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八个虚词整理(史记)

十八个虚词整理(史记)

举报
开通vip

十八个虚词整理(史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史记》句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 (《屈原列传》) ②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屈原列传》) ③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

十八个虚词整理(史记)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史记》句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 (《屈原列传》) ②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屈原列传》) ③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 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太史公自序》) ②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 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 (《淮阴侯列传》) ④ 彼可取而代之 (《项羽本纪》)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 今天资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 (《太史公自序》)  ②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太史公自序》) ③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报任安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 项王瞋目而视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羽本纪》)  ②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 (《高祖本纪》) ③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本纪》) ④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刺客列传》) 7.表示因果关系, ① 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侯列传》)   ②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列传》) ③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列传》引自《管子·牧民篇》) 8.表示目的关系, ①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项羽本纪》) ②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项羽本纪》)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祖本纪》)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高祖本纪》) ②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伶官传序》) (三)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项羽本纪》) ②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③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④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本纪》)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 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 (《赵世家》) ③ 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 (《高祖本纪》)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赵世家》) 【何乃】译为“怎能” ①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已而】不久,一会儿。 例: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 (《孔子世家》)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 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 (《赵世家》)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 (《赵世家》) ③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项羽本纪》)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 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 (《赵世家》)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③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 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 (《赵世家》) ②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 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 吾尝疑乎是。 (乎:对。) (《捕蛇者说》) ⑤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 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 盖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乎:比) ⑧ 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 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周礼多么丰富多彩呀) (《孔子世家》) ②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行为的顺承,可译为 “于是”“就”等 ①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 (《项羽本纪》) 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刺客列传》) ③ 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 (《刺客列传》)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再”等。 ①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赤壁之战》) ③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④ 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项羽本纪》)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魏公子列传》) ② 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 (《刺客列传》) ③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② 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管仲列传》 5.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 (《刺客列传》) ②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魏公子列传》) ③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淮阴侯列传》)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①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乃今得闻教! (《刺客列传》)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莫不是……”。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 (《滑稽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 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滑稽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那样”等。 ① 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第二个“其”,那些。(《刺客列传》) ② 其后秦伐魏,置东郡。 “其”,那。 (《刺客列传》) ③ 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 (《屈原列传》)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 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刺客列传》) ②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廉颇蔺相如列传》)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表示婉商、期望等,相当于“可”、“还是”。  ①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唐雎不辱使命》) ② 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夏本纪》)(其:还是) ③ 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太史公自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 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鲁周公世家》) ② 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 (《赵世家》) ③ 其李将军之谓也? (《李将军列传》)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②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②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 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 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 (《孔子世家》)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及饿且死,作歌。 (《伯夷列传》) ②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③ 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 (《赵世家》) 2.暂且,姑且。 ①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②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赤壁赋》) ③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报任安书》)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例: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 (《刺客列传》)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有时则译为“你的”。 ① 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 (《鸿门宴》) ②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 (《鸿门宴》) ③ 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 (《赵世家》) ④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项羽本纪》)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例句缺。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例: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 (《高祖本纪》) ② 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 (《刺客列传》)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 ② 臣所过屠者朱亥 (《魏公子列传》) ③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 (《刺客列传》)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式,表示被动。 ①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魏公子列传》) 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 (《魏公子列传》) ②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④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高祖本纪》) ⑤ 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刺客列传》)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例: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羽本纪》)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高祖本纪》) ② 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高祖本纪》) ③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高祖本纪》) ⑤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 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淮阴侯列传》) ⑦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太史公自序》) ⑧ 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项羽本纪》) ⑨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刺客列传》) 2.以为,认为。 例: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例: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 吾悔不用蒯通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淮阴侯列传》) ③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羽本纪》) 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淮阴侯列传》)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例: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 (《项羽本纪》) ③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④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管仲列传》) 4.对,向。 例: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此事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 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 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祀焉。 (《孔子世家》) ② 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③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例: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3.指示代词,这样。例: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 (《刺客列传》)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 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世家》)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孔子世家》) ②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 (《孔子世间》)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李将军列传》) ②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 ③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高祖本纪》)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 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刺客列传》) ② 家听于亲而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 (《赵世家》)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李将军列传》) ③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李将军列传》)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魏公子列传》)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 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赵世家》)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大概)就是……啊”。 ①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 其李将军之谓也? (《李将军列传》)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项羽本纪》) ③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廉颇蔺相如列传》) 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高祖本纪》) 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高祖本纪》)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高祖本纪》) ③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以彼其材,游诸侯 (《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高祖本纪》)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孔子世家》) ② 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魏公子列传》) ③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羽本纪》)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4)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项羽本纪》)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 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项羽本纪》) ② 群臣以礼进祠,以尊始皇庙为帝者祖庙。 (第一个“以”,按照。) (《秦本纪》) ③ 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 (《刺客列传》)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 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 夫夷以近,则至者众 (《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报任安书》) ③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本纪》)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高祖本纪》) ② 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 (《魏公子列传》) ③ 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 (《刺客列传》)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刺客列传》) ②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屈原列传》) 6.表示结果的连词。 例: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以:表范围)(《魏公子列传》) ④ 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 (《秦本纪》)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 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管仲列传》) ②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魏公子列传》) 2.用,任用。 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3.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①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淮阴侯列传》) ②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魏公子列传》) ③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羽本纪》)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 然信陵君之接眼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 (《魏公子列传》)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 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走,是以兵大败 (《高祖本纪》) ② 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高祖本纪》) 2.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秦本纪》) 3.任命为,让他做 ①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淮阴侯列传》)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 ②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魏公子列传》)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淮阴侯列传》) ③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纪》) ④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秦本纪》) 13.【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依靠,凭借,顺应。 ①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 ②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孙子吴起列传》)) ③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管仲列传》) 2.趁着,趁此。 ① 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 ②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屈原列传》) ③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 (《李将军列传》) 3.通过,经由。 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刺客列传》) 4.因为,由于。 例: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例: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例: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例:沿袭,继续。例: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14.【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 乃设九宾礼于庭。(在)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 (在,到) (《刺客列传》) ③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屈原列传》) ④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屈原列传》) 2.“在……方面”“从……中” 例: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屈原列传》) 3.由于 例: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 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魏公子列传》) ② 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 (《刺客列传》) ③ 广时知之,固辞于大将军。 (《李将军列传》) 5.被。 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刺客列传》) ② 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 (《刺客列传》) 7.比。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 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伯夷列传》) ②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 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刺客列传》) ②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例: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管仲列传》) 15.【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 ② 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列传》) 2.给,替。 例: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①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例: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 (《赵世家》)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屈原列传》) ② 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 (《管仲列传》) 2.结交,亲附。 ①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例: 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例: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师》) 5.赞许,同意。 例:吾与点也。 (《论语》)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孔子世家》) 【相与】(1) 相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2)一起,共同,互相之间 ①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更……” ①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③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高祖本纪》)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何如”“与其……哪如……” ①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16.【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屈原列传》) ③ 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 (《刺客列传》)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等。 ①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刺客列传》 ②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则,若,如果。 (《高祖本纪》) ③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刺客列传》)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屈原列传》) ② 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秦本纪》) ③ 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 (《秦本纪》)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 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例:《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例: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论语》)  【然则】既然(如果/果真……)这样,那么 ①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 (《刺客列传》) 17.【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 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刺客列传》) ②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赵世家》) ④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 (《刺客列传》) ⑤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等。 ①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 言之,貌若甚戚者 (《捕蛇者说》) ②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刺客列传》) ③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项羽本纪》)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6.句中提顿,用在“今”“昔”等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 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穰田者 (第一个“者”) (《滑稽列传》) ② 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刺客列传》) ③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 (《秦本纪》) ④ 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 (《秦本纪》)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 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太史公自序》) ②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淮阴侯列传》) ③ 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太史公自序》) ④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魏公子列传》) ⑤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魏公子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①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第一个“之”,这。)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 (《太史公自序》) ②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魏公子列传》) ③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 (《鲁周公世家》)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太史公自序》) ②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 (《魏公子列传》) ③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顾丹怨而亡归。(《刺客列传》) ④ 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刺客列传》)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②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 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 前一个“之”,定语后置身的标志。(《刺客列传》) ②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 久之,荆轲未有行意。 (《刺客列传》) (三)动词,到……去。 ① 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高祖本纪》) ② 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 (《刺客列传》) ③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屈原列传》) ④ 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为代王。 (《秦本纪》) PAGE 11
本文档为【十八个虚词整理(史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247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1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2-06-03
浏览量: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