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举报
开通vip

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关 春 玲 提要动物伦理学是环境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沿铆域。美国动物佗理学起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的荒野文学运动。荒野作家以文学为载体传递丁对野生动物的兰切.唤起了社台对荒野生灵的热爱。他们足 拓展生态道德共同体的先驱。 主题词 荒野文学 动物伦理学 生物中心主卫动物解放运动美国 近代 美国动物伦理学萌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盛行的荒野文学运动。荒野文学(wildlifewriting) 是当时美国特有的以野外生态学观察经验为素...

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关 春 玲 提要动物伦理学是环境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沿铆域。美国动物佗理学起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的荒野文学运动。荒野作家以文学为载体传递丁对野生动物的兰切.唤起了社台对荒野生灵的热爱。他们足 拓展生态道德共同体的先驱。 主题词 荒野文学 动物伦理学 生物中心主卫动物解放运动美国 近代 美国动物伦理学萌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盛行的荒野文学运动。荒野文学(wildlifewriting) 是当时美国特有的以野外生态学观察经验为素 材,用小说、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随笔、札记的形式描写野生动物 的文学流派,其创作宗旨是倡导崇尚生命的生态 伦理信念,其代表人物梭罗、缪尔、塞顿等大多为 集思想家、荒野探险家和博物学家于一身的清教 圣徒。他们作品的风格和体裁虽有所差异,①但 无不洋溢着对野生动物既礼赞又悲悯的真挚情 感。蕴含着深刻的生物中心主义理念。荒野文学 标志着美国拓殖文化的道德关怀领域开始向自然 界扩展,也是现代动物解放运动的精神源泉。 一、荒野文学的特色 1.推崇野生动物炅性.散发自然神论气息 从文学谱系上看,荒野文学是浪漫主义文学 的新流派。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18世纪束至 19世纪初,欧洲兴起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一扫机 械自然观的阴霾,以超验主义的全新视角看待大 自然,将自然摹画为包含宇宙精神的理想世界。 但是华兹华斯、雪莱等诗圣文豪倾注笔墨讴歌自 然美的目的在于抒发对社会现实的隐忧和抵触, 并不涉及生态关怀意向。由于当时欧洲已无荒野 区。所以用作表意符号的自然事物多为日月花鸟 之类的寻常景致。19世纪30年代继之而起的美 】0 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植根于本土荒野地缘优势和 清救自然象征主义传统,将欧洲先贤美化自然的 倾向发展为圣化自然。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导师爱 默生主张更为激进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力倡 文学走向荒野。他批评美国作家循常蹈故,只描 写自然界表观的美,对自然的本质和历史却一无 所知;感叹美国森林是“一个尚未被思想征服的世 界”②,其荒蛮的美、无人迹的美从未被艺术家记 载过。爱默生满怀激情教导美国作家走进森林, 虔诚地观察自然,用艺术直觉力洞悉渗透其中的 “超灵”(oversoul),领悟宇宙终极真理,达到充满 “狂喜”的灵感状态,创作出天才的作品。荒野作 家是将爱默生的文学创作理念彻底付诸实践的隐 士。他们本着借景抒情的初衷深入荒野,意欲把 荒野变作自己的语言,但却被荒野的魅力征服,成 为大自然的代言人。其写作风格与一般的浪没主 义作家相比有两点显著变化:(1)择定荒野题材. 并聚焦野生动物,以动物为主角,人为配角,或者 无涉人事,专写野生动物的故事;(2)推崇由动物 所集中体现的荒野精神,欣赏动物的品格,运用心 理刻画、情绪渲染和行为夸张的手法凸显动物超 ①梭罗、姆尔是散文家.塞顿、劳恩是故事作家,杰 克-伦敦,库德是小说采。 ②爱默生,1998,《美国学者》.三联书店.第66页。 、{,J + +一派~一流一一与一一科一一学一 + +r}、 万方数据 《国外社畚科学》=00一年第四期 越环境和生理的限制所发挥出的非凡情感、意志 和智慧。 2.注重实证描述,体现科学态度 《伊索寓言》等传统的动物文学作品把人的主 观意象赋予动物,形而上学地定格动物某些皿现 的特征。荒野作家却将科学观察法引入写作实 践,从而淡化了作品的童话色彩。梭罗和缪尔是 先驱荒野作家,也是生态学产生之前屈指可数的 神学生态学家。19世纪中期,棱罗枉瓦尔登湖畔 的原始森林里席地幕天,与禽兽为邻i缨尔从家乡 威斯康星出发,穿越加州的丛山峻岭,出行千里肖 至墨西哥湾,器途同无数野生动物结伴。他们以 科学家的姿态出没荒野,大自然不仅是其礼拜的 墩堂,也是科学研究的实验室。梭罗和缪尔以抒 情的手法和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语言大量而细致地 描写了生物之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 态过程,其中对个体动物多样化的习性、性情、举 JL、行为、表情的实证记载尤为引人人胜。这种把 科学的准确性与诗歌的表达手法融为一体的动物 文学写作风格是前所未有的。由于美国正处于产 业革命的冲刺阶段,梭罗和缪尔的荒野热忱难免 曲高和寡。时至世纪之交,美国出现了过度的工 业化和城市化,却带来了严重泛滥的人格异化现 象。成千上万城市居民痛感身心疲惫不堪,蓦然 醒悟到荒野恢复元气、修补天性的美学价值,从而 自发地掀起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回归自然运动” (BacktoNatureMovement)。∞当时大众户外活动 的范围仅限于参观游览新开辟的黄石、约瑟米蒂 等国家公园,所以人们对人迹罕至的荒野的兴趣 和向往与日俱增。社会广泛的猎奇心理激发起文 坛的荒野探险热,涌现出一批具有生态学家水准 的作家。如塞顿就是其中最杰出的动物故事作 家,也是权威的动物学家。他热衷于荒野搛险,从 1890年开始在加拿大阿卡特克地区的原始森林 里长期追踪观察狼、熊、狐狸等动物。塞顿研究哺 乳动物的科学著作《北方动物生活史》和《猎物们 的生活》被学术界所推崇,并荣获约翰·巴勒奖章。 霉顿坚辫所写动物故事是“荒野生活的真实再 现”,②动物形象的塑造既非严格写实,亦非凭空 杜撰,而是许多动物学素材的整合。这种基于纯 粹事宴的理想主义创作倾向使塞顿的作品文笔细 腻,具有科学的精确性,散发着引人人胜的艺术魅 力。 3.继承寓言传统。隐喻人际道德理想 透过荒野作家的动物描写,我们可以体察到 两个互补的社会道德取向:(1)宇宙经济原则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③梭罗认为,荒野文明高 于人类文明,昭示着人类生活的真谛。动物在生 长过程中遵循节省的规律,摆脱物质的束缚进化 到自由轻快地享受生命乐趣的灵性状态。在梭罗 看来,物质财富实为束缚人类发挥神圣潜质的枷 锁,人类应当超越世俗的生理消费层次,演进到沉 思鲋、审美的高尚境界。他像儒家圣贤那样主张 安贫乐道,修身养性,大声疾呼“简朴、简朴、再简 朴”;④(2)宇宙亲情原则启示从善如流的信念。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年)及《人类的起源》 (1871年)这两部重要著作阐释了生存竞争与人 兽同源的命题,否定人类赋有相对于动物的独特 性、神秘性和神圣性。受此影响,19世纪后期欧 美文化界陷入苦闷绝望之中,笔调阴郁的文章频 现于当时的期刊。这些文章质疑道德价值的实在 性,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是充满战争、死 亡和痛苦的大旋涡,所有的生灵都在其中痛苦地 沉浮、挣扎”。⑨90年代后期出现的自然主义文学 (naturalistliterature)卫加重r这种悲观主义气氛。 克兰、德菜塞采用社会达尔文主义哲学,从生理学 和遗传学的角度把人描写成受环境、本能宰割的 可怜动物。但是,虚诚的荒野作家却坚信“宇宙问 充溢着规导万物的仁慈精神,它弥漫在每个原子 和分子中”。@他们力图发现荒野的尊严、优点和 道德,通过把野兽写成人,宏扬动物的善质,用反 证法暗示“连野兽都没有的缺陷,人当然也没 有”。⑦提高动物的地位意味着对人类自尊心的修 复。文学评论家布鲁斯指出:“科学是残忍冷漠 的,它只关心头脑,不呵护心灵。心灵是我们的象 ①关于美国历次回归自然运动的起因、宗旨,参见 叶平,1995,《环境革命与生态伦理》,黑龙江科学技术山版 社,第59一“页。 ②Mighetto.Lisa,1991,p-26. ③梭罗,1997,第198页。 ④常耀信,1998,第262页。 ⑤M曲etta,Lisa,1991,P33 ⑥Mighetto,Lisa,1991,p.29. ⑦M袖etto.Lisa.1991,P21. 】】 万方数据 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征,代表着生命的色彩和整个感情世界的色彩 ——是一个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的世界。”①荒野 文学正是以其超乎寻常的人文关怀赢得了众多读 者,帮助人们摆脱科学事实的烦扰,消除进化论造 成的消极影响。 4.确立动物伦理意识。博爱荒野生灵 17至19世纪拓殖时代的清教徒们对野生动 物毫无同情之心,甚至充满敌意,他们笃信动物惟 有工具价值,而且认定野生动物代表非道德领域, 构成对神圣精神的威胁。当时新大陆极为丰富的 野生动物资源又强化了这种厌恶心理。人口稀少 的移民们对漫山遍野的动物,尤其是食肉动物深 感恐惧,欣赏野生动物是不可思议的事。拓殖文 学里的野生动物是人们生存斗争的对象,对主人 公披荆斩棘、肆意猎杀之举则大加褒扬。此时在 英国,哲学家们正以思辨的方式进行着动物伦理 思想的启蒙和创立。从洛兜、边沁到萨尔特的三 个世纪里,仁慈主义哲学发展到主张野生动物权 利的激进层面。但是动物保护的社会实践却囿于 禁止虐待家畜的功利主义立法和执法活动,而且 举步维艰。文学界认同动物伦理的步伐更是相当 缓慢。英国女作家安娜·舍威尔写于1877年的小 说《黑美人》标志着欧洲文坛开始关注动物保护。 这部扣人心弦的小说描写的是一位贵族少女苦苦 寻找丢失的坐骑“黑美人”,终于将受尽车夫虐待 的骏马拯救出来。1890至1910年,《黑荚人》在美 国发行了250万册,被称为“汤姆叔叔的马厩”。 但作为一部纯浪漫主义题材的作品,其显然缺乏 实证性,伦理视野仅限于家养动物。与英国的情 况相反,美国动物伦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文学变 革,荒野作家率先以文学创作的形式把野生动物 纳入道德思考的范围之中,并且超越了人类中心 主义的樊篱,位于道德理论的前沿。其动物伦理 思想的直接起因是:(1)自由主义哲学合乎逻辑的 扩展。②以天赋权利论为核心的美国自由主义观 念有着宏大的外延趋向,导引了逐步推进道德共 同体边界的革命运动。独立战争和废奴运动之 后,伦理学突破丁民族、种族的摊限,所有社会成 员都在理论上被赋予了权利。伦理学突破物种的 界限,把人与动物的关系作为道德思考的主题,已 成必然之势。动物将是下一个被虢予道德地位的 群体。从思想逻辑上看,荒野作家的动物伦理观 12 是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扩展。荒野作家有意识地把 动物伦理与美国民主革命的思想联系起来,以自 由主义的话浯和杰佛逊式的措辞来表达生态平等 主义的理想。梭罗虽然未据出“动物解放”的概 念,但他明确指出反对奴隶制的总统不应身着海 狸皮大衣。劳恩主张,“应制定新宪法以赋予动物 生存、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2)对进化论的 另一种解读。达尔文在描述物种之间激烈的生存 竞争的同时,也揭示了它们之间难以摆脱的血缘 关系。他指出,动物与人在精神和道德方而是极 为相似的,并无实质的差别,动物是人类的同胞兄 弟.完全可以和人类融为一体。荒野作家正是在 这个意义上热诚地拥护进化论,将其诠释为一种 谦卑的思想,作为阐发动物伦理观的科学前提。 缪尔认为“进化的知识削弱了我们的孤傲感,足以 使文明人转变对非人类物种的态度,应当建立新 伦理学,以修正人类对待一切动物的行为”。@ 二、荒野文学的主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高品位的畅销报 刊几乎每期都登载荒野文学作品,而且不限版面。 这些报刊包括最具影响力的《纽约时报》、《大西洋 月刊》、《大窳科学月刊》和《北美新观察》等。荒野 文学作品深受当时美国大众的欢迎,一时间颇有 “洛阳纸盘”之势。代表作有:梭罗,《瓦尔登湖》 (1854);缨尔,《步行千里去海湾》(1916);塞顿, 《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1898)、《动物英雄》 (1905)、《大狼比利》(1919);劳恩,《北方寻踪》 (1906);杰克·伦敦⑤,《荒野的呼唤》(1903)、《雪 狼》(1906)。以上著作也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至今仍拥有众多的 读者。荒野作家从多维视角赞美动物的神圣品 质,塑造了可钦可爱、跃然纸上的荒野生显形象。 相关的主题是: 1.动物的尊严 动物的感受力并非低劣 ①Mighetto,Lisa,1991,P.30. ②纳什,1999.第35—36页。 @MigheRo,Lisa,1991,P.25. (i)Mighetto,Lisa,1991,P.18. ⑤杰克·伦敦的荒野经历仅限于1896年在阿拉斯 加为期一年的淘金生括,所以他并不像其他荒野作家那 样卢称自己的作品有充分的生态学依据。 万方数据 愚钝,而是相当敏锐深刻的。它们具有明显的荣 辱感,以致为维护尊严而舍弃生存。(1)动物自 杀。塞顿叙述过这样一则令人难忘的故事:狐狸 母子被诱捕和圈禁后,雌亲矸;忍看到幼崽受辱的 惨状,就杀死了它.然后自杀以解脱苦难;(2)动物 的骑士风度。动物头领在危难之时奋然救护群体 中的残弱者。“动物婚姻”中雄性颇有“大丈夫气 概”,狼群实行严格的“一夫一赛制”,公狼尽心竭 力为哺乳期的母狼觅食,对产崽后性格变得暴躁 的“妻子”格外忍让;(3)动物的优雅举止。公鹅是 身着羽衣的绅士,从熊临危不惧。在缪尔看来,短 吻鳄的气度从容无比,蜥蜴有双温柔美丽的眼睛, 而响尾蛇则非常害羞。 2.动物的个性 劳恩断言物种的概念是 毫无科学根据的假设J物种不过是由个体组成的 群体,其中每一个个体都有白色的特质,就像人类 个性的千差万别。鸟类观察经久不衰的魔力在于 对一只鸟的研究只是对独特个性的鉴赏。劳恩所 描写的鸟精灵,不但形态迥异,而且各具不同的品 格、习性和歌喉。塞顿塑造的动物英雄更是卓而 不凡,发挥着神奇的潜能,超越了野兽的地位。公 羊克瑞格是羊群中的偶像,它体魄强健,心胸宽 阔,精力充沛,犹如半人半兽之神。 3.动物的智力 荒野作家赞同拉马克的 温和进化论,主张动物的智力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1)动物的教育。在森林学校中,由母亲向子女传 授生存技能。著名鸟类观察家米勒详叙了鸟类王 国的教育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其中包括其重要的“音乐艺术课 程”;(2)动物的推理能力。遗尼个最易引起争端 的敏感话题。劳恩是动物理性论最坚定的捍卫 者,宣称动物也靠理钾生存,不仅思考而且谋划。 他叙述了诸多亲眼日睹的野生动物的超常行为: 麝鼠把树胶涂在腿上JI:血,熊用粘土护伤。更令 人称奇的是,一只丘鹬用抛草混台物做成“绷带” 包扎断腿,并且等到绷带干硬之后才飞走。此则 丘鹬的故事引起了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论,哈佛大 学生物学家威勒首先撰文质疑劳恩故事的真实性 和业余观察家的可信度。他否认鸟类懂得粘土的 作用和接骨术,并讽刺道:“假如能逮住这小东西 的话,它肯定胜任外科医生的职位。”劳恩则郑重 其事地撰文回应说,确实有位医术高超的外科大 夫在为一只自己包扎伤腿的丘鹬做检查时,自叹 《国外社套科学》二00一年第四期 弗如。此衙言论激怒了当时的总统兼鸟类学家西 奥多·罗斯福,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强调 保持自然史的准确性,称劳思为“故弄玄虚的森林 记者”,并挖苦道:“劳恩怎么没写这只鸟还为自己 做了根拐杖?”劳恩则反唇相讥,称这位酷爱狩猎、 性格豪放的总统先生是“荒野屠夫”,文笔糟到“废 纸篓水平”。直到惯于夸大其辞的编辑们都拒绝 刊载此类离题太远的文章时,双方才被迫休战。 4.动物的活力 塞顿和杰克·伦敦酷爱写 狼,崇拜狼的野性。①这两位文坛怪杰重塑狼的 形象,狼成为坚韧顽强、勇敢无畏、生命力蓬勃旺 盛、创造惊人业绩的理想动物。大狼比利在被15 条狗追上悬崖的危急时刻,迸发出非凡的力量,它 “怒视敌手,鬃毛乍起,獠牙闪闪发光”,与狗群展 开激战,将它们统统推下悬崖。在《荒野的呼唤》 中,杰克·伦敦用酣畅的笔墨描写了家狗布克返楫 为狼的传奇。布克原本是生长于南方养尊处优、 “过度文明”的家狗,被盗贼贩至北国,沦为终日奔 命于雪原之上的拉撬狗。严酷的环境、主人的鞭 棍、上著狗的欺凌激发起他强大的求生本能,早已 丧失的野性在他体内苏醒了,他回到了本原,用利 齿杀戳,以热m冼面。“他的筋肉充满生命的活 力,弹簧般地猛地啪啪一响,立即精神抖擞,意气 风发。生命在他的体内流动,汹涌澎湃,狂暴又让 人愉快,如醉如狂的状态仿佛要撑破他,漫山遍 野,流泻到世界上”。o最终“他”追寻森林里的狼 群嗥啸而去,与狼为伍,成为群狼之首。《荒野的 呼唤》不仅是一条狗变成狼的故事,而且是关于生 命、死亡和天性的寓言。至今读来仍使人激动不 已,感慨良多。 5.动物的美德 这是荒野文学最普遍的 主题。作家们虚化生存竞争,突出协同互惠,强调 荒野乃至整个宇宙的仁慈。(1)动物的同情心。 动物是纯洁善良的天使,不但同类动物互相救助、 收留和领养,而且不同类的动物也相互救援。鸟 救护折翼的同伴,田鼠给病重的乌鸦送食。有嗜 ①塞顿更名为WoE(狼),并用狼爪图案的印章代替 签名。杰克·伦敦以Wolf为名,斥巨资建豪华住宅—— “狼屋”。 ②杰克·伦敦,1999,《热爱生命》,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166页。 。 13 万方数据 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血声名的动物实则本性善良,“只为生存才抢掠, 不为娱乐而杀戮,从不残害同类,而且相亲相 爱”。①塞顿笔下的郊狼罗拨性格暴烈,一往情深, 爱侣被猎杀后它嗥哭不止,心碎而死。塞顿还宣 称自己知道至少有一只狼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为 失明的母亲觅食;(2)动物的幸福和善终。荒野是 鸟兽的天堂,那里的生活并不残酷。缪尔声言: “从未在荒野里看到一滴血,一点红色污迹。”②与 他结伴的动物,小到蚂蚱大到灰熊都是快乐的精 灵。充满狂欢的能量,每一天都是节日。甚至动物 的消亡也具有美感。黑鸫毫元忧伤地死于瀑布之 下,像凋谢的花朵。昆虫在弥留之际如秋叶般静 卧于林地之上,留下雅观的遗体。在劳恩看来,即 使被捕食的动物也得到善终,因为它们是速死的。 而且捕食者猛然一击,使牺牲者麻醉和瘫痪,避免 了爪牙撕咬所造成的痛苦;(3)动物的道德市判。 荒野作家赞同道德进化沦的姚点,认为由于个体 动物的道德对种群的存续具有最直接的价值,所 以动物世界的道德秩序被自然选择下来并固定为 “法律制度”,违犯道德法则的“坏动物”将会受到 群体的惩罚。著名语言学家、密歇根大学教授伊 文思采用科学实验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研究动物心理学,探讨 动物“灵魂”问题。他报道过这样一宗“鸟类道德 法庭的审判实录”:将一枚鹅蛋混入鹳巢,母鹳孵 化出丑小鹅之后,鹳丈夫大为震怒,于是召集500 多只鹳组成的陪审团开庭审理此案。众鹤经过长 时间的辩论,最终认为母鹳“故意犯罪”,判处死 刑,株连小鹅,执行方式为“啄杀”。像伊文思这样 颇有声望的大学者所做的这般鸟禽奇谈能作为特 辑发表在最严肃的杂志《大西洋月刊》上,足见当 时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兴趣达到何等狂热的程度。 三、荒野文学的理念 对字宙仁慈和动物善质的宏扬必然台导出生 态道德的结论。几乎所有荒野文学作品都充满着 保护野生动物的愿望,其动物伦理的真知灼见或 是通过发人深省的故事情节透射出来,或者散见 于杂叙杂议的散文中。荒野作家以艺术审美的方 式所达到的生物中心主义思想境界是超前的。在 本世纪70年代兴起的动物解放运动中,人们欣喜 地发现了曾被当作新寓言来解读的荒野文学中所 蕴含的深刻伦理见地。梭罗、缪尔等荒野作家被 14 奉为当代动物解放运动的先知,他们的动物伦理 理念为西方学术界广为引证、诠释和研究。 1.神学目的论的价值观 荒野作家以生 态神学目的论否定动物工具价值观,主张生态价 值平等。他们认为人和其他生物皆为上帝创造的 生态共同体的成员,同受恩典,共享荣耀,都具有 彼此无涉的内在神圣价值,在生存意义和精神察 赋上是平等的。在缪尔看来,不论丑陋的鳄鱼还 是美丽的兰花都是“圣灵的显现”,“人为什么要高 估自己作为一个伟大的整体创造物的渺小一部分 的价值呢”?他进一步指出:“大自然创造出动物 和植物的目的,很可能首先是为了这些动植物本 身的幸福,而不可能首先是为了一个存在物的幸 福创造出所有其他动植物。”③在荒野文学中,把 动物视为“同胞”、“兄弟”、“邻居”、“朋友”的称谓 比比皆是。女作家赖特称动物为“公民”,她的《鸟 公民》一书写的就是“带翅膀的美国人的轶闻趣 事”。当代美国著名环境哲学家保尔·泰勒的生命 目的中心论与荒野文学的神学目的论是一脉相承 的。泰勒以生物科学的论据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了“有机体有其 自身的善”,④这种定向于生存的自我完善能力 是值得纳入道德考虑的内在价值.为一切生物所 绝对平等地拥有。所以,并不存在伦理等级差别。 2.经验感受论的权利观 这是荒野文学 最深远的理念,其立论根据是从人道主义衍生的 仁慈主义感受论,认为动物有感受苦乐的精神能 力,因而也有得到善待、不被虐待的天赋权利。人 类造成动物痛苦的行为是对动物权利的野蛮侵 犯,有违道德法则。缪尔在1867年的日记中首先 提出动物权利的主张,他拒斥教学与学校的说教, 因为这些成见把动物视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 没有权利的客体,成了不值得尊重的,只为人而存 在的被娇宠、被损害、被宰割、被拯救的对象”。@ 呼吁赋权于动物的激进态度使缪尔的众多作品至 今仍感人至深。在《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一书的 。)Mighetto,Lisa,1991,P.26 ②Mighetto,Lisa,1991,p.20. ③纳什,1999,第47页。 ④叶平.1994,<生态伦理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 杜.第72—74页。 ⑤M袖clio.Lisa,1991,p.64. 万方数据 《国外社套科学》二oo一年第四期 导言中,塞顿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写道:“因为动物 有不同的愿望和感觉,它们一定也有权利”。①他 以动情的笔调描述了一只陷于罗网的山齿鹑的衰 亡过程后痛心地质问:“难道野生动物设有任何道 德和法律权利吗?^有什么权利仅仅因为一个动 物同胞不会说活,就计它遭受如此漫长的痛 苦?”②动物心理学家伊文思从历史观的高度满怀 信心地预言,子孙后代终将明白,动物和人一样也 有着不可剥夺的权利。囚为追溯道德进化史,道 德共同体的范围透步扩展,从部落、民族以致包容 全人类,最终将缓慢地扩展到一切有感觉的生物。 彼得·辛格在《动物解放》(1975)一书中明确阐发 了唯感受论的动物权利观,③认为“感受痛苦或 快意的能力”是动物被平等地纳人道德考虑的重 要条件,并用解剖学的论据证明了动物感受能力 的客观性和复杂性。他据此推论,动物最基本的 权利就是不应遭受痛苦,即不被蓄意地造成痛苦 和不被造成不必要痛苦的权利。 3.敬畏生命的狩猎观 荒野作家珍视生 命的固有价值,认为猎杀动物是有违道德的野蛮 行为。梭罗认为,“凡物,活的总比死的好;人、鹿、 松树莫不如此”。④他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说明渔 猎之趣实属较低劣的天性嗜好,懵懂无知的少年 往往通过打猎接近大自然,发展冒险精神。但随 着肉体和精神的成熟,他就会懂得生物跟他一样 有生存的权利,也不会随意杀生了。“他就会发现 他的正当目标也许是变成诗人.也许是成为自然 科学家,猎枪和钓竿就抛诸脑后了。”@梭罗感叹 到:“兔子到r末路,呼喊得真像一个小弦。母亲 们,我提醒你们,我的同情心并不是通常的爱人之 心啊?”@塞顿痛恨“把一十美丽、活泼的生命变成 一堆令人作呕的腐肉”,(D他宣称自己写作的主要 动机是阻止灭绝野牛动物。《猎物们的生活》一书 详述了当时盛行的娱乐狩猎和商业狩猎给野生动 物造成的灭顶之灾,始终贯穿着对被猎杀者的同 情。作家库德以创作反猎小说而闻名,他的代表 作《灰熊之王》(1905)描写的是:一头体态硕大的 灰熊与猎人周旋斗智,最终却抓住了手无寸铁的 猎人。两个对手四日相对,猎人意识到自己必死 无疑,但是熊却转身慢慢离去。它虽有足够的理 由伤害猎人,但它宁愿放弃杀戮。小说的主题思 想是熊本善良,值得爱护,相形之下,猎人却是卑 劣之徒。反猫思想【【王是当代动物解放运动的最强 音,汤姆-贡根的“生命主体论”最具代表性。③雷 根从币义论出发,认为由于动物也具备成为生命 主体的条件,所以在生态道德共同体中,其拥有不 被随意侵犯的生命权。狩猎行为是道德上的错 误,应予以谴责。 4.道义论的素食观 传统的索食主义是 基于毕达哥拉斯式的灵魂转世的信仰或生理健康 上的原因,而荒野作家的素食主张是出于道德的 考虑,视食肉为同类相食的野蛮行为,不但恶待动 物,也败坏了人的品德。梭罗认为,说人是食肉动 物,这是一种责备。靠把别的动物当作牺牲品以 维持生计实为一种“悲惨的方式”,这种粗野的饮 食态度虽然难以克服,但是必须克服。他坚信人 类的发展必然逐步进化到淘汰食肉的习惯,就像 野蛮人把人吃人的习惯淘汰掉一样。缪尔以自己 的食素经历说明素食对人类精神的净化作用。他 坦言自己被堕落的食欲所烦扰,但宁愿吃不夹肉 的面包。在《我在塞拉的第一个夏天》(1911)这篇 随笔里,缨尔用极为厌恶的笔调描写了一位邋遢 的猎人人吃^嚼、满嘴流油、浑身脏腻的粗野形 象,他指出,应当教育和锻炼人们完全摆脱包括兽 肉在内的珍奇滋补品,以享受精神生活,虔诚的教 徒应当酋先实践素食原则,因为食肉与宗教的慈 爱理想互不相容。但在现实生话中,布道或祈祷 的善男信女们却白相矛盾,杀食动物的同时又憧 憬着神圣、和平、没有流血冲突的新纪元的到来。 他借用克雷兹的诗句讽刺道:“他祈祷得最好,也 吃得最好,所有的人都既伟大又渺小。”⑨荒野文 学的素食主义主张是对传统价值观最彻底的颠 覆,因为它涉及对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饮 食结构的根本变革。正如彼得·辛格所指出的那 ①Mighetto.“sa,1991,p-36. ②Mighetto.Lisa,1991,p.65. ③辛格,1999,《动物解放》,《光明日报)出版社.第2 —30页。 ④纳什,1999,第43页。 ⑤梭罗,1997,第198页。 ⑥MigheRo,Lisa,1991,P22. ⑦Mighetto.Lisa。1991,P47. ⑧Armstrong,SusamJ eta1.(eds),1998,PP351—359 @M神clio,Lisa,1991.P.52. 15 万方数据 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样,食素是检验我们对动物的关怀是否真切的标 准,也是抵制屠杀与摧残动物的最有效的行动。 一旦素食习惯蔚然成风,动物就有望获得彻底的 解放。 四、简短的评论 1,荒野作家的动物伦理观是自发形成的,缺 乏逻辑思辨的系统性。但是他们都是长于实践的 行动主义者,或者热衷于野外观察,以创作的方式 呼吁保护动物;或者直接投身于保护环境的社会 政治运动中。行动主义成了后来的莱奥波尔德、 卡逊等环境主义者的一个重要信条。 2.由于注重以情动人,荒野文学难免有主观 润色、言辞夸张之嫌,以至于被指责为“伪造自 然”,但是真理往往以荒诞的方式表选出来才足以 抗衡顽固的积习和偏见。 3.荒野作家隐居在人类社会的边缘来审美 野兽,其作品流露出一定的厌人倾向宴属自然。 这也正是其深刻之处.他们能以旁观的眼光冷静 洞察人类文明的隐患和危机,从而为人类指出走 出迷途的方向。通过他们骇世惊俗的谵语,我们 可以体察到对人类盈之越探.责之越重的良苦用 心。在后现代思潮的情境中,我们再次倾听由荒 野作家以第一人称叙事或讲述故事的方式传达的 动物王国的声音,似乎更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Mighelto,Li魄,1991.WildAnimalandAn扯ricanErwi- roftynen脚Ethics,Tucson:UlfiversityofArizona. 2.Armstn3ng,SusamJ andBotzler,RichardG(eds.). 1998.Env/rotanetua/Eth/cz.NewYo^c:McGraw-Hill. 3梭罗,1997.<瓦尔登湖>,上悔译文出版社。 4.常耀信,1998,(美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5纳什,1999,<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 本文作者: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生态 哲学研究窒150040) (责任编辑:初冒) 美国社会学协会2001年年会即将召开 美国社会学协会第96届年会将于2001年8月18—21日在美国加州西南部城市阿纳海姆举行。此次年会的主 题是:“未来的城市”。 在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中,此次会议的召开旨在反思在高度工业化国家、正在工业化国家以及落后国家里城市 化进程对于人类杜会和人际关系的意义。年会拟具体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城市中现存的挂会组织、经济结构、生态模式和文化形态是什么? 不同城市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生态模式和文化形态有何不同? 它们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城市? 16 地区有什么样的影响? 论会。 和非正式发言稿均可)。非协会会员可与会议服务处联 华摘自hup://www.asanct.org/conventJon/homepage.htral) 万方数据 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 作者: 关春玲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生态哲学研究室,150040 刊名: 国外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 SOCIAL SCIENCES ABROAD 年,卷(期): 2001(4) 被引用次数: 2次 参考文献(34条) 1.[7]Mighetto,Lisa,1991,p.21 2.[6]Mighego,Lisa,1991,p.29 3.[5]Mighetto,Lisa,1991,p.33 4.[4]常耀信,1998,第262页。 5.[3]梭罗,1997,第198页 6.[2]Mighego,Lisa,1991,p.26 7.叶平 环境革命与生态伦理 1995 8.爱默生 美国学者 1998 9.纳什 大自然的权利 1999 10.常耀信 美国文学史 1998 11.梭罗 瓦尔登湖 1997 12.Armstrong,Susam J;Botzler,Richard G Environmental Ethics 1998 13.Mighetto,Lisa Wild Animal and American Environmental Ethics 1991 14.[9]Mighetto,Lisa,1991,p.52 15.[8]Armstrong,Susam J.et al.(eds),1998,pp.351~359 16.[7]Mighetto,Lisa,1991,p.47 17.[6]Mighetto,Lisa,1991,p.22 18.[5]梭罗,1997,第198页。 19.[4]纳什,1999,第43页 20.辛格 动物解放 1999 21.[2]Mighetto,Lisa,1991,p.65 22.[1]Mighetto,Lisa,1991,p.36 23.[5]Mighetto,Lisa,1991,p.64 24.叶平 生态伦理学 1994 25.[3]纳什,1999,第47页 26.[2]Mighetto,Lisa,1991,p.20 27.[1]Mighetto,Lisa,1991,p.26 28.杰克 热爱生命 1999 29.塞顿更名为Wolf(狼),并用狼爪图案的印章代替签名。杰克·伦敦以Wolf为名,斥巨资建豪华住宅——“狼屋 ”。 30.[4]Mighetto,Lisa,1991,p.18 31.[3]Mighetto,Lisa,1991,p.25 32.[2]纳什,1999,第35~36 33.[1]Mighetto,Lisa,1991,p.30 34.梭罗、缪尔是散文家,塞顿、劳恩是故事作家,杰克·伦敦、库德是小说家 引证文献(2条) 1.何芳 从《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看杰克·伦敦的生态观[期刊论文]-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2.王雪琴 美国环境主义与环境运动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wshkx200104002.aspx
本文档为【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5429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4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6-08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