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尚书概说 益稷二、夏书禹贡禹贡甘誓甘誓五子之歌(伪)五子之歌胤征(伪)

尚书概说 益稷二、夏书禹贡禹贡甘誓甘誓五子之歌(伪)五子之歌胤征(伪)

举报
开通vip

尚书概说 益稷二、夏书禹贡禹贡甘誓甘誓五子之歌(伪)五子之歌胤征(伪)尚书概说 益稷二、夏书禹贡禹贡甘誓甘誓五子之歌(伪)五子之歌胤征(伪) 尚書概說 一、釋名 1 《尚書》一名始於漢代。《史記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傳?伏生傳》:「伏生者,濟南人也,故為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朝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 2 董仲舒《春秋繁露》亦稱《尚書》。 3 ,尚書...

尚书概说 益稷二、夏书禹贡禹贡甘誓甘誓五子之歌(伪)五子之歌胤征(伪)
尚书概说 益稷二、夏书禹贡禹贡甘誓甘誓五子之歌(伪)五子之歌胤征(伪) 尚書概說 一、釋名 1 《尚書》一名始於漢代。《史記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傳?伏生傳》:「伏生者,濟南人也,故為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朝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 2 董仲舒《春秋繁露》亦稱《尚書》。 3 ,尚書偽孔傳序,:「濟南伏生,年逾九十,失其本經,口以傳授,裁二十餘篇。以其上古之書,謂之《尚書》。」孔穎達正義:「後人見其久遠,自於上世。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之書,故曰《尚書》。」 4 鄭玄:「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書然,故曰《尚書》。」 5 王肅:「上所言,史所書。」 7 馬融:「『書』是本名,『尚』是伏生所加,故諸引書直云『書曰』。若有配代而言,則曰『夏書』,無言『尚書』者。」 8 宋蔡沈作《書集傳》,坊間本題為《書經集注》、《書經讀本》,皆誤。蔡沈自序說:「慶元己未冬,先生文公令沈作《書集傳》。明年,先生歿,又十年,始克成篇。嗚呼,《書》豈易言哉,」 9 元人呂宗傑《書經補遺》。自此以後,《書經》一名逐漸通行。 二、《尚書》的著錄 《漢書?藝文志?六藝略》:「尚書,古文經,四十六卷。經,二十九卷。傳四十一篇。」 三、《尚書》的篇目 1 由於《尚書》有今文、真古文、和偽古文三種傳本的不同,因此有篇目的問題。今文《尚書》是伏生所傳而以隸書寫定者。其事見前引《史記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傳?伏生傳》。古文《尚書》是孔安國自孔壁所得者。《漢書?藝文志》說:「古文尚書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恭王壊孔子宅,欲 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恭王往入其宅,聞鼓琴瑟鐘磬之聲,於是懼,乃止不壞。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於學官。」偽古文尚書是東晉元帝時豫章內史梅賾所奏上孔安國傳的《古文尚書》,唐初孔穎達作五經正義,其中,尚書採用此本,而成為正經正本。 2 為了說明今文尚書、古文尚書、偽古文尚書之間的差異,先列三者篇目比較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 偽古文尚書:據十三經今文尚書 古文尚書:據孔穎達正注疏本: 義引鄭注書序:比今常 書所多之十六篇 尚書序 一、虞書 1 堯典 1 堯典 2 舜典:自堯典分出: 1舜典2汨作3九共 3 大禹謨:偽: 4大禹謨 4 皐陶謨 2 皐陶謨 5益稷謨:由皐陶謨分: 5益稷 二、夏書 6 禹貢 3禹貢 7 甘誓 4甘誓 8 五子之歌:偽: 6五子之歌 9 胤征:偽: 7胤征 三、商書 10湯誓 5湯誓 11仲虺之誥:偽: 12湯誥:偽: 8湯誥 13伊訓:偽: 11伊訓12肆命13原命 14太甲上:偽: 15太甲中:偽: 16太甲下:偽: 17咸有一德:偽: 9咸有一德10典寶 18盤庚上 6 盤庚 19盤庚中 20盤庚下 21說命上:偽: 22說命中:偽: 23說命下:偽: 24高宗肜日 7高宗肜日 25西伯戡黎 8西伯戡黎 26微子 9微子 四、周書 27泰誓上:偽: 28泰誓中:偽: 29泰誓下:偽: 30牧誓 10牧誓 31武成:偽: 14武成 32洪範 11洪範 33旅獒:偽: 15旅獒 34金滕 12金滕 35大誥 13大誥 36微子之命:偽: 37康誥 14康誥15酒誥 16梓材 38酒誥 39梓材 40召誥 17召誥 41洛誥 18洛誥 42多士 19多士 43無逸 20無逸 44君奭 21君奭 45蔡仲之命:偽: 46多方 22多方 47立政 23立政 48周官:偽: 49君陳:偽: 50顧命 24顧命 51康王之誥 25康王之誥 52畢命:偽: 53君牙:偽: 54冏命:偽: 16冏命 55呂刑 27呂刑 56文候之命 28文候之命 57費誓 26費誓 58秦誓 29秦誓 3 尚書今古文流傳的過程。 A 今文尚書自從伏生傳出二十九篇:見前引《史記?儒林列傳?伏生傳》: 之後,立為學官,在西漢傳授不絕。當時所用的本子是歐陽生、大夏候 :即夏候勝:和小夏候:即夏候建:所傳者。,漢志,著錄有「歐陽章 句三十一卷」、「大小夏候章句各二十九卷」和「大小夏候解故二十九 篇」、「歐陽說義二篇」。從,漢志,著錄來看,歐陽章句多了二卷,可 能是內容分合不同的緣故。 B 武帝末,孔安國得古文尚書,:見前引《漢書?藝文志》。:比伏生所 傳的今文尚書多十六篇,未立於學官。哀帝時,劉歆爭立古文經於學官, 失敗。東漢時,古文尚書經過衛宏、賈逵、馬融、許慎的推崇,聲勢逐 漸超過今文尚書。到了鄭玄,並採今古文以注群經,尚書是其中之一。 鄭注尚書既然並採今古文,所注尚書篇數應是古文尚書的四十六篇,今 文尚書的二十九篇就包含於其中。由於鄭注尚書通行,所以歐陽生和 大、小夏候所傳的今文尚書相對的比較不通行,到了西晉永嘉之亂,歐 陽生和大、小夏候所傳的今文尚書全部亡佚。 C 鄭注尚書通行至晉初,王肅所注尚書代鄭注而通行。王肅為伏生十七 傳弟子,又治賈逵、馬融之學,所以注尚書時專駁鄭玄。鄭玄所注尚書 既然是孔安國所傳的四十六篇尚書,而王肅專駁鄭玄,則王肅所注尚書 也應是孔安國所傳四十六篇尚書。王肅為晉武帝外孫,其學於晉初立於 學官。 D 晉元帝時,置王氏尚書、鄭氏古文尚書。:待查: E 晉書:荀崧傳稱武帝時置博士已有孔氏。永嘉之亂,又復亡失。:待查: F 《隋書?經籍志》;「東晉梅賾得孔安國之傳,奏之於元帝。」 G 《北史?儒林傳》:「江左尚書之學宗孔安國傳,河洛尚書之學宗鄭康 成。」 H 《隋書?經籍志》;「梁陳所講,有鄭孔二家。齊代唯傳鄭義。至隋, 孔鄭並行,而鄭氏甚微。」 I 唐太宗時,國子祭酒孔穎達與諸儒撰定五經正義,其尚書即採梅賾所奏 者。 J 從今古文尚流傳的過程來看,今日所見尚書即梅賾所奏者。在沒有懷疑 其中含有偽篇之前,儒者都認為所讀尚書是孔安國所流傳並為之作傳的 古文尚書。 4 從偽古文尚書分離出今文尚書。 A 當儒者認為所讀尚書是孔安國所流傳並為之作傳的古文尚書時,由於 這部書有兩類文章的風格並不相同,且其中一類有些名詞、地名等是孔 安國以後的時代才有的。因此這兩類中有一類是後人偽作的。經過歷代 考證,這類偽作的篇章就被稱為偽古文尚書。:其篇目見上表偽古文尚 書欄。: B 至於不是偽作的一類可能是孔安國所流傳的真古文尚書,也可能是伏 生所傳的今文尚書。但是伏生所傳的今文尚書是歐陽、大小夏候的本 子,它們在永嘉之亂已經亡佚,則不是偽作的一類只能是孔安國所流傳 的。這一類篇章,當初根據孔安國的比對,:見前引,漢志,。:與伏 生所傳的二十九篇相同,:其篇目見上表今文尚書欄。:此外多十六篇。 :其篇目見上表古文尚書欄。:換句話說,今傳尚書除了偽古文之外, 還有真尚書,真尚書的古文和今文內容是相同的。 5 偽古文尚書的補綴。 A 陸德明《經典釋文》:「江左中興,元帝時,豫章內史梅賾奏上孔傳古 文尚書,亡舜典一篇。購不能得,乃取王肅注堯典,從『慎徽五典』以 下,分為舜典以續之。」這意謂從鄭玄到王肅所注的尚書都有舜典,梅 賾奏上孔傳古文尚書時,王肅所注尚書仍在,所以能比對出缺了舜典一 篇。但是既然王肅所注尚書仍在,為何不能比對出後所考證出來的偽古 文, B 《尚書?堯典第一》「虞書」下孔穎達疏:「又《晉書?皇甫謐傳》云: 『姑子外弟梁柳邊得古文尚書,故作帝王世紀,往往載孔傳五十八篇之 書。』又云:『晉太保公鄭沖,以古文授扶風蘇愉,愉字休預。預授天 水梁柳,字洪季,即謐之外弟也。季授城陽臧曹,字彥始。始授郡守子 汝南梅賾,字仲真,又為豫章內史,遂於前晉奏上其書而施行焉。』時 已亡失舜典一篇,晉末范寧為解時,已不得焉。至齊蕭鸞建武四年,姚 方興於大航頭得而獻之。議者以為孔安國之所註也。傎方興有罪,事亦 隨寢。至隋開皇二年,購慕遺典,乃得其篇焉。」 C 《尚書?舜典第二》「乃命以位」,孔穎達疏:「昔東晉之初,豫章內史 梅賾上孔氏傳,猶闕舜典自此『乃命以位』已上二十八字,世所不傳, 多用王范之注補之,而皆以『慎徽』以下為舜典之初。至齊蕭鸞建武四年,吳興姚方興於大航頭得孔氏傳古文舜典,亦類太康中書,乃表上之。事未施行,方興以罪致戮。至隋開皇初,購求遺典,始得之。」 6 今文尚書的篇目 二十九篇 二十九篇 顧命與康王之誥合,加泰誓一篇。 王充《論衡?正說》 二十九篇 顧命與康王之誥合,加書序一篇。 陳壽祺《左海經辨》 二十八篇 顧命與康王之誥合。 康有為《新學偽經考》 二十九卷 歐陽與大、小夏候皆以康王之誥合王先謙《尚書孔傳參正》 三十一卷 於顧命,為二十八篇。加泰誓一篇, 三十二卷 為二十九篇。每篇一卷,故為二十 九卷。歐陽分盤庚為三篇,故漢志 著錄三十一卷。經下自注三十二 卷,係加書序一卷。 A 劉歆,移太常博士書,:「泰誓後得,博士集而讀之。」 B陸德明《經典釋文》:「漢宣帝本始中,河內女子得泰誓一篇,獻之。與伏生所誦合三十篇。漢世行之。然泰誓年月不與書序相應,又不與左傳、國語、孟子諸書所引泰誓同,馬、鄭、王肅諸儒皆疑之。」
本文档为【尚书概说 益稷二、夏书禹贡禹贡甘誓甘誓五子之歌(伪)五子之歌胤征(伪)】,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110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7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