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古学通论

考古学通论

举报
开通vip

考古学通论中国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 导论 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 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

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 导论 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 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遗物。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遗迹。 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3.遗址。 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 4.考古学文化。 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 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年代的基本概念 相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以及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期”。 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 绝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做成的具体时间。 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 分期方法。 二分法: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志,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期法。 三分法: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1788---1865)依据馆藏古物的分类,提出欧洲史前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期说”: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六分法:三分法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中石器时代(英。艾伦.布朗)——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铜石并用时代(意。G.基耶里克)——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 中国考古分期。 考古学研究方法 考古地层学。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 地层层序律——新的再上,老的在下。 文化层的划分。 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划分地层。 地层关系。 (1)、叠压关系。 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 (2)、打破关系。 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建设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迹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3)、共存关系。 在上述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 二、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 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比较研究的方法。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 (1)、器物的分类。 “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2)、器物的分型。 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 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如I式瓶、II式鼎等。 4.器物组合与分期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 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1.文化区。 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范围。 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迹、义务的研究而确定的。 2.文化系统。 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只得是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一个文化发展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成。 3.文化类型。 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他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别。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 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1、 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 194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Libby,1908-1980)教授,发明了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测年技术,是考古学家第一次知道了各种史前文化的绝对年代,从而引起了史前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于考古学上的测年技术越来越多。 年代测定方法表: 断代技术 样品物质 测年范围 放射性碳素(碳-14) 含碳物质(动植物遗体) 5万年以内 古地磁 粘土 3万年以内 热释光(TL) 陶器、烧土 100万年以内 含氟量(F) 骨、牙等 数百万年以内 钾-氩(k-Ar) 火成岩 10万年以上 裂变径迹(FT) 火山灰、玻璃、石器、陶器 数千年至数百万年 树木年轮 木 1万年以内 氨基酸外消旋 骨 数年至数百万年 黑曜石水含 黑曜岩制品 几十万年以内 铀系 碳酸岩、骨、牙、贝壳 数千年至45万年 2、 勘测技术的应用。 空中摄影:空中摄影勘测,即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从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从空中鸟瞰,视野广阔,比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地形的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物体阴影,不同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象的差别,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地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遥感技术:空中摄影勘查技术的扩展。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可见光外,还靠微波、红外线、X射线等特征,调查时,是用能接收多个波段地面目标信息的多光谱遥感设备,就能同时获得被勘查地区,突出显示不同目标的多幅图像或信息。分析这些图像或信息,就可能了解到地面遗迹的分布情况。 地下勘探: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大地物理性质的差异勘查地下遗迹、遗物的方法。由古代遗迹、遗物同周围土壤的电阻率不同,并存在着磁性差异,可用地电阻率计(电探测)和磁性测量仪器(磁法探测)或地震雷达等进行探测,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分析和人工解读,从而对地下的遗迹、遗物做出准确的判断。 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陶器、石器、金属、玻璃等无机物之中的元素及其含量确定的“X射线荧光分析”、“发射光谱分析”等。 绘画、颜料及食物、油膏、树脂粘剂等有机化合物鉴定的“红外线吸收谱分析”。 确定陶器中的矿物成分及推定其烧制温度的“穆斯堡尔谱分析”和“热分析”等。 上述分析鉴定,可从各个方面获得许多研究信息。如通过金属制品的金相分析可判断古代的金属制造工艺;对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则可知道青铜器原料的来源,从而解释古代贸易及文化传播等问题;对人骨中碳的同位素碳-13和微量元素锶(Sr)的含量分析则可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和生活环境等。 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考古研究。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影像、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的贮存、检索、流通和各种研究信息的分析、运算等。由于计算机的运用,大大减轻了研究者的各种繁重工作,加快考古研究的进程。特别是由于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的配合使用,进一步开辟了新的领域。 第四节、中国考古学简史 一、 中国古代的金石学。 “金石”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曾巩的《金石录》(其书不传)一书,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的名称。所谓“金石学”,是以传世的或少量出土商周以来有铭文的铜器(金)和秦汉以来的石刻文字(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偏重于著录和文字考证,以达到证经补史之目的的学问。 1.汉唐金石学的萌芽。 在中国古史中,从传说的禹铸九鼎始,青铜器就被神化而看作是王权的象征;商殷时期,青铜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成为地位、等级的标志;西周时,“藏礼于器”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礼乐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逐渐形成。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由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而导致“礼崩乐坏”,但旧制度的衰落并没有是传统的观念完全消失,反而逐渐产生了由怀古而好古进而根据古代实物研究古代制度的风尚。 东汉袁康《越绝书.宝剑篇》中提出了古代兵器发展序列:“轩辕神农之时,以石为兵;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当此之时,作铁兵。” 西晋太康二年(281),汲郡人盗发魏国古墓,出土大批竹简,学者们从中经整理出《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等多种佚书。 北魏郦道元为注《水经》曾考察、记录了许多古代遗迹和遗物。 唐初,在陕西凤翔发现先秦时期的“石鼓”,学者和书家多有称述。 2.宋代金石学的创立。 北宋时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文化日益繁荣。由于统治者为巩固政权而大力奖励经学,加之史学、古文字学、书学等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者们对新资料的追求。于是,朝野人等竞相研究,形成金石学。 现存最早的研究金石铭刻的著作是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成于嘉佑八年(1063)。 现存最早古器物图录成于元佑七年(1092),吕大临《考古图》。收商周、秦汉时期的铜、石、玉224件,皆绘图形、款识。 《宣和博古图》。 薛尚功《历代钟鼎其款识法帖》。 赵明诚《金石录》。 王象之《舆地碑记目》。 3.清代金石学的兴盛。 乾隆年间梁诗正、王杰等先后奉敕编订《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鉴古》,被俗称“西清四鉴”,共收录了清宫所藏铜器4000余件。 刘鹗著录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材料的专著《铁云藏龟》(1903);孙诒让撰写了中国第一部考释甲骨文字的著作《契文举例》(1904)。 王国维著作了《宋代金石文著录表》、《国朝金文著录表》、《殷周制度考》等。;罗振玉著有《流沙坠简》等。他们的研究成果代表了金石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堪称金代金石学家之中集大成者,被称为“罗王之学”。 有清一代金石之学的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传统铜器、碑刻外,钱币、墨印、玉器、镜鉴、封泥、瓦当、兵符等也成为著录和研究的对象。 据容媛所辑《金石书目录》统计现存的金石著作中,被送到乾隆以前的700年间,仅有67种,而乾隆以后的200年间却有906种之多。又据统计,清代以前的金石学家有360人,而有清一代达1058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近代考古学的诞生。 1. 近代考古学的传入。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许多外国学者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扩张进而进入中国,开展考古活动。 1893——1907,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Sevn.Hedin)曾三次进入新疆考察。发现了著名的楼兰古城和许多古代遗迹。 从1895年起,日本学者乌居龙藏、白鸟库吉、八庄三郎等调查和发掘了东北地区的许多遗址。 1902——1907,关野贞调查了山东的画像石和华北的石窟。 1906——1910,足利喜六调查了西安附近的秦汉隋唐城址和帝陵。 1900——1904,匈牙利人斯坦因(M.A.Stein)和法国人伯希和(P.Pelliot)多次进入新疆、甘肃等地进行调查和盗掘,不仅发现许多古城,采集了许多文物,而且从敦煌盗走大量文物。 上述外国学者的活动,都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的保护和支持下,采取了不正常甚至盗窃的手段进行的,造成了许多珍贵文物的流失,因此遭到中国学者们的谴责。但另一方面,他们多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故他们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考古学的诞生起了刺激作用。 1920,法国学者桑志华(E,Licent)在甘肃庆阳附近的黄土层中发现了3件人工石制品。 1921,瑞典学者安特生(J.G.Andersson)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基(O.Zdansky),发掘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发现了北京猿人牙齿化石。 1921,安特生发现并发掘了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并提出了“仰韶文化”的命名。 1922,桑志华同法国学者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在萨拉乌苏河畔发现了一批石制品和“河套人”化石。 中国的学者们由信古到疑古,最终走向考古。 1922,北大成立了考古研究室,聘请马衡担任主任。 1926,李济主持了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 1928,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内设考古学组;同年十月,派董作斌前往安阳小屯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 20年代,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的成立和安阳殷墟的发掘,标志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2. 近代考古学的初步发展。 从1928到1949,田野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主要由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等进行。 (1)、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 1927,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中美合作开始正式发掘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 1929,裴文中主持发现了第一具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成为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的划时代事件。 1931,在周口店首次发现了大量的人工石制品和人类用火遗迹,从而确认了北京猿人文化。 1933,又在龙骨山的山顶洞遗址发现了3具完整的晚期智人头盖骨化石,被命名为“山顶洞人”。 (2)、殷墟的发掘。 1928——1937,在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和梁思永的先后主持下,对安阳殷墟进行15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6000多平方米,清理了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和包括商王陵在内的大量墓葬和祭祀坑,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等文物。 (3)、方法论的建立。 1931年,梁思永主持发掘安阳殷墟后岗遗址是,发现了著名商文化、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依次叠压的“三叠层”,解决了三者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从而标着中国考古地层学方法的成熟。 40年代,苏秉琦应用类型学的方法,对斗鸡台沟东区墓地出土的陶鬲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探索周文化渊源的线索问题,从而奠定了考古类型学的基础。 三、现代考古学的发展。 管理、科研、教学体系的建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即颁布《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并设文物局。1950,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属中国社科院。 1950,成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设古人类研究室,从是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 1973,成立中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后改称中国文物研究所,负责文物保护工作。 1952,北大创立考古专业。 ☆ 1956,西大设立考古专业。☆ 70年代以后,吉林大学等也设立考古学专业。 新中国建立后,考古学家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进一步发展。 考古地层学、类型学不断完善,考古区系类型论的提出;国内外考古学交流不断加强。 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考古学中。 第二章、旧石器时代考古(约200——1万年前) 第1节、 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一、 旧石器的制作、鉴别与分类。 1. 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 用石头制作的工具或武器叫“石器”;用打制方法制作的石器叫“旧石器”;人类主要用旧石器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 2.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1)、选择原料。 首先,所选择的石料要有一定的硬度。通过对考古发掘获得的大量旧石器岩石硬度鉴定得知,旧石器时代人类,一般选用5度以上的岩石制作石器,大部分石器的硬度在6——7度之间。 其次,所选用的石料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韧性。有些岩石虽然硬度较大,但韧性较差或是太脆,用这样的石料制作石器,在使用过程中,刃口易坏,影响寿命。 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制作石器的主要原料有燧石、石英(分结晶体的水晶和块体的脉石英两种)、石英岩(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硅质灰岩、角页岩、砂岩、安山岩、闪长石等。 岩石硬度表 硬度 岩石 硬度 岩石 1 滑石 6 长石 2 石膏 7 石英 3 方解石 8 黄玉 4 萤石 9 刚玉 5 磷灰石 10 金刚石 (2)打击石片——第一次加工。 所用工具:石锤、角锤、石砧 旧石器详解图 打击石片的方法: 直接打击法:A.锤击法:用石锤直接敲击石核产生石片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打下的石片,一般较薄而长,台面较小,;石片角多在90~~110度之间;打击点集中,半锥体明显;在质地较好的石片上可清楚地看到同心波纹和辐射线等特征。 B.碰砧法:用石核直接碰击石砧产生石片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石片一般较厚,台面较大,石片角多在100度以上;打击点粗大而散漫。半锥体浅凸或不清,一般不见锥疤。 C.砸击法:把石核放在石砧上用石锤砸击石核而产生石片的方法。典型的砸击石片一般形体较小,常呈近长方形,多无台面,半锥体和同心波纹。由于打击时尾端受到石砧的反作用力,也有类似打击点的痕迹,因此常被称为“两极石片”。 间接打击法:A.击钎法:把石核放稳固,然后用一根带尖的硬木棍或骨棒压在石核台面边缘,再用石锤打击棍棒的长端,使打击力通过木棍传向石核,从而产生石片。用这种方法剥落的石片一般较薄而长,两侧缘接近于平行;石片台面较小,打击点和半锥体均不明显;石片背面常有一条或两条纵向的棱脊,横断面多呈三角形或梯形。 B.压剥法:把石核在地上放平并用双脚夹牢,再把一个尖端装有硬尖的“T”形工具压在石核边缘,用胸部压紧横木,即可剥下细长规整的石片或石叶。 (3)、加工修整——第二次加工。 A.锤击修整——单面加工:只修整石器的一面,即加工的痕迹(石片疤)只遗留在石器的一个面上,故也称“一面加工”。 两面加工:加工修整石器的两面,即石器的两面都遗留有加工痕迹。若在石器的一侧边缘上,连续交互向背面和劈裂面打击,使之形成一弯曲状刃口,就叫“交互加工”。 B.压制法:是将被加工物握在手上或放在石砧上,然后另一手握带尖的硬木棍或骨棒,用手腕的力量不断地连续挤压石片的边缘等部位,使之形成一个个排列有序、平远窄长的小石片疤,最后加工成非常规整的石器。 3.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 旧石器 4 人工石制品的鉴别。 (1)、人工石制品的特征: 人工石制品的石质要求有一定的硬度、韧性和脆性;石片上一般有台面、打击点、半锥体、同心波纹、辐射线等体征;有一定的加工方式;石器上的加工修整疤痕有一定规律性;有一定的形状。 (2)、自然营力所造成的碎片的特征: 河流或泥石流推动石块相撞造成的碎片,有时也能产生半锥体,但较散漫而不清;标本上往往有因多次撞击而造成的“遍体鳞伤”,疤痕有新有旧,无规律性,其周身还有明显的流水冲磨的痕迹。 山坡上岩石滚动造成的碎片,岩石的种类单纯,往往同山坡的基岩相同,虽然有时出现“打击点”,但往往无台面。 地壳运动挤压造成的碎片,多没有半锥体和台面,有时碎片的边缘可产生一些挤压、摩擦的疤痕,但无规律性,且碎片表面也常有擦痕。 啮齿类动物啃咬而造成的假石器,岩石往往较软,并留有啮齿类动物门齿的弧形啃痕。 二、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的分类。 1. 遗址和地点。 遗址——原地埋藏。旧石器时代遗址一般规模较小,遗迹的种类较少,多以居址为中心。因此,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一般理解为人类居住或活动过的地方。 地点——搬运埋藏。那些由于流水等自然力的作用离开遗址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人类化石及文化遗物散布地或包含点。 2. 遗址的分类: (1)、洞穴遗址:利用天然洞穴作为长期居所而形成的居住、生活遗址。洞穴应为便于出入、背风向阳并有一定居住空间的水平洞。洞穴周围应有丰富的动植物等生活资源。洞穴应靠近水源,但又可避免水害。 (2)、岩棚遗址:岩棚是岩石经过长期的自然作用(风化、侵蚀等)而形成的屋檐状结构。由于可遮日避雨,故往往被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作为居所。由于岩棚的一侧、两侧甚至三面暴露于外透风性强而保暖性差,故并非人类居住的理想之地,一般作为临时性、季节性的居所。岩棚类居址内的文化堆积一般较薄,化石及文化遗物较少,且易受各种因素的破坏而保存状况较差。 (3)、旷野遗址。人类在露天旷野之地自己动手建造的简易房屋。 三、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初期:200~~100万年前;早期:100~~20万年前;中期:20~~5万年前;晚期:5~~1.2万年前。 第四纪地质、人类发展阶段与旧石器考古分期对比表 第四纪划分 人类发展阶段划分 文化分期 距今时间(万年) 更新世 晚期 后段 晚期智人 旧石器时代 晚期 5~1.2 前段 早期智人 中期 20~5 中期 晚期直立人 早期 100~20 早期 早期直立人 初期 200~100 第2节、 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一、 什么是化石。 经过自然的石化作用后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1.化石形成的条件:生物体本身必须有诸如硬壳、骨骼、牙齿、角、树干等不易遭受氧化腐烂的硬体部分。 生物体死亡后,尸体必须很快被沉积物所掩埋,以免遭受其他生物的破坏或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而消失。 掩埋后尸体必须经过长期(一般须一万年以上)的自然石化作用,才能形成化石。 2.石化作用。 (1)、填充作用。 即生物体的硬体部分空隙,如骨髓腔、颅腔等被地下水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碳酸钙)填充,化石保存了原有的组织结构,但物质成分增多,重量增加了。 (2)、置换作用。 即生物体的硬体部分被地下水中的氧化硅、碳酸钙、黄铁矿等置换,化石保存了原有的形态和细微结构,但成分改变了,如硅化木等。 3.化石的类型 (1)、实体化石。 即生物遗体本身(多为硬体部分)经过石化作用而保存下来形成的化石,如骨化石、牙齿化石等,是最常见的一类化石。 (2)、印模化石。 即生物体表面或内面在岩层中印下的痕迹而行的化石,可分为外模(生物体表面形态印下的痕迹)和内模(生物体内表面形态印下的痕迹)两种。 (3)、遗迹化石。 即生物在其生活活动中遗留下的痕迹而形成的化石,如足迹、爬迹、粪便等形成的化石等。 二、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 1. 人类起源于古猿类。 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就在《自然系统》一书中创立了科学的生物分类系统,并提出了人猿相近的理论。 1809,法国学者拉马克在《动物学哲学》一书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并第一次试图论证人类起源于猿类。 1859,英国学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对进化论作了广泛的论述,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了生物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进化的规律,解释了不同物种的起源。 1863,英国学者赫胥黎在《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一书中提出了“人猿同祖论”。 1871,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一书中解释了从猿到人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变化,并指出人与现生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旧大陆的某种已灭绝的古猿类。 1876,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进一步回答了古猿怎样变成人的问题: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动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化石证据:埃及法尤姆渐新世地层发现的古猿化石。 1930发现的腊玛古猿化石。 1924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 2. 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 化石地点 发现时间 化石材料 属种 生存年代(万年) 开远龙潭 1955~1057 牙齿10枚 森林古猿 中新世 1980~1982 牙齿、上颌骨 腊玛古猿开远种 早中新世1400~1500 禄丰石灰坝 1975 下颌骨 腊玛古猿禄丰种 上新世早期 1980~1988 头骨、下颌骨、肩胛骨、牙齿 禄丰西瓦古猿 禄丰古猿——同名种 晚中新世800 元谋竹棚豹子洞菁 1986 牙齿1枚 早期直立人?人猿超科 早更新世200 1986~1987 牙齿10枚 东方人?人猿超科 上新世或更早250 元谋小河蝴蝶梁子 1986~1987 牙齿10枚 蝴蝶腊玛古猿,人猿超科 上新世300~400 三、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1. 人类发展阶段的划分。 距今约300万年前后,开始出现了会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真正人类。 从最早的古人类到现代人,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人类学家将古人类的发展划分为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人类进化与分期表: 地质年代 距今年龄 (万年) 人类进化过程 人类文化分期 新 生 代 第 四 纪 全新世 0.4+- 现代人 历史时期 1-+ 新石器时代 史 前 时 期 更新世 晚期 5+- 智人 晚期智人 晚期 旧 石 器 时 代 20+- 早期智人 中期 中期 100+- 直立人 晚期直立人 早期 早期 300或200 早期直立人 初期 第三纪 上新世 500 南方古猿 人类的祖先 中新世 2500 腊玛古猿 埃及猿 人类的远祖 渐新世 4000 始新世 6000 古猴类 古新世 7000 (1)、早期直立人(300~100万年)。 早期直立人发现较少,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如60年代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能人”和1972年在肯尼亚卡纳胡东岸库彼富勒发现的“KNMER1470号人”,1965早中国云南发现的“元谋直立人”等,早期直立人刚刚从其动物祖先分离出来,体质特征上仍带有许多猿的性状。如头骨较低平,脑量仅约700毫升左右,下肢股的特征表明已能直立行走,但远不如现代人完善,牙齿较粗大等。总的形态间于现代人和猿类之间。 (2)、晚期直立人(100~20万年)。晚期直立人化石在亚洲、欧洲的许多地方均有发现。如1907年在德国发现的“海德堡人”,1980在非洲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利基直立人”,1891在亚洲印尼发现的“爪哇直立人”,1921在中国发现的“北京直立人”等。晚期直立人的主要体质特征为:头骨低平且向后倾斜,眶伤圆枕粗硕且左右相连成屋檐状,吻部明显突出,脑量多在800~1000毫升之间,牙齿仍较粗大,上、下肢骨的形态和现代人很相似。 (3)、早期智人(20~5万年) 早期智人化石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广大地区。早在1856就曾在德国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化石,1908又在法国发现“莫斯特人”,1921在非洲赞比亚发现“布罗啃山人”,1931在印尼发现“昂栋人”,50年代以来,在中国先后发现了“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大荔人”等。 早期智人脑量有了显著增长,已达到了现代人水平,(1350~1400毫升),上、下肢骨除稍粗短外,几乎同现代人无区别。 (4)、晚期智人(5~1万年) 晚期智人比早期智人分布更为广泛,不仅广布于亚、非、欧三大洲,且在美洲和澳大利亚也有发现。人类发展到晚期智人阶段,已基本上完成了体质上的进化过程,达到了现代人的水平,亚、非、欧各地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已明显地带有地域性人种的特征,说明现代主要人种已基本形成。 2.中国主要古代人类化石及其年代 表: 发展阶段 发现地点 发现时间 化石概况 年代 (B.P,万年) 化石研究者 早期直立人 重庆巫山龙骨坡 1985 下颌骨1段、牙齿1枚 201~204(M) 黄万波 1985 云南元谋上那蚌 1965 门齿2枚 170(M) 50~60(M) 胡承志 1973 陕西蓝田公王岭 1964 头盖骨1具、牙齿1枚 75~80; 100; 110~115(M) 吴汝康 1965 晚期直立人 陕西蓝田陈家窝 1963 下颌骨1具 50; 65(M) 吴汝康 1965 北京周口店第1地点 1921~1954 头盖骨6具、牙齿 23~58(A,E,F,U) Zdansky Weidcnreich 吴汝康 1927 1936~1940 1954 安徽和县龙潭洞 1980 头盖骨、牙齿 20~30(A) 15~19(U) 黄万波等 1981 湖北郧县学堂梁子 1989 头骨2具 中更新世早期 李天元 1991 南京汤山葫芦洞 1993 头骨2具 30+-(E,U) 汤山考古队 1994 早期智人 辽宁营口金牛山 1984 头骨1具、体骨若干 21~30(U) 吕遵谔 吴汝康 1985 1986 陕西大荔甜水沟 1978 头骨1具 18~23(U) 吴新智 1981 湖北长阳龙洞 1956 上颌骨残块 17~22(U) 贾兰坡 1957 山西襄汾丁村 1954 牙齿3枚、顶骨一块 16~21(U) 吴汝康 1958 广东韶关马坝 1958 残头盖骨一块 11.9~14(U) 吴汝康 1959 安徽巢县银山 1982 上颌骨、枕骨残块 16~20(U) 许春华 1984 山西阳高许家窑 1976 顶骨、枕骨、牙齿 10~12(U) 贾兰坡 1979 晚期智人 广西柳江通天岩 1958 头骨1具、体骨若干 6.7(U) 吴汝康 1959 黄河河套地区 1922 额骨顶骨、下颌骨、股骨 3.5(C) 3.7~5(U) Bouleetal 吴汝康 黄慰文 1928 1958 1981 四川资阳黄鳝溪 1951 头骨1具 0.7(C) 3.6~3.9(C) 裴文中等 1957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 1933 头骨3具、下颌骨等 1.04(C) 1.9(U) Weidcnreich 吴新智 1939 1960 贵州普定穿洞 1982 头骨、下颌骨、肢骨 0.8~0.86(C) 吴茂霖 1989 注:A:氨基酸法;E:电子自旋共振;F:裂变径迹法;M:古地磁法;U:铀系法;C:碳—14法。 (1)、直立人化石: 巫猿人:1985,在重庆是巫县大庙区龙骨坡发现一块人类下颌骨和一些牙齿化石,地质时代约属早更新世,距今约700万年左右。 元谋人化石:1965,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的早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现了2枚人类牙齿化石。 蓝田直立人:1964,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1具人类头盖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左右。 陈家窝直立人:1963,在陕西省蓝田县泄湖相陈家窝附近发现了1件下颌骨化石,距今约30万年左右。 北京猿人:1921~1966,中外学者先后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发掘出土大量人类化石。特别是1921裴文中主持发掘,发现第一具北京猿头盖骨化石,从而确立了北京猿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历年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代表了约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 郧县猿人:1989、1990,先后在湖北郧县青典镇学堂梁子发现2具人类头骨化石,地质时代约为中更新世早期。 1980,安徽和县龙潭洞,1具人类头盖骨。 1993,南京江宁县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2具人类头盖骨化石。 1970,湖北建始县高平龙骨洞早更新世底层出土了3枚牙齿化石。 1973,河南淅川县,13枚人类牙齿化石。 1975,湖北郧县杜家沟龙骨洞,4枚人类牙齿化石。 1976,湖北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3枚人类牙齿化石。 1981~1982,山东沂源县骑子安山,人类头盖骨及牙齿化石。 (2)、早期智人化石 大荔人:1978,陕西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发现一具保存极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化石代表一青年男性个体,主要特征比北京猿人进步,大多是性状都与早期智人相一致,脑量为1120毫升,属早期智人中的古老类型,铀系法测年代为距今约20万年左右。 金牛山人:1984,辽宁营口金牛山A地点,发现人类头骨和脊椎、髋骨、指骨等化石。属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阶段的人类。 马坝人:1958,广东韶关县(原典江县)马坝西南约1.5公里的狮子山岩洞中,发现一件残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铀系法测年代为10~13万年。 (3)、晚期智人化石: 山顶洞人:1933,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计有头骨3具,头骨残片3块,下颌骨4件,下颌骨残片3块,零星牙齿数十枚,脊椎骨及肢骨若干件,代表了8个男女老幼的个体。 柳江人:1958年9月,在广西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洞穴中,发现一具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及部分躯干骨、肢骨。 第3节、 中国旧石器文化区系分布 表: 分区 分期 华北区 东北区 华中区 西南区 华南区 据今年龄(万年) 地质年代 桑干河流域 周口店地区 渭水流域 晋陕豫交界地区 黄河下游 旧石器时代 晚期 阳原虎头梁 山顶洞人文化 大荔育红河 浦县薛关 临沂凤凰岭 大连古龙洞 江陵鸡公山上层 兴义猫猫洞 柳州白莲洞 5~1 后段 更新世晚期 湖县峙峪 环县刘家岔 沁水下川 安阳小南海 海城小孤山 普定穿洞 田东定模洞 中期 阳高许家窑 新洞人文化 长武窖头沟 襄汾丁村 沂源上崖洞 喀左鸽子洞 枝城九道河 水城硝灰洞 封开罗沙岩 20~5 前段 大荔甜水沟 沂水南洼洞 江陵鸡公山下层 曲江马坝 早期 阳原马梁 北京猿人文化 泾川大岭上 三门峡水沟 沂源猿人地点 营口金牛山 大冶龙头山 黔西观音洞 百色诸地点 100~20 更新世中期 本溪庙后山 郧县曲远河口 阳原岑家湾 蓝田陈家窝 芮城合河 郧县龙骨洞 初期 阳原东谷坨 蓝田公王岭 100~200 更新世早期 阳原小长梁 芮城西侯度 远谋上那蚌 阳原马圈沟 巫山龙骨坡 一、 东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 二、西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 1. 自然地理环境。 本区东以六盘山、贺兰山为界,包括甘肃省、青海省、新疆和内蒙西部。 本区地处内陆地势较高,形成特殊的高原气候,具有气温低、温差大、日照长、降水少、风力强等特点。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较为干冷。天山南北和鄂尔多斯高原以西、河西走廊等地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绝大部分地方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南疆广大地区在50毫米以下,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在10毫米以下,降水量往往不足蒸发量的1%,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 2. 旧石器时代遗存: 青藏高严和新疆发现的旧石器多来自地表,它们的年代尚需进一步证实。从已知的材料看,在制作技术积类型方面,均同华北地区的较为接近,特别是细石器遗存,同华北地区细石器属同一工艺传统,从而表明两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 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 1.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华北区位于中国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大体包括西起六盘山和陇山、东至渤海和黄海,北起阴山、燕山,南达秦岭淮河一线的广大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和甘肃东部、宁夏和内蒙南部等地方。区内主要的构造地形有陇东和陕北的黄土高原、黄河河套平原、晋北的大同盆地、陕西关中盆地、山西汾河系列断裂盆地、河南洛河和颖河谷地、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的山东丘陵等。 2. 旧石器文化遗存:桑干河流域。 4、 华中地区的旧石器文化 自然环境:本区位于黄河、珠江两流域之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北至秦岭——淮河一线,南达南岭——武夷山地区,西起巫山和雪峰山,东抵东海,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 全区绝大部分属亚热带,在东南亚季风环流的影响下,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配较均匀。气温的主要特色是东温夏热,7月份平均气温28~30度,东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均在0度以上,无结冰期。 区内降水量由北向南增多,淮河流域为800毫米,江南丘陵为1500毫米,降水年内分配是我国大陆最均匀的地方,降水量高于蒸发量,全年温度较大,属温润地区。 5、 华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本区位于中国最南部的南岭和武夷山以南,包括两广、海南、福建和台湾五省区,本区大部分在北纬28度以南,北回归线通过广东、广西、台湾的中南部。由于纬度低,是本地区具有热带、亚热带的气候特色。 本区特点是夏长冬暖,1有气温多在10度以上,是全国冬季最温暖的地区,7月份气温一般在27~29度之间,地区差异不大。年降水量一般在1400~2000毫米之间,不少地方超过2000毫米,是全国雨量最丰沛的区域。 6、 西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 自然环境:本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4省市。本区处于西部青藏高原和东部低山、丘陵、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总的地势向东南倾斜。区内地形起伏较大,高原多,山地多,平原少,可大致分为四川盆地、云南高原、贵州高原和横断山脉几大地形单元。 本区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的组成十分复杂,既有东、西和南、北的差异,又有垂直变化,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云南向有“植物王国”之称,四川的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种类之多仅次于云南,居于全国第二,而裸子植物数量则居全国第一。 第三章、新石器时代考古 一、 磨制石器的使用。 新石器即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的磨制石器,大约是在距今1万年前后出现的。在华南地区,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12000~9000B.P.)曾发现少量的局部磨制石器,但无陶器共存;在广西桂林甑皮岩和南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均发现由与陶器共存的局部磨制石器。在华北地区,最早的磨制石器见于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 (一)、磨制石器的制作技术 1.选材。新石器时代制作石器的主要原料有:闪长石、玄武岩、片麻岩、石灰岩、石英岩、燧石、辉绿岩、碧玉、玉髓、蛋白石等。 石材的来源,一是就地取材,在居址附近的河滩或附近山坡上捡拾、开采合用的材料;二是通过交换等方式从其他地方获得。 2.打割。选择好材料后,根据需要用锯磨切割或打击法制出毛坯。一般较厚重的石斧、石锛之类的工具,多先把石料截成或打出所需的大体形状;较轻薄者如刀、铲之类,则先打片或从页岩上制片,然后打击或切割成所需的形状。据割的方法,据有关民族学资料,可能是用木片或石片加砂加水往复磨切,以截断石片。 3.修琢。即对毛坯通体整形,找平工序。用石锤或由硬尖的石、骨、角质工具,轻轻琢去毛坯表面的棱角,使其平整,修琢成所需的规整器形。经过修琢的标本表面,多遗留有麻点状疤痕。也有些石器是用修琢法制成的,如裴李岗磁山文化中常见的石磨盘,就是修琢而成的。用页岩制作的石刀之类的工具,则多不经修琢这一工序。 4.磨光。 磨制技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用于制作骨器和装饰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广泛用于制作个各种工具。其方法是在砺石(即磨石)上加砂加水,以增大摩擦力,并根据需要磨出一定的形状和刃口。 5.穿孔。 (1)、钻孔法。钻孔工具多用石钻或带硬尖的木棍、竹管等。 (2)、划孔法。即用一较硬的尖状工具,在石器的两面反复的刻划,使之城两端细、中间粗的长沟,沟中部着力处因沟成孔。 (3)、琢孔法。即用一带有硬尖的工具,由石器两面细琢而成一粗孔。这种方法多用于粗大、厚重的石器。 (二)、新石器的主要类型 1.农业生产工具 (1)、石铲与石锄 (2)、石镰与石刀 (3)、石磨盘与磨棒 2.木材加工工具——石斧、石锛、石凿、石楔 3.狩猎工具或武器——石矛、石镞、石钺 二、陶器的发明。 陶器是用陶土加水和其他羼合料,经成形、晾干、烧制而成的器具,主要用于制作日常生活所用的各种容器和炊具,有时也用于制作生产工具或其它用品。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的陶器大约是在距今1万年前后出现的。华北地区最早的陶器发现于河北徐水南头庄遗址;华南地区最早的陶器见于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和广西桂林庙岩等遗址。 1. 陶土加工。 陶土即制陶用土,是制陶的主要原料。我国史前时期的陶土主要是一些低钙高铁易熔粘土及少数高铝质粘土。史前时期的各地先民,多根据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就近选择合适的粘土作为陶土。如华北地区的黄土地区,人们常选择红土、再生黄土或黑土等粘土作为原料。 但并非自然界的所有粘土都适合于制陶,太细的粘土,制成陶坯后容易干裂,需要加入羼合剂;而含砂较多的土,可塑性较差,作坯时不易成形,应先行淘洗。 (1)、筛选或淘洗。 在制作一般的粗陶时,只要把经过选择的陶土经过适当的筛选即可使用。 若要制作精细的陶器,则需要经过淘洗。即把粘土浸入水中,经搅动而使植物细末及杂质上浮,去掉杂质即成很纯净的粘土。 (2)、加入羼合料。 有时,人们根据陶器的用途等,需要在陶土中加入适当的砂粒、蚌壳末、陶片碎末、草木等羼合料。 目的:使陶质疏松,水分易于逸出,陶器不致绽裂;减低陶土粘性,不致粘附手指,易于成形;防止干裂,阴干时,不致因不平衡收缩而绽裂、变形;增加熔点,不致因火温过高而部分熔化。 2.制坯成形 (1)、手制: 捏塑法:即直接用手制作陶坯的方法; 泥条盘筑法:即先将坯泥搓成长条状,然后螺旋形向上盘筑。 (2)、模制: 即用陶模或陶器为模,制作陶坯。 (3)、轮制: 即将泥料放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提拉成需要的器形。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器形规整,器壁均匀,器表常留有一圈圈平行的轮纹,器底则有线割的偏心纹。 3.修饰施纹。 (1)、表面磨光。 在陶坯尚未完全晾干时,用石或骨制的光滑器具,反复打磨陶坯的表面,既可使陶坯收缩而胎质坚实,又可使坯体表面光滑。 (2)、涂施色衣。 色衣又叫“陶衣”,是涂在器表的色层,目的是增加陶器表面的光洁度和美观性。 做法是:把很细的泥浆涂敷在陶坯表面,经烧后即成各种颜色的陶衣。常见的陶衣有红、棕、白等色。一般泥浆中若含有较多的铁元素,则烧成后呈红色或棕色;白衣中则可能是含有较多的三氧化二铝或方解石、石膏等。 (3)、施纹绘彩。 拍压;戳刺;刻划;贴附;镂空。 常见的拍压花样:绳纹、篮纹、方格纹。 4.烧制成器:陶坯阴干后,将陶坯加热至600摄氏度以上,彻底排除了坯体中的水分后,粘土就失去了可塑性而完全硬化。一般烧造时的火候高、陶土细则硬度大,反之火候低、陶土含沙多则硬度小。据测定,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烧成温度一般在600~900摄氏度之间,最高不超过1000摄氏度。 红陶——大多数陶土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铁元素,烧制时如能让空气与之自由接触,铁元素被氧化成为三氧化而铁而使陶器成红色。因此,若陶土中的含铁元素较多、在露天烧造或用敞口陶窑烧制则很容易烧出红陶来。 灰陶——在烧制过程中或烧制末期,如果封闭窑顶,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陶器被周围炽热的还原焰所包围,坯体中所包含的铁元素就被还原成四氧化三铁,产品的颜色就会呈现灰或深灰色。 黑陶——关于黑陶的制作工艺可能有两种:一是用烟熏法进行短期渗碳,即在烧制将近结束时,用泥封窑顶和窑门,并在窑顶渗水而使窑内顿生浓烟,烟中的碳很快渗入赤热的坯体空隙中而将陶器熏黑。二是由于陶土中羼有较多的植物茎、叶、壳等,在烧制过程中,植物碳化而使陶胎呈黑色,成为所谓的“夹炭陶”,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黑陶胎质较为疏松。 陶器的分类。 1. 陶器各部位的名称。 2.陶器的命名原则。 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古代文献中记录的名称:如鼎、鬲、豆之类。 二是使用现代形制、功能或相近的器形名称,如碗、盘、杯、瓶、盆、罐、壶、缸、瓮等。 3.陶器的分类:(1)、依据器形分类:圈足器;三足器;圜底器;尖底器。 (2)、依用途分类:炊器——多夹砂陶,有罐、鼎、鬲、甑、釜、灶等。 饮食器——多泥质陶,有碗、钵、盘、豆、杯等。 水器——多泥质陶,有瓶、壶、带流罐、盉等。 储物器——泥质陶或夹砂陶,器形较大,有罐、瓮、缸等。 乐器——多泥质陶,有陶鼓、陶号、陶埙、陶响珠等。 二、农业的发生 (一)、中国粟作农业的起源
本文档为【考古学通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2989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83KB
软件:Word
页数:5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2-25
浏览量: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