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2015年9月28日

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2015年9月28日

举报
开通vip

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2015年9月28日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陈建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010-64941249,cjw3000@126.com**目录一、概述二、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三、通风防护设施的分析与评价四、噪声防护措施五、评价与改善示例*1.1防护措施概述*工程防护应急救援设施个体防护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职业病危害事故 关系职业健康1.2职业病防护设施定义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特点一般针对正常作业,非应急状态作业时需正常运行可用正常作业时浓度或强度进行评...

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2015年9月28日
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陈建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010-64941249,cjw3000@126.com**目录一、概述二、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三、通风防护设施的分析与评价四、噪声防护措施五、评价与改善示例*1.1防护措施概述*工程防护应急救援设施个体防护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职业病危害事故 关系职业健康1.2职业病防护设施定义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特点一般针对正常作业,非应急状态作业时需正常运行可用正常作业时浓度或强度进行评价分类通风、湿式抑降尘、隔离、密闭等*1.3应急救援设施定义监测报警装置(事前-预防)强制通风设施(事中-控制)现场紧急处置设施和用品等(事后-救治)急救用品、冲洗设备(洗眼器等)通讯与运输设备、个体防护用品等。特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急时必须可用不应用正常作业下浓度或强度进行分析和评价*1.4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基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与评价识别:危害因素、来源、分布、影响的人员分析:有害性分析接触分析接触的人员和数量、接触方式、接触频次和时间评价:浓度/强度,发生职业病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危害因素 目标疾病 进入人体途径 理化性质 毒理特征 接触限值 职业健康体检要求           评价单元 工种 工作地点 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来源 接触人数 接触时间和频次 接触方式 接触水平 备注            1.5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内容* 评价单元 工种 工作地点 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来源 接触人数 接触时间和频次 接触方式 接触水平 备注             危害因素 目标疾病 进入人体途径 理化性质 毒理特征 接触限值 职业健康体检要求          1.4防护(应急)设施分析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来源、进入人体的途径、目标疾病、接触方式等明确设施类别和用途职业病防护设施(防尘、防毒、防高温?)应急救援设施(事前、事中、事后)确定对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浓度/强度?全面通风量(换气次数)?有害物质、余热、余湿人均新风量、事故排风*目录一、概述二、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三、通风防护设施的分析与评价四、常见噪声危害防护设施五、评价与改善示例*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内容设置的必要性应急救援设施?依据?设置的符合性个体防护用品?设置的有效性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检维修情况2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内容*防护设施设置的条件(发生职业病或事故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源有害物质特性(应急救援设施)有人员接触人员数量、接触频次正常条件下浓度超标急性职业损伤-应急救援设施2.1必要性分析与评价*2.1必要性分析与评价必要性分析结果*评价依据???法律、法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要求是否超标:TWA、STEL(或超限倍数) 评价单元 作业场所/地点 职业病危害因素 (拟)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 可能产生的 预期超标的 名称和用途    袋装水泥装车作业地点 水泥粉尘高温低温  粉尘  /局部送风降温设施 /    ***作业场所  打磨粉尘苯甲苯丙酮噪声高温 打磨粉尘苯//噪声/  局部排风设施(粉尘、毒物)消声降噪设施局部送风降温设施分析结果 种类:喷雾洒水设施、减振降噪设施、通风设施等 类型:全面通风、局部通风、吹吸式通风 位置:布局图 评价依据:法规标准+专业技术知识 注意事项:相对合理、综合防护设施2.2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 评价单元 作业场所/地点 职业病危害因素 需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可能产生的 预期超标的 名称 种类 型式 布局                                2.2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1)通风方式*(1)-1通风系统分类及比较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混合通风通风系统风机动力两者并存热压、风压、密度差(1)-2按空气流动动力分类1、毒性,2、浓度,3、净化处理,4、热全面通风局部通风吹吸式通风通风系统整个厂房/车间进行通风、换气厂房/车间内某个局部作业场所进行通风、换气厂房/车间内某个区域内进行通风、换气(1)-3按作用范围分类1.毒性;2.突然间散入空气中的量;3.污染源数量与分布2.3有效性分析与评价职业接触限值适用于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通风设置全面通风量和通风换气次数适用于全面通风气流组织适用于全部通风设施,尤其适用于全面通风控制风速适用于局部通风和吹吸式通风 *2.4防护设施评价示例*×× 评价依据 评价内容 评价结果 符合性 有效性 防护设施分类 评价依据 评价内容 评价结果 符合性 有效性 防尘设施 防毒设施2.4防护设施评价示例* 评价单元 作业场所/地点 职业病危害因素 (拟)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评价 可能产生的 预期超标的 名称和用途 种类型式 关键技术参数 合理性有效性    袋装水泥装车作业地点 水泥粉尘高温低温  粉尘  /局部送风降温设施 / 给出理由和参考依据    ***作业场所  打磨粉尘苯甲苯丙酮噪声高温 打磨粉尘苯//噪声/  局部排风设施(粉尘、毒物)消声降噪设施局部送风降温设施 侧吸罩布局图 控制风速 或关键技术参数与接触水平之间的关系目录一、概述二、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三、通风防护设施的分析与评价全面通风局部通风吹吸式通风四、常见噪声危害防护设施五、评价与改善示例*3.1全面通风一、概述二、全面通风防护设施的分析与评价全面通风特点与评价内容气流组织原则与评价方法全面通风量分析与评价三、评价与改善示例* 全面通风按控制机理分类(通风量和气流组织) 稀释通风 单向流通风 均匀流通风 置换通风3.1.1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系统设计思路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毒性、浓度、温度、状态(气态、液态、固态) 分布情况 确定通风类型和气流组织 依据气流组织原则和工艺特征,确定进排风口位置 计算全面通风量 有害物质、余热、余湿 事故通风? 选择适宜的风机或利用自然通风 风量、风压特征3.1.1全面通风*特点稀释有害物浓度至标准限值以下效果取决于通风换气量和车间内的气流组织评价必要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合理性种类、类型、位置有效性车间内气流组织通风换气量*3.1.2全面通风防护设施的分析与评价巯基乙酸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18全面通风气流组织原则送风口靠近人,排放口靠近污染物,操作人员位于污染物的上风侧;车间卫生条件比周围环境要求高,应保持室内正压;全面通风时进气气流应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积聚;进排风口位置安排得当,避免气流短路;(1)气流组织压力短路*位置涡流气流组织原则应用热车间采用下送上排只产生粉尘,不散发有害气体车间采用上送下排-避免二次扬尘和利用粉尘重力(1)气流组织热车间* 气流组织检测 送风口、排风口位置进行粗略判断 发烟装置 发烟管、烟雾发生器 柔性材料 细线等 纪录设备 DV等 气流组织评价方法 视频截图+气流组织原则(1)气流组织*(2)全面通风换气量与新风量、通风换气次数的关系三者关系计算方法标准要求限值标准示例与改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2)-1全面通风量、新风量、通风换气次数的关系全面通风量=换气次数×房间有效体积集中空调系统的车间或封闭式车间内不产生有害物质也要确保新风量。全面通风量以及换气次数不能取代。全面通风量和换气次数更强调有害物质、余热和余湿的排除。 *全面通风量=换气次数×房间体积 工作场所的新风应来自室外,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 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 >20m3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20m3/h <20m3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 空气调节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 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m3/h 封闭式车间人均新风量宜设计为30m3/h~50m3/h 《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 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m3/h。 思考: 新风量标准、CO2气体之外气体的考虑 防护设施的分析与评价(2)-2新风量的要求* 检测方法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GB/T18204.1-2013) 示踪气体法 非机械通风且换气次数小于5次/h的公共场所(无集中空调系统的场所) 风管法 皮托管法测量新风管风速范围2m/s~30m/s 点风速仪法测量新风管风速范围为0.1m/s~10m/s (新风管断面×平均风速)的和(2)-2新风量检测与评价方法* 示踪气体法 室内空气体积测量V=V1-V2 示踪气体环境中存在的(CO2)先测本底浓度 关闭门窗,用气瓶在室内通入适量示踪气体后将气瓶移至室外,同时用电风扇搅拌空气3-5min,使示踪气体分布均匀,示踪气体的处所浓度应至少经过30min,衰减后仍高于仪器最低检出限。 打开测量仪器电源,在室内中心点冲击力示踪气体浓度。 根据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情况,测量从开始至30min~60min时间段示踪气体浓度,在此时间段测量测试不小于5次。 自然对数对应的时间作图,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计算,回归方程式的斜率即为空气交换率。(2)-2新风量检测与评价方法*示踪气体法(2)-2新风量检测与评价方法* 风管法 皮托管法 管道内动压→平均风速→风量→人均新风量 可取风管中心一点作为测点 直径<0.3m、流速分布比较均匀的风管 气流分布对策和比较均匀的风管 风速计法 直接读取风速计读数(2)-2新风量检测与评价方法* 检测方法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 罩口测量法 匀速移动法 定点测定法 管道内测量法 风罩排风量计算罩口平均风速 直读法(管道内风速<5m/s) 间接法(管道内风速>5m/s)(2)-2新风量检测与评价方法* 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 根据有害物质、余热、余湿的产生量确定全面通风量 通风换气次数 事故通风 宜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 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换气次数不宜<12次/h。通风量的确定人均新风量、全面通风量取最大的事故通风根据经常使用的和事故通风情况确定(2)-4全面通风量的要求* 全面通风量计算方法之一(有害物质)(2)-4全面通风量的要求式中:Q——换气量,m3/h;M——有害物产生量,mg/h;Ys——作业环境有害物浓度限定值,mg/m3;Yo——新鲜空气中该种有害物浓度,大约Yo=0。K——安全系数,考虑污染物毒性、污染源的分布及其散发的不均匀性、气流组织及通风的有效性等。查询设计 手册 华为质量管理手册 下载焊接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ld手册下载 确定。*注:循环空气中粉尘、有害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其职业接触限值的30%时,不宜采用循环风 全面通风量计算方法之一 Ys(作业环境有害物浓度限定值)的选择(2)-4全面通风量的要求* 接触限值类型 每天实际工作时间 Ys值 MAC - Ys=MAC  PC-TWA 8h Ys=PC-TWA >8h Ys=PC-TWA×8/每天实际工作时间 <8h Ys=下面二者中的较小者(1)PC-TWA×8/每天实际工作时间(2)PC-STEL中较小者 全面通风量计算方法之一 某作业场所苯的产生量M=30mg/h 苯的PC-TWA为6mg/m3,PC-STEL为10mg/m3。 新鲜空气中苯的本底浓度Y0=0。(2)-4全面通风量的要求* 全面通风量计算方法之一(余热)(2)-4全面通风量的要求式中:L——全面通风换气量,m3/h;Q——余热量,kW;c——空气的质量比热,为1.01kJ/(kg℃);ρ——进入空气的密度,kg/m3;tp——排出空气的温度,℃;to——进入空气的温度,℃。* 全面通风量计算方法之一(余湿)(2)-4全面通风量的要求式中:L——全面通风换气量,m3/h;G——余湿量,kW;dp——排出空气的温度,℃;do——进入空气的温度,℃。* 全面通风量计算方法一 存在多种有害物时全面通风量确定 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气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的总和计算全面通风换气量。 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乙酸乙酯 除上述有害气体及蒸气外,其他有害物质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通风量仅按需要空气量最大的有害物质计算。 同时放散有害物质、余热和余湿时,全面通风量应按其中所需最大的空气量确定。(2)-4全面通风量的要求* 全面通风量计算示例 存在多种有害物时全面通风量确定(单位为m3/h) 苯100,甲苯200,Q=300 氨气200,二氧化硫300,Q=500 CO为600 余热需700(2)-4全面通风量的要求*Q=500Q=600700 全面通风量计算方法二 有害物散发量无法确定时的风量计算 按经验式计算:L=n×V n为通风换气次数(次/h,可查手册) 《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等相关行业标准规定了部分工业建筑的通风换气次数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12次/h”。 V为通风车间有效房间体积(m3) 通风车间体积-设备等所占体积(2)-4全面通风量的要求* 不同全面通风系统的检测与评价 稀释通风-全面通风量+气流组织 单向流通风 均匀流通风 置换通风 不同全面通风系统的评价内容与方法不同(2)-5全面通风量的检测与评价方法*气流组织评价方法与改善方法视频截图+气流组织原则3.1.3全面通风评价与改善示例*气流组织评价方法与改善方法视频截图+气流组织原则3.1.3全面通风评价与改善示例*气流组织评价方法与改善方法视频截图+气流组织原则全面通风量?3.1.3全面通风评价与改善示例**3.1.3全面通风评价与改善示例通风方式?全面通风量? 全面通风量评价与改善方法 检测/设计值VS标准要求 改变气流组织形式,即控制原理 调整风机(风量+风压) 全面通风评价注意事项 气流组织→全面通风量 需有数据进行支撑 单向流、均匀流、置换式全面通风评价方法不同于稀释全面通风 送风口位置作用大于回风口位置3.1.3全面通风评价与改善示例*3.2局部通风系统*一、概述二、局部通风防护技术与防护设施评价局部送风系统局部排风系统排风罩通风管道风机净化装置三、评价与改善示例3.2.1局部通风设施分析与评价概述*分析与评价的基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必要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合理性种类(送排风)、类型(排风罩)、位置有效性气流组织控制风速(岗位、环境)有害物质捕集效率3.2.1.1局部送风*目的降温,采暖?局部送风方式风扇喷雾风扇系统式局部送风装置3.2.1.1局部送风*风扇适用调节空间温度≤35℃车间,辐射强度小产尘车间不宜采用,避免扬尘增加人体蒸发散热限值要求不带水雾的气流风速,劳动强度I级的应控制在2m/s~3m/sII级的控制在3m/s~5m/sIII级的控制在4m/s~6m/s。检测、评估与改善方法确定合理性→风速仪检测风速→与限值比较改变距离或更换风扇3.2.1.1局部送风*喷雾风扇适用条件空间温度>35℃,辐射强度>1400W/m2,对工艺无影响的中、重作业地点风速降温、人造汗、蒸发降温限值要求带有水雾的气流风速为3m/s~5m/s,雾滴直径应<100μm检测、评估与改善方法确定合理性→风速仪检测风速、雾滴直径→与限值比较改变距离或更换风扇3.2.1.1局部送风*系统式局部送风适用条件辐射强度高和空气温度较高的经常停留作业地点,且工艺不允许有水滴散发有害气体或粉尘不允许采用再循环空气作业地点限值要求 热辐射强度(W/m2) 冬季 夏季 温度(℃) 风速(m/s) 温度(℃) 风速(m/s) 350~700 20~25 1~2 26~31 1.5~3 701~1400 20~25 1~3 26~30 2~4 1401~2100 18~22 2~3 25~29 3~5 2101~2800 18~22 3~4 24~28 4~6 注1:轻度强度作业时,温度宜采用表中较高值,风速宜采用较低值;重强度作业时,温度宜采用较低值,风速宜采用较高值;中度强度作业时其数据可按插入法确定。注2:对于夏热冬冷(或冬暖)地区,表中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可提高2℃。注3:当局部送风系统的空气需要冷却或加热处理时,其室外计算参数,夏季应采用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相对湿度;冬季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3.2.1.1局部送风*系统式局部送风检测、评估与改善方法确定合理性→检测辐射热、风速、温度和劳动强度→与限值比较改变距离、风速、温度等3.2.1.2局部排风*排风罩通风管道风机净化装置*(一)排风罩(1)局部排风系统常见排风罩**密闭罩局部密闭罩:产尘设备和传动装置留在罩外适用含尘气流速度低、连续扬尘和瞬间扬尘不大的产尘点罩容积小、排风量少、经济性好。整体密闭罩传动装置留在罩外适用于有振动或含尘气流速度高的设备大容积密闭罩适用于多点产尘、阵发性产尘、含尘气流流速高和设备检维修频繁的场所。占地面积大、材料消耗多。局部整体(1)-1密闭罩大容积*密闭罩密闭后,防止有害外逸,还需消除罩内正压;排风口应设在罩内压力最高的部位,罩口风速不宜过高排风口不应设在含尘气流浓度高的部位或飞溅区正压形成原因机械设备运动物料运动罩内外温差(1)-1密闭罩*改善示例(1)-1密闭罩*密闭罩排风量可简化为孔口或缝隙处控制风速≥0.5m/s即可(1)-1密闭罩*柜式排风罩罩的一面敞开。通风量有害气体风速取0.5m/s,粉尘取1.0m/s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方法?(1)-2柜式排风罩*外部吸气罩伞形罩有热源或比空气轻的有害气体侧吸罩无热源或低热源下吸罩无热源,且比空气重的有害气体 (1)-3外部吸气罩外部吸气罩设计、评估思路控制点(控制距离)预评价?→控制风速控制效果评价?→计算通风量→选择风机*外部吸气罩排风量(1)-3外部吸气罩*外部吸气罩改善方法(1)-3外部吸气罩*接受式吸气罩(1)-4接受式吸气罩*吹吸罩(1)-5吹吸罩*(1)-5吹吸罩*大门空气幕利用高速气流形成的气幕将污染物与洁净空气隔离按形式分侧送式空气幕下送式空气幕上送式空气幕按送出气流温度分热空气幕等温空气幕冷空气幕(1)-6大门空气幕(1)-6大门空气幕*热空气幕的送风方式公共建筑采用由上向下送风工业建筑外门宽度小于3m时,宜采用单侧送风外门宽度3~18m时,应经技术比较,采用单侧、双侧送风或由上向下送风外门宽度超过18m时,由上向下送风热空气幕的送风温度不宜高于50℃,高大外门≤70℃热空气幕出口风速应通过计算确定公共建筑的外门不宜大于6m/s工业建筑外门不宜大于8m/s,高大外门不宜大于25m/s应将有害物予以捕集,使工作区有害物浓度达到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捕集效率,以较小的能耗捕集有害物。可密闭的发散源,应首先采用密闭措施,尽可能将其密闭,用较小的排风量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当不能将有害物源全部密闭时可设置外部罩,罩口应尽可能接近有害物源。(2)排风罩设计原则当排风罩不能设置在有害物源附近或罩口至有害物源距离较大时,可设置吹吸罩。对于有害物源上挂有遮挡吹吸气流的工件或隔断吹吸气流作用的物体时应慎用吹吸罩。*(1)形式适宜(2)位置正确(3)风量适中(4)强度足够(5)检修方便(2)排风罩的设计原则*四面敞开一面遮蔽两面遮蔽三面遮蔽四面遮蔽(3)排风罩类型分析示例*(3)排风罩类型分析示例*(3)排风罩类型分析示例*(3)排风罩类型分析示例3.2.3评价与改善示例*3.2.3评价与改善示例*3.3吹吸式通风*一、概述吹吸式通风系统的分类与特点吹吸式系统的评价内容二、吹吸式通风防护技术与防护设施评价三、评价与改善示例吹吸式通风1、开放型2、密闭型A、垂直气流B、水平气流C、斜向气流3.3.1吹吸式通风系统分类3.3.1吹吸式通风系统分类只有吸风过渡模式强抽模式 吹吸式通风系统 特点(视频演示) 增加控制距离 不影响操作 不影响工艺质量3.3.1吹吸式通风特点*3.3.2吹吸通风设施分析与评价概述*预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必要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合理性种类(敞开、密闭)类型(水平、垂直、斜降流)位置有效性不均匀度(送风风速、排风风速)控制面风速3.3.3吹吸式通风评价与改善示例*���������去尾气净化装置新鲜空气3.3.3吹吸式通风评价与改善示例*���������(1)-4吹吸式通风示例*下料工位3.3.3吹吸式通风评价与改善示例*������*3.3.3吹吸式通风评价与改善示例目录一、概述二、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三、通风防护设施的分析与评价四、噪声防护设施五、评价与改善示例**4.1噪声作业 噪声作业 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不小于80dB(A) 分类 稳态噪声-慢挡,声级波动<3dB(A) 分稳态噪声-慢挡,声级波动≥3dB(A) 脉冲噪声 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 持续时间≤0.5s 间隔时间>1s 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 限值 稳定+非稳态限值-85dB(A)脉冲噪声限值 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n,次) 声压级峰值dB(A) n≤100 140 100<n≤1000 130 1000<n≤10000 120*4.1噪声作业 噪声类型判断案例 碰撞实验、放炮、火车 噪声叠加理论计算 相同设备噪声增加3db 案例分析 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生活中谈判案例分析管理沟通的案例分析股改案例分析刑法学案例分析 噪声平均值的计算 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 非稳态 稳态 检测个体&定点,40h/周?* 声源分类 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防护技术 消声、吸声、隔噪 传播过程及对应控制技术 声源-消声 消音器-空气动力学噪声 减振器或减振层-机械性噪声 传播途径 阻断、屏蔽、增加距离、布局 人耳 个体防护4.2噪声防护措施*噪声防护设施选用分析步骤(1)确定主要噪声源(2)确定噪声类型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学噪声等(3)分析噪声频谱4.2噪声防护措施*噪声防护示例4.2噪声防护措施*噪声防护示例4.2噪声防护措施*噪声防护示例4.2噪声防护措施*噪声防护示例4.2噪声防护措施*噪声防护示例4.3噪声防护设施示例目录一、概述二、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三、通风防护设施的分析与评价四、噪声防护措施五、评价与改善示例**5.1评价与改善示例洗版间评价与改善示例(PPT)*5.2吹吸式通风评价与改善示例分装车间评价与改善示例*5.3吹吸式通风评价与改善示例手动喷漆房评价与改善示例*5.4评价与改善示例气流组织?全面通风量?控制风速? 谢谢!***
本文档为【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2015年9月28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423521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4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9-25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