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煤业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煤业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举报
开通vip

煤业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山西宁煤集团庄旺煤业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二O一三年目录TOC\o"1-2"\h\uHYPERLINK\l_Toc11077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PAGEREF_Toc11077-1-HYPERLINK\l_Toc293051.1井田地理概况PAGEREF_Toc29305-1-HYPERLINK\l_Toc33471.2矿井生产现状PAGEREF_Toc3347-2-HYPERLINK\l_Toc34821.3矿井设计生...

煤业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可编辑可编辑精品精品可编辑精品山西宁煤集团庄旺煤业公司安全质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企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二O一三年目录TOC\o"1-2"\h\uHYPERLINK\l_Toc11077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PAGEREF_Toc11077-1-HYPERLINK\l_Toc293051.1井田地理概况PAGEREF_Toc29305-1-HYPERLINK\l_Toc33471.2矿井生产现状PAGEREF_Toc3347-2-HYPERLINK\l_Toc34821.3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PAGEREF_Toc3482-15-HYPERLINK\l_Toc307721.4井田开拓PAGEREF_Toc30772-16-HYPERLINK\l_Toc7240第二章、从业人员专业学历提升计划(2013-2015年)PAGEREF_Toc7240-29-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1.1井田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宁武县县城东北方向直距约6.0km处后石湖村一带,行政区划属凤凰镇管辖,其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1′44″~112°22′23″,北纬39°59′44″~39°01′54″。井田北中部有大运公路通过,向西南行程6.0km可达宁武县煤炭集运站,距阳方口煤炭集运站约11.0km,也可通往宁静铁路,或通往宁白线,交通运输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二、地形、地貌本井田地处管涔山脉东麓,整体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最高处位于井田北部,海拔标高为1745.00m,最低处位于井田内中部的沟内,海拔标高为1476.00m,最大相对高差269.00m,属中山区。井田内地表大范围被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地层覆盖,局部出露基岩。三、地表水及河流本井田属海河流域桑干河水系。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只发育一些冲沟,由于降水量小,基本上无积水,只有雨季才有水流经过,地表水基本汇于沟谷,向西流出井田,汇入恢河。四、气象本井田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迟暖早寒,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季严寒长达7个月,根据忻州市宁武县气象站历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在5.8~6.3℃,最高气温在7月份,平均气温20℃,极端最高气温34.8℃,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9.7℃,极端最低气温-27.2℃。全年无霜期约90d~130d,最大积雪厚度1.30m,冻土深度在1.50m,日照时数每年约2800h左右,年降水量为247.40mm~609.30mm,平均420.80mm,降水量主要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1902.30mm,最大在5、6月份,最小在1月份,气候特别干燥。霜冻期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风向为西及西北风,风期多集中在冬春两季,最大风速可达23m/s,年平均风速3.5m/s。1.2矿井生产现状一、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2009年11月8日下发的晋煤重组办发[2009]83号《关于忻州市宁武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部分)的批复》文件,整合后的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6.8454km2,由原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4.7957km2)、原山西宁武达康煤业有限公司(汾河流域异地关闭等面积置换0.8936km2)及部分新增资源(1.1561km2)组成,整合重组后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井田内无其它煤矿生产。1.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该矿原名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一坑,始建于1979年9月,1981年5月投产,一直开采2号煤层,原设计生产能力为0.15Mt/a,2005年通过采煤方法改革,矿井生产能力提升至0.30Mt/a,期间与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二坑形成一证两井格局。2007年5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一坑和石湖二坑分立采矿权。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石湖一坑)自投产以来,一直开采井底附近的2号煤层,采用斜井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分层炮采放顶煤采煤法,工作面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运输方式采用刮板输送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由于2号煤层和未采的3号煤层灰分高、发热量低、煤质差,无开采价值,山西省煤炭工业局2007年7月6日下发晋煤行发〔2007〕1052号“关于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庄旺井田南沟井田延深开采煤层的批复”文件,批准本矿井延深开采井田范围内的5号煤层。2007年5月21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742301),批准开采井田范围内的2、3、5号煤层,生产规模0.30Mt/a,井田面积4.7957km2,开采深度1650m~1250m,有效期限为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井田范围由下列1~10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详见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1-2-1。表1-2-1原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1954北京坐标系备注纬距(X)经距(Y)14323000.0019620000.0024323000.0019620000.0034322060.0019620000.0044321920.0019619530.0054321000.0019619600.0064321000.0019621000.0074320000.0019621000.0084320000.0019618950.0094321150.0019618000.00104322700.0019619000.00该矿井为改革落后的采煤方法,提高采掘机械化装备水平,提高资源回收率,降低矿井生产成本,提高原煤生产效率,提升矿井抗灾、减灾能力,达到“合理、有序、高效、安全”的目的,2007年11月委托忻州市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庄旺井田水平延深初步设计》。2008年1月30日忻州市煤炭工业局以忻煤行发[2008]46号《关于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庄旺井田延深开采煤层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进行了批复。该矿现在采用斜/立井开拓方式延深开采5号煤层,目前基本建设已接近尾声,各井筒已延深到5号煤层,5号煤层运输、通风系统大巷和采区巷道已施工完毕,地面各大系统已建成。各井筒特征见下表1-2-2。表1-2-2原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井筒特征表井筒名称井口坐标(1954北京坐标系)井口标高(m)坡度(度)方位角(度)斜长(m)净断面积(m2)主斜井X=4321898.664Y=19618700.5731503.905202824689.29副斜井X=4321991.125Y=19618624.4511506.7591528248210.99回风立井X=4321152.791Y=19619329.4081539.743901089.622.山西宁武达康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宁武达康煤业有限公司为汾河流域整合异地关闭矿井,已于2009年关闭。2006年11月1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622710)批准开采2、5号煤层,井田面积0.8936km2,开采深度1700m~600m。有效期2006年11月10日~2009年11月10日,生产规模0.15Mt/a,井田范围由下列1~5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详见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1-2-3。表1-2-3原山西宁武达康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1954北京坐标系备注纬距(X)经距(Y)14284250.0019586610.0024283785.0019587060.0034283270.0019586550.0044282820.0019585910.0054283335.0019585660.00二、周边矿井及小窑本井田内没有其它生产小煤矿开采。该矿井田北东部与山西宁武德盛煤业公司相邻,东部与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南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相接,西北部与大同煤矿集团阳方口矿业公司石湖煤矿相邻,东南角与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梨园河煤矿相邻,南部及西南部为空白井田。四邻关系图见:附图一1.山西宁武德盛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宁武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体兼并重组山西宁武德盛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宁武雨田煤业有限公司2处地方煤矿整合为1处,产能为0.90Mt/a,净增能力为0.30Mt/a。山西宁武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收购山西宁武德盛煤业有限公司,将德盛煤业有限公司东南部面积为1.38km2的井田与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收购已关闭的山西宁武雨田煤业有限公司井田置换,划归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梨园河煤矿。兼并重组后矿井名称为山西宁武德盛煤业有限公司。2.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南沟煤业有限公司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南沟井田(原石湖二坑)是一家国有企业,矿山始建于1985年,于1987年投产,一直开采2号煤层。原设计生产能力为0.15Mt/a。2005年通过采煤方法改革,将矿井的生产能力提高到0.30Mt/a。兼并重组后,设计生产能力1.20Mt/a,批采2~5号煤。采用长壁式采煤,中央并列式通风,主斜井运输方式为皮带运输。属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经调查,与本矿相互之间无越界开采现象。3.大同煤矿集团阳方口矿业公司石湖煤矿该矿位于本井田北西部,1982年建井,于1984年6月投产。批准开采2、5号煤层,核定生产能力0.30Mt/a,实际生产能力0.30Mt/a,现采2、5号煤层。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采煤,顶板管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皮带运输机,中央并列式通风,瓦斯相对涌出量2.17m3/t,绝对涌出量1.62m3/min,属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Ⅱ级,属自燃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40m3/h,最大涌水量80m3/h。经调查,与本矿相互之间无越界开采现象。4.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梨园河煤矿该矿批准开采2、5号煤层,实际开采5号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低位放顶煤回采工艺。正常涌水量1.5m3/h,最大涌水量1.8m3/h,为低瓦斯矿井,5号煤层煤尘有爆炸性,自燃倾向等级为Ⅱ级,为自燃煤层。因此矿与本井田接触范围只是一角,其采(古)空区、积水对本井田没有影响,更无越界开采现象。三、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开拓开采现状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由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单独保留)、山西宁武达康煤业有限公司(为汾河流域异地关闭矿井)及部分新增区空白资源进行兼并重组整合而成。(一)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1、井田境界根据2009年12月1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54642),批准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开采2~5号煤层,井田范围由下列1~12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见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3-2-1。井田南北长约3.9km,东西宽约1.8Km井田面积6.8454km2,生产规模0.90Mt/a。本井田内没有其它生产小煤矿开采。该矿井田北东部与山西宁武德盛煤业公司相邻,东部与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南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相接,西北部与大同煤矿集团阳方口矿业公司石湖煤矿相邻,东南角与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梨园河煤矿相邻,南部及西南部为空白井田。表3-2-1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1980年西安坐标系6°带)拐点编号1980西安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备注纬距(X)经距(Y)纬距(X)经距(Y)14322952.4619619929.184323000.0019620000.0024322357.4619619929.184322405.0019620000.0034322013.4619619929.184322060.0019620000.0044321872.4619619459.184321920.0019619530.0054320952.4719619529.184321000.0019619600.0064320952.4719620929.184321000.0019621000.0074318952.4719620929.184319000.0019621000.0084318952.4719618879.184319000.0019618950.0094319952.4719618879.184320000.0019618950.00104320985.4619618026.184321033.0019618097.00114321102.4619617929.184321150.0019618000.00124322652.4619618929.184322700.0019619000.002、资源/储量(1)矿井保有资源/储量根据2010年9月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提交的《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按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国务院函(1998)5号《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碳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及《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等有关文件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进行资源/储量的计算。资源储量估算指标如下:1)最低可采厚度0.7m;2)煤层灰分不大于40%;3)最高可采硫分3%;4)剔除夹矸以纯厚度计算储量;5)5号煤层视密度均为1.43t/m3;6)储量计算方法采用地质块段算术平均法,计算公式如下:Q=SMd式中:Q—块段煤炭储量,t;S—块段水平投影面积,m2;M—块段内煤层平均厚度,m;d—煤层视密度,t/m3。本井田内可采煤层共4层,分别为2、3、5、6号煤层,2号煤层原煤灰分均在43.10%以上,硫分在0.65%之下,属高灰煤,高灰煤覆盖全井田范围;3号煤层原煤灰分40.46%~59.43%,原煤全硫2.75%~5.34%,平均为4.39%,高灰、高硫在井田内广泛分布;6号煤层原煤的硫含量为3%~5%,属高硫煤且本矿井未批准开采。经计算,井田内批准开采的5号煤层资源/储量共计126.68Mt,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为99.10Mt,(111b)占总量的78,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为17.12Mt,(111b)+(122b)占总量的92%,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3)为10.46Mt。矿井保有能利用资源/储量汇总表见表3-2-2。表3-2-2矿井保有能利用资源/储量汇总表单位:Mt煤层煤类111b122b333111b+122b111b+122b+333111b总量(%)111b+122b总量(%)51/3JM99.1017.1210.46116.22126.687892另依据2010年9月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提交的《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号高灰煤层、3号高灰高硫煤层和6号未批准开采煤层保有资源/储量详见表3-2-3、表3-2-4。表3-2-32、3号高灰、高硫煤保有资源/储量汇总表单位:Mt煤层编号煤质类型资源/储量(Mt)2S112S22333蹬空区2S11小计2S11总量(%)2S11+2S22总量2高灰35.017.292.704.2049.2080953高灰高硫11.491.920.781.4515.648395合计46.509.213.485.6564.848092表3-2-4未批准开采6号煤层保有资源/储量汇总表单位:Mt煤层编号煤质类型资源/储量(Mt)111b122b333111b+122b小计111b总量(%)111b+122b总量61/3JM1.2112.001.0913.2114.3089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煤炭资源量估算指标规定,最高灰分不大于40%,最高硫分不大于3%,同时由于2、3号煤层灰分高、发热量低、煤质差,无开采价值,山西省煤炭工业局2007年7月6日下发晋煤行发〔2007〕1052号“关于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庄旺井田南沟井田延深开采煤层的批复”文件,批准本矿井延深开采井田范围内的5号煤层,6号煤层为未批准开采的高硫煤层,本设计以下只对井田范围内的5号煤层进行工业资源/储量、设计资源/储量和设计可采储量进行计算。(2)矿井工业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依据下式进行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11b+122b+333k式中:k—推断资源量的可信度系数,取0.9。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25.63Mt。矿井工业资源/储量见表3-2-5。表3-2-5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汇总表单位:Mt煤层号煤类资源/储量(Mt)111b122b333k111b+122b111b+122b+333k111b总量111b+122b总量51/3JM99.1017.129.41116.22125.6378.992.5(3)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依据下式进行计算: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式中:永久煤柱损失为井田边界、断层、公路等保安煤柱。根据以上计算,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89.41Mt,见表3-2-6。表3-2-6矿井设计资源/储量汇总表单位:Mt煤层编号工业资源/储量永久煤柱损失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井田境界村庄采空区断层公路小计5125.634.261.32.8211.7713.0733.2289.41(4)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可采储量依据下式进行计算: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保护煤柱损失)×采区回采率式中:保护煤柱损失为工业场地及大巷等保安煤柱;5号煤层采区回采率为75%。根据以上计算,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66.91Mt,见表3-2-7。表3-2-7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计算表单位:Mt煤层编号设计资源/储量开采煤柱损失开采损失设计可采储量井筒工业场地大巷小计1189.411.364.415.7716.7366.91合计89.411.364.415.7716.7366.91(三)、安全煤柱及各种煤柱的留设与计算方法井田边界煤柱留20m,水平大巷之间留30m,两侧留30m煤柱,工业场地按Ⅱ级保护,井筒按Ⅰ级保护,大运公路按Ⅱ级保护,再根据表土层和基岩厚度(表土移动角45°,基岩移动角72°)计算保安煤柱。当矿井报废时,预计护巷煤柱损失可回收50%左右。大运公路两侧各留60m保安煤柱。1.3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一、矿井工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颁布的《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及《山西省煤矿企业办矿标准暂行规定》,确定整合后的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的工作制度为:年工作日为330d,井下生产采用“三八”工作制,每天两班生产,一班检修准备,地面辅助采用“三八”工作制,每天二班生产,一班检修准备,日净提升时间16h。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83号《关于忻州市宁武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0.90Mt/a。三、矿井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式中:T—服务年限,a;Zk—设计可采储量,66.91Mt;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90Mt/a;K—储量备用系数,取1.4。经计算,5号煤层矿井服务年限53.1a。1.4井田开拓一、井田内地质构造、老窑范围、火区、煤层及水文条件、兼并重组整合各矿采空区等对井田开拓开采的影响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2009年11月8日下发的晋煤重组办发[2009]83号《关于忻州市宁武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文件,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是由原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和其南部新增的2.0497km2空白资源整合而成。原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于1979年9月筹建,1981年5月投产,经2005年采煤方法改革后,核定生产能力为0.30Mt/a。该矿自投产以来,一直开采井底附近的2号煤层。由于2号煤层和未采的3号煤层灰分高、发热量低、煤质差,无开采价值,山西省煤炭工业局2007年7月6日下发晋煤行发〔2007〕1052号“关于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庄旺井田南沟井田延深开采煤层的批复”文件,批准本矿井延深开采井田范围内的5号煤层。本井田地处管涔山脉东麓,整体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最高处位于矿区北部,海拔为1745.0m,最低处位于区内中部的沟内,海拔为1476.0m,相对高差269.0m,属中山区。本井田位于宁武煤田盘道梁~化北屯向斜的西北翼,总体为一背斜构造,背斜西翼走向NW~N,倾向ES~W,东翼走向EW,倾向S,地层比较平缓,倾角3~11°。井田内地表仅在西部见F1逆断层出露,ZK7号钻孔施工过程中钻穿5号煤层重复。该逆断层位于井田北西部,走向NE,倾向SE,倾角20°~28°,落差50~80m,两端延伸至区外。井田内未发现陷落柱及岩浆岩侵入现象。本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井田内批采的5号煤层厚度为10.45~14.35m,平均厚度为13.87m,含夹矸0~4层,夹矸厚度为0~0.91m,为结构简单~复杂的厚煤层,全井田稳定可采。顶板一般为灰色泥岩,局部为灰白色细、粉砂岩,底板多为灰色泥岩。本井田位于宁武向斜的北部,地表覆盖较薄,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黄土覆盖率低,植被稀少,降水少且强度集中,不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井田内无地表水体,属砂岩裂隙充水矿床,据水文孔资料,煤系砂岩单位涌水量为0.019L/s.m,富水性较弱,补给条件差,但奥灰单位涌水量为0.6444L/s.m,富水性中等,岩溶水位1287.73m,高于各煤层最低底板标高127.73~207.73m,各煤层南部区域处于带压,最大突水系数0.021MPa/m~0.056MPa/m,且本区5号煤层存在采空积水,随着煤层不断开采,采空积水区随之增加,使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总体看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5号煤层自燃倾向为Ⅱ类,属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本井田属地温和地压正常区,无瓦斯和二氧化碳突出危险,其它条件对开采影响基本不大,开采条件较好。二、井田开拓方案1.井口及工业场地位置的选择工业场地选择的主要原则为:a.尽量利用现有地面工程及设施。b.地面平坦、开阔,场地挖方填方量小,工程地质条件好,能够满足0.90Mt/a要求。c.力求位于储量中心,减少井下运输、通风、井巷工程费用。d.不受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威胁。d.靠近公路、交通方便,运输距离短,运营费用省。e.有利于矿井开拓部署,为稳产创造条件。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是由原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和其南部新增的2.0497km2空白资源整合而成。原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现有的工业场地位于井田的西北部,场地宽阔,场地内掘砌有主斜井和副斜井两个井筒,另在井田的东北部风井场地内掘砌有回风立井,目前三个井筒均已延深到5号煤层,地面生产系统已基本建成。本设计整合重组后的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利用原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已有的工业场地和风井场地及井筒,能够满足0.90Mt/a设计生产能力要求。2.井田开拓方案矿井设计开拓方案主要考虑以下原则:a.尽量利用矿井现有设施及装备,以减少基建投资;b.有完善的采、掘、运输、提升、通风、排水等生产环节及系统;c.生产系统尽可能简单、实用,生产工艺先进、合理;d.投产采区布置在井底附近,以缩短建井工期,节省初期基建投资;e.井下巷道沿煤层布置,掘进速度快,费用低,并能进一步探明煤层的赋存情况;f.近期与长远相结合,既要考虑当前效益,又要有利长远规划。原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于1979年9月筹建,1981年5月投产。经2005年采煤方法改革后,核定生产能力为0.30Mt/a。该矿自投产以来,一直开采井底附近的2号煤层,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由于2号煤层和未采的3号煤层灰分高、发热量低、煤质差,无开采价值,山西省煤炭工业局2007年7月6日下发晋煤行发〔2007〕1052号“关于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庄旺井田南沟井田延深开采煤层的批复”文件,批准本矿井延深开采井田范围内的5号煤层。为此,2007年11月忻州市煤炭设计研究院为其编制完成了《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庄旺井田水平延深初步设计》。2008年1月30日忻州市煤炭工业局以忻煤行发[2008]46号《关于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庄旺井田延深开采煤层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进行了批复。原《延深开采煤层项目初步设计》设计在井田东北部5号煤层中布置首采区,采用悬移支架支护采煤机割煤的普采工艺,后经调查论证认为原首采区位置与雨田煤业有限公司(原大荒圪塔煤矿)相邻,受其采空区积水和古空火区影响,且经忻州煤田地质勘探队的探水报告证实,初设中的首采区安全无保证,故拟将首采区放在经打钻探明储量较为可靠的井田西南部。为此,忻州市煤炭设计研究院重新编制了《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庄旺井田水平延深变更初步设计》,2008年11月24日忻州市煤炭工业局以忻煤基行发[2008]413号《关于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石湖庄旺井田延深开采煤层项目变更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进行了批复。经过两年时间,目前基本建设已接近尾声,各井筒已延深到5号煤层,5号煤层运输、通风系统大巷和采区巷道已施工完毕,地面各大系统已建成。基于上述原则,根据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情况及原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庄旺井田已有的井筒装备、巷道布置和工业场地建设情况,本次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资源整合重组设计提出的具体方案如下:主斜井(已有):半圆拱形断面,净宽3.40m,净断面积9.29m2,倾角20°,斜长468.0m,落底在5号煤层底板中,装备强力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的煤炭主提升任务,同时设行人台阶和扶手,兼作矿井的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副斜井(已有):半圆拱形断面,净宽3.80m,净断面积10.99m2,倾角15°,斜长482.0m,落底在5号煤层底板中,装备单钩串车,担负矿井的材料、设备和人员的提升下放任务,同时设行人台阶和扶手,兼作矿井的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回风立井(已有、刷大):圆形断面,原净直径3.50m,净断面积9.62m2,垂深108.0m,刷大后净直径4.50m,净断面积15.90m2,落底在5号煤层中,装备折返式金属梯子间,作为矿井的专用回风井和另一安全出口。根据煤层赋存特征及已有巷道的开拓掘进情况,设计在5号煤层中设一个水平开拓开采井田范围内的5号煤层。副斜井井底在5号煤层底板中设井底车场、等候室和医疗急救站和消防材料库等硐室;主斜井井底在5号煤层中设有中央水泵房、井底水仓等硐室,在5号煤层底板中设有井底煤仓。全井田共划分为1个采区,即5号煤层的502采区,502采区为双翼开采。矿井投产采区为502采区在井田中部先沿东西方向布置采区轨道巷、采区胶带巷和采区回风巷到井田南部区域的中央位置,后沿南北方向布置采区轨道巷、采区胶带巷和采区回风巷到井田南部边界。采区内工作面接替顺序采用前进式,工作面回采方式采用后退式。根据煤层赋存特征及目前井巷工程完成的情况,在5号煤层中设一个水平开拓开采井田范围内的5号煤层,水平标高为+1382.0m(副斜井井底水平)。三、主要运输大巷、总回风巷、顺槽巷道的布置方式和位置根据煤层赋存特征及目前井巷工程完成的情况,在井田的北中部沿南北方向布置5号煤层的胶带运输上山和轨道运输上山,沿东南方向布置5号煤层的回风大巷。矿井投产采区为井田西部的502采区(采区巷道已掘进到位);502采区在井田西部沿西侧南部边界南北方向布置采区轨道巷、采区胶带巷和采区回风巷到井田南部边界(待掘)。502采区胶带运输上山与5号煤层井底煤仓相通、轨道运输下山与副斜井井底车场相通,回风大巷与回风立井相通。502采区胶带运输巷和轨道运输巷沿5号煤层底板布置,采区回风巷沿5号煤层顶板布置。502采区三条主巷全长710m,每个采面切眼长150m,一共布置四个综采面,50204综采面已形成。其余的三个面已按计划布置,其中50206回风顺槽已掘90m,运输顺槽已掘92m.其余两个综采面的巷道未开掘。四、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根据井田开拓布置,按照《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要求,并结合工作面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全井田共划分为2个采区,即5号煤层的502采区,502采区为双翼开采。采区接替顺序按编号进行,即先采501采区,后采502采区;采区内工作面接替顺序采用前进式,工作面回采方式采用后退式。回风立井(已有、刷大):圆形断面,原净直径3.50m,净断面积9.62m2,垂深108.0m,刷大后净直径4.50m,净断面积15.90m2,落底在5号煤层中,装备折返式金属梯子间,作为矿井的专用回风井和另一安全出口。五、井底车场及硐室(1)井底车场位置及形式的选择副斜井在井底设有平车场,长度44.0m,主要为辅助提升服务,运输量相对较小,车场形式简单,调车方便,工程量省。(2)井底硐室名称及位置主斜井井底硐室有:5号煤层井底煤仓,主水泵房、管子道、水仓及清理撒煤斜巷等。副斜井井底硐室有:等候室、医疗急救站、井下消防材料库等。5号煤层井底煤仓采用直煤仓,直径8.0m,垂高30m,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护,容量1200t。井底水仓由主、副仓组成,主水仓有效长度为125.0m,容积1000.0m3,副水仓有效长度为95.0m,容积760.0m3,采用调度绞车牵引1t矿车人工清理。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6m3/h,8小时涌水量为488m3,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80条的要求。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采用锚网喷支护方式。六、采掘计划的安排施工准备的内容与进度:根据晋煤办基发(2011)第912号文件精神,和我公司的资源储量结合有关规定,按照90万吨设计,对本井田的采掘接替作了长远的计划(2013-2015年),具体任务如下:到2013年底前按《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安全专篇》的要求一是完成矿井150万吨规模的建设,二是使矿井通过省一级质量标准化验收。2、二是完成原煤生产计划90万吨,掘进计划4500m(见2013年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接替计划表)。三是完善煤矿三级培训机构,实现对全矿职工的安全培训。四是完成矿井六大系统的扩建、改造工程。五是杜绝瓦斯、煤尘、火灾、水害顶板等重大事故,实现百万吨“0”死亡率。六是建设高标准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3、到2014年年底前一是实现矿井基本达到设计生产规模,矿井质量标准化达一级以上。二是完成原煤生产计划90万吨、掘进生产计划3600m(见2014年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接替计划表)。三是改善职工居住环境,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四是完成矿井配套煤炭发运站。4、到2015年底前一是实现采掘机械化,矿井机械化开采程度达90%以上,矿井质量标准化一级以上。二是完成原煤生产计划90万吨,掘进生产计划2000m(见2015年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接替计划表)5、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井田面积的减少,提能和扩充井田是我公司以后的发展规划。6、施工组织(1)安排2个井巷施工队平行作业,以缩短建设工期。下井人数不超过99人。(2)劳动组织采用综合施工队形式,按专业化班组配备,井下实行“三八”制作业,安排队长一人,跟班队长一人。队长、跟班主任全面负责指挥生产和安全工作并分班现场指挥。(3)为保证项目建成后顺利投入生产运营,对直接从事煤矿生产建设的职工,尤其是关键岗位的操作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及安全培训,以满足岗位技能素质要求。(4)本工程采用项目法施工管理,项目负责人设经理1人,副经理5人,另设工程技术科、机电科、生产科、安检科、通风科、调度室、环保科、治超办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七、具体要求为使上述规划得以实现,矿各级管理人员、全矿职工务必清醒的认识到任务之艰巨,要树立“煤矿发展靠我,我的生存靠煤矿”的理念,要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以适应煤矿发展的需要。要明确责任,分工到人,确保每项工作得到落实,要团结协作,敢于创新,使我矿的管理走在公司各煤矿的前列。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把安全风险降到零,真正实现本质安全矿井,促进矿区稳定和谐发展。八、保障措施1、建立完善煤矿规章制度,规范煤矿管理,为确保规划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1)矿各业务部门要对照煤矿管理的规定,制定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定,并经矿领导集体审核后执行。(2)各业务部门、每一位管理人员、职工必须对照规章制度,履行好管理责任,执行落实好职责。(3)对在工作中遇到规章制度中没有的规定,有关业务部门要及时进行补充。(4)规章制度补充完善后要及时向全矿职工进行通报,以保障其执行效率。2、增加煤矿建设期间的投入,认真组织整改,确保矿井通过联合试运行验收,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实现矿井的合法生产。(1)要对照《矿井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安全专篇》中的要求查找目前矿井存在的问题,对不符合的要及时进行整改。(2)通过整改后报试运转申请验收。(3)及时准备试运转验收前的有关资料。3、制定人才管理留用机制,广纳贤才,为实现矿井的规划献计献策。(1)矿综合办要制定我矿人才留用机制,拿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办法,留住人才,留住贤才,确保人才的稳定。(2)要建立人才档案库,合理安排岗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3)要建立管理人员考评办法,使真正有能力的人能够进入领导管理岗位,并发挥其作用。4、加强煤矿机械化建设步伐,确保实现机械化矿井的规划。(1)在矿井的巷道设计上,矿技术部门要按机械化矿井的要求进行断面的选择,对原有的巷道要进行改造,以便达到要求。(2)选择矿用机电设备电器时,要超前考虑,做到设备的通用,减少投入浪费。(3)培训锻炼一批基础扎实的机电技术管理人员,为实现机械化矿井作人才准备。5、强化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杜绝煤矿重伤以上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1)落实现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实行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对在自己职责工作范围内出现的问题事故,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追查处理。(2)严格落实煤矿隐患排查制度,及时找出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并采取措施处理。(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4)坚持“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防治方针。(5)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止水原则,采取“防、堵、疏、截、排”的防治措施。(6)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及措施中规定。第二章、从业人员专业学历提升计划(2013-2015年)1、每年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担任“六长”或副总工程师职务。2、每年培养2名本科学历人员担任“六长”或总工程师职务。3、到2015年B类安全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到50%以上。4、从2013年起,强力推行“变招工为招生”,每年招收高中生100名,采区委托培养,积极同大中专煤炭职业院校和煤炭专业技工学校合作办学。到2015年公司新工人全部实现“变招工为招生”,煤矿劳动用工要做到新招入的工人必须是煤炭相关专业中专、技校以上的毕业生。
本文档为【煤业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熊猫图文
公司专注课件、范文、教案设计制作等。用户至上,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doc
大小:142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1-03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