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总结

社区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总结

举报
开通vip

社区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总结社区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总结xx年就业援助月活开工作总结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尽早实现就业,根据《关于开展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劳动保障所于xx年12月30日—xx年2月1日,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通过制定援助方案、宣传帮扶政策、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各类活动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此次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积极部署在接到文件通知后,劳动保障所立即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一是及时将通知精神向分管领导...

社区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总结
社区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总结xx年就业援助月活开 工作总结 关于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关于年中工作总结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总结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总结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尽早实现就业,根据《关于开展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劳动保障所于xx年12月30日—xx年2月1日,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通过制定援助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宣传帮扶政策、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各类活动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此次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积极部署在接到文件通知后,劳动保障所立即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一是及时将通知精神向分管领导进行了汇报,街道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将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关心辖区失业群体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二是成立了“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保障所所长担任副组长,保障所全体人员及各社区书记为成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领导小组;三是经过认真研究,制定了“xx年就业援助月”活开工作实施方案,并下发至各社区,要求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开展好“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二、特色鲜明、形式多样1、营造良好的宣传气氛。劳动保障所结合援助月活开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召开社区专干例会进行了具体布置,为全面开展援助月活动奠定了气氛根底。通过街道多功能效劳大厅的LED电子屏幕,将援助月活动时间、内容、细那么及收集汇总的就业岗位信息进行了公开播报,并设立专门的咨询效劳专窗,受理援助对象政策咨询。此外,在街道大厅外侧和社区的室外宣传栏,悬挂就业援助月主题宣传横幅,在街道政务公开网站增添活动宣传信息。这些举措,都为营造就业援助和促进就业的宣传气氛起到了积极作用。2、认真开展入户登记工作。劳动保障所利用春节走访慰问这一契机,认真组织社区专干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家庭进行了入户走访、调查登记工作。着重调查掌握辖区内历年积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集中宣传就业援助政策。对于入户调查家庭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和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效劳,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3、举办内容丰富的援助活动。(1)1月21日,组织辖区20家用工企业参加了全区就业援助活动主题日大型用工浅谈会活动。为与会人员提供新收集就业岗位62个,现场进行了政策咨询、岗位介绍、用工洽谈、材料发放等效劳。(2)春节前夕,对辖区39户困难就业家庭进行了春节走访慰问。由保障所组成的慰问小组在入户了解他们实际困难的同时,为其送去了节日慰问金。(3)组织辖区失业人员志愿者队伍,为15户困难家庭进行了春节前的家庭大扫除活动。由29名失业人员志愿者组成的义务帮扶队伍,分3个小队,帮助困难家庭清扫卫生、清洁门窗、家务。(4)组织就业援助代表参与了社区居民议事会活动。通过座谈的形式,提出目前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根据轻重缓急分类进行立即解决、及时帮扶和上报求援。三、措施有力、效果显著此次就业援助月期间,劳动保障所组织辖区36家用工企业,新收集就业岗位72个,举办专场招聘会3场,走访就业困难人员139名,发放春节走访慰问金32600元,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群体102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8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23人,发放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等各类宣传资料700余份,帮助他们认真转变择业观念、及时把握就业时机,不断提高就业成功率。通过“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开展,劳动保障所积极协调有关方面,收集最新的用工信息,开发适合援助对象的就业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找到了生活的支撑点,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多了一分希望,在确保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的同时能够稳定就业,为今后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奠定根底。xx年2月xx年就业援助月活开工作总结岁末年初之际,为进一步做好辖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尽早实现就业,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的文件要求,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决定于xx年12月10日起在辖区内全面开展此项活动。街道劳动保障所紧紧围绕“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效劳到家”的主题,通过精心组织筹划,确定援助重点,以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为抓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援助月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就业援助活动”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街道劳动保障所高度重视,组织全所人员及社区专干认真学习了《关于开展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在思想上形成合力,确保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深入基层,强化宣传为了确保援助月活动取得实效,街道劳动保障所充分依托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深入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家庭,广泛宣传介绍就业困难人员登记认定条件和本次援助活动具体内容以及国家和地方就业扶持政策等信息。共组织了5次社区专场招聘会,摸清辖区内尚未就业困难人员86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2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政策咨询369人次,为全面实施各项就业援助工作打下了良好根底。三、丰富内容,完善效劳(一)帮扶到人。对认定的帮扶援助对象,尤其是家庭贫困的为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人员进行家访,提供适合于他们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让其了解本次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开展时间,讲清讲明讲透政策内容,详细告知政策享受具体操作流程,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享受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二)岗位到手。按照区统一部署,组织了有针对性的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为他们提供即时的就业岗位、就业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为用工单位提供用工推荐和岗位适配效劳。(三)政策到位。通过援助月活动,逐一落实每一户、每一位应该享受扶持政策的困难人员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补贴,对已灵活就业的“4050”人员,帮助其参加社会保险,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四)效劳到家。通过帮扶联系卡、一对一贴身效劳、与援助对象签订效劳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等形式的精细化效劳,为困难群众送岗位、送温暖、送信心。把就业援助活动的内容和效劳直接送到就业困难人员家中。通过走访慰问、登门效劳、重点帮扶、援助联盟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对就业特困人员送温暖走访慰问。四、建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确保长效在建立帮扶责任制度方面,一是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效劳平台,开展效劳进门、一对一帮扶、送岗位上门、送政策上门等多种形式的援助行动,将每一位援助对象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基层;二是指定熟悉政策业务、责任心强、善于与人沟通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受就业援助咨询工作。在建立援助长效机制方面,加大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和检查力度,确保国家、省、市、区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在街道效劳大厅设立专门政策咨询窗口,为失业人员常年提供政策咨询效劳,同时通过发动辖区各方力量,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为就业困难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援助。00000000000000年00月000日篇一: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为切实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沪人社就(xx)1077号)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春节前,区人保局、残联在全区联合开展了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对区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就业援助,通过认真制定援助方案、落实援助责任、提供就业岗位、落实社会保障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成效。现将有关情况如下:一、建立工作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建立由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为组长,区人保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人保局、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援助月工作小组,就如何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作讨论研究,统一制定我区援助月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主题、时间、内容和形式。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保局就业科,对援助月活动相关工作进行沟通协调,明确分工,责任到部门。同时,区人保局、区残联分别对街镇各自所属条线部门作工作布置,并组织予以贯彻落实。二、实施步骤扎实有序(一)认真组织调查摸底各街镇社保中心结合帮困送温暖活动,认真组织就业援助员、助残员调查摸底。一是调查掌握辖区内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集中宣传就业援助政策;二是对辖区内上述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次普遍的入户家访,具体了解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效劳,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二)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责任到人就业援助月期间,各街镇社保中心均搜集了不少于10个适合援助对象的就业岗位,实行边排摸、边安置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认真拟定了援助措施,明确安置时间和岗位去向,为每位援助对象制订了个性化的援助方案,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积极配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政策的落实,确保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区残联一方面安排各街镇社区助残员深入就业困难较大的残疾人家庭,确切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为未就业援助对象度身制定个性化就业援助方案,实施针对性的援助措施。另一方面针对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和特点,梳理、挖掘了一批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开发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岗位,向未到达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就业比例的社会用人单位收集残疾人就业岗位,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最大程度确实保一批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通过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就业吸纳、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就业。对有培训意愿的残疾人,组织其参加合适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或定向培训,并帮助落实培训补贴政策。(三)营造良好的宣传气氛。一是我区二个职能部门步调统一,方案下达后即在本系统作具体布置,协同工作,为全区顺利开展援助月活动奠定了气氛根底;二是在区、街镇公共就业效劳机构以及市民效劳中心残疾人就业效劳窗口设置咨询效劳专窗,受理援助对象政策咨询;三是区、街镇公共就业效劳机构设置横幅宣传;四是通过区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这些举措,为我区营造就业援助和促进就业的宣传气氛起到了积极作用。(四)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1月13日,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一是区人保局、区残联、区就业促进会在区人保局大厅联合举办就业援助月主题日专场咨询指导效劳活动,同时开展就业援助专场招聘活动,集中推出一批适合援助对象的岗位;二是会同泖港镇人民政府在该镇联合举行送岗位等专项援助仪式,主要内容包括为援助对象送岗位和为大龄无业残疾人提供就业补贴两方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人保局和市残联有关部门负责人、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泖港镇镇长出席专项仪式并作重要讲话;三是我区各街镇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在辖区内有针对性的送出一批岗位。主题日当天全区共推出岗位399个,求职登记126人,意向录用和现场录用45人,受理政策咨询192人次。松江电视台、松江报对本次活动作了全程跟踪报道。三、活动成效(一)援助月活动期间,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135名,共组织专场招聘会14场次,193名援助对象获得就业岗位(其中:安置在公益性岗位78人,企事业单位吸纳就业115人)。帮助援助对象享受政策66人,落实各类补贴52.89万元。-(二)通过组织街镇残联收集一批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岗位信息,帮助推荐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73名,其中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吸纳就业56人,为482名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发放就业补贴24.341万元。(三)通过效劳专窗和主题日专场咨询效劳活动等形式,受理市民关于就业援助、职业指导、开业指导、社会保障、职技培训、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及残疾人等就业政策咨询500多人次,发放《就业创业政策一本通》、《当代青年职业精神和职业技巧》、《残疾人分散安排就业申报须知》等市和本区促进就业政策宣传资料800余份。篇二:湖北省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xx]339号)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鄂人社函[xx0]687号)文件精神,湖北省于1月5日组织开展了以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为重点,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效劳、送温暖为主题的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活动期间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运作,与残联等部门积极配合,通过强化就业援助政策、提供个性化就业效劳,开展了一系列就业援助活动,成效明显。一、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全省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27342户,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32995人,其中女性就业困难人员18552人;组织专场招聘会349次,帮助21095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女性就业困难人员10937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34163人;认定零就业家庭522户,帮助501户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597人。对于在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仍没有就业的困难人员,各级公共就业效劳机构对其进行登记造册,并作为今后就业援助工作的重点帮扶对象。二、主要做法(一)以就业援助工作精细化、长效化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湖北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进行汇报,得到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协调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共同研究制定就业援助月活动方案,完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并全面组织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机构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鄂州市成立以市委常委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专班,布置安排各项工作;武汉市、荆州市等地人社部门联合市残联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主题、援助对象、工作目标和措施要求,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宜昌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将就业援助月活动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二)以援助月活动为契机,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就业气氛湖北省各地为组织发动用人单位和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参与就业援助月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播送、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就业援助专题报导,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平台优势,贴近群众,广泛宣传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援助活动,使援助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宜昌市、鄂州市将招聘活动时间、活动主题、举办单位、用人单位提供岗位个数、主要工种、联系方式等信息在当地主要报刊和电视台公开;荆州市在当地电视台成立专题栏目,解读就业政策,现场答疑支招;恩施州依托建立的三级联动网络,通过各村劳动保障信息员,将收集到的岗位信息发放到广阔农户手中;咸宁市组织各级职业介绍机构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上门效劳,进行职业指导和政策宣传,并在街道和社区张贴招聘岗位和培训信息;通过上述举措,使就业援助对像及时了解和掌握就业扶持政策和用工招聘信息,帮助其选岗应聘,促进就业。(三)以入户调查为根底,摸清根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援助月活动期间,各地紧密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通过开展入户调查,摸清各类劳动者底数和就业动态,不断更新根底电子台帐数据;并在日常建立的就业信息库中重点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每一个就业困难人员根本情况和就业需求。武汉、宜昌、黄石、襄阳、孝感、潜江等地对根底台帐实行分类管理,各类数据一目了然,做到就业困难人员底数清、家庭状况清、下岗失业原因清、技能特长清、培训愿望向清、择业意向清等六清,并随时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失业变动情况和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及时更新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四)以四送活动为主题,多措并举,大力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各地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效劳、送温暖为活动主题,通过收集一批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岗位信息;向街道社区下达收集公益性岗位目标任务;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深入乡镇、街道、社区,对援助对象提供职业咨询和创业指导;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对特别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失业人员提供岗位适配效劳,推荐就业等方式,人本效劳,使得大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得到了有效安置,真正做到了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宜昌市、十堰市通过公益性岗位,对屡次帮扶后仍未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安置;荆州市针对援助对象不同需求和特点,进家入户上门送岗位、送政策;黄冈市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为手段,稳定困难人员就业。(五)以针对性帮扶为推手,重点扶持,努力完善就业援助保障机制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设立专门就业效劳窗口,公布咨询号码,指定专人,突出重点,分类帮扶,对就业援助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就业效劳。一是对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或推荐简单实用型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二是对有能力愿意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等援助对象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跟踪帮扶等一条龙效劳,帮助实现创业;三是对年龄偏大,生活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和大龄失业人员推荐公益性岗位就业,缓解生活困难;四是针对援助对象类别,积极收集适合的岗位信息和组织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岗位,举办高校毕业生、残疾人、返乡农民工和妇女等专场招聘会,帮助实现就业;五是积极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帮助援助对象实现稳定就业。三、下一步打算就业援助月活动不仅在全省营造了关心和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的良好气氛,也为帮助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奠定了根底。湖北省将已此次活动为开端,按照全国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制度和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制度的要求,切实完善人力资源动态摸查机制,健全援助长效机制;对就业援助对象实施跟踪效劳,定期了解其就业状况和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对一时未实现就业的特别困难援助对象,要求各地专门建档造册,并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原因,列为今年重点帮扶对象,为其量身定制就业援助,确定专门人员,落实责任,确保其尽早实现就业。在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方面,湖北省将加大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和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工作考核制度,确保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就业扶持政策的社会绩效。篇三: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按照xx年公共就业和人才效劳专项活动的总体安排,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我部联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发了《关于开展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xx]331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于xx年12月下旬到xx年1月中旬组织开展以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效劳到家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根本情况就业援助月期间,各地按照《通知》要求,深入基层摸查援助对象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具体帮扶,强化效劳措施,突出援助成效,切实帮助一批就业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国共走访62万余户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51.7万多名未就业困难人员,其中认定7.5万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帮助36万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4.2万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帮助59万多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了政策;认定近2.2万户零就业家庭;帮助1.8万余户零就业家庭中2.3万多人实现就业。二、主要做法各地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在援助月活动中普遍组织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效劳等常规工程,并以推动就业援助制度化、长效化开展为目标,更加注重实名登记、精细援助、跟踪帮扶、优化效劳等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建设。(一)实现实名登记,加强动态化管理。随着全国统一样式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证工作的开展和全国就业信息监测系统的建立,局部地区对就业困难人员根本纳入实名制、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如浙江、山东、湖北、广东、重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等地通过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效劳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登记认定,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纳入就业信息监测系统,实行实名制管理和援助。(二)提供精细援助,提高就业成功率。各地在实施就业援助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分类帮扶和重点援助,充分考虑援助对象的不同困难,进行精细化效劳,提高了援助对象的就业成功率。如安徽省合肥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南阳市根据援助对象的不同需求,对收集的岗位信息先行甄选,将与援助对象情况匹配度高的岗位直接送到援助对象家中,提高了援助效率和就业成功率。湖北省建立分类援助制度,对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简单实用型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有能力愿意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跟踪帮扶等一条龙效劳,帮助其实现创业;对年龄偏大,生活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和大龄失业人员推荐公益性岗位就业,缓解生活困难。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档为【社区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艺心文库
教育信息咨询,网络信息咨询,互联网信息技术咨询,提供优质模板方便广大网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3-10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