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学试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美学试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举报
开通vip

美学试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2)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30分)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 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 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 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 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 ...

美学试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30分)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 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 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 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 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 A.外在的自然界 B.人所改造的自然界 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 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A.美在形式 B.美在关系 C.美在生活 D.美在距离 5.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维柯《新科学》 C.鲍姆亮登《美学》 D.黑格尔《美学》 6.“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A.重视科学实验 B.注重实证 C.哲学思辨 D.心理分析 7.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 A.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B.人类社会初步形成 C.人类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 D.人类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8.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 A.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 B.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 C.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D.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 9.美感产生于 A.游戏 B.摹仿 C.巫术 D.社会实践 10.“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A.席勒 B.柏拉图 C.亚里土多德 D.尼采 1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 A.功利 B.逻辑 C.日常自我 D.自由 12.提出“神思”的理论家是 A.司马迁 B.司空图 C.刘勰 D.严羽 13.美感开始于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招的崇拜 14.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 A.没有起点 B.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 C.既无起点,也无终点 D.有起点,也有终点 15.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A.感官 B.审美能力 C.想象 D.灵性 16.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功能 C.艺术的本质 D.艺术的内容 17.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18.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在于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在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19.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A.精神产品 B.物质产品 C.人工制品 D.自然物 20.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 A.集体无意识说 B.有意味的形式说 C.符号说 D.娱乐说 21.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 A.由“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B.由“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C.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D.由“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 22.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 A.感性 B.感染性 C.愉悦性 D.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 23.“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李大钊 D.李泽厚 24.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 A.突然荣耀说 B.预期失望说 C.生命的机械化 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25.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 A.优美 B.祟高 C.悲剧 D.喜剧 26.笪重光说:“密叶偶间枯枝,顿添生姿,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特征是 A.美丑互补 B.化丑为美 C.以丑衬美 D.美丑相间 27.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出的风格是 A.优美 B.悲壮 C.滑稽 D.崇高 28.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A.优美 B.祟高 C.悲剧 D.喜剧 29.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学的是 A.言志说 B.心生说 C.缘情说 D.表现说 30.“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美育与智育的区别是 A.目的不同,智育是认知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 B.过程不同,智育是知识教学过程,美育是情感升华过程 C.性质不同,智育是由内而外输入,美育则有内在自发性 D.接受不同,智育用脑接受,美育用心接受 E.思维方式不同,美育离不开感性形象,智育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 32.美是—种多层累的突创,它所包含的层面主要有 A.自然物质层 B.形式符号层 C.知觉表象层 D.社会历史层 E.心理意识层 33.在美学研究中贯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就要求美学研究者 A.应当具有深厚的历史修养 B.应当具有历史的眼光 C.应当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D.应当善于运用逻辑的方法 E.应当抓住历史学与逻辑学的契合点 34.提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这一观点的主要根据在于 A.能够更好地划清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界限 B.有助于扩大美学研究的范围 C.只有深入研究了高级的艺术美,才能理解低级的生活美 D.只有深入研究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学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美 E.有助于感性认识的完美 35.19世纪以来西方美学史上重视感觉在美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美学家有 A.费希纳 B.桑塔亚纳 C.弗洛伊德 D.阿思海姆 E.费尔巴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4分,38、39小题每题3分,共14分) 36.寓教于乐 37.“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 38.无我之境 39.美感欣赏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C 6.C 7.C 8.C 9.D 10.C 11.D 12.C 13.C 14.B 15.B 16.B 17.B 18.D 19.C 20.D 21.C 22.D 23.B 24.A 25.B 26.C 27.A 28.A 29.D 30.C 31.ABCE 32.ACDE 33.BD 34.ABD 35.ABCDE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1)乖讹指不和谐、不协调,是喜剧产生原因的一种解释,斯宾塞进一步提出“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2)“上升的乖讹”指超过了预期效果;(3)“下降的乖讹”指达不到预期效果。(4)这种说法不能解释所有喜剧的效果。 38.(1)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主要类型之一;(2)指创作主体完全消失,隐藏在艺术意象的后面。 39.美感欣赏活动是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 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   A.培养审美能力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   A.虚拟性B.敏感性C.想象性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   A.审美快感B.意象C.形式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   A.感性的B.愉快的C.不可抗拒的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 )   A.艺术批评B.艺术接受C.艺术品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   A.游戏说B.模仿说C.表现说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   A.《论美书简》B.《判断力批判》C.《审美教育书简》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的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   A.立普斯B.费希纳C.布洛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   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班纳特D.博克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   A.社会关系的解放B.生活方式的变革C.思想观念的自由D.创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 )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C.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D.脱离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谈美   1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 )   A.毕达哥拉斯学派B.伊壁鸠鲁派C.英国经验派D.精神分析学派   16.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应该是( )   A.鲍姆嘉登B.鲍桑葵C.维柯D.康德   17.姚鼐“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征是( )   A.喜剧B.悲剧C.优美D.崇高   18.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会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   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   19.“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   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   20.美感的生理基础就是( )   A.呼吸器官B.感觉器官C.运动器官D.思维器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21.许多西方美学家都强调美感的主要感觉器官是( )   A.眼睛B.鼻子C.耳朵D.舌头E.身体   22.艺术形式符号蕴含的意义包括( )   A.字面意义B.隐喻意义C.个性意义D.结构性意义E.历史意义   23.艺术品结构中属于物质层面的有( )   A.物质材料层B.形式符号层C.思想内容层D.意象世界层E.意境超验层   24.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 )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C.开放性的系统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5.美学思想不同于审美意识的特点主要在于( )   A.它以直观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意识层B.它能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   C.它是对人自身审美需要的把握D.它是对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反映E.它具有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悲剧性   27.席勒的美育观   28.有意味的形式说   29.审美个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为什么说艺术应当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31.艺术意象有何基本特征?   32.简述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   33.简谈艺术功能的多元性。   34.简述探讨审美欣赏活动心理特征困难的原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以元稹的《行宫》为例,试分析接近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附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36.简评“移情说”。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CDBBA ACCAB ADDCC CCBB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AC 22.ABCD 23.AB 24.AD 25.BE   三、名词解释题(共14分)   26.(1)指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冲突;   (2)在冲突中主人公在感性生命遇到摧残和毁灭的同时,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   (3)从而激起悲壮之情,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27.(1)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阐述了自己的美育观。   (2)他认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   (3)美育可以恢复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造就完整人性,使人进入自由王国。   28.(1)有意味的形式说是由20世纪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来的。   (2)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3)这种学说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4)这是一种从艺术本质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   29. 审美个性是美感欣赏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标志,是人类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是一个人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的结晶;它应当是人的独立自主性与表现形式的自由性的结合。   四、筒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1)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   (2)研究艺术欣赏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人类美感经验的本质和特点;   (3)通过艺术能更好地抓住审美对象的基本特征;   (4)通过艺术研究审美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1.(1)虚拟性,指意象所具有的非现实性。意象既可以用想象和虚构来表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也可以用非现实的形态表现现实中已有的东西。   (2)感性,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感受的直接性和具体性。   (3)想象性,指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将“意”与“象”融为一体的产物。   (4)情感性,是艺术家创造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   32.(1)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的表现,转化成美。   (2)生活中的丑在艺术的表现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因素是美的。   (3)丑经过艺术的表现,变得更典型了。   (4)有些生活中的丑经过表现,可以具有喜剧性效果。   33.(1)艺术的功能包括审美、娱乐、消遣、认识、道德、宗教、思想、启迪、政治、宣传、文化交流等方面。   (2)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其他功能是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的。   34.(1)审美欣赏活动的心理特征是隐而不湿的。   (2)它微妙飘忽,变化多端,具有任意性和模糊性。   (3)它的差异性特别大。   五、论述题(共26分)   35.(1)联想使得美感比起一般的动物感觉更为丰富多彩。   (2)联想使既有的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   (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   (4)分析出“行宫→玄宗”的空间接近联想。   36.(一)“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代表性美论之一。这种美论的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情,因而令我们感到美。   (二)这一理论在抓住了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的同时存在较大片面性:   (1)过分强调感情。人的审美活动决不仅仅限于感情,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现。   (2)移情论者只把移情看成一种单纯的凝神观照,把人与现实在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动态关系简单化。   (3)只强调主观的移情,没有看到,离开了审美对象一定的性质和结构形式,是不可能产生移情现象的。   (4)并不是所有感情都可以移到外物中去,化为美的形象。移情说忽视了对感情的具体分析,忽视了美与真、善的联系。 当、生动、明确。 C 2001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23美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C 3.D 4.B 5.C 6.C 7.B 8.C 9.B 10.D 11.B 12.C 13.B 14.D 15.B 16.C 17.D 18.D 19.D 20.A 21.B 22.D 23.B 24.B 25.C 26.C 27.B 28.C 29.B 3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题2分,共10分) 31.ABCDE 32.ABCE 33.ACD 34.BE 35.ACDE 1.对游戏说的形成没有做出直接贡献的美学家是( ) A.康德 B.席勤 C.斯宾塞 D.黑格尔 2.艺术家的灵感是一种( ) A.非理性的迷狂状态 B.神秘的天启现象 C.创造力高度活跃的心理状态 D.纯粹的无意识状态 3.“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在于( ) A.前者具有人为色彩,后者没有人为色彩 B.前者物与我处于对立状态,后者物与我处于统一状态 C.前者是中西艺术共有的现象,后者是中国艺术独有的现象 D.前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后者则是主体隐藏在意象的背后 4.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兴象的基本特征是( ) A.仿真性 B.自然性 C.主观性 D.抽象性 5.艺术意象最根本的特点在于(   ) A.虚拟性  B.感性  C.想象性  D.真实性 6.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 A.认识功能 B.道德功能 C.审美功能 D.娱乐功能 7.艺术结构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过渡依赖于(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8.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 A.艺术品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材料 B.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 C.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 D.艺术品在创造上需要一定的技艺 9.艺术接受的主体性不是表现在( ) A.接受者需要重建作品的艺术意象 B.接受者需要创造新的艺术意象 C.接受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期待视野” D.接受者需要填补作品结构中的空白 10.从艺术功能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游戏说 B.表现说 C.言志说 D.娱乐说 11.由红色而感受到温暖,这种心理现象是( ) A.联想 B.通感 C.移情 D.想象 12.“守财奴不能歌唱他丢失的钱财,而少女则可以歌唱她失去的爱情”指明了美感的特点 之一是( ) A.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统一 B.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统一 C.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 D.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3.西方美学家突出地把眼睛和耳朵作为审美感官,是要强调美感的( ) A.对象性 B.无功利性 C.直接性 D.间接性 14.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感产生于( ) A.模仿 B.巫术 C.游戏 D.实践 15.源于古希腊“山羊之歌”的范畴是( ) A.喜剧 B.悲剧 C.悲喜剧 D.荒诞剧 16.在美学史上,把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美学家是( ) A.朗吉诺斯 B.毕尔兹利 C.康德 D.黑格尔 17.罗丹的雕塑《老妓》被评价为“丑得如此精美”,说明艺术的表现可以( ) A.以丑衬美 B.以丑为美 C.美中见丑 D.化丑为美 18.优美对象的特点是( ) A.内容压倒形式 B.形式压倒内容 C.形式具有独立的价值 D.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 19.美学之所以是一门人文学科,主要是因为( ) A.它受到世界观的深刻制约 B.它涉及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 C.它与伦理学在内在精神上相通 D.它与人生价值问题紧密相联 $ 20.最终决定审美意识产生的因素是( ) A.生产劳动 B.一般意识 C.语言符号 D.审美需要 21.西方美学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时间是( )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22.“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一命题出自( ) A.康德《判断力批判》 B.席勒《美育书简》 C.黑格尔《美学》 D.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3.美学研究的方法具有多层次性,这意味着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 ) A.在价值上并无高下之别 B.在性质上上有着不同特点 C.在产生时间上有先后之分 D.在功能上可以等量齐观 24.“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学”,这一现象说是( ) A.美具有直接的功利性 B.美存在于自由的审美关系中 C.美是由主体的审美感受所决定的 D.美是完满 25.美学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 ) A.社会中的审美对象 B.自然中的审美对象 C.艺术中的审美对象 D.人生中的审美对象 26.马克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是( ) A.审美感受 B.审美经验 C.审美实践 D.审美对象 27.“人是世界的美”这一命题的内涵 是( ) A.人为美而存在 B.有了人,世界才有美 C.有了世界,才有人的美 D.人是世界中最美的 28.在说明“蜡炬有心也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美在愉快 B.美在形式 C.美在移情 D.美在关系 29.把美看成是愉快、经验或无意识欲望等,它们所体现的探求美的途径是 A.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B.主观的心意状态 C.主客观的审美关系 D.社会生活本身 30.“美在距离”说的错误在于( ) A摒弃了事物实际的一面 B.摒弃了我们对待事物的实际态度 C.没有从美本身的性质上来探究美 D.强调了美的非功利性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 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31.朗吉诺斯在《论崇高》中认为,崇高风格的内涵包括(  ) A.庄严伟大的思想   B.慷慨激昂的感情 C.辞格的藻饰 D.高雅的措辞 E.尊严的结构 32.艺术天才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 A.感受力 B.想象力 C.技巧 D.记忆力 E.灵感 33.人的本质属性的系统化预设所包括的逻辑要素有 A.自然——精神 B.社会——历史 C.个体——社会 D.历史 ——文化 E.文化——自然 34.美学思想在历史上形成的突出标志有 A.审美意识逐渐变得深刻、细致 B.开始以语言文字形式进行传播 C.有了专门的美学著作 D.有了独立的研究对象 E.具有了理论的形态 _ 35.“美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这一观念的核心内涵包括( ) A.美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所形成的 B.美在根本上是不可定义的 C.美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过程中 D.美是许多规定的综合 E.美是多样性的统一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38小题各4分,39小题3分,共15分) 36.意境: (1)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汇聚畴; (2)意境是艺术家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体交融 、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3)意境是一种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 37.“突然荣耀说”(1)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揭下出。他认为喜剧产生的原因在于:(2)发现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缺点鄙夷。(3)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有一种荣耀感。(4)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涵盖一切喜剧。 38.美育 (1)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2)它作为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3)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的重要途径。(4)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教育人。 39.Aesthetica(1)鲍姆 嘉登著作的名称。(2)在原文中意即“感性学”。(3)我国学者一般译为“美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各6分,42小题7分,共19分) 40.为什么说优美与崇高同属审美范畴? ①从心理反应方面看,虽然所引起的反应不同,但两者都能给人以审美的愉快。②从对象的形态看,崇高的对象与优美的对象都可看成是美的,都能让人心旷神怡。③从人们的审美需要看,人们既需要优美的对象,也同样需要崇高的对象。④从创作的角度看,优美的作用品与崇高的作品都能让人赏心悦目。⑤从艺术的效果看,优美的作品与崇高的作品都能寓教于乐,达到美的效果。⑥从美的反面看,优美本身排除了丑崇高本身也未包含丑。 41.为什么说说艺要教育在审美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①文学艺术比现实生活有着更为丰富和更为引人的意义。②艺术不令要反映出生活的意味,而且要反映出生活的真实。③艺术是人们感情的宣泄和流露,是一个时代人们共同的“心声”。④艺术是搭在现与理想之间的桥梁。它通过对于现实生活的忠实描写来表达人类对于理的追求和向往。 42.简述美与美的东西之间的基本差异。 (1)美的东西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而美则是从各种各样美的东西占所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来的普遍规律。(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3)美的东西步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有时是自相矛盾的,不能形而上学地抓住某一种美的东西,把它当成美,而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 。(4)美不是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因而无法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5)在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而美可能与可欲有某种联系兴旺 却必须真如脱于可欲。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 6分) 43. 试以杜甫《春望》为例,分析艺术品的鉴赏过程. 附 :《春望》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2)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臻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3)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览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44.结合自己的审美欣赏体会论述直觉的特征. (1)直觉是通过实践对对象进行内部直观的能力。(2)直觉的特征:直接性、突然性、专注性、透明性。(3)结合自己的欣赏来谈。可以以一个作品贯穿始终,也可一种特征举一实例。(4)结合实例,发挥恰当、生动、明确。 D 《美学》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分)1 、被称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 ) A 鲍姆嘉登 B 维柯 C 亚里士多德 D 孟子 2 、美学发展经历的第一阶段是指( ) A 、审美意识的形成 B 、审美观念的形成 C 、美感的出现 D 、联想的形成 3 、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其核心的理论取向在于( ) A 、坚持了美的客观属性 B 、坚持把美归结为人的某种主观心意 C 、科学地把握住了美来自于人的主观心意这个特点 D 、符合了人们的审美实际经验 4 、最早从数关系出发探讨美的本质的是( ) A 、普列汉诺夫 B 、毕达哥拉斯学派 C 、别林斯基 D 、狄德罗 5 、提出“美育代宗教”的是( ) A 、王国维 B 、毛泽东 C 、蔡元培 D 、贺拉斯 6 、第一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孔子 C 、席勒 D 、但丁 7 、最早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 ) A 、《论语》 B 、《尚书·尧典》 C 、《左传》 D 、《礼记·乐记》 8 、正式提出“崇高”范畴并系统探讨的是( ) A 、爱迪生《论想象的快乐》 B 、博克《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 C 、康德《判断力批判》 D 、朗吉弩斯《论崇高》 9 、在文学艺术中的美学意义和价值在于( ) A 、化丑为美 B 、以丑衬美 C 、再现生活丑 D 、丑在充分表现自己中否定自己 10 、下面审美联想中属于相似联想的是( ) A 、“万物皆有托,孤立独无依。” B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C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11 、从古至今,美学家对美感的看法有很多分歧,但他们都肯定( ) A 、美感必须依赖于人的理智 B 、美感必须依赖于人的感官 C 、美感必须依赖于人的行为 D 、美感必须依赖于人的情感 12 、艺术的核心功能是( ) A 、载道功能 B 、实用功能 C 、伦理功能 D 、审美功能 13 、王国维所谓艺术意境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镜”是指( ) A 、前者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后者体现“天人对立”的意境 B 、前者说明的是完全自然而然的意境,后者说明的是艺术家创造的意境 C 、前者是“隐我”,后者是“显我”,但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 D 、前者指自然美中的意境,后者指艺术美中的意境 14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感觉”,这说明( ) A 、穷人没有审美能力 B 、穷人没有与美景建立自由的审美关系 C 、自然美景与人无关 D 、自然的美来自于人的主观臆想 15 、“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喜剧”的提出者是( )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黑格尔 D 、康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有( ) A 、美的本质和起源理论 B 、美的规律的理论 C 、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 D 、美的自然属性理论 E 、美的社会属性理论 2 、美学作为独立学科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A 、专门的美学著作的出现 B 、庞大的研究队伍的出现 C 、独立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出现 D 、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影响 E 、产生了较多的追随者和信奉者 3 、美感与动物性感觉的差异表现在( ) A 、美感不只是生理现象,更是社会现象 B 、美感超越了生理层面,主要是精神性心理活动 C 、美感完全不需要生理感觉 D 、美感使感觉具有了精神意义 E 、美感具有积累性和连续性 4 、喜剧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 A 、幽默 B 、讽刺 C 、相声 D 、小品 E 、戏剧 5 、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划分为四个层次,它们包括:( ) A 、符号 B 、语音 C 、语义 D 、图式 E 、客体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2 、审美范畴: 3 、符号说: 4 、优美: 5 、艺术敏感: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对每小题列出的观点或内容先做出正确、错误或片面的判断,再扼要说明理由。 1 、“美是生活”。 2 、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不能成为审美对象。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 、简要说明崇高的本质及意义? 2 、简要分析美感的深层心理特征。 3 、简要说明美育的目的和作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1 、举例分析艺术意象的创造和生产 。 2 、结合具体审美现象论述美的形成和创造所依赖的基本层次。 附: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 A 2 、 A 3 、 B 4 、 B 5 、 C 6 、 C 7 、 B 8 、 D 9 、 D 10 、 B 11 、 B 12 、 D 13 、 C 14 、 B 15 、 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列出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 ABC 2 、 AC 3 、 ABDE 4 、 AB 5 、 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是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著名命题。( 0 ﹒ 5 分)黑格尔继承和发展了美是理念的说法,强调美一方面是理念,另一方面必须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就是通过感性的形象来满足理念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2 分)黑格尔的观点突破了把美看做永恒理念的观点,但仍然把世界和美首尾倒置了。( 0 ﹒ 5 分) 2 、审美范畴:指人们在长期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种类概念。( 2 分)主要有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丑等。( 1 分) 3 、符号说:这是 20 世纪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关于艺术本质的著名论断。( 0 ﹒ 5 分)她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能表现与人的生命本质相关联的普遍情感。( 2 分)这种说法将艺术的本质与人的符号本质联系起来,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但具有把艺术的本质非社会化、非历史化的倾向。( 0 ﹒ 5 分) 4 、优美:优美是基本的审美范畴之一,它人类活动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其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定。( 2 分)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具有小巧、柔和、精致、圆润、清新、舒缓、宁静等品格。( 1 分) 5 、艺术敏感:主要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 2 分)它是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和起点,是艺术家生产意象的必备条件。( 1 分)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对每小题列出的观点或内容先做出正确、错误或片面的判断,再扼要说明理由。 1 、片面(或错误)。( 1 分)首先,人生活在生活中,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在生活中,因此,对人来说,生活就是美,这符合生活的常识;( 2 分)其次,“美是生活”的论断违背了生活的辩证法。因为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我们无法说凡是生活都符合人的本质,凡是生活都是美的,只能说美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美离不开生活。( 2 分)因此,美与生活是不同的,美是构成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生活与美不能等同。( 1 分) 2 、错误。( 1 分)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不等于生活悲剧,但这并不排除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成为审美对象,给人带来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感的可能性。( 1 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往往含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人们往往也可以对它们采取伦理或审美等不同角度的把握,对那些体现了悲剧本质的生活现象,人们是可以采取审美态度的。( 1 分)只要现实生活中的对象本身的感性生命虽遭受摧残与毁灭而在精神上具有不朽的意义,展示了正义精神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体现出悲壮激越的情调,便同样可以进入审美领域,成为审美对象。( 2 分)完全反对生活中悲剧可以成为审美对象的说法,把悲剧的本质停留在了悲剧性的现象,没有深入体验现象之下的冲突本身是否具有悲剧性。( 1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 、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其形式和内容超过了主体的感受力和想象力,面对它,主体的本质力量受到遏制,但主体以整个人类文化的精神教养和理想与对象搏斗,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舒展,从而感到自己的提高和胜利。因此,崇高既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宏大现象,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二者缺一不可。( 3 分) 崇高是美的一种基本形态,尽管它和优美给人的心理感受不同,但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从美的实际现象看,优美和崇高的事物都激发我们愉悦的情感;从审美需要看,人们对优美和崇高都需要;从艺术角度看,艺术家的创作和欣赏者的接受,崇高和优美都大存在,都满足人们对审美的要求。( 3 分) 历来的美学家都强调人的精神力量在崇高感中的作用。对崇高的欣赏,有助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卓越与高超,有助于挽救时代的颓风。( 2 分) 2 、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既是情感的,也是理性的;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人是矛盾的集合体,美感欣赏受这些矛盾的影响,呈现出一系列矛盾统一的内在心理特征,具体包括( 3 分):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 1 分)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 1 分)具象性与抽象性矛盾的统一。( 1 分)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矛盾的统一。( 1 分)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矛盾的统一。( 1 分) 3 、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培养人。( 1 分)具体说来,美育使人精神上获得解放与自由,把人从自然物质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上升到精神的理想境界,进入一种顺任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 1 分)美育可以承担理性与感性的桥梁,通过它,人能够超越各种限制对心灵的压抑,使感性获得张扬,同时获得理性和精神的自由,实现人性的完善。( 2 分)因此,审美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美的热爱,感受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情趣,激发生活的崇高目标。( 1 分)具体说,美育着重培养人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水平和审美创造力。( 3 分) 评分标准:要点齐全,且能够给要点一定解释的给全分,否则酌情适当扣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1 、意象是艺术存在的核心,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这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分为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两个阶段。( 1 分) 意象的孕育是艺术活动的开端。意象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主体意识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1 分)( 1 )主客体之间的感动关系是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 1 分)( 2 )艺术家的“虚静”状态是孕育艺术意象的必备条件。( 1 分)( 3 )艺术家创作冲动的出现,使主题和客体逐渐进入审美状态,艺术意象在不断孕育中逐步成形。( 1 分)主客体的交融,进入审美自由状态,才能使意象得到最好的孕育。( 1 分) 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使艺术意象进一步完善并获得形式符号和物质实体,使艺术品最终产生。这里的生产包括意象由孕育到分娩,从无到有,也包括使意象完成工艺制作,这都与艺术品的产生相关。( 2 分)首先,从无到有就是艺术家运用意象思维将意象酝酿推向完整的作品;其次,从无到有指意象的内容获得符号形式;再次,从无到有指意象在生产中找到饿最佳的形式、质料表达;最后,艺术意象的创造也是一种生产,需要一定的工艺性制作,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劳动和技巧。( 3 分) 艺术意象的生产使艺术品获得了物态化的存在,为人类审美经验的交流和传播奠定了基础。( 1 分) 评分标准:要点齐全,且能够给要点一定解释和分析的给全分,否则酌情适当扣分。 2 、美的形成和创造是多层次积累所形成的一个开放系统。( 1 分)这些层面主要表现为:( 1 )自然物质层。( 2 分)( 2 )知觉表象层。( 2 分)( 3 )社会历史层。( 2 分)( 4 )心理意识层。( 2 分)其中,自然物质层决定了美的客观性质和感性形式,知觉表象层决定了美的整体形象和感情色彩,社会历史层决定了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心理意识层决定了美的主观性质和丰富复杂的心理特征。( 3 分) 评分标准:要点齐全,且每个要点能够有解释、分析,又联系了实际的给全分,否则酌情适当扣分。 E 2000年上半年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美学原理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鲍姆嘉登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感性认识    B.审美意识 C.审美关系    D.知、情、意 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 )。 A.1725年     B.1735年 C.1740年     D.1750年 3.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 )。 A.认识关系    B.伦理关系 C.精神关系    D.实用关系 4.19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 )。 A.主要方法    B.具体方法 C.次要方法    D.综合方法 5.美学研究的问题是( )。 A.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 B.美的规律的问题 C.美感问题 D.美的本质问题 6.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普罗提诺     D.黑格尔 7."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与"一副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 )。 A.自然美与艺术美  B.艺术美与自然美 C.自然美与艺术美  D.艺术美与现实美 8.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的是( )。 A.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B.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C.美与生活的差异性  D.生活的辩证法 9.车斯托威尔指出:"如果不是月亮、太阳和星星真的照耀着天空,我们决不会被灿烂的朝霞、宁静的落日或者闪烁着光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这段话所针对的美论是( )。 A.美在理念     B.美在移情 C.美在关系     D.美在完满 10.在说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美在无意识    B.美在愉快 C.美在距离     D.美在形式 11.在美的观念上,"万美皆备于我"这种说法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是( )。 A.美是主观的     B.美是客观的 C.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D.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2.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进化历程的根本前提是( )。 A.以模仿动物为美     B.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C.对祖先动物形象的反感  D.性的选择 13."燕山雪花大如席"所用的想象的形式是( )。 A.相似联想      B.接近联想 C.再造联想      D.对比联想 14.通感是( )。 A.感官与心灵的沟通   B.情感的充分表现形态 C.感官间感受的相互挪移 D.审美中的豁然贯通感 15.钱钟书的"如水口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中的( )。 A.感知   B.表象   C.情感   D.理解 16.想象得之在瞬间( )。 A.与体验和修养无关    B.与体验无关但与修养相关 C.与体验有关但与修养无关 D.但与体验和修养都息息相关 17.《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的( )。 A.直接性   B.突然性   C.专注性   D.透明性 18.崇高与壮美的内涵在性质上( )。 A.是一致的   B.有一些共同点   C.根本不同   D.差异很大 19.悲剧性冲突源于( )。 A.正义与邪恶的矛盾   B.人物的过失 C.自然的灾难      D.日常生活的不幸 20.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主要是( )。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心理悲剧   D.问题悲剧 21.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本文档为【美学试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042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4KB
软件:Word
页数:27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3-30
浏览量: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