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辅导3[资料]

《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辅导3[资料]

举报
开通vip

《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辅导3[资料]《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辅导3[资料] 《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辅导3 《美学与美育》全书共九章,九章之间的结构呈3(美学论),1(美育论),3(美学美育关联论),2(美育实际论)的组合关系。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本章要回答的是有关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美学的历史;第二,美学的含义;第三,学习美学的方法。 第一节 美学的历史 关于这一节在此主要谈三点:美学在西方、美学在中国和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 一、美学在西方 “美学”来源于西方,英文为Aesthetics,直译“埃斯特惕卡”。美学的这...

《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辅导3[资料]
《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辅导3[资料] 《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辅导3 《美学与美育》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共九章,九章之间的结构呈3(美学论),1(美育论),3(美学美育关联论),2(美育实际论)的组合关系。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本章要回答的是有关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美学的历史;第二,美学的含义;第三,学习美学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第一节 美学的历史 关于这一节在此主要谈三点:美学在西方、美学在中国和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 一、美学在西方 “美学”来源于西方,英文为Aesthetics,直译“埃斯特惕卡”。美学的这一原名要记住。 确实,美学原是一门西学,而在中国,虽然有大量的丰富的审美活动,但不存在一门有关审美的专门学科。而在西方,美学学科也不是在古希腊时期就诞生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是适应西方文化的内在需要而逐渐地产生的。 教材上提出了关于西方美学发展五阶段的看法。这里就其中的认识论美学和语言论美学再作一点补充。 1(认识论美学 认识论美学是欧洲17世纪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至19世纪的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它不再沿袭上帝创造美的神学美学思路,而是突出了理性思考的重要意义,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德国古典美学最为重要。德国古典美学是同这些重要人物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康德、席勒、黑格尔。 第一,康德。康德在《判断力批判》(1790)中首次明确地和系统地分析了审美的构成,提出了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命题。其中尤其重要的有:一是审美“无功利”,二是美在“形式”,三是无目的的“目的”,四是艺术应是“想象”、“天才”和“自由”的艺术,五是对“崇高”范畴的分析。这些对后世美学产生巨大影响。 第二,席勒。席勒的《美育书简》(1793,1794)在康德研究的基础上,从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融汇出发,提出了“游戏冲动”的新构想,主张通过 审美“游戏”去建构一个特殊的“审美王国”。席勒心中所仰慕的审美教育原型是古希腊文明,他把复活古希腊文明当作一个神圣的美学使命来做。这部著作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全面而系统地论述“美育”(审美教育)及其文化功能,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黑格尔。黑格尔《美学》把美视为“理念”的辩证运动的产物,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著名命题,对古希腊至19世纪的西方艺术类型及其演变做了辩证研究,标志着西方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研究达到一个极致。 在德国古典美学这里,美学研究虽然仍旧没有脱离“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理性主导轨道,但却大大提升了感性的地位。可以说,正是在对理性与感性的关系的新理解中,美学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大发展,使其成为古希腊以来西方美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段。 认识论美学代表着西方美学的活跃时段,尤其是其中的德国古典美学标志着西方美学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2(语言论美学 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这里补充谈其中四种流派。 第一,俄国形式主义主张语言是文学的根本要素,提出了“文学性”和“陌生化”等新的美学概念,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产生了影响。 第二,英美“新批评”把思考的重心转向文学文本的本体即语言状况,标举“文学本体论”、“悖论”、“反讽”、“朦胧”和“张力”等概念,倡导词义分析批评。 第三,心理分析美学对美学的最主要贡献,不在于对“梦”的“无意识”或“原欲”渊源的发现,而在于对语言在文化中的功能的揭示。弗洛伊德首创性地论述了无意识语言的结构,把它分为显意层和隐意层,力图透过显意层而窥见隐意层。弗洛伊德还进一步为无意识语言制定了一套语法规则,总的规则是“化装”,具体的规则是凝缩、移置、把思想视觉化以及再度润饰。这样,弗洛伊德为揭示无意识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套分析框架。 第四,结构主义通过分析表层的语言要素而揭示深层的逻辑程序。它的最主要特色在于把审美等文化现象看作语言,运用语言学模型去研究。 二、美学在中国 美学在中国诚然有悠久的历史,但仍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这里再补充三方面: 第一,美学在现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意义。美学在清代末年被引进中国,并且顽强地生存下来,正是取决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特殊需要的。美学可以满足人们追求人的个性、自由、完整体等的需要,在文化价值体系中输入人的感性能力及其解放这一维度,从而使文化建设趋向于合理。 第二,美学的体制化的作用。自从蔡元培在现代教育体制中设置美育及美学学科以来,美学在中国现代教育体制中获得了一席之地。正是这种体制设置,确保了美学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意义深远。 第三,当前美学的发展趋势。一是美学视野的拓展,即是从以往的纯粹审美研究向广泛的审美文化研究拓展;二是美学追求的实用化,即是从崇尚精神性审美转向审美的实用层面;三是美学研究的部门化,即是从原有哲学主导的美学转向依托各学科部门而建构的美学,如文学美学、电影美学、电视美学、广告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科技美学、环境美学、装饰美学、美容美学等。 三、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当前,随着现代学科分类愈益繁多和相互隔绝,人类的丰富、多样和富于整体感的感性生活往往面临被肢解或分离的危险,正是在此时,美学应当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确立自己的特殊地位。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在于,它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和指导性的学科。第一,美学由于研究人的基本的感性特质,因而可以为各门人文学科提供人的研究的基础;第二,美学由于悉心追究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价值,因而对各门人文学科具有一种指导或示范作用。当然,与此同时,美学也往往从其他人文学科中吸取自身的资源。 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意义在于:将其他各门人文学科如哲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献学等在人类审美过程的基础上融贯起来,形成对于人的整体的探讨。 第二节 美学的含义 这一节主要学习美学的性质、对象和定义三点。 一、美学的性质 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的特殊性质。 第一,把握形象。与其他人文学科从概念角度考察人不同,美学虽然也运用概念,但更注重把握形象。美学的思考总是结合具体的审美形象进行的。概念是 表述事物的抽象性质的词语,形象是呈现在符号中的具体可感物。美学正是对于呈现在符号中的具体可感物即形象的集中探讨。 第二,突出具体。与其他人文学科难免对人作抽象研究不同,美学的研究常常是抽象与具体结合着的,并在这种结合中更突出具体。抽象是指从具体形象中抽取出概念的研究方式,而具体则是指始终不离形象的研究方式。金蔷薇。 第三,强调体验。与其他人文学科注重对人作逻辑分析不同,美学在对人作逻辑分析的同时更突出个人体验的重要性。 作为人文学科,美学研究当然要求运用概念、抽象和分析方式,但相比而言,比其他人文学科更突出形象、具体和体验的作用。 这样,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 二、美学的对象 美学的对象正在于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这可以从如下四方面理解: 第一,美学研究富于生命活力的形象。美学不像科学那样对人作静态的研究,而是始终研究人的生活的富于生气和活力的形象。美学所探讨的人生的美、审美活动、艺术的价值等问题,总是与人的富于生气和活力的形象紧密相关。离开了这样的活生生的形象,美学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二,美学研究人的丰富与完整特性。美学就并不追求科学那种单方面的或分门别类的精确研究,而是力求探索人的丰富与完整特性。人的生活既是丰富多彩的,又具有自身的完整性,美学正是要显示人的丰富与完整特性。 第三,美学研究人的整体形象。美学在研究人的活生生的整体特性的时候,不像科学那样尽力将人的感性特征(如情感、直觉、想象等)抽离和排除出去,而是始终由此出发,并且它当作对象的组成部分去把握。因此,美学总是要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第四,美学研究具体审美活动。美学对于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研究,总是需要结合具体的审美活动进行的。这些据以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具体审美活动,是由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美感及其集中表现形态――艺术品等组成的。正是从这些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可以见出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因此,美学的对象是在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显示的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三、美学的定义 美学的定义:美学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更简洁地说,美学是从具体审美活动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这个定义包含如下要点:第一,美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而是人文学科;第二,美学不是研究人的片面性向而是整体形象;第三,美学不是研究人的静态型向而是活生生的形象;第四,美学不是研究人的理性形象而是感性形象;第五,美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审美活动。 第三节 学习美学的方法 学习美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只介绍其中三种: 第一,理论思辨与文本批评的结合。理论思辨,是指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考的过程,它试图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去从个别中把握一般。美学研究要求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去分析丰富多样的个别审美现象,从中抽象出一些具有一般意义的特点和规律来。这是一个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个别演绎为一般的过程。如果只有一些零星、片段的印象而缺乏这种理论思辨,那就只有审美印象而没有美学理论,或者相当于说有“美”无“学”了。文本批评,是指对于个别的审美现象、尤其是艺术作品的分析过程,它试图运用一定的一般理论去把握具体、个别,并且揭示具体、个别本身的特殊性。美学研究不仅要求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个别中概括一般,而且同时也需要从抽象回到具体、从一般回归个别,以便从具体和个别中揭示出特殊的意义来。 在学习美学时,一方面要注意阅读美学理论名著,培养理论思辨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阅读或欣赏具体审美文本,锻炼文本批评的能力。这两者是需要同时并重、不能偏废的。如果只注意理论思辨而忽略文本批评,那就必然会成为只会背诵教条而缺乏实际能力的“空头理论家”;而如果只守定文本批评而轻视理论思辨,那就注定了会成为缺乏普遍视野、丧失概括能力的目光短浅者。当我们对《红楼梦》进行美学分析时,既要发掘其中蕴藏的中国古典美学的普遍精神和特性,又要注意揭示它在美学上的独创性和独特意味。合适的方法之一,是从对于它的文本批评入手,分析其中的深厚的审美意味。例如,不妨关注它的多种多样的十分丰富的语言形态,进而由此分析其审美蕴涵。 第二,审美体验与理性阐释的交汇。审美体验,是指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而又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审美体验并非神秘、不可知,而是生活的产物。审美体验是一种生活经验,但却是一种特殊的经验――是经验中显出深意、富于直觉和具有特殊感染力的形态。例如,一个人茶余饭后散步,可以是出于一种纯生理性需要(遵医嘱饭后消食),或一般的日常生活行为,那是一种经验;但假如这次散步富于个性特点,引发深层情感激荡,令人长久地回味,那就是一种审美体验了。陶渊明的《饮酒》显然就是在散步中获得审美体验的产物:“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在喧嚣的尘世悠闲地散步,从对“南山”的反复观察中获得了特殊而奇妙的“真意”――审美体验。美学研究中应当运用这种审美体验方式。 体验的核心,在于抛弃日常理智的束缚而抓取个体生命中意义充满的瞬间。“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杜甫远望泰山,思绪与大自然的灵秀一起搏动,想象与天地的运转一同飞跃,在灵感发动、诗情流溢的一瞬间,顿悟宇宙与人生的无穷。这种登高而小天下的“绝顶”体验,自古有之,外国人也不例外。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Petrarca,1304-1374)怀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渴望,置生死与度外地完成了攀登文图克斯山峰的壮举。远眺自然,美不胜收,他的心灵感受着强烈的震荡,情不自禁地高声朗读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名句:“人们到外边,欣赏高山、大海、汹涌的河流和广阔的海洋,以及日月星辰的运行,这时他们会忘掉自己”。这种说起来神秘的生命现象,其实对每一个人都不陌生。当你读一首诗、听一段故事、看一方风景、见美人回头一笑、欣赏一曲美妙的音乐、甚至漫步在花园里为一阵芳香所陶醉„„,你都会有类似的激动和喜悦,一种因切近了自然、融入了生命、领悟了意义、直觉到真理的激动和喜悦。这是一种活生生的人生经验,一种具有深度、强度、和高度的体验,总之,是审美体验。 理性阐释,是指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富于理智的分析方式。与审美体验突出感性直觉不同,理性阐释注重运用理智能力去作冷静的推理。这就要求研究者尽力克制自己的个人情感而专注于概念、判断和推理。 学习美学,既依赖于审美体验也依赖于理性阐释,要求将两者交汇在一起,共同服务于对审美现象的认识。 第三,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汇通。美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因而具有自身的独特的学科特性。学科研究,是指基于对美学学科的已有理解而展开的内部研究。这种研究通常被认为属于美学学科内部所进行的工作,体现了美学的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学科特性。但实际上,美学由于要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因而又需要时时借鉴其他学科的资源,这就不能不体现出一种跨越单一学科边界的跨学科特性。跨学科研究,是指运用其他多种学科知识而展开的美学研究,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这就引申出美学的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汇通要求。这就是说,美学既要维护自身的学科独立性,同时又要向其他学科领域开放,大胆引进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以便为理解对象提供多方面的理论资源和阐释渠道。 第二章 美及其形态 这一章主要论述美的含义和形态问题。 第一节 美的含义和特征 从教材关于美的含义的论述中已知,美是人类符号实践中显现的具有无功利性和感染力的活的形象,由此可见出美的四个基本特征: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从美的四个特征可以更清晰地体会美的四点含义。 第一,美的符号性。美的符号性是指美所具有的物质化形态的特性。美必须以符号形式向人显现,而没有符号就不成其为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时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里的“春江潮水”、“海上明月”、“滟滟波光”、“江畔花林”等美的现象,都体现为宇宙的内在时间流动和空间韵律等符号形式,这些符号形式唤醒人类心灵深处的宇宙意识,使得诗人内心产生出以追光蹑影之笔加以书写的强烈冲动。同时,人类善于运用符号形式表达个体对美的情感体验。例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在这首诗里,“愁”是游子日盛一日的内心乡愁,正是怀着这种乡愁,诗人在日暮时分的烟波水上觅得了与这种愁绪相对应的符号。如此,水边的树、江空的月也顿时与人接近了许多,宛如一种无言的安慰。 第二,美的无功利性。美的无功利性是美的事物与人的直接的实际利益考虑相脱离的特性。凡物都有功利性,对人不是有益就是有害。一朵花可以经过提炼制成药物,有益于人;也可能散发出有毒的气味,有害于人的健康。它所结出的果实,可能鲜美而有营养,也可能包含剧毒。但是在审美活动中,这些功利方面都在主体意向中被超越了。花是有用还是有害,全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只是向主体呈现出直观形象本身,形成特殊的吸引力。“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无人作妍媛,春风发微笑”(倪云林),作为客体的“兰花”在此呈现的是无限悠远的生命、深邃玄远的韵味和高妙莹洁的姿态,一言以蔽之,呈现出一种具有无限魅力的直观形象。客体的直观形象执著地从功利性中超脱出来,抢夺观察者注意的中心,使人们刹那间忘却现实的功利性考虑,在保持距离的静观中获得洒脱的自由。 第三,美的形象性。美的形象性,是指美通过符号形式而创造具体可感画面的特性。美必须呈现为形象。像喜悦和悲哀这么一些情绪,如果深藏在人的心里,我们就只能猜度琢磨,以己度人和设身处地地体悟别人的喜悦与悲哀。但在诗人那里就不一样了。“喜柔条于芳春,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喜悦与悲哀都呈现为柔条、芳春 、落叶、劲秋、带露的花和惊飞的鸟这样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些情绪都获得了质感,如此实在和透明。形象是美的呈现方式,离开了形象,美就无影无踪,我们又从何谈论美丑呢,同时,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直觉就是不依赖概念和推理而对对象的直接觉察,而美的形象依赖于这种直觉。如果没有王羲之在《兰亭序》里表现的独特直觉,浙江兰亭的“清湍修竹”就可能永久地“芜没于空山”。 第四,美的感染性。人们常常说,某某东西使自己激动不已,美的风景使人心旷神怡,美的诗篇感人至深,一个故事催人泪下,一种场景令人震惊,这都是说“感染性”。美的感染性是指美具有一种使人感动的特性。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美的感染性意味着一种精神性快感。这种快感不同于生物本能的满足,而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升华,属于精神的解放和自由。中国古代哲学家和艺术家称此为“畅神”,即精神的畅快。宗炳《画山水?序》提出了“贤者澄怀味象”这一重要命 题。“澄怀”,是指除去私欲和功利性的考虑,敞开高洁的情怀;“味象”,是在凝神静气中直觉事物的形象的意蕴。这种审美快感常常短暂却又令人珍视。铁窗下的囚徒也能在头顶的一线蓝天里觅得自由飞翔的幻觉,处在失恋折磨中的人也能在草色和云影中看到他远去的爱人的笑容,浪迹天涯的孤独游子也能在潇潇夜雨声中听到孩提时代母亲的呼唤,但他们实际上都是凄苦、失意和孤独的,总之是不自由的。浩淼宇宙、茫茫人世,在何处才能得到自由,美,就是一种永恒的召唤,给人以无言的慰藉和莫名的愉悦。 第二节 美的形态 在教材中,本节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这里着重强调三点:一,自然美的变易性特征;二,社会美中的时尚美;三,艺术“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 一、自然美的变易性特征 自然美,是指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事物的美。例如,自然界的高山、流水、云彩、飞瀑、大海、花朵等,都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自然美的特征,在于自然性、形式性和变易性。自然性和形式性较好掌握,对于变易性则需要重点理解。如何理解自然美的变易性呢,自然界的事物多种多样,变化万千,自然的美也处在变易之中。你看太空浮云,刚才还有如大海的浪花翻腾不息,气象万千,转眼就如丝如缕,甚至烟消云散。自然之美实在是短暂而又飘渺,难怪连德国大文豪歌德也曾借《浮士德》之口无奈地请求:“真美啊,请你停下~”。 自然美的变易性同社会美和艺术美不同,社会美体现较为确定的人格内涵,艺术美凝定在人工符号系统之中,而自然美是天然物质符号的美,它的活跃多变往往并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一方面,客观的自然事物在变;另一方面,主体的情感也在变,从而主体赋予自然客体的意义也在变,这就必然使得自然美呈现为千姿百态的物质符号形态,充满着朦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美的变易性。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自然美的变易性。 第一,自然事物充满活力。自然美是活的形象,是生命的充满活力的运动和变化的形象。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产生、发展、衰朽、死灭和复苏的过程,这种过程都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就像应和着宇宙生命的某种秘密旋律,形成富于变化的节奏感,使自然美呈现出变易的特征。就拿一朵花来说吧,你看它先是含苞待放,再是与百花争妍,最后是衰败凋零。它的美在那里呢,诗人龚自珍说得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花的美并不会随着自身的凋零而寂灭,而是进入崭新的生命循环过程。我们在对自然界的观照中,以自己的生命去感受自然的生命,时时处处都能体验到自然的变易中蕴涵的充沛的生命活力和生生不息的节奏。这是自然美变易性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自然事物唤起人的不确定联想。自然界的种类和变化绚丽多姿,必然会引发人的感动。“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人的心灵随自然物的变易而摇荡起伏,展开丰富的联想。眼睛、耳朵和身体接触到每一件事物,都可能使人联想到别样的形象、声音和事物,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浮想联翩”。不过,这些联想往往朦胧而不稳定,迅速生成而又转瞬消逝,难以用确切语言来表述。而正由于如此,自然美对人来说就总是具有变易性。再拿太空浮云来说吧~当它化为轻飘一片而徜徉太空,人们望见它如此悠闲、轻松,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象自己也像它那样潇洒、从容。但当它化作一片浓黑的乌云渐渐铺展开来,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时,人们会惊恐不安地注视着它,感觉“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生出莫名其妙的焦虑。自然界总是这样,万物总是处在变易过程中,一切都似过眼云烟。还是拿云来说,太空之云,在初升时刻被人誉为朝霞,它无比清新、瑰丽,充满活力,令人生出无限希望;而在夕阳的余晖中,又被称为晚霞,那么珍贵却又面临即将消逝的命运,令人顿觉感伤,不禁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自然界这些不确定的形象引起人不确定的联想,是自然美变易性的第二层含义。 第三,人赋予自然事物以不同的意义。自然美是为人而存在的,因而其意义也是人赋予的。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往往会赋予自然物以不同的意义。这也导致了自然美的变易性。 就拿“海”这一自然事物来说吧,19世纪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海就不同于20世纪诗人瓦雷里的海。普希金《致大海》写道: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地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港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 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寂静的荒漠之乡 而瓦雷里在诗作《海滨墓园》中这样写到: 多么伟大的酬劳啊 经过一番思考, 终得以远眺神明的宁静 普希金生活在黑暗的19世纪的俄罗斯,他渴望的是自由,所以他赋予大海的意义是个性的自由,大海的崇高形象所象征的也是这种自由。大海,是他心中“自由的元素”,他要以心灵充满大海,随着奔放的海去征服荒漠之乡~瓦雷里生活在发达的现代社会,目睹现代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喧嚣,渴望那神圣的宁静,请求大海慰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疲惫不堪的心灵。所以瓦雷里赋予大海的是神圣的宁静的内涵。同样面对大海,中国人赋予它的意义显然又不一样。同为中国人,古人和今人所赋予的意义又判然有别。而同处一个时代的诗人也赋予其不同的意义。请看,中国古代诗人写的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当代诗人舒婷在《致大海》中写道: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过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舒婷《致大海》(1973)) 而同为当代诗人的韩东在《你见过大海》中的诗句是这样的: 你见过大海 你也想象过大海 你不情愿让大海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韩东《你见过大海》(1982—1984) 与西方诗人赋予海崇高神圣的意义不同,中国古代诗人是把自己的平常心和人间情移入“大海‘这一自然形象中,”观海则意溢于海“,由此建构出与人亲近的、能够为人所接纳的诗歌形象。中国当代诗人舒婷与之不同,她赋予海以现代文化启蒙意义,使’海‘成为”变幻生活“的象征,也借此表达了知识分子内心的焦虑。这里的海的形象是崇高的,带有神话色彩。而韩东赋予海的是实在、平凡甚至卑微的意义,使精英的启蒙神话和新生活乌托邦破灭,有意回避崇高和神圣的意义,把神话了的海还原成为真实的”海“。从”海“这一个自然事物在古今中外诗歌中的呈现可以看到,人赋予自然事物如此丰富、差异、多样的意义,表明自然美具有无限的变易性。这是自然美变易性的第三层含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一下:自然美的变易性是指自然美具有变动特性。这就决定了自然的形象充满了生命活力,引起人的不同联想,寄寓着不同的意义。 总之,自然美的特征在于自然性、形式性和变易性。具体地说,自然美的自然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非人为的天然属性,它的形式性是指自然物的形式因素在自然美中具有主导作用,它的变易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变动特性,也就是上面谈到的内容。 二、社会美中的时尚美 社会时尚美,是特殊时期普遍流行的生活方式中显现出来的美。时尚,英文为fashion,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而后来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简单地说,顾名思义,时尚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相加。在这个极简化的意义上,时尚就是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甚至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上面提及的四个例子,就分别涉及日常生活中看、穿、用和吃这四方面。时尚美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第一、它是非自然的或人为的。时尚往往是少数人制造或开创的,随后引发大众跟从。90年代初流行卡拉OK,后来依次变成台球、保龄球、高尔夫球。这种娱乐方式的变化显示了时尚的人为性。 第二、它新奇而吸引人。任何时尚美在一开始都具有新颖或奇特的面具,充满吸引力,诱惑人仿效。“文革”时代先后流行绿军装、工作服,是因为它们分别象征了“造反”(红卫兵)和“回城当主人”(工人阶级)的时髦生活理念。近来一些中小学生喜欢收集方便食品里赠送的古典名著人物卡片,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有的甚至还专门为了卡片而买食品。这种极度痴迷反映了时尚的新奇和吸引力。 第三、它具有优越感。时尚总是社会资本或社会权力的象征,从而会给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带来社会优越感。所谓“社会资本”(布尔迪厄),在这里是 指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权力或财富,这是生活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个人所赖以确证自身的尤其重要的“资本”。社会资本总是要体现在具体可感物之中。时尚正是能确证个人的社会资本的具体可感物品。莫泊桑的《项链》中的女主角渴望一个名贵的项链,为着紧跟这时尚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她的眼里,项链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拥有时髦的项链就等于拥有了社会资本。在铁凝的《呵,香雪》(1982)里,农村少女香雪对普通女孩喜欢的发卡之类不感兴趣,而是痴迷于笔和文具盒等文具,这表明她所倾心向往的是那个时代的时尚――“文化”或“知识”(这只要再提及数学家陈景润成为时代英雄的事实就够了)。而在后来的《红衣少女》里,安然喜欢的“红衣”又成为独特个性的时尚诠释了。在社会生活的特定的时段,总有与其相适应的特定的社会资本状态,而时尚就往往充当了它的绝好的诠释方式。 第四、它变化快捷。时尚往往迅速产生、流行又迅捷落后、消逝,从而总是处在快速的变化中。这可能是它的一个最鲜明的标志了。“时尚”之“时”,指的不是时间上的永久而是短暂、短促――短时。流行时装、通俗歌曲、畅销书、时髦发型等,总是在短时间里流行一阵后,迅速成为过眼烟云。几年或转眼之间,就可能恍若隔世。当然,有时在特定情况下,已经被遗忘的某些时尚又可能经重新打扮后卷土重来,再演时尚的新场面。例如,毛泽东语录歌曲、“文革”歌曲等“红色经典”在90年代中期又一度流行。 第五、它排斥其他。一种时尚总是会排斥其他生活样式,它以不容置疑的力量强迫人抛弃旧时尚而紧紧跟随它,否则就会被认为或自以为“落伍”了,在与他人相处时丧失掉必要的“社会资本”。前面提及小孩进“麦当劳”就是一例。盛行羽绒服时你还穿棉衣、流行皮夹克时你还脱不下羽绒服,能不寒碜么,新时尚总是必然地要排斥和取代旧时尚,因为,它总是强行以新生活方向的代表的面目诱惑人。正如一位论者指出的那样:“时尚是一种将流行款式或形式强加给人的行为,是一种任意性颇强、同时又排斥其他款式或形式的强迫的行为,当然,在同一时尚基础上的变异是被允许的”(麦克道维尔:《20世纪时尚 目录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目录1类医疗器械目录高值医用耗材参考目录 》,伦敦:弗雷德里克?穆勒公司,1984年版,第9页。C. Mcdowell, Mcdowell’s Directory of Twentieth Century Fashion, London:Frederic Muller, 1984,p.9)。一种新时尚本身可能“变异”出多种“亚类型”,但毕竟仍然鲜明地排斥它的另类。 这里只是指出时尚美的几个大体特点。当然,还可以列出一些。可以指出,正是时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生活中的角色。时尚是生活中诱惑人的东西。它不断地、及时地“制造”出新的生活样式,强迫人们“自由地”仿效。确实,你跟随时尚似乎出自志愿,没人胁迫你;但是,生活的时尚机制却迫使你无意识地紧跟,否则你会失去你的必要的“社会资本”。这样,时尚就通过制造新生活欲望而强迫人跟随。因此,时尚是最贴近生活欲望的东西,它向人们打开着通向新的生活世界的欲望之门。在这个意义上,时尚好比生活这部巨书的新的一页,驱使人阅读;宛如黑夜里在远处闪光的萤火虫,诱使人前行。真正了解人的欲海的,正是时尚。 不过,时尚美虽然代表新生活的闪光,但对这闪光本身却大可怀疑。首先,时尚仅仅代表社会生活中最前沿的那部分,而决不可能代表生活流的全部,因而 不能错把社会时尚美部分当成社会美的全部内容。其次,相应地,跟随时尚美的往往只是一部分人、甚至是一小部分人,而永远不可能是大多数或全部。所以,决不能简单地以时尚美去代表全部社会美。再次,时尚是短时的,恰似流星、譬如朝露,虽然诱人却不可靠,属于生活中的不稳定现象,无法满足人的永久性渴望。一个一心追逐时尚的人,总会遭受新时尚的无情嘲弄,因为,个人是无法真正适应时尚的变化的。他注定了终究会是时尚的落伍者。如此说来,在生活中不停地追新逐奇,到头来会品尝苦果。最后,时尚由于善于炫耀人的优越感,因而总是激发个人的不切实际的欲望,容易加重生活的失衡感或失落感,正如《项链》里的女主人公那样。 这样看来,时尚美既吸引人又排斥人,既美丽又虚幻,从而存在着两面性。我们无法简单地拒绝时尚,因为它毕竟昭示着生活中的美;同时,我们又难以完全认同于时尚,因为它所昭示的美有其虚幻成分。时尚就是这样既充满令人诱惑的美又充斥难以掩饰的虚幻性。生活宛如不停地奔腾的河流,它在其涌动中总是会激荡起美丽的泡沫。时尚不正是这种泡沫么,它美丽,但又是泡沫;它是虚幻的泡沫,但又终归美丽。时尚就是这样,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绕不开的生活。 三、艺术中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 我们知道,“化丑为美”是艺术创造中一条重要的原则。从教材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艺术创造是人的符号实践能力的显示,艺术家在符号实践中运用符号再现客观物质对象,或表现主观情感,从而将现实中丑的事物转化为审美对象,赋予它审美价值。这一艺术家对客观物质事物的驯化、控制和征服,从而建构美的世界的过程,也就是“化丑为美”的过程。艺术家可能采用批判、对照和形式创造等艺术策略,其中,“对照”、“形式创造”是艺术创造中运用十分广泛、效果也相当显著的“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所以,我们重点谈谈“对照”、“形式创造”的策略。 所谓“对照”,就是将对立存在事物进行对比、观照。因为,美与丑总是对立而存在,相比较而呈现,并在一定条件下朝对立面转化。自然界有香花和毒草,人世间有善良与丑恶,人的想象中有自由的疆域、辉煌的天堂,也有妖魔鬼怪、美女画皮。艺术创造也遵循辨证的原则,在美丑对照中使美者更美,丑者极丑。西方艺术从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以来,美在不断失去昔日的光彩,丑却在不断地增殖。法国大作家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明确地提出了美丑对比的原则,鲜明地把丑提升为美学要素。他曾经说过,“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 。具体一点说,“对照”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主要的三种: 一是形象之间对照。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与“千帆”、“病树”与“春天”,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使生命与病态相比,显得生命更美好。人世间,有慈悲至善的观音,也有邪恶阴毒的罂粟,善与恶对比观照,则善者更善,恶者自恶。又如,《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娇美如水的女性形象,也塑造了像薛蟠那样的流氓无赖。有一个情节是女孩子们和薛蟠一起作诗,女孩子们低吟浅唱,“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要多美就有多 美,薛蟠则大大咧咧,“女儿愁,帐里钻出个大马猴”,简直丑得没话可说。这就让美者极美、丑者极丑。 二是形象内部的对照。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里夸西莫多和卫队长两个形象之内就存在着对照。夸西莫多畸形的外表下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卫队长英俊的外表却掩盖不了内在灵魂的卑微。又如,《西游记》的作者总是把妖怪写成貌美迷人的女人形象,她们实际都是嗜血的魔鬼。在对照中让人审辩美丑善恶,从而引人向善,这是艺术符号的教化功用。 三是作品意境与人类理想的对照。如前举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如此。诗句呈现了一种生灵涂炭、不堪目视的意境,与人类的理想形成巨大的反差,从而强化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又如,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的名作《基尼卡》(《格尔尼卡》),由黑白灰三色构成的画面上,有公牛、马、女人、孩子、油灯、尸体充实着画面,整体上是一种低沉暗淡具有浓郁悲剧气息的意境。按照他本人的解释,公牛象征暴力,马象征人民。由此创造出的意境与人的和平安宁的向往构成对照,激励人们反抗黑暗和暴行,追求美好的生活。 可见,“对照”是艺术创造之中运用得十分广泛、效果也相当显著的“化丑为美”的策略之一。通过形象之间的“对照”使美者极美,丑者极丑,通过形象内部的“对照”使人审辩美丑善恶,引人向善,通过作品意境与人类理想的对照,激励人们向往美善的生活。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形式创造”的策略。我们知道,语言具有奇特的建构力量,运用语言可以使现实中的“丑”的东西“丑得精美”。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艺术家的活动是利用自然和现实提供的材料创造具有表现性的符号,这一符号具有奇特的建构力量。在艺术中,丑转化为美,是艺术符号的建构力量的表现,是艺术征服自然和社会的成就。艺术美是人建构出来的,是语言建构出来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家阿多诺说,“语言性是真正的艺术主体”,美的确具有语言性。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经过艺术语言的建构,自然和现实中的丑就转化为艺术美。下面是一个运用艺术语言“化丑为美”的典型例子。洪灵菲的长篇小说《流亡》就有一段让人震惊的叙述,所叙的是主人公沈之菲奇特的婚礼: 让这里的臭味,做我们点缀着结婚的各种芳馥的花香;让这藏棺材的古屋,做我们结婚的礼拜堂;让楼上的鼠声,做我们结婚的神父的祈祷;让这屋外的狗吠声,做我们结婚的来宾的汽车声;让这满城的屠杀,做我们结婚的牲品;让这满城戒严的军警,做我们结婚时用的夸耀子民的卫队吧~ 首先,叙述人充满激情又善于想象,在激情的喷射中和想象的飞跃中,丑陋不堪的一切都染色浪漫,恐怖的人间地狱一下子变成了爱的天堂。 其次,这浪漫的世界、爱的天堂是呈现在语言中,由语言所建构出来的。这又是什么样的语言呢,第一,是渗透着两种对立声音的语言,构造出对立意象的 语言。“臭味”与“花香”,“藏棺材的木屋”与“礼拜堂”、“鼠声”与“祈祷”、“狗吠”与“来宾的汽车声”、“屠杀”与“结婚的牲品”、“军警”与“卫队”,对立的意象传达出双重的声音,前项代表苦难、死亡、腐朽,后项代表幸福、生命、神奇,后项必定征服前项,美就诞生在这悖论的语言中。第二,是具有高度形式感的语言,不仅每一句有对称性,在整个一段话中也有对称性,叙述者用了六个排比,而不是五个或七个。第三,是具有节奏和气韵的语言,句子的长短错落有致,随着情感的运动和想象的飞动而变化,读来有刚柔相济、阴阳相荡的节奏,诗般的气韵流行其中。 再次,整个叙述营造了一种意境,呈现着人身上两种激情,即爱恋的激情和反抗的激情。前者指向个体生活的理想,后者指向政治理想。“结婚”一词用于每一句话中,凝聚着两种理想,既是爱恋的行为,又是反抗的姿态。 我们已经看到,叙述人的激情和想象、语言中的意象、形式和韵律节奏、整个语言构造的意境,都使现实中本来不美的东西变成了美,而且,美得是如此精致~ 我们再总结一下,艺术创造中化丑为美有三种主要途径,这就是批判、对照、形式的创造。我们今天着重讲了后两种途径。需要指出,审丑,化丑为美,是人类精神强大的标志,同时还能锤炼人的灵魂。 第三章 美感 本章的内容是美感。分三节讲述:第一节谈美感的含义和特征,第二节谈美感的基本心理要素,第三节谈美感的深层形态――审美体验。 第一节 美感的含义和特征 在本节学习中,学员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是:第一,通过动物快感和人类美感的联系和区别,了解美感是自由的感受;第二,将人类的日常心理和审美心理进行对比,认识到美感是非概念的判断和无功利的愉快,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第三,明白广义的美感和狭义的美感的关系及其多层次的含义;第四,也就是最后,了解美感中直觉与理性、功利和无功利、个体和社会这三种内在矛盾,弄清美感的特征。这里在教材讲述的基础上,对有些问题作点补充或强调。 一、美感与快感的关系 美感与快感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首先,美感与快感存在区别。这种区别在于,快感是满足了本能欲望而得到的快乐感,而美感是人无功利地直观对象时所获得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一个是本能满足,一个是精神愉悦。人有美感而动物没有美感,这体现了人类世界是对自然世界的超越,说明美感具有社会学依据。 其次,美感与快感具有不可割断的联系。这里要记住四个要点:一是从历史发展看,快感先于美感;二是从个人的感性活动看,快感作为积极要素被包含在美感中;三是美感总归是一种特殊的快感;四是美感是对快感的超越。人之超越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符号实践,人类的符号实践决定了人具有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美感就是在主观侧面对这种本质力量的肯定,由此得到的快感就不是纯粹的本能欲望的满足,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一种因为自由而产生的幸福和愉快。所以,美感是快感的发展与升华的结果。 举一个平常的例子。你眼前有一个有红又大而形象优美的苹果。如果你只想到吃它,那你只会获得生理快感;而如果你专心观赏它的形式的美而忘记了食欲满足,那你就沉浸在美感的愉快中了。可见,快感是有限、消极和短暂易逝的生理感觉,美感则是自由、创造和持续常新的精神感觉。一句话,美感是一种自由的感受。 二、审美心理与日常心理 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做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做出的美感的反应,属于日常心理的升华,是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和升华的结果。这使得主体精神从功利和逻辑的制约中解放出来,从有限上升到无限。这一点应当不难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地关心事物的属性和实际用途,更多地以功利作为评价事物的尺度,以概念逻辑表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饥饿所迫的穷人会对美的景色无动于衷,守财奴对金子的色彩和光泽熟视无睹,科学家为了探求事物的本质规律就必须忽略事物的诗意的光辉。当人们对事物采取审美的态度而不是功利的考虑或概念逻辑的制约时,就可以对事物自由地进行感受和评价,这就可以超越一般的日常心理。 三、美感的含义 我们已经从文字教材中了解到美感的含义:美感来自人类的符号实践,是主体与对象互动中产生的、由感性力量超越心理结构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它是人的自由的象征性实现。这些说法还很抽象。要深化对美感的理解,就必须结合美感的特征。 四、美感的特征 美感有哪些特征呢,美感的特征是互相对立、矛盾的精神现象的统一。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美感的直觉中蕴涵着理性,二是无功利的愉悦合乎人类目的,三是个体感受具有普遍可传达性。今天着重讲解第三个特征。美感是个体的感受,但它具有普遍可传达性。这就是美感的第三个特征。如何理解呢, 一方面,美感是个体对感性形象的直觉,美感愉快是个人的现实感受。你从某一片自然风景、某一个人身上、某一件艺术品感觉到了美,这纯粹是你个人的感受。别人没法反驳你,或者强制你放弃这种愉快的感受。个体是否感受到对象的美、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到对象的美,完全取决于个体的感觉。楚怀王喜欢细腰女人、唐明皇喜欢肥胖的女人,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都完全是个人感受问题,是不容争辩的个人趣味,任何外在规范、外在权威和社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都无法裁决。“情人眼里出西施”,各美所美,各取所爱,任何外在的规范在个人的现实感受中都失去效力,任何外在的权威都失落其统治力量。西方人也坦率地承认这么一个事实,“趣味无可争辩”。 但另一方面,美感中个人所感受到的愉悦,却是普遍可以传达的愉悦。美感的愉悦是可以传达的,也就是说它不是自私的,而是可以同别人交流、与他人共享的。而且,美感的愉悦是普遍可以传达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无私的、自由的、社会的精神愉悦。康德说,美感愉悦“不是植根于主体的任何偏爱„„[判断者]感到自己是完全自由的” 。就是说,美感,这种无功利、非概念的快感,他人也一样感受得到的快感,因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快感。 美感的普遍可传达性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个体与他人分享美感。在一定共同体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社会习俗、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语言共同形成的环境中,产生出某些最低限度的共同感性。个人对美的感受,个人所获得的审美快感,就不是绝对独一无二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个体完全可以与他人分享美感的愉悦。蒙娜丽莎的微笑,令达芬奇同时代的人动心不已,还穿越了遥远的时间距离,打动了我们无数现代人的心。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不仅征服了欧洲一个时代的年轻灵魂,而且在中国二、三十年代也掀起了一阵“维特热”,少男少女像维特和夏绿蒂一样地钟情和怀春。同理,一部电影、电影中的一首插曲竟然可以标志一个特定的时代,《泪痕》和“心中的玫瑰”让多少人感动不已~ 第二,个体的美感指向他人。人生在世,本质上是一种与他人共同存在,在与他人的对话和交流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个人在审美活动中所感受到的愉悦,不仅可以交流,而且必须共享。由于美感是对生命活动和人的自由的肯定,它反应了生命活动的共性,体现了人类的目的性,所以,美感的愉悦是可以交流的。又由于美感是个体的无功利快感,免除了私心和欲望,美感的愉悦也就必然是社会性的愉悦,必须在交流中才能实现,所以美感的愉悦必须共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人是多么想与他人交流和共享美感的快乐哦~尤其是生活在机械的物质世界普遍感受到人际冷漠、关系疏远的现代人,更是渴望同情、渴望爱意,渴望在交换快乐的时候获得同情与爱意。 第三,美感通往共同体的快乐。美感愉悦可以交流、必须共享,更是造就一个普遍和谐的生命境界。《礼记?乐记》中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中国古人所描述的就是这么一个普遍同情、感通的和谐的生命境界。美 感的这一性质使审美承担着一种心灵建构或教化使命,这就是通过感觉世界的革命,造就一种共同体的整体快乐。 可见,美感既是个体的感受,同时也是与他人共享、指向他人和通往共同体快乐的愉悦,所以具有普遍可传达性。 第二节 美感的基本心理要素 本节描述美感心理基本要素:直觉、情感、想象和理解。主要分析它们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可以这样理解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审美直觉是美感最初的心理机制,常常被看作是审美心理的门户;审美情感是美感活动的动力,它自始至终贯彻在审美活动中;审美想象是美感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常常被看作是审美心理中沟通感性和理性的桥梁;审美理解是美感中蕴涵的高级精神活动,但它也渗透在美感过程的每一环节中。 一、美感中的直觉 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活动中最显著也最基本的一种现象。审美直觉是一种特殊的感知方式。这里有四个要点: 第一,审美直觉是直接的感受。李煜说“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面对落花、流水,无须任何概念,一下子就能在直感中把握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宋人张孝祥《过洞庭湖》:“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审美直觉的妙处是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述说的。 第二,审美直觉是整体的感受。这意味着不是对事物的局部而是对其全局及内部各要素关系的全面感受。杜牧的诗《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告诉我们:千里江南,听不尽莺歌燕语,赏不完柳绿花红。依水有村,傍山有城,一面面酒旗迎风漫舞。那南朝以来的四百八十座佛寺啊,楼台曾经何等壮丽恢宏~如今却悄悄伫立烟雨中,只留下难以追忆的一片朦胧~这里把握的是对于江南景色及其历史陈迹的一种宏阔的整体体验。稍有文学史知识的读者都会知道,诗人并不以此单纯抒发一己个别感慨,而是别有一番整体讽谕:南朝统治者耗竭人力财力营造的大批佛殿经台,如今还悄然掩映在朦胧烟雨中,可统治者们又到哪里去了呢, 在日常感受中,人所感受的对象是相对分离或对立的,江南春景就是一种自然景色;而在审美直觉中,江南春景却作为一个情境整体而激活了诗人的沉睡历史记忆,对当年的统治者发出辛辣的讽刺。 第三,审美直觉是动情的感受。审美直觉总是包含着主体的情感反应。经过情感的浸染,外在物象可以成为富于情感意味的意象。“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 第四,审美直觉是对感性形式的感受。科学直觉的目的在于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审美直觉的目的就在于对感性形式的观照。事物的感性形式是蕴涵着生命力的形式,观照感性形式就是体验生命。审美直觉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是主体对事物感性形式的直接、整体和动情的观照。“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娉婷少妇未关愁,清夜琵琶上小楼。裂帛一声江月白,碧云飞起四山秋”(石沆《夜听琵琶》)。这里“江月”与“碧云”都成为富有表现力的事物,整个空间都表现了音乐的色彩和情调。 关于美感中的情感、美感中的想象、美感中的理解这三部分内容可以认真学习教材。 第三节 美感的深层形态—审美体验 一、审美体验的含义和特征 我们知道,审美体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为了研究、了解的方便,我们在教材中把这一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心理准备阶段的“虚静”、感知阶段的“感物”、心意层面的“会心”和神志层面的“畅神”等等。其中,“会心”和“畅神”比较难以理解,在这里着重谈谈审美体验的这两种精神状态。 我们用了“会心”这个平易的词语,就暗示了审美是发生在一切人生活中的现实体验,一点也不神秘。我们常说,心领神会,会心一笑,心有灵犀一点通,说的就是对于所感觉到的东西心有所感,意有所动。这种心意层面上的审美体验就是“会心”。“会心”,是审美体验的第二层次或第二种境界。不过,我们应明确指出,对自然现象的审美体验中的“会心”,是在一种比喻的意义上说的。意思是说,主体精神与对象的感性形式的互相作用而引起的愉悦,像两个人在倾心对话一样。 心意层面的“会心”,标志着审美体验进入精神活动。这可以更具体地从两方面来看。第一,从对象方面说,它的形式和结构所体现的存在,传达了一种活跃的生命。人们常说,山含笑,水含情,风在呜咽,云在流连„„无非是说山水富有活力,显得生机勃勃。在这些景象之中,人读懂了天地的“心”。第二,从主体方面说,他的情感和想象运动把一切对象都变成了心灵跃动的符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外在事物的形式结构和主体情感的运动模式形成了一种异质的同构,白鹤飞翔在晴空,诗人的情感也升华到碧霄之上。主体与对象、我与物之间的界限完全消失了,精神在这种主体与对象的交融中获得了愉快。“会心”,就是对事物生命的把握,又是主体情感的投射。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单方面对心灵的感动,也不是主体向事物的单向度移情,而是主体和对象的互相对答、同情与共鸣。 所以,我们不妨这样说,“会心”是主体心灵对事物生命的深刻把握。这里的心,不是逻辑的心,而是妙悟的心。妙悟是通过直觉一下子就切中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就是被体验着的对象的“心灵”。“对象的心灵”就是事物默然运化的节奏和韵律,是宇宙内部的“生生之条理”,通俗地说,就是事物的运动规律。 主体心灵和“对象心灵“的交会,就是主体精神与事物运动节奏、与宇宙秘密韵律的契合,这种契合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就是对事物生命的妙悟。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两句诗深刻地描述了这种以生命感悟生命、以心灵领悟心灵的审美体验:“谁沉冥到/那无涘(si)际的‘深’,/将热爱着/这最生动的‘生’”(宗白华译)。“沉冥”,意味着全身心的投入,以主体生命的整体去感悟事物的深度;“热爱”,意味着情感的移入,情感的交流,实现普遍的同情,达到心物合一,应和共鸣的境界。不论从那一方面看,“会心”,是人与物之间的双向交流,是主体心灵对事物生命的深刻把握。 再说“畅神”。这个词语在中国的六朝时代非常流行,它表示人对自然的审美达到了相当高的阶段。究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简单说,是主体因精神意志的通达、舒展和生长而感受到愉快。所以,“畅神”是神志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是审美体验的第三层次,或第三境界。如果说,“感物”是直接感知事物的形式和结构而获得的感官愉悦,“会心”是主体心灵与对象心灵交会而产生的心意愉悦,那么,“畅神”就是主体对意义的瞬间感悟而获得的一种自由感、解放感,即神志的愉悦。 关于这种神志层面上的愉悦,我们应该强调两点:它首先意味着主体精神意志的通畅,其次它意味着精神意志的提升。为了便于记忆,可以把这两点简化为“通畅感”和“提升感”。 先说“通畅感”。为什么会有这种通畅感呢,这是由于主体的生命与对象的生命在交互作用中达到了契合的境界。从对象方面说,它在人的审美体验中已经渗透了主体的情感,因而客观的自然景象就具有了主观的生命情调。草色云影,已经是心爱人儿的音容笑貌;余霞中孤雁的鸣叫,已成为天涯断肠人的哀歌;波澜壮阔的大海,蕴涵着无限自由的元素。总之,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从主体方面说,他在审美体验中已经感悟到了客观对象的深刻本质,默然觉察出事物内在节奏,因而主体就通过想象活动把客观对象变成了心灵的符号。“豪华落尽见真淳”,可谓平淡极了,也自由极了,通畅极了,心与物、人与天之间的契合也深刻极了。这种由审美体验带来的通畅感,说明审美就是对自由的体验。 再说“提升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提升感呢,因为审美体验是自我实现的一种形式。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人的多种需要之中的高级需要,是人在创造性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对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人生有如植物,开花的季节实在是太短暂了,能够感受到自我实现的自由与快乐的时间实在是在短而又短的瞬间。而审美体验,就是这样的瞬间,但审美体验更多地是对自我价值与意义的领悟,是象征性的自我实现。在自我实现的一瞬间就产生了一种强度体验,一种极度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就是在一瞬间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落魄。这种体验可能出现在漫不经意的时刻,像婴儿梦中的微笑一样,令你忘却生活中的苦恼;可能出现在充满激情的恋爱中,似水的柔情和火热的情波,让热恋的男女感到天下之美尽在己;可能出现在创造的快乐中,如那全神贯注的讲演者在听众狂热的眼光中眉飞色舞,妙语连珠;可能出现在对大自然的观照中,登山则情满青山,观沧海则意溢于海„„在这一瞬间,人的精神意志仿佛 一下子被提升到了“尽善尽美”的高度。审美体验在一瞬间领悟到自我最高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感到精神意志的提升,这就是“畅神”。 所以,“畅神”,是神志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意味着人因为主体精神意志的通畅和提升而获得的快乐。 把这两种发生在审美体验中的精神状态总结一下:“会心”,就是心意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心灵通过直觉对事物生命的深刻把握。“畅神”,是神志层面上的审美体验,意味着人因为主体精神意志的通畅和提升而获得的快乐,是在一瞬间领悟到自我最高的价值与意义。有必要指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可以发生在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心理事实,任何把它们神秘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二、审美体验与艺术 审美体验,作为美感心理的建构和展开,作为意义的瞬间生成,它始终是发生在个体生命中的过程,令人震撼而又难以言说。不过,通过艺术活动,审美体验可以被具体化和符号化。艺术活动正是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在艺术创造活动、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上都关联着审美体验。我们今天讲艺术创造环节上审美体验的重要作用。 如果说,审美体验是意义在在一瞬间的生成,那么,艺术创造就是人在符号实践中创造性地赋予这一瞬间以感性形式。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在其中的创造性动力因素。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由多种精神活动和技术活动构成的复杂过程,又有多层次的心理活动交错地介入其中。但为了具体地分析研究,一般我们把艺术创造分为互相关联、渐层推进的三个主要环节—艺术创造的兴发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在各个环节上审美体验对艺术创造的作用。 第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艺术兴发阶段是指艺术主体创造欲望的兴起和创造激情的发动。艺术的兴发看起来是突然降临在主体身上的一种欲望和激情,但它却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过去和现在的审美体验酝酿而导致的精神爆发效应。钟嵘有一段非常优美的文字说明了诗歌创作的欲望与激情,他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也。嘉会寄思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品序》)这是丰富的痛苦体验、深沉的忧患意识积聚和酝酿,由此激活了诗歌创作的欲望和激情。 第二,审美体验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艺术构思,是主体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以情感为中心的多种心理活动对感知材料进行审美改造和组织,把客观物象变为审美意象的过程。操千曲而后识其器,这是音乐家的丰富体验;收尽奇峰打草稿,这是画家的丰富体验;遍历人生百态,尝尽苦辣酸甜„„,这是深刻的文学家的丰富体验。体验越是丰富,感受越是深刻,情感越是强烈,审美的 创造力也越是巨大。体验给艺术构思所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材料,而且最重要的是赋予艺术构思以内在的逻辑。“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这几样事物在诗人心中组织成如此凄美的审美意象,就是由情感的支配而形成的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被情感浸透、为情感所凝集在一起的诸种意象,通过想象生成为审美意象。由此可见,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是审美体验。 第三,审美体验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如果说,客观存在的山水留在感知活动中的印象是“眼中山水”,艺术家心灵中构思的山水审美意象是“胸中山水”,那么,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符号实践和运用精湛的技术呈现出来的山水就是“画中山水”。艺术家艰辛而快乐的劳动,就是要把丰富的生命体验变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贝多芬与邪恶的命运、凶狠的死神搏斗,最后是在他那些雷霆万钧的乐章中把痛苦的生命化为崇高的旋律,永远催人战胜苦难;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把人生的凄凉和辛酸、历史的没落与哀宛,都化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苍茫命运和众多的人物形象之中,其中满纸荒唐言,实在是一把辛酸泪。从上述两个例子看来,无论是音乐的旋律,还是小说的形象,都是主体心灵中审美意象的物化。而审美意象正是审美体验在心灵中生成的无形影象,它们的最后根据就在审美体验之中。 从艺术兴发、构思和物化三个主要环节上看,审美体验作为动力、逻辑和根据贯穿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没有审美体验,也就没有艺术创造。 关于美感的培养与美育,可以认真学习教材的内容。 第四章 什么是美育, 学习这一章,要特别注意美学与美育的关系。因为美育的含义和任务是与美学的基本问题密不可分的。大家从第一章的学习中已经知道,美学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如何生成、维护和发展的问题,也即理想的完整人的生成问题。而理想的完整人的生成归根到底是人的培养或教育问题,也就是人的审美教育即美育问题。这样,美学问题就与人的美育内在地联系起来,对美学问题的探索必然地要具体体现在美育的探索与实施之中。因此,我们需要在了解美学、美和美感等问题的基础上,进而了解美育。 第一节 美育观的历史和美育的含义 这一节要明白历史上美育观念的演变状况,进而了解什么是美育和美育的特征。 一、西方美育观的演变 西方美育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发生、发展和系统理论自觉期。西方历史上各种美育观念大多是围绕对人、尤其是对理想人的看法而展开的,呈现为人类不断自我建构与完善的丰富多样过程。 (一)西方美育的发生期 从原始审美意识出现到早期的古代希腊社会,是西方美育观念的发生期。美育发生期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以直接的功利目的为主;第二、以身体训练为主要方式;第三、暗含着精神激励。 (二)西方美育的发展期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是西方美育的发展期,出现了富有价值的美育理论探讨。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不仅重视审美教育,而且强调美育中"美"与"德"的协调。而雅典的所谓"缪斯教育"其实就是综合艺术教育。此时期的哲学家已开始关注和探讨美育问题了。 以下几种美育观至今还受到人们重视。 第一,柏拉图的"心灵美化"说。他认识到艺术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将美育视为塑造特定人格的重要手段。在柏拉图看来,理想人应该是"爱智慧者,爱美者,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即"哲学家"。而要成为这样的智者,就需要从感性上培养个人对美的事物的观照与体验能力,从真正美的事物中聆听真理的存在,使得受教育者的感性最终服从于理性。这也就是他讲的"心灵的美化"的内在含义。 第二,亚里斯多德的"净化"说。他放弃了柏拉图视理智为人格结构中最高统治者的看法,提出理智和感性两种心理功能应全面发展,达成和谐的人格。他确立了感性与理性、美与善的协调在公民美育中的重要地位。他对悲剧的情感功能也有充分认识,提出著名的"净化(Katharsis,或译卡塔西斯)"理论:认为悲剧可以像宗教一样使人一开始"就卷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 他称这种心理感受为"无害的快感",认为它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治疗和净化。" 会的稳定。 第三,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 (三)西方美育的系统理论自觉期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人类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但同时也加剧了人的劳动异化和精神困境。人的理性和感性如何和谐统一起来、成就全面的人格,就成为各种文化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席勒(1759,1805)的《审美教育书简》(即《美育书简》)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美育理论的专著。他主张以"游戏"去统合现代文明的分裂了的人类感性与理性,从而提出了一条新的美育途径。大家要理清这样一条思路: 理想文明: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完整人(古希腊原型) 现代文明:断片 拯救的途径:游戏 游戏的作用:审美王国的生成 游戏的意义:完整人的复归,即被分裂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重新统一(古希腊原型) 席勒的美育观念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育进入系统理论自觉期。第一、不再仅仅把审美教育当成是塑造国家公民的一种手段,而是渐渐把它看作是培养和谐人格、解决人性矛盾的有效方式,在人的生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第二、审美教育被看作是建构健全的审美文化所必需的社会力量。从康德到席勒,一直到后来的马克思,审美王国成为西方哲学呼唤的自由乌托邦,经过了审美教育的人格被渐渐看作是理想的人的形态。 二、中国美育观的演变 中国美育观演变的特色是有悠久美育传统,同时到现代也注重借鉴西方美育经验,使古老的美育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一)中国古代的美育观 先秦时期就有制乐成礼的记载,礼乐成为青年教育的选修课。对礼乐的重视事实上体现了先秦时代人们对建立一种等级分明、秩序井然的社会制度的要求。 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而这又需要一个审美塑造的过程。"仁心君子"成为孔子建构其美育观的出发点,他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由此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以诗歌为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 孟子则在理论上实现了美育与德育的沟通。 中国古代占主流地位的美育观体现出三个特点:第一、美育价值论。重视美育的伦理价值和政治功能,认为艺术教育是社会文化建设和统治秩序整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第二、美育心理论。认为外在的道德律令必须经由审美教育转化为人的内在心理需求,并着重对美育的心理基础和活动特点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第三、美育方法论。倚重艺术教育、尤其是诗歌和礼乐的形式来进行审美教育,成为古代美育理论的共识。 (二)中国现代美育观的确立 中国现代美育注意借鉴西方美育理论以激活自身古典美育传统,从而发展起来。现代美育的特点有:第一,在美育方式上,从传统的诗乐主导转变为小说和戏剧等大众文化形式主导;第二,在美育目的上,美育被视为建构现代人格和现代文化的重要方式;第三,在美育形态上,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成为美育的主体; 第四,在美育的地位上,美育成为现代教育与学科体制的组成部分。 应注意梁启超"趣味教育"的主张;蔡元培在中国现代美育进程中的地位和贡献。 三、美育的含义 美育的含义在于,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美育的特征 联系对美育的含义的理解,可以见出美育的特征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这一点可以看教材。 第二节 美育的地位和功能 这一节有关现代中国美育问题的提出、发展及其的现代使命的问题,以及美育的功能问题,可以学习教材,作为与学员实际工作联系非常紧密的内容,在此再复习一下美育和德育、智育以及体育之间的关系。学员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常常遇到这一问题,所以有辨明的必要。 一、 现代中国的美育问题 这部分要结合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工程"的进程了解现代中国的使命定位,即由于"现代性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建构中国现代人格,所以在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上,在中国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借鉴西方现代文化建立了相应的美育理论和体制,将“美育"的现代性使命定位于:在现代中国担当起对个体人格的启蒙和解放的任务。 二、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互关联而又各具特性的特殊的教育,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美育和德育 德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点的教育方式,它属于社会政治与文化体制内的教育行为,其目的是要求受教育者学会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它和美育既有差别,又有联系。 1.差异。美育与德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目的的差异。美育偏于审美对完整人格的塑造,德育主于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2)方式的差异。美育是主于情感的,德育是主于说服的。 (3)效果的差异。美育的效果在于浸润人心,德育的效果在于使人服从。 2.联系。美育和德育的联系表现在,两者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一方面,美育是基于一定道德理念的教育,它本身也包含了德育的内容。失去了德育,美育就失去情感感染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另一方面,德育要化入人心,达到良好地教育效果,美育机制的引入就尤其必要了。事实上,德育走与美育结合的道路符合中国古典诗教和乐教的传统。 (二)美育和智育 美育偏于情而智育偏于知。 1(差异。美育与智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内容的差异:智育偏于展现物质世界的运转规律,美育偏于展现情感体验下的世界图景。 (2)实施的差异:智育偏于引导人科学地和客观地理解世界,美育偏于引导人审美地和想象地体验世界。 (联系。美育和智育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美育2 不仅培育、而且需要认识能力。从一种宽泛的意义上说,美育指向对世界的审美的认识和领悟。就培育认识能力而言,它和智育是相同的。 (三)美育和体育 身体也是人的完整人格的内容之一。 1(差别。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是教育基础不同。美育属于精神意识的教育,以内心领会为主;而体育属于生理体质的教育,以动作训练为主。 2.联系。体育必须遵循美育的原则,而美育对于人的各种机能协调发展的要求也是需要体育活动的参与才能彻底实现。体育打造身体,美育铸就精神,合二为一,都是要培育完整人格。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关系。许多人经常将二者混为一谈,但二者并不能相互取代。艺术教育指的是依照不同的艺术门类进行的教育形式,它包括专业和一般两种类型。艺术教育应该是美育的一种类型,包含在美育范畴之中。 三、美育的功能 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美育的功能可以从个体塑造、社会整合和文化建构三方面加以分析。这一点看教材就行了。 第三节 美育的层面和方法 一、美育的层面 美育的层面是指美育作用于人的具体方面。美育有多重层面,这里可以指出四层面。 (一)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指的是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对活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审美能力可以在美育中获得提高。 (二)审美理想的建构 不同事物的美呈现不同的形态,比如典雅之美与朴素之美,你更欣赏谁,这就关系到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指的是审美活动中呈现出的审美价值观念。美育是确立审美理想的关键方式。在美育活动中,美的形象的选择、审美情感的引导、审美主题的阐释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等等,无不存在对某一特定审美理想的直接认同或间接暗示。也正是通过美育对各种美的形象的价值阐释,一种审美理想才会深入人心,变成一种共同的审美价值观念。 (三)创造性智力的开发 美育锻造人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就相应地开发人的创造性智力。 (四)健康人格的塑造 美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教育。人格是一个人支配其行为活动的身心组织,是别人之所以能认定?quot;他"而非别人的那个有连续性"自我"。美育对美的心灵的打造显然是人格建构非常重要的部分。美的形象、尤其是艺术作品塑造的美的形象,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信息。利用这些形象进行的美育,也就会有效地完成个体人格的塑造。 尤其美的形象包含的情感信息,不仅能打动人、感染人,还可以沟通人的体验、强化人对命运的共同感受,从而培育个体的同情心和爱心。热爱人类、热爱自然,这种爱心应该是健全的人格中极为重要的方面。 总之,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审美理想的建构,是实施于审美层面的美育;创造性智力的开发,是实施于认识层面的美育;健康人格的塑造,是实施于伦理层面的美育。美、真、善三个方面,都是美育育人的阵地。 二、美育的方法 美育的方法,是指美育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具体手段。正如文无定法, 育人也无定法。这部分内容请认真阅读教材。
本文档为【《美学与美育》课程学习辅导3[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88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2KB
软件:Word
页数:39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7-11-18
浏览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