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经注》记载的淮河

《水经注》记载的淮河

举报
开通vip

《水经注》记载的淮河   ·学者丛谭· 《学术界》(双月刊) 总第八十期 ,2000. 1 ACADEMICS. IN CHINA NO. 1. Jan. 2000 《水经注》记载的淮河 ○陈桥驿 Ξ (浙江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杭州  310026) 《唐六典》云 :“桑钦〔2 〕《水经》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江河在焉。郦善长 注《水经》,引其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3 〕《唐六典》在《水经》所引的百三十七 条大河中 ,只着重提出“江河在焉”。《礼记·王制》说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 ,五 岳视三公 ,四渎视诸侯。...

《水经注》记载的淮河
  ·学者丛谭· 《学术界》(双月刊) 总第八十期 ,2000. 1 ACADEMICS. IN CHINA NO. 1. Jan. 2000 《水经注》记载的淮河 ○陈桥驿 Ξ (浙江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杭州  310026) 《唐六典》云 :“桑钦〔2 〕《水经》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江河在焉。郦善长 注《水经》,引其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3 〕《唐六典》在《水经》所引的百三十七 条大河中 ,只着重提出“江河在焉”。《礼记·王制》说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 ,五 岳视三公 ,四渎视诸侯。”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古代天子所祭的大川是“四渎”。何谓“四渎”?《尔 雅·释水》有明确解释 :“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 ,发源注海者也。”所以“四渎” 指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除了《唐六典》所说的长江、黄河以外 ,还包括淮河与济 水。《水经注》卷一《河水》也引《风俗通》说 :“江河淮济为四渎”。又引《释名》: “渎 ,独也 ,各独出其所而入海。”《释名》其实是《尔雅》的重复。但从此可见 ,在 《水经注》记载的一千多条河流中 ,最重要的是“江河淮济”。济水早已湮废 ,现在 只存“江河淮”三水了。 我虽然从事郦学研究多年 ,但对郦注中的绝大多数河流实在很少寻根究底。 稍有涉猎者 ,也不过是少数几条大河而已。80 年代初应日本关西大学大学院 (研究生院)之聘 ,去该校讲授“中国历史地理”及《水经注》课程。由于该校文学 院本科生早由藤善真澄教授开设《水经·江水注》课程 ,而藤善先生又一直旁听我 为研究生讲授的《水经注》,所以我不得不在讲授中增加《江水注》的内容 ,后来在 —802— Ξ 〔2 〕 〔3 〕《唐六典》卷七 ,工部、水部郎中注。 此是《唐六典》之讹 ,汉桑钦撰有《水经》,但郦道元所注的《水经》非桑钦《水经》,是三国魏人 (佚名)的作品。 陈桥驿 :浙江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我国历史地理学著名学者 ,郦学专家。 讲稿的基础上写成《水经·江水注研究》〔1 〕一文 ,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以《水经 注》中的一条河流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以后又应几种刊物之约 ,先后写了《水经 注记载的黄河》〔2 〕,《水经注记载的三晋河流》〔3 〕、《水经·氵贝水注笺校》〔4 〕、《水 经注记载的广西河流》〔5 〕等文。 对于淮河 ,我曾于 50 年代之初写过《淮河流域》〔6 〕一书。但内容主要是近 代淮河 ,很少涉及古代。去年五月 ,承涡阳县老子文化研究会之邀 ,在皖北跑了 不少地方 ,都是淮河干支流所经之处。使我恍然忆起 50 年代初期撰写《淮河流 域》的旧事。促使我搜索资料 ,对古代淮河特别是《水经注》记载的淮河作一点肤 浅的研究。 古代的淮河与今天很不相同。今天我们研究淮河 ,即使足不出户 ,也可以通 过大比例尺地形图以及航片和卫片等 ,获得许多资料。例如 ,我们在地形图上就 可看到 ,由于废黄河的中亘 ,古今淮河的重大区别 ,即原来的淮河水系已经被分 割为在一般时期互不沟通的淮河与沂沐河两个水系。研究古代淮河 ,也就是南 宋以前独流入海的淮河 ,除了必要的通过历史地理学方法的野外考察以外 ,还需 要查阅许多古代的文献资料 ,这中间 ,《水经注》是非常重要的一种。 《水经注》记载的淮河涉及许多卷篇。卷三十《淮水》记载淮河干流 ,卷二十 一《汝水》记载淮河的重要支流汝河。卷二十二《颖水·洧水·氵曾水·渠》记载淮河 的五条支流。卷二十三《阴沟水·氵反水·获水》、卷二十四《泗水·沂水·洙水》,所 记也都是淮河支流。此外 ,卷二十五所记的三条河流中 ,睢水是淮河支流 ,卷二 十六所记的六条河流中 ,沭水是淮河支流 ,卷三十二记及十四条河流 ,其中决水、 氵比水、泄水、肥水四条也是淮河支流。 卷三十《淮水》经“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 ,东北过桐柏山”,注文详细地描 述了淮源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源地的一些支流如石泉水、九渡水等。淮河从源 地外流 ,注文记载了它沿途接纳的近三十条支流。经文最后说 :“又东至广陵淮 浦县 ,入于海”。注文则描述了河口概况 :“淮水于县枝分 ,北为游水 ,历朐县与沭 —902— 《水经注》记载的淮河 〔1 〕 〔2 〕 〔3 〕 〔4 〕 〔5 〕 〔6 〕 上海春明出版社 1953 年出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 年第 1 期。 《韩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 年第 4 期。收入于《郦学新论———水经注研究三集》。 《黄河史志资料》1990 年第 1 期。收入于陈桥驿《郦学新论———水经注研究之三》,山西人民出 版社 1992 年出版。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处第 3 期。收入于陈桥驿《水经注研究二集》,山西人 民出版社 1987 年出版。 合”。这是一种河口三角洲的地理景观。淮浦在今江苏涟水县附近 ,所以淮河在 古代是一条够得上称“渎”的独流入海的大河。 汝河作为一条淮河支流而单独成卷 ,这或许与郦道元对这条河流的熟悉有 关。汝河发源于鲁阳 (北魏改称北山 ,今河南鲁山) ,郦道元在北魏永平年代 (508 —517)曾任鲁阳太守 ,并且亲自查勘过汝河的发源地。注文说 :“余以永平 中蒙除鲁阳太守 ,会上台下列《山川图》,以方志参差 ,遂令寻其源流。此等既非 学徒 ,难以取悉 ,既在迳见 ,不容不述。”所以郦道元记述的此河发源情况 ,是他野 外实地考察的成果 ,是一项可贵的历史地理资料。汝水流程中 ,《水经注》记及的 入汝支流多达十五条。汝水最后在汝口戍注入淮水。汝口戍当在今新蔡县以 西。 卷二十二记载了淮河的五条支流 ,其中颖河如汝河一样 ,是独流入淮的一级 支流 ,也是淮河最大的支流。注文说 :“颖水又东西迳蜩嘹郭东 ,俗谓之郑城矣 , 又东南入于淮”。这个郑城 ,就在今颖上县附近。这一卷中的洧水和涡水 ,都是 颖水的支流 ,而氵曾水则是洧水的支流。此卷记载的最后一条河流 ,武英殿本《水 经注》卷首总目作《渠》,卷内目录在“渠”字下加“沙水”二字。明朱谋王韦《水经注 笺》虽也记载此水 ,但从卷首总目到卷内目录都不列此水名称。清赵一清《水经 注释》作《渠水》,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作《沙渠水》。这种各本不同的现象 , 反映了此水历来的复杂多变。从郦注涉及的淮河水系各卷和不同版本的比较 , 此水实为古代鸿沟 ,后称蒗艹砀 (亦作荡) 渠 ,又称沙水 ,又称蔡水 ,总之是古代沟 通黄河与淮河间的一片水系 ,由于黄河多次泛决 ,济水湮废 ,河道发生很大变迁 , 与今天当然相去甚远了。 卷二十三记载了阴沟水、氵反水和获水三条河流 ,都是淮河的支流。经文说 : “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砀渠”。蒗荡渠即卷二十二的渠水 ,说明它是渠水的一 条支流 ,也就是注文所说的“同受鸿沟、沙水之目”。此后 ,经文说 :“东南至沛 ,为 涡水”。注文解释说 :“阴沟始乱蒗艹砀 ,终别于沙 ,而涡水出焉”。从此 ,全篇绝不 再提阴沟水之名而只说涡水。注文说 :“涡水又东 ,左合北肥水”,“北肥水又东南 迳向县故城南 ⋯⋯又东入于涡 ,涡水又东注于淮”。注文明确地记载了北肥水是 涡水的支流。但现在北肥水已在涡河以东独流入淮。这当然是淮河袭夺的结 果。 此卷记载的另一河流是氵反水。经文说 :“氵反出阴沟于浚仪县北”,说明氵反水 也是阴沟水的支流。而注文接着说 :“阴沟 ,即蒗艹砀渠也”。所以氵反水也是鸿沟 水系中的一条支流。经文最后说氵反水“又东至梁郡蒙县 ,为获水”,则氵反水又和 此卷记载的最后一条河流获水 交错在一起 ,也就是经文在《获水》首句所说的 : —012— 学术界 2000. 1·学者丛谭 “获水出氵反水于梁郡蒙县北”。获水最后注入泗水 ,经文说 :“又东至彭城县北 , 东入于泗”。注文则说它“襟氵反带泗”。说明这些河流互相交错汇合的情况。在 黄河没有干扰这个水系之前 ,这里是一片河湖交错 ,四通八达的平原水网。关于 这方面的情况 ,卷八《济水》经“又东南过徐县北”注中 ,还有一项重要的记载。注 文说 :“偃王治国 ,仁义著闻 ,欲舟行上国 ,乃通沟陈蔡之间。”这里的偃王 ,是传说 中的徐戎始祖 ,约当西周时代。这个传说是徐偃王在陈蔡之间开凿运河。这或 许是世界上开凿运河的最早记录 ,要比卷三十《淮水注》中吴国开凿邗溟沟 (邗 沟)早得多。而陈蔡间的运河正是鸿沟水系中的一部分。 卷二十四记载了三条河流 ,即睢水、瓠子河、汶水 ,属于古代淮河水系的仅睢 水一条 ,瓠子河和汶水都是古代济水的支流。《水经注》与《水经》相去不过三百 年 ,但从经、注之间的差异 ,可以看出这三百年中河道已经有了较大的变迁。经 文说 :“(睢水)又东过相县南 ,屈从城北东流 ,当萧县南 ,入于陂”。但注文却说 “睢水又左合白沟水 ,水上承梧桐陂 ,陂侧有梧桐山 ,陂水西南流 ,迳相县东而南 注于睢。睢盛则北流注于陂 ,陂溢则西北注于睢。”说明在这片平原水网中 ,即使 不受黄河的干扰 ,河道还是不断变迁的。 卷二十五记载了泗水、沂水、洙水三条河流 ,三水在古代都是淮河水系的河 流。泗水原是淮河下游最长的支流 ,沂水和洙水都是泗水的支流。《水经》说 :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但郦道元以其亲身考察的经历 ,补充了经文的说法 :“余 昔因公事 ,沿历徐、氵允 ,路运洙、泗 ,因令寻其源流 ,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 北。”按郦氏查勘 ,泗水源地当在今山东省中部 ,沿途接纳洙水、沂水等近十条大 小支流。注文最后说 :“泗水又东迳角城北 ,而东南流注于淮”。则此水入淮之 处 ,当在今淮阴市以东。所以在《水经注》时代 ,泗水是一条源远流长、支流众多 的淮河支流。由于金章宗明昌五年 (南宋绍熙五年 ,1194) ,黄河在阳武决口 ,夺 泗注淮入海 ,泗水的流路受阻 ,水流长期阻滞在今济宁和徐州之间 ,逐渐形成了 长 120 公里的所谓南四湖 (南阳、独山、昭阳、微山) 。作为淮河支流的古代泗水 , 从此名存实亡。 卷二十六记载的各水之中 ,沭水也属淮河水系的河流 ,是沂水的支流。经文 说 :“(沭水)又南过阳都县 ,东入于沂”。不过到了《水经注》的时代 ,此水流路又 有了变化。注文说 :“《经》言于阳都入沂 ,非矣”。这是因为 :“魏正光中 ,齐王之 镇徐州也 ,立大竭遏水西流 ,两渎之会 ,置城防之曰曲沭戍 ,自竭流三十里 ,西注 沭水旧渎 ,谓之新渠。”所以沭水从此已与沂水分离 ,在沂水以东注入泗水 ,成为 泗水的支流。 《水经注》全书中与淮河有关的最后一卷是卷三十二。此卷列名的河流共有 —112— 《水经注》记载的淮河 十四条 ,是全书在卷内列名最多的一卷。其中决水、氵比水、泄水、肥水四水 ,都是 淮河水系的河流。决水在注文中说得很清楚 :“(决水)世谓之史水 ,决水又西北 , 灌水注之”。所以决水就是今天的史河。泄水即今汲河 ,氵比水即今淠河 ,肥水即 今东肥河。注文也都有明确记载。虽然河道流路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变迁 ,但各 河至今都仍然存在。 在《水经注》中 ,除了淮河干支流如上所述外 ,注文在这个水系中还记载了大 量湖陂。计有湖泽近 40 处 ,陂池达 100 余处。由于湖陂众多 ,在卷三十《淮水》 经“又东过庐江安丰县东北 ,决水从北来注之”注中出现了一个“富陂县”。注文 说 :“汝南有富陂县。⋯⋯多陂塘以溉稻 ,故曰富陂县也”。此县故址按《水经注》 记载 ,当在今阜阳市以南。这个地区古代湖陂在历史的变迁 ,实在比河流更大。 我在拙作《我国古代湖泊的湮废及其经验教训》〔1 〕一文中曾以淮河水系为例 : “例如《渠水注》记载的圃田泽 ,是《职方》、《尔雅》和《汉书·地理志》等都记载 的古代大湖之一。它位于今河南中牟以西 ,对黄河及其以南的鸿沟水系有重要 的调节作用。当郦道元记载此湖时 ,湖泊的范围 (即自然地理学上的湖盆) 还相 当大 :‘西限长城 ,东极官渡 ,北佩渠水 ,东西四十许里 ,南北 二十许里’。其面积 估计在 200 平方公里以上。但整个湖盆当时已经不是全部蓄水 ,而是分割成许 多小湖 ,即所谓 :‘上下二十四浦、津流径通 ,渊潭相接 ,各有名焉 ,有大渐、小渐、 大灰、小灰 ⋯⋯等 ,浦水盛则北注 ,渠溢则南播。’这种由大到小 ,由整体到分散 , 是湖泊湮废过程中常常发生的现象。到了宋代以后 ,所谓二十四浦也陆续湮废 , 至今完全淤成平陆 ,湖泊早已不复存在 ,绝大部分都成为耕地。” 古代淮河水系中这种大湖变小湖 ,小湖成平陆的例子实在很多 ,另外一个例 子是我在上述拙文中指出的在卷三十二《氵比水》和《肥水》中都有记载的芍陂。 《肥水注》说“陂周百二十许里”,确实是个大湖。我在该文中说 :“今日地图上的 安丰塘 ,即是古代芍陂的最后残余部分 ,其面积还不到芍陂全盛时代的十分之 一。” 以上是对《水经注》记载的淮河的简单论述。淮河是我国古今变迁最大的河 流之一 ,所以用郦注记载对比古今 ,这在水利史研究上具有很大价值。正是由于 变迁甚大 ,所以今天我们要把所有古代淮河干支流和沿河湖陂的位置、流路、地 名等进行逐一考实 ,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前面已经提及去年我曾应激到皖 北作考察的事。我所见到的 ,与我在 50 年代初撰写《淮河流域》时相比 ,人文地 理景观的变化实在巨大 ,但自然地理景观的变迁 ,即淮河干支流流路的情况 ,还 —212— 学术界 2000. 1·学者丛谭 〔1 〕《历史地理》第 14 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出版。 是基本稳定的。因此 ,我在 50 年代工作的基础上 ,到涡河沿岸作了一番考察 ,由 于为了与老子故迹相比勘 ,所以我重点选择了《水经注》记载的谷水。谷水是郦 注重名很多的河流 ,仅在淮河水系中 ,《颖水》、《渠》、《阴沟水》、《淮水》四篇中都 有谷水 ,我考察的当然是《阴沟水》篇中的谷水。此篇经“东南至沛 ,为涡水”注中 说 :“涡水又东北屈 ,至赖乡 ,谷水注之”。注文没有记及谷水发源于何地 ,仅知其 在襄邑县东接纳支流涣水 ,然后流迳承匡城 ,已吾县故城、柘县故城、苦县故城 , 至赖乡城而注入涡水 ,说明谷水是一条流程相当长的涡水支流。因此 ,在历史变 迁的过程中 ,此水的流路播迁当然是很可能的 ,但肯定不会完全湮废 ,被其它河 流袭夺的可能性也不大。为此 ,我在涡阳、淮北、亳州、河南鹿邑等地作了几天考 察 ,对这一带的涡水支流都作了查勘。通过自然地理 (河流流向、河床、河谷阶地 等)和人文地理 (《水经注》和其他文献记载的老子故迹) ,得到了《水经注》谷水就 是涡阳以北注入涡水的支流武家河的结论。当然 ,这是我个人的考察结果 ,也是 我 50 年代初所撰写的《淮河流域》的一点补充。希望学术界的指正。 〔责任编辑 :光 照〕 —312— 《水经注》记载的淮河
本文档为【《水经注》记载的淮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4-05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