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十二种文明概览

世界十二种文明概览

举报
开通vip

世界十二种文明概览世界十二种文明概览:《世界文明大系》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研究中心组织国内40余位专家学者,对世界各大文明体系进行了历时10年的研究,撰写完成了12卷本《世界文明大系》,对世界各个文明通过专题的形式加以概括,客观公正地评析世界各主要文明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整个世界文明所做出的贡献,不仅介绍各种古代文明,同时按文明发展阶段和脉络,介绍现代文明,充分展示了多极世界的多彩文明。 中华文明 拉丁美洲文明 西亚北非文明 加拿大文明 印度文明 伊斯兰文明 斯拉夫文明 美国文明 犹太文明 西欧文明 非洲...

世界十二种文明概览
世界十二种文明概览:《世界文明大系》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研究中心组织国内40余位专家学者,对世界各大文明体系进行了历时10年的研究,撰写完成了12卷本《世界文明大系》,对世界各个文明通过专题的形式加以概括,客观公正地评析世界各主要文明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整个世界文明所做出的贡献,不仅介绍各种古代文明,同时按文明发展阶段和脉络,介绍现代文明,充分展示了多极世界的多彩文明。 中华文明 拉丁美洲文明 西亚北非文明 加拿大文明 印度文明 伊斯兰文明 斯拉夫文明 美国文明 犹太文明 西欧文明 非洲黑人文明 日本文明 中华文明 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2008-09-01    来源: 央视网 【字号 大 中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14,'cont');" 小】 【打印】  【关闭】     中华文明植根于东亚大陆一片广袤的土地上,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热爱和平。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至于中国民间,千百年来所信奉的人生信条,也不外乎和气生财等。《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能四通八达,无往不利;以为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只要达到“中和”,天地才得以正,万物才得以育。          和谐是和平之上的一种更高、更美的境地,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人既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的需要,也必须调整人的生活方式以适应自然的规律,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根本要义。人与人的和谐强调人既要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既要考虑局部的利益更顾全整体的利益。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包括身心两方面,重点在于通过实践和自省以提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至迟在周朝的时候,中国人就认识到“有容,徳乃大”的道理。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现代考古表明,中华文明在史前时期的存在,不是一花独放,而是像满天星斗一样,表现为文明的多样性。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上古的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明自始就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中国域内各个文明形态在相互借鉴、相互模仿中不断发展变化。辽宁省境内红山文化遗址不同于黄河流域炎黄文化的文化遗存。它距今大约5000年,如今只是碎石瓦砾的祭坛和筒形祭器在银幕上被复原后,令人感到震撼的不仅是它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还有不为我们所熟知的、表现为不同来源的文明形态。至于迄今令人不可思议的三星堆文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更是令人费解。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文化的包容性不仅表现在生活形态与生活样式上,而且表现在思想的宽容与容忍上。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本质,即中国人自古以来并不愿意将思想统一、凝固在一种教条形态上。那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种包容不只是统治者的包容,也是整个社会的包容,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在唐朝任职。     文明的发展需要开明,唯开明才能广得人心,唯开明才能云蒸霞蔚。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班彪说:“从谏如顺流”。中国人往往将“盛世”与“开明”联系起来,称之为“开明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等,大体说都是如此。     革新是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不断前进,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虽不是最早的,却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其中的原因很多,而最主要的原因则是中国民族自始自终具有一种不断变易、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日新之谓盛徳,生生之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在表现了中国人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不断与时俱进的思想特征。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不知经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变革。就带有全局性的制度而言,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从城市的里坊制到街巷制,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长足发展。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促成了新型士人的成长;从里坊制到街巷制,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如果就文学体裁这一个局部而言,从古体诗到近体诗,再到词和曲;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从杂剧到传奇,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学的突飞猛进。     开放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唯开放才能吸取其它文明的长处,唯开放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历史上的所谓盛世,大都是开放的时代,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年代。张骞通西域,带来了中亚和西亚的文明,尤其是印度的佛教文化,这对后世中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在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对中国固有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只有今生此世的观念,是佛教带来了三世之说,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都扩大了。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与佛经的翻译有关。随着佛经的翻译,汉语的 词汇 英语3500词汇语境记忆pets3考试词汇二年级反义词和近义词初中词汇词汇大全考研英语二高频词汇表 扩大了,文学观念也多样化了,诸如“空”的观念、“境界”的观念,都与佛教有关。更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禅宗,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至于唐代,对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丝绸之路开通,形成双向交融的文化格局,唐代文化既得以向外广泛传播,同时也从外面得到很大的补充。当时的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大都市,都是中外文化交汇的地方。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国际都会,在八世纪前半叶,人口已经达到百万之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以及留学生、学问僧、求法僧、外国的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大食、天竺、真腊、狮子、新罗、日本等许多国家的使臣络绎不绝。在宗教方面,除了道教和佛教,伊斯兰教、祆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传播。唐太宗设立的十部乐,其中四部来自唐朝境内少数民族,四部来自国外。到了明代,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对外交流活动,就是郑和下西洋,其足迹远达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密切了中国与一些国家的外交关系,成为中华文明对外开放的壮举。     中外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双方的文明发展。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对西方文明的伟大贡献已是公认的事实。明末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用科学作为传教工具,激起中国一部分士大夫对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兴趣,这包括古希腊哲学、伦理学、语言学、逻辑学、地理学、医学、生物学、数学、历算,以及美术、音乐、火器、水利、建筑等等。而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16世纪至19世纪的三百年间,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美洲作物的传入和推广,对中国开发地广人稀的山区,满足对粮食的需求,从而发展生产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责任编辑: 王啸 ) 拉丁美洲文明 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2008-09-01    来源: 央视网 【字号 大 中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14,'cont');" 小】 【打印】  【关闭】     秘鲁著名学者欧亨尼奥·陈一罗德里格斯(陈汉基)指出。在对拉丁美洲文明的研究中,“数百年来,出现了种种寓言神话、虚幻景象、先入之见、杜撰的人物和事物、失望情绪、简而化之和笼而统之的做法以及黑色传说和白色传说”。所谓“黑色传说”(1a 1eyenda negra),系指揭露、批判西班牙在新大陆进行征服、殖民统治时期屠杀、压迫、剥削印第安人的文字叙述。所谓“白色传说”(1a leyenda blanca),系指对西班牙在新大陆进行征服、殖民统治时期的活动进行粉饰、赞颂的陈说。     事实上,“拉丁美洲文明”极富文化底蕴,极具历史韵味,颇有特色。其特色体现在其诞生、发育的地理、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中。     拉丁美洲文明是其自身历史发展积铢累寸的结果,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文明碰撞、交流、融会的结果。     拉丁美洲文明的根基是古代文明。 “古代文明”是指1492年哥伦布航行至美洲大陆以前。重点有三大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卡文明。同时,此时期拉丁美洲古代文明与华夏文明之间的关系不可忽视。     拉丁美洲“近代文明”是指1492年至20世纪初。拉丁美洲古代文明与欧洲文明的相遇、交流、融会,孕育了拉丁美洲近代文明的初创状态,其中还包括部分非洲文明和亚洲文明的成分。在拉丁美洲近代文明的发育状态,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实践,引起了盎格鲁撤克逊文明、法兰西文明和美国文明对拉丁美洲文明的撞击。新型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导致了拉丁美洲文明的发展和变革。中国文明的传入同样丰富了拉丁美洲文明发展的内容。     拉丁美洲“现代文明”主要是指20世纪,这是拉丁美洲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文化自我意识的强化,呈现出思想变革、理论创新、文学艺术流派纷呈的新局面。     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分期,所突出的是各个阶段的特色,是拉丁美洲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责任编辑: 王啸 )   西亚北非文明 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2008-09-01    来源: 央视网 【字号 大 中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14,'cont');" 小】 【打印】  【关闭】     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一书中,先后共列出21种文明,其中最早出现的文明有古埃及、苏美尔、古中国、玛雅、安地斯、米诺斯6种文明。但是,现在流行的观点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和克里特。我们所说的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主要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文明。此外,也包括与这些主要文明区相关联的赫梯、腓尼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诸国文明。          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处亚非交合点,通过叙利亚、巴勒斯坦,两者联系起来。也许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相互向往,促使这两大地区率先进入文明社会。但是,究竟埃及先于美索不达米亚,或者美索不达米亚先于埃及,众说纷纭。美索不达米亚,又称两河流域,早在公元前6年纪至前5千纪,哈孙纳文化时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并出现了彩陶文化。如果说,在欧贝德文化(约公元前5300-前3500年)的后期,埃利都人已有了城市的雏形,那么到了乌鲁克文化时期(公元前3500-前3000年)则进入了城市国家形成的阶段。在乌鲁克文化IV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象形文字泥板文书,其绝对年代当在公元前3200-前3100年。     古代埃及从公元前4500年开始的塔萨·巴达里文化期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到了公元前3500年左右,即涅迦达文化I之末和涅迦达文化II之初,埃及便进入城市国家的文明社会。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希拉康坡里斯的那尔迈王初步统一了上下埃及,开创了第一王朝,传统上把他说成是美尼斯。第一、二王朝通常划为早王朝时代(公元前3100-前2686年),从第三王朝开始,埃及发展到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古王国时代(第三至第六王朝,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古王国维持了5个世纪之久,最后分裂瓦解了。所谓的第七至第十王朝,实际上是地方割据的政权。通常把这一时期称为第一中间期,或第一过渡期(约公元前2181-前2040年)。     两河流域从公元前2900年进入古苏美尔时代,又称早王朝时代。但是,两河流域的早王朝时代与古埃及不同,而是出于一个城邦争霸的过程中。两河流域的初步统一是在公元前2300年,由阿卡德人完成的。萨尔贡王建立了一个包括苏美尔和阿卡德地区的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国家。但是阿卡德王国仅仅维持了一个世纪之久,就被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2-前2004年)所代替,出现了苏美尔人的短暂的复兴时代。     如果说,在公元前3千纪期间,西亚北非的埃及和两河流域成为闻名的最早发祥地,并且从分散独立的城市国家发展到统一的王国,那么,到了公元前2千纪,埃及和两河流域分别形成为更加强大的专制主义大帝国。     西亚北非文明       在公元前2千纪初,阿摩利人进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城市国家,其中最佼佼者乃是在巴比伦城建立的巴比伦第一王朝或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94-前1595年)。在汉穆拉比王统治时代,古巴比伦王国达到全盛,苏美尔和阿卡德,以及北部两河流域的亚述悉归于他的一统天下之内。古巴比伦王国形成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大帝国。但是,到了公元前1595年被新兴的赫梯所灭亡。不久以后,这里又连续出现了若干王朝,被划入中巴比伦时代(公元前1595-前626年),但古巴比伦昔日的辉煌一去不复返。古代埃及在公元前3千纪末正处于第一中间期。第11王朝的统治者重新统一了上下埃及,进入了中王国时代(公元前2133-前1786年)。但是,从第13王朝开始,国家再次分裂,出现了第二中间期。如果说在公元前2千纪的上半叶是古巴比伦的霸权时代的话,而在2千纪的下半叶,恰恰是古巴比伦刚刚灭亡之际,埃及取代了古巴比伦的地位。埃及从第18王朝开始进入新王国时代(公元前1567-前1085年)。第18王朝的法老们不断对外征伐,确立了一个横跨亚非的第一个大帝国。     在公元前2千纪,除了古巴比伦和埃及两大古老文明国家的先后称霸外,在西亚和小亚先后还出现了赫梯、腓尼基和亚述等文明国家。在埃及新王国远征西亚过程中,赫梯一度与埃及争霸西亚。两河流域北部的亚述在公元前2千纪末盛极一时,不仅征服了巴比伦,而且远征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最后,甚至侵占埃及。     在公元前1千纪,除了巴勒斯坦的希伯来人建立了以色列·犹太王国外,西亚北非的历史出现了“新陈代谢”的新局面:古老的文明国家逐渐衰落,新的霸权帝国层出不穷。在公元前1千纪初,亚述依赖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外扩张,征服了巴比伦、叙利亚、巴勒斯坦,而且一度征服了埃及,形成一个强大的军事霸主国,直至公元前612年亚述才被新巴比伦的迦勒底人和伊朗的米底人所灭。大约半个世纪之后,伊朗西南的波斯崛起,先后灭了米底,统一了伊朗,继而向西扩张,征服了小亚、新巴比伦和埃及。波斯人在埃及先后建立了两个王朝(第27和31王朝)。在波斯人建立西亚北非的大帝国的同时,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向欧洲扩张,与希腊展开了大约半个世纪之久的希波战争,最后,以波斯的失败而告终。     继亚述、波斯帝国之后,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征服了小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巴比伦,一直到印度。通常以亚历山大的东征作为古代东方即西亚北非国家历史的终结,此后进入所谓希腊化时代。习惯上把随后的古代西亚北非的历史作为希腊化国家的一部分。另一种划分方式认为,在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将在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在两河流域、小亚、叙利亚、伊朗和中亚等地出现了塞琉西王朝。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向东扩张,先后灭亡了塞琉西王朝和托勒密埃及。此后,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在塞琉西王朝衰微之际,米底以东的帕提亚独立,建立了安息王朝。后来,又被萨珊朝的波斯帝国所代替。最后,上述古老的文明国家和后来崛起的新波斯帝国,遭到了阿拉伯人的攻击。公元641年,阿拉伯人灭亡埃及,652年最终消灭了萨珊波斯。古代西亚北非的历史以阿拉伯人的征服和封建化的新帝国的出现而结束。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从公元前4千纪末至公元7世纪,前后大约经历了4000多年之久。自希腊、罗马文明和阿拉伯文明扩展起来后,古老的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文明逐渐被淹没,最终从历史上消失了。     但是,经过漫长的中世纪,到了近代,由于埃及学、亚述学、赫梯学和伊朗学等东方学的专门学科的创立,历史上的最古老的文明才被揭示出来,重见天日。 (责任编辑: 王啸 )  加拿大文明 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2008-09-01    来源: 央视网 【字号 大 中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14,'cont');" 小】 【打印】  【关闭】     文明是广泛意义上文化,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即一定地域的社会历史组合体中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加拿大文明则是生活在加加拿大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群体和人们有目的的生活方式及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我们之所以把加拿大文明从北美文明中分离出来,单独加以论述,就是因为它与其渊源最深的英、美两大文化都有鲜明的差别,显示了它独有的特点。     加拿大文明起源于原生的北美土著文化,后来衍生了法、英北美殖民地文化,建国后注重探索和发展自身特色,逐渐形成直到今天的以双语多元化为特色的加拿大现化文化。现代加拿大的议会制度、法律、意识形态和道德 准则 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 主要是建立在英国传统之上。不列颠民族自击败法兰西民族之后,一直是这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民族,英语一直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也是使用人数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所以在现代加拿大文明发展过程中英国传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是任何一个民族群体所不能比拟的。然而加拿大不是英国,加拿大是加拿大。英国的影响最显著地表现在从1763年英国开始统治加拿大到1867年自治领成立的这一段历史时期。加拿大自治领的成立标志着她政治上的成熟。后来随着英国的衰弱,美国的强大,加拿大的成长,特别是由于移民的大量涌入造成的人口的结构变化和不列颠人的相对比例有断减小,英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小。从起源上讲,加拿大文明有土著文明的成分,有法兰西文明的成分,有美国的各大移民群体的影响。这些都和英国传统不同。加拿大政治上的联邦制,双语制,教育上的分省管理制,教育发展的模式和课程设置,对不同文化的宽容态度,利用法律保护少数民族权利,体育项目的发展(比如重美式足球而轻式足球),以及在国际事务中较为中立的态度,等等,都与英国传统大相径庭。这些特征都是加拿大自身发展的结果。     美国是加拿大惟一的陆上邻国,美、加之间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边界线。美国在全球各地区有着无孔不入的影响力,对近邻加拿大来说,抵御美国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说两国了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加拿大不是美国,加拿大是加拿大,对近邻加拿大许多相似之处,但两国在建国时所走的是相反的路。美国独立战争时,加拿大成了忠于英王的效忠派大本营,这决定了加拿大与美国从根本上的不同。美国在独立战争后脱离英国独立,而加拿大直至今日一直是英联邦成员,英王仍然是加拿大的最高政治权威。     加拿大原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在加拿大建立殖民地的目的的遏制英国在北美的扩张。法国在殖民策略上缺乏长远打算,采取保守主义政策并限制移民,所以在后来与英国竞争中处于劣势,使加拿大成了以不列颠的法兰西两大民族为主体的英国殖民地。英国在加拿大的存在是针对新兴的美国。这些历史发展都导到长了美、加两国文化的不同。美国是按《独立宣言》所体现的社会契约建立的;美国人由一个共同的理想的目标凝聚在一起。他们自以为有一种拯救其他民族命运的责任(manifest destiny),在本国内部实行民主,崦对其他弱小国家却指手划脚,干涉内政,推行侵略政策。与美国人的观眯相比,由于加拿大不是社会契约的产物,所以加拿大不存在强求一到致的压力。加拿大从来没有侵略的意图,在国外也没有军事基地。多年来,加拿大人不像美国人那样以“拯救其他民族”为已任,而是一心关注自已国内的发展和人民的福利事业。与美国人把个人权利看得至高无上的观点相比,加拿大人更崇尚法律、秩序和民族群体权利。她对本国持不同政见者的态度比美国更加宽容。     在国际事务中,加拿大一直保持了与美国截然不同的不扩张、不锓略、温和的、独立自主的形象。作为强大美国的邻国和北约的成员国,加拿大在有些问题上不得不与美国保持一致,以致许多加拿大人对美国行使霸权的行为是极为反感的。加拿大特鲁多政府却率先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美国渔船进入加拿大领海非法捕鱼问题上,加拿大实行了强硬的政策。在北约空军轰炸中国驻前南联盟使馆事件上,克雷蒂安总理冒着激怒美国的危险,公开申明加拿大军人没有参加那次空袭事件并首先道歉。     加拿大不是英国,也不是美国,加拿大就是加拿大。建国后大约140年中,加拿大一直走着自己的特殊道路,默默地探索强国富民、公正平等的新途径。加拿大的大发展主要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西方盟军进攻纳粹德国时,希特勒的种族灭绝行为的证据被公诸于世,引起全世界震惊。希特勒的“亚利安种族优越论”受到西方世界的关注和谴责。加拿大这时开始对本国国内的种族歧视政策、行为和观念进行认真、深刻的反思。在1948年加拿大签署了联合国的国际人权宣言之后,逐步修改的取缔歧视性政策、和法规,在十几年时间内完全废除了移展政策。1971年加拿大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多元论政策为国策的国家,双语框架内的多元文化主义成了加拿大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最鲜明的特点。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不公加强了同内民族平等,促进了民族和谐和共同繁荣,同进也为加拿大从世界许多国家吸引来了无数各行各业有专长的优秀人才。     加拿大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同,加拿大就是加拿大。她的另一大特点是“地大物博,人口不多”。这个拥有997年人口才首次突破3000万。而有些专家经研究认为,加拿大的资源在理论上可以富富裕裕地养活十几亿人。可峥她是一个年轻、发达又充满无限潜力的国家。加拿大利用她的雄厚的资源优势,平等的移民政策,先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迅速地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后起的工业发达国家,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样板,成为后起的工业发达国家,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样板。这个样板也是和平、稳定、高速、持续发展的样板。从1763年英国控制加拿大开始,加拿大土地上只发生过三次小规模的军事行动,一次是1812年击退美国的边境进犯,还有就是1867年和1885年两次镇压里埃尔领导的梅蒂人起义。除此之外,加拿大本土上从未发生过战乱,一直进行着和平建设。虽然建国只有100多年时间,其时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成就却令人刮目相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的经济以空胶规模发展,从50年代到80年代以持续的、空前的规模增长并从1976年开始哜身于世界开大工业强国之首。从1991个到199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245%,在工业七强在公次于美国。1996年加拿大国民生产总值为5599亿美元,人均20000多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加拿大的经济成功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广无垠的土地、森林、河流和海域是其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用移展政策吸引全球人才,特别是技术移民和商业、投资移民,给国内经济发展注入了相当大的活力。然而重视对外贸易与加强吸引外资和积极对外投资都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强大推动力,也是支持加拿大国际竞争力并使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擎天柱。     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以破坏全球环境为代价的。而加拿大却长期坚持发展与环保并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方面,加拿大人也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意义深远的榜样。她利用环保法律和法规的有效措施,长期以来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杰出贡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一项有效的环保措施,加拿大在保护区管理方面可以提供许多先进的经验。加拿大于1885年就在落基山脉建立了第一个国爱公园----班芙(Banf)国家公园,这会晚于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13年。此后数十年里,又建立了许多国家公园和数百个大大小小的自然保护区。1930年颁布的《国家公园系统规划》,为国家公园的发展制定了长期目标。加拿大的自然保护区系统被公认为世界领先。它采用分级层负责。同时她积极参加国际环保公约,比如世界遗产公约、拉母萨尔(Ramsar)公约等,构成完善的环保区系统。     在自然环境保护区的管理方面,加拿大也向全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第一,是法律与政策管理,比如1973年的《野生动植物法》,,1982年修订的《迁徙鸟类公约法》,1974年和1988年修订了原先的《国家公园法》,1989年颁布的《濒临灭绝物种法》。这些法律、政策的建立过程中在进行签别、选择、可行性评价及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谈判法律程序持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夫范化。另外,在管理机制上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中心,与企业、学术界的非政府机构建立伙伴关系,资金运转采取营业式资金结构,在监测与评价上进行长期监控,数据库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综合管理手段。     此外,加拿大在林业管理上实施《工程师法》,即经考试合格并注册的林业工程师代表政府监督企业的林业活动,方法上运用航空图片、人造地球卫星遥感、信息文处理等现代化手段进行资源监测。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主要实施生物防治,“以虫克虫”,不施或少施化学药物。加拿大还在科研、教育和国际合作方面加大力度,为环保服务。加拿大还在科研、教育和国际合作方面加大力度,为环保服务。加拿大用法律法规对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公公反映在直接的环境、动物和森林的保护法和严格的科学管理上,海关对国际游客入境的管理也考虑到了环保的要求。从国外入境游客携带的违禁物品包括动物、植物、水果、蔬菜和土壤以及部分动物制品,以防异国的传染病菌对加拿大动植物造成损害。限量物品包括香烟,每人只可带两条。     只有法律、法规、政策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公民的有意识的行动和合作,环境就不可能得到保护。在提高公民的的环境意识方面,教育在加拿大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环保不公是大学的课程,也是中、小学的必要教学内容,还是成人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这对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正是由于这些措施,今天人们才会在加拿大看到河流里游着野鸭和潜鸟(common looms),草坪上到处跑着松鼠,海滩上空成群的海鸥,高速公路两侧自由奔跑的野鹿和山羊,甚至野鸟能停到游人手上觅食,到处呈现一派人与禽畜和平相处,共享大自然的和谐景象。人们有时会看到,当鹿或野羊穿越公路时,司机会刹车,行人会驻足,静等动物走过。温哥华海边捕蟹人会把直径小于6寸的小蟹自学再放回大海。各城市都有无家可归猫狗收容所,各家报纸都有抗议活体宰杀海豹的呼声,公共建筑物都有禁止吸烟的警告。这一切都表明在普及和提高环保意识上,教育的巨大作用。     全民的环保意识和对环保的参与还表现在垃圾回收的管理上。各省在具体操作上稍有不同,但基本上是相同的。第一个特点是每周有一个“垃圾日”,只有垃圾日的前一天各家各户才能把包装好的垃圾放到门口的道边,等待垃圾车运走。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关者一律分类放在统一的蓝塑料筐里,后者一律装进黑色大塑料袋。第二个特点是每年有两个特殊垃圾日,叫大垃圾日。一个在入冬前,一个在春天。在这两个大垃圾日,各户可以把“大垃圾”即废旧家具、大电器、自行车、汽车胎等放到道边,等待回收车或供生活贫困的人挑捡。这些措施对环保的意义不可低估。正是这些先进的环保措施,加拿大人才能按联合国的人问发展指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多次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在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排名榜上列前十名之内,近年来卡尔加利市也开始跻身前十名。     发展和完善高福利社会是加拿大文明的又一大特色。加拿大人对他们的国家的福利制度是非常自豪的。一个完善的、合理的福利制度,即社会保障体系,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人民的价值取向,即用什么样的再分配制度上的不足;而且体现了某种程度的社会公正。加拿大的福利制度在维护其本身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和不平等方面者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全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加拿大福利制度有三个特点。第一,联邦和省两级政府共同负担大部分福利制度的开支。第二,福利制度不仅是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的手段。第三,福利制度的核心是收入保险政策,当前加拿大福利国家的结构性转移就是从消极收入保险政策,当前加拿大福利国家的结构转移就是人消极收入保险转为积极的就业创造。     加拿大优厚的福利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最主要的有:中小学生免学费,小学生免书本费,15岁以下学秉免费校车接送;18岁以下少年儿童和65岁以上老人免费医疗;失业者可领一年失业保险金,数目相当他(她)最近从事的工作的工资的60%;新移民的英(法)语培训补助费;难民生活补贴;离婚后的单亲家庭补贴;“未婚妈妈”及婴儿补贴。 90年代初之前还有全民免费医疗后因经济不景气而改成医疗保险制;还有残疾人补贴, 大学生贷款,等等。对实在找不到工作的人还有保障最低生活费用福利补贴。这些福利顺最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保障制度。它的特点是立法先行,以法为据。因为加拿大人均寿命较记,人口老龄化成为一大社会问题。联邦政府处60年代中期陆续颁布和实施涉及老年人社会保障的法令和措施。比如1967年的《确保收入补助法》,1975年实施的《配偶津贴法》,和1996年国会通过的《加拿大养老金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多级制,多重保障。经费来源和项目多管理多极化,有的由联邦政府负担,有的由各省负担,有的社会团体的志愿者组织。在这方面,教会和慈善机构起了很大作用,比如救世军(Salvatiom Army)、免费餐馆(kitchen soup)和免费食品库(food bank)都为帮助穷人和孤寡老人提供服务。轻罪犯人在服刑时,可以先择坐牢,也可以选择提供社会服务或给免费食品库捐款换取自由。     加拿大高福利制度和它的税务制度支持是分不开的。个人所得离退休进税制把所提税务制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个人所得税制把所得税分为四等:年薪6450加元以下者所得税,年薪分别在58000加元以下者,100000加元以下者和100000加元以上者伊通别按个人年收的17%、29%和33%缴纳所得税。商品的服务税(GST)不包括儿童服装和未加工食品。这些措施保障了低收入阶层和多子女家庭的基本生活。所得税的工资来源预扣制,对偷税漏税的严密监督和严历惩罚,严禁用现金支付工资,对逃税者用计算机自动进行利滚利追加等措施都有效地保障了税源,防止了腐败,支持了社会福利制度,促进了社会平等和公正。     在目胶全球范围内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交往和民族交融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社会、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和谐地相处,平等地交流成为一个大问题。而恰恰在这方面,加拿大文明为世界各国树立了一个多样化与和谐相统一(divet·sity in harmony)的较为完美的典范。这个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加拿大从制定第一部宪法起就注意到了这个国家多样化的基本国情。政体上的联邦制,教育上的分省管理制,语言上的双语制,民族自治政策、多元文化政策,遗产、语言政策,宗教方面教派林立,自然资源各省管理,这些都是出于对这多样化的尊重和保护。     与多样化特点相关的一个特点是:加拿大在保护个人权利的同时更重视群体权利。如前文所述,这与极度推崇个人权利的美国不同。加拿大多样化是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新的1982年宪法《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中除个人基本权利外,主要内容涵盖了各种群体权利,比如土著民族权利、建国民族的官方语言权利、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各群体的语言权利、妇女平等权利,等等。     与美国推崇个人主义相比,加拿大更重视的是社会秩序和民族和谐。文化多样化和民族和谐的统一是通过双语框架内的多元文化政策来实现的。就民族政策而言,加拿大和美国走过相同的路,后来又选择了不同的路。迄今为止北美大陆曾出现过三种民族政策或三种思潮,即盎格鲁化思想(Angloconformity)、“熔炉”思想(reelting—pot)和多元文化思想(也称为“马赛克”Mosaic或“色拉碗”Salad:Bowl)。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盎格鲁化思想在美国和加拿大占绝对统治地位。这种思想主张对所有非盎格鲁民族的人和全体移民实行同化政策,强迫他们放弃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而尊崇盎格鲁文化和英语。这个时期,特别是二三十年代之前,没有人对盎格鲁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顶点、所有人都应努力遵循它并向它靠拢这种看法提出质疑。在大英帝国仍处于高峰状态的时候,盎格鲁白人优越论被看做是天经地义的观念。在他们统治的国家里,对潜在移民的选择也是按照与他们民族特点和肤色相差远近来决定的。     在同化政策下,来自英国的移民被看成最理想的移民;其次,是来自西欧和北欧的移民;因为他们的文化传统与盎格鲁文化最相似,因此也最易于同化。然后是中欧和东欧的移民,再排下去是南欧移民。排在这些欧洲移民之后才轮到亚洲移民,比如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等。最不受欢迎的是黑人。盎格鲁同化论和种族歧视就像一对亲兄弟或一个铜板的两面。在同化论占上风时,种族歧视曾风靡一时,民族和谐是不可能的。美国和加拿大都经历过盎格鲁同化时期。随着移民人数不断增加,势力不断壮大,同化政策越来越不奏效。许多移民群体不愿意被同化,抵制同化政策,躲进自己的社区与主流社会隔离,比如唐人街、小意大利、小东京,等等。     在许多情况下,种族歧视行为阻止他们同化。对某些民族来说,完全同化是不可能的。囿于对同化政策失败的反思,从20年代起,北美出现了另一种不同的思潮,即“熔炉”思想。这种观点的提倡者预见到盎格鲁文化与移民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他们把同化看做一种长期的、缓慢的过程,从文化融合中看到一定的优势。和同化论相比,“熔炉”论对移民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保护,为维护他们的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从本质上讲,熔炉论仍是同化政策的变种,只是一种较为温和的同化而已。在熔炉政策下,文化融合结果表现出的显性特征仍然是主流民族的主流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美国和加拿大都放弃了先前的盎格鲁同化政策;美国采纳了熔炉政策,而在加拿大,尽管也出现过熔炉思想的呼声,但是她跳过了熔炉思想的阶段,在社会公正的更高的层次上直接采纳了多元文化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系列事件的发展,比如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暴行,少数民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新难民的涌入,第二三代新移民的成长,等等,都使种族偏见和歧视越来越不得人心。随着人口变化及其他社会变化,大多数人越来越接受一种新的思想——多元文化思想。战后涌入的新难民中的许多知识分子和在北美出生的移民后代都感到主流社会对他们有排斥态度。和其他移民不同,他们有知识、懂英语,能量很大,开始对各级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对文化多元化给予更多的承认。有人提出参议员中应有少数民族的名额,学校的教学课程中应有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内容。60年代这种文化多元化呼声日益高涨,与魁北克法兰西民族主义相呼应,造成很大的声势。加拿大建国时,非英语非法语少数民族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8%;到1961年时这个比例已高达26%。加拿大出版的非英文非法文的报纸已有200多种。几大少数民族由于聚居的优势,已具有相当大的政治影响力。在这种形势下,加拿大抛弃了移民法中的种族主义成分,采纳了打分制。经过双语多元文化委员会的调查,加拿大联邦政府在1969年通过了《官方语言法》。在1971年又颁布了多元文化政策,确立了双语框架内的多元文化主义这样一个基本国策,对加拿大各民族维护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权利给予肯定和支持。这些权利在1982年的新宪法《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宪章》及1988年的《多元文化法案》中进一步明确规定下来。这样,加拿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官方的多元文化国家,为后工业化时代多民族国家如何解决民族冲突,保护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权利,反对种族歧视,如何取得民族和谐诸方面树立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榜样。尽管人们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未来还有种种忧虑,但这仍是加拿大文明发展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加拿大文明发展的另一特点是重视教育和科教兴国。重视教育的首要标志是教育投资。在1977年时,加拿大对教育的投资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8.4%。虽然这个百分比后来有所下降,但加拿大一直保持着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的形象。他们在1988年的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7%,比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都高。教育开支一直是联邦政府最大的开支之一和最重要的投资。早在1965年,加拿大理事会就明确指出:“教育不是支出,而是投资。     加拿大在办教育方面摸索出了她独特的路子,向世界各国提供了许多经验,特别是如何在多民族社会里提供平等受教育机会方面,在教育管理方面和教育科学研究方面都有丰富的先进经验。从制定第一部宪法起,加拿大就注意到了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的文化差别,明确规定教育的管理由各省负责,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这样就保证了各地的教育充分适应各地具体情况和特殊要求。这种权力下放措施鼓励了各地区的创新精神,因而加拿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形式。起源于魁北克,后来普及全国,现在受到世界关注的沉浸式教育就是一例。沉浸式教育被认为是双语教育最有效的方式。除此以外,印第安人管理印第安教育,法兰西人管理法兰西教育也是加拿大的创造。这种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宪法规定的土著人的教育权利和法兰西民族的官方语言权利。最近,随着努纳维因纽特自治区的成立,因纽特人的教育也由因纽特人管理。加拿大的学校也有一定的特点,几乎没有私立的正规大学,因为大学的组建必须经过省议会并从省政府得到经费支持,这一点和美国私立大学林立的现象极为不同。大学董事会的构成也和美国不同。专科学院多样化,中学采取学分制,没有统一的考试制度。由于加拿大是多民族、两种官方语言、多元文化的社会,她的教育在发展语言教育方面很突出。多年来加拿大人开办了双语教育、沉浸式语言教育、土著语言教育、第二第三语言教育、ESI。教育以及移民遗产语言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语言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非常发达。著名的安大略教育科学研究所就设有专门的现代语言研究中心,语言研究卓有成效。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加拿大在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经验特别值得大书特书。多元文化教育是加拿大的治国之本。不论是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对家庭教育来说,多元文化教育均是加拿大国家教育的主旨。多元文化教育调整和缓和了民族矛盾,加强了跨文化的理解和宽容,保证了社会稳定;而且也为加拿大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铺平了道路。它也为世界各国避免民族纷争、缓和民族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多元文化教育首先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主张在多民族社会里,所有人,不论民族、文化、宗教、肤色和政治见解如何,都应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平等的对待和平等的竞争机会。多元文化教育也是一种教育过程,它主张教学内容中应有少数民族的相关内容,教学中应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学习风格,各民族学生都应有机会学习官方语言的同时也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化,各种学校活动应反映多民族传统,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反偏见、反歧视和跨文化理解。对在职教师进行多元文化培训,在师范教育中加强进行多元文化知识的学习。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如此,还是一场广泛的教育改革运动。多元文化教育不应只在多民族学校里实行,在全白人学校也应实行,应为转变所有人的思想服务,培养适应多元文化世界的新型公民。加拿大在多元文化教育改革和探索方面也走在世界的前列。     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强国中最年轻的国家,其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不过300年的历史,但其经济发展成就却举世瞩目。而其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和科技兴国战略分不开的。目前,加拿大的核能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发展均领先于全世界。加拿大在科学领域的成就也可以从诺贝尔奖金得主的人数上反映出来。加拿大至少产生过八位诺贝尔奖金得主,他们分别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两项,生理/医学奖两项,文学奖一项,物理学奖一项和和平奖一项。笔者在写此稿的同时从电视上获悉: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又一次授予了一位加拿大科学家。     加拿大的民俗风情和传统节日活动也富有多民族、多元文化特色。这些都给加拿大文明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最具特色的节日是多元文化节,它汇聚了加拿大100多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华人的文化传统在多元文化节期间得到充分的表现。此外,还有加勒比海节、莎士比亚戏剧节、枫糖节、西部牛仔节、万圣节等。除了这些大型节日外,各地还有地区性节日活动,比如土著人、法兰西人、犹太人的特殊节日等。这些节日除了有保留和发扬多元文化传统的作用外,还加强了各民族的理解,促进了文化融合和民族团结。     加拿大文明发展表现了如此多的特色,向全世界提供了如此宝贵的经验,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种问题,比如魁北克分裂问题、土著人的土地权益问题、残留在人们心目中的种族歧视问题、日益严重的家庭崩溃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加拿大人必须面对的。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加拿大文明发展给全世界提供了一个榜样。 (责任编辑: 王啸 )   印度文明 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2008-09-01    来源: 央视网 【字号 大 中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14,'cont');" 小】 【打印】  【关闭】     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中国一同厕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印度文明在众多领域的辉煌成就,以及它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使它在整个世界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印度文明又具有强大的辐射力,数千年来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十分深刻影响,为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印度同中国两文明间更是血脉相连,渊源殊深。不可否认,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度文明既曾繁荣昌盛,也尝衰微低迷,但它却历经劫难,踣而复起,四千余年,绵延不绝,并在20世纪中叶再获新生。这充分说明,印度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而其文明,亦具有非凡的生命力。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面积约410余万平方公里,远大于古代埃及与巴比伦的面积之和。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一个半岛,状如不规则的倒三角形。也有的学者将印度形象地比喻成一只硕大无朋的牛乳,并相应将印度洋上的明珠斯里兰卡比做从这乳房流出的一滴乳汁。     莽莽苍苍的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在印度北部,将其与亚洲大陆隔离开来。因此,这一地域又被称为南亚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喜马拉雅山脉拥有多座世界高峰,海拔达到或超过7300米的就有一百一十余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即在其中。这些伟岸的山峰顶部终年白雪皑皑,位于永久雪线之上。数千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对于南亚民族产生了人格化的深刻的影响。这在他们的文学、政治、经济,以及他们的神话和宗教中,都有反映。冰川覆盖的浩茫高峰早就吸引了古代印度朝山进香者们的瞩目和遐想。印度神话认为,司毁灭的大神湿婆和他的妻子雪山神女就居住在喜马拉雅群山中的盖拉娑山上,而喜马拉雅(Himalaya)之名,则来源于古印度梵语词hima(“雪”)和alaya(“域”)。 喜马拉雅山脉构成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之间几乎不可逾越的屏障。喜马拉雅山脉的主体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帕尔巴特峰至中国西藏南迦巴瓦峰之间,从西向东绵延2500公里。两个喜马拉雅山王国尼泊尔和不丹就位于山脉东西两端之间。喜马拉雅山脉在西北与兴都库什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交接,北面则是西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北宽度,在200—400公里之间。     喜马拉雅山脉是从阿尔卑斯山脉到东南亚山脉这一连串欧亚大陆山脉的组成部分。6亿年前,这一地区的绝大部分还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大约1.8亿年以前,古老的冈瓦纳超级大陆开始解体。冈瓦纳的碎块之一,也就是形成印度次大陆的岩石圈板块,在随后的1.3亿年间向北运动,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西藏高原。在高原的南缘,外喜马拉雅山脉成为这一地区的首要分水岭和气候屏障。60万年以前,喜马拉雅山就已经成为地球上最高的山脉。     从印度方向看,喜马拉雅山脉像是一弯硕大的新月,主光轴超出雪线之上。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都向低谷冰川供水,使之成为大多数喜马拉雅山脉河流的源头。古代印度的主要河流如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均发源或流经喜马拉雅山脉。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人类文明。正是这些水量丰沛、浩浩荡荡的河流,吸引了印度先民前来定居并滋养了印度文明。印度人对这些河流充满感情,恒河更是他们心目中伟大的圣河。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境内的冈底斯山西侧,上游一段称狮泉河和噶尔河,入印度后先向西北流经克什米尔,再向西南纵贯今巴基斯坦,最后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河全长3180公里,流域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印度河流域是印度古代文明的摇篮。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冈戈里冰川,向东流经印度斯坦平原,最后在今孟加拉国境内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并注入孟加拉湾。恒河全长2700公里,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恒河流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诞生地。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我国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北麓,上游为我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流经阿萨姆平原,与恒河会合后水势异常壮阔。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古代印度境内长约1130公里,流域面积58万平方公里。这三条大河分别与其支流形成三大水系:杰卢姆河、奇纳布河、拉维河、比亚斯河与萨特莱杰河属于印度河水系;亚穆纳河、拉姆甘加河、卡利河、卡尔纳利河、拉普提河、甘达克河、巴格马蒂河属于恒河水系;蒂斯塔河、赖达克河与马纳斯河属于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喜马拉雅山脉还是一个气候大分界线,对印度次大陆和北面的中亚高地的气象状况有着重大影响,使山脉两边形成迥然不同的气候与生态系统。喜马拉雅山脉在冬季阻挡来自北方的大陆冷空气流入印度,使之冬无严寒,同时迫使暖湿的西南季风在印度一侧形成巨大的降水量。例如,西姆拉和穆索里的年降水量为1530毫米,大吉岭则达到3060毫米。然而,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位于印度河谷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斯卡都、吉尔吉特和列城等地,年降水量只有70一150毫米。印度半岛的东面是辽阔的孟加拉湾,西面是浩瀚的阿拉伯海,南端逐渐缩小,伸入印度洋中。喜马拉雅山脉与半岛三面的水域形成古代印度的天然屏障,使印度文明处于相对的封闭状态,从 而形成了独特的面貌和个性。古代印度北部与中国和尼泊尔山水、相连,西北部与阿富汗接壤,东面与缅甸相邻,南与斯里兰卡一了罗摩一行从宫廷流放到森林之后的生活。     森林常常就是印度古代仙人静思悟道之地。另外一部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著名故事《沙恭达罗》也有森林生活的背景。广阔的林海为印度先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使智者们得以沉湎于精神追求而无腹中之忧。可以说,森林是印度文明发育的一个重要场所。现在,印度依然拥有6373万公顷的森林,约占其国土面积的19.39%。雄伟的山脉、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与茂密的森林表现出自然的强大力量。自然力愈显得强大,人就愈觉得自己渺小。生活在古代独特地理环境下的印度先民,对于自然怀有普遍的敬畏心理。人们在无法理解与解释自然现象时,就容易将之归于超自然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神格化。在史前时代,自然神崇拜和巫术在印度已经相当流行。它们成为后世印度众多宗教的滥觞。印度成为宗教王国并产生独特的宗教文化与印度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不
本文档为【世界十二种文明概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353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1KB
软件:Word
页数:42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2-03-12
浏览量: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