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陈墨评金庸——《笑傲江湖》

陈墨评金庸——《笑傲江湖》

举报
开通vip

陈墨评金庸——《笑傲江湖》达非兼济天下_穷难独善其身-陈墨评金庸——《笑傲江湖》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真实而广阔的历史背景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将“江湖”与“江山”、“绿林”与“庙堂”结合在一起,将斗场(比武、技击)与战场、官场与情场结合在一起,将真实历史人物的虚假故事与虚构的传奇人物的真实人性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正是“金氏小说”的特点与标志。在金庸的十五部小说中,只有极...

陈墨评金庸——《笑傲江湖》
达非兼济天下_穷难独善其身-陈墨评金庸——《笑傲江湖》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真实而广阔的历史背景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将“江湖”与“江山”、“绿林”与“庙堂”结合在一起,将斗场(比武、技击)与战场、官场与情场结合在一起,将真实历史人物的虚假故事与虚构的传奇人物的真实人性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正是“金氏小说”的特点与标志。在金庸的十五部小说中,只有极少数作品不出现真实历史人物,明确的历史朝代背景或官府中人的。比如《侠客行》、《白马啸西风》、《连城诀》等,其中《连城诀》中还有一个江陵知府凌退思。此外,就只有这部《笑傲江湖》了。看起来,这里没有真实的历史人物,没有明确的时代背景,使你根本无法明自这个故事发生在哪朝哪代;而书名为《笑傲江湖》,书中人物与故事又都是些纯粹的武林人物及江湖上事,似乎只有这一部小说才是真正的、纯粹的、十足十的“武侠小说了。然而不然。---看起来,它是一部纯粹的武侠小说,实际上,它却又是一部更加纯粹的政治历史或历史政治的寓言。正如作者在这部书的《后记》中所说:这部小说并非有意的影射文革,而是通过书中的一些人物,企图刻画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影射性的小说并无多大意义,政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只有刻画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不顾一切的夺取权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况,过去几千年是这样,今后几千年,恐怕仍会是这样。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这些人,在我设想时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问天、方证大师、冲虚道人、定闲师大、莫大先生、余沧海等人也是政治人物。这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时代中都有,每一个朝代中都有,大概在别的国家中也有。……因为想写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政治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所以本书没有历史背景,这表示,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如此,应该看到,这部《笑傲江湖》果真是一部奇书,而且是一部杰作。首先,这部小说并非形射之作---小说的创作年代,正值大陆的“文化大革命”夺权斗争如火如荼之际,而作者则又每天都要为《明报》书写冷静客观而又情绪激烈的社评,按说此时的小说,尤其是写政治寓言小说,其影射的现象在所难免。---从中我们并不能看出来“这是某某人”或“那是某某事件”。这在政治寓言小说中对可以说是极为难得的。其次,这部小说并未将政治人物及政治事件写得简单化、概念化与公式化。它只是一种广义而又极为深刻的寓言。它的政治人物及其言行举止、所作所为,都只是一些普遍现象及普遍人性的必然而又独特的反映和表现。这对于小说,尤其是政治小说或寓言小说的创作,可以说是极为困难的。历史与传奇,江湖风波与政治斗争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极其明显的,甚而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天差地远的。然而这部小说却在这二者之间---通过描写和刻画永恒的人性及其在特定情境中的必然表现---架起了一座坚实而却隐蔽的桥梁。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你即便是已经领会到这部小说是一部政治斗争的寓言小说,然而依旧可以将它看成是一部极为精彩、纯粹、热闹、紧张的武侠传奇故事。亦即,你可以看其“热闹”(它有热闹可看),亦可以看其“门道”(它更有门道可看);你可以是纯粹的消谴为目的地看而觉得它“好看”,同时亦可以抱着一种严肃的研究态度去看它而觉得它“耐看”。只怕有不少的读者并未知觉它是---或不承认它是---一部政治斗争的寓言小说也同样会觉得它热闹而又深沉,好看而又大有文章。一、辟邪剑法与独孤九剑我们说过,武侠小说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它要写„武‟。金庸的小说也不例外,只不过,金庸小说的独特而精妙之处,则在其“武非武”,即写武术招式及名称决不止是写一种纯粹或真实的“技击术”,而是“技进乎”艺进面“艺进乎道”。一些武术招式或名称,在金庸的笔下,变得妙用非常,高深莫测。这部小说中金庸又创出了两路高明而独特的剑法,即一是“辟邪剑法”,一是“独孤剑法‟。看起来,这两路剑法只不过是两个空洞的名目而已,象金庸笔下的“唐诗剑法”等之类一样,仅仅只是“好看”或“好听”而已,并无实际的妙用,更找不到真实的“出典”。但在这里,“辟邪剑法”与“独孤剑法”却大不相同,尤其是“辟邪剑法”,它的作用在书中可以说极大。这辟邪剑法是福建省福州城福威镖局的老板林震南家的“祖传剑法”。小说的第一回《灭门》,就是写川西青城派松风观观主余沧海,带领一千门徒不远千里来到福州将“福威镇局”残酷“灭门”。究其原因,便是因为这“辟邪剑法”。看起来,余沧海及其青城派与福威嫖局及林震南非但无远恨、无近仇,相反林震南为了套交情不断地对余沧海进行讨好巴结,而何以余沧海竟要对福威镖局进行如此残酷的毁灭性的攻击呢?这就是“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因为林家有一套祖传的神妙的剑法即“辟邪剑法”,其祖林图远就靠此剑法打遍天下,名动武林从而手创了“福成镖局”并使之“福”而又“威”。为了寻找辟邪剑法的剑谱,余沧海竟下如此辣手,将福威镖局从江湖除名,将林家弄得家破人亡。---一定有人会想到,“辟邪剑法”既然如此之厉害,何以林震南、林平之父子的武功又如此稀松平常,是这父子二人并未得其精要,或果真是象林震南所说的那样“江湖上的事,名头占了两成,功夫占了两成,余下的六成,却要靠黑白两道的朋友的赏脸了”,从而重视“交情”而忽视了“功夫”?……这其中的奥秘,可以说是全书结构的总纲要。原来林震南父子的所谓“辟邪剑法”整个儿就是“似是而非”,难怪他们的武功稀松平常,如此不堪一击。而真正的“辟邪剑法”则牵涉到整个书中的情节及大多数主要人物。往近处说,小说中的余沧海的明抢,嵩山派的暗夺,塞北明驼木高峰与华山掌门岳不群争收林平之为徒,小说主人公令狐冲的“蒙冤”……都是因为这“辟邪剑法”。看起来,这个故事极似江湖上寻常的“夺笈”或“抢宝”。为了一部武功秘笈,牵动当时的整个武林,黑白两道、邪徒群雄争而夺之乃至机心百出,血雨腥风……这样的故事在一般的武侠小说中决非少见。然而金庸的这部《笑傲江湖》却绝非如此,如果把这仅仅看成是“抢夺武林秘笈”的故事,那就真是似是而非了。往远处说,华山派的气、剑二宗的分野及其相互间的大动干戈、自相残杀;以及日月教与五岳剑派之间的“正邪之势”不共戴天之仇都是起源于这部“辟邪剑法”---只不过,这个“辟邪剑法”原并不是叫“辟邪剑法”而叫做《葵花宝典》,被视为武学中至高无尚的秘笈。再往后来,日月教的教主东方不败因为练了这《葵花宝典》(辟邪剑法)而成为武功天下第一人,而亦正是因为这武功又送了自己的命;林震南的儿子林平之因为练了真正的辟邪剑法而报了杀父毁家及辱及自身之仇;左冷禅则因习而不得其真传,在争夺“五岳派”并派后的总掌门的决斗中败给了岳不群,而华山掌门、林平之的师父兼岳父岳不群则正因为练了这辟邪剑法而出乎意料地做上了“五岳派”的总掌门,……最后,所有这些习练过辟邪剑法的人却又都无一得以善终。从而,可以说,整个儿一部《笑傲江湖》在其故事情节及结构上来说,都是由这辟邪剑法给串起来的,几乎无一不与这部辟邪剑法有关。连令狐冲也因之蒙冤,而任我行则凭此获胜,重登日月教教主之位。这辟邪剑法或《葵花宝典》可以说是一件“不祥之物”,地地道道的“邪门武功”。虽厉害非常甚而举世无双,然而却阴毒邪门、鬼气森森。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它鬼气神秘、阴毒邪门,才使得这门武功厉害非常、举世无双。其奥妙就在于它乃是一位几百年前的宦官---太监所创,它的练功“法门”的第一关便是“欲练神功、挥刀白宫”,即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不阳不阴、不男不女的怪物才能够练此邪门的功夫。---这一门功夫,是地地道道的“非人”或“非人性”的功夫。华山气宗之祖岳肃与华山剑宗之祖蔡子峰二人本是好好的师兄弟,只因到福建莆田少林寺下院去偷看了这《葵花宝典》而两人所看的又恰恰是各占一半,于是就分为气、剑两宗,从此不和且争斗不休。少林寺下院的住持红叶禅师派其得意弟子渡元禅师前去劝岳、蔡二位不可修习此笈功夫,却又恰恰因为得到了二人所得的“合壁”,从此渡元禅师变成了林国远(即福威缥局的创始人,林震南之“祖父”)。而魔教(日月教)得知华山岳、蔡二人得了宝典便派了十长老攻华山,与五岳剑派两败俱伤,却终于得了《葵花宝典》的残笈,并终于使后来的日月教主东方不败成为武功天下第一人。我们要说的是,这辟邪剑法(《葵花宝典》)之所以是这部《笑傲江湖》的关键之所在,并不是因为它仅仅是小说情节与故事叙述的中心因由,也不仅是因为这门武功是一门“非人性”的邪门功夫;而是因为它源于宫廷,创自太监,同时又成为争夺江湖霸主、妄图“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争权夺势的政治斗争的工具。明抢暗夺的目的是为了学成此功争霸江湖,“挥刀自宫”的目的也是为了争夺权势成为武林霸主。---所以说这部辟邪剑谱或《葵花宝典》的真正的邪门毒恶之处,并不在于它使人“怀壁其罪”沾染无数的生命鲜血、引起江湖上无限的纷争,也不在于它挥刀自宫改变人性,而在于它来自宫廷并成为争权夺势的工具。成为“政治斗争”的引线与象征。与辟邪剑法相对的武功便是风清扬传给令狐冲的“独孤剑法”,或叫“独孤九剑”。这是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剑法,江湖上虽有人知道其名而却很少有人见过其剑,更少有人得其真传。这是一种神妙无比的剑术,金庸在写到风清扬传剑之时,讲述的高深的“武学”道理,其实则包含了精深无比的哲学与“禅机”。风清杨道:“五岳到派中各有无数蠢材,以为将师父传下来的剑招学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的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抒,能成大诗人么?”……风清扬道:“活学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说„各招浑成,敌人便无法可破‟这句话只对了一小半。不是„浑成‟而是根本无招。你的剑招使得再浑成,只要有迹可循,敌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令狐冲一颗心怦怦乱跳,手心发热,哺哺的道:“根本无招,如何可破?根本无招,如何可破?”陡然之间,眼前出现了一个生平从所未见,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新天地。……风清扬道:“你倒也不可妄自菲薄。独孤大侠是绝顶聪明之人,学他的剑法,要旨在一个“悟”宇,决不在死记硬记。等到通晓这九剑的剑意,则所施而无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你资质甚好,正是学练这套到法的材料。何况当今之世,真有什么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嘿嘿,只怕也未必。以后自己好好用功,我可要去了。”令狐冲学会了这独孤求败所创、风清扬所传的“独孤九剑”。果然无往而不利。只是在小说之中,岳灵珊等人竟将这江湖上人少见的神妙剑法“独孤九剑”当成了“辟邪剑法”,反添了令狐冲无数的麻烦,坐实了他的冤屈---他被怀疑盗走了„辟邪剑谱”,而偏偏风清扬又叮嘱他不可向外泄漏他传剑之事,至使令狐冲有口难言,充满苦涩---逼得他无可奈何。其次,这套“独孤九剑”好象正是为令狐冲所专门准备的武功。风清扬之所以传这套剑法给他,正是因为他不但„资质聪明,正是练这套剑法的材料”,而更主要的原因乃是因为他的“人品”正与这套剑法相适:风清扬双目炯炯,瞪视着令狐冲森然问道:“要是对付正人君子,那便怎样?”令狐冲道:“就算他真是正人君子,倘若想要杀我,我也不能甘心就戳,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卑鄙无耻的手段,也只好用上这么一点半点了。”风清杨大喜,朗声道:“好,好!你说这话,便不是假冒为善的伪君子。大丈夫行事,爱怎样便怎样,行云流水,任意所之,什么武林规矩,门派教条,全都是放他妈的狗臭屁!”令狐加微微一笑,风清扬这几句话当真是说到了他心坎中去,可是平素师父谆谆叮嘱宁可性命不要,也决计不可违犯门规,不守武林规矩,以致败坏了华山派的清誉,太师叔这番话是不能公然附和的;何况“假冒为善的伪君子”云云,似乎是在讽刺师父那“君子剑”的外号,当下只微微一笑,并不接口。这也就是说,风清扬是观其人而传其剑的。这“独孤九剑”的神妙之处正在于身心合一、人剑合一,活学活用、行云流水、任意为之。---这既是一种“剑之道”同时又是一种“人之道”。既是一种“武学”又是一种人生哲学了。最后,至关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这套剑法,实可称得上是一套“隐士剑法”。创此剑法的人独孤求败,即从名称可以看到他“求一败”而不可得,因而是何等的“孤独”!进而,他既然想“求败”不仅说明了他的剑术之高明了得,更说明了他对剑术与武学的超迈的热爱与痴情,他人学剑皆为求胜,而求败者必是真受此道者。另外,这位独孤求败,在金庸的另一部小说,即《神雕侠侣》中曾经出现过,杨过其人不仅见到了他的隐修之所,见到了他所用的各式各样的剑,而且还在独孤求败所遗下的一只老雕的帮助下,练成了一身举世无双的武功。---这杨过后来也与其妻小龙女一起做了隐士。---而在《笑傲江湖》中,这一剑法的传人风清扬则亦是一位心灰意懒,意气萧索的隐士。在传完令狐冲的剑法之后,竟至连他的这位得意门徒也不想再见了。并且甚而交待令狐冲不可将他及他传剑之事告诉任何人,果然,从此以后便音讯香然,真正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如果说辟邪剑法是“邪门剑法”是„太监剑法”是“宫廷剑法”;而“独孤九剑”是“隐士剑法”,那么,这两种剑法的象征意义也就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了。二、“笑傲江湖”与„一统江湖”这部小说的书名来源于一支古曲之名,即《笑做江湖抽》,其中间有一大段琴曲乃是根据晋时人稽康的名曲《广陵散》所改编的。《广陵散》或《笑傲江湖曲》是一首古雅高致的“隐士之曲”。晋时人稽康,史称“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名列“竹林七贤”之一,因与魏宗室有姻亲关系,不愿投靠当时掌权之司马氏。其实则主要乃是因为他风姿俊逸、博学多通、善鼓琴、工书画、好老庄导气养性之术,提出要“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政治上刚肠疾恶锋芒毕露,为人如行云流水,任意所之,当然不能见容于朝廷,不适于政治。而只能做他的“竹林之贤”,只能做他的隐士---他是一位极著名的“隐士”。一位极著名的追求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者!——然而即便是隐士,也做不到底,因钟会所妒,谗于司马昭。司马昭下令将他杀了,稽康临刑时抚琴一曲,正是这《广陵散》,并言:“《广陵散》从此绝矣!”不料日月教长老曲洋,因爱音乐至于痴,发其奇想,对稽康的“《广陵散》从此绝矣”这句话颇不服气,便去挖掘西汉东汉两朝皇帝和大臣的坟墓,一连掘了二十九座古墓,终于在蔡邕的墓中,觅到了《广陵散》的曲谱。进而将它改编成了琴箫合奏《笑傲江湖曲》,并因之与衡山派的刘正风结成生死之交。小说中的衡山派大侠刘正风,正因为想与白洋长老长期地研习演奏《笑傲江湖曲》,而因为白洋系日月教长老,亦即五岳剑派这等名门正派的生死仇敌,故知在衡山派中就不能与曲洋交往,所以就想出了一个“金盆洗手”的主意,想从此退出武林,而专心于音乐艺术,与白洋长期交往。没想到他的这一行为不见容于“五岳盟主”左冷禅,以至于好好一个“金盆洗手”的仪式及美梦,变成了一个家破人亡的惨剧。而刘正风与曲洋双双殒命,幸而将此《笑傲江湖曲》传给了令狐冲,请他代觅传人。令狐冲幸而不幸地又碰上了会抚琴会吹策的日月教的公主任盈盈,从此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境。而小说的最后一回,竟然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地出现了令狐冲与任盈盈终结连理,而且在新婚之宴上合奏了这曲《笑傲江湖曲》。因而,这部《笑傲江湖曲》---亦即“隐士之曲”---可以说是这部小说的一种隐隐约约的“主旋律”。而这部小说的“副旋律”则是日月教教徒们在参见教主时所齐声呐喊的口号,“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从而,《笑傲江湖》的主要旋律及内容,可以说正是由“笑傲江湖曲”与“一统江湖”的口号交织而成。正如我们按照“辟邪剑法”与“独狐九剑”的线索可以从情节上把握这部小说一样,我们亦可以从“笑做江湖曲”与“一统江湖”这一口号二者的线索来把握与探究《笑傲江湖》这一小说的内容及其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乍看起来,《笑傲江湖》这部小说的情节极其复杂,小说中至少涉及了以下几方面的矛盾:一是以“五岳剑派“为代表的“正派武林”同以日月教为代表的“邪教”之间的矛盾。简言之,可谓“正邪之斗”。二是“五岳剑派”内部的“并派‟与“不并派”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嵩山派掌门左冷禅与华山派掌门岳不群之间的矛盾,简言之,可谓“并派之争”。三是以岳不群为代表的华山气宗与以封不平等人为代表的华山派剑宗之间的矛盾,简言之,可谓“气、剑之争”。四是林平之与青城派松风观主余沧海之间的杀父毁家之仇。五是以任我行、向问天为代表的“老教主”与以东方不败、杨连亭为代表的“当权派”(现任教主)之间的日月教内部的纷争,简言之可谓“夺权之争”。六是令狐冲(主角)身处江湖各种矛盾旋涡的中心,身不由己地卷人,乃至想退出而不可得,以及他与岳灵珊、任盈盈、尼姑仪琳三位少女之间的爱情纠葛……。---在令狐冲这一人物身上,最为集中地体现了“笑做江湖”与“一统江湖”的争斗,简言之可谓„进退之争”。看起来,以上这些情节线索似乎互不相干,而又重叠纠缠,极为复杂难解,甚至难以复述。然而,其真正的主线则只有一条,即是“进取”与“归隐”之间的对立,又可以说是“笑傲江湖”与“一统江湖”的对立与矛盾。在前面的一节中,我们曾经提到,以上矛盾的各方看似毫无关系,但却被一部由太监所创的武学秘笈《葵花宝典》、又名“辟邪剑谱”强牵连到了一起,几乎每一派,每一人都或直接或间接,或自觉或不自觉,或自愿或不自愿,或有意或无意且无辜地被卷入了“辟邪剑谱”的纷争之中。在前文中,我们曾经说到,这辟邪剑谱乃是一种“邪门剑法”又称“宫廷剑术”或“宫廷邪术”,凡得此者及欲得此者,都沾染了不样之气及不幸之运,然而大家仍自觉或不自觉地欲得之而后快,它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与象征”。话这样说固然也无不可。然而明眼之人一定会见到,是非善恶幸与不幸样与不祥在人而不在物。“邪”与“正”是人而不是物。从而说“辟邪剑法”是一种“邪门剑术”或“不祥之物”其实则是“唯人自招”。实际上,真正阴毒邪门、可怕而不祥的绝不是什么《葵花宝典》或“辟邪剑谱”,而是江湖中许多人要争霸武林妄图“一统江湖”的野心!正邪之争也好,并派之议也好,气、剑之争也罢,乃至日月教内夺权造反及林平之的杀父毁家之仇,令狐冲的种种遭遇与不幸……所有的这一切全皆起源于“一统江湖”之争!首先,我们看到,日月教内的“夺权与造反”之争,看起来任我行被囚在西湖湖底数十年,因而大是值得同情。然而他之取代东方不败,实则不过是以恶易恶、以暴易暴而已。东方不败固然邪门可恶,而任我行也决非善类,乃至为邪为恶比之东方不败有过之而无不及。东方不败自修练“葵花宝典”之后,以至于变成一个阴阳怪物,将教中的一切大权交于其男宠杨连亭,看起来实是倒行逆施,然而至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不过让教众们空洞地喊一喊“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口号、祝辞罢了,还不至于真的要想“一统江湖”以至为祸武林造成血雨腥风。而任我行上台伊始,固然对教众大呼“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之口号不以为然,然而身居此位之后,则潜移默化,竟真的策划了种种阴谋,种种行动欲政一统江队之霸业!其为祸之烈,几不可言之!邪派固是“邪”,日月教为祸武林使江湖中人人间之生俱而又不齿。确实是恶而非善,邪而非正。然而,就“一统江湖”的野心而言,东方不败是让人喊了出来,任我行则是做了出来并宣布了出来,因而其恶且邪,但毕竟是一些“不隐不讳的真恶人”,比起所谓“正派武林”中的那些“隐而讳之”的伪君子,只怕还要好上那么一点半点。至少,日月教的“直言不讳”会使人产生提防之心,对抗之志,而且可以号召武林同仇敌忾。而”正派武林”中的野心家相比之下则要可怕得多。比如左冷禅,这位嵩山派的大掌门兼而为五岳剑盟的盟主,其建立霸权之心在干涉刘正风会盆洗手之时便已初露端霓。只是那时的“嵩山派”尚打着“正义”的旗号,因为刘正风确实是“误交匪人”而又“死不悔改”。因而刘正风全家死灭,固然使每一读者为心惊为之流泪为之愤慨,但却找不到什么合理的言辞来有力地斥责左冷禅。而后来左冷禅派人暗夺辟邪剑法、派人截击追杀恒山根、而又派劳德诺充当间谍,在华山派卧底多年、收卖泰山派的掌门人师叔并答应让他们“取而代之”……。等等这些所作所为,不仅蛮横无理,简直是惨无人道乃至灭绝人伦、丧心病狂了。这与日月教的种种倒行逆施可以说完全是异曲同工。一点儿也不差,乃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进而,左冷禅虽可鄙可恶,妄图建立霸权而为非作歹、祸害同道,然而与华山掌门岳不群相比,那又差了一个级别。左冷禅虽阴挚恶毒,然而其所作所为其目的不难猜到,甚而可以说昭然若揭;大多还是属于“阳谋”之类,全不似“君子剑”岳不群这等不动声色、运筹端幄的“阴谋野心家”及其“伪君子”具有极大的欺骗性、煽动性与号召力,左冷禅不能不终因棋差一着,技逊一筹而败于他的手下,而连久历江湖,可谓见多识深的少林寺方证大师及武当山冲虚道长这样的人都大半上其当,把他推许为“正义的象征”及“武林之福祉”。其他的人则可想而知了。至于泰山派的内讧、华山派的气宗与剑宗之争,封不平等人前来与岳不群较量,其目的意图,并非什么“正义”,亦绝不是什么“光大门派”甚至也不是为了“气”或“剑”谁先谁后。说穿了,只不过是为了争权夺势,抢夺掌们人之位,如此而已。这些争夺权位与任我行、左冷禅、岳不群这几人的“一统江湖”的“雄心壮志”来说,只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而其行为方式亦只不过等而下之,殊不足道。泰山派“玉”字辈长老,与华山剑宗的封不平等人想抢夺本派的掌门之位,其所倚者,只不过是“左盟主”的势力而已。他们即使当上了本派的掌门,那也只不过是依附霸主的“儿皇帝”。余沧海的目的正与任我行、左冷禅、岳不群等人相同。他也有“一统江湖”之志。只不过,他的手下既无数万教众,亦无“五岳连理”之可倚,而其武功见识比之上述之人来说又是差了一截,不说别的,仅就抢夺“辟邪剑谱”一事而言,余沧海是为“始作俑者”,然而如此明火执仗又鬼鬼祟祟,并非“谋定而动”以及“志在必得”。从而既给人落下了残忍凶恶、为祸武林的骂名,而又并没有得到辟邪剑谱,仅此一事,就足见余沧海之不足道。然而,就其野心与阴鸷而言,那是与其他人一样的。江滩上有这些人存在,自是无有宁日。虽然谈不上“夺权之心,人皆有之”---至多只能说“大部分人有之”或“一部分人有之”---而“保位之意”总可以说(掌权者)人人有之了。---从而,这部小说中的整个江湖世界,便成了一个争权夺位的政治斗争的缩影或者说是“寓言世界”。从而,那些并不想“一统江湖”的各派掌门人,也无一不被卷入这场错综复杂的争夺江湖盟主的斗争之中。因而,似衡山派的掌门人“潇湘夜雨”莫大先生、恒山派的掌门定闲师太、少林寺方丈方证大师、武当派掌门冲虚道长……这一干身居要位的“江湖中人”,也就一个个地成了这种争权夺位的政治斗争的不自觉的参加者,也就成了”政治人物”并非是真正的“江湖人物”。他们是“一统江湖”的反对者,因为他们本身并无“一统江湖”的野心。然而他们又是“一统江湖”的参与者,因为他们并无“笑傲江湖”的归隐之意,他们身居一门之长的高位,要保住这一权位以及这一权位所代表的一切,都必须被迫地卷入这种政治斗争,就必须时刻准备应付种种复杂的局面,就必须具备政治斗争的种种机心与素质。恒山女掌门人定闲师太之所以要“心细如发”将各门各派的武功、人物乃至三、四流的人物及其武功都—一研究并记在心中,那便是一种政治斗争的素质,是一种“知己知彼”方略。而她遇难身危之际,竟将掌门大任交给一位并非佛门,也不是女性,而且名声不大好的令狐冲,这种匪夷所思的举动,看起来大反常规而不可理喻,实则是一种极高教的政治斗争的策略。实际上是一种保全恒山一脉独立于江湖的一种万全之策。当然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同样,莫大先生藏头露尾,做出一副落魄而又卑琐的模样,一方面因是生性使然,另一方面更是出于一种政治斗争的需要和考虑。他无力与嵩山派左冷禅相抗,也无力与岳不群相抗,既无力于挽狂澜于既倒,但却又不甘心承认自己的无力及等待着被灭派或日“并派”,所以就只好藏头露尾等待时机,另一面则明查暗访寻找救星。至于方证大师与冲虚道长二人,既代表了武林中真正的“正”的势力,同时又代表了他们各自的利益,因而他们对令狐冲的种种考察、种种帮助、种种安排无一不是出于政治斗争的考虑与安排。不然,以堂堂的武当山掌门人的身份又何以要扮成一个糟老头子去考查令狐冲这位江湖新秀的武功?又何以在令狐冲正式执掌恒山掌门这一多少有些尴尬与不伦不类的时刻与方证大师双双携手前来“祝贺”---当年岳不群接任华山掌门人之时,这二位也只不过是派人送礼,并不亲临,只不过“致电祝贺”而已---这些都是政治斗争的需要。我们说过,令狐冲本不是一个政治人物,既不当权,而又并无当权的野心,甚而对„一统江湖”之类的野心与口号有一种彻头彻尾由衷的厌恶。然而他却又被卷入了这场奇妙而复杂的斗争旋涡,不自觉地在这旋涡中浮沉挣扎,以至于最后居然变成了这场斗争的中心及关键人物:他向哪一边,哪一边便会获得胜利。这是因为三种原因:一是他武功奇高。独孤九剑神妙无比,居然可以与冲虚道长抗衡并隐隐然有略胜一筹之势,而且他因祸得福所获得的一身奇异的内功亦自深厚莫测,可以说正邪双修,挡之必败。二是因为他“社会关系复杂”---他是华山派“气宗”的首徒,却又是“剑宗”大师风清扬的嫡系传人,以至于与“剑宗”高手封不平比剑时使人产生“剑宗气功乐气宗(令狐冲)剑术高”之慨叹;他是华山派这一“名门正派”的门徒,却又因习练了任我行的“吸星大法”而与江湖中人人闻之丧胆的任我行、向问天之流称兄道弟、关系非浅;他是华山派正宗的弃徒,却又不愿加入日月神教或称“魔教”;他与任盈盈有情丝纠葛而得到日月教众三山五岳的各路英雄豪杰的爱戴推崇,却又于恒山一派有救命救派之恩,从而恒山掌门人定闲师太临终之时将掌门之位相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关系在各方面的总和”这一理论,在令狐冲这一人身上,确实存在着有关武林中各派势力气运消长的力量。其三,最重要的一点恐怕还是由于他这人武功虽高,人品其实也相当好,虽被华山,岳不群所弃并周知武林各派,然而少林寺方证大师以授其„易筋经”的功夫为条件要将他收归门下为先,任我行更是极力地将他拉入日月教并多次许以高位,恒山掌门死前更是以掌门大任相托……这位令狐冲却并无那种争权夺位之心,更无“一统江湖”之志,相反,对这些只有说不出的厌恶和愤恨。从而连岳不群也“暗悔”将他除名开革,当作了自己野心与阴谋的牺牲品。当然岳不群的“暗悔”绝非道德良心的忏侮,而是终于看出了令狐冲身上潜伏以及牵涉到的力量!因此,令狐冲不仅变成了岳不群与任我行这两位力图争用武林且最有势力的霸主的争夺的对象,更变成了恒山定闲师太、衡山莫大掌门等这些五岳剑派中不想“并派”而被左冷禅吞并的人争取的对象及希望之所在;进而变成了受到少林寺方征大师、武当山冲虚道长这样的“大人物”的“青睐”乃至竭力拉拢的对象。按说。令狐冲有许多机缘许多次机会获得异乎平常的极大的“成功”:或是当日月教的副教主,或是当五岳剑派的“总掌门”。然而前者他是不忿于日月教的“一统江湖”的口号与任我行的野心,加之不愿意背弃恒山掌门的重托与重任;而五岳剑派的总掌门,可以说他是让给了他内心挚爱的岳灵珊,从而间接地让给了岳不群。前者他对日月教的神情,倒似是大义凛然,而他后来假败给岳灵珊,则按照“正道”来说便是以一己私情为重而全然不考虑天下武林的大势与气运(这些方证大师与冲虚道长都在此之前对他剖析得明阳白白)。令狐冲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既是“独孤九剑”这一“隐士之剑”的传人。同时亦是《笑做江湖曲》这一“隐士之曲”的使人。更主要的,他内心及本性都有着这么一种契傲江湖的气质与一份向往。所以他对于“一统江湖”的大业可以说是毫无兴趣,甚而厌烦之至。他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是他见到---读者也见到---江湖上的„正邪‟之分其实并不象人们所传说的那样分明,相反嵩山派逼杀恒山派的种种手段其卑鄙残酷可以说比之日月教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各派内部的纷争。无论是气、剑二宗之争、五派并派与否之争、月月教夺权之争、泰山派夺掌门之位之争……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正义”与“邪恶”之别,而是统统地令令狐冲---也令读者---感到无比的厌恶!另一点,也许对于令狐冲来说更为感到可怕而受不了的是江湖上处处机心、阴谋遍布、尔虞我诈、争权夺位、动辄得咎。而这些江湖门派之长。如五岳派中恒山掌门人定闲师太慈祥平和,泰山掌门天门道长威严厚重、嵩山掌门明挚深刻、华山岳不群高深莫测、衡山掌门莫大先生外表狠琐平庸似是个市井小人。但其实个个都是深沉多智,机心非常的人物,以至于使令狐冲生出“我令狐冲草包一个,和他们可差得远了”之感慨。更不必说少林寺方证大师、武当山冲虚道长在其僧衣道施掩盖之下的“政治家”的雄才大略。更其不必说余沧海、东方不败、左冷掸、岳不群这些试图争霸江湖的人物的种种可惧可畏之处;余沧海残忍凶恶、左冷禅霸道强横、东方不败神秘莫测直如鬼魁、任我行肆无忌惮、岳不群的虚伪狡诈……这些都是令狐冲所不习惯、所受不了的。与他的笑傲江湖、行云流水、毫无机心、任意所之的性格大大的不相符合、不相适应。小说中的几乎每个大人物的言行举止莫不包含机心,深刻及远。这才使令狐冲对之一一“敬而远之”。令狐冲之爱岳灵珊及被任盈盈所爱,看起来都只不过是儿女之情,非关大事,幸与不幸、成与不成都只是个人的“爱情线”因果有关的事,然而在小说中,岳不群危难之时居然在剑招之中透示出要将他重列门墙并许以婚姻之意,而任我行则更是在少林寺大殿之中、群雄面前将令狐冲称为爱婿……看起来都是“岳父”或“师父”许以婚姻,并且是为女儿的爱情婚姻着想,其实这二人异曲同工,无一不是为其”大业”与“大势”着想,他们所许,无一不是“政治婚姻”!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不使令狐冲感到极度的茫然,同时又感到极度的失望以至于恐惧。想“笑傲江湖”而不能得,不想“一统江湖”却又不能不被深深卷入,这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令狐冲命运何其可悲!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中国的儒家对个人的人生提出了一个响亮的理想口号,叫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千百年来人们都已经熟悉并为之倾倒的。这确实是一个理想的人生图式。然而,正因为它们是“理想”的图式,因而不免与“现实”难合,甚而与现实的政治生活与斗争恰恰相反。那就是,在现实一的政治生活及斗争之中,往往是“达而不能兼济天下,穷更不一能独善其身”;进而是,“达而并非为了兼济天下,想穷而独善其身却又不可能”;小说《笑傲江湖》便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至于什么“兼济天下,独善其身”都只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辞或一种自我陶醉的美梦罢了。在《笑傲江湖》之中,每一个争权夺位的政治斗争的参加者,虽有“气剑之分”、“并与不并之分”,乃至于有“正邪之分”……然则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区别:封不平未必比岳不群好些,岳不群未必比左冷禅更“君子”,而左冷禅未必比东方不败、任我行这些“邪魔外道”更加“正义”或“正派”……---“正义”即或可谓“兼济天下”只不过是“正道中人”的一种说辞,一种口号,一种自欺欺人的招牌与幌子,它们的目的其实都是一样。那就是争权夺位,在于“千秋万载,一统江湖”!---这些人为了争权夺位,无所不用其极,人性的卑污龌龊极为集中、明显、深刻而又令人心寒恐惧地显现了出来。无论是“当权派”也罢,是“造反派”也罢,乃至就是“改革派”,它们的口号与它们的实际手段其实并不一致。它们的目的与初衷即便很好,但也会在实际的斗争中逐渐地潜移默化、同流合污。小说中的任我行的形象及其遭遇便是一例。按说他被篡权而又被关押在西湖底的铁牢之中受尽磨难,大是值得同情。对于东方不败这一当权派而言,他是“夺权者”或是“造反派”,而对于东方不败的种种倒行逆施、胡作非为以及演戏般的种种言不由衷的口号与仪式一他都是不以为然而且感到可笑可悲的,他又是一位“改革派”了。其实呢,他很快就适应了东方不败的种种仪式,在当权之后,“改革”也免了,为了“一统江湖”他做得比东方不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如左冷禅与岳不群,他们看是“正派”与“正义”的代表、与“邪教”势不两立、看似是“天下苍生”及武林同道的希望之所在,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无不令人齿冷心寒,毫无正义与正直的“正派中人‟的“理想”可言,而只有阴谋陷害残忍凶恶,为一己之私卑鄙无耻,与东方不败、任我行等毫无二致。进而莫大、定闲师太、方证大师、冲虚道长……这些正人君于虽无大恶,但为了实际的利益与厉害,也自不免常常“从权”,常常顾不上什么“道义”,同样地什么都做得出来,同样地无所不用其极。“达而兼济天下”这一“理想”算是给彻底地摧毁了、破灭了!同样地,“穷则独善其身”也是做不到的。小说的开头,福州“福威镖局”的老板林震南就是一例。在江湖中,林震南可以算是一位„安分守己”的嫖局老板了吧,他对他的儿子说:“……江湖上的事,名头占了两成,功夫占了两成,余下的六成,却要靠黑白两道的朋友赏脸了。你想,福威镖局的镖师行走十省,倘若每一趟都得跟人家厮杀较量,那有这许多性命去拼?就算每一趟都打胜仗,常言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镖师若不幸伤亡,单是给家属抚恤金,所收的镖银便不够使,咱们的家当还有什么剩的?所以嘛,咱们吃镖行饭的第一须得人头熟,手面宽,这„交情‟二字,倒比真刀真枪的功夫还要紧些。”进而,更明确地,书中如此写道:林震南又喷了一口烟,说道:“你爹爹手底下的武功。自是胜不过你曾祖父,也未必及得上你爷爷。然而这份经营镖局子的本事,却可说是强爷胜祖了。从福建往南到广东,往北到浙江、江苏,这四省的基业,是你曾祖闯出来的,山东、河北、两湖、江西和广西六省的天下,却是你爹爹手里创的。那有什么秘诀,说穿了,也不过是„多交朋友,少结冤家‟八个字而已。福威,福成„福‟字在上,„威‟字在下,那是说福气比威风要紧,福气便从多交朋友,少结冤家这八个字而来,倘若改做了„威福‟,那可就变成做威做福了,哈哈,哈哈!”林震南有这种想法,“兼济天下”自是谈不上的,“独善其身”料来总是可以的。然而却没想到小说一开头(正当他说这一番话时)便大祸临头,而且是灭顶之灾。如前所说,正是“匹夫无罪,怀壁其罪”。林震南不练什么辟邪剑法,以为靠着“多交朋友,少结冤家”这“八字方针”可保身家福祉,然而江湖上一向是无法无天,强者为尊,林震南家藏宝发却不练之,自然是难以“独善其身”,相反却要使整个家庭及其债局都遭灭顶之灾。林平之这位少锅头虽谈不上有多少德行,有多少“兼济天下”的好处,然而毕竟也不是什么坏人,偶尔扶弱济困的事也干上一干。本来靠着“祖萌”,按说是颇可以“独善”的。然而却被无情残酷的余沧海弄得家破人亡,从而卷入江湖上的无尽的仇杀之中。他本无什么“一统江湖”之志,但却被一干欲图“一统江湖”的某雄所利用,一直充当着这些人的工具。先是木高峰,再是岳不群,继而左冷禅,这些人对他看似好意而有恩,但实际上却是各怀诡胎。从而使得林平之这一颇令人同情的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公子,也逐渐变得阴鸳而又残毒,隐隐然又是一个新的“君子剑”兼“伪君子”岳不群。以至于世间唯一对他具有真情实意、深情厚意的岳灵珊竟反而命丧他手!他之报仇本是值得同情之事,然而他这位“复仇之神”实际上早已变成了“报仇之鬼”,变成了一个怪物,变成了一个丧心病狂失去人性的魔头。林震南、林平之父子的遭遇或许还没有什么代表性。那么,衡山派的刘正风追求艺术上的自由,重视莫逆于心、至情至性的友谊,想要金盆洗手,从此退出武批这本是对人毫无损害的一件轨然而没想到同样不容于武林,不容于“正道‟,从而也弄得家住人亡、身遭惨死。再说杭州西湖孤山梅在的“梅在四友”黄钟公、黑白子、秃笔貌丹青生四人分别因酷爱琴、棋、中、画---这四人的名字及其所爱具有极大的象征性---因而隐姓埋名,欲享受琴棋书画的乐趣,却无法做到,卒以身殉,因为权力斗争(政治)的哪一方都不能允许。小说中的梅庄四友的老大黄钟公临死之前说了一番话:黄钟公转过身来,水墙而立,铁道:“我四弟兄身入日月林教,本意是在汤湖上行侠仗义,好好做一番事业,但任教主性子暴躁,威福自用,我四弟兄早萌退志。东方教主接任之后,宠信奸佞,锄除教中的老兄弟。我四人更是心灰意做。讨此差事,一来得以远离黑木崖,不必与人勾心斗角,二来闲居西湖,琴书谴怀,十二年来清福也已享得够了,人生于世,忧多乐少,本就如此……”说到这里,轻哼一声,身子慢慢地软垂下去。黄钟公自杀了。这一番话可以说是“穷而不得独善其身”以及“达而不得兼济天下”的最好的揭露。同时也是对江湖中争权夺位的政治斗争的肮脏内幕以及欲作隐士而不能得其善终的苦衷的深深的感叹!林震南、林平之、刘正风、梅庄四友等这些人欲“独善其身”而不可得,固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悲剧。---历史上的稽康等人的悲剧其实与此互通,早已说明了权力斗争的根本性质及其厉害之处。---同样做小说中东方不败、任空行、左冷禅、岳不群、余沧海,尤其是天门道人、定闲师太、莫大先生、方证大师、冲虚道长……等等这些人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悲剧人物。正如作者在这部书的《后记》中所说:“那些热衷于政治和权力的人,受到心中权力欲的驱策,身不由己去做许许多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实却是很可怜的试想,左冷禅、岳不群、东方不败、任我行等这些人。不都是做了自己内心的权力欲的奴隶,从而害人害己,不得善终么?小说中的这些人物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的下场。这一方面固然是一种“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古老的理想主义观念的产物。而另一方面,这些人物的悲剧性质确实也写在了书中,同样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同样是争权夺位的政治斗争的牺牲。一旦卷入这种政治斗争的旋涡,则是想“独善‟而不能,“兼济”也是顾不上,只有一往无前地“争强斗胜”,结果则是葬送了他人,也葬送了自己。莫大先生的一曲“潇湘夜雨”之所以会搞得如此惨恻哀伤,一方面固然是他“境界不高,不免俗气”因而“一味地哀伤”而不能达到那种“哀而不伤”的艺术境界,而另一方面,只怕正是对江湖中争权夺位、身不由己这种悲剧生涯的深深的写照吧,这一支乐曲其实也是可以做为《江湖》的“主题曲”的。无疑地,小说《笑做江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悲剧。无论正邪,无论„一统江湖”还是“笑傲江湖”都无一不是以悲剧结局
本文档为【陈墨评金庸——《笑傲江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4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小小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2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3-05
浏览量: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