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学案体之体例演进研究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学案体之体例演进研究

举报
开通vip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学案体之体例演进研究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学案体之体例演进研究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学案 体之体例演进研究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第3O卷第1期JOURNALOFTHEGRADUATESVOL.30No1 2009SUNYAT—SE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2009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 —— 学案体之体例演进研究 李文辉 (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内容提要】学案体的发生和发展,对中国学术史的撰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南宋朱熹...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学案体之体例演进研究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学案体之体例演进研究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学案 体之体例演进研究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第3O卷第1期JOURNALOFTHEGRADUATESVOL.30No1 2009SUNYAT—SE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2009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 —— 学案体之体例演进研究 李文辉 (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内容提要】学案体的发生和发展,对中国学术史的撰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南宋朱熹以二程为中心的《伊洛渊源录》到清代黄宗羲《明儒学案》,二者 对学案体的撰述有着各自的体例和特色.而明清学案体的鼎盛,以黄宗羲《明 儒学案》为重点进行考查,应能对由宋到明清学案体体例演进获得一个较为清 晰的认识.本文将就二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的结构,材料处理,编辑体例和学派传承进行比较, 以窥看历史上学案体在编辑体例上之演进状态. 【关键词】学案体体例;《伊洛渊源录》;《明儒学案》 学案体,作为中国着述史上一种严谨的史学体裁,它在自纪传体,编年体,纪传本 末等体裁基本已淡出学术史舞台时,依然能被当下时代所容纳,并且彰显着惊人的生命 力.关于学案体的定义,学界讨论基多,80年代陈金生已作先声,称"学案体含有现 在所谓学术史的意思"?.罗炳良和朱鸿林都对"学"和"案"作出过细致的定义,后 较为有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的是陈祖武对学案体的阐释,他说:"它源于传记体史籍,系变通《儒林 传》(《儒学传》),《艺文志》(《经籍志》),兼取佛家《灯录》体史籍之所长,经过长 期酝酿演化而成.所谓学案,就其字义而言,意即学术公案.'公案'本佛门禅宗语, 前哲释作'档案','资料',至为允当.顾名思义,学案体史籍以学者论学资料的辑录 为主体,合其生平传略及学术总论为一堂,据以反映一个学者,一个流派,乃至一个时 代的学术风貌,从而具备了晚近所谓学术史的意义."?定义的不同,对着作的体认也 不同,但基本具有学案体体例的着作较为典型的有朱熹的《伊洛渊源录》,明耿定向的 《陆杨学案》,刘元卿的《诸儒学案》,周汝登的《圣学宗传》,刘宗周的《论语学案》, 《皇明道统录》,孙奇逢的《理学宗传》,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清唐鉴的《清学案小 识》,徐世昌的《清儒学案》等.学案体的出现,在南宋发端,经明代而渐趋成熟,在 收稿日期:2009—1—10 作者简介:李文辉,男,中山大学中文系08级硕士,电子邮箱:leonlee613@163.com. ?陈金生.宋元学案编纂的原则与体例[M]书品1987年第三期. ?陈祖武,《清代学术拾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00九年第一期 清初黄宗羲手下达到高峰,并将学案体此一体例加以完善和系统化,清后期学案体虽几 经波折,而徐世昌编《清儒学案》尽管不尽人意,然不啻为清代学案体的谱系添写完 最后一笔.今人有编《民国学案》者,虽材料丰富,备述详尽,然终觉已失学案体之 本源意味,更无法窥《明儒学案》之一隅.梁启超曾经学术史的撰写提出四个必要条 件:"第一,叙一个时代的学术,须把那时代重要各学派全数网罗,不可以爱憎为去取. 第二,叙某家学说,须将其特点提挈出来,令读者有很明晰的观念.第三,要忠实传写 各家真相,勿以主观上下其手.第四,要把各人的时代和他一生经历大概叙述,看出 那 人的全人格."?这无疑给学术史的撰写奠定了较为广泛而周全的书写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南宋朱熹所编《伊洛渊源录》,很多时候被认为是学案体的鼻祖,关于《伊洛渊源 录》与《明儒学案》谁该是学案体的发端之作,学界莫衷一是,有人将持此两种观点 有关学者分为二派,持《明儒学案》为学案体发轫之作的有罗炳良,詹子庆,叶建华, 阮芝生,黄进兴,仓修良诸先生,而持另一观点的以卢钟锋,陈祖武为代表?.实际 上,如果从《伊洛渊源录》和《明儒学案》本身所具有的元素作为参照,放在中国着 述体裁史这么一个宏观背景下,我们毋宁相信,就《明儒学案》对《伊洛渊源录》的 继承与演进关系上研究,比讨论二者孰是学案体之不祧之祖更有意义. 一 ,《伊洛渊源录》之结构,材料编排 《伊洛渊源录》的编撰体例,直接继承了梁释慧皎的《高僧传》与宋代释道元《景 德传灯录》的面貌,共计十四卷,以二程为中心,囊括了包括了周敦颐,程颢,程颐, 邵雍,张载等及其弟子共计四十六人(包括第十四卷诸多仅仅以一言附名其上的门人) 的生平行状,学术大要,门户渊源,是围绕二程而辐射开的规模宏大的宋代理学史.观 题可知,朱熹这部着作就是要以二程为中心而建立的一个"理学门派",此种师门之间 的渊源关系,便成为全书结构的骨骼,而理学宗旨的传承,师门之间的交流,问答,便 是牵涉各人之间关系的脉络纽带.《四库全书总目》称,该书:"记周子以下及程子交 游门弟子言行.其身列程门而言行无所见,甚若邢恕之反相挤害者,亦具录其名氏,以 备考."?而《伊洛渊源录》的开风气之先,正是这种囊括周全,包容极广的学人资料 汇编.值得注意的是,古代辑录学人传记的着作早已有之,像《史记》首创《儒林 传》,后世的《儒林传》与《文苑传》都成为记录学人生平学问的载体.钱穆曾经指 出:"在中国史学方面,来写一种学人传记,这本来很早就有.如《史记》,《汉书》一 路下来,都有《儒林传》,《文苑传》这一类.……在中国纪传体的正史里,就包括有 学者的传记.又如前面讲到过《高僧传》,那就等于佛学家的传记,后来如朱子有《伊 洛渊源录》,那就是理学家的传记."?但需要指出,这些《儒林传》和《文苑传》都是 史书的一个附庸,它的编撰和选择皆要服从史书,真正独立意义的人物传记编汇尚未从 2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参见周春健,《(伊洛渊源录)与学案体》[J]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月.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中华书局,1997年版,卷五十七. ?参见钱穆,《中国史学名着》[M],三联书店2000年.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 官方史书中抽身出来.梁启超曾就此说过:"旧史中之《儒林传》,《艺文志》,颇言各 时代学术渊源流别,实学术史之雏形.然在正史中仅为极微弱之附庸而已."?因而有学 者称,《伊洛渊源录》具备了独立人物传记的意义,它从史书《儒林传》,《文苑传》中 脱颖,从而更加自由,独立地反映时代之学术气候,"它已将人物传记从正史《儒林 传》中剥离出来而成独立的学术史着作,学术人物的去取不再受正史体例的限制,故而 它能够全面反映某一学派或某一时代的学术面貌."?(这也是《伊洛渊源录》对一时代 学术记录的独特价值所在. 《伊洛渊源录》的编撰体例基本上是二段式的:个人生平(经常以他人所撰墓志 铭,年谱等代替)——遗事.而对于生平行状部分,朱熹所采用的更多是一项资料搜集 的工作,《伊洛渊源录》很大程度上称得上是关于"案主"的一个资料汇编,实际上由 朱熹本人撰写的内容少之又少.事实上,《伊洛渊源录》截取的许多资料皆出自朱熹本 人手定,如关于二程的资料,很多都是出自朱熹编订的《程氏遗书》,在对诸多资料驾 轻就熟的前提下,朱熹决定不擅自撰写行状事略也是情理之中.在生平此一部分,可分 为由朱熹本人亲手撰写和他人撰写而朱熹搜集两种(除第十四卷是粗略录入,不作计 算),现分类如下: 由朱熹撰写之个人生平包括:周敦颐的《事状》),程颐的《年谱》,吕希哲的《家 传略》,范祖禹事略,朱光庭的《墓志铭》,吕大忠,吕大钧的《形状略》(同时范育写 的《墓表铭》),吕大临的《祭文》(同时有程颢的《雍行录》中有关吕大临佚事),王 苹的《墓志略》,胡安国的《行状略》 由他人撰写包括(括号内为撰写人名字):程颢的《行状》(程颐),邵雍的《墓 志铭》(程颢),《行状略》(张岷),张载《行状》(吕大临),张戬的《行状》(吕大 临),刘绚的《墓志铭》(李端阳),苏晒的《奏状》(吕大临),游酢的《墓志铭》(杨 时),杨时的《墓志铭》(胡安国),刘安节的《墓志铭》(许景衡),尹焯的《墓志铭》 (吕稽中),马伸的《逸士状》(何兑) 另有,以简单数句交代生平,然后以"遗事"形式补充个人行状的有张绎,侯仲 良等.而《伊洛渊源录》资料来源极广,包括《涪陵记善录》,《尹和靖语》,《庭闻藁 录》,《程氏遗书》,《邵氏闻见录》等,很多都是记录理学家问学往来的遗事佚史,旧 闻见录,正因为朱熹的博学广识,对材料驾驭自如,才使得这部渊源录能"补正史之 阙".而到了《明儒学案》,材料搜集固然重要,而作者对案主学术宗要,流派宗旨的 概括,阐述,俨然成为了学案体此种体裁的灵魂部分,而后世学案体之良莠很大程度决 定于作者本人的素养和学问.现以伊川先生(程颐)为例,来探索《伊洛渊源录》的 编撰体例:程颐一节,由朱熹写的年谱,张绎的祭文,胡安国的奏状(节略),"遗事" 十二一条构成.张绎乃伊川门人,朱熹亦将其列人《渊源录》中(见十二卷);胡安国 乃宋朝名臣,在明代从祀孔庙,亦是伊川f-j人,朱熹也将其列入《渊源录》中,见 (卷十三);"遗事"在《渊源录》中地位极其重要,是补叙传主生平行藏,遗事佚闻的 ?朱熹,《朱文公文集》[M],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刊本,1937年版. ?周春健,《(伊洛渊源录)与学案体》,湖北大学学报[J],2006年l1月. 3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Oo九年第一期 重要途径,朱熹对传主资料细大不捐的搜索和整理,正可体现其"补阙正史"的着作 心态.二十条"遗事"分别取自《涪陵记善录》,祁宽,吕坚中录《尹和靖语》,《庭 闻藁录》,《遗书》,《邵氏闻见录》,《胡文定公集》,朱熹从时人相关的记录中摘录有 关传主的遗事,并另设一体,专为补充传主生平叙述的不足.这种崭新的编撰体例实对 后世启发良多,后世谢铎的《伊洛渊源续录》,宋端仪的《考亭渊源录》,朱衡的《道 南源委》,魏显国的《儒林全传》,金贲亨的《台学源流》,杨应诏的《闽学源流》,刘 鳞长的《浙学宗传》,周汝登的《圣学宗传》,冯从吾的《元儒考略》,《关学篇》,刘 元卿的《诸儒学案》,辛全的《理学名臣录》,赵仲全的《道学正宗》,刘宗周的《圣 学宗要》等,或多或少对朱熹的《伊洛渊源录》有所吸收,有的加以演进,创建全新 之体例. 第十四卷是"程氏门人无记述文字者",编录当为程氏门人而记录不详者,朱熹通 过各种资料而体认此种师承关系,并录之以供采录.如王严叟,朱熹记为"墓碑本传 记 其行事甚详,然不及其学问渊源也.惟《遗书》前篇有其答问,而其集中亦有记先生 语数条,又《祭明道文》有'闻道于先生'之语,及伊川造朝,亦有两疏,推挽甚力, 盖知尊先生者,然恐其未必在弟子之列也."?(朱熹通过考据王严叟的个人着作,检出 其中与程颢的交往答问,而推敲其与程门之渊源.但此种考辨尚欠证据,朱熹也只能说 "盖知尊先生者,然恐其未必在弟子之列也".类似的有弟子林大节,记录只有短短数 语,"不详其乡里名字行实.?但《遗书》云'林大节虽差鲁,然所问便能躬行,然则 亦督实之士也",则不是根据本人着作记录,而是通过程氏文集里面收录的记载,其中 有言及此人并具有师承关系的,朱熹悉以录入.这种细大不捐,辨析尘微,搜罗之勤, 是朱熹这部着作的特征之一,《四库全书总目》所言"其身列程门而言行无所见,甚若 邢恕之反相挤害者,亦具录其名氏,以备考",可见晦翁着书之用心. 二,以《白沙学案》为中心看《明儒学案》之编辑体例 现在再来看《明儒学案》?.《明儒学案》共六十二卷,第一部分,师说;第二部 分,有传承之流派学案;第三部分,诸儒学案;第四部分,东林学案;第五部分,蕺山 学案.全书列19个学派,共62个学案,囊括有明220位学者的生平学术.?《师说》 是梨洲辑录其师刘宗周对时人学术旨要的简评,是全书的纲目性提纲;各学派之前先有 一 个小序,以张明该学派之学术大意,并辨明源流,或就其派学术予以褒贬,示后学于 ?周春健,《(伊洛渊源录)与学案体》,湖北大学学报[J],2006年11月,第307页. ?朱熹,《伊洛渊源录》[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09页. ?本文所引用《明儒学案》,如无注明,均用郑本,书用民国周骏富编《明代传记业刊?明儒 学案》本. ?案,《明儒学案》没有录入像李贽和陈建诸人,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方面与 他们在这 个学派体系中是否有严密之关系,另一方面又与这些人的学问素养有关,梨洲对这些人都有着或多或 少的不满,如梨洲本身就对阳明支派"泰州"不满,称"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 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更何况是剑走偏锋的极端反理学门徒李贽;而对于陈建,梨洲对其亦 有微言,如《崇仁学案》中称"陈建之《通纪》,拾世俗无根之谤而为此,固不足惜". 4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 学门正路;其后便是案主的生平和学术综述,是全书的重点部分;最后摘选案主代表性 着作,论学书,书简等,以明案主之全部思想.关于《师说》,黄宗羲对刘宗周的言论 继承既多,而同时加以个人理会,遂成更完善,更精到的评论.如对于吴与弼与弟"讼 田"一事,刘宗周的评价是:"予于本朝极服康斋先生,其弟不简,私鬻祭田,先生讼 之,遂囚服以质,绝无矫饰之意,非名誉心净尽,曷克至此?"?而黄宗羲则通过对这 件事的深入探究,同时比较多家的记录,通过对杨端洁《传易考》的检索,了解到 "先生自辞宫谕归,绝不言官,以民服力田.抚守张璜(番禺人)因先生拒而不见,璜 知京贵有忌先生者(尹直之流),欲坏其节行,令人讼之.久之无应者,璜以严法令他 人代弟讼之,牒人,即遣隶牒拘之.门人胡居仁等劝以官服往,先生服民服,从拘者至 庭,璜加慢侮,方以礼遣.先生无愠色,亦心谅非弟意,相好如初.璜以此得内贵心. 张廷祥元祯始亦信之,后乃释然."?黄宗羲对资料的校勘功夫用力极深,在谨尊其师 教诲之余,同时不以一家之言为的,相互参照,相互求证.同样是对吴与弼的评价,黄 宗羲则写得更为公允一些:"予谓先生之过,不特在讼弟之时,而尤在不能喻弟于道之 日.特其不能喻弟于道,而遂至于官,且不难以囚服见有司,绝无矫饰,此则先生 之过."? 关于《明儒学案》的辑录体例,黄宗羲在《发凡》中已有述及,针对当时及之前 着作编汇"不知去取"的通病,黄宗羲对症下药,对全书主旨约以:"皆从全集纂要勾 玄,未尝袭前人之旧本."?现以《白沙学案》为中心,再看《明儒学案》材料之搜集 汇编体例.《白沙学案》分上下两卷,于书中为卷五,卷六,卷五收录陈献章,李承箕 两人,卷六收录张诩,贺钦,邹智,陈茂烈,林光,陈庸,李孔修,谢佑,何廷炬,堂 桂芳十人.在学案之前有个小序,是对此一学派宗旨的阐明,接着是各案主的传记和作 品收录.以"白沙学派"创建者陈献章为例,在陈献章个人生平行状之后,其作品收 录分别有《论学书》25条,《语录》7条,《题跋》4篇,《着撰》10篇,乃从白沙陈 献章着作中录出.然而较之《伊洛渊源录》,梨洲对材料之运用更独运匠心,如果说朱 熹是基于对诸多材料驾驭自如而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那么梨洲对材料则采取了 一 种更为严谨和负责的态度.纵观洋洋一部《明儒学案》就会深有感悟,梨洲对诸学 者学问之融会把握,是建立在通览其全部着作基础上,而正是有此功夫,才促成《明儒 学案》在选取案主代表着作时,能准确地反映案主学术宗向,流派特质.梨洲言:"每 见钞先儒语录者,荟撮数条,不知去取之意谓何.其人一生之精神未尝透露,如何见其 学术?是编皆从全集纂要钩玄,未尝袭前人之旧本也."?因此,梨洲的编撰,辑录, 都是有感于其时学术之不足,而责无旁贷.他的辑录功力,于全书各学案可见一斑.当 然,梨洲另外编成的一部煌煌巨作《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收录有明七百三十余家 学者着作,非有此种阅读功力,焉能成之? ?黄宗羲,《明儒学案》[M],中华书局,2008年,第16页. ?同上书. ?同上,第3页. ?同上,发凡. ?同上,发凡. 5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oo九年第一期 (一)"宗旨"之用心 学案中,以小序或生平中对各门派,各案主宗旨学问进行概括,此一部分的纲领性 作用,梨洲将其置于十分关键的位置.梁启超对学术史撰写提出的四个条件中,就有 "叙某家学说,须将其特点提挈出来,令读者有很明晰的观念."?在梨洲看来,以往之 传记性学术着作,皆病在不能定宗旨,"学无头绪".他在《明儒学案?发凡》中言: "讲学而无宗旨,即有嘉言,是无头绪之乱丝也."而在梨洲之前,周汝登的《圣学宗 传》和孙奇逢的《理学宗传》影响甚广(梨洲受《理学宗传》影响更明显),但瑕疵 因此而出:"海门主张禅学,扰金银铜铁为一器,是海门一人之宗旨,非各家之宗旨也. 锺元杂收,不复甄别,其批注所及,未必得其要领,而其闻见亦犹之海门也."周汝登 《圣学宗传》是为儒学正本清源而作,而《理学宗传》则是基于当时对王门普遍予以扬 弃的背景下,为提高陆王地位而作,在他的理学系统"传脉"中共有11人组成,即周 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陆九渊,明薛碹,王阳明,罗洪先,顾宪成, 力图打破历来以程朱独霸的理学门庭,而将陆王也加以录入.但梨洲称海门(周汝登) "扰金银铜铁为一器",钟元(孙奇逢)"杂收,不复甄别,其批注所及,未必得其要 领",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深有感于当时学界之风气,对辨明宗旨的大声疾呼.梨洲称: "今讲学而不修德,又何怪其举一而废百乎?时风愈下,兔园称儒,实老生之变相;坊 人诡计,借名母以行书.谁立庙庭之中正?九品参差,大类释氏之源流;五宗水火,遂 使杏坛块土为一哄之市,可哀也夫!"?这一语道出梨洲创作《明儒学案》的动因.鉴 于当时风气胚变,学风不正,纷杂而泛滥,梨洲才拈出"宗旨"一剂,以药当下之沉 疴.其言:"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是学者之入门处.天下之义理无穷, 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这样,"定一二字"以明宗旨,便成为梨洲区 别前贤,着书立说的显着特征,他再说:"人之得力处,亦是学者之入门处.天下之义 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故讲学而无宗旨,即有嘉言,是无头绪 之乱丝也.学者而不能得其人之宗旨,即读其书,亦犹张骞初至大夏,不能得月氏要领 也.是编分别宗旨,如灯取影,杜牧之日:'丸之走盘,横斜圆直,不可尽知.其必可 知者,是知丸不能出于盘也.'夫宗旨亦若是而已矣."?以一二言而定宗旨,即以最冼 练数语概括学问主旨,这便对作者素养有高度的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而梨洲正是以其高屋建瓴之通才 眼光,为各家各派立言定宗,后成不刊之论.今列举数例: 吴与弼:"言心则以知觉而与理为二,言工夫则静时存养,动时省察.故 必敬义夹持,明诚两进,而后为学问之全功."? 娄谅:"先生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助勿忘为居敬 6 ? ? ? ? 页 第 年 ? 局 B 毕 中 M 》案 学 儒 几 , 原发发 羲,,,宗上上上 黄同同同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 要指."? 陈献章:"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其吃紧工夫,全在涵养"?"先生 之学,以虚为基本,以静为门户."? 王阳明:'先生承绝学于词章训诂之后,一反求诸心,而得其所性之觉, 日良知,因示人以求端用力之要,日致良知."? 张廷实(引白沙语):"廷实之学,以自然为宗,以忘己为大,以无欲为 至,即心观妙."? 湛若水:"先生宗旨随处体认天理."? 后世学术史的频频出现,然终难超越黄宗羲《明儒学案》者,很大程度正在于其 作者往往未能把握传主的学问宗旨,而辨清学术渊源又是作学术史者最艰巨之任务.后 来钱穆在动手《清儒学案》时,曾经评价唐鉴的《清学案小识》和徐世昌的《清儒学 案》,一嫌陋狭,一嫌芜杂,?尽管徐世昌《清儒学案》笼括有清三千一百六十九位学 者,着作搜集也极为详备,然"旨在搜罗,未见别择,义理,考据,一篇之中,错见杂 出."?有学者直接指出,于学案体这种特殊的史学文体而言,作者对案主学术的讨论 最能考验功力,"如果说案主行履的结撰,有历朝实录及碑志传状一类文字可据,尚属 不十分困难的话,那么讨论学术的篇幅,则多无现成文字参考,因之最费斟酌,而亦最 能显示着者的功力."?故而钱穆称:"《明儒学案》,学术史不磨之创作也"?确非妄 誉.而梁启超说得更直接:"中国自有完善的学术史,自梨洲之着学案始."? (二)作品辑录体例 在《白沙学案》陈献章一节中,案主作品辑录分别选录了《论学书》,《语录》, 《题跋》,《着撰》四部分,而每一篇,每一条都是经作者精心提出,皆在能标明案主为 学宗旨.倘段落较短者全篇录入,较长者多摘其一二精华处录出;同时有觉欠妥处,予 以适当之删改.莫晋在给《明儒学案》写的序中所言甚是:"黄黎洲先生《明儒学案》 一 书,言行并载,支派各分,择精语详,钩玄提要,一代学术源流,了如指掌."(莫 晋序)于准也说:"见夫源流支派,各析师承,得失异同,了如指掌,复录其语言文 ?黄宗羲,《明儒学案》[M],中华书局,2008年,第44页. ?同上,第78页. ?同上,第79页. ?同上,第14页. ?同上,第94页. ?同上,第876页. ?参见陈祖武《钱宾四先生与(清儒学案>》[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 ?钱穆《清儒学案序目》,引陈祖武钱宾四先生与《清儒学案》[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一期. ?陈祖武,《清代学术拾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4页.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7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oo九年第一期 字,备后学讨论,洵斯道之宝山,而学人之津筏也."(于准序)梨洲弟子仇兆鳌所说 也甚精确:"吾师梨洲先生纂辑是书,寻源沂委,别统分支,秩乎有条而不紊,于叙传 之后,备载语录,各记其所得力,绝不执己意为去取,盖以俟后世之公论焉尔."(仇 兆鳌序)我们看《明儒学案》对作品"钩玄提要",提取精华的编撰体例,便可了解其 用力之深.现就值得讨论之部分罗列如下: 1.《论学书》部分: 《复张东白》取自《陈白沙集》?中《复张东A内翰》,删去篇首"承谕,义理须 到溶液处,操存须到洒落处.仆僻处海隅,相与丽泽者,某辈数人耳.抱愚守迷,无足 以副内翰期待之重,然尝一思之",及篇末"仆于义理之原,窥见仿佛.及操存处大略 如此.不知是否疾病之余,言不逮意,惟高明推而尽之,还示一字,仆之幸也……(至 末)"删者多为寒暄礼貌语,与为学主旨不甚关联,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梨洲之删选 实在是抱着"辨明宗旨"之心态,选录尤显功力. 《与贺克恭》四条,选录自与贺克恭的两篇书信,而梨洲编选文篇的体例也11大可 从中窥见一隅.如第四条"为学须从静中养出端倪来,方有商量处",是白沙学的宗旨 要领处,便是出自与贺克恭书札篇中首句,后面便全部删去. 《复赵提学》,取自《复赵提学佥宪》三篇书札,一,二条选自首篇书札,第三条 取自第三篇书札,都是书信中谈及学问之精髓所在.如第三条谈到有斥白沙学"自立门 户","流于禅者","妄人率人于伪",白沙以孔门之教"文行忠信"为据,以后世学 孑L子"一为要"为理,阐明自己"虚静"宗旨之要;又以"静坐","惺惺"为人静思 涵养功夫,批驳了时人斥"流于禅学"之谬;以吴与弼出入进退之类比加以辩解,平 息时人斥"妄人率人于伪"之讥.而关于"流于禅学"之批评,白沙在第二篇《复赵 提学佥宪》中已有讲述,并将此类批驳出现的原因推及到与张东白的论学书的被误解. 昔白沙寄张东白书信中有"义理须到溶液处,操存须到洒落处",张东白即疑白沙有 "逃禅"之嫌,白沙辩解道"东白盖仆昔论学书中一二语,偶未深契,而料想至此,从 而疑之,窃恐未为至论."梨洲之删第二篇,一方面有出于篇幅的考虑,亦有避免门户 之见,意气之争所带来的不良风气. 《与林缉熙》取自五篇《与林郡博(先生门人)》中的一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明儒学案》中收的这篇书札实是混杂两篇书札而成一,首先从"终日干干,只是收拾 此理"到"乃其统体该括耳"是摘录自其中之一篇与林缉熙论学书,而末句"夫以无 所着之心行于天下,亦焉往而不得哉"则又是取自两外一篇两人的书信,此中有谬误须 纠正处.林缉熙,名光,东莞人,"成化乙酉举人.己丑会试入京,见白沙于神乐观, 语大契,从归江门,筑室深山,往来问学者二十年."?白沙称"其所见甚是超脱,甚 是完全.盖自李大匪而外,无有过之者".尝言:"所谓闻道者,在自得耳.读尽天下 书,说尽天下理,无自得人头处,终是闲也."?甲辰复出会试,中乙榜,授平湖教谕. 历兖州,严州府学教授,国子博士,襄府左长史.致仕.年八十一卒."(见《白沙学 8 ?本文引用皆出自《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85《陈白沙集》,下同,不再标明. ?黄宗羲,《明儒学案》[M],中华书局,2008年,第104页. ?陈献章,《陈白沙集文渊阁四库全书》[A],集部185.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 案下》)师承陈献章,往来问学,黄宗羲将其列入白沙学案.虽然陈献章称赞其见识 "超脱",是"李大压而外,无有过者",然对林光,白沙尚有微词:开始者,林光随白 沙问学,后来因贫而仕,先举平湖,历"兖州,严州府学教授,国子博士,襄府左长 史",后因辗转迁移,而母已离世.对于此事,白沙责之心切,在《明儒学案》林光传 记中录有一段白沙的话: "白沙责其'因升斗之禄以求便养,无难处者,特于语默进退斟酌早晚之 宜不能自决,遂贻此悔,胸中不皎洁磊落也'.又言:'定山为窘所逼,无如 之何,走去平湖,商量几日求活,一齐误了也."'?j 此段批评是出自白沙与林光的其中一篇书信,在此认知背景之下,我们再来观察 《明儒学案》中选录的这段《与林缉熙》书就会发现,本来全篇是以白沙读林光论学书 而深有感触而着此回信,并认定其"甚是超脱,甚是完全",于是白沙在病床中独有领 会,全篇就是其对心性理气之理学见解,对"虚静","涵养"功夫的阐明,而以此心 之收拾,去达到"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这种超脱与包容之境界.但最 后一句"夫以无所着之心行于天下,亦焉往而不得哉",是从另外一篇书信中横截而 出,而这篇书信则是在谈论林光仕途一事,上文是"……传闻乡试绿好,文字想皆出总 裁之手,恨未及见耳,别纸见示,奏草此事,在今日不言而去,揆诸易果不当欤."下 文是"老孺人之旁,计未能猝离,而平湖之旆亦难久留,不审何以处之?区区注仰之 私,与月俱积,绿近作一二见意,早晚能一过白沙否?",显然此篇是对林光出人行藏之 建议,对出仕奔走与供养老母之间的权衡.而其中"夫以无所着之心行于天下,亦焉往 而不得哉",应是白沙对门人行藏之进议,对其处世对人心态之劝慰.将此句生搬硬套 至上篇纯论学书,则显得扦格不入.梨洲此编,很可能是编录上的出错,也可能是以己 之意而对材料进行裁夺.笔者认为,尽管此中裁夺之于文章妥善与否值得商榷,而擅自 改动案主作品之原貌,则显然有失学案体"辨清学流"之宗旨 2.《论诗文》共摘录四条: 第一条"诗直是难作,其间起伏往来,脉络缓急浮沉当理会处一一要到非但直说 出本意而已,此亦诗之至难,前此未易语也,文字亦然.古文字好者,都不见安排之 迹,一似信口说出,自然妙也,其间体制,非一然本于自然,不安排者便觉好.如柳子 厚比韩退之不及,只为太安排也."出自《与张廷实主事》论学书第九篇. 第二条,"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条出自《与张廷实主事》 另第十三篇 第三条,"古之作者,意郑重而文不烦,语曲折而理自到"条,出自《与张廷实主 事》第二十篇. 第四条,"见子长寄定山先生诗,可是率尔.定山岂可辄寄以诗耶"则取自《与张 廷实主事》书简第二十七篇. ?黄宗羲,《明儒学案》[M],中华书局,2008年,第104页. 9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oo九年第一期 可见梨洲之编选材料,都是建立在认真阅读案主所有着作,书信基础上,以个人精 力加以分门条类,其用力之深,取法之有道,实是后世学术史编辑体例之典范. 3.《题跋》部分四篇 四篇皆是原作之节录,没有全篇录出的.《书漫笔后》录自《陈白沙集》卷四, 《次王半山韵跋》录自《陈白沙集》卷五,《题采芳园记后》录自《陈白沙集》卷四, 原名《题吴瑞卿采芳园记后》. 4.《着撰》部分 共有《仁术论》,《安土敦乎仁论》,《无后论》,《论铢视轩冕尘视金玉》,《禽兽 说》,《道学传序》,《赠容一之序》,《赠张廷实序》,《城隍庙记》,《云潭记》十篇,是 从白沙着作中选出,但值得注意之处,是梨洲重新将它们编排,如《道学传序》,《赠 张廷实序》本出自《陈白沙集》卷一"序"类,但因为诸篇有关论学大旨,因此梨洲 讲其至于《着撰》类,确是目光如炬.在《赠张廷实序》中,概括张廷实学问:"廷实 之学,以自然为宗,以忘己为大,以忘己为大,以无欲为至,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 用.其观于天地,日月晦月,山川流峙,四时所以运行,万物所以化生,无非在我之 极,而思握其枢机,端其衔绥,行乎日用事物之中,以与之无穷."确是是字字珠玑, 鞭辟入里,实同能彰显二人之学问,后来梨洲在撰写张廷实传记时,也引用了陈献章这 段言简意赅的宗论.所以梨洲将此篇序文放在"着撰"类而非"题跋"类,亦属允妥. 值得注意的是《论铢视轩冕尘视金玉》篇.此篇出自《陈白沙集》中《论前辈言 铢视轩冕尘视金玉》?.原本此篇共分上,中,下三篇,《明儒学案》只取中篇和下篇, 两篇合二为一,同时中篇有删减部分,删去部分如下: "夫子谓,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谓薄不义也.孟子谓,舜视弃天下 如敝履,亦谓重爱亲也,非谓轻天下也." "巢父不能容一瓢,严陵不能礼汉光,此瓢此礼,天下之理所不能无,君 子之心所不能已.使二人之心果完具,亦焉得而忽之也." "昔人之言日,铢视轩冕,尘视金玉,是心也,君子何自得之哉.然人与 语此反惑,惑则累之矣.惑应日,是非所谓君子之心也,君子之辨也.日, 然.然无君子之心,徒有轻重之辨,非道也."(而对于"铢视轩冕,尘视金 玉"之言论,尚可见诸《与何时炬》) 梨洲这种对材料的裁汰,一方面出于篇幅的考虑,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案主的论学 宗向,从庞杂而凌乱的素材中拈出最能体现案主学问取向的,加以汇编,整理,条顺, 这便是《明儒学案》对材料的驾驭,也是梨洲辑录之用心. 而回顾朱熹写《伊洛渊源录》,其对材料之删改便早在梨洲之前已起先例.如朱熹 ?陈献章,《陈白沙集文渊阁四库全书》[A],第34页. ?案,贾本的编排更显芜杂,其不单套用了郑本删减的体例,同时在郑本删去上篇的基础上再 删去中篇,更甚至将此篇与上篇《无后论》相混淆为一篇,四库本《无后论》末"夫既无其诚,而 何以有其后耶"后面即紧接着便是《论铢视轩冕尘视金玉》的下篇"或日:'道可状乎?"' 10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 将吕大临为张载写的《墓表》作为张载的生平材料,但仍深有存虑,他说:"汲公(吕 大I临)虽尊横渠,然不讲其学而溺于释氏,故其言多依违两间,阴为佛老之地.盖非知 横渠者",就此,朱熹指出此墓表之不善之处:"如云学者苦圣人之微,而珍佛老之易 人,如此则是儒学异端皆可人道,但此难而彼易耳.又称横渠不必以佛老而合乎先王之 道,如此则是本合由老佛,而后可以合道,但横渠不必然而偶自合耳."鉴于"此等语 与横渠着书立言,攘斥异学,一生辛苦之心全背驰了,今若存之,非但无所发明,且使 读者谓必由老佛易以人道,,则其为害有不可胜言者"?,因此,朱熹贯彻了"文以明道" 之原则,对有害于世道人心的言论进行了删汰.平心而论,朱熹的删汰大有出于"文以 载道"的考虑,而正因为此种道学心态,使得他的删汰略有粗莽之嫌,为"道"而不 惜牺牲着作原貌;而黄宗羲的处理则显得合理和公允得多,他的删汰不但没有显得强以 定夺,反而让材料的呈现学人宗旨更加集中,更加清晰. 对门派师承叙述之比较 《伊洛渊源录》是以二程为中心的宋代理学门派研究,其对师承传承关系的叙述, 对以学派,门户为中心的学术传记编写起到了开先河的作用.在古代对学术源流进行爬 梳的作品早已有之,像先秦《庄子》的《天下篇》,《苟子》的《非十二子》,西汉 《淮南子》的《要略》,《史记》的《论六家要旨》,都是对当时学术的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和梳理.司 马谈《论六家要旨》指出:"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对后世学术史的撰写影 响殊深.而到了朱熹的《伊洛渊源录》,更是以二程为学脉之中心,以张载,邵雍为 大,辅以一系列之支流,这种强烈的门户意识在后世无论宋元或明清,都得到了不同程 度的回应.《四库全书总目》称:"盖宋人谈道学宗派,自此书始.而宋人分道学门户, 亦自此书始."?但同时这种门派之分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亦早为时人所警惕,严重处 "厥后声气攀援,转相依附.其君子各执意见,或酿为水火之争.其小人假借因缘,或 无所不至."这是清代人的深切感受,在经历明代人主出奴的门户斗争,清代亦汉亦宋 的相互倾轧后,这种警惕似乎并不是夸张.到了《明儒学案》,这部带着浓厚王学色彩 的学术巨着,作为一代经历明末党争而深受其害的学术大儒黄梨洲,在作书之前已是警 惕于心.梨洲称"古之君子,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故其途亦不得不殊. 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于一途,使美厥灵根者,化为焦芽绝港."?,正是对不专一途的 自由学风诉求,也是对"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风气的忧虑和不满,而梨洲所提 倡的,正是"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 士,则经生之业也.",因此梨洲对《明儒学案》编撰的原则声明在先:"此编所列,有 一 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 水,岂是学问!"即便如此,下笔常恐有门户之见的黄宗羲,在他的《明儒学案》里依 然弥漫着浓厚的王学色彩,而梨洲本就以王学后劲刘宗周弟子自立,这种派别之分又显 ?见朱熹《答吕伯恭书》,《朱文公文集》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刊本1937年卷三十三.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中华书局,1997年,卷五十七. ?黄宗羲,《明儒学案》[M],中华书局,2008年,原序.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oo九年第一期 得在所难免.莫晋在为《明儒学案》写的序中对梨洲学术宗向的界定,显然已经成为 后世之公论,他说梨洲:"要其微意,实以大宗属姚江"?.《四库全目提要》对梨洲 《明儒学案》的评价是:"宗羲生于姚江,欲抑王尊薛则不甘,欲抑薛尊王则不敢.故 于薛之徒,阳为引重,而阴致微词;于王之徒,外示击排,而中存调护."?虽然四库 馆臣对梨洲《明儒学案》早有先入之见?,而对梨洲此书评价过低,称"宗羲此书,犹 胜国门户之馀风,非专为讲学设也."又说:"然于诸儒源流分合之故,叙述颇详,犹 可考见其得失.知明季党祸所由来,是亦千古之炯鉴矣."显然已是毁誉参半.而这种 针对梨洲所带有的f-jp之见,在梨洲高门全祖望记述中也得到验证.全祖望在《答诸生 问南雷学术帖子》中评价梨洲:"先生之不免余议者有二:其一,则党人之习气未尽. 盖少年即入社会,门户之见深人而不可猝去,便非无我之学."? 这种学脉门户的叙述孰是孰非先存而不论,毋庸置疑的是,学派师徒的传承在二书 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没有了这种传承便无法成其书.现就《伊洛渊源录》和 《明儒学案》对门派师徒的传承关系叙述,分别予以窥览: 一 ,以二程为中心的《伊洛渊源录》: 《伊洛渊源录》的总体框架,是以二程为中1,5,辐射开的人际交往,学脉源流.同时 在《朱子语类》中也编有《程子门人》一卷,所录十人,互相印证的地方殊多.这种 关系纽带,在《渊源录》中常常得到显现和加强.这种门户或师承关系,有时比较清 晰,有时较为模糊.此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当时门户关系已为时人所熟知,交往密切 的;一是师承关系并不明晰,交往亦鲜为人知的,只是从某些言谈记载中述及此种关系 的.现举例如下: f-be,关系清晰者: 如卷五,邵康节(邵雍)的墓志铭即由程颢所撰.康节去世后,其子"泣以告日 (按,告程颢):'昔先人有言,志于墓者,必以属伯淳(程颢).'噫!先生知我者,以 是命我,我何可辞?"?这种明显的二人交往是连贯全书各传主与程门关系的纽带. 卷六,张载,吕大临所撰《行状》中有云:"嘉佑初,见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于 京师,共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日:'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尽弃异学,淳如 也.间起从事,日益久,学益明."? ?黄宗羲,《明儒学案》[M],中华书局,2008年,第l2页.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中华书局,1997年,第l2页. ?案,四库采录的《明儒学案》是山东巡抚采进本,亦即所谓之"贾本"."贾本"与"郑本" 之区别甚大,除却"贾本"对"郑本"内容上之删减外,更明明显处在于,"贾本"将朱学一派的 《河东学案》和《三原学案》从原来顺序中的三,四,提到了卷首一,二.这其中有清代官臣出于维 护官方朱学的考虑,关于诸版本之研究,参见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学者山井涌《(明儒学案)考辨》收 录于《黄宗羲论——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473页. ?全祖望《答诸生问南雷学术帖子》,《鲒埒亭集外编》商务印书馆卷四十四. ?朱熹,《伊洛渊源录》[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卷五. ?同上,卷六. 】2 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 卷七,吕希哲,《家传略》中有云:"公(希哲)少程先生(程颐)一二岁,察其 学问渊源,非他人比,首以师礼事之.而明道程先生颢,及横渠张先生载兄弟,孙公 觉,李公常皆与公游,由是知见日益广大."?这类师承关系明晰,而从游甚广的例子, 在渊源录中并不罕见. 又如卷七,朱光庭,《墓志铭》叙其学问渊源为:"初受学于安定先生,告以为学 之本,主于忠信,公终身力行之.后又从程伯淳,正叔于洛阳,其所闻以格物致知为进 道之门,正心诚意为人德之方,公服行之,造次不忘."?不仅是师徒关系的叙略,同 样是学派学问的传承,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本就是二程之学问宗旨,如此周 全的叙述,全面地定义了程氏门庭的规格.而后更附有程颐为朱光庭所写的《祭文》, 更是朱熹眼中能够证明们门户师承关系的重要证据. 卷八,刘绚,《墓志铭》叙其师承云:"君生质明粹,长而温恭,自髫龄时,已有 老成器.结发即事明道先生程氏兄弟受学焉.君所授有本末,所知造渊微,知所止矣, 孜孜焉不知其它也……明道常谓人日:'他人之学,敏则有矣,未易保也,斯人之志, 吾无疑焉."?后有程颐所撰祭文. 卷九,游酢,《墓志铭》叙其从伊川言:"伊川先生以事至京师,一见谓其资可适 合道,是时明道先生知扶沟县事,先生兄弟方以倡明道为己任,设庠序,聚邑人子弟教 之.召公来职学事,公欣然往从之,得其微言,于是尽弃其学而学焉."?详细记载了 从学二程的始末,可谓详备.《朱子语类?
本文档为【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学案体之体例演进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0KB
软件:Word
页数:26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25
浏览量:201