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 元、角、分与小数一、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贵.......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以及学习了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一 元、角、分与小数一、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贵.......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以及学习了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让我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在探究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三、教学建议1、教学时紧密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知识技能。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的一个标志。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2、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货比三家”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办代替,把某一种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质疑。3、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 加减法 十以内的加减法题目100道10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100以内加减法混合题十以内加减法100道题10以内加减法题目100道 计算结合起来。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加法是结合“买书”的情境,务必要在讨论小数加法的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揭示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也是理解小数相加时,小数点要对齐的根据。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为学生打通了把整数加减法的经验向小数加减法迁移的大道。4、整个单元的教学要逐步扩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买书”一课,在教师的指导下,侧重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后,应该把小数减法的问题交给学生独立去解决。 案例1《买文具》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结合买文具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认读写简单的小数,难点是明确小数的意义与特征。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第2页的情境图;第2页试一试。学生准备:剪下课本附页中的人民币图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以前买过东西吗?生:买过。师:都买过些什么?生1:买过盐。生2:买过铅笔。生3:买过瓜子。……师:那么你能说出它们的加格吗?生1:铅笔1角钱一支。生2:一包瓜子5角钱。生3:本子3角钱一个。……师:可见,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文具商店看一看买文具好吗?生:好!(师板书课题,出示情境图:文具商店里:铅笔0.5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水彩笔16.85元)二、学习新知:1、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从图中了解到些什么呢?(生观察后回答)师:你们知道每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互相说一说。(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生:铅笔0.50元,也就是5角;尺子1.06元,也就是1元零6分……2、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一下  ,价格标牌上的数与元角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呢?(1)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2)小组汇报。(3)教师小结。3、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0.5、1.06、3.06、16.85、8.00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数一样吗?为什么?生:不同,因为有个点。师:非常好,所以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小数,中间的点叫小数点。4、师:小数该怎样读、怎样写呢?(1)自学课本。(2)指明回答,师适当补充。5、师:有位售货员叔叔不小心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点错了,3.50元写成了0.35元,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1)小组讨论。(2)指名说一说,教师小结,特别强调小数点的重要性。三、   固练习:1、填一填,相信你能行。2、出示投影: 1张5元4张1角1枚1分1张10元1张2元1张5角1张2元4枚1分  元  角  分是     元  元    角   分是   元  元 角  分是   元 (1)学生独立解答。(2)指明说,师总结。3、说一说统计年本学期教科书的年价格,并与同伴说一说。例如:数学7.40元,也就是7元4角。4、游戏用附页1中的人民币游戏,同桌一组,一个说元角分,一个用小数表示。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小数。生2:我学习会了小数的读法、写法。生3:…… 板书设计:买文具 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小数。 16.85 小数点             读作:十六点八五   案例2《买文具》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3、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4、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教具学具准备:情景图,人民币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谁自己买过东西?买过什么?花了多少钱?(让学生自由发言)星期六,淘气也去超市买文具,却看不懂标价牌上的价格,想请大家帮帮忙,好吗?(板书课题)(出示情境图)二、探究新知:1、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1)说一说。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知道每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初步感受每个标价牌上小数所表示的意义。(2)填一填。让学生动笔填写每种文具的价格,然后集体交流。2、认识小数的特征。(1)师介绍小数。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这样的数叫小数。观察一下,小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都有小数点)小数都有小数点,小数的读法也和以前的数不同。比如: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师边介绍,边板书)(2)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单价,再指名读。(3)师生共同小结小数的读法。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右边的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只要学生能正确地读出小数就可以,不要求学生背诵。)3、试一试。认真看图,图中一共是多少钱?既可以用几元几角几分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认真想一想,填一填。(1)独立完成,师巡视,及时了解情况。(2)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三、巩固应用。1、写一写,读一读。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讨论“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2、统计所有教科书的价格,并填一填,与同伴说一说。3、思考讨论:售货员阿姨把一件商品的价格写错了,原来是3.50元,她写成了0.35元,会出现什么结果?四、评价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评价一下,你自己和同学。板书设计:买文具小数                                                                                                                                         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小数点                                 案例3 《货比三家》教学实录(一)  教学目标: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景,经历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2、体验小数大小比较的多种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不同方法,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具准备:投影片(P4的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文具店里学到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想不想到其它文具店里走一走?(生:想)(师出示下图)奇奇文具店丁丁玩具店豆豆玩具店铅笔盒4.9元橡皮2.63元尺子2.5元橡皮2.36元书包8.2元铅笔盒5.1元书包8.5元橡皮2.65元水彩笔3.05元       师:图片中告诉我们什么?生1:奇奇文具店中铅笔盒4.9元、橡皮2.63元、尺子2.5元。生2:丁丁玩具店……师:你能从中提出个数学问题吗?生3:哪个文具店中的铅笔盒便宜?生4:要买书包应到哪个文具店去买?……师:同学们真棒,那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二、学习新知1、师:同学们想一想,去哪个文具店中的买铅笔盒便宜呢?(1)学生独立思考。(2)指名回答。师:谁能说一下。生1:去奇奇文具店买,因为4.9元小于5.1元。师:你是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的呢?(3)汇报交流。生1:因为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く5.1元。生2:因为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生3:……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淘气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同学们说帮不帮?(帮)师:小淘气想买一块橡皮,但不知到哪家文具店去买,同学们帮他选一家,好不好?(好)(1)学生自己比较大小。(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比较的?(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填一填。1.25元○2.4元         0.48元○1.3元         0.05元○0.50元3.06元○3.60元        6.00元○6.0元         4.95元○4.94元小组自己练习。小松鼠商店铅笔盒8.50元书包23.00笔记本1.30元2、到哪个商店去买?小熊商店铅笔盒8.25元书包24.00元笔记本1.25元小猪商店铅笔盒8.37元书包24.50笔记本1.23元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生1:我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生2:我知道小数的大小比较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货比三家 4.9元○5.1元 ①4.9元=4元9角                    ②5.1元比5元多, 5.1元=5元1角                      4.9元比5元少   案例4                             《货比三家》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2.  过程与方法通过货比三家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小数大小策略的多样性.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小组合作的协作精神.方法与策略小组合作  讨论探究教学重点、难点: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教具、学具:挂图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1你平时喜欢去超市购物吗?谁来说一说你曾到过哪些超市,购买了些什么物品?你有什么想法?2出示挂图(课本第三者页):这是三家文具店橱窗一角,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观察回顾学生到超市购物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探究与体验1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每家超市文具店的每种学习用品的价格是多少.2比一比如果让你在这三家文具店买件学习用品,你想买什么?在哪里买?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⑴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⑵全班交流(可让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你的购物方案和理由.)当学生说出哪种物品在哪个文具店便宜时,教师可适当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自己发现如何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学生分别说       小组讨论时,组员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并向组员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的.(重点说一说你为什么购买这家文具店的文具,说出想法)  学生充分发表小组的意见  让学生注意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        给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机会.      学生如果能自己发现橡皮在丁丁文具店购买便宜时,可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从中体会三个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如果学生没能发现,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的购物方案和想法说的只要合理就就应予以肯定.)3议一议教师可从学生交流的方案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4试一试(课本第4页的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由小组互相检查完情况,针对本组出错较多的题找一找原因或每人自选一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可让学生充分说一说购物的理由.                学生说出你是怎样想的?可让学生多说.   学生比较可选择几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先让学生试验一试验,找出自己错误,长出病因,对症下药. 实践与应用1估一估第5页的第1题.要给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的充分的时间.反馈评价时应关注0.05元和0.50元,6.00元和6.0元的大小比较方法.第2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实践活动(第5页)可建议小组分工合作,做好记录.后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练习.说说你的发现.   独立练习.  小组全作.  课下调查.  让学生通过练习薄发现规律,总结经验,深化认识.评价与提高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学得怎样?你认为你的表现怎样?好在哪里?师生共同评价.对学习的知识予以回顾并加以认识与提高.   案例5 《买书》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教学难点: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播放课件:星期六,淘气和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笑笑买了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师巡视。汇报计算结果,师注意关注学生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师:刚才同学们帮笑笑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棒!在买书的时候,淘气也遇到了一个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生:能。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师出示课件: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师:你是怎样列的?生1:3.2+11.5=生2:11.5+3.2=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买书付钱的问题,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3)汇报交流结果。师:你是怎样计算3.2+11.5的?生1: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也就是14.7元。生2:可以用竖式计算。                   3元2角                                       +11元5角                                         14元7角 生3:也可以直接列小数加法竖式。                                                  3.2                                       +11.5                                        14.7……(4)小组讨论。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学生小组讨论。(5)全班交流。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把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的加法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6)学生试着将小数加法竖式写一遍,师巡视指导2、师出示课件: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师:你能试着解答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算法。汇报计算结果,师小结。3、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一个什么共同点?生回答。师:你能给我们学习的内容起个名字吗?师揭示课题,板书:小数的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1、森林医生。   3.5             12.6               27.9  + 4            +3.2               - 1.2   3.9             44.6               2672、用竖式计算。2.5+0.2           3.9-2.9               6.5+3.13、小小文具店。师播放课件:小丽到文具店购买文具。一把尺子1.5元,一本笔记本2.1元,一个文具盒5.3元,一支钢笔4.4元。(1)一把尺子和一支钢笔一共多少元?(2)一个文具盒比一本笔记本贵多少元?(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四、评价小结,全面发展师: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你的表现怎样?师评。   板书设计小数的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3.2+11.5=14.7(元)(1)3.2元=32角          (2) 3元2角    (3)3.2    11.5元=115角             +11元5角        +11.5    32角+115角=147角         14元7角         14.7    也就是14.7元。                       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答:淘气一共花了14.7元。                                                     案例6                                〈买  书〉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景,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退位、进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的过程。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教学难点:真正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中的小数点为什么一定要对齐?教学过程:一、      训练导入:1、出示练习题:1元+2角     3吨+1克             1米+1千克                1米+18分米  3千克+500克         3厘米—8毫米这些题在计算过程中,能否直接相减?为什么?3、在这之前我们学过了那些数的加减法?它们都有那些特点?(学生可能会说:整数加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同学们对前面学过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今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买书)二、      探究新知:1、出示问题: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1)      通过读题,你明白了什么?说给大家听。(2)      3.2元=(  )元(  )角11.5元=(  )元(  )角共有( )元(  )角,或者等于(  )元。        (3)14.7元中14是怎么得来的?小数点和7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3和5(11和2)不能相加呢?(3)      共同研讨个人提出的不同做法。2、解决问题。(1)      汇报交流。方法一: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14.7元方法二:    3元2角          +11元5角14元7角方法三:    元角3.2                  +11.5                    14.7                      (2)分析自己的解题方法,并说出自己做法的注意事项。(3)相互学习,相互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拓展自己的思路。(4)归纳解题关键:竖式加减法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相同的数位一定要对齐)。3、根据上题已知条件,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本《数学世界》比《童话故事》贵多少元?自己试着做。三、      巩固训练1、第6页第2题。学生板演完成,集体订正。2、第6页第3题。3、第7页第3题森林医生。四、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板书设计:买书4.2+11.5=14.7(元)3.2元=32角                    3元2角         元角11.5元=115角               +11元5角          3.2     32角+115角=147角=14.7              14元7角        +11.5                                               14.7                                                                 答:一共花了14.7元。    案例7 〈寄书〉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2、体验只需估算就能正确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教学难点: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播放课件:笑笑到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童话故事》3.4元,一本〈数学世界〉16.5元。笑笑一共花了多少钱?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汇报计算结果,师小结。师:刚才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帮笑笑解决了一个问题,真棒!她要把这两本书寄给同学们阅读,以表示感谢。你们感到高兴吗?生:高兴。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师播放课件:笑笑到邮局寄书。其中《童话故事》需要邮费1.6元,《数学世界》,需要邮费12.4元。她一共需要多少元?(1)师:你能列出算式吗?生独立列出算式。师:你是怎样列的?生1:1.6+12.4=生2:12.4+1.6=(2)师:一共需要多少元邮费,你能估算一下吗?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也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小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问题。汇报交流估算结果,解释估算过程,师小结。(3)师:你能试着自己解答1.6+12.4吗?试试看。做完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独立选择算法计算,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算法。(4)汇报交流结果。师:你是怎样计算1.6+12.4的?生1:1.6元=16角,12.4元=124角,16角+124角=140角,也就是14元。生2:1元+12元=13元,6角+4角=1元,1.6元+12.4元=14元。生3:可以用竖式计算。               1.6                                  +12.4                                     14.0……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那你比较一下计算与前面估算的差距,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比较,小组交流。师:在进行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师小结:要注意小数点对齐,哪一位相加满十,即向前一位进一。2、师出示课件:这两本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师:你能试着解答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算法。汇报计算结果,师小结: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3、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一个什么共同点?生回答。师:你能给我们学习的内容起个名字吗?师揭示课题,板书: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1、森林医生。   11.5             28.6               10  + 2.7           +2.7               - 3.2   13.2             1.6                  7.8 2、用竖式计算。1.8+4.5                6.1-3.8                 20-3.63、超市购物。师播放课件:小明跟妈妈到超市购物。。一条饼干3.8元,一包瓜子2.5元,一盒薯片4.6元,一包虾条0.8元。(1)一包饼干和一包瓜子一共多少元?(2)一盒薯片比一包虾条贵多少元?(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四、评价小结,全面发展师: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你的表现怎样?师评。  板书设计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1.6+12.4=14(元)(1)1. 6元=16角      (2)1元+12元=13元    (3)1.6    12.4元=124角         6角+4角=1元          +12.4    16角+124角=140角    1.6元+12.4元=14元      14.0答:一共需要14元。   案例8                              〈寄书〉教学设计(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可以解决简单问题。2、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3、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此类题型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点、难点:计算小数加减过程中的进位和退位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或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知道吗?英才小学的小红同学参加了手拉手结对子活动,星期天她到邮局给她的好朋友寄去了两包书,邮递员告诉了她每包书需要多少邮费,可小红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钱,你们能帮帮她吗?投影出示情景图。二、   探究新知。1、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师:通过观察情景图,你们了解到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小红寄的两包书的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4元。生2:我还知道:小红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邮费?2、先进行估算。师:小红大约一共需要多少元的邮费?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1)   分组讨论。(2)   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师总结:小红所需邮费不会多于15元,不会少于13元。3、解决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1)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   师巡视。(3)   小组长展示本组的解决方法。第一种:1.6元=16角    12.4元=124角  16角+124角=140角=14元第二种:1元+12元=13元  6角+4角=10角=1元    13元+1元=14元第三种:1.6+12.4=14元1.6+12.4-----------14.0(3)   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简便。4、计算两包邮费相差多少元?师鼓励学生用第三种方法去做。(1)   让学生独立去做,师巡视。(2)   展示做题情况。12.4—1.6=10.8(元)12.4— 1.6————10.8答:2包邮费相差10.8元。5、总结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师: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投影出示该法则。三、   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1)   指名板演第8页第2小题,集体订正。(2)   独立做第9页第1题。师巡视,集体订正。2、提高练习。同桌讨论第9页第2题,找出错因,并改正。3、拓展练习。独立做第9页的3、4、5题。师巡视,集体订正。四、   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的收获。板书设计:寄书1.6+12.4=14(元)1.6                          +12.4                          ————14、0答:一共需要14元。   〈森林旅游〉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通过“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让学生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你喜欢到森林去旅游吗?生:喜欢。师:你喜欢森林里的什么呢?生:森林里有小草、大树、蝴蝶、蜜蜂,还有可爱的小白兔……师: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到森林去旅游吧!二、合作活动,探究新知(一)森林食品店。1、师播放课件:我们先到森林食品店来,看一看这里都有些什么?学生观察图,明确图意。师:下面我们以同桌为一组来做一个数学游戏。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人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好吗?师介绍游戏评分规则。(1)每人都有5分的基础分。(2)“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3)“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1分。(4)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对自己失误的指控是错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务员”额外加1分,“顾客”扣1分。(5)在事先规定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荣获“优秀服务员”或“精明顾客”的荣誉称号。2、学生按规则进行游戏,师巡视。3、汇报游戏结果,师小结。(二)纪念品商店。1、师播放课件:看过了森林食品店,我们再到纪念品商店去看一看,仔细观察图,看看图上有哪些纪念品?学生观察图,理解图意。师:你想买一些纪念品吗?这里面可是也有一些数学问题吆!这一次同桌两人交换角色,来做这个游戏好吗?在做的时候,同样要注意上面的游戏规则。2、学生按规则进行游戏,师巡视。3、汇报游戏结果,师小结。三、实践活动1、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2、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费、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课后完成)四、评价小结,全面发展师: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你的表现怎样?师评。   〈森林旅游〉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借助“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为学生提供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机会。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有关小数的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春天到了,同学们到森林里面去游玩,说说笑笑,他们来到了森林食品店。智慧老爷爷想考考大家。二、实际应用(一)智慧老爷爷想考考大家,要求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购物,规则是:1、两人一组,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人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2、每人都有5分的基础分,“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3、“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1分。4、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对自己的失误的指控是错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务”员额外加1分,“顾客”扣1分。5、在事先规定到每家商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荣获“优秀服务员”或“精明顾客”的荣誉称号。(二)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三)游戏进行完后,继续向前走,来到纪念品商店时,两人转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三、实践活动(课外作业)1、找生活中的小数。课下找一找自己发现了哪些生活中的小数,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独特的发现,并在交流课上与同伴说一说,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2、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费、电费开支情况。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向爸爸妈妈提出一些节省开支的建议。   单 元 检 测 一、填一填,只要细心,不会难倒你的。1、0.50元是(        )角2、7.12元是(      )元(     )角(       )分。3、9.60读作(                                 )4、7元3角是(                )元5、8角5分是(           )元二、在○里填上“>”“<”“=”。5.14元○5.20元                 4元5角○4.50元       9.41○9.41         5.06○5.40三、动物诊所,正确的在□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在横线上。     6.7               12.2              3.9             17.3+  1               -8.3            +  3           +1.4 6.8               20.5              4.2             3.13□                 □                 □              □四、列竖式计算,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  3.6+2.7             6.2-4.8                             12.7+9   7-2.6             18.7-1.8                            5.6+14.4   五、购物,相信你能行!           17.8元            3.6元                 16.2元             9.9元1买一把伞和一个娃娃一共要花多少钱?  2、买一个小泥人比一个圣诞老人便宜多少钱?  3、带20元钱,买布娃娃和小泥人,钱够吗?  4、带30元钱,可以买什么,还剩多少元?  5、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题:————————————————————————————————解答方法:————————————————————————————————————————————————————————————————————————————————————————————————————奖励题:下面的方框里能填哪些数字?□.5>3.26                                          20.96<20.9□   二  对称、平移和旋转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2、会举例说明生活中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技能目标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北师大版第六册12-26页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的变换,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丰富有趣的实例,以直观现象让学生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从而感受到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现象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重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难点1、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2、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图形(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三、教学建议教学本单元内容时,应注重以下几点:1、要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因为这些现象是图形变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知识的基础和源泉,如果对这些现象缺乏充分的感知和浓厚的兴趣,不仅导致图形的变换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脱节,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起来抽象、乏味,而且人也由于缺乏来自生活现象的启示,而逐渐丧失想象力和创造的灵感。2、要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并形成技能,必须加强在“做中学”。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为学生所创造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画一画”和“做一做”等。在做中学,能深刻体会和把握图形变换的特征;在做中学,动作逻辑能内化为心理的逻辑,促进技能的生成;在做中学,也有利于培养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获得良好情感体验。因此,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多“做中学”机会。3、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图案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欣赏、收集图案,鼓励他们发现美;让他们举办图案展览,鼓励他们展示美;让他们尝试设计图案,鼓励他们创造美。只有对生活中美的事物有健康追求的人,才会有高尚、充实的精神生活,才会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案例 案例一:《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德育目标渗透图形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图形。教学准备1.教具: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彩笔、剪刀和三张手工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还有别的办法吗?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活动一:用手中的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同桌互相讨论。(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活动二: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小组讨论,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2、认识对称图形板贴展示学生剪出的图形。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问:现在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吗?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投影出示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生:蝴蝶、脸谱、天安门等是对称图形。花布图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不是对称图形。2、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找一找它们的对称轴。投影展示,让学生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在哪里?(二)拓展练习: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在它们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1、你的学号是多少?哪个数字是对称的?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3、你名字的拼音中,哪个字母是对称的?4、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对称图形?四、小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你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吗?请同学们课下交流一下。  案例二:《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二)教学内容:对称图形(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通过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3、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难点:识别轴对称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各种平面图形学生准备:剪刀、彩纸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么?生:喜欢师:这节课我们就做拼图游戏。二、探究新知(一)让学生拼图游戏,感知对称图形1、拖动拼接,不改变图形大小2、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个图片?(1)学生描述选择拼图答案的理由。(2)师板书描述中的关键词(大小相等,形状相同)3、让我们设想一下,若将这种图形对折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4、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二)、举例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对称图形或对称物体?生:人体、昆虫、房屋、衣服……(三)、剪1、小组讨论怎么剪。2、总结剪的步骤:折——画——剪3、动手操作。挑选作品粘贴。(四)、对称轴的定义。师:把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生:有一条折痕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师:在自己剪的作品上画出对称轴三、巩固概念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如果是,请说说对称轴在哪里。2、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小组合作,数一数有几条对称轴3、欣赏,感受对称美。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何评价自己的表现?五、教学反思   案例三:《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镜子的反射的图案有什么特点。2、能够根据镜子的反射画出对称图形。能力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2、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进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存在。教学重点: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子中形成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且和实际的图形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美术字“王”、对称图片;教师:机灵狗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的我们的老朋友机灵狗吗?(板贴)。它昨天下午要去看一场五点半的电影,可是每看成,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机灵狗为了晚上看电影精力充沛,下午就睡了个懒觉,一觉醒来,估计时间差不多了,赶紧到家中的镜子前化妆,巧的很,它家的时钟在镜子对面的墙上,机灵狗从镜子中一看,时针刚好指到5,吆,路上用半个小时,现在出发正好。就在它兴高采烈地赶到电影院时,电影院却已经关门了。售票员阿姨说:“现在是7点半,电影早就散场了。”咦,我明明从镜子中看到的是5点半,怎么一下子7点多了呢?2、小组讨论,为什么晚了?生1:路上太慢了。生2:时间看的不对。3、师:时间到底对不对呢?镜子中有什么数学问题吗?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好吗?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二、展开活动,探究新知1、活动一: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对称图片(美术字“王”、Α、8、喜喜),把镜子放在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上,看一看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指名汇报。2、活动二:A、将镜子放置物体的一侧,摆一摆,发现了什么?B、让学生用右手遮住自己的右眼,照着镜子看一看,说说镜子中的你是用哪只手遮着自己的一只眼睛?它在镜子中是左眼还是右眼?3、你发现镜子中有什么数学学问?A、小组交流B、汇报总结:镜子中看到的物体与原物体是对称的,但左右对称。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1、机灵狗当时看到的是几点?教师板画时钟的对称轴,使学生明确:左右所指时刻不同,时间不同。当时镜中的时针指着5,实际镜子外的时针是指着7,当时已经7时了,因此机灵狗晚了2个小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到正确时间)。2、师:如果我们来看一片树叶,会怎样呢?完成课本18页练一练的第1题。(再次使学生体会:镜子内外,左右错位,而不是上下错位。)四、拓展练习,提高认识1、师:如果机灵狗想从镜中看时间,在镜中几时才不会晚了看电影呢?(让学生探讨:实际的5时,在镜中应当是几时,再次体会左右错位)。2、讨论:用镜子观察物体时需要注意什么?镜子有什么作用?它能帮我们做什么?你能用镜子作哪些事情?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五、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小小的一面镜子中蕴藏了哪些知识?2、布置作业:课本18页的第2题及实践活动。 附板书设计:镜子中的数学 镜子内外,左右错位    案例四:《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二) 教学内容:镜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5—26页)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感知镜面对称现象难   点: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师用的示范镜子,学生每人一面小镜子教学过程:一、操作导入:①出示镜子,引导学生照身边的物体,说说你有什么发现。②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的发现③全班同学汇报二、探究验证:①用镜子完成P17“试一试”第(1)题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看和你的发现是不是一样。②同桌互相合作,完成第(2)题,摆一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③帮助机灵狗: 在观察机灵狗的发现,看看是不是对呢?三、巩固应用:1、完成P18“练一练”第1题先想想,再用镜子验证一下你的选择是否正确2、把镜子放在图中适当的位置,使你们能看到图的全部四、实践活动利用周末的时间,收集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全班交流展览。五、教学反思:   案例五《平移和旋转》教学与设计(一)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9~21页的内容及练习二、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1、使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并能正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2、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四、教学难点正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五、教具准备“看一看”的图片,方格纸。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去过雪山游玩吗?那里有哪些游乐设施?(滑草、飞龟、遨游太空……)你知道它们是怎样过运动的?(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二)探索新知1、投影片出示课本“看一看”中的四幅图。1同桌互相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画面?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并用手比划一下。2全班交流。3小结:缆车、国旗的运动都是平平直直地走而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风车的运动是在固定地转动。4让生上台演示升旗和缆车的运动。5让全班学生用手演示升旗和缆车的运动。小结:我们把像、缆车、升国旗这样的运动成为平移。(板书:平移)6让生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做平移运动。7让生动手演示飞机的螺旋桨、风车的运动。小结:我们把像螺旋桨、风车这样绕一个固定点转动的运动称为旋转(板书:旋转)8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做旋转运动?2、判断平移、旋转运动。1出示课本第19页的“说一说”。先独立思考判断,在书上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雪撬、火车的运动是平移;转盘、水龙头的运动是旋转。2做一做:先做一个平移运动,再做一个旋转运动,让同学先在小组内做、交流,然后每组推荐一人做给全班看。3、出示课本20页试一试。1移一移,说一说。教师演示,学生数格说一说,向下平移了几格。2填一填,教师演示,学生数格,说一说蜡烛向右平移了       格。小鱼向      平移了    格。3小结:看一个图形移动多少,只需看这个图形上的某一点移动了多少格。(先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最后师总结。)(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20页“试一试”的(3)。先让小组讨论,找学生到黑板演示。2、让学生做课本21页练一练1。3、让学生做课本21页练一练2、3题。七、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像升降电梯、收害机这样的运动就是平移,如果一个物体绕一个固定点转动这样的运动称为旋转。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例子还有很多,希
本文档为【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6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精品文库a
海霄科技有卓越的服务品质,为满足不同群体的用户需求,提供制作PPT材料、演讲幻灯片、图文设计制作等PPT及文档优质服务。
格式:doc
大小:38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1-07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