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杨思梁.艺术与镜子.新美术2(1988)

杨思梁.艺术与镜子.新美术2(1988)

举报
开通vip

杨思梁.艺术与镜子.新美术2(1988)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艺 术 与 镜 子 ① 杨思梁 从前 , 一个叫做 “ 人” 的动物得到了三 面功能奇特的镜子 第一 面 能把魔鬼变成天 仙 , 第二 面能把天仙变成魔鬼 , 第三 面能真实地 反映事物的本来面 目 ⋯ ⋯“ 人 ” 把第一 面镜子 留下 , 用来照 自己 把 第二 面镜子 留下 , 用来照 别人...

杨思梁.艺术与镜子.新美术2(1988)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艺 术 与 镜 子 ① 杨思梁 从前 , 一个叫做 “ 人” 的动物得到了三 面功能奇特的镜子 第一 面 能把魔鬼变成天 仙 , 第二 面能把天仙变成魔鬼 , 第三 面能真实地 反映事物的本来面 目 ⋯ ⋯“ 人 ” 把第一 面镜子 留下 , 用来照 自己 把 第二 面镜子 留下 , 用来照 别人 把第三 面镜子砸碎 , 扔进垃 圾堆 。 —一个现代寓言 镜子的起源尚无定论 。 ② 从水仙花神等神话 传说来看 , 平静的水面也许是人类最早的镜子 。 在美国电影《折箭为盟 》〔 中 印第安人桑西雷就是以 水 为 镜 来映照 面 容的。 《书经 · 酒浩 》云 “人无于水监 , 当于民监 。 ”“监 ” 字按甲骨文的写法 , 象是一个人俯身临照 , 这其 实就是一种镜子 , 即“水镜 ”。 ③ 后来金属器具出 现 , 其光洁的表面可以映像这一事实 , 一定对铜 镜的出现有所启发 。 ④ 据记载 , 埃及人在公元前 年就有了铜镜 。 中国今见的最早的铜镜属于 齐家文化时期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 , 早期的 年代为公元前 年左右 , 下限还当更晚 , 共二 枚 , 即 年甘肃广河齐家坪出土的素面镜 ⑤和 年青海贵南县朵马台出土的七角星纹镜 ⑥ 。 公元前六世纪 , 意大利伊特拉斯坎人也造出了圆 形和椭圆形的银镜和铜镜。 玻璃镜则出现较晚 , 直 到十六世纪才在威尼斯制成 。 十七世纪 , 威尼斯 艺术家还被带到巴黎为国王路易十四建造的凡尔 赛宫制作镜子。目前通用的水银镜面技术始于 年 , 是根据德国化学家利比希 〕 的技术发展而来的 。 ⑦ 不过 , 用镜子作比喻来说明艺术是摹仿 自然 的理论 , 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时期。 在 《理想国 》第十卷里 , 柏拉图为了复查他的理念论 , 举了一个床的例毛 床有三种 一是床的理念 , 二 是根据这一理念造出来的单个的床 , 三是画家根 据单个的床画出来的床 。 而在这三种床中 , 只有 床的理念才是真实的 , 根据理念造出来的床是不 真实的 , 所以画家的床和真实隔着三层 , 只是“ 影 子的影子 ” 。 正是在这个著名的例子中 , ‘ 柏拉图用 了“镜像 , ’ 罗 〕的比喻。 他说 , 如果你 拿一面镜子到处照的话 , 你能很快地制作出太阳 和天空中的一切 , 以及动物和植物等等 , 但这只 是影子 , 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 画家即属于这类 制作者 了孙‘ 加刀故娜 口 勿 了 ” 翔 儿 ” , 儿 加 柳 , ” 故巧 对 绍 一 ” 人 脚扮 范 招 方 七 ” ” 儿口 比 , 动 口力加 ” , ‘ 炸 撬 、 , 枷 增 红, 口 ’” 行 云加 加动 巧 口祝厂扮 ” ‘ 才人在 人⑧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似乎不同意老师的 观点。 他在《诗学 》中提出 , 诗歌的 目的是摹仿 “摹仿是人类夭生具有的本能 ⋯⋯人是世界上最 具有摹仿力的动物 , 他首先通过摹仿学习 。 人类 从幕仿的作品中得到快感 ⋯⋯从整体上看 , 史诗 , 悲剧 , 喜剧 , 对酒神的祭献诗 , 以及大多数笛子 演奏或竖琴演奏 , 都是不同的摹仿形式 ,’第一章 , 第二章 。 在第九章里他又指出了诗歌的高度真实 性 , 认为“ 诗歌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性 , 更严肃 , 因 为诗歌大都描述普遍性的东西 , 而历史只描述个 别的事件 ” 。 在第二十五章中 , 他提出了三种摹仿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艺术与镜子 方式 , 诗人 、 画家和其他制像者 , 可以“照事物的 本来样子去幕仿 , 照事物为人们所说 、 所想的样 子去幕仿 , 和照事物应该有的样子去摹仿 。 ” ⑨也 就是在幕仿说盛行时期 , 希腊艺术作出了种种发 现 , 特别是发明了短缩法和 阴影画法 。 普林尼 在 博物史 》 第三 十五卷 , 第六十五章 中讲述的著名轶事 , 说明 了当时追求乱真之作 一 ’ 的理想 。 这 些轶事包括宙克西斯 〔 画的葡萄纷纷引来鸟 儿啄食 , 或阿佩莱 〔 〕画的马引得真马向 它嘶鸣的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 , 亚里士多德的攀仿论恢复 了镜子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 他在谈到历史与诗 歌的区别时说的一句有名的话 “ 一叙述已发生的 孰 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 , 在他身后几百年的琉 善 〔 那里找到了回声 , 有趣的是 , 在琉 善那里 , 镜子把历史家和艺术家联系了起来 子 。 ⑩ 镜子也确实有其神秘的一面 上帝创造了 人 , 而人却无法看见 自己的面 目 , 只能靠镜子的 翼助 , 仅凭这一点就够人深思的了。 不过 , 当乔 托 」在作他的普鲁登丝 〔 」的时候 此像在帕多瓦的 助 内 , 他虽然 给了她一面镜子 , 但却不是作为认识 自己 〔 的象征 , 而是作为反射占 卜术的标 志 。 ⑩ 占 卜家们也利用镜子 , 这是镜子在中世纪 显得神秘的另一面 。 最重要的是 , 历史家要使 自己的思想象 一 面 洁净、 光亮、 精磨的镜子 , 它接收的事 情是什么样子 , 反映出来也应是什么样子 , 而 不 应是歪 曲、 过分修饰和 改变了的样子 一 简言之 , 书写历史的人应该象菲狄亚斯 、 普拉西特勒斯 〕、 阿尔卡 墨涅斯【 」或其他艺术家。 艺术家 并没有制造金银 、 象牙或别的原料 , 他们 的 原料是现成的 , 是爱利亚 人 、 雅典人或阿耳 戈斯人开采 出来送到他们跟 前的。 艺术家只 是雕刻 , 把象牙锯开 , 镶光 , 把它们粘接在 一起 , 使之具有适当的形 状 , 用金子装饰起 来 。 他们 的艺术在于 适 当地加 工 他们的原 料 。 ⑩ 到了文艺复兴 , 我们也就来到了所谓的 “ 近 代 ” 〔 〕。 伟大的瑞士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 曾经写过一部权威著作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 文化 》。 其中一章专门论述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的 发现 。 本来 , 布克哈特最精通的是美术史 , 可奇 怪的是他却偏偏在书中空出了这片领域 。 恰好 , 后来另一位伟大的文化史学家贡布里希写过一些 论述艺术家探索“ 自然之光 ”的论文 , 使我们对此 有了具体而微的认识 。 下面我们就作些长篇摘引 , 因为它和这里讨论的镜子有关。 不过琉善的镜喻并非首创 , 但它大概不是得 自柏拉 图 , 而是源于西塞罗 〔 。 」的一句隽语 “喜剧 是对人生的攀仿 , 是生活习惯的镜子 , 是真理的 形象。 ” 随着镜子在中世纪的普及 , 镜子的比喻也更 加流行。 人们把自然界看成是镜子 , 把教堂和书 本里的形象看成是镜子 , 甚至百科全书也被称为 “ 反射镜 ” 。 后来 , 由卡克斯顿 〔 编辑的第一部英国百科全书就干脆取名为 《世界之镜 》〔 年 。 在中世纪人看来 , 自然不过是上帝那深不可 测的存在和完美的反映 自然这部活书和圣经这 部死书都是最高智慧 〔神 〕的真实而又神秘的镜 我们都把佛罗伦萨艺术和 中心透视法的 发展联系在一 起 , 并且 因此而将它与使用 四 周 的光 线揭示 形体的数学方法联系在一起 。 光学理论的另一个方面 , 即光对不 同表面的 反应 , 则是由当时的阿尔卑斯 山以北的画家 首先探索的。 正 是在那儿 , 画家们首先掌握 了描绘光泽 、 闪光和灿烂金光 〔 , 〕的技巧 , 这使那里 的艺术家 得以传达各种物质的特性。 确实 , 十 五 世纪 最初的几 十年 间 , 南北 两个画派似乎瓜 分 了 外形的王 国。 让我们 以作画时间相隔不 到十年、 分别 在布鲁 日和佛罗伦萨的两幅圣母 、 圣子和圣 徒的祭坛 画为例 , 一 幅是杨 · 凡 · 艾克 」的 《圣母与牧师凡 · 德 · 佩勒》 〕, 作于 年 , 现藏布鲁日博物馆 。 另一 幅是 现藏乌菲齐博物馆的多梅尼科 · 韦内齐亚诺 〔 」的 《圣母 子与诸圣 徒 》 〕, 约 十年之后作于佛罗伦萨。 现在 , 没有哪 幅印 刷品能传达 出凡 · 艾克原作那 奇迹般的微妙 效果 , 然而 即使是一 张不够好的 图片扣多少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新美术 能说 明凡 · 艾克描绘质地的范 围和 丰富性 圣母衣袍上 宝石 的闪光 、 圣 多纳先 〕祭服上 的僵硬锦缎 、 圣乔治的盔甲那磨 得光滑的表面 、 柔软的羊毛地毯 、 镶铅边的 窗玻璃 、 以及光亮的大理石 柱的感觉 —你可以举出凡 · 艾克那神奇技巧 对画 中任何一 种材料和表面 的魔术般的处理 。 从某种意义 上 说 , 这 一 切全 靠了镜子的作用 , 因为杨 · 凡 · 艾克比任何人都更意识 到闪光是由各种 镜像构成的。 在原作中, 我们实际上还 能看 到圣乔治盔甲上 的某些部位有圣母红 色外衣 的反光 。 与这种描绘反光的神奇精确性相 比 , 凡 · 艾克对空 间形式的处理就不那么有把握 。 他没有掌握透视构图的艺术 , 因此地板微显 倾斜 , 人和建筑的空间关系也不 完全 令人信 月及。 当我们看到多梅尼 科 · 韦内齐亚 诺的 《圣母子与诸圣徒 》时 , 我们就会意识 到这一 点。 在这 幅杰作中 , 人物 明确而 又坚实地站 在地板上 , 拼花地板也是按射影几何法则构 作的 , 使我们感到了 贝伦森 称 为 “ 触觉价值 ” 的那种形式的紧实性。 这种紧 实感与空问清晰感不仅取决于 画面的线性结 构 , 而且 更多地取决于对光的处理 。 不 仅所有 的形体都以光和影来塑造 , 而且我们还看到 , 阳光不 断溢进敞开的庭院 , 赋予整个画面一 种明朗的宁静 , 这是伟大艺术家皮耶罗 〕所独具特征的那种宁静。 多梅尼科 · 韦内齐亚诺再现的光是事物的一 种客观状态。 想象我们移动我们的立足点 , 则 柱子的重叠也会变化 , 但是光不 会变。 这是 照光 , 而不 是光泽 。 这一不 同的强调在两幅 画最相似之处 , 即两位戴法冠 的主教头上表 现得特别清楚。 用摄影师的话来说 , 多梅尼 科 的像是暗的 , 凡 · 艾克的像是有光泽的。 ⑧ 贡布里希所分析的意大利人和佛兰芒人探索自然 外形的区别 , 正好对应了两种不同的绘画理论 。 意 大利人依靠透视法 , 即阿尔贝蒂 们 所总结的绘画即窗户的观念。 而佛兰芒人则把绘 画看成是一面镜子 。 这是两种不同的观念 , 因为 窗户的观念让画家有可能对外界作多种解释 。 而 反映在镜子里的图像却 已经是完成 了的再 现 , 从理论上说 , 艺术家只能临幕它 , 只能在幕仿上 加幕仿 。 凡 · 艾克的另一幅画《阿尔诺芬尼夫妇》 中的那面镜子可以说是佛兰芒人绘画纲领的标志 。 因为它反射的图像具有更大的明晰感 , 并且那种 明晰感又被这面镜子所产生的凝结效果所加强 。 很多学者都注意到 了北方绘画在后来和开普勒 〔 〕的光学研究之间的紧密关系 例如 , 贝内 施 。 确实 , 我们只要注意一 下 开普勒 〔 〕对光学的研究 , 注意一下他不仅 对暗箱感兴趣 , 而且还对透镜 、 镜子 、 甚至盛满 清水的玻璃尿罐感兴趣 , 把它们当作研究折射光 的模特儿 我们只要再对这些模特儿作一番思考 , 就不难发现 , 这些现象就是历来使阿尔卑斯山以 北画家心醉神迷的东西 。 ⑩正如贡布里希所说 , 反 光的珠宝 , 各种质料 , 光线 , 玻璃 , 瓶子 , 以致 于眼睛 , 都是靠镜子来画的 。 阿尔拍斯 〔 〕指出 , 从开普勒的光学研究来看 , 我们可以 说 , 光线这一制像源泉早就是北方人关心的问题 。 凡 ·艾克在凡 · 德 · 佩勒祭坛画上向我们表明 , 每 一块光照的闪耀的或反光的表面都成了一个图像 。 因此 , 他在那里实际上 已经在追求再现的本质 了。 ⑩ 在空间再现方面 , 这两种观念也有巨大的差 别 。 在意大利人那里 ,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个动 作的不同阶段 , 因而可以在脑子里用一幅整体的 综合的图像再现出整个因果系列 。 而镜子反映的 只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 , 它不允许画家对事件进 行任何分析或加进 自己的观点 , 因此 , 画家画出 来的只是事情 , 而不是历史 。 并且 , 观者透过窗 户可以看见发生在外界 、 吸引他而又不把他卷入 的事情 , 而一面镜子反映的却是在里面发生的事 情 , 因而这件事不可避免要把他卷进去 。 在佛兰 芒绘画中 , 人物常常向观者的方向作手势 , 在十 七世纪荷兰的静物中 , 常常有一只玻璃杯反射着 画面之外的窗框 , 这些即是其例 。 另外 , 窗户之 外的空间处于画家和观画者的空间之外。 而镜子 中的空间却是内部空间的一角 , 因此 , 这块空间 不可能有整体的或包容一切的结构 , 而只是有限 区域的重复 , 例如霍赫 〔 或弗 米尔 〔 作品中的空间隔室 。 在他们的画 中 , 空间不仅被分析成了能够交流的小室或围栏 , 而且甚至还延伸到了画中的镜子或画面之外 。 绘 画即镜子的观念还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阿尔卑斯 山以北的艺术中为什么没有重要的壁画 , 因丸 如 果画面和墙面实质上都是同样的东西 , 那么 , 它 显然就不能象镜面那样容纳一个反映的远景图像。 这也解释了他们为什么喜欢小型画 , 如镜子里所 反映的那种精确细微的小画 。 在意大利绘画中 , 镜子只是一种工具 , 一种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艺术与镜子 检验视觉准确性的工具 。 在布鲁内莱斯基 〔 」最早演示透视法的时候 , 镜子是一件不 可或缺的工具 。 阿尔贝蒂也指出 , 逼真的图像可 以用镜子来检验 , · 因为镜子可以保证每个部分的 对称和比例的正确 “ 你应该熟悉镜子这位好裁判 员。 我不知画出来的东西为何在镜子里显得如此 优雅。 画中的每一个不足之处到了镜子里就被明 显地改变了 。 因此 , 从 自然中获取的东西在一面 镜子里给改正了。 我这里讲的都是我从 自然中学 到的东西 。 ,心 对于莱奥纳尔多来说 , 镜子可以用 来检验绘画中的违拗自然之处 “如果你想看看你 的画是否与你从 自然中选择的对象完全相符 , 你 可以拿一面镜子 , 一面平镜子 ⋯⋯让镜子作你的 老师 —因为镜子里出现的对象和画中的对象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 ⋯⋯你应该根据你用一只眼睛 在镜子里看见的样子来再现 自然 。 ’ , ⑩对威尼斯艺 术家来说 , 把反映在镜子中的被画对象的不可见 部 分再现出来 , 可以补尝绘画的缺陷 , 因为绘画 以有一个观看点 。 而在手法主义者那里 , 镜子是 用来产生稀奇古怪效果的 工具 , 例如帕尔米贾尼 诺 「 。 〕的《凸面镜中的自画像 》 ,。 。 在意大利绘画 中 , 镜子主要是技术性的 , 就象是暗箱一样 。 在 佛些芒绘画中 , 暗箱大体也具有镜子的作用 , 因 为眼睛实际上被认为是一面镜子 , 在一定的深度 和距离上反映着一个物体 。 ⑧ 不过 , 在莱奥纳尔多的画论中 , 镜子有时只 是一种比喻 , 并不具有直接实践的意义 。 例如他 的名言 “ 画家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心灵象镜子一样 明净 并使它随物体色彩的变化而变化 ⋯⋯画家 应该研究广阔的大自然 , 思考所见的一切 , 选择 物体的最佳部分 , 这样 , 他的心灵才能真实地反 应对象 , 成为第二 自然 。 ’, ⑩诗人也有类似的比喻 , 帕特纳姆 在 《英国的诗歌 艺术》〔 眼 〕 年 中写道 想象的大脑象一面镜子 , 根据其特质的 不同而装有不同的镜片。 一个真正诗人的镜子或 想象力被“知识 、 事物的真实性以及合适的比例组 成的最强光所照亮 ’, 。 当然 , 最著名的还是《哈姆 雷特 》中的一段台词 “特别要注意一点 你们切不 可超出自然的分寸‘ · · ⋯应该知道 , 演戏的目的 , 从 前也好现在也好 , 都是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 , 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 , 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 姿态 , 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 ’, 同样 , 约翰逊 巧 对莎士比亚的一句著 名赞语 , 就是称赞其作品为 “ 生活的镜子 ” 。 不过 , 也许诗人马洛 的 ‘镜喻 ” 把艺术的表达能力说 得更深刻 如果他们汲取天 堂的精华 , 从永恒的诗歌之花 , 从中 , 就象在镜 中一样 , 我们看见 了 人类智慧的最高领域 。 如果这些 已成为一首诗 , 皆融于美的价值之 中, 在他们不息的脑海里仍应盘旋着 , 至少 , 一 种思想 , 一种恩典 , 一种奇迹 , 那是无法化为语言的。 — 勿 衫 这里 , 马洛道出了“ 言 ”和“ 意 ”之间的矛盾性 , 让 我们想起 了东方的镜子 。 在东方 , 一般地说来 , 镜子象征着纯洁明净。 著名的禅宗六祖传法揭 神秀揭曰 “身是菩提树 ,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 莫使有尘埃 。 ”慧能渴 日 “ 菩提本无树 , 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 , 何 处有尘埃 。 ”又渴日 “ 心是菩提树 , 身为明镜台 明 镜常清净 , 何处有尘埃 。 ” 即是说身则如树 , 分析 皆空 , 心则如镜 , 光明普照 。 波斯苏菲教派诗 人鲁米 的诗句“ 心如明镜 , 身如 尘土 ” 〔 〕正与此类似。 ⑧在日本 , 镜子也常 常被作为圣物 , 因为它能映照出永恒的纯洁 , 映照 出天然的 “善 ” 的目我 , 所以 , 他们常常对镜凝 视自己的面貌 , 反省自己的灵魂 , 追寻自己童年 的纯真。 ⑧ 在印度的某些地方 , 新娘第一次见未 婚夫时只能从镜子里看 , 因为这样更洁净。 ⑧ 但是 , 马洛的诗句只所以把我们引向东方却 并不在此 , 而是在于镜子的比喻在中国艺术理论 中虽不常见但却表达了一种较深刻的认识理论 。 这种理论首先表述在《庄子 》之中 至人之用心若镜 , 不 将不 迎 , 应而不 藏 , 故能胜物而不伤 。 《庄子 · 应帝王 》 水静犹 明 , 而 况精神 圣人之 心 静乎 天地之 鉴也 , 万 物之镜也 。 庄 子 · 天道 篇 》 关尹 曰 在己无居 , 形物 自著。 其动若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新美术 水 , 其静若镜 , 其应若响。 荡乎若亡 , 寂乎 若清。 《庄子 · 天下篇 按照庄子的说法 , “ 言 ”是无法表达“ 意 ”的 , 而“ 意 ” 也不是这个世界的本愿 因此靠思维是不能彻底 地认识这个世界的 , 只有内心如镜一样光明 , 自 然万物才能在心中起伏腾掉 , 主客观之间的界限 才能嘶然自灭 , 宇宙万象才能真乎大白。 否则 , 就 必然会陷到比马格所说的困境还要深的困境 。 这种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就象柏拉图 主义的完美理念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一样深远 , 它在后世的表达中有各种形式 , 例如 , 苏东坡的 一首论画诗 “ 素纵不画意高哉 , 倘着丹青堕二来 无一物处无尽藏 , 有花有月有楼台。 ’心 这里的素 纹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理解成明镜 , 其实诗中的 “花 ” 、 “ 月”也给我们如此理解作了提示 。 直接用 镜喻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则有明代谢棒的 《诗家直 说 》, 现引述如下 乎寻常。 虽是寄兴于花 、 杜鹃、 月、 雪 , 以 及一切万物 , 但是我大多把这些耳闻 目睹的 东西看成是虚妄的。 而且所咏的诗句都不是 真挚的。 虽然歌颂 的是花 , 但实际上并不 觉 得它是花 尽管咏月 , 实际上也不认为它是 月。 只是当席尽兴去吟颂罢 了 。 象一 道彩虹 悬挂在虚空 , 五 色缤纷 , 又似 日光当空辉照 , 万 丈光芒 。 然而 , 虚空本来是无光 , 又是无 色的。 我就是在类似虚空的心上着上种种风 趣的色彩 , 然而却没有留下一 丝痕迹。 这种 诗歌就是如来的真正 的形体。 夫万景七情 , 合于登眺。 若面前列群镜 , 无应不真 , 忧喜无 两色 , 偏正 惟一 心 偏则 得其半 , 正 则得其全 。 镜犹心也 , 光犹神也。 思入杳冥 , 则无 我无物 , 诗之造玄炙哉 ⑩ 这里 , 谢棒用“镜光 ”表达出了庄子的“ 唯道集虚 ” 的神悟境界 。 ⑩ “ 无我无物 , 诗之造玄 ’, , 又让我 们想起了在诗话中影响更大的以禅说诗的理论 “ 诗者 , 吟咏情性也 。 盛唐诸人 , 惟在兴趣 , 羚羊 挂角 , 无迹可求 。 故其妙处 , 透彻玲珑 , 不可凑 泊。 如空中之音 , 相中之色 , 水中之月 , 镜中之 象 , 言有尽而意无穷 ’, 严羽《沧浪诗话 、 诗辨 》。 。 严羽写这段话时 , 正值以禅论诗在文人士大夫中 形成了一种时尚的时候 。 现代的学者们几乎一致 认为 , 禅的思想受了老庄的巨大影响 , 这里 , 我 们看到的即是一例 。 禅师也象庄子一样 , 不相信 言语的力量 , 他们在参禅时 , 只是眼目净心纹丝 不动地坐着 , 然后进入无思无念象镜子一样橙明 的境界 因此 , 他们不备经文 , 也不用佛像 , 不 过 , 他们有时却用明镜来助心行 。 ⑧ 后来 , 禅的 思想在 日本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 很多禅师都是 著名的诗人 。 川端康成在讲述这些诗人时曾引了 一段话 , 在我看来 , 这确实形象地说明了庄子所 谓的“至人用心若镜 ” , 也为“ 水中之月 , 镜中之象 ” 作了很好的笺注 西行法师常来晤谈 , 说我咏的歌完全异 中国的老庄和禅理都以虚寂的境界为最高境 界 , 不以个人的感情为指归 , 这与西方的浪漫主 义恰好相反 。 浪漫主义者也常用镜子作比喻 , 但 池们的镜子有与前人大为不同的含义 。 ⑩其实 , 镜 子对浪漫主义者来说 , 与其说是反映自然的工具 , 还不如说是照明世界的工具 。 因此 , 浪漫主义 者所强调的就不是作品与其所反映的对象的关系 , 而是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 雪莱 〔 在答 复他朋友皮科克 〕时写的著名文 章《为诗辩护 》 〕就代表了 这种态度的转变。 在这篇未完成的杰作中 , 他多 次地用了“镜子 ” , 他说 雅典诗人的悲剧是一面 面镜子 , 观看者可以通过它 , 透过薄雾掩映的环 境 , 看到他们的理想 。 因此 , 诗人是解析秘义的 圣师 , 是把未来的光影投向现在的镜子 了了飞‘ 扮 · 召召 姚 ”纽 , 如 扮 二滋”勺绍 动 忿 动以勿 加 姚 说绍 《 朋 动 而岁台‘ 未‘ ”绍勿 ” , 啤咖 ‘ “ 加 毖法绍 加价‘如 ” 耐 ” 增少 动 阳尤州〕脚 介 七 加 认 , ” 勺归 “ 才人‘ ” , 拼泣作 , 耐 却侧公 加‘ 柑 ⋯ 节昭 翔泞以 , 昭 心 ”瘫姗 白叻 奴 台 户冶柳价 耐 娜权梦 此 撰 , 台 帕纳血以 , ‘ 加 ” 加扭 耐 砂比绝 四 稗户 玩’ 撰 加撰 州 ’ ’ ”昭 ”匆尽 ”峭话 , 耐 知郎 路昭拼 丽伪 脚刃邵 ” 灰班“以 耐 脚 嫩 彻 衬 玛心‘纸 耐 脚勿泌 材 而 似 户 加脚灯增 以泳叨彻 , ’州的 ⋯⋯ 肠‘扮 奋叼彻 ”拓 ” “肋叼牌彻翔血 娜杯地如 ”’如 , 盆犷八”喀 牺闷 ”价 加而哪 舟细厅妙 。”朽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艺术与镜子 ” 才放 卜 · 人 现实主 义者不象浪漫主义者那么踌躇满志 , 他既不想追怀往昔 , 也顾不上憧憬未来。 库尔贝 哈 〕说的好 , 我不画我没见过的天使 。 斯汤达 〔 〕同样脚踏实地 , 他为小说下的 定义就是 “ 小说是走在路上的一面镜子 。 ’, ⑩ 英 国早期现实主义小说家爱略特 〔 也 以同样坚定的声音说 “我觉得我有义务按照心灵 之镜上所反映出来的样子来报告人物和事件 , 就 象我宣了誓 , 站在证人席上一样 。 ’, ⑧现实主义最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 〔 〕所受到的 极高赞誉就是 “ 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 。 现实主义者想不动感情地记录事世 例如福 楼拜所提倡的非人格主义 〕 , 毫 发不爽地反映万物 例如画史上常为人述及的德 国画家里希特 仁 和他朋友一起画风景 的故事 , 这种天 真的做法受到了尼采的辛辣讽 刺 , 也受到了王尔德的反语批驳 “ 艺术实际上不 是生活的镜子 , 而是观看者的镜子 ” 〔 台 枷 习沦‘ , 吮 亡加 妙 柳 斓 。 ⑧伍尔夫 〔 ”勿 切则是愤然地说 “ 艺术不应该反映世界 , 有一个该诅咒的 〔世界 〕 已经够了” 〔 对 ’ ” ‘以岁 叮 ”。 脚 , 台州口吧知 。 ⑩ 人们摈弃“镜子 ”的原因是很多的 现实的改 变使艺术家不可能不改变对艺术的看法 —如果说艺术可以是一面走在十九世纪英国乡村或法国 小镇上的镜子 , 它却不可能成为一面走在二十世 纪大街上的镜子 。 因为街上的一切移动得太快了 , 反映在镜子里的只能是一片模糊的影像 , 而不是 透衡清晰的图像 。 另外 , 科技的发展对“镜子 ”也 是个打击 照相机的发明使艺术家没必要再去“ 真 实地 ”反映自然 。 从心理学上说 , 人类创新的本能 和想象的官能都不会使他驻足于纯粹摹仿自然的 地步。 “世界就在那儿 , 去摹仿它是没什么意思 的 ” —表现主义者爱施米尔 〔〕的话恰当地表现了现代艺术家对待镜子的态 度。 确实 , 人类之所以创造出艺术正是因为他们 不满足于现实 , 既然有了艺术 , 为什么又用它一 味地去攀仿现实呢 , 当然 , 镜子本身也还有其他一些不可忽视的 因素。 且不说有曲解镜或哈哈镜之类使物像变形 的镜子 , 就是一面正常的镜子 , 它所显现的物像 有时也是让人迷惑的 。 当爱丽丝在镜中世界翻阅 “ 国王 ,’纸牌 的书时 , 她被一种莫名其妙的语 言弄糊涂了 , 过了一会她才猛然想到 这不是一 本镜书么 于是她再拿来一面镜子才使字重新变 得可以认读 ⑩一 一般人都很容易忘记 , 镜子里 “ 反映 ”的字是倒写的 , 因而是难认的。 比如 , “ 人 ” 字反映在镜子里就变成了“ 入 ”字 。 正是在这里 , 现代 艺术家又发现了镜子的另 外一些奥妙 幻象 、 迷境 、 时空倒错等等都可以 借镜子来变本加厉 , 惑人眼 目。 奥地利战后现代 派作家艾兴格 便是以此 写了一篇 小说 , 名字就叫《镜子的故事 》仁 。 作者颠倒事件的顺序 , 从葬礼 写到出生 , 把清醒与梦幻 、 生与死穿插揉和 , 象 从镜子里观察事物似地逆叙了一个因堕胎而死的 少女的一生 。 而在博尔赫斯 〔 〕笔下光怪陆 离的世界中 , 镜子则发挥了它扑朔迷离的作用 。 他 创造的空间往往循环交叉 , 若有若无 , 似是有穷 , 忽焉无尽 其间镜子与镜子的交互辉映 , 无限数 映像的遍布永存 , 使他那个世界不仅不可企及 , 而 且简直就不可思议 。 在一篇题为《镜子和面具 》的 短篇中 , 镜子更是令人莫明其妙 。 小说总共才不 过五 、 六页 , 读后却够人考虑它七 、 八天 。 在绘画中象博尔赫斯这样怪诞的境界也许要 算荷兰画家埃舍尔 〔 所创造的世界 了。 他也总是使用镜子 , 他说 , 在镜子里他可以 对他周围的事物获得更全面 的 视 域 , 比 他直 接 观察到的还要多 , 因为几乎围绕着他的整个范 围 —四面墙 , 房间的地板和天花板 —在这个小小的圆面中尽管是变了形的但却都被压缩摄取 进来了 。 他的头 , 或者更精确地说 , 他的双 目之 间的那个点 , 映在镜子的最中心处 , 他无论怎么 转动都仍然处在中心 。 而这个不可摇撼的中心就 是自我世界 。 ⑩ 如果说博尔赫斯是经过饱嗜群书 、 钩沉索古 , 埃舍尔是精研数理 、 参究无限 , 才发现了他们神 秘的哲理之镜的话 , 川端康成则强调直观 , 象镜 子一般明净的直观 。 他的代表作《雪国 》劈首一句 就令评论家赞叹不绝 , 但更为绝妙的是作者在描 写岛村透过车窗那面镜子 , 在黄昏的流动衬景中 观察叶子的美貌 , 和欣赏镜中以白雪为衬景的驹 子的红颜青丝时的那些精彩段落。 这种手法后来又在《水月 》 年 中得到进 一步发挥 。 这个题目自然地使我们想起了我们前 面讨论过的“镜花水月 ”之喻 , 事实也的确如此 。 它 描写一个叫京子的再婚青年妇女缅怀故去的前夫 , 丈夫生前长年抱病不起 , 她把一面镜子给他 , 让 他从镜子里看她在院内劳动的倩影 。 有时她也和 丈夫一起细话镜中的世界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新美术 久而久之 , 直接 目睹的世界和通过镜面 反映的世界 , 在京子 眼里也失去了区别 。 她 又 觉得 , 仿佛有两 个世界分别存在 , 镜子里 , 一个新的世界创造 了出来 , 镜 中的世界才是 真实不虚的。 “ 镜 子 里 , 天 空银光 闪闪呢 。 ” 京子说 着 , 又 抬头朝窗外望去 , “ 外面是灰沉沉的天 空 ⋯ ⋯, , “ 是呢 。 灰沉沉的。 不过 , 人的眼 睛 , 比 如说同狗啊 、 麻雀的眼 睛相 比 , 所见的天 色 就不一 定相同 。 不 知谁的视觉是真实的。 ” “ 镜子里 面的 , 镜子这种 眼 睛 ⋯ ⋯对吧 ” 一次大雨后 , 京子还和丈夫一同观赏了映照在镜 子里的积水中的明月 —月影的月影 。 川端就这 样化古典名言为自然场面 , 平静而轻松地勾划出 了镜中水月 , 即月影的月影 , 那虚幻的程度陡然 倍增。 至此 , 我们也可以回到柏拉图所谓的“ 影子 的影子 ”了。 正是由于画家象镜子一样反映的只是 “ 影子的影子 ” , 被柏拉图断然地逐出了“理想国 ” 的大门 不过 , 艺术家别有所为 , 正如我们所看 到的 , 川端借镜子幻化出了“ 月影的月影 ” , 又创 造出了一个明亮典丽的艺术王国。 ⑩ ① 关于镜子的专著 , 可见清郑复光的 《镜镜 海痴 》, 近人梁上椿的《岩窟藏镜 》, 罗振玉 的《镜 说 》, 孔祥星 、 刘一 曼的《中国古代铜镜 》, 木通 口 隆康的《古镜 》 年 , 索撒尔 〕的 《镜子 , 棱镜和透镜 》 年 等书 关于镜子各方面情况 的 简要介绍 , 可见《大英百 科全 书 》的有关卷册 , 《拉 罗斯大百科全书 》 · 」第七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 “ 铜镜 ” 条 目 中国古代关于镜子的诗文铭对 , 可见唐欧 阳询的《艺文类聚 》, 徐坚等人的《初学记 作为 古物 , 见明文震亨的《长物志》, 以及《古物指南 》 等书 作为艺术形式 , 见《世界艺术大百科全 书 》 七 〕 年 第十五 卷索引 条 目下所指示的各卷 作为艺术母 题 , 中国的见文林士 「 的 《中国的 象征符号和艺术母题便览 》〔 〕 匀 , 西方的 见哈尔【 的《艺术的题材和象征符号 词典》 」 年 阐述镜子的心理象征意义 的 工具书 , 可见切特温德【 〕的《象征 符号词典 》 〕 年 关于镜子的名言隽语 , 可见 巴 特 利 持 〔工 〕的《常用引语词典 》 年 等书 圣经 》中对镜子的记载 , 可见《出埃及记 〕第 章 , 第 节 , 约 伯记 」第 章 , 第 节 , 雅各书 》 〕 第 章 , 第 节 , 《哥林 多前书 · 》 第 章 , 第 节 等篇。 以镜子命名的书亦很多 , 例如 文学理论方面有 , 美国的艾布拉姆斯 〔 〕的 镜与灯 》 〔 〕, 印度檀 〕的 诗镜 》 巨 巨 · 〕, 毗首那他 场 的 文镜 巨 〕, 日本遍照金刚的《文镜秘府论 》等 绘画 方面有 , 元夏文彦的《图绘宝鉴 》 英译名为 眼 等 , 贡布里 希 〕的 一篇引人入胜的讨论 图画再现理论的论文 , 题 目 就是《镜子和地图 》〔 」 摄影方 面有 , 怀特【 从飞 」的《镜子 , 信息和表现形式 》 , , 年 哲学方面有 , 罗蒂〔 」的 《哲学和 自 然之镜 》 〕 年 , 德国神秘主义者伯麦 也曾把 《关于 灵魂的四 十个问题 》 【 〕称为 “ 智慧之镜 ” 〕历史方面 , 中国有《通鉴 , 西 方在中世 纪和类苦复兴期间亦盛行有《君主鉴 》 此外 , 尚有 花镜 》、 字镜 》、 《人类济度镜 〔 流行于十四世 纪 , 其内容是欧洲北方 画家常用的 题材 , 以至包容宇宙的《乾坤镜 》 等等 隋书 · 经籍志》收有《乾坤镜 》二卷 注云 “ 梁《天镜 》、《地 镜 》、 《明镜 》、 《四 规镜 》, 各一 卷 , 《地镜 图 》六 卷 。 ” 。 ② 关于中国铜镜起源的最新论述 , 见何堂 坤《铜镜起源初探 》, 载《考古 》, 年 , 第 期 , 第 页 。 ③ 监即水盆 金属盆取代陶盆后 , “ 监 ” 也 增加 了“ 金 ” 字旁 , 作“ 鉴” 。 《说文》 “ 鉴 , 大盆也 , 一 曰 鉴诸 , 可以取 明水于月。 ”徐滚 日 “ 鉴 , 古只 作监 , 从皿 以盛水也。 其后范铜为之 , 而用以照 形者 , 亦谓之鉴 , 声转为镜 。 尤《广雅 · 释器 》“ 鉴 谓之镜。 ” 《左传 》昭公二 十八年 “ 光可以鉴。 ”《释 文 》 “ 鉴 , 镜也。 ”《说文 》 “镜 , 景也 从金。 ” 段玉 裁注 “ 金有光可照物谓之镜 。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艺术与镜子 ‘ ④ 例如 , 古有“ 屈刀为镜 ” 的说法 文苑英 华 》第 卷崔护《屈刀为镜赋 》云 “ 惟刀 镜之异 名 , 共坚刚以为质 , 琳灵仙之手泽 , 得微妙之心 术。 括锋始拨 , 乍盘屈 以规圆 , 朗鉴俄成 , 骇拂 拭 而光溢 。 ” ⑤ 严文明 , 《论 中国的铜石 并用时代 》, 载 《史前研 究》, 年 , 第 期 。 ⑥ 李虎侯 , 《齐家文化铜镜的非破坏鉴定 , 载《考古 》, 年 , 第 期 。 ⑦ 参见 , 斯克里布纳 , 年 。 ⑧ 纽约和伦教 , 年 , 第 页。不过 , 有些人认为 , 柏拉图这话 旨在指责当时的“ 错觉” 艺术 , 而没有其他认真的目的。 见 第 版 , 年 , 第 卷 , 第 页以下 。 对柏拉图镜像的讨论 , 可见贡布里 希的《艺术与错觉》〔 〕, 第三 章 , 第 节 。 释典中也用 “ 镜像”来譬喻虚幻之像 , 为般 若经十喻之一 。 《智度论 》六 日 “ 如镜像 , 实空不 生不灭 , 谁惑人眼 一切诸法 , 亦复如是。 空不 实不 生不 灭 , 谁 惑 一 凡夫人眼 ⋯ ⋯诸法 因缘生无 自 性 , 如镜中像。 ” 钱钟书在《谈艺录 》见第 页 , 第 页 , 北京 , 年 和 管锥编 》见第 页 , 北京 , 年 中有几节专论释典 中的镜花 水月 。 他认为 , 此典屡见不 鲜 , 而用法违悟 , 有 裹贬二 义 。 贬义 的如 《说无垢称经 · 声闻品 》第 三 “ 一切法性皆虚妄见 , 如梦如焰。 所起影像 , 如 水 中月 , 如镜中像 ” 又 同经《观有情品 》第七 “ 菩 萨观诸有情 , 如幻师观所幻事 , 如观水中月 , 观 镜中像 , 观芭蕉心 ” 。 褒义 的如 《文殊师利问菩提 经 》 “ 发菩提心者 , 如镜中像 , 如 热时焰 , 如影如 响 , 如水中月 ” 。 后来诗文中也常用镜像之喻 , 来 借禅藻抒发绮思。 例如黄庭坚《沁 园春 》 “ 镜里拈 花 , 水中捉 月 , 觑着无 由得近伊 ” 《红楼梦》第五 回《枉凝眸》 “ 一个枉 自唆呀 , 一个空劳牵挂 , 一 个是水中月 , 一个是镜中花 。 ” 当然 , 我们最熟悉 的一例子也许是“ 镜花缘 ” 。 ⑨ 七 , , , ⑩ 琉善 , 《应该如何写历史》, 陈洪文译 , 见 《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 第 册 北京 , 年 , 第 页。 ⑧ 西塞罗 , 《理想国 逸文 , 杨绛译 , 同 上 书 , 第 页。 这句话亦见于塞万 提斯的《堂吉诃 德 》, 第 部 , 第 章。 杨绛认为 , 莎士比亚 的镜 喻也源于西塞罗 , 但鲍桑葵在《美学史 》中说 它来 自柏拉图。 ⑩ 关于第一部百科全书《世界之镜 》, 见 中的“ 界 ”条目。 关于 中世纪的镜子观 , 见 , 年 , 修订 本 , 第 页 该书中还有些关于镜喻的资 料 。 ⑩ 反射占卜术 是利用一 面镜子作预言 , 或通过凝视水 晶球 , 按球中所呈 现的图像作预言。 这有些类似于我国道教中的“镜 听” 熙朝乐事》 除夕更深人静 , 或有祷灶请方 , 抱镜 出门 , 窥听市人无 意之语 , 以 卜来岁休答。 《哪媛记 》 镜听咒曰 “ 并光类俪 , 终逢叶吉。 ” 先 觅一 古镜 , 锦囊盛之 , 独向灶神 , 勿令人见 , 双 手捧镜 , 诵咒七遍。 出听人言 , 以定吉凶 又 闭 目信足走七步 , 开 眼照镜 , 随其所照 , 以合人言 无不验也。 。还可参见《抱朴子 》、《西京杂记 ⑧ , “ , 朴 · 晓 ” , 罗 , , 。 ⑧ 在开普勒以前的几个世纪 , 透镜和镜子 并不是人们研 究的对象 , 但却是工 匠的产品 , 有 时是画室里 的一件工具 , 也是画家们在作品中乐 于表现的对象。 许多荷兰画家都是玻璃吹制工 的 儿子 , 十七世纪的画家杨 · 凡 · 德 · 海 登〔 州 同时也制作和 出售镜子 。 这是一个 传统工业和技巧最终成为自然知识 的一个主题的 例子 。 见 , 。 ⑩ 参见 , 见上注。 , 眼 , ’ , , 。 ⑩ 升 飞 , , 。 在 编辑的 · 巧 中有贡布 里希编的详细 索引 , 莱奥纳尔多关于镜子的所有 论述都被收在了 的条 目之下 。 ⑩ 见 , , 即 。 我的这部分即根据该书的论述写成 。 ⑩ 眼 , 。 ⑧ , , 。 ⑩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新美术 , 改 衅 罗 , , 。 ⑩ 对于这几 段渴语 的批判性分析 , 见陈寅 烙 , “ 禅宗六祖传法渴之分析 ” , 收在《金明馆丛稿 二 编 》, 第 页 上海 , 年 。 ⑧ , 比 , , 。 ⑩ 本乃迪克 , 《菊花与刀 》, 中译本 , 第 页。 《夕青异录 》中王 希默对镜 自娱的故事则有些顾 影 自怜 们 〕的味道。 感谢陈亦尚提供这条材料并给我看图 。 苏东坡的这首诗我在他的全 集中未见 , 这是转引自矢代幸雄 , 《水墨画 》东京 , 年 , 第 页 矢代 氏在第 页还讨论 了“ 白纸 赞” , 这也是我很想在此讨论的一个题材 , 可惜篇 幅不 允许了。 ⑩ 李庆立 和孙 懊之在《诗家直说笺注 济 南 , 年 , 第 页 中讨论这段话时说 “ 此所 谓 ‘登眺 ’ , 切实地把 ‘万 景七情 ’之 ‘合 ’建立 在唯 物的基础上 。 谢棒不仅看到了 ‘情景交融 ’ 对客观 事物的依赖性 , 更重要的是重视 ‘心 的作用 。 他 认为 ‘得其全 , 是写景的根本要求 , ‘无 我无物 ’是 ‘情景交融 ’ 的最高境界 , 而要做到这些 , 就必 须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 使 ‘心正 ’ ‘神充 ’ , 而且 ‘思 入杳冥 ’ 。 所以刘若愚认为 ‘这些观念是所有形 上理论和某些表现理论所共有。 他所使用的象喻 也反映出他部分属于形上理论 , 部分属于表现理 论的诗观 。 尤其是 , 他对镜子意象的使用 。 正如 实际的镜子照映人的脸 , 而脸是每个人心 灵的表 现 , 形上 的镜子映照外在 的世界 , 而外在世界是宇 宙之 “ 道 ” 的显示 ’ 《中国文学理论 · 形上 理论 》 。 ” 我认为他们 的解释都没有抓住关键 。 问题在于 “ 镜 犹心 也 , 光犹神也” , 何谓 “神 ” 谢棒在《诗家直 说 》卷三 的第四 十四 段 中说 “ 心 非镜光 , 而 照 无偏 者 , 神也。 ” “神 ” 能“ 照 无偏 ” 、 “ 得其全 ” , 而后又 能“ 思入杳冥 ” , “ 无 我无物 ” , 显然就不是什么 发 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 而是 “ 听之 以气 ” 《庄子 · 人间世 》的问题 , 是“ 心 斋” 的问题 , 因此 , “ 神 ” 即 “ 神悟 ” , 或雅可 比【 、 〕之 所谓超感觉 之感觉 位 , 老 子所谓的 “ 玄 览 ” 览即鉴 , 镜也 。 关于镜在老 庄哲学和禅学中的认识论方面的讨论 , 也可参见 范景中, 《顿悟与致远 老庄 、 禅与山水 画 》, 载 《新美术》, 年 , 第 期 , 第 页 那里 还有一 些关于镜 子的引文 , 可 以参见。 吻 钱钟书认为 , 我国古籍中镜喻有两边 。 一 者洞察 物无遁形 , 善辨美恶 , 如《淮南子 · 原道 训 》 “ 夫镜水之与形接也 , 不设智故 , 而方圆曲 直勿能逃也 ” , 又《说林训 》 “ 若以镜视形 , 曲得 其情。 ” 二 者涵容 物来斯受 , 不 择美恶 , 如《诗经 · 柏舟》 “ 我心 匪 鉴 , 不 可 以茹。 ” 前者重其明 , 后 者重其虚 , 各执一边 。 《庄子 · 应帝王 》所谓 “ 至 人之用心若镜 , 不将不 迎 , 应而不 藏” 文子 · 精 诚 》 “ 是故圣人若镜 , 不将不 迎 , 应而不 藏” 古 希腊诗人赋镜所谓 “ 中无所有而亦中无不有” · 都是说 虚则受 , 而受仍虚。 《世说 · 言语 》袁羊日 “何尝 见明镜疲于屡照 , 清流惮于惠风 ” 不将迎 , 不藏 有 , 所 以不 “ 疲 ” 。 见《管锥编》, 第 页 。 镜喻在 《庄子 》中共出现三 次 , 总地来看 , 他是既重其虚 , 也重其明的 , 即所谓的“ 在己无居 , 形物 自著 ” 。 但 在这里我强调 了其虚空涵容的一 面 。 ⑩ 谢棒也受了这段话的影响 , 他在《诗家直 说 》卷 一第四段 中说 “ 诗有可解、 不 可解、 不 必解 , 若水月镜花 , 勿泥其迹可也。 ” ⑧ 《资持记 》下二 之 三 “ 坐禅之 处 多悬 明 镜 , 以助心行 。 或取 明莹现像 , 或取光影交射。 ” 坐禅用的明镜也叫好照 。 西 藏贡献唐卡【 〕 的仪 式也用镜子 。 在为 了使神进入针而 对之进行洗礼时 , 不是直接把水洒在唐余上 而是洒在反 映着唐卡的镜子上 , 这并不全是为了避免唐卡被 水弄湿 , 而是具有更深一 层的意义 让唐卡反映 在镜子里是为了提醒信徒 , 神是没有实体的 , 神 只是我们心 灵的图像 , 是无 法解释无可捉摸的现 实的反映。 参见 , 卫 , 东京 , 年 , 这也有些 “镜花水月 ” 的味道。 密宗中的镜子见李振清等编 密宗黑教看人生 》 台北 , 年 , 一 页。 ⑩《我在美丽的 日本 》, 唐月梅译 , 收在陈德 文编选的《 日本散文选 》 南京 , 年 , 第 页。 ⑩ 不 过 , 歌德的浪漫主义 时期作品《少年维 特之烦恼 》〔 罗 七 中的镜喻 “ 在我心 中活动的景物是如此丰满 , 如 此温 暖 , 但愿你能挥洒 自如 , 使它重现在纸上 , 它 会成为你灵魂的镜子 , 犹如你的灵魂是永恒的上 帝的镜 子一样 。 ” 倒 多少让我们想起 了 中世纪 的 观念。 ⑧ 艾布拉姆斯【 」在研究浪漫主 义 如何取代古典主义 这一 过程 时 , 用了“ 镜与灯 ” 来说明它们的区别 。 他说 , 镜子即把人的头脑比 作外在客体的反 映器 , 而灯则比作光芒 四射的探 照灯 第一个比喻具有从柏拉图直到十八世纪的 ⑩⑩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艺术与镜子 许多思想的特征 , 第二个比喻代表浪漫主义对诗 · 的见解。 不过 , 艾布拉姆斯的“ 灯 ”却大致相当于 雪菜和赫兹利特的“ 镜 ” 。 赫兹利特在《泛论诗歌 》 〕中说 “ 一 切 形 式的诗 歌都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 幻想和意志的语言。 因 此没有比僵死 的、 学究式的批评家的呼声更为荒 谬的 , 他们想使诗歌的语言降低到常识和理智的 标准 因为诗歌的目的和功用 ‘ 当初和现在都是举 起反映自然的镜子 ’ , 它是通过激情和想象的媒介 这样做的 , 而不是以字面的真实或抽象的理性来 取消那种媒介。 ” 袁可嘉译 , 见《古典文艺理论译 丛 , 第一辑 , 北京 , 年 , 第 页 。 ⑧ 见 , 纽约 , , 前言。 ⑩ 转引自 年版 中的 条目。 ⑩ , 巧 , , , ⑩ 转引自 , , 第 页 , 作者在 注释 圣经注释小学小古文100篇及注释小古文100篇及注释简短小古文100篇及注释译文小古文100篇及注释 中说 , 他也不知其出 处 。 ⑩ , , 眼 · , , 一 。 ⑩ 。 例如 “ 在镜子的底面 , 黄昏的景色在移 动着。 也就是说 , 镜面和它映现的景色就象电影 中的双 重画面似地在晃动。 出场的人物和背景是 没有什么联系的。 而且人物在虚幻无常的透明中 , 风 景在朦胧流动的薄暮中, 两两融合在一 起 , 描 绘 出一个超脱入世 的象征性世界。 尤其是当那姑 娘的面孔上映出山野的灯火时 , 岛村的心甚至为 这难以形容的美所颤动。 ” ⑩ 绘画中的例子可见美国画家 斯 密森 〔 〕的著名连作《镜子的转位》 〕, 画家把数面镜子放里在草丛中, 把真的草和映在镜中的草 , 实像和虚像结合为一 体 , 令人体会出不 同寻常的涵义 。 这可 以说是名 副其实的“ 写照如镜取影” 姜绍闻《无声诗史 。 卜味 、 一 气二脚
本文档为【杨思梁.艺术与镜子.新美术2(1988)】,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104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9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3-03
浏览量: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