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土地勘测定界

土地勘测定界

举报
开通vip

土地勘测定界土地勘测定界 勘界图全称是勘测定界图,在建设用地审批等业务中,勘测定界图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土地勘测定界简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在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下,由有资格的勘测单位承担。, 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

土地勘测定界
土地勘测定界 勘界图全称是勘测定界图,在建设用地审批等业务中,勘测定界图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土地勘测定界简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在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下,由有资格的勘测单位承担。, 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目前有专门的勘测定界软件newmap,而mapgis和cass也可以实现其部分功能。勘测定界工作,在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下,由有资格的勘测单位承担。 2技术依据编辑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等。 3特点编辑 综合性、特殊性、精确性、及时性、法律性。 1 4原则编辑 1、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 2、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3、符合地籍信息管理的原则; 4、符合充分应用地籍资料的原则; 5、符合有效检核的原则。 5工作程序编辑 准备工作阶段、外业工作阶段、内业工作阶段、成果检查验收及归档阶段。 6软件编辑 目前有专门的勘测定界软件newmap和cass(勘测定界版),而mapgis也可以实现其部分功能,其中cass(勘测定界版)操作步骤紧凑、计算准确、自动化处理程度高、成果报告图标自动生成、及征地与土地整理功能于一体。 用地的勘测定界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TD100193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月 《土地基本术语》GB/T192312003 《测绘基本术语》 GB/T 149111944 3 3.术语和定义 GB/T 192312003GB/T 14911—1944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调绘主要是在野外进行的调查工作,包括遥感影像(航空像片和卫星影像)、地形图的预判读、实地判读,地类检验、补测,勾绘工作草图以及填写外业手簿等工作。 3.2转绘主要是指将外业调绘的内容表达在工作底图上,并整饰成图的过程。 4.勘测定界一般工作程序 4.1接受委托具备勘测定界资格的单位,须持有用地单位或有权批准该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勘测定界委托书方可开展勘测定界工作。 4.2查阅有关文件查阅由用地单位提供的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批准的施工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和有关资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前期对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 4.3搜集图件及勘测资料由用地单位搜集辖区内用地管理图、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地形图、基本农田界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由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用地范围图以及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搜集用地范围附近原有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搜集用地界址点拟 定坐标(设计坐标)或与定界有关的参考资料。 4.4现场踏勘、制定技术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收集的控制点成果资料,了解项目用地范围附近的各级控制点的标石完好情况和现场的通视条件,以便制定合理的勘测技术方案。对于线形和大型项目用地还应调查了解交通和地理条件。 4.5实地调绘实地调查核实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基本农田界线、已批准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将其测绘或转绘于工作底图上,同时对现状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调查核实。 4.6勘测定界界标的埋设与测定,测绘界址点的解析坐标。内业计算、编绘勘测定界图、面积量算。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4.7提交勘测定界成果资料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观测记录、计算手薄 4.8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由承担勘测定界的单位自检、互检。由有权批准该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5外业调绘 5.1工作底图的准备5.1.1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5.1.2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5.1.3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 例尺不小于1:10000。 5.1.4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 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5.2 权属界线的调绘 5.2.1 查阅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的有关资料,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 5.2.2 其它土地权属界线的确认需要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相关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要求共同到现场指界,并将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5.3 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依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按变更地籍调查的有关规定处理。 5.4 基本农田界线的调绘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查阅用地范围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资料。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基本农田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图上确定项目用地占用基本农田的范围,并实地核定。 5.5农用地转用范围线的调绘如果项目用地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批准确定的农用地转用范围的农地,应将用地范围内及其 附近的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界线绘制在工作底图上。 6 平面控制测量 6.1勘测定界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 6.2 勘测定界首级平面控制网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首级平面控制网等级要求 控制区面积(km2) > 10 四等以上控制网 5—10 < 5 < 0.1 首级控制等级一级小三角(边)网或一级导线网二级小三角(边)网或二级导线 网图根导线 6.3 若首级控制网点密度不能满足土地勘测定界,应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一级或两级加密控制点。加密控制测量应优先采用导线网、三角网形式加密控制网,也可用单一附合导线,插点仅限于个别地点使用。 6.4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测量作业及精度的基本技术要求,遵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等。 7 界址点的放样及界标的埋设 7.1实地拨放界标的位置实地拨放界标的位置一般有两种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坐标法放样。根据初步设计图或规划用地范围图,图上拟定界标位置,并图解获得拟用地界址点坐标,或利用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给定的拟用地界址点坐标。利用控制点(或明显地物点)坐标和拟用地界址点坐标计算放样数据(反算边长、方位角),利用拟用 地界址点邻近控制点(或明显地物点)采用极坐标法放样界标位置。关系距离法放样。根据初步设计图或规划用地范围图或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图上拟定界标位置,并在图上量出界址点与邻近现有地物的边长(三条以上),或利用给定的拟用地边界与现有地物的距离夹角等。在实地采用边交会、边角交会等方法放样界标位置。 7.2 如果项目用地范围行政隶属不同,应在用地界线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的行政界线交点上加设界标。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分界线同用地界线的交点应加设界标。 7.3 界标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150米,明显转折点应设置界标。 7.4 界标类型主要有:混凝土界标、带帽钢钉界标及喷漆界标。(各类界标应用范围参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7.5 界址点编号原则上应以用地范围为单位,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统一编号。铁路、公路等线型工程的界址点编号可以采用里程+里程尾数编号。 7.6 土地权属界线、行政界线与用地范围线的交叉界址点编号应冠以字母表示:S表示与省界的交点;E表示与地区(市)界的交点;A表示与县界的交点;X表示与乡(镇)界的交点;C表示与村界的交点;Z表示与村民小组界的交点。 7.7 界标位置在实地确定后,有条件的地区应在现场测记“界 址点点之记”。线型工程的“界址点点之记”可一公里做一至二对点之记,但明显的拐点应做点之记。 7.8 若界址点在河沟池塘水域中,界标可埋设在岸边,待有 条件时再补设界标。 8 界址点测量 8.1 为检核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坐标的精度,在界标放 样埋设后,须用解析法进行界址点测量。 8.2 界址测量一般采用极坐标法,须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站。 角度半测回测定,经纬仪对中中误差不得超过±3mm,一测站结束后必须检查后视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30″;距离测量可用电磁波测距仪或钢尺,使用电磁波测距仪时,距离一般不超过200m,个别放宽至300m,使用钢尺测量时一般不得超过2尺段。相邻测站至少应检测一界址点。 8.3 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相邻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 在±5cm范围内。 8.4 两相邻界址点间,界址边丈量中误差控制在±5cm范围内,坐标 反算距离与实地丈量距离的较差应控制在±10cm范围内。 8.5 解析法测定的界址点坐标与原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之差的 中误差应控制在±5cm范围内,允许误差应控制在±10cm范围内。 9.面积计算和汇总 9.1 勘测定界面积量算内容包括项目用地面积、项目用地占用基 本农田面积、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单位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 积。 9.2项目用地面积、用地内部原不同权属面积应用解析坐标计算 面积。用地内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可用解析坐标或图解坐标计算面积,也可以采用几何图形法、求积仪法量算面积。 9.3在量算不同权属、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基础上,分别以市(县)、乡(镇)、村(组)为单位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面积汇总,项目用地若占用基本农田,则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内的土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外的土地分别统计汇总。 9.4坐标法计算面积须采用下列公式独立计算两次进行检核。式中:p——面积,m2;()——界址点坐标,m; n——界址点个数。 9.5图解法量算面积须进行两次,较差在限差之内时,取两次量算的均值。两次面积量算的较差应满足下式:式中: P——量算面积m2;M——勘测定界图纸比例尺分母。 9.6几何图形法计算面积的误差应满足下式中P——量算面积m2; ML——界址边量算的中误差m。 9.7利用勘测定界用地总面积控制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单位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之和,当其相对误差小于1/200时,将误差按面积比例分配。 9.8面积量算单位为m2,取至0.01 m2。 10勘测定界图 10.1勘测定界图是集各项地籍要素、土地利用现状要素和地形、 地物要素为一体的区域性专业图件。勘测定界图是利用实测界址点坐标和实地调查测量的权属、土地利用类型等要素在地籍图或地形图上编绘或直接测绘。 10.2勘测定界图的主要内容包括:用地界址点和线、用地总面积;用地范围内各权属单位名称及土地利用类型代号;用地范围内各地块编号及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各权属单位的界址线、基本农田界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地上物、文字注记、数学要素等。 10.3勘测定界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勘测定界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10.4 勘测定界图上项目用地边界线可根据用地范围的大小用 0.3mm红色实线表示,界址点用直径为1mm的圆圈表示;基本农田界线使用绿色绘制,并注明基本农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范围线使用黄色绘制;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用直径0.3mm、点间距1.5mm的点线表示。 10.5 勘测定界图上用地范围内每个权属单位均应在适当位置注记权属单位名称和面积;每个地块均应在适当的位置注记地块编号、土地利用类型号和面积。其注记方式如:分母表示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分子表示该地块的编号,右侧表示该地块的面积 10.6 勘测定界图图式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对以上两个规程未作规定的图式,应按照国家 颁布的现行比例尺图式执行。 10.7 勘测定界图的平面位置精度,界址点或明显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相邻平面点的间距中误差,在图上不得大于表2 规定。 表2勘测定界图的平面位置精度单位:mm 比例尺图纸类型1: 500 1:1000 12000 薄膜图±0.8±0.6计算机绘图、蓝晒 图±1.2±0.8 10.8项目用地范围涉及多幅图纸,应编绘图幅接合表 10.9将用地范围展绘在比例尺不小于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大型项目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比例尺不小于1:50000。 11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11.1一般规定 11.1.1成果检查、验收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勘测定界成果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一级检查为过程检查,在全面自检、互查的基础上,由作业组的专职或兼职检查人员承担。二级检查由施测单位的质量检查机构和专职检查人员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 11.1.2检查、验收中问题的登记和处理各级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做好记录并提出处理意见。 11.1.3检查、验收报告书 11.1.3.1检查验收工作应在二级检查合格后由勘测定界单位的主管机关实施。 11.1.3.2二级检查和验收工作完成后应分别写出检查、验收报 告。 11.1.4上交成果资料内容——勘测定界图(参见附录B)。——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参见附录A)。——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检查验收报告(参见附录C)。 11.2 检查、验收项目及内容 11.2.1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网的布设和标志埋设是否符合要 求。——各种观测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各类控制点的测定方法、扩展次数及各种限差、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起算数据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平差的成果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11.2.2外业调查——权属调查的内容与填写是否齐全、正确。 ——土地面积汇总表中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是否一致。 11.2.3地籍要素测量——地籍要素测量的测量方法、记录和计 算是否正确。——各项限差和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测量的要素是否齐全、准确,对有关地物的取舍是否合理。 11.2.4勘测定界图绘制——勘测定界图的规格尺寸,技术要求, 表述内容,图廓整饰等是否符合要求。——勘界要素的表述是否齐全、正确,是否符合要求。——对有关地形要素的取舍是否合理。——图面精度和图边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11.2.5面积测算——勘测定界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精度是 否符合要求。——用地面积的测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符合要 求。 11.2.6变更与修测成果的检查——变更与修测的方法,测量基准、 测绘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变更与修测后房地产要素编号 的调整与处理是否正确。 11.3成果质量的评定 11.3.1成果质量评定等级成果质量实行优级品、良级品和合格品 三级评定。 11.3.2成果质量评定标准 11.3.2.1成果质量由专职或兼职检查验收人员评定。 11.3.2.2成果质量评定标准,可参照CHl003-95执 行。附录 A (资料性附录)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示 例)编号(xxxx—xx)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书(示例)用地单位:项目用地名称:勘测定界单位:年月 日(指内外业完成时间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是指根据项目用地的初步设计图或规划用地范围图实地放样界址点,然后对用地界址点(包括权属界址点、行政界址点)进行解析测量,并埋设界址桩及实施放线。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工作程序一般是:平面控制测量、界址点放样、界址点测量、实施放线。 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为细部测量服务的,它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及精度控制的作用,能够限制测量误差的传播和积累。土地勘测定界一般是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放样测量界址点。当测区已具备施测的控制网时,可直接引用放样,但界址点测量的精度应满足《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的要求。 (一)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统的选择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或该地区的城市独立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对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经有权批准该项目用地的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可采用任意坐标系,其起始数据可从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上量取。当进行项目用地的勘测定界时,其坐标系的选择应与项目工程的坐标系统一致。 (二)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要求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按照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进行布设,首级控制网作为整个勘测定界工程的总体控制,次级控制网用于界址点放样及测量;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一般要求最低一级控制网的点位中误差能满足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求(界址点测量中误差为±5cm)。不论是什么样的控制网都要求在测区内有足够的控制点,以满足土地勘测定界的需要。 (三)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一般有:GPS网、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其中常见的形式主要有:GPS网、三角网及导线网等。 GPS网以其点位高精度、全天候作业、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操作简便等特点著称。布网时应注意:虽然其各测站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但在选点时要考虑与下一级控制网(点)的通视要求;GPS 点的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处,要避开高压电线、变电站、电视台等设施,以减少电磁波信号对GPS接收机的影响;点位布设尽量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对于地物较为密集的地方,也不适宜不设GPS网。 采用三角网布设控制网的优点是:图形简单、精度较高、有较多的检核条件、易于发现观测中的粗差、便于计算。缺点是:在平原地区或隐蔽地带易受障碍物的影响,布网困难较大,有时要考虑架高标。当项目用地的地形状况是丘陵地区,测区的几何图形基本上为正方形时,且通视条件较好的,应采用三角网的布设形式。 导线网布设控制网是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包括单一导线和具有一个或多个结点的导线网。网中的观测值是角度(或方向)和边长。独立网的起算数据是一个起算点的x,y坐标和一个方向的方位角。导线 布设一时导线点间、导线点与结点间、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应尽可能布设为等边直伸形。导线在选点时应注意使相邻边长不要相差过大,以避免在观测时望远镜多次调焦。当短边较多时,则应考虑利用跨点或旁点传算坐标方位角。 导线网与三角网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网中各点上的方向数较少,除节点外只有两个方向,因而受通视要求的限制较小,易于选点和降低觇标人高度,甚至无须选标;导线网的图形非常灵活,选点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改变;网中的边长都是直接测定的,因此边长的精度较均匀。其缺点主要是:导线网中的多余观测数较同样规模的三角网要少,难于发现观测值中的粗差,因而可靠性不高。导线网特别适合于障碍物较多的平坦地区或隐蔽地区。 (四)大型工程勘测定界控制网的布设 当勘测定界的面积较大,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布设原则。首级控制网的布设,要考虑到控制测区的整体,同时还要考虑到次级控制网的敷设。次级的控制网是以首级控制网为基础布设的。首级控制网的成果是次级控制网的起算数据,次级控制网的布设,应满足界址点测量的需要。 大型工程勘测定界控制网的布设的程序为:首先根据测区的地形、地貌状况、勘测定界的界线及其界址点位置,布设首级控制网; 然后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次级的控制网;根据需要,还可以逐级布设控制网,直到满足勘测定界需求为止。 对于线性工程(如:公路、铁路、运输管线等)的勘测定界,首级控制网应沿着其走向布设。具备使用GPS地区,用GPS网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次级控制网是在GPS网的基础上,应用全站仪布设若干条附合导线。 此外,对于大型的项目用地勘测定界而言,由于区域面积较大,特别是线性工程东西方向的,有时在跨越彼此之间的投影带,为了有一个统一的坐标系统,应进行坐标换带。 (五)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的技术指标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测量作业及精度的基本技术要求,应遵照《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等。
本文档为【土地勘测定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9-05-18
浏览量: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