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命沉思录:写给2012的文化焦虑

生命沉思录:写给2012的文化焦虑

举报
开通vip

生命沉思录:写给2012的文化焦虑 生命沉思录:写给 2012 的文化焦虑 前言 2011 年,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谈起 2012,那似乎是个标识,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全人类的一个 考验,人们终于可以共同面对一场不确定的危机,并希冀在这场危机中让所有的苦难得到救赎。于 是,人们由恐慌而敬畏,由敬畏而欢乐,怀着隐秘的热情,人们开始了对 2012 仪式般的期待,甚至 有点想看 2012 年笑话的意思,中国人从来不信邪啊。而我,也不想说什么养生了,我要说些比养生 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亘古的男女,比如亘古的情感,比如未来,比如生死……写着...

生命沉思录:写给2012的文化焦虑
生命沉思录:写给 2012 的文化焦虑 前言 2011 年,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谈起 2012,那似乎是个标识,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全人类的一个 考验,人们终于可以共同面对一场不确定的危机,并希冀在这场危机中让所有的苦难得到救赎。于 是,人们由恐慌而敬畏,由敬畏而欢乐,怀着隐秘的热情,人们开始了对 2012 仪式般的期待,甚至 有点想看 2012 年笑话的意思,中国人从来不信邪啊。而我,也不想说什么养生了,我要说些比养生 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亘古的男女,比如亘古的情感,比如未来,比如生死……写着写着,2012 年就 到了。 你害怕吗?那是你还有所依恋。你不怕,那是因为你痛快地活过。或者生活,早已让你痛不欲生, 或麻木。能一下子摊牌,和了断,也是一种勇气。 其实,所谓 2012,所谓世界末日,不过可能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追求会戛然而止,因为人们越来越 明晰地认识到,物质的极大化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幸福,反而成为一个潜伏在我们生活 深处的一种深度危险,它一旦爆发,我们人类将无处可逃。 所以,一个新的生活即将开始,我们人类正从对世界过度开发的反省中走出来,走向一种觉悟的生 活,在新世纪里,将有人类灵性的无限放大,并耐心地等待地球在沧海变桑田的巨变中渐渐……修 复。 等待,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必须把肉身的躁动消除,同时摊薄精神的不安与狂躁,必须身 心合一,如同坚守住密闭的诺亚方舟里的祈祷……等待一个新的黎明,和晨曦中的那只飞鸟。 【曲解词语·焦虑】 “焦”字,上“隹”下“火”,小火烤小鸟,属于慢慢地煎熬。“虑”为远虑。一切焦虑,都源于 对未来的不确定、不肯定,难以把握,而产生的煎熬的感觉。 炼金术说,修炼要用慢火,要耐心地等待事物从量变到质变,这个“变”,不是慢慢地能让你看到、 或理解的“变”,就好比卵虫变成蝴蝶,是飞跃式的突变,它令你目瞪口呆,不可思议,所以,炼 金术士只有耐心地观察,并等待突变的到来……但是!不是人人都能等到突变的时刻。 天象已经太古,人类已经太老,我们已经不断地把她物化、神话、再物化、再神话……所以,我们 必须给自己的唤醒和觉悟规定个时间,否则我们会继续沉睡。人生短促,那就把 2012 当做一个界标 吧,在那以后的未来里,不仅要重新唤醒天象,也要唤醒人类的沧桑…… 在生命的最深处,我和你可能都是绝对的悲观主义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积极乐观地活着。正是前 者,决定了我们人性及思想的高度,而且也决定了我们快乐生活的内涵与界限。 谨以此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献给 2012。 灵·诗·乐(1) 人的差异性源于灵魂的差异;源于生命能量的差异;源于诗性和艺术性。 真正的修行,是清醒的“返观内视”,是精神之独立,是“自救”和“利他”。 末法时代就是没有诗的时代,就是感性被窒息、被扼杀的时代。人越来越冷漠、脆弱——这种冷漠 和脆弱都缺乏神性,充满了可怕的动物性。 灵 人的差异性源于灵魂的差异;源于生命能量的差异;源于诗性和艺术性。 在中国传统医学,人与人的不同,源于“五藏神”的不同。 血肉是一样的血肉,人与人的不同恰是那血肉之中“神明”的不同。心神的强大与弱小,肝魂的稳 定与飘忽,肺魄的沉着与动荡……决定了你、我之不同。 万物皆有神明,肉身五藏六腑亦如是。在别人看那是一堆血肉;在我们看,我们的爱、恨、情、仇 就源自那堆血肉“精魂”的悸动…… 【精·气·神】 人身所藏之精,譬如油;人身之气,譬如火;其光亮,譬如神。油量足则火盛,火盛则亮度大;反 之,则油干火熄而光灭。 【灵】 中国的神话说寂寞的大神女娲用泥土捏了小人后,用呼吸赋予了他们的灵动;希腊神话的开篇也说 普罗米修斯用藏有天神的种子的泥土混合着河水而捏成了人形,并摄取了各种动物的心的善与恶密 闭在人的胸膛里,最后由智慧女神雅典娜把灵魂和神圣的呼吸吹送给了这生灵…… 所以“靈”字从三“口”,一个呼吸接着一个呼吸,人之性灵也随之一步步地升腾,直至形成冲破 云雾的光焰。 在那源头,人类的开始多么相像!泥土是否在比喻我们固有的肉欲及物质性,而轻灵的呼吸则成就 了我们的精神和神性!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知怎样使用我们高贵的四肢和被吹送在身体里面 的圣灵……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在梦中”(《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所以,在那以后的时光里,我们要做的,只是要重新开启“灵能”。 【悟】 觉也。就是睡醒来的那个感觉。从一个梦中醒来,从一个混沌中醒来,从死寂中醒来……总之,一 切都已改观,一个新世界,生命也随之变新。 有时候,这一觉可能很漫长,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没有醒来。 当我们从梦中醒来的那一刻,当我们认识到命中注定的“苦”的那一刻,我们,也种下了来世欢乐 的种子。 现在讲究修行的人越来越多了,是“觉醒”的一种标志吗?难说。有的人只不过是随大流的“自发 功”,依旧是梦中呓语,糊涂盲从。而真正的修行,是清醒的“返观内视”,是精神之独立,是“自 救”和“利他”。 个人灵魂的觉知只改变个体命运,而集体灵魂的觉知注定会改变集体的命运。所以,我和我们,都 要努力前行。 一般而言,真正修行者修的是“尊”;普通百姓求的是“福”。 据说释迦牟尼佛落地的第一个举动就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此话大有 意境,值得深思。 “尊”是自性由内而外发;“福”是内心无根底的外求。所以有的人修了一生都没修成,因为他没 修“自性”和“尊”,顶多悟了个“顽空”。其实,悟“尊”比悟“空”更有意义。 这个“尊”,在佛是大日如来之光芒;在耶稣是头上光圈;在毛泽东,是“为人民服务”;在人, 是生物场,是影响力。 生命能量的大小从此定。大格局者有大场,和大尊。 灵·诗·乐(2) 我渴望有几个这样的下午,和释迦,和老子,和孔子,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一起,不必说 话,只是静静地感受他们的温暖和光芒。 但我知道,要走近他们,我要先完成我自己,成就那自我的光芒…… 【持戒】 修行为什么要先持戒?持戒是先管住自己的神魂意魄志,五藏神定了,人就无妄念,就纯粹专一, 肉身也就安定了;然后由肉身的“定”养成习惯。当善德、善行成为一种习惯时,人就从一种被动 中走出来了,灵就出来了,修行就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事而非做作了。 对身体,对生活,对一切,当追求完美;但要明白的是:真正几于完美的只有心灵。 “佛”的境界绝不是离开现实的人生去寻求,他存在于每一人的生命之中,每个觉悟了的与宇宙永 恒光明共存的人、每个破除了“我执”“断见”的人、每个为全人类的幸福而自觉奋斗的人,他就 是佛。 佛的梵文原意就是觉悟者,在这个时刻,宇宙之法与我的本质合为一体,克服了欲望和自我保存的 本能。它并不否定“小我”,而是要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扩大和升华。由此,生命开始变 革,开始形成超越时空的那种极致的美感。 诗 末法时代就是没有诗的时代,就是感性被窒息、被扼杀的时代。人会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脆弱—— 但这种冷漠和脆弱都缺乏神性,充满了可怕的动物性。 在这世上,光做“人”是不够的,最好还要做一个诗人,最起码是个骨子里有诗意的人,那样你与 世界的对话就丰富而且充满意义了。 【诗】 由“言”和“寺”组成,言是心灵独语,寺庙是道场,那么“诗”就是道场里的长啸;是内心能量 的外化;是修行者孤独的情感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 中国文学,最初是四言,然后是五言、七律,再往后是词,是曲子,是散文,是小说……越来越散 漫,越来越曲折,越来越虚妄,越来越啰嗦……心,也就越来越……涣散。 【诗人】 是最原始的系统性思想者,他用词句组成意识的盛宴,颠覆或强化你对世间的无穷感受。 《诗经·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这些都是愁苦灵魂的抒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三个字了不得,大境界啊。 【思无邪】 第一,用佛家的话讲,叫做“正思惟”。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出发点要正。第二,真性情。真 性情是什么?敢爱、敢恨、一片童真,不在意输赢。 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一定是超越语言的。快乐可以用舞蹈来表现,但是痛苦是表达不出来的,让 人窒息。“微我无酒,以敖以游”:不是我没有酒来解我忧愁,是困在我内心的忧愁太深了,即使 喝醉酒我也达不到那种自由的状态。 《诗经》:一切诗意的、高雅的、蒙太奇式的圆满。 中国应该有最唯美的电影,因为中国有《诗经》。 可惜,导演们都不看《诗经》。 不同的时代,人们靠诗来释放自我。 气势狂放莫如帝王: 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即便是流氓也得有大苍凉) 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即便是奸雄也得有大慈悲) 灵·诗·乐(3) 朱元璋阉猪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即便是土匪也得有大决断) 毛泽东: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即便是……也得有大气势) 项羽的“虞兮虞兮奈若何”就未免太妇人气了。 中国最伟大的诗(词)人是李白、李煜、李清照、苏东坡、辛弃疾……他们把一切绝望写尽,又从 中引发生的顽强。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王国维) 看文学实际上看的是文学的境界,文学的境界从哪儿来——从作者的生活境遇和心境里来。唐以前 的文章和诗词,都是以贵族的姿态出场的,文学到了宋词这儿,就以平民的姿态出现了。 网友问:古人诗词为什么总说“西楼”,少说“东楼”呢? 曲曰:李清照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煜有“无言独上西楼”,李商隐“画楼西畔桂堂东”, 为啥他们都爱说上西楼,而不说东楼、南楼,或北楼呢?因为“西”字本是群鸟立于巢上之象,西 方主收敛,有肃杀之气,苍茫、悲凉、哀伤;东方主生发,雀跃积极,与诗人情志不符。无清肃、 悲凉、沉淀,无以 感言 优秀员工上台领奖感言工作感言精辟一句话教师感言经典语录公安宣传工作感言公安宣传工作的感言 。 而李后主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却是愁肠百结,是沉郁没落到极点后的生发,是心已死,而恍惚 之中一点生意的朦胧返光…… 唯有痛苦令人沉思,因为在痛苦中,人要内求、外求、上求、下求,以求突破,所以,人只有在败 落的痛苦中才能升华出深刻的东西来。而幸福,让人只想留住、留住,不要变化……人会因为软弱 的执著和对命运的畏惧,而害怕改变,放弃追求。 世界会越来越乱、越来越热闹的,但必须坚守的一点就是——俺就是一字不识也要堂堂正正做一个 人。 乐 能作用于人的神明的,除了诗,还有音乐。 人不能控制神明,但可以干扰神明。 知音最好是琴声,而不是对话。知音不必对话,远远地击节、赞叹、点头,即可。 【乐记】 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声】 是本能的号叫,只是简单地传递信息。比如,屋里突然闯进来一群强盗,我们一害怕发出“啊”就 是本能的“声”,代表心受到了震动,因为“啊”为心音。 【音】 是调子,是情绪的表达。凡情绪,就有可能走极端。凡不知节制、不知约束自己情感者为众庶,为 百姓。 【乐】 有情感的层次和起伏,发乎情,止乎礼义。能战胜自己情欲的才是君子。“乐”就是调子组合在一 起好听了,和谐了,有韵律了,因此,和谐之道叫做“乐”。“唯君子为能知乐”,意思是只有君 子才能守和谐之道。 “乐”既可以念“yuè”,也可以念做“lè”,音乐和快乐是一回事。“藥”字从“樂”,讲究和谐 配伍,与音乐同;讲究“通利”,与快乐同。 古代的《乐记》为什么消失了?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1 被诗(韵)替代了。2 知音太少或中国人太含蓄了,不好传承。3 汉字太丰富和多义。 4 音乐只有恋爱、婚礼、葬礼时才用,因为这时语言是多余的。5 肾虚,耳力不好了。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君子的快乐与“道”相符,得其大道则大乐,不得其道则 深忧;小人的快乐与“欲望”相符,得其欲则高兴,不得其欲则痛苦。 总而言之,何谓君子?君子就是有“度”,圆融;百姓就是一条道走到黑。(譬如养生,你要说吃 什么好,百姓就是一口气吃到底,而明白人知道什么吃久了都有偏性,而且还得分什么人吃。) 灵·诗·乐(4) 【君子·小人】 孔子说,“君子怀德”,意思是君子依仗内心的富足,所以无怨;“小人怀土”,指小人过分依赖 环境,喜欢抱怨。 人生,若能做到无怨无悔,快乐自在,也是圣境。 人的一生:兴于诗——情动于中,发言为诗;立于礼——人性约束;成于乐——情性相合,和谐人 生。 【兴于诗】 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那种感应,人类一求情感的满足,二求对事物的认知。所以,“兴于诗” 指人一生的生发先从情感的抒发开始。 在《诗经》中,凡是平民写的诗都没有“兴”,都直来直去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凡是贵 族写的都有“兴”,香草美人以喻高洁,蒹葭风雪以喻沧桑。贵族就是“暧昧”和“委婉”的代表, 他们表达感情及潜意识都要丰富些。 【立于礼】 是说人要在世界上站住脚,就要有规矩。“礼”是什么,就是规矩。就是要承担社会的责任。 【成于乐】 是说人生在世,光会表达感情和懂得规矩,是远远不够的,离君子成功之道还有差距。要想成为对 社会有贡献的人,还要懂“乐”,“乐”是什么?是和谐,只有懂得阴阳之道、和谐之道的人才能 真正成功。人先学诗,懂得情感,懂得人情,然后懂规矩,知道人与人之间怎么相处,最后懂得和 谐之道,就 ok 了。 古代乐器有“南琴北瑟”之说。南面对应的是琴,指情性之宣散;北面对应的是瑟,指情性之敛藏; 东面对应笙,代表生发之机;西面对应磬,由金石而做,代表肃杀之气;中间对应埙,陶土所做, 呜呜咽咽,调四方之音,守中庸之道。所以,孔子最喜欢的乐器就是埙。 中国古代讲“晨钟暮鼓”,这是什么意思呢?本来早晨应该敲鼓,兴生发之气,晚上应该鸣钟,主 收敛。但是在古代寺庙里,早晨都是敲钟的,这就要告诉你生发不可太过,要收敛着升,晚上反而 敲鼓,暗示要缓慢地降。这,就是修行,这,就是“反者道之动”。 大道都讲反复之理,尤其是生命之道、做人之道。 人 人有本性、德性、悟性、根性、习性……所以,要想把人看全面很不容易。 【本性】 人在整个生物链条中,由先天脏腑神明所决定的特性。 【德性】 是本性不再蛰伏于肉身,而是外散出来,可以温暖或黑暗他人以及这个世界的特性。它,太容易受 到环境的影响,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会被它的多变而吓得瞠目结舌。所以,“认识你自己”是一件 多么艰难的事情,又是一件多么值得我们去努力的事情。 【悟性】 从梦中醒来的能力,觉悟的能力。它,需要契机,需要我们自性的努力。 【根性】 指人先天的禀赋,与前世有关,与你千百年来的修习的目标有关。比如孔子六岁学俎豆祭祀之礼, 就是自己的根性。 【习性】 由习惯、环境所生成,属于后天。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舌之所尝、身之所触、心之 所喜恶,都会对形成今天的你起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怎能不战战兢兢,怎能有丝毫的懈怠, 而放松对自己品质的要求…… 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土难生。其中,得人身,要三缘和合——父精、母卵,和灵魂。得真法, 要参悟,要机缘,要有引路的人。得中土,要五行俱全为最上。生为中国人,就是来修行的吧?中 国人的黑眼睛里满是沉思的忧郁,何止杞人在忧天,你我何尝不是,在修行的路上踟躇? 但常常,人“悟则易悟,了却难了”。明白了还做不到,就是人的困境。 人人都说明白了,人人都还糊涂着。 【生老病死】 生是无明苦,老是无奈苦,病是锥心苦,死是游离苦,由此,人的一生,快乐成了一种奢侈,欢喜 成了一种难得。但人活着,就要顽固地、坚强地“离苦得乐”。 可是我多么喜欢“轮回”这个词,我把它看成一种机会,看成灵魂的漫游,只不过这灵魂似乎迷了 路,一遍遍地,误入了这个充满思考、质疑、无情与杀戮的世界。我们必须在这里长大,完成我们 肉身的进化。我们必须挥霍自己,必须不间断那些分裂的对话,如同一场梦中的大戏,我们必须唱 完,必须完整地走完这破碎的一程,享受所有的快乐和受尽所有的凌辱,然后,飞升。 所谓灵魂不朽的观念,是诗意的而非宗教的。所谓诗意,是让人更了解生命,更热爱生命。 人的一生是来重修的吧,所以,要好好珍惜。 来此一生,有使命固然好,做陪读、做陪绑也好,做疏离的玩家,来看热闹也好,一切不过了愿而 已。每个人,都须乐观地、积极地活着;而在生命的最深处,有无对世界的悲观及悲悯的态度,却 是一个人能否觉悟和成就的关键。 从这一点而言,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们的根底应是悲观主义,没有对人类苦难的沉思,就没有 他们思想及视野的高度。 现在朋友圈子里据说有人会看前世,说前世是件好玩的事,至少知道自我的生命有某种连续性,有 一种宿命的感觉,这让人很温暖。但重要的还是做好今世,能在死前无遗憾、无恐怖,如能得大自 在,就更好。 所谓前世,就是你的一切错误,一切未曾被满足的意愿,一切遗憾……在现世要重新来过, 无穷无尽……从远古黑暗中传来的叹息,深沉而悠长。 常言道:是真佛所言皆俗事,能明道每论必家常。真佛也是过来人,只不过他们比我们觉醒得早, 他们早早地勘破大千,然后悲悯地垂望世间,等待我们这些未来者结束这场梦幻、这场游戏。 我能不能用沙哑的歌声就把你疗愈了;我能不能用低沉的耳语就为你疗了伤;我能不能用安静的拥 抱就为你抚平了痛苦……可我的内心多么绝望多么悲伤,因为如此伟大的秘药,无人相信,无人赞 叹,无人认领,无人知晓,于是,我只好,身着华美之盛装,在黑暗中独自舞蹈…… 有时候,人是多么不可救药。 如果你是盲人,我点火把又有何用?于是,从他们的眼里和我们的眼里,泪水潸然而下…… 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文化 有人问孔子:“黄帝三百年”是什么意思?孔子答:“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 而民用其教百年。”一个伟大的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贡献,及其影响就是这么深远。 不错,是人在创造历史,在书写历史,但其中,是伟大的人,和强者,在创造文化,并为这个世界 的众生制定规则。而那些为了让人能生活得更好、让人类的未来更光明的东西,就是经典。 所谓经典,都是智慧之书,而不仅是知识之书。是这个民族对宇宙自然及生命的感悟与认知,是可 以让一个民族怀着隐秘的热情世世代代反反复复去阅读的书。虽然这个民族多灾多难,但,也福报 匪浅。 文化:一个民族的思想、行为方式及个性的积淀。一要继承,二要传承。 对于传统文化,凡用心者,都可“继承”;但“传承”者则需要有更多的禀赋——需要有气势、气 度和尊严,否则,传承无力,无磁场,无感召力。当然了,好的、有悟性的继承者会渐渐地“相由 心生”,有法相了,自然可以担当“传承”之要务。 孔子,就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一个传承人。而且,他是个大诗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万 事万物都流逝如滔滔江水,昼夜无休——在天地间循环的,是他无尽的沧桑与高尚的情怀。 孔子 68 岁返鲁,69 岁在人生达到自由境界的时候删诗书,定礼乐。 六十而耳顺(遂顺众生),七十而从心所欲(自由境界),不逾矩。 人,60 岁前是“知”,60 岁后是“觉”。人人都应如是。 孔子在 60 岁之前处在一个“知”的阶段,60 岁之后是一个“觉”的阶段。中国把 60 岁定为退休年 龄是非常合理的,60 岁之后退休在家,大家就靠 60 之前的积淀去觉悟吧,前面人生的积淀、人性 的积淀有多厚,后面就有多高的觉悟。 60 岁之前的“知”看的是厚度,厚度向下;60 岁之后的“觉”看的是高度,高度向上。前面能有多 厚,后面就可以有多高。一切都是阴阳之道。 《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孔子在自由状态下删定的书,大家说该不该学?! 所以,看孔子的境界,不是看《论语》,而是看六经。 孔子有名,并不是因为《论语》里的孔子,而是删定六经,他是给中国文化制定规则的人,是中国 文化的总设计师。而且,他有教无类,把贵族专属的东西普及给大众。 中国的《十三经》基本都是儒家经典,而《老子》、《黄帝内经》等归为“子书”,譬如《诸子集 成》,所以读经总是有点倾向性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无论如何,古代说“经”是“微言大义”,要想读懂绝非 易事,但读懂了可是受益匪浅,因为“经”是孔子在人生的自由境界下而非人生困顿时完成的,所 以,它代表着人生的一个高度,值得我们去攀缘。 所谓“经学”,是孔子周游列国失败后的反思。三千年前不被接纳的东西,现在就能被接纳了吗?! 有时候,幼稚天真的不仅仅是小孩子。 孔子的伟大精神就在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也。他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并坚信,人,终有一天 会走出愚昧,终有一天会超越自我,终有一天会实现他君子淑女的理想国。 孔子的理想是君子淑女国——在这里,情欲不是张扬的,而是温和的;思想不是极端的,而是端正 无邪的;人性不是拘束的,而是自觉的——他的目的不是强迫你彻底地觉悟,而是要你承载人性的 弱点,不断地修正自我;不断地接近圣人(控制自我)——要你安于世间所给予的一切——爱情、 家庭、父母、子女……并借由你的付出,使得这世界尽可能地美好。 孔子圣明,从来没要求人一开始就做圣人,他要求大家只要做一个好人就可以了。好人是什么样的? 就是君子和淑女这样的——男人温文尔雅,深沉少语;女人温顺贤淑,知书达理。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死亡,是对生命最强烈的表达。 “传统”不是“过去”,而是时空的不断延续,它存活于现在,连接着过去,同时也包蕴着未来, 它是如此开放,由于它的存在,我们可以一会儿在过去,一会儿在当下,一会儿在未来,我们可以 在往复穿越中不断地丰富人生。 现在许多人把传统文化称之为“国学”,“国学”总有点国家之学的意思,而“国家”是机器,是 政治,是代表某一阶级利益的学问,所以,还是叫传统文化吧。传统文化从纷杂历史中凝练、沉淀 出的精华,一定超越国家概念,它,如同冬日的暖阳,只为唤醒,只为照耀,只为燃烧…… 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要学习直透事物本质的能力。 学习传统文化是为了最终达到浑厚、圆融的境界。而现在的所谓国学宣讲,都是断章取义地教人作 伪、奸诈。 所以在我的会所里,在我的讲堂上,无论是谁讲,都要从经典入手,而且不能断章取义。这很难, 但坚持下来,就是功德。 如何把一个民族的传统和精神传达出去,并服务于人类;如何把一个民族的记忆变成人类的记忆, 依靠的恐怕不是几个人,或几代人,但,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并为此而努力。哪怕只是生个孩子, 并按照民族的理想去教育他,感化他,都是在这个传承的链条上努力着。 科技文明时代带给了我们空前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建立了一种对物质利益无限追求的世界观。而 传统社会的人更关心的是追求美德和思想上的卓越。 现代化并不等于西化,现代化不必在价值取向上以西方文化为归依,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才是最经 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力量。 其实,文化没有低劣或高级之区分,关键看它服务于哪个阶级。未来的世界对文化会趋于两种极端, 要么是极度宽容,要么是极度杀伐异端。我们可能会自以为是地笑话所谓落后民族的落后文化,但 那可能是我们无法理解他们对世界的那种敬畏和淳朴,而在他们眼里,我们的先进也许是动物般的 残忍与无知……所以,我们能做的,除了尊重,还是要尊重。因为在天道法则下,没有所谓前后之 分,有的只是世界文化的“缤纷”。 道场:心灵独语的地方,闲人勿进。 若众生人人修为,这世界便是天堂。 饮食·男女 谁都怕被长时间地凝视。再爱,也不能没了自我,也不能没了自由。 一颗孤独的心,一张莫测的脸,摒弃一切世俗,甘愿自我放逐。 现在还有青年吗?——反抗的精神、犀利的诗情、向上的蓬勃热情、救世的渴望、自由的心灵、汹 涌的爱情、光洁柔韧的躯体…… 衣食住行(1) 衣服,用来遮羞;食,用来果腹;住,用来避寒热和行隐秘之事;行,用来和外界关联。 人生四缘: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此“四缘”皆与肉身密不可分,饮食果腹,衣服蔽体,卧具 养体,医药疗体。惜缘,就是感恩,一感恩,人就摆脱了动物的无助与飘零,而充满了心灵的慰藉。 现代人喜欢美食、美服、美庐、美车。这些,对某些人而言是品质,对某些人而言是虚荣,对求之 不得的人而言是痛苦,对修行而言是障碍……美食易腐,美服易旧,当美庐陈旧灰蒙,美车没于荒 草,我们,也终将离去,无论品质、虚荣,还是痛苦、障碍,也将烟消云散,化为虚无…… 【优雅生活必备】 玉、药、茶、香。玉,温润你的生活;药,拯救你的生活;茶,安抚你的生活;香,飘缈你的生活。 怀着玉,烹着药,洗着茶,熏着香……哪怕草庐、树下,哪怕絺衣、木履,也似仙人逍遥。 玉,君子之德,温润而持之;药,君子之刃,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匿之;茶,君子之味,可淡可浓, 随心而品;香,君子之韵,可显可隐,风流自在。 【文雅生活必备】 纸、墨、笔、砚。宣纸,有着木纹的质感,等待着你心灵的铺展;墨,那种香从不袅娜,但可以掀 动你心里浓浓的涟漪;笔,竹管如箫,狼毫如眉,一管在握,忧心如廻;砚,有方有圆,有细腻、 有粗犷,守着它,就像守着心湖,游曳方长。 【自由生活必备】 双腿、背包、拐杖、情侣。可以随时走掉,但背包里一定有书;永远相信自救,但不妨偶尔牵手。 一颗孤独的心,一张莫测的脸,摒弃一切世俗,甘愿自我放逐。 【世俗生活必备】 柴、米、油、盐。柴,烧的哪是饭啊,烧的是对生活的渴望;米,吃的哪是粥啊,吃的是生命的资 粮;油,油润的哪是肠胃啊,油润的是家人的脸庞;盐,salt 的哪是肾啊,salt 的是人的劲儿啊。 守着这四样,就守着个家啊。有人会说酱醋茶呢?那是调味的,可有可无啊。 衣 为什么“衣”放在第一位?对社会人而言,衣服比食物重要。动物皆为食谋,而唯独“人”,不仅 要为食谋,还要为衣裳谋。唯有《黄帝内经》称人为“倮虫”,把人归为“虫”类。俗界曰:人靠 衣服马靠鞍,衣着光鲜,满足了人之为人的特有的虚荣。 衣服使人摆脱了自然人以食物为第一,以果腹为第一的需求。使人完成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所 以孙猴子从五指山下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得一虎皮裙而成为“孙悟空”。所以,孔子老先生宁可 被称为“破落贵族”,哪怕在人可以撒欢的夜里,也要穿睡衣安眠。 喜欢“裸睡”的人是否在体验在母腹中胎儿般的安眠?是否在让皮肤呼吸着夜的沉静与甘甜?是否 对世网的缠绕已经厌倦?但那些经历过地震的人,那些对世间缺乏安全感的人,真的不敢裸睡,哪 怕是死,也要死得有人的尊严…… 一般来讲,不太注重服装的人要么内心有回归的欲望,要么对人的异化充满反抗。当我穿着 T 恤或 叮叮当当的民族服装游走于西装革履中时,不过是在表明:我血脉里流淌着波西米亚般另类、野蛮 的血;我,就是和你不一样! 年轻时,曾在冬天的早班公交车上看到窗外有一个丰腴的、裸体的女人在路边沉思地走着,人们都 穿着棉袄,对她避之不及。她赤着脚、垂着头,一边走一边低语,犹如被天界突谴到人间的神女, 那一瞬间,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 衣食住行(2) 古代上衣为“衣”,下衣为“裳”。裳多半是指裙子。不要小瞧裤子的发明,裙子是不能骑马的, 所以只能坐或站在战车里,这样就总打不过北方匈奴。而裙子,又因为无法掩盖私处而决定了你的 坐卧方式——女人如果抛弃了跪坐时的优雅而箕坐,则有被丈夫休掉的危险。 鲁迅说在中国搬个桌子也可能会流血的。春秋时的赵武灵王为了边境的安宁,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胡 服骑射”——穿上胡人的裤子,纵马飞驰。于是一种更自由、更舒适的生活开始了。 【衣服】 任何团队穿一样的衣服,都是为了保持统一的心境。比如和尚,比如道士,比如小学生穿制服。 统一的服装,统一的心境,让人肃然起敬,也让人感到一种压力。一切,只是因为你在外面,你一 下子就孤独了,偎依在墙边你望着刺目的太阳,想,即便有了那服装,你的心境也会融入其中吗?! 道士穿的衣服和和尚穿的衣服不一样。道士穿青色或黑色的衣服,而和尚都穿红黄的袈裟。红色黄 色象征南方,主散,因为和尚讲究布施。道士的青黑色主北方,主收敛,讲究炼精化气。换言之, 如果你身体很虚的话,就不适宜穿艳丽的红黄色衣服;而个性太张扬的人,可以穿黑色的衣服收着 些。 曾有那么一支军队,身着青灰色的衣服,五角星(含五行之数)、八角帽(八卦)、草鞋(芒鞋)…… 走的是一条艰苦卓绝的修行之路(长征),千锤百炼,九死一生,证得正道。呵呵。 时尚的周期性源于人的生理需求。比如中医五行讲究五色,其中,肝(木)为青色,心(火)为红 色,脾(土)为黄色,肺(金)为白色,肾(水)为黑色,依据人的视觉心理学,我们的眼睛看久 了黄色就会喜欢蓝色或黑色,然后是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的反差效果源于“木克土”,黑色 与红色的反差效果源于“水克火”等等。 所以,所谓时尚,就是没时尚;就是时光之上的心理变化;就是五行的生生克克。 食 佛经言:一切众生皆因食而存在。 【食】 能给人肉体和精神都带来愉悦的东西。 【色】 能给人肉体和精神都带来愉悦的东西。 究竟是谁在吃,是你在吃,还是胃在吃?究竟是谁饿了,是你饿了,还是肠子饿了?都说“秀色可 餐”,饱了的,是你的眼,还是你的心?色,舒服了你的眼;香,熨帖了你的鼻;味,咂巴了你的 舌。最好的盛宴还要有柔柔的音乐,和可心的人儿坐在你对面,哪怕只是菜根,也有得道般的…… 香。 对食物有欲望的不仅仅是胃,或身体,精神的空虚和绝望,也会投射在食物上。比如,一般夜里睡 眠不好,又有点孤独寂寞的人,早晨起来喜欢吃甜食,一方面犒劳自己的脾胃,一方面满足一下对 甜蜜感的需求。 人的满足感首先是肠胃的满足感,人灵魂的空虚感也会靠吃来得到满足。所以会吃、喜欢吃的胖人 知道如何自娱自乐。胖人很少有思想家的精神极度紧张和体质柔弱之苦,也无实干家的好动与灵活, 他安享智力与体力的惬意,乐呵呵地做着首领的事:指使或赞助思想家和实干家的精神和活力,并 从他们的努力中获利。 吃喝也有境界:吃饱了;吃舒服了;吃美了。 【食】 人喜欢吃,因为饿,因为馋,因为孤独,因为无聊,因为欢喜。 喜欢喝酒,且每喝必醉的人都有点真性情和豪情。酒里另有乾坤啊。 抽烟只是抽烟吗?抽烟要的是那份闲在的悠然……在烟雾袅袅中,抽烟的人在仙境中。 其实,独自吸烟、独自喝酒是一份难得的闲。是对外界的拒绝,是独享袅娜的时光。 扁鹊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食色性也。人的一生,要“饮之食之,教之 诲之”——吃饱了喝足了,再受点教育,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就可以了。大事业?呵呵,做个堂堂 正正的人也是大事业啊,至少可以家族兴旺。 食物是我们每天必需的,所以食物就是百姓的天。 食物变成“精”是个缓慢的过程,制作、火候、熏蒸、咀嚼、运化、沤、蒸腾、氤氲……犹如炼金 术,其间充满了劳作、折磨、等待和变化。从“人”变“人精”亦如是。 【细嚼慢咽】 食物进入口中,舌头、肠胃会因为供养而兴奋和感动,唾液慢慢地升上来,与它们相融,牙齿不甘 寂寞地参与进来,搅拌,吞咽,祛除毒素,增加吸收,抗衰老。如果吃得太急的话,则损脾胃。 没有大多数人的平庸,就没有生活。食物的气性就是平庸,所以才能天天吃。不平庸的、浓的、烈 的都是“药”,只能偶尔为之,只能有病时吃,甚至一不小心还会吃死人。 【禅意】 磨砖不能成镜,坐禅不能成佛,那么“云在青天水在瓶”,顺其自然,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现在的人,吃什么,不吃什么;该怎么吃,不该怎么吃……似乎都成了困境。本来最自然不过的事 情,现在成了一件最复杂的事情。谷物不再是四季的风景,人,也不再是收获过后畅饮琼浆的欢乐 的人,我们最基本的诉求已经被蒙上阴影,被污染的食物正渐渐侵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气、我 们的血、我们的精渐渐地走向污浊……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了食物,或我们的食物变成了伤害我 们的敌人,我们人类,将何去何从? 如果没有日照、没有风雨,没有暗夜的秘密成长,谷物之精粹,之甘甜、之清香,我们人类,又将 何去何从? 但愿没有那一天,但愿我只是杞人忧天,但愿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有三次圆桌前的家庭圆满,但愿 我们饭碗里的食物都饱满而香甜,但愿……但愿…… 吟茶 在中国,茶是生活食饮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最脱俗最贴心的礼物,它不是功利的代表,而是生活的 分享…… 茶,原本是“荼”吧,一种浓浓的苦,其性沉降,会把飘上来的心火沉底,会把你滞在一种前所未 有的空旷里,恍恍惚惚地……沉思。 【苦】 其气沉降、绵长、浓郁、滞涩。挥之不去,并销蚀你的热情。因无法摆脱而痛苦。还有人正是因为 苦涩的强烈,而沉醉其中。茶之苦,让人沉醉;咖啡之苦,让我沉醉。 【甘】 与甜不同,它是淡淡的对甜蜜的回味,没有甜的腻歪劲儿,而保持着高雅的疏离。 没有人愿意把苦味留在味蕾上,而又都情愿把甘味咂摸。茶,可以给人一种颠倒的回味,恰似中庸 地补益,而从不极端。 茶,就这么又苦又甘地,既强烈又疏离地,表达着我、或我们的生活。 一个美丽的妇人说她就是个药丸子,外表光鲜,内心苦死了。她的美,她的命,就像茶,苦苦地, 等着命运的回甘。 据说神农曾尝百草,曾中百毒,其实,百草的毒也属于自保,它们的美艳是致命的,它们内里的毒 也是致命的,犹如最美的妇人,用自性的毒来对抗外界更大的荼毒和摧残……但最后是茶救了他。 茶,察也。可以洞察百药,并消解它们,把它们从天国之甜美带到人间,教会了它们屈服;把它们 从地狱之苦带到人间,教会了它们和解的艺术……所以,现在人在吃药后也不敢马上喝茶,怕解了 药性,怕一下子破坏了它们不知是天国还是地狱的偏颇,带不来肉身翻天覆地后……新的平衡。 我对那些美丽的女人说:来喝茶吧,你内在的一切不平衡,会在茶水的清亮中得到救赎。 如果一种纤弱的植物,可以安抚或激动灵魂,这是多么可值得庆贺的事情。 于是经常地,和三五好友,聚在一个梯田式歙砚茶海边,慢慢喝茶,看香片在沸水中翻滚、竖起、 漂浮,然后再慢慢地沉降,看那一汪汪的绿、或赭红在阳光下闪烁,渐渐地,喝透了,微醺了,五 脏六腑之神明都被这小小的灵物蛰伏了,安抚了,用它又苦又甘的狡黠…… 现在玩“禅机”的人多了。有人说:喝茶就是修道。这又是何苦?其实,喝茶就是喝茶。心一旁骛, 就连喝茶的趣味都没了。 斗酒(1) 酒,原本是因残羹剩饭发酵而成,可能最初是被饥不择食的人偶然吞食,而发生了快乐的晕倒,并 在眩晕之中产生幻觉而以为天神……无论如何,人类持久的琼浆就此而诞生,唯有此物,是天人之 共享! 【酒】 微醺而通神。《礼记·射义》云:“酒者,所以养志也,所以养病也。”《汉书·食货志》云:“酒, 百药之长,嘉会之好。”《说文解字》释“医”字云:“医之性然,得酒而使。” 酒——痛苦者得之,可以浇愁;欢乐者得之,可以助兴。孤独者得之,可以微醺;病痛者得之,可 以通经。诗者得之,可以宣志;无赖得之,可以癫狂。孤男寡女得之,可以乱性。微我无酒,以敖 以游! 看看考古发掘中出现了多少酒器啊,圆的,方的,高脚的,陶的,青铜的,瓷器的……人们就该知 道人类的生前死后是多么热爱这个东西! 楼里租住着许多国外的年轻人,他们经常夜半归来,都喝得醉醺醺的,有时候会用我听不懂的语言 吵架,哭泣,尖叫……年轻时我也这样,和一帮朋友在夜的街上游荡,追洒水车,游护城河,然后 湿漉漉地翻越学校的栅栏……有一次,明明一只猫走在前面,可转过一颗树,却只见一个女人在前 面走,我们面面相觑,惊悚。 所谓年轻,就是没有钱,没有荣耀,没有年轮,居无定所……可因为有隐秘的爱情,有孤傲的孤独, 有夜树一样瘦削的肉体……一切,就那么与众不同,连痛苦,连混乱,都那么超俗!与龌龊而物欲的 中年完全不同。 说龌龊,是因为在桎梏中越来越懦弱,越来越奴性,那种不洁净感全无“酒神”似的通透与超脱。 说物欲,是指全是一己之私虑,之谋划,之算计,也无“酒神”之混沌与大气。人生,有时还需些 酒后的那种勇敢与任性、豪爽与率真,能灵动着、诗性着,总比死气沉沉的,好吧?! 每每想到孔老夫子曰“唯酒无量,不及乱”,每每想到他老人家“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便 宛然而笑,那一定是微醺后的诗意吧,浴乎沂,风乎舞雩,能率性地活,能感慨地活,能觉性地活, 多么幸福,多么难得。 住 【住】 最初只是为了遮风避雨,只是为了男欢女爱,后来有了娃,有了牲畜,有了家用,于是就成了“家”。 再后来,死后也要有个住处,便有了陵墓,陵墓不能放在河床上,那样先人就会被泛滥的洪水冲走, 便没了凭吊先人的地方,于是便有了“风水”,先人住好了,后来的人,心就踏实啦。 住,一定先是“心”有了歇息的意思,身体才会去寻个住处。古代的“次”字有驻扎的意思,是说 如果打算住三天以上的地方,人才会扎帐篷。如若不想久住,一定是“心”在飘荡。 我们如何才能安宁?首先要有“家”,“安”字是房子里坐着你心爱的女人,“宁(寧)”字告诉 你,要带着“心”回家,那家里还要有器皿,也就是盛米面的家伙什儿,家有粮,心不慌。还要有 个可爱的小壮丁……当一家人如此这般地和那些盆儿啊碗儿啊地欢聚的时候,就是幸福安宁。平庸 吗?那是一定的,但我喜欢。 幸福,就是甘于平庸的感受。甘于,就是在平庸中也能咂巴出甜蜜和幸福来。能随时随地享受“当 下”的人,就幸福。 每每回到家中,看到老公在沙发上躺着,儿子蜷在他的脚下看书,看累了就趴在他爸的肚子上歇会 儿,父子俩还不时地打闹一下;而老母亲则在阳台上慢慢地踩着鹅卵石锻炼身体……这时我的心最 安宁了,大家都在,都高高兴兴的,就是幸福。 斗酒(2) 凡浓烈的,都可能要命;凡平淡的,都养生。但有时你会厌倦,会有一种无力感,因为没有“盐” 来激发你的肾,这时怎么办呢?看一本好书,寻求自我平复;或直接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家人如果 在意你,他们会制造一些小奇迹来鼓荡你的。千万别私奔,那样会一团糟。 【风水】 这个词真美,有风有水,生命就灵动起来了,气息就延续了,家族就一代代地走向了未来……先让 牲畜们为我们找个肥沃的地界吧,牲畜们喜欢呆并在那儿生育后代的地方一定是好地方。如果说这 是迷信,那也是牲畜的迷信吧,靠它们天性的引领,我们有了吉祥之地,和未来的祥和生活。无论 生和死,我们都最好匍匐在大地母亲的心口窝,而不是她的腋下,或指甲缝里吧…… 一切都要有太阳,所以最初的房子都朝向了西南方,太阳暖暖地照着,热和冷的交流形成了风,形 成了雨,麦子就在黑夜里噼啪抽穗,孩子就一炕炕地生着,没有灯又有何妨,有天上的银河,流转、 倒挂……再往后,人们发现还是朝东南方更好,那边的风更柔和,而西北部的山脊可以为一个家族 挡住冬日的寒风。一定要有清泉在房边流过,眺望远方,还要有笔架一样的山,让孩子们在大地上 写字、作画…… 看看后天八卦图吧,西北为乾,为高大的父亲,自强不息;东北为艮,为山,为少男,郁郁葱葱; 东南为巽,为风,为长女,飒爽英姿;西南为坤,为广袤的土地,为母亲,厚德载物;东边为震, 为雷,为长男,电闪雷鸣;西边为兑,为泽,为少女,蒹葭苍苍;北边为坎,为水,为中男,蕴含 真阳;南边为离,为火,为中女,真阴绚烂…… 天地之间,就是一个家;宇宙往来,无非你我他。我们的身份可能这一世为父母,下一世为子女, 轮轮转转,又有何妨?我是你,你是我,他是你,我又是他……如此了悟,人生又何苦,寻寻觅觅, 瞻前顾后?! 行 【行】 “行”字本身就是十字街头,人踟蹰着,徘徊着,不知向北还是向东。其实,我们走与不走,我们 行与不行,真的有很大的区别吗?走出家门,看到的众生,何尝又不是看到自我?无非就是东西南 北,我们站在宇宙之中,在行走的漩涡中,哪儿哪儿都是命运的风…… 人人都是行者,匆匆;人人都是过客,辗转;人人都有一段愁苦,人人都有阵阵欢喜,真正走过的, 都只是自己从生到死的这段路程。欢喜也罢,愁苦也罢,爱也罢,恨也罢,风风雨雨,阴阴晴晴,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行在人流中,看的是人;行在海边,看的是海;行在山顶,看的是山……你行走的地方决定了你的 眼界,也决定了你的胸怀。 原来人行走用脚,后来人发明了车,再后来发明了飞机……,总之,人是越走越远了,越走越快了, 走那么远,那么快,又是为什么呢?!我们的灵魂又该如何跟上趟儿呢? 慢一些吧,停下来,好让灵魂跟上来。 很多人为什么回到家就睡得安稳呢?因为,家是你的魂魄熟悉的地方,一回到家,那些魂魄就噼里 啪啦地又回归了本位,又附了体。所以,大养生,也包含“回家”。如若有病,也是在家养得快, 在医院,白晃晃的地方,还那么多仪器,那么多病痛的喊叫,那么多生与死的进进出出……咋养? 看得多了,“五色令人目盲”;吃得多了,“五味令人口爽”;玩得多了,“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老子就是老子,活得明白。可他老人家最后也西行了,但此行意义重大,在楼观台留了五千言,让 人一读就读了两千多年。 【坐·骑】 “坐”,是二人土上坐。二人坐在田埂荒野上,大情怀可以淹没大孤独。可现在人往往一个人在家 里“宅”着,由孤独而抑郁。“骑”,则是人在马上颠簸。颠着颠着就心随境转,就熬出“绝句” 或“诗”了。 现在人呢,要么一个人枯坐;要么就狂飙,飙车为啥出不了诗人呢?因为太“快”了,无境入眼, 自然也生不出什么感受。 这一静一动之间,一悲一喜之间,一闷一狂之间,尽显社会之躁静与人心境之混乱。 【坐骑】 坐骑是人臀部的放大,是人对这个世间掌控能力的驾驭与放大——奔驰宝马是高调的沉稳,是身份, 是能力;奥迪大切是低调的尊严;捷豹是品质,保时捷是炫耀……总之,“坐骑”是臀部的放大, 是地盘的放大,也是自由的放大。 古人也强调坐骑:老子骑青牛,牛隐忍而坚定,适宜修行。张果老骑驴,驴倔犟顽强,且内收,有 此特性可以炼丹。 四大菩萨也各有坐骑——观世音菩萨骑“鳌鱼”,强调鱼龙之变化能力;文殊菩萨骑“青狮子”, 作智慧狮子吼,振聋发聩;普贤菩萨骑“白象”,仁慈广惠;地藏菩萨座下有“谛听”,在秘藏中 知万象。所以坐骑是各自江山事业之用,之手段,之象征。 玩·乐 【玩·乐】 玩,弄也,两手把玩美玉之意。樂,原本也是玩丝竹乐器。所以,什么叫文明古国?瞧瞧老祖宗玩 的东西就知道了,从美玉悟人品,从丝竹悟和谐。而什么叫“堕落”,什么叫“不肖子孙”,也就 明白了。 学习了《黄帝内经》,就知道当个养生家、当个诗人、当个快乐的人,远比当个医生要好得多、幸 福得多。因为你看的是宇宙,是气息流转,而不是一个个行尸走肉;你看的是气血、是山河,而不 是鬼鬼祟祟的细菌和病毒;你拥有的,是一个浩瀚的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血肉模糊的垃圾;你 布施的是一个法,而不是一个术;你安享春夏秋冬之流转,而不是去作那只翻云覆雨、颠乾倒坤的 手;跟随你的,是一大群想过更美好生活的娴静的人,而不是一个个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的被生活 压垮的病人…… 养生家,就是整天琢磨吃喝玩乐、没事谈天说地的“闲人”一个。闲,就是人一会儿在院栅栏里喝 喝茶,一会儿到东篱外采采菊、踏踏青,中午在栅栏的阴影里小个憩的人。没有“闲”,就没有生 活,就没有艺术。生活,就是随性自然,该吃吃、该喝喝,吃完饭,洗洗钵,有就有,不强求。再 说了,这世上,又有什么是强求得来的? 【忙】 是心亡。“亡”,乃迷失、走失,所以“忙”是“失心症”。忙,就是没了心,没了感知,就是浑 浑噩噩“熬日子”,而不是“有滋有味”地生活。 【忘】 一句话,发出来的都是情,所以都是竖“忄”,比如“悦、愉、快”;凡从“心”部的,都想得深, 都是沉底的。所以忙是在外的迷失,忘是内在的迷失。“忘”比“忙”狠啊,深沉啊。 “忙”是心的妄动;“忘”是心的不动。 【悟】 觉也。五,是阴阳交错拧巴。人,就得先拧巴颠倒,胡说八道,突然有那么一天,心就跳出来了, 自性就跳出来了,人生所有的纠缠拧巴都烟消云散了,如同大梦醒来的人,觉出原先的昏蒙愚钝了。 玩,对小孩子来说,是心无旁骛;对大人而言,是情趣。人无情趣,则老而无趣,多病。 有些人喜欢看悲剧,是因为看到有人比自己还苦、还惨时,会嘘口气,并心存慰藉。 有些人喜欢看喜剧,是因为看到别人的荒诞和滑稽时,觉得自己还算正常,有点轻佻的优越感。 攀缘比较是世间人的一个常态,也是人生活的一个误区,它会使我们陷入无明的痛苦和烦恼,会因 此而得病。但也有人从中了悟生活,比如释迦在做王子时看到生、老、病、死之痛,再看到修行人 的庄严,而决定放弃世俗生活——王子的奢华与淫靡并不能使人摆脱生老病死,那,就另辟蹊径吧, 人生,将另有一番光华。 玩没玩够,玩没玩好,玩没玩到一定境界,还真是个问题。能玩在兴头上说走就走的人,是个爷; 玩着玩着就沉了底儿的人,是败家子,是衰爷。 知道京城的人为什么爱听相声吗?因为京城是衙门口,当官的人多,白天特压抑,皮毛都憋住了, 晚上听相声就如同被挠了痒痒,从外到里地那叫一个舒坦;听人家自嘲,听人家骂街,听人家讲黄 段子,听人家捧哏,把自己不敢说的说了,自己不敢骂的骂了,不仅皮毛痛快了,心也敞亮了,爽! 天津人为什么也爱听相声?那儿离京城近啊,“伴君如伴虎”,人更恐惧惶惑。同时,天津又靠渤 海湾,湾里的人有点天生天养,舒服滋润,所以天津人又有着与生俱来的疏阔和机智灵活,他谐趣 多多,本来一句短短的话,他后面括弧里的解释就丰富多彩了,拐着弯儿的逗你笑。 知道东北为什么喜欢二人转吗?东北冷啊,经脉容易闭塞瘀阻;火炕一烧,又容易头脑发热胡思乱 想。能唱着、跳着、当着众人的面,不用害羞就调了情,还亮了嗓子,通了经脉,值! 南方为什么喜欢喝茶、摆龙门阵呢?因为天热耗散体液,喝茶补液;摆龙门阵,最开始应该是人聚 在阴凉处闲扯吧?温暖的地方,人老得劳作,那么辛苦还花钱听别人扯,犯不着! 西北地大人稀,太辽阔啦,太悲壮啦,秦腔不吼都不行。 当超越个体去看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说音声是地方的心灵,如果川剧不叫、秦腔不吼、 越剧不淫,就没了性格,就没了民俗性。 能让人一夜夜不睡,彻夜玩的坏东西,只有赌博。人的神经不过在贪欲的炼狱中挣扎和煎熬。 能让人一夜夜不睡,彻夜玩味的好东西,只有读书。这场精神的狂欢可以光明通透你的肉体。 人生不过百年,生命难免“过用”,死于贪欲的煎熬、死于精神的狂欢,都是死,但,一个重于泰 山,一个轻于鸿毛。 所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就是养生。把旺盛的精力和时间花在美好的事情上,就是 养生。 风·俗(1) 集体的玩乐就是风俗。风俗的背后,暗含着集体无意识的恐惧和狂欢。先是恐惧,然后是敬畏,最 后是狂欢。 风俗的可爱在于它是一个民族表达敬畏的行为艺术,在一个特定的日子,举行一个特定的仪式,秘 密地和自然达成妥协。 【风俗】 指民俗像风一样不经意
本文档为【生命沉思录:写给2012的文化焦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987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9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2-04-14
浏览量: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