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设计KCJ5支架设计

课程设计KCJ5支架设计

举报
开通vip

课程设计KCJ5支架设计 JIU JIANG UNIVERSITY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院 系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 名 年 级 指导教师 二零一零年六月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8年级 学生姓名: ...

课程设计KCJ5支架设计
JIU JIANG UNIVERSITY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院 系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 名 年 级 指导教师 二零一零年六月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8年级 学生姓名: 题目:设计KCSJ-05 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大批量生产) 主要内容: 1.绘制零件图及零件的毛坯图 (A3) 2.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填写: (1)整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A4); (2)所设计夹具对应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A4)。 3.设计某工序的夹具一套,绘出总装图(A2)。 4.编写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 班 级: 学 生: 2010年6月 17 日 目 录 1第1章零件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1 第2章 选择毛坯 1 2.1 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 1 2.2 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1 2.3 铸造工艺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确定 2 2.4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2 第3章 工艺规程设计 2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 3.2制订工艺路线 2 3.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5 3.4 加工工序设计 7 3.5填写加工工艺卡片..............................................13 第4章夹具设计 14 144.1确定 设计方案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停车场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4.2机械加工工序卡................................................16 4.3绘出总装图 17参考文献 序 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转速器盘)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手册与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时间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外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导。 第1章 零件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支架是机床上用于支撑轴的机构,支架以Φ40孔套在轴上。 本设计任务给定的零件转支架即传递运动并保持其他零件正确工作方式,和保持互相之间的正确位置。其对加工平面,平行度,加工孔,垂直度,等有一定的要求,由于零件比较复杂,不成规则,故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复杂的夹具。 1.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分析零件图可知,支架两竖起部分两端面和Φ85外表面均要求切削加工,并在轴向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这样既减少了加工面积,有提高了转动时Φ40上下端面接触刚度;Φ85和Φ8孔的端面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另外,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Φ40上下端面,Φ60左右端面)和定位表面外,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要求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为经济的方法保证质量地加工出来。 1.3确定支架的生产类型 以设计题目知:Q=10000台|年,m=1件|台;结合生产实际,备用率a%和废品率b%分别取3%和5%,代入年生产纲领计算公式得 N=10000台|年x1件|台x(1+3%)x(1+5%)=10815件|年 第2章 选择毛胚 2.1 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 该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到支架工作过程中受力不大,轮廓尺寸也不大,各处壁厚相差较小,从结构形式看,几何形体不是很复杂,并且该零件年产量为10000件/年,采用铸造生产比较合适,故可采用铸造成形。 2.2 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底平面因散热面积大,壁厚较薄,冷却快,故有可能产生白口铁组织,但因为此件对防止白口的要求不严,又采用砂型铸造,保温性能好,冷却速度较慢,故能满足支架使用要求。 2.3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2.3.1铸造方法的选择 根据铸件的尺寸较小,形状比较简单,而且选用灰口铸铁为材料,并且铸件的表面精度要求不高,结合生产条件(参考《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表1-7)选用砂型铸造。 2.4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2.4.1加工余量的确定 按手工砂型铸造,灰铸铁查《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表1-11,查得加工余量等级为 ,转查表1-12,零件高度》100mm,尺寸公差为13级,加工余量等级为H,得加工余量为3.2mm,实际调整取3.5mm。 第3章 工艺规程设计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本零件是有精度较高要求的孔的方状零件,平面和孔是设计的基准,也是装配和测量的基准,在加工时,应尽量以大平面为基准。 先铣出下表面,以下表面为基准,加工出后端面和上表面,再以上表面为基准加工左端面,以上端面为基准钻出1孔;以后端面为基准钻出2孔;先以上表面和I,II,为基准,在铣床上铣出右端面,再以下表面和2个2孔为基准,钻出5个Φ8的孔和Φ6的孔以及铣出Φ85的前端面。 由于竖起部分的表面比较不易加工,首先以加工出来的后端面为基准加工出II,III孔处的各个上端面,再以上端面为基准,加工出I孔处的右端面;零件的2个Φ40孔的上边缘表面是不能用来作为定位基准的。 3.2制订工艺路线 本设计任务给的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有:端面,内孔,园角等,其加工方法如下: 一(1)下表面(大面积表面):是定位基准面,表面粗糙度R1.6.用铣车进行端铣平面,先粗铣,在进行半精铣和精铣。 (2)上边缘面:不是重要表面,粗铣即可。 (3)II,III孔处的上端面:不是重要表面,没有粗糙度要求,只要进行粗铣即可。 (4)I孔处的右端面:是重要的表面,表面粗糙度R3.2,进行粗铣,后要半精铣或精铣。 (5)Φ80孔的外表面:是重要的表面,表面粗糙度R3.2,可进行粗铣后半精铣或精铣 (6)上表面:不是重要表面,没有表面粗糙度要求,只进行粗铣。 (7)5个Φ8和5个Φ15孔的后端面:表面粗糙度R12.5,只需进行粗铣。 (8)5个Φ8和5个Φ15孔的加工:表面粗糙度R12.5,以1孔和2孔的后端面为基准,粗铰出5个Φ8孔和5Φ15孔;;普通铰床即可。 (9I孔的加工:表面粗糙度R3.2,可用铰床进行铰孔,粗铰或扩孔后,进行精铰。 (10)II孔的加工:表面粗糙度R3.2,是要求较高的孔,可进行粗铰→半精铰,或者扩孔→精扩,既可满足要求。 (11)圆角:R5圆角,可用立铣刀周铣出圆角。 二工序顺序的安排 (1) 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如下: 遵循“先粗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支架下表面和孔Φ60; 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支架的下表面和Φ60的孔,后加工次表面----上表面和后端面; 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支架下表面,在加工Φ60的孔,先铣右端面,再铣Φ40的孔。 (2)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如下; 模锻成型后切边,进行调制,调制硬度为190~220HBS,并进行酸洗,喷丸处理。喷丸可以提高表面硬度,增加耐磨性,消除毛胚表面因脱碳而对机械加工带来的不利影响;支架竖起两端面在加工之前局部高频淬火,提高耐磨性和工作中冲击载荷的能力。 (3) 辅助工序的安排如下; 粗加工下表面和热处理后,安排校直工序;半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和中间检查工序;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清洗和终检。 方案一: 工序号 工序内容 01 铸造 02 粗铣下表面 03 粗铣上表面和后端面及左端面 04 精铣下表面 05 精铣右端面 06 粗扩,精扩,倒角,精铰Φ40孔 07 精铣Φ85孔的外表面 08 精镗Φ60孔 09 钻,倒角,扩孔Φ8,扩孔Φ15 10 去毛刺 11 中检 12 热处理 13 清洗 14 终检 方案二:表3 工序号 工序内容 01 铸造 02 粗铣下表面 03 粗铣上表面和后端面及左端面 04 精铣下表面 05 06 精镗Φ60孔 07 精铣右端面 08 粗扩,精扩,倒角,精铰Φ40孔 09 钻,倒角,扩孔Φ8,扩孔Φ15 10 去毛刺 11 中检 12 热处理 13 清洗 14 终检 3.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3.31 选择加工设备 (1)工序3,4,5和6,7,用的是铣床,分别进行粗铣,精铣。用普通的卧铣床X62W型万能卧铣床即可。 (2)工序8是铰孔工序,分别是粗铰和半精铰。使用普通的铰床即可。 (3)工序9加工2个Φ6孔,5个Φ8孔,5个Φ15孔,采用花盘加紧,在立式钻床即可。可选用Z518型立式钻床。 3.32 选择刀具 (1)在工序3,4,5,6,7铣平面时,铣刀可以选择直齿或错齿的端铣刀和周铣刀,工序中有粗铣和精铣,在粗铣后,要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供精铣工序加工。 (2)钻孔有Φ6, Φ8,Φ15三种孔,需要留一定的加工余量,可用Φ7, Φ14麻花钻直接钻出来。 (3)铰孔需要铰三种孔Φ6, Φ8和Φ15,有粗铰和精铰,粗加工可用YT15,精加工可用YT30。 3.33选择量具   本零件是单件大批量生产,故采用的是通用量具。选择量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选择;二是按计量器具的测量方法的极限误差来选择。在这里选的是第一种方法。 3.33.1选择平面的量具:   由零件图上看,各平面的相互位置要求不是非常严格,其最小不确定度为0.2mm,选用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为0-150mm的游标卡尺就行了,因为其不确度为0.02mm,显然满足要求。 3.33.2选择内孔的量具: 此零件对孔的精度要求较高,其中例如I孔的下偏差要求在0.013之内,故可选用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150mm的内径百分尺,其不确定度为0.008,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3.34加工量计算表 工序 加工位置 毛坯 (mm) 粗加工 (mm) 半精加工(mm) 精加工 (mm) 总加工余量 (mm) 下表面 27.5(双面) 25.5(双面) 25(双面) 2.5 上表面 25.1 0.4 左端面 30(双面) 28(双面) 25(双面) 3 右端面 26 2 后端面 166.5 160 6.5 Φ40 0 Φ39 Φ39.7 Φ40H7 Φ60 0 Φ59 Φ60H8 Φ15孔 0 Φ15 Φ6孔 0 Φ6 Φ8孔 0 Φ8 3.35工序 加工尺寸 尺寸公差 使用量具    (1)75 40 60 0.5 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为0-150mm的游标卡尺   (2)25 120 0.15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150mm的游标卡尺    (3)170 210  0.25 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为0-200mm的游标卡尺    (4) Φ40 Φ60 0.025 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150mm的内径百分尺 Φ6 Φ8Φ15 --- 分度值为0.02mm,测量范围为0-150mm的游标卡尺  注:本零件要求测量的尺寸并不是很复杂,故只要这两种量具就足够了。 3.4 加工工序设计 (一)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在工艺文件中还要确定每一工步的切削用量。(1)切削用量指:背吃刀量asp(即切削深度ap)、进给量f及切削速度Vc 。(2)确定方法是:确定切削深度——>确定进给量——>确定切削速度.(3)具体要求是:①由工序或工步余量确定切削深度:精、半精加工全部余量在一次走刀中去除;在中等功率机床上一次走刀ap可达8~10mm。②按本工序或工步加工表面粗糙度确定进给量:对粗加工工序或工步按加工表面粗糙度初选进给量后还要校验机床进给机构强度:③可用查表法或计算法得出切削速度Vc查,用公式 换算出查表或计算法所得的转速nc查,根据Vc查在选择机床实有的主轴转速表中选取接近的主轴转速n机作为实际的转速,再用 换算出实际的切削速度Vc机填入工艺文件中。对粗加工,选取实际切削速度Vc机、实际进给量f机和背吃刀量asp之后,还要校验机床功率是否足够等,才能作为最后的切削用量填入工艺文件中。 1 工序钻2个φ40mm孔 (1)、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HT200正火,бb=220MPa,190~220HBS 加工要求:钻扩孔φ40mm 机床选择:选用立式钻床Z525(见《工艺手册》表4.2-14) (2)、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选择φ40mm高速钢锥柄标准麻花钻(见《工艺手册》P84) d=40 L=25mm f机=0.48mm/r (见《切削手册》表2.7和《工艺手册》表4.2-16) Vc查=13m/min (见《切削手册》表2.15) 按机床选取n机=195r/min(按《工艺手册》表4.2-15)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m/min. 基本工时: l=80mm ) l2=(1~4)mm(取4mm) 按《工艺手册》表6.2-5公式计算1.24(min) 2 工序 粗、精铣左右端面 (2) 粗铣 1)、选择刀具: 根据《工艺手册》表3.1-27,选择用一把YG6硬质合金端铣刀,其参数为:铣刀外径d0=100mm,铣刀齿数Z=10。 2)、确定铣削深度a p: 单边加工余量Z=1.5±0.27,余量不大,一次走刀内切完,则:a p=1.5mm 3)、确定每齿进给量fz: 根据《切削手册》表3.5,用硬质合金铣刀在功率为4.5kw的X51铣床加工时,选择每齿进给量fz=0.14~0.24mm/z,由于是粗铣,取较大的值。现取:fz=0.18mm/z 4)、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刀具耐用度: 根据《切削手册》表3.7,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1.0~1.5mm,现取1.2mm,根据《切削手册》表3.8铣刀直径d0=100mm的硬质合金端铣刀的耐用度T=180min。 5)、确定切削速度Vc: 根据《切削手册》表3.16可以查Vc: 由 ap=1.5mm fz=0.18mm/z,查得 Vc=77mm/z n=245mm/z Vƒ=385mm/z 根据X51型立铣床说明书(表4.2-35) nc=255 r/min Vƒc=400 mm/min (横向) 6)、计算基本工时: l=50mm l2=2 T=0.28min (2)精铣 1)、选择刀具: 根据《工艺手册》表3.1-27,选择用一把YG6硬质合金端铣刀,铣刀外径d0=100mm,铣刀齿数Z=10 2)、确定铣削深度ap: 由于单边加工余量Z=0.5,故一次走刀内切完,则:a p= 0.5 mm 3)、确定每齿进给量fz: 由《切削手册》表3.5,用硬质合金铣刀在功率为4.5kw的X51铣床加工时,选择每齿进给量fz=0.14~0.24mm/z,半精铣取较小的值。现取:fz=0.14mm/z 4)、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刀具耐用度: 根据《切削手册》表3.7,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1.0~1.5mm,现取1.2mm,根据《切削手册》表3.8铣刀直径d0=100mm的硬质合金端铣刀的耐用度T=180min。 5)、确定切削速度Vc: 根据《切削手册》表3.16可以查Vc: 由 ap≤4mm ƒz=0.14mm/z,查得: Vc=110mm/z n=352mm/z Vƒ=394mm/z 根据X62W型立铣床说明书(表4.2-35) nc=380 r/min Vƒc=400 mm/min (横向) 6)、计算基本工时: l=40 mm l2 =2   所以本工序的基本时间为: T=t1+t2=0.14+0.12=0.26min (3)工序镗φ60工序 φ8粗镗余量参考文献[1]表3-83取粗镗为1.8mm,精镗切削余量为0.2mm,钻孔后尺寸为8H8,各工部余量和工序尺寸公差列于表2-3 加工表面 加工方法 余量 公差等级 工序尺寸及公差 Φ57 粗镗 2.7 ____ Ø59.7 Ø59.7 精镗 0..3 H8 Ø60H8 孔轴线到底面位置尺寸为160mm,精镗后工序尺寸为60.02±0.46mm,与下底面的位置精度为0.05mm,与左右端面的位置精度为0.06mm,且定位夹紧时基准重合,故不需保证。0.06mm跳动公差由机床保证。 (2.1) 钻孔φ8mm 选择φ8mm高速钢锥柄标准麻花钻(见《工艺手册》P84) d=8 L=25mm f机=0.48mm/r (见《切削手册》表2.7和《工艺手册》表4.2-16) Vc查=13m/min (见《切削手册》表2.15) 按机床选取n机=195r/min(按《工艺手册》表4.2-15)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基本工时: l=16mm ) l2=(1~4)mm(取4mm) 按《工艺手册》表6.2-5公式计算 1.10min 粗镗孔时因余量为1.8mm,故ap=1.8mm, (2.2)扩孔Ø15 选择Ø15四面组合机床中扩孔钻 d=15 L=15mm f机=0.48mm/r Vc查=13m/min 按机床选取n机=195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基本工时: l=30mm ) l2=(1~4)mm(取4mm) 按《工艺手册》表6.2-5公式计算 0.42min 查文献[1]表2. 4-8 取V=0.4m/s=24m/min 去进给量为f=0. 28mm/r n=1000V/πd=1000*24/3.14*20=380r/min 查文献的Fz=9.81*60^nFzCFzapXFzV^nFzKFz pm=FzV*10^-3 CF2=180, XFz=1 Yfz=0.75 nFz=0 Rfz=9.81*60°*180*2.75ˊ*0.2^0.75*0.4°*1 =1452 N P=0.58 kw     取机床效率为0.85 0.78*0.85=0.89kw>0.58kw 故机床的功率足够。 下面计算工序09的时间定额 机动时间 L/(f*n)=85/0.28*51=5.95min 3.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九江学院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零件图号 KCSJ-05 共 1 页 零件名称 支架 第 1 页 材料牌号 HT200 毛坯种类 铸造成型 毛坯外形尺寸 300*220*140 每件毛坯可制件数 1 每台件数 1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车间 工段 设备 工艺装备 工时 准终 单件 01 锻造 沙型模具 02 粗铣下表面 立式铣床X51 高速钢套式铣刀,游标卡尺 0.28min 03 粗铣上表面和后端面及左端面 立式铣床X51 高速钢套式铣刀,游标卡尺 04 精铣下表面 精铣下表面至25mm~24.85mmRa1.6um 立式铣床X51 高速钢套式铣刀,游标卡尺 05 精铣Φ85孔的外表面 精铣至Φ85.00mm~Φ84.7mmRa3.2um 卧式双面铣床 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套具 06 精镗Φ60孔 精镗至Φ59.8mm~Φ60mmRa3.2um 立式镗床 镗刀,游标卡尺,专用套具 07 精铣内端面(双面) 精铣至Φ75mm~Φ75.043mmRa3.2um 卧式双面铣床 三面刃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套具 0.82min 08 粗扩,精扩,倒角,精铰Φ40孔 粗铰,精饺Φ40mm孔至Φ40mm~4.0.025mmRa3.2 四面组合机床 复合麻花钻,铰刀,内径千分尺 1.5min 09 钻,倒角,扩孔Φ8,扩孔Φ15 四面组合机床 复合麻花钻,铰刀,内径千分尺 1.52min 10 去毛刺 钳工台 平锤 11 中检 赛规,百分表,卡尺 12 热处理 局部淬火 淬火机等 13 清洗 清洗机 14 终检 赛规,百分表,卡尺 15 第4章 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成本,需要设计专用夹具。按指导老师的布置,设计工序镗Φ60孔的钻床夹具。 镗Φ60孔的镗床夹具 本夹具主要用于镗Φ60孔,由于该孔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在本道工序加工时,应该考虑其精度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4.1确定设计方案 ⑴、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Φ60孔对上表面有垂直度要求。。为了使定位误差为零,应该选择以φ60孔定位的定心夹具。 ⑵、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刀具:YG6硬质合金可转位镗刀 (见《切削手册》表3.28) 其中:CF=54.5,ap=4.5,XF=0.9,fZ=0.18,YF=0.74,ae=75,UF=1.0,d0=100,qF=1.0,n=255,WF=0,Z=10 ∴F=54.5×4.50.9×0.180.74×75×10/(100×2550)≈444.64(N) 水平分力:FH=1.1F实≈489.1(N) 垂直分力:FV=0.3F实≈133.39(N) 在计算切削力时,必须安全系数考虑在内。 安全系数: K=K1K2K3K4。 其中:K1=1.5 K2=1.1 K3=1.1 K4=1.1 ∴F/=KFH=(1.5×1.1×1.1×1.1)×489.1=976.48 (N) 实际加紧力为F加= KFH/(U1*U2)=976.48/0.5=1952.96 (N) 其中U1和U2为夹具定位面及加紧面上的磨擦系数,U1=U2=0.025 螺母选用M16X1.5细牙三角螺纹,产生的加紧力为 W=2M/D2tg(a+6055)+0.66(D3- d3 )/(D2- d2) 其中: M=19000 N.M D2=14.8mm a=2029, D=23mm d=16mm 解得: W=1O405 (N) 此时螺母的加紧力W已大于所需的1952.96的加紧力F加,故本夹具可安全工作。 心轴取材料为Q235 查表得Q235的许用弯曲应力为: 158Mpa 弯曲应力=M/Wz=32FL/ 3.14 d3=99.4X32X0.028/[3.14X(0.022)2] =2.67<< 许用弯曲应力158Mpa (3)定位误差分析 由于基准重合,故轴,径向尺寸无极限偏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故径向尺寸无基准不重合度误差。即不必考虑定位误差,只需保证夹具的心轴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且工件是以内孔在心轴上定位,下端面靠在定位块上,该定位心轴的尺寸及公差现规定为与零件内孔有公差相同。因为夹紧与原定位达到了重合,能较好地保证了钻φ60mm孔所得到的尺寸和下端面形位公差要求。  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具时,应该注意提高劳动率。为此,在螺母夹紧时采用活动手柄,以便装卸,夹具体底面上的一对定位槽可使整个夹具在机床工作台上有正确的安装位置,以利于钻削加工。结果,本夹具总体的感觉还比较紧凑。夹具上装有对刀块装置,可使夹具在一批零件的加工之前很好的对刀(与塞尺配合使用);同时,夹具体底面上的一对定位键可使整个夹具在机床工作台上有一正确的安装位置,以有利于铣削加工. 4.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九江学院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零件图号 KCSJ-05 共1页 零件名称 支架 第1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06 镗孔 HT200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件毛坯可制件数 每台件数 铸件 300×220×140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镗床 立式镗床 1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专用镗夹具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工艺装备 主轴转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进给量/(mm/r) 背吃刀量/mm 走刀 次数 工时定额 基本 辅助 1 镗φ60孔 镗刀、游标卡尺、专用套具 51 104 0.28mm/z 1.75mm 1 5.95min 参考文献 [1]马智贤主编:《实用机械加工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2]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3]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装备标准应用手册委员会主编:《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装备标准应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 [4]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5]韩荣第、周明、孙玉洁主编:《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6]廖念昭、古莹菴、莫雨松、李硕根、杨兴骏主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年 [7]薛源利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8] 孙巳德主编:《机床夹具图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年 [9]倪森寿主编:《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习题集和课程设计指导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10]朱冬梅、胥北澜主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 丁殿忠,姜鸿维.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6~14. 18 _1234567890.unknown _1234567895.unknown
本文档为【课程设计KCJ5支架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4492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1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2-03-18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