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槐山与槐山矶石驳岸全解

槐山与槐山矶石驳岸全解

举报
开通vip

槐山与槐山矶石驳岸全解槐山与槐山矶石驳岸全解 槐山与槐山矶石驳岸 摘要:槐山,位于江夏区金口古镇的长江之滨,其山不高,但留下了很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传说。南朝建有“西华观”,清朝重建为“淮山寺”;唐朝建有纪念达摩高僧的“达摩亭”,明朝又改建为“留云亭”;还有“望江楼”遗址、千年古银杏和“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更值得一书的是明代嘉靖年间在槐山西侧的长江岸边建有大型石驳岸,是长江上仅存的一处古代航运建筑设施,2013年3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槐山 西华观 淮山寺 达摩亭 留云亭 石驳岸 古建筑 槐山,位于江夏区金...

槐山与槐山矶石驳岸全解
槐山与槐山矶石驳岸全解 槐山与槐山矶石驳岸 摘要:槐山,位于江夏区金口古镇的长江之滨,其山不高,但留下了很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传说。南朝建有“西华观”,清朝重建为“淮山寺”;唐朝建有纪念达摩高僧的“达摩亭”,明朝又改建为“留云亭”;还有“望江楼”遗址、千年古银杏和“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更值得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的是明代嘉靖年间在槐山西侧的长江岸边建有大型石驳岸,是长江上仅存的一处古代航运建筑设施,2013年3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槐山 西华观 淮山寺 达摩亭 留云亭 石驳岸 古建筑 槐山,位于江夏区金口古镇长江之滨,亦作淮山,大槐山,又称鸡翅山,惊矶山,素以秀丽的风光,丰厚的人文景观而闻名。清康熙五十三年《江夏县志》载:“大槐山在县南七十五里,晋李大槐隐居 1于此”,故称槐山。另据《湖北通志》引《太平寰宇记》载:“槐山又名惊矶山,西南府临大江,下有石矶,波涛讯急,商旅惊骇,故 2名。”它与大军山夹江相峙,构成长江锁钥,自古既是群雄逐鹿之场,又是骚人墨客行吟之地。 槐山南麓有一片开阔之地。南北朝时,此地建有规模宏大的“西华观”,观内供奉李聃、吕洞宾诸神像。香火鼎盛时,道众达四五百 人。至清咸丰年间,该观毁于兵燹。清末,后人在西华观废址重建“淮山寺”,面积约400平方米。淮山寺坐北朝南,共分三进。第一进为大佛殿,供金身袒胸如来佛坐像。两侧有楹联云:“进庙来摸摸心头何必烧香点烛;归家去看看高堂胜似拜佛念经。”正殿右侧为小花园,园门书写“小蓬莱”三字,园内植冬青、天竺、仙草,并摆设盆景。第二进为偏殿,东殿供尺许沉香木雕达摩塑像,挂有清末金口秀才李曙(字梯云,绰号“李奇疯子”)所作“达摩一苇渡江”墨拓画像;题诗云:“渡江凭一苇,乾坤两袖风。此处留云意,欲修面壁功。”3西殿供吕(洞宾)祖等八仙神像及五路财神、三仙娘娘等。第三进为禅房、经堂、客厅、茶室等。各殿之间有圆门曲廊相通。淮山寺西侧建有“丁公庙”(由回峰山迁此),供奉三国吴将丁奉塑像。 淮山寺前,场地宽阔,芳草成荫,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环境十分幽静。有两株被称之为武汉第一树的银杏树,位于槐山南坡,树干挺拔,树粗数人围,高20余米。据林业部门鉴定树龄已千年有余,传为唐人所植。此树底根盘延远伸,匍匐于地,状如虬龙,树干中空,内可容人。 在槐山峰顶东侧,建有“留云亭”,古称“达摩亭”。造型古朴,结构别致,为两层六角形塔式亭。清康熙《江夏县志》记载:“大槐山在县南75里,李大槐隐居于此,故称槐山,初祖始入中国,折苇渡江即此,后人建亭塑像以祀之。”金口民间有“一苇渡江”故事,还有“三月三,游槐山,拜佛祖,保平安”的民谣和习俗。《梁记》载:“达摩为南天竺王子,姓舍帝利(属贵族)泛海达广州。梁武帝 图一 槐山东侧的留云亭 萧衍遣使迎至金陵(今南京),与之谈佛,不相契合,故折苇渡江入 4魏。”在槐山留有达摩一碣:“峭石凌空浪拍天,槐山依旧锁风烟。 5回头二十年前事,那得功夫上钓船。”根据碣文推测“二十年前事”正是指梁武帝从襄阳起兵经过武汉这一带打到南京,杀死东昏侯,又杀死齐明帝诸子,夺取皇帝宝座。他是中国古代极端信念佛教的一个皇帝,修建南朝四百八十所寺庙,三次舍身入寺,口唱阿弥陀佛,实际是杀人喝血之徒。所以达摩瞧不起他,一气之下跑到金口槐山,等不及钓船过渡,折一枝芦苇渡江,急入北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成为禅宗第一祖。后人在此修建“达摩亭”,纪念这位有道高僧。明代重建时,改名“留云亭”。借唐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寓意蛇山黄鹤已经飞去,金口槐山留下白云一片。明代沈石田有《吟留云亭》诗云:“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常在 水潺潺。如何一霎神仙事,却望千门草舍间。城下烟波春拍岸,湖中 6西日早含山。征帆去棹游人过,飞鸟渐倦去未还。” 清朝顺治年间,段以融(又名段灿,金口人),任衡山县训导官时,将留云亭修葺一新,撰诗立碑云:“昔有黄鹤在汝南,城迁一去 7不复返。此地空余亭春秋,白云千载留槐山。”民国初年,留云亭毁于兵燹。1924年,绅耆肖禹虔、安春林、赵衡斋等集资重建,增砌护亭围墙,中开圆月门,亭高15米,径长9.6米,用6根圆柱支撑,顶盖黛色布瓦,斗拱飞檐,别具风格,亭门朝南,正中悬匾,竖写草书“留云亭”三字。由留云亭西行,桃林夹道,曲径通幽,直达山顶西侧“望江楼”遗址。由此西下,山路横斜,桑柳吐翠,临江石壁下,有明代所建石驳岸。 图二 槐山矶石驳岸 在槐山脚下,有一道雄伟坚固的驳岸,金口人都称它为槐山矶石驳岸,它是奇迹,是长江仅存的古代舰运建筑设施,犹如一条蜿蜒的 巨龙,静静地依偎在槐山脚下,看滚滚长江西去。因其独有的历史文物价值,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国家级的宝贝。 金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自古就是长江上的一处贸易集散地。素有“黄金口岸”和“小汉口”之称。因槐山矶突兀江边,悬崖峭壁,暗礁密布,漩流湍急,船只至此难以上行和停靠,不时有船只颠覆遇险,明朝嘉靖年间,地方当局筹资修建了这一供过往船只航行拉纤和停靠,兼以防止山体被江水冲刷的驳岸。驳岸,就是石砌的江岸壁垒。人工用石头在长江边垒起石岸,保护石壁,利于往来船只安全靠岸和供纤夫拉纤。 槐山“惊矶头”,这个“惊”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长江在这里制造的险峻。江水迎面而来,冲击水下的暗礁,溅起飞瀑,触目心惊。因为商船和渔船常在这里触礁沉没。清朝湖北按察使司两次在这里立碑示禁,不准渔民在此设罾捕鱼,影响过往船只的安全。 相传明代一艘商船在此触礁沉没,商人之妇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继续上演,便出资修造了这条坚固的驳岸,故民间有“寡妇矶”的传说。 整座石驳岸临江依山而筑,自下而上分三层,平均高度在7米以上,宽6.2米,用花岗岩垒砌而成,为台阶式条石结构护岸防水堤矶。每层还有两米宽的纤道,平直宽阔,供纤夫拉纤行走。 各层岸壁还按一定距离凿有圆形柱孔,便于纤夫们撑篙系缆,驳岸的设计者高超的智慧令人赞叹~ 石驳岸中、底两层中部,各设圆拱涵洞一个,洞高2米,深10米,供山洪排泄。驳岸现保存长度247米,中层稍短,顶层建有花岗岩栏杆,栏杆全长226.3米,两栏之间,按等距离立有金瓜顶方形望柱,每柱高0.6米,边宽0.25米,共130根,两柱之间,用整块长方形石板嵌成栏板,每块长1.5米,高0.4米,计129块,南北两端建有抱鼓石,既美观又稳固。 图三 槐山矶石驳岸保护标志 纵观整个石驳岸,建筑技艺精湛,造型气势磅礴,布局合理,构造精巧,具有明代雄伟古朴的建筑风格。据实地考察,三级驳岸的铺面条石磨损很大,证明当时的使用非常频繁,南来北往的船只非常之多。 晋代名人陶渊明乘舟去江陵赴任时曾夜宿涂口,留下诗篇《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叩枻新秋月,临流别 友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 8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都在金口停留,并留下了美丽的诗篇,证明金口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而明清两朝,金口已形成江南名镇,这里“商贾辐辏,人烟鳞集,桅樯如林,首尾相接,百货盛集”,成为商业繁盛的商埠码头。明代诗人王静《江汉朝宗》的诗描绘了这种繁盛的情景:“岷江汉水合重流,远接长天领素秋。滚滚烟波归大海,滔滔雪浪渡芳洲。鱼吹萍靥通金口,鸥荡芦花过岸头。飞鹭落霞吟趣处,云帆往来送行 9舟。” 1 清康熙五十三年《江夏县志》,现藏江夏区档案馆。 2 清康熙五十三年《江夏县志》,现藏江夏区档案馆。 3 任永山主编《金口镇志》,武昌县金口镇志编篡委员会。 4 任永山主编《金口镇志》,武昌县金口镇志编篡委员会。 5 任永山主编《金口镇志》,武昌县金口镇志编篡委员会。 6 任永山主编《金口镇志》,武昌县金口镇志编篡委员会。 7 任永山主编《金口镇志》,武昌县金口镇志编篡委员会。 8 任永山主编《金口镇志》,武昌县金口镇志编篡委员会。 9 武汉旅游文化丛书《历代名人咏武汉》。
本文档为【槐山与槐山矶石驳岸全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1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3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2-26
浏览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