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验29洗发香波的制备(可编辑)

实验29洗发香波的制备(可编辑)

举报
开通vip

实验29洗发香波的制备(可编辑)实验29洗发香波的制备(可编辑) 实验29洗发香波的制备 实验12 酸值、碘值、皂化值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三值”的概念、应用及意义。 2.掌握“三值”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 酸值:指中和1g物料中的游离酸所消耗的KOH的mg数。 皂化值:指中和1g物料完全水解后得到的酸所消耗KOH的毫克数。 碘值:是指100g油与碘加成时所消耗的碘的克数。 测定碘值的方法为韦氏法,反应过程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锥形瓶、滴定管、天平、冷凝管、水浴、碘量瓶、移液管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酚肽、乙...

实验29洗发香波的制备(可编辑)
实验29洗发香波的制备(可编辑) 实验29洗发香波的制备 实验12 酸值、碘值、皂化值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三值”的概念、应用及意义。 2.掌握“三值”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 酸值:指中和1g物料中的游离酸所消耗的KOH的mg数。 皂化值:指中和1g物料完全水解后得到的酸所消耗KOH的毫克数。 碘值:是指100g油与碘加成时所消耗的碘的克数。 测定碘值的方法为韦氏法,反应过程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锥形瓶、滴定管、天平、冷凝管、水浴、碘量瓶、移液管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酚肽、乙醇-二甲苯混合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淀粉指示剂、碘化钾、一氯化碘、三氯乙烷、盐酸等。 四.实验内容 1.测定酸值:取两份3~5g样品分别加入两只锥形瓶中,每瓶中加50ml乙醇-二甲苯混合液摇匀,每瓶中再加入3滴酚肽指示剂,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至粉红色。计算结果。 2.测定碘值:准确称取两份样品,分别加入两个碘量瓶中,每瓶中加入三氯甲烷,使样品溶解,并准确地用移液管量取20ml氯化碘-冰醋酸溶液,立即盖上塞子。摇匀后,静置1h。然后在碘量瓶中加入20ml碘化钾溶液、100ml蒸馏水溶 液,用0.1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到红色临近消失时,加入3ml淀粉,继续滴定到无色为终点。在相同条件下,作空白试验计算用。计算结果。 3.皂化值测定:将25ml KOH-乙醇沸腾煮1小时。加酚酞3滴,稍热用HCl标准液滴定至无色。在相同条件下,作空白试验计算用。计算结果。 五.注意事项 1.试剂按要求取用,标定时不造成浪费。 2.乙醚、乙醇易燃、易挥发。 六.思考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影响皂化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2.用皂化反应测定酯时,哪些化合物有干扰? 实验17 洗发香波的制备 实验目的 掌握配制洗发香波的工艺 了解各组分的作用 实验原理 洗发香波,是英文shampoo的谐音译名,是为了将附着在头发上和头皮上的污垢除去,保持头发清洁的产品,与香皂相比,既具有去污作用,又不会过分去除头发自然的皮脂,所以香波既是去污剂,又可赋予头发以光泽、美观及易梳理性。 香波的种类很多,?按产品外观的透明度可分为透明型、珠光型和膏状;按功能可分为调理香波、中性香波、油性香波、干性香波,去头皮屑香波、染发香波等。若用肥皂洗发,洗发后有一层灰白色膜状物,使头发又粘又硬,这就是钙和镁离子产生的“皂垢”,香波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对爱美的现代人来说,用香波洗发好处很多,但有一个问题需注意,这就是需要保证香波的卫生质量,以减少对 皮肤和眼晴的刺激,洗发香波在性质上要求具备以下特点:? (1)有良好的去污性;(2)有合适的粘度;(3)泡沫量多;(4)能使洗后的头发富有光泽,容易梳理;(5)对头发、眼睑的安全性高。洗发香波组分包括去污发泡剂、稳泡剂、增稠剂、油脂剂、螯合剂、珠光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 (1)去污发泡剂? 作为去污发泡剂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活性剂,阴离子类有K12、LST、AES、TA-40、琥珀酸酯1303(AESM)、AOS、AGA以及PL-1型乳化剂等;两性离子类有BS-12、BS-12K、DCM、OA-12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有烷醇酰胺(尼诺尔)、AEO和APO、TWeen-20等。 (2)稳泡剂? 具有延长和稳定泡沫保持长久的表面活性剂有烷醇酰胺(尼诺尔)、氧化胺(OA-12)。 (3)增稠剂? 它的作用是提高香波的粘稠度,香波中使用的增稠剂有无机盐(NaCl和NH4Cl)、脂肪酸聚氧乙烯酯、氧化胺和水溶性胶质。 (4)澄清剂? 它是用来保持和提高透明香波透明度的组分,常用的有乙醇、丙二醇和脂肪醇柠檬酸酯等。 (5)赋脂剂? 即油性组分。它能使头发光滑、流畅,易梳理。赋脂剂多为油、脂、高级醇和酯类组分。 (6)螯合剂? 它的作用是降低钙镁离了在头发上的沉积,常用的螯合剂有EDTA、EDTA-2Na和EDTA-4Na。 (7)珠光剂? 它的作用是使香波产生珠光,常用的珠光剂有乙二醇硬脂酸酯、聚乙二醇硬脂酸酯、鲸蜡醇和硬脂醇也可使用。 (8)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防腐剂可防止香波腐败变质,常用的有尼泊金甲酯和丙酯及其混合物、布罗波尔、凯松和杰马等。? 抗氧化剂可防止香波某些成 分被氧化,使香波酸败,常用的抗氧化剂有BHT、BHA和维生素E等。 (9)香精和色素? 香精的特质香气往往是香波品牌的象征;色素能使香波具有宜人悦目的色彩,蓝绿色为首选色调。 表面活性剂为香波提供了良好的去污力和丰富的泡沫,使香波具有较佳的清洗作用。各种添加剂可增加表面活性剂的去污力和泡沫的稳定性,能进一步改善香波的洗涤功能,增强调理作用,并与硬水中的钙、镁离子相结合,在洗发后不含产生“皂垢”粘附在头发上。 主要仪器和药品 电炉、水浴锅、电动搅拌器、温度计、烧杯、托盘天平、滴管 AES、尼诺尔、ABS-Na、BS-12、羊毛脂、柠檬酸、香精、色素 四、实验内容 水加入250ml烧杯中,加热至60度。 加入AES并不断搅拌至全部溶解,控温在60-65度。 加入表面活性剂溶解,再加入其它助剂。 降温,加香精、防腐剂等。 调节pH值,调节至5.5-7.0。 用食盐来调节粘度。测量粘度。 五. 注意事项 1.柠檬酸需配成50%溶液。 2.食盐为20%的溶液。 3.搅拌慢才能出珠光。 六.思考题 1.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需要控制香波的pH值? 实验18 护发素的配制 实验目的 了解护发素的成分 掌握护发素的配制方法 实验原理 护发素又叫润丝,是在洗发时使用香波之后将其涂抹在头发上轻揉片刻,再用水冲洗干净,能使头发恢复柔软性和有光泽,对头发具有极好的调理和保养作用。 护发素主体成分是阳离子型调理剂。如1831、1231、1227、1827、D1221和阳离子瓜耳胶、水解胶原蛋白等,其次是油性组分和去离子水。 油性组分有蜂蜡、凡士林、白油、橄榄油、蓖麻油、羊毛脂及其衍生物,角鲨烷、硅油、高级脂肪酸酯、高级醇等;水相组分有去离子水、甘油、丙二醇等;乳化剂有三乙醇胺皂、脂肪醇硫酸盐、Span、Tween和AEO等;此外还有赋型剂、防腐剂、螯合剂和香精等。 阳离子吸附于毛发,形成单分子吸附膜,使得头发柔软、富有弹性。 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增粘、增稠的作用,能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甘油、丙二醇等为保湿剂,白油等油脂剂,可改善梳理性、光泽度。 水解蛋白可促进头发生长。 维生素E可促进循环,抗氧化。 主要仪器和药品 电炉、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 1631、十八醇、硬脂酸单甘油酯、三乙醇胺、OP、香料、甘油 实验内容 取十八醇、硬脂酸单甘油酯、水加入200ml烧杯中。 搅拌,加入三乙醇胺、OP、香料、甘油。 搅拌、冷却,即得到成品。 注意事项 溶解时要使原料微热 思考题 护发素的护发原理是什么? 护发素中的各组分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19 浴用香波的配制 实验目的 掌握浴用香波的配方原理和配制方法。 了解浴用香波各组分的作用。 实验原理 其主要原料是合成的低刺激性的表面活性剂和一些泡沫丰富的烷基硫酸酯盐及烷基醇酰胺等表面活性剂。 大部分产品使用多种添加剂,以便得到满意的综合性能。常用的助剂: (1)螯合剂:柠檬酸等;(2)增泡剂;(3)增稠剂;(4)珠光剂;(5)滋润剂;(6)缓冲剂;(7)维生素;(8)色素;(9)香精。 要求:(1)安全性为第一位;(2)不刺激皮肤、不脱脂。产品的pH值与皮肤相近;(3)添加滋润作用辅料等。 仪器和药品 电炉、水浴锅、电动搅拌器、温度计、烧杯、量筒、托盘天平、滴管、玻璃棒。 十二醇硫酸三乙醇胺盐(40%)、醇醚硫酸盐(70%)、月桂酰二乙醇胺、甘 油-软脂酸酯、羊毛酯衍生物、丙二醇、椰子基二乙醇酰胺、柠檬酸、脂肪酰胺烷基甜菜碱、乙醇胺、壬基酚基醚、硫酸钠、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实验内容 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加热到60度,边搅拌边加入难溶解的醇醚硫酸钠; 溶解后再加入其它表面活性剂,并不断搅拌,温度控制在60度。 继续加入羊毛酯衍生物,停止加热,继续搅拌30分钟以上; 液温降到40度时加入丙二醇、色素、香精等; 用柠檬酸调整pH值为5~7.5,待温度降到室温后用氯化钠调节粘度即成。 注意事项 表面活性剂要慢慢加入到水中溶解,不能将水加入到表面活性剂中,否则会造成粘度极大的团状物,导致溶解困难。 思考题 浴用香波各组分的作用是什么? 浴用香波配方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实验20 洗洁精的配制 实验目的 掌握洗洁精的配制方法。 了解洗洁精各组分的性状及配方原理。 实验原理 主要性质及用途 洗洁精又叫餐具洗涤剂,是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液体。特点是去油腻性好、简易卫生、使用方便。 配方原理 基本原则 ?对人体无害 ?能较好地洗去动植物油垢 ?清洗剂和清洗方式不损伤餐具、灶具及其它器具 ?无残留 ?发泡性好 ?可有效杀灭细菌 ?储存稳定性好 配方结构特点 ?应为透明液体,浓度、粘度适当 ?考虑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效应,及助剂的协同作用 ?高碱性,但不能高于10.5 ?要加入醋酸铝等釉面保护剂 ?加入少量香精 主要原料 烷基苯磺酸盐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用量10~15%。 主要仪器和药品 电炉、水浴锅、温度计、烧杯、量筒、天平、滴管、玻璃棒。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乙醇、甲醛、三乙醇胺、 香精、试纸、硫酸等。 实验内容 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加热至60度左右。 加入AES并不断搅拌到全部溶解,水温控制在60~65度。 保温,在连续搅拌下加入其它表面活性剂,搅拌到全部溶解为止。 降温到40度以下加入香精、防腐剂、鳌合剂、增溶剂,搅拌均匀。 测溶液的pH值,用硫酸调解pH值到9~10.5。 加入食盐调解到所需的粘度。调节之前应把产品冷却到室温或测粘度时的标 准温度。 注意事项 AES应慢慢加入水中。 AES在高温下极易水解,因此溶解温度不可超过65度。 思考题 配制洗洁精应注意哪些问题? 洗洁精的pH值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为什么? 实验21 餐具洗净剂脱脂力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餐具洗净剂脱脂力的测定方法。 了解餐具洗净剂脱脂力的应用。 实验原理 脱脂力是餐具洗净剂的最主要的指标,通过脱脂力的测定,可以帮助筛选 餐洗剂的最佳配方。 将标准油污涂在已称重的玻璃片上,用配好的一定浓度的餐洗剂溶液进 行洗涤,干燥后称重,即可通过下式计算脱脂力:主要仪器和药品 脱脂力测定装置、玻璃载片、天平、称量瓶、载玻片支架、镊子、脱脂棉球、容量瓶、小烧杯。 实验内容 载玻片油污涂制 将6枚载玻片用酒精洗净,待干燥后称重,准确到0.0001g。 在20度油污中,将每一枚载波片浸入到55mm高处浸渍约3s后取出,并将载玻片下沿附着积存的油污用滤纸吸净,立即放在玻片架上在32度条件下干燥1h,称重,准确到0.0001g。 硬水的配制 参照洗涤剂去污力的测定方法,采用250ppm的硬水,配制的硬水的钙镁离子比为6:4。 称取无水氯化钙0.165g、硫酸镁0.247g,用蒸馏水稀释至1L,即为250ppm的硬水。 洗净剂溶液的配制 称取10g洗净剂,用250ppm的硬水稀释至1L待用。 脱脂实验 将制好的油污载玻片小心放入脱脂力测定装置的支架上。取700ml配置好的餐洗剂溶液倒入测定仪的烧杯中,在32度的条件下,洗涤3min(转数控制在250转/分)。 倒出洗净液,另取蒸馏水700ml,在相同条件下漂洗1min。 取出载玻片,挂在支架上,室温下干燥一昼夜,称重,准确到0.0001g。 平均脱脂力计算 注意事项 注意编号顺序,避免样品混淆。 思考题 为什么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载玻片? 为什么要放置一昼夜后才能称量? 实验22 通用液体洗衣剂 实验目的 掌握配制工艺; 了解各组分的作用和配方原理。 实验原理 通用液体洗衣剂为无色或淡蓝色均匀的粘稠液体,易溶于水。 设计这种洗衣剂首先考虑洗涤性能,要有强的去垢力,还不能损伤衣物。还要考虑经济性及适应性等。 一般包括:表面活性剂,常用烷基苯磺酸钠,目前向脂肪醇硫酸盐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过渡。 洗涤助剂:螯合剂,常用三聚磷酸钠,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效果好,但价格较高。 增稠剂。聚乙二醇酯及氯化钠等。 助溶剂。烷基苯磺酸钠及尿素等。 溶剂。软化水和去离子水。 柔软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消毒剂、漂白剂、酶制剂、抗污垢再沉降剂、碱剂等。 仪器和药品 电炉、水浴锅、电动搅拌器、温度计、烧杯、量筒、托盘天平、滴管、 玻璃棒。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Na)、尼诺尔、OP-10、食盐、纯碱、水玻璃、五钠、香精、色素、pH试纸、AES、硫酸等。 实验内容 1.将蒸馏水加入250ml烧杯中,加热升温到60度,缓慢加入AES,不断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搅拌时间约为20min,在溶解过程中,水温控制在60~65度。 2.连续搅拌下依次加入ABS-Na、OP-10、尼诺尔等表面活性剂,一直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搅拌时间约20分钟,保持温度在60~65度。 3.不断搅拌下将纯碱、二甲苯磺酸钾、荧光增白剂、STPP、CMC等加入,溶解并保证温度在60~65度。 4.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40度以下时加入色素、香精等,搅拌均匀。 5.测溶液的pH值,并用磷酸调节反应液的pH值小于10.5。 6.降至室温,加入食盐调节粘度。本实验不控制粘度指标。 注意事项 按次序加料,必须使前一种物料溶解后再加后一种。 按规定控制好温度,加入香精时的温度必须小于40度,防止挥发。 思考题 通用液体洗衣剂有哪些优良的性能? 配方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pH值怎样控制?为什么? 实验23 洗衣膏的配制 实验目的 掌握洗衣膏的配制方法; 了解洗衣膏中各组分的作用。 实验原理 洗衣膏由起降低表面张力及起渗透、乳化等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组成,助洗剂有抗污垢再沉积剂、PVP、CMC、CMS、软水剂、三聚磷酸钠、柠檬酸钠等组成。硅酸钠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胶态二氧化硅,使膏体粘稠,无机盐吸收水分对膏体粘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仪器和药品 水浴锅、电动搅拌器、温度计、烧杯、量筒、托盘天平、滴管、玻璃棒。 烷基苯磺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硫酸钠、氢氧化钠、CMC、水玻璃、碳酸氢钠、碳酸钠、三聚磷酸钠、氯化钠、K12。 实验内容 将2gCMC、15g水加入200ml烧杯中,浸泡30min,搅拌均匀,待用。 另取50ml烧杯,加入2gK12、17g去离子水,放入水浴锅中加热溶解。 将10g烷基苯磺酸、3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入配制好的K12溶液中,在水浴锅上加热并搅拌均匀,控温在60度左右,加入6g氢氧化钠、配好的CMC溶液、15g水玻璃、3g碳酸氢钠、15g三聚磷酸钠、3g氯化钠,在搅拌下冷却到室温即得成品。 注意事项 注意将表面活性剂全部溶解后再继续实验。 思考题 各组分的作用是什么? 碳酸氢钠能否在水玻璃前加入? 膏体粘稠靠什么? 影响洗衣膏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24 雪花膏的配制 实验目的 了解雪花膏的配制原理和各组分的作用。 掌握雪花膏的配制方法。 实验原理 雪花膏是白色膏状乳剂类化妆品。通常以硬脂酸皂为乳化剂的水包油型乳化体系。油相中含有脂肪酸、脂肪醇、多元醇脂肪酸酯等非水溶性物质。这样,雪花膏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起到皮质膜的作用,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尤其适用于干性皮肤以及干燥地区。 雪花膏一般包括硬脂酸皂(3.0-7.5%)、硬脂酸(10-20%)、多元醇(5-20%)、水(60-80%)。 其中硬脂酸可以起到形成表面薄膜,柔软角质层,保留水分。 碱类和脂肪酸中和形成硬脂酸皂起到乳化作用。为防止体系的粘稠度过大,用氢氧化钾。 多元醇用作保湿剂,可防止产品的面条现象,提高耐冰冻性。 单硬脂酸甘油酯是辅助乳化剂,用量1?2%。可以使得制成的膏体比较细腻,光泽度好。十六醇与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使用更好。可以使体系更加稳定。用量为1?3%。白油可以调色,也可以防止面条化的现象。 此外,羊毛脂、苹果油、蜂胶等都可作为功能性成分补充加入,形成不同特色的配方。 主要仪器和药品 烧杯、电动搅拌器、温度计、显微镜、托盘天平、电炉、水浴锅。 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白油、丙二醇、氢氧化钠、香精、防腐剂、精密PH试纸。 实验内容 分别称量适量的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白油、十六醇和丙二醇,加入250ml烧杯中,水和碱称量后加入另一250ml烧杯中。分别加热至90度,融化物料。 装水的烧杯在90度下保持20min灭菌。 搅拌下将水慢慢加入到油相中,继续搅拌。 温度到达50度,加入防腐剂,40度时加入香精,搅拌均匀。 调整体系的pH值。 注意事项 氢氧化钠加入量少。主要帮助增大体系的粘度。 降温过程的搅拌不宜过分,以免在体系内残留气泡。 成品细腻、无面条状、无刺激。 思考题 配制雪花膏时,为什么要分两个烧杯配制,然后合到一起? 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35 双酚A型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制备双酚A环氧树脂,了解这类反应的一般原理和合成树脂的基本操作。 2.通过粘接实验,了解一般环氧树脂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现在,一般采用两步加碱法来最大限度的避免环氧氯丙烷水解,增加环氧氯丙烷的回收量。反应方程式如下: 三.仪器和药品 四口烧瓶、冷凝管、锥形瓶、滴液漏斗、温度计、烧杯、电热套、搅拌器 双酚A、氢氧化钠、苯、盐酸、丙酮、酚肽、玻璃条、塑料片 四.实验内容 1.合成树脂 (1)在70度、30分钟内,将22.8g双酚A和28g环氧氯丙烷加入烧瓶中,下融熔双酚A; (2)在70度、30分钟内,将22mlNaOH液体(8gNaOH与20ml水混合所得)以每分钟14~15滴的速度加入分液漏斗中; (3)在70度下,回流2小时,直至体系变成微黄色或浅白黄色; 2.洗涤 (1)用30ml水和60ml苯搅拌粗洗; (2)将60~70度左右的50ml水加入分液漏斗中洗涤。 (3)静止分去水层。 3.脱苯、水和未反应的单体 在80-90度下,将杂质蒸出,烧瓶中所剩的为浅黄色粘稠树脂。 4.环氧值测定(盐酸?丙酮法) 滴定2个样品:,空白的滴定1个样品。 精确称取0.3 ~0.5g样品,依次加入15ml0.2mol/L-1 盐酸?丙酮溶液(不 标定,用移液管取)、摇匀,并加入1~2滴0.1%的酚酞指示剂。 溶液配制:1.6ml浓盐酸+100ml丙酮移入容量瓶中,配成0.2ml.L-1的盐酸丙酮溶液; 精确称量0.3~0.5g环氧树脂+移液管准确移取的15ml盐酸丙酮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在15度左右放置1小时。 标定:加入1~2滴0.1%的酚酞指示剂,用0.1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到粉红色,做平行试验,并作空白样进行对比。 五.注意事项 氢氧化钠溶液的的滴加速度要缓慢,防治局部过量而结块。 六.思考题 1.合成时用什么作为催化剂?加入的快慢对结果有影响吗? 2.合成后环氧树脂为什么要分馏?分馏控制在什么温度? 实验41 聚醋酸乙烯酯乳胶涂料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点。 2.了解乳胶涂料的特点,掌握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乳胶涂料为一种水性涂料。对人体没有危害。可用于建筑物和住宅的内墙。深受用户的喜爱。本实验采用醋酸乙烯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乳液。 当涂刷在物体表面时,随着水分的蒸发,微胶粒互相挤压形成连续而干燥的涂膜。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四口烧瓶、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滴液漏斗、水浴锅、砂磨机、塑 料杯 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乳化剂OP-10、去离子水、过硫酸氨、碳酸氢钠、丙二醇、钛白粉、碳酸钙、磷酸三丁酯 四.实验内容 1.溶解。加入30ml去离子水和0.35g乳化剂到四口烧瓶,搅拌后加入2g聚乙烯醇。加热升温到90度并保持1小时,直至聚乙烯醇全部溶解,备用。 2.将0.2g过硫酸氨溶于水中,配成溶液。 3.聚合。将17g蒸馏过的醋酸乙烯酯和2ml质量分数5%的过硫酸氨水溶液加至上述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同时水浴加热,保持温度在65~75度。当回流基本消失时,温度升至83度。这时用滴液漏斗在2h内缓慢地、按比例地滴加23g醋酸乙烯酯和余下的过硫酸氨水溶液,加入完毕后继续升温到90~95度,保温30min到无回流为止。然后冷却到50度,继续加入3ml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调整体系的pH值到5~6之间。最后加入3.4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并冷却1h,即得到白色稠厚的乳液。 五.注意事项 1.聚乙烯醇必须完全溶解; 2.滴加速度均匀; 3.升温不能快; 4.醋酸乙烯必须蒸馏; 六.思考题 1.聚乙烯醇在反应中的作用? 2.过硫酸氨在反应中的作用? 3.调整pH值的作用? 实验46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纳米粉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Sol?Gel技术及其制备BaTiO3纳米粉的合成工艺; 2. 了解X-射线衍射对无机物的表征方法和应用; 3. 了解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发展状况。 二.实验原理 BaTiO3是重要的电子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和铁电效应。用于制作陶瓷电容器、多层膜电容器、铁电存储器和压电换能器等。 BaTiO3室温下为四方结构,120?以上转变为立方相。结构见下图: BaTiO3的制备方法多以固相烧结法制备,原料以BaCO3和TiO2等物质的量混合,1300 oC煅烧,发生固相反应:BaCO3 + TiO2 BaTiO3 + CO2 此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但必须依赖机械粉碎和球磨,反应温度高,不均匀。Sol?Gel法避免了上诉缺点。Sol?Gel法有以下优点: 操作简单,不需要极端条件和复杂设备; 各组分在溶液中实现分子级混合,可制备组分复杂但分布均匀的各种纳米粉; 适应性强,不但可制备微粉,还可制备纤维,薄膜和复合材料。 我们采用Sol?Gel法将BaTiO3制备成纳米粉,Sol?Gel法是用金属有机物(如醇盐)或无机物为原料,通过溶液中的水解、聚合等化学反应,经过溶胶---凝胶---干燥---热处理过程制备纳米粉或薄膜。另外制备纳米粉方法还有: 一般认为,尺寸在1 ~ 100 nm范围的粒子称为纳米(nanometer)粒子。它 处于宏观固体和微观原子间的介观层次,对材料的物性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BaTiO3纳米粉的压电效应比普通的BaTiO3提高2倍以上。 直到上世纪90年代电子显微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给纳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直观的信息手段,可以借助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大小。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烧杯、磨口锥形瓶、电热套、温度计、湿度计、氧化铝小坩埚、箱式电炉、干燥箱、真空泵、磨具。 钛酸四丁酯、无水醋酸钡、冰醋酸、正丁醇。 四、实验内容 1.溶胶及凝胶的制备。准确称取钛酸四丁酯约7.0g置于小烧杯中。倒入30mL正丁醇使其溶解,搅拌下加入10mL冰醋酸,混合均匀。另称取等物质的量的已干燥过的无水醋酸钡,溶于15mL蒸馏水中,形成醋酸钡水溶液。将其加入到钛酸四丁酯的正丁醇溶液中,边加入边搅拌,混合均匀后用冰醋酸调其pH值为3.5,即得到淡黄色透明澄清的溶胶。将烧杯口扎紧,室温下静置24h,即得透明凝胶。 2.干燥胶的获得。将凝胶捣碎,置于烘箱中,100?温度下充分干燥24h,去除溶剂和水分,即得干凝胶。 3.干凝胶的热处理和表征。将干凝胶置于Al2O3坩埚进行热处理,开始以4??min-1的速度升温至250?,保温1h,以彻底除去粉料中的有机溶剂。然后再以8??min-1的速度升温至800?,保温2h,自然降温至室温,得白色淡黄色固体,研细即可得到结晶态BaTiO3粉体。 4.纳米粉的表征。对纳米粉进行X-射线衍射检测,对照标准谱图确定是否为结晶态,并计算平均粒径。 实验流程如下图。 五、注意事项 先称取醋酸钡,7.5克左右溶解于蒸馏水中,根据具体称量的量计算TEOS的量(1:1),要求小数点后四位,允许第四位有误差。先称醋酸钡的目的是防止TEOS过长时间在空气中水解; 要保证醋酸钡完全转移到钛酸四丁酯的正丁醇溶液中,可用2-3mL的冰醋酸洗涤醋酸钡烧杯; 若称量TEOS过量,用滤纸吸出; 量杯要根据标签专用。 六、思考题 1.在称量钛酸四丁酯时应注意什么?当称量的钛酸四丁酯比预计的量多而且已溶于正丁醇中时,以后的实验如何处理? 2.如何才能保证醋酸钡完全转移到钛酸四丁酯的正丁醇溶液中? 3.普通的溶胶-凝胶法中,溶胶中的金属有机物是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分解,而本实验的溶胶虽已存在一定量的水分,但钛酸四丁酯并未快速水解而形成水合二氧化钛沉淀。这是本实验的一个创新,请考虑其中的因素。 实验 48 溶胶-凝胶法制备锆钛酸铅(PZT) (锆钛酸铅(PZT)纳米陶瓷的制备及表征) 实验目的 1. 了解PZT薄膜的主要性能和应用 2. 熟悉湿化学方法制备PZT粉体及薄膜的基本过程 3. 掌握溶胶-凝胶工艺制备PZT的工艺方法及表征手段 二、实验原理 铁电体材料是指具有自发极化,且自发极化矢量可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转向的一类电介质材料。铁电体材料具有压电、热释电、电光、声光、光折变和非线性光学等效应,因此,可作为多种类型的功能材料或器件,应用于多个领域(电子、超声、激光、红外等)。自1921年至今已发现千余种化合物具有铁电性,其中锆钛酸铅(PbZrxTi1-xO3)系列铁电薄膜是当前应用最广、研究最深入的铁电存储介质材料。 近年来,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日臻完善,相比之下,铁电薄膜的制备技术仍在发展之中。目前,PZT铁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可分为三大类。 (1)湿化学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sol-gel,金属有机物分解法MOD,水热法等 (2)物理气相沉积法PVD:离子束溅射、射频溅射、电子束蒸发、激光脉冲沉积PLD、分子束外延等 (3)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常规CVD、金属有机物气相沉积MOCVD、激光增强CVD和MOCVD、等离子增强CVD 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有四种:激光脉冲沉积PLD、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溅射Sputtering、溶胶-凝胶法Sol-Gel。 溶胶-凝胶法基本原理:一些易溶解的金属化合物(金属醇盐或无机盐)在某种有机溶剂中与水发生反应;经过水解与缩聚过程而形成凝胶膜;再经过干燥、预烧热分解,除去凝胶中残余的有机物和水分;最后通过热处理形成所需要的晶态膜。具体过程为: MORn + xH2O?MOHxORn-x + xROH -M-OH + HO-M- ? -M-O-M- + H2O -M-OH + RO-M-? -MO-M- + ROH 在较高温度下也可能发生如下聚合反应 -M-OR+-M-OR ? -M-O-M-+ROR,其中,M代表金属离子,R代表烷烃基。 三、主要仪器与药品 分析天平、烧杯、磁力搅拌器、匀胶机、烧结炉(1000?)、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金相显微镜。硝酸氧锆、醋酸铅、钛酸四丁酯、乙二醇、抛光硅基片。 四、实验内容 称量硝酸氧锆1.3898g,放于四口瓶中,加入10mL乙二醇。称量纸、量筒 安装仪器,通回流水。搅拌头、搅拌浆加热溶解120?,融溶后继续加热30min。称量无水PbAc23.5786g放于小烧杯中,加入10 10mL乙二醇溶解先少加,余量冲洗烧杯,使全部转移至四口瓶中。继续在120 ?下回流30min,使彻底溶解成透明均一溶液。取5mL乙二醇加入小烧杯中,滴加方式加入TiOC4H941.6337g,混合均匀后转移至滴液漏斗中,再用5mL乙二醇冲洗烧杯,使全部转移。递加完成后,回流1.5h。递加TiOC4H94之前,四口瓶内溶液冷却至80?以下,方可进行递加,约需20-30min。溶液由澄清渐变为浑浊,后又有澄清现象时,用滴管加入浓硝酸。溶液变澄清后,降至室温,取出,转移至小烧杯中,保鲜膜封口,扎孔后室温放置一周即可。取放置后的溶胶,一半在搅拌下放于80?下去除溶剂,然后于玻璃板上涂膜,于100?下干燥。另一半直接于100?下干燥(3天),成为干凝胶后研细成细粉,置于坩锅中烧结。烧结:以10?/min升至350?,保温30min,再以5?/min升至450?,保温2h,然后自然降温。 粉体或陶瓷膜的表征及检测:X-射线衍射确定晶型、SEM及TEM观测形貌;并进行介电和铁电性能检测。 五、注意事项 1. 影响溶胶-凝胶质量的内在因素:(1)水解度?? H2O/MORn的物质的量比。 随着水解度的增大,成胶时间缩短;水量小,水解速度慢且不完全,水解度低;水量大,彻底的水解反应发生,生成较大颗粒而沉淀。(2)催化剂??冰醋酸或硝酸。提供H+和配体阴离子。TiOC4H94 + xHAc? TiOC4H94-xAcx+xC4H9OH ?Ti-OR + H2O? ?Ti-OH + ROH + H+ (3)溶胶浓度??通过溶剂调节。 溶剂起到分散、均化作用;溶剂过量,粒子碰撞机会少,聚合慢;溶剂不足,粘度大且膜面分布不均。(4)成胶温度??改变成胶时间。 2. 实验中应注意准确称量,完全转移,保证按化学计量比进行反应。药品及 仪器需严格进行前处理。 六、思考题 1.溶胶凝胶法制备PZT薄膜的主要优越性有哪些? 2.在原料称量和膜处理时应分别注意哪些问题? 3.由于干凝胶的TG-DTA曲线可知,三个放热峰分别位于276?、325?、415?, 且前两个放热峰对应于失重,而415?无失重。试分析三个峰产生的原因。 4.溶胶凝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聚合反应过程,在该过程中形成链状或网状聚 合物。根据本实验所用原料和溶剂,试分析该溶胶-凝胶过程的反应机理。 实验71 抗氧化剂双酚A的合成 实验目的 1.掌握抗氧化剂双酚A的合成原理和方法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3. 了解抗氧化剂双酚A的化学特性及主要用途 实验原理 副反应? 苯酚氧化 异构化(邻位产物)或进一步缩合产物 3.甲苯烷基化 4.磺化 5.酯化 如何提高收率? 1.丙酮过量 2.除水 存在问题? 1.高温利于除水,但副反应增加 2.丙酮过量利于有效利用苯酚,提高收率,但易发生乳化现象 (如何破乳???加热,?加表面活性剂:豆油,?加盐:NaCl) 主要试剂的理化性质 名称 分子量 比重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水 乙醇 乙醚 苯酚 94.11 1.0576 43.0 181.7 溶 溶 易溶 丙酮 58.08 0.7899 -95.4 56.2 ? ? ? 甲苯 92.15 0.8669 -95.0 110.6 不溶 ? ? 双酚A 228.29 1.195 155.6微溶 溶 溶 主要仪器和药品 烧杯、锥形瓶、分液漏斗、球形冷凝管、吸滤瓶、布氏漏斗、玻璃水泵、 电热水浴锅、电子天平 苯酚、甲苯、硫酸、巯基乙酸、丙酮 实验内容 (三口瓶)苯酚(45g),甲苯90g, ?mL, 硫酸(79%-64 g, ?mL)(0.3g 巯基乙酸) 滴加丙酮(?40?)搅拌2h(36~40?) (分液漏斗)热水洗涤(82?,三次150mL-200mL-200mL, 保留哪层?)(烧杯) 冷水结晶 吸滤 粗产品测熔点,计算收率 注意事项 1.双酚A溶于丙酮,甲苯,微溶于水(在冷热水中均不溶) 2.苯酚溶于水(热溶,冷不溶) 六. 思考题 1.双酚A的合成在有机合成上属于哪一类型的反应? 2.本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哪些?为避免副反应发生在实验中应注意哪 些问题? 3.本实验中为何要使用82?热水洗涤? 实验81 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同步合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坎尼查罗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其他制备方法 3. 了解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用途 4.掌握有机固体化合物和液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及纯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扩大反应: ??不含α-H 的醛,如呋喃甲醛,对甲基苯甲醛,甲醛(季戊四醇的制 备) 应用: 苯甲醇:香料 苯甲酸:防腐剂 主要试剂的理化性质 名称 分子量 形态 比重 熔点 沸点 折光率 溶解性 苯甲醛 106.13 无色液体 1.0415 -26 178.1 1.5463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 苯甲醇 108.15 无色液体 1.0419 -15.3 205.35 1.5396 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 苯甲酸 122.13 白色晶体 1.2659 122.4 249 1.504 微溶于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丙酮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烧杯、锥形瓶、分液漏斗、蒸馏烧瓶、球形冷凝管、蒸馏头、直形冷凝管、尾接管、三口瓶,吸滤瓶、布氏漏斗、玻璃水泵、电热水浴锅、电子天平,折光仪 苯甲醛、氢氧化钾、乙醚、亚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镁、 四、实验内容 (锥形瓶)KOH(18g,0.32mol),水 18mL冷至室温 ,加新蒸苯甲醛(21g,20mL,0.2mol) 放置24h(橡皮塞) 加水(60~70mL)(分液漏斗)乙醚(20mL)萃取3次乙醚层(苯甲醇):10mL饱和Na2SO3 10mL 10% Na2CO3 10mL 水(弃水层) 无水K2CO3 或无水MgSO4干燥水浴蒸乙醚蒸馏收集204~206?馏分 称重计算收率测折光率 水层(苯甲酸):酸化 冷却 沉淀析出 吸滤 水重结晶 称重 计算收率 测熔点 五、注意事项 固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及纯度的测定方法: ??重结晶 吸滤 测熔点 液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及纯度的测定方法: ??萃取 蒸馏 测折光率 六. 思考题 1.苯甲醇和苯甲酸有哪些其他制备方法? 2.对于合成的固体有机固体化合物如何让进行分离和纯化? 3.对于合成的液体化合物如何让进行分离和纯化 实验82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了解酰化反应的应用领域 3. 了解乙酰水杨酸的用途 4.掌握固体化合物的纯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酰化试剂:酰卤,羧酸,酸酐 副反应? 乙酰水解 2.酯化 [提问:如何避免副反应] 反应应用? 1.引入烷基 2.保护基 3. 甜味剂 主要试剂的理化性质 名称 分子量 形态 比重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水杨酸 138.12 白色晶体或粉末 1.443 159 211 升华 微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乙醇,乙醚,丙酮 乙酐 102.09 无色液体 1.082 -73.1 139.55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苯 乙酰水杨酸 180.17 乙酰水杨酸 1.35 135溶于热水,乙醇,微溶于丙酮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烧杯、锥形瓶、吸滤瓶、布氏漏斗、玻璃水泵、电热水浴锅、电子天平 水杨酸、乙酐、浓硫酸、乙醇 四、实验内容 (锥形瓶)水杨酸(6.3g,0.045mol), 乙酐9.5g,9mL,0.09mol, 10滴浓硫酸 水浴加热(70?,20min,*振摇)冷水冷却吸滤 冰水洗2次 烘干 粗产品重结晶(乙醇-水) 测熔点,计算收率 五、注意事项 1. 吸滤注意事项 2.重结晶方法 3.熔点测定方法 六. 思考题 1.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属于O-酰基化反应,酰化反应常用的酰化试剂有哪些? 以酰酐为酰化剂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实验中主要的副反应有哪些?应如何避免? 实验84 乙酸丁酯的制备 实验目的 1.了解酸催化合成有机酸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回流分水、洗涤、干燥、蒸馏等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 主反应 副反应 本实验中使用了过量的醇,并将水除去,以求提高产率。 主要仪器和药品蒸馏烧瓶、球形冷凝管、蒸馏头、直形冷凝管、尾接管、三口瓶 正丁醇、冰醋酸、浓硫酸、碳酸钠溶液、无水硫酸镁、pH试纸 四. 实验内容 1.回流分水 向250mL 蒸馏烧瓶中加入14.4mL 乙酸和28.9mL乙醇,摇荡下逐滴加入10滴浓硫酸,摇匀。加入几粒沸石,装上球形冷凝管、分水器,接通冷凝水。加热蒸馏烧瓶,使其中液体回流40分钟。?2.分液洗涤 回流完毕,冷却。取下球形冷凝管,把分水器中分出的酯层和三口烧瓶中的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用20ml水洗涤,分去水层。 3.除去乙酸 向收集馏分的三口瓶中慢慢滴入10%碳酸钠溶液25ml,并不断摇荡三口瓶,使产生的CO2逸出,并用石蕊试纸检验瓶中上层液体直到不再变红为止。分去水层。 4.干燥 酯层倒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镁,干燥。(提问: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的目的?) 5.蒸馏提纯 将干燥好的乙酸丁酯转入一个干燥的50mL蒸馏烧瓶中,使用干燥的仪器安装一套蒸馏装置,加入沸石,蒸馏,收集124?126?的馏分,详细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蒸馏时馏出物的沸点。称量产物,计算产率。 五 .注意事项 1.水不回流到反应体系中就不要放水。 2.反应终点的判断:分水器中不再有水珠下沉,水面不再升高。反应大约需要40 min 左右。 六.思考题 1.反应中生成的水如何除去? 2.计算反应安全时应分出的水量? 实验85 乙酸纤维素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乙酸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2.了解纤维素的结构特征、性质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将棉花用乙酸酐进行酰化,以制备乙酸纤维素。 若将纤维素分子上的羟基乙酰化,减少大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根据酰化的程度,使它可溶于丙酮或其它有机溶剂,使纤维素的应用得以扩展。 应用: 合成药物肠绒衣的原料 成膜性:如过滤嘴烟或织物 膜材料:纺织纤维、胶片材料。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烧杯、吸滤瓶、布氏漏斗、玻璃水泵、电热水浴锅。 脱脂棉、冰醋酸、乙酸酐、浓硫酸、丙酮、苯、甲醇。 四、实验内容 纤维素的乙酰化 在400ml的烧杯中加入10g脱脂棉、70ml冰醋酸、0.3ml浓硫酸、50ml乙酸酐。盖一表面皿于50度水浴中加热。每隔一段时间用玻璃棒搅拌,使纤维素酰基化,约1.5~2小时后,成均相糊状物。 三乙酸纤维素的分离 取一半糊状物倒入一个400ml烧杯中,加热到60度,搅拌下慢慢加入25 ml质量分数80%乙酸,来破坏过量三乙酸酐,在60度保温15min。在加入25ml蒸馏水,在加入200ml水,三乙酸纤维素沉淀出来。对其进行滤洗。 3.2,5-乙酸纤维素的制备 将另一半糊状物于60度,搅拌下慢慢加入50ml质量分数70%乙酸及0.14ml浓硫酸的混和物中,于80度水浴锅中加热2h,使三乙酸纤维素部分皂化,得到2,5-乙酸纤维素。对其进行滤洗。 五、注意事项 制三乙酸纤维素时,浓硫酸不可直接滴在棉花上,待冰醋酸、乙酸酐将棉花浸润后再滴,或直接加入冰醋酸。 六. 思考题 硫酸的作用?为什么加入时要格外注意? 三乙酸纤维素制备中为什么用冰醋酸?用80%、70%替代可否?反过来可否? 乙酰化反应是发生在哪里? 计算5g脱脂棉,理论上分别能产生多少乙酸纤维素? 实验49 垂直提拉法制备硬脂酸LB膜 实验目的 熟悉垂直提拉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LB膜的制备方法 了解LB膜的发展状况 实验原理 LB膜和LB膜技术 LB膜是Langmuir-Blodgett膜的简称。LB薄膜是用LB技术获得固体表面上的分子薄膜。LB膜技术是一种单分子膜堆积技术。即在水-气界面上,将两亲分子即分子一头为亲水基团,另一头为憎水基团,如脂肪酸紧密排列,然后转移到固体上,形成分子薄膜。其制膜过程是先将成膜的双亲性分子溶于挥发性的溶剂中,滴在水面上,即可形成成膜分子的单分子层,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并依靠成膜分子本身的自组织能力,得到高度有序、紧密排列的分子,最后把它转移到基片表面。 LB膜的大部分成膜材料分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自身可与水混溶,另一部分不能与水混溶。可溶部分称为亲水基团,不可溶部分称为疏水基团。一般认为,亲水头基的极性不能太强,否则很易溶于亚相水溶液中,疏水碳氢尾链也不能 太短,必须达到一定的长度常要大于12个碳原子,两亲分子才能形成单分子膜并组装成LB膜。 简单长链脂肪酸由直链烷基-CnH2n+1和羧酸基-COOH组成。硬脂酸正十八烷酸,C17H35COOH就是一种典型的单分子成膜材料。因此,将容易成膜的硬脂酸与不易成膜或成膜性能不好的功能分子混合组装到LB膜中,从而实现功能分子所要求的功能。例如,将具有较好导电性能的四苄硫基硫富瓦烯和硬脂酸组成1:1物质的量比的混合,制备出导电LB膜。在碘蒸汽掺杂下其导电性可提高几个数量级,其原因是碘与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在LB膜中发生化学反应,最后生成新的导电复合物。 国内有采用胶体化学的方法制备了BaTiO3超微粒,用LB膜技术组装了BaTiO3超微粒-硬脂酸复合LB膜,结果表明BaTiO3超微粒在复合膜中是比较稳定的,其覆盖度90%,膜的均匀性很好,能够制备出致密均匀的薄膜。复合膜中的BaTiO3超微粒具有介电限域效应。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分散的方法将Fe2O3超微粒分散于硬脂酸/正己烷/氯仿溶液中,用LB膜技术进行组装。结果表明:Fe2O3超微粒/硬脂酸单分子膜的成膜性能良好,该膜具有层状结构,在两者晶格结构相匹配的情况下,Fe2O3超微粒能够被有序组装。 硬脂酸不但可以与不易成膜的物质实现有序的分子组装,还可以提高膜的机械性能。如将C60与一定比例的硬脂酸SA混合制备出Y型LB膜,结果表明,C60-SA LB膜的耐磨寿命明显高于无序C60-SA膜和脂肪酸LB膜。 本实验即制备硬脂酸LB膜。 与真空蒸发和溅射不同,LB膜技术不需要很大的热能供给系统,而且可以在纯净的大气下操作,这对大量有机材料及生物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价 值。同时因其具有有序、超薄,能在分子水平上控制其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的特点,从而能实现分子排列组合,组建超分子结构和超微复合材料,以及观察一般情况下无法进行的化学反应和物理现象,乃至特殊功能和生物活性。LB膜在微分子学、信息科学、生物学等高技术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此外,由于微电子学与仿生学,特别是纳米材料与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在分子尺寸水平进行功能材料的构筑,而LB膜是进行分子构筑的极为有用的手段,近年来引起了化学、物理、生物和电子界等方面的重视,使LB膜的研究进人了一个非常活跃的阶段,也引起了工业界的关注。 近年来,LB膜技术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由LB膜功能体系所实现的分子尺度上的装配已经成为高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个热点。同时,LB膜与化学、物理、生物、医学、电力学和光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形成了多学科的交叉点和生长点。由于LB膜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质,激发了科学家们对LB膜的研究热情,使LB膜技术在材料学、光学、电化学和生物仿生学等领域显示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潜力。 LB膜的成膜原理 LB膜材料在亚相上的铺展机理
本文档为【实验29洗发香波的制备(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835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1KB
软件:Word
页数:31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0-03
浏览量: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