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高考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

全国高考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

举报
开通vip

全国高考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全国高考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必修1部分) 第1章    走进细胞 1.(08上海卷. 1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 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 答案:A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1.(08江苏卷·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

全国高考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
全国高考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必修1部分) 第1章    走进细胞 1.(08上海卷. 1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 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 答案:A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1.(08江苏卷·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答案:B 2.(08全国卷II.1)为了测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答案:D 3.(2008广东文基.69)人体内胆固醇可以转化为(    ) A.生长激素        B.维生素D          C.胰岛素          D.甲状腺素 答案:B 4. (2008天津理综.1)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要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 答案:D 5.(08广东理基·37)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不同 答案:B。 6.(08广东理基·42)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    ) A.肽键      B.氨基酸      C.羧基      D.氨基 答案:A。 7.(08上海卷.1)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 A.N       B.O      C.P       D.S 答案:D 8.(08上海卷.5) 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  ) A.蔗糖            B.核糖          C.糖原          D.淀粉 答案:B  9.(08海南卷.1) 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答案:B 10.(08广东卷·30)(6分)请回答以下有关细胞物质组成和功能的问题: (1)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    ) A.核苷酸和糖原                    B.胰岛素和核酸 C.氨基酸和胰高血糖素            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 (2)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3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        。 (3)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是        和        。 (4)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              减少有关。 答案:(1)细胞中含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B(胰岛素和核酸) (2)细胞中糖类可以分为3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单糖,完全由葡萄糖缩合成的二糖是麦芽糖.    (3)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是(磷脂和胆固醇)  (4)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 11.(08宁夏卷·29)(23分)回答下列Ⅱ题 Ⅱ、已知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析出(或沉淀),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加,混合液中蛋白质析出的种类和总量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 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析出的蛋白质 15~20 甲蛋白质 23~30 乙蛋白质 25~35 丙蛋白质 38~40 丁蛋白质   请据表回答: ⑴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    。 ⑵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若干种蛋白质,它们分别是              。    ⑶通过改变混合液中硫酸铵的浓度     (能、不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原因是                。 ⑷简要写出从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全部丁蛋白的实验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思路。 ⑸如果蛋白质析出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铵,可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的硫酸铵。用半透膜能除去析出物中硫酸铵的原理是                   。 答案:Ⅱ⑴20%  ⑵甲蛋白、乙蛋白、丙蛋白 ⑶不能    乙蛋白和丙蛋白析出所需的硫酸铵浓度范围有重叠 ⑷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其浓度达到35%(或35%≤硫酸铵溶液≤38%范围内任意一个浓度),分离析出物与溶液,保留溶液。取保留溶液,再加入硫酸铵溶液(或加入硫酸铵),使硫酸铵在溶液中的浓度达到40%(或40%以上),分离析出物与溶液,析出物即为丁蛋白。 ⑸半透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只允许小分子的硫酸铵通过,不允许大分子蛋白质通过。 12.(2008全国理综 卷 .30)回答下列Ⅰ小题 Ⅰ.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请回答: (1)只依据B曲线    (能、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          。 (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        ,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              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原因是        。 (3)若大麦吸收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      (能、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          (相同、不相同)。 (4)该大麦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      (相同、不相同),该部位称为                。 答案:(1)不能  该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等于输出量与积累量之和,只考虑B曲线只能得到积累量的数据,积累量不等于吸收量    (2)低  主动运输  减少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缺氧时根细胞呼吸作用低,产生能量少  (3)能  不同  (4)相同  成熟区 13.(08全国卷II.30)(25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____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图A中标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在b、d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____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I将呈现出___________(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_________(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 答案:(1)浅  淀粉  Ⅰ(2)深  还原糖  Ⅱ    (3)加快  加快 14. (2008重庆理综.30) Ⅰ.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                  ,萌发前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大豆种子的        中,此结构最初由            发育而来. (2)上图表明: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是        ,糖类在      过程中产生一些中间产物,可以通过      作用生成相对应的          。 (3)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上图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        ,其原因是        . Ⅱ.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1)实验原理:蛋白质        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和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 a 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b a:                            b:                            (3)实验结果:                                  . 参考答案: Ⅰ.(1)先增加,然后保持相对稳定    子叶    受精卵    (2)糖类可转换成蛋白质    氧化分解    转氨基    氨基酸    (3)下降,黑暗条件下无光合作用并且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Ⅱ.(1)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判断正误        a:错。更正:双缩脲试剂A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试剂B        b:错。更正:不加热或直接观察    (3)实验结果: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
本文档为【全国高考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汇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19-09-19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