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沈津:学术事功俱隆文章道德并富(下)——回忆先师顾廷龙先生

沈津:学术事功俱隆文章道德并富(下)——回忆先师顾廷龙先生

举报
开通vip

沈津:学术事功俱隆文章道德并富(下)——回忆先师顾廷龙先生 � � � � 年 � 月第 ! 期 文 伙 季 刊∀ # ∃ % &∋ ∃ ()∗ + , � 、)(、() ∃ 。) · 著名学者传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下 ) — 回忆先师顾廷龙先生 沈 津 顾老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前辈 , 德高望重 , 他一 生辛勤从事 图书馆事业 。 他是怎么会 和 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 的呢 − 顾老 在 《纪念袁同礼先生百龄冥诞》 一文 中曾说 . “一 九二 九年北平图书 馆新馆落成 , 其址与北海相邻 , 美轮美灸 , 藏书丰富 , 编 目和管 理等均采用...

沈津:学术事功俱隆文章道德并富(下)——回忆先师顾廷龙先生
� � � � 年 � 月第 ! 期 文 伙 季 刊∀ # ∃ % &∋ ∃ ()∗ + , � 、)(、() ∃ 。) · 著名学者传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下 ) — 回忆先师顾廷龙先生 沈 津 顾老是中国图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馆事业的前辈 , 德高望重 , 他一 生辛勤从事 图书馆事业 。 他是怎么会 和 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 的呢 − 顾老 在 《纪念袁同礼先生百龄冥诞》 一文 中曾说 . “一 九二 九年北平图书 馆新馆落成 , 其址与北海相邻 , 美轮美灸 , 藏书丰富 , 编 目和管 理等均采用新法 ,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应接 , 为我国第一所新型的 图书馆 。 经过两年筹备 , 文津街新馆于一 九三 一年九 月开幕 , 举 办展览会 。 时余负复燕京 , 前往参观 , 洋洋大观 , 美不胜收 , 对 余此后终身务于图书馆事业 , 从事目录版本之学 , 有深刻的影响 。 ” / 0 / 年 1 月 , 叶景葵 、 张元济 、 陈陶遗 、 陈叔通 、 李拔可诸 先生有感于抗日战争期间 , 楼寇肆虐 , 江浙文物纷纷流散 , 摧毁 之烈 , 空前未有 , 文化遗产之沦青 , 爽然心伤 。 有鉴于此 , 他们 遂有在沪创办私立合众图书馆之意 , 并招顾老 自北平赴沪主持馆 务 。 馆名 “合众” , 盖寓众擎易举之意 。 在那个年代的上海 , 较重 要的专业图书馆已有科学技术的明复图书馆 、 近代史的鸿英图书 馆 , 所以叶 、 张 、 顾则创办了 以古籍为主的历史文献图书馆 , 此 ! 沈津 . 学 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下 ) 三馆均为研究性质的图书馆 , 便利专业读者 , 培养专业管理人员 , 编印专题书 目。 也是在那个年代的上海 , 除了郑振铎 、 张元济 、 张 寿墉 、 何炳松 、 张凤举组织的 “文献保存同志会 ” , 在陈立夫 、 朱 家弊的支持下 , 由蒋复瑰居中联络 , 为国立中央图书馆购得大量 旧家藏书外 , 再一个就是 “合众 ” 了 。 合众馆从那时起 , 也担负 了为国家 、 为民族保存文化遗产的重任 , 他们想方设法 , 征访江 浙私家藏书 , 谋所 以保存之策 , 不遗余力地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 重要文献 ( / ! / 年后的上海历史文献 图书馆就是在合众图书馆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后又复统一 于上海图书馆 ) 。 顾老曾告诉袁同 礼先生 “合众 ” 创办的 目的 , 就是 “搜集各时代 、 各地方的文献 材料 , 供研究中国及东方历史者的参考 。 在收购上所拟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是工 具书 、 丛书 、 地方志 、 地方总集 、 批校本 、 稿本等等 。 以私人力 量办一专门性 图书馆 , 前所未有 。 ” 顾老早年在 “合众 ” 的工作 , 做得非 常之好 , 所 以 叶景葵 先生有 “集杜句赠顾起潜 ” , 句云 . “复见秀骨清 , 我生托子 以为命 2 由来意气合 , 汝更少年能缀文 。 ” 由此可见一斑 。 3� 年代初 , 顾老即感到在上海图书馆要做 的事太多了 , 他首 先想做的就是做好基础工作 。 其中善本组补充馆藏 、 编纂善本书 目、 整理尺犊方面的工作都是他主持进行的 。 我记得 / 3 ! 年时 , 在北京 中国书店有一批家谱 、 鱼鳞册 , 数量极多 , 北京的许多单 位都看不上眼 , 因此滞 留库房 , 资金不能运转 。 差不多同时 , 在 上海古籍书店 、 安徽屯溪古籍书店也都有大批鱼鳞册待售 。 上图 得知信息后 , 迟迟不能作 出决定 , 经请示顾老 , 顾老马上拍板 , 在 他的过问下 , 这批图书迅速转人上图收藏 。 察其地区范围 , 多采 安徽黔县 、 绩溪 、 歇县 、 祁门 、 休宁 、 宁国 , 江西庐陵 、 婆源等 地 2 江苏江阴 、 浙江遂安 、 上虞 、 会稽等县 。 时代则从明万历至 民 国初年 , 如 《万历九年丈量鱼鳞清册 》, 四十余册 , 均为填写本 , 按千字文排列 。 此外如顺治 、 康熙间的也很 多 。 又 比如说家谱 , 它 沈津 . 学 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 下 ) 的重要性不必赘述 。 我们不妨用数字来看一 下上图所藏家谱的增 长 , / 1 � 至 / 1 4 年 , 上图家谱为五百余部 , 三千余册 2 / 1 / 至 / 3 ! 年 , 从安徽屯溪等地专门采购 了五千七 百余种 , 一二万 五千七 百余册 (不包括 / 1 1 年在上海造纸厂抢救文献时获得的家谱 , 共 八千十一种 , 五万九千册 ) 。 可惜的是 , / 3 ! 年反右倾 , 不能大买 家谱了 , 顾老也为此事承担 了责任 。 顾老从事图书馆古籍采购近 五十年 , 深受顾领刚先生 的 《购求中国图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书 》 的影响 , 这 份 《计划书》含义甚深 , 计划周密 , 所拟采购十六 大类的范围详 述无遗 , 故无论在合众图书馆 , 还是历史文献图书馆 、 上海图 书 馆 , 顾老都以此途径为收购 目标 。 / 4 年初 , 北京书 目文献出版 社的 《文献》杂志来约顾老写稿 , 顾老认为顾领刚先生对图书馆 事业的贡献主要表现就是在 《购求 中国图书计划书 》 上 , 因为任 何一位在图书馆从事采购者读了 , 都可 一扩视野 , 而不为传统所 蒙蔽 , 所以他就将这份 《计划书》推荐给 《文献》发表 , 并写 5 一篇文章勉述顾颇刚先生对图书馆事业 的贡献 。 国 内的一些大型的 、 重要的省市公共图书馆的 “家底 ” 是很 难搞得清的 。 / / � 年 ! 月 , 我随顾老去南京图书馆在龙蟠里 的书 库参观 , 但见未整理之旧书甚多 。 所以 , 顾老感叹地对我说 “没 有一个大馆的家底是清的 。 ” “要清 , 只有一个办法 , 那就是编成 书本 目录 。 ” 顾老在 “合众 ” 时期 , 他和潘景郑先生曾编就 了十数 种各家捐赠图书 目录 。 历史文献图书馆等四馆和上海图书馆合并 以后 , 藏书大增 , 在各种准备工作就绪后 , 《上海图书馆古籍善本 书 目》的编纂工作也就开始 了 。 这项工作始于 / 3 年 , 至 / 3 1 年 编竣 , 当时为复写纸所写 , 计八册 。 顾老是主编 , 潘景郑 、 瞿凤 起两先生是做具体的校卡工作的 , 而我和吴织则是他们的助手 。 当 时馆藏善本书约在一万四千部 、 十五万册左右 。 顾老给我们的工 作就是据卡片提书 、 还书 。 顾师要求我们 , “凡是潘 、 瞿两位和他 校改过的每一部书 , 每一项的著录 , 包括书名 、 卷数 、 作者 、 版 3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 富 (下 ) 本 、 稽核项 、 附注项 , 为什么要作这样改动 , 你们都应细细地看 , 并且要作核对 , 如果有什么疑问 , 就要马上提出来 。 ” 他要我们注 意各种版本的字体 、 纸张 、 铃印以及许多著名藏书家 、 学者的字 体 , 并且希望我们在抄本 、 稿本的区别 、 鉴定上多花一些工夫 。 我 还记得那时我为了解清代重要藏书家黄圣烈的字体 , 曾把馆藏所 有的黄跋 、 黄校调出来对 比 , 而顾老则从书法的角度为我诊释黄 字的特点 。 就这样 , 我们几乎将全部馆藏经眼一过 。 我曾在拙著 《书城抱翠录 》的序中写道 , “这种实践是在大学图书馆学系的讲 堂和 书本上学不到的 。 至今我十分怀念那段时光 , 既钦佩顾老和 潘 、 瞿二先生的道德文章 , 又感激他们毫无保留地谆谆以教 、 提 携后进的可贵精神 。 ” 这实在是我的心里话 。 上图的明 、 清名人尺犊简帖收藏约十一万余通 (件 ) , 在全国 来说 , 没有那一个图书馆 、 博物馆能和他匹敌 , 诸如 《王 阳明先 生尺犊》、 《颜 氏家藏尺犊》、 《八大山人手札 》等等 , 应有尽有 。 但 是 , 数量虽大 , 检索则不易 , 费时费劲 自然不必去说 , 即便知其 一也难知其二 、 其三 。 于是顾老就找人设计著录尺犊简帖的卡片 , 并设法请人将尺犊简帖的下款 (寄信人 ) 全部做成卡片 , 每札一 张 , 列出在何种书札之内 , 并用四角号码排列 。 这样做 , 不仅可 以将家底摸清 , 而且可 以对寄信人 , 包括明 、 清 、 民 国时期的各 种人物的书札一索即得 。 如明文征明 、 祝允明 、 清曾国藩 、 左宗 棠 、 民 国孙中山 、 黄兴等人 , 都可立时查得在何种尺犊 、 手札 中 。 像这样的检索方法 , 在 国内领先其他收藏单位 。 很多研究近代史 的专家 、 学者 , 都很重视 《汪康年师友书札》 的出版 。 由于汪康 年长期经理报务 , 中经甲午战争 、 戊戌变法 、 义和 团运动以至辛 亥 革命 , 当时各派重要人物和他书札往来频繁 , 声息相通 , 《书 札》保存 了大量的原始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 对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 、 文化史 、 经 济史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 在美国哈佛的近代史专家孔样吉教授就 这样对我说过此书的重要 , 因为孔教授是研究清末维新变法的 。他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 德并 富 (下 从中辑得不少重要材料 。 实际 上 , 早在 1 � 年代 , 顾老就考虑到这 部六 十巨册 、 七 百余人 、 三 千余通的 《书札 》 的价值和有些学者 利用这部 书札的困难 , 因为 《书札》中多为行书 , 间有草书 , 有 些字不易辨认 , 如若抄写者以己意改之 , 则全失真意 , 必致误 己 误人 。 他一直在寻找机会请人全部抄 出来 , 以便将来排印出版 , 供 研究者利用 。 顾 老终于找到 了早年曾在商务印书馆任文书工作的 高乐赓先生 , 此外还有项平甫先生 , 这 两位先生早年都喜爱书法 , 受过书法的训练 , 他们的抄写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 终 于全部抄竣 。 这件事 , 如果没有当年顾老的策划 , 也就没有后来 上海图书馆占 籍组同仁的标点 以及上海古籍 出版社的标点本 。 这部 《手札》 后 面所附的许多人 物小传 , 都是早年汪治年以及 “合众 ” 时期顾老 就 自己所知并请多人就记忆所及补出 , 供读者参考的 。 顾老对于 名人书札 , 确是有一种偏爱的心情 , 我们不必去说 的 年代初期他 主持的上海图书馆藏 《明清名家学者书简展览 》的事 , 而 只要 看 他晚年为 《近代名人手札真迹》(盛宣怀珍藏书胰初编 , 香港 中文 大学收藏 ) 以及为上海博物馆编的 《宋人佚简》写的序就可窥见 顾老的心境了 。 他在前书之序中说 . “名人书犊 , 笺纸精 良 , 书法 洒脱 , 文字隽永 , 如能择尤影印 , 铭书文纸于一炉 , 不其美哉 6 集 腋之愿 , 固余多年向往而未得者也 。 ” 顾老在图书馆辛勤工作了六十年 , 他主持编纂 了不少重要 图 书 , 诸如 0� 年代的 《章氏四当斋藏书 目》、 ! � 年代初的 《明代版 本图录》(和潘景郑先生合编 ) 、 1� 年代的 《中国丛书综录 》、 4� 年 代的 《中国古籍善本书 目》、 / � 年代 的 ((续修 四库全书》。 这些重 要图书都凝聚了顾老的心血 。 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和我谈他 / 0 4 年 在燕京大学图书馆时编 《章氏四当斋藏书 目》的事 , 他特别得意 的是 , 他仅用了四个月就编出来了 。 他要我好好看一下这 部书 目 , 并把看后的意见告诉他 。 我虽是顾老的学生 , 但我不必去 吹捧顾 老 , 说实话 , 即使我们今天站在图书馆及读者的立场上各 自去看 , 4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 章道 德并 富 (下 ) 这几十年来出版的不管是公家 、 或是私人的藏书 目录 , 都没有任 何一部超出它著录的详细 。 在那个时代 , 要编出一部具有特色的 书 目是不容易的 , 顾老是在总结 了前人编纂书本 目录的经验后 , 从 有利于图书馆及读者的两种角度去编的 。 因此顾老认为书本目录 除 了索引外 , 一定要详细 , 读者检阅才不会困难 , 而且可 以获得 许多信息 。 所以 《章氏四 当斋藏书 目》的编制突破了历来传统的 著录 , 顾老除了每书的书名 、 卷数 、 作者 、 版本 、 稽核项外 , 又 别其部居 , 录出每部书的题识 、 印章 , 甚至 “其 中校证之本 , 有 假 自友人者 , 复于各书题识之后加以按语 , 纪其姓氏爵里行谊之 概略 , 匪特见当 日析疑之助 , 兼可为后来文献之征 。 ” 又 “凡章氏 移录前贤题记不经见者亦录附之 , 以资稽考 。 凡书中题语有涉及 章氏之友朋 , 就闻见所及者酌注履贯 , 以详渊源 , 藉见 当年盔答 之盛 。 ” 这部书目 , 收书三千三百 六十八部 , 分为三卷 , 费时 四月 , 书成五册 , 可以设想 , 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 、 扎实的专业基础 , 那 是无论如何都编不出来的 。 叶景葵先生在 / 0 4 年 / 月 � 4 日致顾 老信中有云 . “接到 四 当斋书 目一部 , 体例极善 , 足 以表章式老幼 学之里面 , 吾兄可谓能不负所托矣 。 ” 吴织 曾经在 “书海五十年 ” 这 篇写顾老 的文章 中说 道 , 也正 是由 于这本 《章 氏 四 当斋藏 书 目》, 成了 日后叶景葵 、 张元济先生等人创办合众图书馆前 , 邀请 顾老来沪主持工作的 “牵线者” 。 数百年来 , 有经济力量的文人学者有感于图书之难得 , 多有 辑佚丛书之功 。 因此 , 丛书之辑印 , 起到了化身千百 、 流通古籍 、 便于学者利用 。 “合众图书馆 ” 创办于 “搜残编于乱后 、 系遗献于 垂亡 ” 的年代 , 顾老考虑到以传布先哲精神于万一 , 在力所能及 的情况下 , 秉承前人之志 , 有编辑 《合众图书馆丛书》之举 。 《合 众图书馆丛书》共分二集 , 第一集共十四种 , 第二集为一种 。 以 一个私人创立的图书馆编辑 出版丛书 , 在 当时是不容易的事 。 第 一集从 / ! 。年至 / ! 1 年间 , 由私人募捐 出资而陆续付诸石 印印 /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下) 行 。 3 � 年代初 , 顾老曾告诉我 , 当年印这些书很难 , 因为国民党 政权不稳 , 币值不保 , 筹钱不易 , 所以拖得很久 。 在第二集 《炳 烛斋杂著》的跋中 , 他写道 . “时方多难 , 筹款未集而罢 , 忽忽四 年 矣 。 ” “国难未 已 , 物价动荡 , 瞬息万变 。 ” 这些书除 了第一 种 《恬养斋文钞》为陈陶遗先生题署外 , 其余十三种都是顾老所题 , 为了节省开支 , 顾老亲 自动手 , 钞成了 《东吴小稿》 及 《论 语孔 注证伪 》(卷下 ) 。 顾老在 《丛书 》“缘起 ” 中说 . “本馆丛书之辑 , 志在使先贤未刊之稿 、 或刊而难得之作 , 广其流传 , 顾非 一馆之 藏之力所克胜任 。 缘商同志 , 谋集腋成裘之举 , 所选著述 以捐资 者之意趣为指归 , 各彰所好 , 各阐所宗 , 学海无涯 , 造诣不 一 , 要 其专治所学 , 发抒心得 , 必有足贡献于后来者 , 勿偏「持门户 , 勿 执一绳百 , 采撷英华 , 视读者之去取何如耳 。 际此世变抢攘之 日 , 物力凋刻 , 旷古未有 。 丛书之印 , 先后六年 , 成书十有 四种 , 编 次不免芜杂 , 工事每况愈下 , 因陋就简 , 咎何敢辞 , 勉强 为之 , 犹 贤乎 已 , 因便流通 , 汇编成集 , 述其缘起如此 。 ” 顾老对 于善本的理念在于 当代图书馆专业人员不仅要保管好 先人们流传至今的珍贵文化遗产 , 更重要 的是在于利用 。 他曾说 . “窃谓今 日管理善本 , 重在重印 , 使其化身千百 , 代代相传 , 不 至 湮没 。 ” 在上海图书馆时 , 为使孤本不孤 , 他又提出影印 (石 印 ) 馆藏善本的计划 , 在馆内有关部门的配合下 , 影印了如 《唐鉴 》、 《梁黔先生文集》、 《词人纳兰容若手简》、 《三峡通志》、 《太康物产 表 》、 《分门琐碎录 · 农艺卷》、 《稼圃辑》、 《浦柳农咨 》、 《台湾府 志 》等 。 7 � 年代后期 , 又影印 了 《永乐大典》 ( “郎” 字颜 ) 、 《农 桑辑要 》等 。 又交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上海书店影印了不 少重要 善 本 。 顾老在 《宋人佚简》序中呼吁 . “希望出版界对现在古籍 , 择 其稀见者为续命之谋 , 终使孤本不孤 , 秘本不秘 , 有利于学术研 究 , 岂不善哉 6 ” 这些都体现了顾老为读者服务 、 为学术界提供资 料 的 一 贯思想 。 顾 老也曾主持撰写 《上海 图书馆古籍善本 书提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 富 (下 ) 要 》, 当时第一步想把馆藏最重要 的一级藏品先撰成提要 , 参与撰 写的有顾老 、 播景郑先生 、 瞿凤起先生 、 沈文悼先生等 。 可惜只 写了数十篇 , 用上图印的小稿纸 , 如今也不知存否了 。 顾老早年 写过数十篇题跋识语 , 所撰跋语 , 言之有物 , 精义蕴蓄 , 裨益后 学甚多 。 《中国丛书综录》是一部大型 的参考工具书 , 集全国 四十一个 图书馆所藏丛书二千七 百九十七种 , 收有各种学术著作三万八千 八百九十一种 。 为了便于读者查找 , 其编纂从丛书书名 、 子 目书 名 、 著者姓名三个方面去查 寻 。 这本书的出版在国内外影响都很 大 。 文革结束后到 4 � 年代 中 , 我在接待许多到上海图书馆参观访 问的海外东亚图书馆同行时 , 他们都会提到这本重要工具书 , 称 之为 “功德无量 ” 、 “嘉惠学林 ” 。 这本书仅题 “上海图书馆编 ” , 而 实际上负主编责任的是顾老 。 在 《综录 》 出版之前 , 顾老一直对 于 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编印的 《汉籍 目录 》耿耿于怀 , 他 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过 , 日本人也太狂妄了 , 嘲笑我们没有能力编 这种大型的工具书 。 陶湘涉园所藏为 日人所攫取 , 其中丛书一千 余种 , 然而 日人却在 《汉籍 目录》的跋中说 . “世之读支那 书者 , 皆将赖其利焉⋯⋯ 凡宋元而还 , 逮乎近代 , 效左禹锡 、 陶南村之 为而不在我库者盖鲜 , 则凡公私之库藏支那丛书而苦于检阅者 , 亦 可赖此 目而求也 。 ” 实际上 , 编这本 《综录 》是萦绕在顾师脑海中 许久的一件大事 。 然而 , 顾老就凭 日本人这种狂言 , 他也要为中 国人争这 口 气 , 为民族为文化去争得荣誉 。 所以 1� 年代中 , 他率 人先将 “合众 ” 时期所收集的丛书 , 编制了列有子 目的卡片草 目 , 并人上海图书馆后 又增加许多 , 又说服谢 国祯先生放弃 以个人力 量编纂丛书 目录的设想 , 最后联合北京图书馆等单位提供的馆藏 , 仅用了一年三个月的时间编成此书 。 这是中国历史上收书最多的 古籍 目录 。 他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出 日人 , 而且在质量上 、 检索 方法上都领先于 日人 。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下 ) 做学问的人莫不把重要工具书 、 参考书看作是开启治学门径 的钥匙 , 而图书馆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利用馆藏的文献 、 资料来编 纂各种目录 、 索引或其他工具书来为学术界 、 为读者服务 。 上海 图书馆几十年来在这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工作 , 其中 《中国近代期 刊篇目汇录》, 就是从 / 1 / 年起 , 组织馆内二十余位工作人 员 , 还 有十多个中学百多位学生在万象森罗 、 不 可悉数的旧期刊中核查 原刊 , 反复配套 , 将杂志中的每篇文章 , 甚至 “补白 ” 逐篇登记 , 把刊名 、 创刊 、 停刊时间 、 刊期 、 卷次 、 出版年月 、 作者 、 译者 全部反映 , 历时七年 , 一式三份 , 写出卡片一百 数十万张 。 那时 顾老每星 期都会抽半天前去徐家汇藏书楼了解进度 、解决疑难 、指 导 工作 。 / 3 1 年出版了 《汇 录》第一集 ( 4 1 7一 4 / / ) 第二集 ( / � �一 / ) 及第三集 ( / �一 / 4 ) 陆续付排 , 并手丁出校样 。 而 / /一 / ! / , 1 月 以前的篇 目全部抄齐卡片 , 只待整理编辑 , 但 因文 化大革命运动 开始 , 工作停顿 , 而将卡片分装三十 八个 大木 箱保存 , 以埃运动结束后再重新启动 。 谁知道 , “文革 ” 中 二 仁 、 军宣 队竟 以徐家汇藏书楼 “房屋拥挤 ” 为名 , 把视为 “四 旧 ” 的 于卜八箱期刊卡片作为废纸处理 , 以六分钱一斤的代价整车运出 , 卖给 了废品回收站 , ,进而并人造纸 厂化浆 , 终于造成了不可挽回 的损失 。 当时他被靠边审查 , 没有发言权 , 而且事前也毫无所知 , 这件事使顾老为之痛心不已 。 他没有想到 , 有些人竟然无视 文化 的需要 , 竟使许多工作人 员克服 了众多困难 、 费去不知多 少汗水 、 心血 而成的重要资料荡然无存 。 他一念及此事 , 就会发闷气 , 句话也不说了 。 我知道他对此事是很痛心 、 很难过的 。 因为后 来 他就此事写过一篇文章 , 文内就有 “每念及此 , 不禁老泪纵横 , 情 不 能已 ” 。 真可想见他的心情 。 他对我说过 , “做图书馆的人 , 心 中要有读者 , 要为他们服务 , 不为读者服务那还要图书馆 一于什么 。 ” 他还说 . “不能为读者提供方便 , 这是最难受的事 。 ” “文化大革命 ”初期 , 顾老受到不应有的对待 , 他被靠边审查 。 �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下 ) / 3 7 年有一天 , 我接到上海古籍书店韩振刚先生的电话 , 说是他 们店里最近收到一部明刻本的书 , 想送来上图请帮助鉴定 。 记得 那天是下午三时左右 , 地点是在上图西大楼底层俱乐部乒乓球桌 旁 , 我请顾老 、 潘景郑 、 瞿凤起三先生都到场鉴定 。 上海古籍书 店的韩振刚和高震川两位先生送来了 一包书 , 打开一看 , 有的书 已成饼状 , 粘在一起 , 有的还可 以翻阅 。 这即是后来定名为 “明 成化说唱词话丛刊 ” 的 《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 等十 六种 (附 《白兔记》传奇一种) 。 韩说了他们得书的经过 , 并说 由 于书是从棺材中取出 , 所以希望能将书用紫外线加 以照射 , 以求 “消毒 ” 。 我都帮忙办了 。 顾老他们看后 , 都表示这批书很难得 , 过 去从没有见过 。 顾老并要我到大书库借一部郑振铎 的 《中国俗文 学史》来 , 要我翻一 翻郑著中有没有写这个时期这种图书出版的 事 。 我翻阅后即告诉顾师 , 郑氏没有见到这类的书 。 顾 老在韩 、 高 两人走后 , 把我拉到一边 , 告诉我 , 这些书很重要 , 是研究中国 俗文学史 、 戏曲史和版画史的重要见证 。 他要我打一个电话给上 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杨嘉裕先生 (杨当时在 “老上海组 ” ) , 把这 件事告诉他 , 因为这是 “地下发掘物 ” , 根据有关法令 , “凡是地 下发掘物 , 一律归公家收藏” 。 所 以第二天上午 , 杨嘉佑先生就持 有关文物法令前去上海古籍书店依法收回此书 , 改由上海博物馆 收 藏 。 (这件事 , 我在 “论新发现的孤本小说 《出像批评海陵佚 史 》及其它 ” (台湾 《书目季刊》 / / 1 年第二十九卷一期上有所述 及 ) 当然 , 这部书经过学者的研究 , 可 以肯定这是我国现存诗赞 系说唱文学的最早刻本 , 它的发现有助于弄清中国文学史上 “词 话 ” 的真貌 2 而成化 刻本 的 《白兔记 》不仅是我 国现存最早 的 “传奇 ” 刻本 , 更是研究南戏和早期传奇的重要见证 2 而书籍 中的 版画 , 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戏曲小说插图之一 。 这件事 , 我是经 手人 , 所以清楚 。 可 以说 , 如果没有顾老的 建议 关于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建议给教师的建议PDF智慧城市建议书pdf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下载税则修订调整建议表下载 , 那这部重要图 书会发生什么样 的结局 , 谁也不知道 。 0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 德并富 (下 ) 经过顾老和王元化先生等人的呼吁 , 报纸舆论的宣传 , 社 会 上许多学者都知道上海图书馆藏有清末重要官员盛宣怀档案 , 现 在这批档案正在作大规模的整理 。 顾老是深知这 一档案之重 要性 的 。 连上海图书馆的许多人都不知道 , 顾老在 / 7。年夏奉命参加 一 个从盛宣怀档案中查找钓鱼岛资料的小组 , 小组 的成 员还 有潘 景郑 、 瞿凤起 、 沈宗威 (上海博物馆 ) 和我 , 负责此事的是上海 图书馆革命委员会委员聂佩华 。 工作的地点在上 图东大楼 0 � 房 间 。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 《参考消息》 上刊登了 日本政府蓄意霸占 钓鱼岛的消息 , 有学者经过考证说清慈禧太后曾赏赐钓鱼岛给盛 宣怀事 , 并影印圣 旨以证 。 因此 , 我们几个人每天都要小心 查找 , 生怕漏掉 。 结果 , 有关钓鱼岛的文件等什么也没有查到 , 只好收 兵 。 但是 , 翻 了一遍 , 大家对档案的性质也 清楚了 。 在 / 7 � 年初 , 他以 “接受再教育 ” 的名义 , 被派往 仁海 市文 物图书清理小组参加抄家图书整理的工 作 在清理小 组 8, ,士, 儿 乎 每天都有单位将被抄家者藏的图书送来 , 他 又和 书打上 5交道 , 人 虽 然累些 , 但心情似乎宽松 了许多 。 凭着他数十年的实践经验 , 他 发现了不少熟识或知名者的手迹 , 包括抄本 、 稿本和信札 5几 如刘 半农 、 姚石子的日记 2 老舍的手稿 、 鲁迅的手札 、 张 元济批注 本 《吕肠亭知见传本书目》等等 。 这些原本 (件 ) 上并没有署名 , 幸好 顾老识得他们的字 , 于是就将之妥善保存 , 不然的话 , 碰到 “不 识货 ” 的人那还不知如何 “收拾 ” 呢 。 最 可惜的是他在乱字纸堆 中发现半卷唐人写经 , 急忙再细找另半卷 、 却怎么都找不到 。 后 来问起别人 , 才得知那半卷因被人认为是残卷 , 没有什么用 而扔 了 。 顾老听后愕然不已 。 / 7 � 年 , 上 图成立古籍组 , 顾老又 被调 回来 , 他和我说起此事 , 总觉得怅怅的 。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 , 流传至今的善本古籍是其中尤为珍 贵的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 富 (下 ) 部分 , 也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宝藏 。 自古以来 , 公私编 纂 的古籍 目录难 以数计 , 但却没有一部集中反映全国古籍善本总 貌 的目录 。 / 7 1 年 � 月 , 病重中的周恩来总理指示 . “要尽快地 把全 国善本书总 目录编出来 。 ” “四人帮” 被粉碎后 , 这项工作提 到了议事 日程 。 / 7 3 年底 , 北京的有关部门指定顾老专程去京听 取指示 。 他在听完传达返沪后 , 非常兴奋 , 他深深感到这是总结 中华 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大事 , 这样的大型 目录 , 是过去藏书家 、 学者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 《书 目》虽是简 目 , 但可按 图索骥 , 为学 术研究求书之导引 , 为 目录版本学的研究 , 为整理古籍提供大量 线索 。 为此 , 他表示 , 古人云 . 畦步不休 , 跋鳖千里 , 累块不止 , 丘山丛成 。 七十三岁的他不顾年高体弱 , 以极大的热情 , 不辞辛 劳 , 信心百倍地投人了工作 。 他是深知古籍整理和版本鉴定专业人才匾乏的事实 , “文革 ” 前 , 他为了这方面的人才青黄不接 , 曾呼吁要尽快解决古籍鉴定 、 古籍修复等人才短缺问题 。 “文革 ” 中 , 古籍 、 历史文献都被视作 “ 四旧 ” , 他连提建议的权利都没有 。 所 以 , 有 了编辑 《中国古籍 善本书 目》的机遇 , 他要用他的所长去培养古籍版本鉴定专业的 接班人 。 / 7 7 年夏 , 他应四川省图书馆之邀 , 风尘仆仆地携我一 起赶到四川省乐山市 , 为蜀馆举办的 “西南 、 西北八省古籍训练 班 ” 授课 。 参加训练班的约八十余人 , 其中大部分是来 自四川 、 云 南 、 贵州等省的图书馆 、 博物馆 、 文管所的工作人员 。 顾老是用 苏州国语讲课 , 我在旁助顾老在黑板上写字 。 有些课是我替代顾 老讲授 , 顾老则坐在旁边 为我助阵 。 课后和晚上 , 都会有一些 “同学 ” 来我们住地商讨问题 。 我们在乐山待了十天 , 饭后暇时 , 我们便会在大佛寺旁散步 , 顾老的心情非常之好 , 有一次 , 他对 我说 . “这几个省来的人以后回去 , 不光是要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 知识 , 而 且他们今后还会注意如何保管 , 如果每个图书馆都有懂 得古籍重要的人 , 那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 ” 91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下 ) 从 / 7 4 年 0 月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古籍善本书总 目编辑 工作会议上 , 顾老被任命为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副 主任委员 , 兼任主编始 , 至 / / 1 年 0 月在北京举行的 “ 《中国古 籍善本书目》庆功表彰会 ” 止 , 顾老参与 了整个编纂工作的初编 、 汇编 、 审校 、 定稿的全过程 。 为了编好这本大型 目录 , 他提供了 许多有益的经验和 建议 。 为 了使 目录的质量有所保证 , 他曾将上 海图书馆的善本书卡片逐张审阅 , 发现问题 , 即行改正 。 他还亲 自执笔写成了上海地区在普查 、编 目古籍善本书卡片的一些体会 , 打印出来供其他省的同行们参考 。 / 7 4 年 : 月初 , 在四川成都召 开 “总 目” (当时称 “总目” ) 编辑委员会扩大会议前 , 顾老考虑 到初次参加善本编 目工作的人 , 在版本著录方面最好能提供实例 , 参证对比 , 有所借鉴 , 以应急需 , 就提议从上海图书馆馆藏中选 出一 些宋 、 元 、 明 、 清刻本和抄 、 校 、 稿本 , 编成 《善本 书影》, 并略具简说 , 让大家参考 。 事后我们选出三 十种 , 简说是潘景郑 先生和我撰写的 , 并全部 由顾老改定 。 任光亮先生 负责和 ; <二海古 籍书店联系 , 并承他们大力支持 。 影印 《善本书影 》从编辑到 出 版 , 仅用 了一个星期 。 我记得 , 书刚印出 , 我们就迫不 及 待地装 箱 , 随后带往成都 , 提供给来开会的代表们了 。 / 4 � 年 1 月 , 顾老因 《中国古籍善本 书目》 的汇编工 作 , 自 沪赴京 , 住在虎坊桥香厂路的国务院信访招待所内 , 和各地 图 书 馆的专家和工作人员齐聚一堂 , 我和上海图书馆的任光亮先生 则 追随顾老左右 , 朝 夕相亲 , 沃 闻绪论 。 他在北京和大家一 样 , 认 真 ; 〔作了八个月 。 说实话 , 除 了居住在北京的同仁外 , 其余各地 来的三十三位专家和人员都克服了地 区 、 生活 、 家庭 、 个 人的不 少 困难 。 对于顾老来说 , 虽然他很乐观 , 他说我是一 个人 , 走到 哪都行 。 实际上 , 他即使有困难也很少 向人提起 , 因为他不想多 麻烦别人 , 给别人增加负担 。 比如说 , 顾老是典型的苏州 上海人 , 一 日三餐吃的食物也多为南方 口味 , 而在北京 , 早晨的薄粥 、 馒 3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 富 (下 ) 头 , 和上海的早餐习惯不太一样 。 星期天 只供应两餐 , 对于久居 上海的南方人也 只能设法适应 。 有时 , 顾老就会约我和任光亮先 生去虎坊桥的 “砂锅居 ” 打牙祭 。 又如招待所的厕所是 “蹲坑 ” , 去厕大解 , 这对一个平常人来说是小事一件 , 但对于高龄老人来 说则是有些麻烦 , 他的脚力不济 , 不能时间太久 。 这一点我很了 解 , 我曾和顾老在峨嵋 山下夜宿 , 那里的条件较差 , 夜晚如厕必 用手 电筒照明 , 所以我陪顾老去时 , 才知道老年人 的不便之处 。 在 香厂路初期 , 他还希望能在 “坑 ” 旁加扶手 , 以便撑持 。 后来 , 负 责后勤的同志得知才设法为顾老换到另一幢楼 , 靠近有抽水马桶 的厕所旁 。 记得 / 4 年初 , 香厂路的汇编工作告一段落 , 各地的 同志都准备返回所在地 , 毕竟在京八个月 了 , 大家都有 “归心似 箭 ” 的感觉 , 这时顾老对我说 , “我要最后一个离开香厂路 , 大家 走 了我才走 。 ” 当我将顾老的话转达给潘天 祯先生 (副主编 ) 时 , 他很感动 , 他说应该顾老先走 。 我说 . “别争了 , 你们走了 , 顾老 才放心 , 我们也才走得掉 。 ” 我可 以说 , 在他身边工作那么 久 , 顾 老对人 、 对工作 、 对事业 , 从来都是质朴无华 、 以情相归 , 从未 盛气凌人 、 顾盼自雄 , 他也从来没有利用 自己 的名誉地位搞什么 特殊化 , 或去谋取 自己的私利 。 顾老晚年做 了不少事 , 其 中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并出版了清初 著名学者顾祖 禹的 《读史方舆纪要 》, 以及 与顾领 刚先生合辑的 《尚书文字合编》。 《尚书 》为中国最早的古史文献 , 儒家列为经典 之一 , 对古代政治 、 文化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 是研究中国历 史必不可少的重要典籍 。 但这部书在流传过程 中产生数种不同字 体 , 从而成为一部文字最有争议的经籍 。 顾老早年曾对 《尚书》文 字作过研究 , 他曾自署 “隶古定居主人” 。 “隶古定 ” 之 “隶 ” , 为 正书 , 以其由隶书演变而来 。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 , “隶古定 ” 就 是用正书按科斗古文笔画写定的本子 。 《尚书文字合编 》是汇集历 代不同字体 《尚书》本子为一编 , 旨在正本清源 , 通过探索其文 7 沈津 . 学术事 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下 ) 字变迁之踪迹 , 以开拓研究之新途径 。 / 0 年 , 顾领刚先生 在北 平燕京大学历 史系教授尚书学 , 他为了解决 《尚书》文字问题 , 提 出从研究历代传本的字体人手 , 并计划把各种字体的本子集刻成 一编 , 看它因文字变迁而沿误的文句有多少 。 为此 , 他和顾老 于 0 � 年代着手编纂 《尚书文字合编》, 将搜集到的历代本子摹写刻 版 , 后因抗战爆发未能出书 。 / 4 � 年 � 月 � 1 日 , 顾颇刚先生病 逝 , 顾老在参加颇刚先生的追悼会回来后对我说 . “等回 上海后 , 要找时间 、 找人重新整理编纂 《尚书文字合编 》, 再不做 , 怕没 9付 间了 。 ” 这时顾老己经感到继续此书的编纂是迫于眉睫的 了 实际 ; = , 早在 3 � 年代初 、 7� 年代末 , 顾老二次要我在原历史文献图书 馆馆址 (上图长乐路书库 ) 寻找 0 � 年代摹写刊成的 《合编 》的版 片 , 但都因杂物堆放 , 探觅困难而未能找到 。 / 4 � 年 3 月 , 上海 市委宣传部干部来上海图书馆看望顾老 , 并征求意见 。 顾老即以 此事提出 , 后承允准配备助手 。 年底 , 即有孙启治先生 调人 上图 协助编辑工作 。 孙来后 , 顾老对我说 . “现在有 专人做 了。 火 车只 要开 , 终归要到站的 。 ” / / 年 , 我在香港 中文大学工作 , 当年 / 月 底 , 顾老给我的信中有涉及 《尚书 )) 的事 , “贵馆有无英法所藏 敦煌经卷的胶卷 − 上海图书馆有一份 , 是从北图拷贝 的负片 , 复 印出来很不清楚 , 不知贵馆有正片否 − 我想贵馆必有之 , 选堂先 生深研敦煌之学者 , 必知之 。 我要关于 《尚书》部分 。 如果尊处 有正片 , 我将把英法两国所藏有关 《尚书 》 的号码开呈 , 拟恳复 印一份 。 ”后来我在中大图书馆找到一些台湾影印的英法所藏敦煌 经卷中的 《尚书 》, 复印后给他寄去 了 。 顾老给我的信中说 . “领 刚先生 的 《尚书文字合编》, “古籍 ” 允出 , 在进行 中 , 我有生之 年 , 或可 一 见 。 ” / /! 年 � 月的信上有 “我手中尚有 《尚书 文字合 编》 一书 , 今年可以完成 。 要求 ; =帝保佑维持我一年 , 可向领刚 先生报命 了。 此事中断了六 十年 , 多幸党和政府之关心 , 配备助 手得以有成 。 现在正 在写序文 , 比写 ‘读史方舆纪要序 ’ 从容些 。 ” 94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 道德并富 (下 ) “今年二 、 三月 , 我要回上海一行 , 希望能把 《尚书文字合编 》发 稿 , 此属 国家古籍规划小组重点项 目 。 ” / / 1 年 ! 月的信云 . “我 去年一年 , 忙于 《尚书文字合编》工作 。 写前言 , 请人提意见 , 一 再修改 , 今始定稿 , 其迟钝可笑 6 今年可出版 。 ” / / 3 年 � 月的信 云 . “去年一年中 , 上半年忙于 《尚书文字合编》的前言 。 此书只 不过提供资料 , 而不是研究成果 。 发动到成书跨度为六 十四年 。 总 算完成了 , 可 以告慰领刚先生于九泉 。 ” 《读史方舆纪要 》是清初顾祖 禹费时二十年而撰成的一部历史 地理学的重要文献 , 叙述各省 、 府 、 州 、 县建置沿革 、 疆域变迁 , 侧重于 山川险易 、 攻守异势 , 对旧舆地书名实错误 , 据正史多有 订正 。 为 了将这部重要稿本影印出来 , 他费了不少精力 。 我在香 港时 , 他还曾在给我的信中要求我查找台湾出版的张其的全集 , 看 张氏有无撰写有关顾祖禹的文字 , / / 年 / 月的信云 . “台湾张其 峋先生有全集出版 , 本数很多 , 大陆 (上海恐无 , 听说价很贵 ) 不 知何处有 (陈叔谅先生有一部 , 不全 , 陈先生不久前又已作古 )− 贵馆如有 , 请您查 一 查 , 张集中有无关于顾祖禹的任何撰述 。 抗 战前 , 张先生亲到无锡 、 常熟访问顾祖禹的遗事 。 在常熟顾曾居 住过地方 , 获得有一笺 , 末署 ‘禹 ’ 字 , 认为顾的遗墨 。 张当时 即 以照片寄赠钱穆 , 钱穆即拍一照片寄我 , 我恐久而褪色 , 即托 友人用坷锣版印了数纸 , 一直夹在稿本 的第一函 , 今已失去 , 不 胜遗憾 6 钱穆 、 张其的两先生均 已下 世 , 惟我知之 , 而我的一份 也没有保持 , 怅怅 6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稿本已影印竣事 , 明 年可出版 。 巫待将 ‘禹’ 字一笺印人 以为插图 。 我想只有您能助 我一臂了 。 ” / / 0 年 � 月 的信上说 . “ 可喜者 , 顾祖禹 《读史方舆 纪要 》稿本 , 业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景印问世 , 我算解除了一件心 事 。 ” / / 3 年 � 月的信又说 . “前年把顾祖禹的 《读史方舆纪要》稿 本景印出版 。 撰初先生主 张先印后校 , 钱穆先生主张先校后印 , 意 见皆好 〔, 但屡更变故 , 亦磋跄了六十年 , 终与读者见面 。 ” /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下 ) 对于晚年的顾老来说 , 最遗憾的就是 《吴念斋先生年谱》 的 修订工作只进行 了一半 , 而来不及完成了 。 《吴怎斋先生 年谱》是 顾老 / 0 1 年出版的一部重要著作 。 早在他童年时即知吴大徽名 , 后读吴著 《说文古摘补 》、 《古玉 图考 》、 《权衡度量实验考 》, 遂研 求吴之学术 , 并在吴湖帆先生处得窥所藏吴大激末刊之稿 , 又从 其外叔祖王同愈先生处得悉吴氏行谊 , 于 吴 氏为人及政绩 、 慈善 、 学术多所钦佩 。 / � / 年冬 , 顾老 自搓溪返苏州 , 得到王同愈 、 王 董成两先生之支持 , 于是开始 了 《昊怎斋先生年谱》的编纂工作 。 这本书写 了六 年 , 潘景郑先生的序云 . 顾老 “笃志好古 , 研治文 字声音训话之学 , 恒服膺吴先生之说 , 以为精诣独深 。 尝有志搜 罗 先生行事 , 辑为年谱 。 于是博稽遗闻 , 咨询故旧 , 偶见先生 片 纸只字 , 靡不备录 。 囊岁游故都 , 复由清军机处档案中录存先生 奏疏若干通 , 以资采择 。 又 以先生著述浩繁 , 未尽刊布 , 复搜辑 见 闻 , 得 已刊未刊者若干种 , 录其要领 , 别为著述 目 , 附年谱之 后 。 由是而先生之经济学问 , 睹此一编 , 缭如指掌矣 。 ” 《年谱》出 版后 , 他又找到不少资料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 顾老很想把 《吴 惹斋先生年谱》加 以修订 , 而且东北某地有人给顾老来信说 , 《年 谱》中所引用的资料和文献在当年对俄国的边界划分上 , 起到 了 十分有利的作用 。 7 � 年代后期至 4 � 年代中 , 顾师先后从北京大学 图书馆 、 上海博物馆获得不少吴大激的信 。 我也为他收集 了 ‘些 。 / 4 年我在上海 旧书店期刊门市部里 购得 《吴惹斋先生年谱》后 即告知顾老 , 他要我赶快打电话给书店负责人 , 说 《吴念斋先生 年谱》有几本要几本 。 可惜后来只找到 一本 。 / / 年 3 月 , 他在 给我的信中说 . “昨由馆中转到大 函及念斋手札影印本 , 昔未 见过 , 无甚珍感 6 《惹斋年谱》有教育出版社许为出版 , 但龙无暇修订 , 新材料己积不少 , 只待编次 。 ” / / � 年 4 月 的信上 又说 . “我现在 � >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下 ) 身体尚好 , 打算修订吴氏年谱 , 新材料收得不少 。 ” / / 0 年 4 月的 信 上又说 . “我现在还是整理 《尚书文字合编 》, 交稿以后 , 将 《吴念斋年谱》补充 , 材料已有不少 。 以前所见材料 , 今已无从踪 迹 。 新 的材料 , 则皆昔 日所未见者 。 最可惜者 , 我离京前为燕京 购得的 《铭安 日记》, 竟不可踪迹 , 其 中叙及与念斋往还甚多 。 当 年如有复印技术就好 了 。 芦沟桥事变后蓝晒亦 已停止了 。 怅怅 。 ” 顾老也曾专门来信要我查找 《铭安 日记》, 但都没有查到 。 我真是 希望顾老的其他学生能继续顾老的此一未竟之业 , 顾老地下有灵 , 当也含笑九泉了 。 / 4 年春 , 顾老七十八岁了 , 身体仍非常健康 , 不少人都说 , 顾老看上去年龄不满七十 。 但是 , 考虑到他过去写的论文 和 文章 散在各种杂志 、 报纸中 , 他 自己也没有好好收集 , 于是我对顾师 说 , 您早年写的专著都是成本的 , 容易保存 , 我很想把您的这些 东西收集起来 , 包括序跋 , 按类编成一本书 , 也是对 自己的一个 小结 。 他也说 , 有些文章发表后他剪了下来 , 当时放得好好的 , 但 时间一久 , 就不知放在何处了 , 找也不容易 。 顾老家中的书桌是 放在卧房内的 , 书桌两旁堆满了书 、 信件 、 材料 , 比较杂乱 。 有 时我和内子晚上去看他 , 内子就帮他略加清理 。 顾老同意了我的 看法 。 并把从家中找到的一些发表在 《燕京学报 》上的文章抽印 本都交给了我 。 星期天 , 我则根据顾老提供的线索去徐家汇藏书 楼查阅 旧报刊中顾师的文章 , 如 《禹贡 》、 《民间》、 《燕京大学图 书馆馆报》等 , 又从一些书中辑出他早年写的题跋 , 大约在二十 万字左右 。 / 4 3 年 � 月 , 我作为访问学者去美 国作图书馆学的研 究 , 临走前 , 我去向顾老辞行 , 并将我所收得的顾老所写文章 、 题 跋 、 行状等等全数交还 。 并说 , 等我回来后再继续这项工作 。 两 年后 , 我返回国门 , 但工作更忙了 , 担子更重了 , 我和顾老都无 暇再补缺遗了 。 但是 , 顾老在完成 了 《尚书文字合编》的前言 、 后 记以及印出了 《读史方舆纪要》后 , 他想清理 自己历年来写作的 � 飞 沈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 ) 文字 了 。 / / 3 年 0 月 , 顾老给我的信中说 . “现在清理拙稿 , 居然 有上海书店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中华 书局表示愿为刊印 。 您是最 早为我搜集之一 , 吴大姐 (吴织 ) 为我整理了几年 。 今后将致力 于 自行校阅 。 ” / / 7 年 � 月 , 我才从上海图书馆陈先行君的信中 得知顾老的文集 已由上图的一些同事在继续补充 , 信中说 . “我们 想在顾老九十五岁生 日前将他的文集编印出来 , 这事您以前做过 。 顾老想请王煦华与您写序⋯⋯ 王煦华 、 朱一冰已抄顾老文稿约二 十万字 , 我们又补充了十多万字 , 而吴织 以前曾誊抄过顾老的 日 记 , 这样就可能有七 十万字以上 , 较为可观 。 ” 今年 ! 月我在 仁海 , 看 了陈先行君处顾老文集的稿子 , 基本编就 。 可 惜的是 , 晚 ≅ , 顾 老走得太快了 , 他来不及看到他为人们所留下的文字的结集出版 了 。 当顾老听说美国有一图书馆欲请我去编纂善本书 目时 , 他力 劝我勿去 , 他在信中说 . “龙所有一 知半解 , 全在燕京八年所积 , 回沪后 , 日在事务堆中生 活 。 现在吾弟 尚有余力为我搜集资料 , 若 去美工作 , 则必 比较忙杂 , 工作紧张 , 于健康有影响 , 此皆我体 会之 言。 ” 然而 , 顾老在得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要请我 去撰写该馆的善本书志时 , 他却大力支持 、 赞成 。 顾老 / / 年 / 月给我的信上说 . “您有赴哈佛之意 , 我很赞成 , 他们条件好 , 编 书志 , 与您很适宜 , 待遇亦较优 。 我与哈佛燕京还有点感情 , 我 助裘开明先生编卡片 , 校书本 目录 , 您必知之 。 我上次赴美 , 未 能前往 , 实一憾事 。 ⋯⋯以后有机会 , 可 图一游 。 ” // � 年 ! 月底 , 我从香港 飞往美国 , 做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访问学者 。 抵美仅 · 个星期 , 居然收到 了顾老 自上海寄来 的法书一 幅 , 上 书 “莺迁 ” 两 字 , 是写在红色洒金纸上 , 小篆线条匀称 , 粗细划 一 , 婉通 圆转 。 这是顾老为祝贺我移居美 国而写的 。 / / 3 年 � 月 , 顾老来信说 . “我有一事奉托 , 您便中留心搜集一点裘开明先生 的遗事 , 他来燕 京 , 讨论分类 , 皆尚相契 , 颇欲写一点纪念文字 。 如果年隔 已 久 , 沈 津 . 学术事功俱隆 文章道德并富 (下 ) 找不到了 , 亦就算了 。 裘之后任是否即吴文津继任 − 吴延请您去 哈佛 , 编纂书志 , 他有见地 , 亦能识人 , 为事业着想 , 忠于事业 之人 , 最可钦仰 。 ” 裘 开明先生是哈佛燕京图书馆的第一任馆长 , 0� 年代和顾老相熟 。 7� 年代中 , 有一天 晚上在他西康路的寓所里 , 他从靠墙的书架末格取出裘开明编的分类法一大本给我 , 要我看 。 他说 , 在那个时候 , 这本分类法是编得不错的 一本 。 后来 , 裘开 明先生来上海图书馆参观访问 , 适巧顾老在沈阳探亲 , 不及赶 回 , 他就嘱我好好接待 。 从 / 3 � 年至 / / � 年 , 三十年中 , 杖履亲承 , 顾老对我 的教 诲 , 是我一辈子也忘不 了的 。 我的每一点进步 , 每一点成绩都是 和他 的 口传心授分不开的 , 这里面不知凝结了顾老多少心血 。 正 是 由于他 的指导 , 我从一个未谙 图书馆业务的学生 , 逐步成长为 当时 ( / 4 4) 中国图书馆学界最年青的研究馆员 , 那一年我四 十 六岁 。 我的第一本书 《书城抱翠录 》 的扉页上印着 “谨以此献给 我的导师顾廷龙先生暨吴文津先生 ” 。 正是因为顾师的诱掖 、引 导 , 才使我进人了 目录学 、 版本学这个领域 , 而
本文档为【沈津:学术事功俱隆文章道德并富(下)——回忆先师顾廷龙先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1945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2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08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