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冀人版三年级下册教案-王志芳

冀人版三年级下册教案-王志芳

举报
开通vip

冀人版三年级下册教案-王志芳冀人版三年级下册教案-王志芳 朱杖子明德小学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3-9 课 题 第一单元 常见材料(单元导学) 1、 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2、 学生能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有兴趣。 重点 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难点 学生能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有兴趣。 教学具 单元导学框架 课 型 单元导学 教学过程 情景导学: 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你了解塑料的哪些特性和用途? 你能说出哪些新材料? 1(身...

冀人版三年级下册教案-王志芳
冀人版三年级 下册 数学七年级下册拔高题下载二年级下册除法运算下载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免费下载二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教案-王志芳 朱杖子明德小学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3-9 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第一单元 常见材料(单元导学) 1、 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2、 学生能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有兴趣。 重点 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难点 学生能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有兴趣。 教学具 单元导学框架 课 型 单元导学 教学过程 情景导学: 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你了解塑料的哪些特性和用途? 你能说出哪些新材料? 1(身边的材料 活动1: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活动2:认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活动3: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拓展活动: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教学过程 2(塑料 活动1: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活动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活动3:戴手套 活动4:认识新材料 拓展活动1:上学期我们曾经做过埋垃圾的实验,想一想埋的垃圾哪些没有腐烂? 拓展活动2: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同学们一起参观塑料制品厂,了解塑料制品的加工过程。 课时: 1 第一单元 常见材料 1(身边的材料 活动1: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活动2:认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活动3: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板书设计 拓展活动: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2(塑料 活动1: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活动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活动3:戴手套 活动4:认识新材料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3- 11 课 题 1(身边的材料(第一课时) 1、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教学目标 2、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重点 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难点 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 棉布制的玩具娃娃、木椅、书、玩具小木船、 塑料瓶、棉布衣服、铁制小刀、铅笔(木杆带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有橡皮)、手电筒、放大镜、一小块棉布、 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看你们桌子上物品中的钥匙,用力试试~会弯吗, 生齐:不会。 教师:对了,它很硬,那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学生:是用铜做成的。 教师:钥匙是用材料铜制作成的。请同学讨论一下:钥匙是铜,铜就是钥匙这句话对吗,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活动1: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1:那钥匙是铜做成的。 学生2:铜也不能开锁啊~ 学生3:对,钥匙不能说是铜,它是让我们来开锁的工具,只是它由铜来做成,而铜是材料,还不能 使呢~ 学生汇报:老师,这话错了,钥匙虽说是铜做成的,但它能用来开锁,而铜则成为材料。 教学过程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多好啊~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有一定的功能;可材料只能用来组成物品。下面每组的桌子上有很多物品,它们是由哪些材料制成呢,我们先找出物品的材料,可以用“**是由**材料制成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给这些物品按材料来分类,把物品的名称写在书的圆圈中及探究记录单中,好吗,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物品是哪些材料组成,完成探究记录单;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教师:像木材,纸,金属,塑料这些材料,还有哪些物品是由它们制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 教师:同学知道了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那么所有的物品都是由种材料组成的吗,看图片上的物品,你们分析分析~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小组分析图片,汇报。 教师:桌子由两种材料组成,本子由三种材料组成,铅笔是由五种材料组成等。同学你们发现没这些物品与刚才的物品在材料组成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它们是由二、三、五种等多种材料组成。 教师:是啊,我们周围的物品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组成。所以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十分重要。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1、什么是天然材料, 2、什么是人造材料, 课时: 2 第一课 身边的材料 材料 —— 物品 | (组成) 板书设计 木材、金属、纸、棉花 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3- 16 课 题 1(身边的材料(第二课时) 3、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教学目标 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重点 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难点 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 棉布制的玩具娃娃、木椅、书、玩具小木船、 塑料瓶、棉布衣服、铁制小刀、铅笔(木杆带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有橡皮)、手电筒、放大镜、一小块棉布、 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我身边的许多物品都是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 明白了物品 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下面请同学看这四幅图。(出示图)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活动2:认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教师:它们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回答:杯子用来喝水;椅子用来坐;背心人用来穿;砖用来盖高楼。 教师:想想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学生分析,汇报。 教师:塑料、木材、棉花与土都是材料,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出这四种材料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分组讨论:塑料是人加工成的。木材、棉花与土是在大自然中的,天然的。 教师:是啊,塑料是人们用一些材料加工成的材料。你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加工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石油、木材、棉花与土都是在大自然中原来的,是天然的所以我们称它们是天然材料, 像塑料等材料是由人们加工的成的,我们称为人造材料。下面同学自学P3下面的图。看一看花瓶是 怎么制成的, 学生自学。 教师:谁谈谈什么样的材料我们叫它人造材料呢, 学生:需要人们加工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活动3: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教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需要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不信我们各小组在我们的教室里找找看,看这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的,能不能把材料分一下类,比比哪组找的最多。 由组长组织在教室里找材料。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小组交流找的情况。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汇报。 教师:刚才几个组都找到了不少的材料,试想一下,它们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材料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家,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材料呢, 学生回答。 教师:听了同学们的想法,我真为你们高兴,很对,今后环保、节能、新颖将是未来材料的首选。希望同学们平时多多注意各种各样的材料,了解关于它的知识。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教师:我们回家后,在家进行一下家庭用品材料的调查,填写《材料调查记录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下节我们在交流好吗, 课时: 3 第一课 身边的材料 材料 —— 物品 板书设计 | (组成) 木材、金属、纸、棉花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3-18 课 题 2、塑料(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塑料的多种性质,并能用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塑料的用途。 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的特性。 重点 理解塑料尺子的特性。 难点 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热水、冷水、漏斗、 塑料手套、棉布手套、 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有关新材料的图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身边的材料有各种各样,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 下塑料这种材料的特点及用途。老师布置你们回去调查身边常见的塑料制品,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调查 结果。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活动1:认识塑料。 1、学生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在组内汇报。 2、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 3、出示几件塑料制品或图片,说一说它们的用途。 4、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活动2:比较塑料尺子与木头尺子。 1、教师出示一把塑料尺子与一把木头尺子,让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相同,那些特点不同,并记录在下列表格里。 塑料尺子 木头尺子 轻便 透明 防水 耐磨 2、学生分4人小组进行观察活动,填写记录表。 3、师巡视,在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候,可提示他们。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4、学生分组汇报观察结果。 5、提问:这两种尺子除了以上特点,还有什么其他特点,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6、引导学生认识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讨论: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课时: 4 第二课 塑料 塑料尺子 木头尺子 轻便 板书设计 透明 防水 耐磨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3-23 课 题 2、塑料(第二课时) 2、能举出两种以上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 3、能举例说出物品的特点与组成该物品材料的性质有关。 通过塑料杯遇热是否变化,使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塑料的一些基本性质。 重点 激发学生对新材料的兴趣及关心环境污染。 难点 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热水、冷水、漏斗、 塑料手套、棉布手套、 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有关新材料的图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用热水和冷水,对塑料进行比较看看塑料还有什么优、缺点。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活动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1、猜想: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遇到冷水又会怎样,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2、分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3、汇报讨论结果。 4、分小组实验: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塑料瓶里倒入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观察两个瓶子的变化, 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5、师巡视指导。 6、汇报实验及观察结果。 7、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塑料都有这种现象,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 8、关于塑料,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活动3:戴手套 1、预测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2、汇报预测结果。 3、到室外阳光下进行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将戴有两只不同材料的手套放入水盆中,体会两只手的感觉。摘掉手套后观察两只手是否湿润。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活动4: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 拓展活动1:上学期我们曾经做过埋垃圾的实验,想一想埋的垃圾哪些没有腐烂? 拓展活动2: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同学们一起参观塑料制品厂,了解塑料制品的加工过程。 课时: 5 第二课 塑料 活动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活动3:戴手套 板书设计 活动4: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3- 25 课 题 第一单元 常见材料(单元整理) 1、 学生对本单元主要内容能够系统了解。 教学目标 2、 学生爱学本单元内容。 重点 本单元主要内容。 难点 本单元主要内容。 单元知识点 教学具 课 型 单元整理课 教学过程 1(身边的材料 活动1: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活动2:认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活动3: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拓展活动: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教学过程 2(塑料 活动1: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活动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活动3:戴手套 活动4:认识新材料 拓展活动1:上学期我们曾经做过埋垃圾的实验,想一想埋的垃圾哪些没有腐烂? 拓展活动2: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同学们一起参观塑料制品厂,了解塑料制品的加工过程。 课时: 6 第一单元 常见材料(单元整理) 1(身边的材料 板书设计 2(塑料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3- 30 课 题 第二单元 声(单元导学) 1、 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2、 学生知道本单元实验中所要准备的各种资料。 重点 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难点 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具 主要内容框架 课 型 单元导学课 教学过程 第二单元 声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置身于声音的海洋中。 呱呱落地的哭声,伴随着妈妈发自内心的笑声。 3、倾听声音 1、寻找声音 2、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4、物体传声 1、你听到了吗, 2、水能传声吗, 科学在线 5、自制小乐器 1、做小鼓 2、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教学过程 6、声音与生活 1、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2、减少噪声 讨论: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拓展: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 课时: 7 第二单元 声(单元导学) 3、倾听声音 1、寻找声音 2、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4、物体传声 1、你听到了吗, 板书设计 2、水能传声吗, 5、自制小乐器 1、做小鼓 2、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6、声音与生活 1、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2、减少噪声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4 -1 课 题 3、倾听声音(第一课时) 1、能举例说明周围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 教学目标 能举例说明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存在着种种声音。 重点 能举例说明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存在着种种声音。 难点 教学具 多媒体设备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同学们,大家倾听一下这是什么声音, (风声),(歌声)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板书课题:3 倾听声音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学生分组寻找声音。 (1)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还听到哪些声音, (2)把你找到的声音记录下来。 (课件的录音:风声、水流声、唱歌声、朗读声、雷声、马叫声、羊叫声、狗叫声、猫叫 声、牛叫声、狼叫声等)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2、指导学生表达与交流活动。 (1)向同学描述自己听到哪些声音。 (2)比一比,谁模仿的更好。 (3)你能制造出声音来吗,用的是什么方法,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3、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 (1)分组讨论,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 (2)分组汇报想知道关于声音的问题。(归纳如下) 问题1: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同, 问题2:声音有的很好听,有的很难听, 问题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4:为什么人能发出说话声, 问题5: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的,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1、声音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人类可以靠声音传递(信息)、交流(思想)。 2、可以用一根橡皮筋奏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吗, 课时: 8 3、倾听声音 板书设计 风声、水流声、歌声、雷声、马叫声、羊叫声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4 -3 课 题 3、倾听声音(第二课时) 2、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重点 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难点 小鼓、方形管、钗、尺、黄豆 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一起模仿羊叫声,青蛙叫声、制造出掌声。 2、出示第一课时学生提出想知道关于声音的问题。 问题1: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同,问题2:声音有的很好听,有的很难听, 问题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题4:为什么人能发出说话声, 问题5: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选择问题3来学习研究吧!板书:3、倾听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活动:观察物体发时的现象。 (1)实验1:把鼓平放,在鼓面上放一些豆子,敲击鼓面,你发现什么, (2)实验2:板动你们手上的直尺,用手接触直尺,手有什么感觉, (3)实验3:把没有玻璃纸的一端方形管放入嘴里,用嘴吸气,有什么现象,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各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制造声音的听到的声音 看到的现象 共同之处 方法 豆子在跳动 鼓面发出“咚咚”敲鼓 (说明鼓面在振动) 的鼓声 声音越大,豆子就跳得越高 声音发出时它们尺子发出“哒哒”拨尺子 尺子来回振动 都在 振动。 声 方形管发出“嘟吸方形管 玻璃纸来回振动 嘟”声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2、指导学生归纳振动发声的规律。 (1)分组讨论汇报以上实验: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引导学生归纳(板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分组实验汇报 ?分组实验:用什么办法能使物体停止发声, ?分组讨论: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1、物体发声时都在来回运动,这种来回往复的运动可以用“(振动)”来表示。 2、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声越高;物体振动越(慢), 发声越低。 3、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4、空气可以发出声音吗, 课时: 8 3 倾听声音 板书设计 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4-6 课 题 4、物体传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 重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具 桌子、敲击物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 声音是靠什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2、 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肯定,然后用实验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信服。 3、 给学生讲医生用的听筒发明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出声音传播的途径。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4、 实验:把学生分成3人一小组,让学生亲自做木头可以传声的实验。 活动中教师要提出要求: a 小组成员交替操作,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完整的活动过程; b 学生挠桌面时用力要适中,切勿敲桌面或发出较大声响; c 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4) 讨论:声音可以通过木头传播吗,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5) 小结: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6) 鼓励学生通过其它方法验证结论。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1、我们能听到声音,仅有声源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2、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课时: 9 4、物体传声 板书设计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4-8 课 题 4、物体传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2、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重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具 水槽、水、敲击物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提问: 除了木头之外,其他物体能够传声吗,以引起学生思考,并导入新的活动。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实验:把学生分成3人一组。教师指导学生往水槽中加入多半槽水,并对实验提出具体要求:轮换操作;在水中摩擦砂纸用力要适当。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2、讨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说明了什么,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3、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并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打电话 用两个纸杯,在杯底正中各钻一个小孔,再用一根长线穿过纸杯底的小孔,把两只杯连起来。然后,两个同学各拿一只纸杯,把线拉紧,就可以通“电话”了。 总结:固体、液体和气体能够传声。 课时: 10 4、物体传声 板书设计 固体、液体和气体能够传声。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4-13 课 题 5、自制小乐器(第一课时) 1、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教学目标 2、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能制作简单小乐器。 重点 能制作简单小乐器。 难点 塑料杯3个、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薄膜1张、橡筋3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1、播放一段音乐,问:这是什么声音,是用什么奏出来的,(乐器)。 2、板书课题:5、自制小乐器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乐器。 (1)、什么是乐器, 乐器是一种可以发出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 (2)、出示各种各样的乐器样图,问: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会弹奏吗, (钢琴、笛子、板鼓、古筝、小提琴、二胡、音叉等) (3)、老师出示几个用不同材料做鼓面的小鼓。并演示,讲解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制作小鼓活动。 (1)、制作材料: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薄膜1张,橡筋圈3根,纸杯或塑料杯3个(自备) (2)、制作方法: ?、分别用提供的鼓皮材料蒙在杯口上,并用橡皮圈绷紧固定。?、试试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3、讨论: ?、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弹性好的材料)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4、课堂小结。 ?、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牛皮纸材料更适合做鼓面,因为用牛皮纸发出的声音接近鼓声。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1、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当物体快速振动时,声音就(高),当物体缓慢振动时,声音就(低)。声音的(高低)称为单调。 课时: 11 5、自制小乐器 板书设计 牛皮纸、塑料布、气球薄膜做鼓面,发出声音不同。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4-15 课 题 5、自制小乐器(第二课时) 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教学目标 知道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关系。 重点 知道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关系。 难点 小鼓、排萧、饮料吸管4支、塑料堵塞8个、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塑料固定架2个、剪刀。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1、出示几种同学做的小乐器:盒做的琴弦,玻璃杯小乐器,瓶摇小乐器,排萧小乐器等。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同学们自制的小乐器。 2、板书课题:5、自制小乐器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小乐器的计划。 2、指导学生运用配套材料制作排萧乐器。 (1)、排萧制作材料: 塑料固定架2只,饮料吸管4根,塑料堵塞8只。 (2)、制作方法: ?、把两个塑料固定架对插扣住。 ?、把4根吸管分别按下列数据截成两段:125和36、110和43、95和58、88和73。 ?、每段吸管的一端用堵塞堵住,并不能漏气,把8根及管开口向上,由长到短整齐排列插入固定架中,这样排萧就做好了。 (3)、使用方法: 用嘴分别在吸管开口旁向内吹气,看看能不能吹出1、2、3、4……7、i八个不同的音阶,你能用排萧吹出简单的乐曲吗, 教学过程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3、同学们讨论交流: 让乐器发出不出的声音的做法:试一试,怎样让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发出声音,怎样让小乐器发出高低大小不同的音, 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4、组织学生对各组制作小乐器进行评价。 5、课堂小结。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1、乐器能以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例如:(击)、(拉)、(拨)、(吹)等。 2、乐器是一种可以发出(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如(钢琴)、(胡琴)、(笛子)、(板鼓)等。 课时: 12 5、自制小乐器 声音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 板书设计 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4-20 课 题 6、声音与生活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间”和“噪音”。 2、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 教学目标 3、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让学生知道噪音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 减少噪音的办法。 难点 教学具 课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1、播放“呤……”。问学生:这是什么声音,它给我们能递什么信息呢,(上课了) 2、板书课题:6 声音与生活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指导学生“声音告诉我们什么,”活动。 (1)、提出活动要求: ?、查阅资料并做好简单的笔记。 ?、围绕“声音”告诉了我们什么,声音帮助我们做什么,声音能使我们心情变得怎样等几个问题,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 ?、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2)、老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进程和情况。 (3)、交流:声音还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乐音是指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演奏乐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乐音,能使我们心情愉快。 ?、噪声是琐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的声音,听起来有嘈杂的感觉。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如机器的轰隆声、汽车喇叭的鸣叫志、不和谐的乐器。 2、指导学生进行“减少噪声”活动。 (1)、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自查资料中有关噪声的内容。提出:什么是噪声, (2)、交流生产和生活中造成噪声的原因及噪声对人的危害。提出:噪声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声、鞭炮志、青蛙或其他动物的鸣叫声。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3)、帮助学生了解人们在减少噪声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及运用到的一些技术和设备。 ?、城市设“禁止鸣喇叭”。 ?、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 ?、汽车、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三)、应用拓展(提出要求后可作课外作业完成) 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用文字或图表示出来。 1、向学生提出设计前要考虑的问题: (1)、设计前要考虑用什么材料,有利于减少噪声, (2)、墙壁、门窗、地面等应选择什么材料, (3)、“无噪声书房”对周围环境有什么要求, 2、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1)、房屋外部要选择容易反向声音的材料,房屋内部要选择容易吸收声音的材料。 (2)、双层玻璃,带皱褶的布帘可以减少噪声的传入。 (3)、可以通过在房屋的周围设立标牌,植树等来减少噪声。 3、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听听他们的建议。 课时: 13 6、声音与生活 声音???传递信息 板书设计 乐音???使人心情愉快 噪声???对人有危害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4- 22 课 题 第二单元 声(单元整理) 1、 学生对本单元主要内容能够系统掌握。 教学目标 2、学生爱学本单元内容。 重点 本单元学习内容。 难点 本单元学习内容。 教学具 主要内容框架 课 型 单元整理课 教学过程 第二单元 声 3、倾听声音 1、寻找声音 2、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4、物体传声 1、你听到了吗, 2、水能传声吗, 科学在线 5、自制小乐器 1、做小鼓 2、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教学过程 6、声音与生活 1、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2、减少噪声 讨论: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拓展: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 课时: 14 第二单元 声(单元导学) 3、倾听声音 1、寻找声音 2、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4、物体传声 1、你听到了吗, 板书设计 2、水能传声吗, 5、自制小乐器 1、做小鼓 2、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6、声音与生活 1、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2、减少噪声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4-22 课 题 第三单元 光(单元导学) 1、 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2、 学生知道本单元实验中所要准备的各种资料。 重点 学生对光有更深的理解。 难点 学生对光有更深的理解。 教学具 主要内容框架 课 型 单元导学课 教学过程 第三单元 光 哪些物体能发光, 光是怎样传播的, 阳光是由什么颜色组成的, 7、光的传播 1、寻找光源 2、我看见了光 8、透明与不透明 1、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2、影子 9、镜子 1、改变光传播路线 2、利用镜子反射光的性质能做哪些事情, 科学在线 拓展:镜子反射光的游戏 教学过程 10、七色光 1、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 2、制造“彩虹” 3、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 拓展1:光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阅读资料,谈谈自己的感想。 拓展2:在强光下工作、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保护, 课时: 15 第三单元 光(单元导学) 7、光的传播 板书设计 8、透明与不透明 9、镜子 10、七色光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5-4 课 题 7、光的传播(第一课时) (一)科学探究目标 1. 能根据课本提供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 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教学目标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 能根据课本提供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重点 能根据课本提供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 教学具 多媒体设备,各种光源图片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谈话: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活动1:寻找光源 结合课本22页图片和生活中的实际物体,寻找光源。 1. 可2至4人一组,活动时间约为15分钟。 2. 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校周围及室内寻找发光的物体,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提出月亮是发光的物体,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认识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光。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讨论:还有哪些物体能发光, 3. 学生有可能找的不是发光物体。这时,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引导学生设法验证。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4. 教师给学生讲解基本的分类方法,启发学生对知道的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学生试着把能发光的物体分分类。 太阳、闪电、火等为天然光源。 电灯、电视、手表等为人造光源。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评价建议 根据找出发光物体的数量进行评价:1-3个(一般),4-5个(良),5个以上(优)。 课时: 16 7、光的传播 板书设计 太阳、闪电、火等为天然光源。 电灯、电视、手表等为人造光源。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5-6 课 题 7、光的传播(第二课时) (一)科学探究目标 3. 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 能从多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2、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学生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是本课重点。 重点 学生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也是本课难点。 难点 教学具 多媒体设备,各种光源图片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给发光的物体进行了分类。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光是如何传播的,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活动2:我看见了光 1. 可2至3人一组,活动时间约一个半课时。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2. 活动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哪幅图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然后,引导学生分别按照两幅图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学生在组内多次进行实验,可以让前两块硬纸板的孔对正,第三块与前两块的孔不对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在实验中,学生会发现三块纸板的孔只有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实验后,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将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并得出初步结论。这个活动大约需要25分钟。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3、完成以上活动之后,教师应启发、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结论(这个过程需要一课时),如用塑料软管和蜡烛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初步结论。即当用笔直的塑料炊管对准蜡烛时可以看到光,而当软管折成一定角度时再看蜡烛,就看不到光。 当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并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醒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4、活动的最后部分,教师应结合课本中的图,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包括有关的技术和设备,鼓励学生用所学的原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实验结论。 “激光束” 课时: 17 7、光的传播 板书设计 在同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5-13 课 题 8、透明与不透明 (一)探究性目标: 能按照物体的透光程度对物体进行分类。 (二)STSE活动目标: 能分别举例说出透明材料和不透明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三)科学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A、能说出将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依据。 B、能正确说出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会产生什么现象。 (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把本组的发现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重点 活动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了解一些材料的性质,并进行分类。 难点 活动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了解一些材料的性质,并进行分类。 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胶纸各一张、手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电筒、尺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怎么样,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引导学生观察这三幅图,启发学生说出图中的三种物体有什么不同,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再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导入到“光能透过哪些物体”这个活动。 1、 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1)、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让光全部通过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光部分通过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让光通过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结:有的物体是透明的,有的物体是半透明的,有的物体是不透明的。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3)、应用: 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这些灯罩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他们的透光效果一样吗,一般使用在什么地方,(讨论后再指名回答)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2、 影子 (1)、教师可以通过“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会有什么现象”这个问题导入到本活动。 (2)、让学生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并讨论移动蜡烛的位置,小兔子的影子有没有变化,并做好记录。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3、 总结:透明的物体能让光全部通过,半透明物体能让光部分通过,不透明物体不能让光通过。 课时: 18 8、透明与不透明 板书设计 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5-18 课 题 9、镜子(第一课时) 1、探究性研究目标: A、能用实验证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结论。 B、能够用图形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C、能用自己的话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2、STSE活动目标: 能举例说出镜子能反光的性质在生活及生产设备中的用途。 教学目标 3、科学知识目标: A、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想出的利用镜子能做的事情。 B、能借鉴别人的想法,想出新的使用镜子的方法。 4、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A、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想出的利用镜子能做的事情。 B、能借鉴别人的想法,想出新的使用镜子的方法。 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在一定条件下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改变的。 重点 能有根据地判断哪些物体反光的能力强,哪些物体反光的能力弱。 难点 平面镜、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纸、尺子、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金属、玻璃、瓷器、塑料、黑布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教师可以让学生做照镜子的活动,然后问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什么问题,也可带学生装到操场上,做镜子游戏。提出注意事项。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实验活动: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注:遮挡室内透光的地方,缝隙不要太宽) 1、活动目标: A、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在一定条件下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改变。” B、能用语言和图形的形式描述实验结果。 C、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反射”。 D、能有根据地判断哪些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哪些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 2、实施建议: A、可3人一组,活动时间为30分钟。 B、本课“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照镜子的活动,然后问学生在活动时发现了什么问题;也可以像教材中图1那样,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做镜子反光游戏。做这个游戏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组织工作,提出注意事项。特别要指出的是,镜子只能往墙上反光,不要照在别人眼上或窗户上。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讨论: C、教师在指导活动时,一定要遮挡室内透光的地方,并提出小组内三位同学分工要求:一位同学用手扶着镜子,使镜子立在桌子上;另一位同学一手扶着一块带有缝隙的硬纸板,一手拿着手电筒,使光通过缝隙照在镜子上;在硬纸板与镜子之间垫一张白纸,第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光的路线。 D、实验前,应做好带缝隙的硬纸板,缝隙不要太宽,大约1毫米左右即可。教师指导学生在纸上记录光的路线时,要让学生用尺子比着画镜子反光的路线。然后指导学生试着改变镜子摆放的角度,反复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汇报实验结果。对于完成实验又快又好的小组,应及时给予表扬。最后指导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并总结学生的实验情况。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学生汇报实验结论 E、在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其他的反光物体,并讨论“物体的反光能力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后,可能会说出物体的反光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或制造物体的材料有关。学生汇报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 教师进行总结。 学生创新实验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教师指导学生画出光的传播路线。讨论物体的反光能力与什么有关。 评价建议: 要求学生分别列举具有强反光能力的物体和具有弱反光能力的物体,并说明这两类物体的特点。 课时: 19 9、镜子 板书设计 光的反射: 镜子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5-18 课 题 9、镜子(第二课时) 1、探究性研究目标: A、能用实验证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结论。 B、能够用图形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C、能用自己的话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2、STSE活动目标: 能举例说出镜子能反光的性质在生活及生产设备中的用途。 教学目标 3、科学知识目标: A、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想出的利用镜子能做的事情。 B、能借鉴别人的想法,想出新的使用镜子的方法。 4、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A、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想出的利用镜子能做的事情。 B、能借鉴别人的想法,想出新的使用镜子的方法。 能举例出在生活中和生产中利用镜子反光性质的实例,并借鉴别人的方法,想出新的使用主重点 法。 能发现光可以在几面镜子之间进行多次反射。 难点 平面镜、带缝隙的硬纸板、纸、尺子、两块大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小相同的镜子、一些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我们利用了光的反射能力做了哪些事情。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利用镜子反射光的性质能做到啊些事情,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镜子,并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全班学生一起交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了解到镜子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镜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例子。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2、做镜子反光的游戏。 问:用两镜子最多能看到多少个小熊猫的影像, 学生分组实验游戏(要求学生做这个实验时,要认数清有多少个影像,并做好记录,让学生交流实验方法,达到学习的目的。 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学生创新实验游戏 学生汇报实验游戏 教师进行总结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教师进行全课总结。 课时: 20 9、镜子 耳镜、潜望镜 板书设计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4403千米。 镜子反射光的游戏。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5-20 课 题 10、七色光(第一课时) 1、科学探究目标 A、能用两种方法制造“彩虹”。 2、STSE目标: 能举例说出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与不利之处。 教学目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A、愿意探究自然界(彩虹)的奥秘,并从中获得乐趣。 4、科学知识目标 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重点 能对彩虹这种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想要研究的问题。 难点 搜集有关的彩虹的图片、三棱镜、手电筒、纸、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彩笔、一瓶肥皂水、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引入:教师问:你们都见过彩红吗,彩红常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等问题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欣赏彩红的美丽,并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进行交流。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彩红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启发。 使学生知道彩红出现要有充足的阳光和水。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实验:“制造彩虹” 指导学生做光照在三棱镜上的实验(注意:要设法遮挡室内的光线) 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实施建议: A、2至3人一组,活动时间25分钟 B、在进行活动1时,学生已经知道彩虹与阳光的关系。 在活动 2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在指导学生做光照在三棱镜上实验时,首先应设法遮挡室内的光线,使教室变暗,学生做实验时,教师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用光照着三棱镜,慢慢地转动三棱镜,直到在纸上出现彩虹为止。 C、在使用三棱镜做光色散上,教师指导学生用其他方法制造彩虹。 为学生观察色散现象,教材中提供了两种方法。做对着阳光方向喷水雾实验时,可以出现弧形彩带,这和自然界彩虹形成的原理是一样的。 实验中一定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要用眼睛直视阳光。用光盘、油滴、肥皂水做实验时,光盘上出现的色条,油膜、肥皂泡上出现的彩色,都是光干涉现象形成的色散。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利用这种实验也可以看到光的色散,说明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但这与自然界中彩虹形成的原理不一样。 教学过程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D、在学生制造彩虹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彩虹能告诉我们什么,”,启发学生把彩虹与阳光联系起来。 最终使学生知道,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这里不用介绍折射的概念。 学生讨论: 学生创新实验: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学生汇报实验结论 教师进行总结。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利用这种实验也可以看到光的色散,说明阳光是由七色组成的。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教师启发学生把彩红与阳光联系起来,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阳光是七色光。 课时: 21 10、七色光 板书设计 活动1: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 活动2:制造“彩虹”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5-20 课 题 10、七色光(第二课时) 1、科学探究目标 B、能正确观察并描述将不同色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 C、能设计一个便于记录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后所产生结果的记录表。 2、STSE目标: 能举例说出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与不利之处。 教学目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B、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验。 C、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4、科学知识目标 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光,能解释太阳光的颜色是怎样的开形成的。 重点 能与其它小组的交际花流研究结果。 难点 搜集有关的彩虹的图片、手电筒、白纸、彩笔、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红、绿、蓝玻璃纸、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寻找了“彩虹”,并制造了“彩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彩虹”都有哪几种光。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教学做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实验。 教师提出:当不同的色混合在一起时,能否产生新的色, 学生回答不一样,教师引导学生用实验方法来证明。 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学生讨论: 学生创新实验 活动三: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 实施建议 A、2至3人一组,活动时间为20分钟。 B、学生们可能很熟悉用颜料混合产生各种各样的颜色,教师可以从颜色混合引入,提出“当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时,能否产生新的颜色,”的问题。学生的答案会不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证明。 C、教师要先引导学生预测“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颜色”,接下来,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 教师在指导学生往手电筒上蒙有颜色的玻璃纸时,要强调用胶带把玻璃纸牢牢地粘在手电筒上,一定不要让任何的白光泄露出来。也可以射灯为光源,注意光照射到白色上的距离,不要太近。实验效果与彩色玻璃或玻璃片等材料有关。 D、学生实验时,教师应使室内光线暗下来。启发学生可以把这种三种不同颜色的光任意混合,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还应要求学生每次实验要反复多做几次。 学生可能会说出当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时,会出现灰白色光。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灰白色接近于白色。 教师可用七色光盘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趋于白色,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形成的。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学生汇报实验结论 教师进行总结: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一起会产生不同的光色。 教师小结: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一起会产生不同的光色。要求学生能设计一张记录表,完整记录红、绿、蓝三种光分别进行混合的实验结果。 2、教师提出:光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阅读网页里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想。 3、讨论:在强光下学习、工作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保护, 教师进行全课总结: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拓展性活动四:光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1、可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30分钟。 2、组织学生收集“光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资料或图片,召开信息交流会,让学生交流、体会人类对光的利用。 拓展性活动五:在强光下工作、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保护, 实施建议: 结合学生收集的关于光利用的资料和图片,组织学生就“在强光下工作、学习的危害”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要注意总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强光对人的危害,以便自觉调整洁自己的学习行为。 课时: 22 10、七色光 板书设计 活动三: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 拓展性活动四:光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拓展性活动五:在强光下工作、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保护,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5-25 课 题 第三单元 光(单元整理) 1、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能够理解并掌握。 教学目标 2、学生能爱学本单元内容。 重点 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能够理解并掌握。 难点 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能够理解并掌握。 教学具 主要内容框架 课 型 单元整理课 教学过程 第三单元 光 哪些物体能发光, 光是怎样传播的, 阳光是由什么颜色组成的, 7、光的传播 1、寻找光源 2、我看见了光 8、透明与不透明 1、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2、影子 9、镜子 1、改变光传播路线 2、利用镜子反射光的性质能做哪些事情, 科学在线 拓展:镜子反射光的游戏 教学过程 10、七色光 1、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 2、制造“彩虹” 3、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 拓展1:光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阅读资料,谈谈自己的感想。 拓展2:在强光下工作、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保护, 课时: 23 第三单元 光(单元导学) 7、光的传播 板书设计 8、透明与不透明 9、镜子 10、七色光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5-25 课 题 第四单元 电(单元导学) 1、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2、 学生准备本单元实验材料。 重点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 难点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具 主要内容框架 课 型 单元导学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电从哪里来, 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哪些材料能导电, (二)分课简介 11、电在我家中 活动1:它们需要什么才能工作, 活动2: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 科学在线 拓展:电是人类宝贵的能源,调查生活中节约用电的方法。 教学过程 12、让灯亮起来 活动1:让小灯泡亮起来 活动2:制作开关 活动3:认识电池 拓展:设计制作一个废电池回收箱 13、导体和绝缘体 活动1:将图中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亮, 活动2: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活动3:安全用电 拓展:选择一种电动玩具,看看它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 用这些材料来制作, 课时: 24 第四单元 电 11、电在我家中 板书设计 12、让灯亮起来 13、导体和绝缘体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5-27 课 题 11、电在我家中 1、探究性目标: A、能从“我想知道”的角度提出关于电的问题。B、能归纳出电是现代生活中宝贵的能源的结论。 2、STSE活动目标: A、能用图或文字的形式描述电是怎样到达自己家中的。B、能找出三种节约用电的方法。 3、科学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A、能举例说出停电对现代人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并说明理由。 B、列举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电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4、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A、能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于电的看法。 B、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开展调查活动。 STSE活动、电的用途 重点 STSE活动、电的用途 难点 有关于家用电器的图片,电源插座,风力、水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力、太阳能、原子能发电站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导入: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电,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导入活动用图画的形式,引出“在发明电之前,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和“在停电之后,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两个假想性讨论。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分析图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大胆想像,引导学生认识电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学生对发明电以前的陌生,教师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对电改变生活方式有初步的认识。 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鼓励从“我想知道”的角度提出关于电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最想知道的关于电的问题,并把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后逐步地去研究。这个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活动一:它们需要什么才能工作, A、每4个人一组,便于讨论和交流。大约需要20分钟。 B、要求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家中电器的情况,并记录下来,以便课上交流。教师课前调查自己家中电器的图片,以便课上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家用电器。 C、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教材中以及收集到的家用电器图片,启发学生说出它们各自的用途和功能。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出各种家用电器工作时都需要电,如电池、电源等。 教学过程 学生完成后,教师要组织交流讨论,加深学生对家用电器的功能及用途的认识,使学生对是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活动二: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 A、4人一组,大约需要25分钟。 B、学生一般都知道家用电器接通电源就能工作,但是对电怎么来到我们生活中的可能知之甚少。通过组织学生在教材上的图中连线,引导学生认识电是发电厂发电后,经过高压输电、变电站改变电压、长途输送,最后才成为我们家中的电源。我们插上电源插头,家用电器就能工作了。通过连线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电来之不易。 C、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了解人类发现电的历史。使学生懂得电的发现经过了一个漫无边际长的过程,电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一件重大的事情。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四、拓展活动:调查生活中节约用电的方法 A、在学生对电的来源有了初步了解以后,启发学生讨论电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电。 B、这个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师要在课上明确布置活动任务,并启发学生设计调查表,做好调查记录。下一节课,教师要对学生的调查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 课时: 25 11、电在我家中 板书设计 活动一:它们需要什么才能工作, 活动二: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6-1 课 题 12、让灯亮起来(第一课时) 1、科学探究目标:能选用一些基本组件和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并制作开关装置; 能用简图和文字表示自己的设计和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2、STSE活动目标:能采取具体行动防止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 教学目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电路和开关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 愿意发现自己及别人设计制作的电路与开关有什么缺点。 4、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常用电器工作时,需要电源、开关、电线。 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重点 用图或文字记录自己连接的简单电路。 难点 小灯泡、导线、电池等。 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1、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灯,灯可以照明,可以让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2、出示P37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看图。怎样才能让灯亮起来。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活动1:让小灯泡亮起来 1、 用小灯泡、导线、电池三种材料让小灯泡亮起来。 1) 介绍材料。 2) 分小组活动。 3) 交流自己小组的做法。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2、 增加电池匣、灯座和开关,把它们连起来,让小灯泡亮起来。 1) 介绍材料。 2) 分小组活动。 3) 交流自己小组的做法。 3、 交流研究,小组演示做法。 3、拓展活动: 尝试用两节电池、两个灯座、两个开关和多条导线,连接出不同的电路。 1) 分四人小组讨论活动。 2) 把自己小组的连接方法用图记录下来。 3) 交流研究讨论。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4、 归纳: 1) 线段和一些特殊的符号把各种电器的连接方法记录下来的图,叫电路图。 2) 电路的连接方法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 举例说明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1、一个简单的电路至少要有(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 2、(电流)就是流动的电;电经过的道路叫做(电路)。、 3、在简单的电路里,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开关、用电器回到电池的(负)极。 课时: 26 12、让灯亮起来 活动1:让小灯泡亮起来 板书设计 实验材料:小灯泡、导线、电池 电路图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6-3 课 题 12、让灯亮起来(第二课时) 1、科学探究目标:能选用一些基本组件和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并制作开关装置;能用 简图和文字表示自己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2、STSE活动目标:能采取具体行动防止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 教学目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电路和开关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愿意发现 自己及别人设计制作的电路与开关有什么缺点。 4、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常用电器工作时,需要电源、开关、电线。 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重点 用图或文字记录自己连接的简单电路。 难点 小灯泡、导线、电池等。 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1、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知识。 2、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说说一些常见的开关。 2、制作开关。 1)分两人小组进行制作开关。 2)启发学生思考开关是怎样控制灯泡的亮与灭的,引导学生把自己小组的开关连接到电路中,看能否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3)注意指导学生在连接开关时,注意导线、开关和物体连接处要紧密、牢固,如果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会影响实验效果。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3、认识电池。 1) 结合书本P39页的图,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电池。 2) 分组讨论P39页图中的电池用在什么地方。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预设1: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银锌电池、充电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 预设2: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部件。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4、拓展知识:说说电池会怎样污染环境,设计制作一个废电池回收箱。 课时: 27 12、让灯亮起来 1、制作开关 板书设计 2、认识电池 3、设计制作一个废电池回收箱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6-8 课 题 13、导体和绝缘体 1、科学探究目标: A、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 B、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 C、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2、STSE活动目标:A、能鉴别常见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并说出理由。 B、能辩别一种电动玩具的各部分由哪种材料组成。 教学目标 3、科学知识目标: A、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B、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4、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把自己知识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 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依据、安全用电。 重点 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依据、安全用电。 难点 小灯泡、导线、电池、曲别针、塑料尺、 教学具 铁钉、铜线、气球、干木条、玻璃片、橡课 型 新授课 皮、铝片、陶瓷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导入: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把它们连接在电路中会怎么样,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活动一:将图中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A、可以为4人一组,每组准备1套实验材料,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讨论环节约10分钟。 B、课前教师检查学生的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并提出预测实验结果的要求,指导学生把自己的预测用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C、先指导学生按照上节课连接简单电路的方法连接好电路,使灯泡亮起来。然后将事先准备的材料分别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亮。要求每测试完一种物体的导电性,就将实验结果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灯泡亮画“?”,灯泡不亮画“x”。 D、根据物体的导电性,对物体进行分类。分类记录表可以不写物体名称,只写编号。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活动二: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 1)可分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中和物品时,要出示实物。提示学生认识:这些电工具或电路元件的组成各分几部分,各个部分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用这种材料,启发学生用所知道的导体、绝缘体的知识、解释这些电工工或电路分使用不同性质材料的原因。 3)评价建议:可以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导体,什么叫绝缘体,(2)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几种导体和绝缘体的名称。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活动3:安全用电 1)可分为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条件变化了,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人体、大地、和不纯净水都是导体。例如,干木头、毛巾是绝缘体,当木头、毛巾受潮,含有水份时,就变成了导体。因此,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 3)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几种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l)不要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 (2)不要用力拉电线,防止拉断,发生漏电现象。 (3)在检查电器时,仅仅关闭电器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评价建议:让学生说出几条安全用电的措施。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四、拓展性活动:选择一种电动玩具,看看它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可分为4人一组,活动时间约10分钟。 2)学生可能会急于玩带来和各种电动玩具,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活动前要说明活动目的,保证活动过程顺利进行。 3)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具体说出玩具各部分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课时: 28 13、导体和绝缘体 活动一:将图中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活动二: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 板书设计 活动3:安全用电 拓展性活动:选择一种电动玩具,看看它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 制成的。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6-10 课 题 第四单元 电(单元整理) 1、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理解并掌握。 教学目标 2、学生准备本单元内容喜爱。 重点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理解并掌握。 难点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理解并掌握。 教学具 主要内容框架 课 型 单元整理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电从哪里来, 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哪些材料能导电, (二)分课简介 11、电在我家中 活动1:它们需要什么才能工作, 活动2: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 科学在线 拓展:电是人类宝贵的能源,调查生活中节约用电的方法。 教学过程 12、让灯亮起来 活动1:让小灯泡亮起来 活动2:制作开关 活动3:认识电池 拓展:设计制作一个废电池回收箱 13、导体和绝缘体 活动1:将图中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亮, 活动2: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活动3:安全用电 拓展:选择一种电动玩具,看看它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 用这些材料来制作, 课时: 29 第四单元 电 11、电在我家中 板书设计 12、让灯亮起来 13、导体和绝缘体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6-10 课 题 第五单元 磁(单元导学)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学生准备本单元实验材料。 重点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 难点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具 单元框架图 课 型 单元导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磁铁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 你能自己制作小磁针吗, 你了解磁的用途吗, (二)分课简介 14、磁铁的力量 1、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2、哪种情况吸得多,3、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 4、磁极的指向 拓展:巧取曲别针 教学过程 15、制作小磁针 1、磁极的相互作用 科学在线 2、自制小磁针 16、磁的应用 1、找找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2、哪里有磁铁, 3、磁悬浮列车 科学在线 拓展:磁记忆 课时: 30 第五单元 磁 14、磁铁的力量 板书设计 15、制作小磁针 16、磁的应用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6-15 课 题 14、磁铁的力量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说出研究测量磁铁的磁力大小的方法与以前研究其他事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2、能设计实验证明磁极的磁力最强。3能用图正确记录各种形状磁铁吸引力最强的部位。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 教学目标 2、能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磁铁的基本特征。 2、能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磁铁的两极吸引力最强。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例说出利用磁铁的基本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难点 磁针,磁铁,铁沙,小纸片 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如:金属,铁,) 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活动1: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样)。 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 2、我们小组的桌子上就有这些材料,一会儿就要请大家来做做小小检验员了。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啊。(投影出现 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 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 3、交流汇报。 4、小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 (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顾板书,修正板书。) 5、辨认铁制品。 (1)、这些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主要是硬币、茶叶筒等) (2)、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 (3)、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吗,想想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可靠呢, (4)、那我们就用磁铁来检验一下刚才的判断吧~学生实验。 (5)、两次判断结果一样吗,哪一次判断更能使人信服呢,从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学生汇报、交流、小结(教师小 结:磁铁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活动2:哪种情况吸得多, 1、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1)当磁铁离放有铁钉的盘子1厘米时,能够吸引( )个铁钉; 2)当磁铁离放有铁钉的盘子2厘米时,能够吸引( )个铁钉; 3)当磁铁离放有铁钉的盘子3厘米时,能够吸引( )个铁钉。 教学过程 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2、实验设计。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物体(实物投影出示),怎么做实验呢,哪个小组先设计好了哪种物体的研究计划,并口头交流汇报获得了我们的认可,就可以先领走该种物体了。(特别关注隔水实验的设计) 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相应的物体后面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 5、小结。 活动3: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 1、引入研究。 (1)、想一想,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磁铁的两端 ?磁铁的中间 ?磁铁各部分吸引力相同 (2)、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 (3)、再用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试一试,看看结果怎么样, (4)、画磁铁,并用箭头把吸引力最强的地方标出来。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活动4:磁极的指向 如图:悬吊条形磁铁,当它最终停下来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小结: 北在英文中是North,南是South。因此,我们把磁铁指向北的一端叫N极,指向南的一端叫S极。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四、总结延伸: 拓展:巧取曲别针 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 注:教师在此课的教学中要清楚:磁铁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镍、钻等金属。学生如果知道磁铁还能吸镍、钻等,教师要给予肯定。人民币硬币用的材料分别是: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2000年版5角硬币是铜锌合金,黄色带红;2002年版5角硬币为钢芯镀黄铜,黄色;老版1角的是铝币,2005年后的1角硬币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与1元钢币颜色略有差别;分值硬币都是铝的。不锈钢的组成成分都主要是铁,但是磁铁只能吸引一些种类的不锈钢,有些种类的不锈钢磁铁是不吸引的。磁铁能吸引录音磁带、录像磁带,因为在它们的胶带中有铁粉类物质。但是电脑用的磁盘,看起来与录像带很像,但不能被磁铁所吸引。磁铁吸引了看似铜的物体,其实那是在铁物体的表面镀的一层铜。 课时: 31 14、磁铁的力量 1、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板书设计 2、哪种情况吸得多, 3、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条形磁铁 蹄形磁铁 环形磁铁 4、磁极的指向:N极 S极 拓展:巧取曲别针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6-17 课 题 15、制作小磁针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规律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 教学目标 2(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设法将缝衣针制作成小磁针。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重点 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难点 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玩具小车 为小组准备:强力磁铁、钢针、吹塑纸、线,剪子、小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水槽、盒式指南针。 学生自己也可以准备一些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磁铁的力量,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活动1:磁极的相互作用 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多次交换磁极相对的方向,看看发生了什么现象, 当甲端为 当乙端为 两辆小汽车运动情况 两极相互吸引 两极相互排斥 N极 N极 S极 S极 N极 S极 S极 N极 通过分析记录表,我得出的结论是:当两个磁极靠近时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科学在线 教学过程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活动2:自制小磁针: 1、要制作一个小磁针,首先需要什么材料, 材料:缝衣针、具有较强磁力的磁铁、曲别针 提示: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至少划 20次。 小鼠标说:还可以选其他材料,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不同的小磁针。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交流展示自制小磁针: 1、展示小组制作的小磁针。 2、评比后小组讨论并改进小磁针。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五、拓展延伸: 试一试,自己制作的小磁针能吸引曲别针吗,能用几种方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课时: 32 15、制作小磁针 活动1:磁极的相互作用 板书设计 当两个磁极靠近时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活动2:自制小磁针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6-22 课 题 16、磁的应用 1、 科学探究目标: A 能通过观察和测试,找出日常生活中使用了磁铁。 B 能说出搜集有关应用磁铁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信息资料的方法。 2、 科学知识目标: A 能列举我国古代人们利用磁铁的实例。 教学目标 B 能说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 愿意关注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B 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有关磁铁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事例。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磁铁和磁性材料的实例。 深刻地理解磁铁的发现的重要意义。 重点 初步认识到,磁铁在社会生产中和生活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难点 每组准备一份材料:小马达、小喇叭、回形针、 耳塞、话筒以及制作磁悬浮列车的材料。有关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 汽车罗盘、司南、普通罗盘、船用罗盘、老式罗盘。 在现代社会中,磁在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活动1:找找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已布置学生调查磁在生活中的用途,搜集有关磁应用的资料。) 现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以多样方式与全班同学交流。完成下列评价表。 1、我找到磁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应用。 2、我知道以下地方用到了磁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找到磁铁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活动2:哪里有磁铁 1、每小组发一包已准备好的材料(小马达、小喇叭、回形针、耳塞、话筒)。 活动时间约10分钟。 2、提示学生设法检验其中是否有磁铁、检验方法由学生设计。 3、活动完毕,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用的方法。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还有哪些家电 用了磁铁。 教学过程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活动3:悬浮列车 1.浮列车的原理 请学生说说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同极相斥。然后出示相关课件。 2、制作磁悬浮列车 注意点:注意轨道和列车底部磁条的极性。(同边同极) 2) 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并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 4、制作完毕之后,进行总结评比,评出优秀者。 (五)巩固达标、拓展延伸 拓展:磁记忆 1、出示磁带、软盘,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 2、要学生自己说说磁记忆的内容。 课时: 33 16、磁的应用 活动1:找找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2:哪里有磁铁 板书设计 活动3:悬浮列车 拓展:磁记忆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6-24 课 题 第五单元 磁(单元整理) 1、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理解并掌握。 教学目标 2、学生准备本单元内容喜爱。 重点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理解并掌握。 难点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理解并掌握。 教学具 单元框架图 课 型 单元整理课 教学过程 14、磁铁的力量 1、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2、哪种情况吸得多,3、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 4、磁极的指向 拓展:巧取曲别针 教学过程 15、制作小磁针 3、磁极的相互作用 科学在线 4、自制小磁针 16、磁的应用 4、找找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5、哪里有磁铁, 6、磁悬浮列车 科学在线 拓展:磁记忆 课时: 34 第五单元 磁 14、磁铁的力量 板书设计 15、制作小磁针 16、磁的应用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6-29 课 题 第六单元 信息与通信(单元导学)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学生准备本单元实验材料。 重点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 难点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具 单元框架图 课 型 单元导学 教学过程 现代通信,像无形的网, 让世界变迁越来越小, 让视野变得越来越大, 让你我应得越来越近, 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美, 17、传递信息 活动1:认识标志符号 活动2:旗语游戏 拓展:设计其他传递信息的方法 教学过程 18、通信的发展 1、认识通信的发展 2、科学在线 19、畅想通信 活动:想像中的未来通信是什么样的呢, 课时: 35 17、传递信息 18、通信的发展 板书设计 19、畅想通信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6-29 课 题 17、传递信息(第一课时)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各种信息的特征对传递信息的方式进行分类。 (2)能编写出一些简单的旗语密码。 (3)能设计一种简单的传递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举例说明一年来在科学课上进行的讨论和交流有哪些好处,从而 体会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自己所知道的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 (2)能说出传递信息时,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STSE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用旗语传递信息的方式和过程。 (2)能说出公共场所中常见图形及符号的含义。 是旗语传递信息,特别是数字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重点 准确用旗语传递信息。 难点 准备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图像符号的图片、分组教学具 课 型 新授课 准备一对红黄两色的小旗、一张坐标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根据自己制定的标准,给图中传递信息的方式分分类吗, 二、活动一:认识标志符号 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经常用易于识别的标志符号来传递信息。 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第一次来到下图中的火车站,你能根据标志符号很快 找出邮筒、电话、问询台、出站口的位置吗,把自己见过的其他标志符号画下 来。 三、活动二:旗语游戏 1、你能通过旗语向同学传递一些信息(如生日、字母等)吗, 2、把要传递的信息(字母、图形等)编成“数学密码”,在操场上用旗语发 给同学,接收密码的同学用彩色笔把它涂在表格中看看谁能正确解密, 3.讨论:用旗语传递信息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 四、拓展:设计其他传递信息的方法。 学习科学在线 五、总结本课 教学过程 (补充学生活动) 多种多样:语言传递、文字传递、灯光和文字两种、声像、语言、手势、表情、标志、信号、图像、信件、网络、电话 学生小组商量分类 认识:出口、问询、电话、停车场、邮筒、厕所、注意距离、禁止吸烟学生扮演游客,找到邮筒、电话、问询台、出站口。 学生画出自己见过的标志符号。初步了解旗语小组分工合作:谁来发密码,谁来接收密码,谁来记录, 小组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得出:优点:能在彼此看得见的范围内有效的传递信息;不足:距离有限易混,比较麻烦;小组共同学习科学在线中的内容。 课时: 36 17、传递信息 板书设计 活动一:认识标志符号 活动二:旗语游戏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7-1 课 题 18、通信的发展 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图表中发现通信方式发展的过程。 (2)能分析归纳出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3)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过程以及信息技术发展 趋势的看法。同时也能听取别人的看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通信方式发展的简要历史。 (2)能联系本学期所学的声、光、电、磁等有关知识,说出它们在通信中的作用。 STSE目标:(1)能描述近代通信技术发展的历史。 (2)能举例说明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对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 引导学生从比较中认识、体会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重大影响。 重点 从图表中获得信息。 难点 教学具 关于通信的相关背景资料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一段对话、一封信、一张报纸、一个微笑、一个电话、一页传真,都是通信的形式。声、 光、电、磁的广泛应用,使快速、简便、准确的远距离通信成为可能。 二、新授 1、让我们根据下图认识通信的发展。 2、讨论:从传递信息的快慢来看,通信是怎样发展的, 3、你能根据传递信息的距离,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给图中的传递方式排序吗, 4、讨论:把自己从前面两幅图中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5、组织学生学习科学在线 6、讨论:我们希望电话还有哪些特殊功能 (补充学生活动) 认识通信的发展 喊话、骑马、驿站、烽烟、信鸽、电报、电话、传真、网络。 小组讨论得出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距离越来越远。 小组商量排序 并把自己的排序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交流发现的问题。 学生大胆想像,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讨论若干年后自己的想像是否能成为现实。 教学过程 课程资源 廉价的远距离通信是近一百多年的事,通信永远向着“更远、更快、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无论在什么时代,信息对人的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古时候,人们就梦想拥有一双“千里眼”和一对“顺风耳”。随着声、光、电、磁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19世纪电报、电话的发明,使快速、简便、准确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电话、电子邮件、互联网、电视和广播使远距离通信成为可能。伴随着无线电、通信卫星的发明,电视、便携式电话、电脑相继走进我们的生活。 原始的通信是非常简单的,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手势、表情和稍后出现的语言。至今,说话仍然是最普遍和最易被接受的通信形式。虽然电话能使相隔遥远的人们互相通话,但它不能替代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虽然讲话是进行即时信息交流的好方法,可是它只能维持到声音消失的那一刻。书面文字所能持续的时间要长一些,而且不会在传递过程中失真。自从印刷术发明后,通信业向前跨出了一大步。书使成千上万的人可以了解信息。现代通信起始于19世纪电力能源的发现。最初的电子信息系统是电报,电话与无线电的发明使更快捷、更正确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通信卫星、电脑、电视使通信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课时: 38 18、通信的发展 板书设计 1、通信的发展 2、科学在线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7-6 课 题 19、畅想通信(第一课时) 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在书刊或网络上查阅资料的方法。 (2)能够大胆设计一种未来通信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对畅想未来通信的发展产生兴趣,并能大胆想像未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目标 (2)能说出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设计活动需要经历确定设计目的、查阅资料、设计图纸、交流讨论、 修改完善、制出模型等过程。 STSE目标:能说出本组设计的未来通信方式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设计活动的整个过程。 难点 想像未来通信发展的趋势。 教学具 通信的相关背景资料。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未来通信将向更快捷、更便利、更准确的方向发展。 二、新授:想像中的未来通信是什么样的呢, 书中62页下面的插图 2、根据自己的想像,设计一种未来的通信方式 要求:利用本学期所学的声光电磁等方面的知识,设计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通信方式,与远在加拿大的小朋友进行交流。 3、画出小组的设计图 4、分析小组所设计的未来通信有哪些特点, 5、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未来通信方式最好, 6、自己小组设计的怎么样,哪些需要改进, (补充学生活动) 学生看书,小组交流 小组观察后交流图中的内容 小组首先明确设计任务 有的小组想设计一种能让加拿大小朋友闻到我们这里花香的通信方式。有的小组…… 小组商量填写设计任务、设计的通信方式、利用什么发送信息;利用什么接收信息。 教学过程 其次,要查阅有关资料,给我们的大脑充充电。 我们小组收集到的材料有光导纤维可以传递信息;手机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仪器可以接收红外线;通过书中、互连网、电视上看到或听到的。 小组商量如何画好自己的设计图,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小组分析我们小组所设计的未来通信具有的特点。全班开个展示会,交流和分享设计的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背景资料: 因特网(Internet)就是国际互联网络。它把各个国家、各地区、各部门所建立的网络系统连接在一起,为全球服务。它能够提供文件改善、住处查询、电子邮件传送、网络新闻、网上学校等多项功能。 因特网为我们提供了社交、学习、购物和商务的新理念。未来的通信技术将使得这一切更快速、更简单,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安全、更舒适。 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高速信息电子网络,能够随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它是由高速通信网将计算机系统和各类信息源连接起来构成的开放式综合巨型网络系统。它将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真正实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驰的不是车辆,而是音频信号(电话)、数据信号(电脑)、视频信号(电视)、图像信号(传真)以及遥控系统中传递的信号。 课时: 39 19、畅想通信 板书设计 活动:想像中的未来通信是什么样的呢, 课后反思 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王志芳 使用时间: 2015-7-8 课 题 第六单元 信息与通信(单元整理) 1、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理解并掌握。 教学目标 2、学生准备本单元内容喜爱。 重点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理解并掌握。 难点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理解并掌握。 教学具 单元框架图 课 型 单元整理 教学过程 17、传递信息 活动1:认识标志符号 活动2:旗语游戏 拓展:设计其他传递信息的方法 教学过程 18、通信的发展 1、认识通信的发展 2、科学在线 19、畅想通信 活动:想像中的未来通信是什么样的呢, 课时: 41 17、传递信息 18、通信的发展 板书设计 19、畅想通信 课后反思
本文档为【冀人版三年级下册教案-王志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99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0KB
软件:Word
页数:79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30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