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温江可行性报告

成都温江可行性报告

举报
开通vip

成都温江可行性报告成都温江可行性报告 成都温江————竹轩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温江区域特征分析 1.1.1 温江区概况 素有“金温江”之称的温江位于成都市正西面,东距成都市中心16公里左右,南距双流机场21公里左右,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辖11镇4乡,总人口32.67万。1935年起为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治地,解放后长期为温江地委、行署所在地,1983年划归成都市管辖。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温江撤县设区,温江区正式纳入成都特大中心城市中心城区有机组成部分。 温江自然环境优越,居成都上风上水之位,空...

成都温江可行性报告
成都温江可行性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成都温江————竹轩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温江区域特征分析 1.1.1 温江区概况 素有“金温江”之称的温江位于成都市正西面,东距成都市中心16公里左右,南距双流机场21公里左右,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辖11镇4乡,总人口32.67万。1935年起为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治地,解放后长期为温江地委、行署所在地,1983年划归成都市管辖。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温江撤县设区,温江区正式纳入成都特大中心城市中心城区有机组成部分。 温江自然环境优越,居成都上风上水之位,空气清新,空气质量一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是温、郫、都(温江、郫县、都江堰)国家级生态示范第一县,它是全国的花木种植基地,有花木苗圃12万余亩,近1000余 种,占全市花木种植面积的二分之一,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8.9%,有“西 部花木之都”之称。另有金马河、江安河、杨柳河、青水河交错纵横,如 4条玉带一样缠绕温江城区,与光华大道、南侧人工河构成了三条东西向 生态走廊。 温江历史悠久,属巴蜀鱼凫文化发祥地,川西文化保留较好,自然、人文景观众多,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鱼凫村的古蜀鱼凫王陵、宋代文庙等古迹,与新建的国色天香公园、金马太极旅游度假区、生态农业旅游区等度假休闲设施,让温江赢得了“成都后花园”之美誉。 “住在温江”战略思路以后,温江加快城 在城市建设方面,自2001年区内提出 市组团发展,主动对接中心城市的发展需要,推动城市发展由量态扩张向质态提升转型、由城郊型向城区型转变,努力建设独具现代园林特色的都市新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其优越人居环境,成为省内外居家购房者在成都置业的首选地之一。 在经济发展方面,过去五年来,温江经济连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全省十强县。有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印务包装、机械电子四大主导产业。 1.1.2 区划 温江区辖11镇、4乡、182村,其中11镇有柳城镇、天府镇、金府 镇、金马镇、涌泉镇、万春镇、永宁镇、公平镇、清水镇、和盛镇、通平 镇;4乡包括玉石乡、寿安乡、镇子乡和柳林乡;如今建城区包括规划中 的新城区、老城区(柳城镇)和西区工业园区。 1.1.3 产业结构及科技力量 温江区内拥有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 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居全国县市第68位,是四川省经济综合实力前大学分校区等高等院校10余所。技术中心、四川省食品研究院、水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20多所知名的中小学,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200余人,科技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 1.1.4 人文 温江历史悠久,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源地,自西魏恭帝(公元555年)建制以来,一直是川西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位于万春路报恩村的鱼凫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创下了川西平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 题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沿老温玉公路及汪家湾一带,有集旅游、园林、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景点40多处。同时成都置信房产开发的芙蓉古城和国色天乡以旅游地产和娱乐地产的方式为温江旅游和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1.1.5 对外交通 境温江区房地产发展历程 2001年8月,“住在温江”成都房地产高层论坛在温江隆重举行。为温江城市规划与国际接轨,温江区政府出资300万元请来英国著名的规 划咨询公司“阿特金斯”为温江新城区城市发展建设出谋划策。 2001年底,2.3亿元资金投向温江,主要开发区域集中在光华大道温江段,置信、森宇、建信、华新国际、银都、天祥等实力开发商纷纷到这里拿地。 2002年5月,国土资源部出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文件叫停了已沿用多年的土地协议出让方式。 2002年5月28日,温江撤县设区,成为成都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温江房地产开发呈井喷态势。芙蓉古城、奥林匹克花园、森宇音乐花园、海峡新城等大型楼盘相继出世,“住在温江”初现端倪。 2005年5月31日,光华大道通车,一夜之间,温江城市价值飙升,地价明显补涨,土地成交价创下115万元/亩的新高,变化房价翻了一番。同年9月,第六届全国花卉博览会在温江隆重召开,温江价值名动国际。 2006年2月,“大城西”启动仪式在温江举行,人居环境、配套、交通、楼盘品质都已大大改善的温江正式宣布进入大城西范围。万科、和记黄埔、蓝光、宏信等国内外品牌开发商陆续抢滩登陆,在温江开始实质性开发,掀起了大规模的建设高潮。 1.2温江气候条件 温江区地势平坦,面积不大,各种自然条件在境内表现较为均一。按气候区划划分,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根据农业气候相似原理划分,全区均属平坝温和粮经养殖区。 全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夏、冬季长,分别为108天和105天,春、秋季短,各为76天。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25.0?),极端最高气温35.4?(1972年8月13、14日),基本上无酷暑;最冷月是1月,(月平均气温5.1?),极端最低气温-5.1?(1975年12月15日),基本上无严寒。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稳定;夏季气温高,光照强,雨量集中,易产生洪涝;秋季降温快,多绵雨;冬暖多雾,霜雪少。全年无霜期长达282天,平均初霜日为12月5日,平均终霜日为2月27日。年平均风速1.2米,秒。年降雨量充沛,平均达966.1毫米,年际变化大, 四季分配很不均匀。累年平均相对湿度达84%,具有明显的冬干夏湿气候特征。固体降水(雪及冰雹等)很少,冰雹在局部地区时有发生,同时伴有大风、雷雨,70年代以来有逐步增多的趋势;降雪很少,霜不严重。日照时数少,不足可照时数的三分之一,属全国日照低值区,但夏季所占比例大,加上雨水多,对大春作物很有利。按现有光热条件,从当前农业技术来看,粮食作物种植一年两熟有余,三熟不足。 造成上述气候特点的环流背景是:春季正值东亚大气环流调整时期,南北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因而春回大地较早但不稳定,有时出现对水稻播种很不利的“倒春寒”(寒潮低温)天气。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和西南气流影响,雨量集中,加上日照多,气温高,是水稻等大春作物生长的黄金季节,但 往往连降大、暴雨,造成洪涝。秋季高原低槽活动频繁,降温快,多绵雨,不利于中稻收割和晚稻的抽穗扬花。冬季受西伯利亚南下冷气团的影响,气温明显下降,但因盆地周围的地形屏障,冷空气受阻,故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偏暖,它既有利于越冬作物的生长,但也为来年春天各类昆虫虫口基数加大提供了条件。冬季阴天多,雨水少,常出现冬干,如遇春季到初夏雨水过少,容易造成冬干春旱、春夏连旱,影响油菜、小麦生长及水稻播种、栽插。因全区具有得天独厚的都江堰自流灌溉优势,所以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如热量和光照不足的矛盾突出。 1 竹轩园规划背景 1.3书香园植物配置综合性公园 竹轩园成都市温江区海科路99段,周围为居民住宅区及市场,规划总面积约为6300平方米。书香苑为改造工程项目,此公园拥有高大的乔灌木造型优美,长势良好。但公园过于陈旧且设施简陋,功能分区不明确,交通线路简单。所以我们将在原有高大树木不动的基础上合理的规划设计。 2 公园改造主题定位 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我们本着“曲水”的设计理念,结合公园整体绿化景观,融入形态各异的造型植物,同时为周边居民提供环境优美的健身娱乐场所,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建成一座综合性公园,整个公园分为轴线主景区、休憩园、芬芳园、儿童活动区、娱乐健身区五大部分。即满足了周围居民的活动需求,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3竹轩园的植物配置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植物的配植的好坏及植物本身的习性应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园林景观的效果。并且可以利用植物自身的习性,及不同季节的变化来配植园林景观。
本文档为【成都温江可行性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8-12-28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