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史学概论3

史学概论3

举报
开通vip

史学概论306历史期末复习材料 史学概论复习材料 一、名解 1.天命史观: 天命史观是中国古代的正统史观。夏、商、周三代的史籍中便有所谓“夏道遵命、殷人尊神”之类记载。到西汉,董仲舒将天命史观加以整理发展,使其系统化、理论化,为封建统治寻找理论根据和历史根据。及至宋朝朱熹宣扬“天理”史观,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归结到“天理”上,为封建统治秩序披上了神圣的、合法的外衣。 天命史观往往与历史循环论互为表里,相互补充。战国时代,阴阳五行家邹衍提出“五德终始”的理论,把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更替看作土、木、金、火、水五德的循环。他认为,...

史学概论3
06历史期末复习材料 史学概论复习材料 一、名解 1.天命史观: 天命史观是中国古代的正统史观。夏、商、周三代的史籍中便有所谓“夏道遵命、殷人尊神”之类记载。到西汉,董仲舒将天命史观加以整理发展,使其系统化、理论化,为封建统治寻找理论根据和历史根据。及至宋朝朱熹宣扬“天理”史观,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归结到“天理”上,为封建统治秩序披上了神圣的、合法的外衣。 天命史观往往与历史循环论互为表里,相互补充。战国时代,阴阳五行家邹衍提出“五德终始”的理论,把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更替看作土、木、金、火、水五德的循环。他认为,五德循环反映的是天意,每一转变关头,天必显示种种迹象予以昭示。 同时,天命史观往往也是帝王英雄史观。它宣扬“君权神授”,把君王看作天意的执行者。中国的封建正史,几乎大都是以帝王将相的活动为中心编纂而成的,很少反映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国封建社会中正统的历史观,便是这种以天命为本、以历史循环论为形式、以帝王英雄为中心的史观。 2.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 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是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具有示范意义的一部历史著作。它贯串了今文经学与近代西方社会进化论相结合的历史进化观点。还按进化论观点,依据考古学等方面的成就,将中国历史分为“上古”、“中古”和“近古”三大时代,“传疑期”“、化成期”、“极盛期”“、中衰期”、“复盛期”、“退化期”、“更化期”七个时期,把中国历史放在连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考察,试图展示中国社会历史的进化规律。《中国古代史》突破了传统史学编年、纪传和纪事本末三大体例的限制,采用篇、章、节的历史编纂体例,以年代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变化为纬,把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简明扼要而又完整明晰地描述出来 3历史知识主体: 广义:就是现实的人类。人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和空间中,每个人在日常活动都是以他对自己历史的认识为根据的,根据这种认识来安排和规划他现实的活动和将来的方向。对于个人历史而言,以往所发生的事情给自己提供认识经验。但人的历史知识是自发的,散漫的,不成系统的。 狭义;在人类群体中,在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的基础上产生了一批专门关心和记忆群体历史的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研究者或史学工作者。历史研究者的历史认识是自觉地,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有目的的。他们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深刻而系统的。他们是经过专门教育和培养,接受了一定的技能训练的人。 4历史认识的客体: 历史认识客体是一个与历史认识主体相对应的范畴,历史认识的客体,就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客观存在的历史不因为它以前存在、发生而成为我们认识的客体,因为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它之前,它就已经发生了只是处于潜在状态,所以我们要对它加以研究。也就是说,历史认识客体是指那些在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同主体一起构成历史认识活动结构的两极、并发生实际的认识关系的客观历史,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历史学家面临的历史认识的客体,实际存在着三个层次:首先是作为历史原型客体的延伸体的现实社会,接着是作为历史遗存客体的实物和文字史料,最后才是隐藏在历史的现实延伸体和遗存体后面的历史原型客体。 5善本: 按张之洞解释说“: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伪不阙之本也。” 现在理解的“善本”,一是宋、元刻本,或称旧本、古本。宋元刻本保留下来的不多,而且人们“以其误字皆出于无心,或可寻绎而辨之,且为后世所刻之祖本也”, 故视之为善本。二是清代学者的精校精注本。清代学者特别讲求校勘,精校精注,取得了很大成绩,多为后人称引,故此也被称之为善本。史料校勘的方法:陈垣《校勘学释例》: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 6口述史学方法: 它的含义很广,既是指史学家搜集和利用口头史料的方法,又是指史学家全部或部分地依据口头史料撰写历史的方法。口头史料又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口述回忆,是指“史学家访问当事人而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这通常被称为口述史;二是口头传说,是指“那些 以口头语言的形式流传了若干代的对以往人物、事件的叙述与描绘”。 历史学家对口头史料的搜集和利用,由来已久,但口述史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学方法,则诞生于本世纪30 和 40年代的美国, 并于60、70年代在欧洲和其他许多地区得到广泛利用。 二、简答 1、 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阶段 中国史学形成于先秦时代,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又继续发展提高。中国封建社会中历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 (一)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时期史学得到了迅速发展,记事史、记言史,系统的编年史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韩非子等人的历史进化观,孟子、邹衍等人提出的历史循环观。这时,史实的考证也受到了重视,史学家们还重视史实的评价和修史笔法,初步形成了“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法不隐”、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西汉司马迁的史学名著《史记》和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历史著作。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迎来了中国史学发展的一个高潮,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修史者众,史书的数量、种类和体例都比以往多。 2.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在学术领域内逐渐取得仅次于经学的重要地位。 3.反映士族门阀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影响的谱牒之学和人物传记十分盛行。 4.各民族史学的蓬勃发展。 (三)唐、宋、元时期 唐宋是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适应这时社会发展提出的明变的要求,史学更注重通变。几部重要的通史著作大都修撰于这一时期如杜佑《通典》、郑樵《通志》和马端临《文献通考》刘知几的《史通》等等 (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由于政治上、思想文化上封建专制制度更加强化,迫使一部分史学家向注重文献整理和考据的方向发展。但另一方面,伴随着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末清初也吹起了一股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宋明理学和各种陈腐历史观念、提倡经世致用史学的清新之风。如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它是继唐代刘知几《史通》之后又一部杰出的史论著作。章学诚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详尽地阐述了“六经皆史”的思想,既反对空谈心性的“宋子”,也反对脱离“经世”,务求考索的“汉学”学风。 2、中国古代史学的特点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史学发展呈连续发展、不断提高的态势,我国古代史学发展水平之高,举世无匹。我国古代史家为后人留下了世界其它国家所根本无法比拟的丰富的史学典籍。史书编纂的体例、种类在古代中国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我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等史家及其著作,代表了不同时期中国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他们的史学成就,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古代世界史坛上都是出类拔萃、鲜有匹敌的。 2.古代中国长期维持了官修史书的传统。官府开馆修史,对史学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历代封建王朝对史书编修的重视,对于史学的发展是一个推动力,尤其对于史书数量和史书体例、种类的增多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官修史书的弊端也是明显的。由于史学受封建王朝的控制影响较深,封建正统史学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天命史观始终是占统治地位,封建王朝正统思想是史评的基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臧否人物的纪传体正史是占主导地位的史书体例。 3、较之封建史学,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反对天命、循环史观,反对封建制度及其纲常伦理,提倡人性、理性史观,宣扬历史进化论。以人性、理性为基础、以历史进化为内容的历史观来呼唤在中国进行资本主义的维新和改革,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2. 反对把历史撰述归结为给统治上层立传续谱,主张写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历史、社会的历史。他们提出,写历史不能只供统治者体验安邦治国之道,而应面向广大国民,启迪民智。 3. 史书编纂体裁上,便于综述和论证的章节体,代替了古代史书盛行的编年、纪传等体裁,成为史书撰述的主要体裁。 4、中国近代史学: 梁启超是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他在《中国史叙论》、《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等论著中,对中国封建史学作了批判性总结,倡导“史界革命”,建立新史学。梁启超从理论上阐述了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理论与原则,夏曾佑则把这种理论原则贯串到历史研究和著述的实践中去。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见上) 5、(了解)西方史学:西方史学发源于古代希腊;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 古代西方史学:上古、中古时期西方史学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起伏曲折。不同于保持着连续发展态势的古代中国史学,西欧上古到中古的史学发展出现过明显的中断。在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史学中,古代希腊罗马史学求真求知的优良传统被中断,古代史家坚持的人本主义史观为基督教神本主义史观所取代。基督教史学对史学发展虽也有过某些贡献,但从总体上看,基督教史学较之古代世俗的历史学,是一个退步。 不同于古代中国,西欧上古、中古时期史学始终未能取得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在古代希腊、罗马,史学往往被归于修辞学之下,被看作文学的一种。古希腊和罗马虽然缺乏中国那样官修史书的传统,史学研究比较自由,追求创新和多样性、个性成为一种时尚,有利于史学的创新和进步,但片面追求辞藻和文采的倾向常常损害史学的健康发展。到中世纪,史学沦为神学的侍婢,对史学发展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近代西方史学的分期:14-16世纪;16-17世纪;18世纪;19世纪 7、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 首先,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统一于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科学与史学也因而具有统一性。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其知识体系与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存在内在的统一性。我们肯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同时也承认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异性。所以,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性。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生发展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这不仅表现在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方面,更重要的是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和后者对前者的促进作用方面去加以研究的。自然科学史实际上是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它既具有自然科学的一般性质,也兼有历史学特有的反思性质。 第三,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特别是在今天,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在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中,自然科学对史学的作用更为明显。 8、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理解) 第一、历史学与哲学之间既存在着巨大差别,又存在着密切联系。历史学具有实论性,哲学具有思辨性,两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哲学对历史学有指导作用,哲学给历史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历史学的发展有为哲学提供了新史实,有利于哲学进一步发展、更新。两者相辅相成,哲学的指导意义最为突出。 第二、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并非并列平行的关系,而是一般和个别、指导性理论和实证性基础的关系。由于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概括,它的理论、观点对其它学科即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所以,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不受任何哲学影响的历反过来,史学是不存在的。反过来,历史学的发展也会促进哲学内容的更新,历史学为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和史实的依据。历史学与哲学之间这种指导理论与被指导的实证基础的关系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科学的关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给历史学提供唯物史观的同时,也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样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正是在总结前人优秀成果特别是史学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 9、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理解) 历史学是最具有综合性的一门社会科学。这决定了它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密切关系。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人类社会以往的一切活动领域及其过程,而其他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人类社会的某个特定的方面或特定领域及其规律。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第1, 历史学的总体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研究对象上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有交叉重叠之处。 第2, 上述特点决定了历史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研究之间有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第3, 史学与其它社会科学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关系又决定了它们之间在研究理论上、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 同样,其它社会科学也可借鉴历史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比如,考证、辨伪方法运用到法律学领域,可以澄清事实,历史的因果联系的理论运用于政治学领域,有助于揭示政治学领域的特殊规律。可见,历史学与各门社会科学之间在理论上、方法上有相互借鉴、渗透的一面。 10、运用唯物史观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历史发展动力和社会基本矛盾(了解) 马恩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以及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历史发展的动力,来自历史过程内部的矛盾性。在所有的矛盾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更基本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对矛盾中,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生产力所反映的人和自然的矛盾是永恒的,连续的,不能中断的,先后相承的。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后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并且被他们当作原料来为新的生产服务。由于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不仅要维持简单再生产,还要进行扩大再生产,不仅需要已有的生产的积累,而且要开拓新的生产领域。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关系。这种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上形成的作为生产力发展形式的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当它适合或基本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的,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或形式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了,往往需要进行若干改变或调整,使之适合发展了的生产力的性质,社会也因此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发生局部的质变。生产力也就有可能在调整了的生产关系下继续发展。然而,在原有生产关系下所作的任何局部的调整都不能适应生产力继续发展的要求,社会革命的时刻就来到了。旧的生产关系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或是从旧社会母胎中形成的新生产关系,社会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关系从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到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从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到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然后经过生产关系的变革再次使之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就是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运动过程。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决定因素。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的正确观点。 12、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了解)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马克思认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也就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是说,阶级的划分,首先和根本的是经济的划分,阶级关系首先和根本的是经济关系。正是经济上的不同地位和不同的乃至互相冲突的经济利益,形成了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当旧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合生产力性质,旧生产关系的代表----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并不愿意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用他们手中的强大的国家机器就成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仗代表新生产力和新生产关系的先进的革命的阶级,采取暴力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形式,才能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给适合生产力性质的新生产关系以应有的统治地位,从而解放生产力,使之进一步发展。 当某一社会制度还没有走完它的历史路程,也就是说,生产力还能在现有的生产关系的框架内得到发展的时候,阶级斗争也还是存在的。它会促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作一些调整。只要这种调整不是改变生产关系的基本性质,不改变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剥削阶级是可以容忍的。剥削阶级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终归是以不致损害其根本利益为前提的,一旦他们感到自己的根本利益受到了威胁,就要对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斗争进行坚决的镇压。 这样就使阶级斗争往往发展到再也不可调和的程度,这时就出现了被剥削阶级的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但是,只要还没有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没有先进的阶级和政党的领导,这些起义总是失败,即使推翻了旧政权,也不可能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就是这种情况。 我们不能忽视统治统治阶级剥削、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必然结果,是统治阶级所代表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看不到被统治阶级的反抗斗争正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一种表现,缓解或消除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为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开辟了道路, 13、史料搜集的方法与辨伪的方法 一、史料搜集的方法 a、充分运用文史工具书搜集史料。重要的工具书有《中国历史大辞典》、《世界历史辞典》、《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 b、分类搜集法。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搜集史料的方法。即确定研究的大方向后,着手广泛搜集史料,然后将材料分类排比,形成具体课题,得出结论。 c、追踪搜寻法。此法指的是研究者为搜求某事史料而览读某书时,发现某书提到与该项史事密切相关的另一些史事,或在注引中提到了与该项史事有关的另一些书名或篇名,便追踪寻读有关的史著,循此一直追踪到未见新的踪迹方休。 d、通过调查、采访收集口碑资料。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资料更具体,近代以来,采访在西方称“口述史学”,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会出现局部消失,也会加入描述者的主观意愿。 二、史料辨伪的方法: 明代,胡应麟在《四部真伪》内,把辨别伪书的方法归总为八点: 其一,“核之《七略》,以观其源”。即检查最早的目录书是否著录过。 其二,“核之群志,以观其绪”。即检查历代《经籍志》或《艺文志》,验明此书何时代见于著录,考其流传的线索。 其三,“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即考查与作者同时代的著作中,有无谈到或称引这部书的地方。 其四,“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即考查后世的著作有没有引用或发挥这部书中某些言论、观点的地方。 其五,“核之文,以观其体”。即核查这部书的文体是否符合当时的语言文字习惯。 其六,“核之事,以观其时。”即考查书中所记叙之事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其七,“核之撰者,以观其托”。即检查所标作者姓名,是否出于托名。 其八,“核之传者,以观其人。”即考查传播书的是什么人。 (了解)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胡应麟这八点辨伪方法,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又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发挥,提出了鉴别伪书的十二条公例,概述如下:其一,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什有九皆伪。其二,其书虽前代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乃忽有一异本突出,篇数及内容与旧本完全不同者,什有九皆伪。其三,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者,即不可轻信。其四,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其五,其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佐证,而今本与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其六,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其书或全伪或一部分伪。其七,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后人窜乱之迹既确凿有据,则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选择。其八,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其书必伪。其九,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者,则必有一伪或二俱伪。其十,各时代之文体,盖有天然界画,多读书者自能知之,故后人伪作之书,有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但一望文体,即能断其伪者。其十一,各时代之社会状况,吾侪据各方面之资料,总可推见其崖略。若其书中所言其时代之状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其十二,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自有一定。若某书中所表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者,即可断为伪。 14、史事考证方法; 首先是求源法;其二,运用反证法;其三,注意运用旁证法;最后,还可适当地运用理证法。 15、、新史学方法: a、比较史学方法 b、计量史学方法 c、心理史学方法 d、口述史学方法 16、历史认识的真理的检验 (对史实判断的检验和对理论解释性判断的检验这样两个层次) 由于在历史著述中直接显示出来的历史认识主要包含史实判断和理论解释性判断这样两个层次,由此决定,对历史认识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的检验,也相应地分为对史实判断的检验和对理论解释性判断的检验这样两个层次。 对史实真伪判断的检验主要是考察原来的史实判断的依据的史料是否充分,对史料真伪的考辨及其含义的理解是否准确,与已知的或新发现的相关史料或史实是否互相矛盾,等等。 对史实真伪判断的检验,是对整个历史认识的进行检验的基础,因为史实判断是理论解释性判断的依据和根基。如果依据和根基经过检验证明是不可靠的,理论解释性的判断就会成问题。有时,一项关键性的史料或史实依据如果被证明是伪品,会导致整个的理论解释性判断被全盘否定。 对理论解释性判断的检验,要以对史实真伪判断的检验为基础和前提,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史实判断本来就是理论解释性判断的依据。但是,即使某项理论解释性判断所依据的一件件史料和史实都经过检验证明是符合实际的,对那些史料、史实的历史含义及其因果关系和规律性、价值性判断也未必就一定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因此,还需要对理论解释性判断本身进行检验,主要就是对理论解释性判断所依据的理论体系和社会历史观进行理论和逻辑的检验,最终要归结到由社会历史运动的实践来检验。 17、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 一、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二、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三、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史学史: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本身的发生、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 一是历史意识、历史思想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历史观点演变过程认识史学历程中的一切现象,把握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二是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纵向考察,包括历代史学家对史学实践的理论探讨、方法论的总结; 三是对史学家及其著作的研究。对史学家的生平、治学、史学成就、史学思想的介绍与评说,对史著的体例、方法、理论、价值的评价; 四是对史学思想及史学流派的研究。 史学理论(概论): 史学理论是史学对自身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反省、反思和认识的理论产物。它不是探讨具体的历史过程,而是对历史学的理论思考。它包括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个组成部分。 史学本体论:又称历史本体论或历史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论。史学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历史观。诸如,历史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或有什么样的规律?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怎样看待历史发展演变中的因果关系?怎样评价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怎样看待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前进与曲折?等等,都是属于史学本体论或历史理论问题。对于此类理论问题是否能作出科学的回答,从根本原则上决定着历史研究是否能反映客观历史真相。 史学认识论:又称历史认识论,是人们对历史认识、历史知识的特性、特点等进行的理论探讨。所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历史研究者的主体性如何体现在史学认识中,它与客体历史的关系怎样。要回答以下问题:历史认识是如何成为可能?历史认识是怎样形成?历史认识的特殊性是什么?历史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怎样?历史认识能否检验?等等,对这些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才能科学地认识历史学的性质、任务和历史学的学科特征,从而才能自觉地进行科学的历史研究。 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它并非是对具体的研究方式、方法的个别描述,而是从整体出发,对比各种史学方法的优缺点,弄清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史学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怎样认识史学方法的特性和史学方法与其他社会科学方法、自然科学方法的关系?怎样理解各种史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局限和相互关系?等等,历史研究者对这些问题有了正确认识,才能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和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才能在历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作出符合历史研究的客观实际的科学论证,从而促进历史学成为真正的科学。 三、论述 1马克思关于历史认识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属性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史学认为,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历史认识真理的两个属性,任何一个历史认识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只有绝对性而没有相对性或是只有相对性而没有绝对性的历史真理是不存在的。 具体地说,历史认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包含了三个含义: 一、通常我们用绝对性来表示某一历史认识真理所包含的客观性内容,用相对性来表示这些客观性内容的近似性、不完全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历史认识真理对认识客体的反映总是近似的、不完全的,这是它的相对性;但是,近似的和不完全的反映又包含了不依赖反映者为转移的客观性内容,这是它的绝对性。 二、通常我们用绝对性来表示一种局部的完满的历史认识,用相对性来表示这种局部完满认识的有限性和有条件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历史认识真理相对于某一个具体限定的范围和条件来说,它是完满的和确定的,这是它的绝对性;一旦改变了具体限定的范围和条件,它的完满性和确定性就变成了不完满和不确定了,这是它的相对性 三、我们通常用绝对性来表示历史认识的至上性,用相对性来表示历史认识的非至上性。历史本身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反映这个无限发展过程的历史认识的真理,只能在人们的世代的无限系列中实现。人类的历史认识“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也就是说,按人的思维本性和认识能力来说,可以从无限多样的历史客体获得客观性的内容,这是它的绝对性;从思维的个别实现和每次实现来说,只能通过对有限的、暂时的历史客体的认识有条件地获得客观性的内容,这是它的相对性。 但人们对历史认识相对于其他事物的认识更有明显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这与历史客体的异常复杂性、非重复性、非直观性相关。 异常的复杂性:就是说历史认识的客体较之人类其他学科的认识对象更为复杂。一方面它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服从于一定的运动规律;另一方面,这种运动过程和规律又不同于自然界的那种盲目的、不自觉的相互作用。“在社会历史领域里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人类社会的历史运动,是具有高度能动性和思想感情的人类有意向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正确认识由各怀不同意向、带着各不相同的思想感情的人的活动以及由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历史运动,要比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复杂和困难得多,认识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完满性、近似性也就更明显更突出。 非重复性:就是历史认识的客体较之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具有强烈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不重复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专门论述过历史认识客体的不重复性与历史认识相对性的关系。他说:“在有机界中,我们至少是研究这样一些过程的连续系列,这些过程,就我们的直接观察所涉及的范围而言,正在非常广阔的范围内相当有规律地重复着。……相反地,在社会的历史上,自从我们脱离人类的原始状态即所谓石器时代以来,情况的重复是例外而不是通例;即使在某个地方发生这样的重复,也绝不是在完全同样的状况下发生的。 非直观性:就是指历史认识的原型客体本身已经不存在于现实之中,不能为人们直接观察,历史认识主体只能借助它在现实中留存的各种遗物、遗迹或文字记载去认识它的原型。由各种遗物、遗迹和文字记载构成的史料同历史客体的原型相比,总是存在着整体与局部、全面与片面、无限与有限的矛盾和差异,由此而获得的历史认识也总是具有更为突出的相对性。“由于历史材料不足,甚至永远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而谁要以真正的、不变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的标准衡量它,那末,他只是证明他自己的无知与荒谬。”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重视的它还与认识客体的特殊性有关,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这一内容,也就是人类对自己自身历史的认识。但历史没有死去,它与现实社会相关,这是它的特殊性。 2、论述 克罗齐“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其中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现刻的思想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生活的需要激发起来的;三是历史是按现时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这个命题含有明显的历史相对主义的消极成分,但也含有一顶的合理因素。那就是确认了一个事实:历史认识的起点,来源于研究者感受到的现实需要。 历史认识的形成: 历史研究者从作为历史延伸体的现实社会体验中开始他的历史认识,主要是在两个方面:第一,现实社会中的体验和感受,促使他形成或接受某种社会历史观,那种社会历史观可能是很不系统的,诸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多行不义必自毙”、“鉴往知来”……之类,也可能是比较系统的,诸如天命神学史观,人性、理性史观或唯物史观等等。第二,他从现实社会中感受到他觉得特别需要从历史中寻求经验教训的某些领域或问题,从而初步确定他要着手研究的领域或课题,甚至形成某种极初步的假设。 历史研究者形成上述两个方面的初步的历史认识后,就进入认识客体的第二个层次,即对作为历史原型客体的遗存体的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考辨,弄清有关的史实。史料和史实考辨的得失,也受到社会历史观的制约,但同时还取决于史料搜集是否充分,考辨方法是否科学、严谨,史料和史实考辨的结果,往往会促使研究者不断改变或修正原有的初步性或假设性的历史认识,在某些情况下只会涉及到局部性的历史情节的认识的修改,但一些关键性史料的新发现或新的考辨成果,会引起对某个历史认识的根本性的修正或改变。治学严谨的历史学家,往往通过对史料和史实的考辨,形成全新的历史见解,以极大的学术勇气,对原有的认识加以否定,甚至突破原有的立场和社会历史观的局限,把整个历史认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研究者对他的研究课题有关的史料和史实认识清楚后,就开始运用一定的社会历史观或理论分析工具对那些史料、史实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加以理解和解释,做出因果判断或价值判断,最后形成对他所研究的历史现象或过程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影响等等方面形成整体性认识。这个过程就是研究者进入作为历史认识客体的第三个层次的原型客体并对它形成整体性认识的过程。 因此我们说,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者循着历史认识客体的三个层次逐层推移地考察、研究的过程。 3、计量史学方法引入史学的作用及其局限 计量史学方法,即历史或历史学的计量方法,也就是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的计量方法运用于史学研究的一套方法,到60年代末,成为国际史坛上不容忽视的一股世界性潮流。其作用有: 首先,计量史学方法确实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的模糊的数量判断明晰化,从而对那些包含着模糊的数量判断的定性论断加以验证,或加以修正,或予以否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断。 再者,计量史学方法在帮助历史研究者探寻普通群众的历史和普通群众的动向在其中起着重大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轨迹和深层奥秘方面,以及在探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趋势方面,具有其他任何研究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功用。第三、还有一项重要功用,就是促进经济史、社会史和心态史、政治史等史学领域,向以研究现实社会为主的各门社会科学和软科学接近和交会。因为这些社会科学日益走向计量化研究,计量史学方法的运用为历史学向这些社会科学和交叉性的软科学接近和交叉,架设了桥梁。这就有利于促进历史问题的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研究的互相配合和衔接。 局限; 西方史学家对计量史学也提出了许多责难,归纳一下,对它的责难和争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许多学者认为,由于历史学研究的历史现象都是人的活动造成的,而参与历史活动的每个人群和个人都是有独特个性和意志的,硬把他们抽象成为没有个性和意志的数目字或数字符号去加以计算,其结果不但不可能反映历史真相,而且导致把人的历史变成没有人的数目字的历史。 其二,许多学者认为,历史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历时性”的现象,即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现象,这就不但需要对各种“共时性”的状态作出判断,而且需要“历时性”的变迁作出解释;而运用计量史学方法至多只能对有关“共时性”状态的某一判断作出验证或提出某种新的判断,而不可能凭计量结果本身对“历时性”的变迁作出解释,而且即使是对计量结果本身的含义也不可能凭计量结果本身作出解释。因此,即使凭计量结果可以否定某些已有的结论,也只能是有破无立,不可能提出有说服力的新的结论来代替原有结论。 第三,批评者们还指出,计量史学的倡导者夸大了计量证据的客观性,要让人们相信计算机那样的机器本身就具有排除主观任意性的功能。实际上,任何数学工具的运用,都是运用数学工具的研究者在起支配作用,因为研究者总是按照自己事先设定的某种假设去收集和选择数据,进行运算的。的确,运算结果有可能否定原来的假设,单从这方面讲,数学工具有助于防止主观任意性。但其作用主要限于在单项史料或史实的是非判断上防止主观任意性,而不可能在计量结果的含义的解释上防止主观任意性。这些论述和告诫无疑都是很中肯的。 21、计量史学的成就 研究实践已证明,计量史学方法确实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的模糊的数量判断明晰化,从而对那些包含着模糊的数量判断的定性论断加以验证,或加以修正,或予以否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断。例如,在历史著述中,历史学家总难免要使用“重大的”、“占据主要地位的”、“常见的”、“微不足道的”、“影响不大的”等等用语。这些都是隐含着计量或统计内涵的概念。这个事实说明,历史学本来就离不开计量。但是在历史研究实践中,人们往往未做任何估算就使用了这类概念,使这类本来属于定量判断的概念成了模糊性很强的定性判断的概念,由此常常导致失误。计量史学家通过系统的计算,对以前的许多结论提出确有依据的否证或修正,这不能不说是计量史学方法的优越性带来的积极成果。巴勒克拉夫认为:“正是这种关注使1955年前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历史学有别于旧历史学。” PAGE 12
本文档为【史学概论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5729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3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3-09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