当的。因为神会帮助亚伯兰得腾四王,救回侄儿罗得一家人(创十四章)。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神帮助他们战胜敌人,进迦南后,帮助他们平定迦南人(出十七8-16;书二十四8-12)。也会帮助大卫得胜四围仇敌,建立以色列国(撒下二十三章)。圣经明说政权的建立有神的命定,他“要将国赐给谁,就赐给谁。”(但四25)。 在新约中耶稣认可政府的治权,他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太二十二21),他也按规矩纳税(太十七24-27),他对彼拉多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辨我。”(约十九 11)。保罗在罗马书十三章一至七节说明政权是神所命定的,他要提多提醒众人,叫他们顺服作官的、掌权的,遵他的命,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多三 1)。因此,人民应服从政府的命令从事战争。 (2)太平主义。 认为战争一定是不正当的。以武力来消弭罪恶是不合宜的,罪恶不可能用武力来消除,只有用爱的力量循属灵的途径才能解决。根据历史的事实,战争带来残暴、死亡、饥荒与灾祸,冷战又化为热战,循环不息,战争是不人道的罪恶。 主是和平的君王,他反对战争,禁用暴力,当犹大带领一班人到客西马尼园来捉拿耶稣时,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耶稣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太二十六52)。他教人“不要与恶人作对……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五39-44)。保罗也劝人:“不要以恶报恶……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不要为自己伸冤,蜜可让步,听从主怒。”(罗十二17-19)。 太平主张者的信念是:“我们不是与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六12)。 认为战争是否正当,要看它的目的。如为正义而战,基督徒应该参加;如为侵略他国的不正义行动,应该拒绝。圣经并非要人盲目的顺服政府(掌权者),当政府的政策与属灵原则相冲突时,人就无顺服的必要。希伯来收生婆不顺服法老的命令,保护男婴的生命(出一章),但以理三个朋友拒绝跪金像,违抗王命(但三章),耶稣的父母反对希律杀婴的举动,举家逃至埃及避难(太二13-15),使徒们违反官方的禁令,继续传扬福音(徒四-五章)。政府如有罪恶,不可敬同。 有些战争是正义的,是神所发动的。为了消弭异教的邪恶,保护以色列人纯正的宗教受迦南宗教的污染,神命令约书亚将迦南人尽行灭绝,这是圣战(申二十10-20;书十40-42)。以色列人在迦南争战不是侵略性的,而是防御性的,防止罪恶的蔓延与影响。这场战争不是凶杀,也不是仇恨,而是秉承神公义的旨意,用战争作为伸张正义的方法。另一方面,神也使用外邦君王的刀剑消除罪恶,以色列人虽是神的选民,当他们悖逆神的时候,也难免战争的刀剑。士师时代,列王时代,旧约的史事例证极多。 *综合评论 择善主义者的论调,除圣经的真理依据之外,尚有若干道德的理由。活动主义和太平主义者将战争的道德问题看得过分简单,两者都是逃避责任,将责任诿这政府。活动主义者的服从政府,认为政权是神所赋予,以政府的决策作为神的旨意,毫不分辨与判断,则盲目的爱国者。太平主义以人道为藉口,逃避自身对社会安全的责任,对罪恶视若无睹,毫不在意,明哲保身。 政权虽为神所命定(罗十三1),但人民必须为执政者代祷,才能平安无事的度日(提前二1-2)。信徙为主的缘故,顺服执政者我们的主是和平的君王,基督徒要倡导和平,维持和平,“和平”是我们首先的抉择。 B.死刑。 “死刑”是将罪人绳之于法,也是一种杀人的行为。死刑问题是今日极为争辨的道德问题。主张死刑的,认为这是神的定规,为社会所要求的,将恶人根除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反对死刑的,认为死刑过分残忍,不合基督教的信仰。 神以洪水毁灭罪恶的世代,是对罪恶的刑罚(创六-七)。圣经首次提到死刑是在创世记九章六节“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按自己的形像造的。”人有神的形像,生命神圣珍贵,所以杀人者必须偿命。 摩西的律法有死刑的条例,除杀人以外,如奸淫,违背父母的,都处以极刑(出二十一12-17;利二十9-21;申二十一18-22)。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引用律法的规定;“凡杀人的,虽免受审判”(太五21)。保罗提到执政者不是空空的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罗十三4)。 死刑必须经过审慎的法律程序,不容轻忽与滥用,且要尽量减少,给犯人有悔改的机会。基于人道的立场,处刑的目的是除去威胁他人的恶势,且收警诫的效用。用重典原是使行恶的惧怕,杀鸡儆猴,正如罗马书十三章三至四节所强调政权的功能。 预防比治疗更好,社会道德重振,罪恶自然减少。十字架的救恩能消弭罪恶,广传福音使人人都信耶稣,是死刑无形的取消。 C.堕胎。 堕胎与节育不同,节育是“防止”生命的发生,而堕胎是“除灭”已发生的生命。胎儿已经有人的生命,这是神的工作;“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诗一三九13)。胎儿的生命是未成长的生命,堕胎是将其生命强行除减,与杀人有何区别?堕胎也是杀人行为。 生儿育女是婚姻的性行为是自愿的,性行为的结果“怀孕”也应是自愿的,不可不负责任。如果家庭经济困难,或夫妇身体欠佳,两人应循正当的途径实行家庭计划,作自然的节育。如果因为贪图享受,不想有多的儿女,逃避照顾的责任而堕胎,这是不道德的。 堕胎不只是医学的问题,虽然医学的研究与技术,可使人顺利堕胎不发生危险。但是从道德与属灵的观点看,堕胎是不可的,即使有极少许的例外,也须万慎重,周密思考,才不致内心不安,深感罪疚。生育是神予人的婚姻的祝福,如果神认为胎儿不宜出生,会令他自然流产。生育是在神恩慈的安排下,让人在感恩的心意中产生责任,承受神所赐的产业。 D.自杀。 "自杀"是自愿放弃生命的权利,杀害的对象是自己,不是别人.生命是神所创造,是属神的,不可破坏.自杀是造反神的旨意,虽非损害他人,但是伤害自己也是罪恶. 诫命的总纲就是"爱",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要爱人如已。(太二十二34-40),“爱人如已”必须先自爱,爱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不能爱自己,怎能爱别人呢(弗五29)?人应惜自己,保护自己。自杀是恨已的行为,是失去理性的表现。自杀是没有勇气求生,是怯弱者的真相,奥古斯丁说:“自杀是失去勇敢的败退者”。因此,自杀是违反神旨意的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是不信的恶行。 E.安乐死。 “安乐死“是为消除病患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苦恼,有尊严地,以无痛苦的方式,结束患者的生命。罹患绝症的病人,或伤重无可挽救,或没有意识表达能力的植物人,或畸形病态的婴孩,他们存活只是拖延时日,无法痊愈,不如使他生命中止,这样的处置是否算为道德呢
本文档为【十诫与现代生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17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8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2-23
浏览量: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